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進一步發現問題、改進工作的重要手段。對比分析是總結文章中對不同觀點或事物進行對比和分析的重要方式。閱讀總結范文可以培養自己的寫作能力和思維方法,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內在動力,也是學生學好作文的入門向導。新學期剛接一個三年級班,學生正處于作文的啟蒙階段,這一時期如果讓學生對作文產生畏懼感,可能就會使學生產生對寫作的厭倦。因此,我從培養他們寫日記的習慣入手,有的學生開始只寫一句話,我也表揚一番,鼓勵他們堅持寫下去。不苛求每個詞用得正確與否,可長可短。不講究怎樣開頭與結尾,只要求能連貫的把所見所聞所感寫出來就行,從而引導學生說自己的話,寫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思想。從一句話到幾句話,再到一段、一篇,學生寫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身邊實實在在的人和事,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作文不再是一件難事。
主持人:各位朋友好。今天我們請來了課程與教學專家張天保先生來這里做客。讓我們歡迎他。
張天寶:大家好。今天的主題是“新課程與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對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問:請問新課程對教師教學方式的新要求有哪些?
張天寶:主要表現在教師如何實現從以往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
問:過去是一張嘴、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滿堂灌.現在新課程來了,好多老師很不適應?,F在是一張嘴、一個話筒、一個手提、一個投影儀,灌的方式發生了變化。
張天寶:這種轉變只是“換湯不換藥”,只是從“人灌”到“機灌”而已。
問:我覺得教學方式的轉變還有一個過程,有的可能適應得快一點。
張天寶: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教師的素質和水平不同,過程的長短也將會有較大的差異。
問:提倡教育者辦公信息化意識教育。辦公信息化其實最終還有一個人操作的問題,所以,我們永遠不能拋棄以人為本的思想。
問:不知參加過培訓的老師們反映如何?目前有些地方的新課程培訓有點走過場,老師感到收獲不大,沒有發揮出老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比較被動。
張天寶:參加培訓的教師普遍感覺實現自己教學方式的轉變是比較困難的,這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因為人改變自己是不容易的,就像改變自己的一個習慣一樣。
問:培訓者本身是否合格還是個問題。
問: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加快教師對新課程的適應進程。目前不少人對國家級培訓頗有微詞?,F在的教師培訓水分太多。
問:您說的有道理。教師和學生本就應該是互動的,誰也不可偏廢。
張天寶:優化的前提首先是實現多樣化。時間太短,推進速度太快,導致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教師培訓滯后年,評價考試制度不配套等。
問:這樣的例子很多。如培訓者本身素質不高、不了解中小學教學現狀、培訓沒有針對性,培訓者及培訓單位以此牟利,參與培訓的教師有讓人代替的,等等,花樣很多。
問:新課程改革中有什么弊???據我所知,只強調多樣化而不提倡優化。教材中如果有與優化有關的內容,教材審定就通不過。新課程改革所依據的理念是否存在問題?比如建構主義,只提好的方面,而不提該理論的局限。任何理論都有它的局限性。
轉載自 FAnwen.CHaZidIAn.COm
張天寶:應該說,這次新課程改革的力度是比較大的,我們需要避免是的重要問題是不要“矯枉過正”,不能把我們以往的優勢和特色拋棄,這也正如馬克思所說,不要把洗澡水與嬰兒一塊兒倒掉。
問:據悉,臺灣前就依據建構主義進行基礎教育改革,10年后得出結論:基礎教育改革是失敗的。
張天寶:其實,建構主義也有一些問題,比如,它過分夸大了知識的主觀性,忽視了知識的客觀性,容易導致主觀主義。
問:據個人感覺,現在新課程培訓走過場的成分較大,是否說明首先要解決的是培訓制度問題。校本培訓是比較理想的培訓方式,不過首先要在政策上、物質上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張天寶:教師的培訓,現在存在很大的問題,主要表現是教師被動、不積極,這主要是培訓體制造成的,比較理性的辦法是倡導教師的行動研究,提高教師進行校本教學研究的能力。
問:同意。比如顧泠沅老師所進行的改革就很有成效。最新一期《課程?教材?教法》發表了老教育家呂型偉《學點教育史》的文章,發人深思。
張天寶:進行任何一場教育和課程改革,都應注意吸取歷史上的經驗教訓,不能傷好就忘了疼。
問:關于培訓,我想談一些自己的想法。其實培訓的市場很大,但市場大的背后或者說原因是校長、教師真正想轉變呢,還是迫于教育行政部門的壓力?我想應該首先明確這個問題。如果答案是后者,流于形式是必然的。校長的觀念是大問題,尤其在落后的地方。
問:應該不能總是以培訓者身份出現在教師中。應該走進生活,我建議應該去中學聽聽課。
問:培訓有時成了利益的再分配,賺錢的工具。
張天寶:現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教師的積極性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認為解決的首要前提是解放我們的教師。
問:其實不能單獨談教師怎么怎么改變,這是牽涉制度、教材、學生、教師等很多方面的改變。
問:解放教師的意思是不是讓他們從應試教育的背景中解脫出來,實踐科學的教育理念?但似乎不容易。
張天寶:沒有必要“拉大旗作虎皮”。只要符合教育規律,只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有利于教育質量的提高,都應該得到肯定。其實,解放教師的主要意思還是應該為我們的教師進行課程改革、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問:目前關于新課程教學方式方法的圖書不少了,但是還有老師反映不會教??磥?,這些圖書可能是針對性、操作性不夠。應該針對學科編寫,這樣會有可操作性。
問:許多老師做了一些探索,但是否都與新課程掛鉤?有些實驗已進行多年。
問:同意,教育理論和改革發展到今天,尤其要強調操作性,我感覺我們在理論上已經很先進了。實踐落后。
張天寶:在教師培訓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教育理念的傳播與操作性之間的矛盾,只片面強調任何一面都是不對的。
問:三個有利于:有利于探索教育規律,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教學方式都可以百花齊放。
問:有的新課程教學方式的書太籠統。
問:我想過去可能不太注意對教師解惑答疑,而是比較注重宣講。要把教師的需要作為前提。
張天寶:比如,不要只是以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我們的教師,而是鼓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
問:為教師創造好的環境,比如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問題,應該更科學有效。
問:這個環境不僅指校內,也包括校外社會環境。
張天寶:非常正確,離開了家庭和社會的支持,課程改革也很難達到目標。
問:校長的辦學思想很關鍵。
問:新課程改革要改變專家學者學院派主導型的現狀,讓第一線新課程教師也有話語權。這兩支隊伍往往脫節。
問:最近看到魏書生對其學校教師的評價很有感觸,他重視科研,而不已考試成績為主要衡量指標。比如某班比另一個班成績好,量化中只多0.5分,而教師發表一篇文章卻可以得到1分。
張天寶:在課程改革中,校長就是一個“施工隊長”,其觀念和素質如何,至關重要。
問:這個比喻好,校長的素質決定了學校的發展,可以這么說。
問:如何評價很重要,操作不好也會造成新的問題。我們新課程改革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因地制宜的問題。不能以先進地區“抹殺”一般和落后地區。教學方式沒有簡單的好或差,只有是否“適用”。
問:說的對,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問:一些辦學有理念的學校,校長必定思想進步、超期,是研究型的教師。
問:同意。矛盾是永遠存在的,但重要的是發展和前進。
問:同意。中小學教師的科研與大學和研究院所的人員的科研應不同。
問: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是否分步驟、分區域?東西部、城鄉有差距。
問:目前對反思型教師和研究型教師的要求有一個誤區,就是以發表論文數量而不是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導向,此風不可長。
問:這也許是“浮躁”時代存在于各領域的通病。
問:是啊,這就涉及評價問題。有的教師寫不出文章,只好請人代為捉筆。
張天寶:如何處理好教學與研究的關系,對于教師素質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往人們往往認為,中小學教師的任務就是教書,但如何才能教好書呢,我想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提高教師的研究水平,以研究促進教學。
問:同意。教學實踐與研究二者需結合起來。
問:中小學教師的研究應當以校本研究為基礎。
問:同意?,F在有的高校教師提出“到中小學去科研”的口號,以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張天寶:確實如此,中小學教師的科研更重要的是應用研究,一定要理論聯系實際。
問:大學老師也應當走出去,接近中小學。
問:科研與教學要相長。所以孔老夫子的中庸之道還是值得提倡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太過了。
問:咱們國家就是缺少教育實踐家。
張天寶:只是實習過,但與中小學教師有著密切的合作。
問:理論家其實也沒幾個,多是自封的或是互封的,把國外的東西搬來而已。
問:現在的風氣不太好。隨便互封或自稱專家之風太邪乎了。
問:看看杜威、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哪一個不是戰斗在中小學教學第一線。
張天寶:這同樣涉及到我們的教育體制問題,應該鼓勵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下學校、下基層。
問:大學與中小學校結對子進行科研是雙贏的好事,尤其是教育科研,這對中小學新課程教師的專業發展有益處。
問:的確,實踐先進的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我們國家的現實告訴我,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問:您對新課程中師生關系怎么看?現在需要做什么改變?
張天寶:我認為,美國課程專家多爾說的一句話非常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一個平等者中的首席”。這就是說,一方面教師與學生在人格和權利上是平等的;另一方面,教師又肩負著把學生培養成材的重任。
問:新課程在全國推廣的`怎么樣?
張天寶:今年在全國已經達到了50%~60%,起始年級全部使用新課程、新教材。
問:我覺得現在的新課程其實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窠臼,可憐地掙扎著。
問:大中小學合作進行教育研究已經得到有關專家的重視。目前的“新基礎教育實驗研究”“主體教育實驗研究”“新教育實驗研究”等都注意到了面向實際。
問:這是一個趨勢,實證研究、質的研究需要研究基地,基礎教育的一線也就當之無愧,這是很好的互惠的雙盈的現象。
張天寶:這確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也是人們對新課程改革存在微詞的一個原因。
問: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新教材的主要特點?
張天寶:可以簡單概括為:面向學生,面向社會,面向生活,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否具體舉一些例子,拿一門學科的教材為例。
問:那新教材是如何體現這些特點的呢?
張天寶:比如,在內容選材上,更加注重那些密切聯系當前學生實際生活的素材,更加注重以活潑多樣的呈現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等。
問:那么現提倡研究型教師,會不會忽視教學,忽視對學生的關注?當然科研也重要,但不能忘記教師承擔著培養人的重任啊。研究型不能只是多寫論文。
張天寶:確實如此。中小學教師的科研必須是為教學服務的,是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服務的,而不是僅僅為了發表論文。
問:所以現在有些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就有問題,以發表文章作為評價標準,這個我不反對,但權重失衡就不行了,尤其是對中小學教師,在中小學,教育教學方式真的很重要。當學生感覺到你是真誠待他時,你的方法才是最靈的。否則可能會事與愿違。
問:現代教育技術游樂突飛猛進的發展,這對新課程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有哪些挑戰?
張天寶:全部使用新課程、新教材大約在左右。從目前的情況看,應該說在整體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教師觀念落后問題、評價考試制度改革問題等。
問:到那時,新課程是不是已經不新啦?
張天寶:確實如此,教育改革、課程改革的周期一般都比較長。在今年7月,有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組織了一套“新課程改革研究叢書”,我撰寫了“新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一書。需要進步了解的,可以到人教網“一般圖書”欄目中。
問:新課程實施的效果如何?
問:在這個過程中改革是否也會與時俱進,背離初衷。
張天寶:不排除這種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因為這是在中國。
問:對呀。新課程聽起來很好,可會不會起效果還不如以前的傳統教學?
張天寶:就目前來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地差別很大,一般是經濟發達地區成效大,經濟落后地區面臨諸多困難。
問:那對經濟落后地區是不是有一套特殊的標準?結合當地經濟、文化發展現狀的?
問:那當然最好,不過我估計不會。畢竟我們的落后地區還比較多,落后地區的情況也大相徑庭。
問:新課程之所以新,主要是我們過去的教育模式太傳統,如果和國外的教育比,或許我們的新課程也不能算新。當然,我們有我們的現實,要實事求是,如果發展到我們現在的新課程都不新了,說明我們國家進步了,我們的教育發展了,可喜可賀。
張天寶:這是一個重要問題,任何教育改革、課程改革,必須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持。
問:對呀,所以才更需要針對他們制定標準啊?,F在的改革,好得更好??墒锹浜蟮牡貐^卻沒有起色,恐怕是個大問題吧。
問:五四時期陶行知等人倡導“新教育運動”,因受時局影響,成效打了折扣;現在我們進行新課程改革,各方面的掣肘與陶行知時代比要少一些,應該作得更好。
問:應當有一個課程評價機構和體系,對新課程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最好是獨立的,獨立于教育管理部門這樣才客觀。
張天寶:現在只是進行了課程標準實施情況的調查和評價,其他的尚未進行。這一方面應該在今后會展開的。
張天寶:這是比較困難的。比如,在制定課程標準的時候,曾經設想分為城市版、鄉村版,但經過調查,最后放棄了,因為誰也不想選擇鄉村版。
問:你說的當然是正確的,也很需要,但就是沒有人去做這件事,所以,還是不人本。
問:問題是,很多落后地區根本達不到新課程的標準呀。
張天寶:這主要是由于我們的國情導致的,又由于我們實行的是教育集權制管理。如果像美國實行教育分權制可能就會好一些。
問:我主張城鄉的教材要統一要求,不能造成新的不平等。起碼在起點是平等的。
張天寶對*美麗江湖說:但這不是改革的方向。就像整個國家的改革一樣,我們不能等到條件具備了才進行,那可能就晚了。
問:可是如果教師本身達不到要求呢?
問:教師需要進修,需要再教育。
問:有的農村地區的家長想方設法送子女到城區去讀書。
問:只要高考的根子未動,不統一看樣是很難的。
問:是啊,還是高考,這是個跟根本的問題,攻破它,全盤皆活。
問:可這是一個社會發展水平的標志啊,改談何容易!
問:同意,我們應該把高考轉變成為一個育人的合理工具,不一定要把它廢除掉。選拔還是應該存在的,否則就沒有了標準。
問:據說有些落后地區要求與發達地區一樣。
張天寶: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這就要求在我們這樣一個地區差異特別大的國家,進行任何改革時,必須處理好統一要求與個別差異的關系。
張天寶:就目前來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地差別很大,一般是經濟發達地區成效大,經濟落后地區面臨諸多困難。
問:地區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發達國家也有地區差異。教材在總的要求上應該一致,但不同地區要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問:有統一有差異這是客觀實情,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個途徑。
問:我覺得新課改其實更多的是一些表面文章,實質性的東西沒多少變化。
問:是有一些表面文章和政績工程,但廣大教師從事新課程改革的愿望還是真誠的。
問:新課程的理論根據是什么?除了建構主義外,還有什么理論?
張天寶:就我個人的理解,建構主義的一些理論在新課程改革中得到了肯定和實施,但不應該把建構主義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論基礎或者唯一的理論基礎,畢竟它還需要得到實踐的檢驗。
問:那新課程的理論基礎是什么?
張天寶:新課程的理論基礎是廣泛的,它應該是一切經過實踐檢驗了正確教育理論,而不是哪中具體的理論。
問:理論的最大價值恐怕不在于直接指導實踐(也難于“指導”),而在于使人們更深刻的反思現實。
問:新課程對學生學習方式有何要求,能談談嗎?
問:新課程改革涉及千家萬戶,今后仍是一個熱門問題,涉及的教育問題也很多,我們今后可以多進行這樣的交流。雖然專家就在身邊。
主持人:很感謝張老師的光臨。有問題以后可以繼續請張老師。正式討論到此結束。有興趣者繼續聊。
張天寶:感謝大家的支持,以后有機會我們再進行交流,大家辛苦了。
現在的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要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下學習。?但是,長期以來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起主導地位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但效率不高,甚至使學生產生了厭學的情緒。課堂教學中知識的獲取應該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生才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者,參與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研究如何改進自己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實踐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改變枯燥無味的傳統教學方式,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地理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應“授業有方”。呆板而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產生一種厭煩和不滿的情緒,教師要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和學生不同時期的心理特征及其知識水平,不斷地變革,完善教學方法,就會使學生興趣盎然。比如講“中國的疆域”這一節時,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一個中國政區的拼圖,課上計時比賽,看誰最先拼出中國全圖;再比如講“山地的地形部位”時,除了讓學生觀察地形模型外,還可以讓學生自帶橡皮泥,捏出各種不同地形部位,讓學生觀察等高線地形圖與實際地形的關系。這樣讓學生在玩中做,在做中學,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挖掘地理學科中的趣味性,讓課堂不再枯燥乏味。
地理學科可以說是一部知識豐富的“百科全書”,從人類最基本的吃穿住用行到商業、旅游、交通等各個方面,都有地理知識的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地理學科中的趣味性,善于尋找地理與生活、生產之間的關系,變枯燥乏味為生動有趣。講中國西雙版納時,借助課本的圖片介紹一下美麗神奇的熱帶雨林。講撒哈拉以南非洲時,讓學生回家看《人與自然》,看《行者》等電視節目。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這一新的教育理念,地理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們的教育必須從“課本知識”向“生活知識”拓展,必須從課內走向課外,使教學真正走入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了解地理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和地理學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的認知需要,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重視學法指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作用的最終落腳點應該是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展,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币虼?,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思考,尋找各種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運用啟發設問、讀圖思考、列表對比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空間思維、聯想思維、類比思維等多種思維技巧。因為培養思維能力是教會學生“會學”的關鍵。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表達能力,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深入淺出,適當點撥思路,使學生跟著老師一環扣一環地去想去說去做。
四、改善師生關系,創造一個民主和諧、充滿活力的課堂。
現代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與課堂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努力創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發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大腦皮層活動處于最大程度的興奮狀態,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思維的火花被點燃。為此,我們在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對學生施以情感誘導,給予必要的關懷、勉勵、尊重和理解,和學生拉近距離。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只有教師跟學生的距離拉近了,學生才會以誠懇的心對待教師,才會愿意學習、主動學習。
創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首先要求教師必須放下架子,轉變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不能搞“一言堂”、“滿堂灌”,要徹底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不再以“高高在上,惟我獨尊”的.權威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這樣課堂上才有民主和平等,才有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學生才能消除畏懼,活躍思維,張揚個性。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其中包含著情感的交流。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逐漸熟悉、親近,進而發展成為朋友。教師的品格,會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敬業態度、責任感,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大膽、超常的想法,允許學生出錯和失敗。當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對課本、教師等“權威”提出質疑時,即使很幼稚可笑,教師也不要橫加指責,要盡量發掘其“閃光點”,給予鼓勵和支持,適時啟發、引導、點撥,這樣就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其不斷思考和創新,而且會影響到全體學生,使他們都努力思考,勇于表現,進而造成熱烈討論樂于探究的氛圍。
總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需要我們每位教師把握學科特性,挖掘教材,理解學生,重視學法指導,善于創建良好的課堂環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樣才能培養出我們需要的新時期的人才。
長陽高家堰中心學校鄒君郭玲玲。
歷史的車輪轉到20世紀下半葉時,社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總量迅速膨脹,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知識爆炸”。信息社會帶來的知識爆炸,引發了一場學習的革命,從而帶來了新一輪的物理教學改革。信息技術進入教育教學領域,是教育現代化的基本特征,是教育進入信息時代的必然,為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的變化,教師必須進行角色的轉換,不斷提高信息素養。教師的信息素養不只包涵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還包括教師的信息意識。在進行基礎教育改革的今天,擺在物理學科面前的重要任務,就是努力推進物理教學與教師信息素養的有機整合,讓信息廣泛進入物理課堂。
一、改變教育觀念,增強信息意識是推進物理教學與教師信息素養整合成功的前提條件。
信息的價值在不斷地被越來越多的人逐漸認識,對信息的追求和捕捉不同于一般憑直覺和經驗的信息感知。時代明確告訴我們信息處理能力將是21世紀的人應具有的如同“聽、說、讀、算”同樣重要的生存能力,在不斷涌現的浩若煙海的信息中要準確地選擇,迅速地獲取所需要的那部分特定的信息,往往取決于此。教師信息意識的培養,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是一朝一夕的,還要有一段從認識到自覺應用的過程。為了使信息革命的浪潮加速學校教育的“技術化”,使計算機輔助教學最大限度地優化教育教學環境,減輕學生負擔,全面融入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大潮中。我們要加強教師對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通過學習討論,促進了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使大家普遍認識到現代教師不僅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淵博的學科知識以及先進的教育思想,還要具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與學習的能力。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與計算機技術的支持,增添了我們探索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信心,因而教師應積極主動的運用網絡信息,從網絡上下載可用的課件和信息,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由于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部分學校教師僅以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為主,不注重自身知識的更新,信息意識下降的現象普遍存在。俗話說:“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要求教師在教學之余,不斷地獲取信息,增長新知識,教師要積極利用網絡獲取信息資料,充實教學內容。
只要物理教學與教師的信息素養有機整合,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從而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使他們想創新,敢創新,會創新;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探究者、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水平是推進物理教學與教師信息素養整合成功的關鍵。
教師應積極參加各種有針對性的培訓,如我們物理教師應用軟件制作簡單動畫模擬物理實驗。教師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必須是長期的學習和實踐,必須成為自身的自覺行為,把提高學習做為工作的一部分。同時制定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計劃,是教師自覺提高自身信息技術素質的良好開端。這里強調的是長期的學習計劃,不是為了一次公開課,一次比賽,一次評比而進行的短期行為。如果只是為了應付公開課,應付評比,臨時急急忙忙地“拼湊”出一個課件來,只是“就課論課”,事先沒有準備,課后無總結,公開課后,什么都丟向腦后,沒有什么有益的東西留下,就談不上培養技能,提高素質了。反之,如果我們確立目標制訂計劃,有步驟地實現,在過程中發現問題,則結果就大不一樣。教和學都是長期的行為,一種素質和技能的養成需要長期細致的勞動和積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制訂學習的計劃,確立各階段的目標,循序漸進,日積月累,才可能得心應手。
[1][2]下一頁。
教育中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必須適應信息化社會所提出的新要求,加強自身信息素養培養,適應信息化浪潮。
三、運用好網絡教學資源是物理教學與教師信息素養整合成功的根本保證。
為便于信息的獲取,使網絡資源適于教學,我們要逐步構建好物理的教學資源庫。為了更好地采用各種現代化手段,以多媒體的形式將物理內容科學的,有機的“整合”,使學生進入視聽、思考并用的教學環境,使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共同參與學習過程,使教學活動更為符合人的認知規律,達到突破抽象思維的難點與局限,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益和更高的學習效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研究實踐以完成資源庫中課件集成的整合。(1)超越時空展示日常生活中物理現象和科技成果。有些物理現象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觀察到,有的科技成果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一時無法“搬到”課堂上,則把這些做成多媒體課件如“海市蜃樓”、“火箭發射”等及時地再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真實地再現物理現象和科技成果,與學生發生“共鳴”。(2)形象展示復雜物理現象和過程。對許多復雜物理現象和過程在物理教學中用語言、文字、圖片很難把它們講清楚,學生很難想象出它們的具體情景,則利用多媒件課件如“水的沸騰”、“聲音的傳播”、“凸透鏡成像規律”等變靜為動,變難為易,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具體情景。(3)生動剖析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規律。過去對難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只重視概念的背誦和結論的記憶,而忽略對概念和規律的探究過程,則可利用多媒件課件如“演示慣性的模型”等變抽象為具體,有利于學生直觀生動地理解。(4)模擬實驗。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但有的實驗初中階段由于受條件的限制,如“牛頓第一定律”、“托里拆利實驗”等,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模擬,化靜為動,再現歷史,淋漓盡致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在佩服科學家的聰明才智的同時,科學思想也將會在學生的頭腦里潛移默化。
物理教學與教師信息素養的“整合”,是一個教學改革的過程,要破要立?!罢稀钡恼麄€過程是先進教學理念,教學思想的展現,是在教學理論指導下的大膽嘗試,總結經驗教訓的過程。我們物理教師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努力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用的學習工具,進行新型物理教學模式的大膽嘗試。
從學生的“感受”中,我們可清楚看到,學生渴望在老師地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究,他們渴望自己能體驗到學習過程的快樂,渴望自己能帶著問題進行探究。因而我們每一個物理教師應本著“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努力地把物理教學與自身信息素養進行有機地整合,為培養將來社會需要的現代化人才而不懈努力。
上一頁[1][2]。
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向我們走來,在這場圍繞新課程改革而開展的基礎教育深刻變革中,無論是先進的教育理念,還是優秀的教材,終將體現在教師的教學方式利行為上。那么,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應有哪些轉化呢?筆者試就這個方面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認識。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舉土為本,呼喚學生的主體精神,即實施“生本教育”,而傳統教學往往以教師為本,只重視知識傳授,卻忽略學生的主體性。因此,教學重點要由傳授知識向引導學生全面發展轉化。正如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指出:“教學生學習任何科目,決不是對于生心靈中灌輸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學生主動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苯處熢诎l揮教學中主導作用的同時,應創設一個民主、平等、生動、活潑的教育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的學習積極性利潛能,提高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教學過程成為在教師啟發誘導下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過程,形成一種激勵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并能培養創新精神與能力的教育機制,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為此,筆者在教學中盡量地給每位學生平等的參與討論練習的機會,讓他們自土自動自覺地探究學習,決不搞教師“一言堂”。例如在教學《故鄉》一文時,經過課外查找資料,課內討論探究,有學生提山與傳統教材不同的看法:小說中的楊二嫂不應是作者批判的對象,而是像閏土一樣屬于作者同情的對象。因為造成楊二嫂刻薄自私的根源是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楊二嫂與閏土都是社會的受害者。筆者及時肯定了這種自主探究發現的新認識,并鼓勵他們要自主學習,敢于質疑,不要只知道死記硬背,盲從權威,人云亦云,而要真正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二、應由組織教學向探究教學轉化。
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由善于組織教學向善于探究教學轉化。為此,教師應及時地幫助學生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并找到完成目標的最好方法;教師應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建一種和諧、寬容、熱烈、有序的課堂氣氛。新課程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應轉為師生互教互學,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當教師以組織教學為主時,他的基本做法就是分解教材中的知識,將知識有組織地呈現山來,學生通過傾聽、練習和背誦,再現教材的知識,問答課本的問題。而教師以探究學為主時,他就要引導學生不斷提出各種問題,使學習過程變為學生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教師還可指導學生集體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他們設計適宜的學習活動,并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豐富而且富有個性。
《庖丁解?!肥钦Z文教材中的名篇,從中可以悟出莊子的人生態度,發現求知的規律,但如果拘泥于教材的參考資料,思維就容易受限制。在探究教學中,學生研讀《莊子?養生主》中的一段文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闭n文提示中略大了“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這句話,學生明白這句話意為:“用有限的生命之求取無限的知識,就會感到疲憊:那么不斷求取知識的人只會使自己感到疲憊罷了?!比缓髮φ照n文,學生便得山這樣的結論:莊子反對無限制地學習知識,而重視技能的訓練。在筆者的指導下,有學生還結合切身體會,提山了新的觀點:當前我們要轉變的素質教育觀念,幾千年前的莊子就有了類似的想法。莊子并非真的要人們放棄知識,而是要人們在實踐中去追求真知。
長期以來,“師道尊嚴”成為傳統的師生關系準則。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著、設計者,而且是教學內容的確定者利學生成績的評定者,從而形成了教學上的絕對權威。教師往往習慣根據白己的設計來教學,習慣忽略冷落學生有創新意識但與教材觀點不符的見解認識。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由傳統上的教學權威逐步向學生的舉習伙伴轉化。教師是學生學習上的合作者、參與者和引導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在師生交往中,教師應改變居高臨下的地位,與學生做到平等對話。教學過程不能僅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一個充滿合作、充滿個性的創新過程。
《左傳》中的名篇《鄭伯克段于鄢》生動地刻畫了鄭莊公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課文閱讀提示中說“莊公陰險”,鑒賞要點中說“他虛偽狡詐,暗藏心機”,可見教材對鄭莊公的評價是貶斥的。針對于此,學生提山疑問:“公叔段被克難道真是鄭莊公欲擒故縱的結果嗎?”于是,筆者參與到的平等討論中,有的認為公叔段被克是自己恃寵放縱、野心勃勃造成的,完全是咎由白取,有的認為公叔段被克是姜氏對小兒子的偏愛造成的,還有的認為公叔段被克的根源就在“莊公寤生”這一偶然事件,可謂見仁見智。課后,學生還據此寫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有文章認為,根據史料,鄭莊公并非課本中所講的是“虛偽狡詐”,而是春秋時一位非常賢明的國君。他知人善任,又有遠見卓識,更能忍辱負重,實屬難得。還有文章認為,姜氏對小兒子的偏愛,最終導致了兄弟間兵刃相見的悲劇,也造就了公叔段狂妄自大、鄭莊公陰險狠毒的不良性格,并由此得出了父母對子女的愛要一視同仁的觀點。通過師生平等合作的多角度研讀,不僅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徹,而且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思維能力得到充分訓練,教學過程成為充滿學生個性的創新過程。
四、應由傳統教法向現代教法轉化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社會需要信息人才,信息人才的培養有賴于教育的信息化。當今的教材以文字教材為主,音像教材和電子教材為兩翼,正向多媒體教材發展。多媒體教材比傳統教材更加直觀形象、生動活潑,更加有利于教師指導,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育的信息化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知識、能力和素質,教師應善于將信息網絡上的新知識新信息與課本上的知識信息結合起來,不斷了解和掌握學科發展新動向,以新的知識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教師必須能熟練地操作計算機、多媒體,將教學軟件、網絡等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還要能正確指導學生進入信息高速公路檢索信息獲取知識?,F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日益應用,給教師的教學方式帶來新的變革。
筆者教學《背影》一課時,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了導入。先伴隨著優美動聽的《月光曲》《游子吟》緩緩映入,然后是設計的一段導語:“同學們,父母愛子女之,無微不至,父母愛子女之事,不可計數。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就表達了深沉的母子之情,可謂千古絕唱。歲月可以帶走一切,卻帶不走父母給我們的愛,因為這愛永遠留存在我們心中。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背影》,走進父母的愛吧!”這樣筆者先聲奪人,通過多媒體手段緊緊扣住了學生的感情之弦,使他們的興趣與思維迅速集中到筆者設置的情境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應由依賴教材向科研創新轉化。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向學生照搬課本知識,過多地依賴教材,而缺少自身創造力的發揮??蒲袆撔率翘岣呓處熕刭|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但在當前廣大教師隊伍中,具有科研創新意識的人相對來說還比較少。許多教師在教學上單純憑積累的經驗,教參成為唯一的參考書,很少想到運用新的教育理論對教學進行思考和研究,從而造成教育觀念陳舊僵化,教學工作完全被教材和教學大綱束縛,教學方法呆板單一,忽視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由于缺乏科研創新意識,有些教師只能年復一年簡單地重復勞動,教學水平很難得到真正地提高。
新課程鼓勵教師積極從事科研創新,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并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富于個性化的創造過程。為此,教師需要不斷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反思與評價,分析不足,不斷改進。此外,教師還應積極開展與自己教學有關的科學研究,善于打破常規,突破傳統理念,追求創新,推崇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理論水平,做到用全新的教學模式來教學,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自身應具備雄厚的學科知識和現代信息素質,形成多層次、多角度的知識結構,擁有廣闊的視野,善于分析綜合知識信息,以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最廣闊的發展空間。
總之,在新的形勢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擺脫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更新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學生觀念和人才觀念,以積極的態度、忘我的熱情為新課程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
信息時代,信息非常重要,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個信息理念,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時刻注意感受來自各方面的信息,而且要加以捕捉、分析、判斷,有的放矢地及時處理,讓信息為人所用,增強信息的實效性。有人認為,信息素養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懂什么信息,對于信息素養的培養可以“忽略不計”。這種看法有失偏頗,沒有很強的說服力。每個人搜集信息、整理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要靠老師平時有意識地培養。這種信息意識的培養,語文教學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有信息意識,才能更好駕馭語文課堂教學,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信息素養與能力。否則,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或形同虛設,沒有實際作用。老師要由己及人,由此及彼,強化學生信息意識。這種強化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具體的文本教學中,從文本中捕捉信息,并由文本進行延伸到課外,收集跟文本有關的一些信息,增加信息量,有助于學生對于文本的閱讀理解、感悟。比如,《一夜的工作》是一篇寫實的文章,作者通過自己“一夜”所見所聞所歷所感的敘述,謳歌周總理工作勞苦、生活簡樸的光輝形象,抒發作者對總理的崇敬、愛戴的感情。這種感情信息的體驗,有一定難度,我們應該怎樣做呢?筆者認為,一要在課前引導學生閱讀跟周總理有關的一些書籍或觀看影片,盡量全方位地了解周總理這個人物的生平事跡,豐富關于周總理這個人物形象的信息材料;二是在課堂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通讀全文,有意識地從文本中捕捉一些信息,如“一疊一尺來厚的文件”“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數得清顆數”等語言文字信息,然后透過這些文字信息領會到我們新中國的周總理生活“簡樸”工作“勞苦”等信息內容;三要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一些重點句段的閱讀揣摩,捕捉信息。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一夜”與“每個夜晚”之間的關系,進而感受到了周總理的光輝形象。
二、提出信息問題,收集信息資料。
小學語文教材所選文章大多是經典之作,文質兼美,內容豐富,意蘊悠遠,頗具欣賞價值。其間蘊涵的信息是非常豐富的。學生的學習理解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就有必要在學生閱讀文本時給予引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提高學生對于課文所要透露的信息的掌握程度,老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去查找資料,借助自己所得到的資料信息來解決問題。在教學《雅魯藏布大峽谷》一文時,老師在學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西藏有哪些景觀,雅魯藏布大峽谷是怎樣形成的?它的神奇表現在哪些地方?為什么課文中有這么多“最”字?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學生要思考分析判斷,哪些問題可以借助信息資料來解決的,哪些問題可以利用上下文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語言信息來理解解決的,這樣一引導,學生就能明確查找資料的方向,讓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更加明朗化、清晰化。對于怎樣搜集信息資料,有哪些途徑,老師應該稍作指點,讓學生明白“條條道路通羅馬”。獲得信息的途徑一般來說有三個方面:一是書本。書本有課內的,也可課外的。查閱書籍,閱讀書籍,搜集我們想要得到的一些信息材料;二是影視。目前,各種媒體異彩紛呈,我們要善于利用這種信息資源,或收看電視電影,或上網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如,在教學《成吉思汗和鷹》一文時,我們可以布置學生事先觀看電視劇《成吉思汗》,了解成吉思汗這個人物生平事跡。三是生活。生活是個大本營,信息資源豐富多彩,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源泉。我們可以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讓學生在觸摸現實生活中獲取信息資料。如《海上日出》一課的教學,如果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到海邊去看看太陽升起時的全過程,感受奇觀。
三、整理信息資料,加強信息交流。
面對變幻迷離、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源,指導學生進行個人信息的整理,加強學生群體內部信息交流,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駕馭信息、利用信息。筆者認為:一是要求每個學生都要設立一個本子,把搜集到的一些信息進行記錄;二是要告訴學生怎樣記錄。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記錄,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東西都往“本子”里塞,而是要根據重點,有所選擇,有所取舍,有條理地簡要地記錄下來,而且要做到“眉清目秀”,文章題目、作者及書刊名稱與出版日期,都要一一記錄,便于今后查閱時派上用場;三是要學會整理自己所搜集到的這些信息,進行歸類整理,編上序碼,建立搜索引擎,儲存起來,讓摘錄的信息資源更加系統,簡明,便于今后查閱。
能否將原文整理好的信息表達和傳遞給他人,是有效利用信息資源的關鍵環節。這需要教師加強口頭和書面交流方法指導和技能的訓練。信息交流,要根據實際情況,有重點,有條理,有層次地進行信息敘述發布,讓人在聆聽中共享信息成果。這樣,對于信息的處理就顯得非常重要。這是信息發布交流之前必須處理完畢的一個環節;二是,在對信息發布交流時,要抓住重點,言簡意賅,能說明問題、達到交流的目的就可以了,無需洋洋灑灑。冗長拖沓;三是,注意選擇恰當的信息交流方式,或小組里交流,或全班交流,或通過交換筆記本互閱交流,或通過手抄報、書信等形式交流。無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立足課堂、立足教材、立足學生實際,才能讓得到的信息發揮最大作用。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首先要樹立信息意識,真正意識到信息資源的重要,而后,要把這個信息理念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的每一節課,每一個環節,引導學生樹立信息理念,學會根據學習需要搜集相應的信息資料,并加以歸類、整理、利用,讓搜集到的信息資料為學生學習課文服務,不斷增長學生才干。
(福建省晉江市第三實驗小學)。
學生的作文本發下來,他首先要看的是老師對他的評價,小小的評語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老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筆墨,多給學生幾句贊揚的話,期盼正面的評價是學生共同的心理。因此,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文,要帶著欣賞而不是挑剔的心態。對作文中的點滴成績,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標點表現出的閃光點,都應大加贊賞。寫得優秀的日記、片段、文章,讓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讀一讀,使學生從中感到成功,看到希望。
學生寫得比較好的作文,讓他們保留起來,到六年級時編一個自己的作文選,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呀。
中職學生主要以初中畢業生為學生群體,他們大部分都會存在對學習的主動性不夠、對學習的熱情較低等一系列問題。而且音樂課程劃分為副科一類,導致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普遍不太重視對音樂的學習。然而中職學生們對存在的事物有著極大的好奇心,在中職學校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們主動的去學習有很大的優勢。主要是因為在整個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去感受到真正的放松,也可以激發他們對音樂學習的熱情[1]。
第一,尊重學生。在中職學校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這一點是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的一項基本的工作。一個課堂由老師與學生一同組成,所以學習的群體是學生,這也是不能改變的,而老師是對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的給予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師生之間建立很好的和諧關系[2]。第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在中職學校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在這已融洽的師生關系中,老師們要不停的接受學生,跟學生一同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這樣學生們便能夠將自己的思想同老師交流、分享,并且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學習的過程中來,精神集中的聽教師進行課堂講授。教師們并不是學習的管理者,而是對知識的'傳播者。學生們能夠主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在課下自己消化,最終轉換成自己的知識儲備。第三,重視學生個人的主動性發展。在中職學校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的時候,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個人的主動性發展。對于學生來說,不要害怕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犯一些錯誤,教師更不應該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苛刻的指責。因為老師如果剝奪的學生們犯錯誤的權利的話,那就相當于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進行的限制。只有注重學生人體的發展,才可以激發他們主動去學習的潛能[3]。
三、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的對策。
第一,營造一個放松的音樂學習環境。想要培養中職學生們對音樂學習的主動性,前提條件就是要營造一個放松的音樂學習環境。因為音樂可以讓一個人產生放松與自然的感受,所以營造一個讓學生放松的教學氛圍對于音樂的教學將是意見比較容易的事情。老師可以通過比較幽默的言語、搞笑的動作幫助營造一個使學生們放松下來的教學氛圍。而且,老師也可在課前精心準備工作去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促使中職學生教音樂教學課堂勇敢提問、勇敢作答。第二,在音樂教學的設計過程中把學生作為中心。在中職學校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把學生作為中心,強化學生群體的主體地位將是培養他們學習主動性的關鍵。在以前那些比較老舊的授課模式中,教師從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高度注重中職學生學習的主體為,而教師需要引導中職學生學習。在音樂教學的設計過程了解中職學生的特點,并依據這些特點進行合理的教學,促使他們對音樂學習的熱情。第三,采用開放式和多媒體教學的課堂。目前中職教師教學時均會用到多媒體和網絡教學,因為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萍疾坏軌蛱嵘藗兊纳疃疫€步入了教學的課堂中。開放式的教學課堂能夠培養學生們自主去學習的意識,促使他們完成獨立的思考并積極主動的發現存在的問題。在不斷查閱并研究的資料的過程中與同學之間相互主動、自由的探討,這樣便可獲得更多的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掌握節奏和節拍的教學中,采用多媒體的課堂教學,這樣有利于中職學生掌握知識點,讓他們對這些知識點進行直觀的記憶。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而且給老師和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同時也提升了音樂教學的質量。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在中職學校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的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們主動性的學習,而新的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新標準也是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所以,為了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必須要加強對中職院校的學生們自主的去學習的培養,這才是當今社會對中職學生最關注的焦點問題。中職學校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積極了解音樂比較新的動態,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無條件的愛上音樂。
參考文獻:。
[1]姜峭巖.中職音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j].新絲路(下旬),2015,(12):64+67.
[2]江鈺.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主動性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5,(04):164.
[3]王景濤.談高校聲樂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j].音樂時空,2014,(23):125+102.
文檔為doc格式。
回憶起這節課,雖然沒有完全達到預期效果,但總體上來說還是有驚無險地上完了這節課。和程老師同課異構對我來說是一次有膽量的嘗試。之前聽過程老師的課,課上的很清晰,和孩子的對話讓聽者是一種享受。有那么點不自信的我所以選擇了我上第一課時,她上第二課時。于是,上周日的晚上講第一課時的教案整理出來,周一完成了ppt,周二的時候在一(6)班試上了這節課。結果,亂七八糟,教學目標雖然達到了,但我就是覺得一年級的公開課課堂不該是這樣的。。?;厝ピ趻暝?,選擇了上第二課時,可以這么說吧,在我看來第二課時有內容上。周三晚上把教案和ppt全部修改,重新整合,周四下午第二節課在一(5)班試上了第二課時,孩子們很給力,效果還不錯,這無形之中給了我信心。對這樣課有幾點反思:1、與以前上課相比,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很清晰,但雖然心中有目標,圍繞目標進行的教學環節卻有點亂,歸根到底,在教學設計的時候環節就沒細致的處理好,所以,通過這節課,我認識到,教案一定要清晰,明了,各個部分要銜接明確。2、課堂過渡語要設計好,有些過度比較生硬,提問的語言,也需要精心設計,不能太直接,孩子的興趣會下降。3、整堂課文的朗讀少了,應該多設計謝環節指導孩子朗讀。4、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幾個強大功能:如課前的詞語復習游戲環節,聚光燈、放大鏡、ppt標注,復制、粘貼、插入視頻、圖片、音樂,圖片的旋轉、拖拉、縮放,各種畫筆的繪畫等功能。從學生的學習效果反映出這幾個功能的'結合使用非常合理;白板在本節課中完全替代了傳統黑板的功能,不僅能讓我在白板上操作,還能讓孩子們在白板上大顯身手!離開了計算機控制臺,使白板的交互作用得以充分的發揮。利用白板,使學生參與到其中,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另外,運用聚光燈、功能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孩子們感到很新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特別是有一個環節出示誰是誰的家,放大功能,白板對圖片的旋轉、拖拉、縮放、復制、粘貼等強大的圖形處理功能,讓學生親自操作。彌補了很多課件交互性較差的缺陷。這堂課上完了,但需要改進的地方太多,我對互動式白板的研究也不夠!只是白板對我的觸動很大,很適合互動式教學。只是,我覺得白板在插入ppt時,ppt原有的樣子就改變了,這一點能否改進,會更有利于我們的教學。對于老師來講一節課,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集合你所想要的哈姆雷特,去構造一節叫人拍手稱贊的課,我在努力。
初中英語教學是從原來小學教學中逐漸升級而來的正式化教學階段,這對于剛步入初中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挑戰和機遇。傳統的教學方式無外乎填鴨式教學,老師一味的講,學生在下面做筆記,這種枯燥的教學雖然有利于教師發揮教學特長,增加教師經驗的積累方式,然而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并沒有被啟發出來,因此課堂效率較低。自從新課標開始實施以來,從書本的結構和版面上來看,都開始重視學生對于課本和課堂知識的消化理解,主體由教師轉移到了學生,因此,主體教學應該是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逐漸滿足學生對于求知的需要,在課堂上要形成師生互動的教學氣氛。
1、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實踐。
1.1教師要注重導課環節。
一個引人入勝的導課相當于一張精心設計的書的封頁一樣,都起到吸引人注意的目的.,學生對于課堂產生學習興趣,這就是最好的辦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學會如何啟發學生的興趣,這是每一位英語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教師在導課的時候可以設置許多問題,通過問題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效率。例如,在學到begoingto句式的時候,可以問起學生,“之前我們學過哪些關于描述未來將要做某事的短語???”學生也許會回答willdosomething等等,甚至有些學生還會聯想到leave,arrive,go,come等詞的進行時表示將要發生的動作這一語法項目,這些都鍛煉了學生歸納總結知識點的能力,教師面對學生的正面回答要進行強有力的鼓勵教育,例如,“great,welldone,wonderful,excellent”等詞來夸獎他們,正面的鼓勵和夸獎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信心,這時學生可能因為自己給力的表演而忘乎所以,而交頭接耳,班級紀律差的現象,而這時適度的班級管理也是考驗教師的一項重要要求,然后教師可以言歸正傳,繼續將begoingto,willdo等固定用法總結一下,通過總結和區分,讓學生對這些相關的知識點有大體的了解,最后再通過練習題加深鞏固。學生和教師在上面的例子中就達到了完美的互動,學習效果顯著提高。
1.2適度的角色轉換有利于增強教學氣氛,形成互動教學。
在主體教學理論中,提過要將教學的主體地位逐步體現在日常教學活動當中,傳統課堂中是體現教師的主體,而新型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怎養能被充分發揮才是教師甚至教育界應該考慮的問題。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要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就必須轉變教師占主動,學生占被動的模式。筆者在求學過程中的一位教師令我記憶猶新,這位老師每周會抽出一到兩節課的時間讓學生來講解單元知識,其實不外乎課后的單詞和短語,課前讓學生回家準備課,下次上課讓學生到臺前來講解一些簡單的詞匯以及短語等,這位老師完全放手發動這位“代課老師”和下面的學生,而且她本身也坐在學生位置上向這位老師提問,當預習效果展示好的時候,她對學生進行表揚,當預習效果差或者是學生某個知識點也不是很清楚的時候,她會及時進行更正以及鼓勵。筆者深刻的記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真正的參與到課堂講學的環節中去,和從前被動的接受完全不同,學生在主動預習、查詞典的過程中也是對知識深層次的挖掘,主動的講解也會激發他們學習熱情。在這位代課教師講解完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補充說明,然后進行分組討論,這樣更能營造出交流、互動學習的氛圍,真正做到尊重學生,師生互動。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育界領域的重要課題。教師和學生是兩大重要主體,而教師以及學生雙方的活動也構成了雙方的互動過程,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主體在教師一邊,而現如今主體應該更多的側重于學生一方,但是教師的主體作用也不可缺失,因此,發揮這兩個主體的作用以及通過兩個主體形成主體之間互動的反應,對于教學以及教學效果起著重大的意義。在國內外的眾多教學研究表明,在主體教學理論指導下,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可以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
應試教育條件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仍然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只注重考試考的項目,例如,聽力、作文、語法等。這種教學模式是目前許多學生會做題不會口語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都知道語言是通過交流才體現出其重要性的,啞巴英語只能是對付考試,對于學生的將來沒有好處。從初中開始,英語教師就要注重英語口語交際的培養,而口語交際能力是從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形成的,互動教學就是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形成活躍、和諧的課堂氣氛,這也是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的體現。
2.2初中互動英語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
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除了互動以外,還需要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通過不同的問題,讓學生找出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以及掌握能力,使英語學習能力像漢語一樣逐漸形成習慣。而相對于教師而言的互動創造性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通過學生的舉一反三和發散性思維也考驗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和業務水平,在教學互動環節上,學生通過預習提出相關的課外知識問題,教師給予回答,這也使教與學雙方在互動環節下相互鍛煉,互相提升。
參考文獻。
[1]李中月.初中英語教學任務型教學理論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02.
[2]陳紅梅.英語交際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西南師范大學,2004.
[3]孫慶紅.“新課改”背景下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互動初探[d].江西師范大學,2005.
[4]李艷.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
在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時代的需要.正確認識健康的概念,樹立學校體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體育教學與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關系,在體育教學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積極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心理健康.這就要求教師面對新課標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有目的,有意識地啟發、引導并幫助學生進行實踐體驗,提高心理品質,克服心理障礙等,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任興明作者單位:河北省定興縣天宮寺鄉中學,河北,定興,072650刊名:魅力中國英文刊名:charmingchina年,卷(期):“”(18)分類號:g623.2關鍵詞:體育教學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學習
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課程改革旨在建立和形式能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并已成為這場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因此我們必須從興趣著手。小學生對體育課應該說都非常感興趣,但這是暫時的直接興趣,而我們需要的是持久的興趣,教師應運用新穎的手段,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產生急于活動、鍛煉的愿意,形成最佳的學習心理狀態。在激發學生興趣、動機的同時,重點突出培養學生的目標動機,幫助學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礎上建立學習目標,并指出努力方向。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環境,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使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調動學生的內在潛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意識,采取“比一比、測一測”的方法,使學生感到學習內容有新意、有變化、有趣味。
自練是學生以自身的獨立活動為主,有目的地反復進行某一運動動作。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采取“放”的方法,讓學生獨立自主練習,具體可采取設點鍛煉、興趣鍛煉、自由鍛煉等形式,使學生樂意參與。教師要積極地提供參與時機,擴大參與面,給學生一個自由選擇的余地,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機會,能分層次愉快地發展,鍛煉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堅強、勇敢、上進的良好品質。
自我評價即學生對自己學練行為價值標準的掌握和判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多看、多悟、多練,通過自我摸索、自我完善,不斷改進和提高動作質量。讓學生在練習中反復思考,自己嘗試,觀察別人的動作,向老師請教,找出原因,掌握技術。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并向學生傳授自我測試、自我檢查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以利于自我評價。教師還應明確要求,以供學生作自我評價的依據。
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把已學過的鍛煉方法與本課的練習法結合起來,使學生敢于創造,開發創造潛力。比如,打活動目標游戲,學生能否互相配合起來?教師啟發學生動腦,鼓勵學生通過配合,提高目標擊中率。敢于創造是主體意識的內在表現,也是思維發展的表現形式。
。
同伴指導是將參加學習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其中有指導者和被指導者,指導者比被指導者的水平稍高一些,在教學中他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以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教師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養成向同伴學習的意識,倡導“能者為師”的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不僅自己能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還要能夠有效地指導他人進行學習。同伴指導以教促學,體現了學習的指導的互動性,可使學生更深刻地體驗成功的快樂和喜悅,培養互相協作、關心他人的優良品質。
體育鍛煉是很艱苦的,沒有明確的目的,沒有堅強的毅力是不能持久的。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教學應有計劃性、實用性、娛樂性,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著眼于將來。如冬季長跑學生最頭疼,每年到這個時候,請病假的人多了,無故缺席的人多了,根據這一情況教師就應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他們學習紅軍長征不怕苦的精神,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練習,在長跑中體會到自己也能行的成功感,從而提高練習熱情,逐步達到教學目的,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此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閱讀體育書籍,使學生獲得體育動作技術知識和衛生保健知識,提高體育文化素養。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必須在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充分利用科學的方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認真研究教學內容、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逐步引導學生,這種引導不只是解難釋疑,關鍵的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相互幫助,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在這一過程中,優秀的學生可以更好地得到發展,學生暫時有困難的
同學
也可以得到長足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現代學習方式》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摘要:可持續發展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具有主導作用,也是地理教學應遵循的一種教學理念,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鑒于此,文章針對可持續發展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思想;地理教學;主導作用;教學理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融入可持續發展思想,既是課程教學的內在要求,也是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的新的動力??沙掷m發展思想在地理課程很多內容中能得到彰顯,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推動學生可持續發展觀的建立。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地理教學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將可持續發展思想融入地理教學,能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本文結合高中地理教學實際,對高中地理教學可持續發展思想應用的依據和主導型作用進行論述。
對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觀教育是落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有效形式,其教育目的是將高中生培養成具有環境保護意識與可持續發展觀的新時代公民。這就需要教師將核心素養培養作為育人的指導思想,將可持續發展教育滲透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教學思路中。
1.教學改革要求。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教育教學理念發生了重要變化,對人才培養目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應用到了日常教學工作中。這種理念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高中地理教學的方案設計及教學思路。而這種教學理念應用的主要依據是:高中地理教學改革的迫切需要。高中地理教師在目前的教學工作開展中,只有轉變教學理念,才能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才能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2.課程發展趨勢。
作為一門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學科,高中地理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借助現有的地理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工作的拓展,以保障學生在地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及時轉變觀念,不斷提高思想認識,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課程改革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應順應這種新要求,注重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教師應借助新的教學理念,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態度,完善高中地理教學。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融入,符合高中地理教學的課程發展趨勢。
在地理教學中,融入可持續發展思想,具有重要的主導作用:能轉變教學目標,調整教學結構,轉化高中地理價值的形成。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和教學改革的推進,廣大教師的教學水平在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在不斷提高。高中地理教學在這種背景下也發生了重要變化,教學理念有了新的轉變,可持續發展思想已融入地理教學。教學理念的轉變,給高中地理教學增添了新的亮點??沙掷m發展思想的融入,引領了高中地理教學的發展,轉變了高中地理教學目標。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可持續發展思想的融入,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了學生地理核心素養。
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注重的是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傳授,從傳統高中地理教學方案設計來看,注重的也是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沒有注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沙掷m發展思想應用下的高中地理教學,對學生的地理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為適應這種新要求,地理教學結構就要進行相應的改變??沙掷m發展思想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注重的是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3.轉化高中地理價值形成。
高中地理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學科,在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領,將對學生的培養教育和地理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沙掷m發展思想的引進,對于高中地理教學而言,其最重要的一項教學作用就是全面引領學生學習觀念的轉變,影響著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教師在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可將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相結合。例如,在針對高中地理區域整治發展的研究學習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科學引導,讓學生將地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學科,也是學生了解我國環境問題、地理問題現狀的主要途徑。在該教學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滲透,注重對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領,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趙琴琴.高中地理教學中多維度的教學評價方法簡析―――以《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01).
[2]胡曉蓮.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可持續發展觀教學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17(09).
小學生在教育中是一個特殊的教育群體,6――12歲的兒童是人一生中身心發展最快的時期,在對事物的認識上有著他們獨有的認知特點。學生身心發展都不成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這些就決定了從事小學的教育的小學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在多年的小學師資培養實踐中,我們形成了“綜合+特長”人才培養模式。在進校后第一年不分方向,進行全科培養?!熬C合”即以人的全面發展、綜合素質的提升為中心,培養學生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教育觀,培養學生具有系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適應小學對全科型教師的要求?!疤亻L”是在綜合培養的基礎上,在第二年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就業面向分方向培養,學有所長,教有所長,能突出勝任小學某類學科教學。該模式的實施提升了學生科學人文素養,增強了創新意識,提高了從教能力,明確了就業面向。
2.借鑒中師特色,注重實踐能力。
長期以來,我國中等師范院校培養了一大批合格的小學教師,在多年的辦學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培養模式,特別是對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的重視上,有著自己獨有的優勢。隨著小學教師培養層次的提升,在???、本科階段的小學師資培養上培養方式有了很大變化,突出了教育理論、學科知識的教學,但在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往往重視不夠。這也導致了現在的初等教育專業學生在進入小學教學時,盡管理論水平上去了,但在具體教學中往往出現教學基本功差、課堂組織不好等情況,因此向中師學習,重視學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出合格的、更受小學歡迎的小學教師。
2.2調整課程結構,簡化教育理論課程。
高中起點的初等教育專業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文化知識學習的能力,而現在的初等教育專業為了突出其專業特色,太過于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小學教育具備自身的特點,小學教師應該多些感性化、通識化、實踐操作化,少一些理性化、專業化、理論化。太多的教育理論的學習,不僅束縛了學生的思想,更占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浪費了學習精力。要培養學生成為合格的小學教師,僅僅只有理論學習是不夠的,更應該注重學生教學經驗的積累。但由于高校近年的擴招,初等教育專業的學生大量增加,但是學校的教學資源有限,很多高校更愿意開設一些對硬件要求比較低的理論課。而實踐課的開設,如實驗室、實踐基地建設,因為對硬件要求較高,很多高校滿足不了大量學生的.需要,而對實踐課程進行了壓縮。要提高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必須對課程結構進行調整,簡化教育理論課程,增加教育實踐課程。
2.3強化課程實施能力。
1、加強“三筆字”、簡筆畫、普通話訓練。
三筆字、簡筆畫、普通話是教師的必備職業技能,三筆字包括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雖然現代技術的發展,很多地方對寫字的要求降低了,但由于小學教育的特殊性,面對的是初學寫字的的小學生,對三筆字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書寫漂亮,更重要的是書寫規范。小學生因為年齡特點,在教學中更應該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而簡筆畫在教學中比語言、文字更直觀形象,比實物,模型,多媒體簡便、靈活,在小學教學中適當使用,能為孩子在頭腦中建起一座抽象符號與具體事物之間的橋梁,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普通話的標準與否,直接影響的教學效果,清晰、標準的的口語表達不僅有利于小學生的學習,更能直接影響小學生的口語能力。因此,應把“三筆字”、簡筆畫、普通話納入課程體系范疇,作為必修課,加強訓練,進行過關考核,每個初等教育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過硬的“三筆字”、簡筆畫、普通話基本功。
2、加強藝術、體育技能的訓練。
小學生的教學是全面發展的教學,我們培養的小學生是要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小學教師,要求能勝任藝術、體育等方面的教學并具備組織開展小學生藝術、體育活動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相應的藝體知識和技能,在小學的教學中才能適應小學生藝體方面的活動需求。因此,在初等教育專業的培養中,也要強化學生的藝體技能的訓練,開設相關的課程,制定考核標準。
3、加強學生講課訓練。
加強學生講課方面的訓練,應當突出訓練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加強試講訓練,鼓勵學生多登講臺,在開設的教法課中,少理論,多實踐,爭取人人上臺,在老師指導下,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第二是加強說課方面的訓練,說課是與試講相比不僅要熟悉講課的教學環節,更要求有一定的教育理論基礎,強化說課方面的指導和訓練,在學生練習說課的過程中,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更能很好的把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相結合,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教學水平,學校應當制定相應的說課標準,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考核。第三要加強微格教學訓練。這種教學訓練模式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自己在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是訓練學生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重要途徑。
4、積極開展學生活動,培養實踐能力。
初等教育專業學生應當結合本專業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的活動,這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學??梢猿浞职l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組織開展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例如:青年志愿者活動、演講比賽、書寫比賽、小學課文誦讀比賽等活動,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平臺,也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助精神。
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是初等教育專業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內容,現在因為學生學生人數增多,而見習周期短,工作量大。加上部分小學由于升學壓力大,接待見習的學生數量過多,不太歡迎學生來見習。很多學校對見習工作能少安排就少安排,能不安排就不安排。而教育見習是學生提高教育實踐能力的重要步驟,學校應當積極與小學溝通聯系,加強合作,合理的安排見習。按照傳統教學計劃,教育實習安排在最后一學期,并且只有兩個月時間。在教育實習中,學生需要實習的內容很多,包括教育教學實習、班主任實習、教學科研的實習,太短的實習時間,不利于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提升。因此,初等教育專業的教育實習時間應當延長,讓學生有足夠多的時間進行訓練和學習。
創新思維又稱創造性思維,是指善于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研究面臨的事物或問題,從而找到創造性地解釋這些事物或解決這些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新結論的一種優良的心理品質。這種心理品質是創新素質的核心。
(一)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強烈的求知欲,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創新的催化劑。創新思維往往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沒有疑問便沒有思考,沒有思考便沒有人的'想象、直覺、靈感等創新思維要素的動作。地理教學中要要善待學生提出的問題,善待提出問題的學生。鼓勵學生自覺地探索新事物,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善于創設問題,留出課堂“空白”,讓學生去質疑、解疑。例如:學習了地球自轉的規律和結果后,讓學生課后思考“如果地球反向自轉,一天還是24小時嗎?產生的結果會有什么變化嗎?”;在分析了長江洪水日益頻繁之后,留給學生課后思考題“為什么洪水日益頻繁?你認為防治洪水災害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并允許學生異想天開,充分發表自己的新觀點新想法。
(二)要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是指從已知信息中產生大量變化的、獨特的新信息的一種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圍、不因循傳統的思想方式。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沒有思維的發散,就談不上思維的集中、求異和獨創。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應著重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對同一問題進行思考。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變,誘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思考和尋找答案,產生盡可能多、盡可能新、盡可能獨特的解題思路、方法。例如:“如何把南極洲豐富的水資源運到撒哈拉沙漠,使其變為綠洲良田?”“如何開采月球上的礦產資源?”“人類怎樣向外星球移民?”“如何減輕巴拿馬運河太繁忙的交通?”等問題,十分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訓練。
(三)要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以表象或具體語言進行的思維活動,是以形象方式反映現實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維方式。盡管在人的思維發展的里程中,形象思維是較初級的形式,但是它在創新思維中卻占著主導地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教師要善于把比較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豐富學生有關視覺、聽覺、語言的形象。教師可以采用敘述法、聯想法、想象法進行訓練。例如:經常要學生看地圖說地理分布;看漫畫講地理含義;看圖表分析地理規律;看景觀聯想地理特征等。通過這些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敏感性,從而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創造力。
試論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現代教育觀強調教學過程不再是簡單的傳道授業,更要育心育智,通過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在體育教學中,教學也不再是只注重教會學生各種運動的技能技巧,還要加強培養他們全方位如組織活動、適應環境、交流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為學生們將來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認真研究如何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和能力。
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講解和讓學生反復的練習固然可以使他們掌握和更好地識記動作方法,但練習次數過多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感和增加他們的練習負擔,學生具有強烈的被動感,實踐證明持續效果并不理想或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果從提高學生對該項目的興趣入手,在教學中注重教會他們練習的技巧和竅門而不是強調練習的時間和次數,做到饒有興趣的苦練和巧練相結合,在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和自我鍛煉能力上下功夫,才能更好達到體育的鍛煉目的和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在學習新教學內容時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去模仿練習到比較熟練的動作定型,教師所起的作用是輔助和引導性的,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高低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教師在教學中要用正確、優美的示范、清楚簡潔的講解讓學生理解動作內容,指導他們在練習中用動作和語言來表達出新知識的規范性和要點,啟發孩子們自己表達出對新內容的學習觀點和認識,并能在練習方法和技術動作上有他們自己的創新,這樣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輕松自如地掌握好動作技能。
三、培養學生的適應、交流能力。
體育活動具有較強的集體性、社會性,體育課上的各種活動都會反映個體之間相互交流、交際的能力,善于交往的學生一般都能較好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心理處于比較平衡的'狀態,有利于身心健康發展。在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注意從自身行為出發,在同學生的往來交往中調整改進教學,鼓勵學生與教師、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交流,培養他們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消除因隔閡而產生的心理緊張和壓抑,豐富孩子們的精神生活,讓他們在真摯的交往中培養學生們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每個學生不可避免地存在個體差異,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活動能力和學習效果,結合教師的評價,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取長補短。這樣,既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又能增進學習效率,激發學習的信心。
總之,體育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研究如何讓學生在“看、聽、想、練、玩”的過程中得到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改變體育教學陳年不變的“高耗底質”現象,為孩子們全面素質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2]。
is(1891—1976)在《人的研究》中首次明確提出來的。他在書里是這樣寫的:“人類有兩種知識,通常所說的知識是用書面文字或地圖、數學公式來表述的,這只是知識的一種形式,還有一種知識是不能系統表述的,……那么我們就可以將后一種知識稱為緘默知識?!本}默知識有兩個顯著的特征:一是不能通過言語、文字或符號進行邏輯上的說明或證明,二是不能以正常的形式傳遞。[2]那么到底什么是緘默知識?簡單一點來說,緘默知識就是指那些我們平時所意識不到的卻又深刻影響著我們行動的那一類知識,緘默知識廣泛存在于我們的頭腦中,它存在于我們的經驗和行動之中。譬如說:在體操課中的騎撐前回環動作中,老師強調當自己在桿上把自己撐起最高點時抓準時機順勢完成動作,但當我們問那個時機到底是什么時機的時候卻無從回答。它很難通過言語具體描述,但是又確實存在于我們的思維之中,它能夠改變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行動,在我們日常學習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何利用緘默知識的作用使緘默知識顯性化、如何更好地使學生們擁有更多的緘默知識促進實踐能力仍是一個十分艱難的問題。
2.1緘默知識對學生個體體育教學實踐能力提高的差異性影響。
波蘭尼認為緘默知識是人“內在于行動的知識”,“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是一種經常使用卻又不能通過語言文字符號予以清晰表達或者直接傳遞的知識”。[3]緘默知識具有非常大的個體差異性,不同的個體所掌握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技術的多少是不一樣的,對各個體育項目內容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對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的影響也是有差異的。學生個體必須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項目的理解程度進行不同程度的學習。例如,某個學生大學前打過排球,在大學期間再進行排球項目的學習,只要老師對技術動作進行講解他便能較快的理解并且經過練習后明顯比其他同學掌握的更快。因此,在體育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某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有選擇的進行學習。這就是他們各自所掌握的緘默知識在起作用。
2.2緘默知識有利于提高運動技能學習的效果。
我們從緘默知識的定義中可以看到它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它是個體所掌握的知識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個學生都擁有一定程度的緘默知識。因而,學生在學習體育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就運用到緘默知識。而對于那些具有良好“緘默知識”基礎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運動技能的過程中進步的相對較快一些。他們可以通過“內在于行動的知識”提高對體育運動項目規律的理解,增強對運動技能的認知。從而促進他們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
2.3緘默知識能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發展和鞏固。
波蘭尼認為:“緘默知識和現行知識之間不是完全割裂的”。兩種知識存在著一種譜系現象,在譜系的一端是完全緘默知識,而在另一端則是完全顯性的,但是大多數的知識是存在于這兩端之間。在學習體育知識的過程中,會建立一個對某個運動項目的知識體系。[4]比如羽毛球中的正手高遠球技術動作中,教師會交給學生基本的動作技術要領,側身引拍、倒拍、轉腰伸臂全身協調用力擊球,隨揮等技術環節,這樣學生對正手高遠球動作技術的顯性知識就已有所掌握,但是往往擊球不準確,老師經常會說動作不到位,對于擊球的高度角度以及球飛行的路線與弧度等等,都需要學生不斷地進行練習,增加“球感”和“手感”來慢慢地調整高遠球動作技術的各個環節,從而在自己的頭腦中建立完整的正手高遠球動作技術的知識體系,使高遠球技術動作做得更加規范協調。而“球感”和“手感”正式屬于緘默知識。
3.1提高對掌握理論知識的認識、轉變傳統的知識觀念。
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是未來體育師資力量最重要的后備基地。學生的緘默知識常常內化為行為與行動,實踐是促進緘默知識積累的保證,又是使緘默知識顯性化的手段。[5]因此,不僅要學好專業技能,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也是不可或缺的,還要有熟練的教學實踐能力。而在這個知識體系中有很大一部分知識是緘默知識,并且緘默知識對于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充分發揮緘默知識的在提高實踐能力方面的作用,我們必須要充分認識什么是緘默知識。這就要求在學生入學初始老師就要教育學生要想更好地掌握教學實踐能力,首先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是條件之一,其次,在老師給他們上課期間不僅要學會技能還要有意識地學習、觀看、模仿老師是如何教學的,例如在細微的肢體動作或者特殊的教學詞匯上等等,這一點往往被忽略,在學生的觀念中把技能學好就結束了課程,其實不然,教師的教學雖然對學生有一定的潛移默化作用,但是上完課后如果叫學生去當“老師”給別的同學上課卻無法按照一定的教學方法教別人,這就是缺乏課中觀察、課后總結所導致的后果。第二,轉變學生觀念,由于外顯性特征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得十分強烈,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時候會過于強調動作技能、技巧等外顯性技術知識體系,忽略學生本身擁有的緘默知識。必須幫助學生樹立理論是教學實踐的根基的思想觀念,理論知識到了一定時期它將會內化為我們的緘默知識,比如說:在多年前我們曾經學過籃球,然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再接觸它。上課前強調不僅要學技能,還要注意觀察教師的上課方式與方法。
3.2組織各類型聽課,撰寫聽課記錄。
3.3創設多樣化的理論與實踐交流會。
理論與實踐交流會是指通過閱讀專業書籍、舉辦書寫教案和組織教學實踐技能比賽等形式以促進學生專業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能力提高的一種活動。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離不開理論知識支撐與實踐的累積,然而要使緘默知識顯性化必須通過對日?;畹牟粩嘀貜?。[8]根據目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點以及目前國內高校的課程設置,學生開始較專業地進行教學實踐能力訓練一般在大四教育實習前一個學期,時間上略顯倉促。為了更好得提升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可以組織有關專業知識競賽、定期組織交流會。學院組織以班級為單位派代表隊參與、班級組織以小組為單位。分組方式可多變,使同學之間有更多的交流機會。促進各自的緘默知識的顯性化,促進實踐能力的提高。
3.4教育實習。
通過教育實習,學生不僅能夠印證、檢驗、鞏固和提高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技能,促進緘默知識的積累,而且有助于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檢查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反饋教育培養過程差距與不足,等等。教育實習是大學期間學生個體對緘默知識運用最為系統、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對培養合格的體育教師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實習階段有固定的指導教師,教育實習過程中有固定專門的指導教師充分了利用了緘默知識傳遞的最佳方式“學徒制”的形式?!皩W徒制”是一種從緘默知識到緘默知識的轉換形式,即師傅與徒弟共享緘默知識。[9]作為“徒弟”的實習學生通過觀察、模仿以及潛移默化的實踐可以學會指導老師“師傅”的技巧,這種技巧依然是緘默知識。包括一些方法和經驗,甚至包括連指導老師自己也未意識到的技巧。學生通過觀察、記錄、模仿,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連自己也不太清楚的實踐知識和個體之后是。這樣,指導老師的基本教學風格就傳遞給了學生。[10]學生從中學習到的相關的緘默知識,在老師的指導下,反復進行的實踐,從而增加并強化個體緘默知識。為了使學生能在較系統地接受教學實踐訓練,可適當的延長教育實習的期限。
4結語。
緘默知識的的確確存在于個體知識庫中,一方面通反復過實踐促進緘默知識的顯性化,另一方面,利用緘默知識在實踐中所起的作用促進實踐能力的提高。但由于其控制難度較大,不易于掌控。因此,在運用過程中,我們非常有必要增加對緘默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充分挖掘其作用,探尋多方途徑更加有效地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2]石中英.緘默知識與教學改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01—105.
[3]吳耘.緘默知識在體育教學中的緘默知識現象.四川體育科學,(9):126—128.
[8]羅勇.論緘默知識與大學生實踐能力[j].陜西教育(高教版),,z1:156,160.
[9]唐京,馮明.知識類型與知識管理[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1,(2).
[10]謝維和.教育活動的社會學分析:一種教育社會學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教育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善于學習,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教師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由被動的接受轉變為主動地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學生積極參與、親自體驗,讓他們在實踐中發現自我,學會學習.
作者:程明理作者單位:云南省開遠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刊名:教師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2010“”(18)分類號:關鍵詞:化學教學自主學習學生培養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5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