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思考教學過程和教學要點的有效工具。那么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以下的教案模板范文,希望能給您的備課提供一些參考借鑒。
本課主要講了與學生天天形影不離的書包和里面放的學習用品,讓孩子對學習用品有一定的認識。也屬于看圖歸類識字課,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六個詞語。第二部分是關于小書包的兒歌。第三部分是11個要求會認的生字和5個會寫的生字。
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還具備一定的識字能力,但識字能力依然很弱,對于民族語言學生來講,學起來可能有一點點困難,進展稍微緩慢一些,更應加強識字的能力與興趣培養(yǎng),并應長期堅持養(yǎng)成習慣。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書包及常見文具用品的名稱與用途。
認識8個生字和3個偏旁,會寫“書、本”2個生字。知道一些識字的方法。
多媒體課件和生字詞卡片。
在這節(jié)課中,我利用多媒體將圖片與文、與字相結合,充分利用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識字,考慮到民族語言學生基礎相對薄弱一些,在此環(huán)節(jié)上可能用時稍微長點,重在會認、會讀。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各種形式的識字(如齊讀、比賽讀、分組讀、抽讀等形式)來貫穿與整堂課的學習。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慌笥?,想不想認識它?(生回答)那就請大家看大頻幕猜一猜:四四方方肩上背,書本文具肚里裝。它是我的好朋友,天天陪我把學上。(課件出示)
師:我相信同學們小腦袋一轉就知道了?。▽W生猜謎底:小書包?拿出書包讓學生看看)
師:請同學們伸出手指,老師書寫,同學們跟著書空。小字我們已經學過了,現(xiàn)在我們直接學寫“書”和“包”字。(一字寫好讀字音,然后齊讀題目)
2.識字生詞“書包”
出示書包圖和標注拼音的漢字“書、包”。
(1)讀準“書包”的字音。
引導學生自己拼讀,反饋中重點正音翹舌音“書”,再開火車鞏固讀。
(2)識記生字“書、包”。
說說平時在哪里見過“書”,根據學生的經驗理解“書”。
師: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
預設生:我用組詞的方法記住它:“書包”。
師:你的方法簡單而實用,不錯。誰還有好辦法?
預設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這個字。(數筆畫)
師:老師也有好辦法記住“書”這個字,你們愿意聽嗎?(生回答)
師:大家聽好了,老師是根據一句話記住這個字的。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同學們,你們看,橫折、橫折鉤這兩個筆畫組成了階梯,我們只要一直努力就一定會達到頂點的。
師:編成小口訣就是:層層階梯通頂點。大家來讀讀。
師:通過一句話編個小口訣也能記住生字,所以大家在識記生字時要多懂腦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
“包”,結合實物書包,進行形象記憶:
“書包”把所有的學習用品都“包”在里面了。
隨機學習“包”字頭。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交流識字途徑,倡導生活識字,并結合不同的識字方法理解字義。
二、聽課文,識記生字、詞語
1.請學生說說書包里有哪些文具,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本課要學習的文具名稱及相關圖片:
橡皮、尺子、作業(yè)本、筆袋、鉛筆、轉筆刀等。
師:這么多的學習用具,有一個人把它們編成了一首兒歌,請同學來聽一聽。)(播放兒歌)
師:同學們聽得真認真,“我的小書包,寶貝真不少”。有什么?(生發(fā)言)
師:老師把代表這些學習用品的詞語請到了大頻幕上了,大家來讀一讀。
(1)學生自己拼讀課文中的詞語。(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
(2)多種形式反饋讀。如,個別讀,男女生比賽讀。
(3)打亂順序,歸類讀。
2.識記生字。
師:大家請看這些詞語頭上的拼音不見了,你還記得它的名稱嗎?
(1)認讀沒有圖片和拼音提示的詞語。
(2)認讀生字。詞語中生字標紅。(請同學讀)
(3)認讀單個生字。(小老師帶讀,接著開火車讀)
(4)出示詞語卡片認讀。
(5)歸類識記生字。
用加一加、生活識記等方法識記生字,隨機結合認識竹字頭、單人旁。(課件出示:“筆”圖片)
【設計意圖】識記生字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借助已有的識字經驗,重在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三、運用游戲,復習鞏固
1.教師逐一貼文具詞卡,學生搶讀。
2.貼標簽:
這是我們的學習用品小超市,老師忘了給他們貼標簽了,誰愿意幫老師給它們貼上標簽。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以超市購物的方式促進復習鞏固,激發(fā)學習興趣。
四、觀察辨析,學寫“書、本”
1.出示“書、本”,學生觀察,邊書空邊說說書寫筆順。
2.指導發(fā)現(xiàn)“書、本”兩個字都是上緊下松,且豎都寫在豎中線上,是關鍵筆畫,要寫得直。
3.教師范寫“書”,學生書空,再臨寫。寫一個就及時點評,指導。學生再寫一個。
4.教師范寫“本”,學生書空,再臨寫。寫一個就及時點評,指導。學生再寫一個。
【設計意圖】從整體觀察,現(xiàn)結構特點,再到發(fā)現(xiàn)關鍵筆畫,最后范寫、練寫、反饋,一步一步,要扎扎實實。
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
1.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共認識了8個生字,會寫了2個生字?,F(xiàn)在讓我們和我們新認識的好朋友道別。(課件出示生字,學生齊讀)
2.布置作業(yè)。今天學過的字回家讀3遍。預習課文里的小詩歌,讀兩遍。自己整理書包。
【設計意圖】再次鞏固識記生字,引導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去,并能溫故知新,為學習新知做準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0分鐘的一堂語文課,由詞匯、課文教學到拓展訓練、漢字指導和作業(yè)布置,陳老師將《冰花》一課上得童趣盎然。
詞匯教學后,教師營造天亮小童驚奇地看見冰花的情境,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安靜趴下,待到一聲“天亮了,太陽公公出來了。伸個懶腰,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哇”的一聲為窗上的冰花而驚喜著。就帶著這樣的驚喜,孩子開心地走入課文,美美地朗讀起來。
語文,是一門語言的藝術。學生要把自己沉浸在書中,才能享受到文字的樂趣。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文中情境的再現(xiàn)是一種強調學生自身情感體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融入文本,去感知“驚喜”“喊”“開花了”等難理解的詞匯,刪除繁瑣的解釋,從孩子大聲的“喊”中,他們也懂得了。
出示:啊,真漂亮!它像寬大的樹葉,像柔嫩的小草,像豐滿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潔白。教師點名讀段,再分別講解三個比喻句。
出示:它像寬大的樹葉(樹葉圖)。
師:怎樣叫“寬大”?生用手勢打比方。再讀“它像寬大的樹葉”。
出示:像柔嫩的`小草(小草圖)。
師:柔嫩的小草長在什么季節(jié)?
生:春天。
師:春天小草給你什么感覺?
生:綠綠的,歡快的。
師:想不想在上面睡一覺?
生:想!
師:誰能溫柔地讀一讀。
生讀“像柔嫩的小草”,讀出小草的嫩與柔。
師:陳老師把這柔嫩的小草變成冰花送給你。
生笑。
出示:像豐滿的牡丹(牡丹圖)。
師:你看到的牡丹是什么樣子的?
生:粉粉的。
生:香香的。
生:穿粉紅色裙子的牡丹。
師:春天來了,開花了,一層層的,這個詞就叫“豐滿”。
生齊讀“像豐滿的牡丹”。
這一段設計得巧妙,教師的引導語也重在讓學生理解“寬大”“柔嫩”“豐滿”三個詞,解放孩子的肢體,讓孩子在手勢中理解“寬大”,在想象中感受“柔嫩”的感覺,在觀察中知曉“豐滿”的內涵。靈動的教法也激起了學生的千層浪,他們深深地被言語所打動,投入地朗讀起來。
本課陳老師合理結合新體驗式寫話課題和校體驗課程理念,設計了看圖說話“冰花像()的()”來進行比喻句仿寫和深度了解冰花的千姿百態(tài)。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比分析兩句話,讓學生改寫句子。出示:媽媽笑了笑說:“是冬爺爺在你睡覺的時候送給你的。”
生:課文中的。
出示:小魚在水里游。
蜜蜂在花叢中采蜜。
師:你能把下面的話說得有意思嗎?
生:小魚在水里翻跟頭。
生:小魚在水里跳舞。
生:蜜蜂在花叢中吃蜜。
從語句的對比中感受文章的語言美,也讓孩子在說話中學習用生動的形式去描述。
總之,陳老師執(zhí)教的《冰花》一課,內容紛呈,教法靈動,層次分明,從容淡定。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的地方。
《家》這篇課文是一首兒童詩。通過對許許多多幸福家庭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家的贊美與熱愛之情。這首兒童詩就是以“家”為題,從比喻的角度寫“家”,目的就是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比喻,讓學生體會為什么說“祖國就是我的家”,培養(yǎng)兒童愛家愛國的思想感情。全詩共六行兩句,分兩層。第一層(1~4行),點明藍天、樹林、小河、泥土,分別是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第二層(5~6行),點明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祖國是兒童的家。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抓住兒童詩的特點,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個性的感知、聯(lián)想、體驗等心理活動,努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fā)展學生語言,啟迪他們的智慧,讓他們的心靈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一是讓學生了解動物和人一樣,都有自己的家,在家里有親人的關愛,家是溫暖的、幸福的;二是通過語文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感受親情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三、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人和動物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溫暖的、幸福的,從而激發(fā)學生愛家、愛祖國的感情。。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繼續(xù)學習用聽讀識字的方法認識本課10個生字。
其中,鞏固學習聽讀識字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詩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是理解詩句的難點。
四、設計理念:
主體性教學理論。從教學角度來看,學生是認知和發(fā)展的主體。教育的本質就是喚起學生主體內在的'需要、動力,創(chuàng)設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情境,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幫助學生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自我。我們應把握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即“以人為本,促進個體的和諧發(fā)展”,要注重興趣的培養(yǎng)、情感的激發(fā)、語言的感悟積累、學習方法的習得、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等。
五、教學流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以談話的方式導人,激發(fā)學生交流的興趣。讓學生談自己的家在哪兒?和在自己家里覺得幸福嗎?從而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家。這時我用形義聯(lián)想法,把“家”字拆解編成歌謠,邊說邊寫“家”字。其目的是要引起學生對字形的注意。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意會了“家”字的形義。
接著,我以簡筆畫的方式出示白云、小鳥、魚兒、種子圖讓學生認一認。一方面激發(fā)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以圖為憑借認識相應的四個詞,并順利過渡到聽讀課文。
(二)指導聽讀課文:
1、看著大屏幕,聽錄音讀。
2、用手指著書,跟著錄音讀。從而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位置。
3、用筆指書,自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向同學尋求幫助。
4、檢查,指名讀,引導學生評價。
5、小老師帶讀,利用學生之間識字量的差異,讓識字量大的學生當小老師,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6、同桌合作,相互讀。因為,這是初入學兒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形式。
7、師生接讀,這是幫助學生記憶熟悉語言的一種方法,有助于兒歌的整體輸入。
8、全班齊讀。
9、分組比賽讀。
10、達到熟練背誦。
總之,通過以上多種形式,大面積,分層次的聽讀活動,較好地促進了學生對兒歌的整體記憶,發(fā)展兒童了的語言;同時,利用無意記憶對識字的作用,達到識字的目的。
(三)教學生字詞:
1、縮小語境,提出詞語。
2、再從詞中抽出生字。
3、靈活運用生字卡片,通過“放鞭炮”、“開火車”、“小兔子回家”等多種游戲活動,使單個生字反復多次,不斷與學生見面,激發(fā)學生興趣,動靜結合,最終達到準確快速認讀的程度。
(四)回歸課文,精讀理解:
1、老師范讀,調動學生積極性:猜一猜,怎樣才能讀好?
2、利用孩子喜歡的動畫,交給學生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在腦海中浮想與詞語相關的清晰具體的形象“藍天萬里,白云朵朵;樹林里小鳥在歡唱;清清的河水中,魚兒自由自在地游玩;小小的種子破土而出,長出嫩芽……”從而進一步悟出“家”的內涵——溫馨、快樂,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同時,教師適時的評價點撥給了學生個性化朗讀更大的空間,讓他們在體驗中把對語言文字獨到的理解感悟,通過讀張揚出來,從而形成語感。
3、突破難點,學習最后兩行。通過認識祖國的地圖,教讀祖國的名字和欣賞祖國的風景圖片等方式,學生情感得到了熏陶,入情入境,從而達到與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鳴。
(五)總結,結束:
通過思考:田字格是誰的家?很自然地引出下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了課的完整性。最后,我鼓勵學生課后畫出自己所找的家,并繼續(xù)創(chuàng)編兒歌,從而將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繼續(xù)保持,并促進了學生間,學生和家長間的交流、溝通。
文檔為doc格式。
。
可能沒教過一年級,每次去聽一年級的課,我都懷著一種敬佩和感激的心情。老師在手忙腳亂地打此起彼伏的地鼠的同時,還得花招百出地哄這群隨時“精神云游”的紅孩兒聽課,真是太偉大了!一節(jié)課總共教了了“ao""ou""iu"三個復韻母。你讀我讀大家讀,你認我認大家認。最讓我佩服的是,認完這三個復韻母后,老師刷刷地在黑板上勾畫了一棵大樹,樹上長滿了色彩艷麗的花朵,而花蕊竟然全都是”mao""liu“|”hou"等等音節(jié)?!靶涫㈤_著漂亮的花朵啊,看看誰有智慧把它采下來?聽錄音,把讀到的音節(jié)花朵摘下來,想不想?“毋庸置疑,孩子們熱情高漲。我只道時光之快如白駒過隙,沒想到春秋只在一霎?!被▋憾贾x了,樹上結滿紅彤彤的蘋果。我們一起來收獲果實,好不好?“賞了花,摘了果,接下來還來看動物。栩栩如生的花貓、水牛、刺猬、猴子馬上跳到黑板上。你能給他們貼上名字嗎?”shuiniu""huamao""houzi",三下五除二,學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務。
我根據新課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悅、民主和諧、師生交往互動的教學關系。以動畫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以區(qū)分形近韻母、朗讀兒歌、動手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對枯燥的拼音復習感興趣,樂于學習,主動學習,達到鞏固拼音,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具體地說,就是以幫助孫悟空為主導線,帶領學生去大森林。讓學生帶著愛心復習拼音字母、韻母及音節(jié)。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快樂地學習,達到“學與玩的結合”。同時注重“實效性”,努力實現(xiàn)學得“輕松”。
本次復習包括兩項內容。一是比較形近韻母。二是拼讀音節(jié),并恰當地和圖連起來。第一課時,比較形近韻母和拼讀音節(jié),并恰當地和圖連起來。第二課時,認讀詞語和讀兒歌并動手拼一拼。
學習目標:
1.比較形近韻母.熟練拼讀音節(jié)。
2.正確、熟練地認讀詞語,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訓練。
3.正確朗讀兒歌,動手拼各種圖案,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區(qū)分形近的韻母;認讀詞語,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訓練;利用兒歌拼圖形。這節(jié)課我講授第一課時。
(三)學生分析。
一年級孩子好動、爭強好勝,愛表現(xiàn)自己,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形象思維占主導。剛入學的孩子在學習漢語拼音時會對無意義的字母、反復地拼讀產生厭學情緒,他們對趣味性的學習更感興趣。孩子們經過一個多月的拼音學習,大部分孩子已初步掌握了拼讀方法,能熟練拼讀。
(四)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地主體,語文課程必須依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地學習?!闭n堂上我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悅、民主和諧、師生交往互動的教學關系,選擇開放而有活力的、更適合幼小過渡階段的教學策略。
為了使學生對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得到鞏固和加深,以動畫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主要是以闖關的形式,在游戲中讓學生對枯燥的拼音復習感興趣,樂于學習,主動學習,達到鞏固拼音,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本課時以幫助孫悟空為主導線,帶領學生去花果山。讓學生帶著信心復習拼音字母、韻母及音節(jié)。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快樂地學習,達到“學與玩的結合”。同時注重“實效性”,努力實現(xiàn)學得“輕松”。表現(xiàn)較好的同學給予表揚或獎勵,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變被動為主動,把所學的知識逐步轉變?yōu)槟芰Γ疫€培養(yǎng)了他們善于動腦,善于思考的好習慣,激發(fā)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課堂氣氛。
(一)、故事引入,比較形近韻母。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
生:喜歡。
生:愿意。
師:好,我們就來讀一讀。(出示寫著i、e、u、r四個單韻母的桃子圖)(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生:認識。
師:試試看吧,老師來教大家做一個“過家家”的游戲,看看它們是怎樣變的,能變出哪些韻母來。(分別手持i、e、u、r卡片的同學上臺)。
師:臺上的同學聽好啰,老師說,你們變,臺下的同學認真看。
師:過家家,過家家,i和e是一家,i在前,e在后,組成一家是個啥?
生:ie(教師板書ie)。
師:真好,下面請同學說,看它們變得對不對。(分別變出ei、iu、ui、er)(也可以先變再說)同學們真了不起,一下子變出了這么多,再看看哪幾個模樣相似呀!
生:ie-eiiu-uiei-er(教師板書)讓學生比較齊讀。(教師隨意變換,出示不同的韻母,檢查掌握情況)。
(二)、在“游玩,做客”的活動中復習音節(jié)與詞語。
生:愿意。
師:好,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花果山,我們看到了可愛的動物,它們叫什么呀?(出示投影或圖片指導看圖,然后由教師領讀,學生輪讀)。
師:我們又看到了美麗的景物。(出示投影)是些什么景物?
生:紅梅,柳樹,小橋。(師指著圖領讀)。
師:說得不錯,同學們看得真仔細,你能給它取個拼音名字嗎?(學生試著拼讀,教師領讀,再圖與音節(jié)連線)。
師:孫悟空真是太高興了,他還要帶你們到他家去作客,見一見他的家人,向你們介紹他喜歡做的事。(進入第三題)。
師:請同學們按著橫排的順序讀一讀,想一想。(出示內容)(生開火車輪讀,齊讀)。
師:他家里有哪些人呀?指名讀第一排。
生:爸爸、媽媽、哥哥、弟弟。
師:誰來把第一排讀給大家聽。(指名讀)讀得真好,能把后面的一個字讀輕聲。(指導學生加上“.”)教師領讀后,指名讀,大家一起齊讀。
師:“誰來當小老師領著同學們讀”(指名領讀)再讀一讀第二排,想一想說了些什么呀?
生:說了“小雞、小魚、河馬、水牛”。(反復讀)。
師:為什么說這些?
生:孫悟空喜歡這些動物。
師:孫悟空在家里最喜歡做什么事情呢?(讀第三排)你們會做嗎?
生:會。
師:誰能給我們表演一下?
生:讀書是這個樣子的。(邊說邊做動作,依次讀詞語,表演)。
師:好,我們來一排一排地讀一讀,看看誰讀得最好?(生歸納)指名讀,開火車讀。
(三)、讀兒歌,拼圖形,培養(yǎng)想象力。
師:看來孫悟空做的事情,大家都會,孫悟空還會讀兒歌,拼圖形,同學們和他比一比,看看誰最聰明。
師:跟著老師讀兒歌。(老師領讀)(反復讀)小兔、小鴨長得什么樣兒?
生:小鴨嘴巴扁,小兔尾巴短。
師:你會拼圖嗎?試試看。(老師示范)(分組讓學生動手擺一擺,看一看,象什么?)。
師:我們的小朋友跟孫悟空一樣聰明,讓我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慶祝我們取得的成績吧。
生:好。(手持一個字,找能與自己組成詞的字。)(跳找朋友的舞蹈,邊跳邊找,一曲完了,找對的同學站到旁邊,找錯了的接著跳,找對為止)。
(卡片:花、讀、畫、騎、吃、愛、草、書、馬、小車、河)。
師:這節(jié)課同學們表現(xiàn)得很好,老師真高興。
五、教后反思:
這次對漢語拼音的教學設計,意在體現(xiàn)趣味性,教學過程中分別采用了講故事做游戲,表演等多種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于每一部分內容的出現(xiàn)也盡量直觀多樣,無論是韻母,圖畫都涂上了鮮艷的色彩來增強吸引力,讓學生在聽覺視覺上產生共鳴,整個教學中學生處在活潑樂學的氛圍里,由于學生年齡小,遺忘性也較快,在指導會讀的基礎上還要反復背誦、理解,多指導書寫,做到聲、形、義的統(tǒng)一。
12月29日,我聽了新教師張xx上一年級《自己去吧》一文。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猴、小鴨、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爬樹,洗澡,飛翔的故事,教育學生不要依賴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故事性強,深受孩子們喜愛。
這一課時的主要目標就是識記會認字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張暢暢老師是這樣設計本課的:1.直接引入,板書課題。板書課題的時候,要求學生要認真看板書。并伸出小手,隨老師書空。接著讓學生齊讀課題,并說說怎樣識記這四個字。比如,自:目字加一撇。識字習慣的養(yǎng)成,一定是隨機的,隨時隨地隨行就市。將識字習慣滲透于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接著讓學生齊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提出簡單的問題。如:課題中的“自己去吧”是誰說的?2、課文共分幾個小節(jié)?課文中寫了哪幾種小動物?然后帶拼音出示本課的會認字,讓學生先拼讀再直呼,說說識記這些字的.方法。用這些字組詞、說句子。去掉拼音再讀,開火車讀,放到詞語中讀,再放到課文中讀,加深學生的印象。接著進行朗讀指導,我出示了小猴和媽媽對話的幻燈片,先指導語氣,然后再指導分角色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學生第一次接觸,需要老師示范。最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學會了哪些本領。總的說來,張暢暢老師這節(jié)課有以下特點:
1、重視識字方法的指導。本節(jié)課我采用了多種識字方法,比如,用熟字加筆畫的方法:自。拆字法:吧、吃、呢、這、樣。也可以編順口溜,比如,要:一個女孩,頭頂一個大西瓜。
2、重視朗讀方法的指導。分角色朗讀,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為了降低難度,上課時,我把小鴨和媽媽的對話作為一個例子展示出來。我先示范讀,然后指三名學生分角色試讀,在學生學會分角色讀的前提下,再有男女生和老師分角色讀。
3、重視對學生的激勵。賞識和激勵孩子,永遠是教育的法寶。課堂上,我運用了很多激勵性語言,如:你真棒!你真聰明!真好!分組比賽時,發(fā)放小紅旗等,激發(fā)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不足:
1、一年級課堂教學寫字少于10分鐘。學生書寫生字時間還需要進一步的落實,以后的課堂上.
2、讓學生讀兒歌《自己學會了》哪些本領,問題過于寬泛。放第二節(jié)課后就降低了難度,讓學生有話可說。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得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睂W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啟迪、情感的熏陶、品質的鑄就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閱讀。
第二段的第四層總結上面的三層的意思。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幻、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從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寫給人心靈的凈化。從后生們生命中噴發(fā)出來的力量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震撼。
倒數第四段中的“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因為這幾個詞的排列按一定的順序。從小到大,從低到高,從中心到四周。
“當它更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受,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的靜。其次,這里用靜來反襯鬧,可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雞聲是天亮的.標志,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希望的象征。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fā)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升華,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正是希望所在。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對表現(xiàn)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作用。
(1)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2)句與匈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p>
(3)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jié)奏明快,能表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對于未說出的,教師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補充。
7、一起朗讀課文,讀出感情,讀出氣勢。
8、問:你從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jié)奏明快,語句磅礴,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贊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贊美陜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jié)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高昂激越,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9、拓展訓練:描繪一個場面,比賽、集市、演出、勞動等等。
首先我來分析一下教材,《對韻歌》是一首優(yōu)美的對子,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山清水秀、桃紅柳綠的美麗景象,表現(xiàn)出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喜悅之情。這首對子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聽說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句較完整的話,并能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學生朗讀課文時可能會出現(xiàn)唱讀的現(xiàn)象。
從本課對對子的特點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教學時主要采用情境教法。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本節(jié)課采取的主要學法有觀察法、小組合作學習法、表演演練法等。
1、復習檢查。
通過檢查生字詞的掌握以及課文個別朗讀的情況,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2、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課文。
眾所周知,教師通過圖畫、音樂和文學語言描述,再現(xiàn)教材的情境,就會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較快地把學生帶入智力最近發(fā)展區(qū)。情境法適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能喚起他們的形象思維,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學中學生既能觀察、感受又能調動思維、提高表達能力,使大腦兩半球交替興奮,為充分挖掘大腦潛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
為了達到預期目標,安排以下幾個步驟:
(1)教師導疑,學生質疑,圖畫展示,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出示圖畫并用語言描述)小朋友,你們下課了都喜歡做游戲對嗎?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硪粋€對對子的游戲,你們想玩嗎?通過問題陳學生在注意力集中起來。
(2)教師導學,學生自學,綜合運用圖畫、語言、幻燈再創(chuàng)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圖片識字,加字變成對韻歌。
(3)教師導思,學生釋疑,教師相機指導,幫助學生用認識在漢字寶寶加字變成對韻歌。
(4)教師導悟,學生遷移,學生整理認識來自大自然的朋友,感悟對大自然在熱愛之情,把自己認識在漢字,通過加字變成對韻歌。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中“山清、水秀”等詞的意思,并練習說對子。
2、技能目標: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欣賞大自然美景的情趣。本課的重難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朗讀,力求做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華。
多媒體課件,一些簡單的對子。
為了突出重點,更好的突破難點,特設計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課件顯示)。
一、教師導疑,學生質疑,談話導入,檢測學情。
教師引導:小朋友,下課了我們都喜歡做游戲對嗎?
師:老師帶來一個對對子的游戲,你們想玩嗎?。
師:那我們先來讀一首兒歌。(課件出示:兒歌)。
師;兒歌讀完了,小朋友,你們了解對子嗎?你們想了解對子嗎?
師:要想來結對子呀,可少不了漢子寶寶,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字寶寶。
投影:認識字寶寶;天、黑白、日月。
師:小朋友們讀的非常好!老師有個更好的辦法,就是它們加上一個字,就變成了一首歌,看(板書——對),而且還給這首歌起了個名字,叫(板書——韻歌)。對韻歌離了漢字寶寶可不行,讓我們再請幾位漢字寶寶出來玩吧?。ㄕn件:圖片+漢字、云雨、雪風)。
師:大家都認識了這幾位漢字寶寶,老師現(xiàn)在給它們加上了一個“對”字,就變成了對韻歌,一起來讀一讀對韻歌。(課件)。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對對子的游戲,第一組小朋友讀前面的字,第二組小朋友來對好不好?
師:好,讀的真不錯?,F(xiàn)在老師范讀,請大家跟讀一遍。
師:這一句從事物入手,描繪出四種自然現(xiàn)象,分別是云雨雪風。
二、教師導學,學生自學。
投影:圖片+漢字、花樹、鳥蟲。
師:這第二句描繪了花開、樹綠、鳥飛、蟲爬的和諧畫卷。我們生活在美麗的環(huán)境中,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都要愛她,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整理一下來自大自然的朋友。
投影:云雨、雪風、花樹、鳥蟲。
師:這些都是來自大自然的朋友對不對?(課件)。
三、教師導思,學生釋疑。
師:小朋友你們今天的表現(xiàn)真棒!為自己鼓鼓掌吧!讓我們來讀一遍這些漢字寶寶,然后加上一個字,變成對韻歌吧!相信你們會表現(xiàn)的更棒哦!開始投影:對云雨雪風花樹鳥蟲師:最后一句對子描寫了山清水秀、桃紅柳綠的美麗景色,達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投影:云對雨,雪對風?;▽洌B對蟲。山清對水秀,柳綠對桃紅。
師:小朋友的表現(xiàn)真的是非常棒!朗讀對子,應讀出節(jié)奏感,讀出對子的輕快節(jié)拍哦!再來讀一讀!
生:跟讀、分組讀、齊讀。
師:現(xiàn)在咱們再來玩一次對對子的游戲,試試在游戲中背會咱們的對韻歌。
四、教師導悟、學生遷移。
師:背完了對韻歌,來看看練一練(課件)。
師:學完了練一練,我們再來寫一寫,打開課本第13頁,寫一寫下面的生字。
蟲字的口扁,第四筆在豎中線上。云字第二橫長,頓點有力。
山字首筆豎在豎中線上,末筆向左下斜。師:現(xiàn)在打開自己的拼音本開始練習。
五、課后作業(yè)。
抄寫3個生字的筆順和一字兩詞。
1、認識“影、前”等11個生字和寶蓋、女字旁、月字旁三個偏旁會寫“在、后”等四個字和斜鉤一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體會我對影子的喜愛之情,借助生活經驗理解在陽光下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
3、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1、正確朗讀課文,認識“前、后、左、右”在生活情境中辨別這四個方向,并用這個四個詞來表達方位。
2、斜鉤和臥鉤的書寫區(qū)別。
1、激趣導入謎語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聽老師說“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投陽光下面跟你走?!?/p>
2、情境創(chuàng)設法
在學習第一,二節(jié)課文時,用課件出示相應的插圖,達到圖文結合直觀形象的效果。對于天性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借助電教媒體感受課文意境,其實打開的是學生心靈的小窗,睜大的是學生智慧的眼睛。
3、多種識字法
針對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大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能力顯得尤其重要,學生識字時我設計了多種形式方法識字,如借助拼音拼讀字音、開火車讀、個別讀、讀文識字、玩識字游戲等方法,教學中我特別重視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
4、趣味游戲法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久,于是結合課文重點,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我安排了課中拍手操游戲,師生在游戲中理解前、后、左、右。
5、質疑、釋疑
學生根據圖畫讀書并想一想:影子為什么有時候在前,有時候在后,有時候在做,有時候在又讓學生通過讀課文,看圖再結合生活經驗想想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大家共同解決。
1、合作學習。同桌一起讀課文,然后互相探討問題,并說說自己的想法,要學生感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
2、朗讀比賽發(fā)。讓學生利用多種形式讀,如同桌讀、個別讀,男女接力讀等方法貫穿始終,讀中悟、悟中讀,收到以讀代講的效果。
第一課時
一、猜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二、初讀課文,初識影子。
1、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讀好停頓。
3、指名讀給大家聽。
三、動腦筋自主識字。
1、看拼音讀詞語。
2、趣味識字。
3、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并組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學習第一小節(jié)。
1、齊讀第一小節(jié),思考你覺得第一小節(jié)哪句語句最有趣兒?
2、學習“影子在前,影子在后”一句。
3、啟發(fā)提問:你還覺得覺得哪句有趣?讀一讀。
三、自讀第二小節(jié)理解句子。
1、齊讀第二小節(jié),再讓學生自己讀課文。
2、影之為什么有時在小朋友的左邊,有時在小朋友的右邊。(引導學生看圖。)
3、引導學生朗讀第二小節(jié)。
四、實踐活動。
1、練習說說:我的前后左右都是誰。
2、通過課中操來鞏固對影子和“前后左右”的方位認識。
五、學寫生字。
1、引導學生說說寫字要注意什么?
2、老師范寫“后、我”。
3、學生試寫,教師巡視指導。
4、反饋評價。
5、學生再次練習。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兩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并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字卡,田字格小黑板。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去過紫金山嗎?今天,老師想再帶領大家來認識一座山,它的名字叫“華山”。(板書,齊讀)這個“華”字是個多音字。(板書)。
2、你們去過華山嗎?那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吧?。ǔ鍪緢D片,簡要介紹)華山在我國的陜西省,它又高又險,被稱為“奇險天下第一山”,登華山的路只有一條,而且曲折難走。
3、古時候,7歲的寇準登上了華山,還寫了一首詩,題目就叫做“詠華山”。(板書,齊讀)這首詩,大家都會讀嗎?試一試吧?。R誦古詩)。
二、學習課文。
(一)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指名讀,分行帶讀。
3、再次自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從文中知道了什么。
(二)分段學習。
1、你們覺得華山怎么樣?(高、美麗等等)板書:高。
2、是呀!課件出示:華山真高。(指名讀)。
3、華山的最高峰有2160.5米,而我們熟悉的紫金山只有448米,就是說,要5座紫金山加起來才能和華山相比。或者說,要600多層樓才有華山那么高。課件出示:華山真高哇?。ㄔ僦该x)。
4、華山這么高,爬到山頂容易嗎?你能不能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來讀一讀?(理解“艱難”)。(指名讀詞、句子)。
5、雖然難爬,但華山頂上卻是別有一番景色,我們來看一看吧!教師配樂范讀三、四兩句,學生閉上眼睛想象。
6、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相機板書:藍天、山、太陽、白云)。
7、自由讀這兩句話,邊讀邊想想藍天、山、太陽、白云在哪兒?課件出示: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8、(指名讀,指名說它們的位置)相機在黑板上畫上簡筆畫:在頭上、在腳下、那么近、山腰間。
9、看到的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可以做動作)。
10、你們讀得真好!老師比原來更喜愛這這雄偉的華山啦!我想要贊美它一下!師朗讀第一節(jié)。
11、你們也能學著老師的樣子來贊美華山嗎?課件出示:?。∪A山真高哇!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12、站在華山頂上,小寇準和我們一樣感受到了華山的雄偉、高大,他的心情十分激動,已經--情不自禁了。(出示詞卡,指名讀)。
13、小寇準情不自禁地吟誦起這首詩。
課件出示: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齊讀。
15、配樂朗誦詩歌,加上動作。
17、7歲的寇準已經能寫這樣的好詩了,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嗎?
18、再次配樂朗誦詩歌。
19、小朋友們,課文學到這兒,你們對華山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們喜歡華山嗎?(通讀全文)。
三、學習生字。
1、小寇準的詩得到了先生的贊揚,小朋友們,你們想和他一樣嗎?那么,老師要看看今天哪個小朋友寫字時最認真,姿勢擺得最端正,老師也會對你連連點頭稱贊的。
2、看與、齊、稱三個字的筆順。
3、這三個字,你用什么好方法可以很好的記住它們?
4、師范寫,提醒學生注意關鍵筆畫。
5、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強調寫字姿勢。
《詠華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課文,是蘇教版小語教材采用的一種古詩教學的新課程——“文包詩”。課文敘述了寇準跟先生登華山時詠詩贊華山的事,描繪了華山的雄偉壯麗,也贊揚了寇準的聰明才華。
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文章妙在作者先點孩子隨同先生登山,末點孩子姓名和年齡,重點放在登山吟詩上,以此表現(xiàn)少年寇準的才華出眾。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無論寫爬山還是寫山頂景觀,都緊扣一句話:“華山真高?。 闭n文以講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古詩,并提供了與詩緊密相關的背景知識、創(chuàng)作本詩時的具體情境和作者情況。課文配有情境圖,再現(xiàn)了華山壯麗的景色,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課文和古詩,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本文篇幅較短,內容孩子之前也有過接觸,所以想嘗試用一課時上完,部分生字的書寫留到寫字課進行。
本課教學對象是一年級學生,孩子年齡小,本身的登上經驗也很少,所以無法想象登上高山后的感受。再加上我班學生調皮的較多,上課注意力堅持不長久,易走神,所以教學時我采用了圖片、畫簡筆畫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基于以上認識,針對新大綱對一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的和難點: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兩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并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含義。
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含義。四、說教法、學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
用多媒體、情境圖等手段再現(xiàn)華山的壯麗景色,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情緒和濃厚興趣,從而使學生對華山有一個比較鮮明的感性認識。
(二)讀中感悟。
語感的形成重要途徑就是讀,因此在本課中引導他們在讀中自悟,自己悟出課文中蘊含的情感、道理,讀為主,并以情導讀,將語言文字還原成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通過重點句子的朗讀,要求學生理解華山是十分高大的。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點,為此,在教學這幾句話時,應充分發(fā)揮多謀體計算機的輔助教學功能,直觀、形象,動態(tài)地展現(xiàn)畫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借助具體的畫面,更深層地理解語言文字。讓靜態(tài)的文字動態(tài)化,讓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通過簡筆畫的展示,有意突出“那么近、都在自己的腳下,山腰間”這些詞語,讓學生說說對這些詞的理解。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同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三)自主參與。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語文課程標準》實施的一個新理念。在閱讀華山風光的課文時,讓學生通過讀、找、議、悟,體現(xiàn)華山的高而美,理解詩句的意思。
(四)生字教學。
在教學生字時,應培養(yǎng)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我想讓學生自己說說怎樣記住這些字,它的筆順應該怎樣,凡是學生能說、能講、能懂的,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解決筆順和部首時,利用動態(tài)演示,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突出一個高字,配以簡筆畫,理清課文脈絡。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20課《小熊和小鹿》的第二課時。
《小熊和小鹿》是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是一篇童話故事,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講述了小熊和小鹿都很守信用的事。故事以對話的形式展開,寓道理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告訴我們答應過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時做不到,也要及時通知對方并做出解釋。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從小樹立守信用的意識。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按新課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生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講信用”,學做誠實守信、善理解的孩子。
為了誘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引導學生以多形式的讀來解決問題,我設計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感悟課文內容。教學難點為:讓學生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領悟出做一個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
一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思維能力逐漸增強,在理解本課教學內容上不會有很大的難度。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及課件來引導學生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極大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倡導“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理念,綜合采用了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進行教學。
(一)誘導質疑、激疑導入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并快速的集中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采用激疑的方式導入新課。
(二)復習詞語,初讀課文字詞學習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承接上一節(jié)課剛剛學完的生字詞,我先利用課件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以多形式的讀來復習鞏固新詞,為后面朗讀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精讀課文,感悟內化。
1、我采用“師引生學”的方式學習第1自然段。我先讓1、2組學生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媽媽要帶小熊去奶奶家,小熊心情怎么樣?從哪里看得出來?接著請個別生反饋,我相機出示課文插圖一和句子:小熊樂得直打滾兒,美滋滋的說:“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眻D文結合,抓住重點詞語“直打滾兒”引導學生體會小熊當時的心情,從而引導學生品讀句子:小熊樂得直打滾兒,美滋滋的說:”“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感悟小熊非常想去奶奶家。
2、我讓學生自主學習2—4自然段。我先利用課件出示學習要求,接著通過小熊和媽媽的對話,讓學生體會小熊不能去奶奶家的難過心情和他答應了小鹿的約定,就堅決要留在家等小鹿的堅決態(tài)度。最后,我通過師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再次感悟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讓學生在讀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增添學生的朗讀樂趣。
3、學習5—6自然段,我先讓3、4組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媽媽走后,小熊在家是怎么做的?然后請個別生反饋,我相機用出示課件:課文插圖2,讓學生從圖2和等啊等這個詞體會出小熊等了很久,并引導學生感悟小熊此刻的心情;接著利用課件播放鬧鐘滴答滴答的聲音和出示實物鬧鐘,請一個學生表演在等待小鹿的小熊。通過形象直觀的表演讓學生體會小熊在等待中的著急和失望心情,感悟小熊是個守信用的孩子;最后指導學生帶著失望的感情朗讀第6段;緊接著,我用課件出示拓展練習:說一說,你有過失望的時候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以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4、我讓學生合作學習7—8自然段,我先出示學習要求,接著讓學生從小熊與小鹿爸爸的對話中了解小鹿沒來的原因,并引導學生感悟小鹿也是個守信用的孩子。最后設計拓展練習:課文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歡誰,為什么?讓學生再次體會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孩子,因為他們守信用,所以才得到大家的喜愛。
5、學習第9自然段。我主要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然后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做鞏固練習:照樣子說一說,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和……都……句式,豐富學生語言積累。
(四)回讀全文,引導學生再次感悟文本。
(五)延伸拓展續(xù)編故事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延續(xù)故事情節(jié),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從而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六)作業(yè)設計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想培養(yǎng)學生復述故事的能力,訓練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記憶力。
七、板書設計(課件出示)。
小熊不去等和(約好去種樹)守信用小鹿生病道歉簡潔明了,能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加以概括歸納,是教與學思路的體現(xiàn),也課文內容的縮影。
唐詩《春曉》是(贛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是作者春晨即興之作,這首詩寫春眠香甜,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春晨鳥鳴婉轉此起彼伏。字里行間,流蕩著春晨的濃濃氣息,流露著作者喜春、愛春、念春、惜春的春戀之情。
《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指出:要引導兒童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及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春曉》這篇課文,圖文并茂,是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培養(yǎng)審美情趣的極好教材。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依據課標理念,充分發(fā)揮文本的資源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形成良好的語感。
一年級兒童在學前班就已接觸古詩和兒歌,對古詩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表現(xiàn)出極大學習興趣。但是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性格好動活潑,注意不易持久、分散走神。
為此,我預設本課的教學目標為: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學會8個生字,辨認多音字“覺”,有感情地背誦全詩。在過程與方法上,利用工具書理解重點詞義,教給學生邊讀邊想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語感。在情感價值觀上,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和作者產生共鳴,一起分享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為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根據兒童認知水平,來理解詩意;難點是通過詩文的學習,體會作者戀之情,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一)情境再現(xiàn)策略。
主要通過cai課件,圖文對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引領學生進入詩的意境。
(二)以讀促悟策略。
在教學中,實行多向互動,通過多種形式導讀,使學生讀中感悟,把文本中“美麗的春晨”的意境內化為學生腦中的圖視,為學生勾勒了了一幅美麗的春曉圖,尤其是鳥雀的啼叫,風雨的聲響,更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鮮明的聽覺形象,從而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與作者產生共鳴。
(三)拓展延伸策略。
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用自己的經驗自學相關古詩,把教與學,學生行緊密聯(lián)系,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
本課的教學將用一課時完成(不含課外延伸)。
依據課堂教學靈性化,情感化的理念,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激情導入輕松游戲,揭示課題。
根據低年級學生愛玩的特點,上課前,我就以學生們愛玩的石頭剪子布的游戲導入:
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做了游戲好嗎?
(孩子們一聽,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
我馬上做了一個動作,噓,老師有一個要求,誰輸了要給大家背古詩,孩子們欣然同意,紛紛和我做起了這個游戲。
當有個輸了的學生有背這首古詩的,我就順勢說:“你真棒!居然背出了咱們今天要學的古詩。”
以“玩”的形式導入,不僅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而且也給枯燥無味的古詩教學注入了活力,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們愛學的興趣,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二)創(chuàng)設情境,介紹背景。
我通過cai課件將李白在春晨即興作詩的畫面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我扮演李白邊演示,邊渲染氣氛。
(三)自主合作感知詩意。
當學生對詩題,詩人有初步了解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自主讀詩,合作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交流中解決問題。
第一步出示目標,讓學生自學。
第二步檢查識字情況。通過添磚加瓦、找朋友、配對子、貼樹皮等活動檢查識字。重點指導“覺”這個多音字的讀法,并讓學生記住“曉、啼、知”的結構,查讀詩情況,看是否讀通、讀順、讀準。
第三步交流評價。對不理解的詞語,鼓勵學生互動學習,自行解決。重點理解“曉、聞、啼”等詞語。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讓學生互相說說這首詩的大意,教師相機點撥。
(四)品讀揣摩入詩境、悟詩情。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力求通過“二讀一畫”,把文本中“美麗春晨”意境內化為學生的圖視,達到學生個性化體驗,使之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1、圖文對照導讀。
首先,出示課件,(春天早晨的景色),在散發(fā)著花香的導讀第1句,早晨體會作者不愿醒來的盡情。
接著,出示課件2,(鳥雀到處鳴叫),在鳥雀聲中體會景美人歡,體驗讀第2句。
再出示課件了,(課文上的插圖)經過一夜的風雨,地上到處是落花,體會作者惜春之情。
美讀第3、4句。
最后放輕音樂,看著動態(tài)的畫面有創(chuàng)意地齊讀,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2、個性體驗品讀。
在導讀的基礎上,學生閉上眼,邊品讀邊馳騁想象,老師相機誘導:你在詩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讓他讀哪一句,教師通過激勵評價,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自己的體驗,張揚自己的個性。
3、整體感悟。
當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讀出對詩的理解后,我提議學生用自己靈巧的小手畫一畫自己心中所想的“春曉圖”。
短短的幾分鐘,力求孩子們就將心中所想、所悟表達在畫紙上,用那絢爛的顏色,動情的語句,描繪著他們自己心中對春天的暢想??吹侥且环孱伭膱D畫,我真的為孩子們這種創(chuàng)造靈感的喝彩。
一節(jié)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知識積累的開始,所以我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自學其它詩文,促使能力遷移。
本課的板書設計由春晨、鳥啼、落花等背景和整首詩構成,通過cai課件將圖文并茂的畫面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突出教學的重點。
《家》是蘇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中的一篇兒童詩。它主題單純,內容淺顯,語言凝練,韻律和諧,富有兒童情趣,貼近兒童的生活,很受兒童的喜愛?!凹摇笔且粋€溫馨的字眼。這首兒童詩就是以“家”為題,從比喻的角度寫“家”,目的就是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比喻,讓學生體會為什么說“祖國就是我的家”,培養(yǎng)兒童愛家愛國的思想感情。全詩共六行兩句,分兩層。第一層(1~4行),點明藍天、樹林、小河、泥土,分別是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第二層(5~6行),點明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祖國是兒童的家。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抓住兒童詩的特點,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個性的感知、聯(lián)想、體驗等心理活動,努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fā)展學生語言,啟迪他們的智慧,讓他們的心靈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1、用聽讀識字的方法認識本課10個生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人和動物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溫暖的、幸福的,從而激發(fā)學生愛家、愛祖國的感情。
其中,鞏固學習聽讀識字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詩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是理解詩句的難點。
主體性教學理論。從教學角度來看,學生是認知和發(fā)展的主體。教育的本質就是喚起學生主體內在的需要、動力,創(chuàng)設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情境,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幫助學生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自我。我們應把握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即“以人為本,促進個體的和諧發(fā)展”,要注重興趣的培養(yǎng)、情感的激發(fā)、語言的感悟積累、學習方法的習得、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等。
(一)引入:
首先,我以談話的方式導人,激發(fā)學生交流的興趣。讓學生談自己的家在哪兒?和在自己家里覺得幸福嗎?從而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家。這時我用形義聯(lián)想法,把“家”字拆解編成歌謠,邊說邊寫“家”字。其目的是要引起學生對字形的注意。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意會了“家”字的形義。
接著,我以簡筆畫的方式出示白云、小鳥、魚兒、種子圖讓學生認一認。一方面激發(fā)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以圖為憑借認識相應的四個詞,并順利過渡到聽讀課文。
(二)指導聽讀課文:
1、看著大屏幕,聽錄音讀。
2、用手指著書,跟著錄音讀。從而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位置。
3、用筆指書,自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向同學尋求幫助。
4、檢查,指名讀,引導學生評價。
5、小老師帶讀,利用學生之間識字量的差異,讓識字量大的學生當小老師,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6、同桌合作,相互讀。因為,這是初入學兒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形式。
7、師生接讀,這是幫助學生記憶熟悉語言的一種方法,有助于兒歌的整體輸入。
8、全班齊讀。
9、分組比賽讀。
10、達到熟練背誦。
總之,通過以上多種形式,大面積,分層次的聽讀活動,較好地促進了學生對兒歌的整體記憶,發(fā)展兒童了的語言;同時,利用無意記憶對識字的作用,達到識字的目的。
(三)教學生字詞:
1、縮小語境,提出詞語。
2、再從詞中抽出生字。
3、靈活運用生字卡片,通過“放鞭炮”、“開火車”、“小兔子回家”等多種游戲活動,使單個生字反復多次,不斷與學生見面,激發(fā)學生興趣,動靜結合,最終達到準確快速認讀的程度。
(四)回歸課文,精讀理解:
1、老師范讀,調動學生積極性:猜一猜,怎樣才能讀好?
2、利用孩子喜歡的動畫,交給學生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在腦海中浮想與詞語相關的清晰具體的形象“藍天萬里,白云朵朵;樹林里小鳥在歡唱;清清的河水中,魚兒自由自在地游玩;小小的種子破土而出,長出嫩芽……”從而進一步悟出“家”的內涵——溫馨、快樂,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同時,教師適時的評價點撥給了學生個性化朗讀更大的空間,讓他們在體驗中把對語言文字獨到的理解感悟,通過讀張揚出來,從而形成語感。
3、突破難點,學習最后兩行。通過認識祖國的地圖,教讀祖國的名字和欣賞祖國的風景圖片等方式,學生情感得到了熏陶,入情入境,從而達到與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鳴。
(五)拓展延伸,句式遷移:
兒童詩的句式往往可以舉一反三,遷移運用?!都摇愤@課中的句式“(什么)是(誰)的家”就是很好的例子。當學完整首詩后,讓學生用此句式創(chuàng)編兒童詩,自由討論,合作完成。這種創(chuàng)編,是學生超越生活經驗的創(chuàng)造思維,是發(fā)自內心的自由抒發(fā),不僅培養(yǎng)了他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在運用所積累的詞語和句子,豐富閱歷,積淀對語文內涵的感悟。
(六)總結,結束:
通過思考:田字格是誰的家?很自然地引出下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了課的完整性。最后,我鼓勵學生課后畫出自己所找的家,并繼續(xù)創(chuàng)編兒歌,從而將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繼續(xù)保持,并促進了學生間,學生和家長間的交流、溝通。
最后,因為我也是初次接觸北師大實驗教材,對如何指導學生有效進行聽讀識字,和如何培養(yǎng)初入小學的一年級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感到也比較困惑。一切都在摸索中前進,在此,還希望各位老師、同行們給予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
《瓜娃娃打電話》西師版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的課文。通過瓜娃娃與葉、花的對比、形象、真切地表現(xiàn)了瓜娃娃的懂事,匠心獨具地展現(xiàn)了動人的母子情。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美讀中,一是一是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體驗濃濃的親情,二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純真的、愛的情感。這個故事共有兩段,第一段寫爬上瓜架的瓜秧們,只知道向風兒招手,向雨絲兒點頭。第二段寫躲在葉子下面的瓜娃娃悄悄地給跟媽媽打電話,感謝它的養(yǎng)育之恩。葉子和果實都是跟媽媽的孩子,兩者相比,讓我們形象而確切地感受到瓜娃娃的可愛。瓜娃娃知道自己能長得胖胖的、大大的,全靠媽媽甘甜的乳汁供養(yǎng)。瓜娃娃愛媽媽,感謝媽媽。這是一篇洋溢著親情的童話故事讀了這個故事誰都能為之動情。這本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很具有教育意義,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
喜歡讀故事、聽故事對故事情節(jié)展開想象,激發(fā)孩子的表達能力是每一個孩子的特點。教材收編這篇課文是滿足孩子們的這一愿望,符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征的。讓孩子分角色扮演瓜娃娃和根媽媽,領會瓜娃娃和根媽媽之間的感情,說出自己對媽媽的心里話,學會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和對親人的愛。所以對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孩子們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他們一定會對這個故事有閱讀的興趣并能從優(yōu)美的文字中感受到語言的優(yōu)美和濃濃的親情的道理。
1、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為此我擬定出第一個教學目標:能用喜歡的方式自主認識、拼讀8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又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根據課標的這一理念,我擬定出第二個教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童話語言的優(yōu)美,感悟情境,積累文中寫的生動、具體的句子,感受童話語言的優(yōu)美,體會瓜娃娃愛媽媽的美好情感,激發(fā)學生愛母親、愛親人的情感。
3、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的基本能力包括聽、說、讀、寫。我擬定出第三個教學目標:感悟情境,積累文中寫的生動、具體的句子,感受童話語言的優(yōu)美,體會瓜娃娃愛媽媽的美好情感,激發(fā)學生愛母親、愛親人的情感。
4、讀課文,講講《瓜娃娃打電話》的故事。這個目標讓學生展示自我,體驗成功,同時也是對學生聽、說、讀、寫四種能力中說的能力培養(yǎng)。今天我主要說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我把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喜歡的方式自主認識、拼讀8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情境,積累問中寫的生動、具體的句子,感受童話語言的優(yōu)美,體會瓜娃娃愛媽媽的美好情感,激發(fā)學生愛母親、愛親人的情感。
(3)、交流中,體驗合作的樂趣,增強競爭意識。
課堂教學倡導一課一得。一節(jié)課,要想全面開花,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所以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是1、采用多種形式的認讀生字詞語方法。2、精讀課文,讀中感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純真的、愛的情感。教學難點在學習、生活中逐步養(yǎng)成愛辛勤培養(yǎng)自己的媽媽、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的同伴。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新課標強調讀,因為只有讀,才能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學中,我采用得最多的是反復誦讀法。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本,我還采用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法,變抽象為直觀,變枯燥為生動,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中,我主張一法為主,多法并施,力求使我的課堂生動有趣,能激起孩子們的共鳴。
教學流程我是這樣安排的:(一)學生質疑、自由朗讀,指導學生識字(二)精讀課文,讀中感悟。(三)角色互換,體會情感。(四)音樂感受,情感升華。在教學中設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
1、課前播放《綠葉對根的情意》flash音樂動畫,對孩子進行情感熏陶。
2、繼續(xù)播放該音樂,師談話導入,激趣導入的設計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4、讓學生看課題置疑。
5、通過讓孩子自由朗讀,詢問孩子解決不認識的生字的方法,并利用有拼音帽子的生字卡片及瓜娃娃的圖片生字,來檢查學生的識字能力。指生注意部分生字的讀音,并糾正學生的兒化音的讀音。通過指生讀,比賽讀,老師和學生一起比賽讀,分角色朗讀,老師有意漏讀、學生點評等方法讓學生感悟文本的優(yōu)美。
6、通過flash動畫展示葉子的生長、瓜娃娃打電話的動畫,讓學生直觀感受文本的語言美。并利用孩子們生活中的動畫故事,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在《燭光里的媽媽》音樂聲中組織語言,表達語言。
7、利用戴頭飾表演瓜娃娃與根媽媽的對話,讓孩子體會母愛的偉大。
8、板書設計體現(xiàn)了直觀美,含義上的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從低年級開始教會學生勾勾畫畫無疑是一種讓他們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在指名讀第一段時,我請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哪個詞語用得最好?你能說出這種形式的詞語嗎?讓學生在這個詞語下邊打上小圓點。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勾畫描寫瓜娃娃對媽媽說的話,。然后指導學生讀句子,讀出感謝的語氣。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
教學中我還抓住甘甜的乳汁、日日夜夜、翠綠翠綠等詞理解課文。因為這幾個詞直接反映著根媽媽的辛勞瓜娃娃的懂事。而文中瓜娃娃的生長的好壞是與根媽媽的辛勞付出密不可分的。教學中可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利用鮮活的圖片讓學生看圖理解。如:學習翠綠翠綠、一個勁兒的向上生長時,我們來看一看?然后出示動畫。學生看著圖片說葉子的顏色和瓜娃娃的長勢。這些詞語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這樣層層深入,順學而導,正好體現(xiàn)我校語文教研組的研究課題《課堂教學中教師導的策略研究》。教學中我還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在閱讀開始時播放《瓜娃娃打電話》的動畫片,不僅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讓枯燥的文字變成一幅幅生動的圖像在孩子們的頭腦中儲存起來。最后我說說板書。我反復鉆研了教材,分析了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用生動的圖片展示,分三行板書課文的主要內容:一、瓜娃娃的圖片、電話及電話線把兩副圖聯(lián)系起來。用一個大心把瓜娃娃對媽媽的愛直接直觀的表現(xiàn)出來,既想象有美觀。再加兩個大箭頭書寫感受和回報。我盡可能想讓板書簡潔明了、美觀有一定意義,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以上是我對《瓜娃娃打電話》的說課。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不足之處還望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陸穎老師執(zhí)教的《家》成功之處在于:
低年級尤其是一年級學生生性活潑好動,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陸老師在教學時以親切的微笑、柔和的語言及鼓勵的話語創(chuàng)設了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到快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對新鮮事物有著天生的親近感。這節(jié)課老師給每一行詩都配了一幅優(yōu)美的圖片,給學生營造了許多真切的情境,目的就是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能夠邊讀邊欣賞,在聯(lián)想中體會詩意,在理解中讀出情感。尤其是一組欣賞祖國美景的圖片,在學生情不自禁的感嘆話語間,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的心在沸騰。有小朋友說,欣賞完祖國美景后,他感到很自豪。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是這一課的重要目標,也是難點。課堂上,在陸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油然而生,從而把握住朗讀基調,讀出了感情。
陸教師在引導孩子們深入理解課文前四句話的時候采用了多種方式訓練學生說話,培養(yǎng)他們說的能力。如“藍天是白云的家”,教者在孩子們說出這句后,提出:白云寶寶回到家開心地玩起了魔術,它會變些什么呢?讓孩子感受到白云在藍天這個家里面是自由的。再看“樹林是小鳥的家”,在學生看圖充分發(fā)言后,老師又問:小鳥在樹林里干什么?出示“小河是魚兒的家”后讓孩子們思考:魚兒們會在水里做什么呢?讓他們充分體會到了樹林、小河帶給小鳥和魚兒的快樂和幸福。教學“泥土是種子的家”這句時,教師一改上面的學習方法,告訴孩子們:種子在泥土里生根發(fā)芽,長成了綠色的小草、參天的大樹、鮮艷的花朵,把我們的世界裝扮得美美的!從而讓孩子們明白:泥土里有充足的養(yǎng)分,它是種子生長必不可少的。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陸老師的課自始至終都重視了字詞的教學和鞏固訓練。帶拼音讀、去拼音讀、組成詞讀,個別讀、開火車讀、分組讀、齊讀,訓練扎實,有針對性,特別是兒化和輕聲的訓練,毫不含糊。
想和陸老師商榷的地方是:在孩子們讀了“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敝?,老師能否讓他們想象,藍天還是誰的家?樹林還是誰的家?小河還是誰的家?泥土還是誰的家?還有誰也是誰的家?如此,不僅是對文本的豐富與補充,也是對文本的拓展與延伸,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
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一年級上冊的第八課《陽光》。這篇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話,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話,最后一自然段點明文章的主題: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雖然是篇小短文,但是,結構的嚴謹,用詞的生動、形象,含義的深邃,仍值得我們細細揣摩。第一自然段中的“田野”、“高山”、“小河”,與第二自然段的“田里的禾苗”、“山上的小樹”、“河面”一一對照。而開頭第一句的“陽光像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庇峙c“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遙相呼應。作為一篇小美文,《陽光》遣詞造句有許多精妙之處。比如第三自然段中的“跳進”,讓人感受到了陽光的調皮可愛。陽光與人、自然與人的和諧的場景躍然紙上。第四自然段的“誰也捉不住陽光,陽光是大家的?!斌w現(xiàn)了陽光的博愛和無私。
“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笔沁@篇文章的重點句,課文以抒情的筆調,給我們描述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長長的錦緞……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斕的圖景,為這句話作了注解。使我們明白了這一切都是陽光的功勞。沒有陽光,就沒有生機蓬勃的世界,讓我們充分感受到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文本部分語言流暢,富有童真童趣,貼近兒童生活,能引起孩子們感受陽光的強烈愿望,生發(fā)對大自然無限熱愛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此外,本課還有生字16個,其中,會認12個,會寫4個。課后,除了朗讀、背誦、寫字要求外,還提出了歸類識字、口頭組詞語的要求。
這篇課文是一年級孩子進入小學所接觸到的第八篇課文。由于前面已經學習了漢語拼音和一個識字單元,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已經得到了一段時間的訓練,朗讀技能經過七篇課文的學習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這篇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應繼續(xù)鞏固這些訓練成果,如有可能適當拔高。
根據教材的上述特點,根據課文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所應承擔的教學任務,根據課程構建的三個緯度,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確定如下: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和1個偏旁“”.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教學難點是理解“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边@句話。
在第一課時,我將和學生一起在認識12個生字的基礎上學寫2個生字,并且完成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的教學。
《陽光》當作為課文出現(xiàn)時,它就成為了接受美學所說的開放的“召喚結構”,召喚讀者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感知、思考、體驗進行再創(chuàng)造。本節(jié)課的設計我力求做到以學生自我活動為中心,讓學生在自我活動中,調動已有知識,豐富現(xiàn)有經驗,充分感知、體驗陽光,通過思考使文本在孩子們的心中鮮活起來,從而達到使學生的語感廣化、深化、美化、敏化的目的。要知道,語感的廣化、深化、美化、敏化必定和思維的廣化、深化、美化、敏化是同步的。
課堂教學部分由于時間關系,我只說第一課時,第一課時將分以下幾步進行:
用帶有鳥鳴水聲的舒緩樂曲,以及教師抒情的描述引入新課,出示課題。
第二步,請學生談一談課前尋找陽光、感受陽光的感受。在學生充分表達、交流了自己對陽光的情感體驗之后,我將播放課件并配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教材文本的美。
在學生對親自朗讀這篇課文產生期待之后,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它。在學生獨立識字的基礎上,匯報識字成果,并且交流識字方法,在交流時,相機教學新部首左耳旁。然后采用各種形式,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在教學這三個字時,結合課后練習,運用歸類識字的方法,并適當拓展,在字形的處理上,可以讓學生在觀察、記憶的基礎上,交流識記方法。在字義的處理上,可以采用說詞說句子、利用圖片幫助理解、課文、兒歌等多種形式多次出現(xiàn)的方法,以達成會認的目標。
本著每節(jié)課都讓學生動動筆的原則,朗讀階段進行之后安排學生練習寫兩個字“也”、“長”.這兩個字的結構都不容易把握,所以,在范寫時一定要強調學生的觀察,并讓學生談觀察的收獲。寫完后,將練習成果在小組內展示,教師挑選練寫最好的在全班展示,以及犯有典型錯誤的,在全班范圍內糾正。
最后,留一個拓展性的作業(yè),鼓勵學生搜集資料,討論“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么樣?”
一、說教材分析。
《荷葉圓圓》是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輕松活潑的散文詩,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讓我們感受到了充滿童趣的夏天,讓我們觸摸到了生機勃勃的荷葉,更讓我們體味到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對荷葉的喜愛之情以及他們快樂的心情。課文語言清新淡雅,充滿童真童趣,利于啟迪學生智慧,豐富內心體驗,激發(fā)想象。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和在教材中所編排的位置,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結合課文的詞句、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夠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夏天的美好,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其中認字和朗讀是學習的重點,從讀中去感悟夏天的美好,進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理念。
1、采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將識字與讀書緊密結合,寓識于讀,以讀促識,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管是識字還是閱讀,我都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識字,自讀自悟,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積累和感悟語言,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tǒng)一答案,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3、設計時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采用玩中學文、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教學,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身心特點,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領悟內容、發(fā)展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孩子們獲得知識的內在動力,學生有了興趣,學習對他們來說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創(chuàng)造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主動發(fā)言。于是,開始上課時,我先讓學生欣賞優(yōu)美的.荷葉圖畫(播放圖畫),同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教師隨機出示課題。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荷葉的美麗,從而不知不覺的把孩子們帶入到充滿童趣的夏天之中去,為進一步地學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品讀課文,讀中識字。
新課程提倡在讀文中識記生字,即讓學生在聽、讀、說的過程中盡快的認識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來引導學生熟悉課文,識記生字:
1、初讀:整體感知,圈圈劃劃,即慢速地、大聲地朗讀全文,并把本課要求識記的生字劃出來。
2、再讀:展示朗讀,自主識字。
3、多種形式識記生字。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識字教學是重點,我通過帶拼音讀字、去拼音讀字、男女對讀、姓氏讀等等多種的讀強化生字的音形,同時利用課件讓學生知道生詞“停機坪”的意思,引導學生用搖籃造句,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經過以上層層提高的辦法,學生對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低年級的學生學得快,忘記得也快,為了幫助他們進一步加深印象,我又設計了一個“摘荷葉”的識字游戲,學生如果認對了課件上的“荷葉”卡片后的生字,而且能用多種方法說出自己的識記竅門,就去掉荷葉送給。這樣一來,學生識字的興趣就大大地提高了,而且在快樂的氛圍中鞏固了識字。再開展開火車讀、翻浪讀比賽再一次將在玩中學字推向高潮。
(三)朗讀感悟,玩中學語。
這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課文,因此,在閱讀教學時我堅持以讀為主,以讀代講,注重感知,淡化理解,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人讀、創(chuàng)設情境讀、齊讀、小組展示讀、師生合作讀、表演讀等)來激發(fā)學生情感,感悟課文內容。
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讀完之后說說自己從課文中認識了哪些小伙伴,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找到相應的詞語卡片粘貼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
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讀書收獲說說它們把荷葉當作什么?自己把黑板的板書補充完整。從而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最后讓孩子們在教師的創(chuàng)景中感悟小動物的心情,體會心情,結合小動物的動作感情朗讀課文,也可以表演讀文。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努力創(chuàng)設了一種開放的、民主的、和諧的課堂氣氛,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的成就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進一步地讀好課文。另一方面,這種角色答問的方式,激發(fā)了孩子們質疑問難的積極性,學生在渾然不覺中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增強了隨機應變的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各種形式的讀,也是為了學生語言的積累必要的背誦在課堂上也得到了解決。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一邊欣賞圖片,一邊背,還可以隨心所欲的進行表演。經過個人讀、小組讀、表演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學生已經對課文瑯瑯上口了,我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在全班展示讀。孩子們很主動、很樂意地去選擇、去展示,把“要我讀”變成了“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提高了閱讀質量。這樣一來,孩子們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在誦讀課文中樂此不疲,課堂氣氛異?;钴S。
一、本冊教材編寫意圖和體例。
(一)圍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每個單元,從導語到識字課,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乃至語文園地中的閱讀短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都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如第二組,在簡短的導語之后,以三字經的形式編寫識字課,既認了字,又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接著,編排了《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陽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于助人。在語文園地里,“讀讀背背”安排反映溫馨家庭生活的短詩《鞋》;“口語交際”安排討論爸爸媽媽不讓自己做家務事該怎么辦。整組教材圍繞“家庭生活”這個主題,把各項內容組合成一個有機整體。
(二)安排獨立的識字課,內涵豐富,形式多樣。
本冊教科書的識字課沒有采用以前集中安排識字課的做法,而是把八課識字,分別安排在每組的開頭。這八課識字大多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韻文形式,易于朗讀;內容均貼近每一組的專題,便于整合。通過學習這些意境優(yōu)美、內涵豐富的識字課,學生不僅識了字,而且積累了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了知識儲備,并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三)大幅度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具有時代感,更貼近兒童生活。
本冊教科書新編選的課文占了全部課文的一半以上。有反映家鄉(xiāng)新貌的《畫家鄉(xiāng)》,有體現(xiàn)關愛他人的《月亮的心愿》,有表現(xiàn)現(xiàn)代兒童生活的《棉鞋里的陽光》,有反映保護環(huán)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松鼠和松果》《美的小路》等,有介紹自然常識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車的故事》等。全冊書中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便于學生學習語言,并潛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四)大力改進呈現(xiàn)形式,使教科書成為學生喜愛的“學本”.
本冊教材在呈現(xiàn)形式上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編寫角度由關注教師的教,轉向方便學生的學。
無論是單元前的導語,還是課文練習,或是語文園地,都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敘述,非常親切、自然。在部分課文之后,根據需要以靈活的形式提出問題或引導實踐。課后引導學生:“植樹節(jié)快到了,我們去植樹吧!”這樣設計,既靈活,又實用,對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投身實踐,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2.教材注重引導發(fā)現(xiàn),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使學生樂學、會學,不斷產生成就感。
在每個語文園地里設“我的發(fā)現(xiàn)”,不斷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的識字方法,發(fā)現(xiàn)字、詞、句中的一些規(guī)律。如“語文園地一”中,“今天,我發(fā)現(xiàn)了兩種識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嗎?”讓學生和學習伙伴一起去發(fā)現(xiàn)可以用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認識漢字。
在語文園地里還設有“展示臺”,鼓勵學生展示課外認識的字,鼓勵學生展示查字典的能力,鼓勵學生展示講故事的本領,等等。
3.聯(lián)系單元的專題設計口語交際,加強各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
各單元的口語交際題目都與本單元的專題密切相連,使閱讀課文及相應的搜集、創(chuàng)造活動成為口語交際的重要知識背景。如第八組的口語交際,題目是“未來的橋”.在之前的《蘭蘭過橋》一文的課后練習中,已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分頭設計未來的橋的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可以得到很多啟示,還可以從現(xiàn)實中、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生發(fā)出形形色色的對未來的橋的設想。這樣的題目,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
(五)體現(xiàn)彈性,增加適應性。
在識字方面,每課要求認識的字體現(xiàn)基本要求,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多認。另外,在教科書里貫穿著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在課外閱讀中主動識字的思想。學生如果是識字的有心人,所認的字一定會突破教科書規(guī)定的識字量。
在閱讀方面,在教科書的最后編排了五篇選讀課文,供學生選讀。此類課文不作統(tǒng)一要求,但對認真閱讀的學生,教師要予以鼓勵。
另外,鼓勵學生隨時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體現(xiàn)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促進所有學生在原有程度上的提高與發(fā)展。
二、本冊目標及知識點。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800個,其中25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5、初步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5、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6、誦讀兒歌、童謠、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7、認識課文中出現(xiàn)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能簡單寫自己想說的話。
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用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jié)。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qū)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家》這首兒童詩是蘇教版一年級語文第5課,全文短而精簡,僅兩節(jié)六小句,前四小句為一節(jié),寫了“藍天、樹林、小河、泥土”的家,通過前四句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懂得“家”的初步內涵,為第二節(jié)的學習起到鋪墊引領的作用。后兩句才是本文的中心所在,旨在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這個偉大的大家庭。
陸穎老師執(zhí)教的《家》成功之處在于:
低年級尤其是一年級學生生性活潑好動,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陸老師在教學時以親切的微笑、柔和的語言及鼓勵的話語創(chuàng)設了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到快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對新鮮事物有著天生的親近感。這節(jié)課老師給每一行詩都配了一幅優(yōu)美的圖片,給學生營造了許多真切的情境,目的就是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能夠邊讀邊欣賞,在聯(lián)想中體會詩意,在理解中讀出情感。尤其是一組欣賞祖國美景的圖片,在學生情不自禁的感嘆話語間,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的心在沸騰。有小朋友說,欣賞完祖國美景后,他感到很自豪。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是這一課的重要目標,也是難點。課堂上,在陸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油然而生,從而把握住朗讀基調,讀出了感情。
陸教師在引導孩子們深入理解課文前四句話的時候采用了多種方式訓練學生說話,培養(yǎng)他們說的能力。如“藍天是白云的家”,教者在孩子們說出這句后,提出:白云寶寶回到家開心地玩起了魔術,它會變些什么呢?讓孩子感受到白云在藍天這個家里面是自由的。再看“樹林是小鳥的家”,在學生看圖充分發(fā)言后,老師又問:小鳥在樹林里干什么?出示“小河是魚兒的家”后讓孩子們思考:魚兒們會在水里做什么呢?讓他們充分體會到了樹林、小河帶給小鳥和魚兒的快樂和幸福。教學“泥土是種子的家”這句時,教師一改上面的學習方法,告訴孩子們:種子在泥土里生根發(fā)芽,長成了綠色的小草、參天的大樹、鮮艷的花朵,把我們的世界裝扮得美美的!從而讓孩子們明白:泥土里有充足的養(yǎng)分,它是種子生長必不可少的。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陸老師的課自始至終都重視了字詞的教學和鞏固訓練。帶拼音讀、去拼音讀、組成詞讀,個別讀、開火車讀、分組讀、齊讀,訓練扎實,有針對性,特別是兒化和輕聲的訓練,毫不含糊。
想和陸老師商榷的地方是:在孩子們讀了“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之后,老師能否讓他們想象,藍天還是誰的家?樹林還是誰的家?小河還是誰的家?泥土還是誰的家?還有誰也是誰的家?如此,不僅是對文本的豐富與補充,也是對文本的拓展與延伸,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
文檔為doc格式。
。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陰”與“晴”是兩種最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著名畫家吳冠中卻用它們來闡釋他的繪畫理念。這也是我今天說課的主題《畫里陰晴》。
下面我將圍繞:“活水思源—--說教材,教學相長—--說策略、不悱不發(fā)—--說過程、跬步千里—--說反思”四個方面開展我的說課。
一、活水思源—--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畫里陰晴》一課來源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職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語文》(基礎模塊)(下冊)第四單元里的第三篇文章。
本單元閱讀與欣賞部分的學習重點是欣賞散文。
《畫里陰晴》一文,作者吳冠中通過敘寫中外畫家對“陰”與“晴”兩種審美趣味的不同感受和采用的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抒發(fā)了作者的獨特感悟: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文章主旨,結合單元教學目標,從學情出發(fā),我擬定了本堂課的三維目標為:
在知識和能力上,我希望學生借此感悟中國畫與油畫不同的藝術風格,理解作者的藝術觀點,感受文章的語言魅力。
在過程和方法上,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和合作探究的方式,進一步感悟作者的藝術觀點。
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我希望本文能喚起學生對“創(chuàng)新精神”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三)重難點。
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有了重點就有了核心。
本堂課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把握文章論述的中心,學習借鑒作者的藝術觀點——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
由于本文是一篇文藝散文,涉及到繪畫方面的知識,所以要引導學生感受不同的繪畫藝術風格是難點之一,對職高學生而言,感悟文章的語言魅力同樣也是一大難點。
二、教學相長—--說策略。
(一)學情分析。
有位專家曾經說過:“我們想引領學生到那里去,那必須首先知道學生現(xiàn)在到底在哪里。”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先要進行學情的分析。
我所授課對象的對象是職高高一動漫班級的學生。
1.職高學生語文學習基礎普遍不好,學習能力參差不齊。但他們大多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存有較強的好奇心。
2.由于是動漫班級,經過一個學期的美術課學習,他們初步具有一定的繪畫與色彩基礎,這也是我在執(zhí)教這篇文藝散文要充分利用的地方。
所以,《畫里陰晴》一文,我也是一直把它作為美術大類專業(yè)的重點授課篇目。
(二)設計理念。
我的教學設計理念是:
1.以學定教。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所以,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興趣、狀態(tài)、發(fā)展規(guī)律來對課程資源進行開發(fā)和運用,并做出教學內容、方法的選擇和處理。
2.創(chuàng)設“大語文”課堂。加強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是職業(yè)中學語文新課程倡導的理念之一。教學中滲入“繪畫”方面的知識,將語文學科與美術專業(yè)、信息化技術相整合,強化語文教學中跨學科文化的多元審美價值。
(三)教法/學法。
基于上述教學設計理念,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堅持“教學相長”的原則,構建開放、互動的課堂。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誘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師生互動,力求整個課堂呈現(xiàn)出開放、動態(tài)和不斷生成的特點。
三、不悱不發(fā)—--說過程。
(一)準備階段。
1.學生的準備:學生分成兩組,結合現(xiàn)有的專業(yè)知識,上網查找資料,初步了解“水墨畫”和“油畫”的相關知識。
2.教師的準備:網上收集相關資料,按照“教學設計”要求,制作多媒體課件。
(二)實施階段。
45分鐘的課堂教學,我又分為4個教學流程:激趣導入,設置懸念(約5分鐘);美讀感知,交流體悟(約20分鐘);合作探究,質疑深入(約15分鐘);活動體驗,拓展延伸(約5分鐘)。
1.激趣導入,設置懸念。
按照課前準備的要求,兩個小組的學生分別派代表上臺,并且出示實物畫作,給我們大家初步介紹“油畫”和“水墨畫”的相關知識。
結合學生專業(yè)背景,調動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檢查了預習的效果。
在此基礎上,我出示了吳冠中的畫作《江南小鎮(zhèn)》,請學生們評價吳冠中的畫作,更接近哪一種繪畫的風格。
設置了懸念,任務驅動,學生的求知欲望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
2.美讀感知,交流體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鼻楦袇⑴c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我先播放配樂朗讀,為學生創(chuàng)設意境,學生邊聽朗讀邊思考,為接下來的感知、探究奠定充分的情感基礎。
美讀之后,我引導學生回到文本,尋找答案“西洋油畫家和作者對待陽光和陰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這種從文本中尋找答案,相互交流的過程,也就是對文章內容感知的過程。
在師生互動中,學生明確了:西洋派----投靠陽光,陶醉陽光的,這個關鍵字是“晴”,西方油畫的風格是寫實、明朗、鮮艷。而作者----喜歡畫陰天和微雨天的景色,這個關鍵字是“陰”,中國水墨畫的風格是:寫意、輕快、濕潤。
而為了加深學生這種感悟,在重點分析“默看細雨濕桃花”一句這個“濕”字的獨特味道之后,我進一步提出,在對雨意和“濕”的獨特感悟上作者是不缺少知音的。
請學生回憶關于雨的詩句,簡單互動交流。
學生回憶起了: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能夠調動出學生原有知識,活躍課堂氣氛;又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悟與理解。學生也不難感悟到,雨濕的山水草木有著別樣的韻味、情調,表達著不同的意境。所以,內心有著深深的傳統(tǒng)文化情結的作者自然也會自覺不自覺地將此融入進他的繪畫創(chuàng)作之中。
3.合作探究,質疑深入。
在完成了初步鑒賞,解決了“陰”與“晴”,“水墨畫”與“油畫”的各自特點與關系之后,我順勢提出本堂課討論的核心話題“江南到底適不適宜畫油畫?”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剛開始很多學生卻都只是簡單的回答道“是”與“不是”。
此時,教師要適時地調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表明觀點,要指導學生從原文中去尋找答案。對于表明作者觀點的詞語和句子,一定要指導學生去讀,去細細品味,及時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正確理解。
而隨著我巧妙的引導和鼓勵,學生討論逐漸深入,在質疑中,他們從文本中尋找到許多諸如“大概”“數十年來,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現(xiàn)不同對象時,都要使用不同的技巧……”“現(xiàn)成的西方和我國的傳統(tǒng)技法都不很合用”“濃而滯的油畫里有時要吸收水分,嬌艷的……”等這些表明作者觀點的語句。
我適時點撥:魚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他正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中西兼用、陰晴兼畫”的繪畫風格,吳冠中的“此油畫”已非“彼油畫”,從而導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
至此,教學的重點也得到了有效地突破。
4.活動體驗,拓展延伸。
課堂進行到這里,學生對作者吳冠中這種“中西兼用、陰晴兼畫”“中西合璧”繪畫作品自然是十分期待,此時,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出示數張吳冠中的畫作請學生們欣賞已是水到渠成。
但是在欣賞中,我有意插入了一幅并不是吳冠中風格的畫作,叫學生嘗試辨認??上驳氖牵S多學生一眼就分辨出來。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關照了學生美術大類的專業(yè)特色,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可謂一舉多得。
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對主題意義的拓展與升華,在簡單的課堂小結之后,我給學生介紹了數則有關創(chuàng)新的“名言名句”。
同時,布置了相應的課外作業(yè):
1.在作業(yè)本上摘抄中國古典詩詞中有關“雨”的詩句。
2.收集有關藝術或生活中創(chuàng)新的案例,準備在下節(jié)課進行交流。
這個作業(yè)的設計旨在升華學生對創(chuàng)新精神的理解與感悟,同時增加學生知識與信息的積累。
以上就是整個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如下(略):
板書設計力求簡潔明了,突出重點。
四、跬步千里—--說反思。
最后是我的教學反思:
1.語文教師應是大雜家。
縱觀整個教學過程,要更好的完成這么一篇文藝散文的教學,你非得有點繪畫方面的知識不可。誠然,新的教育時代要求我們語文老師不僅要做語文學科的“專家”,而且還應是個了解包括美術、音樂等多方面知識,懂生活的“大雜家”,正所謂“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
2.“專業(yè)滲透”。
職業(yè)教育不同于普高教育,職業(yè)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屬性。中職語文教師要努力使語文教學與學生未來的職業(yè)聯(lián)系起來。如在本課教學中,我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不失時機地滲透美術專業(yè)知識,既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又可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學習語文實實在在的意義。
3.“語文味”。
但職高語文課,最終還是語文課。教學中我們如果只是強調職教的特色,專業(yè)的風味,而脫離對文本的解讀、語言的品味,也就失去了語文課所特有的“語文味”,職高語文恐怕也將在邊緣化道路上越走越遠。所以,一堂中職語文課中如何將這二者處理、拿捏到位很值得我們大家思考。
但我想,正如這篇文章寫得那樣,畫里有陰有晴,陰晴可以兼得。職高語文的“專業(yè)滲透”與“語文味”,也是可以兼得的。
雖亦難至,心向往之。
我的說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今天,聽了岑菊君老師執(zhí)教的一年級課文《畫家鄉(xiāng)》,獲益匪淺。
《畫家鄉(xiāng)》一課文中五個孩子以畫畫的形式介紹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向小朋友們展示了我們祖國清新美麗的山水。讀著《畫家鄉(xiāng)》,好象置身在一座百花盛開的大花園里旅游觀光:那浩瀚的大海,掀起萬傾波濤,海底蘊藏著豐富的寶藏;遼闊的平原,像無邊無際的綠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別有風光;連綿群山,威武雄壯;一座座現(xiàn)代化城市,高樓大廈聳入云霄。課文圖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說是一幅極具人文色彩,適合欣賞、領悟的風景畫。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受到了美的熏陶,積累了美的語言,獲得了美的享受,培養(yǎng)了美的情操。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面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祖國的美麗與家鄉(xiāng)的可愛,更激發(fā)了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的熱愛,使孩子們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筆去畫自己的家鄉(xiāng)。因此,岑老師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有興趣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言,識字、寫字,畫一畫自己的家鄉(xiāng)。縱觀這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以下三方面值得肯定。
一、識字教學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林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視這一點。在初讀課文時,她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注意字形,不懂得多讀幾遍。認識生字是采用學生互動的形式,同桌互讀,讀對了打個五角星,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教師用投影來檢查訂正。然后,教師用生字卡片以齊讀、開火車讀等形式進行教學。學生積極性很高,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很好地鞏固了生字。
二、岑老師在課堂上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如在精讀課文第二段,指導感受濤濤家鄉(xiāng)的美時,引導學生說:“濤濤的家鄉(xiāng)美不美?美在哪里呢?讀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睂W生便根據自己的喜歡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得是那樣的津津有味。
三、《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孩子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fā)閱讀興趣在低年級教學中是重要目標之一。岑老師在教學這篇課文時,結合課文插圖,向孩子們展示了祖國各地的秀麗風光,把學習課文變?yōu)楹托‘嫾医慌笥训剿麄兊募亦l(xiāng)去游覽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孩子們去祖國各地游覽、觀賞。這時,讀課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學生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走進了文本,感知了課文內容。這樣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又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wenmizhishi/14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