閱讀范文范本是培養寫作思路和觸發靈感的有效途徑之一。這些范文范本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和整理的,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1.針對小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提出生活化教學。小學生每天都會進行數學學習,每天都在運用數學,但卻對數學學習無法提起興趣,在實際生活中無法科學運用所學數學知識,這是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師一味地進行數學課堂教學,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講解,數學知識被局限于課堂之中,知識與生活不能有效融合,最終難以學習致用。久而久之,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缺乏興趣,探討的熱情下降,學生創新能力未被挖掘出來,對學生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都產生局限性。
2.針對當前小學生數學教材狀況提出生活化教學。當前,教育學界已深刻意識到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清楚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編寫應緊扣生活實際。但是在當前小學數學教材內容上,還是以陳舊的教學題材為主,內容缺乏與生活的相關性,與時代的發展速度以及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不符,小學數學課本需要得到充實與改造,以符合時代的需求。
3.針對當前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提出生活化教學。傳統教學方法在當前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中仍然占據主體地位。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師成為教學主體,對知識的講解注重邏輯推理,對知識背景、知識的延伸沒有足夠重視。一塊黑板、一支粉筆進行板書,根據教材進行講課的教學方式為常見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方法極少得到運用,學生知識的獲取多來源于教師的授課以及課本中的知識點。沉重的課業壓力下,學生面臨著課堂教學枯燥無味,課后要做大量習題與測試的現狀,很難對數學課程產生興趣。
4.針對當前在小學生國際數學比賽中的現狀提出生活化教學。我國的中小學生在各大國際數學比賽中一直占據優勢地位,受到教育界的一致好評,也得到了世界的廣泛關注。但是擺在這些成績面前的一大窘況是,我國中小學生在知識的實際運用、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上,相對于日本、美國等國家來說明顯偏低,我們的學生對知識缺少實際運用的意識與能力。在這種現狀下,要求小學數學教師重點關注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以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為導向,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易于理解的生活現象進行數學生活化教學,從生活中提煉出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從數學中學到實際生活能力。
1.創造良好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針對小學生這一群體的年齡特征與個性特點,培養出小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進行學習。小學生年齡偏小,思想意識上還處于萌芽階段,數學初始學習階段對課程的興趣培養對后續學習階段的學習效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針對小學生愛聽故事、愛玩游戲的年齡特征,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生動的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吸引小學生的關注,帶動學習的熱情。例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抽取20名學生,排成兩列,提問同學們平均一列為多少人?然后組織同學排成四列,提問每列平均又是多少人?還可以通過分水果、分玩具等方法進行平均數的學習。通過這些簡單的活動設定,以及學生的討論與思考,教學效率會因此而得到提高,學生也會對數學教學充滿興趣。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意識到小學生興趣培養的重要性,在課程設置上注意對學生興趣的激發,使學生在興趣驅使下熱愛數學課程,最終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2.創設生活化情境,使數學教學更貼近生活。學生所學知識與自身熟悉的生活環境相似程度越高,學生對知識就更容易接納與掌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創設出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教學情境,以促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易于接收數學知識,并使學習積極性得到保持。例如:在認識“幾分之幾”這一教學重點時,要使小學生掌握幾分之幾這一抽象的數學知識,可通過生活情境的引入:“小明去小花家玩,小花的媽媽拿出蛋糕招待小明。媽媽將蛋糕分成四塊,小花吃了一塊,小明吃了二塊,媽媽吃了一塊,那用分數如何表示呢?”學生在這一熟悉的情境下,進行積極地思考,得出小花吃了四分之一、小明吃了四分之二的答案。接著教師可以對本堂課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這一情境的創設使小學生產生親切熟悉的感覺,感受到分數的學習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對分數的含義有更完整的認識。樂于解開疑惑,主動思考,也將原本沉悶的課堂教學,抽象的數學變得生動,通過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設置,提高教學效率。
3.教學語言與例題生活化。小學數學教學中,枯燥的數學計算與名詞可能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盡量根據小學生的特征,以生活化的教學語言進行課堂教學。以學生易于接受的語言表達對數學名詞進行描述,使小學生與數學課程之間的距離逐漸拉近,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相關性。例如:在進行大于號與小于號教學時,可將大于號和小于號編成一段順口溜:“大于號,小于號,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對誰開口笑”。學生可以通過對順口溜的理解,簡單地區分出大于號與小于號的含義。又比如將數字的大小比較說成“為數字排隊”等,學生在這種生活化的教學語言下能夠對數字大小排序進行更直觀地理解。其次,還可在數學的加減法教學時,通過設置一些生活化的例題,教會學生數學運算。例如:“老師給小朋友們分糖果,已經給15位同學分發了糖果,還有8位同學沒有領到糖果,那么請問這個班級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媽媽給哥哥和弟弟分別買了10支鉛筆,每只鉛筆0.5元,那么媽媽買鉛筆總共花了多少錢?”這種生活化的訓練例題在鍛煉學生運算能力的同時,也通過將例題生活化,把枯燥乏味的數學運算變得生動,學生在熟悉的語言與生活行為中對數學更易于接受與理解,最終實現學習致用。
4.培養學生數學生活化意識。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學會用數學的觀點處理生活中的問題,認識身邊的事物,以及提高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數學教學中,一些知識是抽象的,晦澀的,難以理解的,數學教師要做的是將學生難以理解與掌握的抽象知識,變得生動與鮮活,成為學生能領悟、能體會的知識。生活本身是一個巨大課堂,在生活中可以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在生活中無時不刻地存在著數學現象,教師要指引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行思考。例如在新學期數學課堂一開始,給學生布置以下課題:以日記的形式,記錄自己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接觸到的數學知識,以數學的視角觀察生活中的細小事情。有同學記錄:“今天我和媽媽去菜市場買魚,賣魚的婆婆說要27元,媽媽和她講價后只付了25元,便宜了2元,27-25=2?!庇秩纾骸敖裉旄绺绲膶W校和其他學校進行籃球比賽,我默默地幫哥哥計算得分,進球時看到計分板上的變化,計算剛才的進球應該得2分還是3分?!蓖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瑣事中,并自行記錄,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合理安排時間,思考解決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將數學運用到生活中,培養學生數學生活化意識,將使數學教學事半功倍。
5.課后練習、課外活動生活化。數學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生活化的課后練習布置以及課外活動可以對課堂教學起到鞏固效果。課后練習與課外活動應以趣味性的教學活動為主,帶領學生以數學的觀點對生活的環境進行獨立了解,發揮個人的想象力,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例如在對“平面圖形”這一章節進行教學時,可布置學生在課后尋找出生活中常見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物品,每種形狀各帶一至兩樣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與溝通,加深其對平面圖形的了解。在進行元、角、分的學習時,布置學生在放學后幫助家長去購買一件物品,記錄物品的價格,購買時給營業員多少錢,找回多少錢?同時針對這一數學知識的學習,還可以進行相關課外活動。例如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指定一組學生當營業員,其他學生為顧客,將學習用品貼上紙標簽,寫上價格,指導學生進行購物活動。一組活動完成后將兩組成員角色對調,教師在一旁進行引導與監督。通過對數學知識的課后練習與課外活動,學生將對所學知識點有更牢固的掌握,教師不僅僅在課堂上做到生活化教學,在課后也使學生得到了教學實踐,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這一關鍵階段,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要以培養小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為教學目標,通過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將生活化教學長期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從數學中體驗生活,最終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摘要:近年來在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中,我國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一直在創新。其中,對話教學就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能夠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文章就從對話視角下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模式,并提出幾點優化課堂教學的策略。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這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將來的數學發展。但是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著大量抽象性、難理解的知識,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而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充分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為學生與教師建立了一個互相平等的溝通平臺,在教學中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教材對話等開展教學活動。在這種教學環境中,學生有自由的發言權、主動權,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一、創設情境,設置懸念。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且在課堂教學中時常會出現跑神的現象,這樣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對此,在對話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境為學生設置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師生間在課堂上的交流。例如,教師在講到“認識周長”這一教學內容時,講課前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同學們知道‘周’是什么意思嗎?”這時學生可能回答“姓氏”“星期”“周圍”“一圈兒”等,教師據此可為學生引出教學內容“周長”。在講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回答周長是什么意思,以了解學生對周長的理解情況。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回答做出總結,并引出周長的概念:“首尾相連的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苯處熆梢越柚嗝襟w制作出相關動畫,如:出示一張長方形的圖片,然后用紅色的筆標出長方形的周長,并告知學生紅色筆標出的長度,就是該長方形的周長。在講解之后,為了解學生的理解情況,教師可以設置問題:“你能指出我們身邊物理表面的周長嗎?”從學生的回答中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講解。通過這種師生對話式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
二、聯系生活,激活思維。
教育來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并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其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通過具體的策略,讓學生從數學教材中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課堂教學知識聯系起來,從而激活學生對教材之間的對話,最終使學生通過探究解決問題。例如,在“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節中,事實上,三年級的學生對小數已經不陌生了,如超市物品的價位表都是以小數的形式呈現的,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任務:“發現并搜集生活中的小數?!睂W生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可能會思考小數為什么這樣寫?然后,教師可以充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為學生布置自學任務:“預習課本,也可以查閱相關學習資料,講一講小數為什么這樣寫?小數點前、后的數字分別有什么意義?”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加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自習的過程中對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數學現象有初步的理解,如超市價位表、自己的成績等。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思考性的問題,如“2.50與2.5的哪個大哪個小”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這時學生在之前的自習中會發現“小數末尾去掉或加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由此,學生可以知道2.50與2.5是一樣大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可將學生的生活與教學相聯系,從而有利于學生學以致用。
三、巧設疑問,啟發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明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探究性的話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習,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然后引導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互相啟發,在合作學習與合作探究中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講到“三角形中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這一知識點時,課前,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分組時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性別、性格等將與班級學生相近水平的學生平均分在各組,且盡量保證各組學生男女比例相同、性格互補,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然后教師可以給每組學生每人準備三根小木棍,并向學生提出問題:“三根不同長度的小木棍可以拼成一個三角形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一下。這時,有的學生發現可以拼成,而有的學生發現不能拼成。這時教師可以再次提出問題:“這是為什么呢?”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學生1猜想:兩根小木棍的總和等于第三根才可以拼成;學生2猜想:隨便兩根小木棍的和大于第三根長度才可以拼成。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討論之后,再次通過實驗驗證猜想,這時學生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在實驗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驗情況做出總結。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實驗形式,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四、設計對話,延伸知識在對話視角下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可設計對話主題進行知識的延伸,構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與創新能力。小學生內心往往充滿了對知識的好奇和探索,渴望從學習過程中有所發現和收獲,得到教師和學生的肯定與認可。為此,小學數學教師需明確對話主題,讓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新知識,以促進其數學能力的提升。比如,在“通分(最小公倍數;通分)”教學實踐中,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個對話主題:3/8-2/7=____,他們在學習通分知識之前,接觸到的分數加減法都在分母相同的情況下計算,在遇到這種分母不同的現象時,往往難以著手,不知道該如何計算。要想解決這一習題,小學生需要運用新的數學知識,探究欲望被激發,教師可順利引出新知識——通分,讓他們在遇到此類問題時,可尋求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從而可以很快得出8和7的最小公倍數是56,然后將3/8轉化為21/56,2/7轉化為16/56,很快得出計算結果。通過這樣的對話教學,可讓學生主動回顧舊知識,拓展新能力,主動參與對話,利用探究性的數學練習題還能夠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引發小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關聯,并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使他們的學習思路得以拓展,知識得以延伸??偠灾?,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的創設增加師生間的對話;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加強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對話,然后通過探究問題,加強生生間的對話。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的對話形式,為學生構建多元化對話平臺,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作者:陳艷單位:甘肅省山丹縣城關小學。
參考文獻:
復習是知識鞏固的過程,是知識系統化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技能的過程,它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有人說:“平時數學教學是栽活一棵樹,復習過程是育好一片林”。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復習的重要性。復習課也是小學課堂教學重要課型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數學復習教學中,仍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1.復習與應試掛鉤。很多復習課搞的是面面俱到和題海戰術,是舊知識的簡單再見和機械重復,結果使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壓力過大,乏味,教師煩惱,起不到發展學生能力的作用。
2.偏重于講解思考題、難題、怪題,不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習困難的學生沒有彌補缺陷的機會,失去學習信心,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個性。
3.不注意復習課與練習課的區別,把復習課上成單純的練習課,沒有體現復習課是知識的系統化,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學習過程。
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全面發展,是新世紀人才的需要。為此,作為小學生數學教師,應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較大的提高。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數學復習課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素質教育的三個重要含義:
1、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面向少數學生。
2、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應付考試。
3、要培養學生的自覺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而不是讓學生被動的、機械的接受知識。
二、明確復習的主要目的。
小學數學復習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幾點:
1、溝通聯系,“串線結網”
小學數學教學網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編排的,具有嚴密的系統性,知識的縱橫之間有一根根無形的線把它們有機的串在一起,但數學教材的內容是一個一個斷開的課時完成的。復習課,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復習,把學過的知識系統化,使這些知識在學生頭腦中豎成串,橫成鏈,結成網,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這樣不但能加深知識,鞏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便于將成塊的知識儲存在大腦中,便于今后運用。
2、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
復習課不只是引導學生認識和重視舊知識,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通過編寫提綱、列表等方法,將所學知識的邏輯整理出來,使教材的知識結構在整理過程中逐步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并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不同的卻又恰當的方法講獲得的新知識嵌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
3、幫助學生彌補知識上的缺陷。
由于學生的認識能力、興趣愛好、意識傾向等存在著差異,因此,對于學過的數學知識,掌握程度上也就存在著差異?!安槁┭a缺”是復習課的重要摸底方法之一。教師在上復習課時,結合學生實際,切實把握較差學生的情況,及時的有針對性的彌補他們知識上的缺陷。通過復習能夠做到堵漏補缺,揚長避短,同時也能彌補教師在教學中的不足。
4、為以后的學習做好準備。
復習課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做好兩方面的準備,即:為以后的學習做好知識上的準備和加強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參透。
三、采取有效的復習方法。
1、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方案。
首先根據所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復習計劃。復習前,教師將所教過的知識做一番綜合整理,系統歸類,縱橫溝通,找出知識的重點、難點和學生易混易措之處。同時對學生實際掌握知識的情況,做一個切實的估計,如果情況不甚明了,可以進行一次書面摸底(覆蓋面較全,突出重點而又有不同層次。),將結果進行整理分析,從而確定哪些知識可以一帶而過,哪些知識需要重點復習。這樣確定了復習內容,明確了目的要求,再考慮合適的方式方法,從而訂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要指定切實可行的復習方案,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
(1)本堂復習課包括哪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哪些是重點部分,哪些是關鍵部分。
(2)以本節課的復習內容為載體,應如何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習慣。
(3)對于本節課的復習內容,學生掌握得如何,哪些概念比較模糊,哪些解題方法還不熟練,這些問題中,哪些帶有普遍性。
(4)采用何種方式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如何面向全體學生。訂好復習計劃后,復習課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讓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
科學的復習課應是在教師有效的“點撥激趣”下,營造一個讓大多數同學積極參與的復習環境,合理的`選擇和安排知識重視的材料,組織學生展開自由的、充分合作交流的活動,通過合作互動與作業操作,使學習的知識得到升華,達到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目標。讓全體學生自己主動參與復習,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全身心投入到復習中去。
3、選擇恰當的復習方法。
復習的方法很多,有閱讀課文、編寫提綱、繪制圖表、說理、舉出例證和一題多解等,到底選擇哪些復習方法,要根據復習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學生復習的方法越多,表明學生的思維越靈活,思路越開闊,就越有利于促進其思維的發展,提高創造能力。
4、設計合理的課堂復習模式。
要提高復習效率,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對以往知識上的缺陷得意彌補,學有余力的學生在原有知識水平上,上一個新臺階,應考慮班級授課、小組合作及個別輔導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的復習課堂教學模式。
當幫助學生整理和復習某一單元或某個知識塊上的各個知識點,或者利用所學概念、法則、公式等進行練習時,可采用分組合作及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模式。
當需要將各知識點串成線、聯成片,或者對學生的練習進行主講時,可采用班級授課的形式。
5、切實抓好復習課中的練習。
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復習課的練習就更是如此。因此,教師要精心安排,切實抓好復習課中的練習。
(1)用好教材各單元和期末的復習,各單元后和全冊后都有由易到難、由深入淺的練習。分為兩層,即保底練習和不封頂練習。保底練習,這是全體同學達到的共同要求的練習,包括基本練習、變式練習、綜合練習三部分,這些是精心設計的,在復習課中要充分用好這些習題、發揮好習題的多種功能,盡量不要補充雷同的習題,以免加重學生的負擔。不封頂練習,它是供學有余力的學生用的,可利用學習園地或者課外活動等。
(2)適當補充一些針對性練習。
復習中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把握知識的連接點,做到一道練習題擊中多個知識點,起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對號入座”,各取所需,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以此來調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補充一些教材不足的習題,要特別注意補充一些為中差生彌補知識缺漏的習題,使復習落到實處。
小學數學復習課要真正上好、上出實效并不容易,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本班實際,不斷探索,總結經驗,因材施教,靈活選用方法,徹底擯棄“應試”觀念,走出復習的誤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要“炒冷飯”、“煮夾生飯”,在分析反思中總結,從而促進復習課取得實效。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成為學生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感悟、體驗,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激發學生的數學情感,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讓學生通過我們的'課堂教學,學有價值的數學.
作者:石景飛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都市丁伙中心小學,225266刊名:小學時代(教育研究)英文刊名:primaryschooltimes年,卷(期):“”(11)分類號:g62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程理念教學方式。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緯度》專題講座心得體會聽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緯度》專題講座后收獲不少,特別是專家的認識的教師心中的“好課”的評價。對課例分析,追尋我們心目中的好課感受特別深。
小學數學課堂是我們每位是教師的主陣地,在課程改革以來對課堂教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研究什么樣的數學課是一節好課?評價標準較之以前有什么區別?評價一節課的目的是什么?這些都成為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非常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們說在課程改革的今天與時俱進的看待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也就有了新的意義。我們說新的課堂教學評價的核心應該是促進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而不是為了簡單的區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高低,更不是為了管理意義上的需要。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診斷性的、形成性的;要能在評價的過程中為教師的課堂教學獻言獻策,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觀念、改進教學過程、進一步提升教學能力。評課者與教師之間是平等的關系。我們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最終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做為一名普通的小學數學教師,對于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早已不陌生,然而能夠深入進去地去對新課程新教材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思考、挖掘似乎卻不多,而這樣的學習似乎正好為我們去挖掘去思考新課程新教材中更深入的內容提供了機會。經過這次研修,我深深的感覺到:教師不僅要具備高尚的師德,還要有淵博的學識,這是我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通過對六個專題的學習,收獲的確不小,同時也給自己的教學帶來很多新思考:
一、通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 。 解決問題教學如何創設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合作學習如何做到恰當的時間利用等。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后從事數學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二、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
自身的學習和提高,利用各種形式廣泛收集課程資源信息,認真向課程專家團隊和同行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業務素質,以勝任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通過這次研修,在我的頭腦中進一步確立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堅信只要堅持搞好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支撐,進一步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可以實現學生的素養發展和教學成績的雙贏。
四、進一步加強對教學工作的反思。
加強教學反思,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聽課教師的評課建議,及時修改、補充、調整、完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這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個教師如果堅持寫教學反思,幾年以后很可能成為名師。我們要堅持寫課后反思、階段性反思、學期后反思和學年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
總之,回顧這次研修學習,可謂收獲頗豐,收獲的是一名專業教師專業成長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素養。對于這樣的學習來說,也許我們付出的是忙碌,但我們收獲的卻是提高,是教師基本素質的提高,它是我們今后工作的資本。并且這樣一種學習方式,從傳統的培訓模式中走向網絡平臺時,產生了極大新鮮感和神奇感,更重要的是這個平臺給我們提供了無限廣闊的交流空間,我們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有許多問題,困惑、思考、收獲很難有機會傾情表達。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實,不管是哪種教學方式,不管是新穎的還是陳舊的,都需要通過課堂教學的形式表現出來,都可以說是一種教學實踐?這一切都不是完全剝離開的,與教師的理念是緊密相連的。新課程理念中,教師要真正轉變角色,放手學生,成為名符其實的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幫助者,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讓他們成為快樂的、自主的學習者,激發學生主動能動性,增強學生自主探索意識。要轉變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建立師生共同探索,學生自主學習,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主陣地。
一、強化學生課前預習,自主完成基本目標任務。
很多教師并不看好預習這一環節,認為學生提前把內容都看熟悉了,上課就沒有新鮮感,學生也就對新課程提不起興趣。其實并不如此,預習時讓學生在課前運用工具書或查詢有關資料,提前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熱”,解決課文中生字生詞,理解課文基本內容,解決一些基本性的問題,在預習中找出自己不能解決的,想更深入了解的內容,以便于在課堂上提出,和教師一起共同解決,從而激發學生興趣,節約課堂上的'時間,能夠更深入地學習課文中內容。預習,不要求學生解決太難的問題,可以按照課文的預習提示或自讀提示,設計出不同難度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去完成。預習一般只要解決以下問題就行了。(1)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2)哪些重點段和關鍵詞語能夠突出課文的主要內容?(3)哪些問題可以解決,我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想更進一步了解什么?通過這樣的預習,學生頭腦中就會形成對課文的整體認識,掌握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二、加強學生課內讀書,汲取知識發展學生學習能力。
讀書是快速獲取知識,直接汲取知識的最快、最有用的途徑,也是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一種常用的、行之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課堂內讀書一定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否則,就有可能主題跑偏,與閱讀的要求背道而馳??醋x書質量如何,主要是看閱讀中能不能發現問題,并提出有效問題。因此,在課堂閱讀中,作為教師就要刻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甚至是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時,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提出很多問題。課文中講述“車夫已經讓開道”,這說明車夫本身是做到位的,也就沒有責任,況且由于幾乎沒有行人,“又沒有別人看見”,他完全可以不管,但車夫并沒有這樣做,而是主動向前詢問伊,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車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同時,課文也細致地描寫了“我”的語言和心理,這又可看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在對比車夫與“我”的過程中,又表達出一個什么樣的主題呢?對這些問題,師生共同探索,研究文章內容,解決了這幾個問題,整篇課文的目標任務也就基本上算完成了。因此,指導學生閱讀,不僅是讓學生會讀課文,還要讓學生讀懂課文,在閱讀課文中學會質疑,學會自主探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積極引導開展課堂討論,培養學生溝通合作能力。
有交流才有提高,有爭論才有進步。當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爭議,并積極參與討論,從不同角度去學習理解課文內容,就能夠促進學生更加深入了解課文內容,讓課文學習更加全面、透徹和深入,就能夠有效避免一個人的思維帶來的模糊的、片面的課文認識。教師在指導中,不僅要注意讓學生樂于討論,還要讓學生學會傾聽、敢于質疑、勇于反駁,提出不同的觀點和問題,在爭論中求同存異,自覺統一思想認識,從而真正完成對課文的理解和學習。仍以《一件小事》的教學為例,教學中,我讓學生分析,課文中明明寫道:車夫越走越遠,影子越來越小,按道理后面的結局應該是“直不到看不見了”,可文章里說的卻是“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這是為什么呢?難道作者寫錯了?這個問題難度并不大,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課堂學習氣氛也就迅速活躍起來,大家討論的積極性高漲起來,通過討論,學生交流了感情,增進了友誼,也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都是環環緊扣、相互作用的,不是孤立的。在這些環節中,都要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全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著力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參考文獻:
秦訓剛。初中語文課標教材教學的若干觀點[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5(03)。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甘肅省皋蘭縣九合中學)。
摘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改革,國家對教育的成效越來越關注。小學語文評價,可以綜合各個方面來進行整體性的評價,提高教學水平,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和個性。主要分析了在小學語文評價方面的具體措施。
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高、創新精神的培養,課堂教學仍是主渠道。課堂教學是課程改革的主陣地,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線,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永遠的追求。
小學數學老師面對的是小學生,不但要了解自身的教法特點,還要了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盤點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點擊率比較高的關鍵詞有這四個:生活、興趣、直觀、創新。
關鍵詞一:生活。
新課程倡導數學教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可實際上,學生在生活中是不易發現數學問題的,那么教師就一定要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到數學問題,并且會分析和挖掘生活中蘊涵的數學信息,把書本上的知識與學生熟視無睹的生活有機結合起來。
可以這樣說,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的一種認識過程。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樣也應用于生活。要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應用意識,要會用學到的數學知識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才是學習數學的價值體現。
例如百分數練習中,先讀一讀,說說下面百分數的意義,你還聯想到了什么?
吸煙引發的肺癌是不吸煙者的500%。這樣一個數據,學生馬上聯想到叫家里人不要吸煙,吸煙危害太大了!
通過數學的再次回歸生活,要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與我有關,與實際生活有關,數學是有用的,我要用數學,我要學數學。
關鍵詞二:興趣。
關鍵詞三:直觀。
數學學科的特點之一就是抽象性,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為主,要解決這一對矛盾,就必須加強直觀。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直觀,包括實物直觀、抽象直觀、語言直觀和現代化手段。
實物直觀就是通過直接接觸具體實物來感知,包括教師的實物演示和學生的實踐操作。教師的實物演示是教師演示給學生看,教師是操作者,是主動的,而學生是觀察者,相對是被動的;而學生實踐操作,人人動手,認真思考,思維隨之展開,容易把學生推到主體的地位。記得有一位教育專家說過這樣很經典的三句話:對小學生來說,聽過了可能就忘記了;看過了,可能就記住了;只有做過了,才會真正理解。這三句話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動手操作的重要性?!稊祵W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就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要善于用實踐的眼光來處理教材,把書上靜止的教學內容設計為物質化活動,讓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樂趣、理解數學知識。
在小學教材中,許多內容都可以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活動來完成。例如:驗證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讓學生通過撕下不同的.三角形紙片的三個角拼成一個平角;推導圓錐的體積公式,準備等底等高的空心圓柱和空心圓錐,讓學生通過倒沙實驗,理解圓錐的體積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從而得出公式。通過實驗操作,學生往往理解得透、記得牢。
語言直觀是指教師對事物作生動形象的描述和舉例。很多幾何概念都是用一些生動、具體的語言進行描述的,如射線、線段、直線、角、平行線等。再比如1噸重量觀念的建立,不可能像體驗千克重量那樣去掂一掂、稱一稱,這時必須借助語言直觀,描述每袋500克的鹽,袋合在一起是1噸,學生通過想象,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理解了1噸的重量。
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指幻燈、投影、錄像、電影、計算機輔助教學等,聲色俱全,動靜搭配,能大能小,靈活方便,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顯示了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關鍵詞四:創新。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提出了“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改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才”的呼聲,我們在平常的教學中發現,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后,想到的問題往往不敢大膽地提出來,有的擔心自己想法不夠成熟,擔心自己的見解不被老師和同學接受,這樣無疑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勇氣,努力創設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讓他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百分數課結束時,有學生問:生活中既然有百分數,那么有沒有千分數呢?這是多么大膽的一個問題啊,雖然這位同學也不知自己問得對不對,聲音還不是很響,這個時候我覺得老師應該對這種大膽的想法給予表揚、欣賞,而不是否定學生:不要瞎想!然后讓學生設計想象中的千分號。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老師再展示生活中找到的千分數,同學們該是多么的興奮和驚訝??!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教師永遠的追求,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以學生發展為本,吸取傳統教學的成功做法,創新教學設計,講究方法策略,精心設計,用心調控教學過程,精講導學、巧問誘思,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你會發現,學生比預想的聰明多了,你的課堂也會變得活力四射。
小學數學教學的靈魂是訓練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小學生天真,認識事物多靠感性還不夠深入,不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掌握他們的認識規律,教會學生簡單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中,教師要把問題的發現、思考過程作為重要的教學環節,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該怎樣思考,還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這樣思考,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數一數、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只有教會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
2化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較強的邏輯性,而小學生年齡小,他們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還有待發展和提高。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科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讓學生借助實物來觀察分析,提高注意力,使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如教學“長度認識”時,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哪些物體長,哪些物體短。通過讓學生親自丈量,使其更進一步感知物體的長度知識。教學中,運用靈活的方法變枯燥的數學知識趣味化,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增強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行為,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在課改不斷發展的今天,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既要抓好學生的學,還要抓好教師的教,既要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更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作者:趙錄敏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段同學校。
隨著時代的發展,關于評價這個話題,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常常被提起。在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評價是聯系教師與學生思維、情感的重要環節。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多重性的評價,有利于學生學習信息的多方位、多角度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的主題地位,提高教學效率,因材施教,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體驗成功,建立自信,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F就評價在教師教學中的實施方法,談談自己的想法。
營造氛圍,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評價。
尊重學生的情感,營造和諧、快樂、寬松的課堂氛圍和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樂于發表意見,大膽質疑,勇于探索。這樣的情景下教學,能最大程度地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投資,尊重學生,并進行鼓勵、表揚,傾聽學生的心聲,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開展生動的自評、互評,營造寬松的評價氛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相信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方法指導,讓學生學會評價。
評價的本質是價值判斷。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回答一個問題或提出一個問題時,教師總是下意識地給予學生對與錯、好與壞的評價。這樣一來,教師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也使學生失去了自我評價的機會。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性,失去了學習的個性化。由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差異、注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心理、肯定學生的價值、呵護學生的自信心,以激勵學生在學習中最大限度地發展其主觀能動性。
創設情境,讓學生善于評價。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基本理念就是強調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因材施教,照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結構,使每個學生都獲得了成功感,增強他們探索知識的信心,較好地解決了教材中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的矛盾,促進了全體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命題時,教師盡量選學生身邊的、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并注重開發性。同時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評價積極性。正因為此,才要求教師提出的問題更具有吸引力,學生解答時的熱情空前高漲,吸引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更加積極主動。這樣的過程不僅讓學生鞏固了學習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豐富了學生的解題策略,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學生評價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依托。
借助多個目標,讓學生參與并樂于評價。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從過去的日常生活中更多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狀況到同時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察,學生的個人潛能之間不但存在著質與量上的差異,而且在潛力發揮的程度上不一樣。只一把尺子拋在學生中,孩子們得到的概率很小,很輕易地就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不言而喻,這對大部分的學生的個性發展是弊大于利的。假如多拋幾把尺子,多給學生成功的機會,學生就會努力向前走,就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績。
總之,實踐充分證明:教學評價是以促進學生發展和達到教學目的為中心的評價,它能有效的促進教與學雙方的互動相長,對學生的主動發展、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大有益處。這樣才能使數學教學具有發展性,充滿生命力。
學習了對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新理念的詮釋,所有的這些都讓我感到耳目一新,增長了不少的見識,讓我感到自己所會的是多么的少、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這更讓我迫切的意識到我們真的需要好好地給自己充充電了。不能再抱著自己舊的教學經驗進行教學了,多吸收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上一個新臺階!
首先評價學生不能只看考試分數,還要看思想品德、身體素質、社會責任感、行為習慣、學習熱情、方法技能、科學精神等綜合素質;再次對“知識”的定義認識要轉變,改變認為只有書本上、課堂上的內容才叫知識的傳統觀念,要樹立“大語文”的教育思想,使課堂的時空無限擴大;教師應有讓學生主動發展的觀念。學生的創新能力從本質上講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在適宜的教育環境中主動發展起來的。傳統語文教育視學生為知識的容器,教師也常以“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自勉,給人的感覺學校教育就如茶壺(教師)往茶杯(學生)里倒水一般容易。其實這種提法只適合于“傳道、接業、解惑”的傳統教師功能,當前的創造性語文教育以“教師帶領學生去找水”來描述更恰當,所謂教學活動,不是教師教,學生學,而是教師正確地、恰當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只有讓學生學會自己“找水”,才有喝不完的水。
課堂就是一個表演的舞臺,問題是為什么表演,為誰而表演,怎么表演?那是理念的轉變,方式的轉變。課堂這個舞臺沒有天花板,告訴我們這個舞臺無比巨大,教師在課堂上有無比巨大的創造空間,我們只有在這沒有天花板的舞臺上,才能誕生出優秀教師。
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于實踐,善于總結,終會取得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總之,今天我學到了很多,我覺得這是對我的心靈、我陳舊的教育觀念進行的一次洗禮,我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機會學習新知,充實自己,讓自己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1.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單一化。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并沒有認真思考過對學生的評價是否具有有效性,沒有根據實際的情況和環境充分發揮評價的多維性和差異性,內容空洞泛化,使實際的激勵作用弱化,對學生影響力的持續性較弱。因此,為了使評價更加生動甚至刻骨銘心,體現教師的親和力和合作的決心,應當改變評價內容的枯燥性和單一化。此外,還應從學生的聽覺、視覺和觸覺等多方面入手,使評價方式多樣化,而不是只使用簡單的語言性鼓勵。
2.以“教師為中心”的評價機制。長期以來,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和差異化,認為對學生都是以“一視同仁”態度進行評價,忽視了不同層次學生的評價需求,評價不僅要兼顧整體和局部,既要注重評價范圍的全面性,又要關注評價對象的差異性,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評價主體也應豐富起來,以教師為主導的評價主體容易導致評價的片面性,建立對學生全方位、多面性的評價機制,既能使對學生的評價立體起來,又能讓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提高自我。
3.數學教學脫離生活化,忽視創新和能力的培養。以結果為導向的評價標準,容易使教師和學生更加功利化,忽視了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積累,在循序漸進中達到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依靠題海戰術,死記硬背的方式是最簡單也是最省時省力的教學方式,但若不改變這種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那么學生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很難得到提高,“高分低能”在相關新聞中也是屢見不鮮。
1.評價內容多元化和評價方式多樣化。將定性的評價方式和定量的評價方式結合起來,尤其是要注重定性的評價方式。除了學生的成績以外,更加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重視學生的心理和情感發展。建立全面的評價內容,常規的評價內容有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必備的基礎技能,在此基礎上,還應加入“情感、態度”等新鮮的血液進來,使評價內容更加具有靈活性。同時,使評價內容具體化,而不是一味的進行“大眾化”評價。提升評價技巧,關注學生的健康心理軌跡和發展,根據學生在該階段特有的心理特征制定符合實際的評價方式。在學生的結果出來時要及時地進行評價,在討論階段和形成階段是,延時進行評價,不預先進行判斷,避免學生產生定向思維及誤導。出來語言表達之外,一個鼓勵的眼神,驚嘆的語氣和佩服的動作都能增強對學生評價的效果。
2.增加評價主體,促進學生反思。教師固然在對學生評價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也不能忽視其他個體帶來的意外驚喜。家長對學生的評價也尤為重要,家長更容易接觸到學生自主學習的另一面,鼓勵家長對學生進行積極性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自主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為教師提供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獨特的視角。同時學生互評也能增強學生學習的參與感,在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學生更愿意與同伴玩耍和學習,合作性的數學學習更加貼近學生的思維和見解,溝通更加方便和有效,形成一個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學習集體,形成胡蘿卜式的“拉力”互助學習,而不是大棒式的“推力”教學。
3.以學習過程為主導,開展體驗式教學。數學教學不是簡單的數學知識傳授和運用,還要灌輸更重要的反思和創新理念,實現到知識技能和品德素質的同步和全面提高。從學生的表情和動作就可以看出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要重視這些細微的變化,快速反應并積極地作出課堂計劃調整,同時控制教學節奏,引導學生隨著教師的思路進入數學課。削弱學生“標準答案”的觀念,鼓勵學生對問題發表看法,鼓勵學生不要懼怕個人觀點與他人觀念的不同甚至對立,分享具有挑戰性和獨創性的見解和解決方法。教師要隨時成為專注的傾聽者,從學生的思路出發,引導其進行正確的思考。增加學生的動手和操作機會,創造良好的活動環境,利用開放題型的靈活型和開放性,讓學生通過實驗和實踐進行驗證,悟出真知,增強在數學學習生活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小學生由于其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呈現出對新異、生動的事物有強烈好奇的興趣,而且大多數小學生都有強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勝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學尚存在些許不足,需要我們加以反思。
(一)情境教學中過多地引入情境,喪失了教學目標。
一些數學教師在課堂引入時,過多地運用了情境,而分散了小學生的注意力。如:在課堂導入時,教師突發奇想,要用“喜羊羊與灰太狼”作為課堂導入情境,學生睜大眼睛,豎起耳朵,開展了斗智斗勇的想象,卻忘記了教師是在上數學課。又如:在一年級《加減混合》的數學計算中,教師想用“春游”作為情境導入數學課堂,可是在運用情境時過多地介紹了風景,使學生沉溺于風景的想象中而偏離了數學課堂的傳授目標,缺失了數學教學目的。
(二)成人化的想象對小學生缺乏新奇的吸引性。
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課堂的情境創設時,用成人的眼光和視角去進行設想,忽視了童趣和純真的眼睛,簡單的情境創設平淡無奇,缺乏挑戰性。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7的乘法口訣》一課,教師用“一個星期有幾天”來進行問題式的課堂導入,這對于學生而言缺乏新奇,對乘法口訣也缺乏記憶。
(三)課堂教學中“數學味”的弱化和缺失。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利用各種情境創設導入教學,卻沒有及時地將情境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弱化了數學學科所應有的“數學味”,使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興趣降低。如:在《統計》的數學知識教學中,教師通過分組教學的形式,讓學生開展討論和記錄,可是學生們卻停留在小組成員間體重的比較討論等內容,而沒有真正進入到數學統計知識的學習之中來。
二、自主學習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要通過能動的創造性活動,在教師的指導為前提下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良性發展。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自主地有選擇地學習,并創造性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合和內化,從而達到自主學習能力水平。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提高數學知識吸收的質量。
自主學習的方式是積極主動的方式,是小學生進行自主習慣的培養方式,它在激起求知欲望的前提下,轉化為認知的內驅力,激發出學習的內在動機,并將之內化為學習習慣,真正提高數學知識吸收的主動性。
(二)為后續的數學知識學習奠定基礎。
小學階段是數學知識學習的起始階段,在這一關鍵階段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用他們自發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自主發現的能力,掌握學習數學知識的策略,為后續數學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自主發現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多數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他們對周圍的世界很好奇,也擁有自主發現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對其自主發現的能力挖掘越多,那么,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越強,自主學習的習慣就容易產生知識性的遷移。
小學數學的自主性學習課堂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為宗旨,在良好的教學氛圍和自主參與的環境下,實現多種形式的自主性學習,在不同的活動中獲取數學知識,掌握小學數學知識學習的一般規律和學習方法。
(一)數學課堂有效導入,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性。
合適而有效的數學情境導入,是進行高效數學課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徑,要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創造良好的氛圍,用寬松、愉悅、智慧的方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性學習過程,其具體方法如下。
1.以生活為教學情境進行數學知識的遷移。生活是無痕的,生活對學生的體驗是最深刻的體驗,而“生活中的數學”與“數學中的生活”又是緊密相聯和息息相關的,學生在生活的體驗中感知到數學的價值,可以在身臨其境的體會中感受到數學的奧妙,數學情境的生活度越高,學生內在的生活體驗越容易被激活,數學知識掌握的程度就越深。例如:在“人民幣的認識”教學中,讓學生們進行分組進行人民幣的購買情境,把不同的物品貼上不同的價格標簽,再由分組的學生進行不同面值的假人民幣的購買情境,使學生在購買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字的變換。
2.以游戲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意識。游戲環節是小學生最樂于參與和互動的環節,數學教學可以適當地引入游戲環節,使小學生增強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感受到數學探索的成功體驗。如:在小學50以內的加法練習中,不是單純讓學生進行數字的相加,而可以采用“郵遞員送信”游戲的形式,增添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標有不同兩位數的信箱,并準備不同加法練習題的信封,選擇幾名學生作“送信郵差”,將這些信封和信箱匹配,學生在爭先恐后的選擇中掌握了數學知識,它猶如一塊無形的磁石,深深地吸引著小學生的數學知識的注意力,增強了趣味性和主動性。
3.以故事導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學習。小學生都酷愛故事,因此教學中可以利用故事增加數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用創意的思維想象,進行自主性的學習。例如:在一年級的數學“10以內的數字”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建立起數字的相關概念的學習,可以引入故事進行形象的學習:在0~9的數字王國里,數字9發現自己是最大的,于是就很神氣和驕傲,它對其他數字說:“你們都是小不點兒,都比我小,所以你們都要聽我的?!逼渌臄底譃榱讼麥缢膰虖垰庋?,商量好讓數字1和0組成一個新的兩位數,數字9看到后低下了頭,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于是,再也不狂妄自大了,和大家成為了好朋友。學生們在教師故事的講述中,也展開了對數字的思維和想象,認識到了10以內數字的基數、序數意義,進行自主性的認知學習。
4.用數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學習。問題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帶著困惑、懷疑和探索的心理,進行數學知識的自主性學習,這也是教學引入策略之一。在問題設置的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問題提出的難易程度,要根據學生的思維層次進行問題的導入,逐漸進入數學知識的學習,而不能以深奧、難解的問題來給教學設置障礙,使學生缺乏探究的動力和興趣。
(二)師生共學———嘗試自主參與的探究學習過程。
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流傳著一句名言:告訴的知識,容易忘記;分析出來的知識,可以記??;自主參與的知識,就會真正理解。這意味著只有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自主參與,才能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的內化,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1.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探索學習。在數學“認識鐘表”一課中,為了讓學生對其有數學性的認知,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對實物鐘表的觀察、觸摸與參與,讓小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注意到長針和短針的區別,并觀察相鄰兩個數字之間的大小相等的格,學生在對鐘表的觸摸、觀察和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完成了對數學知識的認知。
2.根據學生層次進行小組合作式自主式學習。小組合作必須在教師的指導和輔導之下完成,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對比,如在“長方形”的認知中,要各小組進行分組比賽,尋找出最多的長方形者獲勝,在大家踴躍參與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區別,通過對比、測量等不同手段,了解對生活中“長方形”的認知,如:課本、長方形的長桌、黑板的形狀等,大家在分組合作的過程中掌握了數學知識的規律,并主動性地獲取了相應的知識。
(三)數學知識的應用———鞏固數學知識的自主性探索。
小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掌握了基本的數學概念和規律,教師還要將數學知識進行鞏固和運用,要充分利用“溫故而知新”的記憶特點,對數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實際應用。例如:在數學“做一做”的課后練習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同桌互檢式的鞏固,還可以進行板演練習、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鞏固,這樣可以激勵學生自主進行數學知識的實踐性的鞏固和運用,將更多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內在的知識。在知識的鞏固過程中要靈活加以整合和運用,如小學生學習完了圖形這一課,對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進行準確的認知后,就要進行靈活多變的圖形拼板練習,讓學生通過對不同圖形的修剪和粘貼,進行圖形自由空間的想象和布局,增強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層次,進行動手、動腦的習慣培養,在生活引入、故事引入、游戲引入、情境引入的教學策略之下,用自主性、參與性、積極性進行數學知識的感知,并在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增加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提升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校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已被打破,出現了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教學中應用得最多的學習方式。
一、高效課堂的兩個核心。
1、導學案的編寫。
一篇好的導學案可以引領學生主動學習。我校開展高效課堂以來,同年級組幾位課任教師為一教研組,實行集體備課,對導學案的編寫嚴格把關。首先,每一節課都要集體研讀教材、進行學情分析,討論重點怎樣突出、難點怎樣突破,什么時候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小組合作時要解決怎樣的問題,怎樣編寫活動單。留多長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堂常規訓練和課堂自主練習。其次由主備人再次查閱資料、精心備課、準備教具或課件。然后同教研組幾位教師再次研究導學案和課件,并進行一度、二度、三度修改。這時才能讓導學案進入課堂。最后每們課任教師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寫出課后反思。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立足課前準備工作,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鉆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
2、小組建設。
我們都知道一個班級的好壞取決于班級的核心,好的班委等等,同樣一個小組是否優秀取決于小組成員的優劣和一個優秀的小組長。我校在小組建設實行同桌為學習伙伴,前后四人為一學習小組,對小組長和組員的搭配都經過仔細斟酌,小組長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能力應當是最強的,組員優中差搭配均衡,并進行合理分工,加之一套完整的小組評價機制,可以激勵孩子們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
1、培訓小組長,最大限度的發揮小組長的作用。
小組長是同學學習的伙伴;是教師教學的小助手;是小組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組長深深意識到一個組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家,小組成員之間要團結。組長積極主動地與組員交流情感,從細節之處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只有這樣,才會有好人緣,組員自然愿意理解組長的工作,支持組長的工作。對組員的錯誤不包庇、不縱容。
2、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一是獨立思考的習慣。孩子由于年齡小,在遇到問題時不知從何想,更不知從何說,難以用語言表達,這時以活動單的形式呈現,可以啟發孩子,激發他們的動腦欲望,使學生在合作中敢想,敢說,敢做,養成善于動口、動腦的習慣。二是認真傾聽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既要聽教師講,更要聽同學講,同學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他怎么想的,我是怎么想的,他想的對不對,和我想的同不同。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能夠從中得到啟發,并且收獲更多的知識和方法,既完善了自己的觀點,又融洽了個體與群體的關系,體現合作精神。
3、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共享成功的樂趣。
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之一是“互助性學習”,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提供給學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機會,創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鼓勵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地參與活動。同時,教師也平等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并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及時地進行鼓勵、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4。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和獎勵方式。
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用具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的評價語言。一是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二是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
三、靈活運用好輔助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自從多媒體融進我們的數學課堂,頓時抽象枯燥的數學教學內容變得具體,清晰?,F在多媒體正以生動形象,音形兼備,動靜結合,吸引著學生。教學中通過直觀形象、生動逼真的演示,創設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教學情境,為教師順利實施教學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有效激活了課堂教學,增大課堂容量,提高了教學效果。
總之,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始終最大限度的發揮導學案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創造性才能更好地發揮,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養。
時光荏苒,一個學期即將過去,在本期中我擔任了四年級的數學教學,下面我談談自己這個學期在教學上的得與失。
根據新大綱的教學要求,我力求使教學結構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注意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培養創新意識,更注重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教學的改革主要體現在課堂及課余時間上,在課堂上我注重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而課余時間則注重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數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通過課前的3分鐘的口算練習,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通過他們自己喜愛的方式來練習,還不定期的舉行“速算手”比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學生在四年級上期時已經學習了整數的乘除法筆算,在原有知識及對法則理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多加強鞏固練習,防止學生因粗心大意而計算出錯。
針對這一情況,我讓學生多練、多想、多問,從量到質,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懼怕應用題了。
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系比較緊密又蘊涵著數學問題的活動。使學生通過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
我還設計了一些帶有一定的難度的練習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以便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數學能力。
一學期過去了,在新教學大綱的指導下,取得了一些成績,如: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所上升等等,但同時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比如:
數學課本身就是一門很嚴密的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是什么就是什么。我所存在的問題就是在課堂上不敢放手讓學生去想,有些問題需要合作學習,然后探討得出結論的,我缺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因為我擔心放手讓讓他們去做了,他們會太自由,從而講一些不著邊際的東西,導致完不成教學任務。其實正確的做法就是應該給他們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我知道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動的,他們喜歡“玩”,有時候不防讓學生也“玩一玩”數學。
在本期中,我發現我班有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這個學習態度包括他們平時上課的表現和對待作業的態度。有些學生對自己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習的結果無所謂,上課吊兒郎當,想聽就聽,不聽就干自己的“事”,做小動作、找旁邊的同學講話,自己不認真學習還影響其他同學。還有一部分同學對待作業馬虎大意,缺乏良好的解題習慣,在審題上不夠細心,解題時書寫不夠規范。當然也不乏有一些所謂的“懶漢”,課堂作業不及時完成,回家作業漏做甚至不做的是大有人在。雖然經過一個學期苦口婆心的教育,有部分同學已經改觀了,但還有一部分“屢教不改”的,希望在最后的復習階段,他們能有所轉變。
針對這些問題,擬定了以下改進的措施:
1、要進一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指導自己的實踐工作,通過自己不斷地努力,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
2、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使學生能認真及時地完成作業。
3、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給學生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情境,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在探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習比較有困難的學生,對他們進行相應的輔導,鼓勵他們,激勵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5、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課堂教學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
本期已經結束,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和學生一起,不斷努力,爭取取得更多的成績。
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妼W習興趣在傳授知識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教育心理學也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有求知欲,沒有興趣就不會有求知欲,學習熱情大減,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小學生樂學就成了英語教師應該注意和探究的問題之一。
一、培養學生興趣要處理好的關系。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毙W英語是入門教學,應該把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放在首位。要做好這一點,就得處理好以下幾者關系:
1.教與學的關系。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偏重于教師的教,忽視了學生的學。新課改則要求我們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講究方法的靈活性、強調教學的實用性、增強內容的趣味性。要提高教學效率,就要真正做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一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主渠道,主陣地。在四十分鐘內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2.死與活的關系。
傳統的英語教學,偏重于對知識的死記硬背,不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是現代交際的重要工具之一,如果忽視它的實用性,那是教學目的的偏離,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注重學生的語用(即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功能,讓學生在語言的實際運用中掌握知識。教師還要注重啟蒙學生得之于課內而得益于課外,或內外結合,相得益彰。講課中,以實際生活為引例,幫助消化課內知識。教會學生掌握規律,活用所學知識。
3.苦與樂的關系。
傳統的英語教學,偏重于強調學習的刻苦,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樂趣的引導。俗語說“良藥苦口”,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以良藥,但卻可以以糖衣的形式來包裝,讓學生樂于接受。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方法的多樣、知識的實用、內容的趣味、氛圍的熱烈,從而使學生樂學,也學得好??梢哉f,教學中如果能處理好以上幾者關系,是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
二、學生興趣形成的因素。
學習興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能否產生學習興趣,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
1.事物本身的特性。凡是比較強烈、不斷變化、帶有新異性和刺激性的事物,都會引起人的興趣。
3.學生對事物的愉快情感體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別人承認或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往往會加強其學習興趣的穩定性。
小學英語是入門教學,對小學生來說是帶有新異性和刺激性的事物,相信只要教師了解這點,在教學中再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愉快情感體驗,是很容易就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
三、培養興趣的條件。
有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正是情感性學習形成的關鍵時期?!边@階段兒童的.學習活動帶有很大程度的情緒化傾向,當兒童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和強烈求知欲望時,不僅能產生情感遷移,而且注意也會特別集中和持久,學習能力也會迅速提高。遵循興趣性原則,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具體方法有:
1.熱身活動,創造氛圍。
教師可在每節課前舉行英語歌曲聯唱,用富于感染力的音樂激發情趣,讓學生以飽滿的愉快的情緒進入英語學習。還可以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自編對話或chant,營造濃厚的學習英語的氛圍。
2.趣味導入,引人入勝。
教師可以用生動的故事,再配以多媒體、錄音機等視聽材料,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述現在進行時態時,有條件的學??梢岳枚嗝襟w制作動畫:一個人拿著話筒,唱著英文歌曲。這樣就給學生一個很直觀的印象,看完后,教師在黑板上板書:i′msinging.這個句子,學生很快就進入狀態,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就接受了現在進行時態。
3.編順口溜、記憶猶新。
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愛說的特點,教學生說順口溜。如教授喜歡以及不喜歡某個事物那一課,可以這么做:
grape,grapes,ilikegrapes。
melon,melons,ilikemelons。
peach,peaches,ilikepeaches。
……。
這樣學生既學習了新單詞,又掌握了這些單詞的復數形式,還掌握了句型,可謂一舉多得。
4.教唱歌曲,興味盎然。
教師應針對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動愛唱的特點,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勵因素。心理學家曾說過:“凡是富有成效的學習,學生必須對要學習的材料具有濃厚的興趣?!被谶@一點,在教學中,對于一些不容易掌握的短語、句型結構,教師就可以利用一些學生熟悉的旋律,把它們編成歌曲,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掌握知識。
5.參與游戲,樂趣無窮。
游戲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有效手段。隨著英語學習的起始年齡越來越低齡化,“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也如影隨形。心理學研究表明:
低年級學生學習動機淺近、單一,學習憑興趣;理解力差,模仿力強,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易分散;思維具體形象,無意注意占優勢。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的英語課教學不能一味地灌輸語言知識,而應是通過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組織開展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寓知識于游戲中,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以上幾點都要求要創造一個愉快的氛圍。顯而易見,愉快教學注意發揮情感作用,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給學生帶來快樂和滿足。這應該說是學生興趣形成的一個條件,而且是一個重要的條件。
四、學生興趣形成的途徑與方法。
《新課標》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即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參與和完成真實的教學任務,從中體驗學習的快樂。根據《新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的要求,教師應該積極運用各種工具和手段,創造各種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即要讓學生最為直觀地接受知識,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大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單詞圖片和掛圖展示。這是最直觀、最簡單的方法??梢宰寣W生看卡片或圖說話,要求將所學的單詞或語句運用其中。這樣學生掌握的程度會比老師空口說白話好的多。既讓學生的視覺得到享受,又學會了相關的語言運用。
2.實物呈現。如果說掛圖幫助了學生的理解,那么呈現實物,則可讓學生有更切實的感受。如在教授水果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事先準備相關的水果,并指示實物讓學生讀出相應的英語單詞來。這樣,尋常之物發揮了不尋常的作用,教學效果也好得多。
3.情境演示。教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課堂上,或由教師充當示范表演者,或由學生配合形成靈活的直觀“教具”,再運用適當的身勢語,傳授或鞏固有關知識。例如:在教授某物是某人的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先拿起自己的英語書,邊指邊說:it′smyenglishbook.接著拿起某一位同學的鉛筆問:whosepencilisthis?引導學生說出:it′ssally′s.等。這樣,就讓學生在設置的情境中理解和運用了句型。
4.對話表演。英語是表音文字,通過模擬對話,讓學生運用并讀出語感??筛鶕n文實際,扮演文中人物,或改編課文內容、假設人物,然后由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對話。這樣,就充分關注到了學生的語用目標。
5.現代化設備的運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也走進了課堂。錄音機、電視機乃至多媒體已逐步被教育者作為輔助手段而加以合理利用。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些有利的條件組織教學。
當然,以上各種僅對課堂而言。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英語講故事比賽,制作英語手抄報,自己動手裝扮英語角等,所有這些都是學生興趣形成的良好途徑。
總之,激趣教學應抓住小學生好動愛表現等特點,優化課堂結構,加速課堂雙邊活動的實現,增強師生間的信息反饋,活躍氣氛,融洽情感。教師應積極做到把課堂教學化抽象為形象,變枯澀為生動,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和能力培養。蘇霍姆林斯基說:“當一個學生不是作為旁觀者或等待者,而是作為活動者,發現了許許多多個為什么,并且通過思考、觀察和動手,而找到問題的答案時,他們身上就會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樣,產生獨立的思考?!弊鳛榻逃?,我們都應該力求做到這一點。相信只要教師把握好了興趣這個支點,就能通過課堂教學這根杠桿,成功地托起自己的教學成果。
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過時了,小學課堂教學必須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我們要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在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時,老師要先了解學生對于學習的切實需求,針對學生實際運用相關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改革的過程中,老師有時會遇到一些困惑。針對這些困惑我們要想進行課程改革訓練,就要不斷反思,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也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1、合作學習方式形式化。
我們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相關的學習能力,因為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受用一生?,F代社會不是獨立存在的社會,我們要讓學生學會和其他同學協作解決問題。但是現在很多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的合作學習都是流于形式,不能形成固定的學習體系,這樣的教學模式取得的教學效果不是很大。
2、教學情境設置牽強。
現在開展教學的時候都習慣于創設情境教學的方式,很多老師都是根據學生熟悉的事物或者環境來創設情境。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讓數學課堂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刺激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如今,很多老師了解到數學情境實施的重要性,但是很多老師認為情境的創設比較麻煩,教學中老師總是喜歡化繁為簡,沒有根據實際情感來對情境內容進行選擇,導致創設出來的情境比較牽強,學生對于這樣的情境理解比較困難,很難和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
1、主動學習方式的建立。
老師要想引導學生實施合作性的教學模式,就要處理好合作學習和獨立學習的關系。小組合作中,學生要自己獨立思考,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最好要預留一定的時間來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學生合作學習。如果我們在開始就給學生分好組,學生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來開展合作學習,這樣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會很迷茫,不知道該怎么進行下去。
我們在進行合作學習“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時候,老師可先留時間讓學生來回顧一下如何運用學過的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求面積方法,再進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學生再在小組內開展討論和交流,我們根據小組討論的結果讓每一個小組進行自我總結,以小組長為核心來討論計算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以及合作能力。
2、合理情境的創設。
情境創設可以讓學生融入一種學習環境中,這樣學生不僅把學習當成生活中的一個部分,而且在生活中學生也可以學習知識。還有就是情境創設的功能可以把一些復雜問題變得簡單起來。比如,我們在進行“6、7的分與合”中,老師可以給學生創設這樣的一個生活情境:周末的中午,小風和父母去兒童游樂園玩耍,感覺那里非常熱鬧,因為在游樂園里面有很多好玩的設施,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玩具來賣。小風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氣球,爸爸給小風買了幾個氣球,有3個是紅色的、2個橙色的還有2個藍色的,但是后來有一個藍色的氣球飛走了,老師問,小風的爸爸一共給小風買了幾個氣球,飛走了還剩下幾個,學生根據老師的描述能夠快速地計算出數字,這樣就能提高正確率。其實,老師進行這樣的情境創設就是為了讓復雜的環境變得簡單,并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運用適當的評價。
老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一定會對學生進行評價。有時,老師為了鼓勵學生多數會對學生進行肯定,但是這樣過度的肯定會讓學生產生誤解,讓學生盲目地認為自己能力很強,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要做出反思,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認真地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語言一定要中肯,不要出現歪曲事實或者語言失真的情況,這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他們對數學的學習熱情銳減。
數學是一門非?;A的學科,小學數學學習中不僅要教會學生計算,也要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在新課改發展的基礎上,數學給課堂教學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給整體的數學發展過程注入了新的內容和活力,老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要邊鉆研邊總結,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還要保護好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態度。
[摘要]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要把學生當成學習知識、追求真理的朋友,還要與學生共同建立發言,討論,爭辯的新規則,養成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傾聽,接納他人意見的習慣,使課堂教學高效,有序地開展。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傳統的課堂教學,導致學生學習方式單一,表現為以教為中心,以教案為本,學圍繞著教,就是你講我聽,你問我答,課堂氣氛較沉悶。為了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地學習。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更重要是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年齡特征,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抓住學生活動的興奮點,按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背景材料。從學生喜歡聽的,喜歡看的實情,實物,實事入手,采用講故事,做游戲,模擬場景,比賽等形式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產生興趣,激發自主探索的欲望,發現問題,自主學習。如教學12—9,由具體情景引入后,先讓學生想,想不出來,就拿出學具來擺,擺明白之后再互相交流,在比較,吸收的基礎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學會計算方法。在練習的初始階段,也要強調多擺,多圈,多說,以表象來支持學生的思維。這樣讓學生動手動腦的學習,伴隨學生自身的情感成為他們自主學習的需要。數學是充滿樂趣的“學問”,在情境中學數學,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活去學數學,是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
二、創設情景,營造與人合作的學習氛圍。
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學會共同學習、生活,培養在人類活動中的參與合作精神是教學中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的一環。在一年級課堂教學中,建立合作學習機制,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改變傳統單一的交流形式,變“雙向交流”為“多向交流”,使學生感到自由,輕松,學生成為交流的主體。
教學片段:得數是10的加法。
師:同學們想不想分蘋果比賽?
教師提要求:
a、每4個人一組(每組一捆“小棒”)同學之間要合作,一個同學負責分,兩個同學分別說怎樣分兩堆,一個負責記錄。
b、把10個蘋果分成兩堆,有幾種方法?
師:請同學們按小組匯報的情況。
52431。
58679。
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說一說。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尊重,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討論,在討論中,可以自己發表見解,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其他的同學,傾聽其他同學的意見。如:上述學生在小組討論時,有的學生說我想到了:9+1=10,10—9=1。馬上有學生補充說:還有1+9=10,10—1=9;接著學生七嘴八舌地說想到:8+2=10,2+8=10。老師接著問通過這些算式,你還想到什么算式?學生說:想到10+0=10,又有學生說,想到10—10=0,還有0+10=10。這種合作學習,增加了信息交流量,豐富了自己的見解。被同伴認可,一次認可就是一次成功。成功可使學生產生自信,學生獲得自信,自我肯定等一系列的情感體驗。這種良好的情感體驗的不斷實現,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內在學習動力。
三、創設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積極主動發揮的前提,根據一年級學生正處于學習啟蒙階段的特點,我在教學時有意識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情境中去發現問題。
教學片段:操場上(一)。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嗎?你最喜歡什么運動?
生:我喜歡羽毛球;我喜歡體操;我喜歡跑步;我喜歡足球。
師:同學們的興趣愛好真廣泛,現在我們到操場上去看一看,這些同學在干什么?
(出示場景圖,并揭示課題:“操場上”)。
師:根據這幅圖,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沒有牛頓對落地蘋果觀察和發現,如何產生“萬有引力”定律,沒有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的體驗和發現,也不會有對浮力的認識。這些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去發現問題,提出他們想提的問題,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問題情境是促進學生建構良好認知結構的推動力,同時也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
四、以人的發展為本,給學生留下學習與探索的時空。
陽光雨露禾苗壯。就像生命離不開水,離不開陽光和空氣,學生的學習不能沒有時間和空間。留足思維的時空,讓學生自由的發展,想象就能張開翅膀,在學習的藍天翱翔。課堂教學不該由教師主宰,應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主動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直觀的背景材料,構建解決問題的模型,如教學片段:操場上(二)。
師:大家提出了這么多問題,你們會解答嗎?你是怎樣解答的?把你的方法在小組里跟同學說一說。
師:一共有()人,這個問題,哪個小組來回答?
生:一共有10人。
師:你們是怎樣想的?把你們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我們這組是把男生的人數和女生的人數加起來的8+2=10。
師:男生比女生多()人,這個問題哪個小組來回答?
生:男生比女生多6人。
師:你們是怎樣想的?能把你們的想法說給全班同學聽嗎?
生:我們是一個男生對一個女生,剩下的就是多的。
生:從圖中這兩個男生和這兩個女生一比,剩下就是6個男生。
生:我們是算出來的,男生有8人,女生有2人,8—2=6。
生:我們是比出來的,8比2多6個。
生:女生人數只有男生中的一部分,一看就知道男生比女生多6人。
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睂χR而言,把學習和探索的時空留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樂趣,同學,教師成為交流學習的親密伙伴,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的天地。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小組合作,簡單數據調查和游戲活動等多種形式,自主地積累知識,獲得信息,解決問題,培養能力。
課堂教學改革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這是相當可喜的。但是,認真審視一下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有一些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1、學習方式提倡“探究式”,還要不要“接受式”
我們知道,學習方式的選擇應用,要受到教學內容,學生水平,個性特點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并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適合讓學生通過探究去解決,“探究式”適合智力好,主動性強的學生,而學生的智力發展,知識水平不平衡是客觀現實,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會嚴重脫離一些學生的實際,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學生個性不同,所以,“探究”也好,“接受”也罷,適合學生個體特點的學習方式才是有效的。如果我們教師不顧實際,對于明明是簡單而不需探究的,或者學生沒有能力探究的的那些知識,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時髦”,那可能會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2、教學注重“過程”,還要不要“結果”
教學“重過程”也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但是,隨之而來,又一種聲音似乎越來越流行,認為知識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我們應當做的是改變過去輕“過程”甚至無“過程”的現象,不僅使學生“孤零零地掌握,記憶,再現”知識,而且是學生弄清知識發生過程的“來龍去脈”,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重構,質疑,批判”知識?!敖Y果”與“過程”并非是對立的關系,而是一種統一的關系。
3、追求“民主”,“開放”,還要不要“次序”、“規則”
民主教學氛圍的創設,是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精神的前提,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的平等相處,有利于為學生創造一種心理放松,敢于質疑的空間,是學生真正享受生命成長的自由與快樂。但是,追求民主,開放,許多教師又走入了一個兩難境地,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教師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但是學生一旦興奮起來,爭著發言,幾乎吵做一團,不少學生為了湊熱鬧,只顧自我表現,根本不管他人意見。這時,教師如果板起面孔管一下,壓制這樣熱烈的氣氛,甚至會戴上教學不民主,違背新課程的精神帽子;如果聽之任之,不予阻止,教室里就會亂成“一鍋粥”,次序混亂,效率低下,有時根本不能完成教學任務。
我認為,教學的民主,開放是以課堂次序、規則為基礎的,是離不開課堂管理的。沒有有效的課堂管理,就不會有成功的課堂教學,要在民主,開放與次序,規則之間尋找一個結合點。我們不僅要把學生當成學習知識,追求真理的朋友,還要與學生共同建立發言,討論,爭辯的新規則,養成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傾聽,接納他人意見的習慣,使課堂教學高效,有序地開展。
參考文獻:
1、《走進新課程》。
2、《新教材將會給教師帶來些什么》。
3、《云南教育》。
一、教學目標:(10分)。
1、目標設置:教師“導”的思路清晰,學生“學”的目標明確。
2、層次劃分:知識與技能的達成目標,過程與方法的揭示目標,情感與態度的孕育目標,能力與素質的發展目標。
二、教學內容:(10分)。
1、內容選擇:教學容量適度,重難點把握準確。
2、呈現方式:能有效地整合三維目標,突出能力培養。
三、教學結構:(20分)。
1、環節設計:課前先學有體現,設置情境、激發動機、展開過程、鞏固訓練、發展提高、達標檢測。
2、時間分配: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參與活動、自主學習的時間。
四、教學方法:(20分)。
1、教法優化:教法設計合理,教學方式多樣化。
2、學法指導:指導學法得當,能與學情相適宜。
五、教學狀態:(10分)。
1、師生互動:課堂氣氛融洽,具有學術研究氛圍。
2、學生參與: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教學參與率高。
六、教學效果:(20分)。
1、思維訓練:學生思維積極主動,慎密有效。
2、達標訓練:能及時反饋練習,教學目標達成率高。
七、教學特色:(10分)。
1、創造性:導學過程設計新穎,富有創造性。
2、藝術性:導學不出現“超導”與“滯導”現象,藝術性高。
3、生動性:導學具有感染力,課堂教學深刻、生動、形象。
等級設置:
摘要:近年來在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中,我國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一直在創新。其中,對話教學就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能夠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文章就從對話視角下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模式,并提出幾點優化課堂教學的策略。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這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將來的數學發展。但是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著大量抽象性、難理解的知識,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而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充分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為學生與教師建立了一個互相平等的溝通平臺,在教學中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教材對話等開展教學活動。在這種教學環境中,學生有自由的發言權、主動權,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一、創設情境,設置懸念。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且在課堂教學中時常會出現跑神的現象,這樣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對此,在對話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境為學生設置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師生間在課堂上的交流。例如,教師在講到“認識周長”這一教學內容時,講課前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同學們知道‘周’是什么意思嗎?”這時學生可能回答“姓氏”“星期”“周圍”“一圈兒”等,教師據此可為學生引出教學內容“周長”。在講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回答周長是什么意思,以了解學生對周長的理解情況。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回答做出總結,并引出周長的概念:“首尾相連的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苯處熆梢越柚嗝襟w制作出相關動畫,如:出示一張長方形的圖片,然后用紅色的筆標出長方形的周長,并告知學生紅色筆標出的長度,就是該長方形的周長。在講解之后,為了解學生的理解情況,教師可以設置問題:“你能指出我們身邊物理表面的周長嗎?”從學生的回答中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講解。通過這種師生對話式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
二、聯系生活,激活思維。
教育來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并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其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通過具體的策略,讓學生從數學教材中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課堂教學知識聯系起來,從而激活學生對教材之間的對話,最終使學生通過探究解決問題。例如,在“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節中,事實上,三年級的學生對小數已經不陌生了,如超市物品的價位表都是以小數的形式呈現的,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任務:“發現并搜集生活中的小數?!睂W生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可能會思考小數為什么這樣寫?然后,教師可以充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為學生布置自學任務:“預習課本,也可以查閱相關學習資料,講一講小數為什么這樣寫?小數點前、后的數字分別有什么意義?”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加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自習的過程中對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數學現象有初步的理解,如超市價位表、自己的成績等。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思考性的問題,如“2.50與2.5的哪個大哪個小”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這時學生在之前的自習中會發現“小數末尾去掉或加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由此,學生可以知道2.50與2.5是一樣大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可將學生的生活與教學相聯系,從而有利于學生學以致用。
三、巧設疑問,啟發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明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探究性的話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習,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然后引導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互相啟發,在合作學習與合作探究中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講到“三角形中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這一知識點時,課前,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分組時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性別、性格等將與班級學生相近水平的學生平均分在各組,且盡量保證各組學生男女比例相同、性格互補,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然后教師可以給每組學生每人準備三根小木棍,并向學生提出問題:“三根不同長度的小木棍可以拼成一個三角形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一下。這時,有的學生發現可以拼成,而有的學生發現不能拼成。這時教師可以再次提出問題:“這是為什么呢?”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學生1猜想:兩根小木棍的總和等于第三根才可以拼成;學生2猜想:隨便兩根小木棍的和大于第三根長度才可以拼成。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討論之后,再次通過實驗驗證猜想,這時學生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在實驗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驗情況做出總結。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實驗形式,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四、設計對話,延伸知識在對話視角下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可設計對話主題進行知識的延伸,構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與創新能力。小學生內心往往充滿了對知識的好奇和探索,渴望從學習過程中有所發現和收獲,得到教師和學生的肯定與認可。為此,小學數學教師需明確對話主題,讓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新知識,以促進其數學能力的提升。比如,在“通分(最小公倍數;通分)”教學實踐中,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個對話主題:3/8-2/7=____,他們在學習通分知識之前,接觸到的分數加減法都在分母相同的情況下計算,在遇到這種分母不同的現象時,往往難以著手,不知道該如何計算。要想解決這一習題,小學生需要運用新的數學知識,探究欲望被激發,教師可順利引出新知識——通分,讓他們在遇到此類問題時,可尋求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從而可以很快得出8和7的最小公倍數是56,然后將3/8轉化為21/56,2/7轉化為16/56,很快得出計算結果。通過這樣的對話教學,可讓學生主動回顧舊知識,拓展新能力,主動參與對話,利用探究性的數學練習題還能夠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引發小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關聯,并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使他們的學習思路得以拓展,知識得以延伸??偠灾?,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的創設增加師生間的對話;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加強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對話,然后通過探究問題,加強生生間的對話。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的對話形式,為學生構建多元化對話平臺,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作者:陳艷單位:甘肅省山丹縣城關小學。
參考文獻:
[1]夏李平.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4).
摘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是指包括全體學生的發展,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在適應社會發展總需求的前提下的個性發展和不同學生在各自原有不同基礎上的有所發展。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主體意識的形式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對人的發展的特點有了新的認識:發展的主動性、整體性、多樣性和創造性,是現代人的發展的基本特點。
關鍵詞:激發、導向、選擇、調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是指包括全體學生的發展,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在適應社會發展總需求的前提下的個性發展和不同學生在各自原有不同基礎上的有所發展。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主體意識的形式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對人的發展的特點有了新的認識:發展的主動性、整體性、多樣性和創造性,是現代人的發展的基本特點。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師生合作為基礎。教師的教是以學生的學習為前提,以學生的主體發展為條件和歸宿。學生要在數學活動中獲取數學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轉化成數學能力,發展自己的能力。盡管由于學生的年齡小,他們的有所選擇,有所棄舍的能力還處于啟蒙與培養階段,但是,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律等在學生認知結構中的形成也不是消極被動的,仍然是一個能動加工過程。學生對于課堂上各種信息的接收,并不是照相一樣復印下來,而是一個主動構建認知結構的過程。又由于學生年齡心理特點的局限性,不僅要考慮教具、學具、教學軟件所提示的數學道理的科學性,也要考慮其直觀形象性、趣味性,以利于學生主動地學習。
學生要主動地學習小學數學,需要形成自己的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手段,也應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如在課后,自己會主動復習本節課的知識,哪些是重點,哪兒易錯,哪兒易混,從自己的情況出發,該記的記一記,該弄明白的弄明白,該琢磨其中道理和奧妙的要去琢磨,再來做一些練習題。還可以預習第二天要講的知識,預習的目的不僅在于自己明白什么,更在于自己不明白、不太理解的是哪些,以便來日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在課堂上,要會聽,對老師講的要聽得出過程,聽得出重點,聽得出結論。實踐證明: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方法,就減少了學習數學的障礙,就會自覺地、主動地在頭腦中建立起由數學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其它認知結構,把所學知識變為“我的知識”.所以,對于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從學生入學時做起,堅持不懈,抓緊抓好。
過去人們把數學的基點始終僅放在研究教師如何教,而忽視了學生如何學。如今伴隨學生認知活動的發生與發展,學生的需要與興趣、動機與目的,習慣與意志等各種非智力心理因素,與學習活動中的智力活動相互聯系與作用,起著激發、導向、選擇與調節的作用,構成了復雜的心智活動。教師要隨時注意挖掘教材和教學中的.“發現”因素,盡量地發展學生的潛能,能讓學生通過努力自己解決的問題,應盡可能多地留給學生自己解決。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幫助學生找到正在探討的問題,鼓勵和相信學生能夠解決問題,以促成學生的主動發現。同時要注意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重視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例如讓學生先作課前準備,上課時可由學生登臺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解題思路,讓所有的學生都經過“一聽一講,互相議論”的過程,最后再由教師結合所學內容,對學生提出的種種觀點和方法加以講評,肯定成績,糾正錯誤,聯系課程,歸納結論。這樣學生既學到了活的數學知識,又具備運用和駕馭知識的能力。使知識與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增強了學生走向社會生活的積極參與意識與適應能力??傊?,是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智力與能力、思想品德與良好習慣的協調與充分發展。
在今天,單純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已成過去,三機一幕也在還未普及的時候便又被先進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所更新,接下去更吸引人的是網絡教學。如此多的教育技術的日益成熟與更新,使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具有廣闊的關于教學技術的選擇空間。隨著人們對教育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同一個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學策略,從而更好地在集體教學中注意到個別發展,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由于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教學過程的中心,老師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了解學生的狀況,使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得更為必要。因為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承認知識的學習與能力的形式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就一個學生來說,學習這部分與那部分知識,這段時間與那段時間,學習的效果也有高低快慢之別。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需要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與運用知識的狀態,平等地看待每個學生,運用得當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整個學習活動中去。同時,又要注意學生個性發展,這是在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形式的多樣性正是教無定法的體現,也是學生個性與發展的差異性所必需的。所以,要減輕負擔,提高質量,關鍵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教師只有抓住教學中的本質問題,分析學生學習中的差距,才能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活潑,促使學生得到較好的發展。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所以從低年級開始,就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行為,這已成為課堂教學的迫切任務,在學生的創新活動中,也要照顧各個水平的創新,不斷鼓勵他們進取。創造是學習的魅力所在,也是現代化課堂教學最顯著的特點之一,要使教學富于創造性,往往從問題開始,好的問題是創造的源頭。如何才能培養學生創造性能力,關鍵在于教師對學生的潛心啟迪和培養,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學生身上點點“發散性思維”的火花,利用各種思維訓練的有機結合,將創造性的培養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之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偠灾?,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創造性能力,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實踐證明,注重知識之間的正遷移,培養學生的正向思維,鼓勵學生反向質疑,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注重問題的多向求解,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等,是培養學生創造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數學教學在重視發展學生創造能力的同時,還應該重視教給學生自行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以及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本領。這樣,學生更能獲得終生受用的數學基礎能力和創造才能。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成功地應對社會生活的能力,為了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發展的主動性、整體性、多樣性和創造性,讓我們的數學知識在課堂上進行實踐與探索,力爭在數學教學園地上有所收獲和提高。
作者簡介:李清萍女39歲中共黨員?從事數學教學10余年,教學上取得了一些成績,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同事的好評。我喜歡跟孩子們一起走進數學課堂,享受著數學的神奇,我深愛這一職業。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有許多需要重復練習的單詞和對話,在反復練習運用中積累成語言。但在此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只為操練而存在的課堂活動,偏離了語言教學的本質。筆者就小學英語課堂中的一些虛假現象作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對策。
一、評價語失真。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是有優劣之分的,可教師并不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癵ood”成為了人人適用的公式化的評價語。這種現象在學生讀新單詞時特別明顯。在檢查學生的發音時,教師喜歡用開火車的形式,即豎排或橫排為單位,學生依次讀出這個單詞。學生發音的同時教師也逐個地將“good”送給每個朗讀者,似乎每個學生的發音都很好,其實這中間是有優劣之分的。也有的教師是將單一的“good”換成“good,great,excellent,wonderful”,但也是如出一轍。為了追求課堂的快節奏,教師往往等學生一念完就將“good,great,excellent,wonderful”等評價語不假思索地快速報出,甚至次序都沒有變化?!癵ood,great,excellent,wonderful”成為檢查發音的公式化的評價語。
評價要具備真實性,而真實的價值判斷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以及學生的真實表現來考查學生進步情況(arnold,1999)。不真實評價的后果是:
(1)評價語表面化,簡單化。不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相對應的評價,缺乏真實性。
(2)重復的統一的評價語不能起到引導或激勵學生的作用,評價語缺乏明確的區別性。不同層次的學生無法根據教師的評價正確評估自己。
如果我們放慢節奏,就能比較出學生發音的不同,或發現學生回答中的優秀表現,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因此,對于檢測學生的發音,我們也可嘗試總體評價。例如,在學生逐個發音后,由教師挑選出發音最好的學生,這個學生將作為全班的領讀者領讀單詞。這種“學生教學生”的方式非常受學生歡迎。被選中的學生自然會產生被教師欣賞的成就感,從而更加喜愛這門課;而沒有被選中的學生出于對被選中學生的效仿或羨慕將學得更加認真。
二、對話操練失真。
為了在操練對話時鼓勵學生大量地說和練,教師往往采用比賽的方式。教師的比賽規則設計已經走進了練習說話的誤區,學生只是為了練習而說,并不是在為實際運用而說。這樣做的后果是:
(1)重詞組輕句型,重心放在練詞組,偏離了練對話的原始目標,沒有達成課堂教學目標。
(2)只追求表面熱鬧的課堂氛圍,過分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對話操練的實效。
(3)沒有提供給學生一個真實對話的情境,學生不能將課堂所學活用到實際中去。
我們應當使對話操練活動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即對話“生活化”,提供學生一個真實表達自己的平臺。這樣,學生在課后仍然可以用課堂句型進行交流,最終達到“學以致用”。在請學生表達時,如果始終以歡迎的態度來迎接學生的自由表達,教師將很容易聽到學生真實的想法和交流,當教師聽到好句或有新意的句子時,可由全班齊讀一遍,這樣做肯定和鼓勵了那位同學,對其他學生也是莫大的鼓舞,會有更多的學生希望說出好的句子,這樣做將使全班學生積累起許多好的句子。
三、師生交流失真。
在師生對話交流中,教師單方的意愿有時被強加于學生的身上,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被迫服從。學生的話語并非真實想法,出現了師生交流失真現象。
當教師將著眼點放在“教”而非學生的“學”時,教師往往不自覺地將自己置于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地跟著教師走。師生交流失真現象出現了,后果是:
(1)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長久下去教師將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如果學生總是在教師追問下回答,會造成學習的焦慮或逆反心理。
(3)師生互動困難,學生對自己的表達缺乏信心。
如果語言學習過程反復將給學習者造成焦慮,并形成一種恒定心理,這會對學習者的語言學習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arnold,1999)。外語教學的最大困難在于學生的語言知識積累有限,對于小學生更是如此,學生普遍存在膽怯心理,此時,教師應設法給予學生鼓勵和安全感(劉霞,20xx)。師生交流應平等坦然,使學生愿意開口,不怕開口。教師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追問,以免造成學生不利的負面情緒。
在另一個案例中,學生不知自己的hobby,可能是表達有困難,也可能是怕回答不好,于是被教師強加了一個并不是學生真實的hobby。其實此時可以讓學生說中文,由教師幫助其翻譯成英語。教師還可以反問其他學生“idon’tknowwhathishobbyis?whocantellme?whatishishobby?”對于師生交流中,學生回答出乎教師意料的,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猜測,再予以幫助或以此作為課堂的轉折點,引出下面的教學內容。教師應堅定真實交流的信念,處理課堂中師生交流的意外情況。
課堂教學失真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將著眼點放在教材的“教”,而非學生的“學”和“用”。針對課堂教學中的各種教學失真現象,教師應認識到這些現象的危害,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突破原來的教學習慣,力求語言教學的真實性,以平等坦然的態度迎接學生真實的語言表達,營造生活化的真實英語交流氛圍。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1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