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能夠幫助教師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教學工作計劃案例,供大家參考,相信可以為大家的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幫助。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字,能寫好10個字。
2、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學會質疑讀懂故事,體會成語的意義。
教學建議:
課文依照《戰國策》體例,用對話形式敘述。正因為人物的對話形象性很強,所以學習本文應當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反復朗讀,在讀中體味,讀中感悟。本文適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再進行表演。
在學生理解課文以后,可以讓學生想象:楚國在南方,而那個去去楚國的人卻往北走,結果會怎樣?學生有感而發,文章的`寓意也就在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啟發的過程中明確了。
課后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事情是“南轅北轍”?你能舉出一個例子嗎?讓學生當堂舉出例子可能比較難完成,這個問題可以暫時留下來,讓學生以后注意在生活中觀察,什么時候誰發現了,就可以講一講,大家在一起評判。
在教學中,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的獨立性。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識字教學不再視為難點,要讓學生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課堂上要騰出時間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學生能借助漢字的構字規律獨立識字。
拓展習題:
一、讀一讀,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地問()地說()跳。
()地笑()地看()走。
二、照樣子,寫一寫。
馬雖然好,可這不是去楚國的路。
——————雖然——————,可——————。
相關資料:
魏王欲攻邯鄲。
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君欲之楚?!荚唬骸?,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荚唬骸R雖良,此非楚之路也?!唬骸嵊枚??!荚唬骸秒m多,此非楚之路也?!唬骸嵊呱??!耸钦哂?,而離楚愈遠耳?!鮿佑砂酝?,舉欲信于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摘自《戰國策》魏策四)。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交流搜集的成語故事。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成語故事《南轅北轍》。
板書課題。
二、初讀識字。
1、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
2、小組內讀書,交流識字方法。
3、檢查識字效果。
(1)讀詞語。
(2)讀生字卡片,可練習組詞。
三、再讀感悟。
1、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3、學生分角色朗讀,師生評價。
4、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5、小組內分角色朗讀,并討論剛才提出的問題。
6、全班交流。
7、體會寓意。(無論做什么事情,必須先把方向搞正確。方向錯了,就會適得其反)。
四、指導寫字。
1、認讀要求寫的字。
2、說一說哪個字最難記?你怎樣記住?
3、教師指導。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本課教學重點是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和識字寫字。
本課教學難點是通過朗讀感悟想象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課前,帶領學生走進自然,觀察自然,親身體驗自然的變化,在兒童眼前展現了一個富有美感的春天,由此產生渴望“找春天”的急切心情。
課上,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激起學生自身學習的潛能。課堂上讓學生放手自主讀書,品味詞句,課后擴展知識,進行語文實踐活動。
【教學策略】。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教具準備:春游錄像;生字詞課件;課文插圖動畫;春天景物道具;畫布。
3.課時安排:兩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放錄像,帶領學生春游時的活動場面)。
1.小朋友,通過剛才播放的春游活動場面,你能說說在活動時你發現了什么嗎?
2.學生自由表達,談談自己的收獲。
板書:找春天。
二、初讀課文,合作識字。
1.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2.同座合作,互相檢查,不認識的字互相教一教。
3.過渡:剛才小朋友自學得很認真,在自學時,你們發現哪些字最難讀,誰愿意當小老師來教大家讀一讀。
4.出示生字(屏幕打出)。
(1)小老師領讀,學生跟讀。
(2)交流識字情況。(說說哪幾個字已經認識,不用教了。)。
(3)演示識字方法。
師:拿一朵花躲在身后,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字?(躲)用“躲”字組詞。
(4)匯報識字方法。
看實物猜字(躲、符、鵲);
做動作猜字(羞、遮、掩、探、觸);
畫圖認字(嫩)。
5.出示詞語。(屏幕打出)。
開火車認讀。
6.默讀課文。要求把生字詞帶到課文中再讀一讀。做到不出聲,讀正確、通順。
三、細讀課文,指導寫字。
1.指名讀自然段。一邊讀一邊評。
2.帶著感情朗讀。
3.指導寫字。要讓學生先觀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脫、凍、溪、掩、探、搖: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教師可引導學生歸類學習。
野、躲、解:左右一樣寬,筆畫較多,重點指導。強調“身”字做偏旁時的變化。
4.學生交流。體會字體美觀、規范。
5.教師范寫?!跋?、野、躲、解”幾個難寫的字。
6.學生仿寫。在書上仿寫兩個,身坐端正,字寫規范、美觀。
四、輕聲齊讀,整體感知。
1.齊讀,想一想我們跟隨作者找到了什么?春天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板書圖畫,學生貼詞語)。
2.學生交流。
3.學生質疑,合作研究。
五、朗讀課文,擴展活動。
1.讓父母當評委,朗讀課文。
2.向父母介紹學習了《找春天》這篇課文學會了哪些字,發現了什么。
課文分析:
《陋室銘》的體裁是“銘”。銘是古代述功紀行或警戒勸勉的文體,文辭精練,有韻,體制短小。課文的'主題是通過對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描繪和歌頌,表達了作者甘于淡泊、不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高潔清峻的品格,表現一種對人生失意與仕途坎坷的超然豁達和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文章借助陋室說理,以抒情的筆調表明君子的敬德修業律己,事中見理,景中顯情。其次,文章巧于用典。借“諸葛廬”等以自況,增強了文章說理的說服力,升華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
陋室銘》。
劉禹錫。
君子之居。
惟
環境——優美。
斯
吾
主人——高尚。
是
德
客人——不俗。
陋
馨
生活——高雅。
室
陋
立論:山——水——室(類比)。
品行高潔。
室
論證:環境——清幽寧靜。
生活——情趣高雅(襯托)。
銘
結論:何陋之有(用典)。
安貧樂道。
設計理由:
設計一:
該設計以對聯形式,突出課文主題。用楷體字突顯對聯,橫批為“君子之居”,上聯是“斯是陋室”,下聯是“惟吾德馨”?!堵毅憽返娜家馐菑目鬃印熬泳又?,何陋之有”這句話生發而來,我則化用前半句為橫批。板書主體部分圍繞課文內容,從“環境、主人、客人、生活”四個方面簡潔的表現出“陋室不陋”的特點。在總結課文時,板書對聯,點明主題。
設計二:
全文分三層:開頭運用類比立論,類比即指山“有仙則名”、水“有龍則靈”,仙之于山、龍之于水既如此,則人之于室亦當如此,是以室雖陋而有德者居之,則不陋矣。其次說到“陋室”,先以“苔痕”二句寫“陋室”環境之清幽寧靜,以“談笑”四句寫室內生活情趣之高雅。最后,連舉三位古人來證明“陋室”不陋,引孔子的話作結,表達了作者品行高潔、安貧樂道的志趣。
以上內容有應屆畢業生網提供(僅供參考)。
文檔為doc格式。
。
1.體會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自然的聯想、豐富的想像。
3.朗讀訓練,體會語言的節奏感與和諧美。
教學時數:兩課時。
課前準備:學生:朗讀詩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關資料。
教師:朗讀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星空以其無比的廣闊和神秘,引起人們紛繁多姿的幻想,創造出眾多美麗動人的傳說。同學們,面對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們說,詩人的想象最瑰麗,那么,我國現代大詩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翻到《天上的街市》。
作者簡介(學生交流搜集的作者生平資料及代表作品)。
二、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20年代初期,此時,“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大革命的時代尚未到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各派軍閥勢力窒息著。面對這種現實,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現實,向往光明的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發下,寫下了這首充滿浪漫色彩的詩篇《天上的街市》。
1.熟悉詩歌,指導朗讀請學生自己試讀全詩,體會全詩的感情基調。
——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美好、恬靜、自在、清新而略帶一絲憂郁。
2.這種感情基調的詩歌應怎樣朗讀?
——朗讀時節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輕松、柔和、舒緩。
3.放錄音。聽完錄音后,再請學生根據聽錄音的印象試讀。老師再明確這首詩的節奏和重音的劃分。
三、師生共同活動,分析、解讀全詩。
(一)討論學習第一節詩。
1.教師范讀第一節。
2.“遠遠的街燈明了”告訴了我們一些什么信息?
——它表示時間是晚上,天已經黑了。
3.詩人面對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登高遠望,看到了暗空中無數街燈點綴其間,像是夜空中的無數明星,抬頭望星空,無數明星也同樣像是地上的無數街燈。這一書,詩人把“街燈”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
比喻成“街燈”,由近及遠,再由遠及近,形成一種循環復沓的詩美。
4.有的同學在朗讀的時候,往往漏掉“是”字,請同學們想一想:“是”字可有可無嗎?(讓學生反復朗讀這句詩,尋找語感)。
——“好像”后加一個“是”字,湊足音節,使其更舒展,同時更能表達作者贊賞的口吻。
5.節詩中有兩處運用了聯想,請同學們找出來,并思考聯想的特征。
——兩處聯想:街燈——明星明星——街燈。
所謂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關事物的心理過程。
(二)討論學習第二節詩。
1.請學生個別朗讀第二節詩。
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
3是如何描繪自己的想象物的?
——詩人用“美麗的”來形容街市,用“世上沒有的”“珍奇”來形容物品,并用“陳列”一詞來說明物品的繁多。
4作者極盡想象描繪這些景物的時候,語氣是怎樣的?
——極其肯定。從“定然是”一詞可以看出來。
5作者這樣寫流露出怎樣的感情?
——天上是那樣繁華富庶,天上的生活當然是無比美好幸福的。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對這種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再次全體朗讀全詩,融入自己對詩歌感情的理解,讀出韻味。
七.布置作業。
熟讀成誦;預習三、四節詩內容。
第二課時。
一、體朗讀全詩,回憶舊課內容。
二、討論、學習第三節詩。
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三節。
——詩人由“美麗的街市”“珍奇的物品”想到了天街上應該有人,有人的活動。這“人”就是牛郎織女,進而描寫出動態的景物。
3描寫的牛郎織女的命運如何?它與傳說中的故事有何不同?
美滿。他們騎著牛兒來來往往,他們生活在一個自由的天地里。
4詩人這樣的想象合理嗎?他為什么要作這樣的改造?
——詩人的想象是合理的。他是依據星象來想象的,因為淡淡的銀河,看上去確是淺淺的,也不很寬廣。作者這樣寫是要表達自己的理想,抒發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對黑暗勢力壓迫的反抗,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討論、學習第四節詩。
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四節。
2.這一節寫了什么內容?
——寫牛郎織女提著燈籠在天街閑游。
3節中的“閑游”一詞能否和上節中的“來往”一詞互換?
——不能?!皝硗笔侵概@煽椗T著牛兒雕過淺淺的天河去見織女。而在天街上悠閑地游逛,只能說是“閑游”,強調“悠閑”
4節詩中有個量詞用得很別致,請同學們找出來。
——“朵”
換成一顆的“顆”不更通俗明白嗎?
——“朵”字說明了流星如花兒般的美麗,與牛郎織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四、總結分析全詩。
1.這首詩是怎樣逐步展開聯想和想象的?
2.——展開的過程是:街燈(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
3.這首詩既有寫實也有想象,請同學們找出來,并體會各自在詩中的作用。
——第一節寫實,后三節都是想象。寫實為想象作鋪墊,想象則表達了對美好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4作者在想象的時候,多處運用了“定然有(是)”“定能夠”“不信”“是”等極其肯定的詞語,這表明什么?請同學們根據時代背景和詩人的性格、氣質、詩歌風貌的特征來思考。
——表明作者堅信這樣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五、請朗讀能力較強的學生朗讀詩歌,其他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中再現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詩人奇特的想象。
六、拓展、遷移。
七、布置作業。
做一些有關聯想和想象的題目。
街燈(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
聯想想象(天上的生活富庶、美好、幸福)。
景物特點。
長廊。
長、美。
萬壽山腳下佛香閣。
閃閃發光。
(抬頭看)排云殿。
金碧輝煌。
頤和園。
(美麗的大公園)。
蔥郁的樹叢。
登上萬壽山。
黃綠屋頂。
(向下望)。
朱紅的宮墻。
昆明湖。
靜、綠。
古老的城樓、白塔。
昆明湖堤岸、石橋、楊柳。
小島、宮殿、十七孔橋、石柱、獅子。
知識目標:體會詞人的愁情,不是閑愁,那又來自何處?(了解作者了解歷史)。
能力目標:如何營造的這種愁情,也就是說我們是如何感知到詞人的憂愁的。學會如何將自己的感情傳達出去。(意象的運用,意境的表現)。
情感目標:品讀作品,品味別人的情感,愁的豐富內涵(感受詞的意境)。
理解這首詞的含義,并品位它的語言風格。
體會李清照這首詞所表現出來的藝術風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教學方法:賞析誦讀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在中國的詞壇上,有一位才情出眾的女詞人,她的詞作哀婉凄,美打動了無數后人,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婉約詞中的杰作《聲聲慢》。
李清照的生活和創作以宋室南遷為界分為前后兩期。
前期:出身于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母親知書達理、溫婉賢惠。18歲嫁與金石考據專家趙明誠,夫妻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詩詞唱和,生活美滿和諧。前期以抒發對愛情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為主,寫得曲折,含蓄,韻味深長,形象鮮明,如《如夢令》二首,活潑秀麗,語句清新別致;《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則通過對相思之情的描寫,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遷,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趙明誠染病身亡。她四處流亡,曾被人誣陷通敵。再后來,趙明誠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丟失,她的境況也變得越來越艱難。后期的詞和前期迥然不同,國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詞風也充滿凄涼低沉之音,主要是抒發傷感懷舊,悼亡之情。
《聲聲慢》是作者后期作品。
1、齊讀全詩,思考,這首詞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一種深深的愁思。
2、詞人通過什么樣的手法抒發出這種感情的?
明確: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結合的方式。
3、能不能從詞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確: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雁過也,正傷心。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4、探討研究這些句子。
(1)朗讀第一句詞,回答,凄凄慘慘戚戚這種感覺是如何產生的?
——詞人早起百無聊賴,若有所失,東張西望,想要找點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虛,找的也許是丈夫,也許是以前美好生活的點滴,可是四周卻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單的身影。
補充:一個無憂無慮的貴婦人,如今淪為流落無依、形影相吊的寡婦,其凄慘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傷之心情,在疊詞的回環往復中傳到讀者心中。讓我們再齊讀這句來感受一下吧。(語速緩慢低沉)。
(2)“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該如何理解?
——表面埋怨天氣冷暖不定,令人身體不適,實際上實在說生活的變故際遇令人沉沉浮浮,憂喜不定。想想夫唱婦隨、共賞拓片的歡樂時光猶在眼前,頃刻之間卻剩自己一個承受生活的風風雨雨。
(3)為什么大雁飛過會讓詞人感覺是舊時相識,又為什么會勾起詞人的傷心之情?
大雁冬天南飛,春暖北歸,詞人自北方逃難至南方,早已國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舊恨。
舊時相識異鄉相逢,更增添詞人天涯淪落之感。
大雁是古詩中常用來表現離愁別恨的意象。(板書意象雁)。
(4)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直抒愁之重之多,讓人想起李清照《武陵春》中一句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5、分析意象。
淡酒:
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蘇幕遮》。
詞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風,卻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歡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飲,兩相對照,愁情更重了。
黃花:
指菊花,黃花堆積指菊花繁盛,千朵萬朵壓枝低,大好景象,本該夫婦攜手共賞,丈夫摘取一朵為妻子戴上,萬般柔情,千種疼愛,此刻的作者卻已是形容枯槁,無心賞花,也無人再會憐惜她。這種感情與劉夷?!洞最^翁》中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中所抒發的感情是多么地相似??!
梧桐:
梧桐這個意象在古詩中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呢?來看這句詩。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更漏子》。
它傳遞出的是一種離愁別緒,一種強烈的思念之情。
再看這一句: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白居易《長恨歌》。
寫出了楊貴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涼以及對佳人的苦苦思念。
再看詞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達內心的哀怨和凄涼,更何況,外面淅淅瀝瀝的纏綿細雨不時敲打這她的耳膜,擾亂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細雨的點染,使詞人的愁情濃得怎么也化不開。
小結:詞人是詞壇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選擇的是慘淡的黃昏,堆積的黃花、南飛的大雁,點滴的細雨,這樣一些飽含愁情的事物,將它們別具匠心地組合在一起,反復地渲染,給我們營造了一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意境。
就讓我們閉上雙眼,隨著音樂把自己化身為李清照,走進她為我們營造的凄美畫境,身臨其境地感受一番。然后,請你用詩化的語言把你的所見所聞所感告訴我們。
學生發言,教師評價總結。要點:抓住詞的語言,可作適當聯想。
確實,李清照在情景交融方面取得一愁未了一愁添,一愁卻比一愁深的效果,我們通過聯想和想象也能深切感受到“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的詞人內心深處的痛。
分析完了這首詞,體會了詞人的情感,讓我們帶著感情再讀此詞。
1、鞏固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發學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麗。
在朗讀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生字卡片,媒體資源:視頻《首都北京》、視頻《北京亮起來了課文朗讀》、《北京亮起來了視頻》、課前《北京歡迎你的歌曲》。
2課時。
1、課前幾分鐘播放歌曲《北京歡迎你》(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課文的興趣。)。
2、同學們剛聽了一首歌曲,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嗎?那么聽了這首歌曲你們就會想到什么呢?(同學們暢所欲言)。你們對北京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說,師適時鼓勵)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也是聞名世界的古都,你們想不想到北京去看看?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視頻(播放首都北京視頻)。
看完視頻你們有什么感受呢?(指名回答),白天的這些景物很美,那么當夜幕降臨了,北京又有什么樣的.景象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視頻《北京亮起來了》)。誰來告訴我,夜晚的北京怎樣?(夜晚的北京亮起來了)那這節課我們繼續走入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北京夜晚的景象的。
1、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北京的燈光夜景并熟記文中的生字詞語。
(1)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想象。
(2)跟著動畫鞏固生字(先全班認讀,再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利用動畫解決學生的疑難。)。
(3)出示生字卡片,全班一起認生字并擴詞。
(4)出示詞語讀一讀。(先全班認讀再開火車認讀)。
1、整體感知課文,想一想:北京夜晚的特點是什么?
2、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把夜晚的北京想象成什么?介紹了哪些地方的夜景?在課文中找到并圈出來(長安街;天安門;立交橋;王府井、西單商業街;故宮)。
3、結合學生的回答,讓他們看看有關的畫面品讀(引導學生一處一處地發現問題理解。)。
重點圍繞以下地方。
“長安街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車,燈光閃爍,像銀河從天而降?!?川流不息說明這里的車很多,多得像水流不斷,每輛汽車的車燈都亮著,燈光一閃一閃的,從高處看,就像天空中無數星星構成的銀河。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這里的比喻句)。
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這里的燈光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看上去就像一道道美麗的彩虹。)。
“把繁華的大街變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讓學生自己思考:“為什么說是不夜城?”)。
古老的故宮變得年輕了,一束束燈光照著她,長長的城墻和美麗的角樓倒映在河面上,銀光閃閃,十分動人。(這些建筑物雖然古老,但是當燈光成為他們的外衣后,就別有一番風韻。)。
看了這些畫面學生就很容易明白為什么課文第一自然段說是“整個北京城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绷?。
1、請同學們聽一段故事:
2、小組合作想一想怎樣當好導游給這位華僑介紹?(小組合作,推選導游來介紹。)。
聽了小導游們的介紹,我不由得從內心發出感嘆——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輝煌!請你們也把這句話讀一讀。問學生要用什么語氣來讀?提示:最好能把對北京的喜愛之情讀出來。
師:課文學到這里,我相信大家對北京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你們還想更多的了解北京嗎?現在請你們來看看課后的我知道(男女生分別讀“我知道”部分的一二段,更多的了解北京)。
1、學了課文,你們有什么想說的,把你最想說的話說出來大家共同分享吧?。▽W生暢所欲言,師:這么美的北京你們喜不喜歡?那我們就要熱愛我們的首都北京,熱愛世界上的每一個地方,熱愛我們的祖國。)現在我們來學唱一首歌曲,把你們對北京的愛,對祖國的愛表達出來吧!播放兒歌《我愛北京天安門》。
2、師總述:這篇課文從不同方面介紹了首都北京那燦爛迷人的夜景,表達了作者對北京的熱愛、贊美之情。
把北京的夜景介紹給你的家人或朋友。
明亮輝煌。
1.教學目標(20):能依照課程標準與教材,結合學情制定多維度教學目標,目標內容表述清晰,用語精煉準確。
2.教學重難點(5):能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并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本課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3.學情分析(10):簡明分析本班學情,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學生對本課時教學內容的了解程度等。
4.教與學(方法)設計(10):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教學方法并作簡要說明,也可闡明教與學的設想和規劃,包括課前、課中、課后的關鍵設計和學法指導。教法、學法設計可選一項或兩項。
5.教學過程(50):教學過程容量適中、結構合理,教學活動設計能突出學生主體,體現師生互動、講練結合、具有一定的教學風格和特色,符合課改理念,體現高效課堂精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拓展和落實,有教具、學具、多媒體等應用設計,有簡要板書設計,有精煉的作業設計,有教學反思。
6.書寫規范(5):格式整體、美觀、布局合理、內容完整。
1.板書設計目的明確、條理清楚,能突出學科特點,充分體現教學重點、知識網點和活動主線(50)。
2.板書設計布局合理、內容恰當、有層次感(20)。
3.板書設計無知識性失誤、書寫規范、美觀,無錯別字,標點正確,間距適中(10)。
4.板書設計新穎、獨特、巧妙、美觀,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能很好地幫助和引導學生領會教材內容,掌握所學知識。板書設計能結合教材特點,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形象性和藝術性(20)。
1.教學目標(20):能依照課程標準與教材,結合學情準確的制定多維度教學目標,目標內容清晰、用字精煉、準確、恰當。
2.教學重難點(5):能準確把握教材的知識點,結合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恰到好處的制定出本課時的重點和難點。
3.學情分析(10):簡要分析本班學生情況和認知特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學生對本課時教學內容的了解程度等。
4.教與學(方法)設計(10):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教學方法并作簡要說明,也可闡明教與學的設想和規劃,包括課前、課中、課后的關鍵設計和學法指導。教法、學法設計可選一項或兩項。
5.教學過程(50):教學過程容量適中、結構合理,教學活動設計能突出學生主體,體現師生互動、講練結合、具有一定的教學風格和特色,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拓展和落實,有教具、學具、自制教學具、多媒體等應用設計,有簡要板書設計,有形式得當、分層布置的作業設計,有課后記錄的教學感想、體會等。
6.書寫規范(5):格式整體、美觀、布局合理、內容完整、字跡書寫工整認真。
1.板書設計目的明確、條理清楚,能突出學科特點,充分體現教學重點、知識網點和活動主線(50)。
2.板書設計布局合理、內容恰當、有層次感(20)。
3.板書設計無知識性失誤、書寫規范、美觀,無錯別字,標點正確,間距適中(10)。
4.板書設計新穎、獨特、巧妙、美觀,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能針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設計,從而幫助和引導學生領會教材內容,板書設計能結合教材特點,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形象性和藝術性(20)。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動腦筋。
2、通過故事及小實驗,深入理解故事情節。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戲,激發其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電筒。
活動流程:
1、以猜迷語的方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有時掛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月亮)
2、教師講述故事《猴子撈月亮》。
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上來”時,停止講述并讓幼兒討論:
(1)猜猜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
(2)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么撈不上來?
3、接著欣賞故事,教師進行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猴子在井里發現了什么?它怎么叫的?
(3)大猴子跑來一看什么反應?老猴子呢?
(4)它們用什么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為什么撈不到?
(5)最后老猴子一抬頭,看見了什么?它對小猴子說了什么?
(6)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分小組進行小實驗《水中成像》。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并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么樣了?”使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5、教師小結:我們在生活中遇事應該多動腦筋、認真思考。
6、完整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活動延伸:讓幼兒閱讀用書,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2 神奇的玻璃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戰勝大灰狼的辦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義。
2、讓幼兒了解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3、體驗哈哈鏡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鏡里的不同變化。
活動準備:?? 放大鏡一個、凸透鏡一個、《神奇的玻璃》掛圖,故事磁帶。
活動流程:
1、師生談話:
(1)小朋友你見過什么樣的玻璃?(幼兒自由討論)
(2)小白兔也有一塊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嗎?(從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掛圖請幼兒欣賞,老師講述故事并提出問題:
(1)小白兔在玩時撿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驚奇的發現?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3、出示放大鏡。
請幼兒摸一摸,看一看,從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處,知道放大鏡能將物體放大,然后啟發幼兒討論:怎樣利用這塊“神奇的玻璃”戰勝大灰狼。
4、看圖書聽故事。
老師播放故事磁帶請幼兒邊看圖畫邊聽故事《神奇的玻璃》,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然后提出問題:
(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辦法嚇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會用什么辦法來打敗大灰狼?
5、引導幼兒發現凸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1)啟發幼兒繼續探索“玻璃”的神奇之處:看近的物體時,物體變大,離得遠就會變小,而且物體是倒立的。這種“玻璃”就是凸透鏡。
(2)組織幼兒進行生活經驗講述:小朋友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樣的鏡子,請幼兒討論;然后交流凸透鏡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師生進行討論: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鏡的模樣和用處,想一想你們還見過其他什么樣的鏡子?(幼兒討論回答)然后老師總結:平面鏡、凹透鏡、哈哈鏡等。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鏡的用處嗎?那我們去三樓的哈哈鏡那里認識一下它吧,鞏固對哈哈鏡知識的掌握。
3 醒來后的驚喜
活動目標:??
1、能細致地觀察人物動作、神態、表情特征,大膽想象講述畫面內容。
2、體驗作品中父親對兒子默默的愛。
活動準備:??
1、讓家長幫助幼兒回憶與父親在一起的趣事。
2、父親、兒子的圖片各一副
3、教學掛圖、幼兒用書第3冊的第29頁。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分別出示圖片“父親”與“兒子”,鼓勵幼兒大膽猜想父與子之間發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教師分別出示掛圖或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根據需要進行提問:
(1)圖1 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兒子在做什么?爸爸和叔叔在干嘛?你從哪看出來的?
(2)圖2 爸爸和叔叔在做什么?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4)圖4 設置懸念
a出示沒有背景的第四幅畫,請幼兒說說;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兒子,醒來后會有什么感覺?鼓勵幼兒將自己“驚奇、大膽、浪漫”的情景講給同伴聽。
c教師看圖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輕手輕腳”,并用動作模仿。知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兒子的心愿,這幅漫畫體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深地愛,可以鼓勵幼兒做個相親相愛的動作。
三、結束部分:
結合自己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與爸爸之間的趣事,感受父親對自己的關愛。
活動延伸:
怎樣對父親表達自己的愛
4 快樂的小公主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給予也是一種快樂。
2、了解讓自己快樂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樂的心情。
活動準備:?? 呼啦圈、《快樂的小公主》故事磁帶、教學掛圖《快樂的小公主》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呼啦圈”引入課題
2、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開心和不開心的時候,不開心會對身體不好,家人和好朋友也會擔心,所以我們要讓自己開心快樂,并把這份快樂分享給我們身邊的人。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播放錄音機,讓幼兒聽故事《快樂的小公主》,并提出以下問題: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公主住在哪里?她為什么不開心?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
2)小公主后來找到快樂了嗎?她是怎么找到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在哪里呢?
2、教師再次播放錄音機讓幼兒聽故事《快樂的小公主》,借以加深幼兒的記憶。
3、教師出示掛圖《快樂的小公主》,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內容,讓幼兒了解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三、結束部分:
活動延伸: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討論快樂的方法,幫助自己和他人,讓所有人都獲得快樂,在快樂中生活。
5 猴子學樣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圖意,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感覺。
2.了解猴子愛模仿的特點。
3.通過老公公動作及表情進行故事表演,激發表演興趣,提高表演能力。
4.學會遇事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活動流程:
1.出示猴子面具,它是誰?現在將有一群猴子在樹上玩耍,它們發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5.出示圖四:老公公又想出更好的辦法使得帽子得以回返,什么辦法呢?
8.表演故事:讓幼兒用動作來表現某圖片中發生的一件事。用帽子等道具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
活動延伸:將教具放到表演區,供幼兒分角色表演該故事。
5 小桃仁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了解小桃仁發芽的.條件和過程。
2、嘗試用適當的語氣表現出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3、知道誰幫助了小桃仁,理解小桃仁成長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有一定的植物發芽的知識經驗。
2、故事磁帶、掛圖、幼兒用書
活動流程:
一、謎語導入:
1、謎語引出,幼兒猜出謎底“桃子”?!靶∨笥?,你們吃過桃子嗎,桃子吃完剩下什么?小桃仁怎么才能長成一棵小桃樹?”引導幼兒討論。聽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
二、老師向幼兒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分析理解故事內容。
3、結合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體驗春風、春雨、太陽光,老桃樹對小桃仁的愛以及它們的不同對話。
(1)觀察小桃仁,讓幼兒萌發對小桃仁的喜愛之情?!巴蝗挥幸坏琅笱蟮牧凉鈴哪嗤量p里射進來,這亮光是誰?”“太陽光照在身上感覺怎么樣?”“太陽光又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太陽光的話,體驗太陽光暖洋洋的)“啊,外面多么美,小桃仁又使勁挺了挺身子,出來了,它只覺得眼睛前面一亮,它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優美的情景,體會小桃仁的快樂心情。)小桃仁終于見到媽媽(老桃樹)了,它的心情怎么樣?它會怎么說,媽媽對它說了什么?(體會小桃仁見到媽媽的驚喜及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
(2)小桃仁在誰的幫助下變成了小桃樹?
(3)它們是怎么幫助小桃仁的,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樣的?小桃仁為什么要使勁挺直身子。
通過故事,讓幼兒知道: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是種植的季節,農民伯伯都是在這個季節進行播種,植物吸收了空氣、陽光和水就會大膽的生長,使勁的生長,到了秋季就會收獲很多。
4、總結小桃仁發芽生長的三個必要條件。同時進一步讓幼兒體會小桃仁是在眾人幫助下成長起來的?!靶√胰适窃鯓幼兂尚√覙涞??小朋友們又是在誰的愛撫下長大的?(通過小桃仁的長大也能想到別人對自己付出的愛,體會愛與被愛的美好。)
5、幼兒再完整的欣賞故事。并且教師有表情的與幼兒互動的講述故事,鼓勵幼兒嘗試將角色對話用恰當的語氣表現出來。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春風、春雨、太陽光、桃樹媽媽、小桃仁說的話。
三、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繪畫小桃仁的生長過程,也可制作成連環畫。
6 小狐貍畫春天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說出故事中角色的簡單對話,知道春天是播種的季節。
2、懂得做事要認真、勤勞。
活動準備:??
1、小猴、小熊、小刺猬和小狐貍頭飾。
2、教學掛圖、故事磁帶。
活動流程:
2、出示掛圖:小朋友們看一看,圖上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都在干什么?小朋友們要仔細觀察,然后用完整的話把掛圖上的內容講出來,好嗎?給你們二分鐘的時間,要珍惜時間奧,時間很快就會到了。
3、請幾個小朋友講述觀察到的內容。
4、欣賞故事。老師也把這幅圖編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要仔細聽,老師還有問題要提問啊。老師根據看圖講故事,并提問:
(1)? 故事中有哪幾種動物?小猴、小熊、小刺猬是怎樣迎接春天的?
(2)? 小狐貍迎接春天的方法和朋友有什么不同?
(3)? 小狐貍畫的春天變成了什么樣?小動物們種的樹、草、花變成了什么樣?
(4)? 小狐貍為什么要哭呢?朋友們對它說了些什么?
5、再聽一遍故事,老師大聲講你們跟著小聲講好嗎?在講的過程中著重引導幼兒描述小猴、小熊、小刺猬和小狐貍的簡單對話。
6、學習使用“一排、一片、一叢、松土、施肥、澆水”等詞語。讓幼兒用每一個詞語說一句話。
7、請幼兒說說自己最贊成哪些小動物的做法?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教師小結: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不能懶惰,只有在春天辛勤的勞動,才能使春天變得美麗。
8、分角色表演故事。
(1)? 聽故事磁帶,讓幼兒分組分角色表演(一組一種動物,分四組)
(2)? 讓幼兒邊講故事邊表演。
9、教師小結,結束教學。
10、活動延伸:
把頭飾放在表演區,讓幼兒繼續表演故事,教師及時指導。
7 兩個黃鸝鳴翠柳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含義,認真觀察并用語言表述。
2、能有感情地背誦古詩,感受古詩的韻律美和意境美。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投影儀、幼兒用書第2冊、掛圖四幅、有關錄音帶、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掛圖,用美麗的畫面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畫面上有什么?它們分別在什么地方?”(逐幅畫出示,請幼兒試著講述上面有什么。也可打亂順序請幼兒理解后排序。)
教師在幼兒充分講述的基礎上加以小節并引出古詩,引導幼兒理解古詩內容及含義。
(1)“請幼兒想一想這幅畫畫的是哪首古詩,請會的幼兒朗誦一下”
(2)與幼兒一起分析詩的結構:“這首詩共有幾句,每一句有幾個字”
小結:柳樹上長出了翠綠的新葉,兩個黃鸝在枝頭歡樂的唱歌。
(4)用同樣方式讓幼兒自由講述其他三幅圖,教師小結引出古詩中的句子,并對較難理解的字進行解釋。
二、放錄音完整欣賞、朗讀古詩《絕句》,充分感受詩的韻律美和和意境美。
三、教師利用課件簡單介紹詩人杜甫和寫這首詩的背景,激發幼兒創編詩的欲望。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杜甫寫的,他看到我們祖國的山山水水,心情非常激動,出于對祖國的熱愛,寫下了這首古詩。以后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到外面旅游時,看到我們祖國的美好山河,也可以試著編首詩。只要不斷努力,等你們長大了,也許有名的詩人就會在你們中間出現。
四、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朗誦古詩,表現出詩人的歡快心情!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用血淚和著文字表達愁苦的文學經典《聲聲慢》(板書)。
李清照,字漱玉,號易安居士,出東濟南人、宋代婉約派人的代表之一。父親李格非是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專家,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閨中的生活情趣和大自然風光,風格清新明麗(板書)。后期多反映戰亂痛苦的生活,風格沉郁凄愴(板書)。
《聲聲慢》是她在遭受國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丟失殆盡,嘗遍顛沛流離的苦痛后所作,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
1、全體男同學朗誦詞作,女同學細聽,挑他們讀得不準確的地方。
2、女同學齊讀,請輕聲而滿蓄李清照的傷痛情感。
3、師總結:我特別注意的是所有的同學讀書時的表情,知道好多同學感受到了李清照的種種苦痛!最好的是把自己換位成李清照,去用語言表達那無盡的傷痛!
問:這首詞中作者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天氣、淡酒、秋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板書)。
問:這些景物流露出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1、“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在一個寒冷的夜晚,詞人獨自一人守著窗口,寒風不停的襲來,喝了好幾杯酒,卻仍抵擋不住寒風,身上很冷,總覺得這酒很淡,酒性不烈!實際上不是酒不烈,只是詞人的憂愁太濃,愁得用酒都無法消除,所以才感到這酒是很清淡!詞人的愁苦就是再濃的酒也不能讓她從中解脫出來啊,愁比酒濃得太多了!這里的什么字讓我們感受深刻?“淡”
2、“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雁過也”這句話,不僅寫得有形,而且有聲,渲染出了一各哀哀欲絕的凄苦氛圍,讓我們仿佛與作者一同聽到了長空中那南飛雁一聲聲凄厲的哀鳴。這哀鳴,聽來猶如杜鵑啼血,讓人心痛,心酸、心碎!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急風、淡酒、愁緒難消的情景中,它們的摹然闖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無空谷足音之感。但這感,不是喜,卻是“傷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詞人亦是北人,避難南下,似乎是“舊時相識”。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卻只能客寄江南,“舊時相識”在異鄉相逢,使得這種種情債匯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詞人的天涯淪落之感。
3、過片“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边@三句話直承上文。
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仰望則天空過雁,俯視則滿地殘花。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紛紛,堆積了一地,花都憔悴了,菊花雖然曾經開得極其茂盛,甚至在枝頭堆積起來,然而,現在卻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開時搞來戴在頭上,而今,誰又有這種興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孤苦飄零的晚境,正是愁上加愁。急風欺人,淡酒無用,雁逢舊識,菊惹新愁。
4、“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敝饕獙懧曇?,以聲襯情,尤其是“點點滴滴”一語,極富“頓挫凄絕”感。當作者正在為落花惋惜、為自己憂苦之時,偏偏又下起了雨;雨打在梧桐葉上,啪啪地響著,一直到黃昏都沒有停止。這雨點雖然是打在梧桐葉上,可在凄苦的作者聽來卻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聲聲,是那么強烈,它敲擊著、震憾著作者的心扉,簡直讓作者不能自抑!
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詞一開頭就讓人心不寧,景亦冷,情凄苦,種種情緒彌漫開來。起首三句比較形象,七組十四個疊字,猶如信手拈來,看似平平淡淡,實則顯示出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字無一愁字,卻寫得字字含愁,聲聲是愁,造成了一種如泣如訴的音韻效果。今天的我們抓住文字感受到了作者當時的心態!
2、“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明確:此詞于篇末托出一個“愁”字,這種愁遠非李清照前期詞中那種輕淡的春愁、離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國之痛,孀居之悲,淪落之苦,而顯得格外厚重。全詞除結句一語道破外,都沒有直接說愁,而是從刻畫冷清蕭索的環境來烘托慘慘悲切的心境。無論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氣,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風,天上的過雁,滿地的黃花,窗外的梧桐和黃昏的細雨,無一不是生愁助愁牽愁的,簡直是觸處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
師:讓我來給大家朗讀一遍這首詞,大家最好是半閉著眼去到李清照那個凄涼的感受中。細細體會人世間的悲涼。
言有盡而意無窮,這是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請在文中任選一個你印象最深的場景,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把詞人形象描繪出來。注意“愁”的細膩勾畫)。
堪稱千古絕唱的《聲聲慢》,不知曾感動過多少人,一個女詞人,經歷了戰亂離散,終于因著詩詞,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她作為女詞人的代表,給森然的中國詩壇帶來了幾多水氣,幾多溫馨,以其特有的女性氣息感染著無數后人。讓我們記住這位個性鮮明、超越塵俗的女性,記信這位別開生面的獨創性作家----李清照。
《散步》這篇文章是人教版中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個單元的文化主題為“親情友愛”,圍繞這情和愛本單元一共編選了5篇文章,其中《散步》最具代表性。文章記敘的是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互敬互愛的真摯情感,頌揚的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是一曲溫馨雋永的親情之歌、倫理之歌、生命之歌。
文章在折射出人性之美的同時,字里行間還洋溢著濃濃的詩意之美?!斑@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這些曉暢素雅的語言文字和溫馨美麗的生活場景給人以享受,極具審美價值,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敘事美文!
(一)教學這篇文章我準備用一課時進行,重點達到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分歧、信服、各得其所”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及詞義。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品讀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過程和方法目標】。
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圈點勾畫,品味畫面的優美和細節的動人。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增強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二)對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我是這樣確立的:雖然現在學生生活在親情的氛圍里,被愛包圍著,但他們對愛沒有深入透徹的理解,所以引導學生通過品味細節描寫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來體會人生的真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二、說學情。
七年級學生正是道德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對他們感悟和傳承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培養真摯的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三、說教法。
1、我采取朗讀教學法、品讀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2、“教學千法讀為本”,以讀為本,讀中悟情,讀中明理是設計本課教學的又一基本理念,讓學生真情投入地讀,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感悟三代人之間真摯的情與愛。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情景導入,激發情感。
播放《讓愛住我家》歌曲,學生們邊聽歌邊欣賞自己帶來的反映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同時教師深情朗誦:我愛我的家,我愛爸爸和媽媽,家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家是我幸福的港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莫懷威的家,陪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們濃濃的親情。
第二個環節:朗讀課文,探究新知。
1、我一共設計了兩個層面的朗讀。
(一)是捕捉直覺,想像畫面,讀出感受。談一下預習時對課文的初步感受。
(二)是透過文字,深入思考,讀出理解。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去細細地品味給你印象最深刻的語句,看看你能透過文字,對這個中年人,對母親,對妻子,對兒子讀懂些什么?找出體現親情的句子。
2、品味語言,學習借鑒。
這篇敘事散文用一個字來概括一一“美”,美在它的思想內涵、景物描寫、細節刻畫、對稱句式的運用……讓我們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1、濃濃的親情不僅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在我們每個人的家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請說說你家中的親情故事。
2、心靈的傾訴。
親情是身心疲倦時聽到的親切問候,
親情是煩惱失落時看到的關愛眼神,
親情是輕松愉快時發出的會心微笑,
親情是誤會分歧中產生的真誠理解。
親情是天各一方的縷縷牽掛,
親情是朝夕相處的心有靈犀……。
3、教師寄語。
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時間來體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
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讓我們的家永遠洋。
溢著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
五、說作業布置。
1、為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如“洗腳”、“洗衣”、“梳頭”等)。
1.結合語境,理解文中加橫線的詞語。
答案參考:
1.(1)幾次想把它弄死,而感覺慚愧不安。
(2)捋翅、拍打翅,都是無益地耗費勞力。
2.它打擾了我閑暇的心情,影響了我的野餐,我把它趕走,它又飛回來,使我失去了耐心。
3.表現蜜蜂不屈不撓的精神,頑強的生命力。
4.小東西、生靈。
5.作者開始對蜜蜂是厭煩、憎惡,非把它置于死地不可;后來是可憐、同情、敬仰。被小蜜蜂的精神所感動。
6.從側面寫出蜜蜂傷勢的嚴重,更突出蜜蜂頑強的生命力和我的內疚心情。
7.(1)作者被蜜蜂不屈不撓追求生存的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震撼而生敬意。
(2)被蜜蜂的精神所感動而陷入沉思。
(3)為自己對蜜蜂的扼殺舉動而深感內疚。
8.不屈不撓求生存的精神,頑強的生命力。
9.強調了生命的可貴,同時也為自己幾乎扼殺一個弱小的生命而深感懊悔。
《散步》選自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六課,本篇課文是一篇敘事類的散文,話題選取貼近生活的小事——散步,以小見大地引發了作者生命的感慨,抒發了一種交織在母子、父子、祖孫三代之間濃濃的親情。學生學習此文,能夠學會文中的關鍵字詞,感受語言美,并體會到濃濃的親情。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興趣,也有自己的閱讀和學習方法,但是他們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較弱,具化形象思維占主導,本文是一篇生活故事類的散文,以小見大的手法和豐富的人物形象是學生們理解的難點,因此,需要教師根據具體學情制定教學策略。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識記文章中的關鍵字詞,品詞析句。
2.通過朗誦法和小組討論的方式,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3.體會濃濃的親情,懂得應該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哲理。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朗誦法和小組討論的方式,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體會濃濃的親情,懂得應該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哲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诖?,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朗誦法;討論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首先,根據課前預習,出聲誦讀課文,播放音頻,圈點勾畫出關鍵字詞。
其次,再讀文章,談一談你對于文章主要內容的了解。
明確:本文通過全家三輩四口人一次的散步經歷,以小見大地引發了作者生命的感慨,抒發了一種交織在母子、父子、祖孫三代之間濃濃的親情。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文中展現了一家四口人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歡哪一位呢?說一下理由?
2.請你談談本文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3.通過作者為我們展現的散步,你悟出了什么人生道理?
通過以上三個串聯的問題,層層遞進地引導學生解決了文章重難點,既學會了知識,掌握了能力還有了深刻的情感體會。
(四)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我將這樣拓展延伸:安排學生思考:家庭生活中的許多小事,如過生日、家長會、購物、旅游等,都體現了濃濃的親情,時常也會掀起一些浪花,涌起一些波瀾。請擷取生活中的一朵浪花,說說你感受到的至愛親情。明確: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實際感受,談談真實感受就可以了。
(五)小結作業。
閱讀教學應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所以小結至關重要。師生共同總結本課重難點,教師提問學生對于本課的學習收獲。
課后作業是課堂知識的鞏固和延伸,因此,我的作業設計為:學生在課下,認真觀察生活中體現親情的一件小事,把它記錄下來,上課與同學分享。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1.學習延安軍民以苦為樂、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文中優美的意境。
3.學習文章以小見大和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4.品味文章精妙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1.鑒賞文章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2.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
3.品味文章精當的語言。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情境激趣法、冥想入境法、誦讀品味法、點撥互動法、合作探究法、討論交流法等。
總體構想。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將自己的主觀情感融于敘事寫景之中。教學這樣的文章,要引導學生循其形,入其境,體其情,深入領會文章意境美;深入文本,發揮想像,換位思考,通曉文章的情理,讓學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注重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強化鑒賞過程中的審美愉悅,加深對散文美的多方位認識。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或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媒體顯示:mtv歌曲《南泥灣》及抗日戰爭時期延安軍民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場景。)。
由我國著名歌唱家郭蘭英首唱的歌曲《南泥灣》曾經傳遍神州大地,唱響半個多世紀,至今仍然深受人民的喜愛。這一方面是因為它曲調悠揚、旋律動聽,但更重要的是因為它所表現的抗日戰爭時期延安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新中國的接班人。我們今天學習的《菜園小記》也從一個很小的側面表現了革命前輩的高尚情操。
大家還記得我們初一學過的陶淵明的詩《歸園田居》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币环鶅灻赖脑乱箽w耕圖蘊涵著詩人歸隱的自豪與田園的樂趣。那么,在艱苦的抗日戰爭年代,戰士們曾經體驗到的田園樂趣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走進吳伯簫和他戰友的菜園,一起去感受戰士們種菜的樂趣與延安軍民的精神風貌。
(解說:在散文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運用音像教學手段或聲情并茂的開場白,創設一個與文章基調相一致的生活情境與情感基調,帶學生置身于相應的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的情感與作品的情感積極交融,產生強烈而深厚的情感反應,從而喚起學生的審美感受。)。
二、解題。
1941年皖南事變后,國民黨為了扼制我黨我軍的發展,在陜甘寧邊區聚集重兵,對延安軍民實施嚴密的經濟封鎖,邊區軍民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甚至到了“每天要買到蔬菜就買不到油鹽柴火,要買到油鹽柴火就買不到蔬菜的地步”。在艱苦的年月里,邊區軍民響應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他們自己動手開荒、種地,紡棉、織布……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粉碎了敵人的陰謀,抗日根據地的軍民不但吃得飽,穿得暖,而且堅持了抗戰,取得了抗戰的最后勝利?!恫藞@小記》寫的就是作者對延安藍家坪開荒種萊歲月的深情回憶。
吳伯簫,現代散文家,山東萊蕪人,著有《煙塵集》《北極星》等散文集。1938年4月到延安,曾參加1941年到1942年的“大生產運動”。這篇文章寫于1961年。當時由于嚴重的自然災害和蘇聯的背信棄義,國家處于經濟嚴重困難時期。作者認為自己是一個在延安生活了8年的人,“有責任介紹延安的革命傳統,宣傳延安的革命精神”。他應《人民日報》的要求,先后寫了包括《記一輛紡車》《菜園小記》《窯洞風景》《歌聲》在內的一組散文,滿懷激情地歌頌了延安軍民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激勵人民戰勝困難,奪取勝利。
三、研習課文。
1.粗讀課文,整體感受美點。
明確:課文表達了作者熱愛勞動、熱愛邊區火熱的戰斗生活的思想感情,表現了延安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以苦為榮、以苦為樂的革命精神面貌。
(2)學生交流閱讀感受。
請學生讀出自己喜歡的詞、句、段,并且說說它們美在哪里。
(解說:本文語言質樸、明朗而優美,蘊涵著深厚的感情,輕聲朗讀可能比大聲朗讀或默讀更容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獲得豐富的感受。學生在沒有教師或錄音朗讀“干擾”的情況下的閱讀是一種“真實的閱讀”,也是“發現”的起點。安排這些活動的意圖是讓學生自主初步感受文本,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交流閱讀感受有利于構建一個生生互動的立體教學網絡。)。
2.抓住線索,理清課文思路。
(采取“分小組討論一全班交流一教師點撥”的方式進行。)。
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文章圍繞這條線索寫了哪些事?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
明確:文章以菜園為線索,把與菜園有關的事情貫穿起來,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是文章的.引子。由議論“種花好,種菜更好”很自然地引出對延安藍家坪菜園的回憶。
第二部分(第3―6段),寫菜園的概貌。
第三部分(第7段至篇末),寫種菜的樂趣。
(解說:散文的線索是把全部材料連綴成一個有機整體的脈絡,是作者行文的思路。從線索入手理清思路,往往能收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3.檢查學生對生字難詞的掌握情況。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絳紫自給石窠腌漬煦暖姹紫嫣紅韭菜涔涔精神矍鑠窖藏沁人心脾五彩斑斕。
(2)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解說:將字詞檢查放在最后一個環節是為了避免破壞導入新課時創設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馬上進入對文本的感受階段,有利于保持學習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在敘事、寫景中抒發內心感情的?
2.積累文中的優美詞語。
第二課時。
一、導語設計。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菜園小記》這篇課文,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作者筆下充滿田園樂趣的菜園,一起欣賞菜園的景,?了解園中的事,體會文中的情。
(解說:精練的導語既創設了學習情境又簡要交代了學習目的。)。
二、研習課文。
1.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明確:作者抓住菜園是果園又是花園的特點,運用鋪陳的手法,先果園,次花園,最后落筆到菜園。作者在文中告訴讀者,“種菜的樂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時候”,“施肥,松土,整畦,下種等等種菜的整個過程隨時都有樂趣”,重點寫了播種、管理與豐收的樂趣。
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后派代表發言,教師點撥小結。
教學目標:
1、能從熟悉的英雄形象身上發現值得學習的優秀品質。
2、學習用臨摹或寫生的方式刻畫人物的外貌特征,產生模仿英雄行為的愿望。
教學準備:
1、了解幼兒感興趣的動畫形象。
2、事先引導幼兒收集有關形象的圖片、書籍和玩具。
教學過程:
1、教師講述自己心中的英雄:我心目中的英雄是超人,因為他非常勇敢、善良、正義,還特別愿意幫助別人。真希望能像超人一樣。
2、你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樣子的呢?為什么喜歡他?你能從他身上學到什么?
3、幼兒自由發言,講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教師引導幼兒關注英雄身上值得學習的優秀品質。(如:勇敢、善良、正義、團結、會動腦筋解決問題等)。
1、出示有關英雄的圖片和玩具,觀察英雄的外貌特征。
2、臨摹圖片、書籍上的形象或對照玩具寫生,表現英雄的外貌特征。
3、幼兒剪下所畫的英雄輪廓,教師在畫像背面――一一記錄幼兒希望學習該英雄哪一方面的優秀品質。
1、請幼兒假設自己是所崇拜的英雄,想象一下自己會做什么事?
2、給予幼兒與同伴自由交流、討論的機會,充分滿足幼兒想象與表達的愿望。
教學設想。
這篇文章內容通俗易懂,閱讀困難并不大,只是由于年代久遠,學生對其中所包含的感情難以有所共鳴。在教學時,可以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逐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感情,了解當年延安軍民的戰斗風貌,感受延安人民以苦為樂,以苦為榮,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樂觀精神,把握課文的現實意義。在教學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思考,主動質疑,以培養學生鑒賞散文的能力。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疏通閱讀障礙。
1.播放朗讀帶,學生在聽讀的時候,注音疑難字詞的讀音。
2.學生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語,并采用師生互相提問的方法解決其中疑難字詞的字首。關于疑難字詞的讀音以及所摘抄的詞語請參看“教學設計(a)”。
三、整體感知,品味文章的結構美。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簡要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2.思考:圍繞著菜園,文章記敘了哪些事情?
3.思考:這篇文章的結構層次應該如何劃分?
4.思考:各個部分之間的內容有什么內在聯系嗎?
5.思考: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
四、深入理解,品味文章的內容美。
2.提問:用一個字概括菜園的特點,思考,文章是如何寫出菜園的'這個特點的?
3.提問:用一個字來概括勞動的滋味,思考,作者從哪些角度寫出了這種勞動的滋味?
6.提問:散文強調“形散神不散”,請回答,這篇文章的“神”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簡單回顧上課時內容,引入新課時。
二、尋讀感知,品味文章的語言美教師提示:這篇文章的語言優美、清新、樸實而又通俗,富有表現力,請大家細心體會。
2.學生體會:這篇文章在語言上是如何做到優美、清新、樸實而又通俗,富有表現力的?
3.學生自行默讀全文,然后選取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段落朗讀,要求讀出感情。
4.指名多名學生先后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學生朗讀后,教師要注意及時肯定學生朗讀的優點,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以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學習遷移。
注意,這兩篇文章都是歌頌延安精神的優美散文,但寫作角度不相同,如果說,《記一輛紡車》是從“豐衣”的一個側面熱情謳歌了轟轟烈烈的延安大生產運動,那么,《菜園小記》則從“足食”的角度熱情贊美了延安軍民熱愛勞動的高尚品質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兩篇文章都具有清新、優美、質樸的語言風格和濃郁的抒情特色。
開課即展示翠鳥標本,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
該課的教學采用了目標教學法,課前定標,質疑導學中達標,總結課文時查標,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有據可依。
恰當地運用了多種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圖畫投影展現靜態的翠鳥,vcd及電腦動畫體現動態的翠鳥。鮮明的畫面,動聽的音響,迅速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去,同時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點句段,從而使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迅速結合。使得作者按順序抓特點來描寫翠鳥的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
在該課的教學設計中,不僅注重教給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聯系圖畫及上下文來理解課文的方法,還注重培養學生質疑問難,自讀勾劃的良好自學習慣,從而保證雙基訓練能落到實處。
。
一:導入。
同學們有沒有自己的座右銘?(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座右銘。)大家寫這些座右銘是有什么用的呢?(用來激勵自己的。)那可以看出“銘”里面的內容應該是激勵警戒自己。(ppt課件展示“座右銘”的含義,提醒學生注意“銘”)。
其實“銘”最早是我們古代的一種文體。除了有我們今天的“激勵警戒”之意外還可以稱述功德。一般是銘刻在器物之上。銘的一大特點是要用韻。(ppt課件展示“銘”的文體知識,“用韻”二字加色標注,引起學生注意。)。
二:指導朗讀。
1、銘是用韻的,韻腳是哪幾個字?(學生說。)韻腳讀的時候要清晰響亮。
2、放配圖錄音,學生跟讀。
3、請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加以評論,教師點評。
4、集體朗讀。
三:疏通字詞,文意串講(配合板書與課件)。
1、文章寫的是陋室,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個陋室。(教師板書,畫一屋子,引起學生好奇心。)。
教師自語:我把孔子放在屋頂。為什么?因為孔子是圣人,他的話就是真理。所以我們把它放在最上面,屋子是陋或者還是不陋就用他的話給屋子定性。
孔子說了什么?(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怎么翻譯?(賓語前置句,現代語序“有何陋”,有什么簡陋的`呢?“之”,加強了反問的語氣。)。
此句孔子的意思是屋子是簡陋的還是不簡陋的呢?我們來看看原文。(ppt展示《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蛟唬骸奥?。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教師解釋此段話。)。
孔子認為陋還是不陋(不陋)。為什么不陋,用孔子的話來說?(君子居之)。
此句肯定了陋室不陋,那么我們讀的時候就不應該是疑問的語氣,而是帶有肯定語氣的反問。(學生自由讀)。
2、用劉禹錫的話來說,屋子為什么不陋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請同學來翻譯這一句話,同時注意把省略的部分補出來。(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
這句話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主旨,提挈了全篇大意)主旨如此重要,我們要讀得鏗鏘有力。(學生自由讀)。
那你們認為我應該把這句話畫在這個屋子里的什么部位呢?(頂梁柱的部位,屋子的中心關鍵部位。)(板書)。
3、在作者的眼中陋室緣何不陋呢,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幼…h境優雅。
優雅的環境我們讀得就要顯得有美感,仿佛你已經看到了如此清幽的環境。(學生自由讀)。
你們認為此句話我應該放入房子的哪一部位?(臺階處,和室外相連。)(板書)。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煌烁哐?。
“鴻儒”、“白丁”各做何解釋?(博學之人和無學問的人)。
此句話是在屋中的來往之人,我們把他放在屋子里面。(板書)。此句中“無”的一句要讀得比“有”輕。(學生自由讀)。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钪卵胖?。
絲竹指什么?這是什么修辭?(音樂,借代)案牘指什么?(官府的官文)。為什么作者不喜歡音樂呢?他自己不是也喜歡調琴嗎?這二者之間有什么區別呢?(學生討論,得出答案。素琴之音時自己所彈奏的高雅音樂,而絲竹之音是哪些官僚富豪們在燈紅酒綠的生活中所聽的庸俗之音。)。
此句的背后隱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呢?(對奢靡生活和官場的厭惡之情.)。
這也是在屋內的生活,我們也把它畫在屋子里面。(板書)。此句也和上句一樣“無”的部分要讀得輕一些。(學生自由讀)。
4、除了對陋室的描寫外,文章還寫了什么內容?集體讀一下。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p>
在這里,作者把山水比作什么,仙龍又比作什么?(山水比作陋室,仙龍比作居住陋室的君子品德高尚)。
教師講解“比興”:以比喻起興,先言他物再詠所詠之物。是我國詩歌的一種傳統的表現手法。
(2)“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p>
此句用了什么表現手法?(類比)。
此處類比有什么作用?(學生討論得出結論:以古賢人居住的屋子來證明陋室不陋,同時作者也以古賢人自況,表明自己也追求他們那樣的精神境界。)(教師板書)。
5、集體朗讀課文。
6、作者寫陋室不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課前讓學生搜集的有關作者的背景資料來談,學生討論明確: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志向。教師板書)這是托物言志的寫法。
7、此課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呢?(對偶)。
提醒學生在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運用到對偶的是什么地方,(對聯)。課本翻倒183頁練習三,學生自己讀讀畫畫,看看對偶有什么特點(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義相關、兩個短語或句子)。
找找文章中哪些句子是對偶。
四:拓展延伸。
1、即興小對(學生練習對偶的修辭)。
教師:雨、下雨、下小雨、窗外下小雨、坐看窗外下小雨。
2、幻燈片展示網絡搜集來諷刺某些學生的《教室銘》,要求學生也仿《陋室銘》寫自己的臥室,注意“銘”的特點,立意要高。作為家庭作業。
五:集體背誦。
學生對照黑板板書背誦全文。
六:作業布置。
背誦《陋室銘》。
更多。
順排法:把黑板從左到右分成幾塊(一般三至五塊)然后從左到右依次書寫。在數學課中較長的定義分成幾行避免由于一行過長而寫歪,大題目寫在黑板正上方,課題寫在左邊第一塊上方。同時注意塊與塊之間的縫隙,每一塊下方留一塊供學生課堂板演,定理公式要寫在醒目的位置,字要大,以引起學生重視。新授課一般采用此法。
樹狀法:從板面左方中間開始,向右方伸出幾大主干,每一主干在引出幾個小枝,形成樹狀。此法常用于復習課。
放射法:從板面中間開始向幾個不同方向書寫,形成放射狀。此法適用于一題多解或多因同解及系統知識的復習。
圖表法:用圖表把知識形象直觀地表現出來便于總結、易于記憶。公式較多的章節復習課多用此法。
作圖法: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和幾何課中幾乎堂堂比用。
規范性是板書設計的一個基本原則。它要求教師書寫板書必須規范,即寫規范漢字,不寫錯別字、繁體字等,字體大小要均勻,字體大小要以后排學生看清為宜。在書寫板書時,文字筆畫應清晰、板面干凈。教師板書的規范,不僅利于學生知識的吸收,更有利于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
2.概括性原則。
由于黑板上的空間、教師的授課時間有限,這就要求教師的板書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教師的板書要有概括、總結教材的作用,要能展示教學內容的關鍵問題、難點問題。板書上每一部分都應有很豐富的信息,學生通過板書的視覺刺激能更好地理解教學要求和教學重點、難點,并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
3.條理性原則。
板書設計要有邏輯性、條理性,要揭示教材知識結構的內在邏輯關系,以利于學生記錄、理解和掌握。有條理的板書能使學生順著板書顯示的關系“順藤摸瓜”,知曉上下左右的主要內容,會在學生已有認知結構中產生一個條理清晰、結構層次明晰的知識體系,利于學生把新知識同化到已有知識體系中。
4.針對性原則。
教師在設計板書時要針對教材內容、教學目的、學生實際。不同的教學內容有不同的特點,教師設計的板書要符合教學內容的原意,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邏輯關系來設計板書。教師還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來設計不同的板書,以板書來體現教學目標,借助板書讓學生理解重點、難點,掌握本堂課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同年齡的學生差異很大,因而在設計板書時要因人而宜,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進行設計。
5.啟發性原則。
教師設計的板書應來自于教材內容,又應高于教材,即應具有啟發性。設計精美的板書不僅具有規范性、科學性,更應具有啟發性,使學生從直觀的板書內容中悟到一些教材中不曾明確寫出的內容,明確學習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
1、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并按效果設計教案板書設計。
2、教案板書設計說的可不是板書本身,是從板書的排列布局,到板書的字體大小、字體等等的設計,并且要在形式上讓學生養成條理和統一的對板書的理解和記憶。
3、教師按板書的大小、顏色、排列的整齊美觀等標準,來設計自己的教案板書。
4、教學設計是將學生現有的思維和知識運用到教學過程中,設計圖表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方便學生對接下來的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印象。
板書的位置:
常見的是在黑板的正上方,但若是課課如此,千篇一律,勢必給學生單調、乏味的感覺。
具體板書時,課題的位置也可根據教學的需要有所變化,或在黑板的左邊或在右邊或在正中,使課題的位置與內容協調一致,互相襯托,突出課題的中心位置。
教材分析:
《孔子游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它生動地描述了孔子帶弟子們到泗水河畔游賞,巧借河水誘導弟子的故事。表現了孔子對弟子的關愛及師生間真摯的情誼。課文不但巧妙地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描述了春天到來時泗水河畔的美景,而且把孔子帶弟子們游賞與他對弟子的循循善誘交融在一起作為重點進行描述,以水為話題,敘物明理,內涵十分豐富、厚重,有利于激發學生了解其深層的人生哲理。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二、把自然段。
2、導學生借助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感受師生之間濃濃的`情誼。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時間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簡介孔子,導入課題。
1、板書:孔子(同學們了解孔子嗎?可以起來說一說,其他同學補充。)。
2、師板課題,圍繞課文,質疑導入(讀了課題,我們想到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詞,讀準字音,把文章讀熟讀順。
(2)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2、檢查自讀效果,相機正音,指導讀好長句、重點段。
3、默讀全文,了解作者寫作思路,理清課文脈絡,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教學設想:注意引導閱讀感知,感知深,才能理解透。]。
三、品讀春景,初識水性。
1、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像泗水春景。(播放音樂《江南春色》,學生自讀想象。)。
2、指名說說自己感受的春色。(多位同學盡情交流。)。
引導談感受:泗水的春景美在哪?(從兩個層次引導學生:一是景色美:二是語言美。)。
3、小結板書:春意濃。
4、指導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初步感悟水與春景的關系,體會大自然的和諧美。
5、過渡:浪漫迷人的泗水春景讓人賞心悅目,孔子充滿智慧和靈性的語言更給我們啟迪。
6、出示:
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指名讀。
(2)師述:這段話的含義的確很深刻,讀了這段話,你有疑問嗎?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師相機小結:
水滋潤萬物,哺育眾生,像君子一樣無私仁厚。
水和順溫柔,真似君子溫文爾雅恬淡的性情。
水穿山巖、鑿石壁,胸懷志向,多像君子般百折不撓得堅貞情操。
水能蕩滌污垢,還萬物本真潔凈的姿彩,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風范。
7、多媒體播放水的視頻,請同學們看著水,談談你是否也從這水中感悟的什么?教學其中的省略號。
8、司空見慣的水中竟蘊含深刻的人生大智慧,讀了真令人受益匪淺呀。誰會讀這一段話?
9、指導感情朗讀,理解水的性格,并試著背誦。
四、體驗對話,感悟師生情。
1、分角色朗讀10——17自然段,談感受。(聯系插圖感受孔子與其弟子的濃濃師生情誼。)。
2、引導學生體驗師生之間的和諧情誼。師問:“如果你是孔子的一個弟子,此時你會向你的老師說什么?”
3、孔子讓學生在游玩中談志向,你對這位大教育家有何評價?
4、談談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收獲?
五、拓展延伸,積淀情感。
1、交流孔子的名言與故事,加深對人物的認識與理解。
2、作業:搜集孔子與其弟子的資料,在主題班會上交流。
[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與學生的情感結合、與課外閱讀結合,共享教育的真諦。]。
板書設計:
春意濃。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tiaojushuxin/4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