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一個人不斷進步的飛躍點,也是未來規劃的引導??偨Y應該注重結合實踐,結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希望這些總結范文對您寫作有所幫助,祝您成功!
5月30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評選結果揭曉,胡郁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據了解,“全國創新爭先獎”于設立,是我國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后,批準設立的又一個重要的科技獎項。它也是僅次于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該獎項每三年評選表彰一次,主要表彰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轉化創業、科普及社會服務方面作出卓越貢獻、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優秀科研團隊。
“非常高興能夠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這既是對我的鼓勵也是對我的鞭策?!焙舯硎?。
在過去的職業生涯中,胡郁一直從事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究工作,引領了人工智能行業實現商業化落地和生態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創新成果的應用轉化。
作為主要完成人,胡郁參與了多項國家863、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等層面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去年8月,他還作為首席專家完成了我國面向類人智能前瞻研究的首個國家級科研攻關項目“類人答題驗證系統”。其牽頭建立的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持續為創業者和開發者提供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能力,讓創業者零成本低門檻進行創新創業。截止今年5月底,開發者總數超過130萬,累計終端用戶數超過28億,總應用數超過82萬,生態合作伙伴超過190萬,形成了中國聲谷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
人工智能大顯身手。
助力全國疫情防控。
除了推動科大訊飛不斷實現技術突破,建立開放平臺促進產業整體發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胡郁基于科大訊飛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帶領團隊開發的“智醫助理”“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平臺”“停課不停學”標準解決方案等多個產品“大顯身手”,在全國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胡郁介紹,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平臺是在中科院臨床研究醫院應對疫情科技攻關聯合指揮部協調下,科大訊飛攻關團隊在三天內便快速實現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現場部署落地應用,并通過數據迭代與算法優化保證系統每日升級。
“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可在3秒內完成一例新冠肺炎病例輔助診斷,陽性病例全召回,病灶召回率達到90%?!焙舯硎?,相較于傳統閱片工具,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系統提供的4d對比分析功能,實現多期影像中的病灶數量、病灶體積變化、病灶密度變化等量化對比分析功能,使影像科醫生快速掌握病灶變化,大幅提高醫生分析患者病情變化的效率。
另一款智能產品——智醫助理早在20就被科大訊飛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出來了。在今年疫情期間,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點人群篩查、防控和宣教,安徽、湖北、北京等30個省市地區充分利用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給居民打電話、發短信,通知與新冠肺炎相關的防控知識及對重點人群進行隨訪。自1月21日-5月24日期間,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累計服務上億人次,大大提高醫務人員通知和隨訪工作效率的同時降低醫務人員上門溝通的風險。
此外,胡郁帶領團隊制定標準的“停課不停學”解決方案先后向湖北、安徽等21個省6500余所中小學提供人工智能教育產品和服務,累積服務師生超過1500萬。
人工智能+醫療。
服務健康中國。
針對人工智能助醫產品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所起到的作用,胡郁表示,“人工智能+醫療”要回歸醫療本質去解決臨床問題,用人工智能促進優質的醫療資源更加公平可及。而未來,“人工智能+醫療”將呈現人機協同的發展趨勢?!斑@包括兩個目標:第一,提高醫療服務效率,讓人工智能完成80%事務性工作,讓醫生專注于醫療服務;第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在人工智能的輔助下,讓60分的醫生有能力去做80分醫生的事情?!?/p>
“目前,科大訊飛致力于推出智聯網醫療平臺:依托醫學認知智能和智能語音交互等核心技術,輔以智能導診、病史采集、智能輔診、合理用藥、智能隨訪等人工智能手段,結合移動互聯網技術,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實時區域協同的,集患者統一移動服務門戶、醫護統一移動工作門戶、衛健統一移動管理門戶的‘便民、慧醫、促聯、惠政’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讓優質醫療資源公平可及?!焙艚榻B。
接下來,訊飛醫療將堅持“用人工智能服務健康中國”,致力將人工智能技術與醫療行業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醫療的新藍海,推動健康醫療產業發展,助力國家醫改政策的落實。通過構建智慧醫院、智醫助理、智聯網醫療平臺三大產品體系,提升醫務人員工作效率與服務能力,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公平可及。
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中醫藥的一次大考。如果說近兩百年的中西醫碰撞和半個多世紀的中西醫結合、中醫分科等,奠定了中醫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革,那么從這次“戰疫”來看,中醫藥經受住了百年大考。面對百年不遇疫情,中醫藥在防控和救治方面均發揮了積極作用。
結合中醫理論制定中醫診療方案。在疫情暴發早期,尤其是病因不明確、病理機制有待研究、特效藥物和疫苗尚未出現的階段,中醫深入臨床一線,通過望聞問切快速發現疾病共性規律,確定診療方案,緩解短時間內劇增的醫療系統壓力。
制定以“中醫通治方+社區+互聯網”為框架的“武昌模式”進行社區疫情防控?!拔洳J健睂⒎揽刂匦那耙?、下沉至社區,不僅降低了高危人群發病率、遏制輕癥病情加重,還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實時的數據支撐。
中西醫結合治療危重患者。針對住院病房的危重癥患者,實行中西醫聯合查房、聯合會診制度,在給予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個體化中藥治療后,重癥患者的病亡率下降。
設立康復驛站指導恢復期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制定頒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恢復期中醫康復指引(試行)》,并在武漢及其他主要城市開設了專門的中醫康復門診,建立了全國恢復期協同工作網絡,指導康復工作。
在這次疫情中,從預防、治療到康復,中醫藥積累了豐富經驗和科研能力,提升了針對急性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能力。
面對新發突發傳染病時,中醫藥可提供獨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療策略和方藥。尤其是社區防控的“武昌模式”,中醫通過快速發現疾病的共性規律,向社區居民大面積發放中藥,直接從源頭遏制了疫情的蔓延。還有中醫康復門診的開設,為出院后恢復期患者提供中醫綜合治療方案指導,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增強了體質。中醫“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的防治理念是非常有意義和值得借鑒的。
解決中醫基礎理論問題是中醫藥現代化和產業化的前提。傳統中醫思維整體觀重視當下證候,缺乏對疾病全程認識;“調態”治療重個體化,缺少對群體化的研究過程,缺乏對疾病的規律和共性的提煉和歸納;治未病重視調整狀態,缺乏指標的靶向治療。如何有機結合病和證,實現宏觀與微觀、抽象與具體、模糊與客觀的有機統一,是發展中醫藥需要思考的突出問題。
對此,我建議,首先在推動中西醫結合上下功夫。針對“病證結合”,我們引入“分類—分期—分證”思想,重構現代科技背景下的中醫診療體系,實現中西醫結合在“診斷”上的突破;針對“宏觀與微觀”,我們以“態靶結合”思想指導中醫藥在現代疾病宏觀證候和微觀指標中的應用,實現中西醫結合在“用藥”上的突破。
其次,強化中醫科研思路的“六化”,即“難題的課題化,課題的成果化,成果的專利化,專利的產業化,產業的標準化和標準的國際化”?!傲崩砟钍前óa學研用協同發展在內的一整套完整的中醫科研思路,其特點在于問題從臨床中來,成果到臨床中去,循序漸進,加快成果轉化速率,提升中醫藥的療效級別。
再次,抓住新時期中醫藥發展的科技機遇、政策機遇和此次新冠肺炎抗疫時機,推動中醫藥更廣泛地走向世界。
具體來講,需要進一步完善中醫教育體系,培養中醫現代化、產業化、國際化所需要的中醫藥高級人才;建立涵蓋中醫藥各學科領域的重點研究室和科研實驗室,組織開展國家級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及中醫藥防治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臨床科研體系建設;深化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堅持“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自1978年考取吉林農業大學微生物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開始,李玉就踏上了菌物研究的拓荒之路。
李玉和團隊深入全國所有省市區開展菌物資源調查,系統開展菌類資源收集、保存、評價和利用等基礎研究,獲得1.2萬份標本與菌株。其中僅黏菌就報道了400余種,占世界已知種的2/3,發現并命名36個黏菌新種,開創了我國黏菌分類學研究的新領域。
除此之外,李玉等人還完成《中國真菌志—香菇卷》編研,制作了全球98%以上的黏菌分子生物學標本,建成了我國首個菌類種質資源庫。
由于我國菌物學研究起步晚,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因此李玉對于人才培養一直牽腸掛肚。
他和弟子們挑起了建設我國第一個菌物專業的重擔,在一堆廢舊的物資中揀回了這個專業所需的儀器設備,并較短時間內在吉林農業大學設立了菌類作物自主設置博士授權學科和碩士授權學科。30多年來,他累計培養菌物學領域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上百人,大部分已經成長為菌物產業的領軍人才或骨干力量。
李玉又推動菌物科學與工程專業正式列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成為我國首個菌物類本科專業。
為食用菌產業打好根基。
在披荊斬棘的科研道路上,有人問:“你們老研究這些菌有什么用?誰關心多一種少一種?就不能研究點兒讓百姓掙錢的事嗎?”
李玉有些五味雜陳,但也更堅定了信念,“一定要讓菌物進入公眾的視野,進入科學家的教材,進入大眾的讀本,進入農民的田間地頭,進入企業家的工廠,進入國民經濟主戰場”。
食用菌是一門既年輕又古老的專業,近年才發展成為大產業。李玉對比了兩組數字:1978年我國食用菌產量才5.7萬噸,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食用菌產量已近4000萬噸。
如今,中國食用菌產量已占全球75%以上,然而,我國是食用菌大國,卻不是強國。李玉介紹,目前我國食用菌菌種基本來自荷蘭、美國等國,木耳、香菇主要來自日本、韓國,就連加工設備也需要進口?!耙虼?,全產業鏈創新是迫在眉睫的大事?!?/p>
以創新成果為依托,李玉先后主持完成“973”“948”科研項目50余項,創新和改進了全日光間歇迷霧栽培黑木耳、小孔出耳等8項關鍵技術,顛覆了食用菌需棚室遮光保濕栽培傳統理念,解決了北方食用菌發展中的工程技術難題,真正實現了國家“南菇北移”“北耳南擴”的食用菌發展戰略,促進了菌物科學的發展及食用菌產業化升級。
李玉認為,食用菌產業是“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中重要的產業環。他和團隊建立起食用菌原生質體制備和遺傳轉化技術體系,選育黑木耳、玉木耳等廣適性品種45個;集成創新出兩棚制花菇生產、米菇間作、全株高值化利用等9項生產工藝,改變了食用菌產業低水平徘徊的局面,產生經濟效益達300億元。
他們見證了我國食用菌產業從簡陋的地溝、菇棚,到花園式的基地;從傳統的庭院式生產,到現代化的工廠化生產的發展過程。
“食用菌產業是我們的根基,應用真菌學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離不開生產一線?!崩钣駮r常對學生說。
國內國外科技扶貧。
“小木耳,大產業?!蹦?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考察時這樣點評。這正是李玉團隊對口科技幫扶的成果。
由科技部牽線李玉團隊奔赴柞水縣開啟了科技扶貧行動。團隊為柞水選育的5個木耳移栽品種都實現了大面積推廣柞水木耳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兩年后柞水縣正是依靠木耳產業實現了脫貧摘帽。此后為了避免產業總體效益不高、“增產不增收”的情況發生李玉團隊又開始了深加工產品的研發。木耳冰淇淋、木耳脆片、木耳菌草茶、木耳益生菌等等產品已相繼研發成功在柞水木耳全鏈條產品矩陣已見雛形。
“脫貧攻堅完成后還不是終點,我們得繼續幫助當地考慮如何轉入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崩钣衽d奮地表示。
事實上,李玉自起就開始積極投身全國脫貧攻堅事業,吉林汪清、云南瀾滄、浙江慶元、山西臨縣、貴州銅仁、河北阜平……李玉團隊在全國40多個貧困縣(市)留下足跡,帶領農民精準發展食用菌特色產業,建立食用菌技術推廣基地31個,扶持食用菌龍頭企業22個,示范推廣60億菌袋,帶動上萬貧困戶依靠食用菌穩固脫貧。
食用菌栽培技術還通過中國援助項目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國門,到達了贊比亞。李玉團隊針對贊比亞高原熱帶氣候特點,集成創新出適宜當地種植的食用菌品種8個和配套生產技術體系,幫助當地人民全年都能吃上蘑菇,更是以食用菌改變了贊比亞的種植業結構和種植面貌。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時提出,希望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翱倳浀狞c贊,肯定了包括木耳在內的食用菌產業在國民經濟主戰場,特別是在國家精準產業扶貧方面發揮的實實在在的作用,更是中國食用菌產業邁向全新里程的進軍號?!崩钣竦穆曇粲l鏗鏘。
在大學黨委的領導下,按照學校的統一部署,科技處認真學習并深入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和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積極參加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廉潔自律,立足崗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國家科技項目政策的調整、省政府及各廳局取消有關政府設立科技項目和成果獎勵等諸多新形勢和新要求,克服困難,在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既定科技工作戰略的基礎上,引導和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將工作重點向基礎研究與應用技術研究并重和科技成果轉化進行適時調整。圍繞學校年度重點工作任務、階段性重點工作、臨時性重要工作,切實履行崗位職責,保質保量并超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項工作目標。
一、加強政治理論與業務知識學習,改善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能力與水平??萍继幚妹恐苋挛缰Р炕顒拥臅r間,開展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學習,提高認識,克服急躁情緒,改進工作方式方法,進一步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強化全局意識,從學??萍脊ぷ鞔缶种?,提高從全處整體角度看待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把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細致。結合實踐教育活動,突出整改重點,落實整改實效,克服為難情緒,提高駕馭復雜局面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開拓性開展工作;加強一崗雙責和黨風廉政建設,強化工作紀律和作風建設,完成了科技處崗位風險責任制度的建設,堅決認真落實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九項規定。針對廣大教師就科技處班子、個人和科研管理工作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分別不同的情況,及時進行了整改和反饋。
二、業務管理工作。
1.科研項目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含專項)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學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取得歷史性突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內排名穩定,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獲批省自科學基金項目12項、國家民委項目1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7項、文化廳藝術項目19項、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啟動項目3項、黑龍江省三區人才項目4項、省教育廳科技成果前期轉化項目3項,參與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1項。完成了省、廳局、市級等科技項目的申報和推薦工作。完成了到期各類項目的結題驗收工作。調整校級科研項目的層次結構,評選出172項學??蒲许椖?,其中自然科學項目101項、社會科學項目71項,其中含首次設立的校級交叉學科類研究項目和應用重點專項。完成了學校20xx協同創新計劃項目評審的準備工作。
2.科技成果獲得了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勵5項、省科學技術獎3項,省社會科學藝術獎7項、省高校人文社科獎6項(其中一等獎1項)。評選出學校20xx年科學技術獎22項、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5項。完成了省教育廳、文化廳、衛生廳、市政府科學技術獎和市社科聯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的申報和推薦工作。獲得專利授權126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21項。
3.科技成果轉化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共有5項科技成果實現了轉化。向省科技廳遴選推薦參加省新材料展的科技成果8項。向佳木斯市推薦并獲批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廣項目“種子干燥控制系統”。向省科技廳推薦6名專家實施“黑龍江省科技專家下基層活動”。完成了教育部科技司、黑龍江省科技廳及教育廳組織的高校產學研情況、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調研工作和高新技術成果的征集工作。學校作為理事單位加入了黑龍江省硬質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黑龍江省石油鉆采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入了黑龍江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聯盟。機械工程學院被推選為佳木斯市農機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理事長單位,作為主要成員單位之一參加的國家農作物收割機械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正式通過國家驗收,成為農作物收割機械行業唯一的國家級質檢中心。學校先后與葵花藥業集團(唐山)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簽署校企產學研戰略合作伙伴協議。在科技部、中宣部、中國科協發起的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中,因積極“向社會開放,熱情服務,成效顯著”,20xx年學校受到“全國科技活動周組委會辦公室”、“科技部政策法規司”的表彰獎勵。
4.科研平臺建設獲批省高校農業機械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黑龍江省三江區域文化研究學術交流基地,黑龍江省環境學會設立了佳木斯大學分會。建立了佳木斯大學赫哲族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基地。重新確立了校級科研所(中心、室)65個。成立了學校博士學術沙龍、交叉學科與創新研究中心。完成了“教育部耐磨材料與表面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藥制劑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的驗收準備工作。完成了學校(20xx)提升計劃項目實施的準備工作。
5.學風建設和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加強學術道德規范建設,實施了學校學風建設“三落實、三公開”。撰寫并向教育部及省教育廳上報了《佳木斯大學開展“高校學風建設專項教育和治理行動(20xx-20xx)”工作總結》。在學校網站設立“學風建設專欄”,公布了學校學風建設的組織機構設置、規范制度、查處機制、實施方案、年度報告、先進典型、舉報電話等內容。完成了學?!皩W風建設專欄”建設工作及相關制度和文件的起草及收集整理、學風建設年度報告的撰寫、學風建設優秀科學家和團隊介紹等工作,并成立了學校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工作委員會。對違反學術道德行為規范的教師給予了紀律處分,取得了較好的教育和警示效果。在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20xx年舉辦的高校、院所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座談會上做了學校知識產權(專利)管理工作經驗介紹。
6.學術活動承辦了第五屆全國語言教育研討會等學術會議等8場學術會議。聘請了校外專家舉辦了35場學術報告,校內學術報告52場。
7.科研管理制度建設起草并出臺了《佳木斯大學學術委員會章程》,以科技處文件的形式出臺了《佳木斯大學科研管理工作的若干要求》,起草了《關于我??蒲泄ぷ鞯膶嵤┮庖姟?、《佳木斯大學科技成果知識產權保護管理若干規定》、《佳木斯大學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條例》、《佳木斯大學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實施辦法》、《佳木斯大學科研機構管理辦法》、《佳木斯大學涉及校屬知識產權合同管理辦法》和《佳木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章程》等規章制度。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對《佳木斯大學科研獎勵辦法》進行了修訂。
8.完成了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交辦的其他工作完成了省教育廳交辦的學??萍脊ぷ髂陥蠼y計工作。按照學校的統一部署,近十天每日工作10余小時,堅持原則、認真負責地完成了職稱晉升和同級聘任人員科研業績材料的的審核工作,并向學校提出職稱評聘標準修訂的具體建議。配合財務處制定了規范使用科研經費的管理措施,嚴格按照預算進行支出,實現了校內科研經費的轉賬。配合學校團委完成了第六屆學生科技創新大賽評獎工作。
姬,2019年任魯橋鎮科協辦公室主任。兩年來,該同志通過政策推動、利益驅動、示范帶動等措施,全鎮的科技人才引進與培訓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2019、2019年,全鎮共引進有關人才56人,組織科技培訓15期、83個班,參訓人數近萬人。人才的引進與科技培訓成果顯著:全鎮形成1.8萬畝烏鱧養殖基地,3000畝湖蟹養殖基地,1000畝泥鰍養殖基地,6000畝蘆筍種植基地,3500畝杞柳種植基地,50畝番鴨育種基地,100畝雙孢菇種植基地。1998年,被省科協命名為“省科普示范基地”。
科普示范基地建設是科普工作由虛向實轉化的重要載體。為此,姬把科普示范基地建設作為推動全鎮科技工作全面推廣的基石。
首先,審時度勢把握市場走向,強化政策引導。該同志每年兩次組織力量進村入戶調研分析,面向市場,提出對策。202019年底,通過考察,引進了雙孢菇等食用菌種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租賃100畝土地包費租給群眾發展雙孢菇種植。鎮農技站、農經站、水利站等部門的同志在姬帶領下發展雙孢菇種植。目前,全鎮共發展大棚86個。202019年初,在漁業養殖效益走低的形勢下,姬協調人員與韓國客商合資,引進優質泥鰍,投資1200萬元,建起了占地600畝的泥鰍養殖場。
其次,多層次建立技術服務體系,強化科技引導。一是建立科技示范與周圍農戶結對子,進行傳、幫、帶,有效地調動了農戶學用科技的積極性;二是成立技術顧問組。姬聘請山農大動科院的教授、江蘇雙孢菇種植大戶、縣農業局的技術人員組成技術顧問組,以專家為依托,在產前、產中、產后開展服務,所以在品種引進、技術培訓及試驗示范項目等方面都能得到較好的落實。今年以來,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六次,受訓人員1600余人。
第三是引進人才,多渠道提供農產品銷售服務,強化市場引導。兩年來,姬通過各種形式引進人才56人,不斷充實到科技示范基地中,成為了基地的科技骨干。同時,組織成立了烏鱧養殖協會、蘆筍種植協會和漁業總支麻鴨養殖協會,不定期地向全鎮農戶發布產品信息,供農民作市場決策參考。在產品銷售方面,協同縣有關部門與農戶簽訂供銷合同,確保農戶利益不受損失。
這名青年男子叫朱華林,是軌梁廠一名普通的職工。今年4月,他主研并成功開發“鋼軌矯直扭矩數字模型”,實現了對鋼軌矯直扭矩的自動控制,大大提高了矯直效率,同時降低了電能消耗和設備損耗,在國內同行業中尚屬首創。
一名普通的崗位工人,是如何成為技術人才的呢?
朱華林1996年畢業于機電學院軋鋼專業,2019年到軌梁廠萬能生產線矯直機崗位工作。
矯直機崗位處于重軌生產線的中間位置,對重軌質量控制意義重大。萬能生產線的平立復合矯直機是從意大利引進的一套先進設備。面對全新的設備、全新的技術,朱華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遇到不懂的就看書學習,或向專家請教。
愛琢磨,是領導和同事對朱華林最深刻的印象。
玩電腦游戲是很多年輕人的愛好,朱華林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朱華林在玩游戲的同時更注重對電腦知識的學習,思考得更多的是游戲的設置和開發。幾年下來,他不僅掌握了常用軟件使用,能排除電腦常見故障,而且學會了編程等知識,為開發數字模型打下了基礎。
平立復合矯直機自2019年投入使用以來,隨著產能的不斷釋放,鋼軌在長時間連續矯直時,矯直輥的線速度出現了不匹配現象,使各輥之間相互干擾,產生較大的扭矩值,造成矯直機電機電阻出現過熱、燒損現象,嚴重時造成設備直接停機,不能連續生產。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軌梁廠的科研人員和崗位人員采取一次次調整輥徑等方法,減少扭矩干擾,但效果并不理想,矯直輥的線速度不匹配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
“能不能結合計算機數據來控制?”2019年的一天,朱華林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緊接著,他開始進行大量的數據收集和推演。同年底,他撰寫了《矯直扭矩干擾淺探》論文,包括圖形、表格、計算公式等。這篇論文中提到的“矯直機各輥線速度匹配公式”,引起了軌梁廠領導和科研人員的高度重視。
“當得知廠里提供支持,驗證我提出的公式時,我高興壞了,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沒有因為我是崗位工人就不重視我的成果?!币堰^去一年多時間,朱華林講起當時的情景依然興奮不已。
正是靠著這股鉆研的勁頭,朱華林和該廠型材首席工程師陶功明,以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在鋼軌生產過程中大量收集數據,反復對數字模型進行分析、模擬試驗,成功研制開發出與矯直機線速度相匹配的“鋼軌矯直扭矩數字模型”。
今年4月,“鋼軌矯直扭矩數字模型”經過多次上線調試,成功實現了矯直扭矩調整的計算機數字模型控制,解除了人工調整扭矩時因畫面顯示工藝參數不真實而無法準確判斷故障的難題,確保了計算機操作畫面上的顯示參數就是實際值。參照實際值,工程技術人員和崗位人員能夠快速、準確判斷矯直工藝對鋼軌質量的影響,從而快速進行調整,使設備得到保護,保證矯直機電機無過熱現象,有效延長矯直機電機及傳動機械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了設備運行效率和鋼軌矯直效率,實現了鋼軌矯直生產高效率、低成本。
今年初,軌梁廠本著“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成立“首席工程師研發團隊”,朱華林成為其中一員。
當興趣愛好與工作結合時,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如今,朱華林不僅要在生產現場收集設備運行數據,還要通過電腦軟件對生產技術進行研究和改進,參與研究的項目有四五項。
“加入‘首席工程師研發團隊’,是實現自身價值的好機會,我沒有理由不努力?!睆闹烊A林不多的言語中,記者深深地感受到他在本職工作中的不懈追求。
姬慶軍,20xx年任魯橋鎮科協辦公室主任。兩年來,該同志通過政策推動、利益驅動、示范帶動等措施,全鎮的科技人才引進與培訓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20xx、20xx年,全鎮共引進有關人才56人,組織科技培訓15期、83個班,參訓人數近萬人。人才的引進與科技培訓成果顯著:全鎮形成1.8萬畝烏鱧養殖基地,3000畝湖蟹養殖基地,1000畝泥鰍養殖基地,6000畝蘆筍種植基地,3500畝杞柳種植基地,50畝番鴨育種基地,100畝雙孢菇種植基地。1998年,被省科協命名為省科普示范基地。
科普示范基地建設是科普工作由虛向實轉化的重要載體。為此,姬慶軍同志把科普示范基地建設作為推動全鎮科技工作全面推廣的基石。
首先,審時度勢把握市場走向,強化政策引導。該同志每年兩次組織力量進村入戶調研分析,面向市場,提出對策。20xx年年底,通過考察,引進了雙孢菇等食用菌種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租賃100畝土地包費租給群眾發展雙孢菇種植。鎮農技站、農經站、水利站等部門的同志在姬慶軍同志的帶領下發展雙孢菇種植。目前,全鎮共發展大棚86個。20xx年年初,在漁業養殖效益走低的形勢下,姬慶軍同志協調人員與韓國客商合資,引進優質泥鰍,投資1200萬元,建起了占地600畝的泥鰍養殖場。
其次,多層次建立技術服務體系,強化科技引導。一是建立科技示范與周圍農戶結對子,進行傳、幫、帶,有效地調動了農戶學用科技的積極性;二是成立技術顧問組。姬慶軍聘請山農大動科院的教授、江蘇雙孢菇種植大戶、縣農業局的技術人員組成技術顧問組,以專家為依托,在產前、產中、產后開展服務,所以在品種引進、技術培訓及試驗示范項目等方面都能得到較好的落實。今年以來,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六次,受訓人員1600余人。
第三是引進人才,多渠道提供農產品銷售服務,強化市場引導。兩年來,姬慶軍同志通過各種形式引進人才56人,不斷充實到科技示范基地中,成為了基地的科技骨干。同時,組織成立了烏鱧養殖協會、蘆筍種植協會和漁業總支麻鴨養殖協會,不定期地向全鎮農戶發布產品信息,供農民作市場決策參考。在產品銷售方面,協同縣有關部門與農戶簽訂供銷合同,確保農戶利益不受損失。
姬慶軍,任魯橋鎮科協辦公室主任。兩年來,該同志通過政策推動、利益驅動、示范帶動等措施,全鎮的科技人才引進與培訓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為此,姬慶軍同志把科普示范基地建設作為推動全鎮科技工作全面推廣的基石。
首先,審時度勢把握市場走向,強化政策引導。該同志每年兩次組織力量進村入戶調研分析,面向市場,提出對策。20年底,通過考察,引進了雙孢菇等食用菌種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租賃100畝土地包費租給群眾發展雙孢菇種植。鎮農技站、農經站、水利站等部門的同志在姬慶軍同志的帶領下發展雙孢菇種植。目前,全鎮共發展大棚86個。年年初,在漁業養殖效益走低的形勢下,姬慶軍同志協調人員與韓國客商合資,引進優質泥鰍,投資1200萬元,建起了占地600畝的泥鰍養殖場。
其次,多層次建立技術服務體系,強化科技引導。一是建立科技示范與周圍農戶結對子,進行傳、幫、帶,有效地調動了農戶學用科技的積極性;二是成立技術顧問組。姬慶軍聘請山農大動科院的教授、江蘇雙孢菇種植大戶、縣農業局的技術人員組成技術顧問組,以專家為依托,在產前、產中、產后開展服務,所以在品種引進、技術培訓及試驗示范項目等方面都能得到較好的落實。今年以來,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六次,受訓人員1600余人。
第三是引進人才,多渠道提供農產品銷售服務,強化市場引導。兩年來,姬慶軍同志通過各種形式引進人才56人,不斷充實到科技示范基地中,成為了基地的科技骨干。同時,組織成立了烏鱧養殖協會、蘆筍種植協會和漁業總支麻鴨養殖協會,不定期地向全鎮農戶發布產品信息,供農民作市場決策參考。在產品銷售方面,協同縣有關部門與農戶簽訂供銷合同,確保農戶利益不受損失。
夏老師自2009年從教以來,一直在校任教物理學科,教學成績優異,撰寫的論文多篇榮獲市級獎并發表于省、市級期刊上。2013年5月起,她開始任學??萍冀M組長一職,帶領全??萍驾o導員開展科技創新、科普活動工作,其帶隊負責的多項科技創新比賽,如發明創造、科技論文、電子技術比賽等多次獲得國家級榮譽,其個人也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教師”、獲首屆昆山市中小學科技教師教科研論壇活動三等獎、昆山市首屆科技輔導員老師基本功比賽獲一等獎和2012—2016年度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夏老師把科技創新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載體,以科技創新教育為重點,與??萍紙F隊一起積極探索未來創新人才在中學科技教育活動中的成長實踐,構建出了靈活多樣的學??萍冀逃齽撔履J?。
一直以來,夏老師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中,與科技團隊在多方調研的基礎上,根據青少年活動特點,引導學生運用“加一加”“減一減”“擴一擴”“縮一縮”“聯一聯”“代一代”“搬一搬”等思維方法進行知識學習和創造發明,比如鼓勵學生參加師生科技創新教育的課題研究,編寫屬于自己的科技教育校本教材,開展學??萍冀逃厣杏憰?,組織富有樂趣的社團小組活動,參加豐富多彩的科技普及活動等等,逐步培訓學生“思考—設計—操作—實踐”的科技創新“閉環鏈條”,普及科技創新精神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創新意識。
近年來,指導的學生先后獲得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2項,國際發明展覽會獎6項,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大獎1項,省級大獎十多項,5人獲評“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2人獲評預備小院士,3人獲江蘇省青少年發明獎,2人獲蘇州市市長獎提名獎,2人獲昆山市市長獎。
夏老師始終堅持“有教無類”的勵志教育理念,結合生源實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教學重點,分批分級定制“科學教育”計劃,并在每學年初及時上報學校將其納入全年教學規劃中,確??萍紕撔陆逃靶杏邪才?、做有規范”,從根本上保障了全??茖W創新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具體實踐中,夏老師采取“內外援”相結合的方式,在日常授課中積極創新實驗演示方式和內容,讓“眼前一亮”成為學生實踐的動力;在重點教授時適時引入“專家講座”、“校外參觀”等寓教于樂的方式,讓科技“高手”成為學生再創新的目標。
隨著學??茖W創新教育的深入廣泛開展,石浦中學先后被評為“江蘇省科學教育特色學?!薄爸袊倌昕茖W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江蘇省青少年電子技師導師培訓基地”、“蘇州市青少年發明搖籃”,連續多年在昆山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年度考核中獲得最高等級的“四星級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弊鳛橐幻美蠋煶私虝?,自身素質的提高必不可少。夏老師在完成個人本職教學工作的基礎上,完成額外的科技教育工作等于增加了課時,但她從來沒有怨沒有惱,將這視為自己的一項本職工作??萍急荣惗鄶捣旁谥苣?,占用了她很多周末的休息時間,但她從來沒有推卸自己的工作,也正是這份對科技教育工作的熱情,讓她執著地堅持了下來,也因此取得了累累碩果。
科技創新之路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路,只有正視了態度才能有勇氣堅持下去,從夏老師身上,我們學到了那份堅韌。
“我要帶著護士守護好自己的家園,那么我們就要做好院內的疫情防護工作,包括我們的預檢分診,包括發熱病房以及普通病房的防護工作?!?/p>
史鐵英,大連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副院長、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2020年1月19日,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到上級通知,啟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史鐵英立即帶領全院1848名護士堅守在了抗疫的各個“戰線”上。
規劃新冠病毒肺炎專門診區;協調應急物資、調整人員班次;規范發熱門診消毒隔離流程……在醫務、院感、住院部、門診部等各個部門,都能看到史鐵英忙碌的身影。
“對我來說,主要是做好人員的培訓,調控以及整個布局的調整。培訓工作的流程、防護的技能以及咽拭子的采集?!?/p>
抗疫以來,史鐵英始終保持著斗志。她知道,主帥的精神決定了護理部這支部隊的斗志。然而這位在工作中雷厲風行的“鐵娘子”,也曾有過難以抉擇的時刻?!霸?個小時之內報了279名護士積極地申請去武漢,那么對我來說不是要選擇誰去武漢,而是選擇不讓誰去?!?/p>
“她握著我的手,當時我發現她已經眼含熱淚了,哽咽地跟我說,‘永寧,麻煩你一定要把所有的隊員安全地帶回來’?!背霭l前往武漢前,史鐵英握著她的手說的這句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科護士長劉永寧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最終,大醫援鄂護理團隊以在院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復陽、醫護人員零感染的成績,給援鄂任務交上了一份圓滿的答卷?!白罡吲d的事情,就是護士告訴我,‘主任,我下班了’‘主任,我平平安安回來了’?!?/p>
文檔為doc格式。
姬xx,2003年任魯橋鎮科協辦公室主任。兩年來,該通過政策推動、利益驅動、示范帶動等措施,全鎮的科技人才引進與培訓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2003、2004年,全鎮共引進有關人才56人,組織科技培訓15期、83個班,參訓人數近萬人。人才的引進與科技培訓成果顯著:全鎮形成1.8萬畝烏鱧養殖基地,3000畝湖蟹養殖基地,1000畝泥鰍養殖基地,6000畝蘆筍種植基地,3500畝杞柳種植基地,50畝番鴨育種基地,100畝雙孢菇種植基地。1998年,被省科協命名為“省科普示范基地”。
科普示范基地建設是科普工作由虛向實轉化的重要載體。為此,姬xx把科普示范基地建設作為推動全鎮科技工作全面推廣的基石。
首先,審時度勢把握市場走向,強化政策引導。該每年兩次組織力量進村入戶調研分析,面向市場,提出對策。2003年年底,通過考察,引進了雙孢菇等食用菌種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租賃100畝土地包費租給群眾發展雙孢菇種植。鎮農技站、農經站、水利站等部門的在姬xx的帶領下發展雙孢菇種植。目前,全鎮共發展大棚86個。2003年年初,在漁業養殖效益走低的形勢下,姬xx協調人員與韓國客商合資,引進優質泥鰍,投資1200萬元,建起了占地600畝的泥鰍養殖場。
其次,多層次建立技術服務體系,強化科技引導。一是建立科技示范與周圍農戶結對子,進行傳、幫、帶,有效地調動了農戶學用科技的積極性;二是成立技術顧問組。姬xx聘請山農大動科院的教授、江蘇雙孢菇種植大戶、縣農業局的技術人員組成技術顧問組,以專家為依托,在產前、產中、產后開展服務,所以在品種引進、技術培訓及試驗示范項目等方面都能得到較好的落實。今年以來,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六次,受訓人員1600余人。
第三是引進人才,多渠道提供農產品銷售服務,強化市場引導。兩年來,姬xx通過各種形式引進人才56人,不斷充實到科技示范基地中,成為了基地的科技骨干。同時,組織成立了烏鱧養殖協會、蘆筍種植協會和漁業總支麻鴨養殖協會,不定期地向全鎮農戶發布產品信息,供農民作市場決策參考。在產品銷售方面,協同縣有關部門與農戶簽訂供銷合同,確保農戶利益不受損失。
這名青年男子叫朱xx,是軌梁廠一名普通的職工。今年4月,他主研并成功開發“鋼軌矯直扭矩數字模型”,實現了對鋼軌矯直扭矩的自動控制,大大提高了矯直效率,同時降低了電能消耗和設備損耗,在國內同行業中尚屬首創。
一名普通的崗位工人,是如何成為技術人才的呢?
勤學,打下技術基礎。
朱xx1996年畢業于機電學院軋鋼專業,2003年到軌梁廠萬能生產線矯直機崗位工作。
矯直機崗位處于重軌生產線的中間位置,對重軌質量控制意義重大。萬能生產線的平立復合矯直機是從意大利引進的一套先進設備。面對全新的設備、全新的技術,朱xx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遇到不懂的就看書學習,或向專家請教。
愛琢磨,是領導和同事對朱xx最深刻的印象。
玩電腦游戲是很多年輕人的愛好,朱xx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朱xx在玩游戲的同時更注重對電腦知識的學習,思考得更多的是游戲的設置和開發。幾年下來,他不僅掌握了常用軟件使用,能排除電腦常見故障,而且學會了編程等知識,為開發數字模型打下了基礎。
鉆研,夯實技術功底。
平立復合矯直機自2003年投入使用以來,隨著產能的不斷釋放,鋼軌在長時間連續矯直時,矯直輥的線速度出現了不匹配現象,使各輥之間相互干擾,產生較大的扭矩值,造成矯直機電機電阻出現過熱、燒損現象,嚴重時造成設備直接停機,不能連續生產。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軌梁廠的科研人員和崗位人員采取一次次調整輥徑等方法,減少扭矩干擾,但效果并不理想,矯直輥的線速度不匹配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
“能不能結合計算機數據來控制?”2010年的一天,朱xx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緊接著,他開始進行大量的數據收集和推演。同年底,他撰寫了《矯直扭矩干擾淺探》論文,包括圖形、表格、計算公式等。這篇論文中提到的“矯直機各輥線速度匹配公式”,引起了軌梁廠領導和科研人員的高度重視。
“當得知廠里提供支持,驗證我提出的公式時,我高興壞了,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沒有因為我是崗位工人就不重視我的成果?!币堰^去一年多時間,朱xx講起當時的情景依然興奮不已。
正是靠著這股鉆研的勁頭,朱xx和該廠型材首席工程師陶功明,以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在鋼軌生產過程中大量收集數據,反復對數字模型進行分析、模擬試驗,成功研制開發出與矯直機線速度相匹配的“鋼軌矯直扭矩數字模型”。
今年4月,“鋼軌矯直扭矩數字模型”經過多次上線調試,成功實現了矯直扭矩調整的計算機數字模型控制,解除了人工調整扭矩時因畫面顯示工藝參數不真實而無法準確判斷故障的難題,確保了計算機操作畫面上的顯示參數就是實際值。參照實際值,工程技術人員和崗位人員能夠快速、準確判斷矯直工藝對鋼軌質量的影響,從而快速進行調整,使設備得到保護,保證矯直機電機無過熱現象,有效延長矯直機電機及傳動機械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了設備運行效率和鋼軌矯直效率,實現了鋼軌矯直生產高效率、低成本。
勤奮,積淀技術實力。
今年初,軌梁廠本著“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成立“首席工程師研發團隊”,朱xx成為其中一員。
當興趣愛好與工作結合時,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如今,朱xx不僅要在生產現場收集設備運行數據,還要通過電腦軟件對生產技術進行研究和改進,參與研究的項目有四五項。
“加入‘首席工程師研發團隊’,是實現自身價值的好機會,我沒有理由不努力?!睆闹靫x不多的言語中,記者深深地感受到他在本職工作中的不懈追求。
對于科技這個詞語,大家都很熟悉,電腦、電視都是科技的饋贈,自從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整個世界就邁入了科技時代;自從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我們就離開了黑暗并且更加崇拜科技了;牛頓因為樹上掉下來的一個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又讓科技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科技好玩,至少包含著這樣幾層意思,一是科技本身,支配宇宙的自然規律是充滿魅力的;其二,探索科技的過程,揭示自然規律的過程也是趣味無窮的。其三,科學一旦與人生碰撞,在科技與人類社會關系——無論是正面與反面,也是趣味橫生的。
科技無處不在,科技讓人類無比自豪!
由此看來,我們的衣食住行一刻都離不開科技的貢獻,相信我們身邊的每個人也在時時刻刻的對科技的發展以自我的方式探索著,貢獻著……我雖然頑皮,但也著實體驗了一把科技的滋味:我把一些蘇打粉放進被子里,然后加上白醋,這時“火山爆發”了!立刻,白醋冒起了潔白的泡泡。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科學不只為尖端技術服務,也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就需要正處于青少年時代的我們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我曾參加省級科技創新發明活動比賽,榮獲二等獎的好成績,也曾參加市級的科技創新發明活動比賽,也獲得了三等獎,這些成績和老師的辛勤培育是離不開的。參加科技比賽、閱讀科技書籍,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精密的機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車,虛擬的足球賽,高科技信息的傳送等等,一個個生動搞笑的現象,越來越激起了我探索科學的愿望。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科學,傳播禮貌,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時,更要創造新生活。
如今,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可視電視、電腦上網、心臟起搏器,已經不算新鮮了。從1901年發明的真空吸塵器,到人造地球衛星、載人宇宙飛船,科技在不一樣領域里顯示出了強大的力量。電子產業、通訊技術的日益普及,納米技術、超導材料的廣泛應用,不久的一天,也許就在你的餐桌上,會出現像太空青椒、人造牛排等生物工程食品。學習科學技術,不僅僅僅是為了成為科學家,也是為了能適應生活,更為了能成為新世紀的主人,擔起新世紀,為國家建設,為人類禮貌做出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人工合成胰島素、斷手再植、雜交水稻、爆炸原子彈和氫彈、發射人造衛星和飛船等等,這些令世人矚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縮短了我國和先進國家的科學技術的差距,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注入了活力。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瞧,那不就是我們班新來的“大家伙”——等離子多媒體嗎?它可是我們老師上課的好幫手哦!
一個銀灰色的多功能講臺,里面竟然安裝著一臺電腦,真是神奇,一個正方形的中央控制器嵌在桌面中間,拉開多功能講臺左面的拉手,里面竟然藏著一個白色的實物展示臺,別提多奇怪了!這套多媒體的顯示器是一個高50厘米,寬45厘米的49寸的等離子電視,一個黑得發亮的外殼外面還套著一個水晶似的履膜框,真是氣派!
它不但外觀精致,內部構造新穎,還挺實用,大大提高了我們上課的效率。記得有一次學一篇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我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圓明園被毀滅之前是怎么樣的,所以覺得這篇課文也沒什么意思。誰知上課時裘老師神秘地打開了它,不一會兒,大屏幕上竟然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有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富麗堂皇的宮廷、仙境般的蓬萊瑤臺……同學們看得一次又一次地張大了嘴巴!當然學課文也變得津津有味,甚至到了下課還意猶未盡呢!本來不喜歡上語文課的同學,現在也天天盼望上語文課,期待著這個“大家伙”的精彩亮相。
我們班的“大家伙”猶如一位“大神仙”讓我們感到神奇。沒想到我們農村小學也能用上高科技,同學們還天天盼著用它呢!
于敏,蘑菇云下的蓋世英雄,是他讓氫彈成為了“中國關鍵詞”。
從1961年開始,他隱姓埋名28載,進行氫彈理論探索工作,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僅用26個月就帶領科研團隊取得了氫彈試驗的成功,創下了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記錄。
他常常半跪在地上分析計算紙帶,以嚴謹求真且務實的態度,一絲不茍地進行著優化設計,憑借著超強的記憶力與計算能力,實現了氫彈試驗結果與計算數據的完全一致。
在那些甘坐冷板凳的日子里,他守護著自己真心熱愛的科研事業,不聲不響地潛心做著自己的研究。在大西北核試驗場,他吟誦《出師表》時愴然涕下的畫面還歷歷在目,一句“親歷新舊兩時代,愿將一生獻宏謀”是他真實而光輝的人生寫照。
于老曾于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4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驚天的事業之下,于老無悔地度過了沉靜思索、奉獻堅守的一生。
夏燕老師自20xx年從教以來,一直在校任教物理學科,教學成績優異,撰寫的論文多篇榮獲市級獎并發表于省、市級期刊上。20xx年5月起,她開始任學??萍冀M組長一職,帶領全??萍驾o導員開展科技創新、科普活動工作,其帶隊負責的多項科技創新比賽,如發明創造、科技論文、電子技術比賽等多次獲得國家級榮譽,其個人也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教師”、獲首屆昆山市中小學科技教師教科研論壇活動三等獎、昆山市首屆科技輔導員老師基本功比賽獲一等獎和20xx—20xx年度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夏燕老師把科技創新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載體,以科技創新教育為重點,與??萍紙F隊一起積極探索未來創新人才在中學科技教育活動中的成長實踐,構建出了靈活多樣的學??萍冀逃齽撔履J?。
一直以來,夏老師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中,與科技團隊在多方調研的基礎上,根據青少年活動特點,引導學生運用“加一加”“減一減”“擴一擴”“縮一縮”“聯一聯”“代一代”“搬一搬”等思維方法進行知識學習和創造發明,比如鼓勵學生參加師生科技創新教育的課題研究,編寫屬于自己的科技教育校本教材,開展學??萍冀逃厣杏憰?,組織富有樂趣的社團小組活動,參加豐富多彩的科技普及活動等等,逐步培訓學生“思考—設計—操作—實踐”的科技創新“閉環鏈條”,普及科技創新精神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創新意識。
近年來,指導的學生先后獲得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2項,國際發明展覽會獎6項,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大獎1項,省級大獎十多項,5人獲評“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2人獲評預備小院士,3人獲江蘇省青少年發明獎,2人獲蘇州市市長獎提名獎,2人獲昆山市市長獎。
夏老師始終堅持“有教無類”的勵志教育理念,結合生源實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教學重點,分批分級定制“科學教育”計劃,并在每學年初及時上報學校將其納入全年教學規劃中,確??萍紕撔陆逃靶杏邪才?、做有規范”,從根本上保障了全??茖W創新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具體實踐中,夏老師采取“內外援”相結合的方式,在日常授課中積極創新實驗演示方式和內容,讓“眼前一亮”成為學生實踐的動力;在重點教授時適時引入“專家講座”、“校外參觀”等寓教于樂的'方式,讓科技“高手”成為學生再創新的目標。
隨著學??茖W創新教育的深入廣泛開展,石浦中學先后被評為“江蘇省科學教育特色學?!薄爸袊倌昕茖W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江蘇省青少年電子技師導師培訓基地”、“蘇州市青少年發明搖籃”,連續多年在昆山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年度考核中獲得最高等級的“四星級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弊鳛橐幻美蠋煶私虝?,自身素質的提高必不可少。夏老師在完成個人本職教學工作的基礎上,完成額外的科技教育工作等于增加了課時,但她從來沒有怨沒有惱,將這視為自己的一項本職工作??萍急荣惗鄶捣旁谥苣?,占用了她很多周末的休息時間,但她從來沒有推卸自己的工作,也正是這份對科技教育工作的熱情,讓她執著地堅持了下來,也因此取得了累累碩果。
科技創新之路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路,只有正視了態度才能有勇氣堅持下去,從夏老師身上,我們學到了那份堅韌。
在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工作中,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劉弘濤老師獲得20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全省共10人)稱號。
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旨在選樹、宣傳一批優秀科技工作者典型,引導和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學習最美、爭當最美,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推動四川高質量發展爭做貢獻。今年8月以來,四川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科技廳、中科院成都分院聯合開展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經過推選、公示等環節,劉弘濤等10位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脫貧攻堅一線、科技創新一線的四川科技工作者作為杰出代表脫穎而出,獲評“最美科技工作者”。
據介紹,作為西南交通大學米蘭理工大學世界遺產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劉弘濤主持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自2018年開始,劉弘濤加入四川省“科技扶貧萬里行”活動,作為第68組的首席專家負責鄉村振興和文化遺產保護,先后赴阿壩州理縣、茂縣、九寨溝縣開展工作。
劉弘濤深入參與四川省科技扶貧工作,帶領團隊以專業實力和科研精神助力四川省的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他長期深入調研當地文化遺產資源,為理縣編制《理縣佳山村旅游扶貧重點村規劃》,提出以少數民族建筑遺產的保護利用帶動區域旅游發展的思路。年九寨溝地震發生后,劉弘濤積極參與災后重建工作,形成九寨溝災后調研專項報告,參與世界遺產地九寨溝藏族村寨的災害治理、預警監測,最大限度降低了自然災害對當地可能造成的損失?;诂F場工作基礎,劉弘濤申請到了四川省科技廳重點課題、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課題、科技部十三五課題的支持,開發了“九寨溝村寨預防性保護監測平臺”,并申請了多項專利。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這款科技產品能解決你極大部分的問題。
這款光子芯片外表很普通,和硬幣差不多,但是它的厚度讓人預料不到,僅僅只是一微米,讓人多驚訝。光子芯片會陪伴你一生。從你一出生,它就會被放置在你的手腕內,這個位置非常方便。想要拿掉它,必須經過監護人的同意。
光子芯片這樣的科技產品,誰不想要呢?我相信,未來即使沒有這樣的光子芯片,也會出現更多的高科技!
科技可以推動社會發展。一個集體,一個國家,如果有一個強大的科技體系,那么它一定很強大。放眼望去,現在的世界大國不出中國、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幾個國家。而這些國家的科技都是非常強大的。且科技還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輕松。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假設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科技的時代。滿天都有飛車,一進家門就有機器人給我們脫衣服、倒水,那么這樣的生活是多么舒適、多么愜意、多么方便的。
計算機是當今社會上普遍引用的高科技。第一臺計算機于1946年的美國誕生后,人們便無法停止對計算機的研究,不斷提高它的性能。2020年12月4日,當“九章”量子計算機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誕生后,就標志這計算機業將更上一層樓。這個計算機領先于世界絕大多數的計算機,它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的只需200秒,領先其他計算機近百億倍。中國從此走上計算機行業的強國。
人們渴望觀天,現在就有了天文望遠鏡。以前的中國,根本無法拿天文望遠鏡去與別的國家比較。而現在不一樣了,中國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天眼”。它坐落于溝壑山嶺之間,孤獨的望著天空,永不停息。迄今為止,它已經發現了300余顆脈沖星。它的誕生,標志著中國不在是落后國,中國已經站起來了,它已經走向世界巔峰了。
科技引領著時代,科技強則時代進步,則國家富強。我們應該穩扎穩打,好好學習,為科技鋪路,為國家爭光。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5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