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城鄉社區治理事關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貫徹落實,事關居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城鄉基層和諧穩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24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方案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中發[20__]__號)和__省委省政府關于《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__發[20__]__號)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__大精神,堅持以____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關鍵、政府治理為主導、居民需求為導向、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社區“兩化兩體系”建設為基礎,以和美社區和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健全體系、整合資源、增強能力,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制,努力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__提供可靠保證。
到20__年,我市城鄉社區治理基本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更加完善,城鄉社區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城鄉社區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再過5到10年,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更加成熟定型,城鄉社區治理能力更為精準全面,為夯實黨的執政根基、鞏固基層政權提供有力支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二、健全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
(一)充分發揮鄉鎮(街道)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主線,以改革創新精神探索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引領社會治理的路徑。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貫穿社區治理,發揮鄉鎮(街道)黨(工)委、城鄉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依法帶領村(居)民開展自治,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牢牢掌握對社會組織的領導權。以鄉鎮(街道)、城鄉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有機聯結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的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鄉鎮(街道)黨(工)委要聚焦主業主責,集中精力抓黨的建設、統籌城鄉社區發展、組織公共服務、實施綜合管理、監督專業管理、動員社會參與、指導基層自治、維護社區平安。統籌各類考核由縣市區委統一組織,取消縣市區職能部門對鄉鎮(街道)的直接考核。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依法探索賦予鄉鎮(街道)黨(工)委對縣市區職能部門派出機構負責人的人事考核權和征得同意權,賦予鄉鎮(街道)規劃參與權和綜合管理權,賦予鄉鎮(街道)對上級政府規劃安排的區域內事關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的建議權。(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編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按照精簡、統一、高效原則,積極推進鄉鎮(街道)內設機構的職能整合和功能優化。除公安、司法、綜治、財政、民政等直接涉及民生的部門外,其他縣市區職能部門未經縣市區委同意不得在鄉鎮(街道)要求掛牌對應機構。(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編辦)
(二)把村(社區)黨組織建成堅強戰斗堡壘。加強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著力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要確保城鄉社區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城鄉社區黨組織的主要職責是:教育管理監督黨員,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把城鄉社區黨組織書記納入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級提供給城鄉社區的資金資源,要以城鄉社區黨組織為主渠道落實到位,惠民利民的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必須進行公示,使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過程,成為黨組織聯系群眾、凝聚人心、樹立黨組織形象威信的過程。繼續推進鄉鎮(街道)、城鄉社區與駐社區單位共建互補,深入拓展區域化黨建。擴大城市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覆蓋,推進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網絡媒體等的黨建覆蓋。(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城鄉社區綜合服務場所是城鄉社區干部的工作場所,也是黨員和群眾的共同園地,要堅持辦公場地最小化,活動場地最大化原則,社區居民活動場所建筑面積不得低于社區綜合服務場所總建筑面積的50%。(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大力推動“紅色引擎”工程,重點落實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要把社區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專業合作組織、社會組織主要負責人培養成黨員,成為黨的工作力量。在符合條件的社區建立“大黨委”,吸納所轄黨支部書記、黨建指導員和是黨員的業主委員會主任、物業公司經理、駐社區單位責人、社區“五老賢達”人士、社會組織負責人為兼職副書記或委員。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活動。鼓勵和支持建立社區老年協會,設立社區老年黨支部。(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開展工作的相關制度,依法組織居民開展自治,及時幫助解決基層群眾自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加強城鄉社區黨風廉政建設,嚴肅查處發生在社區居民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城鄉社區延伸。(責任單位:市紀委、市農委)
(三)有效發揮基層政府主導作用。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制定縣市區職能部門、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在社區治理方面的權責清單;依法厘清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權責邊界,明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承擔的社區工作事項清單以及協助政府的社區工作事項清單;上述社區工作事項之外的其他事項,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可通過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購買服務方式提供。建立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履職履約雙向評價機制?;鶎诱畱袑嵚男谐青l社區治理主導職責,保障城鄉社區運轉經費、綜合服務場所等基本公共服務政策落實到位,加強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的指導規范,不斷提高依法指導城鄉社區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責任單位:市編辦、市民政局)基層政府應切實履行城鄉社區消防工作職責,建立消防安全組織,明確專人負責消防工作,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實消防安全措施。指導社區開展群眾性的消防工作,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公約,根據需要建立專職志愿消防隊或微型消防站,開展滅火撲救、應急救援、防火安全檢查、消防宣傳教育和應急疏散演練,提高城鄉消防安全水平。(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四)注重發揮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基礎作用。進一步加強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規范化建設,合理確定社區管轄范圍和規模,推進居民小組范圍的重新劃定工作,以100-200戶劃定一居民小組,推動自然村或村民小組自治、小區自治、院落自治試點工作。促進基層群眾自治與網格化服務管理有效銜接。加快工礦企業所在地、國有農(林)場、城市新建住宅區、流動人口聚居地的社區居民委員會組建工作。完善城鄉社區民主選舉制度,進一步規范民主選舉程序,通過依法選舉穩步提高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中本社區居民比例,切實保障外出務工農民民主選舉權利。實現村(居)民議事會和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全覆蓋,進一步增強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議事協商、服務社區居民的能力,推進村(居)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充分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在城鄉社區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弘揚公序良俗,促進法治、德治、自治有機融合。(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農委)
(五)統籌發揮社會力量協同作用。制定完善孵化培育、人才引進、資金支持等扶持政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優先培育和發展在城鄉社區開展糾紛調解、健康養老、教育培訓、公益慈善、防災減災、文體娛樂、鄰里互助、居民融入及農村生產技術服務等活動的社區社會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暫不具備登記條件的先到縣市區民政局備案,由孵化基地培育成熟后予以登記。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完善社區組織發現居民需求、統籌設計服務項目、支持社會組織承接、引導專業社會工作團隊參與的工作體系。按年度舉辦“三社聯動”供需對接會,加強監管,確保政府購買服務工作健康、有序、快速發展。到20__年城市社區基層老年協會覆蓋率達95%以上,農村社區基層老年協會覆蓋率達90%以上,城鄉居民志愿者注冊總數達13%以上,老年志愿者注冊人數占老年人人口比例達到12%。(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三、不斷提升城鄉社區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一)引導社區居民有序參與社區治理。提高社區居民議事協商能力,凡涉及城鄉社區公共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關乎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困難問題和矛盾糾紛,原則上由社區黨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牽頭,組織居民群眾協商解決。經協商不能形成一致意見或形成的意見與現行法規政策、公序良俗不相符的,由城鄉社區黨組織、鄉鎮(街道)黨組織按照相關規定研究決定或依法依規予以糾正。建立城鄉社區村(居)民議事會,提倡議事會主要負責人由城鄉社區黨組織書記兼任或由退任的德高望重的老黨組織書記以及“五老賢達”人士擔任。村(居)民議事會經村(居)民代表會議授權,對城鄉社區重大事務進行議事協商。切實落實社區惠民項目資金使用監管制度,在城鄉社區“兩委”的主導下,由社區議事會項目申報、居民代表會決策項目、理事會資金使用,監事會監督管理,推動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數人意愿又保護少數人合法權益的城鄉社區協商機制。(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探索將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維護公共利益情況納入社會信用體系。(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民政局、人民銀行__中心支行)推動學校普及社區知識,參與社區治理。(責任單位:市教育局)拓展流動人口有序參與居住地社區治理渠道,豐富流動人口社區生活,促進流動人口社區融入。(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農委)
(二)提高社區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以縣市區為主編制城鄉社區公共服務指導目錄,做好與城鄉社區居民利益密切相關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障、衛生計生、教育事業、社會服務、住房保障、文化體育、公共安全、公共法律服務、調解仲裁等公共服務事項。(責任單位:市民政局牽頭,各相關單位參與)根據轄區管理規模和服務半徑,因地制宜,以方便居民群眾辦事為原則,探索推進中心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村(居)民小組、自然村(居民小區)服務點建設。凡1000戶、3000人以上的鄉鎮政府所在地均應設立服務站,人數7000人、2000戶以下的鄉鎮社區要進行整合,管理范圍較廣的社區設代辦點,定時服務。(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著力增加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供給,促進城鄉社區服務項目、標準相銜接,逐步實現均等化。將城鄉社區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政策措施,按照有關規定選擇承接主體。創新城鄉社區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推行首問負責、一窗受理、全程代辦、服務承諾等制度。(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
(三)強化社區文化引領能力。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心口相傳的城鄉社區精神,增強居民群眾的社區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居民公約、村規民約內化為居民群眾的道德情感,外化為服務社會的自覺行動。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建立健全社區道德評議機制,發現和宣傳社區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大力褒獎善行義舉,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挖掘身邊好人線索,引導社區居民崇德向善。組織居民群眾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弘揚“好家風”,發展社區志愿服務。(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從居住生活、工作學習、文化娛樂等日常環節入手,開展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工作,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六進”工作。(責任單位:市旅游外僑民宗局)加強城鄉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因地制宜設置村史陳列、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特色文化展示設施,突出鄉土特色、民族特色。(責任單位: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積極發展社區教育,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社區教育網絡,推進學習型社區建設。(責任單位:市教育局牽頭,市民政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團市委、市科協參加)繼續加強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到20__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責任單位: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推進安全生產進社區,普及社區居民安全生產宣傳和教育,弘揚安全文化。(責任單位:市安監局)
(四)增強社區依法辦事和矛盾預防化解能力。推進法治社區建設,發揮警察、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作用,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法律進社區活動,穩步推進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工作站(點)建設,逐步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完善利益表達機制,建立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社區制度。(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大常委會聯工委、市政協委員學習聯絡委)加大涉農領域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力度,對涉及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做到應評盡評。(責任單位:市維穩辦)完善心理疏導機制,依托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專業社會組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做好城鄉社區特殊群體的人文關懷、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務,重點加強老少邊窮地區農村社區相關機制建設。(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立健全市、縣、鄉、村(社區)人民調解組織網絡體系,加大人民調解案件“以獎代補”和政府購買人民調解服務力度,加強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銜接聯動,著力構建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注重矛盾糾紛預防排查化解,建立健全社區矛盾糾紛常態化預防排查化解機制,提升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能力。推進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工作發展,引導人民調解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員、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師等專業隊伍,在物業糾紛、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家事糾紛、鄰里糾紛調解和信訪化解等專業性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妥善處理涉民族因素案(事)件。推進平安社區建設,督促整改火災隱患,凈化消防安全環境。全面完成鄉、村綜治中心升級改造任務,建制村可以將一個村民小組(自然村)劃分為一個或多個網格,對城鄉社區內較大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學校、醫院及有關企業事業單位,可以結合實際劃分為專屬網格,實施精細化服務管理,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與同級綜治中心一體運行,并與同級政務服務平臺聯網,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全覆蓋。加強城鄉社區治安防控網建設,深化城鄉社區警務戰略,建立打擊“村霸”和宗族惡勢力長效機制,全面提高城市社區治安綜合治理水平,防范黑惡勢力擾亂基層治理。(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綜治辦、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五)增強社區信息化應用能力。提高城鄉社區信息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水平,加強一體化社區信息服務站、社區信息亭、社區信息服務自助終端等公益性信息服務設施建設。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相關重點工程,強力推進政府信息資源共享和數據利用,“數字__”穩步推進,“12345”政府服務熱線綜合排名進入全國前30強。加快城鄉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到20__年全市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覆蓋率分別達到80%、50%。實現APP與政務、綜治、網格化等APP全融合,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強化“一門式”服務模式的社區應用。實施“互聯網+社區”行動計劃,加快互聯網與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運用社區論壇、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引導社區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參與公共事務、開展協商活動、組織鄰里互助,探索網絡化社區治理和服務新模式。(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財政局)實施“雪亮工程”。完善社會治安立體化、現代化防控體系,深入推進“平安行動”“暢通行動”“禁毒風暴”“掃黑除惡”等專項行動;全面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電動車登記管理,著力打造“平安__”“法治__”升級版;加快推進城鄉社區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到20__年,全市公共部位視頻監控探頭達到2.8萬個以上,重點公共區域和重點行業、領域的重要部位視頻監控覆蓋率、聯網率達到100%,基本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目標。(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綜治辦、市公安局)發展社區電子商務。按照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要求,務實推進智慧社區信息系統建設,積極開發智慧社區移動客戶端,實現服務項目、資源和信息的多平臺交互和多終端同步。(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發改委、市委網信辦、市經信委)加強農村社區信息化建設,結合信息進村入戶和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積極發展農產品銷售等農民致富服務項目,積極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計劃”,推動扶貧開發兜底政策落地。積積發展金融服務、醫療服務、老年服務、快遞收發等便民利民服務,推進農村便民利民服務信息化。(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發改委、市委網信辦、市經信委)深入推進流動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加強相關部門數據共享,為流動人口更好地參與社區治理提供信息支撐。(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四、著力補齊城鄉社區治理短板
(一)改善社區人居環境。完善城鄉社區基礎設施,建立健全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的投資、建設、運行、管護和綜合利用機制。加快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農村危房改造。加強城鄉社區環境綜合治理,做好城市社區公園建設以及單位庭院和居住區小區園林綠化工作。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干濕分類,加強社會生活噪聲污染執法,推進水資源再生利用,開展農村垃圾專項治理,力爭到“__五”期末,實現重點區域和重點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環保局)廣泛發動居民群眾和駐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參與環?;顒?,開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區示范創建活動。(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民政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與美麗鄉村示范創建工作,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到20__年60%的村開展農村社區試點,建成175個美麗鄉村示范村,12個鄉鎮(街道)達到美麗鄉村建設要求。(責任單位:市農委、市民政局)強化社區風險防范預案管理,加強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加強對病媒生物及孳生地的治理,開展社區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有序組織開展社區應對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提高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的預防和處置能力。推行社區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定期排查區域內安全風險點、危險源,落實管控措施,構建系統性、現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體系。重點加強消防宣傳和消防治理,將消防安全納入基層綜合管理平臺,因地制宜落實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的措施和要求,明確綜治網格員承擔消防安全管理職責,提高火災事故防范和處置能力,推進消防安全社區建設;強化消防宣傳,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消防服務形式,委托專業培訓機構或組織經過專業培訓的消防志愿者宣講隊,分赴城鄉社區開展消防宣傳和安全巡講。(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綜治辦、市公安局、市衛計委、市安監局、市愛衛辦)
(二)加快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管理。按照《__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__個五年規劃綱要》,加強建設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優先保障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用地,按照每百戶居民擁有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不低于30平方米的標準,以新建、改造、購買、項目配套和整合共享等形式,逐步實現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新建住宅小區和舊城區連片改造居民區的社區綜合服務場地和設施由開發建設單位同步建設并無償提供。加快貧困地區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率先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全覆蓋。落實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做好政府投資建設的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不動產登記服務工作。除國家另有規定外,所有以社區居民為對象的公共服務、志愿服務、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原則上在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中提供。創新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運營機制,通過居民群眾協商管理、委托社會組織運營等方式,提高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利用率。(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城鄉規劃局)落實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水電、燃氣、網絡價格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三)優化社區資源配置。按規定組織開展城鄉社區規劃編制試點,落實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加強與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銜接;發揮社區規劃專業人士作用,廣泛吸納居民群眾參與,科學確定社區發展項目、建設任務和資源需求。(責任單位:市城鄉規劃局、市住建局)探索建立基層政府面向城鄉社區的治理資源統籌機制,推動人財物和責權利對稱下沉到城鄉社區,增強城鄉社區統籌使用人財物等資源的自主權。探索基層政府組織社區居民在社區資源配置公共政策決策和執行過程中,有序參與聽證、開展民主評議的機制。鄉鎮(街道)黨組織對社區重大事務進行決策前,應當先履行村(居)民議事會協商程序。除法規、政策明確的行政強制性工作外,要充分尊重和聽取社區議事協商、民主評議等意見。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履行社區治理責任評價體系,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城鄉社區服務、環境治理、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等活動,面向城鄉社區開放文化、教育、體育等活動設施。(責任單位:市政府辦牽頭,各市直有關單位參與)探索駐社區單位年度考核、評先評優新機制。注重運用市場機制優化社區資源配置。(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四)推進社區減負增效。應當由基層政府履行的法定職責,不得要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承擔,不得將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作為行政執法、拆遷拆違、環境整治、城市管理、招商引資等事項的責任主體;依法需要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協助的工作事項,應當為其提供經費和必要工作條件。進一步清理規范基層政府各職能部門在社區設立的工作機構和加掛的各種牌子。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對外統一懸掛村(社區)黨組織、村(居)民委員會、社區綜合服務站(中心)標牌,警務、司法、綜治標牌掛在專門辦公場所,其他職能部門、各類組織和服務平臺要將功能整合進便民服務大廳服務窗口或辦公室,一律不再單獨對外掛牌。各職能部門不得以是否設立機構、掛牌作為考核社區工作的依據。精簡會議和工作臺賬,需要請城鄉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居委主任參加的會議必須經過鄉鎮(街道)黨(工)委研究、黨(工)委書記同意;縣市區職能部門、鄉鎮(街道)要根據社區協助政府的社區工作清單,科學合理、規范整合需要社區提供的工作臺賬清單,盡量整合建立電子臺賬,按清單規定提供,克服隨意性。全面清理基層政府各職能部門要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的各類證明,以市民政局制定社區公章管理規定所列證明事項清單為準,未進入清單事項的,不得要求社區蓋章證明。實行基層政府統一對社區工作進行綜合考核評比,各職能部門不再單獨組織考核評比活動,取消對社區工作的“一票否決”事項。(責任單位:市民政局牽頭,各縣市區民政局實施、各相關部門參與)
(五)改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按照新出臺的__省物業管理條例,組織實施細則。(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加強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對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指導和監督,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議事協調機制。探索在社區居民委員會下設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督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履行職責。探索完善業主委員會的職能,依法保護業主的合法權益。探索符合條件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通過法定程序兼任業主委員會成員。探索在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依托社區居民委員會實行自治管理。有條件的地方應規范農村社區物業管理,研究制定物業管理費管理辦法;探索在農村社區選聘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社區物業服務。(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探索建立社區微型消防站或志愿消防隊全覆蓋,探索建立高層建筑專職消防安全經理人制度和“樓棟長”制度,組織開展防火安全檢查、消防宣傳教育和應急疏散演練,進一步提升社區消防安全水平。(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五、切實強化城鄉社區治理組織保障
(一)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完善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城鄉社區治理工作格局??h市區黨委書記要認真覆行第一責任人職責,鄉鎮黨委書記、街道黨工委書記要履行好直接責任人職責。要把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納入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逐步建立以社區居民滿意度為主要衡量標準的社區治理評價體系和評價結果公開機制。(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
(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大財政保障力度,各縣市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財政狀況、工作需求合理制定社區運轉補助標準,足額保障運轉經費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統籌使用各級各部門投入城鄉社區的符合條件的相關資金,探索建立由縣市區統籌、打捆使用相關資金的機制,重點支持建設城鄉社區居家養老、圖書閱覽、健身、消防等綜合服務設施,改善公共服務條件。對老少邊窮地區應根據當地發展水平,統籌中央、省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等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做好城鄉社區建設工作??h市區財政下撥到社區的惠民項目資金,由鄉鎮(街道)根據社區承接能力和項目儲備情況統籌安排,不搞平均分配。不斷拓寬城鄉社區治理基金籌集渠道,鼓勵通過慈善捐贈、設立社區基金會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城鄉社區治理領域。(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民政局)
(三)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結合實際制定社區工作者隊伍發展專項規劃和社區專職工作者管理辦法,把城鄉社區黨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主要負責人以及社區服務站專職工作人員納入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統籌管理,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專業化職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加強城鄉社區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加大從社區黨組織書記及優秀社區專職工作者中招錄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力度,注重把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選拔到鄉鎮(街道)領導崗位,推動符合條件的社區黨組織書記或班子成員通過依法選舉擔任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負責人或成員。(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編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由縣市區政府職能部門根據工作需要設崗招聘,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統一管理,社區組織統籌使用。(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教育培訓,提高其依法辦事、執行政策和服務居民能力,支持其參加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評價和學歷教育等,對獲得社會工作職業資格的給予職業津貼。加強社區工作者作風建設,建立群眾滿意度占主要權重的社區工作者評價機制,探索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和獎懲機制,調動社區工作者實干創業、改革創新熱情。(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四)完善政策標準體系和激勵宣傳機制。加強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理論政策研究,做好城鄉社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制定“三社聯動”機制建設、政府購買城鄉社區服務等相關配套政策。(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加快建立城鄉社區治理標準體系,研究制定城鄉社區組織、社區服務、社區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基礎通用標準、管理服務標準和設施設備配置標準。(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質監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參與)及時總結推廣城鄉社區治理先進經驗,積極開展星級文明社區、城市和諧社區建設、農村社區建設示范村創建活動,按有關規定對先進城鄉社區組織和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進行獎勵。(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作用,廣泛宣傳城鄉社區治理創新做法和突出成效,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城鄉社區治理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
各地要按照本實施方案精神,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加強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的實施辦法。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方案要求和職責分工,制定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中發〔20__〕__號)、《中共__省委、__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__發〔20__〕__號)和《中共__市委辦公廳、__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方案》(__市辦字〔20__〕__號)精神,全面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水平,促進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一、總體目標
圍繞把城鄉社區打造成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堅持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關鍵、政府治理為主導、居民需求為導向、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黨的領導、以人為本、改革創新、城鄉統籌、因地制宜,創新治理機制、改進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到20__年基本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城鄉社區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城鄉社區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再過5到10年,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更加成熟定型,治理能力更為精準全面,為夯實黨的執政根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紅色樣板提供堅強保障。
二、重點任務
(一)健全城鄉社區治理組織體系
1、構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格局。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理順基層黨建工作領導體制,調整社區黨組織設置和運行體制,探索設立對社區實行統一管理的黨工委。強化社區黨組織屬地化管理服務,完善在職黨員社區報到制度,健全基層黨建工作開放機制,建立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駐社區單位、群團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商務樓宇、社會組織黨組織廣泛參與的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推動駐社區單位與城鄉社區之間結對共建。選優配強社區工作力量,通過基層選拔、社會招聘、組織委派等多種渠道,選好配齊社區專職黨務工作者。探索公開招聘大學生到社區工作。加強城鄉社區黨風廉政建設,持續加大基層“微腐敗”整治力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城鄉社區延伸?!藏熑螁挝唬嚎h委組織部、縣紀委監委,各鎮(街)黨(工)委〕
2、創新政府主導社區治理機制。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制定縣職能部門、鎮政府(街道)在社區治理方面的權責清單,縣級職能部門和鎮政府(街道)不得隨意將工作任務轉嫁給社區。依法厘清鎮政府(街道)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權責邊界,建立健全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承擔的社區工作事項清單及協助政府的工作事項清單制度。落實鎮政府(街道)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履職履約雙向評價機制,提高居民滿意度在社區考核評價中的權重。探索賦予街道對上級職能部門派出機構負責人的人事考核權、選拔任用征得同意權、選拔任用征得用意權、規劃和公共設施布局參與權、公共事務綜合管理權、對區域內事關群眾利益重大決策建議權等?!藏熑螁挝唬嚎h民政局、縣委組織部、縣財政局、縣城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各鎮人民政府〕
3、夯實居民自治社區治理基礎。合理劃分社區管轄范圍和規模,促進基層群眾自治與網格化服務管理有效銜接,原則上每個社區管轄1000-3000戶,農村社區與建制村管轄范圍一致。規模不足1000戶或超過3000戶的社區,適時調整管轄范圍;超過3000戶難以拆分調整的,適當增加社區工作者人數。新建住宅小區、工礦企業所在地、流動人口聚集地,凡達到組建社區居民委員會人口戶數條件和新建住宅小區入住率達到50%以上的,要及時組建社區居民委員會,不具備組建社區居民委員會的,可先成立居民小組或由相鄰社區居民委員會代管。完善民主選舉制度,逐步提高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中本社區居民比例和直接選舉比例,力爭到20__年分別達到60%和100%。健全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推進黨務、村(居)務、財務等信息公開。健全居民公約、村規民約和自治章程,引導居民依法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管理?!藏熑螁挝唬嚎h民政局、縣委組織部、縣委政法委、縣城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各鎮人民政府〕
4、搭建社會協同社區治理平臺。落實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培育、稅費優惠、人才引進、資金支持等扶持政策,推進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工作,推動縣建立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孵化中心、鎮(街)建立社區社會組織服務站、社區建立社會工作室。降低社區社會組織登記門檻和條件,簡化登記和備案手續,對符合條件的實行直接登記,對不具備登記條件的,由鎮(街)實行備案或代辦管理,到20__年,平均每個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擁有的社會組織分別不少于10個、5個??h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組織承接政府公共服務和社區管理服務,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積極引導社區老年協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其他社會力量和市場主體參與社區治理,推動駐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面向社區開放文化、教育、體育等活動設施?!藏熑螁挝唬嚎h民政局、縣委組織部、縣委統戰部、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稅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住建局、縣行管委、縣城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各鎮人民政府〕
(二)提升城鄉社區綜合治理水平
1、拓展居民參與渠道。持續開展社區協商工作,推進社區村(居)民理事會建設,完善社區服務站協商議事功能區域設置,由社區黨組織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牽頭,引導居民群眾依托村(居)民理事會和協商議事場所,廣泛參與社區協商。加強社區知識宣傳教育,推進社區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探索建立年輕機關干部到社區掛職鍛煉、大中小學生參與社區公益活動等制度,打造社區實踐教育基地。以積分制等方式探索將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維護公共利益情況納入社會信用體系。有序引導流動人口參與居住地社區治理,促進流動人口社區融入,維護流動人口合法權益?!藏熑螁挝唬嚎h民政局、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委統戰部、縣教科體局、縣財政局、縣發改委、縣人社局、縣公安局、人民銀行__支行、縣城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各鎮人民政府〕
2、優化社區服務供給。落實城鄉社區公共服務指導目錄,按照公共服務逐步實現均等化、標準化的要求,推動與城鄉居民利益密切相關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事業、社會服務、住房保障、文化體育、公共安全、公共法律服務、調解仲裁等公共服務事項在城鄉社區全覆蓋,增強農村社區特別是貧困村社區的公共服務供給。加快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和社區日間照料機構建設,到20__年全縣建成68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覆蓋全縣100%的城市社區、60%以上的農村社區。健全社區未成年人保護與服務體系,完善對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生產扶助、生活照料、情感慰藉、心理疏導等服務。探索建立殘疾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顧、社區關照、機構照料相互銜接的照護體系。推進郵政、金融、通信、燃氣、自來水、電力等公用事業服務進入城鄉社區,支持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網點向城鄉社區延伸,推進城市社區“10分鐘服務圈”和農村社區綜合性服務網點建設。將城鄉社區服務項目納入縣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政策措施,按照有關規定選擇承接主體。完善社區志愿者注冊服務制度,探索建立“愛心銀行”“時間銀行”等志愿服務回饋制度,依托城鄉社區綜合設施設立志愿服務站點,引導居民群眾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到20__年城鄉社區注冊志愿者人數達到居民總數的13%?!藏熑螁挝唬嚎h民政局、縣委宣傳部、縣發改委、縣商務局、縣供銷社、縣金融局、縣住建局、縣財政局、團縣委、縣婦聯、縣城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各鎮人民政府〕
3、增進社區文化認同。積極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充分利用社區公示欄、燈箱廣告、背景墻等公共服務設施加強宣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等社區規范,塑造心口相傳的社區精神。建立健全社區道德評議機制,挖掘和宣傳社區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在城鄉社區開展道德模范展覽展示、巡講巡演活動。持續推進鄉風文明行動,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進城鄉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支持貧困村優先建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到20__年全縣城鄉社區全面完成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完善社區基本公共文化設施、文化活動場所,因地制宜設置村史陳列特色文化展示設施。統籌推進“文化+電商”服務點、廣播電視戶戶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體育健身等重點文化工程建設。積極發展社區教育,以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圖書閱覽室等為載體,設置教育教學點,在農村社區適當配備遠程教育設備,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社區教育網絡?!藏熑螁挝唬嚎h委宣傳部、縣發改委、縣文廣新旅局、縣教科體局、縣城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各鎮人民政府〕
4、推動社區依法治理。發揮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作用,在城鄉社區開展“七五”普法宣傳活動,到20__年全縣農村社區每10戶有1名“法律明白人”骨干,60%以上農戶家庭有“法律明白人”。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活動。全面加強鎮(街)、社區法律服務站點建設,推行“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制度,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覆蓋城鄉社區。依法開展社區禁毒、戒毒康復和社區矯正工作?!藏熑螁挝唬嚎h司法局、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各鎮(街)黨(工)委〕
5、加強平安社區建設。建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社區制度,落實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探索建立社區接訪制度,暢通群眾理性合法表達訴求渠道。依托縣社會心理健康服務協會專業技術力量,發揮社區心理咨詢室作用,加強對城鄉社區特殊群體的人文關懷、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務。學習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基層社會治理,在全縣基層組建“老師傅”調解室、“五老”調解會等自治調解組織,推動人民調解進社區。發揮社區綜治中心作用,因地制宜確定社區網格管理職責,加快構建全要素網絡管理新體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強社會治安防控網建設。加強社區警務工作,推進社區警務室建設,壯大警務輔助力量和群防群治隊伍,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農村賭博問題專項治理,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藏熑螁挝唬嚎h委政法委、縣委組織部、縣人大辦、縣政協辦、縣信訪局、縣民政局、縣衛健委、縣司法局、縣公安局,各鎮(街)黨(工)委〕
6、推進社區信息化建設。依托“智慧__”相關重點工程,加快城鄉社區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在全縣社區推行所有公共服務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構建“一門式”服務模式。推進智慧社區建設,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政務服務網上受理、網上反饋和簡易事項網上審批,水、電、氣、通信等各種費用網上繳存。開發運用社區論壇、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建設網絡社區社交平臺,引導社區居民加強日常交往、參與公共事務、開展協商活動。加快農村社區信息化建設,依托電子商務進農村,積極發展農產品網上銷售,助推脫貧攻堅。實施“雪亮工程”,推廣建設社區技防系統,推進全縣技防樓院、技防村莊試點建設,力爭到20__年城市樓院和農村技防覆蓋率分別不少于30%和20%?!藏熑螁挝唬嚎h工信局、縣委宣傳部、縣委政法委、縣發改委、縣商務局、縣民政局、縣行管委、縣公安局、縣城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各鎮人民政府〕
7、加強社區統戰工作。建立社區統戰代表人士臺賬,完善社區統戰工作制度,加強與統戰成員的溝通聯系,幫助統戰成員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困難,把不同黨派、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不同信仰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們凝聚起來,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畫出最大同心圓。搭建社區“同心”服務平臺,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非公經濟人士等統戰成員的專業優勢和影響力,協助社區開展決策咨詢、環境整治、矛盾調解、社會服務等工作。做好城市社區民族工作,加強對城市社區少數民族人口的服務管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加強社區宗教場所規范化建設。積極做好港澳臺同胞及海外僑胞的服務工作,切實保護其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其聯系廣泛的優勢,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藏熑螁挝唬嚎h委統戰部、縣工商聯、各鎮(街)黨(工)委〕
(三)補齊城鄉社區治理突出短板
1、改善社區人居環境。將城鄉社區環境治理納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結合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在全縣城鄉社區廣泛開展“綠色社區、美麗家園”創建活動,力爭到20__年全縣100%的宜居農村社區完成村莊整治、96%的農村社區普及衛生廁所、15個農村社區建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面推進“綠色殯葬”改革,大力推行遺體火化制度和農村公益性墓地建設,到20__年農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塔)覆蓋全縣100%的農村社區,遺體火化率力爭達到100%。加大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力度,統籌推進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等改造工作。推進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建立社區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常態機制和應急預案,定期組織開展社區應對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積極創建“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到20__年全縣國家級和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分別不低于10個?!藏熑螁挝唬嚎h農業農村局、縣城管局、縣環保局、縣住建局、縣林業局、縣水利局、縣民政局、縣衛健委、縣委政法委、縣公安局、縣應急管理局、縣教科體局、縣城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各鎮人民政府〕
2、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將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采取新建、配套、購買、整合、改造等多種形式,推進城鄉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站)建設,到20__年全縣每個鎮(街)建有600以上的社區服務中心,每個社區建有300以上的社區服務站,基本實現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落實《__市新建住宅小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和社區管理服務用房的建設、移交與管理辦法》要求,對驗收合格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項目,依規辦好不動產登記服務和使用管理權移交手續,對未按規劃建設社區管理服務用房的新建住宅小區和舊城改造小區項目不予批準和驗收。落實價格優惠政策,城鄉社區服務站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日間照料中心等非經營性公益服務設施,使用水、電、氣、有線電視、固定電話、互聯網等與居民用戶實行同價,有初裝費的減半收取。推進城鄉社區服務站規范化布局,30%以下面積用于社區辦公,70%以上面積用于服務群眾,農村社區服務站按照《關于深入推進全縣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__辦發〔20__〕__號)設定的“8+X”標準進行功能布局。除國家另有規定外,社區公共服務、志愿服務、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原則上在城鄉社區服務站中提供?!藏熑螁挝唬嚎h發改委、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城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各鎮人民政府〕
3、推進社區減負增效。落實《__縣減輕社區負擔的實施意見》(__辦發〔20__〕__號)要求,建立健全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需要社區協助完成的工作事項,有關部門應當為其提供必要經費和工作條件。清理整頓各職能部門在社區的派設機構和加掛牌匾,社區辦公場所對外只懸掛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牌子以及“中國社區”標識。精簡社區會議和工作臺賬,原則縣、鎮(街)每月要求社區參加的會議不超過5次,除社區檔案管理存檔需要的紙質資料臺賬外,其他一律使用電子資料臺賬。全面清理要求社區出具的各類證明,任何部門和單位職能范圍內核定事項所需的證明材料,除法律法規要求必須由社區出具證明外,不得要求社區出具證明。建立鎮政府(街道)對社區工作綜合考核制度,取消“一票否決”事項,各職能部門不得開展對社區工作的考核評比活動?!藏熑螁挝唬嚎h民政局、縣委組織部、縣行管委,各鎮(街)黨(工)委〕
4、改進社區物業服務。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議事協調機制,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自覺接受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指導和監督,探索建立標準統一的物業服務評價體系。探索在社區居民委員會下設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負責參與籌備成立業主大會、組建和改選業主委員會等工作,督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履行職責。探索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組建小區業主委員會、社區物業管理服務站等,實現物業自我管理和服務。根據農村實際,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成立村辦物業服務企業、實行物業自治等不同形式,探索在不同類型農村社區提供多樣化物業管理服務。探索通過社區服務站、警務室等場所設置社區微型消防站,組建社區消防志愿者隊伍,提升社區火災事故防范和處置能力?!藏熑螁挝唬嚎h住建局、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縣公安局、縣城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各鎮人民政府〕
三、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__年1月-20__年2月)??h直各責任單位根據本實施方案,細化具體舉措;通過召開會議、印發方案、媒體宣傳等形式,宣傳、動員、部署、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營造濃厚氛圍。
(二)組織實施階段(20__年3月-20__年10月)??h直各責任單位對照重點任務,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逐項推進落實。
(三)鞏固提升階段(20__年11月-20__年12月)。鎮(街)認真研究解決城鄉社區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查缺補漏,抓好整改提升;積極挖掘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并將工作完成情況形成總結上報縣委、縣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鎮(街)黨(工)委、政府要把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納入鎮(街)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要成立由黨政領導牽頭的城鄉社區治理工作領導協調機構,定期或不定期研究推動有關工作。鎮(街)黨(工)委書記要履行直接責任人職責,社區黨組織書記要履行具體責任。各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縣委組織部要注重發揮抓總引領作用,大力統籌整合城鄉社區職責、人員、資源、資金等要素;縣民政局要牽頭抓好社區治理的工作指導和協調服務;縣財政局、縣發改委要加大對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經費投入的支持保障;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要做好社區綜合服務用房和相關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監督、驗收和移交等工作;縣人社局要做好社區工作人員的社會保障;其他職能部門及群團組織要強化責任意識,主動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二)加強經費保障。保障城鄉社區工作經費、社區工作者報酬待遇、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等城鄉社區治理費用,建立社區工作人員報酬自然增長機制??h、鎮(街)要最大限度地統籌整合各級各部門投入城鄉社區的資金項目,集中用于城鄉社區治理各項工作。要通過慈善捐贈、成立社區基金會、設立社區發展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支持城鄉社區治理工作。
(三)加強隊伍建設。要將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納入本地人才發展規劃,制定社區工作者隊伍發展專項規劃和管理辦法。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實行由縣政府職能部門統一招聘,鎮(街)統一管理,社區統籌使用。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中發〔20__〕__號)、《中共__省委、__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__發〔20__〕__號)和《中共__市委、__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方案》(__發〔20__〕__號)精神,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和自治功能,提升為民服務水平,促進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以____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____在黨的__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黨的領導、固本強基,以人為本、服務居民,改革創新、依法治理,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等原則,以服務居民群眾為宗旨,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重點,以建立現代社區治理體系、增強社區治理能力、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素養為目標,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著力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
到20__年,基本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更加完善,城鄉社區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城鄉社區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再過5到10年,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更加成熟定型,城鄉社區治理能力更為精準全面,為夯實黨的執政根基、鞏固基層政權提供有力支撐,為加快推進新時代“高特美強”新__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二、健全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
(一)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加強黨對社區治理的領導,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主線,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社區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努力做到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各駐區單位黨組織積極參與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格局。貫徹《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持續推進黨支部建設“1+4”工作法和組織生活“5+X”模式貫徹落實,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全面達標。深入推進農村基層黨建“一抓雙促”工程,推行“一述兩評三議事”村情報告會制度。實施鄉村干部本領提升等四項行動,開展村和社區黨組織書記基本功“大練兵”活動,落實村和社區“兩委”換屆“回頭看”,建立缺額“兩委”干部補齊配強機制,大力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堅決遏制和防范黑惡勢力和宗族勢力干擾、宗教勢力蔓延。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實施城市社區黨建“三抓一增強”工程。
(二)發揮基層政府主導作用。鄉鎮政府要切實履行城鄉社區治理主導職責,加強對社區治理的政策支持、財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設指導,建立統一管理機制,由縣政府對各部門下達社區的人、財、物實行統一管理,減少“條條”干預。要切實轉變職能,建立直接服務社區制度,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優化完善縣職能部門、鄉鎮在社區治理方面的權責清單,依法厘清鄉鎮政府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權責邊界,明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承擔的社區工作事項清單和協助政府的社區工作事項清單。上述社區工作事項之外的其他事項,鄉鎮可通過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購買服務方式提供。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政策措施,設立政府購買城鄉社區服務專項資金,通過需求評估、標準制定、成本核算、招投標管理、質量控制、績效評估等項目化管理方式,引導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的公共服務職能。建立鄉鎮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履職履約雙向評價機制。
(三)發揮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基礎作用。進一步加強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村(居)委會下設成立各類專門委員會、樓棟自治組織,建立完善居民自治組織體系,實現對城鄉居民服務管理無縫隙覆蓋。完善民主選舉制度,規范選舉程序,大力推行社區居民委員會直接選舉,逐步提高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中本社區居民比例,著力保障外出務工人員民主選舉權利。進一步增強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開展社區協商、服務社區居民的能力。推行“一述兩評三議事”村情報告會制度,達到村黨組織建設和村級事務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提升村黨組織組織力、提升群眾滿意度的目標。健全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工作制度,落實村(居)務公開制度。按照__縣民政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大體檢”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制定或修訂務實管用、易于操作的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充分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在城鄉社區治理中的作用,弘揚公序良俗。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不斷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
(四)發揮社會力量協同作用。建立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村(居)委會、社會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轄區單位協同機制。推進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制定完善孵化培育、人才引進、資金支持等扶持政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引導社會組織更好地參與城鄉社區治理。培育發展社區志愿服務組織,健全志愿服務招募、注冊、服務記錄、激勵回饋等制度。強化共駐共建責任,引導駐社區單位通過項目認領、結對共建等方式參與社區治理。推動駐社區單位將文化、教育、體育等活動和服務設施向社區居民開放。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持農村社區建設能力。
三、不斷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水平
(一)增強社區居民參與能力。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牽頭、居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社區協商機制,以社區協商“六事”工作機制和“五化工作法”為基礎、省級和市級社區協商示范點建設為抓手,廣泛開展城鄉社區協商活動,不斷完善城鄉社區協商各項工作制度,推動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數人意愿又保護少數人合法權益的協商制度。凡涉及城鄉社區公共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關乎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困難問題和矛盾糾紛,原則上由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牽頭,組織居民群眾協商解決。發揮社區黨員、居民代表、樓棟長等社區骨干在調動資源、組織活動、凝聚力量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和帶動廣大居民主動關心社區公共事務、投身社區公益事業,提高居民在社區治理中的參與度和榮譽感。拓展流動人口有序參與居住地社區治理渠道,引導流動人口參加社區活動,促進流動人口社區融入。
(二)提高社區服務供給能力。加快城鄉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城鄉社區服務機構,編制城鄉社區公共服務指導目錄,做好與城鄉社區居民利益密切相關的各類公共服務事項。著力增加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供給,促進城鄉社區服務項目、標準相銜接,逐步實現均等化。將城鄉社區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政策措施。創新城鄉社區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推行首問負責、一窗受理、全程代辦、服務承諾等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按照居民5分鐘生活圈的活動半徑,服務1萬人左右的區域規模,完善社區商業網點和物流布局。建設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每個社區和村要有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或村衛生所,形成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社區服務業,支持興辦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小微服務”。積極發展農村社區生產、養老、救濟等方面的互助。健全農村“三留守”關愛服務體系。發展志愿互助服務,搭建社區志愿者、服務對象和服務項目對接平臺,探索開展“按需點單、上門服務”的“菜單式”志愿服務。
(三)強化社區文化引領能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居民公約、村規民約,內化為居民群眾的道德情感,外化為服務社會的自覺行動,培育心口相傳的城鄉社區精神。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建立健全社區道德評議機制,發現和宣傳社區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大力褒獎善行義舉,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社區居民崇德向善。組織居民群眾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示范戶、清潔文明戶以及衛生庭院等評選活動,完善“好媳婦”、“好婆婆”、“社區好人”等道德評議機制。加強城鄉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推進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民文化樂園)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到20__年底,全縣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成率不低于行政村(社區)總數的70%;到20__年,全部建成。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等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節日文化活動。積極培育社區文化骨干,用好社區名人、能人等人才,組建社區文體活動隊伍和興趣小組,帶動居民參加社區文化活動。
(四)增強社區依法辦事能力。進一步加快城鄉社區治理法治建設步伐,緊跟社會發展形勢,積極修訂完善相關政策。推進法治社區建設,開展社區“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實踐活動,發揮政法干警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法治宣傳先鋒作用,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法律進社區活動。完善社區法律援助工作,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建立普通人群信息采集、特殊人群動態管理的覆蓋社區實有人口的管理機制,依法開展社區禁毒、戒毒康復、社區矯正和特殊人群幫教工作。落實社區矯正對象周二集中教育,加強社區矯正對象監督管理,確保監管安全穩定。加強社區法治宣傳,培育法治意識,引導居民依法維護權益、自覺履行義務,共同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五)提升社區矛盾預防化解能力。完善利益表達機制,建立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社區制度,完善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引導群眾理性合法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完善心理疏導機制,在社區設立心理疏導工作室,依托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專業社會組織,加強對城鄉社區特殊人群的人文關懷、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務,重點加強貧困村相關機制建設。完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強化人民調解保障機制,拓展調解渠道,及時就地預防化解處置矛盾糾紛,健全城鄉社區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加快人民調解室建設,努力拓展成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推進矛盾糾紛預警及排查調處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加強城鄉社區輿情掌控,開展網絡輿情監測,探索利用網絡化解矛盾相關手段。推進平安社區建設,依托社區綜治中心,配齊配強專職網格員隊伍,拓展網格化服務管理,加強城鄉社區治安防控網建設,推動“雪亮工程”進社區;加強城鄉社區警務配備,每個城市社區至少有1名專職社區民警,鼓勵推進“一村一警”、主動服務、守護平安,全面提高社區治安綜合治理水平,防范打擊黑惡勢力擾亂基層治理。
(六)增強社區應急管理能力。健全完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在城鄉社區全面建立和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強化社區風險防范預案管理。加強社區應急(人防)避難場所建設。加強社區救災應急物資儲備和志愿者隊伍建設,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規范有序參與社區應急管理工作,提高風險防范應對能力。提高社會公眾公共安全意識及社區居民和單位生活生產安全意識,增強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能力。
(七)增強社區信息化應用能力。提高城鄉社區信息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水平,加強社區信息服務站、社區信息服務自助終端等各類公益性信息服務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市級統一的綜合信息平臺,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黨建信息化”、“綜治9+X系統”、“__e家”等重點工程,大力整合各類信息,構建共享信息數據庫,進一步推動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子項目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建設。推動社區政務服務綜合受理系統應用,建立與各級政務中心事項受理信息聯動機制,通過社區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站同步將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事項納入“__政務服務網__分廳”辦理,逐步將政府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事項延伸至社區受理,實現各級政務平臺聯動對接,構建一門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一站式”社區政務服務新體系。到20__年城市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覆蓋率達100%,農村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覆蓋率達30%以上,“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實現村、社區全覆蓋。加快互聯網與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QQ群、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各類新媒體在引導居民組織鄰里互助、參加社區活動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創新社區治理和服務模式。發展社區電子商務。積極探索智慧社區建設,大力開發智慧社區智能終端,實現服務項目、資源和信息的多平臺交互和多終端同步。加強農村社區信息化建設,普遍建立網上服務站點,積極發展農業技術經驗交流、農產品生產銷售等服務項目,積極推廣“農糧驛站”電商扶貧模式,11個鄉鎮級和22個村級“農糧驛站”產品收集和展示點建成并投入運營,推動扶貧開發兜底政策落地。
(八)增強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能力。健全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統籌考慮區域特點、人口數量、管理幅度等因素,科學劃分網格,將包括居民區、駐區單位、城市道路等在內的城市所有區域全部納入網格,實現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全覆蓋,整合資源、多網融合,全面建立社區綜合型的專職網格員隊伍。精準掌握社區居民服務需求,精準采集特困家庭情況、特殊人群、公共服務和社會公共安全等各類基層信息。建立縣、鄉鎮、社區三級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構建互聯互通、便捷高效的網格化服務管理網絡,協調各相關職能部門及時跟進解決問題,建立健全“有人巡查、有人報告、有人解決、有人督查”的閉環運行機制。
四、著力補齊短板完善工作機制
(一)改善社區人居環境。完善城鄉社區基礎設施,建立健全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的投資、建設、運行、管護和綜合利用機制。根據我縣棚戶區改造需求和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制定年度計劃,全面完成城市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年度任務。啟動“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20__年所有的自然村全面開展“五清一改”、綠化亮化美化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四好”農村公路建設,全面完成20__年省級下達“四好農村路”304公里建設任務。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確保20__年底完成7.36萬人的安全飲水,力爭年底前完成農村安全飲水村村通全覆蓋。加強城鄉社區環境綜合治理,做好城市社區綠化美化凈化、垃圾分類處理、噪聲污染治理、水資源再生利用等工作,廣泛發動居民群眾和駐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參與環?;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區。扎實推進《__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依托美麗鄉村建設,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三大革命”,到20__年,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容村貌顯著提升,管護長效機制初步建立。
(二)加快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將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在加大縣、鄉鎮政府投入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各級各部門支持資金,進一步加強全縣社區活動場所和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要按照每百戶居民擁有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不低于30平方米的標準,以新建、改造、購買、項目配套和整合共享等形式,逐步實現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相關部門根據社區建設規劃和實際需求,按照一定比例配建配套服務設施,逐步形成綜合性、多功能的社區服務設施網絡。新建社區要嚴格執行《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和《城市社區服務站建設標準》(建標〔20__〕__號),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擴大配備標準。新建小區要按規劃配套社區用房(不含物業用房),未按規劃要求建設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的,不能通過驗收。加快貧困村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率先推動易地搬遷安置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全覆蓋。落實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創新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運營機制,通過居民群眾協商管理、委托社會組織運營等方式,提高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利用率。整合利用現有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農村社區公共服務標準化水平。新規劃的社區服務中心(站)要根據服務人口和功能需要,一般在人居比較集中的中心村,建設適當規模的公共服務設施。非營利公益性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供暖、水電、燃氣價格按照當地居民使用價格標準收取或予以部分減免,提倡“一室多用”。
(三)優化社區資源配置。組織開展城鄉社區規劃編制工作,落實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做好與控制性規劃、村莊規劃的銜接。深入了解社區發展訴求,結合城鄉發展遠景目標,發揮社區規劃專業人才作用,廣泛吸納居民群眾參與,科學確定社區發展項目、建設任務和資源需求。探索建立鄉鎮政府面向城鄉社區的治理資源統籌機制,適當整合各部門對社區建設的投入資金,推動人財物和責權利對稱下沉到城鄉社區,增強城鄉社區統籌使用人財物等資源的自主權。探索鄉鎮政府組織社區居民在社區資源配置公共政策決策和執行過程中,有序參與聽證、開展民主評議的機制。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履行社區治理責任評價體系。注重運用市場機制優化社區資源配置。
(四)推進社區減負增效。依據社區工作事項清單建立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應當由鄉鎮政府履行的法定職責,不得要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承擔,不得將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作為行政執法、拆遷拆違、環境整治、城市管理、招商引資等事項的責任主體;依法需要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協助的工作事項,應當為其提供經費和必要工作條件。城鄉社區要懸掛規范的“中國社區”標識,辦公場所對外只懸掛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牌子;進一步清理規范鄉鎮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在社區設立的工作機構和加掛的各種牌子,在精簡整合的基礎上,可在社區綜合服務場所內部的各功能區域顯示;精簡社區會議和工作臺賬,全面清理鄉鎮政府及各職能部門要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的各類證明,編制城鄉社區公共服務指導目錄。實行鄉鎮政府統一對社區工作進行綜合考核評比,各職能部門不再單獨組織考核評比活動,取消對社區工作的“一票否決”事項。
(五)建立完善多方參與的社區治理機制。建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區自治組織牽頭、社會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的社區治理機制,著力整合社區各種積極力量共同參與社區治理。搭建社區多方參與平臺,拓寬多方參與社區治理渠道。設立社區民主議事平臺,建立居民議事會、社區協商制度,引導社區各方力量依法依規對社區事務進行積極協商和民主決策,逐步形成民主提事、民主議事和民主決事的良好氛圍;設立社區民主監督平臺,由社區居民對社區各治理主體的履職情況、重大事項的決策執行情況等進行評議監督;設立社區矛盾調處平臺,建立定期分類梳理研判、突發事件聯勤聯動、民事糾紛對接等大調解工作機制;建立以社區服務中心為服務平臺,培育和引入社會組織承接社區服務事項,優化社區多元服務,方便駐社區單位生產經營,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六)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社區工作者主要指專門從事社區工作的社區“兩委”專職成員、由縣統一招錄的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和網格員。將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納入本地人才發展規劃,要根據實際制定本地社區工作者隊伍發展專項規劃,參照《__市城市社區網格員管理辦法(試行)》(__政秘〔20__〕__號)制定縣城市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努力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的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根據社區實際居住人口(含流動人口)規模,原則上按照每300戶左右配備1名社區工作者。農村社區可按照原有自然村、村民小組等形式劃分網格,每個網格應配備1名社區工作者。嚴格依法選舉產生社區“兩委”班子。按照“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擇優錄用”原則,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由鄉鎮政府及職能部門根據工作需要統一招聘管理,統籌調配使用。支持社區工作者參加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考試和學歷教育,對獲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的給予職業津貼。到20__年,每個城市社區至少配備1名專業社會工作者,每個農村社區力爭配備1名專業社會工作者。落實社區工作者法定權益,社區工作者與社區建立勞動聘用關系后依法享受相關待遇。落實城市社區工作人員勞動報酬不低于上年度所在縣城鎮非私營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標準。建立社區工作者評價機制、容錯糾錯機制和獎懲機制,調動社區工作者實干創業、改革創新熱情。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和社區居委會主任,從中按照一定比例招錄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注重把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和社區居委會主任選拔到鄉鎮領導崗位,推動符合條件的社區黨組織書記和班子成員通過依法選舉擔任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負責人或成員。
(七)建立完善社區“三社聯動”機制。建立以社區為平臺、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工為支撐的“三社聯動”機制。重點扶持發展糾紛調解、群防群治、健康養老、教育培訓、公益慈善、防災減災、文體娛樂、鄰里互助、居民融入及農村生產技術服務等方面的社區社會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力爭到20__年,每個城市社區至少有10個以上社區社會組織,每個農村社區至少有5個以上社區社會組織。實施“樞紐型”服務管理,逐步實現社區樞紐型社會組織全覆蓋。大力培育發展專業社工組織。培育發展社區志愿服務組織,健全志愿服務招募、注冊、服務記錄、激勵回饋等制度,力爭轄區居民注冊登記率達到13%以上。
(八)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加快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以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評估體系建設為核心,均衡配置城市養老服務設施資源,規范建設養老健康服務中心,大力發展縣級居家養老指導中心、鄉鎮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三級中心”,打造20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完成16個村級養老服務站建設,縣級規劃“三級中心”服務覆蓋率20__年達60%,20__年達100%。同時,建立農村留守、高齡、空巢老年人聯系走訪制度,鼓勵支持老年人開展居家養老自助互助服務,對不能自理老年人予以集中照護。提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智慧化水平,統籌整合各級社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對接餐飲、家政、健康等為老服務主體,提供助餐、助醫、助急等服務。開展社區日間照料養老服務活動,根據老年人的意愿,可選擇在家居住、在社區就餐、活動等形式,實現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九)改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加強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居民委員會對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指導和監督,建立完善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四位一體”的工作聯動機制,并逐步實現全覆蓋。不斷完善業主委員會的職能,依法保護業主的合法權益。在社區居民委員會下設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社區環境與物業管理委員會在社區“兩委”指導下工作,與社區“兩委”同步換屆,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委員可以連選連任。若委員會委員出現不再是該社區常住居民、喪失民事行為能力、違反物業相關規定、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半年以上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委員資格由居民代表會議確認后終止,應盡快補選新的委員。探索符合條件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通過法定程序兼任業主委員會成員,支持和引導物業服務企業切實履行職責,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服務,加強安全防范,參與社區治理。沒有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居民依法成立業主委員會。結合城市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推動社區服務均等化向老舊小區延伸,統籌謀劃改造后的社區管理,建立長效管理服務機制。探索在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依托社區居民委員會實行自治管理。有條件的地方應規范農村社區物業管理,研究制定物業管理費管理辦法;探索在農村社區選聘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社區物業服務。
(十)加強城鄉社區社會救助。全面落實走訪聯系制度,著力完善城鄉社區社會救助主動發現機制,增強城鄉基層社會救助服務能力,切實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20__年建成并投入使用5個殘疾人之家,95個殘疾人工作站,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達75%,建設2個鄉鎮留守兒童之家。加強城鄉社區社會救助規范管理工作,確保救助對象不錯不漏。強化社會救助動態管理,建立“應救盡救、應退即退”的動態管理機制。建立“專職工作人員+專業社會工作者”的城鄉社區社會救助工作隊伍。
五、強化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鄉鎮黨委和政府要建立健全社區治理工作協調機制,積極完善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城鄉社區治理工作格局。要將進一步加強社區治理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政府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要把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和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逐步建立以社區居民滿意度為主要衡量標準的社區治理評價體系和評價結果公開機制。鄉鎮黨委、政府要定期研究社區治理工作,切實解決困難和問題,確保社區治理工作持續健康發展。要著力加強基層工作力量建設,充實村居在救助、就業、社保、養老、衛生健康、住房保障等方面工作的力量配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二)加強協調配合。各有關單位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推進社區治理。各鄉鎮要按照本方案精神,結合實際制定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可以選擇交通條件便利、基礎條件較好的社區進行先行先試,實行典型帶動??h“兩辦”督查室要加強監督檢查,并將督查結果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報告。民政部門要充分發揮牽頭指導作用,搞好協調服務;組織部門要切實擔負起領導和指導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職責;依托社區開展公共服務的教體、科技、公安、司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文化、衛生健康、環保等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把支持和參與社區治理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予以落實;發展改革、財政、金融、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支持社區治理;工會、共青團、婦聯及殘聯、科協、老齡協會、慈善協會等群眾組織要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社區治理。
(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大財政保障力度,建立財政投入、費隨事轉、社會支持等相結合的社區經費多元投入機制??h、鄉級設立城鄉社區治理專項資金,整合并統籌使用各級各部門投入城鄉社區的符合條件的相關資金,堅持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社區工作者報酬待遇、社區工作經費、培訓經費以及社區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經費、社區信息化建設經費,由縣、鄉政府統籌予以保障,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重點支持城鄉社區治理。不斷拓寬城鄉社區治理資金籌集渠道,鼓勵通過慈善捐贈、設立社區基金會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城鄉社區治理領域。創新城鄉社區治理資金使用機制,有序引導居民群眾參與確定資金使用方向和服務項目,全過程監督服務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
(四)推進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明確鄉鎮政府和社區的職能定位,理順鄉鎮政府和社區居委會的關系。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有效服務社區居民的管理體制,科學調整社區規模,優化管理幅度和管理層級,深化社區管理體制改革,鞏固和擴大社區減負增效成果,切實提高管理效能,努力形成充滿活力、便民利民的現代社區治理體系。
(五)強化標準化建設和激勵宣傳機制。制定出臺“三社聯動”機制建設、政府購買社區服務等相關配套政策,研究編制城鄉社區發展規劃,加強城鄉社區治理理論創新。加強城鄉社區治理標準化建設,研究制定農村社區建設、城鄉社區組織、社區服務等方面基礎通用標準、管理服務標準和設施配置標準。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作用,及時總結推廣城鄉社區治理先進經驗,積極開展城市和諧社區建設、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范創建活動和城鄉社區結對共建活動,按照國家要求評選推薦先進城鄉社區組織和優秀社區工作者。廣泛宣傳城鄉社區治理創新做法、突出成效和城鄉社區治理先進人物、先進事跡,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城鄉社區治理的良好氛圍。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5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