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梳理思路,明確目標,為下一步的行動做好準備。在總結中,我們應該突出主要的內容和亮點,并注意結構的合理性和層次感。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優秀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
古詩,以她那豐富的內容,深遠的意境,優美的韻律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燦爛的明星。古詩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是小學生接觸了解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好教材。但由于古詩的形式體制、遣詞造句等方面與現在的語言習慣差別很大,因此,古詩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往往教師在教學古詩時,介紹講解,強調字詞,逐句解釋。學生埋頭筆記,學會的標準就以會背、會解釋來衡量。學生究竟從詩中領會了多少美的意境,無從談起;究竟得到多少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也無從落實。其實,古詩的教學也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發展他們的思維,鍛煉他們的能力,讓古詩教學也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一、從整體入手,啟發學生思維有些教師在教學古詩時,一般從字詞著手,逐詞逐句理解,往往把一首完整的古詩弄得支離破碎,也使學生學習失去了新鮮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探索性。我認為只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精心安排教學過程,從全篇著手,從整體出發,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探索積極性。例如,教學《惠崇春江晚景》這一首詩時,教師精心設計了這一問題:你認為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古詩,興趣倍增。他們通過查。
字典。
聯系上下文相互討論等辦法尋求答案,各抒已見,教師再適當加以點撥,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二運用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選入小學教材的好多古詩,大多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題材,如《小兒垂釣》《蟬》等,在教學這些古詩時,不妨讓學生自己來表演詩中的人物動作,使學生在開開心心演小品的過程中,體會詩中所描寫的內容,增加對詩意的理解。再如,在教學《早發白帝城》《山行》等詩時,教師也可以運用簡筆畫來輔助教學。教師畫上一座高高的白帝城,學生添上朵朵彩云;教師畫上一條長江,請學生加上一葉小舟,再畫上重重高山;或是請學生動動腦,畫出其中一句的畫面。在作畫過程中,學生在逐步加深對字詞詩句的理解,同時因為動腦又動手,興趣濃,積極性高。
隨著教育技術的現代化,多種媒體都可以參與到古詩教學中來。學生可以從屏幕上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也可以在音響中感受"處處聞啼鳥"。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為了調動學生學古詩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探索,去發現。三、抓住朗讀環節,讓學生品味詩意經常聽學生讀古詩如小和尚念經,咿咿呀呀,拿腔拖調。其實古詩的語言極富音樂美,它和仄壓韻,本身的節奏、音律就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生通過正確朗讀,更能理解詩的內容,領會詩表達的意境。在古詩的朗讀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經常向學生傳授一些古詩朗讀的基本技巧,如停頓、重音、語速等,同時明確相對應的符號,如停頓"/",重音用"·",延長用"---"等。在古詩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古詩不斷深入的理解,讓學生動手動口,給古詩加上各種朗讀符號,自己練讀,再同學間互讀,接著全班試讀,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詩的音韻節奏,領略詩的音樂美,并發揮想象,感受詩的意境。學生在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練習朗讀,不光提高了他們的朗讀水平,還能加深對詩的內容的理解,不是俗語有云:"熟讀。
唐詩。
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嘛。根據古詩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實際,教師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用心編排教學過程,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古詩學習中,讓學生見前人之所見,聞前人之所聞,想前人之所想。讓學生在古詩學習中掌握一些學習方法,不斷向課外拓展。
正如錢正權老師在《詩情行走在意境中》,特別強調了“古。
詩詞。
教學要讓學生走進古詩詞的意境”。他說,古詩詞教學最大的難點是什么?難就難在怎樣引導學生誦讀,并讀出感情來。這是多數老師的困惑。他指出,問題就出在學生沒有進入詩詞的意境。那怎樣才能引導學生進入古詩詞的意境呢?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詩詞中的畫面。也就是說在詩詞的語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我想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反復吟詠,在誦讀中品詩情悟詩理。
漢語言文學講審美、體驗、感悟、直覺,體現了漢民族獨特的心理結構和思維方式。用方塊字連綴而成的中國古典詩詞,一直洋溢著一種獨具魅力、生生不息的靈性風韻。靈性是古典詩詞的一種鮮活氣脈,故非吟誦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韻?!案腥诵恼?,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義?!睂W生在教師指導下口誦心悟,咀嚼體會,共鳴感奮,潤養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積蓄精神的原動力。古典詩詞教學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發現。吟誦創造了令人陶醉、充滿激情的學習情境,促使主體與主導、作品與讀者進行深刻對話,激勵學生探索的熱情和責任感。因此詩詞教學就該多一些聲并茂的誦讀,少一些學究解經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樂,少一些正襟危坐的嚴肅;多一些聯系自我的體驗,少一些微言大義的挖掘。
二、啟發聯想和想象,進行詩詞文本與生命靈魂的對話。
中國古典詩詞言約意豐,貴在含蓄,非聯想、想象不能領悟其意境、意趣?!按猴L又綠江南岸”“紅杏枝春意鬧”“云破月來花弄影”,一字風流,境界全出。老師就要啟發學生通過聯想、想象,再現春江碧透、柳綠桃紅、蜂蝶翩躚、鶯飛鳥鳴或者月影姍姍、風來花動、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領會詩句深邃的意蘊和含蓄的感情,獲得閱讀欣賞的愉悅和二次創造的滿足。古詩詞浸潤著漢民族的審美意趣,多借景抒情、體物寫志、詠史寄興、即事感懷,又多用映襯渲染、虛實相生、動靜互見、擬人比喻等表現手法,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弊x者只有放眼廣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飄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葉孤舟、一竿魚鉤和一個孤苦老頭,才能走進一個在宦海中雖幾遭打擊幾度浮沉仍癡守節操、孤寂憤怨的靈魂深處,實現跨越千年的靈魂對話。
老師的講析代替不了學生的聯想、想象,學生也不可能通過老師的聯想和想象走進詩詞的意境、詩人的世界。學生只有在教師啟發下進行聯想想象才能實現讀者與文本的對話。讀者閱讀的過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體驗、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識與文本背后潛藏著的生命對話的過程,就是實現讀者自我生命成長和提升的過程。聯想和想象是這個過程的催化劑和通衢大道。
三、搭建學習平臺,促進知識與能力相生相長。
一般來說,學生的知識經驗越豐富,他們對詩詞的領悟就越豐富深刻。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夯實作為新知識生長點的知識基礎。這個基礎包括作品積累、詩詞常識、鑒賞方法、背景知識以及一些主要詩歌流派的風格特點等。
1、注重作品積累,嚴格要求學生背誦一定量的課內外作品,在背誦中豐富積累,在吟詠中感悟陶冶。
2、引導學生收集資料,掌握詩詞的一般常識。比如詩詞的題材類別、意象、意境、風格、表現手法、朗誦技巧等。
3、推薦并指導學生閱讀詩評名家賞析詩詞的文章,讓學生走進經典、走近名家大師,這樣既有助于對所學詩詞內容的理解,又能從中學到賞析詩詞的方法。
4、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詩人傳記,走進詩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悟時代風云、生活遭際、理想情感、品性情趣在作品中的反映,從而提高詩詞賞析水平,并能從中感悟人生的真諦和生活的哲理。
四、拓展學習方式,在合作對話、互相促進的開放式探究學習中整體發展。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又是詩歌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主要應在三個方面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一是幫助學生確定探究的問題。如“詩的意象與詩的情感主旨”、“詩詞中的聯想和想象”、“詩人的風格與詩詞的主題”、“詩詞中常見的表現手法”等方面的問題。在具體的教學中,這些問題應該分為更具體更小的問題,以便于學生的學習。二是從資料的來源、搜集、取舍等方面對學生給予指導。三是組織和指導學生把學習的結果進行交流。
總之,詩詞的教學有別于實用文體的教學,應該把鑒賞美的語言、培養美的情感放在突出的位置。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與文本對話的興趣、欲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對話的過程之中,誦讀,聯想,感悟,賞析,評價,探究,讓學生在詩品、詩意、詩情、詩格、詩韻匯成的大海中遨游。只有這樣,古詩詞的教學才抓住了根本。
古詩是我國燦爛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們大都具有如下特點:語言優美精煉、想象豐富新奇、韻律朗朗上口、情感動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一輩子都難以忘掉。
那么,如何讓孩子們領略古詩的美,讓孩子們通過古詩的學習,進而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呢?在教學的實際操作中,我們的老師往往陷入兩難的境地:講多了,破壞了古詩的整體意境美;講少了,我們的孩子們又難以逾越理解的障礙。下面我談談自己在古詩審美教學中所做的一些嘗試:
一、反復吟誦,感受形象美。
通過反復吟誦來體會文章的美感?!敝挥薪涍^充分地、反復地誦讀,設身處境地進入詩的境界,細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領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二、深入理解,體驗情趣美。
古詩的語言凝煉含蓄,耐人尋味,經常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古詩語言簡潔所帶來的一些特點,比如詞序倒置、成分省略、語句濃縮、意思跳躍等,都構成了孩子們學古詩的障礙。先讓孩子們理解重點詞的意思,進而理解整行詩、整句詩、整首詩的意思。解釋時,只要將意思說通即可,不必按字的順序來解釋。通過深入理解,古詩中的情趣美也就不難體會出來。
三、多方遷移,領悟意趣美。
1、將古詩改寫成短文。
在孩子們領悟了古詩描繪的那種美的意境之后,讓孩子們將古詩改寫成短文。當然在改寫之前,還要提醒孩子們詩的內容,除了古詩所描繪的內容外,還可以做合理的想象。改寫是對孩子們一種美的熏陶,還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促使他們進一步理解古詩內容。
2、鏈接課外閱讀。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边@是古人寫作的秘訣。每學好一首詩,就要求孩子們去找同一類的詩,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自學能力。
我們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古詩的“意趣美”這一內蘊力,催動孩子們在學習活動中,產生最佳的審美效果。
古詩是我國燦爛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們大都具有如下特點:語言優美精煉、想象豐富新奇、韻律朗朗上口、情感動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它們或豪邁昂揚,或細膩清麗,或發人深思,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一輩子都難以忘掉。古詩在開發培養孩子們審美意識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讓孩子們領略古詩的美,讓孩子們通過古詩的學習,進而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呢?本學期在進行《加強小學生古詩文誦寫訓練的研究》課題研究之中,我對古詩教學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小學階段的古詩教學,在教法上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靈活有效的授課。因此根據古詩基本特點,我認為可以對古詩教學進行如下教學:
一、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學古詩時,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多條渠道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具體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紹作者及背景,介紹作者生活的那個特定時代,特定環境,把握作者作詩時的特殊心情去讀詩去想象。二是聯系現實生活,把現實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詩中,拉近距離,搭起入境橋梁。三是運用直觀法。在古詩教學中往往由于條件的限制,不能實景實物進行觀賞,可以通過出示幻燈片、圖片和錄音等輔助手段,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四是豐富想象,教學時指導學生想象詩中的情節、場面。例如《江雪》這首詩,啟發學生的思索和聯想:“大雪漫天飛舞,北風呼嘯,天地間白茫茫一片的場面?!睆亩玫乩斫庠娢膬热莺鸵饩?。
二、指導古詩學法,讀懂詩句,讓學生品味語言美。
品味語言,首先讀懂語句。古詩的語言有它自身的特點,如語句濃縮、意思跳躍、成分省略、詞序倒置等,這些都是學生學古詩的障礙。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幫助其疏通理解,教給古詩學法—分詞連序法:一是分詞解義,逐詞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詩中的含義;二是按現代漢語規范進行連序翻譯。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古詩學法,講中有導,導中有練,啟發學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詩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點撥指導,學生運用鞏固學法。
三、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體會音樂美。
感情朗讀,能再現詩的意境,加深體會詩的含義與感情。因此在學生理解詩的內容的基礎上重視朗讀,強調背誦。指導朗讀就是要讓學生掌握感情朗讀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導確定感情基調,然后指導處理重音與節奏。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詩。全詩充滿了喜悅、激動之情。起句與七、八句節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緩;“忽傳”、“喜欲狂”、“即從”、“便下”讀重音。這樣朗讀抑揚頓挫,學生的感情自然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
除掌握上述教學要點外,教師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不要過“細、全”
由于小學生對古詩不如對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而在教學中首先幫助學生集中精力領會詩文的大體意思,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如果過全過細的介紹作者與時代背景,一是會轉移學生的注意力,二十遙遠的歷史知識會增加學生感知的難度,使學生難以自拔。正確的方法是選擇與該古詩有密切關系的且有助于幫助理解詩意的內容,左右重點的介紹,使學生了解詩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二、古詩翻譯時不要過死。
教學中可通過口述的方法將詩意、想象、語言進行有機聯系。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避免了就詞詩句、就句詮文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的出現,從而使學生對口能力的提高、分析、運用的能力大大增強,產生較好的效果。每篇古詩都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首詩的大體內容。只要學生翻譯的文章不扭曲時的愿意,只要把大體意思說明就可以,且莫在文字、字數、通順及表達方式上吹毛求疵,要求過嚴。
三、體會感情和意境,不要滿堂“灌”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詩人寫作的一大手法,詩人直抒胸臆或極強的渲染環境表情達意。教學時可通過分析詩句,點拔誘導和展示有關圖畫,或運用多媒體形象直觀、逼真的教學手段,將抽象的文字符號還原成活生生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詩句,可采取詩中畫、畫中詩、并便讀便想的方式促進學生在快活中學習枯燥抽象的詩文,千萬不要急于求成,在學生還沒有得到興趣、靈感及感性認識時硬去思維,接受不喜歡的東西,這樣的教學是游離新課程理念的。
四、分析講解莫要“深”
總之,古詩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靈活科學掌握,把握好節奏、方法讓學生在熱愛古詩中去欣賞學習它。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近幾天學習小學古詩詞專題講座,我掌握了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四點重要目標:(一)領略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激發愛國熱忱。(二)感受古詩詞中所表現出的高尚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品位,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三)感悟語言優美,豐富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言敏感力和鑒賞力。(四)拓展學生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其中,第四點拓展學生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使我受到了很大觸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要以閱讀和記誦為主,要讀出語感、讀出情感、讀出美感?!皠撔率且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痹娫~的學習,要以閱讀、記誦為主,在在閱讀,記誦中追求精神的愉悅、情感的陶冶,藝術的創造感染與浸潤,在閱讀和記誦中有意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迸诵iL告訴我們新教師:不能以自己當年的經歷來評判現在學生的好壞!我想這也是我們新教師在今后從教中應該時刻謹記的。
潘校長講到新課改,給我們講了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轉變。對教學而言,教師具有怎樣的教學觀念,就會有怎樣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行為。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認為自己只是教材知識的闡釋者和傳遞者,學生只能是教材知識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成了教師“表演”的過程,教師始終處于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總是配角、聽眾或觀眾?,F在,新課改倡導的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簡單過程,更是一種師生相互交流、積極互動的、共同發展的雙邊活動過程。教學過程不只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更是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能力的過程、是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過程。
正如錢正權老師在《詩情行走在意境中》,特別強調了“古詩詞教學要讓學生走進古詩詞的意境”。他說,古詩詞教學最大的難點是什么?難就難在怎樣引導學生誦讀,并讀出感情來。這是多數老師的困惑。他指出,問題就出在學生沒有進入詩詞的意境。那怎樣才能引導學生進入古詩詞的意境呢?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詩詞中的畫面。也就是說在詩詞的語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我想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反復吟詠,在誦讀中品詩情悟詩理。
漢語言文學講審美、體驗、感悟、直覺,體現了漢民族獨特的心理結構和思維方式。用方塊字連綴而成的中國古典詩詞,一直洋溢著一種獨具魅力、生生不息的靈性風韻。靈性是古典詩詞的一種鮮活氣脈,故非吟誦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韻?!案腥诵恼?,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義?!睂W生在教師指導下口誦心悟,咀嚼體會,共鳴感奮,潤養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積蓄精神的原動力。古典詩詞教學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發現。吟誦創造了令人陶醉、充滿激情的學習情境,促使主體與主導、作品與讀者進行深刻對話,激勵學生探索的熱情和責任感。因此詩詞教學就該多一些聲并茂的誦讀,少一些學究解經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樂,少一些正襟危坐的嚴肅;多一些聯系自我的體驗,少一些微言大義的挖掘。
二、啟發聯想和想象,進行詩詞文本與生命靈魂的對話。
中國古典詩詞言約意豐,貴在含蓄,非聯想、想象不能領悟其意境、意趣?!按猴L又綠江南岸”“紅杏枝春意鬧”“云破月來花弄影”,一字風流,境界全出。老師就要啟發學生通過聯想、想象,再現春江碧透、柳綠桃紅、蜂蝶翩躚、鶯飛鳥鳴或者月影姍姍、風來花動、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領會詩句深邃的意蘊和含蓄的感情,獲得閱讀欣賞的愉悅和二次創造的滿足。古詩詞浸潤著漢民族的審美意趣,多借景抒情、體物寫志、詠史寄興、即事感懷,又多用映襯渲染、虛實相生、動靜互見、擬人比喻等表現手法,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弊x者只有放眼廣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飄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葉孤舟、一竿魚鉤和一個孤苦老頭,才能走進一個在宦海中雖幾遭打擊幾度浮沉仍癡守節操、孤寂憤怨的靈魂深處,實現跨越千年的靈魂對話。
老師的講析代替不了學生的聯想、想象,學生也不可能通過老師的聯想和想象走進詩詞的意境、詩人的世界。學生只有在教師啟發下進行聯想想象才能實現讀者與文本的對話。讀者閱讀的過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體驗、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識與文本背后潛藏著的生命對話的過程,就是實現讀者自我生命成長和提升的過程。聯想和想象是這個過程的催化劑和通衢大道。
三、搭建平臺,促進知識與能力相生相長。
一般來說,學生的知識經驗越豐富,他們對詩詞的領悟就越豐富深刻。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夯實作為新知識生長點的知識基礎。這個基礎包括作品積累、詩詞常識、鑒賞方法、背景知識以及一些主要詩歌流派的風格特點等。
1、注重作品積累,嚴格要求學生背誦一定量的課內外作品,在背誦中豐富積累,在吟詠中感悟陶冶。
2、引導學生收集資料,掌握詩詞的一般常識。比如詩詞的題材類別、意象、意境、風格、表現手法、朗誦技巧等。
3、推薦并指導學生閱讀詩評名家賞析詩詞的文章,讓學生走進經典、走近名家大師,這樣既有助于對所學詩詞內容的理解,又能從中學到賞析詩詞的方法。
4、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詩人傳記,走進詩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悟時代風云、生活遭際、理想情感、品性情趣在作品中的反映,從而提高詩詞賞析水平,并能從中感悟人生的真諦和生活的哲理。
四、拓展學習方式,在合作對話、互相促進的開放式探究學習中整體發展。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又是詩歌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主要應在三個方面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一是幫助學生確定探究的問題。如“詩的意象與詩的情感主旨”、“詩詞中的聯想和想象”、“詩人的風格與詩詞的主題”、“詩詞中常見的表現手法”等方面的問題。在具體的教學中,這些問題應該分為更具體更小的問題,以便于學生的學習。二是從資料的來源、搜集、取舍等方面對學生給予指導。三是組織和指導學生把學習的結果進行交流。
總之,詩詞的教學有別于實用文體的教學,應該把鑒賞美的語言、培養美的情感放在突出的位置。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與文本對話的興趣、欲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對話的過程之中,誦讀,聯想,感悟,賞析,評價,探究,讓學生在詩品、詩意、詩情、詩格、詩韻匯成的大海中遨游。只有這樣,古詩詞的教學才抓住了根本。
一、反復吟誦,感受形象美。
通過反復吟誦來體會文章的美感?!敝挥薪涍^充分地、反復地誦讀,設身處境地進入詩的境界,細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領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二、深入理解,體驗情趣美。
古詩的語言凝煉含蓄,耐人尋味,經常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古詩語言簡潔所帶來的一些特點,比如詞序倒置、成分省略、語句濃縮、意思跳躍等,都構成了孩子們學古詩的障礙。先讓孩子們理解重點詞的意思,進而理解整行詩、整句詩、整首詩的意思。解釋時,只要將意思說通即可,不必按字的順序來解釋。通過深入理解,古詩中的情趣美也就不難體會出來。
三、多方遷移,領悟意趣美。
1、將古詩改寫成短文。
在孩子們領悟了古詩描繪的那種美的意境之后,讓孩子們將古詩改寫成短文。當然在改寫之前,還要提醒孩子們詩的內容,除了古詩所描繪的內容外,還可以做合理的想象。改寫是對孩子們一種美的熏陶,還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促使他們進一步理解古詩內容。
2、鏈接課外閱讀。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边@是古人寫作的秘訣。每學好一首詩,就要求孩子們去找同一類的詩,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自學能力。
我們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古詩的“意趣美”這一內蘊力,催動孩子們在學習活動中,產生最佳的審美效果。
編者按:古詩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老師在古詩的教學中應該更加深入讓學生了解古詩的各方面,下面我們來看看《提高師者素養巧解古詩文教學壁壘》這篇教學感悟吧!
詩,是文字的舞蹈,古詩文更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我們偉大中華的特色文化,雖然經歷了新文化運動,文言文已經被白話文所完敗,但作為一個民族優秀文化一部分,它不僅不會過時,而且更值得我們去繼承,去學習,去研究,去發揚。要知道綿延幾千年的古老文化才是我們的文化之根,脫離了它,任何構建“文化自信”的努力終將是空中樓閣。正基于此,新修訂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加大古詩文的學習比重。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古詩文教學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對古詩文誦讀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獲得思想的啟迪,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審美的樂趣。同時新課程下的古詩課堂,不提倡原本的逐字逐句的翻譯,要求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去自主感悟,自我想象,自我創新,達到一種無痕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呢?我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與學界同仁共同切磋,希望同仁們能批評指正。
在日常的古詩文教學中,我反復研學,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我發現,孩子們對詩歌寫的什么內容,怎么寫的,其實并不感興趣,反而對詩歌的生平、經歷等非常感興趣。于是,我抓住了學生這方面的喜好,每節課正課之前,我都會為學生講一個與詩歌背景、作者有關的故事或古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我在講解劉禹錫的七言絕句《秋詞》中采用了這樣的方式:
一、首先介紹劉禹錫的為人:樂觀、堅強、不妥協,又能隨分時從,隨遇而安的個性,在長期的不得意中仍然寫出“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寒沙始到金”的佳句,流傳千古。
二十二歲,加入王叔文派,支持永貞革新,失敗被貶。三十歲被召回長安,結束了長達9年的貶謫生涯,期待著皇帝的重新委任,好有一番作為。但是形勢不容樂觀,當權的宰相正是當初革新派的死對頭。正是暮春時節,劉禹錫到玄都觀觀賞桃花散心,寫下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后栽?!?/p>
充滿影射的詩句刺的當權者不高興,于是劉禹錫再次被貶。因為裴度的求情,劉禹錫被改貶到連州,后來又轉徙到夔州、和州做剌史。
劉禹錫故地重游,發現玄都觀的道士死的死,散的散,桃林無人照料,俱成朽木,玄都觀里荒草萋萋,不復舊日繁盛景觀。此時的劉禹錫感慨萬千,寫下了《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真的,種桃道士們,保守勢力們,你們現在都在哪里?你們打不垮的劉郎,看我又回來啦!學生在不自覺間感受了劉禹錫的陽光,樂觀,堅韌的生活態度。不經意間多學了兩首詩。
二、抄寫古詩,標準字音,節奏。
三、標出韻腳,反復朗讀。
四、根據自己的理解,再讀古詩,注意語調變化。
五、整體感受,請你根據“時間、地點、景色、事件、心情”等幾個方面把整首詩串聯成一個小故事。
六、整體分析。
七、把這個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八、鼓勵“仿寫”,激發想象力。引導學生根據你平時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展開想象,模仿古人寫下來。對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寫作熱情有深遠影響。
九、背誦古詩。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充滿了興趣,很快,學生就了解了詩歌的內容,情境,并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詩歌的內容。更神奇的是,我好像是課堂的多余的人,沒有老師多少話語權,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直接把詩歌的內容背誦下來了。
細細回想,其實每一首詩都有它的寫作背景,情境,真正能被學生接受的,其實是詩歌所蘊含的知識背景,而文字,只是把孩子們引向那個時代、那個情境的一個載體,在讓孩子們熟悉語言風格的前提,化經典為通俗才是學生學習古詩文的有效途徑。
通過多次學習與實踐,我也初步掌握了在教學古詩文時的一些技巧。古詩文重在讀,特別是對于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他們還沒有具備一下子就能分析詩意的能力。所以先要讓學生知道古詩文的節奏,在多讀的基礎上再去悟情,而學生只有在真正悟情了才會讀出詩中的情感,古詩的韻味。我想“熟讀百遍,其義自見”也就是這個道理吧!我深深地知道,走進經典名著,使古詩文真正讓學生喜歡,根植于學生內心,就應該加強自身的學習,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加強自己各方面的修養。
作者|鄭標工作室任芳波。
公眾號|太和教研。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瑰寶。古詩教學是語文課程中重要的一個版塊,每個學年都規定有具體的數目。會背會理解,能品意境是我們語文老師進行古詩教學的基本要求。大部分老師在教授古詩時常犯的一個垢病是:每一首古詩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學生學起來枯燥乏味,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葉圣陶老師曾說過“古詩教學,重在陶冶情操,擴展想像,如果能抓住要點,講解其中一兩句就可以了,不必進行繁復冗長的講解?!睘榇?,我認為一個老師在組織學習古詩時,首先是要對古詩進行全盤的備課。只有對古詩的背景、作者等方面了如指掌才能對古詩進行有效的教學。
緊扣課改理念,為師者首要觀念轉變,摒棄教師板書,學生抄記的確滿堂灌思想。要想法設想引導學生轉變方式,嘗試自學。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小學語文教學要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新理念下的古詩詞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在教學古詩《江雪》時,由于這首詩內涵豐富,短小精悍,詞句優美,韻律和諧,節奏性強,易讀易記。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每一部分我都是放手讓學生嘗試在前,學生能學會的就不教,確實不能學會的也是先讓他們自學后再教。充分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進行嘗試朗讀、嘗試講詩意、嘗試自己解答疑難問題,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很高?!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告訴我們,詩進入了學生頭腦,是詩意迸發的前提。二、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程序。自學了解作者,查閱寫作背景,熟讀成誦,嘗試理解詩意,體會表達感情。三。教會學生理解詩句的辦法。常有、較有效的辦法是拆字理解連成句子的辦法。四。舉行快速背誦古詩比賽。提示法,對仗法。
摘要:小學數學低年級的教學是一個逐步培養學生形成縝密的數學邏輯思維的初級階段。尤其對于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數學教育更得講求一定的方式方法。因為該階段是學生對數學定格記憶的階段,教師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正確引導學生順利輕松地走入數學這個充滿奧秘的世界。那么,小學數學教學就必須遵循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時刻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進而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贏在起跑線上。以下就是多年來的一些教學方面的心得與交流。
關鍵詞:寬松;和諧;活動;設置懸念;多媒體。
小學低年級年齡階段的兒童,已完成了幼兒期向童年期的過渡,他們的認知過程由形象性向抽象性過渡;認知發展具有明顯的符號性和邏輯特點,缺乏抽象性,思維活動依賴具體的事物和經驗的支持;學習動機主要取決于對學習內容感興趣的程度以及對老師的偏愛;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起點水平較低,只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他們喜歡受到表揚,特別是老師的認可。
因此,我認為教師只有緊緊抓住低年級學生的這些特點,多給予孩子贊揚,給孩子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和恰當的多媒體教學,才能有效地增強教學效果。
一、創設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愛數學。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欢?,數學知識的抽象性、邏輯性較強,導致小學低年級的部分學生往往不大喜歡學數學。因此,如何讓學生愛上數學,樂于學數學,這就需要老師做到:(1)拋棄傳統的教育觀念,放下架子,不以權威形象自居,尊重、理解、信任和愛護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看作教學活動中的朋友或同行。(2)深信每個學生都有發展潛能,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問。無論質量如何,正確與否,都給予肯定,并允許學生辯解,不把自己個人的觀點強加于學生。(3)多提供讓學生發表意見的空間,多與學生交流,多點表揚,多點贊美,多點微笑。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師心目中存在的價值,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到輕松愉快,從而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樂于學習,迸發出學好數學的欲望。例如,我在教學“玩一玩、剪一剪”的活動課上,我對學生所剪出的圖形都給予肯定與贊賞,活動結束后,許多學生紛紛把拼好的圖形送給我,并表示會剪出更多更漂亮的圖形送給我。這樣每一位學生既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又使學生更喜歡學習數學,從而不斷地參與到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
二、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數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备嬖V我們,想深入地了解事物,就必須親身參與嘗試、體驗?!巴妗笔切W生的`天性,因此,教師應根據這一認知規律,盡量多地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設計形象直觀的教學形式,采用兒童喜歡的、感興趣的活動方式來組織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使數學課堂變得鮮活而不枯燥,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而感到“數學好玩”。例如,我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我讓學生看一看、找一找、折一折、畫一畫、做一做、整節課以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玩得開心,學得舒坦,更好地在玩中學習,從而掌握數學知識。
另外,我常把數學知識融入猜謎競賽、爭章奪星、打撲克牌、找朋友、開火車等多種活動中,有效地改變了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使學生真正“玩”起來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實踐能力。
三、巧設懸念,讓學生在疑惑中“思”數學。
“懸念”作為一種學習心理機制,是由學生對所解決問題未完成感和不滿足感而產生的,而教學中適時地創設“懸念”將會使教學過程成為一種學生渴望不斷探索追求知識的心理需求。恰當而耐人尋味的問題可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因此,在教學中我常故意設置一些懸念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他們的思索。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一開始我便提出,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四位小朋友,想認識嗎?然后出示四張不同圖形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并繼續問道:知道它們的名字嗎?它們有什么不同?想進一步了解它們嗎?學生都笑著搖頭但馬上活躍起來議論紛紛。這一系列的提問既讓學生對所要解決的問題產生懸念,又為以后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準備。又如,在教學“分一分”中有這樣一道題:將番茄、青菜、櫻桃、蘋果、黃瓜、豆角、辣椒、葡萄、蘿卜等分分類。等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分好后,我并不急于讓他們匯報,而是我馬上提問:你認為還有其他的分法嗎?越多越好。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說出了許多不同的分法:有按水果和蔬菜來分的;有按顏色分的;有按形狀分的;還有按大小分的??梢?,恰當的問題不但能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而且還能激活學生的思維。
四、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在欣賞中“悟”數學。
人類通過視、聽、嗅、觸、味五種器官中獲取信息,其中視覺和聽覺器官在捕獲信息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大。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又正處于以動作、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如果在數學課堂中,合理地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它鮮艷的色彩、活潑的動畫、優美的音樂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有效地向學生傳遞信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讓學生更好地領悟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加法的初步認識”時,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3個魚缸,其中兩個魚缸里有金魚,魚兒正在歡快的游來游去,另外一個是空的,接著兩個魚缸里的魚同時倒入那個空的魚缸,是學生清楚地看到是把兩部分合并起來,這時在通過屏幕出現加法算式,并且每個加數都逐個由藍色變成紅色,同時還配有悅耳動聽的聲音,做到了數形結合,聲情并茂。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加深了他們對加法意義的理解。
當然,現行教材不是每個內容都適用多媒體教學來完成的。但我們可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實際出發,在數學課堂上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促使學生“悟”數學,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總之,對于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方法還有許多值得探討之處,那么其中最為重要的心得就是要時刻將現代化的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融入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去,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內容和要求、學生年齡、掌握知識的深淺以及其他具體條件,創造性地、靈活地把各種方法配合起來運用,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莉。淺談數學與生活的最佳連接點[j]。小學教學研究,2007(03)。
[2]葉懷潮。讓數學走進學生的生活[j]??荚囍芸?,2007(04)。
在講教學方法的轉變時主要提到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論“教育即生活”,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傳統的課堂教學,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忽視了方法的介紹,助長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泯滅了學生的創造性,也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學習興趣的激發,培養出來的好學生只不過是些應是高手,他們缺乏創新意識,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新課改關注學生的發展,不只是關注其學業的進步,更注重其人格的培養。教師在課堂上制定的教學目標,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水平,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特長,讓每個學生體驗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悅。
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即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他本人也極其熱愛教育事業,教育學生在樂中學,每一段苦都是在享受人生!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也應該靈活運用教學法,讓學生學有所獲,在教育事業上做出一份貢獻!
今年學校給我們大班布置了古詩特色教學。對于古詩我們大班的幼兒們來說則是已經是非常的熟悉了,為了把古詩教學上好,我自己先給自己上了一課,我記得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幼兒的大腦,就是要開發幼兒的智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和聰明才智,引導他們積極地思考和主動地探索。于是我借鑒了陶行知先生的解放大腦的思想,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幼兒獨自思考和主動探索的機會,從而為幼兒營造了無限開闊和想象的空間,能讓一個不認識字的幼兒通過畫面就能“讀”出古詩大意。古詩是我國燦爛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那么,如何讓孩子們領略古詩的美,讓孩子們通過古詩的學習,進而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呢?在教學的實際操作中,我們的老師往往陷入兩難的境地:講多了,破壞了古詩的整體意境美;講少了,我們的幼兒們們又難以逾越理解的障礙。吟誦古詩,需要的則是反復不斷、要有感情。古詩的圖畫形式多樣,而孩子們讀古詩的熱情和不斷發現其中的樂趣,會讓你見識到什么叫“百讀不厭”?;仡欉@個學期的古詩特色教學工作,可以說是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F將工作如下:每周的1節古詩特色活動課,對幼兒來講是非常有趣,也是非常重要的1節課,可是對于我這個教者來講卻是比較難上的1節課,因此認真備這1節課,寫好教案,成了我最重要的任務。我常常查閱各種資料,能上因特網時還上網尋找好的教學材料,教學課件,把它們和我所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為我所用教學中我既注意有的放矢,同時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每節課幼兒都有一定的收獲。為了提高幼兒的積極性,也為了讓更多的幼兒們了解認識。
例如我在教幼兒們學習古詩《秋夕》時,先讓在幼兒們初步的理解詩意,我們老師最要注重讓孩子們進行反復不斷地、有感情地吟誦。在反復的感情誦讀中,孩子們會積極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古詩的意境中,探索古詩的意境美。我記得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幼兒的想象力則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而我們教師的古詩課堂提問不僅是教師的行為,應充分地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精神,古詩課堂提問才能由教師的單方面的行為真正變為師幼共同的行為,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功效哦!
再次我們在古詩教學時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不要過“細、全”,在教學中首先幫助幼兒們集中精力領會詩文的大體意思,讓幼兒們很快進入角色。如果過全過細的介紹作者與時代背景,一是會轉移幼兒們的注意力,正確的方法是選擇與該古詩有密切關系的且有助于幫助理解詩意的內容,左右重點的介紹,使幼兒們了解詩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啊,古詩教學所給予幼兒的不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細節的領悟和心靈的體會……幼兒們在與古詩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著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升華境界,健全人格。
有些教師在教學古詩時,一般從字詞著手,逐詞逐句理解,往往把一首完整的古詩弄得支離破碎,也使學生學習失去了新鮮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探索性。我認為只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精心安排教學過程,從全篇著手,從整體出發,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探索積極性。
例如,教學《惠崇春江晚景》這一首詩時,教師精心設計了這一問題:你認為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古詩,興趣倍增。他們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相互討論等辦法尋求答案,各抒已見,教師再適當加以點撥,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運用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
選入小學教材的好多古詩,大多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題材,如《小兒垂釣》、《蟬》等,在教學這些古詩時,不妨讓學生自己來表演詩中的人物動作,使學生在開開心心演小品的過程中,體會詩中所描寫的內容,增加對詩意的理解。再如,在教學《早發白帝城》、《山行》等詩時,教師也可以運用簡筆畫來輔助教學。教師畫上一座高高的白帝城,學生添上朵朵彩云;教師畫上一條長江,請學生加上一葉小舟,再畫上重重高山;或是請學生動動腦,畫出其中一句的畫面。在作畫過程中,學生在逐步加深對字詞、詩句的理解,同時因為動腦又動手,興趣濃,積極性高。
隨著教育技術的現代化,多種媒體都可以參與到古詩教學中來。學生可以從屏幕上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也可以在音響中感受“處處聞啼鳥”。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為了調動學生學古詩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探索,去發現。
三、抓住朗讀環節,讓學生品味詩意。
經常聽學生讀古詩如小和尚念經,咿咿呀呀,拿腔拖調。其實古詩的語言極富音樂美,它和仄壓韻,本身的節奏、音律就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生通過正確朗讀,更能理解詩的內容,領會詩表達的意境。在古詩的朗讀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經常向學生傳授一些古詩朗讀的基本技巧,如停頓、重音、語速等,同時明確相對應的符號,如停頓“/”,重音用“?”,延長用“---”等。在古詩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古詩不斷深入的理解,讓學生動手動口,給古詩加上各種朗讀符號,自己練讀,再同學間互讀,接著全班試讀,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詩的音韻節奏,領略詩的音樂美,并發揮想象,感受詩的意境。
學生在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練習朗讀,不光提高了他們的朗讀水平,還能加深對詩的內容的理解,不是俗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嘛。根據古詩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實際,教師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用心編排教學過程,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古詩學習中,讓學生見前人之所見,聞前人之所聞,想前人之所想。讓學生在古詩學習中掌握一些學習方法,不斷向課外拓展。
低年級學習計算的主要內容是口算,口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低年級口算教學能否達到大綱規定的要求,將直接關系到中高年級的數學計算能力的形成。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能力,是每一個數學老師應盡的責任。
一、注重操作,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通過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填一填、分一分、圈一圈、畫一畫等,幫助學生通過大量的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比較,對計算關系有了明確的認識,其實也是培養質疑、批判和創新精神,學會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先通過實物操作,再經歷圖畫表征,有利于把解決問題從操作水平引向表向水平。從而促進學生的認知水平的發展。
從直接感知實物過渡到表象的運算,是低年級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從學生認識10以內數開始,就始終注重直觀教學。課前師生共同準備大量學生喜愛的實物圖片、小棒等。課堂上讓學生數一數圖片、小棒,再數一數自己的小手指,強化數感訓練。再通過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觀操作活動建立表象,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熟練地口算10以內加減法,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數的組成。
二、加強基本口算,建立鞏固基礎。
10以內加減法,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及表內乘除法是小學計算的基礎,這三方面的`計算內容也基本是低年級計算的全部內容。因此,這三類計算必須讓學生鞏固掌握。在學生理解算理、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后,十分有必要讓學生熟練地記憶下來。當然,引導學生運用一定的記憶方法來進行記憶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9加幾的結果是減一加十,如9+6=6-1+10=15,8加緊幾的結果是減二加十,依此類推。對于表內乘除法,讓學生熟練背誦乘法口訣是關鍵,在引導學生背誦時,一是不能讓學生順口念,二是要讓學生對口訣中三個數進行記憶,如“四六二十四”這一句,要為斷變換形式來問“幾六二十四”“四幾二十四”或“四六多少”這樣學生在學習除法時就不會產生太大困難。
三、我在計算教學中遇到的困惑。
1、口算的問題就是快的很快,慢的很慢。
2、有的學生在計算20以內加減法和列豎式時忘記退位和進位。
3、有的學生在計算時看錯數或者看錯加減符號。
四、提高計算能力的措施。
1、提高學生的基本功,如20以內的加減口算,背熟九九表等。2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是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有些孩子計算速度慢,就是20以內的加減口算不熟。
2、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做題時不分心,不左顧右盼,不慌不忙,耐心細致。
3、培養口頭檢查的習慣。先檢查有沒有漏題;再蓋住得數,重新計算一遍。
4、口算練習形式,對于人數較多的班級來說想達到較高的參與率,是有相當難度的。定時出示口算題(口算卡片或電腦定時顯示)可以讓全體學生參與。
5、持之以恒、打好基礎,堅持天天練習。
總之,計算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計算能力提高了,學生才會越學越輕松。
對于一名古詩教師來說,教授古詩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使命和責任。在我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深刻體會到古詩對學生的啟迪和培養的重要性。通過教授古詩,我見證了學生們的成長和進步,同時也汲取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體會。
段落二: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
作為一名古詩教師,我深知如何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是一個關鍵的問題。首先,我盡可能地將古詩的知識點融入到有趣的教學活動中,例如組織學生們進行古詩朗誦比賽,唱古代民謠等。其次,我會選取一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古詩進行講解,讓學生們從中感受到古詩對于人生智慧的啟迪。最后,我會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示一些古詩的美麗風景和恢弘氣勢,讓學生們能夠通過視覺感受到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和情感。
段落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獨立闡釋。
除了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外,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獨立闡釋古詩也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在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們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理解,不拘泥于字面意思,而是要學會通過想象和聯想去揣摩古詩之后的更深層含義。同時,我也會布置一些與古詩相關的創作作業,鼓勵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詮釋古詩的內涵,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段落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
古詩的美在于其獨特的韻律和意境,所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是古詩教學中的重點之一。我鼓勵學生們多欣賞名家名篇,通過模仿和借鑒來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同時,我也組織學生們進行合唱、朗誦等表演活動,通過實踐來提高學生們的表達能力和情感共鳴能力。在課堂上,我還會通過分析古詩的用詞、修辭手法和結構等,培養學生們對于美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段落五:啟發學生的人生智慧和情感體驗。
最后,作為一名古詩教師,我始終堅信古詩是一本智慧的哲學書籍,是一份寄托了詩人豐富情感的心靈的表達。因此,我致力于讓學生們從古詩中感悟人生智慧和情感體驗。通過分析古詩中的人生態度、情感表達和處世哲理,我引導學生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也啟發他們關注社會和家庭的和諧與美好。這樣,古詩不再是教學內容的一部分,而成為學生們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總結:
總之,作為一名古詩教師,我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思維深度和人生智慧。通過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引導他們深入思考和獨立闡釋,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啟發他們的人生智慧和情感體驗,我希望能夠讓他們在古詩的世界里收獲無限的智慧和正能量,成為有情懷、有思考力、有創作能力的新時代的詩人。
3月10日,我參加了古詩詞教學的聽課以及培訓活動,聽了四位老師的精彩課堂,感觸頗深,下面就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每一位老師以配樂、吟唱、朗誦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堂堂精彩的古詩詞課,這幾堂課讓我眼前一亮,心頭一震。各位老師雖然授課的風格、運用的教學藝術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師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內涵,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富有魅力的語言藝術,將我們帶到經典詩文教學的神圣殿堂,讓我們回味無窮。每一堂都呈現出老師們精湛獨到的教學藝術,每一個教學案例都讓我們受益匪淺。高老師執教《水調歌頭﹒丙辰中秋》,讓我印象最深刻。高老師用學生最熟悉的《靜夜思》導入,再通過簡介作者、寫作背景等,讓學生來整體感知詞,使學生對詞有更深的理解,更能體會詞的意境。學生結合注釋,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學中高老師融入學生最熟悉的節日中秋,讓學生融入具體的場景中,更能體會出詞人當時的心情。每個問題都設置得相當好,讓整個課堂很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既弄懂詩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詩的意境,以及詞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看到各位老師的風采以及培訓,我的心中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有了一種新的感受和認識,多了一層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還缺乏更多的思考,以及厚重的文化積淀,因此要想在教學中不斷推陳出新,就必須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不斷總結,不斷反思。
通過此次學習,對我在以后的古詩詞教學有了一定思路,在以前的古詩詞教學中,只注重學生是否懂了句子的意思,而沒有讓學生深切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古詩詞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要讀懂詩句的意思,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那就得借助一些相關資料,如詩人的生平以及寫作背景。通過這些介紹,學生才能體會到詩人當時的心情。吟唱教學法也是一種很有趣的教學方法,這不僅要求老師要具備詩詞底蘊,還要具備一定的音樂知識。通過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對古詩詞感興趣,在快樂中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首先是朗讀。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惫旁娨惨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感受詩中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每個人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作為老師只需要在朗讀之前將生字做好解答,讀詩是怎樣停頓的做好標注。在對古詩進行朗讀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對作者的關注,對當時作詩環境的關注。
其次是了解詩的創作過程。詩人是怎樣的環境中發出什么樣的感嘆,表達了什么樣的想法,都與創作的過程息息相關,了解了這些,就基本能夠對一首詩有了解析,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古詩的魅力。
最后是借助多媒體教學。學生的閱歷不夠豐富,因此在欣賞詩詞時沒有足夠的想象力,在腦海里沒有一個明顯的印象,文字的表述也不夠學生去想象得到詩人所表達的奇幻的世界,所以借助一些工具來呈現一幅具象的畫面幫助學生加深對詩句意義的理解,同時將詩句讓學生用聯想以一個美好的景象記下來。
優秀的古詩詞我們凝結著一代代人最寶貴的生活體驗,是炎黃子孫引以為豪的瑰寶。誦讀經典詩文是學習語文的優良傳統,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它能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有益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我比較喜歡古詩詞,也希望班里的孩子也都能愛上這個傳統文化的精粹。于是,本學期,我從教室的布置到對古詩詞的教學都進行了有意義的嘗試,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們在古典詩詞的浸染下,學習興趣濃厚,創造力和想像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表達和寫話能力也有了逐步的提高。
首先,我對班級環境重新布置,教室里的玻璃、前后墻壁、包括教室外的墻壁我都張貼了經典古詩文,讓每一塊墻壁、櫥窗都有詩詞,學生無論是在課堂,還是課間,低頭抬頭都能看見詩詞的影子,讓學生在濃郁的詩詞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也讓文化墻真正的充滿了文化。
為了更好、更系統的引導學生誦讀和記憶,我除了有計劃地安排學生背誦校本教材《中華經典誦讀》一書里的經典詩文,還借鑒了人民日報整理出來的《春日詩詞100首》,在春季學段,誦讀有關描寫春天的詩詞是再適合不過了。為了方便學生攜帶,能隨時拿出來誦讀,我把100首詩詞設計成口袋書的樣子,前面配上前言,加上目錄,配上插圖,一本小巧精致的詩詞小本就出爐了。自己雖然很辛苦,但看到孩子們愛不釋手的樣子也就不覺得累了。精心整理出來之后,我就開始了每天課前5分鐘的“日有所誦”。具體做法是:我先領讀,然后小老師再領讀,學生再自由讀,再齊讀,一首詩詞反復讀幾遍之后,學生就能讀得瑯瑯上口。在讀下一篇之前我們還會復習前面讀過的內容,這樣學生就會熟能成誦,不用再刻意的布置背誦。因為古詩文里有些字音和現代音有些不同,誦讀每一首之前我都會詳細地查閱資料,聽音頻,以此確定正確的讀音。整理的詩詞里還有一些不是很適合這個年齡段誦讀的,我也進行了刪減。每節課前5分鐘的“日有所誦”,已經讓孩子們養成了自覺的習慣,在瑯瑯的誦讀詩詞聲中,學生輕松愉快地進入下一節課的學習。為了讓孩子們感受自己的效果,我還鼓勵他們配上音樂往微信里發音頻,就連篇幅較長的《春江花月夜》也讓孩子們誦讀的韻味悠長,還有幾個都能背下來了,真是讓我興奮不已。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我們還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詩詞擂臺賽、詩詞手抄報等??傊?,時時處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古詩詞誦讀環境。
一個學期的堅持,班級有了詩詞文化的氛圍,也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誦讀也讓我和孩子們慢慢理解了詩詞所蘊含的意境,情操得以熏陶,審美情趣得以提升,下個學期,對詩詞的誦讀我們還會堅持與創新,讓傳統文化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贊科夫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痹诠旁娫~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確立“生本觀念”,努力做到教為學服,采用多種方法、手段、依托作品培養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受到熏陶感染,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活動激趣。組織詩歌朗誦會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我都要分別舉行兩次詩歌朗誦會。在所學的古詩詞中精選20首,讓各小組選出代表參加比賽。為了給小組爭得榮譽,代表們有的配樂朗誦,有的淺吟低唱,有的編成小品進行表演。這項活動極大調動了他們積極性,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也更加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合作激情。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興趣的重要條件。當一個人不僅在認識世界,而且在認識自我的時候,就能形成興趣”。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啟發引導學生合作共同去探討知識、獲取知識,從中真正體驗到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教古詩《宿新市徐公店》時,采用了板畫詩意的方法幫助學生感悟詩的內涵。討論到畫面上要不要有蝴蝶時,學生爭論得異常激烈。有的說:“要畫蝴蝶,不要畫蝴蝶,不畫怎樣體現兒童急走追黃蝶呢?”有的說:“不要畫蝴蝶。因為詩人已經說了飛入菜花無處尋?!睘榱俗屧姷囊饩掣钊氲卮龠M學生體驗感悟,教師提示:“注意是追黃蝶而不是追蝴蝶?!睂W生從中得到啟發,說“飛入菜花無處尋,是因為菜花是黃的,黃蝶也是黃的,分辨不出哪里是黃蝶,哪里是菜花,所以還是要畫黃蝴蝶。不過要畫在菜花叢中?!庇钟幸粋€學生補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點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飛入菜花的飛表現出來?!薄谶@里,正是由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相互補充,才使得對詩意、詩境、詩趣的感悟從片面走向全面,從缺漏走向完整,從膚淺走向深刻。
(3)故事激趣。喜歡聽故事是兒童的天性,隨古詩詞作品流傳至今的故事、傳奇不少很有趣,若能把握時機,予以穿插,既可以幫助理解古詩,體會詩人情感,也可使學生在緊張的腦力生活中得到調節,享受輕松、愉快。如在教學《贈汪倫》時,老師可適時介紹:一天,汪倫聽說李白將來涇川,便寫信迎請,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崩畎茁牶笮廊磺巴?。到后,汪倫告訴說:“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萬家酒店?!崩畎茁牶蟠笮?。學生聽后也忍俊不禁。
(4)想像悟情。亞里士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現、發明一切創造活動的源泉?!毙W生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感悟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應充分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教師可運用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的直觀形象和言語形象的刺激,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變文為畫,變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變枯燥為有趣,把學生引入一種特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這特定情境中,見其人,睹其物,辨其形,嗅其味,聞其聲,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感悟語言,陶冶情感。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是千古名句,而其中的“綠”字則是這首詩的詩眼。教學時,教師可緊緊抓住“綠”字進行教學:先讓學生依據詩句想象詩人做詩的情境,根據學生的回答勾勒出詩人立于船頭眺望的簡筆畫;接著讓總是聽著《春江花月夜》的樂曲,根據提示想象詩人當時的所見、所思、所感;然后再讓學生扮演詩人來講述想象到的情景;作后又向學生介紹了詩人王安石在選定“綠”字之前曾想用“過”、“入”、“滿”等字的故事,同時你是詩人還會用哪些字?再讓學生分別將這些字放入詩句中像詩人那樣地吟誦、比較,體會“綠”字的妙用。就這樣,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參與閱讀活動,使符號、語言、意義、表象等有機結合,形成連續的生活畫卷在頭腦中活起來,從而獲得全方位的感受和體驗。
(5)注釋解情。學習古詩文,要憑借注釋,好多古詩都有注釋,它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古詩。在解釋字、詞、句的意思的時候,了解每首詩的意思;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情感的時候。學生都能根據注釋理解,做到了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注釋既方便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且自主學習的自覺性也隨之增強,從而節省課上時間,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其他學習。
內容,精神領會其氣勢、神韻、情感?!皶x百遍,其義自見”,讀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與理解??刹捎美首x、默讀、選讀、品讀等各種方式來讀,同時展開聯想與想象,在潛移默化中加深美感。模仿朗讀,讓學生聽錄音,聽老師范讀,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詩詞內容,還可以再現詩詞中所描述的景象,把學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喚起與作者感情上的共鳴,享受到美感的熏陶和教育。配樂朗讀。在優美的輕音樂聲中,通過聯想、想象令學生沉浸在如詩如畫的情境中,漫漫地聲中融情,景隨聲出,在享受美感的同時陶冶情操。
(7)表演抒情。如在教古詩《鵝》,我在學生看完白鵝浮水的多媒體課件后,引導:“我們邊讀邊做動作,想象白鵝在綠水上愉快戲耍的那種可愛的樣子,好嗎?”學生情緒高漲,個個躍躍欲試,這時我放起歡快的音樂。隨著樂曲聲,師生一起邊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邊伸出彎曲的右臂,再將右手高高地抬起,做出鵝朝天點頭高歌的樣子,然后將手平放兩側做“浮”的動作,讀出“白毛浮綠水”,最后讀到“紅掌撥清波”時,將兩手下垂在身后做“撥”的動作。自由練讀時,學生更是踴躍參與,好象一只只小白鵝在水面上嬉戲玩耍。交流中,學生有的說:“讀著讀著,自己仿佛也是一只小白鵝在水里歡快地游?!庇械恼f:“我好象看到了鵝白白的羽毛,聽到了它們的叫聲?!薄谳p松愉悅的情境氛圍里,學生越讀越愛讀,他們不僅在自主性的體驗中感悟了語言,而且創造出迷人的意境,把閱讀活動不斷推向高潮。
(8)繪畫悟情。古詩的'語言極為精煉。僅僅通過接觸語言來學習古詩,兒童對古詩畫面美的理解就會是籠統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把“詩”與“畫”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作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古詩中的畫意,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畫面美。如在教學《小兒垂釣》一詩時,我將一幅小兒垂釣圖用簡筆畫勾勒出來,展現在學生面前,在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理解詩句。詩畫結合,一個天真活潑、聰明伶俐的可愛的兒童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就活起來了。如《望廬山瀑布》一詩的教學,師生分三步讀詩作畫。第一步,我在解題時,邊講邊畫出詩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簡筆畫,讓學生一開始就進入詩境,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讀完第一、第二句詩后,我讓學生想象詩的意境,添畫“香爐峰”、“生紫煙”、“瀑布掛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讀三、四句詩后,為了突出“飛流直下”的氣勢,我在學生畫的瀑布上用粉筆橫著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幾筆,讓學生感受瀑布的動態美。
(9)以境啟情。意境就是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交融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古人作詩詞有其背景,古詩詞的語言學生有時難以理解,所以,教學古詩詞時,有經驗的教師十分重視創設情境,善于把學生帶到作品的藝術境界中去。使他們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使情感的信息暢通無阻。比如教王維的《山居秋暝》,開始讓學生把它當作一幅有聲圖畫來欣賞,啟發學生從景物色彩、明暗、動靜、構圖、畫外音等方面感知形象。然后從這些學生的感知形象引發開來,指出這詩畫中有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紅蓮、白石構成的色彩美。而這一切又籠罩于月光下,別有一番奇麗的朦朧美,既有明月松間照的寧靜,也有竹喧、蓮動,動靜相生的動態美,也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含蓄美,而無疑地,要讓學生自己描繪一下自己心目中的詩畫情景,肯定都是獨特的一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構成了自己獨特的“山居秋暝圖”。再如《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送行畫面,再現當時當地艷麗的春景,伴以悠揚的音樂和感人的朗誦。當學生看到孤獨的船越走越遠,漸漸消失在天邊,李白仍然佇立在江邊,此時,不用老師講解,他們已經深切地感受到了“朋友情深”。
(10)以知促情。詩人作詩(詞)有其特定背景,有其獨特的情感體驗。如果學生不知背景,便不能正確體會作者的情感。如教學《江雪》一詩,在粗知大意后,教者說明,這首詩是詩人柳宗元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江州司馬時所作,不少人認為此詩是單純的寫景之作,其實是誤讀了。誠然這是一幅寒江獨釣圖,境界十分清寂孤單,然而,雪天寒江是垂釣的時候嗎?能釣到魚嗎?顯然。詩人所寫的不是實景,而是想像之景,那么詩人為什么會寫這種想像之景呢?白雪象征著皎潔,孤舟寒江象征著孤高、特立獨行的品格————這首詩實乃詩人自詠懷抱之作,雖身處逆境,卻不肯向惡勢力屈服。這樣,學生就能理解詩人以魚翁自喻,流露出來的孤芳自賞的情緒和不愿與當政者同流合污的高潔情懷。
(11)比較明情。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古詩詞中,有不少的古詩詞雖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達的情感主題卻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別”主題來說,有李白的《贈汪倫》,寫汪倫以歌聲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對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寫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長江之水喻友人之間感情綿綿不絕;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維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達對友人離去的傷感之情。如果教師在教學時能改變傳統“逐首教學”“逐環教學”的模式,資源整合,主題凝聚,學生就能在把握基點中生情。筆者在教學《贈汪倫》時,先播放名曲《送別》,然后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讓學生大致了解異同,“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送別”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間,激蕩著他們的情感。
(12)練習含情。如學生在學習《游子吟》一詩后,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母親的愛,許多同學就寫了不少優秀的詩,這里選取其中一首《溫暖》:“寒風刺心骨,兒病母憂憂。奔前跑后忙,關懷暖心頭。親情永銘心,終將報優游?!痹娭谐錆M了孩子對母親深深的愛,感情真摯,耐人尋味。
(13)測試留情。測試是根指揮棒,對教學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對學生、教師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如何通過測試正確引導古詩詞的學與教呢?一方面可增加口試,古詩詞中有不少生字,大量積累古詩后,學生有些字不會寫是正常,即使不是生字,出錯的情況也較常見,增加口試,可防止大量機械抄寫之風;其次,書面考查識記古詩詞,可采用連線、填空等形式,降低書寫方面的要求;第三,書面綜合考查學生的理解、想像、表達的能力。情感具有難量化性等特點,但通過讓學生對古詩詞內容進行擴展、想像,并寫幾句話或一段話,便能觀察出學生對古詩詞中所含情感的體驗程度以及表情達意的能力,這樣教師在平常古詩詞教學中也會朝這個方面用力,這對培養學生的悟情、抒情能力是極其有益的。
總之,優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美的詩詞,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才有利于學生陶冶道德情操,品味生活情趣,豐富思想內涵,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古詩是中華民族瑰寶的一部分,它以其深邃的意境、優美的語言、博大的情感深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在教師的角度來看,教授古詩不僅僅是一種任務,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作為一個古詩教師,我一直努力探索著教授古詩的方法和技巧,以下就是我作為古詩教師的心得體會。
首先,要把握課堂的節奏。古詩教學不同于其他文學教學,它更加注重音韻、章法和意象的運用。因此,在課堂上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對古詩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我通常會先通過朗誦古詩讓學生感受其音韻之美,再通過解讀古詩讓學生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時,我還會利用一些活動,如分組朗誦、角色扮演等,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加深他們對古詩的理解和記憶。
其次,要注重開拓學生的想象力。古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辭手法,這些圖像化的表達方式對學生的想象力提出了挑戰。為此,我經常利用生動的圖片或視頻來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觀察和聯想來理解古詩中的意象。同時,我還鼓勵學生自由發揮,用自己的語言和形象描述古詩中的意境和情感,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第三,要引導學生品味古詩的美。古詩作為文學的精品,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生智慧。我希望學生能夠通過對古詩的品味,感受到其中的美和力量,并從中獲得某種啟示和思考。為此,我會通過解讀古詩的歷史背景、作者的生平故事和背后的哲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賞古詩。
第四,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古詩是詩歌的一種形式,它的特點是簡練、精確和意蘊豐富。通過學習古詩,我希望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為此,我會安排一些作文任務,要求學生以古詩為范本,寫一些與之相關的文章。同時,我還會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詳細的點評和指導,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
最后,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古詩是情感的抒發,其中包含了豐富的情感和心境。作為古詩教師,我希望能夠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情感交流中感受古詩的美。為此,我會組織一些情感教育活動,如情感分享、情感寫作等,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與古詩相結合,產生共鳴和感悟。
總結起來,作為一個古詩教師,我深知教授古詩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學生的情感、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我希望能夠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和熱愛,讓他們能夠真正欣賞、理解和創造古詩,從中受益終身。
教學目標:
1.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激發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中引用詩詞的興趣。
3.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通過三首詩詞的對比學習和拓展,初步了解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4.通過對三首古詩詞的學習,體會作者對家鄉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積累并內化詩句,體會作者懷鄉思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對比體會三首詩詞在表情達意上的異同,感受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學習方法:
借用注釋,查閱資料、工具書,質疑問難,自讀感悟,朗讀涵詠,討論交流,撰寫小論文等。
以文定教、順學而導——根據古詩詞的體裁和思鄉詩詞的題材特點和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經驗和規律,確定了以朗讀品味為主的教學方法;依據單元、課文的編排特點,設計了對比教學的教學思路。
課前預習:
1.針對課文內容有側重地查閱資王安石、張籍兩位詩人的資料,對他們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人生履歷有所了解,并做簡要地記錄。
簡要的記錄:
王安石。
張籍。
納蘭性德。
2.借助注釋、工具書、聯系語境,正確流利地朗讀三首詩詞,并嘗試讀懂古詩大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
2.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理解詩詞的大意及重點詞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經過對比學習,體會出兩首詩詞都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但思鄉的緣由、表達的方式、語言特點是不同的。
課前互動:
播放《思鄉曲》,師生合作背誦思鄉的詩詞。
一、相機導入,揭示課題。
師:思鄉是一種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懷,她像血液一樣,流淌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中。由古至今,從未間斷。今天我們再來讀三首思鄉的詩詞。我們先來學習前兩首詩。
(板書課題“古詩詞三首”,詩詞題目“泊船瓜洲”“秋思”。)。
二、檢查朗讀,讀通古詩。
(重點強調“間”“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滲透聯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確定多音字讀音的學習方法。)。
三、借助注釋和課外搜集的資料自讀疏通詩歌大意。
1.學生運用積累的學習方法,自讀古詩。畫出不懂的問題。
2.同學交流,解決不懂的字詞。
3.老師質疑檢測:“你從詩句中讀懂了作者身在何處呢?”引出兩首詩的寫作背景,感知古詩大意。
四、朗讀品味兩首詩,體會詩情,感悟詩境。對比兩首詩的異同。
1.小結過渡。
2.引導品讀《泊船瓜洲》。
(1)自讀批注,讀解語境。
透過詩中哪些詞語,你能體會到作者對故鄉的思念??梢栽跁先σ蝗?、畫一畫,還可以寫寫簡單的批注。
(2)交流感悟,相機指導朗讀。
重點預設“一水間”“只隔”“綠”“又”“何時”“還”。
(3)還原詩境,感情朗讀。
(4)角色替換,自由吟詠。背誦詩文。
3.自讀體會《秋思》。
(1)小結過渡:在奉詔進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風,家鄉的春景勾起了詩人無限的鄉愁,那引發了客居洛陽的張籍鄉愁的又是什么呢?思鄉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邊,明月下,想著自己的家鄉,發出了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蹦撬监l的張籍又做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自讀詩文,深入體會。
(2)自由朗讀體會。
(3)交流匯報,扣住“見秋風”“意萬重”深化對詩文的感受。相機指導朗讀。
五、對比梳理,整體朗讀。
1.總結:兩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為不同的原因離開了家鄉,在不同的環境中又因為不同的緣由觸動他們共同的情感——這就是思鄉。
2.朗誦兩首詩詞。
營造情境,引讀朗誦,體會情感,表達感情。
作業設計(課件出示):
轉載自 fAnwen.chAZidian.cOm
1.背誦、默寫兩首思鄉的詩詞。
2.積累摘抄課外的思鄉的詩詞。
板書設計:
泊船瓜洲。
奉詔進京。
春意濃。
追問。
秋思。
客居洛陽。
見秋風。
寄寫家書。
意萬重。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誦、默寫兩首古詩。
二、對比學習《長相思》。
三、總結三首詩詞,整理對比學習本課的思鄉詩詞。獨立或合作學習收集到的詩詞,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
題目。
作者。
背景。
思鄉緣由。
作者表現表達特點。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奉詔入京。
春意濃。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秋思。
張籍。
客居洛陽。
見秋風寄寫家書。
敘事抒情。
含蓄感人。
長相思。
納蘭性德征旅途中。
遇風雪輾轉難眠。
寫景敘事。
傾訴心聲。
四、根據上面的表格,小組合作寫小論文。
提示:
豎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比較《×××》和《×××》兩首思鄉詩(詞)的異同”“古代人離開家鄉的原因略談”“觸動古人的思鄉愁緒的意象有哪些”等題目寫小論文。橫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的賞析”論文題目。
王謙,男,25歲,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任教于陜西省西北工業大學附屬小學。陜西省小學語文研究會會員。曾獲“陜西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工作者”“市級教學能手”“市級首屆學科帶頭人”等稱號。三次在省級閱讀教學評優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參與《為遷移而教》等多項省市級教育科研課題,發表論文多篇,參編《發展性評價教學用書》《快樂語文——語文閱讀與全能訓練》等教學用書共7冊。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05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六,古詩三首,希望對你有幫助!
古詩作為我國優秀文化的精髓,一直以來都是學校教育中重要的內容。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感古詩教學的重要性,通過教學的實踐,我對古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體會。下面我將分享我在教師古詩教學中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古詩鑒賞。
在古詩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對古詩的鑒賞能力培養。我常常將一些經典的古詩與學生一起去品味、品讀。通過讀詩、分析詩句,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對自然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而對于有些難度較大的古詩,我會引導學生多方面的思考,如結合古代歷史背景、文化內涵以及詩人的生活經歷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古詩。
除了鑒賞,我也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嘗試創作古詩。通過創作,學生可以更好地運用所學的句式、韻律,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力。我會提供一些話題,讓學生以此為素材進行創作,并在課堂中進行分享和點評。通過互相借鑒和學習,學生的古詩創作能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第四段:古詩與生活的聯系。
古詩不僅僅是一紙文字,更是對人生、對世界的思考。在教學中,我會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引導他們思考古詩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我鼓勵學生將古詩的情感和思想內核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將古詩中的美與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通過這種聯系,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詩的意義,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第五段: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通過教師古詩的教學,我希望能夠在學生心中埋下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種子。我相信,只有深入了解和體味傳統文化,我們才能在當代社會中保持更強的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因此,我會通過教授古詩、講述古詩的故事和背景,給學生帶去不一樣的視野和知識。通過這種方式,我希望能夠引發學生對古詩乃至傳統文化的興趣,讓他們能夠享受到古詩的美和智慧,并且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傳承和發揚下去。
總結:
在教師古詩教學中,我深化了對古詩的理解,注重培養學生對古詩的鑒賞能力,鼓勵學生創作古詩,引導學生將古詩與生活相結合,同時也希望能夠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這些努力,我相信我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古詩之美,同時也能夠在新時代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責任與使命。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我們國家的瑰寶之一。作為一名古詩教師,多年來我一直致力于傳承和弘揚古詩文化。通過我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古詩教學的重要性和價值,同時也面臨了一些挑戰。然而,這些挑戰并沒有阻擋我對古詩教學的熱愛和信心。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我發現了古詩教學的魅力。古詩以其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和深刻的內涵吸引著我和我的學生。通過鑒賞古詩,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感受力。例如,我曾經給學生們講解《靜夜思》,通過解讀詩中的意象和抒發的情感,學生們對自然的美和人生的哲理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們紛紛表示,通過學習古詩,他們的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感悟生活的真諦。
其次,古詩教學也面臨著一些挑戰?,F代學生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們更喜歡追逐新潮事物,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不高。因此,有時候,他們對古詩抱有一種無法理解的心態。在面對這一挑戰時,我學會了運用新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們對古詩的興趣。例如,我將傳統的古詩與現代的生活相結合,通過與學生共同探討,讓他們發現古詩中的智慧和真理與現實生活是有聯系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們對古詩增加了理解和感受,從而激發了他們對古詩文化的興趣。
另外一個挑戰是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古詩的學習需要一定的啟發和領悟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嘗試了多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鼓勵學生多背誦古詩,通過背誦幫助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內涵。其次,我引導學生進行創作,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古詩的理解。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古詩,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最后,我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鼓勵他們閱讀更多的經典文學作品,從中汲取營養,提高對古詩的理解和欣賞。
古詩教學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學術成就。除了學習古詩的文學價值外,古詩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和人文精神。通過學習古詩,學生們可以體會到古人崇尚誠信、敬畏自然和關心人民的價值觀。同時,古詩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總之,從我多年的古詩教學實踐中,我對古詩教學有著深刻的體會和理解。古詩教育不僅僅是對文字的解讀,更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人文關懷和人格力量。面對種種挑戰,我堅信古詩教育將會在現代社會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引領學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边@是唐代詩人杜甫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寫下的名句。古代的文人墨客時常飽讀詩書,不僅是為了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更是為了借鑒前人的經驗和智慧。直到今天,抄寫古詩依然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本篇文章將探討抄古詩心得體會。
第二段:抄古詩的好處。
抄古詩有很多好處。首先,由于古人的文學經驗和藝術修養都很高,他們的作品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更體現了他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生境界。通過抄古詩,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對生命和世界的感悟。其次,抄古詩需要認真讀懂每一個字眼,對于語言文字的把握能力會有所提高。最后,抄古詩是一種非常好的減壓方式。把自己沉浸在深邃的詩歌中,感受古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僅可以給自己心靈帶來滿足,同時也能讓壓抑與煩惱煙消云散。
第三段:抄古詩的方法與技巧。
抄古詩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首先,要認真選好所要抄寫的古詩,最好是自己特別喜歡的那種。這樣可以讓自己更踏實而專注。其次,要注意抄寫的速度和姿勢。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坐姿,認真握好筆桿,時刻注意呼吸平穩。這樣可以避免疲勞和眩暈的情況。最后,還要注意筆畫的順序和大小。每一筆都要按照正確的順序書寫,這樣可以體現出古人的韻味和氣息。
第四段:抄古詩的常見誤區。
在抄古詩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注意避免一些常見的誤區。首先,不要只關注詩的外表,而忽略了其中的深刻內涵。其次,不要怕生詞生句,可以先嘗試通過上下文來猜測它的大概含義,然后再查字典加深理解。此外,不要糾結于每一筆的質量,抄寫詩歌,更多的是一種心靈與文字之間的交流,心有所感,筆隨心動即可。
第五段:總結。
通過抄古詩,我們可以體驗到不同的文化和美學觀,充分展現淵博的人文素養,打開我們生命中的新視野。抄古詩也是一種深入文學欣賞的方法,能夠更好的品味詩歌的韻味和技巧,讓我們體味古人的內心感受和思考。無論是對于提高個人修養還是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都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因此,抄古詩在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惫旁姷恼b讀不僅可以感受到中國古代古詩詞的那種語言美、韻律美,而且也提升著一個人的文學素養。在小學階段,設置了教多篇目的古詩,使學生從小了解古詩這一文學形式在我國文學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從小培養起對古詩誦讀的興趣。
對古詩的理解,不僅能夠誦讀,而且對古詩也有個整體的理解。
這周看了一節高年級古詩教學的課,讓我對低高年級的古詩教學有了個對比。高年級古詩教學側重的是對于古詩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古詩誦讀??凑n學校學生在上課時發言的質量,深厚的文學底蘊也讓我對于古詩教學有了一些反思。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蔽覀儾粌H僅是要學生背出這首古詩,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梢詮淖髡?、古詩寫作的背景、作者寫詩的風格等方面來理解古詩。我們也可以“取其之長”,進行古詩的序列性教學??梢园淹恢黝}的古詩,或是反映同一事件的古詩歸類學習。也可以把一個作者不同風格、不同時期的古詩進行對比學習。
總之,教無定法,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5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