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年度總結,我們可以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為新的一年做好準備。在這里,我們匯總了一些精選的年度總結案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和思考。
7月22日,安徽合肥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喊出這句“我打頭!”,再次登上救援的橡皮艇出發。然而,廬江縣石大圩決口迅速擴大至50米,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渦側翻。已經奮戰了96小時、轉移救援出2600多人的陳陸,就這樣消失在滾滾洪流之中,再也沒有回來。
“教導員!”“陳陸!”和陳陸并肩奮戰的消防員們竭力呼喊著,與陳陸素不相識的其他救援隊伍全力搜尋著。24日下午,搜救隊伍在距離事發地約2.3公里的下游發現了他的遺體。陳陸同志英勇犧牲,用定格在洪流之中的36歲寶貴生命,詮釋了他心中“人民至上”的信念。
“誰打頭?”“我打頭!”
汛期以來,受持續強降雨及上游來水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水位不斷攀升,遭遇了150年未遇的歷史高水位。
7月22日,持續暴雨中,巢湖再次危急。隨著幾聲巨響,已經開始漫堤的廬江縣石大圩防洪大堤被洪水撕開了20米寬的決口。隨即,5.8平方公里內的4個行政村成為海洋一般,6500人被洪水圍困,處境危險。
接到縣防汛救災指揮部的指令后,已在抗洪搶險一線連續奮戰了好幾個晝夜的陳陸,再次集結隊伍,攜帶好救生裝備和4艘橡皮艇,以最快的速度,向著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出發。
大隊長方銳至今還記得陳陸當時疲倦的神情。他勸陳陸休息一會兒,但陳陸說:“我對這片水域情況熟悉,水性也好。你們去,我放心不下?!?/p>
然而“放心不下”別人的陳陸,這次卻成了所有人的心痛。22日下午,當決口擴大到50米,洪水以令人恐懼的速度奔涌時,陳陸帶領隊員與藍天救援隊組成編隊,他“打頭”作為1號艇領航沖鋒。
跟隨陳陸的2號艇上,合肥市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一直忘不了和陳陸出發前那段簡短的對話:
“你們是不是去救人?”
“是的!”
“誰打頭?”
“我打頭!”
蘇琴說,她一輩子忘不了在大洪水之中的那種無助感,但更忘不了的是,陳陸和其他消防員們義無反顧向前沖的背影。
陳陸所乘的1號艇駛過連河村村委會附近時,急流中忽然出現3米多的水位落差——這是水域救援中最不可預料、最可怕的“滾水壩”。
“掉頭、快掉頭!穩住、不要怕!”千鈞一發之際,陳陸連聲吼道。誰都沒想到,這成了他留下的最后話語。
話音剛落,橡皮艇猛然側翻,艇上陳陸等5人全部被卷入洶涌湍急的洪流中。跟隨其后的3艘艇得以及時調轉艇頭,蘇琴等人險之又險地避免了翻艇。
與陳陸一同落水的消防員李俊杰回憶,在落水后還隱約看到了陳陸的身影。他和隊友常青用盡全身力氣浮出水面、摸索到艇舷的尼龍繩并死死地抓住。兩人下意識地去抓陳陸時,一個巨浪突然劈頭而來,陳陸的身影隨之不見。
李俊杰、常青、李順3名消防員僥幸脫險,但陳陸和作為向導的連河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松在洪水中失聯。截至發稿時,救援隊伍仍在繼續搜尋王松。
20_年9月23日,陳陸同志追授“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稱號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
報告會前,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會見了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許爾鋒和報告團成員。許爾鋒代表應急管理部黨委對安徽省委省政府長期以來大力支持應急管理和消防救援工作表示感謝。
報告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表彰獎勵辦公室副主任陳祎宣讀了追授陳陸同志“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稱號的決定;許爾鋒為陳陸同志妻子、安徽省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民警王璇頒發了證書。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出席。
許爾鋒在講話中強調,應急管理系統各級各單位要迅速掀起向陳陸同志學習熱潮,教育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和消防救援指戰員弘揚英模精神、傳承優良作風、銳意奮發進取、矢志不渝奮斗,以人民群眾滿意的新擔當新作為,擔負起新時代應急管理重要職責使命。要學習陳陸同志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牢記宗旨、竭誠為民的高尚品質,赴湯蹈火、沖鋒在前的英雄氣概,扎根基層、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始終立足本職、擔當盡責,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崗位上苦干實干,創造一流工作業績。
5位報告團成員從不同身份、不同視角、不同側面,以親身經歷、感人事例和質樸語言,飽含深情地還原了驚心動魄的戰斗場景,回顧了忠誠擔當的英雄壯舉,講述了愛民為民的感人故事,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陳陸同志的初心使命和時代風采。
在皖期間,許爾鋒看望慰問了陳陸同志親屬,實地調研指導安徽消防救援隊伍建設及先進典型培樹宣傳工作,與基層指戰員深入開展座談交流。
教師政治學習會上,一段簡短的視頻讓現場每位老師都沉默了良久……陳斌強——背著媽媽上班,他的事跡感動了中國,也撥動了我們每個人的心弦?!懊康街苣?,從浙江省磬安縣到當地冷水鎮30多公里道路上,人們都會看到一輛特殊的電動車,騎車人和后座上坐著的人被一條布帶緊緊地綁在一起。騎車人叫陳斌強,后座上坐著的人是他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的母親……”一條布帶,讓母子倆寸步不離。不管刮風下雨,嚴寒酷暑,陳斌強都以常人無法想象到的力量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看完這個視頻我最感動的一句話:“我不能丟開她,我一定要把她帶在身邊。
在感情至深的真實情感面前,無須太多華麗的詞語,一句簡短的“我不能丟開她,我一定要把她帶在身邊”,詮釋了他對母親的感恩之情,孝順之心。百善孝為先,陳斌強用自己的事跡行動給所有人做了一個完美的榜樣。鳥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作為最高級的生物,人,更應該有感恩之心與感恩之情。孟郊在《游子吟》中寫道: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暉。字里行間流露著母子深情,字字句句傾訴母愛之魅力。
天下母親,無一不為兒女操勞,盡孝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父母能夠開心,不為自己操心。我們在成長,媽媽在變老,盡孝要趁早。既然母愛如此偉大無私,那我們就更應該以涌泉般的孝心回報,這樣也就不會愧對她了。
孝更絕倫足可矜。陳斌強的大孝大愛,給他的學生也給整個社會上了極為生動的一課,他是一個真正有師德的好老師?!皭坌枰淮淮鷤鞒?,有愛就有希望?!蓖七x委員吳孟超說,陳斌強付出的孝心,不僅撫慰母親,也撫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這種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可以作為社會的良藥。
2月18日,《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從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到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鐘揚;從守島衛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到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從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到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馬旭……他們,將“偉大”與“平凡”畫上等號,用無私奉獻感動中國!
詩人顧城曾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在感動的同時,我們有時是不是也該有點兒憤怒。我們要做的和該做的事還很多,只有感動、憤怒都不夠,我們必須擦干眼淚后行動,站到一個又一個曾經感動過我們的人身后,然后憤怒才會真正減少。
看感動中國,最吸引我們眼球的還有里面的頒獎詞,這些頒獎詞語言凝練,富有文采,魅力十足;精華濃縮,豐富,短小精悍。我們讀之,品之,手不釋卷。我們仿寫,撰寫,受益匪淺,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收獲呢?每一年,《感動中國》的那些年度人物,都帶來一種啟示、一種力量。今晚,誰將讓你落淚,誰將動你心魄。感動中國的典范,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行動起來才能凝聚力量,向上,更好,創造未來!
常青是合肥市廬江縣廬城消防救援站副站長,也與陳陸最后一次一起出發參與了當天的救援。陳陸的犧牲,讓常青思緒萬千,回憶起與陳陸一起共事的畫面,陳陸對其的幫助,其實在常青的心里,早已認下了這個好大哥?!敖虒T,您戰斗過的地方,我們將繼續戰斗您守護的家園,我們會全力守護?!?/p>
廬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幾年前因工作與陳陸相識,然后熟悉。陳陸對待工作始終如一,認真負責,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主動作為,回應期待,給張曉明留下很深的印象。消防改革轉制后,有群眾擔憂服務能否跟上,座談會上,陳陸的態度十分堅定“標準不會低,服務不會降!”陳陸拋出了擲地有聲的話語,最后,陳陸用群眾的滿意度交出了最有說服力的答卷。
王璇是陳陸的妻子、安徽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的一名民警。陳陸犧牲后,王璇在遺體告別儀式上最后的敬禮曾經感動了許多人,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的故事。王璇已記不清陳陸爽約了多少次他們的家庭聚會,也記不清多少次推遲了他們的旅行計劃,辦好的海洋館年卡,也僅僅是辦卡的當天去過一次,以后就沒用過,陳陸也永遠用不到了。正因為曾經都是軍人,他們彼此理解、相互扶持。王璇說,陳陸總喜歡把她當成“新兵”對待,就讓我這個“新兵”,再給你敬個禮?!蓖蹊D身對著陳陸的照片再次敬禮。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是在脫貧攻堅中涌現出的優秀殘疾人代表,他們曾獲20__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20__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人物、20__年全國最美家庭、20__年全國文明家庭、20__年云南十大新聞人物、20__年云南省最美家庭、20__年云南省光榮脫貧戶等殊榮。為深入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云南省殘聯率先在全省殘聯系統發起了向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學習的號召。
(一)學習張順東、李國秀夫妻矢志不渝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沒有黨的親切關懷和書記對殘疾人的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夫妻最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和過去對比,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把對黨的感恩之情銘記在心,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李國秀把“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頌黨恩、跟黨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永遠跟黨走”等心里話,一針一線地繡在鮮紅的十字繡上,表達了內心深處對黨、對書記最真實的感激之心和無比感恩之情。
(二)學習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勤奮勵志,孝老愛親的良好家風。
張順東6歲時被電擊傷,由于家庭貧窮沒錢醫治,右手、雙腳相繼截肢,妻子李國秀天生缺少雙手,兩人加起來只有一只手和一雙腳,但是,貧困的現狀并沒有壓倒他們,日益加重的家庭負擔也沒有壓倒他們,教育子女讀書和贍養父母的重擔更沒有壓倒他們,反而是更加堅定了他們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拔覀冸m然殘疾了,但我們精神上不殘,我們還有腦還有手,去想去做?!睆堩槚|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到的。李國秀靠雙腳在地里勞作,靠雙腳繡花寫字,為這個貧困的家庭撐起了半邊天。張順東憑借一只手,學會熟練駕駛農用三輪車,幫助村民運輸物資,實現了自我價值。20多年來,他們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勤奮勵志,崇德向善,用殘缺的身體,撐起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他們贍養孝敬老人,教育培養出了一雙兒女,生活幸福和睦,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中國養兒育女,孝老愛親的良好家風。
(三)學習張順東、李國秀夫妻自強自立,艱苦創業追逐幸福夢的拼搏精神。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相依為命,不等不靠、不找不要,在戰貧斗困中奮發、奮斗和奮進,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堅韌和毅力,超越身體的極限,克服了重重困難,解決了生活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題,用實際行動書寫了“無腳踏出脫貧路,無手撐起半邊天”的感人故事?!拔沂悄愕氖?,你是我的腳,沒有什么坎兒過不去的!”這就是他們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動力,在逆境中頑強拼搏的堅韌意志,在追逐幸福夢中堅持逆風飛翔,完美地詮釋了“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這個著名論斷。
高淑珍,56歲,河北灤南縣司各莊鎮洼里村普通農村婦女。
高淑珍的兒子王利國4歲那年得了類風濕,落下了殘疾。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不能上學。高淑珍心疼兒子,想在家里辦個小課堂。后來她發現,附近村莊也有一些因肢殘不能上學的孩子,他們都對讀書充滿渴望。她想讓不幸的孩子都能讀書,于是在家里辦起了學校。
1998年4月,她的“炕頭課堂”開講了,老師是女兒王國光。5個孩子、4張課桌、2塊小黑板和借來的舊課本……高淑珍的家里響起了讀書聲。
這個學校一開就是14年。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孩子,卻從未收過一分錢。高淑珍和女兒每天用自行車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鍋飯。漸漸的,自行車已經接不過來,她一咬牙,買了輛舊面包車。有兩個肢殘嚴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顛壞了,就一直抱在懷里。后來,為了讓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讓孩子都住在家里,免費吃住讀書。
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還債務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終說不出口。無論多么艱難,她總是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們的生活過得好一些。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畝水田,稻谷就是孩子們的口糧。但是歉收的時候,讓每個孩子吃飽并不輕松。為了多掙幾個錢,她每天天不亮就騎著自行車,馱著批發來的一些日用品去趕集,一騎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時候下大雪沒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戶地賣,“我一天出去掙十塊二十塊,給孩子們買點好吃的,我心里頭歡喜,騎著車子都有勁?!彼f。
高淑珍愛心小院的故事見諸媒體后,引起強烈反響。愛心小院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捐助,還有不少志愿者從各地趕來實行愛心接力。有的志愿者已經在這里工作了三年多時間,上海一家醫院為小院的10個孩子實行了治療手術。
朱彥夫同志是山東省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人,1933年7月出生,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級傷殘軍人。1956年,他主動放棄榮軍休養所的特護待遇,開拓新的人生之路。1957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帶領全村群眾治理荒山、興修水利、發展教育,經過25年的艱苦奮斗,使全村群眾逐步擺脫貧窮落后狀態,過上溫飽殷實的好日子。20__年3月31日,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睒s譽稱號,5月16日第二次被授予“全國自強模范”榮譽稱號。
(一)自費辦起山村圖書館和第一所夜校。
1957年,那時的張家泉村是出了名的窮村,老老少少識字的沒幾個。朱彥夫意識到要改變村里貧窮落后的面貌,必須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朱彥夫決定在村里建個圖書室,但是,當時的條件異常艱苦,他拿出微薄的撫恤金,置辦圖書,創辦圖書室。又辦起了山村里的第一所夜校,教群眾識字。他親任教員,為了在黑板上寫字,他把粉筆上套上彈殼,用兩只殘臂夾著寫字,彈殼扎進殘臂鉆心的疼。夜校離家很遠,朱彥夫每天拄著雙拐,拖著17斤重的假肢,天天晚上風雨無阻。
他的心血沒白費,在2年多的時間里,100多名學生從夜校走出,成為張家泉村建設的中堅力量。此后各生產隊、大隊的歷任會計,都是夜校的“畢業學員”。
(二)棚溝造地,向山溝要良田。
張家泉村兩山夾一河,村邊的趕牛溝、臘條溝、舍地溝,把農田分得七零八落。尤其是最大的趕牛溝,常年洪水沖刷,溝里亂石如陣,寸草難生。
要脫貧,先改地。朱彥夫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棚溝造地,用石頭把溝棚起來,上面填土,讓農田連成片;下邊淌水,洪水來了也沖不了地。朱彥夫說:“不干,溝還會一年年荒下去;整起來,就是咱村的糧囤子。講困難,我這個殘廢都不怕,你們還怕啥?”一番話,說得人人面露愧色。士氣鼓起來,發展就有了希望。忙完秋收,張家泉人開進了“趕牛溝”。镢刨鍬挖,筐抬車推,一干就是一個冬春。
一個冬春下來,搬了2萬多方土石,建成了1500多米長的暗渠?;膹U了的趕牛溝,變成了40多畝平展展的良田,當年增產糧食5萬多斤。舍地溝、臘條溝也變成了70多畝良田,直到現在仍給村民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修建大口井,解決山村缺水問題。
張家泉是個缺水村,直到上世紀60年代末,別說澆地灌溉,吃水都是難題,為了吃水,村民得跑幾里山路。
朱彥夫請來水利專家,翻山越嶺,數不清摔了多少跟頭。水源找到后,他天天靠在打井工地,現場指揮。數九寒天,張家泉的打井工程熱火朝天。打到10米多,井底開始見了水。朱彥夫放心不下,非要下井看看,混合了斷肢創面上磨出的血水,生生把假肢和斷肢凍在了一起。
經過一個冬天,一眼深6米、東西寬24米、南北長33米的大口井終于竣工了,張家泉村有了歷史上的第一眼大口井。此后的兩個冬天,朱彥夫帶領鄉親們一鼓作氣,又打出兩眼大口井,修建了1500米長的水渠,徹底解決了村民用水匱乏和無水澆田問題。
(四)奔波7年,張家泉村用上電燈。
1971年,朱彥夫開始為張家泉架電而奔波。沒想到,這場“仗”整整打了7年。架電器材短缺,供電部門愛莫能助。他利用一切外出機會,到處聯系架電器材,原本要兩個小時卸一次的假肢,經常一捆就是十幾個小時。
7年間,朱彥夫拖著殘疾的身體,先后乘火車跑上海、南京、勝利油田、陜西聯系材料來解決村里的用電問題。有太多這樣的酸甜苦辣,但終究,兩萬多公里的奔波,換回了15公里的架電材料。1978年張家泉村結束了點油燈的歷史,成了全鄉第一個用上了電燈的村。
(五)清廉公正,用撫恤金接貧濟困。
六七十年代的張家泉村,家家日子過得都很苦,有的吃不飽、穿不暖,有的無錢看病。只要朱彥夫知道的,他必會想方設法盡力去幫助鄉親渡過難關。
村民褚秀才兄弟五個,家里人多地少,經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1971年,家里實在是吃不上飯了,四弟餓得干瘦如柴。朱彥夫了解到情況后,回到家立即讓妻子送去五六十斤地瓜干,成了褚秀才一家人的救命糧。
朱彥夫當村書記期間,出出進進為村子里辦事,從來沒有在村子里報銷過一分錢,幫村子看水利的、架電的上級來人,沒有地方吃飯,都是他掏錢在自己家招待。25年來,他不僅沒有在生活待遇上向組織伸過手,而且多次謝絕組織的照顧,主動用自己微薄的撫恤金為集體辦事情、接濟困難群眾。
朱彥夫同志14歲參軍,18歲失去雙手雙腳和左眼,昏迷93天,動過47次手術,卻以驚人的毅力,實現了生活自理。面對群眾的期望和家鄉的落后面貌,他挺身而出,勇挑支部書記的重擔,與群眾同甘共苦,在張家泉村山山水水間,都深深地印下了他立行、跪行、爬行、滾行的“痕跡”。幾十年的艱苦奮斗,換來了張家泉村“山上松樹帶帽、山下林果纏腰”的景象。這都源于朱彥夫同志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源于他對祖國滿腔熱血、對鄉親們一片真情。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陡袆又袊?,它使許多人熱淚盈眶,它譜寫了真、善、美的樂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動中國》,每個人都會有所感悟。20xx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候選人之一王繼才、王仕花夫婦,他們的故事使我感動。
江蘇灌云縣開山島位于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于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凈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今天,我觀看了“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動。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孫麗娜夫婦和“炎黃”張紀濤。
朱敏才,是中國外交官一位風度翩翩的一位官員,他在地球奔波,工作期間到了不少的城市。等到他退休后,人們以為朱敏才會回到北京,像老人一樣與老伴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但現實卻不是這樣。在一個特殊的機遇后,朱敏才放棄了安逸的生活,與老伴孫麗娜一起當起了一名鄉村教師。他們一起在教師這個崗位堅持了十年,期間幫助了許多孩子,他們的出現,使許多孩子改變了命運。但是,在這個時候,朱敏才老師因勞累過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腦出血,倒在了教學的路上。幸運的是,在妻子和學生們的期待下,朱老師戰勝了死神,可他清醒后,卻還惦記著上課。這是多么偉大的一個人啊!感動中國給予朱老師和孫老師五個字:為霞尚滿天。是啊,他們寧愿為了鄉村里的小孩子能學習,放棄了安逸的生活;他們寧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華的房子……他們是為了什么?他們是為了讓更多山區孩子走出大山,取得好成就!
在某個城市里,“炎黃”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人的名稱,但大家卻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常常出錢資助幼兒園、敬老院等機構。他使用“炎黃”這個名稱來掩蓋自己,自己卻默默地資助他人。他的真名叫張紀濤。他與妻子住在一棟普通的房子中,他在暗地默默將自己的錢毫不吝嗇地捐出,張老人一生也不知道捐贈多少人,多少個機構了。感動中國給予了他五個字:涓涓見滄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以及對這些偉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沒有這些默默為社會奉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舍己為人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這些偉大的人,我敬佩你們!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20xx年度《感動中國》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
盧麗安、黃大發、謝海華夫婦、王玨、黃大年、劉銳、西藏玉麥人、楊科璋、廖俊波、盧永根?!陡袆又袊窞槲覀兺诰虻倪@樣一批榜樣人物。
一生只做一件事。引水的黃大發,36年只為當初的誓言。想到古時候的君王坐擁天下又如何,想到現如今的富豪身家萬億又如何?卻不及老人實現誓言時,站在親手開鑿的水渠上,那雙噙著淚的雙眼,告訴我什么是平凡可貴。
告別康橋從英國留學歸來的黃大年,透支著自己的生命,用七年的時光奮斗在祖國科研事業的前線。直到生命的最后,依然為科技強國的夢想在奮力拼搏。
善意匿名捐款十四年的蘭小草,直到走后才被人知曉。人們總說好人會受到上天的眷顧但一個個走后被人悼念的靈魂,卻看不到好人一生平安這句話樸實的道理。不過這也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只會為這滿滿的善良和偉大的愛動容。
“一心向黨、一生愛國、一身正氣、一生節儉、一盞明燈”的布衣院士盧永根,家徒四壁,在樓頂種菜,卻一次性將畢生積蓄880.09萬元全部捐給教育事業。盧院士為自己立下的規矩“多干一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說話響一點”,令人敬仰。
……。
這些榜樣人物雖然平凡普通,但卻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指引。他們身上的勇敢、善良、擔當、堅強,讓13億人民看到了人性最美麗的光輝。
看過《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內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當感動的淚水無聲的滑落,當心靈的悸動蕩漾在美德的春風里,當我們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動的洗禮,當道德模范們不平凡的事跡震撼著我們,“感動”這個詞變得那么清晰,感動中國就像一面旗幟,高高的飄揚在中華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著我們向道德楷模們學習。
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實在的干凈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硬朗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毛病的電池再度內心空虛,于是,又可以支持自己,也盼望能夠幫助別人。這,恰是感動的一種力量,有了這種力量,有理由堅信,我們的中國夢不遠了!
。
家中有小是個寶,兒女是全家人的希望?!皼Q不能把貧困傳給下一代,再苦再難也要供孩子讀書?!?/p>
不論天陰還是下雨,常常是別人還沒有起床,夫妻倆就上山找豬草,下地種莊稼。
“靠養牲口、種莊稼增加收入,是我們靠自己努力能夠做到的?!睆堩槚|說,妻子雖然沒有雙手,但她的腳像手一樣靈活、有力,煮飯、喂牲口、針線活等家務,她樣樣能干;除草、收花生、種紅薯等農活,她樣樣在行。
夫妻同心,黃土也能變成金。面對困難,張順東總鼓勵妻子說:“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腳,沒有什么坎過不去?!狈蚱迋z就這樣相互扶持著走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
春天,他在山溝山洼圍水,她在稻田里用腳插秧;夏天,他修枝打杈,她在地里除草;秋天,他用一只手掰包谷,她背著籃子站在地里接著;冬天,他劈柴、生火,她縫補衣服、教孩子讀書。
“生得再平凡,也是限量版?!睆堩槚|說,身體殘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直面生活、改變命運。所以,在自身奮力拼搏苦干的同時,他還擔任殘疾人聯絡員,為村里的87戶97名殘疾人提供聯絡服務。他堅信,一根草頂一顆露水珠,只要自立自強、奮發向上,每個人都會像小草一樣活下來,殘疾人一樣能夠脫貧奔小康,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黨的政策好,我們很幸?!?/p>
白天忙著栽秧、薅谷子,晚上還要去放田水。張順東被電擊傷的雙腳因經常泡在水里而發炎,加上沒錢醫治,20__年時右腳潰爛得厲害,晚上洗腳就是一盆紅水,不得不截肢。幸運的是,國家給報銷了2萬多元醫藥費。
手術后,張順東籌錢買了一輛三輪車作為代步和生產工具。20__年,政府補助他們家5.1萬元蓋新房,料子全是他一車一車拉的。工期緊張時,他白天拉、夜晚拉,一天拉20多趟,連續拉了1個多月,僅運輸一項就為家里節省了1萬多元。
新房蓋好了,他也累垮了,左腳嚴重發炎,先后做了兩次手術。
疾病無情人有情。東川區委、區政府確保各項政策逐一落實到位,還安排掛鉤聯系干部定期走訪、幫扶,為他們解決思想上的問題和困惑,幫助他們堅定脫貧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烏龍鎮黨委、政府和坪子村黨支部及相關幫扶單位,經常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去年6月,李國秀生病無法勞作時,村里便組織群眾幫助他們把5畝紅薯秧全部種了下去。
如今,在各方的關心幫助下,張順東成功安上了假肢;女兒順利大學畢業,成為一名教師;兒子初中畢業后參加技能培訓,正在靠勤勞的雙手實現務工增收。張順東還買了一臺電腦,積極參加殘疾人電商培訓,希望把更多特色農產品放到網上去銷售,找到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黨的政策好,我們很幸福?!睆堩槚|說,妻子用雙腳一針一針繡出了“感恩黨、聽黨話、跟黨走”、頌黨恩、跟黨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永遠跟黨走”4幅刺繡,字字句句都是心里話。
少小離家,鄉音無改,曾經勇冠巾幗,如今再讓世人驚嘆,以點滴匯成大河,灌溉一世的鄉愁,你畢生節儉,只為一次奢侈,耐得清貧,守得心靈的高貴。這是感動中國度人物馬旭的頒獎詞。
馬旭是誰?她1933年3月出生在木蘭縣建國鄉建國村李國寶屯,14歲入伍參軍。她和戰斗英雄黃繼光同一個師,先后參加了遼沈戰役、抗美援朝戰爭,其間多次立功授勛?;貒?,馬旭被保送到第一軍醫大學學醫,后成為一名野戰軍醫。1961年,空降兵部隊組建后,馬旭迎來了她的人生轉折。時年28歲的馬旭,作為軍醫擔任跳傘訓練的衛勤保障,是所在部隊僅有的兩名女兵之一。1962年,馬旭首次正式登機跳傘。此后20多年間,馬旭累計跳傘140多次,創造了三項“中國之最”——第一個跳傘的女兵、跳傘次數最多的女兵、實施空降年齡最大的女兵。馬旭是誰?她是一個不平凡的人,她是為家鄉教育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人,209月13日,馬旭將她畢生積蓄1千萬元捐給家鄉木蘭,用于教育、公益事業。這筆巨款是馬旭與丈夫幾十年積累而來,他們至今生活簡樸,住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院里,他們用生命和行動詮釋了人格的偉大。
他們都來自基層、出自平凡,卻做出了一般人難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們的事跡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他們的精神可敬佩、可親近、可學習,可謂13億多人民群眾學習的“精神富礦”。
_日晚8點,《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四川木里火災中犧牲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當地撲火人員、我國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生產的拓荒者顧方舟、浙江省嘉興市盲人中醫師_、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來鳳支行離休干部_等人獲得“感動中國度人物”榮譽。
《感動中國》節目被譽為“年度精神史詩”,就在于獲獎者展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精神。無論愛國還是敬業,無論誠信還是友善,無論積極進取還是崇德向善……他們身上的價值追求,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的價值坐標,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標識。
看到那一幕幕細節,我們無法不感動。比如,1949年10月1日,杜嵐在濠江中學升起了澳門第一面五星紅旗。澳門回歸祖國當天,已經87歲高齡的杜嵐,放下拐杖親自升起國旗,把對國家的愛傳遞給澳門濠江中學的孩子們。再比如,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后回鄉工作的黃文秀,主動選擇當駐村第一書記,從幫村里引進砂糖橘種植技術,到教村民做電商,帶領貧困戶脫貧,可惜壯志未酬——因遭遇突發山洪不幸遇難,年僅30歲。
每位獲獎者都是可敬的,他們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動了我們,還溫暖、鼓舞和啟迪了我們。
暴雨如注、電閃雷鳴,洶涌的洪水漫過道路,眼前是黑壓壓的模糊世界……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30歲的壯族女干部黃文秀生前傳回的最后視頻畫面。
6月16日深夜,一心想早點回村部署抗洪的黃文秀,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犧牲。
牽掛災情,深夜冒險返村不幸殉職。
“現在這么晚了,天氣預報說有暴雨,你一個女孩子開車不安全,明早再回吧?”
“不行,我今晚必須趕回去,我也看天氣預報了,百坭村那用屯可能發生洪澇……”
6月16日,利用周末剛剛回到百色市田陽縣探望病重父親的黃文秀,不顧家人勸阻,還是決定當晚開車返回樂業縣。在回百坭村途中,她還著急地向村干部了解村里山塘、水利設施受損等情況。
在黃文秀16日深夜發回的那段視頻中清晰可見——她駕駛的車輛陷入滾滾洪流,傾盆大雨澆在擋風玻璃上發出恐怖聲響。
“她發信息說,被困住了。兩頭都走不了,雨越來越大?!秉S文秀的哥哥黃茂益回憶。
此時,凌云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席道懷和同事開車途經,黃文秀向他們求助,“兩位大哥能不能幫我開一下車,前面水太大,我不敢開?!?/p>
席道懷決定自己幫黃文秀把車駛離積水路段,讓黃文秀坐上同事的車。等他把車開到安全地帶,卻發現黃文秀乘坐的車輛沒跟上來。
17日6點多,席道懷再次前往失聯路段,發現塌方。18日11時32分,救援人員在下游河道發現了黃文秀的遺體。席道懷的同事也一同殉職。
一心為民,把扶貧路當作長征路。
“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辈痪们?,黃文秀在她的扶貧心得里這樣寫道。
黃文秀是百色田陽縣人,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作為定向選調生到百色市工作,曾掛職田陽縣那滿鎮黨委副書記,3月任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
百坭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山上,對黃文秀這個外鄉人來說,要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相當困難,而且還面臨群眾的疑慮。
“要想讓老百姓愿意接近我,就得讓老百姓覺得我和他們是一樣的?!秉S文秀碰了釘子后,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再到貧困戶家里時,她不再拿著個本子問東問西,而是脫下外套幫忙掃院子;貧困戶一次不讓她進家門,她就去兩次、三次;貧困戶不在家,她就去田里,邊幫他們干農活邊聊天?!澳氵@個女娃娃還真是難纏得很哩!”村民們慢慢接受了她。聽到這樣的玩笑,黃文秀很開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年多來,黃文秀團結村兩委干部,通過考察學習、請專家指導、挨家挨戶宣傳、黨員帶頭示范等方式,帶領群眾摸索并發展了適合本村的產業——種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這些產業,如今已成為百坭村的支柱產業和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來源。
11月是樂業砂糖橘的上市時間,果農最頭疼的是滯銷。怎么打開銷路?黃文秀學習電商知識,建立了百坭村電商服務站。僅去年,經百坭村電商服務站銷售出去的砂糖橘就達4萬多斤,銷售額約22萬元,為30多戶貧困戶創收,每戶增收2500元左右。
經過一年多鍛煉,黃文秀已從“扶貧新手”轉變為群眾最信賴的人。她到任之時,百坭村的貧困發生率為22.88%,20百坭村10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88戶,貧困發生率降至2.71%,實現了貧困戶戶戶有致富門路,村集體經濟項目收入翻倍。她還協調完成了1.5公里的道路硬化,新建蓄水池4座,完成兩個屯47盞路燈的亮化工作。
言傳身教,黨員示范作用處處顯現。
“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第一書記抓什么?黃文秀很清醒,特別注重加強黨支部自身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她以樂業縣開展的村干部職業化管理工作為契機,大抓基層黨組織建設。黃文秀上任后走訪了百坭村的38名黨員,充分征求黨員的意見建議,并將他們劃分為3個黨小組開展各項活動,經常列席指導。
黃文秀在走訪中了解到,群眾原來對村里的工作不積極配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村兩委為群眾辦事不夠主動,有時群眾辦事找不見人。黃文秀就從抓實抓嚴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開始,白天落實專人負責接待群眾,晚上與村干部一起開展走訪貧困戶工作,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黃文秀在工作中。
原樂業縣至鳳山縣二級路征地拆遷工作進展緩慢,在她的積極走訪動員下,項目順利推進,僅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57戶征地拆遷工作。
她還組織村規民約吟誦比賽,開展全村道德模范人物評選和文明家庭評選活動。去年,百坭村獲得百色市“鄉風文明”紅旗村稱號。
作為一名黨員,黃文秀始終不忘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處處作表率。村民黃仕京承擔不起兒子的學費,黃文秀了解情況后及時為他家申請了“雨露計劃”,解了燃眉之急。黃仕京非常感謝,又問她:“你是在北京讀的研究生,怎么會來我們這么邊遠的農村工作?”
黃文秀說:“百色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也是我的家鄉,我想為家鄉建設出份力。而且,黨號召我們年輕人到基層建功立業,我是黨員,就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秉S仕京聽后,表示也要讓孩子爭取在學校入黨,以后回來建設家鄉。
同樂鎮龍門村第一書記嚴彬航和黃文秀是同一批到樂業縣的?!八芘?,有韌勁,駐村以后把幾乎所有個人物品都搬到了村里?!眹辣蚝秸f,脫貧攻堅進入沖刺階段,黃文秀作為第一書記深感責任重大。她很喜歡那句話:“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
噩耗傳來,新化鎮林立村第一書記張勝根淚如雨下:“在扶貧攻堅路上我們會不斷鼓勵自己,不獲全勝決不產生撤退的想法。我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我想這是你想看到的,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在“五連冠”(1981—1986年)中凝聚締造了“女排精神”。這種精神就是“頑強拼搏、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為國爭光”的女排精神。袁偉民受到了陳景潤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啟發,他認為陳景潤在中國科學技術落后的情況下,依然攻克了這個數學謎題,靠的就是“迷”。于是,袁偉民將這股“迷”勁兒帶入中國女排,要求隊員們對排球也要極度專注和熱愛。在訓練時,他要求隊員們拼盡全力,克服苦累和傷病等困難。在比賽中,他要求隊員們極度專注,無論對手強弱都不能松懈。為了讓隊員記住比賽中的一個教訓,袁偉民會在賽后把所有球員留下加練,一直練到很晚才離開。精神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從嘴里喊出來的,而是在日復一日的訓練比賽中奮斗出來的,歷練出來的,凝聚出來的。
袁偉民一再強調“拼搏”“嚴格”“協作”,說出來感覺很虛,但這正是女排精神的體現。憑著在日常訓練中鍛煉出來的堅強的意志和扎實的技術,中國女排連續拿下了五個世界冠軍,創造了輝煌,成為中國女排不斷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傳家寶”。二“女排精神”代代相傳。以陳忠和為主教練的時期,是女排精神傳承和發揚的一個重要時期。中國女排幾十年來都是以“奪取獎牌,爭取金牌”為目標的。取得“五連冠”后,中國女排成績起起伏伏。教練換了好幾任,但都沒有奪得世界冠軍。直到20__年2月,陳忠和接隊。當時,中國女排在世界所有女排強隊中是平均身高最矮的一支球隊,這對一項需要“高度”的項目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取得世界冠軍的。然而,就是這么一群“小個子”,被陳忠和帶到了一個新高度。經過幾年的艱苦訓練,這支隊伍取得了世界杯冠軍、奧運會冠軍以及大冠軍杯的第一名。陳忠和曾在袁偉民執掌中國女排教鞭時期擔任過陪打教練。為了將中國女排的訓練質量提上來,陳忠和實施了一系列的“魔鬼訓練”。如果沒有中國女排精神的支撐,那么幾乎沒有人能承受陳忠和的“魔鬼訓練”。
湖南郴州基地的蘇仙嶺,就是傳說中的魔鬼訓練場。蘇仙嶺的海拔并不高,但上、下石階加起來有3600級。陳忠和要求所有的隊員必須在22分鐘之內跑上去,只要有一個人超過1秒鐘,二話不說,全隊一起下去,重新來。登山既可訓練隊員們的腰腿力量、膝踝關節,又可以磨煉隊員們的體能、意志和團隊精神。這一“魔鬼訓練”使姑娘們的身體和精神幾近崩潰,但是每一個姑娘都告訴自己:不能掉隊,不能拖累大家,不能拖累全隊,一定要堅持,哪怕有人堅持不住,也得兩個人拖著她往上走,一定要把她拖上去,堅持、再堅持。每當筆者回想起年輕的隊員們手拉手、強幫弱,汗水混著淚水,滴在一級級的石階上,艱難地向蘇仙嶺沖刺的畫面,仍然激動不已。陳忠和時期,中國女排精神得到了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同時也有了新的發展。中國女排在改革開放四十年間取得過三次奧運會冠軍,第一次是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第二次則是20年后的20__年雅典奧運會。在雅典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在決賽中逆轉俄羅斯女排取得冠軍,無疑是中國女排精神的又一次展示、發揚和傳承。當時中國女排隊員整體條件都不算太好,正是因為堅定地走中國女排的發展道路、發揚女排的頑強拼搏精神,才能有所作為,再次取得了非凡成績。三20__年,以郎平為主教練的中國女排,時隔12年后又帶領女排取得里約奧運會冠軍,再次將女排精神展示給國人,展示給世界。
郎平為中國女排帶來了更加科學的訓練方式和先進的理念,但是能把中國女排從低谷帶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不僅僅是靠這些。郎平本人就是“女排精神”的最好代言人,渾身傷痛的郎平,做什么事情都拼盡全力。中國女排隊員朱婷就曾說過,進入國家隊以來,學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苦耐勞的“女排精神”。有時候訓練很辛苦,她就會想到,打排球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是集體榮譽的一部分,就會咬牙堅持下去。
郎平曾說:“每一次訓練,我都是這樣要求,要求她們努力,要求她們拼盡全力,要求她們團結,正因為平時訓練是這樣要求的,所以在場上比賽的時候,她們就可以做到。而不是說,平時訓練很松懈,然后去到賽場上就一個勁兒喊口號,這是不行的?!北荣悤r積極向上,遇到困難時團結一致,這不就是“女排精神”嗎?在里約奧運會開始之前,中國女排并不被人們看好。在小組賽上也僅僅獲得了三勝兩負的成績,最終卻奪得了冠軍。賽后,主教練郎平在微博里寫道:“今天,姑娘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讓我們再次榮耀地站在了最高的領獎臺上。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賦予我們的金牌,感謝奮斗拼搏的日子,感謝代代相傳的女排精神!”中國女排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女排精神”不是口號,不是精神勝利法,而是行動、力量和能力。四女排精神是中國女排取得佳績的重要精神動力保障,同時也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一種正能量,學習傳承女排精神意義重大。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女排精神始終需要繼承發揚。
然而,女排精神該怎么發展,怎么打造,怎么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去探索努力,而不能故步自封,甚至拋諸腦后。首先,女排精神是為國爭光。中國女排作為一個運動項目的國家隊,它的存在到底是為了什么?就是為了數十年如一日,背負著祖國和人民的期望,把為國爭光視為己任。只要入選中國女排,為國家爭光每一名運動員的重要使命。中國女排隊員要有遠大的理想,要有這種責任,這是女排精神最重要的一個點。
沒有遠大的理想,沒有為國爭光的責任、志氣,就沒有中國女排精神。其次,女排精神是永不放棄。中國女排精神,不僅僅體現在站上最高領獎臺的那一刻,更重要的是看似她們被打趴下了,傷痕累累,她們還能不能站起來,還能不能繼續往上沖。幾十年來,中國女排的隊員們始終都會站起來。站起來并不是一個常態,有的時候站起來又倒下了,倒下了還能再站起來,這才是女排精神之靈魂。我可以失敗,但我不能放棄,我可以達不到目標,但是我不能沒有追求。最后,中國女排精神就是團隊協作。對于中國女排這個集體來講,團結、奉獻不是說說那么簡單。
生活當中的團結、訓練當中的團結、參賽當中的團結、榮譽面前的團結、困難面前的團結等等。在球隊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有人敢于站出來勇挑重擔,敢于沖鋒陷陣挑大梁。在痛苦中去求得團結,追求和諧,手挽手,一條心,一股勁,用團隊的力量去戰勝一切。中國女排一路走來,數次絕地反擊,上演驚天逆轉。比的是實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氣,奮勇拼搏,決不放棄。這是女排精神,是激勵中國前行的力量。我們相信,“女排精神”必將繼續傳承下去,一代又一代中國女排的教練員、運動員奪取冠軍、為國爭光的前進腳步永不停歇。
2013年,七星小學跳繩隊帶著獨門秘籍和法寶,參加了花都區第二屆中小學生跳繩比賽。第一次參賽,他們就包攬了80%的金牌,還拿到了團體總分第一名。第二年,七星小學跳繩隊參加全國性跳繩比賽,拿到團體總分第一和36塊金牌。
繼在全國比賽中一鳴驚人之后,七星小學從偏僻的鄉村走向了世界跳繩賽場。2015年,賴宣治帶孩子們到迪拜參加首屆世界學生跳繩錦標賽。這是孩子們也是賴宣治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出國。
在這屆比賽中,七星小學跳繩隊拿到了金牌總數28枚中的27枚。成為世界跳繩的.“夢之隊”。賴宣治: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我整個人都在哭,作為一名中國人,我覺得能為國爭光,真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當所有外國選手都站起來給你鼓掌那一瞬間,我覺得特別棒,真的特別棒。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后,我幾乎可以淚流滿面了,一個個感動人物,一件件感動的事都涌現在我的腦海中。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边@是云南省麗江華坪女高的一句校訓。
在筆者的心中,華坪女高的的師生們壘石而成“高山”,而不忘初心的你,就是屹立在那“高山”之上,一株堅韌不拔的“梅”。
一
是的,你是“高山”上一株堅韌不拔的“梅”,你用那“千里冰霜腳下踩”的堅定意志,完成了一個讓世人景仰的人生偉業。
華坪女高,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難以為繼到全國聞名,你帶領全體老師,用4000多個日夜的堅守,用分秒必爭的拼搏,用十二個寒來暑往,幫助1804名山區貧困女孩,靠知識改變了命運!
在大山里,你用一所沒有門檻的女高,改變1800多名山區女孩的命運同時,也將在未來改變無數家庭的命運。
二
是的,你是“高山”上一株堅韌不拔的“梅”,你用那“喚醒百花齊開放”的高尚情操,喚醒無數貧困山區無助少女的人生向往。
你為華坪女高付出了一切,甚至不顧生死,但你從來不求回報。這一切,只為換取貧困山區那些逆境中的女孩,得到一個光明的未來。
三
是的,你是“高山”上一株堅韌不拔的“梅”,你用那“三九嚴寒何所懼”的堅強品格,把世人眼中的“天方夜譚”,變成世人仰慕的“魅力學堂”。
20__年9月1日,華坪女中只有一座教學樓,迎來了來自麗江市華坪、永勝、寧蒗等深度貧困縣的96名貧困女孩在此就讀……由于沒有入學門檻,摸底考試有的學生數學才考了6分!面對這樣的學生基礎和辦學條件,你卻堅定地許下誓愿:三年后,必須讓學生全部考上大學,而且要努力上一本二本!當時,在所有人看來,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你說到做到,三年后,華坪女高首屆畢業生,百分之百考上大學,從此“一戰成名”。
四
是的,你是“高山”上一株堅韌不拔的“梅”,你用那“一片丹心向陽開”的堅定信仰,把自己錘煉成乘風駕霧的領頭雁。
華坪女高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9名辭職。眼看學??煲k不下去,當內心無比焦灼的你,了解到剩下的8個老師中,有6名是黨員時,終于找到并肩戰斗的力量。
于是,你在學校的墻上畫了一面黨旗,并寫上誓詞,當舉著拳頭重溫誓詞時,你對同志們說:“我們有6個黨員,如果在抗日戰爭年代,陣地上剩一個黨員,這陣地都不會丟掉!”
使命在身,丹心向陽。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之際,你想到了黨,你想起了入黨誓言,這就是你,一個平凡教育工作者的不平凡。
五
是的,你是“高山”上一株堅韌不拔的“梅”。你用你弱小多病的身軀,藏著對學生無盡的愛,藏著對黨無限的忠誠,藏著對人民教育事業無比剛強的使命與擔當。
梅開“高山”分外香。你說,你最愛唱《紅梅贊》,你一路走來,一路高唱,唱著唱著,你就把自己唱成了昂首怒放的那株“梅”,你就把自己唱成了香飄云天外的那株“梅”。
。
江門村山多地少、交通不便,長期陷入貧困之中,村里的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楊寧的父母也不例外。楊寧和弟弟從小便跟著奶奶生活。
2010年7月,楊寧大學畢業,在收到南寧市一家農資公司錄用通知的同時,也了解到家鄉正在選聘大學生村官。當時,為了照顧生病的奶奶,她選擇了回家,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
到任的第一天,村主任就“分配”給楊寧一個屯。在一次次入戶走訪調查過程中,親眼看見的貧困,讓楊寧百感交集。
一邊是熱鬧繁華的城市,另一頭是尚未脫貧的山村?!斑M城還是返鄉?我徹夜難眠?!睅捉浰妓?,楊寧決定拼一把:用自己的知識,幫助江門村改變落后面貌。
然而,回村工作伊始,壓力重重。貧困發生率達20%、村集體經濟為零……楊寧準備大干一場,在村里帶頭吸納貧困戶發展竹子粗加工、辣椒和葛根種植。但由于作物病害、交通不便等原因,這些產業的收益都不及預期。
擔心楊寧氣餒,老支書張有權和她談心:“城里少你一個大學生不怎么樣,但村里多你一個大學生會很不一樣?!睏顚幰矆远诵判模骸澳贻p,摔倒了可以再站起來?!?/p>
經過深入調研,楊寧決定帶領村民按照“稻+鴨+魚”共作模式,探索發展特色水稻紫黑香糯??砷_動員會的時候,村民們卻默不作聲?!澳惴N什么賠什么,我們怎么相信你?”村民張?;壑毖?。
在交通不便、資源匱乏的山區,想蹚出一條致富路并不容易。也有村民勸她,不如回城里找個輕松點的工作。但是,一心想改變家鄉面貌的楊寧沒有放棄。她多方請教專家,帶領大家一步步摸索,找到了適合當地資源條件的特色產業——紫黑香糯稻米和高山泉水西瓜等。
為了讓村民安心,楊寧再一次豁出去。她偷偷把家人為她準備的婚房賣掉,籌集了30多萬元,作為產業啟動資金?!拔颐赓M提供稻谷、鴨苗、魚苗,你們負責種養,我負責回收,國家還有針對貧困戶的產業獎補資金,盡管放心!”她對村民說。
在她的帶動下,全村63戶貧困戶參與其中,種了120畝紫黑香糯。一年下來,每畝紫黑香糯增收1500多元,極大激發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高山水果、高山蔬菜、農村電商……山里步履不停,楊寧的鞋子磨舊了一雙雙?!斑@幾年,江門村成了‘明星村’?!卑糙镟l黨委書記管斌說,在楊寧帶領下,江門村創辦“苗阿嫂”品牌,銷售農產品,戶均增收3200多元;一些農村創業青年成立“苗村倌”農產品電商服務中心,年銷售農產品900多萬元。2020年,江門村脫貧摘帽,她又帶領大家搞起特色養殖和深加工。
楊寧的付出,村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2017年8月,江門村兩委換屆選舉,楊寧成為村里第一個有大學學歷的女村委會主任。2020年,江門村年人均純收入提高到8000多元,全村實現整體脫貧摘帽,楊寧被推選為村黨總支書記。
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__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采集中,張富清的事跡被發現,這段英雄往事重現在人們面前。
心有信仰,行有力量。
這位90多歲的老人,歷經風雨,遭受困厄,仍舊甘守清苦,深藏功名,不矜不伐。
“共產黨處處都是為人民辦事的,為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著共產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為黨、為人民做點工作?!?/p>
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干部張富清,這樣講述著自己的入黨初心。
在硝煙彌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墻、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脫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
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范,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為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勞肯干,任勞任怨,不矜不伐。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為國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應該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離休了的張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著自己老黨員的身份。
當他認為自己不能再為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著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最便宜的一款。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功,也在中年轉業后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
張富清曾說,戰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的確,在人生的征途上,因為信仰,他也一往無前。
2月18日晚,《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播出,獲得“感動中國20人物”榮譽的包括: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鐘揚,守島衛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馬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斗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干部張渠偉,擔起未來的80后鄉村教師張玉滾。(央視網月18日)。
年度的11位感動中國人物無私無畏、愛國奉獻、舍己為人、忠誠擔當、全心為民,他們的先進事跡感動著你我、感動著中國,同時也感動著世界。感動之余,我們更重要的是要學習這些感動中國人物的家國情懷。
中國華夏五千年文明,記載著無數歷史歲月,在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中,有多少人為其拋頭顱、灑熱血,最終取得了國家的勝利,五千年的努力,最終鑄就了今天強盛的中國?!靶奚睚R家治國平天下”是古往今來無數志士仁人愛家家國的人生追求?!皣液妹褡搴?,大家才會好”,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平實話語,它告訴我們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只有民族復興、國家富強,才能帶來人民的幸福、帶來每一個人的幸福。
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的家國情懷是:一片赤誠、一生奉獻,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舍家棄子”隱性埋名20余年。
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鐘揚的家國情懷是:致力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不畏艱苦與困難,不忘初心與誓言,直至獻出寶貴生命。
守島衛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的家國情懷是: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馬旭的家國情懷是:生活簡樸,身居小院,卻將自己與丈夫一分一毫幾十年積累的1000萬元無私地捐贈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
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干部張渠偉的家國情懷是:扶貧必需精準,不落一人一戶。病情迫在眉睫,卻一拖再拖。為渠縣143802名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他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
擔起未來的80后鄉村教師張玉滾的家國情懷是:為了山區孩子的未來,大學畢業后毅然放棄了在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一干就是。他將青春綻放在偏僻的山村小學,“80后”的他鬢角斑白,臉上布滿皺紋,但他卻無怨無悔。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成就顯著,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民主政治建設深入推進,人民的自由和權利得到切實保障,文化建設讓中華文明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科技創新成就斐然,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祖國的偉大成就令世界矚目,讓我們倍感自豪,而國家的成就正是每個人付出的結果。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兩相依,有國才有家。我們應該牢牢記住,實現“兩個百年目標”,需要祖國經濟實力和國防外交的強大,更需要億萬中華兒凝聚在中國精神氣脈中最本真的“家國情懷”。
時隔12年后,中國女排再次登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完成萬眾矚目的壯舉。一瞬間,中國沸騰了、世界華人被點燃了,在女排姑娘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這就是“女排精神”。
“即使面對強敵,也能從容應戰的勇敢無畏?!?/p>
“即使幾近失敗,也要險處逢生的絕不放棄?!?/p>
“即使戰到最后,也不忘默契配合,互相協作的團隊精神?!?/p>
“即使傷痕累累,也堅定為國而戰,無怨無悔的愛國信仰?!?/p>
為了那份從81年開始的那份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女排精神”,我們等待了12年。我們始終銘記,從1981到1986,中國女排一路過關斬將,成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五連冠”隊伍,為世界女排史留下了中國女排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始終銘記,中國女排在03年戰勝日本隊,重奪闊別17年的世界冠軍;我們始終銘記,20__年中國女排艱難逆轉俄羅斯,重攬錯別20年的奧運金牌,重創輝煌。
當然,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中國女排再度迎來低谷,08年北京奧運的遺憾,10年日本世錦賽的谷底,12年倫敦奧運的意外……我們的成績也許不那么理想,但女排精神卻從未消失或離去。我們可以被打敗,卻不能被打倒,無論何時,都要凝聚在一起、團結如一家,女排精神一直在激勵著我們。
回顧女排的里約賽程,可以說跌跌撞撞,起起伏伏。我們開局不利,小組賽連續失利,以小組第四名的成績驚險晉級;淘汰賽越勇,一分一分頑強拼搏,戰勝東道主巴西隊,挺進四強,逆轉荷蘭晉級決賽,最終戰勝塞爾維亞,一路突破最終奪冠,創造了逆襲的奇跡。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中國女排向世界詮釋了“女排精神”,用行動告訴了我們“女排精神”的實質。正如郎平指導所概述的:“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p>
女排精神一路指引著中國女排前行,給予她們無限的動力,也一直感染、激勵著無數中國人,這就是中國女排的魅力所在,也是“女排精神”的偉大之處。無論是在賽場上還是生活中,面對困難和挫折不應該輕言放棄,要始終堅持信念,勇敢前行。讓我們祝賀郎導和女排姑娘們,讓我們感謝她們帶給我們的感動,讓我們銘記女排精神,把女排精神更好地傳承下去!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一路追尋楷模的足跡,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宣講報告團來到北京,走到山西。
9月17日至19日,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中宣部宣教局、共青團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宣傳部、教育部思政司聯合主辦,4場報告會先后走進北京廣西大廈、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山西長治學院。
從廣西到海南,從北京到山西,走過黃文秀奮斗過的地方,回到她度過青蔥歲月的母校,3個月時間,數千里輾轉,12場報告會……楷模的青春之歌,在黃文秀同事、家人、同學、媒體記者等5位報告團成員的傾訴中緩緩流淌,感動越來越多的人。
掌聲和淚水背后,是人們對黃文秀的思念和景仰,更將信念與力量凝聚在心,不忘初心大步前行。
初心。
“我們決不放棄一個貧困戶?!薄安猾@全勝,絕不收兵”……9月18日上午,北京師范大學學生活動中心,隨著報告團成員的傾情講述,現場觀眾無數次動容,無數次流淚。
對于黃文秀這位優秀校友,師生們并不陌生。
作為一名北京師范大學的研究生,黃文秀有很多就業選擇,為什么要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又為什么要主動投身脫貧攻堅事業?扶貧道路上,她如何不忘初心,從“生手”到“熟路”?報告會上,黃文秀同志生前同事蔣丹丹、百坭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同學陳麗美、黃文秀姐姐黃愛娟,以及廣西廣播電視臺記者湯婧等5位宣講人從不同的角度,與師生代表一起回顧黃文秀短暫而精彩的一生,學習她在平凡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崇高精神。
在北師大,這亦是一場意義重大的主題教育?!安煌跣?、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央第一指導組成員參加報告會。校領導班子成員、全校處級干部和教工黨支部書記參加活動,800多名師生將會場擠得滿滿當當,大家或坐著,或站著,認真傾聽、思考。
“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月18日下午,報告團成員來到中央民族大學,8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少數民族學生代表和研究生新生齊聚一堂,聆聽報告,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課。
入秋的山西已有些許涼意,卻擋不住青年學子追尋楷模的熱情。在山西長治學院,近700名師生零距離感受榜樣精神,共同回顧黃文秀短暫而精彩的一生,備受教育和鼓舞。
當一句句錚錚的誓言、一幅幅感動的畫面呈現在師生面前,黃文秀就如同還在人們身邊,從未走遠。
追尋。
不久前,-對黃文秀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7月1日,中宣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黃文秀的先進事跡,追授她“時代楷?!狈Q號。
為了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貫徹落實好-關于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的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區黨委、政府緊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了“時代楷?!秉S文秀同志先進事跡宣講報告團,通過巡回報告大力宣傳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向楷模學習,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7月12日,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扶貧辦聯合主辦的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在廣西民族大學舉行。在隨后的兩周時間里,宣講團成員先后在河池、來賓、崇左、百色舉辦4場報告會,大力宣傳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
7月2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在南寧市共同舉辦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全區14個設區市和106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的(市、區)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設分會場,3.7萬多名黨員干部傾聽報告。
8月16日,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宣講報告團首次走出廣西,到海南省??谑虚_展宣講。9月1日,報告團成員來到百色干部學院,與五期主體班學員300多人一起分享交流所看所思所想所悟。
每一場報告,都是一次精神的傳承。演講時間并不長,報告團成員要對每張圖片進行精心挑選,對每一個字細細斟酌,力求盡善盡美,讓黃文秀的事跡更生動,品格更彰顯。
每一次講述,都是發自內心的緬懷紀念。深夜里,大家都會總結經驗,認真打磨,仔細到一分一秒、語速快慢;開會前,大家要提前幾個小時到場準備、排練,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用深情講述打動觀眾的心。
芳華雖已逝,精神永留存。12場精彩的報告會,仍道不盡黃文秀短暫而光輝的一生。她的精神,將激勵著越來越多的人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奮勇前行。
使命。
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新時代青年應該怎樣作為?用生命堅守初心和使命的時代楷模黃文秀,作出了精彩的回答。
黃文秀成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涌現出來的新時代青年楷模。數月以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中國教育報等中央主流媒體,以及北京市、海南省、山西省等地方主流媒體對黃文秀先進事跡持續關注、廣泛宣傳、深入報道,在全國引發強烈反響。
黃文秀帶給我們的感動,賦予我們的力量,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正能量。報告會每走過一個地方,帶給當地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正是這份感動和力量。
八桂大地,每一場報告會,都掀起了干部群眾向黃文秀學習的熱潮。瓊州熱土,來自海南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各單位的300多人參加報告會,反響熱烈。應各界群眾要求,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于8月2日晚,海南廣播電視總臺新聞頻道于8月18日晚,先后播出《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引發社會熱議。
首都北京廣西大廈會議廳內座無虛席,在京工作的廣西黨員干部、商會人士與青年學生代表近300人傾聽報告。會后,主辦方將大家的愛心捐款交到了黃文秀的家人的手上,希望能幫助她的家人渡過難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爱敶髮W生要擔當新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要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實踐中創造有意義的人生?!眻蟾鏁?,一種身在他鄉拼搏的壯鄉兒女的歸屬感和使命感在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生潘輝心中油然而生。
“無論任何崗位、任何事情,都要有她這種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對國家的奉獻?!北本V西企業商會駐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盧愛任在觀看報告會后,對楷模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文秀走了,我們來了,這就是對文秀最好的悼念?!北本煼洞髮W向廣大師生發出號召,在全校范圍內掀起向黃文秀同志學習的熱潮,營造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的濃厚氛圍。
在化學學院黨委副書記韓娟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黃文秀那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誓言,是她臉上燦爛的笑容、走在泥濘中的身影。韓娟說,會給更多的學生講述黃文秀把寶貴生命獻給扶貧事業,踐行一名共產黨員初心使命的事跡。
“文秀師姐用行動為每個師大人詮釋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闭軐W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王璇下定決心,要學習黃文秀甘于奉獻、不怕艱苦、深入基層的可貴精神,以青春之名書寫無悔人生。
在中央民族大學,報告會結束后,許多師生仍在熱烈討論,交流感悟。該校教育學院副院長夏仕武表示:“黃文秀同志把踐行對黨的誓言作為畢生追求,立志為改變家鄉的落后面貌播灑汗水、奉獻青春的故事感人肺腑,是這個時代青年最需要的大情懷?!?/p>
“我更能接觸到她的靈魂,她的初心和她堅守的使命?!痹谏轿鏖L治學院自導自演的“太行追夢人”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劇中,黃文秀扮演者朱曉英說。
曾擔任過黃文秀代課老師的教師任紅霞忍不住哽咽?!皩τ谶@位廣西姑娘印象深刻,她特別開朗、愛笑,有擔當、有責任感?!比渭t霞說,黃文秀將“小我”融入“大我”,啟發青年人去思考,怎么活出人生的價值。
回到家鄉去,建設壯美廣西!“黃文秀對于社會責任的執著,讓我深刻意識到每個青年人早已肩負著歷史使命與國家命運?!睆氖滦履茉捶矫嫜芯康那迦A大學博士生黃尚尉感受良多。他希望,今后能將自己所學用于家鄉建設。
“黃文秀努力刻苦,學成之后,扎根基層、服務家鄉。這正是我們的榜樣!”北京廣西博士生聯誼會會長鄂爾江表示,他立志學成之后回到廣西發展,服務家鄉,完成黃文秀未竟的事業。
最新一期出版的《求是》雜志刊發了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署名文章,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為題,回顧黃文秀感黨恩、守初心、獻青春、為人民的感人事跡,總結其中蘊含的精神和時代價值,展示廣西貫徹落實好-重要指示精神,在區內外大力開展學習宣傳黃文秀先進事跡的做法和經驗,并再次發出向“時代楷?!秉S文秀學習的號召。
對楷模最好的告慰是什么?是繼續前行,以更堅毅的信心、更執著的干勁投身脫貧攻堅事業,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在奮進新時代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奮斗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華彩篇章!
遼寧省丹東市96歲高齡的志愿軍老戰士孫景坤,歷經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戰火洗禮,榮立一等功。復員回鄉后,他帶領鄉親們改變貧困面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1948年,24歲的孫景坤告別新婚5天的妻子,毅然參軍,1949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從四平戰役、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到解放海南島戰役,孫景坤隨40軍119師357團從北打到南。
孫景坤:打錦州負的傷,打黑山阻擊戰負傷,打唐山也負傷,渡江也負過傷。
1950年,孫景坤隨部隊奔赴朝鮮。1952年10月,身為副排長的他接到了增援上甘嶺161高地的命令,此時,161高地被敵人三面圍攻,已經有8批戰友犧牲在了支援的路上。
面對敵人的瘋狂反撲,孫景坤和戰友奮力反擊。從中午12點堅守到半夜12點,共打退了敵人6次進攻,孫景坤一人就擊斃了21人。
孫景坤:二百五六十發吧,離我1米多遠的地方,崩死敵人20多個,和我一塊兒下來的就剩4個人。
從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戰爭,孫景坤先后榮立一次一等功、兩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級戰士榮譽勛章。1955年復員后,他主動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當了20多年生產隊隊長,組織村民成立致富小組,種植板栗、修路治河。
遼寧省丹東市山城村村民劉玉慧:夏季遭水災的時候,土地就被淹沒了,他就帶領著村民開始修這條壩,肩抗人推在這里頭吃住了好幾個月,村民就說了你回家休息,他說不行,我得把壩修完我才能回去,我現在回去我可不放心。
戰場歸來的孫景坤一直把群眾放在最前面。大女兒孫美麗因小兒麻痹右腿落下殘疾,16歲時曾有一次招工的機會,但在孫景坤的堅持下讓給了更困難的家庭。
孫美麗:電話局要電話員,俺爸知道了,說什么也不要我去。
一生舍己為人的孫景坤將自己的功勛封存起來,20世紀90年代抗美援朝紀念館移地改建向社會征集文物,他才將自己的立功證書等紀念物品捐獻出來,面對眾人的詢問,孫景坤只有一句話:“黨員,不能一切都為了自己著想,要多為群眾,也為國家?!?/p>
。
今年88歲的沈忠芳,他是《導彈人生》書中12位已過了脫密期的中國導彈總指揮總設計師之一,是我國航天事業的重要參與者、組織者和見證者。
1934年8月,沈忠芳出生在上海。隨著淞滬會戰爆發,轟炸機時常對上海進行轟炸和掃射。童年的沈忠芳感受最深的就是顛沛流離和對日寇的痛恨,家園被戰火摧毀的瞬間,在他的心里也埋下了一顆種子。
新中國成立后,1953年,高中畢業的沈忠芳考入北京航空學院飛機設計專業。他夢想著有一天自己親手設計的飛機,能夠保衛祖國的領空。
這里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1958年,沈忠芳大學畢業之后,就一直在這兒工作。
當時,美軍派出最先進的u2高空偵察機,大搖大擺的侵入我國領空,搜集情報。
為了摧毀u2,我軍開始研制地對空導彈系統。一次又一次反復實驗,付出終于迎來回報。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地空導彈“紅旗—號”橫空出世。
沈忠芳:西方國家,他們以美國為首對我們封鎖,中央指導我們只能自力更生為主,艱苦奮斗,所以主要靠自己的力量,來發展我們的武器系統。這個很重要,(核心技術)買是買不來的。
30歲的沈忠芳又開始參與“紅旗二號”研制。新型地空導彈的研究工作量很大,難度也大。為了拿出最優的方案,幾百名科研人員始終艱苦奮斗,同時也在爭論不休。
1967年,隨著“紅旗二號”導彈的研制成功,邁出我國自主研制防空導彈的關鍵一步。隨后幾年,在沈忠芳的帶領下,他所負責的導彈型號在很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成功完成了4次飛行試驗考核,其中8項成果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1992年1月,沈忠芳被任命為第三代中高空中遠程防空導彈型號總指揮。經過一次次挑戰,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全面完成了攻關任務,突破了五大關鍵技術,取得了九項科研成果,使得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邁入了正軌。這標志著我國防空導彈研制水平跨入到世界領先行列,大幅度提高了我國防空導彈體系對抗能力和國防的實力。
導彈事業讓他付出了絕大部分精力,而陪伴沈忠芳一生的伴侶和戰友,同樣是北航飛機設計系畢業的徐正年,在承擔了中國航天工作的同時,還肩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因為保密的原因,孩子在年幼時,爸爸就像個陌生人。直到今天,沈忠芳也無法向孩子們和盤托出工作的全部。
作為中國國防中國航天武器事業的建設者,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深深地印在沈忠芳心里。
沈忠芳: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對黨忠誠,不負民族。
國士無雙,無數像沈忠芳這樣為中國航天武器事業而隱姓埋名的英雄們,他們是真正的大國脊梁。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xindetihui/10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