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為了指導并規范教學過程的一種計劃和設計,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等內容。教案的編寫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增強教學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是教師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需要精心編寫一份教案了吧。教案的編寫需要注意哪些要點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教案的編寫對于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我們應該注重教案的設計和完善。教案需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以下是一些經典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
活動目標:
1、通過購買禮物這一活動,初步嘗試合理安排錢幣的方法。
2、體驗購物的樂趣。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新年馬上就要到了,熊貓奶奶邀請我們去做客。
3、購買禮物。
4、交流分享:你買了什么禮物,為什么買這份禮物?一共用了多少錢?
5、師總結: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錢幣,有多少錢用多少錢,不要超支。
活動反思:
在導入部分,我通過問話讓學生說一說農歷九月九日是什么節日,有幾個學生能說出是重陽節,我向學生簡單介紹了一下重陽節,并希望同學們在重陽節這一天能夠為家里的老人獻上一份愛心。不管是在什么課上,我們都應該有機會教給學生除了科學知識之外的東西:向敬愛老人、愛護花草樹木、愛護益蟲益鳥等等。利用課本上提供的素材和導入環節的兩三分鐘就能夠灌輸給學生很多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這一方面在以后還要繼續堅持多關注,充分利用好這一環節。
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對于運算順序都能夠掌握,在計算時,為了便于學生對計算過程的檢查,我要求學生用遞等式的形式來計算,但是有部分學生對于遞等式掌握的`不是很好,在練習課上還要再通過練習題鞏固一下才行。另外有的學生沒有列豎式的習慣,雖然口算能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這樣練習的正確率就很難保證。我讓學生用兩個豎式連寫,這樣就簡便一些了。我想在以后的課上應盡量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分析總結、找出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而不是由老師直接告訴他們。
活動目標:
1.觀看情境表演,體驗社區生活中鄰里之間的互相幫助。
2.愿意在別人有困難的時侯幫助別人,感受關心、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情境表演:我的好鄰居。
2.請家長向孩子講一些有關鄰居間的.好人好事。
3.《幼兒畫冊》第2冊第17頁,配套磁帶或光盤。
活動過程:
一、討論:如果你在家里遇到了困難,家里又沒有大人,你會怎么辦?
幼兒觀看情境表演,了解表演內容。表演后,請幼兒思考。
1.紅紅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2.鄰居之間應該怎么互相幫助呢?
3.如果你開一個愛心小屋,你會幫助別人做些什么呢?
二、操作。
1.構想自己的愛心小屋。
2.設計自己心中的“愛心小屋”
3.教師觀察幼兒。
三、作品展示。
1.幼兒互相評價作品。
四、活動結束。
我首先讓幼兒觀察愛心小屋,猜想名稱的意思:為什么叫它愛心小屋?會發生什么事情?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片及自己生活經驗來理解鄰居的意思,從而導出故事《我的好鄰居》,教師邊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相關內容:紅紅遇到什么困難了?阿姨會怎么說怎么做?換成是你會怎樣做?為什么?引導幼兒猜猜、說說理解故事情節,其實也是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平時是如何對待遇到困難的朋友,這為幼兒理解故事核心道理作了鋪墊?;顒又杏變憾迷趧e人有困難的時候幫助別人,感受關心、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嘗嘗的活動中了解水果變成水果干后的不同滋味。
2、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的經驗,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共同收集幾種常見的水果及它們制成的水果干(獼猴桃、蘋果、香蕉、菠蘿、芒果、葡萄、龍眼、金橘);幻燈圖片;盤子、勺子或筷子、牙簽;垃圾筒、濕巾紙等。
活動過程:
情感導入。
幻燈片一(放鞭炮)。
1、聽聽是什么聲音?
2、什么時候要放鞭炮?
3、要過新年了,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吃的東西招待客人,你們想準備些什么呢?
4、小結:新年里我們會準備許多好吃的東西,那今天我們一起到水果店去看看有什么新鮮的水果吧。
觀察討論。
幻燈片二(一盤水果)。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1、你們看到了哪些水果?
2、你最喜歡吃什么水果,為什么?
3、小結:水果的營養真好,有豐富的維生素,吃了以后還能美容的。
幻燈片三(葡萄干)。
1、你們認識它嗎?它是什么水果變成的?
2、小結:原來叔叔阿姨們把新鮮的水果變成了水果干,讓我們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吃到香香甜甜的水果了。
3、你們知道還有哪些水果也能變成好吃的水果干嗎?
出示水果盆,配對活動。
1、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水果干,請你們看一看、聞一聞,猜猜它們是由哪種水果變成的?(5-6名幼兒回答)。
2、有沒有你不認識的水果干?
3、幼兒自主操作,把它們送到相應的水果邊,師觀察。
集體驗證:有異意的水果,可以請幼兒自己驗證,也可以由家長或老師給予驗證。
小結:原來水果在變成水果干之后,它的顏色、形狀、味道有時是會變化的。
(四)延伸。
《新年好》音樂響起。
今天我們認識了那么多水果干寶寶,讓我們請爸爸媽媽一起來嘗嘗味道吧,說一句好聽的話謝謝爸爸媽媽對我們的關心。
本次科學活動我根據我們班的實際水平與接受能力,在活動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采取相互尊重,協商交流,共同構建的方式。運用觀察和操作,利用多種感官(讓幼兒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看一看)進行探索實際操作,讓幼兒知道水果與干果的特點(水果顏色鮮艷、果皮薄、果肉厚、水分多、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干果顏色不鮮艷、果皮硬、果肉干、水分少、味道香香的`)及他們的不同之處;運用游戲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鞏固對水果與干果的認識、分類。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運用提問、討論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由于本次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對吃也感興趣,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氣氛活躍,更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
1.能夠通過想象把水果變成別的東西,并將想到的.東西便現在畫面上。
2.體會畫想象畫的快樂,提高對繪畫的興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1.幼兒已經認識并會畫各種水果。
2.幻燈片,幼兒繪畫工具。
一、導入教師一邊操作幻燈片,一邊講述故事,引發興趣,導入主題。
(一)教師:"有一天,一位魔法師來到了一片美麗的草地,他撒下了一些有魔法的種子,這些魔法的種子長成了一顆奇妙的大樹,樹上結滿了各種各樣的水果,這些水果都是有魔力的,會變化,不信你瞧!"
(二)出示水果娃娃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二、教師講解示范
(一)教師:"今天我們也來做魔法師,把水果變成水果娃娃。"
(二)教師演示將蘋果畫上眼睛、嘴巴變成蘋果娃娃。
(三)蘋果上邊和下邊分別變出一個長方形,又變出了一些須須變成了小燈籠
(四)在桔子的一個角上變出了兩條直角線,又變成了方向盤,在標出兩個圓形的輪子就變成了一輛小汽車。再加上幾節桔子車廂,又變成了一列小火車。
(五)在西瓜上面變出一個三角形,像個屋頂,在變出門和窗戶,還有小煙囪,就變成西瓜房子。
(六)在香蕉變出桅桿,紅旗就變成了香蕉小船。
三、幼兒練習
(一)幼兒作畫,教師觀察指導。
(二)圖形幼兒先畫好水果,再在水果上進行添畫將它變成其他的東西。
(三)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把畫面畫滿,圖上好看的顏色。
(四)幫助能力弱的孩子選擇水果進行想象,克服想象過程中的困難,完成作品,享受成功的快樂。
四、幼兒作品講評
(一)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對想象力豐富,構思奇特的作品給予表揚。
(二)教師對幼兒的作品進行整體評價和小結。
今后的美術教學我要加強對幼兒繪畫的基本功和語言表達的練習、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創造能力。
活動目標:
活動重點:幼兒能注意傾聽故事內容,理解故事情節。
活動難點:幼兒會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水果屋的組成。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ppt。
2、未涂色的各種水果圖片;。
3、蠟筆、膠水。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觀看"果園",感受秋天水果豐收的景象。
1、出示p1,提問:"果園里有哪些水果?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以"這是誰的果園?(熊貓媽媽的)"引出故事。
(二)邊看ppt,教師邊講述故事。
1、教師講故事:從開頭講至"……怎么辦呢?"。
2、提問:"誰來幫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想辦法"?
引導幼兒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出示水果屋圖片。
引導幼兒觀察"屋頂(墻上)上有什么?用什么做的門(窗)?"啟發幼兒講述。
4、教師繼續講故事,"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蓋了間水果屋,還做了什么事情?"。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熊媽媽和熊寶寶蓋了間什么?他們是怎樣蓋的水果屋?"引導幼兒完整學說"用××做屋頂,用××做墻,用××做門,用××做窗,蓋了一間美麗的水果屋。"。
(四)幼兒分組設計水果屋并大膽講述。
1、出示水果圖片讓幼兒根據水果特點涂色。(播放故事錄音)。
2、教師出示房子圖片,讓幼兒根據故事內容粘貼相應的水果貼片。
附:故事《水果屋》。
秋天到了,水果豐收了!熊媽媽的果園里到處都是水果,紅紅的蘋果、碧綠的西瓜、黃黃的梨、粉色的桃子……真是好看極了,熊貓媽媽樂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一天,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早早的來到果園里采摘水果。它們摘了一個又一個,裝了一車又一車。熊貓寶寶在前面用勁地拉,熊貓媽媽在后面使勁地推,"嘿呦嘿呦、嘿呦嘿呦",他們高興的把一車車的水果運回了家。熊貓媽媽看到有這么多的水果,高興得說:"今年可有水果吃了。"可是,水果好多呀,屋里塞得滿滿的,連院子里堆得也到處都是。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沒地方住了,只好睡在外面。天好黑好冷,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都凍得睡不著覺,在院子里走來走去。小熊貓著急地說:"媽媽,我們沒地方坐、沒地方站,也沒地方睡覺,這可怎么辦呢?"熊貓媽媽想了想,大聲說:"有了,有了,我們用水果蓋間屋子吧。"第二天一早,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就忙開了。他們用紅紅的蘋果做屋頂、用碧綠的西瓜做墻、用黃黃的梨做門、用粉紅的桃子做窗……蓋了一間美麗的水果屋。熊貓媽媽還把許多水果分給了鄰居們,熊貓寶寶又請來了小兔子、小花狗到家里來做客,他們圍著香甜的水果屋吃著水果、跳著舞,高興極了。
1、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他的發展與孩子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聯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注意差異、尊重孩子的個性。(屈.老師.教案網出處)我要始終把握好自己是啟發者、引導者、參與者、欣賞者這一身份,讓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在活動中幼兒能夠根據我的提問,能比較完整地回答,能說比較完整的句子。
(2)在活動中我對幼兒要學會等待幼兒,要讓幼兒說完整句,不要幼兒剛說一半就馬上幫他說另一半,這樣是不利于幼兒發展的,在這里我做的稍有欠缺。
(3)語言活動,應多給幼兒說的機會,在這個活動中幼兒操作的時間太長了,真正讓幼兒說的機會并不多。語言能力包括口語和思維兩個部分,以往我較注重口語能力的培養,從而出現了純口語模仿的誤區,其實思維過程是支撐孩子口語的基石。在活動中要多發散幼兒的思維,就象葡萄我說是紫紫的葡萄,現在也有綠綠的、黃黃的,我就是把幼兒的思維匡住了。
3、對教學效果的評析:幼兒能夠根據我的提問,能比較完整地回答,能說比較完整的句子,但是我在等待幼兒會話的時間上還需要更加有耐心一點。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數第72―73頁。
教材分析:
教材中人民幣元、角、分的認識是建立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及感性認識基礎之上的。教材通過設計一系列學生熟悉的購物活動,幫助學生認識人民幣,并能夠解決與人民幣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本節課是在前面的“買文具”,認識了小面值的人民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進一步認識較大面額的人民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得十分緊密。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重視學生的已有經驗,通過買衣服、找錢、換錢等一系列學生相當熟悉的場景,在師生、生生相互交流互動中,使學生不僅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積累更加豐富的活動經驗,而且進一步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學情分析:
人民幣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加之前面一節課“買文具”中學生已經更進一步認識了小面額的`人民幣,因此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并不陌生,并且也具備了一些參加活動的經驗。但是由于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足,大面額的人民幣相對生疏一些,這種經驗的積累正是本節課要讓學生經歷的。購物的活動學生非常熟悉,學起來會有一種親切感,會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活動中去。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各種大面額的人民幣,并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能正確進行換算。
2.在情境中初步形成合理地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3.通過參加數學學習活動,進一步體會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購物付款方式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
掌握大面額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能正確進行互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夏天到了,許多小朋友都要買一些新衣服。今天,我們就到服裝商店去看一看。
(二)購物付錢方式的多樣化。
生1:我想買一條褲子41元,我拿4張10元,一張1元的。
師:大家幫他想一想,還有別的付錢方法嗎?
生2:可以拿兩張20元的,一張1元的。
??????。
(評析:提示學生不同的付款方式,幫助學生更深一步理解人民幣的進率關系。)。
師:還有誰想購物?
師:想想看,哪一種付錢的方式最簡單?(即是錢的張數最少)。
生3:我想買一件上衣59元,拿一張50元的和一張10元的,再讓售貨員找回1元。
(這個想法得到了老師和同學贊同的掌聲。)。
生:請問這些錢夠不夠呢?
師:那好,請大家幫我估計一下,到底夠不夠?為什么?
(學生估計,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對算式59+36進行估算就可以解決。估算時,必須把59或36估得大一些:60+36=96,59+40=99,60+40=100。把上衣或裙子的價格估得貴一些,兩者總價還沒有超過100元,所以媽媽付100元夠了。)。
師:說得很好,那我應該怎樣付錢呢?
生4:100元夠,還得找回5元,因為一件上衣和一條裙子共95元。
(許多學生也滿意地點點頭。)。
(學生獨立思考并反饋)。
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沒有零錢的情況,所以在買東西時就會出現售貨員找錢給我們的情況?,F在請大家兩人一組,一人扮演售貨員,一人扮演顧客,任意挑選兩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對錢。
生1:我想買一件上衣和一條圍巾,給你100元。
生2:一共是90元,找你10元。
……。
(三)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生:10張10元的。
師:如果不只是換成10元的,還有別的換法嗎?
生1:換成2張50元的。
生2:換成5張20元的。
生3:換成1張50元的和5張10元的。
生4:換成4張20元的和2張10元的。
……。
師:請大家在組里把面額是50元的人民幣換一換。
(不一會,多種答案出現了:5張10元;2張20元和1張10元;1張20元和3張10元……)。
師:為了方便,把10元的也換一換吧。
(四)鞏固練習練一練。
第一題:
使學生掌握較大面額人民幣間的互換。
第二題:
使學生正確清點幣值。
第三題。
此題有多種答案。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利用附錄中的紙幣說一說,擺一擺,看能想出幾種不同的擺法,學生想出一種方法就符合要求。
數學故事。
通過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儲蓄的常識,使學生感受到儲蓄的功能,培養他們勤勞節約的好習慣。
(五)總結。
師:請大家把本節課的收獲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下次再去購物時,你可以幫著算錢,當好媽媽的小小財務員。
給老師的話:
本節課在一個情境中設計了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活動,由淺入深,先是一件衣服的付款方式,再是兩件衣服,然后提出找錢、換錢的問題,這樣由易到難,步步深入?!皳Q錢”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安排在最后,大多數學生在經過大量的活動經驗積累之后,能夠有一定的認識,但對于另外一部分學生來說始終是一個難點,需要進行反復強調練習。
一,活動目標:
1.要求孩子把蘑菇采起來放進籃子里,培養孩子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
2.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孩子知道完成任務的樂趣。
3.鍛煉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養面對困難自己解決的精神。
二,活動準備:
1.在室外場地上間隔一定距離放兩個裝玩具的大盒子當做小白兔的籃子,在兩個盒子后面分別放上一排小玩具當做蘑菇,小玩具之間間隔一定距離。
2.把孩子有序帶領到室外場地。
三,活動過程:
1.引導游戲:老師說:“兔子媽媽讓小兔子去采蘑菇,可是小兔子沒有采完蘑菇就去玩了,小兔子這樣做對嗎?我們來幫助小兔子來采蘑菇好不好?”(孩子的情緒非常高,都吵著要幫助小白兔。)“老師把小朋友分成兩隊比賽,比一比哪隊小朋友的速度最快!每隊小朋友站在你前面那排玩具的`后面,第一個小朋友去采完蘑菇放進籃子里以后要回到隊伍里去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下一個小朋友才能出發。然后,采完蘑菇的小朋友就要站到隊伍的最后去。老師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去采蘑菇的小朋友要像小兔子一樣雙腳跳著去采,不能走和跑?!?/p>
2.示范游戲:教師為幼兒邊示范,邊講解游戲,讓孩子明白游戲的規則,還有要完成的任務。
3.開始游戲:老師在旁邊引導孩子一個接一個的進行游戲。
4結束游戲,總結游戲:老師:“小朋友們幫助小白兔完成了兔媽媽交給小白兔的任務真是太棒了,大家高興嗎?”(孩子都很高興,在歡呼,鼓掌)“完成任務真讓人高興!老師相信小朋友們這么能干,老師和爸爸媽媽交個小朋友的任務小朋友也能完成,我們都不當懶惰的小兔子,好不好!(孩子在老師的鼓勵下情緒非常高)老師還要表揚趙梓同小朋友,他在兔子跳的時候摔倒了,但是他沒有哭,沒有停而是很快爬起來繼續完成任務,大家給趙梓同鼓掌!游戲結束了我們回班級去進行下一個任務吧!”
四,活動反思。
這個游戲是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完成的基本能力,逐步形成認真負責的完成任務的責任意識所進行的。孩子在游戲中幫助小白兔完成了媽媽交待的任務,通過老師的鼓勵增強了完成任務的自信,在碰到困難的時候也能不依賴老師自己解決。在教師的“放”與“適時引導”下,幼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他們在游戲中獲得了充分的愉悅感,感受到了完成任務,解決困難的樂趣。
記錄激動時刻,贏取超級大獎!點擊鏈接,和我一起參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動!
1、感知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不同特征。
2、能將不同形狀的圖形分類。
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物品,小班幼兒用書12月分冊第11頁。
1、幼兒自取任意形狀的一個物品。
教師問:“正方形、正方形在哪里?”拿正方形物品的幼兒可以回答:“正方形、正方形在這里?!?/p>
教師問:“三角形、三角形在哪里?”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兒可以回答:“三角形、三角形在這里?!?/p>
教師問:“圓形、圓形在哪里?”拿圓形物品的幼兒可以回答:“圓形、圓形在這里?!?/p>
2、幼兒按教師的游戲口令做動作。如教師說“圓形、圓形跳三下”,拿圓形物品的幼兒可以重復教師的話,然后做相應的動作。教師說“三角形、三角形眨眨眼”,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兒可以重復教師的話,然后做相應的動作。
3、圖形寶寶迷路了,請小朋友把它們送回家。教師:“三角形的圖形寶寶回三角形屋頂的家、正方形的圖形寶寶回什么屋頂的家呢?”(見幼兒用書)。
也可以請幼兒帶領家玩這個游戲,從而助他們為幾何圖形正賽名。
備注:此教材選自《甘肅省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教師用書p273頁。
1、創設情景,使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認識水果。
2、通過觸覺、視覺、味覺等方面,讓幼兒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和味道。
1、蘋果、香蕉、桔子、梨子各若干個,并用布袋包好。
2、切成片的水果,并用牙簽插好。
3、西瓜寶寶圖,水果圖片。
一、猜一猜。
1、出示西瓜圖。
小朋友你們看,他是誰???(西瓜)。
對,西瓜寶寶今天要過生日,誰想去???還可以帶一個寶寶去,就是布袋里的寶寶。請你們摸一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寶寶。
2、幼兒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
二、認一認。
1、請小朋友打開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幼兒說出自己布袋中水果的名稱、顏色、形狀。
2、請手中是紅色寶寶的舉起來給我看。
請手中是圓圓的寶寶舉起來給我看。
請手中是香蕉寶寶的舉起來給我看。
3、請小朋友把你的寶寶放在桌子中間。這些寶寶合起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你們還吃過哪些水果呢?老師出示水果圖,幼兒根據圖片回憶。
三、說一說。
1、現在請小朋友帶著你的寶寶到西瓜寶寶家去??墒?,西瓜寶寶不認識你的寶寶,你應該怎么介紹呢?請個別幼兒嘗試。(老師當西瓜寶寶:“你是誰???你的寶寶叫什么名字?他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
2、大家一起來。
四、嘗一嘗。
1、小朋友,歡迎你們。我準備了好多好吃的,請大家嘗一嘗,嘗好了還要過來告訴我,你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
2、幼兒品嘗。
3、組織交流。
五、小結。
今天我很高興和小朋友一起認識了許多水果寶寶,知道了它們的顏色和形狀;還品嘗了許多水果,知道了他們的.味道。謝謝你們。歡迎你們下次再來!
1.本課能充分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發展,積極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師幼互動良好,課堂氣氛活躍。
2.教學環節設計合理,過渡自然。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幼兒的認知能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特別是結束環節和延伸環節更給了孩子學習的動力,因為他們沒有見過這些水果,所以很好奇,給以后的學習創造了學習的動力。
4.如果以后再講這節課,我將把重點部分用在教幼兒認識一些熱帶水果和其他亞熱帶水果上。(教法和這節課相同。)(先看再吃)常見水果則一帶而過,因為這些水果他們常見。
目的:
豐富幼兒關于各類水果名稱及語言表達能力的。
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游戲準備:
1、畫有各類水果的圖案(蘋果、櫻桃等)。
2、兒歌"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櫻桃蹲"(其中水果的名稱由當時幼兒的選擇決定)。
過程:
1,邀請幾個幼兒用手拿著各種水果的圖案,來扮演各種水果。
2,從代表某一種水果(例如:蘋果)的幼兒開始念兒歌并一邊做兒歌中的動作--下蹲。
3,被指定代表某種水果的幼兒完成下蹲動作,同時念兒歌要求另一幼兒重復兒歌中所指定的動作,依次類推。
4,語言表述及動作錯誤的幼兒被淘汰。
游戲規則:
1,幼兒需要清晰準確地讀出兒歌2,下蹲時一定要動作到位,姿勢正確3,在邀請另一個水果完成動作時,必須面向前方注意點:1,一定要將自己所表示的水果圖案拿在手上,面向觀眾。
2,被邀請的幼兒需排成一橫排。
《水果蹲》是一個孩子們非常喜歡且又容易的游戲,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游戲的欲望,我利用水果圖片,就是每個小朋友一個水果圖片來激發幼兒的興趣。這個游戲是讓幼兒按口令做相應的動作,第一次我讓幼兒分成四組進行嘗試,每組同一種水果,這樣我想讓幼兒按口令依次輪蹲。同時使幼兒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還會訓練了幼兒的反應能力??墒窃趯嵤┲杏械暮⒆油度胗谕嫘厍暗乃麍D片,而沒有聽老師的指令,在這個方面我事先可能沒有考慮周全,全班小朋友顧了前面而忽視了后面的小朋友,而孩子們對這些水果圖片掛在脖子上感興趣了,以至產生這樣的效果。
1.知道水果有多種吃法,嘗試用水果做沙拉。
2.感受多種水果組合在一起產生的形式美,色彩美。
3.學習基本的用餐禮儀,體驗和同伴一起分享的快樂。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1.活動前與家長聯系,給幼兒做一次水果沙拉。
2.教師先切好一些水果丁。
3.把桌子拼成長條形,鋪上餐布或一次性臺布。
4.香蕉、草莓、桔子若干,一次性塑料西餐刀若干。沙拉醬若干,裝在碗中,放上勺子。
5.幼兒每人一只小碗或杯子,一只勺子。
1.討論。
――你吃過的水果沙拉里有什么水果?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
――做水果沙拉需要做一些什么準備工作?
――教師逐一介紹所用材料和工具,說明注意事項。
――暢想自己想要制作的水果沙拉是什么味道的。
――請幼兒用一次性西餐刀切香蕉、草莓。
――將切好的水果拌上沙拉醬,完成后請同伴互相觀賞、品嘗。
1.教育幼兒注意安全,既不把刀對著別人,也不要弄傷自己。
2.有條件的幼兒園可添加一些輔助食品,如薯片等。幼兒可把調制好的.水果沙拉丁放置在薯片上做成水果船來品嘗。
讓幼兒親自嘗試制作水果沙拉,鍛煉孩子們手部精細動作,學習切水果、制作沙拉,了解水果的多種吃法,并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從而促進孩子能力和情感的發展。
活動目標:1、引導學生認識紅顏色。
活動準備:彩筆,紅蘋果一個,蘋果鉛畫紙無數張??ㄆO果樹畫。
活動過程:出示蘋果樹畫。
引出活動: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園的果樹上都結出了香香的果實,梨樹上掛滿了梨,葡萄架上掛滿了串串葡萄,可唯有蘋果樹上的蘋果長的不漂亮,它聽說我們小班的小朋友都可聰明了,可以讓蘋果樹上的蘋果變的漂亮。
二:老師做示范給蘋果涂顏色;要求學生在涂色時由上往下涂,也可以從左往右涂色。
三:給學生發蘋果鉛紙畫和紅彩筆,引導學生自己動手給蘋果涂顏色。(老師指導學生)。
結束部分:小朋友們,你們的蘋果畫好了嗎?畫好了的蘋果,老師把它貼在蘋果樹上,比一比,看一看自己的蘋果到底漂不漂亮。(作品展示)。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水果的外形特征,體驗與同伴分享和游戲的快樂。
2、知道水果有豐富的營養,鼓勵幼兒多吃水果。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水果若干、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一、談話引出主題1、小朋友,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2、你喜歡吃什么水果?
3、為什么要多吃水果?
1、提出要求,組織幼兒聽錄音故事。
(聽故事不能亂講話,要仔細聽故事里說了些什么事。)2、提問:
(1)德德刷牙時發現了什么?
(2)大便時覺得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3)你吃過什么水果?為什么要多吃水果?
排排座,吃果果,吃橙子,吃蘋果,天天吃一個,身體好得多。
洗手吃水果,鼓勵個別幼兒將自己小盤里的水果吃掉,不浪費。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在上口語交際課《愛吃的水果》之前,我要求孩子們帶一種自己愛吃的水果到學校里來,也許是因為平時不許帶零食到學校里來的緣故,這次例外讓他們樂壞了,幾乎都帶來了水果。課堂開始了,我將自己所準備的水果也帶進了教室,還放了一點小噱頭,把水果藏在了包包里,讓小朋友們先猜猜看老師帶的是什么,大家一開始就興致勃勃。在教學中,我以香蕉為例,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的方法進行觀察,從顏色、形狀、味道說說香蕉的特點,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把香蕉說的生動、可愛。然后放手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方法,介紹自己最喜歡吃的水果。先說后寫。在說的`環節中讓他們去向自己的朋友介紹。一來可以訓練自己的膽量,二來如果介紹的不太好,還可以得到老師的幫助,為后面的寫話打下基礎。從后來收上來的作業紙中也可以看到,小朋友的寫話也是參差不齊。有的介紹的很好,還有的就是干巴巴的幾句。說話寫話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平時還得多加訓練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點數10以內物體的數量,感受物體的數量變化。
2.理解并遵守規則,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玩具若干,托盤16個,橡皮泥盒2個,數字卡、小愛心若干。
活動重點。
點數10以內物體的數量,感受物體的數量變化。
活動難點。
體驗不同的數數方法。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游戲導入。
游戲:石頭剪刀布。
師:小朋友們,你們會不會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
幼:會。
師:這是什么?(老師邊做動作,邊問幼兒)。
找小朋友們來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
基本部分。
1.交代玩法與規則。
師:你們現在都是小小運動員,作為運動員要遵守游戲規則。
玩法:找個好朋友面對面站著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贏一次得一個玩具,游戲結束比一比,誰贏得的玩具數量多。
規則:聽到裁判的指令開始玩,聽到結束馬上停止游戲,贏一次得一個玩具。
2.幼兒游戲。
重點關注:幼兒是否理解游戲玩法及遵守規則的情況,贏得玩具的數量控制在10以內。
師:請小朋友們自由組合,到操作區內選擇游戲。要注意游戲規則哦。(幼兒游戲,老師巡回觀察。)。
幼:要不斷地換(手勢),而且要快。
師:還想贏嗎?(想)記住秘訣哦,要不斷地換,還要快,好,開始。
幼兒繼續游戲,三輪游戲后分享,誰是冠軍?贏了幾個玩具?
3.幼兒換取數字卡片,探索不同的數數方法。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數一數你贏了幾個玩具,要和老師換數字幾的卡片?
幼兒換數字卡片。
師:我們的數字卡片已經換好了,下面就請小朋友們來當小裁判,去檢查一下別人的玩具和數字卡片一樣不一樣,如果不一樣,請你把他的托盤拿到前面。
幼兒檢查玩具數量。
4.數玩具,探索不同的數數方法。
師:誰來檢驗一下這盤玩具?
請幼兒上來數玩具。(大部分幼兒一個一個的數,部分幼兒會兩個兩個的數。)。
5.團體賽。
幼:準備好了。
師:要記住秘訣哦,要變化,動腦筋,速度快,才能贏得多。
幼兒開始游戲。
結束部分:
檢驗游戲結果。
師:怎樣知道誰贏了?
幼:數一數就知道了。
梨子隊的玩具教師先抓一把,默數。
橘子隊的玩具教師先抓一把,默數。
反思:
本節活動材料簡單,只用到一種玩具,用一個游戲石頭剪刀布貫穿整個活動過程。幼兒興趣濃厚,參與度極高。但是活動開始部分,換卡片的游戲規則交代不清,導致這一環節有點混亂;讓幼兒交流自己贏了幾個玩具時,幼兒語言表述不完整,沒有及時糾正。目標二完成得不是很好,部分幼兒不能認真傾聽老師的要求,幼兒傾聽能力有待提高。
重點: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趣味性。
難點:理解動詞:摘、拉、推、塞。
活動準備。
1、配套掛圖及《幼兒畫冊》。
2、活動室里布置了各種果樹、葡萄架、西瓜地,上面懸掛或擺放幼兒可采摘到的平面或立體的水果。
3、小推車每組1輛。
教師行為。
3、師幼看圖一起講故事,感受與朋友分享的樂趣。
4、游戲"摘水果"。
5、結束活動師:小朋友,我們剛才摘了很多水果,我們有這么多的水果可以干什么呀?
活動反思:
根據《指南》中指出要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通過本次活動我發現,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為重要部分。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端荨肥且黄錆M童真的故事,它以歡樂、溫馨的故事情節吸引著孩子們,角色清晰可愛,場景簡潔美麗,使孩子在閱讀圖書中獲得美的享受。但是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為宜,因為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本節課我著重教授了“摘、拉、推、塞”這4個動詞。當熊寶寶摘水果時、熊寶寶推車子時、熊媽媽拉車子時,我分別要求幼兒來學一學,加深體會這些動詞的使用和動感,增加趣味性。但對于這篇故事的趣味性,幼兒不是體會的很深,原因有可能是對于小班孩子完整表達語句的水平還較低,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對于為什么要搭水果屋、水果屋搭成后小動物們的喜悅,幼兒表現的興趣不濃厚,積極性不高。
目標:
1、嘗試用多種材料裝飾水果,感受作品的美感。
2、與同伴友好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體驗快樂和成功感。
3、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準備:水果,多種裝飾材料(軟管、紙杯、塑料瓶、彩帶、絲帶)。
過程:
1、出示部分幼兒于家長一起制作的水果娃娃。
請這些幼兒介紹一下如何做的?用的什么材料?
2、啟發思考: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材料來打扮水果娃娃?
1、找個好朋友一起打扮。
2、重點觀察:幼兒使用材料情況?
遇到困難如何解決的?
1、你的水果娃娃是用什么材料打扮的?怎么制成的?
(請幾組較有特點的孩子介紹)。
今天,幼兒在不斷嘗試和幫助下,掌握了用各種繪畫方法和擬人化的表現手法,使水果娃娃變得可愛、漂亮。還用表現四肢和五官的方法讓水果娃娃充滿了活力。在重難點掌握水果娃娃的畫法的處理上我通過多媒體示范讓幼兒學的直觀易于掌握。今天孩子們畫畫時放的音樂聲音有點大,多少影響了幼兒做畫,今后在這樣的細節方面我會多加注意。幼兒在評價作品和給作品編小故事的環節上,因為剛入學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有限沒能把自己想說的說完整,今后的美術教學我要加強對幼兒繪畫的基本功和語言表達的練習、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創造能力。
1、秋天到了,小朋友們聽音樂摘果子游戲,并愿意與同伴交流體驗分享水果的快樂,學會用各種感官感知水果特征,并知道其名稱。
2、嘗試給水果分類。
1、幼兒體驗分享水果的快樂,對水果感興趣。
2、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水果特征,知道其名稱。
3、逐步養成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水果特征,認識水果名稱。
2、大膽與同伴交流嘗試給水果分類。
1、秋天的水果圖。
2、幼兒帶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布袋、水果盤、牙簽。3、家長帶幼兒一起參觀水果店的各種水果,幼兒對水果有初步的認知。
一、小朋友好,我是紅蘋果,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朋友,除了紅蘋果還有誰來做客。
二、出示神秘布袋:
1、讓小朋友用手摸一摸,長長的有點軟,形狀像小船的是什么水果。
嘗一下什么味道。
幼兒自由選擇水果,通過各種感官來感知水果的主要特征。
教師引導幼兒(個別、全體)嘗試說說對各種水果的感知。.教案網出處。
教師小結:
出示水果圖卡,教師以水果皇后的身份(教師戴上皇冠),請幼兒按教師指定的顏色、形狀、口味、觸覺、吃法(剝皮、削皮、切開、洗凈直接吃)等等分類。
這些都是秋天的水果,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身上有許多的水分和營養,多吃水果會使小朋友更聰明。
3、以賣水果為例鼓勵新朋友說出水果的主要特征。
5、請品嘗同一種水果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回答你吃的水果的味道怎樣。
6、秋天天氣干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水果,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三、活動延伸:
小朋友齊唱英文歌曲《蘋果、蘋果我愛你》。
本次活動我引導幼兒由外到內認識了各種水果,通過觀察、觸摸、品嘗認識了水果的種類,感知水果的顏色、形狀、味道。豐富了幼兒的認知。
活動中幼兒敢于表現,熱情大方與人交往,培養了幼兒的興趣及合作。
活動目的:
練習助跑跨跳,培養彈跳能力。
發展平衡能力。
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椅子,水果圖片,自制果樹,皮筋。場地布置如圖示。
玩法:
幼兒助跑跳過用椅子和皮筋搭成的"小河",再走過有間隔的椅子――"小橋",到"果樹"上摘下水果,沿直線跑回原處。游戲可以反復進行。建議:皮筋的高度與椅子的間隔可以依據幼兒的能力自由調節。
活動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能夠做好示范,講明活動的要點,教材準備充分,幼兒情緒高漲,師幼配合默契,過橋時,不但心里承受能力得到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也得到了發展,達到了教學目的。但是,水果卡片紙張太厚,幼兒摘時有點難度,以后加以注意。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7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