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教案的編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高二教案的范文可以幫助教師全面理解和把握課堂教學的核心要點。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積累“踉蹌、窒息、輾轉、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詞語。
2、學習快速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小說的能力。
3.把握小說富有傳奇色彩的情節(jié)結構。領會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象征意味。
過程與方法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小說主人公堅韌頑強、不畏艱險的性格特征,培養(yǎng)學生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的理念。
【教學重點】。
誦讀,領會主人公的精神魅力。體會心理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小說的象征意義。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把握小說的情節(jié)結構,體會主人公的心路歷程。
2.研討探究法:在主人公身上寄寓著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學追求,引導學生研討探究,理解小說的象征意味,激發(fā)學生樹立積極有為的人生理想。
3.引申比較法:引導學生將課文與海明威的《老人與?!愤M行聯(lián)系引申,在對照中更為深刻地體會主人公的拼搏精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檢查預習。
1、導入。
有一篇短篇小說,備受偉大導師列寧的喜愛贊賞,他在逝世的前兩天,還讓他的夫人給他朗讀這篇小說,從中汲取戰(zhàn)勝病魔的力量。當代著名學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霜冷長河》中建議一位對前途感到渺茫的高中生不妨讀一讀這篇小說,它就是杰克倫敦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熱愛生命》。
2、背景介紹。
19世紀末,在和美國北方領土阿拉斯加相毗鄰的加拿大朗戴克一帶發(fā)現(xiàn)了金礦。成千上萬的人卷入了“淘金熱”,可是幸運者畢竟是鳳毛麟角,不知有多少人夢斷在那冰天雪地的極地荒原里?!稛釔凵分v述的就是這個“淘金熱”中的一個故事。
3、作者簡介。
杰克倫敦是著名的美國小說家,他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約50部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喚》《海狼》《白牙》《馬丁伊登》和一系列優(yōu)秀短篇小說《老頭子同盟》《北方的奧德賽》《馬普希的房子》等。杰克倫敦是一個自幼當童工、漂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而后半工半讀才取得成就的作家。
二、圈點勾畫,合作探究。
1、學生速讀課文,概括故事情節(jié)。
學生回答,教師提示小說情節(jié):
《熱愛生命》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美國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拋棄了,他獨自跋涉在廣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風夾著雪花向他襲來,他已經沒有一點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傷,鞋子破了,腳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蹣跚在布滿沼澤、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艱難地前行著。就在他的身體非常虛弱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他發(fā)現(xiàn)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著他的血跡尾隨著他。就這樣,兩個瀕臨死亡的生靈拖著垂死的軀殼在荒原上互相獵取對方。為了活著回去、為了戰(zhàn)勝這匹令他作嘔的病狼.最終在人與狼的戰(zhàn)斗中人獲得了勝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終他獲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2.學生自由誦讀全文,思考:
學生篩選、概括,教師點撥:
主人公所面臨的生死考驗有朋友的背叛、饑餓、惡劣的天氣(“接下來是幾天可怕的雨雪”)、個人體力的極度虛弱、傷病以及野獸的威脅(“這地方的狼很多”)等。他之所以能戰(zhàn)勝這些并頑強地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堅韌頑強,不畏艱難險阻。他雖然身體衰弱無比,并且時常處于昏迷之中,卻有著驚人的意志力。在這場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至死搏斗中,人的偉大與堅強也最鮮明地體現(xiàn)了出來,作品所要弘揚的正是這樣―種硬漢精神。
三、圈點批注,賞析語言。
示例:52頁第二、三自然段寫主人公見到馴鹿骨頭的段落:
“這些殘骨在一個鐘頭以前還是一頭小馴鹿……難道在天黑之前,他也可能變成這個樣子嗎?生命就是這樣嗎,呃?真是一種空虛的、轉瞬即逝的東西。”
“他蹲在苔蘚地上,嘴里銜著一根骨頭,吮吸著仍然使骨頭微微泛紅的殘余生命……有時砸到自己的指頭,使他一時感到驚奇的是,他并不覺得很痛?!?/p>
提示:這是在主人公饑餓難忍、無處覓食之時的思維獨白和動作描寫,一頭可愛的小馴鹿只剩下了骨頭,他聯(lián)想到什么呢?(聯(lián)想到自己,聯(lián)想到生命是如此脆弱,這說明即使的意志堅強的人也有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在同環(huán)境和困難斗爭的時候也有自身的灰心和軟弱,真實地反映了人物的內心。)那他是否消沉,退縮呢?行動就是最好的證明,即使生肉、碎骨也讓他感到欣喜,可見對生命的熱愛,對生的渴求。同時他不覺得痛則說明身體的虛弱,反應開始遲鈍了。
2、人和病狼最后較量的情節(jié)是小說最為精彩的場面也是高潮部分,人和狼最后的格斗。體會主人公堅毅頑強、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
指名朗讀,思考:
牙咬手,手抓牙,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搏斗方式,只有在奄奄一息的人和同樣衰弱垂死的病狼之間才有可能發(fā)生。牙和手都無力了,可是人終于用另一只手慢慢摸過來,“一下把狼抓住”了。幾分鐘后,人把全身重量都壓在狼的身上,可惜他的雙手已無力把狼掐死??墒撬€要用嘴咬住狼的咽喉……終于,狼死掉了,像“鉛液”一樣的狼血灌入人的胃里。人戰(zhàn)勝了狼,殺死了狼,喝了狼的血,而不是相反。通過上述對主人公內心世界和細節(jié)、動作的刻畫,揭示了主人公身處困境卻不肯向困難低頭,頑強不屈同自然作堅決斗爭的堅強意志和熱愛生命的深刻主題。
學生集體朗讀,把握語氣,體味情感。
四、小組討論,互相質疑。
1、作者用連個名字也沒有的“他”來稱呼主人公有什么含義?“狼”又有什么寓意?
在小說中,文明社會的人和野性的動物,站在了同一地平線上。在自然面前,社會賦予他的一切特性都失效了,什么理想,抱負都是空談,只有“活著”,才是生命的最終意義。因此,這個人已不僅僅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作為一種思想的象征物,他沒有名字,狼當然也沒有,他們只是兩個生物,平等的兩個生物,為了“活下去”的信念,而展開了一場殘酷的生命追逐。作者沒有寫出“他”的名字,因為“他”是一切熱愛生命的人的代表,他不是一個單一的人,而是一類人,只要熱愛生命就可以是“他”。加上一個名字,反而使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減弱了。小說的象征意味也非常濃厚,這是西方許多文學作品的藝術特點。小說主人公沒有名字,僅以“他”指代,顯然隱含著作者以他作為整個人類象征的用意所在,而小說中的“狼”更可以看作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與自然力量的一種隱喻。
2、怎樣看待文中的“金沙”與“病狼”?
這是一種矛盾,他去的目的是為了那袋金沙,但歸路的目的卻已經發(fā)生了轉變,由于身處逆境,這時他最大的熱望是能“活下來”。為了生存與活命,那十五磅粗金沙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價值。現(xiàn)在金沙的取舍決定著生命能否延續(xù)。比爾的命運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先倒一半,再全部放棄的描寫,體現(xiàn)了他內心世界的矛盾,但最終生命高于一切,他選擇了保存生命,舍棄金沙。作家的高明之處正是以“狼”和“金沙”這兩個物象來反襯人對生命的熱愛!
五、品味課文,感悟人生。
1、提問:“他”給人們的啟示是什么?
“他”給人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
(1)要勇于面對失敗?!八痹浫砥7?、傷痛,感到了失敗,但這只是氣力與肉體的失敗,他的信心與希望始終未曾破滅。他在對待失敗的態(tài)度上取得了勝利,在精神上取得了勝利。
(2)要勇于面對孤獨。當一個人去面對眼前的厄運時,就應勇敢地面對孤獨,不埋怨,不放棄,最后終于全身而返。
(3)要敢于與敵人斗爭。與狼長時間的周旋,表現(xiàn)出這個人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顯示出非凡的毅力與堅忍的決心,體現(xiàn)出人類戰(zhàn)勝強大勢力的偉大力量與氣概。
(4)要熱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八痹谂c逆境的較量中不時流露出對周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如吮吸剩骨的甜蜜、享受太陽的暖意、感受周圍活躍而健康的生命。正是這種熱愛使他充滿活力,使他永葆活下去的欲望,并由此不斷激發(fā)出他的潛能,使他有搏斗下去、戰(zhàn)勝失敗、面對孤獨、超越死亡的勇氣和毅力。
2、每一種職業(yè),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都有自己的困難,該怎么辦?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1、閱讀海明威的《老人與?!罚容^兩個主人公的形象。
2、搜集關于熱愛生命的名人名言或類似的求生故事,在小組內交流分享。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章法、氣象、基調;
2、思想教育目標:了解李白的放達;
3、能力培養(yǎng)目標:結合詩歌內容進行的誦讀要求。
教學重點:
散文化詩句欣賞。
教學難點:
詩歌內容的鑒賞。
教學類型:
鑒賞課。
電教或實物展示手段:推薦《全唐詩》光碟和《大唐詩錄》光碟,并請學生介紹自己有否類似電子產品。
教學過程與步驟:
學生讀詩(至少3遍)。
鑒賞要點。
清代詩評家沈德潛曾這樣評論這首詩:“筆陣縱橫,如虬飛蠖動,起雷霆于指顧之間?!保ā短圃妱e裁》)這段話既形象而又概括,涵蓋的內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靈活、氣象宏偉而言。茲分述如下:
先說章法。
詩人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又稱反復),主旨句凡三見:開頭、中間、結尾各出現(xiàn)一次。這并非簡單的重復,因為它每出現(xiàn)一次都給讀者帶來新的啟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貫穿始終、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使人產生一嘆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嘆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這樣的章法可稱靈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潛說的“筆陣縱橫,如虬飛蠖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現(xiàn),或前或后總有一個提示內容的“副句”伴隨著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還有一個副部頗有幾分相似。具體地說,詩的開頭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寫詩人仰望蜀道時發(fā)出的感嘆,突出地表現(xiàn)了蜀道的高不可測,正是為下文寫太白鳥道、天梯石棧、高標回日、捫井歷參等張本。詩的中間則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使人聽此凋朱顏”頗有“談虎色變”之嘆,意在說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輕易前往;此句有鉤連前、后兩層內容的作用,前一層說蜀道凄涼萬狀,后一層說蜀道極其險惡——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難以承受的。結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側身西望長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說的劍閣形勢之險和蜀中戰(zhàn)禍之烈,又跟開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應,更顯得意味深長,以此結束全詩,可以使讀者興無窮之嘆,將“蜀道之難”的全部內容概括無余。
主旨句的重復出現(xiàn)及其副句的變化,不僅在詩的結構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全詩的基調的形成影響也很大,但這一點要放到后面去講。
再說氣象。
讀這首詩,如從畫廊經過一般,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接連不斷地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它們那闊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氣勢,使你怵目驚心,嘆為觀止。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在詩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將秦蜀之間重山疊嶺千里不絕的圖景一望無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6個字就將民間傳說中關于五丁開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出來,使我們仿佛聽到了五丁拽蛇時的大聲呼喊以及隨后一聲使山河改觀的巨響,也仿佛看到無數(shù)勇敢的人在高山上開辟道路、架設棧道的情形,不禁要贊嘆神力和人工的偉大!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边@是詩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見:當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時,他看見六條龍拉著的太陽車被擋住,不得不繞道而行;再俯視下面,只見波濤洶涌的急流為大山所阻而激起無數(shù)的漩渦——這幅畫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這是詩人設想自己沿著盤山道攀登青泥嶺的情形。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边@是寫登上頂峰以后的情形。——這很像一組搖鏡頭,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詩人從星星中間穿過,有時還好奇地觸摸它們,看看是個什么樣子。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边@是詩人設想游者在途中所見到的景物。畫面是凄清的:鳥鳴,使山林顯得更加幽靜,像原始森林一樣荒寂無人。跟此前的畫面相比,色調是變了,也表現(xiàn)了蜀道景物的多樣,但氣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虺,砍崖轉石萬壑雷?!边@是一幅極其驚險的畫面,與上文著重寫蜀道之高不同。連峰絕壁,砍崖轉石,都會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故下文云“其險也如此”。
如此多的畫面此隱彼現(xiàn),其境界之闊大,自不待言;且無論寫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連峰絕壁之險,皆有逼人之勢,其氣象之宏偉,確非他人之可及。再從總體來看,其變化之速,愈變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潛云“起雷霆于指顧之間”,豈虛語哉!
最后說說這首詩的基調。
這首詩以主旨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貫穿始終,已經顯示了它的詠嘆基調。統(tǒng)觀全詩,詩人之嘆有三: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這三嘆其實也蘊含在詩人的具體描寫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這是嘆蜀道之高,因為黃鶴之飛至高,猿猱動作最靈,二者皆不得過,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這是嘆蜀道之險,用勸游者的口吻寫出,意味尤為深長。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是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詩人用具體描寫方式,再現(xiàn)了“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孟子·離婁上》)的圖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一鑒于這首詩較長,且內容有一定難度,在教學之始不宜要求學生背誦,所以先設計此題,而將背誦練習置于最后,體例與本單元其余話課異。目的是使學生初步適應這首詩節(jié)奏的變化,讀出一點韻味來,不要把某些句子讀成散文,這對領會詩人熾烈奔放的感情和飄逸的風格極為必要。
這是一首雜言體詩,但跟其他詩人的這類體裁作品和李白的另一些這類體裁作品(如《將進酒》《梁甫吟》《廬山搖寄盧待御虛舟》等)相比,都有顯著的不同。這不同就在于;其中的某些句子(如練習中所列舉的)如果孤立地看,確屬散文句。但我們不這樣稱它們,因為它們畢竟是詩的整體中的一部分,只能說它們是散文化的詩句,或句法與散文近似。這當然不能隨意而為,沒有李白那樣的氣概,那樣的英才,是駕馭不了的。
生:分總關系。
生:學習。
師:對。由此看來,第二層用什么方法闡述學習的重要性。
生:比喻。
師:用哪幾個比喻。
生: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
(板書: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師: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在寫法上最大的特點是運用大量的比喻,從各個方面對中心論點加以闡釋,使論點既鮮明又生動。
師:請同學們齊背第三段。
學生集體背誦。
師:本段主要論述什么問題分幾層。
生:這段主要論述學習態(tài)度。分三層:第一層,從“積土成山”到“金石可鏤”,闡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第三層,從“蚓無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闡述學習要專心。
(板書:學習態(tài)度—積累、恒心、專心)。
師: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論述問題的。
生:比喻。
師:每一層的兩個比喻句是什么關系。
生:對比關系。
師:對。本段的三層內容都用對比設喻的方法闡述。這樣的寫法有什么好處。
生:使中心論點更生動、更鮮明,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師:很好。請同學們拿出紙來,按要求作練習。要求:每人寫一個比喻句闡述知識的重要性,比喻要恰當。
(學生動筆寫,5分鐘)。
師:請同學們交流一下,哪位同學先說一說。
生:知識如血液一樣寶貴。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就會枯竭。
師:比喻貼切嗎(學生答:“貼切?!保?。
生:空虛的頭腦若以知識來充實,猶如雨水澆灌著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復生氣。
師:很好。
生:知識是生活的明燈,沒有知識的生活,猶如在黑暗中的遠征。
師:好。
生:沒有知識的頭腦,像不長谷物的荒地。
師:他從反面設喻,也很好。
生:沒有知識的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東搖西晃,虛度年華。
師:請同學們推敲一下是否貼切。
生:不貼切。“斷線的風箏,東搖西晃”主要是說無明確的飛行方向,與“沒有知識”無相似之處。
師:若將本體改動一下,就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句,請你改一下。
生:將“知識”改為“志向”。
師:對。改為“志向”“目標”“理想”等,就是個很生動貼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須符合合理、生動、新穎的要求。
師:再請同學們運用對比設喻的方法,闡述學習要勤奮或謙虛。
(學生寫,6分鐘)。
師:請同學們先分成幾個小組交流一下,寫得好的向全班同學推薦一下。
師:哪些同學寫得不錯,請組長推薦一下。
生:謙虛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鷹,知道天高地闊、學海無涯,因而刻苦好學,永不自滿;驕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淺嘗輒止、夜郎自大。
師:好。這是以對比設喻闡述要有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
生:勤奮的人,像一顆明珠,無時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懶惰的人,像生了銹的鐵,毫無用處。
師:不錯。這是以對比設喻闡述要有勤奮的學習態(tài)度。
作業(yè):
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議論文,論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適當運用比喻論證法。
教學要求:
1、了解本詩基本內容及其寓意;。
2、感悟并品味詩人熱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
3、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1、詩的寓意。
2、詩的風格。
教學設想:
1、布置預習:結合注釋,利用工具書,粗通本詩,并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初步感悟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風格。
2、教學方法:誦讀,感悟,討論。
3、教學時間:2教時。
4、擬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1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設想:1、由溫習李白詩歌《夢游天姥吟留別》等詩導入。
2、由背誦李白詩歌競賽導入。
二、誦讀全詩,整體感知。
1、釋題:
“蜀道難”,古樂府舊題。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初年,從詩的內容來看,很可能是詩人在長安時為送別友人入蜀而作。
2、范讀全詩(或師范讀,或指名范讀)。
要求:讀出感情,讀出思想,讀出氣勢。
3、自瀆并討論全詩基本內容。
提問一:全詩三節(jié),主要寫了哪些內容?(討論,交流)。
明確:第一節(jié),道蜀道來歷,狀蜀道高峻——感嘆蜀道的高峻難行。
第二節(jié),寫景物凄清,狀山水險惡——感嘆蜀道的艱險可畏。
第三節(jié),摩劍閣之險要,想殺人之慘景——嘆戰(zhàn)禍之烈,有申戒之意。
三、研讀全詩,重點感悟。
1、提問二:奠定全詩抒情基調的詩句是什么?(討論)。
明確:“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這是一個感嘆句,也是貫穿全詩的主旨句。它奠定了全詩的抒情基調,含有豐富的詠嘆意味。它在詩中先后出現(xiàn)三次: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詩人的思想、情感盡在“三嘆”之中。
2、提問三:作者寫《蜀道難》,有無深刻的寓意?(討論,交流)。
明確:關于本詩寓意,歷來解釋紛紜,莫衷一是。
一說: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加害房琯、杜甫,這首詩系為擔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說:為諷刺章仇兼瓊而作。按:章仇兼瓊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寶五載(746)期間任劍南節(jié)度使,是個善于媚上取寵的人,沒有反叛中央朝廷的行經。因此說缺乏根據(jù)。
三說:為諷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中幸蜀而作。此說也屬臆測。
早年,李清照過的是美滿的愛情生活與家庭生活。作為閨閣中的婦女,由于遭受封建社會的種種束縛,她們的活動范圍有限,生活閱歷也受到重重約束,即使象李清照這樣上層知識婦女,也毫無例外。因此,相對說來,他們對愛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體驗也更細膩一些。所以,當作者與丈夫分別之后,面對.單調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來抒寫自己的離愁別恨了。這首詞,就是這種心情的反映。從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寫獨居的痛苦與相思之情,但這種感情在詞里卻無往而不在。
上片寫秋涼情景。首二句就白晝來寫:“薄霧濃云愁永晝。”這“薄霧濃云”不僅布滿整個天宇,更罩滿詞人心頭?!叭鹉X消金獸”,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無聊,同時又烘托出環(huán)境的凄寂。次三句從夜間著筆,先點明節(jié)令:“佳節(jié)又重陽”。隨之,又從“玉枕紗廚”這樣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與詞人特殊的感受中寫出了透人肌膚的秋寒,暗示詞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貫穿“永晝”與“一夜”的則是“愁”、“涼”二字。深秋的節(jié)候、物態(tài)、人情,已宛然在目。這是構成下片“人比黃花瘦”的原因。
下片寫重九感懷。首二句寫重九賞菊飲酒。古人在舊歷九月九日這天,有賞菊飲酒的風習。唐詩人孟浩然《過故人莊》中就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之句。宋時,此風不衰。所以重九這天,詞人照樣要“東籬把酒”直飲到“黃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滿了衣袖。這兩句寫的是佳節(jié)依舊,賞菊依舊,但人的情狀卻有所不同了:“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上下對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異趣之感。就上下片之間的關系來說,這下片寫的是結果。
比喻的巧妙也是這首詞廣泛傳誦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詩詞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屢見不鮮。如“人與綠楊俱瘦”(宋無名氏《如夢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宋程垓《攤破江城子》),“天還知道,和天也瘦?!?秦觀《水龍吟》)等等。但比較起來卻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寫得這樣成功。原因是,這首詞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結合得十分緊密,極切合女詞人的身份和情致,讀之親切。
詞中還適當?shù)剡\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韻味。例如,下片寫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卻不見一“菊”字?!皷|籬’,本來是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詩意,但卻隱去了“采菊”二字,實際是藏頭。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來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飲菊花酒的風習,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氣?!包S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見,全詞不見一個“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態(tài)卻俱現(xiàn)紙上。詞中多此一層轉折,吟味時多一層思考,詩的韻味也因之增厚一層。
設問手法也是詞中值得注意的藝術特點之一。明茅映在《詞的》中說:人們“但知傳誦結語(指“人比黃花瘦”句),不知妙處全在‘莫道不消魂’?!边@話是很有見地的?!澳馈币痪?,實際上可以與賀鑄《青玉案》中“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句相媲美。所不同的是“莫道”句帶有反詰與激問的成分。
元伊士珍《瑯環(huán)記》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陽《醉花明》詞函致趙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忌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城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易安作也?!辈徽撨@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單從這故事的流傳就足以說明李清照的生活體驗不是一般文人所能體驗得了的;他的藝術風格與藝術技巧,也不是一般詞人所能模仿得了的。詞里出現(xiàn)的那種多愁善感、弱不禁風的閨閣美人形象,也正是這樣創(chuàng)造出來的。因為這一形象是封建社會特定歷史時期與特定階層的產物。
所以,今天我們在欣賞時,主要借鑒她的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方法。千萬不要成了“愛上層樓”者,到時還要“為賦新詞強說愁”。但愿讀者諸君莫道不受用,金榜題名時,你比我高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掌握朗讀的技巧,熟讀體味情感。
2、品味鑒賞意象,體悟詞人感情。
3、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
教學重點。
品味“酒”“黃花”等意象,體悟詞人的感情“愁”。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酒”“黃花”等意象和結合詩句感受詞人的情感。
教學方法。
誦讀法。
教學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提示:以“愁”的母題導入)。
中國的古典詩詞情深意切、意蘊綿長,以“愁”為母題的詩詞比比皆是。崔灝如此說思鄉(xiāng)之愁: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秦觀如此說寂寞之愁: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李煜如此說亡國之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蘇軾如此說生死離別之愁: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今天我們一起來感悟一下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筆下的相思之愁。
二、作者資料簡介。
說到李清照的相思之愁,不得不提她的丈夫趙明誠。李清照18歲時與趙明誠邂逅并且喜結連理,才子配佳人,兩人恩愛有加,一同研究詩詞和金石。李清照詞中的相思之愁的對象,多是她的丈夫趙明誠。今天我們學一首李清照南渡前早期的、表達相思之愁的作品——《醉花陰》。
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獨自初步感受一下詞的意蘊。
1、學生自讀(2分鐘)。
2、學生代表范讀(2個同學)。
每一位同學讀完后,請同學們作評價。
老師再做點評。
3、寫作背景。
我們要掌握一首詩詞的朗讀節(jié)奏和感情,可以通過詩詞的寫作背景。宋徽宗大觀二年,趙明誠到仰天山羅漢洞賞月流連忘返,李清照獨自在青州歸來堂重陽賞菊,因寫這首詞贈給趙明誠以解愁緒。
因為是重陽節(jié)的作品,后來黃升(宋)在《花庵詞選》中題為《醉花陰·九日》。
“醉花陰”詞牌名為李清照首創(chuàng),雙調小令,押仄韻格,按照本詞,它押的是ou韻,朗讀時,我們要用低沉緩慢的語氣,感情濃厚又不熱烈,帶有哀傷的基調,適當停頓。比如:“薄霧/濃云/愁/永晝”。
4、教師范讀。
5、學生齊讀。
四、《醉花陰》意象的解讀和情感的體悟(重點?。?。
1、意象與情感。
一個“愁”字貫穿整首詞,也就是所謂的詞眼。那么,詞中哪些意象體現(xiàn)出愁呢?請大家找一找,共同討論如何體現(xiàn)“愁”的。
(討論兩三分鐘,2個人回答)。
請一位同學來談談她的理解。(預設答案:西風、黃花、酒、暗香、東籬等。適當點撥)。
除了這些,還有嗎?(同學們認同她的理解嗎,有沒有不同的看法?)請另外一個談談她的理解。
同學們找意象找得很準,理解也很恰當。老師再補充一下,請看幻燈片(顯示:詞中提到的意象的特征和用意)。
小結:
薄霧、濃云:薄霧淡淡,云靄濃濃?!俺钜虮§F起”,這樣的陰天使人低迷憂郁,愁緒滿懷。
東籬:指菊花圃,賞菊是重陽節(jié)的一個習俗。這里化用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典故,一個人重陽賞菊,孤獨排山倒海而來,獨坐東籬愁緒飛。
西風:暗含凄冷蕭瑟之意。(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酒:麻木神經,或助興,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文學中的意象也是豐富多彩。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學多的關于“酒”的詩句:
別時,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大醉一場;
喜時,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欣喜若狂;
感懷時,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感嘆人生苦短;
孤獨時,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憂愁時,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消愁不成反添愁。
李清照喜歡飲酒,借酒消愁,“沉醉不知歸路”“濃睡不消殘酒”“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然而愁哪是那么容易消除的?“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愁上加愁。酒,對李清照而言,似乎已經附帶一種化不開的愁緒。
黃花:菊花,有高潔、隱逸的象征,是重陽節(jié)的時令花,賞菊是重陽的習俗,然而,一個人孤獨賞菊時,菊花,勾起人的相思,只會愁上加愁。李白“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白居易“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李清照“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無人陪伴的重陽節(jié),菊花,終究是傷感之花。而李清照詞的黃花又有特殊的意味,她是以瘦小的黃花比喻瘦削的自己呢。
2、時間詞、重點詞與情感。
(提示:涼、透、瘦)。
這種愁,通過特殊意象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種愁,還在特殊的時間里變得更加的濃烈!重陽節(jié),獨自一人賞菊,怎么能不覺得時間漫長、日子乏味呢?!愁,涌上心頭。
這樣的“愁”達到了什么程度呢?(涼、透、瘦)涼,既是天氣帶來的體涼,也是孤獨寂寞思念之痛帶來的心涼,這里用了一語雙關的修辭。這種愁,涼徹心扉,一個“透”字,點出了詞人過度思念丈夫的沉重的愁和無法解相思的無奈之情。
“瘦”,有這樣的詩句:“人與綠楊俱瘦”(宋·無名氏《如夢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宋·程垓《攤破江城子》),詞人們以花草樹木自喻,形容身形消瘦、神態(tài)憔悴,李清照更添一筆,以對比的手法突出強調自己比黃花還瘦削,神態(tài)更加憔悴,可謂巧奪天工。
李清照在自己的詞中多次寫到相思成愁、因愁而“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也因這出名的詩句被稱為“李三瘦”。
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寫相思瘦的詩句不勝枚舉,大家能想起哪些?
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鳳棲梧》),溫庭筠“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南空子》),王實甫“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西廂記》),他們寫的“相思瘦”功力不凡,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整首詞,“愁”是感情基調,詞人在詞中是通過這些體現(xiàn)的:
意象:薄霧、濃云、酒、東籬、暗香、黃花、西風。
時間詞:永晝、佳節(jié)、重陽、半夜、黃昏后。
重點詞:涼、透、瘦。
這也算是鑒賞詩詞感情的一種方法。
通過感悟意象,解析關鍵詞語對“愁”的助興作用,我們把視野投放在整首詞中,去感悟一個整體環(huán)境中,詞人整體的“愁”。
薄霧淡淡、云靄濃濃的陰天,正是重陽佳節(jié),讓我覺得心中格外惆悵,根本無法打發(fā)這樣的無聊時光啊,我一個人靜靜地看著金獸中不但焚燒消減的瑞腦,百無聊賴度日如年。去賞菊吧,雖然很煩悶,但是這樣的重陽習俗,我還是要耐著性子去完成,沾染了一身的菊花香,黃昏后才回到房里。西風蕭瑟,不斷地挑動著門簾,如此凄涼,不要說離別不苦啊,我簡直比菊圃里的黃花還要瘦削,還要憔悴。
許許多多的意象營造出一個凄涼的環(huán)境,這樣特定的環(huán)境塑造的是一個多愁善感、相思成愁、憔悴瘦削的女子。如此惹人憐惜。
(齊讀)通過深入感悟之后,我們再有感情地朗讀一遍這首憂傷而優(yōu)美的詞,《醉花陰》。
六、探究賞析(討論)。
你最喜歡《醉花陰》的哪一句?請談談你的看法。
(5分鐘時間。然后請同學起來發(fā)表觀點。加以評價。2個人。)。
預設:如果學生提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他賞析完后,教師補充:《嫏嬛記》的故事,“只三句絕佳”,是千古名句。
七、作業(yè)。
《醉花陰》塑造了一個在重陽佳節(jié)獨自賞菊、相思成愁的女子形象,請你發(fā)揮想象,用第一人稱把這首詞的內容改寫成散文片段。
八、課堂小結。
原文: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忱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譯文:
稀薄的霧氣濃密的云層掠起煩愁直到白晝,龍腦的香料早已燒完了在爐金獸。美好的節(jié)日又到重陽,潔白的瓷枕,輕紗籠罩的床廚,昨日半夜的涼氣剛剛浸透。
在東籬飲酒直飲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飄滿雙袖。別說不會消損神魂,珠簾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風,閨中少婦比黃花更加消瘦。
李清照的'重陽《醉花陰》詞相傳有一個故事:“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致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誠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易安作也”(見《元伊世珍·瑯嬛記》)。這個故事不一定是真實的,但是它說明這首詞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現(xiàn)在先看看它的全首。詞的開頭,描寫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環(huán)境?!氨§F濃云”是比喻香爐出來的香煙??墒窍沆F迷朦反而使人發(fā)愁,覺得白天的時間是那樣長。這里已經點出她雖然處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悶?!凹压?jié)又重陽”三句,點出時間是涼爽的秋夜?!凹啅N”是室內的精致裝置,在鏤空的木隔斷上糊以碧紗或彩繪。下片開頭兩句寫重陽對酒賞菊?!皷|籬”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詩意?!叭吮赛S花瘦”的“黃花”,指菊花。《禮記》月令:“鞠(菊)有黃花”。“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從開頭到此,都是寫好環(huán)境、好光景:有金獸焚香,有“玉枕紗廚”,并且對酒賞花,這正是他們青年夫妻在重陽佳節(jié)共度的好環(huán)境。然而現(xiàn)在夫妻離別,因而這佳節(jié)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離愁別恨。全首詞只是寫美好環(huán)境中的愁悶心情,突出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寫,目的是加強刻畫她的離愁。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黃花瘦”一句是警句?!笆荨弊植⑶沂窃~眼。詞眼猶人之眼目,它是全詞精神集中表現(xiàn)的地方。
在詩詞中,作為警句,一般是不輕易拿出來的。這句“人比黃花瘦”之所以能給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運用比喻,描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當,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這個結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帶動宕語氣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寫動態(tài)的“簾卷西風”,這以后,才拿出“人比黃花瘦”警句來。人物到最后才出現(xiàn)。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聯(lián)成一氣,前面兩句環(huán)繞后面一句,起到綠葉紅花的作用。經過作者的精心安排,好象電影中的一個特寫鏡頭,形象性很強。這首詞末了一個“瘦”字,歸結全首詞的情意,上面種種景物描寫,都是為了表達這點精神,因而它確實稱得上是“詞眼”。以煉字來說,李清照另有《如夢令》“綠肥紅瘦”之句,為人所傳誦。這里她說的“人比黃花瘦”一句,也是前人未曾說過的,有它突出的創(chuàng)造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詩人杜甫的有關常識;。
2、掌握由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的技巧;。
過程與方法:
3、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學習鑒賞詩歌的方法步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4、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
【教學重點】品讀詩歌的語言,分析詩中的形象特征,體味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大家要認真思考,聽出這個故事渲染的是怎樣一種情境,并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簡明、連貫的語言記錄下來。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個秋天,重陽節(jié)前后,在夔州,長江邊上,秋風凜烈地吹著,吹得萬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江水急劇地翻滾,孤鳥在空中久久地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有一位老人,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步履瞞珊,躍跌撞撞地朝山上走來,他疾病纏身,有肺病、瘧疾、風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聾”了。
重陽節(jié),是登高祈求長壽的日子??墒?,這位老人,一生坎坷,窮困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時,國家正處在戰(zhàn)亂之中,他遠離家鄉(xiāng),孤獨地漂泊。面對萬里江天,面對衰敗的枯樹,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頭,寫下了一首“七律之冠”:
(師深情地朗讀)。
風急天高猿嘯哀,緒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二、通過鑒賞對仗工整的形式美,來指導誦讀、背誦。
——請同學以詩中的某一聯(lián)為例,研討對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聯(lián)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對,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對仗極其工整。
律詩,從格律上說,只要求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經過仔細玩味,該詩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比姲司浣詫Γ@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因此,同學們在誦讀或背誦時應注意體會這一點。
1、“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p>
這句的結構是“有……之意,……之心”,形成一個整句?!跋硖煜拢e宇內,囊括四海”是三個并列短語聯(lián)合做“意”的定語。全句氣勢貫暢而有變,顯示秦之雄心。
2、“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此收要害之郡。”
前兩句為對偶,后兩句為對偶,全句顯示秦一統(tǒng)天下的壯舉。
3、“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p>
首句“當此之時”標出時限,繼之以四個主謂結構句式排比,極力顯示出“合從締交”范圍之廣,從而襯托秦的興盛。
4、“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p>
三個聯(lián)合結構為排比,顯示“四君”的`氣質從而襯托秦的興盛。
5、“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景、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仍以“有”字領起,形成一長串以人名組成的長句,長句分三層,意為:“為之謀”、“通其意”、“制其兵”,極力顯示“六國”之優(yōu)勢,終于敗亡于秦,從而反襯秦之盛強。
6、“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p>
四字短句,節(jié)奏急促,顯示“六國”頹敗之勢。
7、“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由動賓結構組成聯(lián)合結構,再擴組成排比句式,氣勢暢達,極力顯示“始皇”的事跡,最后以四字結構“威振四?!苯Y句,顯示其功績。
8、“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全句由三個分句構成,陳述秦之暴虐。第一分句中的兩句對偶后以“以愚黔首”作結;第二分句中三字結構構成對偶;第三分句中,句式松散,卻用“以弱天下之民”作結句,并與第一分句的結句遙相對應。全句整齊而有變化。
9、“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ii棘矜,非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拄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p>
全句由四個分句構成,每一分句由“……非……也”否定句式構成,極力陳述“陳涉”之平凡,然而卻使“強秦”滅亡,從而引出篇末題旨。
教學目標:
1、學習誦讀古詩文的技巧。
2、通過誦讀感受蘇軾豁達豪邁的精神之美。
3、立體全面地認識蘇軾。
教學重點:
學習誦讀古詩文的技巧。
教學難點:
1、通過誦讀感受蘇軾豁達豪邁的精神之美。
2、多角度全面地認識蘇軾。
不同的作品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在誦讀時就要注意采用適當?shù)姆绞?。今天,我們就來做一趟關西大漢,通過誦讀來學習蘇軾的另一佳作《定**》。希望可以打破時空限制跟蘇軾達到心靈相通。
二、請同學們看教材注釋一以及題記,了解〈定**〉的寫作背景。
四、首先要讀準字音,有哪些字音和詞義無法把握的,請同學們提出來。
竹杖芒鞋輕勝馬:穿著草鞋走泥濘之路,怎么比馬還要快呢?
一蓑煙雨任平生:蓑衣,不是說雨具先去了嗎?為什么這里還用“一蓑”呢?
“輕”和“蓑”有疑問?
同學們推薦一位同學來朗讀這首詞。
五、請旁邊的同學來點評,你同桌讀得怎樣?
聲音洪亮,字音清晰,有感情,但在節(jié)奏處理上有些欠缺。那節(jié)奏應該如何處理呢?同桌交換意見,如何劃分節(jié)奏,我請一些同學把最有把握的一、兩句讀給大家聽聽。(兩位同學)用斜線把你認為需要停頓的地方劃出來。
節(jié)奏是按照詞義和語法結構來劃分,避免產生歧義。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停頓時要注意一個小小的技巧:停而不斷。
我來示范節(jié)奏的處理。
全班同學一起來。
六、節(jié)奏是作者心中的鼓點,要吟唱出最美的音樂還要把握好作者的情感。
有哪些句子描繪出蘇軾當時的姿態(tài)、神態(tài)是怎樣的呢?請劃出來。請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想象,向同學們描述一下蘇軾當時的形象?(迎著風雨,暢懷高歌,仰天長嘯。心情的輕松,愉悅,是否含有“無官一身輕”的感覺在里邊?!澳牎薄昂畏痢薄拜p勝”要重讀)。
蘇軾在吟唱著什么?哪些句子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感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誰怕,(重讀,藐視困難,怕什么啊?)一蓑煙雨任平生”(表達了作者任由風吹雨打都無所畏懼,那種大無畏的精神。蓑:不是眼前的實景,而是心中所想)。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四大皆空嗎?悠然、閑適,外在任何東西都影響不了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七、請同學們帶著你的理解來有感情地誦讀〈定**〉,這里,有個小小的請求,請同學們站起來。
(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出情感)。
十一、誦讀《江城子》跟《定**》有明顯的區(qū)別:語速要緩慢,語調要低沉??偠灾?,誦讀時要注意對作品風格加以仔細的體會,都是蘇軾的作品,卻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一首是豪放、灑脫、輕快,一首是婉約、沉郁、哀怨;在誦讀的處理上(停頓、語速、重音、語氣)就要作出調整。這樣,才能更好地演繹作品、傳達出作品的神韻。
十二、這兩首詞都體現(xiàn)了蘇詞題材上的一大特色:(外出遇雨/夢中憶妻——所詠雖小意蘊甚深)對妻子的感情是“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的執(zhí)著,對仕途的寵辱得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豁達。
十三、布置作業(yè)。
。
一、教學目標:
【知識】:初步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系了解中國合成牛胰島素事件?!炯寄堋?培養(yǎng)分析分析資料的能力。
【情感與態(tài)度】:了解中國是首個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機物的國家,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學的成果,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閱讀訪談,學習科學家們實事求是、艱苦鉆研的精神。
二、教學過程:
(一)以概述《細胞與分子》模塊作為引入。
師:比較初中階段所學習的生物知識特點,大家拿到課本可能會想,初中的時候不是已經學過細胞了嗎?為什么高中還要再學呢?初中的生物知識著重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的大概情況,而且因為學生沒有相關的化學知識和足夠的空間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識在初中階段是沒有辦法說明白的。就拿細胞結構來說吧,初中的時候,老師只能讓學生知道動物細胞是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至于細胞為什么是有生命的,細胞是怎么樣生活的,都沒有辦法說得清楚。只有在同學們在初三、高一學習了化學的基礎知識后我們才可以對生命進一步的學習。學習科學就是這樣,當你掌握的知識越多時候,反而覺得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更多。
這個學期開設的《分子與細胞》模塊,將為我們在化學分子的層面上,解釋細胞的結構以及生命活動。解答在初中階段沒有辦法解開的謎團,也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事件以及科學家訪談錄。
師:要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系,我們先來看一個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背景資料)。
(三)簡單介紹高中生物的教材、學習方法和意義。
教材分為必修3個模塊、選修3個模塊。必修: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簡述三者之間知識結構上的關系;必修:
高中新教材的特點:需要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增加了探究活動(什么是探究活動、探究活動的流程:發(fā)現(xiàn)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作出結論)、模型制作等,這些都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
學習生物學的意義:生物學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地位和相關領域的成果,各個學科之間的邊界已經模糊,而出現(xiàn)了多學科的交叉;學習生物學不僅僅是知識的互動,更加是能力培養(yǎng)和思維方式不斷完善的過程。
1.本單元專題是“中外古典名著”,我們已經學了哪些內容?(師生共同回顧,包括課外閱讀的內容,目的是引導課內外結合,課內學方法,課外大量閱讀實踐。)。
2.今天學一篇詩歌體裁的外國名著。關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書課題)本課是一首童話詩,又是外國文學作品,在表現(xiàn)形式和語言習慣上與已往學過的詩歌有較大的差異。如有小節(jié)間隔,有詩句上的重疊表現(xiàn),有括號內的注解說明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三)主題探究。
那么小說通過這樣一個故事,要反映一個怎樣的主題呢?
《煉金術士》的作者保羅q戈埃羅曾經說過“每一次尋夢都以創(chuàng)始者的運氣開始,又總以對征服者的考驗結束?!薄爱斈闳娜鈮粝胫裁吹臅r候,整個宇宙都會協(xié)同起來,助你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薄皩崿F(xiàn)自己的天命是人們唯一的義務?!?/p>
1、探究一:什么是“天命”?哪些力量幫圣地亞哥實現(xiàn)夢想?
明確:“天命”就是一個總夢想去實現(xiàn)的事情。
明確:吉普賽老婦人要求得到圣地亞哥找到的財寶的十分之一;。
特點:陡轉,出人意料。
表達效果:與中間的步步鋪墊不同,小說的結尾顯得出人意料。好象《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已經歷盡眾多劫難取得真經,佛祖卻算得他們還欠一難,怕這經取得容易了,又將他們降下云端,再經考驗。上帝也一樣沒有讓圣地亞哥在金字塔下直接挖到寶藏,非但如此,圣地亞哥還被一群難民暴打并洗劫一空,但他卻從一個不肯相信自己天命的難民口中知道了財寶的真正埋藏地。富有意味的是,原來圣地亞哥長途跋涉、九死一生尋找的財富就在他自己的國家西班牙。但如果他沒有向著夢想出發(fā)過,他的一生就注定了只能是那個普通的牧羊人。小說運用結局的陡轉,為主題添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筆閃光點,讓小說的這里意味更加濃厚。
4、探究四:結合文章內容,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實際(可結合自身的弱點)在下面空格處填上一句話使其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并陳述理由:
1、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的.手段來形成小說的主題的?
明確:象征手法的運用--主題的寓言性。
(象征――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間接地表現(xiàn)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它要求象征之物和被象征之物有某種相似的特點,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象征往往是對比喻等多種修辭格的綜合運用,它可以貫穿全篇,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節(jié)。)。
2、小說中都有哪些象征呢?
(寓言――一種文學樣式,通過具體的故事來表達了抽象的哲理,往往含有諷喻或勸誡之意。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一般具有象征的意義,其深層含義需要讀者自己思考體會。)。
(五)課堂總結。
這是一篇側重通過事件來表現(xiàn)主題的小說。主人公牧羊少年圣地亞哥在尋夢的過程中成長。它啟示人們,夢想是一切幸福的基礎,而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是一個萬分艱難的過程,會經受種種考驗,需要勇氣、熱情、執(zhí)著、智慧。
(六)哪些語言蘊含深刻哲理,你需要理解上的幫助,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語言難點示例:
(1)“如果每天都變得一模一樣,那是因為人們不再能感受到美好的東西,但只要太陽穿越天空,人們的生活中就總會出現(xiàn)美好的東西。”
(2)“我們只是擔心失去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無論是我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土地。但是,當我們領悟到我們生命的進程和世界歷史的進程都是由同一只手所寫時,這種擔心就會消失。”
(3)“一個人越是接近夢想,天命就越加變成他生存的理由。”
(4)“幸福的秘密在于欣賞世界上所有的奇觀異景,同時永遠不要忘記湯勺里的兩滴油。”
(5)“因為地球上有一個真理,當你真心夢想著什么的時候,你最終一定會成功。”
(6)“要注意那個讓你流淚的地方,那是我的所在之處,也是你的財寶的所在之處。”
(7)“愛將永遠不會讓一個人逃離自己的天命?!?/p>
(8)“任何一個人都能在自家的后院里建一座金字塔?!?/p>
(七)拓展題:
2、對于年輕人來說,未來是一個仙境。――塞拉。
4、人的活動如果沒有理想的鼓舞,就會變得空虛而渺小。――車爾尼雪夫斯基。
補充資料:作者簡介。
(1)“這是一部激發(fā)靈感的奇妙作品,令人心曠神怡。這個寓言故事包含精神追求和人生之謎,是令人激賞的敏銳與靈魂深層力量的美妙結合”。
(2)“這是一部最溫柔最優(yōu)雅的故事,是書籍中最難的的珍寶。那些在生命的旅程中真誠地追尋自己使命的人,一定會被此書撥動心靈深處的心弦。”
。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3.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其中5個會認的字,6個會寫的字,7個要掌握的詞語。)。
2.學習抓住重點句子,按課文的表達順序理解課文的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語文學習目標是多維的,是立體的,不僅有知識與能力的目標,還有過程與方法的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旨在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自己覺得美的句子,受到美的熏陶與感染。三維目標實現(xiàn)的最終途徑還是讀,各種形式的讀,默讀、朗讀、快速讀,邊讀邊想象等,并把自己讀的感受與同學交流、討論,遵循課標的這些精神、理念,本課教學設計的最大特點就是入情入景地讀,動心動情地讀。
三、教學重難點:
課文3、4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吟誦古詩,導入新課:
同學們,古代詩人王在晉曾經在《望江臺》中寫道: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水自天來。唐代大詩人劉禹錫也曾經寫道: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的腳步去錢塘江觀潮。
(設計意圖:古詩的引入,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人贊美錢塘江大潮的詩句,知道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稱頌,同時,為學生營造出了一種濃郁的學習語文的氛圍,讓孩子們能夠在一點一滴中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二、自主讀文,探究識字:
1.自由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和新詞,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
2.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自學生字的情況,爭取做到把字音讀準確。
3.全班齊讀生字和新詞。
4.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較復雜的字形和容易讀錯的字音。教師重點強調“臥”字的第六筆是“豎折”。
5.朗讀全文,力爭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設計意圖: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識字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來識字,重視對學生自主識字的引導和交流,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三、指名讀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糾正讀錯的字音。
四、默讀課文,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請你用鉛筆做個標記。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質疑問難的機會,要給足時間,讓學生能夠在讀中生疑,并最終達到在讀中釋疑。)。
五、變換身份,釋疑解惑。
2.學生結合資料,認真研讀,充分交流。
(設計意圖:變換身份學習,讓學生感受到了一種樂趣和新奇,同時也有效地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學習是主動的,充滿了探究,利用資料來解決課文當中的問題,也會讓學生感覺到適當?shù)厮鸭恍┱n外資料對于了解課文的內容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fā)他們主動搜集資料的興趣。)。
3.同學們,你們真是一個個成功的地理勘探家,看來,學習課文的時候,適當?shù)厮鸭恍┱n外資料對于了解課文的內容很有幫助啊!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3.繼續(xù)搜集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播放潮來時的錄音。
教師:聽!這是什么聲音?你聽到了什么?(學生自由說)。
(設計意圖:播放潮來時的錄音,將學生帶入到情景之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調動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2.深入學習課文3、4段,體會錢塘江大潮。
(1)教師:潮來時的壯觀景象,課文中也有描寫,現(xiàn)在請你認真默讀課文3、4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寫具體的?可以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感受深的語句,還可以在旁邊做批注。
(學生邊默讀,邊畫批)。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蓖跏阼?。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廷。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jié)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鼻赝醵戎K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舍。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秦王齋五日后,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譴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惟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鼻赝跖c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
教學內容:
1.選自高中二年級音樂教材,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
2.本節(jié)課內容包括兩個個部分:《情誼地久天長》、《歡樂頌》、《回憶》三個作品的分析;介紹交響合唱和歌唱基本要素(發(fā)聲器官的健康與衛(wèi)生)的相關知識。由于本單元涉及的內容面廣、量大,本教材又是《歌唱》模板,所以在教學時,重點是聲樂,其他的例如音樂劇的形式、交響曲和結構及奏鳴曲式等內容點到為止,不祥講。
教學目標:
1.在欣賞《情誼地久天長》、《歡樂頌》及演唱《回憶》等合唱聲樂作品中,感悟情誼、團結的人文精神,并了解相關的交響合唱的知識。
2.學會演唱《回憶》及自選歌曲,實踐歌唱技能,懂得歌唱不僅要掌握技能技巧,還要知道歌唱發(fā)聲器官的健康和衛(wèi)生常識。
3.歸納前幾章學到的歌唱知識(包括名人名言),進行歌唱表演的交流與研究,進一步提高演唱水平。
教學重難點。
1,設計好《回憶》的合唱教學過程,歌曲的情緒,歌曲的風格及其演唱的形式等。
2,引導學生正準確的發(fā)聲方法并深情地合唱《回憶》以及其他自選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老師上節(jié)課布置的作業(yè)么?兩首曲子唱熟了沒?我們先復習一下,一起來唱《友誼地久天長》。
二、音樂劇《貓》簡介。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合唱的經典曲目,和相關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介紹一個特別的音樂形式——音樂劇。我想先問一下大家,大家說說知道的,或者是了解的音樂劇有哪些?(《歌劇魅影》、《音樂之聲》、《貓》等)。好,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音樂劇《貓》,一起走進“杰里科貓”的音樂世界。
同學們都看過音樂劇《貓》,有沒有哪位同學能簡要說一下劇情?這部音樂劇主要是講述一個叫杰里科的貓族王國里,有各式各樣的貓,它們中的領袖叫杜特羅米內。它們每年聚一次。今年的聚會還有一個特別的使命:挑選一只貓派往天國,使其獲得新的生命。于是,眾貓都用歌聲和舞蹈展現(xiàn)自己。其中有一只貓叫做格里澤貝拉,她是貓歌劇中最經典的角色,被稱為“魅力貓”。她年輕時是貓族中最優(yōu)美的一個,厭倦了貓族的生活到外面闖蕩,但嘗盡了世態(tài)炎涼,再回到貓族時已丑陋無比,它哀求貓族的原諒,并希望它們接受它,但是大家對他的態(tài)度卻十分冷淡,甚至蔑視它。當它再次出現(xiàn)唱起了《回憶》這首歌時,歌聲感動了領杜特羅米內,最后得到大家的寬恕,還被選為派去天國的代表。
《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和《西貢小姐》被認為是歐洲音樂劇的四大劇目,其中《貓》居首位?!敦垺窂臉嬎?、改編、排練到首演,經歷的十年的時間。《貓》從首演開始就場場爆滿,在莫斯科首演時,觀眾起立歡呼鼓掌長達20分鐘!目前,該劇已在13個國家用10種語言演出過。
三、欣賞音樂劇片段。
1.欣賞音樂劇的開頭段。
2.欣賞《回憶》?!痘貞洝肥窃搫≈凶顒勇牭囊皇赘枨?。該曲調在整部劇中一共出現(xiàn)兩次,現(xiàn)在給大家欣賞的是格里澤貝拉第一次出現(xiàn)的唱段。聽完之后告訴我?guī)Ыo你們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在歌聲中,格里澤貝拉回憶它離群后的一段時光,那時候的它,年輕、優(yōu)美、幸福、富于幻想,但是現(xiàn)在它變得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滿身淤泥。它渴望長輩、兄弟姐妹伸出熱情的手來撫摩它,給它暖和。但是沒有一只貓對它伸出援手,最后它只好黯然離開。)。
3.再次欣賞《回憶》?,F(xiàn)在我們來欣賞一下格里澤貝拉的第二次出場。同一曲調不同場合出現(xiàn),帶給你的感覺有沒有什么不同?(當格里澤貝拉再次唱起這首《回憶》時,歌聲感動了貓族中威望最高的老杜特羅米和眾貓,老杜特羅米決定寬恕她,并在征得大家同意后,把格里澤貝拉選為去天國的代表。)。
四、學唱《回憶》。
1.節(jié)奏分析。打開課本第55頁,我們看一下譜。該曲采用的是不常用的12/8拍,就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12拍,其實就是4個三拍組成的。有兩種劃拍子的方法。一種是打三拍子,一小節(jié)打四次三拍子;另一種打四拍子的圖示,也就是打一下包括了三個八分音符。
2.難點分析。二連音。第五小節(jié)中,兩拍唱成三拍,也就是三拍平均分成兩排來唱。
3.放音樂,跟唱。下面我們一起跟這原聲帶,小聲哼唱歌曲,注重在唱的時候要掌握好三拍子歌唱性的感覺。
五、總結。
《貓》是一部相稱經典的音樂劇,大家也看到了,音樂劇可以說是最豐富的舞臺表演形式了,它包容了舞臺,燈光,對白,歌唱,舞蹈,甚至是魔術,一切的表演形式都可以在音樂劇中呈現(xiàn),相對而言,音樂劇也是最年輕而且最具有流行元素的表演形式。音樂劇的音樂通俗易懂,情景幽默而富有喜劇色彩,受到不同欣賞程度著的喜愛,除了之前說的經典的曲目外,現(xiàn)在也有很多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比如《芝加哥》,《紅磨坊》,《假如·愛》,《雪狼湖》,他們是以電影形式手段展示,但是它本質上就是音樂劇,希望同學們課后可以去多多了解寫音樂劇。
1、學習、欣賞作者以語言文字不珍現(xiàn)音樂形象的藝術手法。
2、體會作者對琵琶女身世的無限同情和共鳴。
教學重點。
學習用文字表現(xiàn)音樂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感受“聲中之情”。
教學步驟。
一、導入聽“曲”(播放音樂)。
聽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對琶琶聲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二、賞“聲”
1、學生談聽后之感。
2、白居易在聽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寫下他的感受的?(直接進入第二段的琵琶聲部分)。
3、詩人是如何用文字來描述音樂形象的?(師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問設計:音樂是主人公內心情感的流露,那我們一起去體會琵琶女的琵琶聲中的“情”。
1、勾劃出文中能體現(xiàn)“聲中之情”的詩句。
明確: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主中無限事;別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無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過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據(jù)課文,學生先朗讀,后討論,理解“聲中之情”。
明確:琵琶女是一賣藝之女,年輕時因美貌和超群的音樂才華受眾人矚目。然年長色衰,才華無人賞識,下嫁商婦,獨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種“懷才不遇”的“惆悵”,“幽愁”是一種落漠和孤獨。
四、識“知音”
設計提問:我們通過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聽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詩人卻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聽出了她的曲中之情,為什么?(過渡到詩人的處境)。
1、學生討論。
2、明確:白居易是貶官,政治抱負不得施展,與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貶謫將辭行“醉不成歡慘將別”心情與琵琶女一樣“幽愁”。
總結:“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p>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了解解說詞的特點。
2.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有關宇宙的基礎知識。
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議論和熱烈的情感抒發(fā),了解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思考,并引發(fā)自己的思考。
2.擴展學生的思維層次和文化素養(yǎng)。
德育目標:
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了解解說詞的特點。
2.引導學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議論和熱烈的情感抒發(fā),了解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思考,并引發(fā)自己的思考。
教學方法:
1.閱讀分析全文結構。
2.引導學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議論和熱烈的情感抒發(fā),了解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思考,并引發(fā)自己的思考。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浩瀚的宇宙無邊無際,自古以來人們對宇宙產生了無窮無盡的遐想,自從科學產生以來,人們對宇宙的探索就沒有停止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奧秘。
(板書)宇宙的邊疆。
二、明確目標。
1.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了解解說詞的特點。
2.引導學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議論和熱烈的情感抒發(fā),了解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思考,并引發(fā)自己的思考。
三、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
卡爾·薩根(carlsagan,1934—1996),美國人,曾任美國康奈爾大學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稱為“大眾天文學家”和“公眾科學家”。他以對科學的熱忱和個人巨大的影響力,引導幾代年輕人走上探索科學之路。他對人類將無人航天器發(fā)送到太空起過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學、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諸多成就。
他主持過電視科學節(jié)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書籍,其《伊甸園的飛龍》曾獲得普里策獎,電視系列節(jié)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熱烈反響。主要作品還有《宇宙聯(lián)結》《宇宙》《布盧卡的腦》《被遺忘前輩的陰影》《暗淡藍點》《數(shù)以十億計的星球》等。
2.解說詞的文體特點。
課文是一部電視片的解說詞,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解說詞要根據(jù)解說對象的特點,有明確的主題和說明重點,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關鍵,即使是拓展性內容,也不能游離解說的主題。如課文解說的對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緊扣宇宙的組成來介紹,不能隨意生發(fā)其他問題。
(2)解說詞補充和增加解說對象的相關信息,主要是知識和情理的擴展,使讀者接受到畫面和實物本身無法傳遞和難以表達的涵義。如課文中對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紹(知識擴展),將宇宙比做大海,激發(fā)讀者對宇宙的想像(情理擴展)。
(3)解說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各個部分又有相對的獨立性。課文從宇宙整體到星系的組成再到太陽系,雖然每個部分緊密相聯(lián),但又各有側重,各有中心。
3.本文的說明順序。
解說詞具有一定的視覺性,隨著攝影鏡頭由_空間到小尺度空間,緩緩推進。就我們的閱讀來說,課文已經脫離了電視視覺畫面(還能感覺到電視畫面對文字的影響,如“我們現(xiàn)在已經回到了我們的后院”等介紹性詞語),獨立成篇,從說明順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間順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陽系行星。
這樣的說明順序,好處在于:
(1)雖然我們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們跳出宇宙之外,將它作為純客觀的說明對象來解說,這樣能夠更清晰、直觀地介紹。
(2)空間尺度由大到小,讓讀者從整體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細微,這樣順序清楚,層次分明,符合讀者的思維習慣。
(3)由廣闊的宇宙,穿過無盡的空間,最終回到人類的家園,這是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表現(xiàn)了人類對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們自己的命運”的熱情?!叭祟惖奈磥砣Q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觀地球,就是人類的未來之路,說明的順序和作者的思想達到某種契合。
第二課時。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提問:本文運用了大量的議論與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確:課文補充了許多相關知識,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議論和抒情。如開始的三段文字和結尾的兩段文字,強烈的議論和抒_彩,融說理和抒情為一體,而且和說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傳達了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認識。語段中的議論和抒情也是隨處可見的,如“假如我們被隨意擱置在宇宙之中,我們附著或旁落在一個行星上的機會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樣的機會是‘令人羨慕的’??梢娞祗w是多么寶貴”等。
明確:當然,按人類對宇宙認識的歷程來介紹,也未嘗不可。課文的介紹順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規(guī)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這樣介紹便于知識的梳理;其二,這是電視片的解說詞,由攝影的角度來看,先整體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體,表述上容易混亂,視覺畫面也不好協(xié)調。
3.提問:作者對宇宙有怎樣的認識?
明確:宇宙遼闊無垠,神秘莫測。而人類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僅僅對我們有意義”。宇宙不因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而存在,而人類的未來,卻取決于對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問:作者對人類有怎樣的認識?
明確:人類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過是晨窗中飛揚的一粒塵?!?人類關心的大多數(shù)問題,對宇宙來說更是微不足道、毫無意義;但是人類又是勇敢、光榮的,他們以渺小的身軀,來探索廣闊的宇宙,人類在渺小之中進發(fā)出宇宙般的偉大。
5.提問;課文中有大段的議論和抒情,是否干擾了對宇宙的說明?
明確:作為電視片的解說詞,不僅要讓觀眾了解宇宙的客觀構成和相關知識,還要表達人類對宇宙的主觀認識和人類探索宇宙的意義,這樣才能感染觀眾,激發(fā)他們對宇宙的興趣。所以,議論和抒情不僅沒有干擾介紹,反而使介紹更具科學意蘊和人文內涵。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向量作為工具在數(shù)學、物理以及實際生活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本小節(jié)的重點是結合向量知識證明數(shù)學中直線的平行、垂直問題,以及不等式、三角公式的證明、物理學中的應用.
1、通過利用向量知識解決不等式、三角及物理問題,感悟向量作為一種工具有著廣泛的應用,體會從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些數(shù)學問題,使一些數(shù)學知識有機聯(lián)系,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
2、了解構造法在解題中的運用.
重點:平面向量知識在各個領域中應用.
難點:向量的構造.
1、提問:下列哪些量是向量?
(1)力(2)功(3)位移(4)力矩
2、上述四個量中,(1)(3)(4)是向量,而(2)不是,那它是什么?
[說明]復習數(shù)量積的有關知識.
例1(書中例5)
例2(書中例3)
證法(一)原不等式等價于,由基本不等式知(1)式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證法(二)向量法
[說明]本例關鍵引導學生觀察不等式結構特點,構造向量,并發(fā)現(xiàn)(等號成立的充要條件是)
例3(書中例4)
[說明]本例的關鍵在于構造單位圓,利用向量數(shù)量積的兩個公式得到證明.
1、如圖,某人在靜水中游泳,速度為km/h.
答案:沿北偏東方向前進,實際速度大小是8km/h.
答案:朝北偏西方向前進,實際速度大小為km/h.
1、向量在物理、數(shù)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2、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一個數(shù)學問題,是數(shù)學知識有機聯(lián)系.
1、書面作業(yè):課本p73,練習8.44
一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流暢背誦,感知本詞的景物描寫方法。
2、了解柳永在詞史上的地位。
3、掌握詞的一些基本常識。
二教學重點:
1、柳永對慢詞長調的開創(chuàng)意義。
2、本詞景物描寫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1、數(shù)量詞運用所體現(xiàn)的風格。
2、景物描寫中白描、鋪敘手法。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五參考書目:
1、《中國文學史》(三),游國恩等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
2、《唐宋詞名篇講演錄》,王兆鵬著,廣西大學出版社。
3、《中國古代詩詞精品賞讀叢書:柳永》,趙長征編著,五洲傳播出版社。
六課時安排: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口語訓練。
(一)導語: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代表性詞人,寫了很多婉約曲致、歌詠升平的詞作。14歲入朝后,歷任要職,官至仁宗朝的宰相,生平喜愛文學,又喜歡薦拔人才。北宋詩人張舜民寫了一本筆記叫《畫墁錄》。書中的第一卷里說,柳永第一次赴汴京預備參加科舉時,流連于花街柳巷,沒能考取功名,他寫的《鶴沖天》中有一句詞“忍將浮名,換了淺吟低唱”得罪了仁宗皇帝,很長時間內吏部不讓他升遷。柳永就去找同是詞人的當朝宰相晏殊,希望能拉他一把。但晏殊卻諷刺他作“彩線慵拈伴伊坐”之類的情詞,和當時的“深斥浮艷虛華之文”的仁宗皇帝一樣,鄙視他的俚俗浮艷的詞風,自然不肯幫他。不過這個晏殊是個非常有誠信的人,七歲能文,被譽為神童。十四歲參加科舉考試時,宋真宗召見了他,讓他和進士們一起在朝廷接受面試。晏殊在會試中看了題目后,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過這篇文章,草稿尚在,請圣上另命一題。”皇上贊其誠實,當眾賜同叔進士出身。正是他的誠實獲得了皇帝的信任,也最終幫助他官場上的升遷。我的故事講完了,下面把時間留給發(fā)言的同學。
(二)口語表達:
一、詞的基本常識:
按字數(shù)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段落叫“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
二、作者生平及創(chuàng)作: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七”,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jiān)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費縣令,官終工部侍郎。永少時流連于汴京,在秦樓楚館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歷荊湖、吳越。景佑元年(1034)登進士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馀杭令、定海曉峰鹽場監(jiān)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終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宋史》無傳,事跡散見筆記、方志。善為詩文,“皆不傳于世,獨以樂章膾灸人口”。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詞,發(fā)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柳永是宋代詞壇上最為流行的詞作家。當時有“凡有井水飲出,即能歌柳詞”的說法,對后世詞家、金元戲曲、明清小說都有重要影響。
柳永的詞集《樂章集》流傳于世,存詞二百余首。這些詞作大致分為三類:
在兩宋詞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創(chuàng)作過程的故事和傳播過程的故事。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里記載,《望海潮》詞傳到金邦,金主完顏亮聽到之后,欣然有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頭鞭渡江之志”,激發(fā)了他要占領南宋的決心。一首詞竟引發(fā)一場戰(zhàn)爭,這種傳說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說明這首詞的傳播之廣,影響之大。
剛才說的是這首詞傳播中的故事,其實這首詞在創(chuàng)作中,也含有柳永個人的目的。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本事是,柳永不得志,到處飄泊流浪,尋找晉升的途徑,希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后,他的老朋友孫何正在當杭州太守,但孫何的門禁甚嚴,柳永是一介布衣,沒辦法見到孫何。柳永沒有法子,只好寫了這首詞,請了當?shù)氐囊晃恢母枧愿浪f,如果孫何在宴會上請她唱歌,她不要唱別的,就唱這首《望海潮》。后來,這位歌女在孫何的宴會上,反復地唱著首詞,孫何就問這首詞的作者,歌女說是你的老朋友柳三變寫的,那時柳永還沒有改名。孫何就請柳永吃了一頓飯,把他打發(fā)走了,后來也沒有怎么提拔他。由這個故事來看,這首詞是一首干謁詞,目的是請求對方為自己舉薦。
四、整體感知:
(1)通過老師范讀、學生齊讀和自由讀對本詞進行整體感知。
(2)結合課文的注釋和老師的講解了解詞的大意。
(3)同學討論,老師點撥,分闕賞析:
1、師:上闕寫了什么?
明確: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明確:寫杭州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明確:沒有,在歌詠太平盛世、湖光勝景的作品中,此詞的氣格高華。
五、作業(yè)。
。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wenmizhishi/4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