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總結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時間??偨Y的結構和要點有哪些?下面是一些總結的步驟和要點,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終于寫到我最喜歡的嵇康,卻不知道從何下筆,明明已經是爛熟于心的故事卻理不出頭緒,生怕寫得俗了,配不上這個男子,反倒辱沒了。
——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晉書?嵇康傳》這樣描繪他。
最開始時覺得他應是著一身白衣,在微光中散出一種白新的銳意,是他清高的氣韻,隱隱中帶一抹孤傲;后來又覺得白衣應是舊的,洗了多篇,以至不再發亮,還泛了些舊舊的黃,很淡很淡,淡出一抹光暈,像是從那逸中開出了朵朵白菊,柔和并給人舒適之感。
倒是我自己糊涂了。
不知道怎么說嵇康的收稍??此驹谛膛_上而無畏懼,還有三千太學生為之請命,從這一面上來說,是風光的。但還是忍不住的心疼心酸。
——他生命的盡頭,手中不是他的筆,不是他的琴,不是他的酒,不是他的鐵錘,只有一根鐵鏈銬住他空空如也的手,握著抓不住的空氣,貫過去的'風,飄逸輕靈而迅捷,像他的一生。
不知他看到三千太學生為他請命,心中會是何等滋味。應該有欣慰吧,有了這么多的肯定,他最后一段路走得那么堅定而平靜。似乎不忍《廣陵散》那樣的名曲一落,他“手揮五弦”遺名曲。
樂音起伏,有些雜亂。
——那日小人鐘會前來拜訪,喧囂混雜,他眉頭微蹙,不理不睬,不留面子就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拂袖而去。
樂音回蕩,清泠動人。
——是他和向秀、呂安與林間把酒,琴音泠泠,回繞于翠竹之間,久久不去。
樂音高昂,微帶怒顏。
樂音低沉,哀傷凄冷。
樂音婉轉,漸至收稍。
——他眼望三千太學生,指微顫。
音竭,曲終,他長嘆起身:“《廣陵散》如今絕矣!”
都落幕了,竹林把酒之閑,路邊打鐵之樂,友人相交之歡,從完美的開端到完美的收稍。嵇康摔琴,從容赴死——如何?你司馬氏自以為掌上權便可令我七尺男兒折腰?如何!不過一死,我又何懼。
——《廣陵散》如今絕矣!
千年歷史長河彼岸,那個翩翩濁世佳公子仰天長嘆,而于今世,我們以仰望的姿勢去看去聽去想像,也不得不同嘆——《廣陵散》如今絕矣!
山濤(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 三國曹魏及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賢”之一。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竹林七賢山濤的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山濤是三國曹魏至西晉時期的名士,是竹林七賢之一。雖入仕較晚,但頗受重用。但是他不貪戀權位,屢求遜位而不被批準。晚年時,位列三司,清貧而終。
山濤生于205年,卒于283年,是三國曹魏至西晉時期有名的政治家,是竹林七賢之一。山濤自少時就卓爾不群,顯現出了非凡的才華。但是他寧愿掩飾自己的才能,隱居于鄉間也不愿出仕。所以,他到了四十歲,才開始做官。
山濤分析事物入情入理,有遠見卓識,對于司馬懿與曹爽之爭也早有識度。所以,他又歸隱不問世事,免于遭受禍患。知道司馬師執政,他才再度出山,傾心歸附。
山濤在地方做官時,治理有方。他選拔隱逸的能人異士,四處探訪賢人雅士,使他們都能聞名于世。山濤因此而受到當地百姓的敬仰,使當地的風貌也煥然一新。
山濤不僅是一個造福百姓的好官,還是一個侍母極孝的孝子。山濤曾因母親年老,而向武帝請辭。但是武帝并不應允。山濤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繼續不斷地上表,武帝在無奈之下只得答應。因山濤清貧儉約,武帝對他禮遇厚重,無人能及。
山濤年過七十之后,武帝再次下詔任命山濤,山濤無法推辭,只好勉強就職。之后多年,山濤屢求遜位卻依然不得恩準,在無奈之下才就職理事。
公元282年。山濤位列三司??上У氖?,時隔一年之后,山濤就因病去世了,享年七十九歲。
山濤與嵇康同為“竹林七賢”,他們志趣相同,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在偶然之下,山濤與嵇康得以相識,從此后便成為了莫逆之交。他的妻子還曾打趣他們之間的交情已經超過了一般的友情。
只是,他們雖然是至交好友,但有的時候,也并不一定就一定了解彼此。當初,山濤在即將調任時,曾舉薦嵇康來擔任自己的位子。在嵇康獲知這一消息后,就立馬寫了一封信給山濤,向他表明了自己志不在仕途,生性狂放任性,不愿受到官場拘泥的的種種想法。
雖然如此,嵇康與山濤之間的友情卻沒有就此消散,嵇康對山濤還是很信任的。在嵇康臨死之前,他還把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托付給了山濤。他對自己的子女說:“有山濤在,你們不會孤單的?!睆倪@句話中,足見嵇康對山濤的信任,也足見他們倆人之間深厚的感情。當然,山濤也沒有辜負嵇康的信任,他將嵇康的子女視如己出,一直將他們撫養成人。
山濤與嵇康和阮籍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但是有一天,嵇康卻給山濤寫了一封絕交的書信。
《與山濤絕交書》又寫作《與山巨源絕交書》,因為巨源是山濤的字。嵇康與山濤同為“竹林七賢”,向來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山濤的妻子曾認為他們之間的交情已經超過了一般的友情,但是嵇康卻給山濤寫了這封絕交的書信。
事出必有因,當時山濤即將離職,在離職之前山濤想要引薦嵇康替代他本來的職位。嵇康在聽到了這個消息后,就馬上寫了這封信給山濤,表達了他自己的立場。
《與山巨源絕交書》的部分內容如下:
“夫人之相知,貴識其天性,因而濟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節也;仲尼不假蓋于子夏,護其短也;近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華子魚不強幼安以卿相,此可謂能相終始,真相知者也。足下見直木不可以為輪,曲木不可以為桷,蓋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業,各以得志為樂,唯達者為能通之,此足下度內耳。不可自見好章甫,強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養鴛雛以死鼠也。吾頃學養生之術,方外榮華,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無為為貴??v無九患,尚不顧足下所好者。又有心悶疾,頃轉增篤,私意自試,不能堪其所不樂。自卜已審,若道盡途窮則已耳。足下無事冤之,令轉于溝壑也?!?/p>
在這封信中,嵇康拒絕了山濤的好意,指出了人各有所好,而他志不在官場,表明了自己生性疏懶,不能忍受禮法的拘泥,希望山濤可以理解,其本性使然,不可勉強。嵇康追求于自己的詩意人生,他對世俗有一種蔑視。
劉伶(約221年-300年),魏晉時期沛國(今安徽淮北市濉溪縣)人,字伯倫?!爸窳制哔t”之一。曾為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的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罷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對傳統“禮法”表示蔑視。是竹林七賢社會地位最低的一個。
劉伶曾寫下《酒德頌》一首,大意是:自己行無蹤,居無室,幕天席地,縱意所如,不管是停下來還是行走,隨時都提著酒杯飲酒,惟酒是務,焉知其余。其它人怎么說,自己一點都不在意。別人越要評說,自己反而更加要飲酒,喝醇了就睡,酲過來也是恍恍惚惚的,于無聲處,就是一個驚雷打下來,也聽不見,面對泰山視而不見,不知天氣冷熱,也不知世間利欲感情。劉伶的這首詩,充分反映了晉代時期文人的心態,即由于社會的`動蕩不安,長期處于分裂狀態,統治者對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澆愁,或以酒避禍,以酒后狂言發泄對時政的不滿。
劉伶曾寫下《酒德頌》一首,大意是:自己行無蹤,居無室,幕天席地,縱意所如,不管是停下來還是行走,隨時都提著酒杯飲酒,惟酒是務,焉知其余。其它人怎么說,自己一點都不在意。別人越要評說,自己反而更加要飲酒,喝醇了就睡,酲過來也是恍恍惚惚的,于無聲處,就是一個驚雷打下來,也聽不見,面對泰山視而不見,不知天氣冷熱,也不知世間利欲感情。劉伶的這首詩,充分反映了晉代時期文人的心態,即由于社會的動蕩不安,長期處于分裂狀態,統治者對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澆愁,或以酒避禍,以酒后狂言發泄對時政的不滿。
他身高僅一公尺四十,不僅人矮小,而且容貌極其丑陋。但是他的性情豪邁,胸襟開闊,不拘小節。平常不濫與人交往,沉默寡言,對人情世事一點都不關心,只有和阮籍、嵇康很投機,遇上了便有說有笑,因此也加入了七賢的行列。
作品《酒德頌》原文
有貴介公子,縉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攮襟,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先生于是方捧罌承槽,銜杯漱醪。奮髯箕踞[注],枕麴借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怳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如江海之載萍;二豪侍側焉,如蜾蠃之與螟蛉。
[注]:本作(足+其)踞,通。
《酒德頌》翻譯
有一個德行高尚的老先生,把天地開辟作為一天,把萬年作為須臾之間。把日月作為門窗,把天地八荒作為庭道。行走沒有一定軌跡,居住無一定房屋。以天為幕,以地為席,放縱心意,隨遇而安。無論動靜都隨身攜帶飲酒器具。只是沉湎于杯酒,不知道其他的。有顯貴公子和仕宦處士,聽到我的名聲。議論著我的行為。于是便斂起袖子,綰起衣襟,張目怒視,咬牙切齒。陳說禮儀法度,事事非非一起產生。先生在這時候正捧著酒甕,抱著酒槽,銜著酒杯,喝著濁酒。撥弄著胡須,伸腿箕踞而坐。枕著酒曲,墊著酒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杌璩脸恋诘睾茸?,又猛然清醒過來。安靜地聽,聽不到雷霆之聲。仔細地看,看不見泰山的形體。感覺不到寒暑近身。利欲動心。俯瞰萬物,猶如萍之浮于長江、漢水,隨波逐流,不值一提。
先有“七賢”而后有“竹林”?!捌哔t”所取為《論語》“作者人”(《憲問》)之數,意義與東漢末年“三君”、“八俊”等同。西晉末年,比附內典、外書的“格義”風氣盛行,東晉初,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賢”之上,成為“竹林七賢”,出于《世說新語》?!爸窳帧奔确堑孛?,也非真有什么“竹林”。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于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興、象征、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他們一直受人們敬重。
阮籍(母親去世,喝酒吃肉)禮,豈為我輩設也。
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當時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斗,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他托病辭官歸里。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于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鐘會是司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問阮籍對時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辦法獲免。司馬昭本人也曾數次同他談話,試探他的政見,他總是以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來應付過去,使司馬昭不得不說“阮嗣宗至慎”。司馬昭還想與阮籍聯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無法進行。
軼事(青白眼)。
阮籍的眼珠能翻轉自如,遇到俗人就翻起白眼,遇到朋友就青眼相待,甚至在母親喪禮上也不例外。嵇康的哥哥嵇喜前來吊喪,他就翻起白眼不理。而嵇康抱酒挾琴而來,他就垂下青眼來與嵇康飲酒琴談。
山濤(205—283年),字巨源。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賢”之一。山濤是竹林七賢中最年長的一位。他之加入竹林名士,是以其風神氣度。同為竹林七賢的王戎對他的評論是:“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币簿褪钦f,他給人一種質素深廣的印象。而大器度,正是其時名士之一種風度。雖然山濤與嵇康、阮籍情意甚篤,但是志趣其實并不相同,這從他舉嵇康自代以至引出嵇康與之絕交一事,即可說明。他走的是另一條入仕的道路。
山濤是一個很有見識的人,他謹慎小心地接近權力。在曹氏與司馬氏權力爭奪的關鍵時刻,山濤看出事變在即,“遂隱身不交世務”。這之前他做的是曹爽的官,而曹爽將敗,故隱退避嫌。但當大局已定,司馬氏掌權的局面已經形成時,他便出來。山濤與司馬氏是很近的姻親,靠著這層關系,他去見司馬師。
[8]司馬師知道他的用意與抱負,便對他說:“呂望欲仕邪?”于是,“命司隸舉秀才,除郎中,轉驃騎將軍王昶從事郎中。久之,拜趙相,遷尚書吏部郎?!遍_始做的當然都是小官,到了任尚書吏部郎的時候,山濤的仕途便一帆風順了。
嵇康曾有《與山巨源絕交書》一文,后人因此對山濤頗多鄙夷。雖然山濤并不像嵇康那樣是非分明,剛直峻急,但也只是行不違俗而已。譬如他也飲酒,但有一定限度,至八斗而止,與其他人的狂飲至于大醉不同。山濤生活儉約,為時論所崇仰。他在嵇康被殺后二十年,薦舉嵇康的兒子嵇紹為秘書丞,他告訴嵇紹說:“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消息,而況人乎!”可見他二十年未忘舊友。
向秀。
向秀,字子期,魏晉間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少穎慧。與嵇康等友善。向秀本隱居不出,景元四年(263)嵇康被害后,在司馬氏的高壓下,他不得不應征到洛陽。后任散騎侍郎,又轉黃門散騎常侍。向秀好老莊之學。當時《莊子》一書雖頗流傳,但舊注“莫能究其旨統”,向秀作《莊子隱解》,解釋玄理,影響甚大,對玄學的盛行起了推動作用。
劉伶(等生死,齊萬物)。
劉伶,字伯倫,竹林七賢之一。魏末,曾為建威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召對策問,強調無為而治,遂被黜免。他反對司馬氏的黑暗統治和虛偽禮教。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來訪,他不穿衣服??拓焼査?,他說:“我以天地為宅舍,以屋室為衣褲,你們為何入我褲中?”他這種放蕩不羈的行為表現出對名教禮法的否定。唯著《酒德頌》一篇。
王戎。
王戎,字濬沖。西晉大臣,竹林七賢之一。幼穎悟,神采秀徹。善清談,與阮籍、嵇康等為竹林之游,戎嘗后至,籍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彼瞧哔t中最庸俗的一位。晉武帝時,歷任吏部黃門郎、散騎常侍、河東太守、荊州刺史,進爵安豐縣侯。后遷光祿勛、吏部尚書等職?;莸蹠r,官至司徒。戎茍媚取寵,熱衷名利,立朝無所匡諫。性極貪吝,田園遍及諸州,聚斂無已,每自執牙籌,晝夜算計,恒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賣之,但恐別人得種,故常鉆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譏諷。
阮咸。
阮咸,字仲容,“竹林七賢”之一,阮籍之侄,叔侄二人時人并稱為“大小阮”。他歷官散騎侍郎,補始平太守。山濤認為他“貞索寡欲,深識清濁,萬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職必絕于時”(見《晉書》本傳),但晉武帝認為他耽酒浮虛而不為所用。
他與阮籍一樣放達任誕,狂浪不羈。他曾與姑母家鮮卑婢女私下要好,母親死時,按禮姑姑要還家,但阮咸要求把婢女留下,這在當時是不為禮教所容的。后來婢女走了,阮咸借驢騎上追趕,終于把婢女追回來了,并生了一個兒子叫阮孚,為世所譏。他不隨便交朋友,只和親友知交弦歌酣飲。有一次,他的親友在一起喝酒,他也來參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當時有一大群豬走來飲酒,阮咸就和豬一起喝酒。他一面飲酒,一面鼓琴,真是不亦樂乎。于是“與豕同飲”就傳為笑話。
阮咸妙解音律,善彈琵琶,為當時著名的音樂家。有一種古代琵琶即以“阮咸”為名。他曾與荀勖討論音律,荀勖自認為遠不及阮咸,便極為嫉恨。阮咸也因此被貶為始平太守。阮咸還有著作《律議》傳世,見《世說新語·術解》。
注:阮咸借驢,常人認為違背禮法,卻符合當時的無后人為大不孝的孝道!
三.山濤,阮籍,嵇康。
想當初,山濤與嵇康、阮籍“一與相通,便為神交”。山濤還經常在老婆韓氏面前說:“能讓我當做朋友的,也就小阮和小嵇這兩人了?!闭f得多了,韓氏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了,特別想見識一下老公結交的是什么樣的人。
[4][5]是高攀了;不過要說見識氣度,還勉強有得一比?!鄙綕偹阏一亓艘稽c心理平衡,松了口氣說:“是啊,他倆也覺得我氣度略強?!?/p>
四.嵇康(何所問而來,何所聞而去)越明教——司馬師,司馬昭。
嵇康年幼喪父,由母親和兄長撫養成人。幼年聰穎,博覽群書,學習各種技藝。成年后喜讀道家著作,身長七尺八寸,容止出眾,然不注重打扮。后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長樂亭主為妻,因而獲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嵇康與長樂亭主育有一兒一女(其子即嵇紹)。他常修煉養性服食內丹之事,彈琴吟詩,自我滿足。
嵇康崇尚老莊,曾說:“老莊,吾之師也!”講求養生服食之道。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著《養生論》來闡明自己的養生之道。他贊美古代隱者達士的事跡,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做官。
嵇康曾經游于山澤采藥,得意之時,恍恍惚惚忘了回家。當時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認為是神仙。到汲郡山中見到隱士孫登,嵇康便跟他遨游。孫登沉默自守,不說什么話。嵇康臨離開時,孫登說:“你性情剛烈而才氣俊杰,怎么能免除災禍???”嵇康又遇到隱士王烈,一道入山中,王烈曾得到石頭的精髓飴糖,便自己吃了一半,余下一半給嵇康,都凝結為石頭。又在石室中見到一卷白絹寫的書,立即喊嵇康去取,而嵇康便不再相見。王烈于是感嘆道:“嵇康志趣不同尋常卻總是懷才不遇,這是命??!”
[10][9][8]。
大將軍司馬昭欲禮聘他為幕府屬官,他跑到河東郡躲避征辟。司隸校尉鐘會盛禮前去拜訪,遭到他的冷遇。同為竹林七賢的山濤離開選官之職時,舉薦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作《與山巨源絕交書》,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堅決拒絕為官。
五.嵇康之死(臥龍也,不可起)。
公元262年。河南洛陽東市。那該是一個血色殘陽的下午。走下囚車的嵇康被一幫劊子手簇擁著壓上了刑場。由于此前獄中的無端摧殘與折磨,此時的嵇康已是遍體鱗傷、步履蹣跚,但他神情自若,毫無懼色。古往今來,文人志士,不乏視死如歸者,但若要從中找出一位最為從容、最為瀟灑地面對死亡終結,莫過于嵇康。在已經預知死亡降臨的情況下,在劊子手的大刀已經加脖的情況下,在周圍眾多圍觀者靜待人頭落地的那一瞬間強烈刺激的情況下,即將身首異處的嵇康,在環視了四周之后,突然大喝一聲——“拿琴來!”
偌大的一個鬧市刑場剎那間變的鴉雀無聲,空氣在此刻仿佛凝固一般,四周出奇的靜,靜得幾能聽見一根針的落地聲。人們仰著脖,踮著腳,屏住呼吸,將目光投向嵇康。此時的嵇康從容、平靜,嘴角掛著一絲不易覺察的笑容。只見他迎著夕陽緩步走到琴前,提了提衣袖,揉了揉麻木酸疼的手腕,然后席地坐下。手指一撥,弦起琴響。起初是輕撥慢彈,弦音幽靜,淡遠疏落;逐漸便轉為沉郁、悲憤、壓抑;后來節奏轉快,力度強加,隨著手指在琴弦上飛舞,琴聲激越雄壯,猶如勇士橫戈躍馬,叱咤風云,又似豪俠揮刀擊劍,一往無前。彈到一半時,眾人已是淚如雨下。嵇康、琴、生命,在此刻融為一體。就在大家心領神往之時,突然間“錚”的一聲,弦斷音止。再看,嵇康已是披頭散發、淚流滿面。只見他,起身仰天大笑:“《廣陵散》自今絕矣?!?/p>
刀起頭落。嵇康,——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竹林七賢”的代表人物,含冤走完他的一生,享年39歲。那么,是什么導致了嵇康的死,他究竟犯了什么罪呢?說來可笑,嵇康的死,竟然是因為一樁離奇的“強奸案”。
亂世避禍,這本是很多知識分子的立身之道,遠離官場、澹泊名利,用出世的意向躲開入世的危險。但是,要真正做到不介入政治斗爭卻很難。對知識分子而言,在很多時候,就算你不招惹政治,政治也會招惹你。
正元二年,司馬昭繼任大將軍后,為了鞏固權力加快篡奪的步伐,他一方面殘酷地誅殺曹氏黨人,一方面又安撫、籠絡人心。在功名利祿的誘惑和強權政治的壓迫下,不少知名人士都倒向司馬氏,其中也包括嵇康的好朋友、“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由于嵇康是竹林名士集團的首領,在知識分子中影響很大,因此司馬氏便千方百計的拉攏他。為此,他們讓山濤出面,以山濤即將轉遷散騎侍郎而吏部郎出缺為由,推薦嵇康出任吏部郎。誰知,秉性剛直的嵇康非但沒有接受山濤的推薦,反而寫了一首《與山巨源絕交書》。司馬氏得知后腦羞大怒,終于起了殺嵇康之心。恰恰就在這時發生了“呂安事件”。
呂安和呂巽本來都是嵇康的好朋友,后來呂巽投靠了司馬昭。他見弟弟呂安的妻子長的漂亮動了邪念,遂將其強奸并想長期占有。呂安得知后大怒,他想到官府去告發哥哥。于是去找嵇康商量。嵇康聽后氣憤異常,但考慮到這件事如果鬧到公堂,會對呂家的名聲有損,因此他勸呂安先忍耐一下,他愿做調解人去找呂巽。呂巽因為做賊心虛,當下答應以后不再欺辱呂安的妻子,并保證自己絕不加害呂安。嵇康得到答復后回去好言安慰了呂安一番。由于家丑不可外揚,這件事到此就算結束了。
可是誰知,沒過多久,呂巽竟暗中向司馬昭誣告呂安“不孝”,打母親,要求治其罪。司馬昭向來標榜“以孝治天下”,“不孝”是反對“名教”的大罪狀,于是逮捕了呂安,并把他流放到邊遠地區。嵇康在得知這件事后,非常震驚也很內疚,他本來是出于好心調停,想不到呂巽如此卑鄙,致使呂安蒙冤受辱。于是他挺身而出證明呂安無罪,同時寫下了《與呂長悌絕交書》,痛斥呂巽失信忘義、殘害手足。但是,嵇康萬萬沒有料到竟會有人用這份絕交書來做他的文章。這個人叫鐘會。
鐘會,他投靠司馬氏集團后,深的司馬氏兄弟信任。為了擴大和提高自己在魏晉名士中的地位和影響,鐘會一直想討好當時文壇領袖嵇康。鐘會寫了一本書《四本論》,想找嵇康寫個序替自己吹捧一番。但又懼怕嵇康的為人,不敢貿然前往。思來想去終于想了個辦法。鐘會把寫好的文章揣在懷里,悄悄來到嵇康住所門外,遠遠地把文章扔進去就急忙走開了。鐘會原想著這樣,嵇康會閱覽自己的大作擊節嘆賞??墒且惶焯爝^去了。絲毫不見嵇康的動作。鐘會終于失望。此后不久,鐘會因平叛有功,而成了司馬昭的心腹。他又一次拜訪了嵇康。這次他不像上次一個人偷偷摸摸,而是帶了一幫人,前呼后擁。鐘會去的時候,嵇康正忙于打鐵(嵇康有一特別嗜好,愛好打鐵,一生如此),連眼皮都不翻一下,他壓根就瞧不起鐘會。鐘會見嵇康不理他,知道自討沒趣,便帶著人離開。這時,嵇康說:“你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明白嵇康這是在譏諷他,但又沒有辦法,只好訕訕答道:“我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說完氣烘烘的走了。鐘會一次次地向嵇康示好,但一次次地失望。于是他在心里恨起嵇康。
“呂安事件”終于給了他一個落井下石的機會,他豈能錯過。于是,自詡算無所失的鐘會向司馬昭進言時說:“嵇康是臥龍,不殺他禍患無窮,過去姜太公、孔夫子都誅殺過誹謗圣賢的名人,來正聽社會,如果您心慈手軟,只怕禮教都會顛覆?!迸P龍,司馬昭立即想到蜀國的諸葛亮;不為所用,必為所累。嵇康在魏國滿腹牢騷,處處和司馬氏政權唱反調,殺了“臥龍”可以儆百示眾。鐘會的話正中司馬昭的下懷。于是他接受了建議,把嵇康下獄。嵇康上不作天子臣,下不事諸侯王,輕時傲世,不為所用,無益于今,有敗風俗。今日不誅嵇康,何以清潔王道!
嵇康入獄后,“太學生數千人請之,于是豪杰,皆隨康入獄”。不僅三千多名太學生聯名上書請求不要殺掉嵇康,讓他到太學當老師,而且還有許多豪杰甘愿陪嵇康一起坐牢。這無異于一次聲勢浩大的抗議示威。然而,這樣做的結果非但沒能救出嵇康,反而堅定了司馬昭誅殺嵇康的決心。就這樣,嵇康終于在公元262年那個下午血染刑場。
嵇康盡管是名譽天下、孤絕突兀、不同流俗,但終未能逃脫一死?!耙磺鷱V陵絕天下,打鐵嵇康誰能仿”。嵇康之死,對于我們思考“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人生悲劇是何等的富有啟示。畢竟是書生!
鐵匠健美藝術。
魏晉都城洛陽的城外大道上走來了一個人,只見他風塵仆仆,卻無絲毫疲倦之態,看來人中等身材,儀表非凡,只見他目若朗星,面如冠玉,他一頭飄逸的長發被微風吹拂著,一雙烏黑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薄薄的嘴唇露出一絲堅毅的微笑,只看他英姿颯爽超凡脫俗的身姿,讓人恍然覺得眼前的之人是仙人下凡。他邁著輕快的步伐,灑脫地來到了都城洛陽,他抬頭望一望高大的城門,嘴角不經意間露出一絲微笑。來的不是別人,他正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嵇康(224—263年),字叔夜,譙郡輊(今安徽宿州)人,官至中散大夫。如今的都城洛陽是個是非之地,處處暗藏殺機,洛陽正處于“剪不斷,理還亂”的時代。當時魏明帝曹叡臨終托孤,把曹芳托付給了曹爽與司馬懿,然而他們并沒有齊心協力為曹魏集團盡忠效力,而是暗中較勁互相拆臺,各自培養自己的親信勢力,但是曹爽的智慧和司馬懿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那是天地之差,曹爽還總是自以為是地覺得自己的智慧超人一等,他絲毫沒把司馬懿放到眼里,而司馬懿以退為進,他把曹爽放縱的不知天高地厚。而嵇康已看出了此中端倪,他看到曹魏政權已如斷了線的風箏搖搖欲墜,為躲禍端,他就辭官而去。今天,嵇康去而復返,他雖不為入仕做官而來,但是在這充滿腥風血雨的漩渦里,他那一身不屈不撓的傲骨,能否保全得了自己還是個未知。
嵇康來到都城,天子腳下,但他并不是為了做官,而是弄來一把大錘,叮叮當當地打起鐵來。當時,嵇康已經名滿天下,寫就一流的文章,有著高貴的節操。而且他身材偉岸,相貌俊美,人們說嵇康是“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好朋友山濤這樣形容:“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將崩?!?/p>
嵇康打鐵,那可是洛陽一景:嵇康打鐵時,為他打下手的,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向秀,向秀安靜地坐在一旁拉著風箱。爐中的火苗盡情地燃燒著,嵇康赤膊著上身,肌肉一塊一塊兒地緊繃著,怕是比當今的影星施瓦辛格還酷。嵇康與向秀兩人珠聯璧合的配合,引來了眾多的追星者,古代的追星族絲毫不亞于當今時代,嵇康在洛陽打鐵后,洛陽的鐵匠爐就像雨后春筍般迅速發芽蔓延,一時間,大街小巷的健美藝術男人蓬勃而生,他們一個個赤膊了上身,露出他們那堅實的肌肉,追星族們并不管打的農具是否能好用、是否能好賣,他們只是追星一族,他們的目的就是只管掄起大錘跟著感覺走,能和嵇康一樣打鐵那就是他們的驕傲、他們的榮幸。嵇康打鐵時,周圍圍滿了人,除了年輕的小伙還有大姑娘小媳婦,他(她)們一雙雙崇拜的目光隨著嵇康錘打的樂符而興奮不已,只是那時的他(她)們還不懂的簽名拍照,如果他們懂得了這,那嵇康的鐵匠爐就更熱鬧了。
弒君罪名,取得輿論支持,司馬昭欲拉攏嵇康來為他裝點門面,于是指派山濤動員嵇康入仕。司馬昭這是癩蛤蟆穿西服——人模假樣,他明知道嵇康和曹家是親眷關系,他也清楚地知道嵇康是不會給他捧場,但司馬昭偏偏就喜歡背道而馳走偏鋒的刺激,所以他依然讓山濤來勸說嵇康出仕來為他捧場。
“竹林七賢”中,嵇康和山濤都很有“社會背景”。嵇康娶的是曹操的嫡孫女,沛王曹林的千金——曹慧。曹慧出落得亭亭玉立,行動處如弱柳扶風,嫻靜時似姣花照月。因此他與曹魏集團是姻親,山濤與司馬氏集團是姑表親,雖然司馬氏集團與曹魏集團你死我活的為權力爭斗不休,但兩個好朋友的關系,并沒有因為各自的“社會背景”而蒙上陰影。兩個人的志向與愛好是相同的,兩個人的友情也是鋼鐵一般的堅固。
拒絕了這個官職。
嵇康在絕交書中說:“如果我做官,就等于手拿屠刀,會沾上膻腥的血跡,實在齷齪的很?!憋档脑捝綕靼滓怖斫?,但卻深深地刺痛了司馬昭。
嵇康又說:“非湯、武而薄周禮”,司馬昭看到這句話勃然大怒,因為他“做賊心虛”,司馬氏父子擅立皇帝,并以周公攝政自居,還想通過“湯武革命”改朝換代,所以他認為嵇康的話隱含攻擊,從此對他恨之入骨。
惹禍上身。
嵇康對司馬氏反感,對他的爪牙也十分反感。有一次,鐘會帶著一對人馬躍武揚威地來拜訪嵇康。要說鐘會這個人是聰明有余,但心胸不足,當時嵇康正和向秀在打鐵,見鐘會不知好歹地來了,依然是旁若無人,只管叮叮當當地打鐵,這下可把鐘會推向了尷尬的境地。俗話說:“對人忽略是最大的侮辱,最高的輕蔑是無言?!彪p方就這樣僵持了好長時間,鐘會終于堅持不下去了,他面帶怒容,策馬便走。嵇康見鐘會要走了,才開口說:“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本已很狼狽,但也不甘示弱地說:“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倍说囊粏栆淮鸲己啙嵍擅?。鐘會是趾高氣揚的來,灰頭土臉的走。嵇康的無言是對鐘會趾高氣揚的鄙視,從此鐘會對嵇康是恨之入骨,他和嵇康這冤仇算是結下了。
鐘會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他在嵇康以后的生命歷程中,扮演了。
一個重要的不光彩的角色,他這個人真是又卑鄙又猥瑣又狠毒。
且說嵇康之為人是襟懷坦蕩,眼里容不得半點沙子,從來不搞小動作,但正是這種光明磊落的舉動,使嵇康遭到別人的暗算,結果斷送了性命。
時光來到了景元三年(公元263年),一件案子把嵇康牽扯了進來,他的好友呂安的哥哥呂巽[xun]是個人面獸心的家伙,他見弟媳貌美,就生了邪念,他找來幾個婆娘把弟媳灌醉后奸污了。事后呂安之妻羞憤難當,自縊而亡。呂安得知真相,雖恨其兄混賬,但礙于手足情面,只好隱忍不發,只將此事哭訴與嵇康。
呂巽做賊心虛,就一不做二不休,惡人先告狀,向司馬昭誣告呂安,說呂安對母親不孝。
司馬昭一貫標榜“以孝治天下”,而呂巽又是他跟前的紅人,于是他下令將呂安抓起來。
嵇康是一個俠骨柔腸,為朋友兩面插刀的人,為了維護正義,嵇康站出來為呂安作證。但是他的證言不但沒有為呂安擺脫困境,反而連他自己也身陷牢獄。
嵇康被下了大獄,本來已夠倒霉的了,可是他真正的災難還在后面。這時出來一個落井下石的的人,他就是鐘會,他對嵇康前番在街上對他的侮辱一直耿耿于懷,恨之入骨。如今見嵇康出事了,他就想推波助瀾借刀殺人,趁機向司馬昭煽風點火提建議,他勸司馬昭盡快判嵇康死刑,理由是嵇康乃是一條臥龍,不能讓他騰飛。且說司馬昭雖然把嵇康下了大獄,但是他也為難,嵇康是一代名士,為他定罪總的拿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吧!他正在為難,鐘會就送來了計謀,司馬昭聽鐘會說完,于是司馬昭就決定殺嵇康以絕后患。
在魏晉之際要治一個人的罪,并不需要什么法律程序,大將軍司馬昭就是法律。最終嵇康在他四十歲時,他的生命終于走到了盡頭,司馬昭終于把他送上了斷頭臺。
廣陵散曲。
都城洛陽今年的秋天格外的不一樣,秋風瑟瑟,天空經常處于灰暗之中。景元三年秋天的一天,極少出太陽的京城今天破天荒地陽光明媚,紅彤彤的陽光鋪滿了大地。上午,從京城里出來一輛囚車,囚車里坐的是京城的名士嵇康,此時,京城百姓已經轟動,都知道名士嵇康將被處斬,于是得到消息的百姓把京城至刑場的道路圍了個水泄不通,司馬昭緊急調動了京城護衛官兵前來維持秩序。
人們的心揪得緊緊的,人們的心情和天空的陽光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意境,而刑場上嵇康神情卻很從容,嵇康抬頭看看天空,離午時三刻還有一段時間。這時,嵇康幾乎是幽默地說:“既然離行刑還有一段時間,和不利用一下?哥哥,取我的琴來!”
靠近刑場。這龐大的三千余人來自哪里?原來他們是洛陽太學的三千太學生,他們是來為嵇康請愿的,是來為嵇康喊冤的,三千太學生圍住刑場,他們勇敢地迎著刀槍,向劊子手振臂高呼:嵇康無罪,刀下留人!
人們正在騷動、正在喧鬧不止時,只聽得一陣優雅的琴聲從刑場中間傳出,刑場上頓時鴉雀無聲,所有的嘈雜聲都無聲無息。
嵇康神色自若,接過哥哥送來的琴,輕輕調試了一下,開始奏起他最拿手的,也是最心愛的《廣陵散》。霎時間,刑場上一片安靜,壯士赴死,義無反顧、豪俠之氣蘊含在《廣陵散》的每個音符里。也許此曲符合嵇康的性格,所以曲子雖非嵇康譜寫,但嵇康彈奏起來卻是得心應手。他經歷坎坷,早年喪父,家境貧寒,但勵志勤學。文學、玄學、音樂無所不通。
悠揚的琴聲,在刑場上緩緩響起,真正的千古絕響誕生了。嵇康輕緩地撥動著琴弦,完全是用靈魂搏擊靈魂,用尊嚴撥動尊嚴。死亡,便被這沉靜凄婉的琴音擊碎,散落于無盡的深淵,變成了人們驚愕的欽佩和凝視。這種受壓迫者反抗暴君的斗爭精神,經過嵇康的升華,鏗鏘有聲,成為永不散去的《廣陵散》了。
東市刑場,人頭攢動。民眾包括三千請愿的太學生都安靜下來,只聽刑場上空琴曲昂揚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隨著嵇康的手指輕輕地一彈一撥,每個音符都跳入了刑場上所有人的血液,一曲奏完。只見刑場上空一道霹靂劃過,隨之一片烏云飄來,頓時狂風大作,不見陽光,刑場上空落葉飛舞,似乎在向宇宙訴說人間的凄苦。
三千請愿的太學生不管用,民眾的眼淚更是不管用。執行死刑的命令仍如期下達。
這時候,“刀斧手”舉起了殺人的屠刀,“刀斧手”并不是第一次在這里行刑了,然而這一次他們持刀的手顫抖了,他們知道,這一刀下去,一個歷史冤案就要誕生了,刀斧手們也非是冷血動物,他們一樣有血有肉有情感,刀斧手含著眼淚舉起了罪惡的屠刀……嵇康走了,一腔熱血點成綻梅,飄香九天。正所謂“廣陵散絕聞,居士冤海沉?!?/p>
一個英才就這樣無情地被統治者葬送了生命,嵇康時年四十歲。走完了他悲壯的一生。
嵇康,一個“振衣千仞岡”的曠世美男,一個“伏清白以死直”的俊逸才子,像一株挺立青崖間的孤松,永遠傲立于史冊中,為歷代文人所敬仰。
下棋精彩看點——王戎,算盤上的“精靈”
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那么嵇康到底有什么故事呢?隔著淺淺的琴音,今天我們相約竹林七賢嵇康的世界,追尋他壯懷凌霄的斗志。
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人。他幼年喪父,因而母親和兄長嵇喜對他很是嬌寵。但他天資超人,自幼博極群書,尤喜莊老之學。成人后,身高七尺八寸,生偉岸俊美,加之才華橫溢,文章蓋世,時人稱之為“龍章鳳姿”。嵇康的身世和后學,養成了他曠邁不群、高亮任性的個性,在性格上明顯地表現為兩面:一方面崇尚老莊,恬靜寡欲,好服食,求長生;一方面卻尚奇任俠,剛腸嫉惡,在現實生活中鋒芒畢露。
嵇康出仕后,初任為潯陽長,后升為中散大夫,并娶長樂亭公主即曹林的女兒為妻。中散大夫是個虛職,此時的嵇康身為曹魏宗室姻親,對司馬氏黑暗殘暴的統治極為不滿,而他又不愿和腐朽的曹魏集團同流合污,這使他內心十分痛苦。為此,他于正始四年(263年)舉家遷居山陽,以逃避當政者的`拉攏或誅殺。
嵇康寓居山陽后,他的好友阮籍也隨之常來拜訪。嵇康在這里認識了鄰縣河內郡懷縣人山濤,然后嵇、阮、山三人通過相互介紹,劉伶、阮咸、向秀也加入他們其中。當時的山陽縣東北遍植竹林,這些名動全國的大名士認為竹林高勁清爽,中空虛無,與他們的理想和追求相吻合,就定期相約聚會竹林,或酣飲,或賦詩,或高談闊論,或撫琴嘯吟,他們志趣相投,相與友善,形成中國歷史一個獨特的賢哲群體——竹林七賢。
嵇康寓居山陽是為了暫避時事,但他剛腸嫉惡,遇事便發,尤其蔑視那些趨炎附勢的阿諛之徒。在山陽的寓所,他即得罪了朝廷新貴司隸校尉鐘會,為自己埋下了日后的殺身之禍。鐘會是大將軍司馬昭的心腹紅人,他早就聽說嵇康的大名,為了附庸風雅,他輕衾肥馬,帶著一班隨從特地前來拜會嵇康。當時嵇和向秀正在宅前的大樹下鍛鐵。當鐘會他們走到距離嵇康、向秀二人不遠時就停了下來,等待嵇康的迎接。此時,嵇康也從眼角瞟到了鐘會的到來,但他十分鄙夷這種得志小人,就給向秀遞了個眼色,向秀會意,二人就繼續叮叮當當地埋頭干活。鐘會等了好大一會兒,開始認為嵇康沒有看到自己,又是咳嗽,又是跺腳,半天才明白人家是根本不屑理睬自己,很是尷尬。正要恨恨地上馬離開,這時嵇康抬起頭來,譏諷地問道:“聽到什么來了,又看到什么走了?”鐘會又羞又惱,咬著牙回答說:“聽到所聽到的來了,又看到所看到的走了!”
景元元年(260年),嵇康的好友山濤由吏部選曹郎升任散騎常侍。山濤認為,惟有讓嵇康這種富有學識的人來繼承自己的前職,才能為朝廷選拔出德才兼備的官吏來。于是,他上書司馬昭,舉薦嵇康。司馬昭其實也很想拉攏嵇康這種名望很大的人來體現自己的任人惟賢,當即準允。但當這個消息傳到嵇康的嵇康的耳朵里時,他卻十分惱怒,憤然作《與山巨源絕交書》。這篇洋洋灑灑千余言的文章,在陳說自己性情疏懶、不喜作官的同時,公開表示不與司馬氏集團同堂共室的絕決態度,公然蔑視司馬氏推行的虛偽禮教,揭露司馬氏企圖篡位奪權的野心,從而正式開罪于司馬氏集團。
景元三年(262年),嵇康因呂安“不孝案”牽連入獄。嵇康的不合作態度雖然觸怒了司馬昭,但他顧忌嵇的名望,在殺與不殺之間十分猶豫。這時,鐘會進言說:“嵇康是條臥龍,大將軍要得天下,他是最大的隱患,因此您絕不可有婦人之仁?!彼抉R昭于是下令處死嵇呂二人。消息傳出后,三千太學生赴朝請命,企圖留下嵇康作他們的老師。司馬昭更加畏懼嵇的威望,下命盡快行刑。
景元三年深冬(263年初),嵇康被處死在洛陽東市。行刑前,嵇康顧視日影,看看時辰未到,就對監斬官說道:“可否與我找張琴來?”琴很快被送來,嵇康席地而坐,神色自若地彈起古曲《廣陵散》,琴音悲慷清冽,昂揚激越,直上云霄,回蕩天際。曲終,刑場久久沒有聲息。許久,只聽嵇康嘆道:“從前,袁孝尼要跟我學《廣陵散》,我沒有教他。從此以后,此曲將成絕音!”言畢,從容就戮,在場之人無不唏噓悲嘆。
潛龍育神軀。躍鱗戲蘭池。延頸慕大庭。寢足俟皇羲。慶云未垂景。盤桓朝陽陂。悠悠非吾匹。疇肯應俗宜。殊類難徧周。鄙議紛流離。
轗軻丁悔吝。雅志不得施。耕耨感寧越。馬席激張儀。逝將離羣侶。杖策追洪崖。焦股振六翮。羅者安所羈。浮游太清中。更求新相知。
比翼翔云漢。飲露餐瓊枝。多念世間人。夙駕咸驅馳。沖靜得自然。榮華安足為。
山濤是三國曹魏至西晉時期的名士,是竹林七賢之一。雖入仕較晚,但頗受重用。但是他不貪戀權位,屢求遜位而不被批準。晚年時,位列三司,清貧而終。
山濤生于205年,卒于283年,是三國曹魏至西晉時期有名的政治家,是竹林七賢之一。山濤自少時就卓爾不群,顯現出了非凡的才華。但是他寧愿掩飾自己的才能,隱居于鄉間也不愿出仕。所以,他到了四十歲,才開始做官。
當時,被押赴刑場的有兩個人。
前面一輛囚車上,站著身材修長的嵇康;后面一輛囚車,拉的是嵇康的朋友呂安。兩人是好朋友,雖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卻要同年同月同日死了。
因為是處決名士,老百姓都來看熱鬧,刑場就設在洛陽東市,也叫馬市。人們從建春門出來向東,走一段路到了東石橋,再往橋南,就看見斷頭臺了。向秀的心,隨著那一刀砍下去,就已經碎了、裂了、麻木了。
不久,朝廷果然請他出來做官了,盡管他不愿當官,但也不敢拒絕,他只好從隱居狀態中走出來,又一次來到洛陽。
其間,向秀的人格經歷了痛苦的分裂。人格分裂,是當時的文人普遍面臨的問題。魯迅先生也曾提到這個問題,他在《為了忘卻的紀念》中,還提到向秀的《思舊賦》,用以隱喻自己身處險境和不屈的心志。向秀屈服強權后,先后擔任了“散騎侍郎”、“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等職,完全是可以諒解的。
可是,向秀“在朝不任職,容跡而已”。這一點很像東漢末年的徐庶――徐庶之母為曹操所拘,不得已他進入曹營,但他不發一言,不獻一策,以沉默來對抗強權。向秀也是這樣。
向秀是主張無為而治的,所以他做官之后不做事,消極無為,但他的內心很痛苦。陳寅恪先生說向秀“在嵇康被殺后,完全改節自圖,棄老莊之自然,遵周孔之名教”,但細讀向秀的《思舊賦》,字里行間充滿了刻骨之痛,暗示著他的不甘與憤懣,所謂的“改節自圖”,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于是,在熱鬧背后,他陷入深深的孤獨。這種孤獨,有時得靠圈內人士從情感上來化解。山濤、阮咸、向秀、王戎,入晉后都做過官,大家在政治舞臺上互相扶持,體現出深厚的友誼。如山濤就曾舉薦過嵇康、阮咸、向秀擔任要職。還有,常居要位的王戎與嵇康修好,兩人能相處20年,這些都說明“竹林七賢”是一個團體,大家彼此是有照應的。
在性格上,七個人盡管都很放縱,但性格還是略有不同的。嵇康、阮籍、劉伶、阮咸,這四個人始終喜歡老莊,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儒家與道家的合一。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他的兒子稽紹體態魁偉,聰明英俊,在同伴中十分突出,晉惠帝時,稽紹任侍中,時值“八王之亂”,朝廷北征,嵇紹因天子流亡在外,接奉詔書馳往行駕住處。恰逢朝廷軍隊在蕩陰戰敗,惠帝負傷,百官及眾侍衛潰逃,只有嵇紹正冠扶帶,挺身保衛惠帝。后稽紹被叛軍殺害,血濺到惠帝的衣服上,惠帝為他的死哀痛悲嘆。等到戰事平息,侍從要浣洗御衣,惠帝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被B的忠義得到了后世歷代君主的肯定,杜甫、文天祥等人亦在詩作中贊揚稽紹的忠烈。當年稽紹初到洛陽時,有人對王戎說道:“昨于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薄苞Q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豎子成名。
出自《晉書·阮籍傳》,“(阮籍)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比罴甯咦载?,放蕩不羈,觀古戰場,感慨萬端,發廣武之嘆,認為秦末沒有真正的英雄豪杰,于是像劉邦那樣的人,也竟得勢成名。后世對此嘆爭論頗多,蘇東坡認為,“傷時無劉、項也。豎子指魏晉間人耳?!睍r過境遷,一晃千年,阮籍的這句話到底是說楚漢相爭時期“無英雄”還是作者身處的'時代“豎子成名”,今人已無從考證了,恐怕只有阮籍本人知道了?,F以“豎子成名”形容庸人得志,或感嘆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
題鳳在門。
嵇康與呂安是莫逆之交,“每一相思,千里命駕”。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嵇康之兄嵇喜出來接待,姿態甚恭。呂安不進門,只是在大門上題“鳳”字后離去。嵇喜不甚理解,心想鳳乃鳥王,意喻吉祥,以為呂安在恭維自己,甚是高興。嵇康回來看到此字說:“‘鳳’字凡鳥也?!眳伟脖疽馐钦f嵇喜與其弟嵇康相比是個“俗”人,諷刺嵇喜不過是只平庸的凡鳥。題鳳在門有表面贊揚、暗地里譏諷之意。順便一提,嵇喜被稱為“有當世才”,晉時歷任江夏太守、徐州刺史、揚州刺史、太仆、宗正,也堪稱一代人物,但過于注重官場,不為清流所重。
廣陵散絕。
這位客人向嵇康借琴彈奏一曲,曲音渾厚堅實,聲調絕妙不凡,是為《廣陵散》。嵇康向這位客人求譜,客人說,傳譜不難,但要求嵇康不將曲譜傳與他人,嵇康應允。傳罷,這位高士飄然而去。嵇康為人巖巖如松,介然不群,蔑視權貴,為偽士所不容。嵇康與呂巽(字長悌)、呂安(字仲悌)兩兄弟交好,后因呂巽強占弟媳徐氏,呂氏兄弟相交惡。呂巽誣告呂安“撾母”不孝,嵇康憤憤然寫下《與呂長悌絕交書》為友辯護,以司馬昭為首的權貴偽士以此為借口,將嵇康與呂安一同迫害入獄。嵇康被捕,全城嘩然,洛陽三千太學生為嵇康請命,愿以嵇康為師,以救嵇康,朝廷不允。嵇康臨刑前,托孤于山濤,神氣不變,索琴彈曲《廣陵散》,曲畢,感慨《廣陵散》即將從此湮滅,場面悲壯,舉國大慟?!皬V陵散絕”常比喻優良傳統斷絕或后繼無人。
璞玉渾金。
山濤,字巨源,“竹林七賢”中年齡最大的一位,早孤居貧,少有氣量?!爸窳制哔t”多以做官為恥,但山濤曠達致遠,追循“君子和而不同”。在曹魏時期,山濤目睹政權內部的殘酷斗爭,拒不出仕;司馬昭掌握政權后,山濤年至不惑,才開始為官。他雖身在官場,但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令人欽佩。山濤由選曹郎調任大將軍從事中郎時,想薦舉嵇康代其原職,嵇康拒絕山濤引薦并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山濤深知嵇康為人,毫不介意。后嵇康受誣入獄,臨刑前托孤于山濤,山濤毅然接受,將嵇康的一對兒女撫養成人,后還推薦嵇康之子嵇紹為官。山濤于亂世為官,能堅持獨立人格、堅守為人底線,實屬不易,王戎盛贊:“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薄拌庇瘛笔俏唇浫斯さ褡恋挠?,“渾金”是沒有冶煉過的金子,人們往往追求金石華麗的外表,卻看不到璞玉渾金的內在高貴?!拌庇駵喗稹北扔魈烊幻蕾|,多形容人品質樸質純良。
山公啟事。
曹魏時期,山濤任吏部選曹郎,西晉政權建立后,晉武帝司馬炎任他為禮部尚書。十多年來,山濤在此位上選賢舉能。每有官缺,山濤就啟奏若干名人選,得到晉武帝授意后,再對晉武帝青睞的人才予以安排。因此,在群臣看來,不少新入職的官員并非是眾臣所薦舉的,而大家又不知武帝的真實意圖,遂多以為是山濤自意安排的。所以,有些大臣就在皇帝面前說山濤的壞話,晉武帝也不明真相,給山濤寫了一封手令:“夫用人惟才,不遺疏遠單賤,天下便化矣?!倍綕龑Υ瞬灰越忉?,仍一如既往。一年以后,緋議即止。山濤對所薦之人都加以點評,將人才的出身、簡歷、分類、考核情況等寫成“啟事”供皇帝參考,時人稱之“山公啟事”,以示山濤會做官、辦事認真。
山濤字巨源,似乎這名字就設定好了他一生,無論是文化造詣上,還是官場政治上,他都是當得上“巨”之一字:身處竹林列七賢,近居廟堂為高官。就連識度——見識氣度也絕配那“巨”字,他的妻子在把他和阮籍、嵇康比較時便說過:“你的才氣不及他們,但識度勝之?!?/p>
他是竹林七賢中第一個真正走出竹林和司馬氏合作的人。毋庸置疑,他受到的壓力絕非常人所能接受。嵇康當時便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指名道姓,直接把山濤貶為一介屠夫,說他自己的手占滿了血腥污穢還要拉別人一起操刀。朋友的不理解和怒責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想必更痛苦的還是山濤他自身的掙扎和矛盾。畢竟能和阮籍、嵇康這般人走到一起的必然不是那只顧追名逐利的俗子。
應該說山濤是掙扎過的,是選擇那些隱逸的生活和出色的好友,還是選擇民生、國家和功名?山濤最終選擇了后者,這個選擇要求他必須放低自己的原則,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都要能與之融合而處,不復竹林中把酒閑散的情調,也不及與好友揮琴長嘯的自在。官場之中有太多爾虞我詐,他小心翼翼的同時要掙扎著接受那些骯臟。
總是會把山濤和薛濤弄混,不過這兩人均是有才,又同為無奈屈協于濁世,一個是可愛的男子,一個是可愛的女子,有時候會想,他們若生在同一時代,可否作令人羨煞的比翼,連“洵美且異”的連理?又是怪念頭。
二、王戎。
“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
多么靈動精巧的話。有妻如此,王戎是有福的,更不難看出,他同他妻子一樣,是個靈動精巧的人。
身為高級知識分子,王戎選擇的不是加官晉爵、爭取功名,相反他做了個商人。巧妙而矛盾:一邊是社會頂端的知識分子,受人尊敬;一邊又是社會底端的商賈之輩,受人鄙薄。甚至連娶妻也不娶書香門第的女兒,反娶商賈之女。我忍不住要猜測這是不是他對整個世俗的嘲諷。以這樣尖銳的矛盾完成這樣巧妙的諷刺,這怕在中國史上難尋其二。
說起來他是竹林七賢中最遭后人詬病的——因為愛財。但想必他自己是不在意別人的諷語的,他愛財愛得坦蕩蕩,更不掩其吝嗇,賣李子要鉆核,嫁女兒還討債,侄子結婚送件單衣婚后又要回來。每每想到他和他妻子,一個老翁,一個老嫗,挑燈夜戰銅板,津津樂道地籌數家資,我就忍不住要樂上一把?!妒勒f新語》中9篇《儉嗇篇》,他一人就占了4篇。不怪阮籍酒正酣時要罵他:“你這個俗物中途又來,真是掃人雅興?!?/p>
但換個視角來說,王戎也很有意思的。你看阮籍那般罵他,他還不慍不怒,摸摸鼻子自找臺階:“你們這幾個雅士的興致也未免太容易被人敗壞了?!痹溨C的動作加上幽默的語氣,到底還是個可愛的人,壞就壞在太吝嗇,從小時就精怪、不厚道,弄得聲名狼藉,貶為俗物。但若無這吝嗇,也自然沒這精細的怪與可愛。
——若是不怪又何必作那竹林七賢?
三、劉伶。
看到劉伶就會想到左思,兩人都是相貌極丑卻也兼負才情,還放情肆志,同樣有魏晉名士之風,同樣行趣事萬千。很不謙虛地說,劉伶絕對算得上最愛酒之人,只怕酒量在文人之中也是無人能出他其右。這種人,是為了酒可以連命都不要了的?!稌x書?列傳十九?劉伶》記載劉伶常駕鹿車,攜美酒,一路痛飲。還帶了個仆人,讓仆人扛把鋤頭,吩咐仆人道:“死便埋我?!睈劬浦了?,如此放浪形骸,可見其灑脫。
記得前些日子與人爭論竹林七賢之事,他評之“無稽”,還引了劉伶來客不著衣之事——其時值劉伶任建威參軍,一日于家中一絲不掛地飲酒,有客人來訪,他也不回避穿衣,還狂笑道:“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褲衣。諸君何為入我褲中?”
當時尚未找到駁斥之語,如今細細想來,不由要贊劉伶聰明。
劉伶此行難免有荒唐之嫌,但若來客是友,必然不會以此驚乍,老友了解劉伶,自也是習慣于他的“荒唐”之舉;便是生人,若能釋懷,也必是可結交一番的友人。若來客非友,這一句就成了絕妙的諷刺,是漂亮的逐客令。
——事是逸事,問是巧問,自然也只為趣人所設,不是讓俗子來攪和的。
何必說他無稽下流?倒應問問自己是不是他眼中俗子。
四、阮籍。
始終不能忘記阮籍吐的那數升血。每一滴都是痛心,每一滴都是傷懷,每一滴都是真情,每一滴都是對那濁世的洗禮和反諷。
阮籍的逸事很多,每一件均是至情至性。
送嫂子歸家,別人笑他不懂禮法,他不在意,只說:“禮法豈為我輩所設耶?”淡淡的語氣,連不屑都是漫不經心的,這是對司馬氏所謂以名教治天下的虛偽的一種對抗。
《晉書》中記載他“性至孝,母終,正與人圍棋,對者求止,籍留與決賭。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升。及將葬,食一蒸肫,飲二斗酒,然后臨訣,直言窮矣,舉聲一號,因又吐血數升,毀瘠骨立,殆致滅性?!?/p>
有的人看的不全,只道他喪母還與人下圍棋,不顯傷心之色,詬病他不孝。
當母親逝亡的消息傳于阮籍之耳,不是不悲傷,只是棋局未完酒未盡。他的悲傷藏得很深,是下到棋里去的了,飲酒是為澆愁。是因為在座多俗人,所以他才不肯流露真情?許是吧!本性里的驕傲清高在潛意識里阻止他在那么多俗人面前痛苦的,他默默壓抑這傷痛,連后來的大食酒肉也是壓抑,用我們現代的說法是以暴飲暴食消除悲傷。然,終不可抑,吐血數升。
這種隱匿而真切的悲慟是與那些人前盡喪悲泣、人后瓜分遺產的偽君子形成的鮮明對比。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對比反襯出那些偽君子的道貌岸然,所以更不容見于那些只拘禮法的俗士和小人吧?才有了指責他不孝的言論。
可以說阮籍是孤獨而寂寞的,鮮少有人真正理解他,這種不被人理解的孤獨他雖面上若不在意,但這孤獨是蛀進骨子的痛。所以當嵇康抱琴攜酒而來,“籍大悅,乃見青眼”。當嵇康為他奏曲、陪他飲酒時,他心中的感動和震撼是無以言說的,所以結了這忘形之交??梢哉f嵇康是他這一生惟一一個真正的朋友,在嵇康死后,孤獨加上失落,一起砸回,阮籍是受不住的。
阮籍死前曾對自己的兒子說:“阮咸已經入了我這一流,你不要再學我了?!蔽也恢肋@是要有多大的無奈才說得出的話,所有難言之苦經這一句全部道出,否定了他那一生。
如同歷史上的文人,阮籍是矛盾的。雖然在最后他否定了自己一生,但同樣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悔!
五、阮咸。
阮咸雖然是阮籍的侄子,但他和阮籍卻有著不同的性格,他是豪爽而幽默的。
當盛夏七月,富人們忙著曬衣物以炫耀時,阮咸也不急不忙地晾曬了一條粗布褲頭于街邊,末了,別人驚問,還不以為然地聳肩攤手道:“未能免俗,聊復爾兒?!?/p>
未能免俗?好一句“未能免俗”!是未能免俗還是已經破俗?
世人糊涂,偏發俗問。還不聰明,沒聽明白,阮咸在笑他呢!
阮咸的豪爽和幽默從他的“與豬共飲”中也是可以看出的:諸阮皆能飲酒,仲容至宗人間共集,不復用常杯斟酌,以大甕盛酒,圍坐,相向大酌。時有群豬來飲,直接去上,便共飲之。(《任誕篇》)。
阮咸是妙人。以大甕盛酒,見其豪爽;時有群豬來飲,直接去上,便共飲之,見其幽默灑脫。人豬同好酒,人是妙人,豬是趣豬,人豬同好酒,共飲又何妨?倘若換作那般凡夫俗子,只怕阮仲容反倒還要不樂意了。
六、嵇康。
終于寫到我最喜歡的嵇康,卻不知道從何下筆,明明已經是爛熟于心的故事卻理不出頭緒,生怕寫得俗了,配不上這個男子,反倒辱沒了。
——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晉書?嵇康傳》這樣描繪他。
最開始時覺得他應是著一身白衣,在微光中散出一種白新的銳意,是他清高的氣韻,隱隱中帶一抹孤傲;后來又覺得白衣應是舊的,洗了多篇,以至不再發亮,還泛了些舊舊的黃,很淡很淡,淡出一抹光暈,像是從那逸中開出了朵朵白菊,柔和并給人舒適之感。
倒是我自己糊涂了。
不知道怎么說嵇康的收稍??此驹谛膛_上而無畏懼,還有三千太學生為之請命,從這一面上來說,是風光的。但還是忍不住的心疼心酸。
——他生命的盡頭,手中不是他的筆,不是他的琴,不是他的酒,不是他的鐵錘,只有一根鐵鏈銬住他空空如也的手,握著抓不住的空氣,貫過去的'風,飄逸輕靈而迅捷,像他的一生。
不知他看到三千太學生為他請命,心中會是何等滋味。應該有欣慰吧,有了這么多的肯定,他最后一段路走得那么堅定而平靜。似乎不忍《廣陵散》那樣的名曲一落,他“手揮五弦”遺名曲。
樂音起伏,有些雜亂。
——那日小人鐘會前來拜訪,喧囂混雜,他眉頭微蹙,不理不睬,不留面子就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拂袖而去。
樂音回蕩,清泠動人。
——是他和向秀、呂安與林間把酒,琴音泠泠,回繞于翠竹之間,久久不去。
樂音高昂,微帶怒顏。
樂音低沉,哀傷凄冷。
樂音婉轉,漸至收稍。
——他眼望三千太學生,指微顫。
音竭,曲終,他長嘆起身:“《廣陵散》如今絕矣!”
都落幕了,竹林把酒之閑,路邊打鐵之樂,友人相交之歡,從完美的開端到完美的收稍。嵇康摔琴,從容赴死——如何?你司馬氏自以為掌上權便可令我七尺男兒折腰?如何!不過一死,我又何懼。
——《廣陵散》如今絕矣!
千年歷史長河彼岸,那個翩翩濁世佳公子仰天長嘆,而于今世,我們以仰望的姿勢去看去聽去想像,也不得不同嘆——《廣陵散》如今絕矣!
七、向秀。
向秀的印象是和嵇康連在一起的,他是那個會在嵇康打鐵時陪嵇康說說話的人,有時也會打打下手吧,但一身儒裝很快便被汗水浸濕,畢時舉袖擦額。
不知是不是因為他的名字,他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清秀”,原本應該用來修飾女子的詞,用在他身上卻有了一份男子的儒雅和智慧。他給人的感覺不是大咧的灑脫,而是一種干凈清爽的瀟灑。比之于山濤,他少一分大志;比之于王戎,他少了一分精細;比之于劉伶,他少了一分放情肆志;比之于阮籍,他少了一分恃酒放曠;比之于阮咸,他少了一分豪爽幽默;比之于嵇康,他少了一分爽朗清舉。但向秀便是向秀,他自有他的雅淡和冷靜,雖是少了一分放浪形骸,但多了一分書生的清秀文弱。
他是聰慧而冷靜的,《晉書》上說他“清悟有遠識”,他既沒有像山濤一樣追求功名,也并不像嵇康他們太沉醉于自己的生活。如果說七賢中有一個“局外人”,便一定是他。
局外人——不是說他不入局,而是說他看的最為清楚。向秀是明白那些林中之日不可長存的。當嵇康孩子一般惹盡麻煩時,他是看得很清楚的,幾次欲言又止,一方面他太了解嵇康,知道勸說無用且會使兩人橫生隔閡,另一方面他自己也不愿意以這些俗世之語壞了竹林的清泠。他不愿意打破那些林間把盞、交心、揮琴、長嘯的美好日子,那是竹林七賢共同的快樂和美麗的夢。向秀是比任何一個都要珍惜這場夢的,因為他最清楚地知道這夢有多易碎。
想必他自己也是沉溺到這場夢里的吧,所以縱心間明白,卻依舊是可與嵇康“相對欣然,旁若無人”。然而當嵇康死后,向秀清醒地認識到這夢臨近破滅了,所以一年后便應司馬昭之意出仕洛陽。
不知道途經以前和嵇康、呂安一起住過的竹林時,他心中會是怎樣的痛。都破滅了,物是人非,只能思舊,只是“思”,思念的思,思想的思,真正寫出來又是另一種欲言不敢言的悲哀。這悲哀不僅僅是在寫《思舊賦》的時候有,在司馬昭諷他,他不光要忍下來,還要低聲下氣地去恭維司馬昭時更甚。
向秀的心,在那夢幻般的快樂消逝后就已死了大半,剩下的那些是不夠他再用以反斥司馬氏的。
比之嵇康從容赴死的漂亮收尾,向秀的結局是委屈的,甚至有那么一點窩囊。
曾有一個朋友說竹林七賢都比較孩子氣。是的,真是像小孩子的一群怪人。說他們像孩子不僅是因為他們孩子般的執著和脾性,更因他們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若將竹林比作琴膽,那七賢便是古琴之七弦,舉手抬足間,揮七弦,奏名曲,氣韻自生,交響映襯,與林間翠竹中繞了千遍,漸融作一曲絕妙聆樂,沖破那魏晉灰天,無處一片竹林的清明。然,再向外展散,便被那烏云反彈而回,砸斷琴弦,砸破琴膽。一把稀世珍琴就這樣壯烈地破碎。
七弦古琴名士彈?!扒佟睔?,士“亡”。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暑??釤?。讀本讓心安靜的好書《竹林七賢》。細細品味,清風徐來。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不同于一般介紹“竹林七賢”的作品。在這本書中除了有記錄七賢人物生平,軼事的文字,還有七賢人際關系圖譜,他們寫的詩,創作的繪畫和書法作品。還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物以及大量史料。
以前對魏晉南北朝并不了解。歷史書上學到的知識也很有限。倒是這兩年接觸與藝術和美學相關的內容。才了解到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特別值重要的時期。雖然它不如唐,宋享有盛譽,卻在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中,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竹林七賢”是魏晉南北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們在亂世之中,用內心的智慧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當然每個人擁有不同的命運和結局,但在他們身上都能看到“魏晉風骨”。那種脫俗的言行,豁達的處事,飄逸的氣度都成為后人膜拜的對象。書中除了解析“竹林七賢”的人生哲學,還將魏晉南北朝這一特殊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加以思辨,從而讓我們更好地了解那個時代,那群人。
以前古文學習中,常提及“魏晉風骨”一詞,但對何為“魏晉風骨”不甚明了。文中有魏晉時期的衣食住行,魏晉名士的生活細節小考,聊到音樂,繪畫,書法……各種與美學相關的細枝末節,讓我們看到了文化與生活,美學與生活的關系。當時的任誕之風,清談之風,飲酒之風,服藥之風,玄學思潮盛行。名流雅士無論在何種境遇下都有一種講究,這也許就是傳承在他們血液中的貴族精神。
魏晉大時代有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百年動蕩,戰亂不斷,皇權與門閥制度的斗爭一直都沒有停止。在這個黑暗的時代背景中,人們渴望精神上的慰藉。佛教的流傳帶來了中西文化的交流。雖然當時在北方發生過滅佛運動,但由于當時佛教并沒有太影響朝廷的政權和經濟,所以也日漸興盛。而且,歷代帝王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儒釋道三家融合,漸漸形成了思想上的繁榮,這也為盛世唐朝奠定了基礎。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魏晉南北朝都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思想財富。那群知識分子內心的驕傲表現在他們的創作中。書中用魏晉南北朝與文藝復興作比較,深以為然。文明的進步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都需要一群有識之士。奇怪的是地球歷史上同一段時間,出現了許多非常了不起的人物,為人類文明的進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此外本書還收錄的魏晉名士書法珍品近30幅,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蘭亭集序》(唐馮承素摹本),王獻之《中秋帖》,王《伯遠帖》,趙孟《劉伶酒德頌》等名作,還有歷朝精品畫作近50幅,孫位《高逸圖》《北齊校書圖》,顧愷之《洛神賦圖》,仇英《高山流水圖》《松林六逸圖》等。高品質的印刷,精致的排版,讓我們欣賞到大量的藝術珍品,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
"竹林七賢"指的是晉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們放曠不羈,常于竹林下,酣歌縱酒。其中最為著名的酒徒是劉伶。劉伶自謂:“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酒譜講述劉伶經常隨身帶著一個酒壺,乘著鹿車,一邊走,一邊飲酒,一人帶著掘挖工具緊隨車后,什么時候死了,就地埋之。阮咸飲酒更是不顧廉恥,他每次與宗人共飲,總是以大盆盛酒,不用酒杯,也不用勺酒具,大家圍坐在酒盆四周用手捧酒喝。豬群來飲酒,不但不趕,阮咸還湊上去豬一齊飲酒。劉伶曾寫下《酒德頌》一首,大意是:自己行無蹤,居無室,幕天席地,縱意所如,不管是停下來還是行走,隨時都提著酒杯飲酒,惟酒是務,焉知其余。其它人怎么說,自己一點都不在意。
別人越要評說,自己反而更加要飲酒,喝醇了就睡,酲過來也是恍恍惚惚的,于無聲處,就是一個驚雷打下來,也聽不見,面對泰山視而不見,不知天氣冷熱,也不知世間利欲感情。劉伶的這首詩,充分反映了晉代時期文人的心態,即由于社會動蕩不安,長期處于分裂狀態,統治者對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澆愁,或以酒避禍,以酒后狂言發泄對時政的不滿。另據史料記載,魏文帝司馬昭欲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馬昭沒有機會開口,逐作罷。這些事在當時頗具有代表性,對后世影響也非常大。
可是,當時整個社會卻是灰暗的,沒有歡樂可言。
那時洛陽城里有好多槐樹?;睒淙~子小,秋風一起就落了,灰灰黃黃地落了一地。街道兩側全是灰色的房子,穿著灰色衣服的老百姓,在街頭慢慢走著,使整座城市顯得了無生氣。
所以,向秀的心情是不可能愉快的。他很少說話,就是寫起來文章來,也是吞吞吐吐的。魯迅先生在《為了忘卻的紀念》一文中說:“年輕時讀《思舊賦》,很怪他為什么只有寥寥的幾行,剛開頭卻又煞了尾?!?/p>
魯迅怪罪的這個“他”,就是向秀。這篇《思舊賦》,是向秀在嵇康被殺后寫的紀念性文章。在那種“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的黑暗中,向秀寫文章剛開頭就結尾,閃爍其詞,是可以理解的。
向秀是河內懷縣人,也就是今天的焦作市武陟縣人。他出生于公元227年,于公元272年去世,活了45歲(向秀生卒年份有爭議),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洛陽和修武度過的。向秀在思想上推崇老莊,行為也極似莊周,少年時就想為《莊子》做注釋。
當時,為《莊子》做注釋的已有十幾個人,出版的書也有十幾種了,但向秀讀了以后都不滿意。他認為,這些注釋遠遠沒有把莊子的思想闡釋出來,只是在語言和章句上做了一些皮毛工作。他決心弘揚莊子學說,重新進行注釋。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好朋友、大學者嵇康。嵇康說:“我看不必了,這部書不需要再注釋了。再注釋,就會影響讀者領略書中的神趣了?!?/p>
向秀很執著,沒有聽嵇康的,他堅持注釋《莊子》,結果把莊子的思想表述得十分出色,把以往人們沒有發現的妙思奇趣都挖掘出來了,于是社會上出現了《莊子》熱,大家紛紛重讀《莊子》??上У氖?,還沒有注釋完《莊子》他就去世了。他所有的遺稿由兩個兒子保管。
當時,他的兩個兒子年齡尚小,看見郭象來拜讀遺稿,他們就把遺稿給了郭象。郭象發現向秀還有《秋水》、《至樂》兩篇沒有注完,他靈機一動,就把全部書稿重新整理一遍,略加了一些自己的觀點,然后以自己的名義“出版”了,郭象從此聲名鵲起。1000多年來,后人一談到《莊子》的注釋,就將郭象奉為大家,而忽略了向秀的功勞。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例之一了。
相對于“竹林七賢”的其他六位而言,向秀的名氣不夠響亮,《世說新語》里有關他的故事也不多。其實,向秀十四五歲的時候,文章已經寫得很好了?!爸窳制哔t”的老大哥山濤,聽說向秀早慧,就專程拜見向秀。兩人一見面,山濤就發現這位少年果然超凡脫俗,就如同“已出塵埃而窺絕冥”一樣,兩人遂成忘年之交。經過山濤的引薦,向秀又認識了嵇康、阮籍,幾個人就同為“竹林之游”。向秀雖然沒有完整的文集傳世,卻是少有的大哲人、大文豪。他的一部《莊子注》,時人稱贊“妙析奇致,大暢玄風”。他的好朋友呂安讀后感慨道:真乃“莊周不死矣”!他在注釋時體現出的新思路,令后人難望其項背。他的《難養生論》,和嵇康的學問比起來,也難分高下。他的《思舊賦》,更堪稱絕唱。
劉伶(約221年-300年),字伯倫,沛國(今安徽宿州)人,魏晉時期詩人。
曾為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的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罷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蔑視傳統“禮法”,是竹林七賢社會地位最低的一個。
魏正始年間,劉伶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他們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于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興、象征、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劉伶今唯存《酒德頌》文一篇,《北芒客舍》詩一首。
文學特點:
文章行文輕靈,筆意恣肆,刻畫生動,語言幽默,不見雕琢之跡。本文既是魏晉玄學崇尚自然,反對“名教”思想的集中反映,也是劉伶自身的寫照;也蘊涵了豐富的中國文化傳統。劉伶在《酒德頌》:“唯酒是務,焉知其余!”意思是說:“只是沉湎于杯酒,不知道其他的?!盵8]表達自己的思想,對世事的態度,思想超脫世俗、蔑視禮法的鮮明態度。
軼事典故。
杜康造酒劉伶醉。
某天,劉伶路過杜康酒坊門前,抬頭看見門上有副對聯,寫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橫批寫著:不醉三年不要錢。
對于一向好酒的劉伶來說,這還了得。于是就進去喝了三碗,結果一回到家就醉了。三年后,劉伶酒醒了,見如此好酒,就喝開了,左一碗,右一碗,一口氣一連喝了一百零八碗。夫人見狀也喝了杜康的酒,于是一起從此長眠。孩子們便和杜康一起,把劉伶夫婦埋進地里,還立下了一個墓碑。上面寫著:劉伶之墓。
轉眼一百多年過去了。這一天,杜康來到了劉伶的墳上,挖開墳墓,推醒了劉伶夫婦,引著他們飄遙踏云而去。從這以后,杜康就成了酒神,被造酒人供奉為師祖。而劉伶,也變成了品酒大師,所以民間才流傳著這么一句佳話,就是“杜康造酒劉伶醉”。
劉伶醉酒。
有一次,他的酒病又發作得很厲害,要求妻子拿酒,他的妻子哭著把剩余的酒灑在地上,又摔破了酒瓶子,涕泗縱橫地勸他說:“你酒喝得太多了,這不是養生之道,請你一定要戒了吧!”劉伶回答說:“好呀!可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沒法戒酒的,必須在神明前發誓,才能戒得掉。就煩你準備酒肉祭神吧?!彼钠拮有乓詾檎?,聽從了他的吩咐。于是劉伶把酒肉供在神桌前,跪下來祝告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闭f完,取過酒肉,結果又喝得大醉了。
嗜酒如命。
竹林七賢里的每一個人都喜歡喝酒,但劉伶卻獨以酒而聞名,可見他的酒量之多。他的喝酒,或許同阮籍一樣,是因為受逼于黑暗的政治,污濁的社會,但他確能沉醉在酒鄉的混沌世界中,不像阮籍、嵇康是充滿著憤懣之心的,阮籍甚至還在酒后吐了血。他喝酒的方式也是極其豪邁的。伴隨著狂飲而來的,自然是行為上的放蕩。
他的家庭是很窮困的,但他并不以為意,反而嗜酒如命。
《晉書》本傳記載說,他經常乘鹿車,手里抱著一壺酒,命仆人提著鋤頭跟在車子的后面跑,并說道:“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彼染迫缑?,放浪形骸由此可見。
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跟鎮上的人吵架,對方生氣地卷起袖子,揮拳就要打他,劉伶卻很鎮定從容地說:“我這像雞肋般細瘦的身體,那有地方可以安放老兄的拳頭?!睂Ψ铰犃?,笑了起來,終于把拳頭放了下來。
縱酒放達。
劉伶,字伯倫,又稱酒仙,是魏晉時期的詩人。因為與阮籍、嵇康、山濤、向秀、王戎和阮咸七個人經常在山陽縣的竹林之下相聚,被世人稱為“竹林七賢”。劉伶是他們七人之中社會地位最低的一位。
劉伶身材矮小,容貌丑陋。平時沉默寡言,不喜與人交往。然而矛盾的是,他的性情豪邁,不拘小節與阮籍、嵇康兩人特別聊的來。他的主要作品有《灑德頌》和《北芒客舍》,文學風格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頗有建安之風骨,但是由于當時的西晉,管制較嚴,因此他的文字又采用了比興、象征等一些修辭手法,隱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他的文章輕靈肆意,語言幽默,對人與景地刻畫都不看不見有雕琢的跡象,仿佛渾然天成。
魏晉時期,曹丕篡漢,司馬炎篡魏,許多殘酷不人道的事情不斷的發生,也因此有許多魏晉的名士像孔融、禰衡、楊修、何晏都是被害死的。這種極其險惡的政治環境,許多士人都認為無法匡時濟世,對時事往往是諱莫如深,唯恐避之而下及,只有詐聾扮啞、寄情酒色、相聚談玄還能夠避災禍。于是,一般借助于清談形式以回避政治的退隱之風盛行開來。阮籍、嵇康等人,基于對世事的共同感受和對自身生命的優慮,共結為“竹林之游”。
“竹林七賢”指的是晉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1、阮籍。
阮籍鄰家少婦有些美色,他便經常與王戎前去買酒痛飲,酒醉后便睡在賣酒的美婦身邊。
還有一次,聽說有一頗具才色之女,未嫁而死,阮籍雖不認識這個女子的父親或者兄弟,不顧世人議論,跑到靈前大哭一場,盡哀而還。
他的母親去世之后,稽康的哥哥稽喜來致哀,但因為稽喜是在司馬氏朝中為官的禮法之士,他不管守喪期間應有的禮節,給了稽喜一個大白眼;之后稽康帶著酒、夾著琴來,他便大喜,立刻由白眼轉為青眼。
2、嵇康。
嵇康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曾任中散大夫,對于司馬氏政權采取不合作態度,因此頗招忌恨。后山濤(山巨源)從司馬朝中任職,遂做《與山巨源絕交書》。后遭陷害,臨刑嵇康神色自若,奏《廣陵散》一曲,從容赴死。嵇康臨刑前,對兒女最放心的安排是,叫他們投靠山濤。而在嵇康死后,山濤一向悉心照料并撫養著他的兒女,演繹出一段“君子和而不一樣”的佳話。
3、山濤。
山濤雖然年輕時崇尚老莊思想加入了竹林七賢之列,但是本質上他卻不是一個浪漫的文學家或忘情的政治家,而是一個拘守世俗禮法的彬彬君子。山濤的性格基本上不是一個真能忘情逍遙世外的人,還是身在紅塵之中有野心想立身揚名於世,只但是因他政治上的遠識,使他在政爭最厲害的時候避世遠遁,一旦機會來了他還是會出仕。之后任官于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的三代政權,成為司馬氏政權的得力助手,他與阮籍嵇康不一樣,他的一生鮮少有反司馬氏思想,反而緊密的圍繞在司馬氏政權左右,并成為司馬氏晉王朝的開國功臣。
4、劉伶醉酒。
5、阮咸。
阮籍就是他的叔父,兩人合稱為“大小阮”。雖然叔侄間有輩分差距,但卻不拘形跡,經常像朋友一樣共同游戲,那種放浪不羈的生活作風,也的確各有千秋。阮咸和阮籍一樣,生平也很鄙視禮法。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們崇尚老莊之說,鄙視種種所謂的繁文縟節;而另一方面,這也是對當代權貴們的一種實際抗議。而阮咸也在母喪期間,穿著孝服,騎驢去追自我私戀的一個鮮卑婢。
6、向秀。
向秀雖為竹林七賢之一,卻沒有阮籍、嵇康、劉伶等耽溺飲酒和放任的行為,他與其他六賢在氣質上有著相當的不一樣。與嵇康、呂安較為親近。當嵇康隱居以鍛鐵自給時,與他一齊工作的就是向秀。向秀曾與呂安同在山陽(嵇康住宅所在之地)地方灌園以自給。種田、栽培蔬菜并不是他們的嗜好所在,以田園工作換取生活所需,一旦有了空閑,就相攜出游于大自然間,逃脫政治的黑暗樊籠,得到精神上的自由。
7、神童王戎。
王戎七歲,以前同一群小朋友出去玩耍,看到路邊有結滿了李子的果樹,很多小朋友爭著摘取,只有王戎不動。別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他說:果樹長在路邊而李子甚多,必須是苦澀的果子。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國時期魏詩人。字嗣宗。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取謹慎避禍的態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其著作收錄在《阮籍集》中。
人物思想。
阮籍早年崇尚儒家思想,志在用世,后來發生魏晉禪代的__,由于對現實的失望和深感生命無常,因此采取了蔑棄禮法名教的憤激態度,轉到以隱世為旨趣的道家思想軌道上來。在阮籍的自述詩《詠懷詩》中“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詩書?!笨梢钥吹竭@一點。另一方面也受了當時盛行的玄學的影響,阮籍自己也是魏晉玄學中的重要人物,他曾寫過兩篇著名的論文《通老論》、《達莊論》。不過阮籍并非純宗道家,他對儒學也并不一概排斥,如他在《樂論》一文中就充分肯定孔子制禮作樂對于“移風易俗”要性,認為"禮定其象,樂平其心,禮治其外,樂化其內,禮樂正而天下平”。在很多方面阮籍甚至尊崇儒家的一些學說,比如儒家的倫理孝道。
阮籍在社會政治觀上主張“自然”排斥名教,想建立道家所說的“無為”、“無君”的社會。在哲學觀上,阮籍贊同老莊的“達”的觀點,認為“達’‘的根本途徑或基本方法即為“齊物”。
正始時期的阮籍強調天與人的統一,竹林時期的阮籍則以自然排斥名教。阮籍思想的變化,不僅表現為對天人之“關系”的理解不同,而且也表現為對其本身“意蘊”的規定不同。
人物影響。
對魏晉玄學。
玄學在魏晉之世十分盛行,形成一股強勁的“玄風”。它不僅曾一度支配了當時的思想領域,而且支配了當時士大夫的生活態度,形成一種虛無放誕的社會風氣。對于阮籍來說,他并不是不重視玄學的理論,例如,《達莊論》與《大人先生傳》就是他苦心孤詣的玄論之作。除了表現在玄學理論一面外,事實上更多、更直接地表現在那種飲酒縱放、橫決禮俗的人生態度方面。受阮籍等人的影響,在兩晉一代,特別是元康之世,虛無放誕的生活態度或生活情趣一時成為社會的一種風尚,甚至轉化為單純地追求感官的刺激,肉體的縱情享樂。
五言詩。
阮籍是建安以來第一個全力創作五言詩的人,其《詠懷詩》把八十二首五言詩連在一起,編成一部龐大的組詩,并塑造了一個悲憤詩人的藝術形象,這本身就是一個極有意義的創舉,一個顯著的成就,在五言詩的發展史上奠定了基礎,開創了新的境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后世作家產生了重大影響。如晉左思、張載、陶潛(《飲酒》),南北朝劉宋的鮑照,北周的庾信,唐陳子昂(《感遇》),李白(《古風》)等人詩篇都是以抒情言志,廣泛涉及現實生活,具有深厚思想內容的五言長詩,無不是對阮籍《詠懷詩》的繼承和發展。
阮籍的《詠懷詩》或隱晦寓意,或直抒心跡,表現了詩人深沉的人生悲哀,充滿濃郁的哀傷情調和生命意識,無不給人以“陶性靈,發幽思”的人生啟悟。阮籍的詩形象得展現了魏晉之際一代知識分子痛苦、抗爭、苦悶、絕望的心路歷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認識價值。對五言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創造了抒情組詩的阮籍的《詠懷詩》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美學情調出現在中國詩壇上,當時就引起了強烈反響。阮籍之后,詩人爭先仿效其作,影響極為深廣。后人給予其“憂時憫亂,興寄無端,而駿放之致,沉摯之詞,誠足以睥睨八荒,牢籠萬有”的極高評價?!对亼言姟烽_后代左思《詠史》組詩,陶淵明《飲酒》組詩的先河。
阮籍,字嗣宗,三國時期魏國人士,家鄉位于現今的河南。他是一名頗為著名的詩人,著有眾多優秀的詩作,被世人稱為竹林七賢之一。阮籍還是一名思想家,在思想方面也頗有成就。
阮籍的父親是阮瑀,是歷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也是頗為出名的詩人、散文家。他的族父同時也是他的族兄阮武學識淵博,既是阮籍的知己也是阮籍的老師。阮籍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由他母親獨自一人將他撫養長大。失去父親后,阮籍家家境越發貧寒,因此,阮籍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再加上天賦極佳,后得以成就才名,八歲時就能成章。因為喜好研究學習儒家經典,阮籍就將那些不慕榮華富貴、品行高尚的古代賢士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在政治上也頗有濟世之志。并且在習文的同時,阮籍還學習武藝,真正堪稱文武雙全。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