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過去的經驗和教訓的總結,我更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家的心得體會摘錄,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迪。
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在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中起著不可缺少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在學校里,我擔任的是音樂教學。音樂教學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陶冶兒童的情操,培養兒童的心靈美起著積極的作用。音樂教育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徹到教學的始終。對低年級學生我以進行節奏、音準訓練為主,并適當進行識譜教學,讓學生在節奏、律動中去感知音樂的美。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明確指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學生都有向師性,其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小學的音樂教學同樣要從育人的目標出發,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教師是教育過程的組織者,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監督和調節能力。
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上音樂課,我從創設情境出發,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接受審美教育。
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多交心。學生尊敬老師,會加強教師對教育工作的光榮感、自豪感,從而更加熱愛教育事業和學生;教師熱愛學生,會使學生感受到溫暖,受到鼓勵,會更加尊敬教師,甚至對教師的這種尊敬轉移到學習上來。
教師要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給每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做到這一點,教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比如在音樂課上,我會經常說“這小朋友節奏感真好”“這個小朋友聲音真美,長大了就是歌唱家了”……這些鼓勵的話能大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老師的關注中,不僅會喜歡老師,喜歡上課,產生融洽和諧的師生情感,還會在課堂上積極表現,快樂愉快地去學習。
傳統意義上的音樂課,就是老師教一句,學生跟著學一句,老師很少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不夠關注學生的參與度是否與自己有關。當學生出現與課堂教學不一致的行為時,只是一味怨學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適應了學生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如果我們在每節課后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改進教學,那么就能及時調控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教學是門藝術,多在備課上下功夫;當老師每天要有新鮮感;當教師經常要有上升感等。
教學中一定要認真地貫徹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耙魳方逃皇桥囵B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意義,遠遠超出藝術的范圍,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與美育是它的靈魂。我們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完善的人格,音樂教育首先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采用德國作曲家奧爾夫創立的奧爾夫教育體系,即一切從兒童出發,提倡學習“元素性”音樂,注重培養創造力,使兒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進入音樂,并從中獲得個性的發展。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作為一個副科老師同樣具有重要性,我們的素質教育需要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音樂作為美育的一部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一定的作用?,F代的小學音樂教育,是開放的、綜合的和可持續發展的。面對二十一世紀音樂教育,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不斷更新自身的人文素養和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現代音樂教育的發展。
第一段:介紹主題(詞數:100字)。
千課萬人語文聽課是一項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大型在線語文教育活動,通過網絡直播、錄播等方式,向學生傳授優秀的語文知識和技巧。我參加了其中的幾堂課程,并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體會。在這里,我不僅感受到了豐富多樣的語文知識,而且收獲了對語文學科的熱愛和對學習的激情。在千課萬人語文聽課中,我還意識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并通過不斷學習和思考得到了一定的改進。
第二段:優秀老師的影響(詞數:200字)。
千課萬人語文聽課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優秀的老師。通過他們獨特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我對語文學科有了全新的認識。在聽課過程中,我發現語文老師們授課內容豐富全面,涉及文學、語法、寫作等多個方面,給予學生全方位的知識和技能培養。他們講解字詞句章透徹深入,讓我在觸類旁通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老師們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思維,引導我們積極參與討論與探索,激發了我們對語文學科的興趣。
第三段:學習方法的改進(詞數:200字)。
通過參加千課萬人語文聽課,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學習方法需要改進。以前,我對語文學科的學習僅僅是死記硬背,重視課本知識而忽略了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而在千課萬人語文聽課中,我學會了通過閱讀和思考來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通過思考和總結來提高寫作的水平。我也嘗試分析語言背后的邏輯,挖掘修辭和感情的藝術表達,使自己的語文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第四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詞數:300字)。
千課萬人語文聽課不僅僅是傳授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這里,我結識了很多熱愛語文的同學,和他們一起學習和交流,互相鼓勵和幫助。同時,千課萬人還通過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和比賽激發了學習語文的激情。在語文知識的積累中,我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實了自己的內心世界,讓我對語文學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熱愛。
第五段:總結得失(詞數:200字)。
通過千課萬人語文聽課,我不僅得到了豐富多樣的語文知識,也學會了更高效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習興趣的技巧。與此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在語文學科上的不足之處,比如寫作能力的提升和閱讀理解的深入等。因此,我決定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千課萬人語文聽課不僅是一次學習的經歷,更是一次成長的過程,這將對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我相信,在千課萬人語文聽課的引領下,我將在語文學科的道路上不斷邁進,實現自己的夢想。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使用,網絡教育成為新時代的熱門話題。其中,千課萬人是一種創新的網絡教育形式,讓學生通過在線聽課的方式來獲取知識。作為一名語文學科的老師,我有幸參與了一次千課萬人語文聽課活動。在這場聽課活動中,我收獲良多,深感這種教學方式的獨特魅力。
這次千課萬人的語文聽課活動中,我給學生們講授了一堂關于古代作家的經典散文鑒賞課。首先,我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合理地安排了課程內容和教學進度。通過運用多媒體和PPT等輔助教學工具,我將課程內容呈現得生動有趣、形象直觀。在講解文本的同時,我引導學生們積極思考問題,并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提高了課堂的互動性和參與度。
在這次千課萬人語文聽課的過程中,學生們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熱情。他們通過微信群和課后互動平臺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提出問題和疑惑,并與其他學生進行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這種聽課方式不僅讓學生們增加了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還激發了他們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和熱愛。他們更加主動地去思考問題,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同時,學生們通過聽課的方式獲取了更廣闊的知識視野,深入了解了古代作家背后的思想、創作理念和時代背景,豐富了他們的人文素質。
除此之外,千課萬人的語文聽課形式還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通過互聯網平臺,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時間安排來選擇聽課的時間和地點。這使得那些生活壓力大或者遠離大城市的學生也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時,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反思和自主學習,通過與教師和其他學生的交流,提升自己的學術能力和思維能力。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去感悟和理解知識,發展自己的特長和潛力。
總的來說,千課萬人的語文聽課活動為學生們提供了便捷的學習方式和豐富的教育資源。而作為教師,參與其中也給我提供了一個新的教學平臺和實踐機會。通過在線聽課,我不僅可以觸達更多的學生,還能夠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同時,這也是一種不斷學習和創新的過程,讓我充分意識到教學活動在網絡時代的新特點和新要求。
千課萬人的語文聽課活動將繼續推動教育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它既適應了學生們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也為教師們提供了更廣闊的教學空間和機遇。在不斷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積極擁抱這種新的教育形態,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推動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我相信,在千課萬人的語文聽課活動中,學生們將能夠獲得更加豐富和深入的知識,教師們也將通過不斷改進和提高,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需求。
4月我有幸參加了“千課萬人”全國小學數學生導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活動。本次活動匯聚了全國著名教育專家、名師、教授學者等。如:吳正憲、華應龍、夏青峰、丁杭纓、黃愛華等名師們各顯功力,相互切磋,通過專題報告、研究示范課,互動點評環節,多元化、多角度地詮釋了“學導課堂”的要義,給予了我們這些一線教師最前沿的引領,最智慧的啟迪。四天的學習讓我近距離感受著大師們獨特的教學魅力,耳聞目睹他們在課堂上的精彩演繹,讓我充分感受到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課堂活動;課堂是學堂,學生是主人,課堂是屬于學生的。做課的特級教師從教材的選擇與再創造、教學策略的運用、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活動經驗的積累等方面處處體現出關注數學本質、關注學生發展;處處呈現追求活力與高效的課堂?,F將自己的學習收獲總結如下:
一、課堂教學中,要體現“導”為“學”的理念,教師以學定導、學導相融,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唐彩斌老師的《平行與垂直》一課大氣,沒有更多的情景,但很吸引人,他的課簡約而不簡單,課堂教學設計新穎,讓我耳目一新。課從兒時游戲開始,引入學習主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過程始終注重學生動手操作,從想一想——擺一擺——畫一畫等,到匯報展示,都體現了學生在思考、在動,探究兩條直線的關系,由一條直線到兩條直線,從一般到特殊,層層遞進,深入淺出,由模糊到清晰,到掌握,到運用,到提高,分類,歸納小結,平行、相交,層次清晰,教學內容一環緊扣一環,展現了特級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課件與教學相輔相成,體現了教師的退,讓學生去操作、觀察、探討質疑,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其他能力也得到提高。唐老師讓學生生動活潑地、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凸顯主體發展,演繹了精彩的學導課堂。
黃愛華老師的《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他在課前與學生談話時就已經在引導學生理解教學中的關鍵點了。師生一見面,黃老師就說:請打開本子,先寫老師的名字,再寫上你的名字。接著追問:老師為什么要你寫兩個名字呢?引出我和老師互相成為朋友,也就是我是老師的朋友,老師是我的朋友。不知不覺就引出了“互相”一詞,再用“互相學習”“互相幫助”說話,最后拋出“互相垂直”,問,這也是說兩個人嗎?引出課題。黃老師的課堂先學再導,層層深入,樸實、自然,使人記憶悠深,當學生回答的比較完善了,教師就會拋出一句:他說的誰聽懂了?聽懂了的同學就舉手,教師會再叫一位或兩位同學重復理由。一堂課,教師說的話句句都入了孩子的內心。學生在自學之后,讓學生做小老師,盡顯著數學思維的火花。
二、凸顯數學本質、內涵。
縱觀特級教師的課堂,都改變了傳統只關注“雙基”為注重“四基”;凸顯讓學生“獲得知識、掌握技能”“;領悟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褚冬生老師所授《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一課關注學生經歷轉化策略形成的過程,為引導學生感悟轉化思想提供有力支撐。儲老師所呈現的學習素材包括故事情境、形體問題、計算習題,這些都被老師整合使用,將零散的素材融為一體,緊湊而有序的展開教學。儲老師本節課深入淺出的詮釋了“基本活動經驗的內涵”:其一,數學活動經驗有別于日常生活經驗。而儲老師通過提問“為什么轉化?”讓學生體會轉化的價值是化難為易;其二,數學活動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解題活動。
三、展現思維過程,實施有效引導。
以學生為主體,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要體現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深度參與上。錢金鐸老師執教的《四邊形》一課,以探索發現的意識,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創生和發展的過程,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趙震老師執教的《分數再認識》突破了傳統教法,他基于學生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將分數的意義置于度量思想的背景下進行研究。讓學生對單位“1”的認識實現了由表示一個物體導表示一個整體的飛躍,學生的思考步步深入,教師則順勢而導,教學實效強。
四、反思我們與名師的差距在哪里?
(一)差在理念(看書)。(二)差在執著(思考)。精彩的課堂,與名師們注重數學教學經驗,反思教學過程是分不開的,與名師嚴謹的教學態度和好學上進,博覽群書的好習慣是分不開的。當然,這更來自名師們的勤奮鉆研和獨特見解。所謂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次學習促使自己更新教育觀念,重新審視數學課堂教學的本質,對照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是根本,細心發現并研究課堂問題,提高鉆研教材的能力是關鍵。在大師的帶領下,希望能精心打造自己的“學導課堂”。
時間飛逝,轉眼間一個學期又開始了。在近幾年的實踐中,我們的《蒙氏數學》也由最初的探索階段漸漸轉入日常教學過程,我們也有很多的經驗和思考,很高興能和大家分享。
一、《蒙氏數學》是孩子的好伙伴。
我國數學家陳身生說過:傳統的數學教育,幼兒學到的只是計算能力的培養。而《蒙氏數學》以激發興趣和培養思維為精華的數學教育思想和獨特的紙面操作教具為主的教學形式,彌補了傳統數學教育的不足,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推理、判斷、主動思考、與人溝通、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欣賞、互相包容等能力。經過一學年的努力,孩子們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在線上活動時,一聽到班德瑞,孩子們便會安靜自覺地進行走線活動;在集體活動時,幼兒通過對教具的操作,不但在大小肌肉、手眼協調方面得到訓練,而且領會了感官、數學教育中的內涵,為學習文化知識打下堅實基礎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自主操作中,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增進了同伴之間的友誼和情感,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交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們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越來越強,真是印證了那句話“智慧就在指尖上”。在不斷的研究、反思、調整教學內容、方法的過程中,我們體味著變化的欣喜和收獲的充實。
二、《蒙氏數學》是教師的好幫手。
開課初期,由于孩子年齡小又沒有任何學習經驗,因此無論是在《蒙氏數學》的線上活動,還是在集體活動、分組活動中,操作起來都特別的難。我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初期,一到分組活動這個環節就頭痛,到現在可以很輕松地駕馭這個環節,使我們感覺到《蒙氏數學》不僅使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也使我們在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能力有所提高。經過一學年的時間,我們發現孩子們雖然已經知道了蒙氏常規的要求是什么,而且在專注力等方面都較以前有了進步,但對于《蒙氏數學》中不同教具操作要求及其展示方式等,真正能按要求去做的還是不多。另外,在其他方面的學習上也出現了明顯的差距。這些情況的出現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和修改自己的教學方法。
為了充分發揮“以強帶弱,以弱促強”這一教育理念,我們把教學的目標重新進行了調整。我班接受能力強的幼兒占多數,因此,我們以這部分幼兒為主,然后再根據其余幼兒不同的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
在《蒙氏數學》活動中增加接受能力強的幼兒進行展示的機會。這樣不僅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同時還會激勵弱勢幼兒的學習,于是就達到了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目的。
在其他內容的學習上,除了進行分組教學以外,我們還運用《蒙氏數學》的作業紙,增強了家園共育這一環節,請家長們參與到孩子們的學習中來,進行家庭輔導。對于孩子們遇到的困難,由家長反饋給我們,我們再根據孩子們的作業情況及家長的意見進行課堂指導或個別指導,然后再利用作業進行鞏固和練習。
總之學習了《蒙氏數學》后,孩子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有所提升,養成了主動思考的習慣,專注力和秩序感越來越好,自我探究意識也增強了,現在孩子們在做《操作冊》時,多數題不用老師講解,就能獨立審題并完成。
三、《蒙氏數學》促進了整合教育的發展。
作為《蒙氏數學》的老師,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健康發展,我們考慮把《蒙氏數學》與日常教育進行很好的融合,使孩子們得到更大的發展。對于這一點,從一開始我們班便開始了相應的實踐。
四、《蒙氏數學》促進了家長工作。
通過做蒙氏數學《操作冊》、《作業紙》,孩子們的進步不僅老師看在眼里,家長們也十分清楚,對于自己的孩子哪些方面進步了,哪些方面還有所不足,家長會經常與我溝通。這樣一來,不但家長工作收到了成效,我們的數學教育教學質量也有了提高,當然還是孩子們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三月,陽光正好。我有幸來到美麗的西子湖畔—杭州,參加“千課萬人”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小學英語課堂研討觀摩會。為期三天的講座和觀摩課將行程安排得滿滿的。背著包、拿著筆記本坐在浙江大學的體育館,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18節觀摩課,讓我領略了小學英語界名師的教學風采;8堂實用、操作性強的教學講座更是讓我受益匪淺。第一次感嘆時間過得是如此之快,心中除了贊嘆和佩服,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獲的那份欣喜。
一、扎實的基本功。
新課標對小學英語教師的基本功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此次學習中也讓我深刻認識到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聽課中我發現所有示范課的老師都有以下幾個共同特點:
2、善于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學生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結合本校實際,教室均配有多媒體,但是卻很少見老師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英語教學相比語數,對于多媒體的需求更大些。在此有一大膽想法,何不把我們從繁瑣的寫備課本中解放出來,直接轉換為電子備課。首先,圖文并茂有益于孩子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接受;其次,對于之前提出的聽是學英語必然措施,給孩子創設聽的環境也是必要的;最后,教師對多媒體的操作技能和備課的質量自然而然會提升一個新的高度。3、教態親切,表情豐富,能唱會跳,充滿激情。
寫到這,我想到的是一位老師的課堂如何,跟他的性格息息相關。課堂的氣氛,學生學習的興趣,靠的是老師的狀態。在給我印象很深的是王超老師的繪本課《it'sokaytobedifferent》。王老師嫻熟標準的口語,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特別是對課本的歌曲改編,采用了時下最流行的小蘋果節奏,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
其實在我們的教材中可以發現每個單元的語音教學就是用這種chant的模式。我們也可以設計這部分內容時,讓孩子們的肢體隨著音樂任意擺動,面帶著笑容,嘴里念著相關的句子,這個畫面也是極美的。同事間有時會抱怨,教師說的唾沫橫飛,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在抱怨學生狀態不好時,何不反思下自己的狀態是否也一樣?很多時候靜下心來,研究教材,自編下節奏,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當然不同老師的特長在他們的課堂中也有所體現。特別是田湘軍老師的板書。普通的粉筆到他手里,就像有魔力一般,在大家都還以為第一個畫的是cat時,經過田老師的快速呈現,一個世界地圖就出來了,在地圖中教授本課生詞:china,russia,theus,india,newzealand,同時也適當拓展了canada,brazil,egypt,japan等國名。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自然過渡到文本環節。
二、情境的設置。
英語的學習要求在語境中學習句子,在句子中學習單詞。這就是說要讓學生學會在一定的情境中學會用句子、詞語。發現這些授課老師都會事先設計一個情境,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將學生慢慢慢帶入這個情境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董劍老師,他的課讓我明白課堂中的重點單詞和句型的練習,跟語境的設置也是分不開的。授課老師們通過各種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熟知并操練重點句型,鼓勵學生模仿語氣,加上肢體動作,使學生快樂的學,并樂于表達。
恰當的導入,自然的過渡。
每天的聽課活動,我是以一種欣賞和享受的心情聽完的。導入的自然,過渡的簡潔而不留痕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點田湘軍老師運用的特別好,通過newvisitor身份自然導入,讓學生去表達怎樣和一個newvisitor進行交流,在隨后的游戲please!中直接呈現生詞短語:shakehands,kiss,hug等,讓學生初步感知,從而自然導入新課的學習。
在這堂課中我看到了田老師授課的環節其實就是我校推行的三模一案,從整堂課的流程和每個環節的過渡來看,我們所缺乏的不是教學方法,而是對每個環節的把控能力。
四、成長的環境必然會造就孩子之間英語素養的差距。
在課堂上,當我聽到孩子們跟授課大師用純正、流利的英語介紹杭州的美景時,在感嘆杭州的教育多么先進,孩子們的素養如此之高時,為我們的孩子感到一絲的難過。咱們的孩子智商跟他們比起來并不差,差的是他們沒有很好英語學習環境,英語必然成為他們最薄弱的學科。
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的教學很蒼白無力,甚至有些滑稽。例如:我們現在使用的教材,首先介紹的就是一般將來時,當我們按照教材進度在介紹這個知識點,設計各種題型時,聽課的孩子中有的連26個字母都寫不全,叫他們去聽課,豈不是很滑稽?當我們在批改作業時,嘴里念叨著這些題目我在課堂都說了很多遍了,怎么還是做不來。是的,是說了很多次,可是他們連26個字母都寫不全,又怎么能完成你布置的這些“高深莫測”的題目呢?所有對孩子們的抱怨,對他們也是不公平的。跟這些能夠聽名師上課的孩子們相比,差距真的要用個很大的數字來衡量。
真的很感謝這次聽課,讓我看清了差的不是我們的孩子,而是孩子們的成長環境。通過這次聽課,讓我開闊了眼界和心界,明白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對我們的孩子要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寬容;對我們的備課要少一些依賴,多一些自己的思考;教參中的教學對我們起的是一個輔助作用,而真正的教學設計要聯系咱們的孩子的英語素養。除此之外,我們作為教師,自己也應該要思考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語言更地道,能像那些名師一樣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怎樣讓孩子更喜歡上英語課?怎樣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接下來的路,我想我知道該怎么走。
同樣的時間——周末的第一天!
同樣的地點——第四實驗小學!
同樣的一群人——平邑縣音樂教師!
同樣的心情——等待!期盼!享受!激動!
不同的陪伴者,不同的體會,不同的收獲!
忘不了聲樂邱偉老師的傾情示范,生動解讀,耐心指導,讓我們不忍心下課;
忘不了坐在電鋼琴旁,老師的鼓勵的眼神,讓我們帶著自信奏響《青春舞曲》……。
我們常說“且行且珍惜”,此時,我更想說“且行且反思”!此次培訓,更多的是打開了塵封已久的心靈,喚醒了內心的力量,不斷的對照別人看自己,讓我帶著問題參與學習活動,并在學習中激活內動力,帶動我每天前行……也許,這就是培訓帶給我最真的收獲!
感恩遇見,感謝有你!我們唯有更加努力,珍惜,努力,成長!
年輕是一種狀態!奔跑,是一種姿態!
期待,20xx年的九月,讓我們在年輕的時光機里,繼續奔跑,唱響屬于我們的生命贊歌!
11月,我們六位老師結伴來到了美麗的西子湖畔杭州參加了“‘千課萬人’全國小學數學‘新課標課堂’研討觀摩會”。本次活動匯聚了全國著名教育專家、名師、教授、學者等?!扒дn萬人”對于我來說是第一次,我滿懷期待地走進了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逸夫體育館的觀摩現場。雖然那幾天天氣陰冷,但是我仍然很興奮。
當鏗鏘有力的鐘聲想起時,當我在《參會指南》中看到許許多多專家、大師的名字時,我的心情無比激動。我為自己能近距離感受大師們獨特的教學魅力,耳聞目睹他們在課堂上的精彩演繹,能學到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而激動不已。短暫的四天時間,專家名師們通過自己精彩的課堂和激情澎湃的講座,給予我最前沿的引領,最智慧的啟迪。
在這些精彩紛呈的課堂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津市紅橋區教師進修學校,著名特級教師徐長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退”中的教學》:
徐老師首先用有趣的魔術表演導入新課,引發想象。他拿出一張白紙,在隱蔽處撕成若干片,讓學生猜變成幾片?讓學生逐一回答,教師追問,引導學生回答并表演,配上“刺啦、刺啦”的撕紙聲,教師給予肯定,從而形成認知矛盾。這時教師拿出紙片,明確答案。接著徐老師提出規則:每片紙都可以并且只能變成4片,問:照這樣變下去,能變出20xx、20xx、20xx嗎?鼓勵學生大膽說出答案。然后師生嘗試解決,引導學生提出辦法:撕一撕。要撕成20xx片太難了。這時徐老師出示華羅根照片,幽默地提出“知難而退”策略:“退、退、退——進、進、進——回頭看——找規律?!庇梢黄凰撼?片,從4片中拿出一片再撕,從而變成7片……引出規律,1=3n。讓學生利用規律進行判斷。最后徐老師解釋策略,引發反思,讓學生用動作模仿文字,用肢體記憶策略,結合生活教育孩子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可以利用“退”的策略來解決。
徐老師的課,讓我震驚,原來數學課可以上得如此精彩:他那幽默有趣的語言,時時吸引學生,也時時吸引著我;他那精彩的魔術表演,輕松地將我們帶入了奇妙而快樂的數學王國。整堂數學課我們時常能聽到一陣陣發自內心的笑聲,老師上得很投入,學生玩得很投入,我們也聽得很投入。徐老師通過一堂課的精彩演繹,讓我們看到了策略形成的過程。
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是專家、名師們給我帶來的精神大餐,讓我享用不盡,受益匪淺。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會積極總結經驗,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4月9日至4月14日,臨沂市蘭山區教體局組織了遠赴杭州學習活動。將近150人的大團體集體而至,在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參加了“千課萬人”第二屆全國小學數學教師“五力修煉”高峰論壇活動。本次活動匯聚了全國著名的教育專家、名師或者教授學者。他們通過自己的課堂或者報告,對我們進行了教育的洗禮,給我們帶來了教育的智慧。
四天的學習,讓我感受到了名師專家的教育魅力,讓我目睹了他們的精彩課堂展現,讓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對我而言是新的),也讓我體會到了新的教學理念。
一、我知道了什么。
10日那天早上,我拿到《“千課萬人”參會指南》一書時,我看到了“千課萬人”第二屆全國小學數學教師“五力修煉”高峰論壇,當時,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是“五力修煉”?到底是哪“五力”?這在我腦海中沒有任何概念。如果不是有幸參加了這次學習,我壓根就不知道這個詞,更不會知道它包含的內容。個人教學五力修煉包括:課程理解力、教學創新力、教學執行力、學生研究力、課堂反思力五個方面。這五方面是教師應具備的五大教育教學能力,是實施高效課堂的五大支柱,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
如何加強自身的“五力修煉”呢?看了《參會指南》,我知道了原來可以這樣做:一、研讀課程標準,提高課程理解力;二、實施創新教育,提高教學創新力;三、提升教育智慧,提高教學執行力;四、發揮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研究力;五、堅持以四促教,提高課堂反思力。
二、我看到了什么。
4月10至13日,為期四天的學習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從上午的八點到晚上的9點,形式很豐富,內容很充實。這里有朱樂平老師帶領的同課異構展示工作室新成果、大問題教學探尋教改新路、海峽兩岸名師同課異構、以學定教推進課堂轉型、課堂生成修煉教學執行力等等。
在整個的聽課過程中,我看到了名師專家們的精彩課堂演繹,看到了他們對學生的愛和耐心,看到了他們自身的人格魅力。
(1)語言的魅力。
在黃愛華老師的“大問題”教學中,當場有位老師還原黃老師講的《倒數》。當時,這位老師提到:對于倒數,你有什么疑問?黃老師扮演的學生給出了這樣的回答:老師,為什么你把課題貼在了左邊?這幾個字是誰打印的?等等。這些回答讓人聽著哭笑不得,學生提出的問題與老師的想法相差甚遠,不著邊際。但這樣的回答可能會真正的存在于現實課堂。此時,如果老師能換種問法:你想研究有關“倒數”的什么問題?看到課題,你想研究什么?那么,孩子提問題的傾向性會不會更明確呢?在學生提出問題后,對問題做出判斷,該放就放,該收就收,都表現出了較強的教育機智。
“那我們一個一個的來,好不好?”“孩子們,……”對于孩子,名師專家們都用柔和而富有親和力的話語與學生對話,表現出了足夠的愛心和耐心,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語言的交流,消除了師生間初次見面的陌生感,也除去了學生心中的恐懼,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自然、親切,能很快地融入到課堂中來。
(2)以疑入課,以錯引對,以思促研。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探求知識過程總是從有問題開始的。在很多名師的課堂中,都體現了“以疑入課”。例如,在吳正憲老師的《面積和面積單位》一課中,出示課題“面積”之后,你有什么問題?“什么是面積?”“面積可以用在什么地方?”“面積是誰發明的?”“面積與長度有什么區別?”……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問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亮點。老師對學生的問題作出判斷,帶著學生有價值的問題,開展教學。
“以思促研”,反思是一種習慣和意識,只有不斷的反思,才會有不斷的進步。一杯熱水,如果不加熱,擱置一會之后,熱水也會逐漸降溫,變成溫水、涼水。面對學生,教師要重視學生反思,鼓勵學生反思,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而作為教師自身,也要不斷的加溫、反思,要經常梳理自己的課堂,這樣才能不斷發展。
以疑入課,以錯引對,以思促研的課堂,才是一節真正意義上有思想有內涵的課堂。
(3)以學生為本,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在這些名師專家的課堂中,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親身體驗的過程,關注到了每一位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他們能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在我現實的教學中,雖然很難點到每個孩子,但我們也要把我們的目光灑向每一個孩子。
“那我們一個一個的來,好不好?”用商量的口吻,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按笕苏f到面積定義”“嚴格的不理解不如不嚴格的理解”等等,都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研究教學,讓我們的教學合著孩子的節拍走,和學生一起進行一次數學家的思考。
(4)因材施教,有差異教學。
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促進有差異的發展。學生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在面對這些差異時,要因材施教,要關注到每一個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都能有不同層次的收獲和發展。
三、我想到了什么。
通過四天的學習,不禁讓我想到了我的現實。在我的教學中,我是否注意到了我語言的嚴謹性和親和力,是否做到了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是否根據孩子的差異進行了有差異的教學?在處理班級事務時,是否對孩子表現出了我足夠的愛心和耐心?面對這些問題,我毫無底氣。
不管是教學教法,還是個人魅力,都得在實踐中不斷的學習和修煉。
這次遠途學習,有甜有苦。但還是借用那句話:為了一分的甜,付出九分的苦,值!工作如此,生活更是如此。
語文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陣地,也是他們接觸人文知識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近年來,“千課萬人”語文公開課的推廣,為廣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豐富多樣的語文學習資源。我有幸參與了其中的一些課程,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和體會,分享一下我對于這項教育創新的一些思考。
首先,千課萬人語文公開課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在一般的傳統語文課堂中,教師通常只能傳授有限的知識點,學生的學習內容也比較單一。而在千課萬人的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感興趣的課程進行學習。無論是文言文的解讀,還是現代文的鑒賞,無論是古代詩歌還是現代散文,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加濃厚,也更愿意投入到學習中去。
其次,千課萬人語文公開課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局限。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局限于教室里的一角,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比較有限。而在千課萬人的模式下,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只要有網絡,學生就能夠進行課程學習。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時間更加自由,也更具有靈活性。
再次,千課萬人語文公開課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可能只能接觸到教材中的文本,文本之外的內容也就很難涉足。而在千課萬人的模式下,學生可以通過名校教師的講解,了解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和文化內涵。舉個例子,我之前參加了一個關于《紅樓夢》的公開課,通過老師的講解,我不僅深入了解了小說的情節和名人名言,還觸摸到了小說的背后的文化內涵。這讓我對小說的理解更加深入,也增加了學習的樂趣。
最后,千課萬人語文公開課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講解和布置的任務。而在千課萬人的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和需要,自主選擇學習的課程和學習的內容。同時,學生還可以參與在線的討論和交流,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疑惑。這種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千課萬人語文公開課作為一種教育創新模式,給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的機會,打破了時空的局限,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并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在未來的學習中,我將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千課萬人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文素養,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同時,我也期待著未來千課萬人語文公開課能夠繼續推廣,讓更多的學生從中受益,共同推動教育的發展。
11月,我們一行四人有幸到杭州參加“千課萬人”,全國小學數學新常態課堂研討觀摩會。名師專家們通過自己的課堂實踐和報告講座,給予了我們這些一線教師最前沿的引領,最智慧的啟迪。
四天的學習讓我近距離感受著大師們獨特的教學魅力。課程雖然安排得很緊,但大腦卻一直處于興奮的狀態。印象深刻的是李培芳老師教學的《等量關系》。
李老師用他精湛的教學,潤物細無聲地引領學生通過短短的四十分鐘逐漸學會用數學眼光看生活,去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滿滿的等量關系。從無到多有時就是可以這樣在短時間內發生奇妙的變化。
一、尋找亦或創造:創造中尋找,尋找中創造。
尋找與創造等式是李老師在課中引領孩子們不斷去思考與體驗的重要學習活動。
1、在創造中尋找:整合的任務設計使得等量關系構建更有價值。
課始,教師讓學生們根據“雞的質量是2千克”和“鵝的質量是6千克”這兩個信息來求鴨的質量,顯然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何從不可能到可能,教師利用天平不斷促使學生思考,不平衡的情況下只能知道范圍,而只有平衡才能確定具體的數量。
天平無疑是一個非常直觀形象的載體,本節課中李老師找到了一個有力的支撐,即“平衡”,等量關系的關鍵就在于“平衡”,通過找平衡去找到相應的等量關系。從天平圖到文字表達式,無疑等量關系的必要性與如何進行數學表達已在學生心中悄然構建。
2、在尋找中創造:開放的創造活動使得等量關系構建更為靈動。
創造是一個具有一定難度的思維活動,他需要有一定的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需要對學習內容有較為深度地認知。當然創造活動本身也是不斷豐富學習經驗的過程。
課前李老師要求找出老師和某位同學之間存在的等量關系。學生表達了與數學無關的關系“老師和學生是師生關系”,再無其它。結束的時候,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思考創造出n種等量關系,相信如有時間,學生表達得會更豐富。這一變化,基于對等量關系的理解,基于學生審視等量關系的多角度。創造,讓學生的思維更為發散,創造也讓學生更為全面深度地去審視等量關系。
二、無招還是有招:無招中見招,有招中拆招。
1、建構基本方法,助力關系構建。
課中李老師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方式將“一只鵝等于2只鴨”調整為“鴨的質量×2=鵝的質量”,說明數量關系可以用一個式子來表達;從實物圖與文字的比較讓學生去觀察哪種方式更利于找等量關系,感受圖更直觀,較容易看出關系。課中不斷通過比較引領,建構起找等量關系的基本方法:圖與式。
等量關系的表征方式是多元的,學生運用圖、式去表征等量關系的過程,也是整合了基本表征方式的過程。從中可看到李老師在構建招數上的良苦用心,簡潔的`基本方式內涵卻足夠豐富。
2、有招中拆招:重審等量關系,理解核心內涵。
百米賽跑,淘氣比笑笑快4秒。根據這句話,你能列出幾個等量關系?
短短十二個字,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居然可以列出四個等量關系。讓學生強烈感受到等量關系是豐富的、靈動的,即便是有招了,每一招中依然無招,但唯一不變的找等量,這便是等量關系的核心所在。就這樣李老師引領孩子們在有與無這一對辯證關系中不斷深化著對于等量關系的理解。
“千課萬人”的研修主題是“新常態課堂”,它不是那么高高在上,它把課堂還給孩子,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質疑,討論,分析,不急于將正確的東西展示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充分的思考和理解之后自己得出結論。要是不理解,那就停下來再思考,再討論。教師的作用在于穿針引線,在于把握方向,在于適當介入,在于升華學生的思考,而不是任務驅動式地牽著學生的鼻子往前走。這樣的課,學生的收獲才是最有價值的。也是值得我學習和不斷實踐的。
在大數據時代,人們對于獲取知識的需求不斷增長。千課萬人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便利。在這個平臺上,清華大學教授吳潔敏的課程備受關注。通過學習吳潔敏的課程,人們有機會接觸到前沿的知識和思維方式,從而開闊眼界,提高學習能力。
第二段:吳潔敏的獨特魅力。
吳潔敏作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的教授,深厚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賦予了她獨特的魅力。通過她的課程,人們可以感受到她的深度思考和對知識的熱愛。她能夠把復雜的概念和理論講解得簡單易懂,引導學生入門,激發對計算機科學的興趣。吳潔敏還善于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與她的互動,學生們可以積極思考問題,深入探討,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第三段:吳潔敏課程的影響。
吳潔敏的課程不僅僅是為學生們提供了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更是塑造了學生們的思維方式和品質。在吳潔敏的課程中,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這種學習方式激勵了學生們不斷探索,勇于嘗試,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吳潔敏的課程深入淺出,讓學生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同時也啟迪了他們的思維。
吳潔敏通過他創立的千課萬人平臺,向更多的學生傳遞知識和智慧。她將她多年的學術研究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融入到課程中,并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學習素材。通過吳潔敏的課程,學生們可以充分發掘自己的潛力,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她還引入了與工業界合作的實踐項目,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第五段:結語。
千課萬人平臺和吳潔敏的課程給人們提供了全新的學習機會。通過學習她的課程,人們能夠接觸到前沿的知識和思維方式,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吳潔敏的課程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和肯定,是學習者的福音。通過她的努力和貢獻,我們可以更好地享受學習的樂趣,推動知識的傳承和創新。讓我們共同走進千課萬人,感受吳潔敏的教育魅力。
3月27日—30日,我和同伴來到了美麗的杭州,“千課萬人”第二屆全國小學英語成長課堂研討觀摩會在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逸夫體育館舉行。參加這次活動,聽了這么多優秀老師的課,受益匪淺。我想每堂課都凝聚著這些優秀老師的辛勤勞作。
趙涯老師親切自然,語言明麗流暢,通過一些問題讓學些了解自己,然后引出iliketoplaygames。接下來設計的兩個活動,oppositewords和yesorno,有節奏感的音樂,豐富的肢體語言,很好地帶動地課堂氣氛。整節課,有傾聽,有觀看,有小組合作,有上臺表演,也有靜下心來思考和寫的時間,這樣的課實在是太豐富了!
主維山老師上課非常有激情,注重細節和層次,整堂課自然流暢,循序漸進,把控課堂和組織教學的能力特別突出,整節課都在滲透情感教育,特別注重小組合作理念,用真實的例子告訴學生workingroupisimportant。一篇那么長的文章在主老師的處理下,各個部分地銜接非常的自然,學生接受的也很快,讓我真實感受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英語課堂中的實踐。
龔海平老師的《keepingfit》,沒有刻意的設計,沒有刻意安排的環節。他在課堂上信手沾來,游刃有余。學生盯著他,時而輕笑,時而回答,一副陶醉的樣子。這樣隨性的課堂,也許就是教學的最高境界。
最讓我難忘的是來自河南鄭州王超老師的課《singingdad》,我覺得他就是本次千課萬人中的一個亮點,王老師的個人魅力感染了在場的學生們和所有老師,課后就擁有了眾多粉絲,我深深感受到了一個教師個人魅力的重要性。王老師的很好地把自己會唱歌的優勢和這節課的主題singing聯系在一塊,最后的hip-pop把整節課的氣氛推向了高潮,聽他的課真的是一種享受。如果我們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發展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把自己的興趣特長在課堂上發揮到淋漓盡致,那么學生們會更喜歡我們的課,我們也能實現自身更大的價值。
積極的開口欲時,我不禁聯想到自己的學生。雖然杭州的學生能如此這般,與他們所處的大環境有很多關系,但不能否認的一點是,在平時的課堂中他們的英語老師一定經常讓他們有基于話題用英語表達自我的機會,當學生享受到那種用英語表達自我思維的酣暢淋漓時,他們會更加喜歡英語,會主動地投入英語學習中,去進行字詞句的基礎學習。
感悟二:教師個人素質高,課堂駕馭能力強,動作優雅,富有激情,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更高,使整個一節課神采飛揚。因此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專業能力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專家劉兆義在報告上也特別強調:“聽,是攻破英語城堡的突破口”,回憶我的教學,我的課堂上給學生聽了嗎?聽了多少呢?又有多少是地道的英語呢?我反思,此次杭州之行物有所值,甚至是物有超值。
感悟三:活動方式多樣,小學英語課堂注重的是活動教學,但活動要全面,有針對性,老師們運用的groupwork、lookandmatch、playaguessinggame、sayandact、theriddle等一系列活動,都是全體同學能參與的,能輔助教材內容的。還有老師們注重創設語境,使英語學習更貼近生活。每節課的設計都創設了各種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真實的運用語言,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所學知識。
三天的時間,讓我們感受的是課堂的精彩有味,老師的多才多藝,以及專家們的高瞻與睿智讓我意猶未盡。如今坐在桌子前,再次翻開聽課記錄,精彩仍是處處可見,值得一品再品。
這次杭州之行,帶給我如此多的教育思緒,在反思自己教學行為的同時,真如會場中所列的兩句話一樣:“一枝粉筆,積淀千秋智慧;三尺講臺,寄托萬世文明?!泵刻?,當我們迎著美麗的朝陽走上講臺,望著一雙雙充滿童真的眼睛,我們將如何去解讀其中的深邃呢?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我會努力將此次所學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為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網絡教育成為了一種趨勢。而千課萬人吳潔敏以其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個人魅力,在網絡教育界嶄露頭角。通過千課萬人的多年學習經驗,吳潔敏給出了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使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
第二段:流程。
在千課萬人的課程中,吳潔敏強調學習的流程十分重要。她指出,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有系統、有計劃的安排。她鼓勵學生們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制定目標和任務,使學習能夠高效進行。同時,她還提倡學習者要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學會提煉筆記,制作思維導圖等,以幫助理解和記憶知識。
第三段:互動。
吳潔敏十分重視互動。她指出,學習并不是一個孤立的過程,而是需要與他人溝通、交流、討論的。在千課萬人的課堂中,吳潔敏鼓勵學生們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問題,并通過社交媒體等平臺與其他學生交流。她認為,通過互動,學生們能夠從不同的視角了解和思考問題,得到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第四段:思維方式。
吳潔敏深知思維方式對學習的影響。她認為,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正確的思維方式是至關重要的。在千課萬人的課程中,吳潔敏通過各種案例、實踐活動等,引導學生們跳出固定思維框架,培養創新思維。她教導學生們多角度思考問題,善于發現與分析問題的本質,從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她還鼓勵學生們培養樂觀、自信的心態,面對學習中的困難與挑戰。
第五段:實踐運用。
吳潔敏認為,學過的知識如果不能運用到實踐中,那么就是白學一場。在千課萬人的學習過程中,她提倡學習者要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通過實踐來鞏固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她鼓勵學生們動手實踐,進行項目或案例分析,參與實際操作等,以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她還經常組織學生們參加各種比賽和活動,以鍛煉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和應變能力。
總結:
千課萬人吳潔敏的課程將學習過程從被動變為主動,從理論變為實踐,通過制定學習計劃,互動交流,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鼓勵實踐運用,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果。通過吳潔敏的心得體會,學生們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還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為個人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千課萬人吳潔敏的課程不僅注重學業上的提升,更關注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四月中旬,我有幸與學校領導及數學老師一起來到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逸夫體育館,參加了“千課萬人”第二屆全國小學數學學導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活動。本次觀摩活動的主題是“學導課堂”。該主題剛好與數學組剛結束的開放式數學課堂模式研討會的“以導促學”理念相吻合。
“千課萬人”活動邀請到了華應龍、吳正憲、黃愛華、劉德武等大師級教師演繹了精彩的研究示范課,還有鄭毓信、吳正憲等專家做專題報告?!扒дn萬人”的日程安排可以用“緊、滿”兩個字來概括,上午從8點開始一直到中午12點五節課,下午從1點30分開始到5點30開始也是五節課。真是學習的世界呀!雖然完成一天的學習有些疲憊,但是卻覺得非常充實,收獲也非同一般。走進名師,走進名師課堂。一堂堂別出心裁激情四射的示范課;一個個見解獨特、觀點鮮明的報告,確實讓我這個年輕的教師享受到了一頓豐富的有營養的數學大餐。享受過數學大餐后,給我的感觸頗多,我的總體感受是:受益匪淺!老師們上的這些課,讓人賞心悅目,感覺老師們教得輕松,孩子們學得愉快;有的課無論是對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滲透,還是對教材的挖掘,無論是教師素養的提升還是學生的發展,都發揮得相當出色,他們的課堂師生情緒飽滿,氣氛和諧,非常尊重學生的意見,與學生平等交流,給學生創設了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發展,確實值得我學習。
選兩課來說一說我的學習體會。
吳正憲老師的《重疊》。
吳老師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童趣盎然,其背后又隱藏了深層的數學本質。開課部分,她組織學生回顧幼兒園的“排隊問題”,以此作為熱身;展開部分她引導學生傾注大量時間解決“數學組與語文組共有幾人”,從中充分體驗;結束部分,她又啟發學生打開思路,“跳出語文組、數學組,舉些別的例子”進行推廣。整節課吳老師并沒有給出什么是“重疊問題”的抽象概括,但“重疊問題”的數學內涵已經進入了學生腦海。吳老師的數學語言也很有魅力,有善解童心的評價語。當有同學對(5+9)-2的小括號能不能去掉發生爭執時,吳老師讓學生充分說出理由,并親切評價:“他想通過小括號使我們明白計算順序,當談他也知道去掉小括號不影響計算”。既有肯定,更有指正,課堂評價散發出促進力。
張莉老師的《解決問題》。
什么樣的課才是一節好課?正如張莉老師自己所追求的,做讓學生喜歡的老師,上讓學生喜歡的課。一節課設計得怎么樣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學生喜歡。張老師的課讓學生非常喜歡。
張老師狀態親切、自然、大方。語言清晰、準確,語調抑揚頓挫,每次學生發言都能給一個適當、忠懇的評價,有效的肢體語言貫穿全課。
張莉老師的課上有多次讓大家記憶深刻的對比溝通,例如對例題和鞏固題兩道題各三種不同的思路,引導學生對比觀察,得到三種方法的相同點是:用連乘解決問題,都是兩步計算,先求一部分再求總數,同一道題思路不同但結果相同等;不同點是:第一步算的不一樣,也就是先解決問題的中間問題不同。在練習中張老師也能充分抓住機會帶領學生對不同解法的內在聯系進行比較,使學生在一次次的比較中強化對數量關系的理解,更得到從多種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發展。
總之,本節課張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更輕松,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還有很多老師的精彩課堂我也不一一陳述,聽了這些課,我更深深感到自己課堂教學的不足,更感覺到要不斷虛心地向老師們學習,汲取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經驗,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的水平。正如田昌通老師所說:作為一個教師,多聽一些好課非常必要,對自身的鍛煉成長也是極其重要的。聽課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人就是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2015年3月30日至4月2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杭州浙大華家池校區舉辦的千課萬人活動。在這次觀摩和學習的過程中,讓我感觸頗多,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淺四個字來形容。本次活動分為優質課展示和點評及小學生英語課堂教學的講座。在展示的過程中各位優質課的老師們扎實的功底、生動的講解、精美的ppt以及獨特的課時設計無不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將使我對自己的課時設計和上課的方方面面都有著思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田老師的課,教師的言語幽默風趣,無不富于課堂生命和活力,讓孩子們在快樂的課堂中遨游,傳達著快樂學習的理念,不僅讓學生們在課堂中學到了知識,而且快樂無限。我想當快樂和學習同在時,孩子們是愿意去聽,愿意去說的,這樣才是真正學習英語的目的,有語言的輸入,才有語言的輸出。
在本次學習中除了觀摩的優質課,還有講解細致到位的小學英語的教學問題講座。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多樣的問題,而單詞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英語的學習往往是從單詞詞匯量積累開始的,都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是最重要的。值得思考的是英語單詞應如何去教,才能使學生容易接受,容易記住呢?在平時的教學中,遇到部分學生總是不會讀,或記不住等。這是在現在教學中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次褚金麗教授的講座讓我明白了英語單詞教學的真正拼讀不是把一個單詞按單詞字母的順序依次拼出來。語音是語言的本質,英語是拼音文字。單詞中字母讀音的拼讀如同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聲母同韻母相拼。只要學會漢語拼音的拼讀方式,英語單詞拼讀也不會成為很難的事?,F在的很多學生只是用機械記憶記單詞,往往難記熟易忘記。如果在教學中注意指導學生運用字母讀音規則來記憶單詞,相信會事半功倍。在詞匯的教學中,注意音和形的結合,使學生把一定的音同其形聯系起來,經過反復聯系,從而培養學生一種在學習單詞過程中能見形知音,又能因音而記形的能力。英語作為拼音文字,掌握了英語文字的拼讀規則,就可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若是做不到單詞的正確拼讀和聽辨,學生在聽辨時就不知所云了,朗讀時也張不開嘴,因而就不能發展和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不僅如此,字母音素的讀音和字母組合讀音規則、音節劃分規則的掌握與否,還會影響單詞的拼寫記憶和詞匯積累。在英語學習中中,學生閱讀水平發展滯后的原因也大都在于他們對字形-音位規則掌握的缺陷,從而不能順利的進入閱讀發展中的拼音階段,使其閱讀水平得不到良好的發展。因此在單詞的教學中應滲透語音知識的教學,通過語音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的記憶單詞。
[ju:]q,u,w;還有掐頭,去尾,拼音遷移法。另外還要提醒學生注重發音相似音素的對比及最小對照音的發音對比,如長短原音,清濁輔音的`對比。還要注重發音相近的單詞的對比,以及正確的發音和錯誤發音的對比,并注意在比較中正音。相近讀音的單詞,學生是很容易弄錯的,所以在新授中就要提醒學生注意,從語音、語義兩個方面去理解,更好的記住他們的不同,如my,mine的讀音就很相近。有效的語音教學就是重復的讀記,許多有部分發音相同的單詞組成的句子成了韻律的兒歌,讀起來朗朗上口,不僅有趣,便于模仿,成為了語音教學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和發展接近英語本族語語音的最佳時期,也是學生發展聽辨音能力的關鍵時期。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主要是用于交際。交際是靠聽說來實現的。而聽說都離不開語音。語音不好,單詞發音就不準確,單詞語句重音也掌握不好,語流就不流暢,語調不正確都會影響正確意思的表達、理解,影響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發展。由此可知,語音教學在單詞教學中相當重要,是如同漢字教學中的拼音,是一種拼讀的準則。掌握了它,也就等于掌握了解題的技巧和方法。當然,教學單詞的方法是多樣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相信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實踐,才能找到合適自己的教學方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有人說,每一篇心得體會的開場白幾乎都是俗不可耐的套話,可是今天在這里,我還是想發自內心的“俗”一回。從踏進興華的那一刻起,我就是一個幸運的女子,如今也幸運的參加了“千課薈萃,萬人共享”的“千課萬人”活動!所以在這里我特別感謝高校長和張曹兩位領導給我的這次學習機會。下面就將此次出行所得與大家分享,有言語不到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5月6日在高校長、張校長的短信囑咐下我們到達了美麗的杭州,并于次日8點整開始我們為期4天的“小學多元化習作教學研討觀摩會?!笔堑?,雖然看不到所謂大家的辛苦付出,但感謝名家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精彩課堂,卻是讓我受益匪淺!開篇雪野老師用他富有磁性的聲音將我們帶入了《夏天的滋味》,首先,他配樂朗誦了一首《彎彎的月亮》,將孩子們引入詩歌的意境中,接著,他從“夏天”一詞發問:“看到夏天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孩子們的思維瞬間被打開,舉起的小手不計其數。緊接著又用孩子們的回答繼續發問,比如,一個孩子回答說看到夏天這個詞他想到的是冰淇淋,看到冰淇淋他的感受是流口水,一步一步的將孩子們腦海中的詞匯挖掘了出來,最后,將孩子們所說連起來,就是一首小詩。雪野老師告訴孩子們,同時也是告訴我們說:“其實,詩就在我們身邊,并不陌生,只要我們學會發現!這個觀點與王松周老師報告中所說的部分觀點幾乎一致。孩子們之所以不會寫文章,寫不出東西,原因之一便是孩子們沒有生活,不會生活,其二,是我們做教師的沒有正確的引導。周一貫老先生也說過孩子們的常態與非常態的生活我們都應該關注。所以,學習中我學到的第一點就是:學會尊重孩子!薛發根老師也說:只要是孩童寫出來的文章都是有意義的文章,不要用我們成人的眼光去批判孩子們的思想。這句話一直撞擊著我的內心!
浙江杭州天長小學副校長蔣軍晶老師的繪本教學《流浪狗之歌》讓我記憶猶新,每每想到這節課,課堂中的所有精彩細節便會像雨滴一樣清脆的落入我的心田。這是這些課中唯一一位說寫作文要用感覺去寫的教師!在將老師的這堂課上他開篇就讓學生在音樂中去感受觀看繪本,在兩遍的繪本觀看中,將孩子們徹底的拉入他所要營造的氛圍中。在最后一天林志芳點課時也說過一堂好課與音樂是分不開的。這是我在學習中感觸深刻的另一點:學會營造教學氛圍。
音樂中的語言讓在座的喉頭哽咽。而蔣老師,抓住孩子們所呈現的內容進行評價時,這個時候才點名了寫作方法,這些方法,是孩子呈現出來的,而非教師講解的。這種授課方法,其實也就是張老師經常跟我們說起的管建剛老師常用的“先寫后教”的方法。而接下來管老師的課中也確實讓我體會到了什么是先寫后教,其實,他的這堂課是習作講評課,他能在課上直接說出給他感受最深的作品的作者名字,大屏幕上展現出孩子的精彩段落并署名,就像平日里我們展現在大屏幕上的名言警句一樣。當時我就在想,憑什么屏幕上不能出現孩子們的作品呢,這何嘗不是一種有效的鼓勵方式呢?在報告中,管老師還告訴我們平日里他鼓勵學生的很多種方式,如:發表、等級評獎、積分兌換等等。他這種鼓勵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家長找到他對他說:管老師,您能不能不要讓孩子寫作文了,他現在寫作文就跟著了魔一樣······會場里的笑聲漸漸小了,而這句話帶給我們的震撼力永遠不能抹去。反問自己:我的學生面對寫作文又是怎樣的效果呢······這是我收獲的第三點及第四點:先寫后教、有效鼓勵。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1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