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中,人們對環保意識的重視越來越明顯??偨Y應該包含個人對過去經歷的感悟和改進方向的建議。下面是一些優秀總結范文的選編,供大家參考和學習,提高寫作能力。
“淚”是那個忘記擰開鏡頭蓋的小男孩的?!靶Α笔钦故菊n主持人董晗曦的。課后,她笑瞇瞇地對我說:“華老師,今天是我最難忘、最高興的一天。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真正的主持人,向董卿阿姨那樣。今天是我第一次站在攝像機前呢?!蔽业男囊粍?,哪怕這次活動只留下一粒夢想的種子,日后會開花、結果,這番功夫也沒有白費??!
“得”指最深的感悟。學生是學習活動真正的主人,學生只有實實在在去做,知識才能被內化,能力才能形成?!笆А敝赣写鉀Q的問題。
2.1如何使綜合實踐活動和文本課程、日常教學相結合,使之常態化。
生活如同一本靜靜打開的書;實踐像一位充滿智慧的老師,引導我和我的學生感悟著做事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真是:“生活如書,實踐如師?!?/p>
綜合實踐課是面向學生生活而設計的一門課程,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做,我在設計課程中沒有將課想得那么復雜。而是創設一種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觀察、體驗與思考,從發現中提出問題,然后積極主動地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對教師來說課最好不用“上課”或“教”這樣的字眼,而是用“做”“實施”或“開展”更合適。因為綜合實踐課不是“上出來”的,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在這個空間里,我讓學生盡情地觀賞一切,分析一切,這一切原本對他們來說,確實是陌生的,但正因為陌生,恰恰給了他們以新奇的感覺,學生透過疑云看本質,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活動,開展廣泛的交流,并對獲得的種種信息和現象進行充分的,毫無拘束的爭辯,在爭論中認識,在爭辯中深化。這對于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嚴厲的挑戰,因為通過活動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探究性,學生帶著問題來研究,帶著準備來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這樣一來,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結構和自身素質。在活動中,一些學習并不是很好的學生,表現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讓人欣喜而欣慰。他們那種敏銳的洞察力,那種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種解決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動給了他們欣然求知的樂趣,活動教會了他們做人的道理。
本學期實踐活動在具體的實施中,我將它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對于我設計的這些主題,一節課完成是不現實的,為此我一周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讓學生有足夠時間、空間,深度參與實踐過程,獲得豐富體驗。
在準備階段,在學生對身邊的社會、自然現象有了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在教室里討論,由我來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做出活動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孩子將模糊的問題有效合理地表述出來,并幫助與指導學生準備工具與材料。
在實施階段,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去經歷與體驗。因為學生的能力有限,還有安全問題,活動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我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一些指導,對一些必要的專題講解和方法的介紹,并對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觀察,善于發現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做出恰當的評價。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組織活動小組,確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題及內容,確定研究的目標體系。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我精心設計過程,并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學習過程進行嚴格的調控。在綜合實踐中,研究方式的選擇,學習小組的組成,活動過程中的計劃、活動成果的構想,都完全在學生自己手上。
四年級學生“小”,而綜合實踐活動課卻是個“大”課。這個問題曾經一直困擾著我。一學期的實驗表明,以前的理解太狹隘了。綜合實踐課無所謂大小,關鍵是要找到適合實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路子,意識是培養出來的,能力是鍛煉出來的,要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
綜合實踐活動不能“教”,但綜合實踐活動課卻離不開必要的“教”。這后一個 “教” 就是指導。尤其是課程啟動才短短幾年,學生處于一種不知所然的狀況,一上來就放由學生所謂“自主選題”,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經過實踐的摸索,我指定了主題,綜合實踐活動離不開教師的具體指導,制訂計劃,學會合作,均需要教師的點撥,甚至是訓練。要“放”就必須先“扶”,否則學生無所適從。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學生永遠學不會自己走路。我一開始就布置他們寫方案,由于有生活中的基礎,很快方案就出來了。但是在方案的實施階段,一開始擔心他們第一次在校外自己活動,安全問題是我比較擔心的,還有一點小學生的自控能力還是不夠的。但是實踐下來,現在的小學生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應在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要有新的師生觀、新的教學觀。而以前自己以教學主宰者自居慣了卻渾然不覺,依賴講授法多了卻秉性難移。課程實驗剛開始,我還是不知不覺地老用講授法,介紹什么是“綜合實踐活動”,有什么意義和作用,結果兩節課下來,學生就興趣全無了。這時,我才發覺:不對勁!活動課不能這么上!活動活動,必須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發展,在活動中受益,在活動中體驗成長,在活動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舊的單一的講授法必須淡去,必須采用新的“活動教育法”來“活動育人”。
教師只是個召集人。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決不是一個教師就能全部包下的。綜合實踐課是集體課!怎么不叫學生去請其他指導老師呢?后來的實踐證明,只有教師間的集體協作才能高質量地教好綜合實踐活動課。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探索過程,是一種實踐過程,也是一種開放性思維過程,在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結果,而重過程,只要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成長起來了,這就是我的成功。
今天,我在學校校本課程競賽中講了一節《我和玉米交朋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課后在王校長的點評中,我對課堂教學有了更為深刻的感悟。
《我和玉米交朋友》這個主題活動分了四個子課題,學生們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進行了這次公開匯報。各小組學生的實踐活動興趣高漲,那躍躍欲試、大顯身手的勁頭令我們教師都倍受感染;參與人數達到班級的全部,沒有活動死角;各組的活動形式豐富多彩,搜集資料、制作課件、編排舞蹈、講故事、品嘗食物、制作手抄報、市場調查等,這種可喜的態勢令我這位剛剛研究這個學科的教師有些沾沾自喜。
瞧,各小組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能力得到了鍛煉,尤其是很多同學的創意得到實踐驗證,讓大家耳目一新。編舞蹈的宋林澤能組織五名同學把手絹舞編排得整整齊齊、像模像樣,她的創意、她的組織力,對于剛剛10歲的女孩子來說,是一種考驗,更是一種提高。徐乙鵬能從網絡上調查出各省玉米的價格,并作出分析比較,多么了不起的舉措??!四小隊十幾名同學帶來了玉米食品,在介紹味道、顏色、形狀之后,分享給全體同學和老師,這種分享的快樂一定令孩子們終生難忘。
但是,在課后和領導的交流中,我覺得王校長一語中的,令我發現了課堂上的不足——活動內容浮于淺表,其中一個小組不能緊緊圍繞子課題開展活動。的確這樣,我默默的承認著,也佩服領導對本學科的深入研究與思考!
1、搜集資料的途徑不要只限于網絡,還可以采取社會調查、采訪、查書等。
2、積極鼓勵小組內伙伴之間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3、對有創意的同學要加大贊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4、不會采訪的同學,教師要積極引導;采訪中教師要克服家長不支持的困難,尤其要看重發展學生的能力,進一步體現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
5、活動準備階段,如發現學生研究不對路子,教師要及時引導,緊緊圍繞主題,跟著學生進行深入研究。
……
上完這節課,我忽然覺得在教學的路上,探索的過程永遠具有趣味性與挑戰性。王校長的點評,更增加了我們對綜合實踐活動研究的興趣,指明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在下一個主題活動即將開始的時候,我一定多思考、勤鉆研,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神奇的計算機世界》這一課主要是要掌握計算機是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組成,硬件有顯示器、主機、鼠標、打印機等,軟件有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等。五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接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生對計算機并不陌生,用鼠標畫畫、鍵盤玩小游戲就早已是大多數學生生活娛樂的一部分。所以,對于計算機的鼠標、鍵盤、主機以及一些應用程序,學生多多少少都能說上一些??紤]到這些因素,在《計算機的組成》這一課導入時,我使用了質疑導入,設計了這樣一個提問:
本想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揭示出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誰知當我問下這個問題后,教室里卻是一片寂靜,沒有一點反應,過了半分多鐘,才有學生舉手。
生:我知道比爾蓋次,我來說說比爾蓋次。
接著,我又問,還有呢?教室里又是一片沉靜,最后在我指著實物鼠標、鍵盤的引導下,才有人說出了鼠標、鍵盤等。
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是知道計算機的部分硬件的名稱的,只是設計的問題,無法讓學生把已知知識與提問的問題,直接聯系起來,這就需要重新設計提問,讓學生對老師的提問,有客觀、直接的反應。
為此,我又重新設計了這樣一個提問:
師:同學們,你能說說你面前的這臺計算機有哪些部分組成嗎?
生:鼠標、主機、鍵盤、音響、打印機、殺毒軟件、防火墻……。
學生舉手發言很涌躍,回答問題積極性很高。只是,這回學生又提到了音響、打印機等,而這些,學生面前的計算機是沒有的。是要求學生聽清題意呢,還是重新設計提問?考慮到學生信息技能的發展,我又重新設計了這樣一個提問:
師:同學們,你們面前都有一臺計算機,哪你知道一臺計算機一般有哪些部分組成嗎?
生:鼠標、主機、鍵盤、顯示器、音響、打印機、殺毒軟件、防火墻……。
這樣的提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考慮到了學生目前的信息知識水平,為下面新課的展開,作下了鋪墊。
因此教師的提問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好的課堂提問可以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可以扭轉被動的課堂局面。在提問的設計方面我們應該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1、要吃透教材。教師只有吃透教材才能設計出好的課堂提問。因此,教師首先要理清本課主要講授哪些知識點,重、難點是什么,然后,再把自己的理解和課堂學習重點在課堂上轉化成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內能有較多收獲。
2、要分析學情。學生已有的信息技能水平,決定著教師在教學中將設計怎樣的提問,所以,在設計問題前,教師先要調查學生現有的信息技能水平。另外,要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如:他們的形象思維遠遠強于抽象思維,所以,在設計提問時,提問要具體化形象化、富有趣味性,比較適合五年級學生的提問。
3、要逐層推進。一堂課,教師會提出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之間呈現一種遞進關系,即本課學科知識的邏輯關系和學生學習上層層遞進的關系。所以,設計提問時必須一個一個按知識的邏輯結構逐個推進。
總之,課堂提問不單單是一個技巧問題,而是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智慧的集中體現,是經過深思熟慮后設計出來的。為了上好每一堂課,我們必須要在提問設計上狠下功夫。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門新型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以塑造學生完美人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追求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融合為價值取向。在活動中,我覺得要重視學生全體參與、學會共處與分享、學會協調與合作。要積極學習理論,更新觀念;結合實際,鼓勵學生大膽實踐;立足現狀,勇于創新。之前雖和學校有經驗的老師學習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但當我真正上課后才明白經驗是一回事二實踐是另一回事,這四個星期的上課給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在小學,學生“小”,而綜合實踐活動課卻是個“大”課。綜合實踐課,他們的能力行嗎?學校的條件行嗎?經過這段時間的親身實踐與學習,大家的討論表明,以前我的理解太狹隘了。綜合課無所謂大小,關鍵是要找到適合實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路子,意識是培養出來的,能力是鍛煉出來的,這些都需要我們的耐心與長時間的培養。要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
綜合實踐活動是在老師指導下的“教”,尤其是我們這些青年教師要知道,學生處于一種不知所然的狀況,一上來就放由學生所謂“自主選題”,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經過實踐的摸索,我們確定了主題,綜合實踐活動離不開教師的具體指導,制訂計劃,學會合作,均需要教師的點撥和提示,甚至是訓練。要“放”就必須先“扶”,否則學生無所適從。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學生永遠學不會自己走路而且對課堂的興趣也會消失,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參與實踐,應在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要有新的師生觀、新的教學觀。而以前自己以教學主宰者自居慣了卻渾然不覺,依賴講授法多了卻秉性難移。課程實驗剛開始,我還是不知不覺地老用講授法,介紹什么是“綜合實踐活動”,有什么意義和作用。這時,我才發覺:不對勁!活動課不能這么上!活動活動,必須讓學生的手腦動起來,在活動中發展,在活動中受益,在活動中體驗成長,在活動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舊的單一的講授法必須淡去,必須采用新的“活動教育法”來“活動育人”。
綜合實踐活動是在嶄新的課程資源觀引領下開發、設計、實施的一門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課程,以實踐活動為主要實施途徑和方式。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從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個體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主題內容,開展活動。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愿望是確定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最基本的依據和關鍵因素之一。主題只有符合學生的愿望與興趣,學生才會有不斷探究、參與的內在動力。行動上才會更主動,責任感才會更強;反之,如果學生對主題不感興趣,漠然視之,就不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也不會在活動中傾注全部心力。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應基于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讓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他們在一種歡快、愉悅、充滿期待的活動氛圍中自覺自愿的參與活動。在活動中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信心。
學生生活在現實世界和社會實踐中,生活于自然中。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強調突出學生主體、聯系學生生活,注重實踐以及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這是課程的基本理念。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個體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鮮活的主題內容。
通過這些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動地去探尋、感受、傳遞傳統節日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既滿足了孩子們的求知欲,增長許多豐富的課外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實踐能力、團隊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增進學生對傳統知識的探究心理。
研究從問題開始,沒有問題就沒有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最直接動力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問題。俗話說:生活中不是缺少問題而是缺少發現問題的眼睛。因此,教師不僅要具備這樣一雙慧眼,而且更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努力造就學生一雙善于發現問題的眼睛,并從這些一直在學生身邊或身上發生、演變的問題入手,選擇那些有意義、學生感興趣而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問題來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課,處處有題材,關鍵在于挖掘。只要善于挖掘,生活處處是課程。因此,活動主題可以由近及遠,由小到大,從班級到學校,從學校到社會逐步展開,抓住眼前的、身邊的活動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包羅萬象,豐富多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作為一個組織者、引導者、指導者、參與者,在活動的實施中要不斷挖掘、開發、利用無限的課程資源,為學生創造更廣闊的自由發展的空間,真正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獲得綜合素養的動態生成和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而且把抽象地東西變得生動、具體化。當然好的課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畫龍點睛之作用,再完美的教學或多或少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缺憾。如何進行課后反思,課后反思要反思什么?從近兩年的教學反思中,歸納了幾點:
通過對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課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可對下一知識點的教學產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講授九年級物理“功和機械能”一章的內容時,把教材的編排順序通過由淺入深的原則,根據以往授課時學生認知規律的特點給予調整,使學生學習輕松易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理學的難點,但教材編排時將該內容放在了這一章的第一節,先認識功,再學習機械能,讓學生的學習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在借鑒了以往授課的經驗中,將機械能的學習置于本章的開始,先認識了能量,然后引出物體具有了機械能,我們就說物體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現有章可循。因此,有益的課后反思,可以使教學創新有了智慧的沃土。
因此,教學的好與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參與教學活動的人。教學活動中師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師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學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全過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并升華到自己精神的需要。特別是課件的優劣程度好與壞,直接決定教學的實際效果。在大氣壓強的教學中,先設計了幾個問題做到猜想,如把一個乒乓球放在漏斗口,從細管向乒乓球吹氣等,讓學生從平時的經驗中做到猜想,然后實際操作,從簡單的實驗現象得出流速和壓強的關系,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興趣盎然,精神飽滿地投入學習,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師、學生是否達到教學設計的情感狀態,有沒有更有效地途徑發展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
它應包含課堂環境條件,(或是課堂氛圍)是否讓參與教學活動的人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是否提高、增強人的活動能力,教師激情是否高漲,學生學習熱情是否高亢,怎么樣才能創造既有舒適感又有生活情調的高雅活動場所,同時,內容怎樣處理,順序如何調查,語言怎樣運用,教學手段如何利用,課堂結構如何布局,學生興趣怎樣激發,師生互動交流平臺怎樣構建等。
反思可以課前也可以課后,如教學設計完成后,可以想想為什么要這樣設計?課堂效率是否高,學生會不會產生抵觸情緒,師生交流是否會順暢,授課的進度,內容與時間分配在實施過程中會不會產生不協調。同時,學生的反思也是課后反思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引導學生回顧一節課自己學會了什么,有什么缺憾,如何使自己的學習變得豐富而又有個性。
經過了三個反思,加之完善、優美的教學設計,使師生的教學活動產生一種“諧振”,教學就會達到最佳效果。
這一節課中,以各學科領域的知識技能為工具,通過實踐活動,將各學科的知識技能進行重組和拓展延伸。利用《科學》這門學科來讓學生了解地震的相關知識;用《信息與技術》學科中的知識來創建博客;綜合《語文》學科進行小記者的采訪和報道。
二、結合時事選擇主題,學生的興趣非常的濃厚。
三、展示形式多樣。
1、符合各小隊的活動主題。例如粉絲帶小對他們研究的主題是汶川災情,他們認為,圖片是最能體驗這一主題,能讓人非常只管地感受災情,從而引發人們去關注災情,所以他們選擇用剪貼集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2、能反映學生的獨特體驗、收獲。每個學生是各有所長,成果展示和交流,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樹立他們的自信。紅絲帶小隊中的成員都是對電腦非常感興趣的孩子,這次活動就給了他們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他們每天都花很多的時間設計博客,搜集資料,教其他同學進入博客,發博文,對其他同學發的博文進行及時地跟貼。
存在不足:
1、每個小隊在匯報時應當向大家介紹自己主題內容,再進行展示。
2、活動環節相扣不緊密,使得課堂教學不夠流暢。例如由于博客界面打開速度比較慢,影響了博客的介紹,這個問題是我在課前沒有考慮到的,如果能在課前先打開最小化,這個問題就能解決了。
3、學生展示時老師的指導跟不上。例如:在博客介紹時,一位學生因為緊張而無法進行展示,這個時候,我就先對他進行鼓勵,接著就幫助展示博客內容了。如果這個時候讓小組成員幫助展示就更能體現小組合作了。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發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課的特點是綜合性、實踐性、活動性、自主性。綜合活動實踐課不是老師教給學生知識,而是從動手實踐中增長知識。
本學期,我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得到很多啟發。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合作伙伴組成合作小組,并讓他們在小組內選擇最想研究的子課題,在小組成員分配工作時,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自己在小組里承擔的任務,給學生個性的發展創造了空間,這樣做,使每個小組成員之間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覺,團隊精神大大增強,為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活動中讓學生自己甑別,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給學生較多的選擇余地,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做到有所感受,有所發現。并引導他們在完成份內工作的前提下也去幫助別人、協助別人開展調查研究,使學生在活動中不再是坐享其成,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也逐步學會評價,學會求同,學會補充,學會合作,學會做人。
在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的出發點是讓學生走進生活、切實地進行調查研究,培養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孩子們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通過自己的思考、求助、與別人的討論等把問題解決,這樣的探究對孩子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這一次實踐活動孩子們確實在實踐能力上有所突破。
我欣喜的看到,孩子們在研究中變得膽子大了,勇氣足了,善于思考了,學會了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讓我明白了活動要以學生為主,不一味的惦記著“給”學生什么,而關注能為學生“做”什么,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綜合實踐活動的本質特性就是生成性。隨著活動的不斷開展,學生的認識與體驗也不斷地加深,在評價時并不要求學生調查成果有多具體,而是以學生調查的熱情高低、合作的是否默契、參與人數的多寡為評價依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基礎;不斷嘗試,全面提高自己的“指導”藝術;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成長、成熟起來。
很榮幸3月17日參加了在高區一小舉行的高區小學綜合實踐優質課的評選活動,第一次作為講課老師站上這種活動的講臺,心里既緊張,又激動。此次我執教的是《奇妙的陀螺》,通過這次講課,自己收獲頗多!
本次課的設計,本著取材生活的原則,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會到原來身邊的事物都可以成為制作的素材,在體驗玩的樂趣的同時,又能從中有所收獲,培養孩子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本次課由談話導入課題,在初步認識陀螺后,激發學生做陀螺的欲望。讓學生在初次做陀螺的嘗試下,發現制作紙陀螺的基本要求。然后在進一步的制作中,自己探究發現讓陀螺旋轉時間更久的奧秘,再根據發現改進陀螺,裝飾陀螺,之后設計了一個陀螺大賽,調動孩子們的熱情。最后,簡單介紹陀螺在生活中的應用,作為一個拓展提升。整堂課的設計流程比較簡單清晰,此次講課還算比較順利的把整堂課完整的上了下來,大多環節都達到了預設目標,較好地完成了整節課的教學,不過還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下面主要就自己在本次講課中的感受,反思一下自己在授課中的不足:
在此次講課中,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在語言方面的不足,覺得有些問題表述不夠精煉,隨意性的語言有點多,當然最主要的不足是缺少課堂評價語,孩子們回答的問題或者想法都不錯,但是我大多時間都是一句簡單的“好”、“不錯”一帶而過,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評價,我覺得這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多學習、多改進的地方。
本來賽陀螺環節是本節課的一個小高潮,孩子們應該積極踴躍參加才對,可能是由于前面對于影響陀螺旋轉時間因素的掌握不到位,孩子們的改裝效果一般,而且速度較慢,所以在規定時間內只有個別小組選出了代表,有幾個小組的代表上臺熱情不高,而且在賽陀螺時,可能我組織的不夠好,沒能調動孩子們的情緒,比賽過程比較平淡,沒有展現孩子們那種天生的競賽熱情。今后在組織課堂方面還需要多加鍛煉,不斷提高。
此次在執教中臨時加了小組評價的內容,為的是更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組織課堂,但是由于之前試講時沒有使用過,所以在本次執教中小組評價使用的不是很到位,比如,有個小女孩回答問題特別積極,而且講的非常有道理,若我在給她肯定的同時,適時將他們小組的小陀螺上升一格,相信更能有效調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整堂課我的小組評價基本都用在了組織課堂上,這樣的評價形式沒有發揮實質作用,與課堂教學的銜接不夠自然。今后要避免這種流于形式的評價活動,有效設計小組評價,達到切實提高課堂效率、調動課堂氣氛的效果。
這次的備課、磨課、講課經歷讓我收獲很多,在發現自己教學中不足的同時,也意識到了一堂好課并不僅僅要有好的教學設計,更關鍵的是要帶給孩子們發現知識、享受知識的體驗,創設高效課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探索,虛心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老師,以后我一定要充分利用家里的廢品,把它們變成有用的東西!”
“老師,您的板書就是一首押韻的詩,好巧妙??!我們讀一遍就能把它背出來了!”
下課以后,學生們興沖沖地跑到講臺上圍著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看著他們興奮的笑臉,我不禁由衷地笑了。從孩子們誠懇的話語中,我享受著成功的喜悅:這節《變廢為寶》綜合實踐課已收到了預期的成效,學生們確確實實是學有所得。值得一提的是板書設計,那是本課的亮點之一。也許這節課仍然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瑕疵,但我的總體教學目標已經達成,詩一般的板書更將銘刻在學生心間,成為他們日后進行環保行動的指路明燈。
1合作,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實踐活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環保意識逐步加深。整個活動讓我們真正共同享受了勞動的快樂、體會了成功的喜悅,同時思想得到了升華。
先引導學生確定主題,再根據他們的興趣和意愿成立小組,然后分組設計制作方案:要求選好小組長、進行分工、做好制作準備、定好制作步驟,設計作品展示方式。
為了使此次活動更順利地進行,我指導學生根據各自的特長分組。
小組分工合作,由組長分配任務,安排、調控組員各司其職、互相合作。在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學習的特點,自己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自行收集材料,自己進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從而獲得許多關于“變廢為寶”的知識。
這次實踐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不但學到了知識,學會了真誠地與人溝通,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增強了小組合作的精神,還增進了對社會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總結、實踐、研究問題的學習方法,知道了環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白了“變廢為寶”的巨大效用。
無論如何,我都希望環保意識從此像種子一般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長葉、開花,并把這種意識傳播到周圍,對這個社會也能形成一定的良性影響,使我們的地球真正綠樹成蔭,水秀山清。
這學期學校安排我擔任了五年級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工作。作為一個在這一學科毫無經驗的老師,這一學期可以說是在摸索中前進。有以下幾點初體會:
小學綜合實踐課要回歸生活和社會,我們不能將學生圈于學校,而要以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為線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的活動網絡,全面實施教育。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在家庭、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觀察社會生活中發生的變化,體會社會進步與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通過簡單的觀察、調查鍛煉和提高調查、探究及搜集資料的能力,學會討論與合作。從而讓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發展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綜合實踐活動,活動活動,必須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發展,在活動中受益,在活動中體驗成長,在活動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讓老師當主導,由老師來活動,而應該采用新的“活動教育法”來“活動育人”。
三、老師+學生=朋友。
老師與學生在教與學中,本來就是相互促進,相互提攜的朋友關系,而在綜合實踐課中體現的更為突出。綜合實踐的“教”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傳授”,而是“指導”。從主題的確立、研究方案的制定、各小組進行深入探究、到研究成果總結匯報、學習的收獲,整個實踐過程中,都是學生行動,再加老師的指導,相互合作完成的。老師、學生在活動中是平等的探索者,也是相互合作的朋友。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為孩子們創設可以任意高飛的天空和可以盡情跳躍的大海;也希望讓我的課堂因為有著平等、民主的朋友之情而更加充滿創造的活力、更加多姿多彩。
1、充分認識初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落實中小學生校外社會實踐工作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根本要求,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是貫徹課程改革要求、實現課內外有效銜接,促進中小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因此,要按照實踐育人的要求,加強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注重知行統一、實踐體驗、寓教于樂,幫助中小學生認識社會,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把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列入教學計劃。各中學要結合課程設置,統籌安排八年級學生到實踐基地集中參加綜合實踐活動,并將其列入學校教育教學(此文來自)計劃,使實踐活動與學校教育有效銜接。實踐基地要建立健全《學生綜合實踐登記制度》,依據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考評情況發放結業證書。今后無特殊情況,凡不能按要求完成規定的綜合實踐活動一律不頒發初中義務教育畢業證書。
3、多措并舉,周密組織,確保實踐活動順利進行。各初中學校按照教體局統一部署,把組織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推進教學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校長要親自抓,由教務、政教部門組織實施。要根據實踐基地確定的活動內容和時間安排,積極宣傳、動員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要發放征求意見書,積極與家長溝通,認真宣傳青少年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意義與作用,取得家長的支持和擁護,并根據實踐基地確定的時間安排,切實做好活動的相關工作,參訓學校到校前將參訓學生劃分好學習組(每組30人),就餐小組(每組10人,要注意男女生搭配)和宿舍管理(10人一室);根據收費標準提前做好相關收費,到實踐基地時一并足額繳納?;顒咏Y束后,縣教體局將對該項工作認真總結,對成績突出的單位給予表彰,并將調控50分納入對各初中學校的綜合督導考核;對組織不力,造成一定影響的單位和個人予以全縣通報批評。
4、高度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安全工作。各初中學校和實踐基地要密切配合,把師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要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加大措施,制定出安全管理應急預案。要建立學生往返實踐基地的交通安全保障體系,安排責任心強、工作細致耐心的教干教師帶隊,全程參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確保學生安全。實踐基地要切實保證活動場地、設施、器材的安全性能,防止和杜絕意外事故的發生。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消防安全、自護自救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
5、加強實踐教育計劃與管理。實踐基地要不斷創新工作方式,開發課程資源,不斷提高活動質量。要充分發揮綜合實踐活動的體驗性、實踐性、參與性強的優勢,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項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和直接參與中,樹立勞動觀念、提高動手能力、增強團隊精神、磨練意志品質。同時,要加強與學校的聯系,積極主動地為學生提供周到優質的服務?;顒悠陂g,實踐基地要與學校、家長及時溝通,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及建議,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及時整改,讓實踐基地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
通過這次課程研磨,有感于綜合實踐這一課程的設立,我們開始正視它:這是課改的新生兒,這一名應該成為課改大潮中的寵兒,卻面臨著尷尬的局面---師資力量得不配套,理念的差距,導致了他在眾多的課程中最不受重視,甚至有老師三兩節課把全書的內容教完,好為主科騰出更多的時間來。為改變這種可有可無的狀態綜合實踐課要如何找回自己的出路,重新煥發其應有的光彩呢?我個人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領導重視,機構落實;即校長一把手要真正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一新課程改革中最大的亮點閃亮起來;同時,建立健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課程實施小組,配齊師資,職權分明。
二、課題引領,主題分明;確立一個學校整體層面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課題,以課題研究引領教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讓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在研究中成長。
三、強化研訓,立足校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離不開教師,因此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方面的專業素質,將直接影響到這門課程是否得以落實,立足校本,強化研訓,無疑是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引向深入的重要途徑。
四、凸顯綜合,注重實踐;綜合實踐活動,重在實踐,落在活動,基礎在綜合。不要拘泥于某一學科,某一個固定的內容,因此國家并沒有制定統一的教材。學??梢越Y合本校實際,如學校所處環境、地理位置、學生來源、家長素質、學校及家長學生的社會關系等等,確定適合本校學生發展、適合本地區經濟發展的校本教材。然后逐步落實,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踐中,參與到活動中,在實踐和活動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激勵情感。
五、課時到位,評價跟進;學校要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提供必要的課時保障,同時對課程、對教師、對學生都建立起一套相應的監控、管理、評價體系,用制度來激勵和約束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
六、保證常態,經費支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課程成本相對傳統課程要高。無論人力成本、精力成本,還是物質成本、經濟成本,都要比傳統的語、數、外等學科要高,因此學校要保證課程的常態化,就必須給予足夠的經費保障,當然相應的監督體系也是促進課程常態的必要支撐。
“善于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探究課題或問題”是《3—6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總則》中指出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原則之一。的確,生活是個大課堂,有著數不盡的知識等待著我們的研究探索。由此,我校結合綜合實踐課程的特點,師生經歷了“提議——討論——篩選——確定”的決策過程,最終確立了《我的生活,我做主》這個活動主題。五年級師生經過共同商議又確立了“我的生活——巧手diy”這一子課題。在活動實踐過程中,我執教了這節《個性相框的制作》手工制作課。綜合實踐活動對于我來說,已經不是陌生的了,畢竟從去年起,我就開始踏上了“探索”之路;可是,手工制作課于我來說,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也有了一些特別的收獲:
“丑媳婦總得見公婆”。一場惡補戰之后,我在忐忑中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堂手工制作課。
課堂伊始,我引導孩子們交流照片中記錄的曾經的美好時光,孩子們在交流中感受到曾經的幸福,而我也被感染,心情隨之輕松起來?!跋氩幌胱屨掌兊酶滥??”一句小小的提示,讓每一個愛美的孩子都有了扮靚照片的想法,我適時地將孩子展示的照片插入課前已經制作好的紙質相框中,一經對比,放入相框中的照片變得更精美了,孩子動手制作個性相框的愿望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充分地點燃了。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要求師生改變傳統的觀念和角色。雖然課前我已經搜集了大量的相框的知識,但是在課堂上,相框知識的傳授我還是放手交給了學生——由各組組長匯報交流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雖然幻燈片制作得很簡單,但是搜集的知識卻是很全面的,不用老師講,孩子們能夠自己學有所得,這確實是值得開心的事??!
接下來,在diy小博士的引領下,小組合作探究開始了。30秒鐘的探究時間里,孩子們緊緊圍繞在一起,饒有興趣地邊看,邊猜;邊說,邊拆;30秒鐘后的交流,孩子們則是各抒己見,仿佛如何制作一個個性相框已經是胸有成竹了。而我并沒有急于讓孩子動手做,因為我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中,發現了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于是,我出示了兩個制作上存在問題的相框,一個色彩單調,一個比例失調,讓孩子們仔細觀察,發現存在的問題。使我意外的是,孩子們馬上察覺出這兩個相框的問題所在,甚至有的孩子還想出了補救的對策。這真是讓我驚喜,要是換做是沒有做課前準備的我,表現肯定不及這些火眼金睛的孩子們的。
讓我歡喜的不僅僅止于此。在孩子們動手制作的過程中,我巡視著,也暗暗激動著——這組做的是蘋果樹,那組想的是小狗啃骨頭;這組剪得是可愛的青蛙,那組刻得是逗樂的海綿寶寶;這組用絲帶做了蝴蝶結,那組想向老師學習,將紙編的技術也運用到自己的小相框中……看著孩子們層出不窮的創意,我的心也變得愉悅起來。
一堂課很快就過去了。在興奮中,自己有著很多遺憾:時間太短了,孩子們好多作品沒有做完,一些好的創意沒有被充分地展示;時間太緊了,孩子們展示的作品,還沒有進行自己的創作闡述;時間太倉促了,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們對作品進行評價,評獎環節有些走過場……都說“課堂教學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可回過頭看看,自己的遺憾似乎都與“時間”耗上了。于是,靜下心來,仔細回想,發現了課堂上自己存在的不足:
1、在學生動手制作的過程中,教學設計中有這樣的預想:在巡視中,發現好的創意與做法,及時表揚,并由學生做“小老師”將自己的做法與大家分享。而在實際教學中,我看到了很多好的創意與做法,但是,看孩子們做得津津有味,不忍打斷,又擔心時間不夠用,所以沒有讓“小老師”發揮其很好的引領作用。
2、在學生制作的過程中,我擔心時間不夠用,心里做了一些掙扎:本節課要不要進行展示,要不要進行評獎?最終自己考慮到課堂環節的完整,在學生作品沒有制作完成的情況下,還是進行了展示。最終導致這個環節展示得不充分,評價得也不充分。想來自己真得很后悔,展示與評價完全可以在下一節課來進行,而我只是追求表面上的完整,忽略了課堂的實質,真有些舍本逐末!
3、在時間這個問題上,課前也有所考慮。所以在動手制作這個環節,我通過diy小博士的提示,要求同學們先進行小組交流,選出優秀的創意,再合作做兩個作品,組長做好分工。在巡視中,我發現有3個小組的同學沒有按要求做:個別同學不與他人搭檔,自己做自己的。當時我覺得孩子的想法很有新意,并沒有予以阻止?,F在想來,這樣的孩子在具有創意的同時,卻也缺乏了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課堂上我沒有認真執行自己的要求,導致小組合作不到位,作品的制作完成方面也大打折扣。
4、雖然課前已經讓學生準備了盛放廢棄物的盒子,但是,孩子們一旦動起手來,就全部拋之腦后。這讓我意識到,良好的衛生習慣還是要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抓起??!
出處 fANwEN.chAziDIaN.com
總之,雖然綜合實踐課現在對于我來說,已經不是陌生的了,但是,通過實際教學,我知道,僅靠課前的“惡補”是遠遠不夠的,所有的一切需要我在實踐中努力地去探索,在反思中不停地去修正,從而逐漸地走向完善。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的,要想“上好綜合實踐課”的路是漫長的,需要我孜孜不倦地探索、向前!
綜合實踐活動把孩子帶向了一個更廣闊的生活空間,他們的情感得到深化,能力得到發展,視野得到拓展,道德觀得到增強,個性得到展示,潛能得到發揮。在這堂《話說家鄉》的綜合實踐課中,我是指導者,同時我也是參與者,和學生一起成長,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反思本次教學活動,收獲頗多。
本次活動力求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性,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例如在活動中讓每個學生都有用武之地,做到面向全體,全員參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主題的確定,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熟悉且感興趣,樂于探究。這次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自然,走入社區,走向社會,走進了一個開放的時空,給學生創造了親近自然,關注社會的機會。
了解家鄉環境被破壞的現狀并不是本次教學的終極目標。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積極投入到保護家鄉環境的行動中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注重了學生的親身體驗,使學生在觀察、調查、訪問、研究中真正意識到保護家鄉環境已刻不容緩,從而產生馬上保護環境的動機。實踐中,學生不但有了切身的體驗和感悟,而且聽、說、讀、查、思等綜合能力得到培養。
在實踐中,學生走向社會,進行調查研究采訪,學會了如何與人交往,小組同學分工合作,共同出謀劃策,分享實踐學習的酸甜苦辣,學會謙讓、協調,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同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親歷體驗中提高了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踐中,學生耳聞目睹了環境現狀,為環境污染,為當今人們環保意識的淡薄,為未來人們的生存環境等深深憂慮,也深感只有提高人們的文明素質、環保意識,才能真正凈化、美化環境。這次活動使學生學會了關系自然與社會,學會思考人類、自然與世界如何和諧發展,形成了積極的人生態度。
另外,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手段,它對教師具有無窮的美麗,又富有很強的挑戰。課程內容的開放性、生成性使教師的知識結構面臨嚴峻的考驗,沒有現成的教材,沒有固定的模式,這是我最大的困惑??梢?,教師只有在生活中不斷充實自我,與學生共同學習,才能更好地指導綜合實踐活動。
伴隨著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腳步,綜合實踐活動這一門全新的課程來到了我們農村初級中學。它仿佛是一種催化劑,使課程發生了質的變化,使教師有了創造的空間,使孩子們走出了封閉的課堂,在廣闊的天地里實踐著、探索著、體驗著、創造著。在這次“家鄉文化之旅”的教學活動中,體會最深的應當是教師,而受益最大的應當是學生。上完這次課,我做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
有人說:學校課堂不僅是知識和實踐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圣殿,它是學生成長的舞臺、是學生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學生品味生活的“夢想劇場”。在這里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可能有挫折、失敗,也可能要花費學生很多時間和精力,結果卻一無所獲,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天空沒有留下痕跡,而我,已飛過”。有了認知過程,學習興趣、熱情、動機以及內心的體驗和心靈世界便得到了豐富;有了親身的體驗,學習態度和責任,對個人價值、社會價值、科學的價值等的認識就可能有了進一步發展。教育在于培養人,在于促進人的進步,培養人的智慧,發揚人性,提升人的精神,促進人的價值體現,所以我們要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這次“家鄉文化之旅”活動課教學,我們不僅提高了學生進行探討研究提高學生的能力,更讓學生獲得豐厚的人文修養——對家鄉古今優秀歷史文化的了解、積累,對各個領域的探索,對社會的關心,對現實生活的關注?;顒忧?,學生了解了家鄉的人文、地理、歷史,了解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民間習俗。因此,學生們閱讀了一些相關的書籍,走訪了一些知情的老干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這個準備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吸收、積累本土優秀文化,豐富“內存”的過程。一個鄉村會有多少民間文化,學生帶著好奇與疑惑到民間采風,他們在名不見經傳的剪紙藝人精湛的技藝面前嘆為觀止,他們面對那些大字不識幾個卻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出一串一串優美動聽的故事的老人面前全身心地折服,進而深深地愛上了家鄉的民間文化。一張散發著墨香的小報,一幅剪紙藝術展版,一個簡單的電子演示文稿,學生平生第一次像電視工作者那樣選景、拍攝、解說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探索的艱辛和收獲的快樂。
學生們走進社會、走進生活,了解了很多平定的傳統文化與傳統習俗,與很多百姓交流,明白身邊司空見慣的生活原來也蘊涵著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樸素的鄉音更和我們的精神生活、和我們的文化構建緊密相連。在長久習慣了在課堂里通過文本閱讀來學習的學生來說,他們覺得耳目一新,原來課外的很多東西其實也是我們構筑精神家園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學生們以全新的視野來重新審視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民風民俗以及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的觀念與做法。交流時,學生雖然是在傾吐,但同時也是再一次地學習,他們在反復咀嚼、品味這些璀粲的文化。多一次講解,就多一些個人對語言,對文化的感悟和積淀。潛移默化中,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了加強。
在這此活動中我驚喜地發現,學生豐富的情感、明朗的態度、令人深思的價值觀,伴隨著一個個有鮮明個性的發言,匯成一股清泉汩汩流淌,流進學生的心田,也流進我的心田,這使我深深認識到,課堂應該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天堂,學生永遠是課堂的主人,讓他們充分地展示自我吧!只有這樣學生在課堂中才能擁有一方明凈的天空。
新課程強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以更多的發展和表達的機會,教學要發揚民主,提倡“群言堂”,倡導多向信息交流。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學習的空間更加廣闊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隨之得以更加充分的發揮,學生真正把自己當成了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要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團結協作,從而變被動為主動,最終成為學習的主人。能夠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心靈得以放飛。
學生進行了現場游覽平定民間風情的活動,學生自己解說、吟誦、寫作、創造“采風”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交流,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在活動中,學生在感受每一個環節和過程帶給他們的快樂和享受,同時他們在回顧活動整個過程的時候更加興奮,并且能夠學到知識技能,受到啟發。課堂已不單純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也不再是一個個學生張開口袋等待灌注知識的回收站,而成為通過你一言、我一語的對話交流,在交流研討中進行思維碰撞的場所。學生通過交流,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發展了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形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不僅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學生內在的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讓他們在創造中取得成就感,置身于快樂之中。
此次“家鄉文化之旅”活動課教學中,還有很多幾個人協作才能完成的任務(如小品表演、廣告設計等),這樣的交流有意識的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這次實踐活動,使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學習能力、觀察思維、語言表達及創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樣的課堂,也讓我自己收獲了很多的快樂。我和幾位同學騎車到鄉村去走訪民居的時候,我們談了很多關于建筑、關于學習、關于人生、關于未來很多話題,只有在這些無拘無束的開放的談話交流中,我才真正了解了我的學生,這些東西是我們平時無法從日常教學中來獲知的,我覺得這才是師生之間真正的交往,在這樣的交往中,我們都在共同經歷一種生命的成長。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所以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孩子去“展示自己”。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學生在校學習只完成文化知識的積累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發展需要,也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讓教育走出課堂,讓校園、家庭、社會共同發揮教育功能,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所以我們要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我們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給學生帶來了廣闊的學習及展示的空間,通過自主選擇活動內容或方式,自主組織人員,搜集人信息,采訪人士,展開活動,獲得一手資料,最后以說、寫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這樣不但能培養學生的自覺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口際交際能力,還能夠鍛煉學生各種實際生活能力,為自己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這次“家鄉文化之旅”的活動中選題時,我幫助學生擬定了平定人有什么信仰和禁忌,你知道哪些平定的傳統節日和旅游景點,平定在婚嫁壽誕等方面有什么傳統習慣等十個學生感興趣的課題讓學生有選擇性的研究。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可以從家鄉文化以及自我認識方面、自己的真實生活中自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自主的研究,因為我們必須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培養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
我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發現其實做好的選題就是來自孩子自己興趣領域的選題,讓孩子做自己真正喜歡的研究和探索,學生的參與度是最高的。而老師要做的就是指導孩子如何從他熟悉并喜愛的領域中找到問題的切入點;如何開展有效的規范的研究探索工作;我不贊同有的教師在幫助學生確定活動主題的時候,往往是選擇教師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供學生選擇,只能引導學生圍繞這些主題來開展活動,結果活動主題受限制,學生活動的方式也相應受到局限。這樣的活動主題往往不利于培養學生開放的思維方式,統一制定研究主題,實際上從根本上已經否定了對學生主體的關注。學生并沒有改變被動的地位,仍然是由老師或者學校的指揮棒操縱下的一個音符,他們要奏出的是老師編排的樂曲而非孩子們自己的天籟之音!
相應的學生的成果展示也有很大的開放性:采訪筆記、活動日記、新聞通訊稿、小評論、攝影作品、實物介紹詞、宣傳冊、民俗文化展等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選擇進行,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地考察或現場調查,綜合運用有關圖書資料,查閱電子資料或直接上網獲取信息。在學生在開放性的環境中,教師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興趣與選擇,鼓勵學生努力探尋自己的目標。
總之,在實踐中我對綜合實踐活動有了充分的了解。我欣喜的感到,改變學生接受式學習方式,改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差的現狀,綜合實踐活動是一方良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任重而道遠。我們將迎難而上,不斷反思,積極摸索新的教學經驗,使農村初中的綜合實踐活動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新局面。
正因為學生有社會責任感,才有本次的主題活動。在組織學生自主選題時,一開始,同學們都以個人的興趣出發,說出的課題五花八門,大家還各持已見,互不相讓。后來,當一位同學提出“關注消防”這個主題時,大家不禁想到前不久幾位同學反映的元宵節在黃氏家廟賞燈時發現的消防隱患,大家就此展開了討論。在討論中,有的同學在替黃氏家廟擔心,有的同學對組織者“祖宗靈著呢,還用得消防設備嗎?”的荒謬論斷感到不可思議,有的同學還由此想到我鎮的消防現狀……從同學們的討論聲中,我驚喜地發現,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課主題的確定,竟也能激發并增強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真不簡單!
在開展我鎮消防現狀的調查研究活動時,學生分成了四個探究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分配好每個人的工作。在實踐中,有的上網查資料,有的制作問卷進行調查分析,有的上街采訪,有的實地考察,學生積極投入的精神使學校教師們深受感動。絕大部分學生還學會了自主獲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資料時,他們知道通過什么手段從哪里去獲取——動手、動眼、動腦三維一體,多重刺激,實踐多樣,體驗深刻。
究成果。如通過照片、攝影、動畫等方式加以表達,成員之間還進行補充發言。在活動中,通過合作、交流、研究,與同學們分享成果,他們學會了客觀地分析和思考,學會了申辯,學會了理解和寬容,學會了贊美與分享,并形成了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整體認識,發展了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了綜合素質。
我想這也許就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獨有的魅力吧!
可以說,開展這次綜合實踐活動是實施新課程以來我所做的一次比較成功的嘗試。但也給我留下很多思考,我深深體會到:與其它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再是人類經驗的現成堆積,它對于滿足學生成長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對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切實起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然而,當前課程剛剛啟動,由于經驗不足,也暴露了不少問題。如: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動,興趣持久性較差,他們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現象,教師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持之以恒地按照預定的目標進行探究,實踐,并在活動中得到生成與發展,而不是將學生的研究引向結論……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