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4三農工作會議講話發言材料范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同志們:
春節剛過,市委就召開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會議的時間很短,但開得很好。今年農村工作的目標任務,副市長李萬千同志已經作出詳細部署和具體安排,市委書記童名謙同志還將發表重要講話。請大家按照兩位領導的講話精神和會議要求,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切實把“三農”工作放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來謀劃
做好新形勢下的我市統籌城鄉發展工作,必須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堅持把統籌城鄉的立足點放在加強“三農”上,立足全局,科學分析,認真謀劃,在肯定成績中堅定信心,在分析形勢中把握機遇,在深化改革中加快發展。
一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地位。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應對挑戰、克服困難,保障在農業;擴大內需、促進增長,潛力在農村;改善民生、保持穩定,重點在農民。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每年的經濟工作會議上都把“三農”作為重要問題來處理,繼1982年至1986年連續五年發了五個關于加強“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之后,從2004年至今,又連續七年頒發了七個關于加強“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省委、省政府對“三農”工作非常重視,把“三農”作為我省基礎工作、基礎產業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從我市情況來看,全市四分之三的人口在農村,97%的面積是農村,三分之一的gdp來自農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全省、全國的72.4%、70.4%。對于我市這樣一個農民數量多、農業比重大、農村發展相對滯后的地方來說,沒有農業農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就沒有全市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沒有農村的繁榮穩定就沒有全市的繁榮穩定,沒有農民群眾的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市人民的全面小康。加快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大事。我們必須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視“三農”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必須在工作部署中真正落實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必須把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放在“三農”工作的突出位置,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
二要準確把握我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去年,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有7個國家和省級涉農會議在*召開,獲得了7個國字號稱號。全市糧食總產量334.28萬噸,連續六年實現增產豐收。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六年保持較快增長,達到3556元,實際增長10%。農村二三產業逆勢發展,農業產業化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58億元,休閑農業發展勢頭強勁。農業基礎進一步加強,特別是農村公路、水利建設和造林綠化取得顯著成績,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加快,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提高。農村民生全面改善,安全飲水、新型能源、扶貧開發、水庫移民、危房改造和社會保障等事業加快發展,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涌現出一批“主導產業強、基礎設施好、鄉風文明優”的示范村、示范片。農村改革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展順利,農村土地流轉步伐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快速發展,農村金融、供銷等改革取得新進展,農村發展活力增強。去年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突出成績,為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實現后發趕超、富民強市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問題不少,解決“三農”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指出,2010年是“三農”工作更為復雜而又十分困難的一年,“三農”內部面臨“三個難度加大”,“三農”發展環境面臨“三個不確定性”,深刻揭示了“三農”工作正處于新舊問題交織、內外矛盾交錯的時期。就我市而言,當前農業農村發展仍然處于艱難的爬坡和攻堅階段,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并未明顯提高,糧食比較效益低的狀況并未根本改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并未有效扭轉,投入穩定增長的機制并未切實建立,農業科技的支撐能力并未明顯增強,長期影響農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并未很好消除。因此,千萬不能因為去年以來農業形勢好轉就頭腦發熱、盲目樂觀,對當前“三農”工作一定要有清醒客觀的認識,要從更高站位、更寬視野上把問題看得長遠一些,把困難估計得充分一些,把對策考慮得周全一些,明確定位、統籌謀劃,找準發展農村經濟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牢牢把握“三農”工作的主動權,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三要堅定保持我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良好態勢的信心。*是農業大市,適合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優質資源十分豐富,農業不僅是我市傳統的優勢、現實的優勢,而且是潛在的優勢、未來的優勢。盡管當前影響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的困難和問題較多,但是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仍具備許多有利條件。從政策環境看,長期以來,尤其是2010年,中央為適應“三農”發展的新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也出臺了支農、強農、惠農的實施意見,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為做好“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為強化農業基礎、促進農民增收創造了良好機遇。從發展基礎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為有效應對各種挑戰打下了堅實基礎。一是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全市已基本建成糧食、生豬、乳業、藥材、桔橙等特色產業生產基地,糧食產量位居全省前三名,生豬、肉牛發展數及奶??倲刀嘉痪尤∈孜?,林業綜合實力全省第二,隆回是“中國金銀花之鄉”,新寧是全國聞名的紅豆杉基地和全國三大臍橙出口基地之一。二是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經過多年的發展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區域特色、適合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路子,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三農”工作思路,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在領導力量、工作部署上都把“三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建立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三是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隨著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農民群眾思想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求富思變的愿望非常強烈,盼發展、謀發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為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從工作保障看,通過“三講”、“學教”、“先進性教育”、“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活動,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極大增強,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有了明顯提升,為推動“三農”工作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多年的農村工作實踐,培養造就了一大批懂市場、會經營、善管理的經紀人隊伍和農村鄉土人才,尤其是廣大農村工作者在具體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指導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增長了應對復雜局面的本領,為做好“三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隨著我市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的逐年增長,對 “三農”工作的扶持和投入力度將不斷加大,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可靠的財力保障。只要發揮好這些優勢,繼續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完全可能的。
二、切實抓好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兩件大事
統籌城鄉發展,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基本方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持久動力。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轉方式、調結構、保增長、惠民生、抓項目、強作風”的總體要求,一個主要立足點就是要以確保農民持續增收為主線,通過城鄉統籌,促進更多公共資源向“三農”轉移,不斷加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力度,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實現后發趕超、富民強市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一是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基礎條件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的前提和基礎。要按照中央和省委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要求,圍繞全面提升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加突出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在強化和提升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支撐能力上有新的突破。要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整合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土地整治、標準糧田建設等項目,開展中低產田改造,推進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提高耕地的持續增產能力。要抓好防洪體系建設,搞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和骨干山塘清淤擴容工作。要健全農業農村防災抗災體系,加強農業氣象服務和防汛抗旱、山洪避險、森林防火等防災減災工作。堅持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切實加強農村水、電、路、氣、房、通信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改造和維護管理,推進農村沼氣建設、農村小水電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要大力發展林業,加快國土綠化,深入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加強農村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抓好農業機械化建設,加大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和農機具的推廣力度,鼓勵發展農機大戶、農機專業戶和農機合作社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推進農機市場化、專業化。抓好農業科技推廣和信息化建設,健全完善農業信息收集和發布制度,推進信息技術進村入戶。
二是健全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加強農村市場體系,是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基本組織形式和重要推進手段。要切實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生產“兩穩定”,即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 865萬畝左右,糧食總產穩定在335萬噸以上,鞏固我市糧食連續6年豐收的大好勢頭。完善現代農業區域布局,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都市農業和外向型農業,集中發展專業化、區域化、特色化的優勢農產品,提升糧食、生豬、乳業、藥材、桔橙、油料、竹木、水產等大宗農產品的生產能力。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推進農產品品牌整合,鼓勵龍頭企業開展綠色、有機食品和商標、品牌的認證工作,扶持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市場競爭力強、輻射帶動面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爭取培育出一批享譽全國的*特色產品、標志性商標。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檢驗檢測體系,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抓好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充分發揮農村能人、種養大戶、農民經紀人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專業協會和技術協會,真正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辦成興一個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群眾的重要經濟力量。完善農村流通市場體系,支持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和改造升級,扶持和培育發展農村流通經紀人、大戶和中介服務組織,推進農產品與大型連鎖超市、學校、城鎮社區及大企業對接,積極發揮供銷社在農村現代流通中的主導作用。
三是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堅持把農民持續增收重點放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激勵農民就業創業上,創新農村經濟發展平臺,不斷拓展農民增收新渠道。要充分發揮城鎮化在擴大就業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鎮,拓寬農民外出就業空間,增強對農民工轉移就業的吸納能力。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業服務業,努力挖掘農業內部就業增收潛力。要依托資源優勢和傳統特色,培育壯大縣域支柱產業,著力推動縣域內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抓好縣城擴容提質和功能配套,通過繁榮縣域經濟促進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要切實加強就業引導服務,加快推進統籌城鄉就業的制度建設,建立健全農村就業服務信息體系,完善縣鄉村就業供求信息網絡,逐步實現城鄉聯網、實時共享。要積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制定專門扶持政策,推動以創業帶動農民就業。要整合農民教育培訓資源,探索建立政府補償、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培訓機制,加大農民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努力培養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的新型農民和產業工人,提升農民素質,增強農民轉移就業和自主創業的能力。
四是著力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認真落實中央和省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各項政策,重點強化扶持農民種糧的各項措施,堅決執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嚴格落實土地承包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健全規范土地流轉制度,鼓勵土地經營權向種田能手和種植業大戶集中,鼓勵和引導農民把土地經營權作為生產要素,采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辦法,與龍頭企業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抓好農村綜合配套改革政策的落實,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農村行政管理體制、政府保障的農村義務教育體制、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制度。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鼓勵各類資本進入農村金融機構,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解決農村貸款難的問題。加大新農村建設連片推進力度,進一步完善建設規劃,加強連片示范與鎮村聯動的緊密結合,健全領導聯村、部門幫村、干部駐村工作制度,高標準打造一批示范村、示范片、示范帶。大力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加大整村推進、勞動力培訓、產業化扶貧、以工代賑等各項扶貧工作力度,對貧困家庭實行就業重點幫扶,提高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水平,加快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進一步落實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加強移民區產業開發和基礎建設,大力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發展農村各項社會事業,促進政府的公共資源更多地投向農業和農村,健全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下鄉支農制度,實現公共資源共同享有、共同受益。
五是扎實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三農”工作,必須夯實農村基層基礎。要切實加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爭先創優和“三級聯創”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人心、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作用。努力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素質,繼續選調優秀大學生到農村任職,積極探索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鄉鎮公務員,選任鄉鎮領導干部的有效途徑,鞏固和完善鄉、村兩級黨政一把手“一肩挑”制度,選好配強鄉村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完善市委黨校培訓鄉鎮領導、縣委黨校培訓村級領導的培訓機制,加快推進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提高基層干部綜合素質,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大力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完善村黨組織領導下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進一步推進村務公開,完善村民民主理財、民主評議干部、審計監督農村集體財務等制度。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扎實開展群防群治,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建立農村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做好農村信訪工作,創造農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三、切實加強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關鍵是領導,重點在落實。各級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切實加強和改善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繼續抓緊抓好各項行之有效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明確任務、精心組織、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努力把今年的“三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一要圍繞總體要求加大領導力度。推動今年“三農”工作的全面發展,最重要的是引導農民實現增產增收目標。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業持續增效、農民繼續增收和農村安定穩定這一總體要求,把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作為今年農村工作的主題和突出的重點,把整個農業農村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盤子”之中,加強領導、統籌安排,攻堅克難、強力推進,全面落實“三農”問題的各項舉措。要認真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工作部署,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解決好“三農”問題的中心任務,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解決好“三農”問題的基本方略,把加快發展縣域特色經濟作為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把創新農村工作機制作為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根本措施,加快觀念、方法、手段和職能的轉變,做到工作思路更寬,工作要求更嚴,工作責任更強,工作合力更大,不斷提高領導“三農”工作、服務“三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圍繞增強造血功能加大投入。要把擴大農村投入作為整個農村工作的重頭戲來抓。在具體的工作措施上,要抓住四個投入途徑,突出三個投入重點?!八膫€投入途徑”:一是向上爭資爭項。凡是中央、省里有政策口子的,市縣兩級都要組織專門班子研究,抓緊搞清資金渠道、資金投向,加強項目資金的對口銜接,爭取中央和省里足夠的支持。二是地方財政投入。市本級安排的新農村專項資金,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各縣市區要克服困難,盡量多拿一點錢向農業和農村傾斜。對上級需要地方配套的項目資金,要想方設法把資金配套到位。三是擴大信貸投入。鼓勵各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村建設發展的支持力度,增加信貸資金投入。四是動員社會投入。動員社會各方面到農村投資興業,支援公共事業建設。組織引導農民群眾自主投入,增強農村自我發展、自我建設的能力?!叭齻€投入重點”:一是基礎建設。利用國家大幅增加農村基礎建設投入的有利時機,重點抓好農村公路建設、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和農村電網改造等一批基礎建設項目,力爭今年農村基礎建設投入有一個大的突破。二是產業發展。立足提高農業產出能力,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加大產業發展的投入力度。特別是對糧食、生豬等大中型農產品產業基地建設等重大項目,加大對上匯報銜接力度,盡快爭取批復,確保項目和資金早日落實到位。三是公共事業。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也是我們今年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要努力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加快推進農村飲水安全、沼氣能源建設、農村文化體育、醫療衛生、敬老院建設等一批群眾直接受益的惠民工程,不斷提高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
三要圍繞形成合力加大統籌協調。要繼續實行市級領導掛點聯系、市直部門幫扶、部門干部下派駐村制度,形成市縣鄉三級聯動、共促共為的合力。各職能部門要本著關愛“三農”、幫助農民、多為農村辦實事的精神,加強指導,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優質服務,切實把事關“三農”工作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積極籌措資金、物資,幫助解決農村急需解決的困難。各有關方面特別是涉農的農林水利、土地礦管、金融保險、社會保障、扶貧開發等職能機構,要互聯互動,把服務延伸到農村,形成全社會支持農業、關愛農民、服務農村的整體合力。要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健全完善以促進農民增收為重點內容的“三農”工作干部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把糧食生產、農民增收、農民減負、耕地保護、防洪保安、動物防疫、辦點示范、環境治理、民生改善、和諧穩定納入干部考核評價內容,特別是縣鄉兩級領導班子績效考核內容,科學制定指標,加強督促檢查,提高工作效率。
同志們,農業興,百業旺;農村穩,大局定;農民富,經濟強。做好今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我們要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全面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同志們:
全縣“兩會”剛剛閉幕,縣委、政府又接著召開縣、鄉、村三級干部參加的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切實學習貫徹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和縣委七屆十一次全會精神,認真回顧總結“十一五”和2010年農業農村工作的成績,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充分體現了縣委、政府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下面,我就去年和今年的“三農”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迎難而上,頑強拼搏,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在大災之年取得顯著成效
2010年,是我縣農業農村工作極不尋常的一年。面對百年不遇特大旱災的嚴重影響,全縣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按照“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后勁”和“小春損失大春補、糧食作物損失經濟作物補、農業損失工業補”的思路,團結和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以最堅定的信心、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實的作風,在應對困難中搶機遇,在抗擊旱災中求發展,在加快發展中保增收。全年農業總產值達8.7億元,同比增長4.8 %;農業增加值達5.8億元,同比增長4.2%;糧食連續5年增產,達到14.46萬噸,同比增長5.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72元,同比增長10.1%。為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農業農村發展目標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萬眾一心抗擊特大旱魔,抗旱救災取得全面勝利。在長達9個月的抗旱救災攻堅戰和持久戰中,全縣投入抗旱人員19.33萬人次,籌集抗旱救災資金3104.6萬元(含特殊捐贈),出動抗旱救災車輛6450輛次,抗旱機動設備2334臺(套),地下找水打井36口,日出水量2210立方米,修建水池水窖4968口,新建灌溉溝渠104公里,實施管引133件,解決了9.2萬人和4.4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投入農業單項抗旱救災資金359萬元,調運籽種2.4萬噸、化肥1.1萬噸、農膜686噸、農藥75.6噸,確保了農業生產的正常開展。森林防火能力全面加強,新增森林管護人員120名,消除火災隱患16處,撲滅火災1起,被省政府表彰為森林防火工作先進集體,被評為云南省綠化模范縣。發放生活救助資金1150萬元、糧食632噸,救助困難群眾7.6萬人。在較長時間、全縣較大范圍嚴重干旱的極端天氣情況下,群眾生產生活井然有序,社會穩定,抗旱救災取得全面勝利。
(二)舉辦樣板向科技要糧,糧食生產災后再奪豐收。大力開展科技增糧技術培訓,累計投入技術人員5660人次,深入田間地塊開展培訓1315場次,培訓農民21.2萬人次,發放培訓資料6萬余份,農業科技普及率達95%。按照“小春損失大春補”、“農作物損失經濟作物補”的思想,通過采取擴大澆灌面積、改種補種經濟作物、實施地膜覆蓋、玉米集中育苗、施用抗旱劑等措施,完成糧食作物播種69.26萬畝,占計劃66萬畝的104.9%。實施玉米套馬鈴薯(大豆)省級高產示范樣板21.97萬畝,成功創辦省級糧食豐產樣板8片,帶動縣、鄉、村舉辦樣板33萬畝。實施測土配方施肥38.3萬畝,良種推廣率達100%?;诙囗椏萍季C合措施落實到位,糧食生產災后仍然豐收,總產達到14.46萬噸,比2009年增加0.72萬噸,增長5.2%。
(三)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由于年初旱情嚴重,農民增收
形勢十分嚴峻。我們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堅定不移地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特別行動計劃”,全年培訓農村勞動力1.75萬人,累計轉移11.4萬人,新增轉移1.26萬人,實現務工工資性收入10.96億元、純收入6.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和58%。想方設法向上爭取各種支持,累計投入三農資金2.48億元,發放各項惠農補貼3724萬元。由于農產品量增、價好,農民務工人數、工資大幅增長,各種補貼明顯提高,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全面增加,綜合作用使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72元,增長10.1%,比上年凈增236元。
(四)持之以恒發展優勢產業,農業產業化加快推進。變特大旱災造成傳統作物難以播種的困難為機遇,縣財政投入農業產業發展資金453.9萬元,全力以赴發展優勢產業。種植烤煙5.43萬畝,比常年增1.2萬畝,完成煙葉收購18.5萬擔,比常年增3.5萬擔,收購總值1.4億元,實現收3083.66萬元。實現畜牧業總產值3.13億元,同比增長7.9%。新植核桃20萬畝,全縣種植面積達到80.44萬畝;新植花椒5.68萬畝,全縣種植面積達到21.14萬畝,實現核桃仁產量3000噸,花椒產量1200噸,產值3.5億元。新建蔬菜大棚50畝,引進蔬菜新品種32個,完成蔬菜種植14.56萬畝,產量26.6萬噸,實現產值1.7億元。完成雜交玉米制種6100畝、蘋果標準化示范建設5000畝、馬鈴薯試管苗大田擴繁500畝,優質葡萄示范園、特色觀光桃園、甜櫻桃示范園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理世、云香、長城建安、鑫輝、大成等龍頭企業逐步發展壯大,產值不斷提升。農產品流通體系更加健全,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17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7個,專業協會12個,培訓農產品經紀人100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核桃商會。農業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
(五)加大投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共爭取農林水項目資金2.2億元,同比增長59.5%。完成水利投資6982.58萬元,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434件,建成貓鼻子水庫東干渠防滲工程、火德紅南筐片區小型水利工程、昭魯大型灌區小寨支渠、大面人飲安全工程等一大批水利項目,全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提高2.7個百分點,達到25.82%,再次被省政府表彰為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F代煙草農業示范建設一、二期工程圓滿完工,被秦省長稱之為“烏蒙山區的紅旗渠”。完成交通投資53741萬元,昭巧二級公路魯甸段及昭魯快捷通道完成工程量的61%,新增油路101公里,完成通達工程58.5公里,硬化和新修鄉村公路45公里,王火油路、龍新油路等工程進展順利。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4.86萬畝,新建農戶用沼氣池9300口,節柴灶1200眼,改造農村電網8821戶,兌現農機購機補貼400萬元,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9.29萬千瓦。防災減災、預測預報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
(六)創新思路推進扶貧開發,貧困人口脫貧步伐明顯加快。累計投入扶貧項目資金11538萬元,投入小額信貸及扶貧貼息貸款3200萬元,易地開發資金350萬元,實施整村推進項目75個,實施產業扶貧項目2個,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項目10個,改造茅草房300戶,“百千萬幫扶工程”深入實施,0.63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整合資金2495萬元,建成新農村示范點92個。圓滿完成了小寨鄉“整鄉推進”任務,成功走出了一條產業扶貧之路,“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昭通現場會”和“第三屆中國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戰略論壇”的與會領導給予了高度評價,被省政府秦省長譽為“烏蒙山區扶貧的一面旗幟”。
(七)積極而為高度重視改善民生,農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皟苫表樌ㄟ^驗收,發放中小學貧困家庭寄宿制生活補助1096.69萬元,中考綜合成績列全市前茅,高考上線率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改擴建鄉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3個,新增衛生設施12413平方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人數達到36.8萬人,參合率達95.6%,累計減免資金4264萬元。全縣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25‰,自然增長率降至6.43‰。建設廉租住房1.5萬平方米,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000戶,完成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1480戶。新增農村低保對象2__0個,6436個城鎮低收入人口和33331個農村貧困群眾納入低保。新建鄉鎮文化站8個,農家書屋38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2個?!鞍賵鲅莩鲞M百村”等群眾文化活動廣泛開展。
(八)堅定不移推進城鄉統籌,集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圍繞市委、市政府實施昭魯一體化戰略部署,強勢推進城市建設“二次創業”,完成投資3.9億元,建成區面積擴大0.64平方公里,湖濱小區、文屏山森林公園一期開發、老城區排澇改造等工程投入使用,縣三小和第二幼兒園片區道路建設全面完工。小寨、江底、龍樹等7個集鎮建設基本完工,其余集鎮建設全面展開,共完成投資5.41億元,建成區面積擴大5.5平方公里,發展個體工商戶2856戶,累計轉移農村人口3萬余人。成功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試點推進會。
(九)解放思想創新體制機制,農村各項改革深入推進。繼續完善農業農村工作考評體系,實行風險金抵押考評制度,兌現年度考評資金49.2萬元。實行農業產業發展基金扶持制度,落實產業發展扶持資金453.9萬元。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已經完成,確權到戶51419戶,確權面積77.59萬畝。累計實施農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83個,總投資2600萬元。全面推行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12個鄉鎮均建立委托代理中心。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利投融資體制、基層農技推廣等改革工作有序推進、不斷深化。
在認真總結成績經驗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縣的農業農村工作仍然存在基礎設施落后、產業化水平低、農民增收難等問題。面對困難和問題,我們要千方百計想辦法、扎實工作抓機遇,不斷克服、不斷解決。
二、奮力拼搏,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臺階
根據中央和省市的部,我縣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和縣委七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堅持“大興水利強基礎,狠抓生產保供給,力促增收惠民生,著眼統籌添活力”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水利改革發展、農業產業化和推進扶貧開發三個重點,千方百計促進糧食穩定增產、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穩定。
按照這個總體要求,今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確定為:全縣農業增加值增長5%以上,糧食總產增長5%以上,烤煙生產收購17.5萬擔,改造中低產田地3.6萬畝以上,新增耕地有效灌溉面積3.1萬畝以上,解決3萬以上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累計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12萬人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以上,鞏固和解決1萬以上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圍繞目標任務,重點抓好8方面的工作。
(一)以加強水利設施為重點,著力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題,這說明中央和省、市都將下更大的決心、花更多的投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我們一定要牢牢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科學編制規劃,積極爭取支持,全面加快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要突出抓
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扎實做好月亮灣中型水庫建設前期工作,確保10月前開工建設,對貓鼻子、大巖腳等5座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啟動山洪泥石流非工程治理、中央小農水專項縣項目、趙家海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工程建設,加強灌溉水費征收,完成昭魯河白廟提灌站改造任務,完成1500件“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完成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建立用水總量控制制度,通過承包、成立用水合作組織、委托管理、租賃、股份合作、拍賣等多種管理方式,使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得到明確、經營方式搞活、管護責任落實,安全運行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穩步提升,做到建、管、用相結合,責、權、利相統一。切實抓好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二是要突出抓好中低產田地改造。扎實抓好3.6萬畝中低產田地改造,確保按質按量完成改造任務。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全面實施好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三是要突出抓好現代農業煙草項目。認真抓好2011年大水塘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確保2011年10月30日前竣工接受驗收,力爭將大水塘打造成為全市中低產田地改造示范典型。四是要突出抓好農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將一事一議項目首先安排在群眾最關心、最期盼、最想干的村組,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熱情。五是要突出抓好農村公路建設。加快王家橋至火德紅、龍樹至新街油路建設,盡快完成掃尾工程。完成100公里以上通村公路硬化、3個農村客運站和50公里村組公路建設任務。六是要突出抓好農業機械推廣應用。廣泛宣傳農村購置補貼政策,加大財政配套支持力度,完成中央農機購置補貼200萬元以上,使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11萬千瓦。七是要突出抓好農村電網改造。抓緊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全面落實城鄉電網同網同價政策,力爭完成電網建設投資1億元,農村戶表覆蓋率達到82%以上。八是要突出抓好生態建設。完成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12000口(農業10000口,林業2000口),加強鄉鎮“兩污”項目建設,做好造林綠化、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工作。
(二)以狠抓樣板示范為抓手,確保糧食持續增產。繼續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今年“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按照“穩定面積、優化品種、改善品質、主攻單產、增加總產”的思路,重點抓好3個方面。一是要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確保糧食面積穩定在60萬畝以上,其中:夏糧9萬畝以上、秋冬糧51萬畝以上。二是要層層舉辦樣板。要向科技要糧、向高產創建要糧、向提高復種指數要糧,在去年成功創建三片省級糧食間套種示范樣板的基礎上,落實縣、鄉、村糧食豐產示范樣板20萬畝(其中:玉米樣板9萬畝,馬鈴薯樣板 8萬畝,水稻樣板 2萬畝,小麥1萬畝)。大力實施糧食高產創建增糧工程,實施好“300畝核心區、2000畝展示區、10000畝示范區”的高產創建樣板5片,積極探索整鄉、整村糧食高產樣板推進工作,在水磨、龍樹2個鄉鎮實施馬鈴薯高產創建整鄉推進,在文屏鎮實施玉米高產創建整鄉推進,重點抓好雜交玉米制種基地建設,確保面積達到7000畝以上。三是要加大科技增收力度。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組織科技人員深入村、社田間地塊,切實提高科技到戶率和到田率,確保良種、玉米地膜覆蓋、科技措施普及率達到100%。力爭2011年糧食產量在無極端天氣的情況下達到15.1萬噸,增長5%。
(三)以發展優產業為先導,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按照發展好吃好喝的特色綠色農業、好銷好價的優質高效農業、好看好玩的休閑觀光農業的總體要求,重點抓好6個方面:一是要繼續抓好烤煙生產。以提高煙葉有效供給能力為主線,努力實現“一增五?!?目標。即:增加生產總量,保證計劃完成,保證質量提升,保證結構優化,保證出口備貨,保證煙農效益。有效杜絕粗放無序種植,在提高種植水平、提升煙葉質量、增加經濟效益上狠下功夫,確保17.5萬擔煙葉生產收購任務圓滿完成。二是要加快發展畜牧產業。以發展科學養殖示范小區和畜牧養殖大戶為重點,以強化疫情防控為保障,建立和完善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推進凍精改良等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推廣“熟改生”飼養方式,發展無公害規模養殖,實現畜牧養殖規模與質量并進。在新街、龍樹、水磨、文屏、茨院等鄉(鎮)新建8個年出欄生豬5000頭以上養殖村,扶持發展15戶年出欄生豬3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抓好15戶生豬養殖場建設,加快桃源肉牛養殖基地建設,推廣肉牛短期育肥技術。力爭實現家畜存欄128.3萬頭(只),家畜出欄114萬頭(只),實現畜牧業產值3.8億元以上,增長20%以上。三是要重點培育核桃、花椒優勢產業。在圓滿完成100萬畝核桃、花椒產業發展目標任務的基礎上。要強化撫育管理,組織全縣林業、科技人員深入一線指導群眾做好核桃、花椒撫育管理,層層舉辦撫育管理現場培訓會,直接通過技術人員承包培訓到村、到組、到農戶,全面提升核桃花椒撫育管理水平。要積極推廣推介,結合建黨__周年系列活動,認真組織籌劃好核桃、花椒產業發展 “四個一”活動,出版一本關于魯甸核桃的書、籌辦一次核桃文化藝術節或論壇、拍攝一部高質量的核桃花椒產業發展專題片、成立一批核桃花椒產業發展協會或商會,著力提升我縣核桃、花椒品牌,拓寬銷售渠道,為核桃、花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打開空間。要狠抓樣板建設,實行掛鉤領導和鄉鎮主要領導實名制。具體目標是:核桃示范樣板(文屏鎮1片,江底鄉4片,火德紅鄉3片,小寨鄉3片,龍頭山鎮5片,樂紅鄉2片,梭山鄉2片)共20片;花椒示范樣板(火德紅鄉1片,小寨鄉1片,龍頭山鎮5片,梭山鄉3片)共10片;每片樣板不低于5000畝連片。通過強化撫育管理、狠抓樣板建設、提升產業品位,力爭核桃、花椒產業到“十二五”末在2010年不變價的基礎上產值突破30億元。四是要加快馬鈴薯、果蔬等基地建設。種植馬鈴薯16萬畝以上,推廣三級以內脫毒馬鈴薯8萬畝以上,在江邊河谷地區發展冬早馬鈴薯2萬畝以上,力爭馬鈴薯產量達到24萬噸以上,產值突破4億元。著力加快冬早蔬菜及溫涼型蔬菜兩大特色基地建設,種植蔬菜18萬畝以上。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建辣椒定單生產基地1萬畝。切實改造和管護好現有櫻桃、蘋果等現有果園,新植大櫻桃1000畝,蘋果1萬畝,葡萄500畝。加大對水果協會扶持力度,力爭水果產值達到6500萬元以上。五是要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重點扶持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行業前景好、有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在資金、土地、信貸等方面給予支持,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開展品牌創建,發展名、優、特、新產品,加快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有機產品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增強我縣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要著力強化農產品市場開拓,鞏固和提升我縣農產品在周邊省市的市場占有率,建立農產品網上購銷平臺,支持網上交易,組織龍頭企業參加省內外各類農產品展示、展銷、推介活動,擴大影響力,力爭優勢農產品走出國門。要加快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新建25個農家店,12 個農村商品配送中心,使農家店的鄉(鎮)覆蓋率達到85%以上。要培育農產品經紀人隊伍,培訓農產品經紀人400人以上,發展“兩社一會” 組織 20個以上,拓寬農產品經營渠道,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四)以加大務工培訓力度為依托,著力發展勞務經濟。要把提高農民工工資性收入作為農民穩定增收的支撐。重點抓好3個方面:一是要盡快爭取啟動建設縣職教中心,以“陽光工程”、勞動力轉移培訓、科技入戶工程等項目為載體,抓好農民工培訓工作,促進農民工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向縱深推進。二是要努力開辟新的勞務市場。加強與省內外、市內外、縣內外重點企業的對接與聯系,擴大定單輸出規模,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三是要抓住縣內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多,建成投產企業增多等有利于就近就地務工的機遇,主動聯系用人單位,力爭最大限度安排本地農民工參與建設,讓農民工從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中得到實惠。通過努力,今年確保培訓農村勞動力2萬人以上,累計轉移12萬人以上,實現務工工資性收入12億元以上,純收入7億元以上。
(五)以實施整鄉整村推進為核心,著力抓好扶貧開發工作。要突出抓好3個方面.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的成績,部署今年的工作。去年全市的“三農”工作卓有成效,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農業發展比較平穩,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速度;二是農村改革的步伐在逐步加快,活力逐漸釋放;三是農村的基礎設施在不斷完善,尤其是水利、道路、電力、通訊,包括農村公共服務;四是農村生態環境有所改善。
當前中央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八膫€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是落腳點。黨的十九大提出,,從現在到2020年,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現在只剩下兩年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一針見血地指出全面實現小康的短板在農村。因此,我們各個縣市區、市直農口部門的負責同志一定要高度警覺,不能忽視農業和農村的發展,要高度關注農村,身體力行地幫助農民增收。實際上縣域經濟說白了就是農業農村經濟,不講農業、不過問農業、不熟悉農業的領導干部,都是不合格的,都是“忘本”的。目前,我們對農業的投入還不夠,領導干部花的精力也不夠。XX作為一個有800萬人口的農業大市,農民的問題不解決,不把農村這一塊搞上去,是無法全面建成小康的。所以,全市上下對“三農”工作必須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使命,在思想上真正重視起來,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過問,親自掛帥,親力親為地為“三農”發展解決問題。
新的歷史條件下,抓農業農村工作還靠老辦法是不行了,要不斷摸索,思路要清,方向要明。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我們對下階段全市農村工作的總體思路應該有一個清醒判斷,概括起來說即:農業現代化是目標,增加農民收入是目的,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是基礎,深化農村改革是動力,推進農村法治建設是保障,實施精準扶貧是重點。按照這一思路,下步要著重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定不移發展現代農業。農業不能永遠停留在農耕文明時代,一定要進入商品經濟時代。發展農業的目的就是要把農業像辦工業一樣,真正把農產品作為商品來生產,而不是滿足于自給自足。農業現代化就是要真正以工廠的生產方式來經營農業,既要讓它本身有價值,還要能夠產生剩余價值。一要集約化經營。集約經營必須搞規?;?,要打破現在一家一戶的經營模式,把土地流轉起來集中搞規模經營。通過規模經營,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會提高,分工會更細,有利于提高勞動效率,增加農民收入。二要標準化生產。農業生產也要像工廠里生產商品一樣,要有生產標準,不能違背規律,育秧有育秧的標準,下種有下種的標準,田間管理有田間管理的標準,要滿足各階段的生長條件,才能長的好。三要一體化產銷。傳統農業中每家每戶既是生產者、經營者,又是消費者?,F代農業一定要把產銷連接起來,要有專門的隊伍、專門的人員去對接市場,在市場和農民中尋找一個結合點,對準市場的變化來組織農民生產。四要機械化耕作。人工勞動效率太低,必須要實現機械化耕作?,F在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越來越少,愿意下地干農活的更少,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耕作勢在必行。
二、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這是搞好“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是發展產業促增收。首先是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來增收,讓優質安全農產品鼓足農民的“錢袋子”。其次是擴大規模。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別是要發展農業產業化,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讓農民獲得規模效益收入。第三是對接二三產業。一方面,用工業化理念改造農業,拉長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另一方面,用三產服務思維拓展農業功能。二是擴大就業促增收。把農村剩余勞動力剝離出來,去從事二、三產業,減少農民,轉移農民,引導農民進入務工經商新領域,激發農民的創造、創新、創業活力,通過減員來實現增收。三是落實政策促增收。減少了負擔,相當于增加了收入。要在不折不扣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確保及時、規范、足額發放各種補貼、救助資金的同時,全面落實減負責任制,高度重視涉農收費監管、審計監督和專項檢查,著力減輕農民的非生產性負擔。四是擴大服務促增收。各級各部門要著力擴大農村公共服務產品的覆蓋范圍,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通過減少農民的生產生活支出,間接來實現增收。
三、全力以赴推動城鄉一體化。城鄉發展一體化是我國未來十年經濟增長的動力,必將極大地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城鄉一體化既包括生產方式的一體化,也包括生活方式一體化,讓城鄉居民走一樣的路,住一樣的房,喝一樣的水。目前我們城鄉的生產、生活方式還有不小的差距,要實現一體化不是短時間能見效的,需要經過多年的努力,但一定要實現這個目標。一要完善集鎮規劃。要通過學習借鑒先進發達地區小城鎮規劃理念,把鄉鎮的規劃做好,然后再嚴格按照按規劃實施集鎮建設。二要推動集鎮建設。每個縣市區今年都要啟動兩個重點鎮的建設,建出品味,建出檔次,建出風格,建出特色。三要加強集鎮管理。建固然重要,管同樣重要。集鎮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據集鎮規劃和功能分區,分步分片,逐年推進,吸納人口聚集,帶動消費提升,同時加強集鎮的管理,實現富民強鎮。
四、持之以恒深化農村改革。重點要抓好四件事:一是產權制度的改革。農村改革排在第一位的是產權制度的改革,農民對農村資產基本上沒有所有權,農村資產不確權,產權制度不改革,農民還是一無所有。要把農民積極性調動起來,必然要讓農民成為所有者。目前首要的就是把農村土地的問題解決,中央、省里已經部署全面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我市要在XX年底之前把這個任務完成好。二是經營模式的改革。傳統的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經營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要加快推進農業家庭經營制度、農業合作經營制度、農業公司經營制度以及農業產業化經營制度的創新,尤其要建構集約化的家庭生產經營與專業化、合作化、產業化的多元服務體系相結合的農業新型雙層經營體系。三是金融體系的改革。我國的金融管制是非常強硬的,給農民貸款的風險比較大,因此農民的貸款通常是額度小、筆數多、程序繁雜。金融體制不改革,勢必會阻礙農業的發展。去年,我們在XX市成功推動了金融服務“三農”試點工作,各縣市區要學習借鑒,今年要在全市全面鋪開。四是社會化服務的改革。主要是“五服務”,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素質服務、流通服務。金融除了搞好改革,還要搞好服務,要構建相關服務體系,幫助農民對接銀行,規范貸款行為,收集金融信息??萍挤找愠砷L期行為,真正讓科技信息進村入戶。
五、扎實有效推進法治建設。農村的社會秩序問題是一個公眾十分關注的問題,農村社會秩序靠什么?有學者研究提出,一要有一個堅強的政黨,二是要有個法治政府,三要有嚴格的民主。這三條歸根結底來說還是靠法治。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遵法守法,首先是要崇尚法律,對法律要有所敬畏。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基層領導干部要提高遵法守法學法用法的能力,帶頭用法律辦事。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的領導,用法治的理念、務實的作風推進基層依法治理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指導和幫助基層加強法治建設,努力提高基層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要加強農民法律素質的培養,引導和支持農民群眾采取法律手段、利用合法途徑表達訴求,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農村自治組織要發揮自治功能和作用,在農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都要有明確的規范。
六、精準施策加快扶貧攻堅。精準扶貧是“三農”工作的當務之急,實現全面小康不能把農村尤其是貧困村丟了。我們提出“三年內消滅全市所有貧困村”的總目標,這個任務是十分艱巨的,尤其是貧困相對集中的地方,壓力更大。實現這一目標:一是搞好脫貧規劃。會后,各縣市區要把區域內有多少貧困人口、貧困到什么程度進行全面真實地摸底,然后根據摸底的情況制定XX年脫貧的規劃。XX年脫貧規劃制定后,必須逐年分解任務,拿出扎扎實實的、可以落地的年度規劃,逐年進行考核調度。二是配強幫扶隊伍。這次市委、市政府決定從市直單位中抽調人員,組建一批駐村幫扶工作隊,工作隊員一定要是精兵強將,下去駐點幫扶后必須見到成效,XX年內沒有幫助實現脫貧的原則上就不能回來。三是注重因地施策。每個扶貧駐村工作隊的扶貧工作要精準到戶,因地、因人施策,有養殖能力就幫扶搞養殖,有田間功夫就幫扶種好田,有勞動力就組織輸送到外務工,有哪些技能,有哪些特長,就要幫助他發揮出來,一定要精準到村,精準到戶,精準到人。
這次會議以后,全市上下要迅速行動起來,帶著責任,帶著感情,爭取在今年的“三農”工作中取得更大的進步,更好的成績,為農業農村農民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不辜負黨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期待。
同志們:
歲末年關將至。我們在這里召開會議,與各縣區人大、市直涉農部門的領導和同志們共同研究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交流人大農業農村工作的好經驗和好做法,這對于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進一步提高全市人大農業農村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結合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就如何做好全市人大農業農村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不斷增強做好人大農業農村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始終受到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并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深刻指明了農村實現小康社會在全局中的重要性、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我市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大市,農業問題,始終關乎全市發展大局。我市的農業與農村工作在中央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去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全市上下認真貫徹中、省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以農業倍增工程、扶貧攻堅工程、陜南移民搬遷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深化農村改革等為抓手,迎難而上、奮發進取,農業農村各項事業呈現了穩中有進、穩中提升、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去年,全市農業總產值增長5.4%、增速全省第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5%、增速全省第五。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漢中“三農”工作仍存在農業產業化水平偏低,農業仍然不強;城鄉一體化步伐緩慢,農村仍然不美;農產品市場化程度不高,農民仍然不富等問題。
在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作出了新常態的重要歷史判斷。在新常態的大邏輯下,深刻認識和牢牢把握我市“三農”工作面臨的新變化、新挑戰和新機遇,是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前提。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工作時提出:要努力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這“五個新”的重要指示,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提出了要求,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我們必須通過大力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和體制機制創新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通過實施農業倍增工程、扶貧攻堅工程增加農民收入,通過美麗鄉村、新型社區建設打造具有漢中特色的新農村。
多年來,各級人大農業農村工作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特點,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依法履行職責,改進監督方式,創新調研方法,服務人大代表,為促進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新的歷史時期賦予我們新的歷史使命。作為從事人大農業農村工作的同志,一定要認清形勢、牢記使命,履職盡責,扎實工作,努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積極作為,努力為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做貢獻
促進農業穩定增效、農村長期繁榮、農民持續增收,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努力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漢中“三市”建設目標是我們各級人大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們必須緊緊圍繞這個大局,充分發揮各級人大工作的優勢,積極作為,努力為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做出新的貢獻。
一是農業監督工作要進一步突出實效。全市人大農業農村監督工作,應當把切入點和著力點放在督促推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深化農村改革、改善農村民生、實施扶貧攻堅、提升農村工作水平上,重點抓好三個方面:一是圍繞農業與農村工作大局,有計劃地聽取和審議政府關于“三農”工作的專項工作報告,督促政府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委“三農”工作部署,解決廣大農民群眾普遍關注、迫切需要的問題;二是圍繞涉農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有重點地開展執法檢查,促進政府依法行政、公正執法,確保農業與農村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遵守和執行,依法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三是要加強跟蹤監督。要認真抓好有關部門整改情況的落實和反饋,對看準的問題、選準的議題,要盯住不放,敢于挺直腰板,堅持跟蹤到底。通過“監督—落實—再監督—再落實”推動問題解決。
二是農業調研要進一步突出重點。我們要緊緊圍繞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這一目標,緊緊圍繞中省市“三農”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和老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突出實施“十三五”農業農村工作方面的規劃,農村綜合改革和扶貧攻堅、推進特色產業富民收入倍增等重大問題,精心組織開展視察調研活動,積極探索符合市情實際的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加快農村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路子。形成一批有份量、有價值、可操作的調研成果,為黨委決策和人大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提供參考依據。
三是農業法制宣傳教育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加強涉農法律法規的宣傳。在推動“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實的同時,切實履行好人大自身普法責任,結合“六五”普法,加大普法宣傳力度,突出宣傳與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善于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法治在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營造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依法履職的能力和水平
市縣區人大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的同志要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其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要堅持學習和思考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努力將學習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實際效果。要深入學習農業農村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中央農村工作和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關于農業農村工作方面的方針政策等業務知識,學習借鑒兄弟縣區人大農業農村工作的好經驗,學習研究不斷發展變化的縣情,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務實之策、創新之舉。在實際工作中做到監督不圖形式,注重實效;建議不圖形式,注重落實。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善其能、盡其責。使人大農業農村工作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也使得人大的工作更富有生機和活力,開創我市人大“三農”工作新局面。
最后,祝同志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謝謝大家!
今天召開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及**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9年全市“三農”工作成效,研究部署2020年“三農”工作任務。剛才,黃市長傳達了市委王書記的批示精神,宣讀了表彰文件;農業農村局、水利局、八都鎮、西街街道四個單位作了交流發言。大家要認真貫徹落實王書記的批示精神,繼續奮勇拼搏,把今年的各項“三農”工作落到實處。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與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講三點意見:
一、總結成績、正視問題,堅定做好“三農”工作的信心
2019年,“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深入推進“三農”各項事業又快又好發展。一是農民收入始終走在**前列。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9元,增幅10.4%,連續13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幅近7年有5次位列**第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到2.06倍;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687元,增幅14.3%,連續八年保持在14%以上,獲得省政府督查激勵通報。二是各項考核工作圓滿完成。26縣發展實績考核排名全省第二,連續四年列入第一檔次,系**唯一;鄉村振興考核獲省級優秀;“消薄”三年任務圓滿收官,獲**市考核“優秀”等次;大搬快聚完成搬遷1973戶8006人,搬遷人數占**20%左右。三是農村業態多頭發展碩果累累。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68億元,增加值增長2.9%;創成全省首批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市;連續三屆獲得全省“河姆渡杯”糧食生產先進縣;高標準完成“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成功打造“**紅”茶葉品牌,入選全國名特優新產品名錄,我市獲評中國茶業百強縣;“**山耕”農產品銷售突破9億元,“**綠”高山蔬菜暢銷長三角;“**山居”營業總收入增長32.7%。四是新時代美麗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創成美麗鄉村省級達標村70個,其中精品村42個;“污水、垃圾、廁所”三大“革命”深入推進,我市代表浙江省在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現場會上作交流發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覆蓋率達82%,創成省級高標準農村垃圾分類示范村2個;近兩年提升改造農村公廁745座,基本解決農村入廁難、入廁臟等問題;高質量完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任務,其中8個鄉鎮創成省級樣板。2019年,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獲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通報,系全省唯一;獲得全省鄉村振興最高榮譽——“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稱號。五是鄉村治理更趨科學有效。行政村數從原有的444個調整至236個,調整率達46.85%;農業政務服務事項已達成“網上辦實現率、掌上辦實現率、跑0次實現率、即辦率、承諾期限壓縮比”5個100%;創新發行“農房貸”“鄉賢貸”,新增“三權”抵押貸款7790萬元;鄉村治理更加多元化,建成善治村27個、省級民主法治村4個,溪頭村村域治理工作得到省委車俊書記充分肯定。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各鄉鎮(街道)、各部門見勢早、行動快、抓得緊,貫徹落實“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的工作要求,堅決遏止疫情在農村地區傳播蔓延,千方百計做好重要農產品保供工作,積極組織開展農業生產搶收搶種、春耕備耕和農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和經濟社會正常運行贏得了主動。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四套班子,向奮戰在農村抗疫一線的廣大黨員干部和三農戰線的同志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慰問!
同時,我們也應當清醒看到,當前我市“三農”工作還是面臨諸多壓力。一是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事件帶來的壓力。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已有所緩解,但受到國外疫情加劇影響,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出現斷崖式下跌,農產品出不去、進不來。同時,受沙漠蝗蟲、非洲豬瘟等影響,糧食、生豬生產供給問題還需高度警惕。二是農民持續增收的壓力。從今年一季度數據看,我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2元,同比增長-1.5%,絕對值**第一,但增幅排名**倒數第二。疫情影響固然存在,但也暴露出我市農民增收的基礎還不夠牢固,仍需研究制定有力舉措,爭取實現“變道超車”。三是“三農”轉型升級面臨的壓力。我市農業生態產業、美麗鄉村、精準扶貧、鄉村治理等不少工作一直走在**前列,但想要向前再邁一步,就必須對轉型升級發展提出更高目標、更嚴要求。
二、對標對表、補足短板,確保與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今年,我們要緊緊圍繞“確保全市農村如期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總目標,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補齊“三農”短板,推動我市“三農”工作取得新突破新進展新成效。
一是抓好當前農業生產,爭取把疫情對農業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疫情期間農業生產要突出保供與安全。一要全力抓好主要農產品生產保供工作。始終端牢“飯碗”,堅決打好“糧、豬、菜”保質保量保供組合拳,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更穩;要殷實“米袋子”,將今年17.5萬畝以上糧食播種面積、1.38億斤總產量指標分解到鄉鎮,落實到村、到田,建設管護好農業“兩區”,落實農業“三項補貼”,推進農業“機器換人”,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要推進生豬增產復產,按照省美麗牧場建設和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六化”規范要求,加快推進在建規模養豬場項目和養殖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尚未開工的要盡快開工,原養豬場能復養的盡快復養,今年力爭生豬產能達到12.2萬頭以上,持續實現自給自足;要抓好“菜籃子”保障工程,加快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設,推動高山蔬菜等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確保市民“菜籃子”貨足價穩。二要加快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要堅持“項目為王”,以“五園”(省級種植業“五園”示范基地創建)“四帶”(高山精品蔬果產業帶、農旅體驗休閑產業帶、菌茶蜂特色產業帶、生態漁業產業帶)為樞紐,強化科技助農、安全護農、品牌興農,推動“竹茶菌蔬”和“蜂果藥”提質發展,加快構建我市健康優質農業體系;要堅持“品牌創優”,利用“基地+市場”直銷、線上直播、網上農博會、產銷對接會等手段,加快構建農產品品牌,實現生態農產品價值高效轉化;要堅持“生態招引”,加大對外選商引資力度,力爭引進一批帶動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的農業重點項目來龍投資,加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三要抓好農業安全生產。全面落實化肥定額制和農藥購買實名制,推進肥藥兩減,實施最嚴農產品質量管控措施,確?!吧嗉馍系陌踩?要抓好非洲豬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做好草地貪夜蛾、林業松線蟲病的防控工作,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植物疫情。
二是強化形美、神美、業態美,全域推進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一要打造花園鄉村,展現形體美。繼續高水平推進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今年要創建達標村70個,其中精品村19個;新增省級歷史文化重點村1個、一般村10個以上;全面啟動花園鄉村建設,按照**《花園鄉村建設標準》要求,選擇2個以上鄉鎮、26個以上行政村進行連片打造,爭取打造精品村7個以上;要認真謀劃好六大美麗鄉村組團(農文創意型、生態康養型、森林長壽型、海絲尋源型、近郊休閑型、漁樂體驗型),區域聯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要深化垃圾、廁所“兩大革命”,決不能讓“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柴草滿街擺、蚊蠅遍地飛”等歷史亂象重新抬頭;要全面消除亂堆亂放、亂扔亂倒、亂搭亂建等亂象,今年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村要達到100%。二要傳播好鄉風文明,展現神韻美。要秉持“村美人更美”的理念,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移風易俗,開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優秀鄉賢、好人好事、好婆媳等“最美”系列評選,著力培育家庭和睦、民風淳樸、崇德向善的文明鄉風;要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明確“門前三包”,引導群眾自覺保護環境;要建好用活鄉賢館、鄉賢窗、鄉賢廊,編寫編印鄉賢好故事,展示優秀鄉賢人物,營造重賢尊賢崇賢的良好氛圍;要順應農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熱切期盼,以農村文化禮堂為陣地,“種文化”與“送文化”相結合,加快實現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文化育民。今年要創建**市級紅色鄉村振興示范鄉鎮2個、示范村3個,提升打造進士名村8個,新建文化禮堂35家。三要培育好美麗經濟,展現業態美。要充分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依托并拓展清潔田園、綠色生產、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發展農事體驗、農家樂民宿、鄉村旅游、健康養生、電子商貿、鄉愁產業等新業態,讓綠色發展成為農民增收新渠道。今年要創建“**山居”精品民宿示范項目3個,新發展農家樂(民宿)30戶;謀劃好上茶街二期工程。
三是強化建機制、補短板、重服務,把農民增收的基礎打得更加牢固?!叭r”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增收問題,農民的腰包鼓不鼓、生活好不好是檢驗鄉村振興成效的最直觀標尺。一要建立機制,合力促進農民增收。建立一二三產、市鄉村聯動機制,把穩定農民工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加強產銷對接、提高經營性收入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多渠道推進農村資源價值轉換,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比例。今年要完成農民培訓680人以上,高素質農民培訓130人以上;力爭農民人均收入增幅繼續走在**前列。二要補齊短板,精準打贏扶貧攻堅戰。今年要全面消除8000元以下低收入農戶,這部分群體,只要納入低保,就能夠消除。所以,這塊工作要依托民政部門救助財產信息核對平臺,精準識別對象,確保一個都不拉下;面上要深入實施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全面小康行動計劃,加大產業幫扶、就業幫扶、金融幫扶等力度,做到精準扶貧。今年要完成“大搬快聚”任務4000人以上,其中整村搬遷2000人以上,全力打贏本輪扶貧攻堅戰。三要加強服務,著力壯大村集體經濟??茖W借鑒“飛地抱團”等成功模式,推進農村集體資源參與社會化配置、市場化經營,不斷增強集體經濟實力;加大服務力度和改革力度,對村集體經濟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加快項目落地;加強山海協作,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從“輸血”向“造血”轉變。今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且年經營性收入達到8萬元以上的村占比不得低于30%。四要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嚴格落實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引導土地經營權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要構建縣主導、鄉鎮主責、村級主體的宅基地管理新體制,穩慎推進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進一步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推進農村宅基地及住房確權登記發證工作,進一步規范農村產權交易管理;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質;加大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力度,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
四是強化一體化、人性化、數字化和均等化,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一要做到空間布局一體化。按照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的要求,進一步優化城鄉空間功能布局,形成相互銜接、覆蓋全域的城鄉規劃體系;鄉村規劃要健全“村莊規劃-村莊設計—農房設計”的規劃設計體系,積極推動“多規合一”;要按照“全域規劃、串珠成鏈、連片成景”的要求,做好市、鄉域層面美麗鄉村建設布局謀劃,既要抓村內的設計,也要根據區域人文積淀、資源稟賦、地形地貌等特點,打造各具山區、丘陵、平原、水鄉等魅力的美麗鄉村組團。二要做到兩進兩回人性化。深入實施“兩進兩回”行動,繼續實施鄉賢回歸工程,吸引專家、技術人員“上山下鄉”、大學生“家燕歸巢”、新時代鄉賢返鄉創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經營村莊美麗資源,暢通各類人才下鄉渠道,激發農村創新創業活力。今年,要培育農創客15名。三要做到數字鄉村現代化。要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加速農村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升級換代,提高數字技術在生產管理、產品流通、公共服務、鄉村治理等“三農”領域的普及率;推進鄉村建設和規劃管理信息化,探索建設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綜合監測平臺,開展傳統文化資源、歷史文化村落、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開發;推進農村管理服務數字化,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鄉村綜合服務信息化水平,實現“村民辦事不出村”。四要做到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解決“標準上城高鄉低、質量上城優鄉劣、制度上城鄉二元”問題,優化配置城鄉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設施,提高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推進鄉鎮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嵌入式養老護理機構建設,建成5個鄉鎮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打造“流動醫院”,實施偏遠山區“服務全覆蓋”精準對接計劃;大力發展遠程教育、遠程診療、數字圖書館等信息化載體,縮小公共服務供給的時空距離和質量差異;抓緊謀劃農村飲用水備用水源工程,爭取受益人口11.9萬人以上;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和美麗經濟交通走廊示范縣。
五是強化黨建引領、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著力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一要構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鄉村治理體系。全面做好村級組織換屆工作,推進村黨組織、村委會、經濟合作社主要負責人“一肩挑”,組織開展村黨支部書記鄉村振興專題大培訓,整體提升農村基層干部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廣“村民說事”等制度,引導農民積極參與鄉村治理,建立健全鄉賢參與融入機制,加強村民議事會、理事會、監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建設,健全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加強鄉村法治宣教,引導農村群眾自覺守法、用法;加快鄉村治理數字化平臺建設,建立問題建議“收集-交辦-辦理-反饋”閉環處理機制,及時回應解決群眾關切。二要深化“清廉村居”建設。規范鄉村小微權力運行,明確每項權力行使的法規依據、運行范圍、執行主體、程序步驟,健全村級權力監督體系;建立完善防范農村基層侵害群眾利益機制,切實解決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嚴防村居集體“三資”、扶貧惠民補助、村級項目工程等重點領域的腐敗風險。今年,要提升打造“清廉村居”27個,其中示范村10個。三要加強平安鄉村建設。完善“基層治理四平臺”和全科網格建設,充實農村警務力量;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村霸行為;加強農民群眾拒毒防毒宣傳教育,依法打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依法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活動、邪教活動打擊力度,守牢農村意識形態陣地。
三、強化保障、勇于擔當,確保今年“三農”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一要加強黨的領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堅決維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健全“三農”工作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落到實處;要壓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強化黨的領導;要建立干部配備優先考慮、要素配置優先滿足、資金投入優先保障、公共服務優先安排“四個優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障;要大力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工作隊伍,深化“三服務”活動,提高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實效。
二要強化要素保障。保證財政投入力度,預算內投資繼續向“三農”傾斜,確保財政投入與補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相適應;加強“三農”領域的金融供給,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業發展、農村建設;強化土地要素支撐,落實好省級鄉村振興用地政策,積極開展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努力破解鄉村產業振興和三產融合發展的土地要素保障問題。
三要凝聚工作合力。鄉村振興考核是省市縣三級黨委政府抓“三農”工作的指揮棒。各成員單位要牢固樹立鄉村振興“一盤棋”思想,對照職責分工,切實抓好各自的工作任務,加強與省、**市級部門的匯報溝通,做到鄉村振興考核和26縣發展實績考核“雙優秀”。農業農村局要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加強市本級鄉村振興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督查指導,明細任務清單、責任清單,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要加強鄉村振興宣傳動員,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激發社會各界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做好今年“三農”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一定要把握好鄉村振興這個“天時”、資源稟賦這個“地利”,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行動,銳意進取,扎實工作,為全市如期實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貢獻“三農”力量!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5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