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干部駐村幫扶工作,既是一項政治任務,更是一項民心工程,是落實省委、市委和縣委'因村派人精準'要求的具體體現,是強化基層工作力量的現實需要,是培養鍛煉干部的有效途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駐村幫扶工作存在問題及建議范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駐村幫扶工作的發展
由于建國初年為發展城市經濟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滯后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前,農村經濟一直處于低迷的狀態,為此,黨和國家將“村”作為扶貧工作開展的首要對象,針對農村經濟停滯不前的狀況開展了一系列反貧困的工作,目前工作的開展已經經歷了大規模貧困緩解、區域反貧困、xx扶貧攻堅、整村反貧困和集中連片地區反貧困五個發展時期。對于貧困村尤其是貧困村中的貧困人口實施扶貧工作也成為了國家扶貧政策開展的重點。
改革開放初期,政府的扶貧政策與經濟開發主要實施對象主要是由縣一級為工作單位。隨后實施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以及1994年的“八七”貧困政策,在縣一級經濟有所發展的情況下,國家開始將政策實施對象重點轉向了農村,并出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農村經濟發展政策,以期在均衡城鄉發展,帶動農村走向脫貧致富之路,許多扶貧政策都已經進一步落實到了村一級。政策在落實到村一級層面時更細節化,更具體化,但是在政策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在20xx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湘西的過程中,提出了“精準扶貧”戰略,隨后全國各地開始開展相應的工作,截止今日,已有12.8萬個貧困村開始了“精準扶貧”戰略,并且逐步開展了“駐村幫扶”工作。
二、駐村幫扶工作及管理中的存在問題
上述所言,“駐村幫扶”工作已逐步開展,但在開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
(一)制度建設不完備
1.省級制度建設不完備。中國地大物博,各省情況不同,目前各省仍是根據中央制定的統一政策實施駐村幫扶政策,仍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完善政策細節。例如在扶貧政策實施過程中,各省尚未制定統一的扶貧制度、尚未統一管理扶貧資金、尚未統一培養扶貧干部、尚未統一進行駐村扶貧干部的考核。正是因為省一級尚未形成統一的制度細節,導致地方在實施上只能隨機而動,不具規范性。
2.地級市制度出臺不明確。地級市作為駐村幫扶工作開展的中間環節,當地政府根據自身地級市的特色,也進行了一些工作的統籌,例如對于扶貧資金的統籌分配。但是地級市在扶貧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對于一些細節尚未明確規定,仍沿襲傳統扶貧模式,對于新時期提出的“精準扶貧”工作不到位。
3.基層制度設計不合理?;鶎咏M織作為駐村幫扶工作的主要實施機構,在扶貧制度上仍然屬于跟隨省市的腳步,未尋找自身地方特色,對于在扶貧工作開展中遇到的一些難題難以準確開展,對于個人工作規范制定不合理。
(二)基礎工作不扎實
1.對于幫扶對象定位不準確。自扶貧工作開展后,各縣市開始迅速落實貧困村,各村又開始迅速落實貧困戶,并建立檔案。但由于各地對于扶貧工作開展較為倉促,為了迅速完成上級留下的指標,各地在貧困對象的界定與識別上比較模糊、草率,尚未進行長期的考核,未實現“精準”這一指標。且大多扶貧工作者尚未深入基層,對于提交上來的貧困對象尚未認真考察,導致幫扶對象識別“失準”。
2.駐村工作人員工作過于激進。政府為了進一步迅速落實進一步的扶貧工作,建立了駐村扶貧工作隊,實施“包村制”。但是由于駐村工作人員屬于上級分配的企事業單位和政府工作人員,大多不是本村人員,對于村里的情況不熟悉,缺乏基層工作經驗,因此在工作過程中較為激進,有時候甚至“適得其反”。
3.基層組織工作實施力度小。目前農村建設日益完善,但是不得不承認許多村仍然存在黨組織建設不完備的情形,相應地,很多工作開展力度不夠,村中許多重大事件仍把持在宗族等傳統勢力中。
(三)統籌機制不合理
扶貧工作的統籌機制分為三個方面,包括規劃、資金、項目。在規劃上,各貧困村存在虛高的情況,未考慮到自己村的實際情況,實施過程則屢遇困境。在資金上,各地區在資金的統籌上存在不到位、不平衡等現象。在項目上,目前各村對于扶貧資金的運用上仍采用傳統形式,沒有落實到適合的項目上。
(四)利益協調不均衡
駐村幫扶工作的開展并非一個簡單的過程,這其中交雜著村莊的各種利益網絡。因此扶貧一大重點、難點在于平衡各種利益。只有協調好各方利益,才能保證扶貧政策地有效實施。換言之,扶貧工作涉及部門繁雜,包括農業、財政、組織、民政等多個部分,要想完成各式部門的工作需求,考量村工作的各個層面,需要駐村幫扶工作了解大量工作細則,客觀上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五)科學管理不全面
目前,政府對駐村幫扶工作人員的管理尚不全面。扶貧人員的工作壓力比較大,需要了解農業、財政、組織、民政等各個部門的工作細則,對于工作難免出現懈怠的'情況。另外,政府對于扶貧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不規范,管理較為松散。在績效考核方面,重視表面工作、軟件工作較多,相應的考核比重也較大;重視數據考核,要求每年固定減貧指標,給駐村工作組帶來壓力;考核指標設計稍欠合理。
三、駐村幫扶工作及管理的改善策略
(一)核心政策亟需出臺
按照中央關于精準扶貧和駐村扶貧工作的要求,需要在現有《方案》和《意見》的基礎上,出臺核心政策以進一步完善駐村扶貧制度建設。
1.完善駐村幫扶工作人員的工作細則及考核機制,保證工作人員工作真正到位。
2.將扶貧工作中的扶貧資金納入地方財政管理體系,確保任何一筆資金都用到實處,不能影響其他經濟工作的開展。
3.對貧困村的發展進行整合規劃。對于貧困村、貧困戶的扶植不能僅限于發放低保資金,應該發展適合村莊的項目,實施“以工代賑”,讓每個人都能能做到“以勞動換救濟”。
4.重視扶貧工作,實現共同富裕。無論是省級單位、市級單位、縣級單位還是基層組織,都應該重視“精準扶貧”工作,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二)基礎工作必須扎實
在駐村幫扶工作開展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基礎工作,尤其是前期的“精準定位”環節一定要落到實處。工作人員在“識別”貧困村、貧困戶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長期工作,融入實地,做好“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如駐村工作已基本成形,各縣市也要結合駐村工作實際予以適當微調,對弱勢單位增加幫扶力量,并在資金安排、項目安排中予以政策性傾斜,確保駐村工作隊之間的差距保持在可控范圍內,切勿造成扶貧工作過于明顯的傾向性,導致群眾的不滿。
(三)統籌機制必須落實
各地要按照“上級扶持政策不變、單位資金項目管理權限不變、資金來源渠道不變”的要求,對于財政支出中的扶貧資金應該統籌管理,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以職能部門資金為主導,以扶貧部門資金為引導,以其他部門資金為配套,采取源頭整合、統籌安排、合理調劑和集中分配的模式,統籌安排扶貧開發的資金資源,要結合貧困村規劃,統一規劃、統一項目、統一安排、統一實施和統一管理,全面實現扶貧開發項目統籌發展。
(四)利益分配必須平衡各主體
駐村幫扶工作所面向的對象是整個村,屬于一個整體,而在一個村莊中涉及到各股利益主體,因此在工作開展中要實現利益均衡,絕不能因私人原因偏向任何一方,犧牲其他人的利益,這就要求需要做到:
1.加大組織力度。對于各個方向資源配置不平衡的狀況,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應該在了解現實狀況的基礎上統合各部門意見,統一分配扶貧項目,確保各貧困戶都能享受扶貧政策,貧困村在經濟、文化等全方位脫貧。
2.協調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各方主體,充分考量村與村、村與鎮、村與縣、貧困戶與非貧困戶之間的關系,明確責任主體,確保工作的有效開展。
(五)管理工作必須完備
駐村扶貧工作設立的初衷在于實現扶貧工作的科學化管理??茖W管理的一個重要面向在于扶貧工作的公開化,實現政務公開,讓工作在“陽光下”開展。要想保證工作透明化,就要做到兩個方面:建立監督機制與實時公開工作信息。各點的駐村幫扶工作可以實時在村務公開欄公開,保障村民了解工作狀態與內容。而監督工作的開展則要設立專門的信息接收平臺,隨時接受村民的反饋與建議,上級政府也應該隨時不定期考核各點工作的情形,保障駐村干部的工作熱情與工作進展,確保駐村幫扶工作落到實處。
四、結語
在扶貧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駐村幫扶工作是工作開展的主要部分。面對駐村幫扶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政府組織及工作人員應該做出相應地調整與改善。只有做好駐村幫扶工作,才能有效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扶貧工作提出的“精準扶貧”戰略,實現新時期農村的偉大振興。
日前,金寨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了扶貧開發工作調研。從調研中了解到,金寨縣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不動搖,以扶貧規劃編制為引領,積極推進“5+1”項目和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發揮廣大干群的積極性,創新工作機制,不斷豐富工作內容,注重整體推進與精準發力,逐步形成了多方合力、互為支撐的“大扶貧”工作格局。農村低收入人口從2011年到2013年減少6.5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1年5431元增加到2013年7146元,年均增長14.7%。但具體實踐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
全縣貧困村多在深山、庫區一線,群眾居住分散,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老化失修,用電質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務不夠到位,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就醫難、居住條件差等問題比較突出。從調研中了解到,一些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后,如燕子河鎮有22個組不通公路,部分村民組依賴霍山縣臺區供電,村小學教學條件差,道路坡陡彎急、通而不暢,電壓不穩、供電質量差,教學設備差、師資力量弱,嚴重影響了群眾生產生活。桃嶺鄉金橋村20個組居住庫區一線,生產生活資料相對匱乏,交通不便、信息不暢,難以發展產業。
(二)投入不足,持續發展能力弱。
一是資金投入難以滿足群眾需求?,F有的貧困村基礎條件和資源條件都較差,多在深山庫區一線,基礎設施建設點多線長面廣,任務重成本高,且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愿望迫切,資金投入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缺口大。扶貧項目資金投入不足,建設標準難以達到規范要求,影響了扶貧項目建設效益的發揮。如貧困村扶貧資金補助每年只有50萬元,只有15%的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解決稍大點的工程需要,成效不顯著;產業開發補助每戶平均1500-2000元,可謂杯水車薪。
二是部門資金整合難。扶貧資金整合度不高,部門大多各自為陣,撒胡椒面,難以發揮整體效益;互助資金量少且使用面小,發揮的作用有限。
三是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弱。多數貧困村經濟結構單一,土地拋荒嚴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或能人大戶帶動和輻射作用發揮有限,持續增收能力不強。農村留守人員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貧困總戶數比例高。思想觀念陳舊,科技意識不強,生產經營能力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抵御風險和自我發展能力脆弱。
四是制約產業發展要素多。市場、技術、信息等制約要素作用明顯,農技人員少,普及農業技術不到位,市場信息不靈,運輸成本高,難以推動產業發展。精準扶貧項目難實施,扶貧到戶產業需求項目零亂,小而散,一些養殖業項目屬于短期效應,難以形成支柱產業。群眾“等、靠、要”思想較為突出,單打獨干難以發展一體化產業項目,且收入構成不合理,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比重較高,缺乏收入穩步增長的長效機制。
(三)扶貧工作長效機制有待健全,返貧現象較為突出。
扶貧開發工作與農村其它建設項目缺乏有效銜接,工作聯系、項目對接、資金整合相互之間協調不夠,社會幫扶體系還未完全形成。部門之間合力不夠,不少是各自為陣,統籌協調能力弱。部分行業、部門和單位對扶貧開發的思想認識、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實際效果差異性也較大,存在不平衡狀況。因病因教致貧返貧現象較為突出,貧困人口脫貧與返貧相互交織,因重度殘疾、重大疾病、年老體弱致貧占40%以上,如燕子河鎮金沖村高血壓患者多,且因中風、偏癱使家庭貧困?!耙蚪谭地殹钡默F象仍是常態,中高等教育費用在農村家庭經濟支出中仍占相當大的比例,貧困人口脫貧抗風險能力弱。同時,自然災害、市場風險致貧等也占很大一部分。還有相當一部分貧困戶是病殘、精神障礙和無勞動力戶,基本難以脫貧。
為此,建議:
一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切實促進產業發展。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創新資金運管機制,建立逐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機制,進一步完善規范扶貧開發互助資金管理制度,綜合運用多種政策積極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各類資源,優先解決貧困地區道路不暢通、農田水利設施老化、電力質量不高、信息化落后等突出問題。要加快發展八大農業產業化項目,支持蠶桑等見效快、持續增收的產業化項目,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質量和綜合效益。將整村推進、易地扶貧搬遷、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村勞動轉移培訓結合起來,科學規劃、整合資源、聯合共建、分步實施,解決少數發展養豬等功利產業項目、產業項目資金分散、效益不高的問題。探索建立貧困戶參股、入股或與龍頭企業、能人大戶、專業合作社合作發展產業項目,解決貧困戶技術資金不足、產業發展單打一的問題。
二要分類指導,堅持精準扶貧。
一是做好項目精準。集中項目資金,投入到適宜產業發展、基礎設施薄弱、有發展前景的地區,實行連片集中幫扶。要善于因地制宜,創新思路方法,加大貧困戶產業項目扶持力度,集中投入,有序推動適度規模經營,提倡貧困戶與龍頭企業、能人大戶捆綁經營收入,促進產業到戶做大做強。
二是強化精準到戶。認真開展貧困人口界定和統計工作,摸清現有貧困人口規模、分布、構成和特點等基本情況,因戶制宜,分類指導,逐村逐戶地制定幫扶措施,切實把“精準”落到實處。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扶持,建立健全運作激勵機制。集中力量優先扶持有強烈脫貧愿望和具備一定勞動技能的貧困戶,提高扶持標準,引導和鼓勵發展見效快、能持續增收的好項目。因殘疾、疾病致貧或無勞動能力、勞動能力低的貧困戶納入社會保障,并與農村低保、醫療救助、危房改造、就學資助和應急救助等結合起來,確保住有所居、病有所救、學有所教。加強教育和引導有勞動能力但好逸惡勞、坐等靠要致貧的貧困戶,激發、激活他們過上好生活的內在動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其生產生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增收致富。
三是加強精準培訓。要以貧困戶發展致富產業為需求,與廠企聯合、與就業從業相結合,點到點指導,增強實用性,解決培訓大呼隆、學習大眾化的問題。
四是精準配置資源。充分用好建檔立卡成果,建立社會扶貧信息供求對接平臺,探索建立能人大戶、龍頭企業等社會資源到貧困村投資興業、帶動產業發展就業增收的優惠制度,引導扶貧資源準確投向,促進社會資源精準化配置。
三要進一步完善扶貧機制,促進扶貧措施落到實處。
一是完善機制。要進一步履行領導職責,積極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充分發揮整村推進、結對幫扶的引領作用,調動群眾參與積極主動性,多元培育社會扶貧主體,引導資金、技術和管理向扶貧村傾斜,形成幫扶與協作、輸血與造血、制度建設與項目實施相結合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健全組織機構,加強扶貧隊伍建設,充實、穩定扶貧力量,增強扶貧工作統籌協調能力。
二是加大爭取力度。要緊緊抓住大別山區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加快爭取生態補償力度,讓發展的成果實現共享。加大向上級爭取扶貧各項資金爭取力度,明確投入重點,加強資源整合,充分發揮資金的整體作用,給予貧困地區更加優惠、靈活的政策,增強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自身造血功能。
三是強化結對幫扶。建立健全駐村幫扶機制,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作用,幫助制訂具體的幫扶規劃,加強資金、項目和政策的謀劃支持和對接。幫扶單位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協作,統籌各項產業政策,集中力量,形成幫扶合力,真正讓好的政策發揮出好的效益。
四是提高宣傳廣度深度。要積極宣傳推廣扶貧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扶貧事業,激發貧困地區干部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活力,讓扶貧事業人人皆愿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作為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之一,十九大報告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二十個字的總要求,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分別從鄉村的產業生產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農民精神面貌、科學社會治理、人民生活狀態這五個角度提出了具體要求。是**城鎮化進程中農村面臨的重大問題的根本途徑,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是,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面臨著人才匱乏、農民增收難、綠色發展任務艱巨、等諸多困難,如何解決難題實現振興成為待解之題。
困難
一是農村勞動力流失,青年人才嚴重匱乏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呈單向趨勢流入城市,特別是中青年勞動力。導致許多農村中青年勞動力中空,留守農村只有老弱殘疾,教育水平普遍較低,勞動力有限不能促進產業發展,農田無人耕種,農村住房無人居住...這些問題隨處可見。此外,農村地區的基本條件難以留住人才,導致農村青年人才的缺乏,特別是優秀青年人才的缺乏。目前,許多農村干部存在年齡老齡化、接受新事物能力弱、創新不足等突出問題,導致基層管理繼承人少,長期只會導致惡性循環。
二是農村產業結構單一,農民增收渠道小
合理的產業結構是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農村地區,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大多由第一產業組成。然而,由于農村農業集約化程度低,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無法形成,整體效率低,收入增長渠道低,小農民收入增長缺乏動力。大量農村勞動力僅限于一畝三分田,農業產業化進展緩慢。同時,由于經濟發展落后、人們觀念陳舊等原因,很難吸引領先企業。只有少數領先企業也存在規模小、特色產業不突出等問題。農村的客觀條件給企業的生存帶來了許多不利因素。因此,產業發展的根本原因無法改善,農民無法增加收入,農村振興戰略難以實施。
三是其他地區的發展
式,缺乏創新意識
我國地域遼闊,各個地區鄉村的發展普遍存在著差異性,每個農村的情況、發展基礎都是不一樣的,如只生搬硬套其他地區的成功模式則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但往往一個地方的發展模式獲得成功之后,便會出現無數人爭相模仿,無視本地的實際情況與地方特點,名曰借鑒經驗實則生搬硬套,缺乏根據本地特色制定發展戰略的創新意識,最終只會出現“曇花一現”短暫效應,無法實現長遠目標。
對此,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作用,讓年輕人留得住
通過黨建引領,創新基層選人用人機制,扎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打造好鄉村基層管理隊伍。通過“量身定制”的選人用人方法,打造一支專業化素質過硬、數量充足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高質量人才支撐。鼓勵更多年輕干部到農村一線鍛煉,培養鄉村專業技術人才。根據所學專業不同,有的放矢的將專業人才用在“刀刃上”,打造實施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僅要解決如何引進人才的問題,還要確保能留住人才。
二是因地制宜制定發展模式,挖掘地方特色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弊怨乓詠?,地域差異造成文化、習俗、生活習慣等巨大的差異,推動鄉村振興,還需因地制宜以本村資源稟賦為基礎,大力挖掘與發揚地方特色,制定符合本地區發展的模式,發揮地方資源優勢,挖掘人文歷史,以鄉村文化助力鄉村振興。通過深挖不同鄉村的特色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文化品牌,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品牌活動如生態游、農家樂等,豐富創收形式,提高當地村民生活水平,改善當地村民的生活質量,建設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提好農民幸福感與滿足感。
三是擴大農民增收渠道,優化產業結構
首先要轉變農村固守發展傳統農業的觀念,引導農民在勤勞致富、精耕細作上下功夫,緊跟市場需求,引導各村社發展小規模、多品種、高品質的高效農業,持續壯大鄉村振興產業基礎。建立健全村民利益聯結機制,拓寬村民增收渠道,進一步增加農民和村集體經濟收入。通過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推進農業與旅游業、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建立健全基礎設施,吸引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培育多元化農業產業經營主體,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5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