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書心得中,我們可以分享自己對書中人物、情節和主題的理解與感受。請大家閱讀以下范文,對比自己的讀書心得,看看是否能從中找到新的思路和啟示。
《實踐論》是一篇偉大光輝著作,發表于1937年7月,主要揭示了唯物主義世界觀的認識與實踐的關系。在我們中國石化擁抱四大革命、爬坡過坎,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征途上,作為一位中青年干部,重讀這一著作,很有現實意義。
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秾嵺`論》指出:“馬克思以前的唯物論,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展,去觀察認識問題,因此不能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系,即認識對生產和階級斗爭的依賴關系?!鄙a實踐活動是人認識發展的基本來源,馬克思主義從根本上說明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系。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毛澤東指出:“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因此,人們的認識,不論對于自然方面,還是對于社會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即由淺入深,由片面到全面?!?/p>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標準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其絕對性表現在它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此外再沒有其他的標準。其相對性表現在隨著實踐本身的發展,此時此地的被實踐檢驗過的正確認識,在彼時彼地就可能是不正確的,同時,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實踐也是有局限性的。
二、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
認識從實踐產生而又服務于實踐的。
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實踐中產生的首先是感性認識,即“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各個片面以及這些事物的外部聯系”,他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沒有深入到事物的內部,還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隨著實踐的繼續,感性認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人的認識產生概念,運用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就成為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有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點,是物質變精神的過程,是個別到一般的過程。
2.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過程。理性認識還必須經過由認識到實踐,來實現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稗q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如果只到理性認識為止,那末還只說到問題的一半。而且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說來,還只說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闭J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
3.認識發展的總過程和總規律。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三、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是辯證的統一。
·
改造主觀世界包括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同客觀世界的關系。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是統一的。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必須改造主觀世界,而主觀世界的改造也不可能是孤立進行的,而必須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實現的。。
學習《實踐論》,使我們能夠進一步認識到要堅持和發揚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學習《實踐論》,使我們能夠進一步認識到要積極投身于中國石化改革創新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時代偉業當中,用實際行動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實踐論》一文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1937年7月的論文著作。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實踐論讀書心得800字,希望大家喜歡!
馬克思認為:世界時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起能動作用。馬克思還認為:一切從實際出發,事物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只有主觀能動性,沒有客觀實踐性是無法取得成功。
小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叫《小馬過河》。老馬看到小馬長大了,讓他獨自馱一袋麥子去磨坊,然而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是深是淺小馬發愁了,老牛個子高,認為河水很淺,剛沒小腿。松鼠個子小,認為河水很深,還淹死了他的一個同伴。小馬不知道怎么辦,只有回去問媽媽。媽媽親切地對小馬說:"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最終的結果是:河水既沒有老牛說的那樣淺,也沒有松鼠說的那樣深,小馬成功渡過河,完成了媽媽交代的任務。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毛澤東的《實踐論》,對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和行的關系,剖析得非常透徹,是在馬克思哲學的基礎上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論述。
中國有個"閉門造車"的。
成語。
比喻做事不考慮客觀情況脫離實際。至于我們現在所說的"閉門造車"則是形容不顧實際也不吸取別人的經驗一味主觀地杜撰瞎造的意思好比關起門來在家里制造車子而完全不考慮門外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結果就不合規格不能適用。
當然,意識對物質起能動作用。列寧說過: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革命運動的成功離不開實踐經驗,就象過去的戰爭,戰爭的領導者,如果是一些沒有經驗的人,不是那些經過無數次失敗的教訓,再結合具體實際,總結經驗和教訓,使得戰術和戰略上取得成功的經驗,從而再一次次的取得勝利,最終取得革命的最大勝利。
聯想到最近的"釣魚島"事件。日本掀起購島鬧劇后,國人喊打聲一片。特別是那些所謂的愛國者,直接把矛頭指向政府,認為政府無能,實則是那些人不懂得從實際出發的真理,不懂得運用毛澤東的實踐論。
釣魚島是釣魚島列島的主島,位于中國東海,距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基隆市約190千米,距離沖繩約420公里,面積4。3平方公里,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釣魚島本島面積狹小,沒有可以供大部隊部署的基礎設施,特別是缺乏機場設施。必須注意的是,釣魚島東南方向是日本控制的琉球群島所屬八重山列島,其中石垣島距離釣魚島僅有170公里,面積達到了222。6平方公里,可以部署大型雷達設備和機場,是日方距離釣魚島最近的重要前進基地。對我方不利的是,八重山列島處于中國臺灣本島以東,我方空中力量若要打擊八重山列島,最佳攻擊航線會掠過中國臺灣,須穿越世界上防空火力密度最高的臺北防空區。盡管釣魚島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利益,但目前中國臺灣當局明確拒絕兩岸共同保釣,戰時解放軍戰機能否借道中國臺灣上空攻擊八重山列島實在是難以預測的變量,也即是說日本一定程度上擁有了一個可以不受懲罰的安全后方。
當然,有人說,直接攻擊日本本土。毛澤東的實踐論告訴我們,萬物是普遍聯系的,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對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是無辜的傷害。所以,面對釣魚島之爭,我們還得拿出更加穩妥,更加安全的辦法。
實踐論》是毛澤東同志最杰出的哲學著作之一。毛澤東同志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具體的社會實踐,深刻地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密切聯系。在讀完《實踐論》全文之后,我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觀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實踐論》文題雖為“實踐論”,但其論述的過程卻始終不離開認識。通過不斷闡述認識與實踐的聯系,從而更能深刻地表達實踐、解釋實踐。
《實踐論》首先說明了認識對生產和階級斗爭的依賴關系,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里,人的社會實踐其內容正是生產活動、階級斗爭、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等等。因此認識對社會實踐同樣有著依賴關系。
通過闡述認識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認識究竟怎樣從實踐產生,而又服務于實踐。
首先,認識來源與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系,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然后,隨著社會實踐的繼續,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全體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系,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為理性認識。而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認識的不斷深化,無不基于實踐這一基礎。
但是,認識的目的不是認識本身,而是用于實踐、改造世界。因而認識來源與實踐,并要回歸實踐。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在獲得理性認識之后,還有更重要的過程,那便是從理性的認識到指導實踐又一個飛躍。通過得來的認識指導實踐,并且在實踐中檢驗的發展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繼續。
認識運用于實踐并得到證實之后,人們對于某一客觀過程在某一發展階段內的認識運動便是完成了,對于過程的推移來說認識并沒有完成。事物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實踐活動也會跟著變化發展,所以,認識同樣要不斷變化和發展。
于是,我們得出,在單個對于某一客觀過程在某一發展階段內的認識中,通過實踐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
《實踐論》不僅深刻而又系統地論述了認識與實踐密切關系,同時也對一些與實踐相關的問題給予了精辟獨到的見解,使我深受啟發。
關于人們在面臨新的實踐活動的信心問題。通常人們都不愿在沒有把握、不清楚情況的時候去進行某種實踐。在《實踐論》的論述中,談到了一個人的勇氣與信心跟他對工作的內容和環境有沒有規律性的了解直接相關。這對于我們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在學習、研究以至將來的工作都會面臨各種機會與挑戰,而對于面臨的實踐活動我們的了解程度直接影響我們的信心。許多人總埋怨機會太少,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們要積極提升自我,積極了解各方面知識與經驗,這樣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把握機會,創造成功。
《實踐論》是毛澤東同志對于實踐的正確而系統的見解,對于指導當時的中國革命,指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我們要認真學習它,并領悟其中的思想,應用于我們的實踐,從而使我們更好的參與實踐,收獲成功。
1937年7月,正是中國革命的生死關頭,黨內卻出現了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誤導了黨和軍隊的革命決策,嚴重妨害著革命的發展。毛澤東就是為了揭示這種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危害,糾正當時黨和軍隊的錯誤指導思想,突出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中實踐的重要意義,而寫出《實踐論》。
《實踐論》開篇就批判了馬克思以前的唯物論:“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展,去觀察認識問題,因此不能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系,即認識對生產和階級斗爭的依賴關系?!边@是毛澤東結合中國的客觀實際和中國革命的特殊情況而得出的評價。同時,《矛盾論》又講到“馬克思列寧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理?!币环矫?,中國共產黨仍然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領導,用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全軍;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內的部分先進的思想分子和革命戰士根據馬克思思想在中國的傳播運用以及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說明不能將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教條化和經驗主義。
在闡述實踐活動的重要作用時,毛澤東首先說明了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泵珴蓶|承認生產活動活動是社會實踐的一種形式,同時又提出了“人的社會實踐,不限于生產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多種其他的形式,階級斗爭,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總之社會實際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社會的人所參加的?!边@樣的一種觀點糾正了一些人狹隘的實踐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展,也為迷惑中的人們指明了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向。
有人說毛澤東的《實踐論》文題雖為“實踐論”,但其論述的過程卻始終不離開認識。確實如此。毛澤東在“哲學就是認識論”(1964年)就說過,“通過不斷闡述認識與實踐的聯系,從而更能深刻地表達實踐、解釋實踐。關于從實踐到感性認識,再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的道理,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沒有講清楚。列寧也沒有講清楚。列寧寫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只講清楚了唯物論,沒有完全講清楚認識論?!痹谡麄€《實踐論》中,毛澤東都沒有脫離認識而獨寫實踐。
認識與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講知行一致同樣需要建立在認識的基礎上,而實踐在認識的整個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認識來源于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系,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然后,隨著社會實踐的繼續,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全體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系,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為理性認識。再而,“認識有待于深化,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于發展到理性階段”,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認識的不斷深化,無不基于實踐這一基礎。無產階級對于資本主義的認識,中國人民對于帝國主義的認識,以及戰爭的領導者對于戰爭的認識等等皆是如此。
“認識——實踐——再認識”是《實踐論》的實踐路線。認識的目的不是認識本身,而是用于實踐、改造世界。因而,就認識而言,它是為實踐做準備的,它是為實踐服務的。實踐的成功與否既知行能否一致很重要的就是在于是不是很好的運用了認識的成果。古語云,“吃一鑒,長一智”若長一智的是別人,就有必要聽聽老人的意見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早在革命時期的毛澤東對于這句話給了一個深刻準確的詮釋: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于是認識被證實了,如果達不到,就會在實踐中失敗,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失敗者成功之母”。鄧小平上臺后的一系列實踐也證明了毛澤東當時的詮釋是正確的,知行一致也在此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實踐出真知?!秾嵺`論》談到,“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無論何人要認識什么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鄙钜彩菍嵺`。人們是在學車的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中體會到如何掌握方向、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將自己推向前方的;人們是在一次次演算、一次次試驗后將衛星送上太空,把民族力量推向高峰的。
《實踐論》是毛澤東對于實踐的正確而系統的見解,對于指導當時的中國革命,指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實踐論可以給青年尤其是“80后”或成為“泛90”的當代大學生以重要啟示和指導。在學習上,要多動腦勤動手,比如我們學英語,因為說得差而不說,總是把話放在心里念,一個個“啞巴英語”我們就不可能說好英語。在與人交往中,要真心誠意,客觀的對待他人。以后參加工作,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積極參與。許多事物,必須我們親身實踐才能得到真實的、正確的感知,才會知道葡萄不僅有酸的還有甜的,才能經得住實踐的考驗,做到知行一致,。以旁觀者的心態,是不能學到東西的;以紙上談兵的方法開展工作,只能造成揮淚的結局。知行一致,需要實踐先行。
。
此次閱讀學習,我主要拜讀了毛主席的《實踐論》,讀后獲益良多,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想。
《實踐論》是毛澤東哲學代表著作,運用了馬克思哲學的觀點,有力地批判了當時黨內嚴重錯誤的教條主義。以實踐觀點為基礎,以認識和實踐的辯證統一為中心,系統地論述了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因為重點是揭露看輕實踐的教條主義這種主觀主義,故名為《實踐論》。
《實踐論》具體地論述了實踐及其在認識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強調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社會實踐有階級深刻的影響;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推動認識發展的原動力;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認識外界的真理性的主要標準;實踐還是認識的目的,無產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階級性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兩個最顯著的特點。該著作具體地論述了在實踐基礎上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論述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批判了唯理論和經驗論的錯誤。
文章指出,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入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也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辯證唯物論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一個是它的階級性,公然申明辯證唯物論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再一個是它的實踐性,強調理論對于實踐的依賴關系,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感覺如何而定,而是依據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從這我們不難發現,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所闡述的觀點和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完全統一的,正如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也就是今天被我們常提到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說: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秾嵺`論》還談到,“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無論何人要認識什么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于(實踐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边@說法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正是許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正如在過去的十幾年學習生涯中,我們學大多數知識都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對于一個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人,學這些理論無異于紙上談兵。即使我們當時記得很牢,考試時可以做出絕大部分甚至所有的題目,但是如果沒有實踐,我們就學不會真正的知識,因為我們沒有和所學的內容形成共鳴,而知識和經驗的掌握大多來自于親身實踐。其實回想高考前所學的知識,大多也都忘卻。如果立馬再來一次,我想我不能出現在今天的校園了。所以實踐是重要的,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真正掌握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實踐也要求我們對于時間和空間有個統一,因為不同的時期和地點會要求我們進行不同的實踐,在整篇實踐論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符合當時歷史背景的具體實例,用那些實例來說服人們,我們也知道,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所以在不同的時期地點,需要進行不同的實踐。這就是我們所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許多人總埋怨機會太少,其實機會從來就不是少,只是我們沒有做好充足準備,沒有在不同狀況下進行不同實踐的能力。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們要做好迎接各種挑戰的準備,要積極提升自我,積極了解各方面知識與經驗,這樣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把握機會,在各種情況下都能創造成功。我們要抓緊機會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才能做有準備的人?!秾嵺`論》引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睂τ谶@句話,毛澤東同志給了更加深刻準確的詮釋: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于是認識被證實了,如果達不到,說明認識是錯誤的,改正之,然后才有機會取得成功。
成功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產生的,實踐,改進,再實踐……。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將進一步加強對《實踐論》的學習,努力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堅持用崇高理想鼓舞自己,用堅定信念鞭策自己,用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超越自我,實現人生最大的價值。
《實踐論》是同志最杰出的哲學著作之一.同志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具體的社會實踐,深刻地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密切聯系.在讀完《實踐論》全文之后,我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觀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實踐論》文題雖為“實踐論”,但其論述的過程卻始終不離開認識.通過不斷闡述認識與實踐的聯系,從而更能深刻地表達實踐、解釋實踐.
《實踐論》首先說明了認識對生產和階級斗爭的依賴關系,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里,人的社會實踐其內容正是生產活動、階級斗爭、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等等.因此認識對社會實踐同樣有著依賴關系.
通過闡述認識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認識究竟怎樣從實踐產生,而又服務于實踐.
首先,認識來源與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系,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然后,隨著社會實踐的繼續,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全體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系,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為理性認識.而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認識的不斷深化,無不基于實踐這一基礎.
但是,認識的目的不是認識本身,而是用于實踐、改造世界.因而認識來源與實踐,并要回歸實踐.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在獲得理性認識之后,還有更重要的過程,那便是從理性的認識到指導實踐又一個飛躍.通過得來的認識指導實踐,并且在實踐中檢驗的發展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繼續.
認識運用于實踐并得到證實之后,人們對于某一客觀過程在某一發展階段內的認識運動便是完成了,對于過程的推移來說認識并沒有完成.事物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實踐活動也會跟著變化發展,所以,認識同樣要不斷變化和發展.
于是,我們得出,在單個對于某一客觀過程在某一發展階段內的認識中,通過實踐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
《實踐論》不僅深刻而又系統地論述了認識與實踐密切關系,同時也對一些與實踐相關的問題給予了精辟獨到的見解,使我深受啟發.
關于人們在面臨新的實踐活動的信心問題.通常人們都不愿在沒有把握、不清楚情況的時候去進行某種實踐.在《實踐論》的論述中,談到了一個人的勇氣與信心跟他對工作的內容和環境有沒有規律性的了解直接相關.這對于我們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在學習、研究以至將來的工作都會面臨各種機會與挑戰,而對于面臨的實踐活動我們的了解程度直接影響我們的信心.許多人總埋怨機會太少,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們要積極提升自我,積極了解各方面知識與經驗,這樣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把握機會,創造成功.
《實踐論》是同志對于實踐的正確而系統的見解,對于指導當時的中國革命,指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我們要認真學習它,并領悟其中的思想,應用于我們的實踐,從而使我們更好的參與實踐,收獲成功.
小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叫《小馬過河》。老馬看到小馬長大了,讓他獨自馱一袋麥子去磨坊,然而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是深是淺小馬發愁了,老牛個子高,認為河水很淺,剛沒小腿。松鼠個子小,認為河水很深,還淹死了他的一個同伴。小馬不知道怎么辦,只有回去問媽媽。媽媽親切地對小馬說:"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最終的結果是:河水既沒有老牛說的那樣淺,也沒有松鼠說的那樣深,小馬成功渡過河,完成了媽媽交代的任務。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毛澤東的《實踐論》,對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和行的關系,剖析得非常透徹,是在馬克思哲學的基礎上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論述。
中國有個"閉門造車"的成語,比喻做事不考慮客觀情況,脫離實際。至于我們現在所說的"閉門造車",則是形容不顧實際,也不吸取別人的經驗,一味主觀地杜撰瞎造的意思,好比關起門來在家里制造車子,而完全不考慮門外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結果就不合規格,不能適用。
當然,意識對物質起能動作用。列寧說過: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革命運動的成功離不開實踐經驗,就象過去的戰爭,戰爭的領導者,如果是一些沒有經驗的人,不是那些經過無數次失敗的教訓,再結合具體實際,總結經驗和教訓,使得戰術和戰略上取得成功的經驗,從而再一次次的取得勝利,最終取得革命的最大勝利。
聯想到最近的"釣魚島"事件。日本掀起購島鬧劇后,國人喊打聲一片。特別是那些所謂的愛國者,直接把矛頭指向政府,認為政府無能,實則是那些人不懂得從實際出發的真理,不懂得運用毛澤東的實踐論。
釣魚島是釣魚島列島的主島,位于中國東海,距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基隆市約190千米,距離沖繩約420公里,面積4.3平方公里,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釣魚島本島面積狹小,沒有可以供大部隊部署的基礎設施,特別是缺乏機場設施。必須注意的是,釣魚島東南方向是日本控制的琉球群島所屬八重山列島,其中石垣島距離釣魚島僅有170公里,面積達到了222.6平方公里,可以部署大型雷達設備和機場,是日方距離釣魚島最近的重要前進基地。對我方不利的是,八重山列島處于臺灣本島以東,我方空中力量若要打擊八重山列島,最佳攻擊航線會掠過臺灣,須穿越世界上防空火力密度最高的臺北防空區。盡管釣魚島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利益,但目前臺灣當局明確拒絕兩岸共同保釣,戰時解放軍戰機能否借道臺灣上空攻擊八重山列島實在是難以預測的變量,也即是說日本一定程度上擁有了一個可以不受懲罰的安全后方。
當然,有人說,直接攻擊日本本土。毛澤東的實踐論告訴我們,萬物是普遍聯系的,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對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是無辜的傷害。所以,面對釣魚島之爭,我們還得拿出更加穩妥,更加安全的辦法。
《實踐論》是毛主席一生當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不妨說這是中國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因為這篇文章拯救了當時的中國。為了揭露這種不好的現象,從而推動中國革命的發展,毛主席寫了這篇著名的文章。毛主席憑借著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深刻的揭示了“知和行”的關系。即我們應該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讀完這篇文章,使我對辯證唯物主義有了一些了解,以前只知道有這個名詞,卻不知道它代表這什么。首先,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一切有關知識,離開生產活動是不能得到的。再者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實際的情形是這樣的,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物質生產過程中,階級斗爭過程中,科學實驗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這充分的表明了,認識對社會實踐有著依賴性的關系。
剛開始讀這篇文章感覺有點讀不懂,因為感覺有些哲學的思想。讀著讀著覺得這篇文章和自己走的越來越近,讓我漸漸明白了知與行的道理。認識來源與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系,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然后,隨著社會實踐的繼續,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全體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系,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為理性認識。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質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離的,它們在實踐的基礎上統一起來了。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只有感覺的材料十分豐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實際,不是錯覺,才能根據這樣的材料造出正確的概念和論理來。因此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哲學上的“唯理論”和“經驗論”都不懂得認識的歷史性或辯證性,雖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認識論的全體上則都是錯誤的。
而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而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毛主席曾說過:“如果以為理性認識可以不從感性認識得來,他就是一個唯心論者。理性的東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來源于感性,否則理性的東西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只是主觀自生的靠不住的東西了?!倍J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認識的目的不是認識本身,而是用于實踐、改造世界。因而認識來源與實踐,并要回歸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于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認識從實踐始,經過實踐得到了理論的認識,還須再回到實踐去。毛主席在文章中說過:“如果要直接地認識某種或某些事物,便只有親身參加于變革現實、變革某種或某些事物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觸到那種或那些事物的現象,也只有在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暴露那種或那些事物的本質而理解它們。這是任何人實際上走著的認識路程,不過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說些反對的話罷了。
《實踐論》是毛主席一篇杰出的、具有創造性貢獻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既豐富和發展了《反對本本主義》關于從實際出發,調查研究、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基本思想,又是對《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的哲學升華。深刻地闡明了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中的實事求是的基本觀點,科學地解決了幾千年來中國哲學史上爭論不休的知、行關系問題,為中國哲學發展史增添了極其光輝的一頁。為我們黨確立了科學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為延安整風作了理論準備,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如果沒有毛主席的這篇實踐論,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依然會在黨內生存下去,依然阻擋著我們繼續前進。因此,可以說毛主席的這篇文章解救了大半個中國,而且我覺的這篇文章不止影響著當時的人們,讀了這篇文章之后,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雖然有些東西看不懂,但是正如毛主席所說,我們應該通過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如此循環重復下去,不論我們做什么事,我想我們都會獲得最終的成功。
《實踐論》是毛澤東寫于一九三七年七月?!秾嵺`論》以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為基本線索,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主要內容,本質特征和重要意義,堅持和發展了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毛澤東在《實踐論》中闡述這以下四個基本問題:
(1)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
(2)認識的辯證過程,即從實踐認識的過程,又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
(3)批判“唯理論”和“經驗論”。
(4)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關系。
毛澤東在《實踐論》中總結了,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在過去的高考課本里,我們學大多數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對于一個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人,學這些理論無異于紙上談兵,即使當時記得很牢,但是如果沒有實踐,你就學不會真正的知識,因為你沒有形成共鳴,而知識和經驗的掌握大多來自于親身實踐?,F在你回想一下高考的知識你還記得多少。如果現在讓我們去再考又可不可以考到原來的分數呢?所以實踐是重要的。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边@是正確的實踐觀?!白杂X投身社會實踐中去”,相信這也是對于我們年輕人的一個要求,同時也是我們進步的一個最好手段。所以,在實踐中進步,從現在開始。
《實踐論》論文的語言不僅直白生動,還準確。對于論文而言,語言的準確性是第一位的。毛澤東通篇用的都是常見的詞匯,但卻十分精確地表達出了作者的思想內涵。比如說,“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在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話,在技術發達的現代雖然可以實現這些話,然而真正親知的是天下實踐著的人,那些人在他們的實踐中間取得了‘知’,經過文字和技術的傳達而到達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間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認識某種或某些事物,便只有親身參加于變革現實、變革某種或某些事物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觸到那種或那些事物的現象,也只有在親身參加變各現實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暴露那種或那些事物的本質而理解它們?!焙啙嵕_的例子把要說的問題一語道破,這也算是毛澤東的高明之處了吧!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組成同性質,你就得實行物理學和化學的實驗,變革原子的情況。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論和方法,你就得參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經驗,事實上多數的知識都是間接經驗的東西,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識?!睂嵺`,不論是怎樣的工作都離不開實踐,實踐出真知!
實踐也是要求我們對于時間和空間有個統一,因為不同的時期和地點則要求我們進行不同的實踐,在整篇實踐論當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符合當時歷史背景的具體實例,用那些實例說服人們,我們也知道,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所以在不同的時期地點,進行不同的實踐。
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泵珴蓶|同志對于這句話給了更加深刻準確的詮釋: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于是認識被證實了,如果達不到,就會在實踐中失敗,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
許多人總埋怨機會太少,機會從來就不是少,而是機會來了我們沒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們要積極提升自我,積極了解各方面知識與經驗,這樣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把握機會,創造成功。我們要抓緊機會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才能做有準備的人。
《實踐論》談到,“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無論何人要認識什么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于(實踐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边@說法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正是許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實踐論》引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我們要認真學習它,并領悟其中的思想,應用于我們的實踐,從而使我們更好的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獲取成功,在實踐中得到經驗。
1937年7月,正是中國革命的生死關頭,黨內卻出現了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誤導了黨和軍隊的革命決策,嚴重妨害著革命的發展。毛澤東就是為了揭示這種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危害,糾正當時黨和軍隊的錯誤指導思想,突出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中實踐的重要意義,而寫出《實踐論》。
《實踐論》開篇就批判了馬克思以前的唯物論:“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展,去觀察認識問題,因此不能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系,即認識對生產和階級斗爭的依賴關系?!边@是毛澤東結合中國的客觀實際和中國革命的特殊情況而得出的評價。同時,《矛盾論》又講到“馬克思列寧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理?!币环矫?,中國共產黨仍然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領導,用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全軍;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內的部分先進的思想分子和革命戰士根據馬克思思想在中國的傳播運用以及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說明不能將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教條化和經驗主義。
在闡述實踐活動的重要作用時,毛澤東首先說明了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泵珴蓶|承認生產活動活動是社會實踐的一種形式,同時又提出了“人的社會實踐,不限于生產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多種其他的形式,階級斗爭,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總之社會實際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社會的人所參加的?!边@樣的一種觀點糾正了一些人狹隘的實踐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展,也為迷惑中的人們指明了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向。
有人說毛澤東的《實踐論》文題雖為“實踐論”,但其論述的過程卻始終不離開認識。確實如此。毛澤東在“哲學就是認識論”(1964年)就說過,“通過不斷闡述認識與實踐的聯系,從而更能深刻地表達實踐、解釋實踐。關于從實踐到感性認識,再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的道理,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沒有講清楚。列寧也沒有講清楚。列寧寫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只講清楚了唯物論,沒有完全講清楚認識論?!痹谡麄€《實踐論》中,毛澤東都沒有脫離認識而獨寫實踐。
認識與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講知行一致同樣需要建立在認識的基礎上,而實踐在認識的整個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認識來源于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系,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然后,隨著社會實踐的繼續,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全體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系,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為理性認識。再而,“認識有待于深化,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于發展到理性階段”,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認識的不斷深化,無不基于實踐這一基礎。無產階級對于資本主義的認識,中國人民對于帝國主義的認識,以及戰爭的領導者對于戰爭的認識等等皆是如此。
“認識——實踐——再認識”是《實踐論》的實踐路線。認識的目的不是認識本身,而是用于實踐、改造世界。因而,就認識而言,它是為實踐做準備的,它是為實踐服務的。實踐的成功與否既知行能否一致很重要的就是在于是不是很好的運用了認識的成果。古語云,“吃一鑒,長一智”若長一智的是別人,就有必要聽聽老人的意見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早在革命時期的毛澤東對于這句話給了一個深刻準確的詮釋: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于是認識被證實了,如果達不到,就會在實踐中失敗,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失敗者成功之母”。鄧小平上臺后的一系列實踐也證明了毛澤東當時的詮釋是正確的,知行一致也在此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實踐出真知?!秾嵺`論》談到,“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無論何人要認識什么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鄙钜彩菍嵺`。人們是在學車的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中體會到如何掌握方向、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將自己推向前方的;人們是在一次次演算、一次次試驗后將衛星送上太空,把民族力量推向高峰的。
《實踐論》是毛澤東對于實踐的正確而系統的見解,對于指導當時的中國革命,指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實踐論可以給青年尤其是“80后”或成為“泛90”的當代大學生以重要啟示和指導。在學習上,要多動腦勤動手,比如我們學英語,因為說得差而不說,總是把話放在心里念,一個個“啞巴英語”我們就不可能說好英語。在與人交往中,要真心誠意,客觀的對待他人。以后參加工作,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積極參與。許多事物,必須我們親身實踐才能得到真實的、正確的感知,才會知道葡萄不僅有酸的還有甜的,才能經得住實踐的考驗,做到知行一致,。以旁觀者的心態,是不能學到東西的;以紙上談兵的方法開展工作,只能造成揮淚的結局。知行一致,需要實踐先行。
1937年7月,正是中國革命的生死關頭,黨內卻出現了兩種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妨害著革命的發展。為了揭露這種不好的現象,從而推動中國革命的發展,毛澤東寫了這篇著名的文章。通觀全篇,此文幾乎是一篇完美無缺的哲學論文,到處閃耀著思辯的哲學光芒;同時又因為毛澤東是文學家,身上流著中國文人的血,理所當然地使這篇文章充滿了文學氣息。
實踐是尋求真知的唯一途徑。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目的和檢驗標準?!?/p>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實際的情形是這樣的,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物質生產過程中,階級斗爭過程中,科學實驗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過失敗之后,也就從失敗中取得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于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為勝利,所謂“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內在實質,“認識——實踐——再認識”是《實踐論》的實踐路線。
實踐要注意方法。
實踐,就是一個怎樣驗證真理是否符合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本來面目的過程。談實踐的方法,我想從實踐的特性開始說起。
一則,實踐具有時間性和地點性:實踐的內容會隨時間、隨場合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被前期、他地的實踐所證明的東西不一定適用于當時(以及未來)、當地?!翱讨矍髣Α闭叻傅镁褪穷愃频腻e誤。
二則,實踐具備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種局部實踐的結論不一定適用于全局實踐,某種偶然實踐的結果不一定體現基本的、普遍的規律?!笆刂甏谩闭叻傅镁褪穷愃频腻e誤。
三則,實踐具有層次性:此一層次實踐的結論不一定適用于其他層次和全部層次。
四則,實踐具有主觀性:人類的任何實踐活動不可能絕對擺脫實踐主體主觀因素的制約;絕對客觀的人類實踐,是不存在的。主體能動發揮程度的不同,必會影響到實踐的具體效果。
上述特性的共同作用,則形成了人類實踐的“隱蔽性”,或曰局限性。正因如此,僅僅依靠一時一地的、個別的、局部的具體實踐,來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種認識,那是不充分的;僅僅依靠具體實踐所得出的具體結論,而不給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總結,卻來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種認識,同樣是不充分的。
具體實踐只能用以證明具體結論,基本實踐只能用以證明基本結論,普遍實踐則可用以證明普遍結論;而唯有借助于人類的理性思維能力(能動),把人類的全部實踐從局部上升到基本、從基本上升到普遍、進而抽象地形成人類的普遍實踐(絕對實踐),才能足夠地證明客觀事物的真理。
另外,還要預防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這篇文章,對當時中國革命的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它批判了當時革命中存在的兩種不良傾向,其一是經驗主義,其二是教條主義。經驗主義有什么害處呢?不妨舉一例說明。一隊科研人員要到某雪山頂上探險。一位專家指出,高山頂上酷寒,煤氣孔容易被凍住,需多帶幾根鋼針以防不測。但是負責裝備的是個老隊員,他僅憑經驗認為,一根鋼針就足夠了,因而沒有聽從專家的勸告。結果這群人全部被凍死在山頂,就因為那根鋼針不小心弄斷了,煤氣孔堵塞,無法取暖。這個例此文來源于文秘寫作網能夠極好的說明,經驗是要得的,但經驗主義是萬萬要不得的。我想,犯經驗主義的結果就是,決策前“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實踐后“鼻此文來源于文秘寫作網一酸眼淚流下來”。
實踐要注意總結。
總結的過程是一個認識飛躍的過程。要善于在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中學習,在再認識的環節上下功夫。不論是學習還是總結,都要找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在結合中升華,在結合中創新,在結合中發展。為此,要把調查與研究結合,既弄清情況,又理出頭緒;把經驗與教訓結合,成功的經驗固然重要,但失敗的教訓更可貴,從教訓中學習往往使人更聰明;把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既要有豐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質;把集中起來與堅持下去結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確的意見形成科學的決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實。這樣,經常不斷地升華,使零碎的變成系統的,樸素的上升為理性的,又回到實踐中運用,在實踐中檢驗,在實踐中發展。從而,形成實踐、認識、總結、再實踐、再認識、再總結的良性循環。
之前很少讀這種專業性的哲學范疇的經典,無意間翻閱到一些《實踐論》中的片斷,便頓覺相見恨晚。每次突然密集的看書時,都是遇到了迷惑、想不通的,久思不解的難題,想從書中前人的智慧里獲取靈感。這一次讓我豁然開朗,突然明白后續讀書的方向,也讓我從心底再次對毛爺爺肅然起敬。
結合自己的一點涉世經歷和人生感悟,我前后讀了好幾遍,每一遍都感悟迥然不同。下面結合文中感觸較深的片斷,談談自己初讀的淺感。正如文中所說認識與實踐的真諦:我不斷的品讀,不斷的去感悟,再把所感所悟運用到實際工作生活中,再感悟、比較,再去運用實踐……如此往復,就一定能領悟《實踐論》的真諦。
“感性與理性是認識的兩種屬性,二者的性質不同,但又不是分離的,它們在實踐的基礎上統一起來了。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的了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p>
在這一點上,讓我明白,人們對事物的初級認識都是感性的、主觀的,都是依仗自己生活、學習所得的經驗主義、主觀臆斷。如果全憑主觀臆斷的感性認識,則是我們說的空談、空想,淺顯的表層現象問題。有的可能是往期的實踐經驗的推理或是某種理論的拿來主義,在某些范疇內可能具有理性屬性,但它就算推斷成功,其實因為具有特殊性還是普遍性,還有待于進一步實踐證明。因此,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每一次的推斷、推理或是決策,都要進行實踐性的調查研究、分析總結,并根據實踐過程中的變化因素而及時變化,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推斷或決策的成功率。當然,一次的成功并代表我們的決策或推理是就是真理,還應客觀的分析研究其是特殊性的成功,還是普遍性的成功。
這是就是認識與實踐的聯系與統一關系,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往復更替的過程,但每一次的循環,都突破了原有狀態,并進行了提升而高于原狀態。沒有實踐的認識,認識就是空中樓閣,鏡中花水中月般的站不穩腳跟。而沒有基于認識的實踐,實踐則像是無頭蒼蠅,沒有方向與目標,更不會提檔升級向著更高級的方向發展。
“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但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p>
人與生俱來便具有“惰性”,身體上的懶惰和思想上的懶惰,而后者則更可怕。思想的懶惰,便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我們生活的日常,很多人在面對問題時,條件反射般的產生了恐懼與懼怕,更別說去想出好的辦法解決問題了。一是因為他們只看到問題的表象所帶來的心理壓力;二是“惰性”思維定式下的條件反射式排斥問題。在沒有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辦法之前,已經被惰性所擊敗。另一種,可能沒有被“惰性”下條件反射所擊敗,開始進入解決問題的實踐階段,可能會成功突圍,但更可能會再次被擊敗,甚至萬劫不復。但顯然第二種是值得贊許的,因為相比第一種他又邁出了一大步。遇到問題,首先我們應不被表象所嚇倒,沉穩冷靜的去解剖表象下面所蘊藏的內在聯系、動機與目標,即現象下的本質。再實事求是地去客觀分析總結解決之思路或方案,然后根據事態實際情況的發展變化去進行實踐解決,方可解決問題、達到心理預期目標。說到底,每一個問題降臨,我們都不能止步于感性的認識,在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實踐的過程是不能停止的。因為沒有實踐,是永遠不肯能得到正確的理論。而就算一開始就有拿來主義的理論,更需要我們實際的實踐過程去檢驗、去修正。因為事物是矛盾運動下不斷發展向前的。
“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如果只到理性認識為止,那么還只說到一半。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于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p>
在這一點上,是要告訴我們,不僅要通過事物的表象去練習自己分析客觀本質的能力,并驗證出一些理性的東西,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理性素養。但更可貴、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將這些理性的東西運用到后續的生活與工作中,再通過遇到的新問題來檢驗之前的理性東西,并豐富完善出新的理性東西。這一層面講的是,不僅要獲取理性的“知”,更要將“知”付諸于“行”,去改造環境、改造現狀。
另一層面,“拿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改造世界”,一是要改造我們的主觀世界,二是改造客觀世界。就這一點來說,運用實踐所得的客觀規律,刻意地去先改造好我們的主觀世界,讓我們自身具備科學、理性的主觀思維方式,將更加有利于我們去能動的改造客觀世界。只有知行合一,才能保證真理的永恒價值和科學性。
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實踐論》是毛澤東最杰出的哲學著作之一,寫于一九三七年七月?!秾嵺`論》以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為基本線索,結合中國具體的社會實踐,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主要內容,深刻地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密切聯系。毛澤東之所以以“實踐論”為題闡述認識論問題,有理論和實際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和基本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主要特征;二是黨內存在的“左”傾教條主義,輕視實踐,造成中國革命的嚴重損失,用實踐的思想教育廣大黨員和干部,具有現實針對性?!秾嵺`論》對認識當今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道路上出現的社會性問題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中,有必要再讀《實踐論》一文。
毛澤東在《實踐論》中總結了,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在通讀《實踐論》全文之后,我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觀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一、樹立正確的實踐觀。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边@是正確的實踐觀?!白杂X投身社會實踐中去”,相信這也是對于我們年輕人的一個要求,同時也是我們進步的一個最好手段。所以,在實踐中進步,從現在開始。
在《實踐論》的論述中,談到了人的勇氣與信心與他對工作的內容和環境規律性的了解程度直接相關。這對于我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年輕人,我在學習、工作、生活都會面臨各種機會與挑戰,而只有通過實踐不斷加深認識,才能增加對各項實踐活動的信心。
在進入市社會福利中心工作之前,我對我國的民政事業,尤其是社會福利事業認識不全,了解不深。通過在一線崗位的實踐,使我對民政工作、社會福利工作本身有了新的理解,更好地指導我的工作思路,增強了我對本職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并深深愛上了這一份重要而且充滿公益意義的工作。
二、掌握正確的實踐方法。
實踐,就是一個怎樣驗證真理是否符合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本來面目的過程。我認為,掌握實踐的方法,主要從實踐的特性入手。
第一,實踐具有時間性和地點性。實踐的內容會隨時間、場合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被前期、他地的實踐所證明的東西不一定適用于當時當地,因此要避免“刻舟求劍”似的錯誤。
第二,實踐具備局部性和偶然性。局部實踐的結論不一定適用于全局。
實踐,偶然實踐的結果不一定體現基本的、普遍的規律,因此要避免“守株待兔”似的錯誤。
第三,實踐具有層次性。在某一層次實踐的結論不一定適用于其他層次和全部層次。
第四,實踐具有主觀性。人類的任何實踐活動不可能絕對擺脫實踐主體主觀因素的制約;絕對客觀的人類實踐,是不存在的。主體能動發揮程度的不同,必會影響到實踐的具體效果。
實踐的這四個特性共同作用形成了人類實踐的局限性。正因如此,掌握正確的實踐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樣才能預防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正如我在福利院照顧那里的老人,他們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而不能自理生活,所以在為他們進行穿衣喂食等最基本的服務時,都要因人而異慎重選擇適合他們的方式方法。
三、總結正確的實踐經驗教訓總結的過程是一個認識飛躍的過程。在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中學習,在再認識的環節上下功夫。
在總結的過程中,找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在結合中升華,在結合中創新,在結合中發展。為此,要把調查與研究結合,既弄清情況,又理出頭緒;把經驗與教訓結合,成功的經驗固然重要,但失敗的教訓更為可貴,從教訓中學習進一步使人提升;把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既要有豐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質;把集中起來與堅持下去結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確的意見形成科學的決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實。在經常地總結中不斷地升華自己的認識,使零碎的變成系統的,樸素的上升為理性的,又回到實踐中運用,在實踐中檢驗,在實踐中發展。從而,形成實踐、認識、總結、再實踐、再認識、再總結的良性循環。
實踐,檢驗真理的標準。
毛澤東的《實踐論》寫于一九三七年七月,當時黨內出現了兩種妨礙革命發展的思想,即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為了推動革命的發展,毛澤東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去揭露黨內的這種錯誤思想,從而著成此書。又因重點是揭露看輕實踐的教條主義這種主觀主義,故題名《實踐論》。
《實踐論》是毛澤東同志對于實踐的正確而系統的見解,對于指導當時的中國革命,指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我們要認真學習它,并領悟其中的思想,應用于我們的實踐,從而使我們更好的參與實踐,收獲成功。
毛澤東同志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具體的社會實踐,深刻地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密切聯系。在讀完《實踐論》全文之后,我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觀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根據我個人的看法,這篇文章主要的結構是這樣的:
一、介紹馬克思認識論的基本觀點。毛澤東在寫這篇文章時,他開始向人們說明:人的認識是由實踐產生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里簡要介紹了關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并簡要的介紹了認識論的主要觀點。
二、進入文章的精華部分,比較詳細的分析人的認識如何從實踐發生,又如何服務于實踐。這里,他認為認識應該是這樣的,“第一步,是開始接觸外界事情,屬于感覺的階段?!睂τ谡J識的深入過程,毛澤東通過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認識,對帝國主義的認識和對戰爭的例子,更加透徹的說明了基于變革現實的實踐而產生的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的逐漸深化活動?!暗诙?,是綜合感覺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屬于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边@里,毛澤東談到認識的能動作用,即“不但表現于從感性認識到理性的認識之飛躍,更重要的還須表現于從理性的認識到革命的實踐這一個飛躍?!?/p>
三、概括全文,從時代責任講起,提出當時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任務——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边@句話告訴我們,只有深層次的領悟事情的本質,也就是理論,才能更好的掌控事物。也就是所謂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實踐論》文題雖為“實踐論”,但其論述的過程卻始終離不開認識。通過不斷闡述認識與實踐的聯系,從而更能深刻地表達實踐、解釋實踐。
認識來源與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系,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然后,隨著社會實踐的繼續,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全體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系,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為理性認識。而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認識的不斷深化,無不基于實踐這一基礎。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的認識,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認識,以及戰爭的領導者對戰爭的認識等,皆是如此。
“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泵珴蓶|同志對于這句話給了更加深刻準確的詮釋: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于是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如果達不到,就會在實踐中失敗,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思想,然后成功,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失敗乃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
劉堃。
按照報社黨委創先爭優活動小組工作的安排和要求,我認真閱讀了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深受啟發,《實踐論》是毛澤東同志最杰出的哲學著作之一。毛澤東同志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具體的社會實踐,深刻地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密切聯系。在讀完《實踐論》全文之后,我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觀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秾嵺`論》文題雖為“實踐論”,但其論述的過程卻始終不離開認識。通過不斷闡述認識與實踐的聯系,從而更能深刻地表達實踐、解釋實踐。通過闡述認識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認識究竟怎樣從實踐產生,而又服務于實踐。
首先,認識來源與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系,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然后,隨著社會實踐的繼續,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全體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系,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為理性認識。而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認識的不斷深化,無不基于實踐這一基礎。但是,認識的目的不是認識本身,而是用于實踐、改造世界。因而認識來源與實踐,并要回歸實踐。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在獲得理性認識之后,還有更重要的過程,那便是從理性的認識到指導實踐又一個飛躍。通過得來的認識指導實踐,并且在實踐中檢驗的發展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繼續。
認識運用于實踐并得到證實之后,人們對于某一客觀過程在某一發展階段內的認識運動便是完成了,對于過程的推移來說認識并沒有完成。事物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實踐活動也會跟著變化發展,所以,認識同樣要不斷變化和發展。
于是,我們得出,在單個對于某一客觀過程在某一發展階段內的認識中,通過實踐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
《實踐論》不僅深刻而又系統地論述了認識與實踐密切關系,同時也對一些與實踐相關的問題給予了精辟獨到的見解,使我深受啟發。
——毛澤東同志《實踐論》讀后感根據黨校課程安排,今天再次學習了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讀,但仔細讀一遍下來,還是深有感觸。
在這篇充滿了文學氣息的哲學論文中,毛澤東同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全面闡述了馬克思的“主觀認識”—“人類實踐”—“客觀檢驗”—“再認知”循環往復不斷上升的朝向真理的通達之路,可以稱得上是將馬克思主義唯物實踐論與中國現實國情相結合從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實踐觀的理論典范。
我認為這篇文章大體可以分為三部分來閱讀:
第一部分介紹馬克思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它開篇立論的向人們說明,人的認識是由實踐產生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精華部分,詳細的分析人的認識如何從實踐發生,又如何服務于實踐。對于認識的過程,毛澤東同志認為:
“第一步,是開始接觸外界事情,屬于感覺的階段?!比藗兺ǔT趯嵺`過程中,開始看到過程中的各個事物的現象表面,反復多次后,生起了認識過程的第一個突變,產生概念。而這些經過,即從淺到深的過程,是馬克思辯證認識論的偉大貢獻。對于認識的深入過程,毛澤東通過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認識,對帝國主義的認識和對戰爭的例子,更加透徹的說明了基于變革現實的實踐而產生的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的逐漸深化活動。
性認識到理性的認識之飛躍,更重要的還須表現于從理性的認識到革命的實踐這一個飛躍上”。第三點,毛澤東說明,認識運動的完成是在實踐中得到預想的效果。同時,從長期來看,認識應該跟著時代發展而發展。
第三部分從時代責任講起,提出當時的無產次級及其政黨的任務—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并最后總結全篇文章的主要觀點即認識論的重要思想。在毛澤東看來,認識開始于實踐,認識又有待于深化,從感性認識達到理性認識的階段。實現質的飛躍。堅持從實際出發,是毛澤東極為突出的特點。其實我們不難發現,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所闡述的觀點和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完全統一的。
《實踐論》是毛澤東同志最杰出的哲學著作之一。一九三七年,毛澤東結合中國具體的社會實踐,深刻地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密切聯系。毛澤東同志以“實踐論”為題闡述認識論問題,有理論和實際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和基本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主要特征;二是黨內存在的“左”傾教條主義,輕視實踐,造成中國革命的嚴重損失,用實踐的思想教育廣大黨員和干部,具有現實針對性。雖然距離《實踐論》問世已經過去了75年,但它對認識當今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道路上出現的社會性問題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中,有必要再讀《實踐論》一文。(轉載于:實踐論心得)這是一篇情理兼備的文章。讀完后,我既有文學上的美感,又有哲理上的收獲。結合工作實際,我個人覺得,它給我比較重要的啟示是:
成規,不求創新。長灘鎮是農業鄉鎮,工業處在起步之中,工作推進中農業工作是重點,并不是想當然的工業項目建設,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一是要創新思路,全力推進現代農業。用經營企業的理念強力推進現代農業,重點實施了國家商品糧基地試驗示范、有機質提升試驗示范和安坡生態娃娃魚特種養殖項目建設。二是要突出特色,著力打造名特優種養殖業。把主導產業培植作為農業增效的突破口,重點培植四大主導產業:有機稻訂單農業、山林養雞、娃娃魚特色養殖、湘蓮產業。三是要科學調度,全力抗旱保春播。今年春天長灘鎮降水量偏少,必須要確保人蓄飲水安全、春播生產和農村穩定,為實現全年糧食增產增收奠定良好基礎。
2、理性認識的獲得,應該在感性材料上收集、提練,推理。要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上做工夫。長灘鎮近幾年來將機關干部周四學習做為首要任務來抓,每周四學習時間由政治理論課、機關干部匯報當前工作、討論解決當前鄉鎮發展的存在的重大問題等內容組成,這個過程就要求機關干部認真梳理工作中的千頭萬緒,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同時也是理論認識獲得的過程。我認為,這個良好的習慣應該繼續堅持,并不斷完善。
3、實踐需要時??偨Y??偨Y的過程是一個認識飛躍的過程。要善于在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中學習,在再認識的環節上下功夫。不論是學習還是總結,都要找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在結合中升華,在結合中創新,在結合中發展。實踐論告訴我們,要常常地在實踐中讓認識升華,而通過總結,可以讓實踐經驗上升到理性的認識。所以,盡量營造成一個實踐、認識、總結、再實踐的良性循環。篇五:《實踐論》讀書心得毛澤東《實踐論》讀書心得1937年7月,正是中國革命的生死關頭,黨內卻出現了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誤導了黨和軍隊的革命決策,嚴重妨害著革命的發展。突出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中實踐的重要意義,而寫出《實踐論》。
式,階級斗爭,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總之社會實際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社會的人所參加的?!边@樣的一種觀點糾正了一些人狹隘的實踐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展,也為迷惑中的人們指明了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向。
有人說毛澤東的《實踐論》文題雖為“實踐論”,但其論述的過程卻始終不離開認識。確實如此。毛澤東在“哲學就是認識論”(1964年)就說過,“通過不斷闡述認識與實踐的聯系,從而更能深刻地表達實踐、解釋實踐。關于從實踐到感性認識,再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的道理,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沒有講清楚。列寧也沒有講清楚。列寧寫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只講清楚了唯物論,沒有完全講清楚認識論。認識與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講知行一致同樣需要建立在認識的基礎上,而實踐在認識的整個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認識來源于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系,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然后,隨著社會實踐的繼續,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全體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系,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為理性認識。再而,“認識有待于深化,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于發展到理性階段”,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認識的不斷深化,無不基于實踐這一基礎。無產階級對于資本主義的認識,中國人民對于帝國主義的認識,以及戰爭的領導者對于戰爭的認識等等皆是如此?!罢J識——實踐——再認識”是《實踐論》的實踐路線。認識的目的不是認識本身,而是用于實踐、改造世界。因而,就認識而言,它是為實踐做準備的,它是為實踐服務的。實踐的成功與否既知行能否一致很重要的就是在于是不是很好的運用了認識的成果。古語云,“吃一鑒,長一智”若長一智的是別人,就有必要聽聽老人的意見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早在革命時期的毛澤東對于這句話給了一個深刻準確的詮釋: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于是認識被證實了,如果達不到,就會在實踐中失敗,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失敗者成功之母”。鄧小平上臺后的一系列實踐也證明了毛澤東當時的詮釋是正確的,知行一致也在此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實踐出真知?!秾嵺`論》談到,“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無論何人要認識什么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鄙钜彩菍嵺`。人們是在學車的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中體會到如何掌握方向、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將自己推向前方的;人們是在一次次演算、一次次試驗后將衛星送上太空,把民族力量推向高峰的。
《實踐論》是毛澤東對于實踐的正確而系統的見解,對于指導當時的中國革命,指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實踐論可以給青年尤其是“80后”或成為“泛90”的當代大學生以重要啟示和指導。在學習上,要多動腦勤動手,比如我們學英語,因為說得差而不說,總是把話放在心里念,一個個“啞巴英語”我們就不可能說好英語。在與人交往中,要真心誠意,客觀的對待他人。以后參加工作,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積極參與。許多事物,必須我們親身實踐才能得到真實的、正確的感知,才會知道葡萄不僅有酸的還有甜的,才能經得住實踐的考驗,做到知行一致。以旁觀者的心態,是不能學到東西的;以紙上談兵的方法開展工作,只能造成揮淚的結局。知行一致,需要實踐先行。
《實踐論》一文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1937年7月的論文著作?,F收集于《毛澤東選集》中,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章。
時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革命戰爭即將到來。在中國共產黨內,曾經有一部分教條主義的人長期拒絕中國革命的經驗,否認“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這個真理,而只生吞活剝馬克思主義書籍中的只言片語,去嚇唬人們;還有另一部分經驗主義的人長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斷經驗,不了解理論對于革命實踐的重要性,看不見革命的全局,雖然也是辛苦地—但卻是盲目地在工作。這兩類人的錯誤思想,特別是教條主義思想,曾經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國革命受了極大的損失,而教條主義者卻是披著馬克思主義的外衣迷惑了廣大的同志。為了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去揭露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這些主觀主義的錯誤,于1937年7月毛澤東寫了《實踐論》這篇文章。毛澤東曾以這篇文章的觀點在延安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作過演講,目的在于揭露輕視實踐的教條主義觀點,教育披著馬克思主義迷惑廣大群眾的同志,使他們理論聯系到具體的革命實踐中來。
《實踐論》以認識和實踐即“知”與“行”的辯證關系為中心全面系統地闡和發揮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具體地論述了實踐及其在認識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強調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首先,文章闡明了實踐的基本形式,實踐和認識的關系及實踐在認識地位中的地位。指出“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薄叭说纳鐣嵺`,不限于生產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多種其他形式,階級斗爭,政治生活,科學藝術活動,總之社會實際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社會人所參與的。所以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位,認為人的實踐一點也離不開、排斥一切否認實踐的重要性,使認識離開實踐的錯誤理論?!辈⑶?,“無論從認識的源泉,認識的發展動力,還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來看,都離不開人的實踐活動?!笨傊?,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其次,文章闡述了認識的發展過程,指出認識過程要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和由理論到實踐兩次飛躍。實現兩次飛躍之后,認識運動“既完成了,又沒有完成”,因為認識的發展過程是無限的,是階段性和無限性的統一。
再次,闡述了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強調絕對真理是有的,但它存在于相對真理之中,離開相對真理的絕對真理是不存在的。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就是絕對的真理。并著重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開辟和認識真理的道路?!碧岢隽烁脑炜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任務,指出“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爭,包括了實現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的任務”。
此外,文章還對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主要內容作了高度概括。指出通過實踐來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行了高一級的程度。
《實踐論》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要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觀察,有感性到理性,理解事物的演進變化,分清事物彼此間的區別聯系,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循環往復,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具體地說就是在對任何事情沒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出任何結論。
在應對、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先要觀察事物的外在屬性,盡可能多地從不同側面觀察事物的特性,詳細的描述事物的外在特性要素,從感性上對其進行整體感知。其次更重要的是,觀察事物的內在屬性,探尋事物的內在屬性,盡可能地多舉事物內在特性之間的各個要素。任何一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外因相結合作用的,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內因是其根本性的東西。我們在認識事物發展的時候,不僅要分清事物發展所處的階段、地位,運用普遍的、聯系的、全面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之。對事物的外在形式,表象的東西進行觀察、分析進而上升到事物內部特性的認識,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實現認識論實踐的第一次飛躍。
在實現實踐論第一次飛躍之后,我們應該將實踐認識理論返回的實踐中去,接受實踐的考驗,進一步去指導實踐。我們學習、認識、觀察事物過程就是理論聯系指導實踐的過程。我們學習別人的正確的東西,用之來指導我們的實踐,反之,我們在實踐的同時也檢驗了別人理論的正確與否?重復往返,不斷深入。正確的理論不斷指導我們的生活實踐,影響著整個人類社會的認識和發展。
在認識的過程中,理性認識還依賴于感性認識,我們必需堅持反對“唯理論”即只承認理性的實在性,不承認經驗的實在性,以為只有理性靠得住,經驗是靠不住的?!敖涷炚摗卞e誤在于不知感性才材料固然是客觀外界的真實反映,這兩種認識錯誤多我們都是不利的。而認識有待于深化認識事物要完全地反映整體,反映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規律性,這就需要我們用腦子思考,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正如《實踐論》所述的,認識與實踐是相互統一的,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本質規定。我們在生活、學習實踐中要用到這一原理,必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言之有物,不說空話。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全面貫徹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路線。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首先要認識自我。只有“認識你自己”才能改造你自己,進而認識和改造世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是上帝安排給我們的任務,這過程中我們要堅持認識與實踐的統一。因為此兩者是相互依賴,彼此制約的。我們認識世界就是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需正確地認識世界。這需要我們提高自己觀察處理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能力,尤其是實踐能力,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勿犯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能人云亦云。
為了更好地認識自己、改造自己進而認識和改造世界,包括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我們要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當然真理是相對的。這需要我們努力做到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對待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必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做到堅持和發展的統一。只有創新,才能不斷發展,創新又是堅持和繼承為前提的。把繼承和創新統一起來,理論才能真正順應時代和實踐的呼喚,體現于時俱進的要求。
《實踐論》是一篇杰出的具有創造性的貢獻的馬克思主義著作,既豐富和發展了《反對本本主義》關于從實際出發,調查研究,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思想。深刻地闡明了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中實事求是的基本觀點,科學地解決了幾千年來中國哲學史上爭論不休的行、知問題,為中國哲學的發展增添了極其光輝的一頁。它與《矛盾論》等為我們黨確立了科學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為延安整風作了理論準備,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我們必需應該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并不斷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面落實行動,用知識武裝自己,在實踐中檢驗自己。注重理論實踐創新,激發自己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實踐的激情,不斷拓展自己的新視野。不斷探索科學真理,弘揚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做到看清對象,有的放矢,對自己,對社會生活的理想付諸行動。不斷提高認識和實踐的素質的能力,爭取做有為的青年,成為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
《實踐論》是毛澤東關于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代表著作?,F在結合自身情況,談談個人的讀書心得。本文是《實踐論》讀書的心得,歡迎閱讀。
最近,按照省廳和警令部“三讀”活動的安排和要求,我認真閱讀了毛澤東的《實踐論》,深受啟發,總有一種清新之氣如春風般撲面而來的感覺,除了因一些舊事遠去的生疏感外,并不覺得煩難。
《實踐論》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我認為,不懂得哲學的人,是無法深刻理解事物的,沒有哲學思維功底做鋪墊,也是無法進行事物抽象思維的,因此,認真學習哲學十分必要。一九三七年毛澤東之所以以“實踐論”為題闡述認識論問題,有理論和實際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和基本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主要特征。二是黨內存在的“左”傾教條主義,輕視實踐,造成中國革命的嚴重損失,用實踐的思想教育廣大黨員和干部,具有現實針對性。毛澤東在《實踐論》中總結出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边@是正確的實踐觀?!白杂X投身公安工作實踐中去”,相信這也是對于我們每一個民警的要求,同時也是新時期公安工作發展的需要。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不但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實踐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真理又是相對與絕對的辯證統一,所以要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真理。公安工作,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不能用理論去切割事實,而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地驗證、修改、補充、完善工作機制,以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路線?!皩嵺`、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边@是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根據這一基本原理,在公安工作中必須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路線,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毛澤東指出:“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從感性認識而主觀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主觀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币虼?,對工作對象的認識,就不能滿足于經驗層次,而要經過思考、實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求得理性認識,總結規律性。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正是在長期、細致的實踐中,達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環狀態。
只有在公安工作中大膽實踐,才是我們對于公安工作認識的真理性標準。毛澤東同志對于這句話給了更加深刻準確的詮釋: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于是認識被證實了,如果達不到,就會在實踐中失敗,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
少數民警總埋怨機會太少,機會從來就不是少,而是機會來了我們沒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們要積極提升自我,積極了解各方面知識與經驗,這樣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把握機會,創造成功。我們要抓緊機會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才能做有準備的人。
《實踐論》談到,“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無論何人要認識什么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于(實踐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边@說法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正是許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實踐論》引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我們要認真學習它,并領悟其中的思想,應用于我們的實踐,從而使我們更好的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獲取成功,在實踐中得到經驗。
1937年7月,正是中國革命的生死關頭,黨內卻出現了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誤導了黨和軍隊的革命決策,嚴重妨害著革命的發展。突出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中實踐的重要意義,而寫出《實踐論》。
《實踐論》開篇就批判了馬克思以前的唯物論:“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展,去觀察認識問題,因此不能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系,即認識對生產和階級斗爭的依賴關系?!边@是毛澤東結合中國的客觀實際和中國革命的特殊情況而得出的評價。同時,《矛盾論》又講到“馬克思列寧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理?!币环矫?,中國共產黨仍然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領導,用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全軍;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內的部分先進的思想分子和革命戰士根據馬克思思想在中國的傳播運用以及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說明不能將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教條化和經驗主義。
在闡述實踐活動的重要作用時,毛澤東首先說明了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泵珴蓶|承認生產活動活動是社會實踐的一種形式,同時又提出了“人的社會實踐,不限于生產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多種其他的形式,階級斗爭,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總之社會實際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社會的人所參加的?!边@樣的一種觀點糾正了一些人狹隘的實踐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展,也為迷惑中的人們指明了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向。
有人說毛澤東的《實踐論》文題雖為“實踐論”,但其論述的過程卻始終不離開認識。確實如此。毛澤東在“哲學就是認識論”(1964年)就說過,“通過不斷闡述認識與實踐的聯系,從而更能深刻地表達實踐、解釋實踐。關于從實踐到感性認識,再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的道理,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沒有講清楚。列寧也沒有講清楚。列寧寫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只講清楚了唯物論,沒有完全講清楚認識論。
認識與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講知行一致同樣需要建立在認識的基礎上,而實踐在認識的整個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認識來源于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系,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然后,隨著社會實踐的繼續,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全體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系,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為理性認識。再而,“認識有待于深化,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于發展到理性階段”,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認識的不斷深化,無不基于實踐這一基礎。無產階級對于資本主義的認識,中國人民對于帝國主義的認識,以及戰爭的領導者對于戰爭的認識等等皆是如此。
“認識——實踐——再認識”是《實踐論》的實踐路線。認識的目的不是認識本身,而是用于實踐、改造世界。因而,就認識而言,它是為實踐做準備的,它是為實踐服務的。實踐的成功與否既知行能否一致很重要的就是在于是不是很好的運用了認識的成果。古語云,“吃一鑒,長一智”若長一智的是別人,就有必要聽聽老人的意見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早在革命時期的毛澤東對于這句話給了一個深刻準確的詮釋: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于是認識被證實了,如果達不到,就會在實踐中失敗,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失敗者成功之母”。鄧小平上臺后的一系列實踐也證明了毛澤東當時的詮釋是正確的,知行一致也在此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實踐出真知?!秾嵺`論》談到,“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無論何人要認識什么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鄙钜彩菍嵺`。人們是在學車的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中體會到如何掌握方向、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將自己推向前方的;人們是在一次次演算、一次次試驗后將衛星送上太空,把民族力量推向高峰的。
《實踐論》是毛澤東對于實踐的正確而系統的見解,對于指導當時的中國革命,指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實踐論可以給青年尤其是“80后”或成為“泛90”的當代大學生以重要啟示和指導。在學習上,要多動腦勤動手,比如我們學英語,因為說得差而不說,總是把話放在心里念,一個個“啞巴英語”我們就不可能說好英語。在與人交往中,要真心誠意,客觀的對待他人。以后參加工作,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積極參與。許多事物,必須我們親身實踐才能得到真實的、正確的感知,才會知道葡萄不僅有酸的還有甜的,才能經得住實踐的考驗,做到知行一致,。以旁觀者的心態,是不能學到東西的;以紙上談兵的方法開展工作,只能造成揮淚的結局。知行一致,需要實踐先行。
統一觀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實踐論》的基本內容有如下幾個方面:
毛澤東同志系統地闡明了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指出實踐基本內容、基本形式和基本特點。
他指出真理是通過實踐發現、證實和發展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全面具體闡明了認識發展過程中的兩次能動飛躍,即從感性認識能動地飛躍為理論認識,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飛躍為實踐。
指出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深刻地揭露了“左”、“右”傾機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
明確了無產階級和其他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爭既包括改造客觀世界,又包括改造主觀世界。
《實踐論》的中心思想是全面論述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著重說明辯證唯物主義論的知行統一觀,即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反對一切離開具體歷史實踐的“左”、“右”的錯誤思想。
實了,如果達不到,就會在實踐中失敗,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失敗者成功之母”。通過闡述認識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認識究竟怎樣從實踐產生,而又服務于實踐。
“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备杏X是對現象問題的解決,理論是對本質問題的解決,兩者都離不開實踐。簡言之,感性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是認識的深入階段。感性有其不可替代的前提性作用,是理性思辨的基礎。沒有感性的直接觀念,就沒有進一步思維的可能。與此同時,我們又不能僅僅停留在初級的感性階段,沒有感性向理性的那一次飛躍,思維的深度只能限于直觀的淺層次階段,從而斷絕了思想深刻以至于深刻的可能,乃至于關閉通達真理的大門。
《實踐論》中關于主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具體歷史統一的原則,要求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必須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國各方面建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但由于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環境壓力越來越大。
《實踐論》中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的觀點,要求我們在社會主義改革中,必須用改革的實踐來檢驗改革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正確性。凡是實踐證明是成功的,那就是正確的,必須堅持下去?!秾嵺`論》關于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必須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要把握人的全面發展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充分認識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針對性。群眾利益無小事,環境污染危害群眾健康,必須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加大對重點污染行業和重點區域的監管力度,認真解決影響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環境熱點、難點問題;嚴格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強化環境安全事故防范,維護環境安全。
要用現實客觀的方法。在解決感覺的真實性方面,在解決理論的真理性方面。
。
毛澤東在文中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認識某種或某些事物,便只有親身參加于變革現實、變革某種或某些事物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觸到那種或那些事物的現象,也只有在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暴露那種或那些事物的本質而理解它們”。盡管就我們個人而言,我想我們距那些能夠變革現實的斗爭還是比較遙遠的——我們更多的是要去辨別某種或者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本質,對于我們來說的意義,以及我們該怎么去對待,但是這段話告訴我們如果想要獲得對某種或者某些事物的正確的認識就必須得自己去親身接觸,親自經歷,這樣才有可能了解到他們的本質,才能夠獲得最接近事實的認知。
學校組織學習了有關毛澤東撰寫的《矛盾論》和《實踐論》,讓我對毛澤東從革命初期到抗戰勝利的整個過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體會到了當時他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寫作背景。
這兩部著作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兩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澤東哲學思想形成的主要標志,它們分別從辯證法和認識論兩個方面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做出了哲學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與認識論。
《實踐論》以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為基本線索,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主要內容,本質特征和重要意義,堅持和發展了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闡述這以下四個基本問題: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認識的辯證過程,即從實踐認識的過程,又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批判“唯理論”和“經驗論”;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關系?!秾嵺`論》探討了馬克思主義真理觀和認識論,結論是通過實踐發現真理,而又通過實踐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皩嵺`、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矛盾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p>
通過學習《矛盾論》使我更加認識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自始至終存在著矛盾,而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所以,我們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據不同的情況解決不同的矛盾,要確立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做到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在《矛盾論》中闡明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是兩種宇宙觀的對立。形而上學的宇宙觀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態和種類,都看成是永遠彼此孤立和永遠不變化的。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與此相反,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不斷運動和變化發展的;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睘槲覀兘沂玖嗣苁鞘挛锇l展的根本動力,指出了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貫穿于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從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來說,矛盾的普遍性是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處處有矛盾。
作為一名教師,要運用兩論的哲學觀點處理工作中的出現的問題,兢兢業業干好的本職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有效地開展工作。
實踐論是毛澤東的一本哲學著作,闡釋了實踐的重要性。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哪些心得?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實踐論。
一起來看看。
《實踐論》是毛主席一生當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不妨說這是中國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因為這篇文章拯救了當時的中國。為了揭露這種不好的現象,從而推動中國革命的發展,毛主席寫了這篇著名的文章。毛主席憑借著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深刻的揭示了“知和行”的關系。
即我們應該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讀完這篇文章,使我對辯證唯物主義有了一些了解,以前只知道有這個名詞,卻不知道它代表這什么。首先,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一切有關知識,離開生產活動是不能得到的。再者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
實際的情形是這樣的,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物質生產過程中,階級斗爭過程中,科學實驗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這充分的表明了,認識對社會實踐有著依賴性的關系。
剛開始讀這篇文章感覺有點讀不懂,因為感覺有些哲學的思想。讀著讀著覺得這篇文章和自己走的越來越近,讓我漸漸明白了知與行的道理。認識來源與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系,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
然后,隨著社會實踐的繼續,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全體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系,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為理性認識。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質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離的,它們在實踐的基礎上統一起來了。
毛澤東在《實踐論》一文中,以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為基礎,聯系我國的具體社會實踐,深刻地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密切關系。在讀完《實踐論》以后我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觀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而這將指導我在以后的生活中的行為。
毛澤東在文中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認識某種或某些事物,便只有親身參加于變革現實、變革某種或某些事物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觸到那種或那些事物的現象,也只有在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暴露那種或那些事物的本質而理解它們”。盡管就我們個人而言,我想我們距那些能夠變革現實的斗爭還是比較遙遠的--我們更多的是要去辨別某種或者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本質,對于我們來說的意義,以及我們該怎么去對待,但是這段話告訴我們如果想要獲得對某種或者某些事物的正確的認識就必須得自己去親身接觸,親自經歷,這樣才有可能了解到他們的本質,才能夠獲得最接近事實的認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能夠聽到人們談論某某人、某某產品據說怎么樣怎么樣的,有時甚至已經與最初發表評論的人的說法完全相反了,可是卻沒有人想到要去驗證,只是人云亦云,而這有時甚至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就拿我們交友來說吧,不可能有哪個人能夠取得所有人的好感,喜歡他的人會對他評價很高,不喜歡他的人就對他沒有什么好感,有時甚至會出言詆毀,如果你只是通過某個人的評價就構成了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或許你運氣很好的交到了一個合你胃口的好朋友,或許,你就交到了一個品格很差勁兒的損友。人們常說要知道一個人怎么樣就看他周圍的朋友,這句話并不完全正確,但是反映出了朋友對于一個人的影響之深刻。因此,也許由于你的錯誤認知而交的這個損友就會影響到你的一生。所以,我覺得我們要了解一個人你必須去與他接觸,在與他的交往中積累自己的認知,最后對其作出一個較為客觀全面的評價,從而決定他在你心目中的定位。對于其他事物也是一樣的,只有自己親自去嘗試,去體驗,才能夠得到最準確的認識。當然了,這并不是說我們得以自己的主觀思想為準,忽視其他人的一切想法,只是提醒我們別人說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我們必須得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檢驗,從而得到事實的真相。
我們在實踐中得到了理論的認知,我們還得把它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樣才能夠發揮它的指導作用,使其具有現實意義。正如毛澤東所說,“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么,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茖W社會主義的學說源于西方,可是西方社會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并未把其運用到制度建設中去,所以對其而言,科學社會主義頂多就是個出色的理論,而沒有什么實際意義。而對于我們這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來說,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是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實施的指導思想,指導著我們的社會建設,對于我們的社會進步有著無法忽視的重大意義。而我們在運用科學社會主義指導我們的社會建設的同時也在實踐中不斷地為其補充著新鮮的血液,使其散發著活力??梢?,一個理論只有把它運用于實踐中去才能夠使其不只是一個空架子,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夠使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實踐論》一文讓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實踐對于得到正確認識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讓我意識到了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的必要性。就我來說,我總是知道該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卻往往只是知道而已,而沒有付諸行動,因而沒有得到自己理想的結果。今后,我將把自己的想法切實地落實到行動中去,讓自己做到最好。
在高中的政治課本中就學過與實踐有關的一些理論,通過閱讀毛主席的《實踐論》,我更進一步認識到了實踐的重要性。毛主席的《實踐論》是其最杰出的哲學著作之一,是在1937年7月,在中國革命的生死關頭,黨內卻出現了兩種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妨害著革命的發展的情況下,毛主席為了揭露這種不好的現象,從而推動中國革命的發展,寫了這篇著名的文章。毛主席在《實踐論》中闡述了四個基本問題。第一,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第二,認識的辯證過程,即從實踐認識的過程,又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第三,批判“唯理論”和“經驗論”。第四,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關系。我認真閱讀了毛主席的《實踐論》,深受啟發,以下是我讀完這篇文章的感悟。
實踐是認識的前提和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對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和評價,如果我們想知道正確的答案最好自己去實踐一下。就如我們想知道葡萄是酸是甜,就可以去品嘗然后得出答案,而不是光聽被人講。毛主席認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生產實踐活動是人首要的基本的實踐活動。人類為了生存,就必須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人類也在這種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獲得自身的發展。無論是在什么樣的社會形態下生存,無論是什么形式的活動,都離不開人。因此,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基礎,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只有從實踐中得出的認識才是有根據的認識。正所謂“實踐出真知”,人的知識、才能歸根到底來自實踐。這并不排除接受間接經驗和學習書本知識,事實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無必要事事直接經驗。就每個個人的知識而言,大量是從間接經驗、書本中學來的。但一切知識就其最初來源而言,仍然是實踐。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新的認識,豐富自己,不斷增加自己的頭腦儲備。
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人的認識是從實踐中產生,又服務于實踐的。這種能夠服務于實踐的認識是一種理性認識,是人們在頭腦中運用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從而得出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理論是源于實踐的,只有親身投入實踐,才能獲得對事物的理性認識。無論任何人要認識任何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實踐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否則是沒有辦法解決的。然而,人的生命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件事都親自去實踐,但我們可以借助前人的優秀理論成果來指導自己的實踐。但我們必須選擇正確的理論,因為只有用正確的理論來指導實踐,我們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否則,我們就會被引向歧途。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過感性認識達到的理性認識是否具有科學性,是否能成為真理,判定認識或理論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需要把它放回到實踐中去檢驗,看是否符合預定的目的。如果預定的理論在同一實踐過程中變為事實,這種理論就會成為客觀真理,這個認識的過程也就隨之完成了;如果這種理論經過實踐檢驗與客觀現實不符合,則還需要繼續認識,不斷糾正錯誤認識,最終獲得真理性認識。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如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就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
毛主席有句。
名言。
:“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边@就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重視實踐,動手實干,因為許多事情看明白了,行動計劃制定出來了,但是不干就不能落實,更不能實現目標。就好像我自己經常會為學習制定計劃,但是我并沒有毅力去實踐,所以我一直都不能享受到計劃實現的成果。于是我深深明白要勇于實踐,這就要克服畏懼情緒。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當你接受一項任務時,剛開始時可能是困難重重,就退縮。但是,如果你埋下頭,不氣餒、不抱怨、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到底,就沒有干不成的事情,這樣,我們就會有成就感了。
其實,我覺得我們的學習也是缺少實踐的,從小學到高中,我們都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考上一所好的學校,為了取得好的成績,我們拼命學習,學習那一大堆的教科書就是為了應付考試,但對于一個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人,學這些理論無異于紙上談兵,在當時是記得很牢,但是沒有實踐,我們就學不會真正的知識,因為我們沒有親身實踐?,F在到了大學還好,在學校的提倡下,我們很多學生都會在假期去進行與自己專業有關的實踐,盡管有一些是與自己專業無關,但是我們也還是可以從中獲得認識。通過社會實踐,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開闊視野,了解社會,體驗了生活,更使我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要改進的方面,最重要的是更加明確了自己今后應該努力的方向。
很多東西并沒有說出來的那么簡單,只有自己去實踐,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真諦。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再好的認識,看似再完美的理論,不經歷實踐的洗禮,就不可能開出美麗的花朵。我們要敢于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主觀認識,在實踐中得到教訓,從而在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中,改造世界,提升自己?!秾嵺`論》在當時就起了重大的作用,現在它仍有積極的價值,我們要認真學習它,并領悟其中的思想,應用于我們的實踐,從而使我們更好的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獲取成功,在實踐中得到經驗,享受成功的快樂。
。
《實踐論》是毛澤東在當時中國進行艱難的革命,革命失敗后的反思總結,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觀點批判黨內存在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這些主觀主義的錯誤,結合中國的具體實際,深刻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密切聯系。
下面先來了解一下實踐和認識吧。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決定了其他一切活動。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有生產活動、階級斗爭、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社會實際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打下了人的烙印,人類的社會生產活動逐步向高級發展,人們的認識也是不斷發展的。以實踐為基礎的認識,分為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感覺只能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實踐。你要有知識就得參加變革社會的實踐,通過實踐來運用理論知識。我們都知道實踐決定認識,通過實踐發現、證實、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到能到的指導實踐,改造主客觀世界,注重實踐和認識的循環往復,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學習了毛澤東的《實踐論》,我明白了認識依賴于實踐,只有不斷的實踐,我們才能擁有正確的認識,也只有把認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我們在學校學習,吸收老師講解的知識,使我們對某一種認識有了初步的理解,但這種理解還只是非常淺顯的,不深刻的。需要我們把它運用到實踐中去,也就是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
實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實踐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挫折,有困苦。但只要做到多吃苦、多實踐,我們就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毛主席于1937年7月寫下了這篇著名的哲學著作《實踐論》,蘊意深刻,內涵豐富,對于糾正當時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推進中國革命的正確發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給處于水深火熱的抗日中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的道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今天,《實踐論》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以及提高自己對于人生、世界的認識,依然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
在文中,作者用唯物辯證主義的觀點論述了認識的過程,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毛主席指出:“認識的過程,第一步,是開始接觸外界事物,屬于感覺的階段。第二步,是綜合感覺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是形成概念、做出判斷和推理的階段。至此,認識運動還沒有完結,毛主席在文中指出:將預想的思想、理論、計劃、方案在同一過程的實踐中變為事實,或者大體上變為事實。
那么,對于這一具體過程的認識運動算是完成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于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因此,從認識事物,到形成正確的思想,做出正確的判斷,再將這種想法投身于實踐中,是一個連貫的過程。
文章中毛主席的許多觀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作者曾說道,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的問題。理性的東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來源于感性,否則理性的東西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木之本。因此,一個閉目塞聽、同客觀外界根本絕緣的人,是無所謂認識的。認識開始于經驗--這就是認識論的唯物論。還有就是認識有待于深化,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于發展到理性階段。
只要是在認識過程中根據于實踐基礎而科學地改造過的東西,就是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東西。就好像庸俗的事務主義家不是這樣,他們尊重經驗而看輕理論,因而不能通觀客觀過程的全體,缺乏明確的方針,沒有遠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見。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這就是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對馬克思哲學的深刻思考。
文中有一句話:一切科學的(正確的、鄭重的、非瞎說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著自然。這就說明了社會的人在他們的生產和階級斗爭的復雜的、經常反復的實踐中,由感性認識到論理認識的推移的運動。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探索,學會發現,學會思考,從經過我們縝密推理和判斷的抽象思維中,我們往往能獲得更加可靠的答案。
文中說到,如果要直接地認識某種或某些事物,便只有親身參加于變革現實、變革某種或某些事物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觸到那種或那些事物的現象,也只有在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暴露那種或那些事物的本質而理解它們。這正如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識里手”,有了道聽途說的一知半解,便自封為“天下第一”,適足見其不自量而已。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有個成語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边@句話對于人們的實踐是真理,對于認識論也是真理。離開實踐的認識是不可能的。
文章的最后也寫到了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是的,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我們通過自身的實踐去認識這個世界,發現其中的現象,從而形成屬于我們自己的思想,當這種思想不斷完善和發展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時,就可以用它反過來去指導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從而產生巨大的實際能動作用。由此,我們找到了一條提高自己的很好的途徑。
而從全文來看,從黨和國家的高度出發,第一,《實踐論》中關于主觀、理論和實踐、知行統一的原則,要求我們要用認識來能動的作用于實踐,而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必須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這個進程中先后誕生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正確的認識的指導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第二,《實踐論》關于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必須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要把握人的全面發展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充分認識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針對性。第三,《實踐論》中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的觀點,要求我們在社會主義改革中,必須用改革的實踐來檢驗改革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正確性。
不僅如此,《實踐論》對于我們自己本身,也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作為一個機械專業的學生,我們以后要走入社會,走入企業和公司,不管走到哪里,我們都要保持嚴謹的心態,不能有麻痹大意的思想。同時,我們在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必須有精湛的業務技術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們要學會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比如,在繪圖設計產品時如果沒有按照標準尺度和規范隨隨便便,下一步的加工就無法進行,再多的心血也是白費。而在大學生活中,我覺得我們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一個認識的過程。
實踐和認識的統一,才是根本。沒有認識過程的進步和積累,實踐就永遠是虛無縹緲的。只有正確對待實踐與認識過程中的辨證關系,才是觀看事實的真相和本源。雖然實踐第一,但是不能忘記,理性認識的獲得,還應建立在感性材料上的收集、提煉和推理的基礎上。這時,就要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諾大的大學寶庫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獲得自己想學的,同時也要總結自己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所犯下的錯誤,如此,才可以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而以后在大學畢業后更好的去適應這個社會。
總之,《實踐論》引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我們要認真學習它,并領悟其中的思想,應用于我們的實踐,從而使我們更好的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獲取成功,在實踐中得到經驗,并最終走向成功。
在《實踐論》中總結了,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在過去的高考課本里,我們學大多數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對于一個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人,學這些理論無異于紙上談兵,即使當時記得很牢,但是如果沒有實踐,你就學不會真正的知識,因為你沒有形成共鳴,而知識和經驗的掌握大多來自于親身實踐?,F在你回想一下高考的知識你還記得多少。如果現在讓我們去再考又可不可以考到原來的分數呢?所以實踐是重要的。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边@是正確的實踐觀?!白杂X投身社會實踐中去”,相信這也是對于我們年輕人的一個要求,同時也是我們進步的一個最好手段。所以,在實踐中進步,從現在開始。
《實踐論》論文的語言不僅直白生動,還準確。對于論文而言,語言的準確性是第一位的。通篇用的都是常見的詞匯,但卻十分精確地表達出了作者的思想內涵。比如說,“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在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話,在技術發達的現代雖然可以實現這些話,然而真正親知的是天下實踐著的人,那些人在他們的實踐中間取得了‘知’,經過文字和技術的傳達而到達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間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認識某種或某些事物,便只有親身參加于變革現實、變革某種或某些事物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觸到那種或那些事物的現象,也只有在親身參加變各現實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暴露那種或那些事物的本質而理解它們?!焙啙嵕_的例子把要說的問題一語道破,這也算是的高明之處了吧!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組成同性質,你就得實行物理學和化學的實驗,變革原子的情況。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論和方法,你就得參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經驗,事實上多數的知識都是間接經驗的東西,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識?!睂嵺`,不論是怎樣的工作都離不開實踐,實踐出真知!
實踐也是要求我們對于時間和空間有個統一,因為不同的時期和地點則要求我們進行不同的實踐,在整篇實踐論當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符合當時歷史背景的具體實例,用那些實例說服人們,我們也知道,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所以在不同的時期地點,進行不同的實踐。
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蓖緦τ谶@句話給了更加深刻準確的詮釋: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于是認識被證實了,如果達不到,就會在實踐中失敗,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
許多人總埋怨機會太少,機會從來就不是少,而是機會來了我們沒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們要積極提升自我,積極了解各方面知識與經驗,這樣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把握機會,創造成功。我們要抓緊機會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才能做有準備的人。
《實踐論》談到,“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無論何人要認識什么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于(實踐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边@說法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正是許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實踐論》引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我們要認真學習它,并領悟其中的思想,應用于我們的實踐,從而使我們更好的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獲取成功,在實踐中得到經驗。
在面對民族存亡的危機時刻,為了糾正黨內教條主義、經驗主義錯誤,擺脫中國革命的困局,推動革命的發展,毛澤東創造性地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寫就了《實踐論》。在《實踐論》中,毛澤東不僅從哲學層面將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進行了高度概述和總結,還從中國社會的實際出發,深刻論述了認識和實踐的關系,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豐富和發展?!秾嵺`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之作。因此,深刻把握《實踐論》的內容、領悟其中的思想真諦,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深遠意義。
在《實踐論》中,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的角度出發去認識客觀世界,并在實踐的基礎上把握規律,實現主客觀的統一?!秾嵺`論》一開篇就對實踐的內涵和形式進行了分析。毛澤東認為:“人的社會實踐,不限于生產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多種其他的形式,階級斗爭,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總之社會實際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社會的人所參加的?!蔽镔|生產、階級斗爭、科學實驗是實踐的三種基本形式,在此,毛澤東對馬克思的“實踐”概念進行了豐富和發展,賦予了“實踐”更廣義的解釋。在認識和實踐的關系上,毛澤東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的地位,認為人的認識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排斥一切否認實踐重要性、使認識離開實踐的錯誤理論”。在此基礎上,毛澤東又進一步闡明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發展動力、目的以及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在突出實踐的重要地位的同時,毛澤東也強調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在《實踐論》中,毛澤東從辯證的角度看待認識與實踐的關系,實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實踐論》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社會的實際進行了有效的結合。毛澤東指出:“馬克思主義看重理論,正是,也僅僅是,因為它能夠指導行動。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瘪R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科學的理論,如果不與具體的條件、實際相結合,超越時空,就會失去生命力?!秾嵺`論》一方面肯定了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真理對無產階級革命的指導作用,另一方面強調了中國革命的特殊性,提出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
《實踐論》強調了人的一切認識離不開實踐,實踐是認識的開端,“只有社會實踐才能使人的認識開始發生”?!巴ㄟ^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泵珴蓶|從實踐出發分析了認識的整個過程,通過總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區分與聯系、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認識的規律性和上升性等,打破了主觀唯心主義認識論、客觀唯心主義認識論和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局限,構建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將傳統的認識論提升到了實踐認識論的高度。
人的認識從實踐發生,又服務于實踐,要明晰這種聯系,需從認識的整個過程中去把握。在《實踐論》中,毛澤東認為應在實踐的基礎上獲得感性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回到實踐中。在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中人的認識要經歷兩次飛躍。在“實踐—感性認識”的環節,毛澤東堅持唯物主義的反映論,認為人在實踐過程中通過感官獲得對事物表面的、外在的認識;在“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的環節,毛澤東認為由于感性認識階段對事物的認識并不充分,在持續的實踐中人會將引起感覺和印象的東西重復多次引發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形成概念。在這一環節會進一步了解到事物的本質、整體和內部聯系;在“理性認識—實踐”的環節,人們會拿“這種對于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把理性的認識再回到社會實踐中去,應用理論于實踐”,完成認識的第二次飛躍。
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一篇具有偉大里程碑意義的哲學理論著作,是毛澤東同志集中全黨智慧,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的革命實踐相結合,開創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實踐觀念和理論,是指導現當代中國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探索階段偉大成就的科學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是科學的知行統一觀。毛澤東同志的實踐思想,是具有偉大指導意義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突破,對于指導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不可估量的借鑒意義。作為一名大學生,肩負著祖國未來建設的歷史重任,更應該不辱使命,潛心鉆研理論,苦練實踐本領,完善健全人格,在黨的指引和帶領下,為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明天,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唯物實踐論的發展。
“馬克思以前的唯物論,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展,去觀察認識問題”
實踐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關注的最關鍵核心思想內容之一,是馬克思主義先進性的最生動的理論體現之一,也是馬克思主義者區別于其他一切落后思潮的衛道者的生動標志。
對實踐的理性思考與全面關照,肇始于馬克思青年時期的理論探索。其中,馬克思所作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可謂是這一哲學范疇的權威讀本,也是我們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的生動教程。
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獨到見解,鞭辟入里,分解科學,極富戰斗力,充滿了哲學意味之上的指導意義。
馬克思一語中的:“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痹谶@里,馬克思直接引出了關于客體與主體,直觀與本質,感性與理性等哲學范疇的極富意義的討論,將唯物主義在現實中的巨大困境,赤裸裸地暴露在了人民面前。
接下來,馬克思進一步指出:“(費爾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边@就將唯物主義的危局與對實踐的認識程度聯系了起來。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痹隈R克思看來,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便是唯心主義的問題,盡管對于人類精神世界的認識,經院哲學誠然有其貢獻之處。
通過這樣的建構,馬克思開創了一條獨特的對真理的認識之路,即“主觀認識”——“人類實踐”——“客觀檢驗”——“再認知”的一條循環往復不斷上升的朝向真理的通達之路。也為后世馬克思主義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理論發展范式。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便可以稱得上是將馬克思主義唯物實踐論與中國現實國情相結合從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實踐觀的理論典范。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與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脈相承,是極富現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特色的先進的理論的精華。
《實踐論》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我認為,不懂得哲學的人,是無法深刻理解事物的;沒有哲學思維功底做鋪墊,也是無法進行事物抽象思維的,因此,認真學習哲學十分必要。直到今天,我仍經常讀《矛盾論》、《實踐論》這些哲學著作。一九三七年毛澤東之所以以“實踐論”為題闡述認識論問題,有理論和實際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和基本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主要特征;二是黨內存在的“左”傾教條主義,輕視實踐,造成中國革命的嚴重損失,用實踐的思想教育廣大黨員和干部,具有現實針對性?!秾嵺`論》對認識當今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道路上出現的社會性問題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中,有必要再讀《實踐論》一文。首先、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基礎,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這一基本觀點,對批判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和媚外思想,端正在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做人(個體的和社會的人)的思想工作)的態度,有極強的針對性。毛澤東指出:“無論何人要認識什么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于(實踐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蓖瑯?,工作中要了解與掌握人的思想和正確的理論、觀點,都必須深入實踐,調查研究,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掌握第一手材料。教條主義者認識真理的道路的根本錯誤,就在于他們熟讀、背誦和摘引經典書籍的個別詞句,自以為是百分之百正確的理論家,把經典書籍當作教條,生吞活剝,脫離群眾,空談理論,嚇唬人,已經引起人民群眾的反感。如一些打著改革招牌的假經濟學家和所謂精英人物們認為,中國的經濟改革現在已到了攻堅的最后階段,一個十字路口,向前走,就是建立迎合美、英要求的完善市場經濟,不與美、英等國際接軌,就是向后退,就是回到計劃經濟的死路。此類理論謊謬得很(帝國主義用精英之口亡中國的理論),正是這些年來誤國之根源。中國當前確實也處在十字路口。近年來脫離中國實際情況的國營企業私有化運動的后果,已經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廣泛層面上,逐漸浮現。在私有化運動過程中,提出的下崗分流,減員增效的錯誤。
口號。
已造成千上萬國有企業職工下崗,這違背黨和政府最初的承諾違背了黨的宗旨和“三個代表”的精神使得一些人在沒有群眾的監督下造成國有資產有目標的流失;在私有化運動過程中教育產業化造成更多的家庭孩子沒錢讀書甚至于發生極端情況;在私有化運動過程中醫院背離了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原則的改革造成了全國有近一半的病人有病不去醫院去醫院的人一半應住院不住院。激化了社會矛盾、階級矛盾已經到了危害人民和平生活的邊緣嚴重背離了中國共產黨最基本的要求:“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觀念,這是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眹笏接谢\動難道還不應當立即終止嗎?中國的社會形勢、安全形勢和國際環境面臨嚴峻的挑戰對當前中國的一些社會問題和現象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才能解釋也才能找到恰當的對策。這就是必須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與之相適應的市場經濟(以公有制經濟建設為中心其它私有制經濟為輔)。因此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反對教條主義、反對崇洋媚外思想在當前顯得由其重要和緊迫。只有解決了指導思想問題才能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團結、動員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第二,“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备锩碚摼哂兄匾闹笇ё饔?,輕視理論、甚至否定理論的經驗主義同樣是錯誤的。毛澤東嚴厲地批評了經驗主義者,指出“他們尊重經驗而看輕理論,因而不能通觀客觀過程的全體,缺乏明確的方針,沒有遠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見。這種人如果指導革命,就會引導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崩缰袊娜窠逃托l生體系被破壞的問題:實施教育產業化、醫療市場化政策,使我國的全民免費(低費)普及教育及全民衛生體系幾乎完全崩潰,這就是經驗主義者瞎搞的結果。改革方向使國立學校和醫院市場化,使私立學校和醫院貴族化,使窮人看不起病,窮人孩子上不起學。但是窮人孩子受教育的權利被漠視,竟要靠私人籌款和社會捐資(什么“希望工程”),而原有的國有學校和醫院,竟變成了可以大賺其錢的市場。中國人民群眾的這種權利卻正在被市場化進程所剝奪,通過高學費的壁壘,窮人的孩子世世代代將被拋棄!而人民得到醫療衛生救治的基本保障(公費、半公費醫療),也被從根本上破壞了,這樣的改革難道不是謊謬的嗎?毛澤東堅持這樣的觀點:“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薄袄碚撊舨缓透锩鼘嵺`聯系起來,就會變成無對象的理論,同樣,實踐若不以革命理論為指導,就會變成盲目的實踐?!崩碚撀撓祵嶋H、理論對實踐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既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也是黨的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的歷史經驗和基本原則。這要求我們要重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工作者不能就事論事,停留在低水平、淺層次,而要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把各項工作中的實踐問題提高到理論的高度來分析,不斷開創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睂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檢驗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一方面,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的理論、原則、方針、方法以及效果,都需要在實踐中予以檢驗,不能憑主觀想象,也不能局限于原有結論;另一方面,不但“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實踐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真理又是相對與絕對的辯證統一,所以要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真理。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不能用理論去切割事實,而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地驗證、修改、補充、完善計劃、方案,以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第四,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路線?!皩嵺`、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边@是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根據這一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中必須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路線,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毛澤東指出:“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從感性認識而主觀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主觀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币虼?,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中工作者對其作用對象思想本質及其活動變化的了解,就不能停留在具體感性材料的把握上;對工作對象的認識,就不能滿足于經驗層次,而耍經過“思考”、“制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求得理性認識,總結規律性。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正是在長期、細致的實踐中,達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環狀態。實踐已經證明當今中國所面臨的最大危險,并不是強敵外患,而是指導改革的整體思路出了問題。中國人不能老是被美國人和西方人提供的經濟改革模式所誘導。不能跟著美國人、英國人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中國人設置和引導的路子走,那是一系列的圈套,走一步,陷一步!蘇聯社會的崩潰實踐已經證明這是一條死路!中國走和諧發展之路,是經過中國幾十年的發展,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總結中得出的社會發展的理論認識。
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言簡意賅,深入淺出,用生動的語言將實踐論的思想闡發的深刻透徹。
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論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和行的關系》中用唯物辯證主義的觀點論述了認識的過程,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毛澤東同志在文中指出:“認識的過程,第一步,是開始接觸外界事情,屬于感覺的階段。第二步,是綜合感覺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屬于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只有感覺的材料十分豐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實際(不是錯覺),才能根據這樣的材料造出正確的概念和論理來?!钡恰罢J識運動至此還沒有完結。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如果只到理性認識為止,那末還只說到問題的一半。而且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說來,還只說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于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边@里,毛澤東同志強調了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指出通過認識運動,不但要了解客觀實踐的規律性,更重要的是要用這種認識能動地改造世界。也就是說,認識來源于實踐,我們要用認識來能動的作用于實踐?;仡欀泄渤闪⒁詠?,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是對這個理論的最好的實踐。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革命奪取政權。1939年12月,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指出,想要取得革命勝利“那就必須把落后的農村造成先進的鞏固的根據地,造成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偉大革命陣地,借以反對利用城市進攻農村區域的兇惡敵人,借以在長期戰斗中逐步地爭取革命的全部勝利?!泵珴蓶|同志是通過對當時中國革命環境分析,通過對敵我力量對比,對中國革命形勢得出正確的認識,并提出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理論,以這個理論指導中國的革命實踐,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這就是《實踐論》中所討論的知與行關系在革命時期的實踐。正如毛澤東同志在文章中對于戰爭的論述“戰爭的領導者,如果他們是一些沒有戰爭經驗的人,對于一個具體的戰爭(例如我們過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戰爭)的深刻的指導規律,在開始階段是不了解的。他們在開始階段只是身歷了許多作戰的經驗,而且敗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這些經驗(勝仗,特別是敗仗的經驗),使他們能夠理解貫串整個戰爭的內部的東西,即那個具體戰爭的規律性,懂得了戰略和戰術,因而能夠有把握地去指導戰爭?!?/p>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黨和國家領導人正確的認識了國內的主要矛盾,果斷地提出了新時期的工作重點--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國內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矛盾,黨和國家領導人從實際出發,從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出發,對于當時的形勢得出正確的判斷,形成重要的認識。尤其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決定,該決定是充分分析我國當時的主要矛盾,從國際國內的實際形勢出發,得出了正確的認識,并且用這個認識指導了我國社會主義的實踐??v觀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到現在中國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所取得成就都舉世矚目?!皷|方巨龍蘇醒”,世界也在驚呼中國的巨變。對世界的正確的認識,指導了實踐,這就是《實踐論》中提到的,認識運動不但能夠認識到世界的客觀規律,而且人們運用主觀能動性,利用世界的客觀規律性,改造世界。黨和國家領導人正是堅定不移地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因此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秾嵺`論》的指導意義得到了有力的證明!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推進,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黨和國家領導人居安思危,從實際出發,遵循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不斷深化認識,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嚴肅而又深刻的思考,以為核心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基于中國的國情,對于如何建設黨,建設怎么樣的黨,提出了“三個代表”的偉大思想,指出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所處的社會歷史環境在改變,認識必須根據當下的實際不斷深化,不能夠停滯不前,認識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更是一個從實踐中來,在實踐中接受檢驗,并用正確的認識指導實踐的不斷的反復的過程。對于世界正確的認識,對于世界客觀規律性的揭示,得出的重要的理論成果又指導著實踐?!叭齻€代表”思想就能是黨的領導人正確總結歷史規律,結合我國當前實際,得出的重要的理論,“三個代表”思想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刻認識歷史規律的思想結晶,指出:我們黨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全黨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都是為了實現好、發展好和維護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脫離群眾、任何違反群眾意愿和危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叭齻€代表”思想將深刻把握了事物的本質,并總結了客觀規律。在“三個代表”思想的指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在黨的領導下,必將結出累累碩果。
在正確的認識的指導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對于社會主義的認識并沒有完成,《實踐論》中指出認識是一個反復不斷深化的過程。社會主義的實踐取得了成就,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在中共xx大上,中共全黨的普遍共識是,“當前,中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保持清醒頭腦,深刻認識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科學分析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是實現中國長遠發展目標的重要保證?!蹦軌蛲黄茖τ谝讶〉贸删偷臐M足,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看待我國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就是深化認識的一個表現。中共xx大提出了本世紀頭20xx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社會更加和諧”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中共xx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此后,等中共領導人多次就構建和諧社會問題進行調研,并作出重要闡述。和諧社會是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和諧,是經濟,社會,文化的和諧,是經濟建設成果與環境資源的和諧,和諧社會的理論對于指導我國的社會主義實踐有著深遠的意義。從歷史上看,我國的文化就強調天人合一,從現實看,和諧是社會主義實踐所追求的,也是當下最適合的發展模式。構建和諧社會理論是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讓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能夠不斷的取得成就,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這樣的理論作為指導。構建和諧社會理論,是一個綜合的理論體系,涉及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方面,這樣的認識,必將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不斷的前進。
學習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讓我受益匪淺。實踐論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新發展,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結晶?!巴ㄟ^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币悦珴蓶|同志在《實踐論》中的精辟概括自勉!
。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0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