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設在中國近代發展的語境為改革開放新詞語,將精神文明及物質文明并列的兩種文明的理論及政策語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4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上海市文明辦堅持創新內容和注重實效相結合、滿足需求和提高素養相結合的思路,突出“四個著力”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一、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組織開展全國道德模范宣傳教育活動和“感動上海人物”“十佳好人好事”等評選活動,開展各領域公眾人士“重品行、樹形象、做榜樣”主題活動,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鮮明導向。持續培育“我們的節日”品牌,結合上海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廣泛開展主題活動。加強公益廣告宣傳管理,發布年度公益廣告宣傳主題指南,在重點區域合理保留拓展戶外公益廣告發布點位,推動《上海市公益廣告促進條例》立項論證。深化網絡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各類網絡公益活動,繼續推出“網絡文明能量大放送”重點實施項目。推進市民修身行動,制作發布《市民修身手冊》、《少年兒童修身與禮儀》活動資源包、“名家談修身”系列視頻等普及讀物。
二、著力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修訂新版《上海城市文明進步指數指標體系》,做好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區提名城區資格推薦、全國文明城區評選申報工作和上海市文明城區首次創建復評工作。深化城鄉結對共建,重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倡導現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變落后風俗習慣。完善文明單位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平臺,開展評價評級,創新發展文明校園、文明醫院等特色項目。落實《上海市交通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大文明交通主題宣傳力度,開展“倡導文明乘車,制止逃票行為”專項教育整治。依據《上海市文明旅游示范場所創建標準》,力爭2017年實現文明旅游示范場所達標單位50個。推進家庭文明建設,宣傳學習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開展宣揚好家風好家訓等主題活動,在城市文明指數測評中強化家庭文明建設內容。
三、著力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
完善組織運行體系,構建志愿服務項目資助信息平臺和志愿服務信息匯集共享數據庫,為志愿服務組織承接公共服務項目提供便利。推動《上海志愿服務條例》執法監督和修訂工作,為學雷鋒志愿服務提供法制保障。落實注冊志愿者和專業類志愿者多重意外保險保障,為志愿者提供健康體檢、心理疏導、就醫便利等醫療服務。加強雷鋒學院、市志愿服務培訓中心建設,編寫《志愿心》《志愿行》教材,研制年度《上海志愿服務發展報告》,匯編《上海志愿服務叢書》。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及地標性區域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落實“完善131家社區志愿服務中心民生服務功能”項目,制定社區志愿服務指導中心評估標準。大力開展“四個100”先進典型宣傳,廣泛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
四、著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水平。
修訂完善《未成年人成長發展指數評估體系》,開展新一輪實證調查,鞏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育人體系。推出《少年兒童修身與禮儀》活動資源包,廣泛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少年中國夢”勵志講堂、“上海好童書”評選和優秀童謠征集推廣等活動。用好未成年人專屬頻道“東方少年網”,抓好網絡、手機、熒屏、聲頻凈化和網吧、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加強學校少年宮內涵建設,試點推出示范性(星級)學校少年宮。新建16個市級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做好未成年人綜合素質評價和心理健康輔導工作。
重慶市文明辦堅持突出重點、示范引領、整體提升的原則,提出2017年精神文明建設“12345”工作思路。
一、貫穿一條主線。
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按照“上要接天、下要接地”要求,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強化實踐養成,鮮明法規導向,注重典型示范,組織開展好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常態化抓好“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和“好人在身邊”微訪談活動,深入開展“九童圓夢”活動和“紅櫻桃四季有愛”活動,進一步增強人們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自信心和踐行力。
二、突出兩大目標。
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工作目標,緊扣“文明禮儀我帶頭·爭做重慶好市民”主題,圍繞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重點強化“口不亂說、手不亂扔、腳不亂踩”基本要求,開展文明禮儀實踐活動、文明禮儀傳播活動、文明禮儀示范先行活動、文明禮儀成果展示活動,使人們增強國家意識、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培養文明意識、文明行為和文明習慣。
三、補齊三個短板。
針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滯后、志愿服務專業化發展較慢、市民文明素質參差不齊等突出問題,以“美麗鄉村·善美巴渝”主題,推進“純美農民”“潔美農家”“和美農村”“富美農業”建設,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治理,整治大操大辦、“臟亂差”、封建迷信、薄養厚葬。深化“我們一起奔小康”“重慶志愿服務季”系列活動,完善覆蓋扶貧、救災、幫老、助殘等重點領域的專業志愿隊伍和活動項目。深化“微笑滿渝州”主題實踐活動特別是“文明出游 人人有禮”活動,著力培育基礎文明。
四、鞏固四項行動。
深入開展“衣舊情深”行動,貼近群眾生產生活細節,實施網格化宣傳、社會化運作、公益化利用和透明化管理,推動閑置衣物再利用。深入開展“文明餐桌”行動,持續普及餐桌文明知識、倡導節約用餐行為。深入開展“鄰里守望”行動,提倡每天一個微笑、一句問候,強化鄰里和諧、互幫互助。深入開展“文明出行”行動,倡導綠色出行、禮貌讓行,鞏固“禮讓斑馬線·文明我點贊”活動成果。
五、深化五大創建。
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堅持“創建帶提名、提名帶新創”,提升質量水平,推動建設宜居宜業、文明和諧的山水之城。深化文明村鎮創建,圍繞鄉風民風、人居環境和文化生活“三個美起來”,積極推動美麗鄉村市級示范點建設。深化文明單位創建,依托“愛心進農家”文明單位志愿扶貧行動,發揮文明單位示范作用。深化文明家庭創建,評選表彰第一屆重慶市文明家庭,開展“家風潤萬家”活動,集中展示家庭文明建設成果。深化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尋找最美校園、最美老師系列活動,推動師德師風建設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2017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201x年1月9日,市文明辦下發了《關于在201x年春節期間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鄰里守望 溫暖新春”主題活動的通知》(唐文明辦字【201x】2號),對全市開展我們的節日——“鄰里守望 溫暖新春”主題活動進行了安排部署。隨后,各縣(市)區文明辦按照通知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周密部署,組織開展了“鄰里守望”主題志愿服務活動、“道德模范幫扶慰問活動”、“迎新春送吉祥活動”三類主題活動。三類主題活動的開展,不僅滿足了群眾節日文化需求,也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理念,在歡樂喜慶中倡導文明新風?,F將各縣區開展活動情況分2期選登,請各縣(市)區學習借鑒推廣。
“我們的節日春節” 唐山市各縣(市)區紛紛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日主題活動(一)
路北區 春節期間,開展“鄰里守望”主題志愿服務活動,組織400余名社區、巾幗、醫療、青年等各類志愿者隊伍,對全區空巢老人、殘疾人、低保戶、農民工等特殊群體進行關愛幫扶,進行了免費健康體檢、打掃衛生、與老人傾心交談等方面的關愛幫扶。同時,開展了“送福字、貼春聯”活動,為境內低保家庭、困難群眾和道德模范送去了新春的祝愿。
古冶區 春節期間,組織437名社區、巾幗、醫療、青年等各類志愿者隊伍,通過結對幫扶、親情陪伴、組建模擬家庭等多種形式,從家政服務、醫療保健、精神關懷和幫困助學等方面對全區空巢老人、殘疾人、低保戶、農民工、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進行關愛幫扶。同時,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拜年走訪和座談聯歡等活動,對全區32名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幸福市民”進行慰問走訪,全力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困難,使他們溫暖社會的同時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截至目前,全區通過 “真情暖萬家”、“社會各界伸援手 扶貧濟困獻愛心”、“真情暖春雷 攜手共成長”等活動的開展,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共籌集資金223萬元,走訪困難戶6201戶,實現了對全區貧困群體的無遺漏慰問。
開平區 按照《“鄰里守望 溫暖新春”主題活動的通知》要求,各鎮街、單位精心組織,細致謀劃,開展了一系列“鄰里守望”主題志愿服務活動。鄭莊子鎮,以迎接新春佳節為契機,結合全鎮實際,組織開展了困難群眾及低收入家庭春節走訪慰問活動。共發放面粉220袋、大米219袋、食用油397桶,發放慰問金9000元,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1月10日,舉辦了“善行開平”道德模范迎新春座談會。來自區企業、農村、社區、機關等方面的12名市區級道德模范代表、各黨(工)委分管領導及文明辦相關人員近50人參加座談會。1月20日,區文廣新局在越河鎮后于家店村文化廣場舉辦了201x年文化下鄉演出活動,20余名文藝愛好者為村民和采買年貨的群眾送上戲曲、歌舞等文藝節目。同時,還舉辦了開平區“迎新春頌和諧”送春聯下鄉活動,10余名書法愛好者,現場為后于家店的村民書寫春聯,為村民送上新春的祝福。
曹妃甸區 1月21日,開展了“鄰里守望 溫暖新春”下基層活動,為老百姓送上特別的節日禮物。在唐海鎮橋西二街社區,為社區居民發放《“講文明,樹新風”宣傳畫冊》、《三農政策學習問答》、《公民道德建設讀本》約1000余冊。區書法協會的會員們紛紛揮毫潑墨,為老百姓送去吉祥如意的春聯,他們的飽含激情地書寫了百余幅春聯。
遷安市 五支“領里守望”志愿服務隊攜手送溫暖。一是公務員和黨員志愿者走家串戶,對低保戶、困難戶開展了“一助一”幫扶慰問活動,走訪慰問貧困戶近千戶,上莊鄉、建昌營鎮志愿者服務隊還專門深入到“中國好人”嫂娘杜玉茹,“中國好人”、省級道德模范喻長富,道德模范李衛超、李雙全等家中進行走訪慰問;二是醫療志愿者深入到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障人士和軍烈屬家中,開展了免費健康體檢、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活動8場次;三是“關愛空巢”老人志愿者真情溫暖空巢老人,城區街道、上莊鄉、城管局志愿服務隊積極深入到空巢老人家中,送去年貨,幫助老人打掃衛生,與老人傾心交談;四是青年志愿者開展“幸福少年——新年圓夢行動”,幫助全市200余名農村在校貧困小學生實現他們最想實現的“新年夢想”;五是學生志愿者走進福利院,第三高中志愿者來到市福利院,同孩子們分享成長的煩惱與快樂,進行心理疏導,鼓勵他們快樂成長。
遵化市 地北頭鎮開展了“鄰里守望”幫扶慰問活動。動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匯集社會力量,通過“一助一”,“多助一”等結對幫扶的形式,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黨員、困難群眾進行幫扶。截至目前,給16戶結對貧困戶送去了8000元慰問金;對413戶低保戶,59戶五保戶,290戶低保邊緣戶進行了慰問,并送去慰問金15.24萬元,面粉472袋,棉衣棉被140套;給30個留守兒童每人送去了一件愛心棉襖;給建國前的25名老黨員發放9100元的慰問金;聯合佛教協會給12戶困難群眾送去慰問金3600元,使他們充分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我們的節日·春節” 唐山市各縣(市)區紛紛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日主題活動(二)
豐潤區 組織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們開展“鄰里守望?溫暖新春”主題活動,把真誠的'問候、節日的祝福和社會的關愛一起送到了困難群眾、老弱幼殘、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家里、炕頭,把文化醫療等志愿服務活動送到居民、百姓身邊,用濃濃的愛意溫暖了千家萬戶,讓這個冬天處處涌動著溫馨和感動。
一是開展幫扶慰問活動。全區各地各單位認真開展了“一對一”幫扶慰問活動,黨員干部帶頭,深入基層和農村,了解幫扶對象的實際困難,幫助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區文明辦通過報紙、電視和網絡等媒體,公開寄發了《致全區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春節慰問信》,表達了全區人民對他們的崇敬之意。并籌資10000元,對10名家庭困難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進行走訪慰問,送上了新春祝福。區教育局組織開展三項慰問活動,為困難黨員、老區貧困戶和困難教職員工送去價值15萬余元的慰問金和慰問品,深入了解困難家庭和群眾的所思所盼,為今后有針對性地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打好基礎。
二是開展“鄰里守望”主題志愿服務活動。青年、巾幗、老年、社區、文化等志愿服務組織和區級以上文明單位的志愿服務隊帶頭,動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志愿活動遍布城市鄉村。1月21日,團區委、區文聯組織醫療、青年志愿者60余人,分別在任各莊鎮楊富莊村、王官營鎮田各莊村開展了“暖冬慰問暨'送溫暖、送衛生、送文化'三下鄉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廣播的形式對市委九屆五次全會、區委三屆四次全會精神進行了宣講,發放宣傳材料1200余份,現場書寫贈送春聯、“?!弊?00余幅,為300多名群眾進行義診,走訪慰問了14個重點青少年群體家庭及特困戶,發放生活物資和慰問金10000余元。銀城鋪鎮劉莊子村百余名巾幗志愿者通過“一助一”、“多助一”等結對幫扶形式,以彭佐芝等孤寡老人、貧困戶為重點,為他們提供家政服務、親情陪伴、量血壓、購買年貨等服務,和他們一起喜迎新春。公園道小學的學生也參與了志愿服務,為12名空巢老人貼春聯、打掃衛生、表演了節目。
三是開展“迎新春送吉祥”活動。燕山路街道各社區邀請社區內黨員、居民代表、社區志愿者、殘疾人代表等,分別舉辦了一次迎新春茶話會?!靶枪夂铣囆g團”組織了迎新春文藝聯歡會,社區200余名黨員、居民代表、樓門長們在優美的歌聲中提前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區文廣新局、區書協組織書法家走進劉家營鄉前劉家營村,開展“送春聯下鄉”活動。書法家們揮毫潑墨,現場書寫春聯和“?!弊?00余對,為村民送去新春祝福。石各莊鎮400余名干部群眾共同舉行了多場文化演出,女過莊村還組織開展了象棋、乒乓球、歌詠、秧歌、廣場舞等項目比賽,幸福的農民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豐富多彩的新春文化盛宴。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1】
重慶扎實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常態化發展
今年以來,重慶市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推進會精神,在志愿服務注冊人數、項目數、參與率、覆蓋面、保障力等各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一、整合多方資源,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
著力健全市、區(縣)、鎮(街)、社區((村)4個層級志愿服務管理體系,培育壯大助殘、環保、體育、衛生、計生、交通、法律、消防、禁毒、扶貧等專業志愿者服務組織,建立各級各類志愿服務隊伍31600多支,建立各類專業志愿服務組織1000余個。
同時,發揮社區工作人員、樓棟長、小區物業服務人員作用,引導居民立足社區實名注冊,壯大社區志愿服務隊伍。
目前,全市注冊志愿者數量421萬,占常住人口比例的13.9%。
二、推進陣地建設,志愿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
建好基層站點,在全市81%的社區建立志愿服務工作站,在商圈、樓宇、交通要道等公共區域設立志愿服務崗亭1200多個,打通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最后一公里”。
搭好信息平臺,接入全國“志愿云”平臺,縱向貫通市、區(縣)、鎮(街)、社區(村)4級架構,橫向覆蓋各行業系統、各類社會組織。
開通“重慶志愿者”官方微信和966966志愿服務熱線,志愿服務信息化水平有力提升。
壯大成長空間,建立志愿服務組織發展基地,鼓勵志愿服務組織“傳幫帶”。
協調民政部門加大志愿服務購買力度,指導團市委建立青年志愿服務組織發展基地,提高志愿服務組織化、社會化發展水平。
三、突出項目引領,志愿服務活動不斷豐富。
在市級層面,推動各部門聯合打造“我們一起奔小康”扶貧志愿服務行動、“重慶志愿服務季”系列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黨員志愿服務、“紅櫻桃”關愛留守女童志愿服務、“潔凈家園”等品牌項目125個。
在區(縣)層面,推動實施“鄰里守望”社區志愿服務,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失獨家庭志愿服務等品牌項目。
據統計,全市圍繞扶貧濟困、救孤恤病、助殘救災、文明禮儀等內容,建立常態化志愿服務項目1.5萬個,有59個項目在全國志愿服務項目比賽中獲獎。
今年全市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1.6萬余場次,參與活動560余萬人次。
四、健全制度機制,志愿服務保障力不斷增強。
出臺《重慶市志愿服務條例》,為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提供法治保障。
優化志愿服務工作流程,重點完善人員招募、需求采集、項目設計、業務培訓、活動開展、服務記錄、激勵嘉許等7個環節要求。
探索志愿服務嘉許激勵機制,推出“志愿服務時長換服務”、星級志愿者每年免費體檢一次等激勵措施,為志愿者購買人身意外險19.6萬余人次。
推選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全市共評定星級志愿者47萬余人,公眾推選市級志愿服務先進典型175個、全國志愿服務“4個100”先進典型14個。
邯鄲著力提升學雷鋒志愿服務水平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以加強隊伍建設、陣地建設、品牌建設為主線,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常態化開展。
一、加大志愿服務培訓力度。
市文明辦定期對各縣(市、區)文明辦主任和負責志愿服務工作人員,優秀志愿服務項目、組織、品牌負責人,優秀志愿者、街道宣傳委員、社區志愿服務站站長和骨干,國家、省級文明單位志愿服務工作負責人等進行集中封閉培訓,就招募注冊、團隊管理、需求征集、項目設計、隊員培訓、服務記錄、嘉許回饋等進行課堂講授和現場演練,培訓結束后,根據考試成績授予結業證書,并為每名參訓志愿者建立學習檔案。
組建志愿服務培訓教師團隊,對300余家各級文明單位和197個社區全部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理念知識、服務禮儀、應急救護等培訓,提升志愿者形象和服務技能。
依托市內8家省級志愿服務培訓基地,每月開展一次志愿者專業能力培訓活動,截至目前,共培訓志愿者5000多人次。
編印《志愿服務培訓教材》,統一發放到志愿服務培訓基地、實踐基地,以及各級文明單位、社區志愿服務站、志愿服務驛站和社會志愿服務隊伍,組織志愿者集中學習,不斷提高業務能力。
二、不斷拓展志愿服務覆蓋范圍。
主城區所有社區按照有隊伍、有制度、有活動、有場地等標準建成學雷鋒志愿服務站,提供“居民點單、社區派單、志愿者接單”訂單式服務,常態開展文化、教育、法律、體育、衛生等志愿服務,打造服務社區居民志愿陣地。
在公園、廣場、車站等客流集中場所設立志愿服務驛站,常年免費提供飲水、雨傘、地圖、針線包、打氣筒等物品,并開展文明勸導、生活信息咨詢、周邊環境清潔等便民利民志愿服務。
在文明單位周邊區域,開展“我為黨旗添風采”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黨員勸阻散發張貼并全面清除小廣告,撿拾垃圾維護環境衛生,發揮知禮儀、講秩序、守規矩示范帶動作用,勸阻不文明行為。
在中小學校,依托全市214個鄉村學校少年宮組織文藝、醫療、科技、心理疏導等專業志愿者為留守兒童提供志愿服務,把鄉村少年宮建成“留守兒童之家”。
三、精心打造志愿服務特色品牌。
堅持以品牌樹旗幟,引領全市各項志愿服務工作有聲有色開展。
目前推出的“愛心超市”、“微愛接力”、“微愛圓夢”等志愿服務品牌在全市產生良好社會反響。
“愛心超市”是按照群眾需求,定期組織專業志愿服務隊伍走進社區,開展醫療保健、應急救護、電力檢修、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活動,幫助群眾解決生活困難。
“愛心超市”現已走進38個社區,參加活動專業志愿者2000余人次,覆蓋社區居民8萬余人。
“微愛接力”是圍繞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定期組織專業志愿服務隊伍開展扶貧助學、心理疏導、健康體檢、體育游戲和季節性疾病預防等志愿服務活動,為農村留守兒童送知識、送健康。
“微愛圓夢”是組織志愿者和愛心人士開展“你的微夢想 大家幫你圓”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熱線服務電話、微信的公眾號、公共郵箱收集市民的生活微夢想,在邯鄲日報、邯鄲文明網、邯鄲文明網微信的公眾號公示,并征集志愿者和社會愛心人士幫助夢想者圓夢,營造文明尚善文化。
包頭學雷鋒志愿服務培訓做得實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把培訓作為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的基礎工作,夯實培訓陣地、創新培訓模式、健全培訓機制,推動志愿服務工作不斷上臺階。
一、夯實陣地,保障培訓扎實開展。
一是成立志愿服務學院。
學院建有專業項目培訓室、志愿服務展覽館、“互聯網+公益”媒體工作室及各類活動陣地14個,多功能培訓室3個,標準化培訓住宿樓1棟。
在高職院校將志愿服務以學分制形式與學生課程實踐、老師教學考核掛鉤,與6家區外高校合作組建志愿服務聯盟,共享師資庫。
目前,學院開發編寫52萬字志愿服務教材,舉辦志愿者骨干、公益領袖、社區、文明單位等培訓班32期,開展各類培訓活動80余次,培訓人數達5000人次。
二是打造社區志愿服務站。
出臺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方案,以“有固定場所、有志愿服務標志、有專職工作人員、有志愿服務隊伍、有服務對象和項目、有便民工具”推動社區志愿服務站標準化建設。
現已建成社區志愿服務標準示范站20家,開展各類志愿服務培訓近2000次。
三是建設文藝志愿服務基地。
以滿足農村牧區群眾文化需求為出發點,以“三級聯動、四層推進”模式推動文藝志愿服務培訓開展。
目前,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音協在包頭開辦文藝培訓班3個、鄉村音樂教師培訓班2個,自治區文聯開辦鄉村美術教師培訓班1個;建立市級文藝志愿服務基地近100個,受益群眾達3?2萬人次。
二、創新模式,不斷提升培訓水平。
一是請名家。
先后邀請全國學雷鋒楷模、志愿服務專家舉辦培訓講座;邀請37位文藝名家開展文藝志愿服務培訓工作,8000余人次受益。
二是去名校。
組織志愿者骨干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參加各類公益培訓,邀請專家教授就志愿服務理論知識、實踐案例進行專業化培訓。
三是組隊伍。
以應急救護、心理咨詢、法律援助、全民健身等為主題,組建特色鮮明的志愿服務培訓隊伍,定期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開展針對性強、受益面廣的'專業志愿服務培訓,累計培訓人數達5萬人次。
四是建聯盟。
整合本地先進典型、文藝名家、優秀企業家、著名學者、知名媒體人等群體力量,組建百姓雷鋒公益聯盟、文藝明星公益聯盟、百企公益聯盟、專家學者公益聯盟、媒體公益聯盟,定期舉辦公益培訓,現場交流分享培訓經驗,推動社會民間組織共享資源、強化合作。
三、完善機制,實現培訓規范化。
一是抓立法。
20xx年頒布實施《包頭市志愿服務條例》,對志愿者的招募培訓、管理使用、保障激勵等作出明確規定。
二是抓考核。
組織10個旗(縣、區)、23家部門單位、6所高職院校成立志愿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包頭市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實施意見》,明確將志愿服務培訓工作列入各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考核。
三是抓激勵。
每兩年舉辦一次評選表彰活動,對志愿服務培訓工作先進地區、榮譽組織和杰出個人進行表彰,嘉許回饋優秀典型,并依托各級媒體、各類載體廣泛宣傳報道。
無錫學雷鋒志愿服務“三創新”
近年來,江蘇省無錫市圍繞弘揚“奉獻、友愛、互 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著力在創新上下功夫、求實效,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
一、圍繞體制機制抓創新。
創新搭建崇德樂善“一月一主題”公益活動平臺,全年依次開展迎新送暖啟程月、傳統文化弘揚月、學習雷鋒榜樣月、衛生健康普及月、舞動青春奉獻月、綠色環保踐行月、紅色經典傳承月、擁軍愛民共建月、尊師重教感恩月、溫暖夕陽敬老月、安全防范宣傳月、公益志愿展示月等活動。
創新推出一套務實管用的工作制度,如崗位培訓制度,常年對志愿者進行滾動培訓,截至目前達40.2萬人次;供需對接制度,抓好志愿服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摸清需求基礎上,向社會公布一批“菜單式”項目;表彰激勵制度,出臺禮遇志愿者12條舉措,確立“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
二、圍繞項目載體抓創新。
聚焦美麗中國建設,創新發起環太湖生態文明志愿服務大行動,打造出全社會參與、跨區域聯動,以志愿服務建設生態文明、用全民公益弘揚核心價值的響亮品牌。
聚焦清朗網絡建設,創新組建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隊伍,形成一支以無錫本地網絡知名人士為主、無錫籍網絡名人為補充的31人、粉絲人數2500多萬的專業隊伍。
聚焦社區鄰里守望,創新推出“社工+義工”、“項目+基地”、“動態+常態”模式,引導基層志愿服務組織、轄區單位、市民群眾積極參與“鄰里守望、情暖無錫”系列活動,不斷擴大志愿服務覆蓋面、釋放公益正能量。
三、圍繞活動陣地抓創新。
突出“實”,大力推進社區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建設,在全市1253個社區(村)建有服務站點,建站率100%。
同時,設立學雷鋒志愿服務廣場、志愿服務惠民大篷車,為市民群眾提供醫療衛生、供水供電、家電維修等便民服務。
彰顯“亮”,建好宣傳陣地,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新聞媒體對無錫志愿服務工作進行報道,組織開展“尋訪最美志愿者”活動,評選表彰志愿典型,在全社會唱響“弘揚雷鋒精神、參與志愿服務”的時代好聲音。
立足“育”,建好孵化陣地,按照“筑巢引鳳、孵化公益”的理念,設立志愿服務孵化園,為160余家志愿服務組織免費提供辦公場所和設備,指導其承接政府公益創投項目,讓志愿服務組織在接受短暫輸血后實現自我造血,做大做強。
今年以來,福建省出臺《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意見》,從組織領導、重點整治、宣傳引導、典型帶動、督促考核等方面入手開展專項治理,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強化部門聯動,明確責任分工。文明委成員單位帶頭抓好本單位職工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結合各自職能積極支持開展移風易俗活動,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員工行為規范,引導員工移風易俗、勤儉節約,反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村鎮、社區負責將反對封建迷信、抵制黃賭毒、反對大操大辦紅白喜事和比闊斗富等具體要求納入村民、居民文明公約,勸阻有礙公序良俗行為。各級文明辦作為牽頭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工作,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二、圍繞突出問題,實施重點整治。以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重點,集中開展了破除封建迷信活動、加強宗教活動管理、打擊賭博違法犯罪行為、整治文化娛樂市場等工作,形成了聲勢、營造了氛圍,讓群眾看到黨和政府整治不良社會風氣的決心。整治過程中,各專項治理牽頭和責任單位按照任務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倒排工作進度和完成時間,加強對基層工作指導和檢查,推動專項治理各項工作措施逐一得到落實。
三、加強宣傳引導,倡導文明新風。各地文明辦牽頭創作一批反映社會主流價值、展現時代風尚的公益廣告作品,在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集市、工地圍擋、文化文明墻等地廣泛傳播。各級新聞媒體在群眾婚喪嫁娶活動相對集中的時間節點,開設專題、專欄、專版及開展專訪等,大力宣傳農村地區在弘揚文明新風、培育文明新人等方面的特色經驗和典型做法;同時曝光一批負面影響大的大操大辦、比闊斗富、封建迷信等典型事件,形成震懾作用。
四、抓住重點對象,發揮示范作用。一是抓黨員干部。要求黨員干部帶頭從簡辦理婚喪事宜,不參加各種不按規定報批的婚喪壽宴活動,教育親朋好友和周圍群眾摒棄陳規陋習。二是抓文明單位干部員工。全省各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與職工簽訂承諾書,倡導紅白喜事簡辦,不參加搞攀比、講排場、比闊氣的人情宴請等。三是抓商界人士。協調省工商聯制定規范行業文明標準,把反對大操大辦、比闊斗富等行為納入其中,倡導全省行業商會(協會)共創文明新風。
五、建立考評機制,確保工作成效。全省各級紀檢、組織部門把移風易俗作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重要內容,作為黨員干部考察考核和評優評先重要依據,通過專項檢查、隨機抽查等形式加強督導推動。各級文明辦把移風易俗工作要求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社區創建標準,每半年開展一次集中督查,督查結果及時通報。各級綜治部門將農村社會不良風氣治理情況納入XX縣(市、區)考評內容,綜合運用溝通警示、誡勉談話、掛牌整治、一票否決等問責措施,推動農村社會風氣持續好轉。
山東濰坊四措并舉整治農村不良風氣
山東省XX市圍繞建設美麗鄉村,以整治農村不良風氣為抓手,從傳導責任、示范帶動、反面曝光、以文化人等方面用力,形成了“好人好事有人夸、歪風邪氣有人抓”的良好局面。
一、層層落實責任。市級層面出臺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治理意見,重點整治打牌賭博、封建迷信、紅事預喝、白事擇日和大操大辦等行為;成立專門督導組,不定期進行暗訪抽查??h級層面制定具體整治方案和措施,指導鎮村抓好村規民約修訂完善,不斷提升鄉風民風文明程度。鎮村層面重點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自律組織,負責婚喪嫁娶、化解糾紛等事宜,定期開展鄉風評議。
二、典型示范帶動。發揮農村黨支部示范引領作用。一方面,加大對村干部黨風、作風培訓力度,帶頭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帶頭抵制農村不良風氣;另一方面,市委向所有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選配“大學生村官”,通過行為示范、結對幫扶,帶動農村整體文明素質提升。發揮鄉賢隊伍模范帶頭作用,廣泛開展“推鄉賢、學鄉賢”活動,選舉威望高、接地氣、品德好的村民作為“新鄉賢”,激勵廣大群眾合力共建美麗村風鄉風。
三、加大曝光力度。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在報紙、電臺、電視臺、新聞網站開設曝光專欄,加大農村不良風氣習俗曝光力度,對社會影響惡劣、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和事件深度報道、持續跟蹤,督促問題解決。同時,發揮農村大喇叭貼近群眾優勢,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消費膨脹升級、“灰色娛樂”等定期點名,引導村民健康文明生活。利用農村社區電子屏、宣傳欄、公示欄等建立道德點評臺,對不文明行為和歪風邪氣進行曝光,組織村民現場點評,形成輿論壓力。
山西潞城市堅持“五化”并舉,著力開創美麗鄉村建設新局面。
一是價值觀培育分眾化。在黨員干部中,緊扣“為民、務實、公正、清廉”的價值追求,引導黨員干部在工作中打頭陣、當先鋒、做表率。在農民群眾中,圍繞“愛心、孝心、善心、誠心”的價值追求,著力引導他們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信守踐行道德公約。在未成年人群體中,圍繞“立志、立德、立言、立行”的價值追求,扎實開展以黨史國情、鄉土文化、經典誦讀、道德模范、網絡文明、法律安全為主要內容的“六進校園”活動,著力引導孩子們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
二是文體活動群眾化。辦好“二月二”“四月四”“上黨賽社”“微子文化”等民俗文化藝術節和“我們的節日”節慶文化活動以及廣場文化、校園文化活動。深化“中國夢”主題創作,深度挖掘本市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將新編戲曲《唐宮悅》、舞蹈《你是我的眼》等本土農村題材作品打造成為特色濃郁、群眾歡迎的精品力作。繼續政府購買文化服務,實施“政府買單、送戲下鄉、群眾看戲”工程,每年為70多個農村送戲各5場,3年完成202個村(社區)全覆蓋。
三是人居環境潔凈化。開展鄉村清潔工程,扎實推進農村改路改水改廁、舊村改造和水源污染治理工作,力爭兩年內50%的村實現垃圾不落地,40%的村達到省級衛生村標準。采取財政投入為主、農村轉移支付為輔、群眾義務繳費為補充的籌資辦法,繼續完善農村垃圾池、填埋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各行政村配備垃圾收集車,在鄉鎮建設垃圾轉運站,努力實現農村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鄉(鎮)運輸、市處理”。
四是道德實踐常態化。持續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等評選表彰活動,倡導移風易俗,遏制陳規陋習,涵育文明鄉風。組織道德模范、潞城好人、新鄉賢選樹和宣傳學習活動,開展弘揚優秀村規家訓活動,不斷擴大“善行義舉”好人榜覆蓋面。
五是志愿服務規范化。統一協調規范全市志愿服務工作,搭建平臺完善制度,健全供需對接機制,力爭年內30%的村成立志愿服務隊伍,推動農村志愿服務常態化。開展“鄰里守望”“送溫暖、獻愛心”等主題活動,重點服務“三留守”人員,讓志愿服務成為農村新風尚。
遼寧海城市召開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要實現50%以上村鎮達到縣級及縣級以上文明村鎮標準。圍繞實現這一目標,將從五方面著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一是鞏固提升已建成果。對已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103個村,進一步完善村容村貌保潔等長效機制,教育群眾愛惜整治成果,自覺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為全市新農村建設作好示范。
二是落實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依照全國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和海城市美麗鄉村規劃編制,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程、美化綠化硬化亮化提升工程和改水改路改廁改圈普及工程。繼續采取整合涉農項目、爭取社會幫扶、發動群眾自籌等方式,完善工作規劃,分年度、分步驟抓好各村創建工作。積極爭取對口援建、省市共建和聯點單位的支持幫助,深化拓展投資共建領域,加大資金投入,著重在組織建設、技能培訓、項目引進、資源開發等方面搭建好合作平臺。
三是深入培育鄉風文明。培育鄉土特色文化和鄉賢文化,引導農民建立良好鄉規民約,摒除陋習移風易俗,積極開展志愿服務,營造健康淳樸文明和諧的鄉風民風。
四是積極推進精準扶貧。堅持把產業強、農民富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將精準扶貧工作與全面深化改革相結合,以國家新型城鎮化、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集體資產股份權能四項國家級改革試點為牽動,激發扶貧開發活力,持續增加貧困人群收入,讓貧困人群更多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五是建立健全考核機制。把美麗鄉村建設納入全市目標考核,細化考評指標,健全考評辦法,完善考評體系,堅持定期檢查和隨機抽查、季度通報和年度綜評、通報表揚和以獎代補相結合,確保美麗鄉村建設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安徽巢湖市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創新載體、完善機制、凸顯特色,努力爭當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樣板市”。
一是培育鄉賢文化,成風化人涵養鄉風文明。成立鄉賢文化研究會,評選表彰“巢湖鄉賢”。組織開展有巢氏、涂山文化、“焦姥·陷巢州”等文化學術研討會,編印出版《巢湖鄉賢志》《巢湖故事》等7部鄉賢專題書刊。打造市、鎮、村三級鄉賢館示范點,展示鄉賢優秀品質、感人事跡。發揮新鄉賢的模范引領作用,創新開展“鄉賢+漁網扶貧”“鄉賢+留守兒童關愛”“鄉賢+文明旅游志愿服務”等活動,幫助農民就業致富、幫扶關愛留守兒童、服務縣內外游客。
二是打造精致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家園。堅持規劃主導,今年啟動40個中心村和784個自然村環境整治規劃工作,突出“一村一品”,力爭精品示人。堅持點線結合,以美麗庭院創建為切入點,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評選表彰一批美麗庭院示范點,同時全力開展“三線三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以市場化運作形式全域推進垃圾整治工作,實現“沿線美如畫”的整治目標。
三是繁榮民俗文化,增強群眾精神文化獲得感。繼續落實好154個村的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整合村(居)農家書屋、文化共享服務點等資源,建設村級(社區)文化活動室,推動19個農民文化樂園項目設施提檔升級。依托地域文化資源,舉辦巢湖牡丹觀賞節、烔煬桃花節、中垾番茄節等民俗文化活動,持續推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書香巢湖·快樂閱讀”等品牌活動。創新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巢湖民歌,舉辦民歌廣場舞大賽和民歌歌會,編排《巢湖好人多》音舞快板等主旋律文藝作品,開展《我們的價值觀》主題歌曲競賽和村歌傳唱活動。
山東膠州市實施創建標準化、考核導向化、驗收現場化、管理動態化和內涵拓展化“五化”工作法,不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一是創建標準化,因地制宜分類建設。結合實際設定衛生潔凈村、鄉村文明家園達標村、鄉村文明家園示范村、鄉村文明家園特色村四類創建標準,指導全市811個村自選類別、標準化創建。
二是考核導向化,加大激勵狠抓落實。制定《“美麗膠州”建設考核辦法》,將鄉村文明行動作為全市重點推進工作進行專項考核,考核結果與以獎代補政策掛鉤,按時完成硬化任務的村莊,建設資金由市、鎮兩級財政按60%和40%的比例予以撥付;每建成一個示范村或特色村,獎勵20萬元。
三是驗收現場化,定期交流推廣經驗。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文明辦、市委農工辦和市建設局抽調精干力量組成考核驗收隊伍,對衛生潔凈村采取抽查形式驗收,對達標村、示范村和特色村逐一實地驗收,確保建設達標。每月召開現場觀摩推進會,分批次選取不同創建類型的村莊典型交流經驗,有效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廣有益建設經驗。
四是管理動態化,獎懲分明注重長效。對驗收認證的達標村、示范村、特色村進行日常動態管理,由第三方定期暗訪,達標村抽查,示范村和特色村全查。第一次暗訪不合格村莊掛牌警告、限期整改,兩次暗訪不合格村莊取消相應資格。設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專項經費,對合格示范村和特色村給予2萬元獎勵,用于移風易俗和文明家庭創建等工作。
五是內涵拓展化,逐年設標全面提升。堅持年年有主題、年年有重點,先硬件后軟件,在已有“70%以上的村莊達到縣級以上文明村莊”的基礎上,將工作著力點放到移風易俗、建設良好鄉風民風上,全面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湖北遠安縣堅持用“開放、進取、誠樸、大氣”的遠安精神凝聚力量,以身在深山、比學沿海的工作目標鼓舞斗志,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一是呵護自然生態美,讓鄉村靚起來。編制《遠安縣全域景區化發展規劃》,按照精致縣城、風情小鎮、詩畫村莊、靚麗社區、淳樸農家的建設目標,對全縣所有鄉鎮、村(居)整體布局。實施生態修復、低產林改造和景觀植物工程,開展沮河流域綜合治理和河道采砂整治。打造夢里老家、滄海桑田、古樹山花等景點景區,啟動“最美鄉愁”評選活動,遴選出20個村落,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二是營造人居環境美,讓鄉村凈起來。堅持一手抓人居環境改善,一手抓文明衛生習慣普及,探索建立衛生保潔隊伍、垃圾處理、經費保障、責任考核機制,實現全域基本無白色垃圾。結合土坯房較多實際,政府補貼幫助農民完成2萬多棟土坯房鄉土風格消危改造,改善居住環境,保護山區農村原生態自然風貌。
三是彰顯人文道德美,讓鄉村雅起來。扎實推進鄉鎮文化廣場、鄉村大舞臺、衛星數字農家書屋、“三室一場”等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搭建平臺。挖掘整理民間傳統文化藝術,推動嫘祖信俗、遠安嗚音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面向全國開展以嫘祖為主題的民間故事、楹聯、詩詞、戲劇影視劇本征集活動,宣揚地方傳統文化。開展道德模范和“好家風好鄉風新鄉賢”評選表彰活動,提升農民文明素養。
四是展現富裕和諧美,讓鄉村富起來。為全縣117個村(居)委派“第一書記”、引進“經濟顧問”,推動行政和社會資源向農村傾斜,培育特色產業,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增加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經營模式,穩定優質水稻生產,發展食用菌、柑橘、茶葉、景觀植物等綠色產業。按照“全縣是景區、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導游”標準,突出“鄉”味道,優化“村”環境,完善“旅”設施,增加“游”項目,延長“業”鏈條,全面推進鄉村休閑游,建成一批核心景區。
甘肅康縣堅持治理與造景相結合、涵養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統一、整體協調與核心片區相輝映的發展思路,打造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
一是培育崇德向善、創新創業的'新型農民。堅持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提升農民素質、培育新型農民、建設美麗鄉村、創造美好生活的關鍵之舉,充分發揮鄉鎮黨校、村級活動室的宣講平臺作用和好人榜、文化墻、文化石的德育陣地作用,建設一批以弘揚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精神文明宣傳長廊,實現“一村一特色、一墻一風景”,凝聚起推進改革發展的道德正能量。
二是繁榮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的農村文化。整合資源、加大投入,確保鄉村舞臺建設在年底前實現全覆蓋。結合“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舉辦系列富有農耕文化特色的文體活動,激活農村文化內生活力。堅持建設與保護、培育與傳承相結合,挖掘整理出康南毛山歌、木籠歌等一大批反映村落個性、極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地方民俗,以“鄉愁”記憶凝聚人心。
三是建設家庭和睦、民風淳樸的文明鄉風。動員農村家庭挖掘、整理、編寫家訓,免費發放宣傳好家風的中堂3000幅、字畫1500張。持續發揮“五星級文明戶”評選等品牌活動影響力,弘揚培樹好家風。打造一批以德文化、善文化、慈孝文化為代表的地域道德品牌,為培育文明風尚提供豐富滋養。
四是構建城鄉統籌、常態長效的工作機制。堅持規劃先行,形成以美麗鄉村建設總規劃為龍頭,鄉村舞臺、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專項規劃相銜接的規劃體系。持續強化縣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推動形成政府投入、農民投入、社會力量支持鄉村文化建設的多元投入格局,為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提供經費保障。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