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能夠讓我們更有自信,有能力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制定計劃時,要考慮可能的風險和挑戰,并制定相應的對策。以下是一些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我們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大學都需要學習數學。數學,作為人類思維的表達形式,反映了人們積極進取的意志、縝密周詳的推理及對完美境界的追求。無論在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還是在涉及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時刻,數學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新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二(5)班各有學生43人。學生通過一個學年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并能有一定個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班里的學習習慣都較好,這個學期的教學重點還是要放在良好聽課習慣的養成上和數學思維能力訓練。另外,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教育與引導學生,讓學生逐步愛上數學。
二、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第一單元“加與減”。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加減法的計算,能通過擺豎式正確計算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在計算過程中初步養成認真、細心、耐心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第五單元“2——5的乘法口訣”,第八單元“2——5的乘法口訣”。在這兩個單的學習中,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九單元“除法”。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第二單元“購物”。學生通過購物,進一步人數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實際情景中,通過購物,認識元、角、分,并進一步學會實際的應用。
2.圖形與幾何。
第四單元“圖形的變化”。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的過程,在活動中積累圖形運動的活動經驗;在欣賞與設計中,體驗到圖形的美和設計的樂趣。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概念。
第六單元“測量”。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認識了厘米和米,認識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通過測量活動,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測量生活中的物體的長度。
3.綜合與實踐:本冊教材安排了“班級舊物市場”和“尋找身體上的數學‘秘密’”兩個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了數學的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乘除法的意義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創造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重視動手操作與抽象概括相結合,體驗乘除法的含義,發展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操作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
3.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整理與復習中,注重培養學生回顧與反思的學習能力。
5.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6.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鼓勵算法多樣化。
五、課時安排:
5.2——5的乘法口訣------------------------8課時。
8.6——9的乘法口訣------------------------4課時。
一、班級分析:
本班同學共32人,18名男孩,14名女孩。二年級的孩子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但是我覺得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還是很高漲的。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贏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與乘法、乘法口訣一、觀察物體、分一分與除法、方向與位置、時分秒、乘法口訣二、除法、統計與猜測、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在這兩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第三單元“觀察物體”。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概念。
4、第四單元“分一分與乘法”,第五單元“除法”。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5、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第六單元“時、分、秒”。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景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的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并能說出經過的時間。
7、統計與概率:第九單元“統計與猜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圖表中的一些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8、實踐活動: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節日活動”“地球旅行”“人類的好朋友”,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小調查”活動和貼進生活多樣化的應用性問題,旨在對某一知識進行實際應用。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
教案。
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五、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乘法口訣、除法。
教學難點:乘法口訣、除法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六、課時安排:
1.數一數與乘法-------------5課時。
2.乘法口訣(一)------------10課時。
3.觀察物體--------------4課時。
4.分一分與除法――――――13課時。
5.方向與位置――――――4課時。
6.乘法口訣(二)――――――7課時。
7.時、分、秒―――――――4課時。
8.乘法口訣(二)――――――7課時。
9.除法――――――――――8課時。
10.統計與猜測―――――――――4課時。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在把若干個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剩余”現象,理解余數的含義,理解余數一定比除數小的規律。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求商方法,會列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2、聯系生活實際并通過學具操作認識千位,知道計數單位百和千的關系,掌握三位數的組成,會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會對千以內數的大小進行簡單的估計和判斷。
4、經歷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會估計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的范圍。
5、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能根據給定的東、南、西、北某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七個方向。能運用方位詞語清楚地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能看懂、會設計簡單的路線圖。
6、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會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初步認識直角,會用直角判定銳角與鈍角。
7、在測量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與米、厘米的關系。會恰當選用長度單位計量并表述物體的長度,會進行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8、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會對同一組數據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
9、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塊都是呈現統計結果的方法,會利用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判斷、聯想和預測。
(二)數學思考方面:
通過認識千以內的數,進一步提高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的能力。通過有關口算、筆算和估算內容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對計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釋計算結果的合理性,發展數感。通過探索和發現數、計算以及平面圖形中的一些簡單規律,進一步提高比較、歸納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發展符號感。
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進一步感受統計的必要性。通過簡單的實際調查以及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的活動,進一步積累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經驗,體會分類方法的多樣性,更加客觀地理解統計結果,從而發展統計觀念。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在觀察、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中,繼續發展推理能力,學習有條理地、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
(三)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問題情境和各種數學現象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如把一瓣蒜頭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盤子里,測量并記錄發芽后一周內每天蒜葉的長度,并通過觀察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積極嘗試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理解和分析問題,初步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如分析從公園里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可以有幾條不同的路線,每條路線各自的特點,選擇哪條路線比較好。又如在探索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時,主動運用模擬演示、擺學具、畫圖等不同手段,并通過比較和交流,選擇合適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在教師指導下,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初步的反思和評價。
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體會合作的益處,提高參與合作交流的積極性。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從現實的、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內容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提高參與數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習數學的愿望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思考的價值與魅力。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主動發現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原因并及時作出調整。
二、本冊教材的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會計算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
3、會用毫米、分米作單位量出物體的長度,并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4、能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兩、三位數及三個數連加的筆算減法的驗算。
5、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幾個方向,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6、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并能正確區分直角、銳角、鈍角。
7、能夠正確口算、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
8、經歷統計過程,體驗不同標準下統計結果的多樣性。
(二)教學難點:
1、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理解千以內數的組成,并能正確讀、寫,比較千以內的數的大小。
3、能用方位詞準確地描述出線路圖。
4、理解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三、教法設想和措施。
1、合理確定認數教學內容。以往教材中的認數教學都是從百以內的數一下子擴展到萬以內的數,這對學生來說難度是比較大的。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大數的機會不是很多,缺乏感受較大數的現實素材。本冊教科書只要求學生在百以內數的基礎上認識千以內的數,這就降低了學生認數學習的難度,便于他們將學習的數與其所表示的現實意義建立起聯系,形成數感。
2、本冊教材把估算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并把估算和口算、筆算有機結合起來。教科書引導學生有選擇地應用估算,有些計算只要求估計得數大約是多少或在什么范圍之內,有些計算則要求先估算再筆算。這樣的安排能使學生體會到,估算不僅僅是技能技巧,更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
3、本冊教材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位知識作為教學內容,并把生活中常見的線路圖引入教材,這些內容不僅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而且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好素材。
4、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出發安排教學內容。如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認識了米和厘米,本冊教科書繼續教學分米和厘米的認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長度觀念,提高實際測量的能力。
5、注意結合有關學習內容,合理安排“實踐活動”。本冊教科書中安排了四次實踐活動?!拔覀內ブ矘洹敝刈寣W生利用表內乘除法和有余數除法的知識,在植樹場景中提出并解決一些數學實際問題?!皽y定方向”是利用指南針確定方向,測定校園里主要景物所在位置?!坝斡[美麗的海濱”是引導學生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繼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問題?!澳隳芴噙h?”是使用統計的方法探究立定跳遠中的一些有趣的現象和問題。
6、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基本線索,一方面注意數學知識與學習方法的有機結合。如余數是除法算式中的一部分,建立余數概念的基礎是平均分時有“剩余現象”。教材讓學生平均分10枝鉛筆,并把分的情況和結果記錄在一張表中,通過這一活動,學生發現在平均分的過程中,有時剛好都分完,有時還剩下幾枝不夠再分給一個人或者不夠每人再分一枝,這就為抽象出余數的概念提供了現實的素材。另一方面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經驗。教材在加、減法計算時教學了驗算方法,并通過“找錯、改錯”練習,幫助學生理解驗算的作用,培養驗算習慣。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本班學生共56人,大部分學生能正確進行計算,部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審題能力較差,缺乏檢查習慣,理解能力較差,對乘法、除法意義認識還不夠。
二、具體教學措施:
1、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課前速算、聽算、對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直觀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多照顧學困生以及思維偏慢等的學生,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用多練,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激發學習興趣。
4、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學中,結合課后練習的一些帶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啟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與家長進行適時溝通,讓家長用正確、適當的方法指導孩子學習。
6、與語文教師做好時間上的協調,平時多在一起交流、分析學生情況。特別是偏科生,多想辦法,盡量的做到優的更優,差的努力補上去。
三、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內容:除法、混合運算、方向與位置、生活中的大數、測量、整理與復習、加與減、認識圖形、時分秒、數學好玩、調查與記錄。
1、《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除法(商是一位數)。結合分物的實操活動,是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進一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和正確求商,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大數的實際意義,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會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認識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會讀、會寫萬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
3、《加與減》、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加減的口算,探索計算萬以內數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估算意識,并能運用估算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確定,形成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1、《方向與位置》,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能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測量》,通過動手測量操作和實際活動,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長,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具體情景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3、《認識圖形》,通過生活情境認識角,會借助三角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三種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計圖案。
(三)統計。
《調查與記錄》,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統計,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另外本學期的學習,還安排了一系列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七、課時安排:
(一)除法——6課時。
(二)方向與位置——4課時。
(三)生活中的大數——8課時。
(四)測量——5課時。
(五)加與減(一)——16課時。
(六)認識圖形——7課時。
(七)時分秒——8課時。
(八)調查與記錄——5課時。
(九)總復習——5課時。
二(1)(2)班李艷2014年2月20日。
本班有學生xx人。通過一年多的新教材學習,學生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基礎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樂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并能有一定個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
二、教學內容及目標。
本冊教學內容:除法、混合運算、方向與位置、生活中的大數、測量、整理與復習、加與減、認識圖形、時分秒、數學好玩、調查與記錄。
(一)數與代數。
1.《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除法(商是一位數)。結合分物的實操活動,是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進一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和正確求商,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大數的實際意義,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會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認識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會讀、會寫萬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
3.《加與減》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加減的口算,探索計算萬以內數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估算意識,并能運用估算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確定,形成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方向與位置》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能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測量》通過動手測量操作和實際活動,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長,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具體情景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3.《認識圖形》通過生活情境認識角,會借助三角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三種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計圖案。
(三)統計《調查與記錄》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統計,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另外本學期的學習,還安排了一系列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結合分物的實操活動,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進一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和正確求商,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加減的口算,探索計算萬以內數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估算意識,并能運用估算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確定,形成習慣。3.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能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通過動手測量操作和實際活動,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長,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具體情景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5.通過生活情境認識角,會借助三角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三種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計圖案。
6.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統計,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數學,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游戲、講故事、直觀表演、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學具,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多照顧學困生以及思維偏慢等的學生,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用多練,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激發學習興趣。
4.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學中,結合課后練習的一些帶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啟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與家長進行適時溝通,讓家長用正確、適當的方法指導孩子學習。
6.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挖掘各種網上教學資源,用好各種教學媒體,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首先從學習的內容和形式上吸引學生。引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敢于提問、善于傾聽、樂于表達的內在品質。
7.繼續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和優生的提拔工作。
六、教學進度安排。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由于這是我剛剛接手的班級,對于學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覺得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還是很高漲的。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贏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
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一)乘法4課時9.1~9.4。
1、在現實情境中加強對相同加數連加的認識。
2、在有意義接受的基礎上理解乘法的意義。
3、逐步培養利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教育學生在自己家周圍要多種花草樹木,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熟練若干個相同數相加的問題用乘法解決。
(二)乘法口訣15課時9.7~9.25。
1、讓學生經歷編口訣的過程,體會口訣的意義。
2、教學乘加、乘減,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幫助記憶乘法口訣。
3、練習活動多樣化,幫助學生掌握乘法口訣。
4、愛護小鳥,維護生態平衡。
通過多樣化的活動使學生理解1~6的乘法口訣,并能用口訣計算乘法解決問題。
(三)認識圖形3課時9.28~9.30。
1、以“邊“為切入點,體驗平面圖形可以按邊的數量分類。
2、通過圖形的變換活動感受圖形的聯系和區別,培養空間觀念。3、通過開放性的問題,激活發散思維,培養創新思維和數學能力。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感受圖形間的變換。
(四)認識除法8課時10.9~10.16。
1、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認識平均分,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聯系平均分的活動,教學除法知識,通過練習,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3、鼓勵學生要多植樹,保護地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能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五)口訣求商6課時10.19~10.26。
1、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索表內除法計算方法的活動,理解并掌握用口訣求商的方法。
(六)厘米和米6課時10.27~11.3。
1、認識線段,體驗它的特點。
2、教學厘米,要通過多種活動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應用到測量中去。
3、教學米要通過多種渠道建立1米的表象。
初步建立1米和1厘米的長度能用這兩個單位計量物體的長度。
(七)位置和方向5課時11.4~11.10。
1、在現實的情境里體會“排”與“個”的含義以及數的方法。
2、在開放問題中體會兩個“第幾”,確定位置是必要的,合理的。
3、會用“東、南、西、北”描述位置關系,從現實空間過渡到平面圖,平面方向。會用方位詞描述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
(八)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二)22課時11.11~12.11。
1、讓學生編乘法口訣幫助記憶口訣。
2、引導學生主動地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除法,學會乘、除法的豎式。
3、重視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用口訣計算一位數乘一位數和相應的除法。
(九)時、分、秒5課時12.14~12.18。
1、看看、數數、算算,了解鐘面上的大格和小格。
2、初步形成1時、1分的觀念。
(十)觀察物體5課時12.21~12.24。
(十一)統計和可能性5課時12.25~12.31。
1、統計知識分類,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塊圖表示數據。
2、感受確定現象與不確定現象,初步體會可能性。初步體會可能性(十二)期末復習1.4~結束。
使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在把若干個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剩余”現象,理解余數的含義,理解余數一定比除數小的規律。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求商方法,會列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2、聯系生活實際并通過學具操作認識千位,知道計數單位百和千的關系,掌握三位數的組成,會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會對千以內數的大小進行簡單的估計和判斷。
4、經歷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會估計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的范圍。
5、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能根據給定的東、南、西、北某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七個方向。能運用方位詞語清楚地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能看懂、會設計簡單的路線圖。
6、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會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初步認識直角,會用直角判定銳角與鈍角。
7、在測量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與米、厘米的關系。會恰當選用長度單位計量并表述物體的長度,會進行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8、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會對同一組數據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
9、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塊都是呈現統計結果的方法,會利用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判斷、聯想和預測。
(二)數學思考方面:
通過認識千以內的數,進一步提高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的能力。通過有關口算、筆算和估算內容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對計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釋計算結果的合理性,發展數感。通過探索和發現數、計算以及平面圖形中的一些簡單規律,進一步提高比較、歸納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發展符號感。
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進一步感受統計的必要性。通過簡單的實際調查以及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的活動,進一步積累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經驗,體會分類方法的多樣性,更加客觀地理解統計結果,從而發展統計觀念。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在觀察、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中,繼續發展推理能力,學習有條理地、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
(三)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問題情境和各種數學現象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如把一瓣蒜頭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盤子里,測量并記錄發芽后一周內每天蒜葉的長度,并通過觀察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積極嘗試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理解和分析問題,初步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如分析從公園里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可以有幾條不同的路線,每條路線各自的特點,選擇哪條路線比較好。又如在探索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時,主動運用模擬演示、擺學具、畫圖等不同手段,并通過比較和交流,選擇合適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在教師指導下,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初步的反思和評價。
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體會合作的益處,提高參與合作交流的積極性。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從現實的、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內容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提高參與數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習數學的愿望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思考的價值與魅力。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主動發現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原因并及時作出調整。
二、本冊教材的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會計算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
3、會用毫米、分米作單位量出物體的長度,并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4、能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兩、三位數及三個數連加的筆算減法的驗算。
5、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幾個方向,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6、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并能正確區分直角、銳角、鈍角。
7、能夠正確口算、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
8、經歷統計過程,體驗不同標準下統計結果的多樣性。
(二)教學難點:
1、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理解千以內數的組成,并能正確讀、寫,比較千以內的數的大小。
3、能用方位詞準確地描述出線路圖。
4、理解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三、教法設想和措施。
1、合理確定認數教學內容。以往教材中的認數教學都是從百以內的數一下子擴展到萬以內的數,這對學生來說難度是比較大的。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大數的機會不是很多,缺乏感受較大數的現實素材。本冊教科書只要求學生在百以內數的基礎上認識千以內的數,這就降低了學生認數學習的難度,便于他們將學習的數與其所表示的現實意義建立起聯系,形成數感。
2、本冊教材把估算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并把估算和口算、筆算有機結合起來。教科書引導學生有選擇地應用估算,有些計算只要求估計得數大約是多少或在什么范圍之內,有些計算則要求先估算再筆算。這樣的安排能使學生體會到,估算不僅僅是技能技巧,更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
3、本冊教材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位知識作為教學內容,并把生活中常見的線路圖引入教材,這些內容不僅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而且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好素材。
4、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出發安排教學內容。如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認識了米和厘米,本冊教科書繼續教學分米和厘米的認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長度觀念,提高實際測量的能力。
5、注意結合有關學習內容,合理安排“實踐活動”。本冊教科書中安排了四次實踐活動?!拔覀內ブ矘洹敝刈寣W生利用表內乘除法和有余數除法的知識,在植樹場景中提出并解決一些數學實際問題?!皽y定方向”是利用指南針確定方向,測定校園里主要景物所在位置?!坝斡[美麗的海濱”是引導學生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繼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問題?!澳隳芴噙h?”是使用統計的方法探究立定跳遠中的一些有趣的現象和問題。
一、學情分析:
本學年是小學教育的第二年,在前一年的教學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在去年的教學中,學生各方面表現不俗,有較好的基礎,但也有部分同學基礎薄弱,班上兩極分化嚴重。
二、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三、教學目標: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表內乘法。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7、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一、教學想法:
上學期情況分析:本班學生共42人,大部分學生能正確進行計算,部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審題能力較差,缺乏檢查習慣,理解能力較差,對乘法、除法意義認識還不夠。
今年奮斗目標:及格率96%,高分率90%,特憂率80%措施:
1、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課前速算、聽算、對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學具,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多照顧學困生以及思維偏慢等的學生,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用多練,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激發學習興趣。
4、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學中,結合課后練習的一些帶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啟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與家長進行適時溝通,讓家長用正確、適當的方法指導孩子學習。
6、與語文教師做好時間上的協調,平時多在一起交流、分析學生情況。特別是偏科生,多想辦法,盡量的做到優的更優,差的努力補上去。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內容:除法、混合運算、方向與位置、生活中的大數、測量、整理與復習、加與減、認識圖形、時分秒、數學好玩、調查與記錄。
1、《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除法(商是一位數)。結合分物的實操活動,是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進一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和正確求商,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大數的實際意義,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會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認識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會讀、會寫萬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
3、《加與減》、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加減的口算,探索計算萬以內數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估算意識,并能運用估算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確定,形成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方向與位置》,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能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測量》,通過動手測量操作和實際活動,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長,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具體情景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3、《認識圖形》,通過生活情境認識角,會借助三角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三種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計圖案。
(三)統計。
《調查與記錄》,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統計,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另外本學期的學習,還安排了一系列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六、教學課時。
一、除法。
——6課時。
二、方向與位置。
——4課時。
三、生活中的大數。
——8課時。
四、測量。
——5課時。
五、加與減(一)。
——16課時。
六、認識圖形。
——7課時。
七、時分秒。
——8課時。
九、調查與記錄。
——5課時。
總復習——5課時。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除法。結合分物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通過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的情況,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第二單元“混合運算”,通過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在解決實際問題需要兩步解答時,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及“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順序。并能掌握這些運算順序計算有關問題。
3.第四單元“生活中的大數”,結合實例和調查,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并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了解其數位順序,會用萬以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會用詞語或符號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
4.第六單元“加和減”,第八單元“加和減”,結合具體情境,探索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計的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空間與圖形。
1.第三單元“方向和路線”,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認識八個方向。給定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徑的地方。
2.第五單元“測量”,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以及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3.第八單元“認識圖形”,通過生活實景,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銳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
統計與概率。
1.在前幾冊教材用圖片或在方格中涂色等方式呈現數據的基礎上,認識條形統計圖。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會在方格紙上繪制條形統計圖。
2.會讀統計圖表。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回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并能做出一些簡單的預測。
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的正文或習題中,安排了豐富的實踐活動。例如:
1.到操場上看一看,說一說校園內各方向分別有什么。
2.貼一貼。小區示意圖。
3.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數,并與同伴說一說。
4.估一估,數一數,有多少片樹葉?說一說你是怎樣數的。
6.量一量,比一比,說一說一些物體的長度。
7.拿一張不規則的紙折一個角,再摸一摸。
8.用附頁1中的七巧板拼出長方形、正方形。
9.用學過的圖形設計漂亮的圖案。
10.把幾十粒黃豆泡在水中,記錄生長情況,制成統計圖表。
通過以上一系列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二、改進教學、提高質量的措施: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對本冊教學,我有如下打算: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體木塊,10個是一長條,100個是一層,這樣的10層就是一千個,有這樣10個大正方體就是一萬個,體會“千”“萬”的實際含義。利用自制的方向板,在教室內或操場上辨認方向。通過數學游戲你問我答,神奇的“495”練習萬以內加減法,通過設計圖案復習認識圖形,通過實驗泡黃豆,填寫和繪制統計圖表等,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例如,“乘車去機場”,有25人,面包車限坐8人,小汽車限坐3人??梢栽鯓优绍??你認為怎樣派車合理?先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想出一種方案就可以,在小組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如用表格的方式:
面包車/輛4321。
小汽車/輛9136。
它們的對應角,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這一知識。
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在本冊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技能。例如,估計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在進行萬以內加減法計算時,先估計得數的大致范圍,再進行計算。在學習測量時,先估計測量的物體有多長,再實際測量,這樣做,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估計技能。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計算方法時,必然算法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樣化。如,計算102+129=?學生在估計得數的大致范圍后,在進行實際計算時,有多種方法,都應受到鼓勵。教師不要急于評價各種算法,應引導學生觀察數目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在進行驗算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驗算。
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班級情況分析本班有學生3人。通過一年多的新教材學習,學生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基礎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樂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并能有一定個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
二、教學內容及目標。
本冊教學內容:除法、混合運算、方向與位置、生活中的大數、測量、整理與復習、加與減、認識圖形、時分秒、數學好玩、調查與記錄。
(一)數與代數。
1.《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除法(商是一位數)。結合分物的實操活動,是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進一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和正確求商,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大數的實際意義,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會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認識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會讀、會寫萬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
3.《加與減》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加減的口算,探索計算萬以內數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估算意識,并能運用估算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確定,形成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方向與位置》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能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測量》通過動手測量操作和實際活動,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長,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具體情景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3.《認識圖形》通過生活情境認識角,會借助三角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三種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計圖案。
(三)統計。
《調查與記錄》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統計,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另外本學期的學習,還安排了一系列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結合分物的實操活動,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進一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和正確求商,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加減的口算,探索計算萬以內數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估算意識,并能運用估算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確定,形成習慣。3.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能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通過動手測量操作和實際活動,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長,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具體情景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5.通過生活情境認識角,會借助三角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三種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計圖案。
6.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統計,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數學,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游戲、講故事、直觀表演、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學具,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多照顧學困生以及思維偏慢等的學生,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用多練,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激發學習興趣。
4.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學中,結合課后練習的一些帶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啟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與家長進行適時溝通,讓家長用正確、適當的方法指導孩子學習。
6.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挖掘各種網上教學資源,用好各種教學媒體,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首先從學習的內容和形式上吸引學生。引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敢于提問、善于傾聽、樂于表達的內在品質。
7.繼續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和優生的提拔工作。
五、教學課時安排1.除法——7課時。
2.方向與位置——2課時3.生活中的大數——9課時4.測量——2課時。
一:教材分成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1、第一單元“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商是一位數)。
2、第二單元“混合運算”(乘加、乘減、除加、除減、加減混合以及兩步有括號式題)。
3、第四單元“生活中的大數”。結合實例,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數,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并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了解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萬以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會用詞語或符號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
1、第三單元“方向與路線”。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徑的地方。
2、第五單元“測量”。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銳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
(三)、統計與概率。
(五)、教學重點:有余數的除法、加與減、生活中的大數。
(六)、教學難點:混合運算、加與減、生活中的大數、測量、
三、
學生基本情況:
本班學生共計12人,從上期測評情況看,學生基本能正確進行計算,部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審題能力較差,缺乏檢查習慣,理解能力較差。
四、課時安排:
整理與復習(一)…………5課時左右五、綜合實踐活動安排。
為了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本學期安排了以下實踐活動。1.到操場上看一看,說一說校園內各方向分別有什么。
2.貼一貼。希望小區示意圖。
3.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數,并與同伴說一說。
4.估一估,數一數,有多少片樹葉?說一說你是怎樣數的。
5.走一走,10米大約有多少步?100米大約有多。
7.拿一張不規則的紙折一個角,再摸一摸。
8.用附頁1中的七巧板拼出長方形、正方形。
9.用學過的圖形設計漂亮的圖案。
10.把幾十粒黃豆泡在水中,記錄生長情況,制成統計圖表。
六、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20xx年2月。
1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難點:理解乘除法的意義并能解決實際問題。五、教學措施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容的理解。
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
周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教學內容加與減購物數一數與乘法數一數與乘法圖形的變化復習。
2-5的乘法口訣2-5的乘法口訣期中復習期中考試整理與復習測量。
課時數5課時5課時5課時5課時5課時3課時3課時5課時5課時。
備注。
國慶國慶。
5課時5課時。
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分一分與除法分一分與除法6-9的乘法口訣數學好玩除法復習綜合復習期末考試。
5課時5課時5課時5課時5課時機動機動。
5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難點:理解乘除法的意義并能解決實際問題。五、教學措施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容的理解。
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
周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教學內容加與減購物數一數與乘法數一數與乘法圖形的變化復習。
2-5的乘法口訣2-5的乘法口訣期中復習期中考試整理與復習測量。
課時數5課時5課時5課時5課時5課時3課時3課時5課時5課時。
備注。
國慶國慶。
5課時5課時。
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分一分與除法分一分與除法6-9的乘法口訣數學好玩除法復習綜合復習期末考試。
5課時5課時5課時5課時5課時機動機動。
1分米、1毫米、千米有多長,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具體情景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3.《認識圖形》通過生活情境認識角,會借助三角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三種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計圖案。(三)統計《調查與記錄》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統計,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另外本學期的學習,還安排了一系列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三、教學重難點1.結合分物的實操活動,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進一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和正確求商,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11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識數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學具,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內容分蘋果1。
搭一搭(一)搭一搭(二)分草莓2。
租船練習一東南西北3。
辨認方向。
數一數(一)數一數(二)5。
撥一撥比一比6。
有多少個字練習二鉛筆有多長。
一千米有多長。
課時數。
57第四單元練習整理與復習8整理與復習。
買電器9。
十年的變化10。
小小圖書館。
回收廢電池。
練習三11。
五一假期小蝌蚪的成長12。
算得對嗎練習四。
認識角13。
認識直角長方形與正方形平行四邊形14。
欣賞與設計練習五15。
奧運開幕1分有多長淘氣的作息時間數學好玩。
516。
評選吉祥物。
最喜歡的水果1718。
總復習期末復習。
55。
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態或學習的起點是影響學生學習新知識最重要的因素?,F在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最新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學生一年來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今后要加強輔導。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與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這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是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及用數學解決問題。
表內除法的編排體現了兩個特點,第一,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內除法的教學。第二,不再明確區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和感悟兩種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個蘋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從而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
萬以內數的認識改變了原有的編排結構,先教學1000以內的數,再教學萬以內的數,出現了數位順序表和近似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編排具有過渡的特點:在上一冊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教學三位數(幾百幾十)的筆算加、減法,為進一步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作好準備。本單元還結合幾百幾十的加、減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根據具體情況,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解決問題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安排了解決問題教學單元,以學生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內容為素材,展示學生在實際活動中碰到的各種問題;二結合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適時安排解決問題的有關內容,讓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數與計算知識后,學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圖形與變換一章,內容包括“銳角和鈍角”“平移與旋轉”。與原有教材相比,“銳角和鈍角”的認識明顯提前了,“平移與旋轉”是新增加的內容。在量的計量方面,教學克和千克,突出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的活動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質量觀念。在統計知識方面,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統計的意義,學習簡單的數據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本冊教材還安排了“找規律”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探索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不僅使學生知道現實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發現和欣賞數學美、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1、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比較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會用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學習習慣。
3、使學生會辨認直角、銳角、鈍角;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初步滲透變換的教學思想方法。
4、讓學生親身經歷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學生學會綜合應用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或稍復雜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轉化的方法。
5、讓學生經理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過程和作用;能人、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能用符號用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認識近似數,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6、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學生知道用稱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7、使學生能夠正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培養估算意識;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8、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驚醒簡單的分析;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1、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扎扎實實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集體教研的作用。
3、認真研究、創造性的使用實驗教材,認真備課、上課,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1)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奧數輔導,使它們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2)重點抓好學困生的輔導工作,建立學困生成長檔案。
5、定期進行測試,及時反饋總結。
一、解決問題(4課時)
二、表內除法(一)(13課時)
1.除法的初步認識
平均分…………………………………………………2課時左右
除法……………………………………………………3課時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7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 ……………………………………………1課時
三、圖形與變換(4課時)
剪一剪 …………………………………………………1課時
四、表內除法(二)(9課時)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3課時左右
解決問題 …………………………………………………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 ………………………………………………2課時
五、萬以內數的認識(8課時)
六、克和千克(2課時)
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7課時)
有多重 ……………………………………………………1課時
八、統計(3課時)
九、找規律(4課時)
十、總復習(4課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1、結合數松果的具體情境,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訣,會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初步培養遷移類推和按規律識記的能力。
教學重點:
熟記5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學會乘法口訣的編制方法。
課型:
新授課(計算教學)。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圓片、5的乘法口訣卡片。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你知道小松鼠喜歡吃什么嗎?
師:小松鼠喜歡吃松果,所以經常采集很多的松果。你瞧,小松鼠們正在忙著收集采到的松果呢!
課件出示:教材第30頁情景圖。
師:你從圖中發現了什么?
生1:兩只小松鼠在采集到了多少個松果。
生2:它們是5個5個地數的。
(二)自主探究。
1、數一數,填一填。
師:是啊,這些松果有多少個呢?1堆有幾個松果?2堆呢?讓我們邊數邊整理數據填在表格中吧。
課件出示:教材第30頁表格。
學生匯報,教師填寫,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2.算一算,說一說。
師:這些松果,小松鼠是幾個擺成了1堆?
生:5個。
生:
乘法算式應該是1x5=5。
師:現在我們繼續擺圓片,表示出2堆松果的數量,然后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
生:2x5=10。
師:一直這樣擺下去,直到擺好9堆,你能用乘法算式一次表示出來嗎?在小組內分工合作,擺好小圓片,做好記錄。
學生在小組里進行擺小圓片活動,并把相應的乘法算式記錄下來。
組織匯報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相應的乘法算式。
師:看著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生:算式和得數都有一定的規律。
師:你能記住這些算式嗎?動腦筋想一想,然后小組里商量一下,看誰有好辦法記住這些算式和得數。
學生討論。
生1:多讀幾遍就記住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學情分析:
從上一學期的情況來看,多數學生學習較努力,能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較好。但部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高,學習成績偏低,個別學習基礎較差,對所學的知識不能及時接受,成績不理想。鑒于此,本學期教學的重點是狠抓兩頭、猛促中間,重視情景串教學及直觀教具的運用,加強個別差生的輔導,爭取教學成績上一個新臺階。
二、教材分析:
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是按照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編寫的,于20xx年經過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供二年級下學期實驗和教學使用。
本冊教材共分為11個單元:1、萬以內數的認識;2、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3、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一);4、圖形與拼組;5、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二);6、混合運算;7、統計;8、兩、三位數乘一位數;9、時、分、秒的認識;10、圖形的周長;11、總復習。
第一、四、六單元系統地教學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不僅擴大學生解決實際計算問題的范圍,也為進一步學習混合運算做一定的準備。第三單元這一單元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初步認識各種長度單位。時、分、秒這一單元是在學生一年級學過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統計是在一年級統計的基礎上讓學生學習填寫統計表。圖形與拼組是學生的初步認識。
混合運算是讓學生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準確地計算。本教材的主要特點有:
(一)“情景串”引出“問題串”。
(二)把解決問題與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融為一個過程。
(三)構建開放的、具有一定思維跨度的“版塊式”編排結構,突出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同時,保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運算的意義,會口算百以內加減法,
能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及兩步的加減、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3、能正確辨認鐘面上指示的時刻,認識時、分、秒,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4、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五邊形、六邊形。
5、指出并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
6、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估測、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
7、能用合適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初步體驗分段統計的方法。
(二)數學思考:
1、經歷從生活情境中認識較大數的過程,能用萬以內的數描述具體的事物,發展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
2、經歷探索三位數加減法和兩、三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解決簡單的混合運算問題中,體會分析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4、在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長公式的探索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察。
5、經歷對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的過程,體會統計的工具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和能力。
(三)解決問題:
1、能用加減法、乘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用加減、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知識解決兩步計算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3、能用統計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四)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加減法、混合運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難點:兩三位數乘一位數。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國家數學課程標準》,運用新理念指導教學。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3、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要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和認識。
4、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和合作意識,鼓勵算法多樣化。
5、定期召開學生學法交流會,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加強對差生的輔導。
6、多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的支持和幫助。
一、班級分析:
本班同學共32人,18名男孩,14名女孩。二年級的孩子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但是我覺得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還是很高漲的。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贏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與乘法、乘法口訣一、觀察物體、分一分與除法、方向與位置、時分秒、乘法口訣二、除法、統計與猜測、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在這兩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第三單元“觀察物體”。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概念。
4、第四單元“分一分與乘法”,第五單元“除法”。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5、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第六單元“時、分、秒”。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景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的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并能說出經過的時間。
7、統計與概率:第九單元“統計與猜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圖表中的一些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8、實踐活動: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節日活動”“地球旅行”“人類的好朋友”,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小調查”活動和貼進生活多樣化的應用性問題,旨在對某一知識進行實際應用。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五、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乘法口訣、除法。
教學難點:乘法口訣、除法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六、課時安排:
1.數一數與乘法-------------5課時。
2.乘法口訣(一)------------10課時。
3.觀察物體--------------4課時。
4.分一分與除法――――――13課時。
5.方向與位置――――――4課時。
6.乘法口訣(二)――――――7課時。
7.時、分、秒―――――――4課時。
8.乘法口訣(二)――――――7課時。
9.除法――――――――――8課時。
10.統計與猜測―――――――――4課時。
本班共有學生44人,男生19人,女生25人。一年來學生基本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小朋友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但還有一小部分的學生還沒養成這樣的習慣,經常上課開小差,作業不認真完成?;局R、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對二年級學生,我們應該更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讓學生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進一步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知識的有用性,從而更加喜愛數學這門學科。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一、乘法的初步認識;二、表內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認識;四、表內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認識;六、方向與位置;七、表內除法;八、統計與可能性;九、混合運算;十、總復習。
教學重點是表內乘法和相應的除法,這是學習一位數乘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一)數與代數。
1.通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除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4.經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地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并能說出經過的時間。
(二)間與圖形。
1.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展空間觀念。
(三)統計與概率。
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四)實踐活動。
在從事“我們身上的小秘密”“我喜歡的地方”等活動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之間的聯系;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1.繼續加強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范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如:組織學生進行“數一數”的活動,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含義;開展“分一分”的活動,在大量平均分的過程中,體驗除法的含義,等等。
3.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紀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提供了很多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材中還安排了一些實踐活動,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哪些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并與同伴說一說”,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5.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6.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學中,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根據本班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確定合理的教學起點和重點。
---法,另一方面也通過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同時注意教材之間的銜接,對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開展一幫一活動,與后進生家長經常聯系,及時反映學校里的學習情況,促使其提高成績,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與決心。
4、加強口算練習,逐步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
5、能掌握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6、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圖形表象,正確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
7、每學完一個單元的內容,做到及時復習,及時考核,這樣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補差補漏。
8、從作業上嚴格要求學生,不但書。
2----。
建國以來歷次小學數學課程、教材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又汲取了大量的國外的課程、教材建設的成功檢驗。同時,教材編寫者充分考慮到我國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的特點,也充分考慮到了未來社會對公民數學素養的要求,力求形成以下教材編寫的基本特點。
一、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現實的聯系,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數學,促進學生對數學的認識。
二、展現知識的產生和應用過程,形成“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基本敘述的模式,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多樣化的、科學合理的學習方式。
三、以數學活動為線索安排教材內容,促進學生自主的參與、探究和交流。
教材特點。
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二、注重知識之間的互相聯系與綜合。
三、關注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教材內容具有適當彈性。
四、結合適當的素材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重視隱性課程的作用。
教材總體設想。
1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感。
2體會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數數,認數,理解數所表示的意義,感受到生活中數的作用。
3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尊重別人的想法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4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并正確計算有關的加減法。
5培養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應用數字解決問題的能力。
6通過創設情景,培養和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本冊內容共計九個單元,具體課時安排如下。
(一)、數一數與乘法。
(二)、乘法口訣。
(三)、觀察物體。
(四)、分一分與除法。
(五)、方向與位置。
(六)、時、分、秒。
(七)、乘法口訣。
(八)、除法。
(九)、統計與猜測。
學生學習基本情況分析。
二年級共有學生13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部分同學性格活潑開朗,思維敏捷活躍,學習興趣濃厚,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能認真聽講,開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有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夠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因年齡不夠或智力反應較慢,沒能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從而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不認真聽講,書寫習慣不好,不愛學習,不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有待于家長和老師配合指導,養成好的學習方法。本學期,老師更應該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采取有效和先進的教育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擇優促差措施。
1.首先要促進學習困難生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2、正確看待每一個學生,以培養學生素質為自己工作的重點。
3、在班級里能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依此進行分層,設立不同層次的學習幫扶小組,確立學習目標。
4、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把起點放在學生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上,使新舊知識產生聯結,形成網絡。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