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制定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和細致的計劃。制定方案的過程需要充分的溝通和協商,以確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充分考慮?,F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些優秀的方案實施過程和效果評估吧。
為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不斷創新扶貧幫困形式,規范工作程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為困難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使結對幫扶困難戶充分感受到黨的溫暖,為維護社會穩定,構造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根據上級有關要求,結合我局實際,現就文明單位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活動,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確保結地幫扶困難對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子女上學的,不因貧困而輟學;有危重病人的,能得到及時醫治;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家庭成員能實現再就業;每戶幫扶對象年上門走訪慰問不少于2次。
單位駐地所在社區內的3戶結對困難戶。
(1)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國際、國內形勢,做好結對幫扶困難戶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當前形勢,克服怨天尤人、消極悲觀、等靠依賴等思想情緒,堅定戰勝困難、擺脫困境的信心和決心。
(2)在向3戶結對幫扶對象各提供幫扶資金3000元的基礎上,對有勞動能力的結對幫扶對象,積極通過項目扶持、技能扶持、就業扶持等形式,幫助增強致富意識和工作本領;對子女難以完成學業的結對幫扶對象,采取建立長期助學計劃,使其順利完成學業;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處理能力的結對幫扶對象,通過發動黨員干部出資、出力,幫助其改善生活狀況,增強其生活信心。
(3)在重大節日期間,組織黨員干部到結對幫扶對象家中慰問和志愿服務活動。
(4)在宣傳公民道德新風尚、推行移風易俗和計劃生育、反對封建迷信、嚴格遵紀守法、維護社會治安、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方面積極發揮示范引導作用。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局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要定期研究結對幫扶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幫扶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2、精心組織,務求實效。要把結對幫扶活動作為密切干群關系,作為促進機關作風轉變的一件大事來抓,切實擺上位置,認真抓緊抓好。局幫扶工作人員要帶著感情,帶著熱情、帶著責任投身到幫扶活動中去,對幫扶對象做到政治上關心,經濟上資助,技能上培訓,生活上照顧,精神上慰問。要經常深入幫扶對象家中走訪,重大節日要開展慰問活動,及時掌握幫扶對象的動態情況,確保幫扶活動取得實效,不斷推向深入。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健全常態化救助幫扶機制,切實織密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底線,根據中共甘肅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甘肅省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工作方案》和省民政廳等相關部門印發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以現有社會保障體系為基礎,健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機制,確保低收入人口全部納入動態監測范圍,健全多部門聯動的風險預警、研判和處置機制,堅持快速預警、精準救助,實現對低收入人口風險點的早發現和早救助,真正做到發現一戶、監測一戶、救助一戶、動態清零一戶,從制度機制上兜住防止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
(一)低保對象。指按規定程序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家庭或個人。
(二)特困人員。指按規定程序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的城鄉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
(三)低保邊緣等易返貧致貧人口。指不符合低保、特困條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1。5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放寬到2倍),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相關規定的低保邊緣家庭,以及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防止返貧監測對象。
(四)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人口。也可稱支出型困難人口,其所在的家庭稱為支出型困難家庭。具體認定辦法由縣區人民政府制定。
(五)其他低收入人口。包括登記失業人員、已登記辦證殘疾人、新入學大學生、當年患重特大疾病和慢性病醫療費用支出較大等特殊困難家庭或者人員。
堅持信息化手段與傳統手段相結合、線上預警與線下調查相結合、個人申請與主動發現相結合,通過以下方式,做好低收入人口監測預警工作:
(一)個人申請。困難群眾可通過設在鄉鎮(街道)的社會救助服務窗口或政務服務“一門受理”窗口提出申請,也可通過設在村(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或社區工作站代為提出申請,并按要求提供家庭相關信息??h區要通過暢通社會救助網上、電話申請渠道,推廣使用社會救助手機app,實現社會救助事項“掌上辦”、“指尖辦”,為困難群眾救助事項申請、辦理、查詢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二)主動發現??h區要全面開展“黨建+救助”工作,將走訪、發現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列為村(社區)基層黨建重要工作內容,重點走訪未納入低?;蛱乩Ь戎B范圍的殘疾人家庭、無勞動力或弱勞動力家庭、有重病患者或慢性病人的家庭、遇到急難事項或意外事故的家庭等,主動發現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納入相應救助范圍,并將相關信息錄入信息系統。
(三)監測預警。
1、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數據庫??h區民政局要完善以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人口、易返貧致貧人口、支出型困難人口以及其他低收入人口為重點的低收入人口數據庫,鄉鎮(街道)要將經個人申請和主動發現的低收入人口信息及時錄入低收入人口數據庫。逐步將教育、人社、住建、衛健、應急、醫保等部門實施專項救助的信息,以及工會、殘聯等機構掌握的相關困難群眾信息錄入低收入人口數據庫。
2、優化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以困難群眾動態管理監測預警系統為基礎,拓展應用范圍,優化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功能,實現城鄉統籌、分層分級、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動態管理的目標,及時共享比對民政、醫保、人社、鄉村振興等部門數據,按月開展監測預警。
3、科學預警精準施救。對低收入人口中已經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的低收入人口,重點監測相關社會救助政策是否落實到位,以及是否還存在其他方面的生活困難,并對還存在困難的及時進行救助幫扶并持續跟蹤關注;對未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的低收入人口,重點監測其是否符合相關救助條件,一旦發現符合救助條件,及時納入相應救助范圍,切實做到主動發現、主動調查、主動施救,有效防止困難群眾返貧致貧。
加強社會救助資源統籌,根據低收入人口對象的困難程度和類型,分層分類實施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等救助幫扶措施,并積極開展服務類救助和慈善救助,做到精準識別、應救盡救。
(一)給予基本生活救助。
1、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人口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相關規定的家庭,經縣區民政局審核確認(實行權限下放的地方,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核確認),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
2、“單人?!闭?。對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殘人員、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人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重殘人員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和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重病患者是指患有當地有關部門(主要是醫保部門及衛生健康部門)認定的重特大疾病的人員,或者當年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及各類補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報銷,再實施醫療救助后個人就醫自付費用超過上年度家庭總收入的患病人員。對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的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屬于低收入人口的,按照低保政策及低保邊緣家庭政策執行;不屬于低收入人口的,救助漸退期結束后按規定退出。
3、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低收入人口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經縣區民政局審核確認(實行權限下放的地方,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核確認),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
(二)實施專項社會救助。
1、醫療救助。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口、易返貧致貧人口門診慢特病和住院發生的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后,個人自付部分按相關政策規定實施醫療救助。
2、就業救助。對城市低收入家庭中有勞動能力并處于失業狀態的家庭成員,按規定落實貸款貼息、稅費減免、培訓補貼、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優惠政策;對農村低收入家庭中有勞動能力的家庭成員,綜合運用產業扶持、勞務輸出、扶貧車間吸納、以工代賑帶動、鄉村公益崗位安置等政策,幫助其積極就業。
3、教育救助。對低收入家庭中符合條件的在校學生,通過發放獎學金、助學金、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助學貸款、相關費用減免等方式,實施教育救助。對于因身體等原因不能到校就讀的學生,采取“送教上門”的形式實施教育。
4、住房救助。對符合當地住房保障條件的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配租公租房或發放租賃補貼;對主要居住用房為危房的農村低收入家庭給予農村危房改造及農房抗震改造補助等住房救助。
5、受災人員救助。對遭遇自然災害的低收入家庭,根據受災情況給予必要的應急救助、過渡期救助、旱災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冬春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和遇難人員家庭撫慰、因災倒損民房恢復重建等救助。
6、其他救助幫扶。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人口,由有關部門給予殯葬費用減免、取暖補貼等??h區可根據實際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延伸至低收入人口,并提供必要的康復救助服務。
(三)給予急難社會救助。
對遭遇突發性、緊迫性、災難性困難或突發公共事件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低收入人口,給予臨時救助,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用好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探索由急難發生地受理申請、審核、發放臨時救助金,全面落實“先行救助”“分級審批”和“一次審批、分階段救助”等政策。
(四)開展服務類社會救助。
深入推進“資金+物資+服務”工作,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提供“四個一”服務,為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訪視、照料服務,切實改善和提升居住環境、個人衛生等基本生活條件??h區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積極發展社會工作服務,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導、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服務。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購買綜合保險,為其提供住院陪護、醫療報銷等服務。
(五)積極開展慈善救助。
支持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等社會力量,通過捐贈、設立幫扶項目、創辦服務機構、提供志愿服務等方式,參與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工作。對因病因學因殘等造成生活困難的低收入人口,引導支持慈善組織依法依規開展愛心公益、公開募捐等慈善活動,及時提供救助幫扶。加強慈善募捐與社會救助、救災、公共衛生安全等突發應急事件的統籌銜接,提升慈善活動項目化、規范化水平。動員引導相關企業、組織將對低保家庭、特困人員的救助幫扶措施拓展到全體低收入人口中。探索社會救助志愿服務新模式,積極發揮志愿服務在匯聚社會資源、幫扶困難群眾、保護弱勢群體、傳遞社會關愛等方面的作用。
(一)加強組織領導??h區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將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壓緊壓實工作責任??h區民政局要細化工作措施,定期督促調度,將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工作作為“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鞏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成果“回頭看”和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鞏固提升行動的重要內容,一體部署實施,確保低收入人口摸底排查、監測預警和救助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二)加強部門協同。各相關部門要密切協作,發揮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共同研究制定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措施,進一步明確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的具體救助政策和幫扶措施,配合做好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工作,及時化解困難群眾遭遇的各類急難愁盼問題??h區民政局要以低收入人口摸底排查為契機,主動加強與相關社會救助職能部門協同配合,全面摸清低收入人口底數,及時錄入低收入人口數據庫,為相關部門、單位和社會力量開展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提供支撐。
(三)加強宣傳培訓??h區民政局要通過印發宣傳冊頁,利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兜底保障和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政策,讓更多困難群眾了解政策、便捷申請救助幫扶。要加強對鄉鎮(街道)、村(社區)工作人員的政策、業務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確保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為深入貫徹《中共湖南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湘委鄉振組發〔20xx〕1號)、《關于印發湘陰縣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湘陰鄉振組發〔20xx〕2號)等文件精神,精準落實國家和省委有關部署要求,促進全縣脫貧戶和監測戶逐年持續穩定增收,特制定本方案。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核心任務,因村因戶落實幫扶增收措施,促進全縣脫貧戶和監測戶持續穩定增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全縣各鄉鎮(街道)、管委會要落實鎮、村兩級逐戶、逐項摸底排查脫貧戶和監測戶上年10月以來收入情況,歸類匯總、分析原因、預警研判,為落實增收幫扶措施提供重要依據。
(一)排查對象。
全縣脫貧戶、監測戶。
(二)排查內容。
排查脫貧戶、監測戶上年10月以來經營性、工資性、財產性、轉移性收入變化情況,重點排查可能出現的減收風險點。
6.上年有低保收入,因當年低保被取消導致的減收情況;
7.上年有相關政策性補貼收入,因當年補貼收入減少或取消導致的減收情況;
8.因家庭種養業遭遇自然災害導致的減收情況;
9.上年因幫扶工作務實管用而有相應收入,當年因幫扶工作不到位導致的減收情況;
10.其它原因導致的減收情況。
(三)工作方式。
1.全面排查。組織村(社區)干部、駐村(社區)幫扶干部逐村逐戶摸底排查,做到不落一戶。
2.對比測算。對照脫貧戶、監測戶上年收入明細表,對比排查當年同期實際收入,逐項計算(或預算)可能增減收的具體情況。
3.數據研判。對比脫貧戶、監測戶當年與上年收入變化數據,研判脫貧戶、監測戶家庭收入可能存在的增收、減收、收入持平等不同情況。
4.匯總分析。分級對應匯總村、鄉、縣脫貧戶、監測戶減收戶數及同比減收比例,匯總各項減收因素關聯戶數及所占比例。
根據逐戶逐項排查結果,因戶制宜落實幫扶增收措施,確保脫貧戶、監測戶當年家庭收入在上年的基礎上穩定增加10%以上。對于可能發生的各種減收情況,要有針對性落實替代增收項目,堅決防止脫貧戶、監測戶當年收入減少,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
1.落實種植業及合作社、大戶帶動生產幫扶增收措施。對具備家庭種植業生產且有發展意愿的脫貧戶、監測戶,從制定產業規劃、新品種選購捐贈、生產過程指導、新技術引進應用、購買保險、提供貸款、標準化生產、特色種植、指導農產品初加工、落實獎勵措施、開展消費幫扶產品認定、開展消費幫扶行動等方面落實幫扶增收措施。挖掘合作社、大戶帶動脫貧戶、監測戶生產增收潛力,落實技術指導員,開展技術指導培訓,暢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發揮幫扶部門和干部在農產品銷售上的推介作用。(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商務糧食局,鄉村振興局,科技局,地方金融服務中心,鄉鎮、街道、管委會)。
2.落實庭院養殖業幫扶增收措施。對具備發展庭院養殖業條件且有發展意愿的脫貧戶、監測戶,從制定養殖規劃、提供貸款、建設圈舍、購買捐贈仔畜、新技術引進、畜禽防疫、托管托養、購買保險、落實獎勵措施、開展消費幫扶產品認定、開展消費幫扶行動等方面落實幫扶增收措施。挖掘庭院養殖業增收潛力,落實技術指導員,開展技術指導培訓,暢通畜禽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發揮幫扶部門和干部以及社會幫扶企業、社團等在畜禽產品銷售上的推介作用。(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縣委統戰部,商務糧食局,鄉村振興局,金融服務中心,鄉鎮、街道、管委會)。
3.落實外出務工就業幫扶增收措施。對具備務工條件且有務工意愿的脫貧戶、監測戶,以縣、鄉鎮為單位從搭建用工信息對接平臺、提供用工信息、開展技能培訓、培樹勞務品牌、組織勞務對接、指導穩定就業、組織勞務輸出、開發本地務工崗位、簽訂規范勞務協議、提供維權服務、購買小額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常態化聯絡協調服務、提供轉崗服務、兌現相關政策補貼等方面提供幫扶。支持本地涉農項目建設和管護時廣泛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帶動幫扶人口就近就業。鼓勵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增加就地就業崗位。健全完善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幫扶長效機制。按規定對跨省就業的脫貧人口適當安排一次性交通補助。(責任單位:人社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鄉鎮、街道、管委會)。
4.落實公益性崗位就業幫扶增收措施。保持鄉村公益性崗位規??傮w穩定,加大各類崗位統籌使用力度,優先安置符合條件的脫貧人口、監測人口,特別是其中的弱勞力、半勞力,動態調整安置對象。健全“按需設崗、以崗聘任、在崗領補、有序退崗”管理機制,進一步規范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嚴格規范崗位安置流程,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加強公益性崗位日常管理,按時兌現差異化崗位補貼。及時糾正查處安置不符合條件人員、違規發放補貼等行為。對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務協議,每次簽訂期限不超過1年。(責任單位:人社局,農業農村局,財政局,鄉村振興局,林業局,水利局,鄉鎮、街道、管委會)。
5.落實幫扶車間就業幫扶增收措施。以縣為單位認定就業幫扶車間,把吸納幫扶人口就業作為對幫扶車間認定和支持的最重要標準。支持發展村集體領辦、合作社經營、單獨注冊企業經營、龍頭企業帶動經營等各種形式的就業幫扶車間。采取作坊式或家居式等不同組織形式,開展農產品初加工、手工制作、來料加工等生產活動,吸納有勞動能力和半弱勞動能力幫扶人口實現幫扶車間就業。延續支持就業幫扶車間費用減免以及地方實施的各項優惠政策。對就業幫扶車間吸納脫貧人口就業,可免費提供崗前培訓;對已認定并錄入省平臺的就業幫扶車間,對吸納脫貧人口就業5人(含)至9人、10人至19人、20人以上的,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月均工資1000元以上,分別給予1萬、2萬、3萬的以獎代補資金;對吸納脫貧人口穩定就業12個月以上,月均工資1000元以上,按照1000元/人標準給予穩崗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責任單位:人社局,財政局,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鄉鎮、街道、管委會)。
6.落實小額信貸幫扶增收措施。通過多種有效措施補足脫貧戶、監測戶當年因沒有小額貸款發展產業而減少的收益。繼續挖掘小額信貸潛力,實現符合貸款條件的脫貧戶、監測戶小額信貸“應貸盡貸”。對脫貧戶、監測戶加大小額信貸政策宣傳和需求排查,做到全覆蓋、無死角。有效解決符合貸款條件的脫貧戶、監測戶沒有貸款意愿、沒有生產項目、沒有必要勞動生產技能、沒有合作經營平臺、沒有銷售渠道等實際困難。對沒有貸款意愿的,幫助分析原因、對癥下藥;對沒有確定產業項目的,通過市場前景分析指導,幫助篩選合適項目;對沒有必要勞動生產技能的,引導參與技術培訓,提升生產技能;對自家種養有困難的,在本人自愿前提下,通過畜禽托養、土地托管等方式合作經營;對沒有銷售渠道的,發揮幫扶部門和干部以及社會幫扶企業、社團等推介作用,暢通線上線下銷售實現優質優價,解決賣難問題。(責任單位:金融辦,人民銀行,涉農金融機構,鄉村振興局,鄉鎮、街道、管委會)。
7.落實產業收益分配幫扶增收措施。培育有幫扶能力和意愿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完善幫扶產業“政府+企業+村集體+脫貧戶”的“四位一體”利益聯結機制。推廣訂單幫扶、股份合作、園區帶動、生產托管、資產收益、務工就業等有效幫扶模式。進一步規范產業收益分配管理辦法、流程。對有勞動能力、有半弱勞動能力的脫貧戶、監測戶,引導參加生產勞動或公益性崗位就業實現增收;對整戶無勞動能力的脫貧戶、監測戶,實行差異化收益分配。嚴格履行村集體制定分配計劃、村民代表討論、鄉鎮審核備案、村內公示公告的分配流程。對新建產業項目要明晰聯農益農績效目標。規范產業項目租賃承包合同或協議。鼓勵支持使用村集體產業收益資金獎勵補貼產業發展。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盤活村集體存量資產資源,讓脫貧戶、監測戶通過變股東實現穩定增收。(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高新區,鄉鎮、街道、管委會)。
8.落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幫扶增收措施。落實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對脫貧人口、監測人口中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人口,按規定納入農村低?;蛱乩藛T救助供養范圍,按照困難類型及時給予專項救助、臨時救助等。符合條件的重殘人員、重病患者等低收入人口,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范圍。對農村低保對象加強監測預警和動態管理,對家庭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低保對象,給予一定期限的救助漸退期,不再符合條件的按程序退出,對就業產生的必要成本,在核算家庭收入時適當給予扣減。過渡期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不計入家庭收入。加大低收入人口救助力度,對剛性支出較大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低收入人口,根據實際需要給予專項救助或實施其他必要救助。強化急難救助,實行“小金額先行救助”,事后補充說明情況。用好用足鄉鎮(街道)、管委會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全面落實“先行救助”“分級審批”政策規定。(責任單位:民政局,殘聯,鄉鎮、街道、管委會)。
9.落實扶志扶智幫扶增收措施。對內生動力不足的脫貧戶、監測戶,通過扶志扶智,增強其自主發展信心,提高其自主增收能力。引導脫貧戶、監測戶家庭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孝親敬老等優秀傳統美德,教育引導脫貧戶、監測戶子女履行贍養義務。引導脫貧戶、監測戶遵守村規民約,踐行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賦予其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組織脫貧戶、監測戶參與星級文明戶評選等文明創建活動,提升其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水平。培育宣傳自強不息典型,激發脫貧戶、監測戶自主發展、自主創業熱情。引導脫貧戶、監測戶參與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家庭種養業質效。推廣創辦農民夜校等培育職業農民的好經驗、好做法,實現智隨志走、志以智強,讓脫貧戶、監測戶既富腦袋又富口袋。(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鄉鎮、街道、管委會)。
10.落實駐村幫扶、結對幫扶增收措施。脫貧村、鄉村振興重點村、示范創建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村和軟弱渙散村等五類村派駐駐村工作隊和駐村第一書記,要協調做好各項幫扶工作,因地制宜推動各項幫扶政策措施落實落地,推動鄉村幫扶產業加快發展、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宣傳自主創業典型,激發內生動力,促進脫貧戶、監測戶穩定增收。繼續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按照“摘帽不摘幫扶”的原則,對幫扶責任人進行優化調整。幫扶責任人要全程參與脫貧戶、監測戶收入排查工作,因戶落實幫扶增收措施。(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駐村辦,鄉村振興局,鄉鎮、街道、管委會)。
(一)提高政治站位。開展脫貧戶、監測戶減收情況排查、落實幫扶增收措施,是落實國家和省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重大決策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各鄉鎮(街道)、管委會、各相關行業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樹牢底線思維,充分認識到實現脫貧人口穩定增收是杜絕規模返貧的底線要求,是當前鞏固脫貧成果最重要的政治任務。
(二)壓實工作責任。嚴格落實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縣鄉村三級要承擔主體工作責任,各鄉鎮(街道)、管委會鄉村振興辦要履行工作專責,相關行業部門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幫扶部門和幫扶干部要靠前指揮、全程參與、精準施策。
(三)制定工作方案。各鄉鎮(街道)、管委會要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具體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對照脫貧戶、監測戶上年收入逐項對比排查核算,對可能出現的減收風險點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各鄉鎮(街道)、管委會要在每年7月28日前完成摸底排查,邊排查邊落實幫扶措施,為當年9月30日核算脫貧戶、監測戶家庭收入提前做好準備;9月中旬前將落實幫扶措施的戶數、幫扶措施具體數量等工作情況,以鄉鎮(街道)、管委會為單位上報縣鄉村振興局。
(四)確保工作實效。強化作風建設,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對脫貧戶、監測戶排查收入和落實幫扶措施,要做到精益求精,不擺花架子、不走過場。要敢于較真碰硬,對發現的各類減收風險,都要邊排查邊落實補救措施。對因工作弄虛作假、不嚴不實導致規模性返貧的,要嚴肅追責問責??h鄉村振興局每年8月初將組織開展脫貧戶、監測戶穩定增收專項督查,對排查不精準、幫扶措施不力、減收風險點未消除、減收幅度較大的,要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通報,持續跟蹤督辦直至風險點消除,督查結果納入年末考核范圍。對出現嚴重問題導致脫貧戶、監測戶(抽查檢查及系統比對中發現5戶以上)收入下降的鄉鎮(街道)、管委會,年末考核實行一票否決。
為認真落實上級關于“防止貧困戶返貧和邊緣戶致貧”要求,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提高我縣脫貧攻堅工作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F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強化脫貧監測戶、邊緣戶幫扶措施方案如下:
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決策部署,把防止返貧致貧放在重要位置,嚴格按照脫貧監測戶、邊緣戶識別標準進行精準識別,不可隨意拔高或降低,強化精準幫扶,有效防止脫貧人口返貧和邊緣人口致貧,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已錄入的脫貧監測戶、邊緣戶及動態管理監測過程中新發生的脫貧監測戶、邊緣戶。
通過幫扶,有效消除脫貧監測戶的返貧風險,保證脫貧監測戶持續穩定增收,無返貧現象;有效解決邊緣戶生產生活中的困難,消除邊緣戶的致貧風險,防止邊緣戶致貧。全面解決好脫貧監測戶返貧、邊緣戶致貧問題,順利完成年度脫貧攻堅任務。
(一)邊緣戶幫扶。
建立防范致貧機制,阻斷致貧路徑,根據邊緣戶實際困難以及突發性變故,提供針對性幫扶措施,落實精準幫扶。
1.產業支持。一是邊緣戶享受貧困戶產業扶貧項目獎補政策。邊緣戶發展特色種養業,參照縣辦秘【20xx】10號和南扶產組【20xx】1號文件執行。二是將邊緣戶納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貧獎補范圍。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邊緣戶建立訂單生產、務工就業和入股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拓展邊緣戶增收渠道。對帶動邊緣戶增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享受相關獎補政策時,按照帶動貧困戶執行。三是將邊緣戶納入農業特色保險補貼范圍。鼓勵邊緣戶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業并參加農業特色保險,同等享受《阜南縣20xx年貧困戶產業保險實施方案》中貧困戶待遇。四是加強對邊緣戶技術指導服務。針對邊緣戶產業發展需求,組織農技人員開展對邊緣戶進行技能培訓和產業發展技術指導。(牽頭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2.就業支持。一是免費參加貧困勞動者專場招聘會。二是對邊緣戶中符合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含新生代農民工、退捕漁民)、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等五類人群實施免費就業技能培訓,并對初次參加技能鑒定的費用予以免除。三是邊緣戶家庭子女免費到技工學校就讀。四是對邊緣戶中符合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復員轉業退役軍人、刑滿釋放人員、高校畢業生、化解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和失業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網絡商戶、農村自主創業農民等九類人員個人發放最高額度15萬元的創業誠信無擔保貸款。五是對邊緣戶有創業意愿的可免費參加創業培訓。(牽頭單位:縣人社局)。
3.小額信貸支持。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邊緣人口,可納入扶貧小額貸款貼息政策給予支持。新申請扶貧小額信貸,借款人必須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無重大不良信用記錄,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必須通過銀行評級授信、有貸款意愿、有必要的技能素質和一定還款能力,借款人年齡原則上應在18周歲(含)—65周歲(含)之間。銀行金融機構應綜合考慮借款人自身條件、貸款用途、風險補償機制等情況,自主作出貸款決定。(牽頭單位:縣財政局金融辦)。
4.社保兜底保障支持。為鞏固脫貧成果,兜牢民生底線,對符合低保條件的邊緣戶人群,按程序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脫貧攻堅期內,納入農村低保的邊緣戶人均收入超過我縣低保標準后,可給予6個月的漸退期;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暫時仍有嚴重困難的邊緣戶可申請臨時救助,申請條件、申請程序按縣民政局等單位相關規程辦理。(牽頭單位:縣民政局)。
5.住房保障支持。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4類重點對象。針對邊緣戶中納入低保和分散特困供養的家庭,可以實施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以農戶自籌為主,政府補助為輔,分類補助標準為:重建房屋戶均2萬元,修繕加固戶均0.6萬元。(牽頭單位:縣住建局)。
6.醫療保障支持。
(1)一是落實對邊緣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對全縣邊緣戶優先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應簽盡簽”。二是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改善服務質量。著力解決基層群眾看病就醫痛點難點,合理配置醫療設施設備,推廣使用“智醫助理”,不斷提高診治能力。為邊緣戶失能、半失能、高齡老人、殘疾人、終末期患者等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上門醫療衛生服務,將醫療衛生服務從機構延伸至行政村、莊(社區)和邊緣戶家庭。三是強化信息系統監管、建立預警監測系統。依托《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錄入基礎信息,對邊緣人口實施分類管理,準確判斷因病返貧、致貧風險是否消除。監測范圍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國家扶貧標準1.5倍左右家庭,以及因病、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的家庭。(牽頭單位:縣衛健委)。
(2)一是對納入邊緣戶管理的人群住院及特慢病門診醫藥費用,經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各類補充醫療保險等報銷及優撫醫療補助后個人自付合規費用按省內50%、省外40%予以救助(未執行分級診療制度的救助比例降低10%),年度封頂1萬元??h政府設立邊緣戶醫療救助專項資金。邊緣戶醫療救助實行個人申請,各鄉鎮調查審核,醫保局審批,財政局撥付的救助方式。二是做好醫療救助縣級配套資金測算,確保醫療救助資金保障能力充足。(牽頭單位:縣醫保局)。
7.教育保障支持。健全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預警機制,加強對邊緣戶的教育幫扶力度,按照民政部門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邊緣戶子女信息,切實做好我縣各學段就讀的邊緣戶家庭子女教育扶貧助學工作。對符合資助條件的邊緣戶子女在縣內就讀的在校生由所在學校給予資助;對在縣外就讀的,由戶籍地中心學校及所屬學校與學生就讀學校聯系,敦促其按政策予以資助,并做好其受助跟蹤服務,確保教育保障支持政策惠及每個邊緣戶家庭,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失學。(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8.農村飲水安全支持。對邊緣戶家庭飲水管道未接通或出現破損等情況導致無法正常供水的,一律及時提供免費接通和維修服務。(牽頭單位:縣水利局)。
9.社會幫扶支持。各鄉鎮黨委、政府和縣工商聯結合實際,完善幫扶利益共享機制,將民營企業社會扶貧資助精準有效地配置到邊緣戶。用好“中國社會扶貧網”等平臺,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助困。多渠道籌措資金,為系統內未標注消除風險的邊緣戶購買“防貧”保險等,化解生活生產風險,消除返貧致貧隱患。(責任單位:縣扶貧局、縣工商聯、縣地方金融監管局、各鄉鎮)。
(二)監測戶幫扶。
在享受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政策的基礎上,根據每戶的實際情況,分析找準可能存在的返貧風險,在社會兜底保障方面提標擴面;在社會救助、臨時救助方面予以資金傾斜;對家庭中有勞動力的人口加強勞動技能培訓,通過就業扶貧載體建設等,幫助其轉移就業;同時多渠道籌措社會幫扶資金,及時化解生活生產風險。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助困。
(一)壓實幫扶責任。每戶邊緣戶都要明確一名幫扶聯系人,聯系人每月要開展入戶走訪,或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與邊緣戶加強聯系,及時了解生產生活現狀、致貧風險和發展需求,幫助落實救助幫扶措施,充分發揮聯系人作用。同時,駐村扶貧工作隊、兩委干部要加強跟蹤走訪。脫貧監測戶的幫扶責任人要一如既往壓實包保責任。以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促進持續穩定增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重點,積極推進20xx年“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制定和落實。針對脫貧戶的資源稟賦、真實意愿、自身能力和發展需求,由駐村扶貧工作隊、基層干部、幫扶責任人共同制定并落實后續幫扶措施,改進幫扶方式,提高幫扶實效。
(二)抓好政策落實。各鄉鎮要加強統籌,做好走訪排查、調查核實、精準幫扶工作,通過及時了解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生產生活現狀、致貧風險和發展需求,幫扶落實救助幫扶措施,制定措施清單,確保應享受的幫扶政策一項不漏,真正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各實施主體要加強業務指導,和鄉鎮溝通協調、密切配合,確保工作落實到位、政策精準到位。
(三)加強動態管理。各鄉鎮要加強動態排查,對因自然災害和家庭變故等原因出現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按照程序及時納入邊緣戶管理,并積極開展救助幫扶。對通過救助幫扶消除返貧風險的脫貧監測戶和消除致貧風險的邊緣戶,經鎮村匯總填報、縣級審核后,在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予以標注后保留信息。對返貧致貧風險已經消除的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可適時調整幫扶力度,但不做清退處理。
(四)嚴格工作紀律。各鄉鎮、各部門要嚴格按照程序和標準進行對象認定、政策幫扶、實行“誰簽字、誰負責”,切實擰緊責任鏈條。在調查摸底、申報審核過程中,對工作不負責,發現瞞報、漏報、虛報,存在弄虛作假、優親厚友行為,導致對象認定不準,政策落實不力的,將啟動追責問責機制,情節嚴重的給予黨紀政紀處理。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健全常態化救助幫扶機制,切實織密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底線,根據中共甘肅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甘肅省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工作方案》和省民政廳等相關部門印發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以現有社會保障體系為基礎,健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機制,確保低收入人口全部納入動態監測范圍,健全多部門聯動的風險預警、研判和處置機制,堅持快速預警、精準救助,實現對低收入人口風險點的早發現和早救助,真正做到發現一戶、監測一戶、救助一戶、動態清零一戶,從制度機制上兜住防止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
(一)低保對象。指按規定程序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家庭或個人。
(二)特困人員。指按規定程序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的城鄉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
(三)低保邊緣等易返貧致貧人口。指不符合低保、特困條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1、5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放寬到2倍),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相關規定的低保邊緣家庭,以及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防止返貧監測對象。
(四)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人口。也可稱支出型困難人口,其所在的家庭稱為支出型困難家庭。具體認定辦法由縣區人民政府制定。
(五)其他低收入人口。包括登記失業人員、已登記辦證殘疾人、新入學大學生、當年患重特大疾病和慢性病醫療費用支出較大等特殊困難家庭或者人員。
堅持信息化手段與傳統手段相結合、線上預警與線下調查相結合、個人申請與主動發現相結合,通過以下方式,做好低收入人口監測預警工作:
(一)個人申請。困難群眾可通過設在鄉鎮(街道)的社會救助服務窗口或政務服務“一門受理”窗口提出申請,也可通過設在村(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或社區工作站代為提出申請,并按要求提供家庭相關信息??h區要通過暢通社會救助網上、電話申請渠道,推廣使用社會救助手機app,實現社會救助事項“掌上辦”、“指尖辦”,為困難群眾救助事項申請、辦理、查詢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二)主動發現??h區要全面開展“黨建+救助”工作,將走訪、發現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列為村(社區)基層黨建重要工作內容,重點走訪未納入低?;蛱乩Ь戎B范圍的殘疾人家庭、無勞動力或弱勞動力家庭、有重病患者或慢性病人的家庭、遇到急難事項或意外事故的家庭等,主動發現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納入相應救助范圍,并將相關信息錄入信息系統。
(三)監測預警。
1、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數據庫??h區民政局要完善以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人口、易返貧致貧人口、支出型困難人口以及其他低收入人口為重點的低收入人口數據庫,鄉鎮(街道)要將經個人申請和主動發現的低收入人口信息及時錄入低收入人口數據庫。逐步將教育、人社、住建、衛健、應急、醫保等部門實施專項救助的信息,以及工會、殘聯等機構掌握的相關困難群眾信息錄入低收入人口數據庫。
2、優化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以困難群眾動態管理監測預警系統為基礎,拓展應用范圍,優化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功能,實現城鄉統籌、分層分級、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動態管理的目標,及時共享比對民政、醫保、人社、鄉村振興等部門數據,按月開展監測預警。
3、科學預警精準施救。對低收入人口中已經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的低收入人口,重點監測相關社會救助政策是否落實到位,以及是否還存在其他方面的生活困難,并對還存在困難的及時進行救助幫扶并持續跟蹤關注;對未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的低收入人口,重點監測其是否符合相關救助條件,一旦發現符合救助條件,及時納入相應救助范圍,切實做到主動發現、主動調查、主動施救,有效防止困難群眾返貧致貧。
加強社會救助資源統籌,根據低收入人口對象的困難程度和類型,分層分類實施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等救助幫扶措施,并積極開展服務類救助和慈善救助,做到精準識別、應救盡救。
(一)給予基本生活救助。
1、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人口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相關規定的家庭,經縣區民政局審核確認(實行權限下放的地方,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核確認),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
2、“單人?!闭?。對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殘人員、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人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重殘人員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和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重病患者是指患有當地有關部門(主要是醫保部門及衛生健康部門)認定的重特大疾病的人員,或者當年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及各類補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報銷,再實施醫療救助后個人就醫自付費用超過上年度家庭總收入的患病人員。對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的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屬于低收入人口的,按照低保政策及低保邊緣家庭政策執行;不屬于低收入人口的,救助漸退期結束后按規定退出。
3、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低收入人口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經縣區民政局審核確認(實行權限下放的地方,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核確認),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
(二)實施專項社會救助。
1、醫療救助。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口、易返貧致貧人口門診慢特病和住院發生的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后,個人自付部分按相關政策規定實施醫療救助。
2、就業救助。對城市低收入家庭中有勞動能力并處于失業狀態的家庭成員,按規定落實貸款貼息、稅費減免、培訓補貼、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優惠政策;對農村低收入家庭中有勞動能力的家庭成員,綜合運用產業扶持、勞務輸出、扶貧車間吸納、以工代賑帶動、鄉村公益崗位安置等政策,幫助其積極就業。
3、教育救助。對低收入家庭中符合條件的在校學生,通過發放獎學金、助學金、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助學貸款、相關費用減免等方式,實施教育救助。對于因身體等原因不能到校就讀的學生,采取“送教上門”的形式實施教育。
4、住房救助。對符合當地住房保障條件的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配租公租房或發放租賃補貼;對主要居住用房為危房的農村低收入家庭給予農村危房改造及農房抗震改造補助等住房救助。
5、受災人員救助。對遭遇自然災害的低收入家庭,根據受災情況給予必要的應急救助、過渡期救助、旱災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冬春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和遇難人員家庭撫慰、因災倒損民房恢復重建等救助。
6、其他救助幫扶。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人口,由有關部門給予殯葬費用減免、取暖補貼等??h區可根據實際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延伸至低收入人口,并提供必要的康復救助服務。
(三)給予急難社會救助。
對遭遇突發性、緊迫性、災難性困難或突發公共事件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低收入人口,給予臨時救助,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用好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探索由急難發生地受理申請、審核、發放臨時救助金,全面落實“先行救助”“分級審批”和“一次審批、分階段救助”等政策。
(四)開展服務類社會救助。
深入推進“資金+物資+服務”工作,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提供“四個一”服務,為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訪視、照料服務,切實改善和提升居住環境、個人衛生等基本生活條件??h區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積極發展社會工作服務,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導、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服務。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購買綜合保險,為其提供住院陪護、醫療報銷等服務。
(五)積極開展慈善救助。
支持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等社會力量,通過捐贈、設立幫扶項目、創辦服務機構、提供志愿服務等方式,參與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工作。對因病因學因殘等造成生活困難的低收入人口,引導支持慈善組織依法依規開展愛心公益、公開募捐等慈善活動,及時提供救助幫扶。加強慈善募捐與社會救助、救災、公共衛生安全等突發應急事件的統籌銜接,提升慈善活動項目化、規范化水平。動員引導相關企業、組織將對低保家庭、特困人員的救助幫扶措施拓展到全體低收入人口中。探索社會救助志愿服務新模式,積極發揮志愿服務在匯聚社會資源、幫扶困難群眾、保護弱勢群體、傳遞社會關愛等方面的作用。
(一)加強組織領導??h區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將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壓緊壓實工作責任??h區民政局要細化工作措施,定期督促調度,將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工作作為“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鞏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成果“回頭看”和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鞏固提升行動的重要內容,一體部署實施,確保低收入人口摸底排查、監測預警和救助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二)加強部門協同。各相關部門要密切協作,發揮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共同研究制定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措施,進一步明確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的具體救助政策和幫扶措施,配合做好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工作,及時化解困難群眾遭遇的各類急難愁盼問題??h區民政局要以低收入人口摸底排查為契機,主動加強與相關社會救助職能部門協同配合,全面摸清低收入人口底數,及時錄入低收入人口數據庫,為相關部門、單位和社會力量開展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提供支撐。
(三)加強宣傳培訓??h區民政局要通過印發宣傳冊頁,利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兜底保障和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政策,讓更多困難群眾了解政策、便捷申請救助幫扶。要加強對鄉鎮(街道)、村(社區)工作人員的政策、業務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確保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為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和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部署,根據《自治區民政廳關于全面開展低收入人口認定和動態監測的通知》(桂民函〔20xx〕1183號)精神,切實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加快構建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織密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底線?,F就《實施方案》如下:
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全面開展低收入人口常態化救助幫扶,健全相應工作機制,是打造多層次社會救助體系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本市重大決策部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推進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完善的重要舉措。要充分認識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工作的重要意義,周密安排部署,強化協同配合,合理統籌資源,根據低收入人口遇到的困難類型有針對性給予常態化救助幫扶,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根據《自治區民政廳關于全面開展低收入人口認定和動態監測的通知》(桂民函〔20xx〕1183號)。
(一)科學界定低收入人口的范圍,規范完善低收入人口認定程序。
低保邊緣家庭一般是指不符合低保、特困條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2倍(具體以市公布的標準為準),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相關規定的家庭。
支出型困難家庭是指不符合低保、特困救助供養條件,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當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減因大病重病、因重度殘疾(包括三級、四級精神、智力殘疾)、因高齡不能自理無人照顧、因大災或重大意外事故、因子女上大學交納學費等剛性支出后低于當地低保邊緣家庭標準,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相關規定的家庭。
對低收入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給予6個月的救助漸退期,不再符合條件的按程序退出;對農村低保對象收入核算時要扣減就業成本,無法查實的,按戶籍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優撫對象的撫恤金、優待金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兩殘補貼等不計入低收入人口的收入。
低收入人口認定按照申請、受理、審核、認定等基本程序進行,在認定過程中,通過入戶走訪、自主申報、基層發現、數據比對、群眾反映等方式開展,經過申報人承諾并進行初步篩查,納入日常動態監測和預警范圍。
根據低收入人口對象的困難程度和類型,民政部門分層分類實施基本生活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等救助幫扶措施,鄉村振興、醫保、教育等部門根據部門職責實施專項社會救助,做到精準識別、應救盡救。
(三)加強低收入人口信息共享。
民政救助部門將依托廣西社會救助信息管理系統,匯集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等數據信息,建立廣西低收入人口數據庫。以廣西低收入人口數據庫為基礎,建立與鄉村振興、醫保、衛生健康、殘聯等有關部門聯動和信息共享機制,每月積極參加鄉村振興局牽頭開展各部門信息共享與數據比對,為有關部門開展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提供支持,建立統一的動態監測平臺,及時搜集好相關專項救助幫扶信息,共同做好部門之間低收入人口信息共享工作。
民政救助部門通過日常走訪排查、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隨機抽查、數據比對等方式,對各鄉鎮低收入人口進行動態監測,對已經納入低保、特困等基本生活救助,重點監測相關社會救助政策是否落實到位,以及是否還存在其他方面的生活困難,仍符合低收入條件的要延續有效期;對發現家庭情況發生變化的,對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人口,及時按規定在信息管理系統上清除;對未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的低收入人口,重點監測其是否符合相關救助條件,一旦符合救助條件,立即啟動救助程序,及時按相關程序審核認定上傳并錄入廣西低收入人口數據庫。落實社會救助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舉措,做好農村低收入人口的摸底排查、監測預警和政策落實。
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以保障家庭基本生活為目標,依托全區現有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和救助程序,根據家庭困難類型給予相應救助。已認定為特困人員、低保、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的,按照現有制度實施。對遭遇突發性、緊迫性、災難性困難或突發公共事件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對其他困難對象,可根據家庭困難情況,鼓勵引導社會力量給予相應救助幫扶,鼓勵各鄉鎮便民、社保服務中心針對低收入人口,開展服務類社會救助。
(一)壓緊壓實責任。
(二)加強部門配合。
(三)強化宣傳發動。
20xx年是組織實施全縣“”扶貧開發規劃最為關鍵的一年,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對全縣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同時,認真落實黨中央和自治區以及伊犁州安排布署的扶貧開發工作任務,對于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扶貧開發工作,堅持用科學的扶貧觀抓好整村推進、勞動力轉移培訓、產業化扶貧“三項”重點工作,抓住機遇、緊緊瞄準貧困群體,把提高貧困人口收入水平作為扶貧開發工作的中心任務,以4個重點鄉和40個重點村為扶貧開發主戰場,從本縣實際出發,具體落實好自治區扶貧辦【20xx】36號和國務院32號文件精神,突出重點,合理安排,注重實效,加快貧困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繼續實施庭院經濟、計劃生育、殘疾優扶、畜牧興家、扶貧救助、抗震安居、技能培訓、勞務創收、產業帶動、社會扶貧等“十大扶貧工程”。通過整合扶貧資源,抓好一批扶貧開發項目建設,全面提升扶貧開發工作績效,確保扶貧開發工作在推進尼勒克縣構建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20xx年,全縣要完成自治區下達穩定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計劃2036人392戶的脫貧任務和伊犁州下達的3326人595戶脫貧任務,爭取使20%的低收入貧困人口人均收入達到958元和超過動態脫貧標準,貧困農牧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全縣確定400戶脫貧重點戶,爭取人均增收400元。全縣通過缺項補項確保20xx年自治區驗收的4個重點村基本達到整村推進“五通”、“五有”、“五能”標準。全縣培訓貧困勞動力1萬人(次),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20xx人,重點培植和扶持龍頭企業帶動20xx戶貧困戶穩定增加收入。
(一)抓好整村推進,改善貧困鄉村的生產生活條件。
以整村推進為平臺,堅持高位推動,加強資金整合力度完善缺項補項項措施,按照“統一規劃、集中使用,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大力支持農口資金的整合,集中力量解決重點驗收村“五通”、“五有”、“五能”的缺項補項問題,當年財扶項目資金70%將用于驗收村和試點村的整村推進建設。首先確保四個驗收村(克令鄉薩拉尕什村、烏贊鄉吐爾克買里村、胡吉臺鄉烏蘭布魯克村、烏拉斯臺鄉巴彥郭勒村)完成整村推進缺項補項任務。重點抓好扶貧項目資金計劃的落實,爭取財扶資金、以工代賑、扶貧貼息貸款、外資項目、社會扶貧五塊資金,總額超過3000萬元,實施50個以上的整村推進缺項補項建設項目,覆蓋貧困人口1萬人。積極做好“整村推進連片開發”試點工作的前期準備,減貧重點放在西三鄉,通過區域性扶貧開發,緩解我縣連片貧困問題。同時,20xx年全縣將爭取和確認10—20個州級和縣級扶貧開發重點村,擴大扶貧開發的覆蓋面。認真實施好抗震安居扶貧工程,完成2698戶抗安工程任務,結合整村推進驗收計劃,把抗震安居工程作為扶貧開發一項十分重要工作穩步推進。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積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積極爭取和實施好集體經濟扶貧項目,實現23個“空殼村”村集體經濟積累達到10萬元,爭取10“空殼村”村集體經濟年收益達到5萬元的目標。
(二)抓好勞動力轉移培訓,增強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
著重加強貧困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促使貧困勞動力掌握一技之長,實現穩定就業,從根本上擺脫貧困。同時,根據市場需求,依托職業學校和扶貧培訓基地,開展訂單培訓,全縣將確認20—50個技能培訓點,全面實施貧困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工程,尤其要抓好少數民族貧困農民的漢語培訓。通過崗前技能培訓,引導貧困農牧民從事餐飲、運輸、建筑、家政服務等行業。積極組織、引導貧困勞動力輸出轉移,大力實施“5+2”勞務創收扶貧工程(即:每年輸出貧困勞動力5000人,年凈創收20xx元),拓寬非農收入的領域,提高工資性收入的比例,使當年非農收入的增長額占到貧困戶增收額的40%以上。20xx年,全年計劃培訓貧困農牧民總數達1萬人(次)。
(三)抓好產業化扶貧,發揮龍頭企業帶動貧困農牧民增收的功能。
把產業化扶貧作為增加貧困人口農牧業生產性收入、提高貧困鄉村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按照“規?;a、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的要求,大力推進產業化扶貧。實施“5321”產業扶貧工程(即:爭取到20xx年每戶戶均達到5頭牛、30只羊、20只雞或鵝、10畝農作物高產田)。在確保糧食自給的前提下,要大力發展高效種植業特別是設施農業和農區畜牧業;同時,要加快傳統畜牧業的改革步伐,走牧民定居、牧農結合的路子。不斷調整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貧困鄉村的專業化、規?;?、組織化和標準化程度,做大做強貧困戶穩定增收的特色主導產業,培育和確認新疆褐牛、伊犁白鵝、尼勒克縣“六辮紅”大蒜、脫毒大蒜、鴕鳥繁育等5—10個示范鄉和示范村。20xx年,全縣將確認3---5個縣級扶貧龍頭企業,申報1-2個自治區級扶貧龍頭企業,盡快形成縣有龍頭企業、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的產業化扶貧格局。
(四)抓好社會扶貧,構建和諧扶貧運作機制。
堅持進村入戶,實施干部包扶。加強與中央、自治區、州直機關等定點幫扶單位和東西扶貧協作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的溝通交流,繼續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發揚扶貧濟困的美德,扶持貧困鄉村發展。挖掘社會扶貧內在的潛力,拓寬社會幫扶領域和方式,既發揮行業部門優勢對口支援,又切合實際狀況解決吃穿住等實際困難,既無償扶貧濟困,也互惠互利進行雙贏合作,不拘形式,突出成效,使社會扶貧在扶貧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積極實施好“42225彩虹計劃”社會扶貧工程,即:州、縣、鄉、村四級責任幫扶4000人結對子幫扶20xx戶貧困戶。另外,200名社會扶貧志愿者幫扶200戶貧困戶,爭取社會各界扶貧總資金總額達到500萬元,籌建尼勒克縣扶貧基金會;助建2個扶貧醫院和5個“扶貧超市”,全面推行縣級機關定點幫扶村量化考核制度,加大縣級機關幫扶資金投入力度,及時做好社會幫扶工作的公示、宣傳、總結、表彰工作,增強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工作的積極性,舉全縣之力,集全社會之能,解群眾之貧,大力營造扶貧開發的濃厚氛圍,使社會扶貧成為促進和諧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
(五)抓好進村入戶,實現貧困戶收入的突破性增長。
把增加貧困人口收入作為核心任務,用增收體現扶貧開發的效果。認真研究扶貧開發重點村和扶貧到戶的增收方案,一戶一戶地制定增收措施,確保覆蓋面廣、帶動力強、見實效快的增收措施進村入戶。根據貧困戶的需求和特長,逐戶研究設計扶貧項目,徹底改變分散使用力量、不分貧富一起扶的現象。充分利用貧困戶建檔立卡的成果,全面掌握貧困戶受益的情況。堅持從實際出發,采取適宜、多樣的方式,扎實做好進村入戶工作,避免表現化、形式化。重點實施好安居樂業庭院經濟扶貧工程,其內容是“四帶”、“五起來”,(四帶:帶著感情去鄉村、帶著親情去農家、帶著激情去蹲點、帶著熱情去扶貧;五起來:房子亮起來、院墻圍起來、院內綠起來、家禽養起來、勞務輸出干起來)。20xx年,全縣要建立和確認10庭院經濟扶貧示范小區;萬頭優質奶??h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選定一個扶貧開發重點鄉新建一個千頭優質奶牛鄉;選定一個重點村為新建百頭優質奶牛村;啟動和新建“大蒜村”、“肉鴿村”、“貝母村”、“養牛育肥村”、“養羊育肥村”、“大棚村”、“刺繡村”、“鴕鳥村”、“土雞村”、“養鵝村”、“火雞村”等15個專業村。同時,重點實施好計生扶貧幸福工程、殘疾人優扶工程和貧困婦女“畜牧興家”扶貧工程,充分調動貧困戶脫貧的積極性。增強扶貧資金項目的引導、支撐、輻射功能,確保扶貧效益最大化。加大對自治區確認的小康建設示范鄉和示范村的投入力度,同時,確保低收入貧困人口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面達到100%。另外,認真實施好“兩建一補”扶貧救助工程,即:建立扶貧救助基金會,建立扶貧救助網絡,除對低收入貧困人口實行最低生活定補救助之外,由縣扶貧救助中心利用扶貧救助基金對農牧區喪失勞動能力的特困人口嘗試和開展實物供給等救助活動。
(六)抓好科技扶貧,引領扶貧開發向縱深發展。
要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以科技扶貧為主線,向科技要扶貧效益,不斷提高扶貧開發的科技含量,以促進貧困鄉村和農牧民穩步增收。充分發揮尼勒克縣的資源優勢,選準項目,建好基地;滾動發展,綜合開發。著重建設好脫毒大蒜、脫毒馬鈴薯、旱作馬鈴薯、新疆褐牛繁殖推廣、駝鳥繁殖、澳州羊駝引進、肉鴿養殖、火雞養殖、伊犁草原牧鵝養殖、哈薩克婦女刺繡、果蔬保鮮庫等10個科技扶貧基地。全縣以點代面,示范引導,建設100-200戶科技扶貧示范戶,。20xx年,要依靠先進實用技術的導入,培育特色產業和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牧民,讓貧困農牧民從科技扶貧的實際應用中增長致富本領。爭取自治區科技扶貧成果展示會在我縣召開。通過大力推進科技扶貧,將提高我縣科技扶貧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績效。
(七)抓好和外資項目,拓展外資扶貧領域。
積極拓寬外資扶貧的范圍、領域,豐富外資扶貧的內容,不斷增加合作伙伴,開展富有成效的投資合作項目。構筑外資項目利用平臺,建立外資扶貧規劃和協調機制,保障外資項目辦公室的正常運行,加強與國內扶貧資源的整合,增強外資扶貧的實際效果,為貧困鄉村提供更為廣泛、更為有力的外資扶貧服務。具體抓好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唐布拉旅游風景區綠色扶貧項目的建設、管理工作,啟動國際農發基金(ifad)項目,借助外資參與扶貧開發,助推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20xx年,外資項目進入啟動階段,按照縣委11號文件精神,縣委組織、人事部門要及時協調人員,落實機構編制,保證人員到位。
(八)抓好扶貧開發規劃項目庫建設和制度落實,強化扶貧資金項目管理。
1.扶貧開發規劃要以鄉(鎮)場為基本單元,以貧困村為基礎,先編制村級扶貧開發規劃,再在村級規劃基礎上編制鄉(鎮)場和縣級規劃。村級規劃一是要在縣扶貧開發局的指導下,按照向自治區申報的40個貧困村指標和縣政府依據貧困狀況確認定的縣級貧困村而編制;二是要明確奮斗目標、建設內容、實施措施、幫扶單位和資金來源等;三是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統一評估論證并批準;四是由縣扶貧開發局匯總報州扶貧辦和自治區扶貧辦備案。
2.通過規劃建立20xx-20xx年縣、鄉扶貧開發規劃項目庫。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每年10月份以后可根據實際需要和縣人民政府規定的扶貧開發規劃原則和程序進行適當調整。今后每年度的扶貧開發項目計劃必須從扶貧規劃項目庫中選擇編排,凡未列入扶貧規劃項目庫的項目,不能安排使用扶貧資金。
3.在財政扶貧資金、扶貧項目的安排上,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將在自治區下達的資金指標內,從本縣實際出發,貧困村之間適當平衡,但也要體現重點,其中70%用于自治區當年驗收的貧困村發展生產。同時,項目的資金補助標準不得高于自治區規定的標準;項目要由縣扶貧開發局會同縣財政局審核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后申報,項目下達后由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統一研究、安排下方可組織實施。
4.要鞏固“制度落實年”的工作成果。全縣的扶貧工作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國家的扶貧開發方針政策和自治區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按照國務院扶貧辦《關于進一步加強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和扶貧動態監測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進一步規范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組織專門力量,集中人員,高質量地完成建檔立卡任務,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縣設立微機檔案。另外,完善扶貧資金監管體系,對扶貧資金運行實行全程監控。落實《財政扶貧資金績效考評試行辦法》,對財政扶貧項目運行、扶貧資金管理、扶貧效益分析等情況繼續進行績效考評。同時,要認真落實縣委、縣人民政府尼黨發[20xx]11號《關于進步加強扶貧開發工作的決定》精神,不斷建立和完善扶貧開發長效機制,縣、鄉、村三級層層落實扶貧開發目標責任書,堅決實行扶貧開發“一票否決制”??h財政20xx年列入預算的100萬元縣級扶貧配套資金,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具體研究扶貧項目,并落實到當年農口資金整合的重點驗收村。
(九)統一認識,加強領導,完善機構,高位推動,堅持扶貧就是講政治的基本要求。
20xx年扶貧開發繼續實行高位推動和“一把手”負責制,各鄉(鎮)場政府必須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把加強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以及自治區、自治州和縣委工作導向的具體行動落到實處。要健全縣、鄉、村三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在扶貧開發中強化政府行為,把具體措施落實到貧困村、貧困戶。同時要切實充實和加強縣、鄉兩級扶貧開發工作機構力量,穩定人員,改善條件,加強培訓,提高素質,增強扶貧開發的組織領導和協調管理能力。要認真落實尼黨發【20xx】11號文件精神,縣委組織部、人事、機構編制要大力支持縣、鄉兩級扶貧開發工作機構建設,強化人員力量,強化部門職能,強化考核管理,切實保證扶貧開發工作卓有成效地開展。
(十)加強調研,全面協調,認真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
加強調研,全面開展扶貧規劃工作。扶貧規劃工作是深入各鄉、村和貧戶整個工作的過程,是反復思考形成思路的過程,也是明確發展方向、堅定信心的過程。這是要求必須在準確把握發展方向、進村入戶、深入調查研究,吃透基本情況,在理清發展思路的基礎上開展規劃工作。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要做到:一是認真總結“十五”扶貧開發的經驗,找出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二是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結合我縣實際,緊緊抓住全面實施新農村建設和建設小康社會的薄弱環節;三是適應扶貧開發新形式加快扶貧開發步伐;四是深入了解貧困村急需實施的項目和群眾的所想所盼的問題;五是充分應用已有的扶貧成果,超常規地推進扶貧開發工作。
20xx年,我縣扶貧開發工作雖然任務重、難點多、壓力大,但我們相信,在上級扶貧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的扶貧開發工作一定能夠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為認真貫徹x的部署,著力推進扶貧解困工程,大力轉變干部作風,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進“掛包幫結對子”活動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x周年,制定幫扶計劃如下:
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不斷創新扶貧幫困形式,規范工作程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為困難職工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使特困家庭充分感受到黨的溫暖,為維護社會穩定,構造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xxxxxxxxx。
1、政策幫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其在就業、就醫、就學、冬季取暖、法律援助、生活困難等方面提供服務。
2、思想幫扶。幫助其客服等、靠、要思想,引導起強化勤勞致富觀念,樹立自主擇業、競爭就業的觀念,樹立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就業觀念,樹立職業不分貴賤、勞動光榮就業的觀念。
3、物質幫扶。在“春節”、“古爾邦節”、“肉孜節”、
“五一”、“七一”、“十一”、“元旦”等重大節日期間對其進行不少于5次的走訪慰問,通過物質經濟支持、幫扶、協調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1、倡議我單位全體干部職工為其進行一次愛心捐款。
2、不定期的對其家庭成員進行專人的心理疏導,幫助其重塑信心,使幫扶對象能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3、與州殘聯取得聯系,為其最大程度的爭取殘疾人優惠政策。
4、針對孩子病情為其解決因疾病帶來的種種不便。
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的首戰之年。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扶貧開發工作精神,加快我縣精準脫貧攻堅步伐,確保完成和實現脫貧攻堅年度工作目標,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五個一批”精準脫貧措施,積極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到。
年末,計劃實現現有。
18。
個省級貧困村中。
7
個貧困村脫貧出列,現行標準下。
5500。
人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總任務。
13310。
中的。
41.32%。
)。(詳見附件)。
1+n。
”脫貧攻堅系列政策措施落實,加大財力、物力、人力等資源投入,促進幫扶對象加快脫貧。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
80%。
上用于產業發展項目,用于精準扶持脫貧人口。以工代賑資金要重點投放到貧困村。少數民族發展資金解決少數民族貧困人口脫貧問題。其他幫扶資源也要體現精準扶貧原則。
按照。
“全面啟動、聯動投入、滾動實施”的方式,全面啟動。
18。
年年底。
7
個貧困村脫貧,
2017。
年年底。
6
個貧困村脫貧,
2018。
年底年底。
5
個貧困村脫貧。提前完成脫貧任務,可對脫貧進度進行適當調整。
基礎設施是貧困村加快發展的重要支撐,脫貧攻堅必須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各相關部門要對照縣脫貧攻堅實施意見制定年度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對建設規模、建設地點、建設標準、資金籌措、惠及能力等方面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調度、年底有結果”,及時向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報告項目進展情況。要全面提升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快貧困村交通“四項”工程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積極推進農村電網改造、自然村通信和互聯網建設,為貧困村、貧困群眾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創造有利條件。
堅持集約化、市場化、精準化產業發展方向,順應市場和產業需求,持續做強。
“
112。
+
按股分紅”等方式,讓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堅持開發式產業扶貧,不能以為貧困戶購買種子、化肥等簡單幫扶形式代替項目開發式扶貧。推動扶貧項目可持續發展。擴大財政扶貧資金轉為經營性資產比例,通過股權量化到戶的形式,發揮集體組織作用、專業戶帶動能力,使貧困戶作為經濟組織成員,確保長期分享入股收益。鼓勵村集體資本、新經濟體資本與扶貧資金融合實施項目,優先保障貧困人口持續受益。
“省級領導帶頭包保、省直單位和黨員干部重點包保、市(州)直單位和黨員干部定向包保、縣(市、區)直單位和黨員干部兜底包?!钡墓ぷ饕?,堅持領導帶頭,實行市、縣、鄉三級聯動包村落戶。嚴格駐村幫扶工作隊制度,選調得力人員駐村幫扶,對身體弱、脫不開、幫不上的干部要抓緊調整。駐村干部要不斷提高幫扶能力,當好扶貧政策的宣傳員、精準脫貧的指導員、扶貧項目的輔導員、幫扶資金的監管員、扶貧成效的檢驗員。引導受幫扶單位和貧困戶牢固確立自力更生、自強自立的思想?!皫头觥辈皇谴蟀髷埵降娜?,不是單純給錢給物上項目,幫助明晰發展思路等智力投入也是幫扶。
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方式、內容、措施等方面,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穩步推進貧困退出機制。按照省統一制定的具體退出辦法,依據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有序推進。貧困人口退出按下達的任務落實(見附件)。
年初要鎖定目標,年底做好銷號出列;貧困村嚴格按退出標準出列,各鄉鎮確定的年度計劃報縣備案。開展重點工作考核考評。實施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考評,重點引導扶貧資金使用精準、管理規范、效益提升。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大抽檢力度。積極探索扶貧新業態、新形式。推動金融扶貧,加大商業銀行扶貧力度。積極推動電商、光伏、金融、生態等扶貧試點。積極探索開展股份合作、集體經營、企業帶動、聯戶經營、委托管理、承包租賃等形式多樣的產業扶貧形式。建立清晰的利益聯結機制。無論采取哪種帶動形式,都要建立健全制度,確保與貧困戶利益實現精準鏈接。采取法律約束、社會監督等措施,通過資產抵押、投保等防風險手段,保障貧困戶在扶貧項目中真正受益。
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清醒認識脫貧攻堅任務的艱巨性、緊迫性。嚴格落實。
合力開展扶貧攻堅。
要加大財政投入,精準地用到貧困人口脫貧上。下大力量抓好使用和管理等重要環節,目標鎖定在精準脫貧和規范化管理上。要明確資金項目分配使用管理部門的主體責任,做到全程可追溯??茖W安排脫貧時序,超前謀劃資金使用方案,保證資金到位接得住、用得上、見效快。適應新形勢、新情況需要,抓好存量資金清理,調整使用在精準脫貧上。
2014。
年及以前年度下達的財政專項扶貧結轉資金,截止到。
年
7
月
1
日項目仍未啟動實施的,省財政收回統籌安排,繼續用于專項扶貧。要堅持資金項目管理招投標、公示公告、資金報賬、項目驗收等制度,在陽光下運行項目和資金。要加大資金項目檢查、審計、監督力度,從嚴查處截留、擠占、挪用、貪污、揮霍扶貧資金的違法違紀行為,依法依紀依規處理責任人。
“精準”問題,要真正在解決問題中推進工作。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必須下到項目建設點,下大力氣研究制定項目帶動機制辦法,絕不允許出現扶貧資金未精準落實到貧困人口的問題?!熬珳省笔请y點,也是廣大干部帶動群眾攻堅的重點。要加快項目審批和資金下達進度,加快各項工作節奏,抓住農時,抓住基礎設施建設季節,確保扶貧項目早落地、早施工、早受益。
結合我校實際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繼續堅持集體備課制度,以教研組為單位,同課教學人員集體備課,定期教研,把教研活動滲透到教師的日常工作中。對于集體備課,我們強調個人精備與大家討論相結合的模式,力爭以“嚴、細、實”的工作作風做到“功在課前,行在課內,效在課后”。同時進行不定期的抽查,以避免走形式,從而使講臺變成教師集體智慧與個人才華和諧結合的展示平臺。
進一步規范講評課制度,每周2―3名教師主講,讓每一位教師都有機會上講評課。要求講課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能“教”會“評”,還要會“寫”,引導教師形成“理論――實踐――理論”的良性循環,認真總結教學經驗,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學后記,借以提高教師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并將講評結果記入教師個人成長檔案,和校本教研活動一起,與教師量化考核掛鉤。
近幾年我校加大課題研究的力度,先后承擔了國家課題《學生為主、合作式學習的整合研究》、省課題《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合作式學習的整合研究》研究工作,全體任課教師積極參與,以年級組長為龍頭,教研組長為核心,責任到人,群策群力,有力地提高了教師素質,推動了科研工作的高效開展。
6、教育信息方面。
簡報一:
年初以來,龍潭區委、區政府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納入全區2016年九大攻堅任務之一,狠抓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促使農村環境大變了模樣。
為打造好以霧凇島為核心的新農村建設精品路線和景觀地帶,該區先后與吉林省豐璽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和吉林市城鄉規劃設計院等單位取得聯系,對以霧凇島為核心的烏拉街民俗霧凇旅游專線及村屯進行了風貌規劃設計,對全程22.3公里道路逐村逐段進行了測量,為該鎮籌集資金35萬元,在農民春耕前完成了全線邊溝挖掘工作。
協調區農業水利局和林業畜牧局等部門,對全區農村村莊、道路進行踏查和整體綠化設計。今年該區共投資200余萬元,植樹13萬株。他們籌集資金20余萬元,派人到赤峰市采購了波斯菊、黑心菊、百日草、孔雀草、天人菊等7個品種的花籽1000余公斤,可美化鄉道1000多公里,實現區域內所有村屯主干道路美化全覆蓋。
全區“六清”工作積極開展,截至目前,共清除垃圾7135噸,清理柴草691堆,柴草垛清理出屯45個村,清理糞堆1916立方米,清理院落941處,清理溝渠643公里,清理衛生死角489個,累計投入人力、車工折合資金400多萬元。
簡報二:
9月29日,湘潭市農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左海云率湘潭市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檢查組來湘鄉,檢查第三季度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情況。湘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謝永根,副市長提名候選人侯愛萍出席匯報會。
今年第三季度以來,湘鄉市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為抓手,以整治薄弱鎮區為突破,以精美鄉村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鄉鎮基礎設施建設,以點帶面提升村級整治效果,力促集鎮提質,力求村級環境上臺階。
當天上午,檢查組采取分組檢查的方式分別深入部分鄉鎮,實地檢查鎮區、公路、河道、池塘、農村住房等區域的環境衛生整治情況。每到一處,檢查人員與相關負責人交談,詳細了解當地環境衛生整治的基本情況,并對村組要道、田間衛生等進行了細致檢查。
在白田鎮東茅村的土橋灣屋場,院內綠樹成蔭,村道潔凈如新,屋前碧波蕩漾,給檢查組留下了深刻印象。檢查組一行表示,湘鄉山水靈秀,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建設美麗屋場,打造人居環境“新名片”。
匯報會上,侯愛萍對湘潭市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檢查組的`到來表示歡迎,并介紹了湘鄉市2016年第三季度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工作情況。
隨后,檢查組對湘鄉市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明察、暗訪工作情況進行了反饋。左海云指出,湘鄉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第三季度工作整治有力,效果明顯,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就下一階段工作,他要求,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舉一反三,解決盲區死角,推進重點工作;要創新工作模式,打造亮點和特色,大力提升工作成效;要學習借鑒好的經驗和做法,通過現場觀摩、實地考察等方式,努力推進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更上新的臺階。
市副縣級干部、同治辦主任李偉國,市文明辦、城管、住建、衛生、交通、水利、商務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匯報會。
簡報三:
入秋以來,為全面優化大氣環境,長豐縣崗集鎮創新措施,全面吹響秋季秸稈禁燒工作沖鋒號。值得一提的是,全鎮一手抓禁燒,一手抓環衛,首次將秸稈禁燒和村居環衛有機結合,鎮村聯動,細分到人,確保美麗鄉村建設與秸稈禁燒同步推進。
統籌規劃,制定方案。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線,以“清潔家園、靚麗鄉村”活動為切入點,細化工作方案,開展集中整治,重點清理“五邊、兩面”秸稈、樹葉和垃圾。
職責到人,同步推進。為進一步鞏固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效,該鎮建立鎮、村、組三級禁燒和環境治理網絡體系,實行領導包片,鎮干部包村,村組干部包組、包戶,一級包一級,一級抓一級,層層簽訂責任狀,形成上下同心、齊抓共管的合力。
工作細化,加大巡查。針對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全鎮加大對糧食作物攤曬區及“五邊、兩面”環境衛生的巡查力度,整治主干道衛生及商業街攤位亂擺亂放等不良現象。禁燒督察組實行全天候巡邏,全面了解美麗鄉村環境整治情況,切實做到“禁燒工作為創建,創建工作為線邊”,進一步提升鎮域環境,為百姓創建起安居樂業美好家園。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開展,以改善大由村環境衛生、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出發點,以整治“臟、亂、差”為重點,圍繞“道路硬化、村莊凈化、村莊美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結對幫扶”的形式,使大由村環境面貌得到根本性改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快速提升。
二、任務目標。
按照《實施細則》要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使大由村重點區域范圍內的“臟亂差”現象得到有效治理,生態文明特色進一步顯現,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主要措施。
(一)強化村容村貌建設。協助村委實施硬化、凈化、美化“三化”工程,積極開展村莊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逐步完善長效保潔機制。
1、村莊硬化。在現有道路硬化條件基礎上,加大道路整修力度,做到街道寬闊整潔,無斷板、坑洞、露骨等損壞類型。
2、村莊凈化。清理柴堆、糞堆、垃圾堆“三大堆”,重點解決臟亂差現象突出、衛生死角普遍存在、垃圾“圍村、塞河、堵門”的問題,消除影響村容村貌、生態環境的“頑癥”。
3、村莊美化。加大村旁、路旁、宅旁綠化力度,增加綠化面積;抓好亮化工程建設,改善村民夜間出行條件;加大村莊環境整治力度,對部分墻壁進行粉刷,保持墻面粉刷整潔。
(二)實施文化工程。結合工作實際,協助村委加強村級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三)開展義務勞動。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定期組織中層以上干部和黨員代表深入村中進行義務勞動,拉近與村民的距離,提供更好的服務,做到心系村民促和諧。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領導機構,明確工作責任。為了確保結對幫扶工作順利開展,在明確第一責任人及直接責任人的基礎上,成立由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和工作落實。
(二)突出宣傳引導。通過各種形式,大力宣傳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意義,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引導群眾養成文明衛生生活習慣,動員和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形成全村上下支持參與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加大資金投入,爭取多辦實事。要通過辦公經費擠一點、有關方面優惠一點、其他方面籌集一點等方式,切實解決好幫扶所需資金。確保在完成幫扶工作任務的基礎上,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入手,力所能及的幫助村莊解決實際問題。
(四)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工作質量。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要切實負起責任,強化督導,嚴格按照方案要求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嚴防走過場和形式主義現象發生。并注意加強與縣委農工辦和何坊街道辦黨委的溝通聯系,形成工作合力。
〕
5
號文件,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來自 FaNWen.chaZIdIaN.COM
組長:
副組長:
1.
各鄉鎮低收入家庭,重點是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
2800。
元以下)和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
5000。
元以下)。
2.
5000。
元以上的家庭,有法定贍養人且贍養人有贍養能力的家庭。
采取入戶走訪,逐戶填寫。
“自治州農村貧困人口排查情況統計表”,鄉鎮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逐級匯總審核上報。
1
1
名信息錄入員,各排查工作組可根據本村人口規模及分布情況,成立若干個調查小組,如期完成各行政村排查信息數據的錄入和鄉鎮匯總信息數據的上報工作。行政村積極配合開展入戶普查工作,及時組織抽調人員,聯系居住偏遠的農戶,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負責本村農牧民貧困家庭基本情況統計數據的初審工作,確保采集各項數據準確無誤,調查工作按期完成。
行政村排查工作組負責逐戶填寫本行政村農牧民家庭的。
“自治州農村貧困人口排查情況統計表(農戶)”(以下簡稱“戶表”),完成“戶表”微機信息錄入工作?!皯舯怼币浾{查對象、調查員簽字確認,報鄉鎮人民政府存檔,電子版表格報鄉鎮人民政府;在此基礎上匯總填寫“自治州農村貧困人口排查情況統計表(行政村)”(以下簡稱“村表”),完成“村表”的微機信息錄入工作,“村表”由村黨支部書記簽字、加蓋村委會公章,一式三份報鄉鎮人民政府(鄉鎮、縣各存檔一份,報州扶貧辦各一份)。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統計匯總。
“村表”信息,匯總填寫“自治州農村貧困人口排查情況統計表(鄉鎮)”(以下簡稱“鄉鎮表”),完成“鄉鎮表”微機信息錄入工作?!班l鎮表”由鄉鎮長簽字、加蓋鄉鎮人民政府公章,一式三份(鄉鎮、縣各存檔一份,報州扶貧辦一份)和“戶表”電子版表格報縣人民政府。
縣人民政府負責審核。
“戶表”、“鄉鎮表”,匯總填寫“自治州農村貧困人口排查情況統計表(縣)”(以下簡稱“縣表”),完成“縣表”微機信息錄入工作?!翱h表”由縣長簽字、加蓋縣人民政府公章,一式兩份(縣存檔一份,報州扶貧辦一份)?!皯舯怼薄按灞怼薄班l鎮表”電子版表格經縣審核后,報州扶貧辦。
制定全縣排查工作方案,明確任務分工;及時召開排查動員會議,安排部署排查的相關工作;各鄉鎮制定本鄉鎮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機構和排查工作組,召開黨員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確定本村低收入家庭并公示,經公示后確定入戶調查對象。
各行政村排查工作組入戶調查,逐戶填寫。
“戶表”,匯總“村表”,并完成微機信息錄入工作。
3
月
1
日前將“戶表”、“村表”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審核。
“戶表”、“村表”,匯總填寫“鄉鎮表”,完成微機信息錄入工作,于。
3
月
5
日前報縣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負責匯總填寫“縣表”,完成微機信息錄入工作,于月日前報州扶貧辦。
100%。
排查面和排查質量,圓滿完成排查工作任務。
各鄉鎮要按照縣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加強工作調度,及時解決排查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如期完成排查工作。各鄉鎮尤其要重視排查數據質量,保證排查數據的真實性和嚴肅性??h領導將組成檢查組對各鄉鎮確定的人口數量、質量進行抽查,發現數據不實,認定不準確現象,將限期整改,并在年終扶貧績效考核中扣除一定的分值。督查情況將在全縣進行通報,并向縣委、政府作專題匯報。
各鄉鎮要充分發揮。
“住村工作組”、鄉鎮站所、村“兩委”班子、大學生“村官”、志愿者的作用,選調熟悉村組情況,有責任心、能力強的排查員開展排查工作。各級“訪惠聚”活動住村工作組要積極主動參與排查工作,結合工作組入戶調查成果,配合做好入戶調查和信息錄入、排查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牢固樹立“創新”意識,通過學習、交流、培訓、互助,教育教師在“任務”上從“輸出型”向“培養型”轉變,在“觀念”上從“一人發言”向“師生合作”轉變,在“內容”上從“理論型”向“實際型”、“實踐型”轉變,在“要求”上從“權威型”向“學習型”轉變,在“方法”上從“滿堂灌型”向“指導型”轉變,在“評價”上從“終結型”向“過程――結果型”轉變,形成新形勢下的新教育理念,塑造新形勢下的新教師,培養新形勢下的新人才,實現教育良性發展。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5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