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飲食是保持健康的關鍵,我們該如何均衡攝取各種營養呢?寫總結時,我們可以通過舉例、比較和引用等手法,使文章更具說服力和可信度。以下是一些關于總結寫作的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寫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資料。
新課改理念明確規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學習漢語拼音是學好語文的基礎,這對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以下是筆者在多年工作中所累積的技巧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一、應用游戲教學法,以此提高拼音教學的趣味性。
1.1游戲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活動,為進一步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水平,教師可以將游戲融入拼音教學過程中,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而且可以讓學生在玩游戲過程中學習拼音。例如在學習c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兩兩pk,每組中選出兩名學生,一個學生用身體表示,另一個學生猜所展示的是哪些字母,然后寫到黑板上[1]。例如:在課堂中玩摘果子的讀詞游戲。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提前準備一些帶水果名字卡片,如:葡萄、西瓜、蘋果、香蕉等,卡片的正面寫水果漢字,反面則寫水果名稱的拼音,教師拿到這些卡片以后,把卡片的正面帶有漢字水果的名稱展示,然后讓學生隨機抽取,當學生拿到卡片以后,就必須正確地讀出卡片后面的拼音。
1.2如果學生回答正確,教師就可以將卡片作為獎品獎勵給學生,讀錯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接受“懲罰”,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在游戲教學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熱情,而且記憶十分深刻,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小學生在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中,不僅要感受到學習拼音所帶來的快樂,還要學會深入體會。在學習拼音字母以后,將其拼音拼成字,這對他們來說非常棒,教師給學生更多的鼓勵,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樂,不斷提高學習興趣。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給同學、朋友、爸爸、媽媽等寫一封信,信的內容可以寫表達自己當天的心情,自己的學習情況,或對爸爸媽媽的祝福等。這樣他們就會覺得在學習拼音以后,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以此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比較枯燥乏味的拼音學習變得十分有趣。
二、合理應用正確插畫,幫助小學生理解拼音。
由于小學生對各種比較鮮艷顏色的圖片具有很濃厚的興趣,因此在新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其中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音節都配有相應的插畫,通過插畫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看到字母所要表達的含義。對插畫而言,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拼音,而且能夠幫助教師將插畫應用到教學過程中[2]。教師把插畫應用到拼音教學過程中,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將五顏六色的插畫應用到小學語文拼音教學過程中,從而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在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市面上的字母飾品,讓學生自己準備,選取自己比較喜歡的字母飾品,并把這些字母飾品兩兩分組,然后讓學生回答,看能夠組成哪些韻母。由于韻母教學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十分重要,且比較復雜,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還容易弄混。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韻母教學兒歌。其中有我們最熟悉的韻母兒歌,如:張大嘴巴aaa,嘴巴圓圓ooo……還有一些膾炙人口的復韻兒歌。弟弟矮aiaiai,冬天穿襖aoaoao等。在教學過程中利用這些兒歌,幫助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以此增強語文拼音教學效果。
三、應用生動有趣的故事調動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且十分活潑好動,對于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十分有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將其引入拼音教學過程中。應用故事教學是比較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拼音,通過這樣能夠幫助他們不斷地積累知識,還能幫助他們全面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在拼音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要合理正確的應用故事教學方法,就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拼音讀物或自己編寫一些有趣的故事對學生進行講解,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對于故事情節的發展,然后從中逐漸地掌握學習拼音的技巧,提高在課堂學習的注意力,從而提升語文拼音教學水平。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漢語拼音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進一步加強漢語拼音教學,才能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水平。針對新課改中明確規定的內容,我們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還應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并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甚至可以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家庭作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
(一)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前預習數學。我提前布置了兩個預習問題:(1)空間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的定義。(2)空間直線與直線之間角是如何度量的?學生帶著問題,到數學網站上搜集相關的資料,提出研究方案,然后在小組內討論,形成最佳方案。
在課堂上,我讓各個小組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方案。有的小組提出從平面幾何出發拓展研究;有的小組提出搭建模型進行觀察的方法。他們根據平面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對空間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進行大膽地猜想。
(二)動手做模擬實驗,自主探究數學。為了讓學生直觀感性地學習空間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我用幾何畫板制作了學生課件,學生課件呈現了空間直線與直線的各種位置關系,還有若干個輔助平面。學生可以拖動鼠標把其中的一條直線移到另一位置。在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觀察兩直線的平行情況和交點個數,從而總結出空間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的定義。
(三)利用局域網交流數學成果,共同進步??臻g異面直線之間角的度量,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利用局域網的交流功能,促進全班的學生共同交流探討,一起猜想驗證,得到結論。我提出還有沒有其他情況,并讓學生在學生課件上繼續探索。并利用局域網的演示交流功能,共同探討,互相交流,一起猜想驗證,集中全班集體的智慧,確定定點的任意性和角的大小的不變性。我在這一過程中搭建了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學生既可以在這里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也可以對其他同學的成果提出反駁的意見。學生們在交流中學習新知識,培養團結協作與質疑的精神,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養成主動參與、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
學習數學,要做一定數量的題,把基本功練熟練透,但我們不主張“題?!睉鹦g,而是提倡精練,即反復做一些典型的題,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變。要訓練抽象思維能力,對這些基本定理的證明,基本公式的推導,以及一些基本練習題,要做到不用書寫,就像象棋手下“盲棋”一樣,只需用腦子默想,就能得到正確答案。
這就是我們在常言中提到的,在20分鐘內完成10道客觀題。其中有些是不用動筆,一眼就能作出答案的題,這樣才叫“訓練有素,熟能生巧”,基本功扎實的人,遇到難題辦法也多,不易被難倒。相反,做練習時,眼高手低,總找難題做,結果,上了考場,遇到與自己曾經做過的類似的題目都有可能不會;不少考生把會做的題錯了,歸為粗心大意,確實,人會有粗心的,但基本功扎實的人,出了錯立即會發現,很少會“粗心”地出錯。
練習情境豐盈,激活學生思維。
編題的學生有兩種選擇:第一、選擇自己到展臺上展示。第二、自己當小老師來考考同學們,看看誰會掉進他精心設計的陷阱中。練習變得鮮活靈動起來,學生的興趣被調動,思維被激活,學生主動的參與到練習當中,從而消化知識,形成技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進入初中之后,數學幾乎是從零開始,內容也是從頭開始學起。而對于很多學生而言,數學一直是他們的薄弱科目,想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顯得尤為重要,師生的互動性也起到關鍵作用。怎么樣才能做到以更和諧的課堂氛圍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呢。
新課改實施以后,課堂教學往往流于形式,效率不高,表演痕跡明顯,往往有走過場的現象,甚至教師對好課有這樣的誤解:創設情境導入、學生討論、合作學習、多媒體課件成為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但初中數學有很多知識,如代數式、公式、證明、法則是需要言簡意賅、直奔主題的。例如講去括號,就可以讓學生運用乘法分配律化簡代數式想x-3(2x+6),就沒有必要創設情境,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教學應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教材中許多章節都有小組合作學習的課題,但是一味的讓每一節課都追求小組合作、小組討論,只會讓學生變的華而不實。如何有效進行小組討論有以下幾點教學策略供參考:
1、小組分組的有效性。
部分教師為了方便,一般是讓學生前后左右為一小組,但是由于沒有充分分組導致有學生偷懶、遺忘的現象時有發生,所以現階段一般采用異質分組,目前比較流行“異質分組”,也就是按學生的性別、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組織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認為在小組中保持差異可以有效的促進優勢互補。
2、教學中要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和個人責任。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他們需要知道為什么要進行合作,合作學習有哪些要完成的目標,如果目標不明確,那么合作往往就流于形式。
3、教學過程中找準合作的機會。
在合作教學中,教師對教材處理和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響課堂合作的氣氛和效果。那合作學習什么時候適用呢?在個人操作難以完成時;在學生產生疑惑時;在解法不一時;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解答“開放性”或“探索性”等問題時。
形式化的課堂教學對提高教學效率是不明顯的,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教師應設計最合適的課堂教學方式,關注實質,淡化形式,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實施這一策略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明確表述課堂教學目標;(2)確保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性;(3)有效實施教學調控策略。我們可以看出有效實施教學調控策略由其重要,教師發揮積極調控的有效性應注重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自我調控,可以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反應調整教學目標。二是細節調控。三是教師要靈活調控。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系統,教師在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時,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才能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先做后講”是讓學生先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會教學目標,充分體現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這里“講”有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講,給出問題,總結步驟,感悟思想方法等;二是學生講,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例如:引導學生掌握多邊形內角和公式,先提出問題:畫任意一個四邊形、三角形、五邊形的內角和,用量角器量一量每個內角,你發現了什么?再計算外角和,你有什么發現?再推廣問題:多邊形的內角和和外角和與邊數之間有規律嗎?(先讓學生動手操作,后填表)。
先動手操作、實踐,后講感悟、體會,既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抓住學生的重點,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難度適中的課堂教學內容是衡量有效教學的另一個維度。課堂教學內容太多或太少、太難或太易都不利于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一個優秀的教師除了有較強課堂管理能力外還得有較強的教材開發和整合能力。
在有效的課堂教學里,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曲線和教材知識結構的安排,充分捕捉和利用課堂動態資源,因書、因課、因時、因生、因情對教材進行開發和整合、補充、刪減或更換。教師要準確地把握每節課的重點、難點,有效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實現有效課堂教學。
初中數學主要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思想方法,所以學習數學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層層深入,設計梯度清晰的適度的“變式”,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正確理解,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例如:在學習同類項時,可以安排如下變式:
變式1:判斷下列是不是同類項:。
6xy與xz5.5與4。
變式2:已知兩個單項式是同類項,求各字母的值。
變式3:同類項與絕對值聯系在一起,求字母的值。
可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操作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有模仿、記憶形成基本技能的過程,但低層次的學習并不能達到是每一個學生都有發展,所以,適當的進行變式演練是提升數學思維的必要手段。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實際上是師生雙方以自己的固定經驗(自我概念)來了解對方的一種相互交流與溝通的方式。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目標重心在于改變學生、促進學習、形成態度、培養性格和促進技能發展,完成社會化的任務。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語言和思維的發展又是密切相關的。而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又表現為不同步性,分析問題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達不出來,再加上數學學科特有的抽象性、邏輯性,使學生更是感到無從說起。
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首先要不斷鼓勵學生,使他們敢說、愛說,怎樣想就怎樣說,說錯了重說,培養學生慢慢學會說話。其次,課堂中還應充分利用討論的機會,鍛煉學生去說。在教學過程中,一些簡單的例題可由學生模仿教師到講臺上給大家講解,說說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為什么這樣理解,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
引導驗證,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鼓勵大膽猜想,引導驗證。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運用“猜想—驗證”過程,也是學生認知經歷“不平衡—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平衡”的過程。例如,我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兩個不同的圖像,問同學們:這兩個圖形誰的面積大呢?猜想一下,誰的面積大?然后,學生匯報。我適時追問學生比較的方法,課件配合演示重疊法。接著,我給學生提供學具(長方形、圓片、正方形、透明方格紙),讓學生動手拼擺,合作探究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我預設了學生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a.用小正方形一個一個挨著擺的,把圖形鋪滿,有的先用圖片擺出長方形的寬,再擺出長,計算幾個幾。師:你們認為哪種擺法快?b.用圓片來擺,方法同上。c.用長方形擺。d.用了不同的圖形擺。e.用數方格的方法。這個設計意圖在于激發認知沖突后,提供學具,引導操作,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經歷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用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的過程。體驗統一面積單位不僅要統一圖形,還要統一方格大小。
自古以來,數學就以它獨特的“邏輯美”著稱。然而大部分學生,尤其是初中生都對它望而生畏,覺得它是一連串的不帶感情色彩的符號,學起來枯燥、難懂、乏味,對其失去了興趣。因此,有學者對初中1~3年級的數學教學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的方法,在此加以總結。
自從我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以來,無論成績好壞,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進入中學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習成績差距大等問題。正如我們所知,目前初中各個班級人數大部分都比較多,有的甚至達到上百人,這就給老師上課帶來了考驗,尤其是注重理論教學的數學。主要表現在:有的同學因為基礎太差,聽不懂老師講什么,課后再怎么努力,收效也是微乎其微,致使他們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嚴重影響以后的學習和發展。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是教學的主導者,他以自己的方式向學生灌輸著帶有自己感情色彩的知識,學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沒有經過過濾轉變成自己的東西,課后很難靈活地運用。針對這點,新課標中就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以及共同發展的過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只起到協助合作的作用。也就是說,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要一味地向學生講授知識,更多的是討論,要在相互討論中學習,總結經驗,共同進步。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把抽象的理論生活化
眾所周知,數學的理論、定義在一定程度上顯得略微枯燥、難懂。加之初中生學習能力有限,一時很難理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舉例說明,將知識總結歸納成淺顯易懂的語句。
2.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對數學的熱情
初中生大多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求知欲,數學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數學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是數與形的體現。生活中的很多想象可以用數學來解決,老師可以利用數學本身的魅力,課上拋開枯燥的理論知識,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展現數學的神奇力量,激發學生的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這要求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制訂不同的教學策略。對成績差的學生要求不要過高,應讓他們從基礎做起,由淺入深,慢慢培養學科興趣,建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每道題的已知條件出發,明確考點,善于分析,在課后不斷做題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提高學習效率。
4.運用現代化的手段進行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逐漸融入各類教學當中。在枯燥的數學教學程中,利用幻燈片、計算機等把相對枯燥、抽象的東西形象化,使其變得立體、形象、生動。把學生帶入神奇的數學世界當中,體會數學的無窮魅力。
數學不僅僅是一系列的概念、符號,還是科學推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處理過程或是一種思考方法。它更是生活中的一面鏡子,是生活中數與形的體現。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枯燥乏味的,是沒有生氣的。因此,我們更應該把數學與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地去挖掘教材,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同時,也應積極開展有意義的數學方面的專題活動,讓學生在自己感受生活的同時,去發掘生活當中的數學,感受數學帶來的神奇魅力。
數學能力實際上是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聽、說、讀、寫、想等方面的能力,它們是數學課堂學習活動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學習能力,也是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保證。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聽”就是學生首先要聽課,同時也要聽同學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課后的感受,這就需要有“聽”的技能。
因此,教師要隨時了解周圍學生對數學課知識要點的理解及聽課的效果,同時,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傳授一些聽課技能。例如:(1)在聽課過程中怎樣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與教師同步。(2)怎樣才能更好地領會教師的講解。(3)怎樣學會歸納要點、重點。(4)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辦。(5)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時,也要注意聽,并積極參與討論等?!罢f”就是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對數學中的概念能夠做出解釋,與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向老師提出問題,使得自己的見解和提出的問題易于被別人理解?!白x”就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從某種層面上講,也是為今后“說”的技能打基礎。
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課外資料,既豐富了知識面,又養成了自學的習慣,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皩憽本褪菍W生將學到的知識具體運用到學習活動中去。它是學生學習知識、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例如數學中的一些證明題,有很多學生都知道它的證明方法,知道其中考查的知識點,但總不能夠很好地以“寫”的形式將其證明過程展現出來。
形的”,讓學生充分發揮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體驗,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在想象中對所學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盡量為學生創造有利于形成聽、說、讀、寫、想能力的條件,并不斷摸索培養的規律和方法。
20__年秋季,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進入一線課堂,新教材在內容編排上的大調整,給老師們的教學帶來了新意也帶來了挑戰。黔東南在漢語方言上屬于西南官話貴州方言當中的一個方言[1],在語音上與標準的普通話有很大的差別,如沒有翹舌音、鼻音,沒有“ian”韻,沒有第三、第四聲,多出了一個方言聲母“v”等等。根據漢語拼音學習的課標和大綱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探尋部編教材的有效教學策略對當地一線語文教師和教學工作者來說至關緊迫。
一、做好六個“了解”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逼鋵嵵傅木褪墙虒W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方法,教學有法是要遵循教學的課標要求,依據每一次課的課時目標。無定法則指的是教學的模式、方法、技能等不是機械的、教條的,而是靈活多變的,富有個性、充滿靈性的。教無定法應該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根據具體教情和學情來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一)了解漢語拼音教學的總目標。教材的版面變了,內容安排變了,但教學目標沒變,教學的宗旨沒變?!皩W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仍然是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
(二)了解每一次課的課時目標。教材雖然是按課次來編排內容,但每一次課的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次上課前要對漢語拼音的教學總目標有個清晰的了解,才能在教學時不偏離方向,抓住重點,了解每一次課的課時目標,指引每一次課的教學,不要對一堂40分鐘的課求全責備,課時目標無疑就像大海中的航標燈,指引我們的教學工作,指引我們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是教師有效教學的保障。
(三)了解拼音教學的所有內容及其特點。了解漢語拼音都要教些什么,學生要學些什么,用些什么,這些內容有什么特點,哪些容易比較難,有何特征,有什么解決方法。并熟悉每個字母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
(四)了解自己與學生的發音現狀。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漢語拼音屬于口耳之學,對于方言區的學生,教師的口語化的示范教學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學途徑。教師要規范自己的發音,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做好學生的表率。試想一個發音蹩腳的老師怎么能夠帶出一群能夠正確認讀拼音的孩子呢。因此,了解自己,為的是更好地要求自己學習,努力提升為學生服務的技能。了解學生,是為了因材施教,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
(五)了解初入學兒童的心理特點,注意力集中曲線,掌握一定兒童心理學、預測他們學習漢語拼音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了解哪些學生在學齡前就學過漢語拼音,哪些從未接觸過,哪些孩子的語言天賦好,哪些孩子天生性格內向膽子小;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背景,生活環境,以便在教學中給予恰當的幫扶。
(六)了解本地方言的特點。了解本地方言特點,才能在教中學重視對方言發音的糾正和輔導,才能避免學習時的難點存在。教學做到心中有孩子,手中有方法,眼中有教材,腦中有思考,口中有訓練。
思維來自疑問。一般教師只看到讓學生解答疑難是對學生的一種訓練,其實,應答還是被動的。要求學生自己提出疑問,自己發掘問題,是一種更高要求的訓練。教師在設疑時應設法讓學生在疑的基礎上再生疑,然后鼓勵、引導他們去質疑、解疑。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會很自然地問一問學生:“還有什么問題嗎?”學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沒問題?!比绻偸恰皼]問題”,那這一現象就極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問題”了。對任何一個數學問題的認識,都永遠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終保持在同一個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學得輕松的,也有學得困難的。也就是說,應該“有問題”?!皼]問題”的問題,反映了教師的一種教育觀念,似乎只有順順利利的一節課才是好課。其實不然,課上的這種“順利”,只會培養出唯書唯上的人,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課上的這種“順利”也會使學生缺少一種精神,一種實事求是、刨根問底的精神。
“善待”學生的提問和回答。
無論學生提什么樣的問題,無論學生提的問題是否有價值,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想法,教師都應該首先對孩子敢于提問題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對問題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或請其他學生解答。對于頗有新意的問題或有獨到的見解,不僅表揚他勇于提出問題,還要表揚他善于提出問題,更要表揚他提出問題的價值所在,進而引導大家學會如何去深層次地思考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提問題中感受到更大的收獲,才會對提問題有安全感,才會越來越愛提問題,越來越會提問題。
對于學生的回答,我們要慎用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對”等習慣性的評價。這樣的評價過于強化對與錯,天長日久,學生的注意力會集中于教師想要的東西上。我們可以適當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納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評價。比如:“噢,這是一種有道理的思路,還有其他思路嗎?”“這個想法不錯,我們還能補充點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們怎么知道……”有針對性地鼓勵學生,滿足學生的需要,鼓勵學生繼續學習。
新課程教學標準的實施,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新標準。初中數學定要將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提升學生素養作為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內在要求,形成系統、科學的理論教學體系。本文對數學有效教學方法和措施進行陳述。
一、樹立新的教學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開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這也是新課程理念實施的目標之一。
這些目標的提出,實際上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大教師不但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還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習慣于“粉筆+黑板”,以書本為主,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情況,限制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廣大教師要不斷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在課堂上獲取知識,指導學生有效學習。在數學課堂上,應加強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暢所欲言。與此同時,教師要和學生多交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及時了解學生的內心思想和感情動態,并給予幫助和引導,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二、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因此,在小學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覺地去學習探索。由于學生年齡特點的關系,他們的學習行為和習慣還處于剛剛形成的階段。另外,他們的自控能力不夠,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會給他們的學習帶來一些阻礙。因此,教師要加強對他們的教育,提高他們的辨別能力,使他們能夠明辨是非善惡,走在正確的發展軌道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生活實際和教學內容有機聯系在一起,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比如,待學生掌握了圓的面積計算以后,鼓勵學生去嘗試計算出教室內鐘面的面積;學生掌握計算平均數后,可以讓他們把學習小組內同學的身高和體重求出一個平均數;學了計算長方體面積以后,可以讓學生計算自己臥室的面積。如果能讓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他們會深深地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并提高學習興趣,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強大動力。
三、整合教學內容,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的價值不言而喻,需要每一個學生都認真學習數學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并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自主發現和獲取數學價值。學生的能力不同,在數學學習方面的發展也有所不同,因此他們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解決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設計教學活動或者問題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調動他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尤其是班級中的后進生,教師要多關心和關愛他們,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不能置之不理,要給予一些鼓勵和指導,讓他們重拾信心,并快速地融入到課堂探究合作中。與此同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把各種教學資源進行創新整合,提高其綜合性,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多元化的素材,使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富有活力,把教教材變為用教材。比如,在教學統計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轉變和整合教學內容,“我們學校準備創建一幢高樓,校長想爭取一下我們同學們的意見,你們認為是創建體育館呢?還是創建科技館呢?”問題一提出,學生馬上就開始進入到了激烈的討論狀態,這樣的教學方法大大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吸收知識、選擇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已有的能力和知識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四、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新形勢下,我們要重視學生思維實踐能力的培養,要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究的機會。數學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還比較差,因此,數學學習對他們來說比較困難,如果教師還是按照陳舊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昏昏欲睡、枯燥無趣,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學習效果也不理想。在這樣的形式下,教師要改革和創新教學手段,努力讓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如在帶領學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可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清晰、直觀地把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的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平行四邊形的高和底和割補后的長方形的寬和長之間的聯系,進而為以后學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檢驗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基礎知識水平、智力水平等因素都會影響著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為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實踐操作法即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在動手操作中結合動作的演練,探究與合作式深入學習,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導入形象化與有趣化。據記憶知識的規律,動手操作獲得的知識最不容易遺忘。因此以動手操作的方式獲得的知識既有利于長期鞏固,也有助于加強理解。實踐操作既可通知相關知識器材的操作,也可通過同學在現實生活中生活事例的操作,在操作中講授相關知識,既符合知識掌握的規律,也符合學習內化的途徑。
辟如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體積”計算這一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在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的擺設中探究思考,這個長方體是如何擺出的,它的體積該如何計算?在思考的引導中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擺出各種長方體造型,進而思考長方體的影響因素有哪些?不同的正方體個數擺出的長方體從哪些方面影響了長方體的體積,在實踐操作與發問思考中,推演出長方體的計算方式即長寬高,即在動手操作中將數學知識內化于學生中。
思維發散法―開拓思維、問題引導。
思維發散法即通過不同問題各方向的發散,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開拓,并對問題進行引導,以思維發散促進開拓思維及問題的解答。思維發散法在運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即第一思維考察的問題數據不宜過多,過多的問題會讓學生疲于應對,并且找不到解答的方向,分散注意力,不利于思維的培養。
第二是思維考察問題的難度不宜過難或過易,即提出的問題要適中,過難會打擊其積極性,過易也會消解其積極性,讓它認為過于簡單,在適當問題引導中開拓其思維。第三是給足思考問題的時間與空間,思考問題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出現惰性思考的壞習慣,也不能太拖泥帶水,以免出現拖拖拉拉的壞習慣,思維發散法即在開拓思維中引導學生,從而提升數學的學習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這本書是吳正憲老師主編的,共分五章,分別是《課前設計》、《過程調控》、《方法運用》、《教學設計與案例》。好課不是靠說出來的,好招不是靠模仿出來的,好教師不是靠教出來的,而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摸爬滾打歷練出來的!這是吳老師在書中的題記,這句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里。吳老師在書中還說:在育人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激發學習興趣、保護好奇心更重要。
在交往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尊重個性、真誠交流更重要。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養成良好的習慣更重要。帶著對吳老師的敬仰細讀這本書,這本書告訴了我如何從一招一式的背后去挖掘深刻的道理,完成從教學技術到感悟教學規律的升華,真正提高執教能力;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上好每一節數學課;如何讓每位學生獲得高質量的數學學習等等。下面就談談我讀過這本書的一些深刻感受和收獲:
首先給我感受最深的是重視課前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數學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不是課程專家或教研人員,也不是教學參考書或優秀教師的精彩教學設計,而是執教者本身。課前設計體現著教師對數學本質的理解、對文本的解讀、對學生的了解,甚至還包括對教學方式的選擇和運用。因此,要上好課,要重視課前設計。主要可以運用學情調研的策略、制定教學目標的策略、設計探究學習的策略、設計合作學習的策略。
每一位老師都要充分認識到學情調研的價值,把對學生的關注落實到日常教學中,而不僅僅是在一些研究課上或教學設計評比中體現。學情調研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學情調研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教學中的真問題,不能為了達到某種效果,而人為干預數據。進行教學設計前領會課程標準的精神,讀懂教材真正領會編寫意圖,要讀出教材里的數學知識、知識產生和形成的過程、知識承載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的文化和歷史。要努力讀懂學生,自覺樹立研究學生的意識。
另外這本書給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怎樣調控教學過程。書中介紹了16種教學策略,每一種教學策略都能對課堂教學起到指導作用,都能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少走一些彎路。其中有這樣一篇文章我印象深刻:提問和理答的策略,提問對于課堂教學并不陌生,它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手段,課堂離不開提問,但如何能進行有效的提問呢?如何能通過提問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去發現問題呢?我想這都是教師們在設計課堂教學是首要考慮的問題。通過讀這篇文章我知道: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從問題開始。
學起于思,思緣于疑。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精心設計提問,竭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識的為他們發現疑難問題、解決疑難問題提供橋梁和階梯,從而引導他們一步步登上知識的殿堂。教師提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效率,所以在這篇文章里就向我們介紹了四種提問的策略,即為了促進學生理解而提問,使學生開動腦筋;利用追問使學生理解概念本質;為了解學生需求而提問,讓學生產生學習欲望;通過反問和追問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這四種提問策略從不同角度向我們傳授了行之有效的提問方法,能大大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還有就是理答的教學策略,說實話,當我剛剛看到理答這個詞語時,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理答對于教師來講可能是一個新名詞,它是指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或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所采取的回應方式。教師的理答應該開放學生的思路、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文章也像我們介紹了三種理答策略,即教師要學會等待,促進學生反省和深思;重復學生的語言,突出教學重點、轉向,擴大學生的參與廣度。最后還向我們提出了關于提問與理答的幾點建議,有畫龍點睛般的將前面的策略加以升華和總結,真的是讓我受益匪淺!
為檢測各年級數學興趣小組的教學效果,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根據教導處期初計劃,特組織本次競賽。
一、比賽時間:
12月30日下午3:00―3:50(收、發卷以廣播為準)。
二、參賽對象:
一至四年級全體學生,五、六年級興趣小組學生。
三、評獎方法:
一至四年級:
以年級組為單位,設團體與個人兩類獎項。
1、團體獎項:以班級前20名學生成績為依據,取團體優勝一名;
2、個人獎項:年級組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8名。
五、六年級:
只設個人獎項:名額同上。
方案三:xx市玉海中心小學首屆”趣味數學”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感受數學的魅力,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數學的意識,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得到煅煉。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多種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得到了廣泛應用,智慧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在對傳統教學理念進行改造的同時,也為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帶來了新的內容。網絡學習空間的利用,能更好地幫助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有效建立,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培養學生對于思維的創造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自主性是智慧教育的主要內容。智慧教育通過課堂教學的形式開展,智慧課堂因此也就應運而生,智慧課堂更多地加強了技術和教育的交流,必然會成為今后教育發展的趨勢。
(一)智慧課堂的基本含義
知識的接受者,其智慧能力可以在智慧教育的基礎上得到提升,使得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智慧教育的學習環境可以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同時智慧教育也存在一定的規律性,無論是對學生的思維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內容的多元性以及探究性等,借助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智慧能力進行綜合鍛煉。
(二)智慧課堂的創建路線
是否實現了提升學生智慧能力這一目標是判定一個智慧課堂成功與否的關鍵。智慧教育的實施,需要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快樂,提升自身能力,在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同時,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創建路線為:將日常教學任務中的問題作為切入點,利用智慧教學的理念,結合智慧課堂的教學目標,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一)對于教學設計的不足
教師對于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進行教學設計方面,較為欠缺,更多的只是簡單往網絡學習空間上傳相關教學內容,給學生創造一個類似小圖書館的空間?,F階段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是小學數學的主要教學方式,教學方式沒有在網絡學習空間的環境下發生較為明顯的改變。網絡學習空間在提供信息的快捷等方便性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但同時也使得師生之間的直接交流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
(二)對于教學實施的不足
對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利用過于形式化,更多的是將教學內容傳至網絡學習空間,在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學活動的開展沒有與網絡學習空間的特點相結合,對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其他教學工具沒有更好地利用,以達到輔助教學的效果,網絡資源利用率較低。
(三)反思和評價過程中的不足
在完成教學工作之后,往往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一定的評價和反思,教師在第一次上傳的基礎上,只是增加了一定的習題資料,沒有重視網絡學習空間的學習記錄以及交流等其他功能,對于學生的具體掌握情況沒有真正了解,在進一步開展教學活動時,無法做到針對性的教學輔助,智慧課堂中提倡的提升學生智慧能力這一目標,也無法得到真正實現。
在許許多多的課程中,我最喜歡的要數數學啦!
王老師微笑著看著大家,并不說話。黃煦嘆了口氣:“唉,還是趕緊算吧,要不然下課連廁所都上不成了!”他的話音剛落,只聽一陣“噼啪”聲后,就只剩下“沙沙”的寫字聲了。
寫了好一會兒,我才停下筆。捏捏發酸的手指,看看草稿本上一長串的加法算式,再看看同桌本子上同樣長長的算式,我撇了撇嘴,埋頭計算起來。糟了,72個5,我算到第幾個5來了?怎么算來算去都算糊涂了呢?我氣惱地扔下筆,用手指點著那一個個5,正打算挨個重新算一遍,卻聽王老師微笑著提醒:“時間快到了喲!”啊?這么快,怎么可能算出來嘛!剛想到這里,就聽見“小鞭炮”賈程杰大聲叫起來:“這么多個5,頭都算暈了!”“就是啊,算到下課也得不出正確答案哦!王老師,你故意坑我們的吧?”調皮鬼陳晉也跟著起哄。
王老師看看大家,露出神秘的微笑,看樣子,我們又要學新知識了!果然,王老師提示說:“孩子們,我們不是學乘法了嗎?大家不要光用原來的方法,可以拓展一下思維,比如,10個10相加是多少?”
新奇有趣的數學課,讓我從一個不愛動腦筋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愛思考的人,我喜歡它!
作者:胡睿妍。
公眾號:明日之星網絡文學社。
數學教學中,概念、法則、公式等知識都會在教材中有明顯的體現,而思想方法一般都隱含在數學知識體系里,老師很多時候在教學中只是注重于知識點的講解,而忽略了能力的加強。所以,老師要更新教學理念,一定要把思想方法的訓練融入整個教學之中。比如,在進行“圓的概念”教學的時候,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培養學生抽象的思維能力,教學中把抽象的圓的概念變為圖形展示出來。在學生的頭腦里建立圓的表象。在表象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對圓的半徑、直徑進行講解,讓學生對圓有一個更加深層次的認識。我們可以利用圓的各種表象特點,對其本質進行分析,抽象概括用文字語言表達圓的概念,把與圓相關的概念進行符號化,這樣的數學教學過程就會符合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到概念認知的這一規律,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老師的整體思路,加以學習,通過材料之間的對比,我們可以對空間形式進行抽象的概括,這樣可以對數學概念進行形式化的展示。
在小學教學階段,數學思想滲透的方法常用的有直觀法、形象法。直觀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數學思維轉變為學生容易感知的具體例題,讓學生能夠看得見,我們可以利用生動有趣的圖畫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可以給學生留下鮮明的印象。問題法就是在老師的啟發下,老師在進行問題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回顧以及逐步對數學問題進行領悟,加深解題的方法和技巧。老師可以通過幾個途徑進行滲透,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進行方法的滲透,比如在進行概念的理解和理論的推導過程中,可以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進行這種思維活動的滲透,比如,我們可以開展逆向思維,通過答案和結論來進行概念的推導,都可以向學生進行逆向思維活動的滲透,通過逆向思維、圖表等一系列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倒過來想”這種思維方式的奧秘所在。在復習小結的時候進行這種思維方法的運用,可以進行橫向和縱向思維的延伸,也可以通過已經知道的知識來進行相關知識的推導和延伸,比如,在進行圓的面積的學習中,我們在結束課程以后,可以進行多邊形面積的推導。在潛意識里培養學生的轉化意識,讓學生的思路更加開闊。
數學講座是一種數學課外活動的開展,在進行講座的過程中學生脫離了傳統課堂拘束的環境,可以用一種輕松的心態來進行學習。老師在進行講座的時候,可以在輕松的氛圍當中來給學生滲透思維方法,對教學思路進行一個系統的概述,也可以進行同學間的經驗交流,因為老師的知識積累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向前推進,符合現代學生的成長要求,這就要求老師多跟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這樣在進行思維滲透的時候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講座的過程中通過方法的交流和老師系統方法的講解給整個數學學習帶來無限的生機,一改往日沉悶的數學學習方式。
總之,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所以小學數學老師要注重對方法的研究及滲透,來探討教學規律,適應學生的需求。方法的滲透和學習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同時有幾種方法交織在一起,老師的教學方法往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數學競賽正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著千千萬萬的少年朋友,成為現代數學課外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學興趣小組正是發現人才、選拔人才、培養人才的一種有效途徑。在本學期中我們三年段組織了33名學生成立了一個興趣小組班,特制定以下計劃: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2、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掌握解題的方法,提高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求異思維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促進學生智力健康地發展,更好地發揮學生的數學才能。
活動措施:
1、以課程標準為準繩,精選內容,以思維訓練和能力培養為重點,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教材內容,以數學廣角為突破口,發揮其在培養學生興趣、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3、教學中將選擇可舉一反三的題材,一題多變,多題一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分類、比較、歸納能力,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4、以教師輔導為輔,學生自學為主。在教學中,穿插一些與本書內容密切相關的有一定深度的內容,注重滲透一些邊緣知識,擴大知識面,課尾常設置一些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讓學生的思維有馳騁的余地。這對培養具有鉆研精神的數學競賽尖子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舉措。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經過研究分析,總結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小學數學教師專業教學素質有待提高。具大量的實踐調查研究顯示,現階段許多地方小學教師,尤其是偏于地方小學數學教師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培訓,導致諸多教師仍在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理念與方法。第二,教師對新課程小學數學教材認識上存在偏差,吃不透教材,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科學的把握各個教學環境,也不能準確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影響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第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科學的設置懸念,而是直接給出問題的答案,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不能讓學生開展獨立的思考和獨立的研究問題,慢慢的學生就失去了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影響了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完成。
2.1.教師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的教科書中包含了不少概念,部分學生會像對語文知識一樣對這些數學概念進行背誦記憶。教師指導學生認識這些概念的時候,盡可能為學生講解這些概念的來源,只有這樣,在理解的前提下才能獲得更加牢固的記憶。有一些學生,即便理解了數學概念,但是運用時還是不知所措,此時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分析這些概念,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概念的本質。如教學除法時,教師首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把一些實物如粉筆或者棍子擺設成為與除法相似的形狀,之后為學生分析除法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逐個對比加法、減法、乘法,進一步與學生共同對比討論,還可以向學生提問這樣的問題:媽媽給了18個蘋果,你與哥哥、姐姐共同分,大家得到相同的蘋果,請問每一個人可以得到幾個蘋果?通過設置這樣簡單的問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幫助學生完全理解概念之后,更加清楚除法的作用。
2.2.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能力。
教師要善于創設數學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接觸數學、了解數學,讓數學真正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比如,在教學《垂直與平行》時,垂直和平行是兩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對同一個平面這一抽象的數學概念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可以說每位教師都是煞費苦心。這時,我們就可以在教學中創設生活教學情境,讓學生從比較熟悉的生活中去了解知識。我們可在導入新課時,帶領學生玩魔方,讓學生在玩魔方的游戲情境中,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熟悉的境中初步感知了相同的面、不同的面、同一個面等抽象的',難用語言讓學生較快理解、消化的數學概念,在不知不覺中學生便理解了知識。但這一情境的創設也容易引起學生對非數學因素的注意。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提問:老師手上的魔方相同顏色的方塊在同一個面上嗎?這時,我們可以說相同顏色的方塊都在同一個平面上,誰來說說紅色方塊都在哪個面上?現在顏色相同的方塊都在同一個面上嗎?教師緊緊扣住主體是否在同一個面這一核心問題,有效地設問,便能使同學們的注意力轉移到理解同一個平面這一教學活動中來,排除外界干擾因素,才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2.3.鼓勵學生探索問題。
人教版數學教材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獨立探究的模塊,為學生創造了很大的自主挑戰空間。這時,教師必須很好地應用這些模塊,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例如:在講到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時候,教師要科學設計,幫助學生回憶一下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規律,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三位數乘法規律。這時,相信很多學生能夠總結出一些規律。但是,還是有一些學生反應不過來,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已經研究出來的學生為沒有研究出來的進行分析,這樣不但能夠令不明白的學生弄懂,還可以讓明白的學生加深理解。之后,教師在課堂上統一分析,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對提高課堂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對一些數學問題進行研究,充分感受數學帶來的無窮樂趣。
總而言之,要想從根本上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就必須轉變我們傳統教學的觀念、方法,讓學生愿意學、主動學數學知識,同時,教師要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提供充足的時間,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還能將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有效的應用到社會實踐中,不僅強化了理論知識,還提高了實踐能力。
發現法是由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50年代至60年代初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
1、發現法的基本含義及特點
發現法是指教師不直接把現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根據教師和教科書提供的課題與材料,積極主動地思考,獨立地發現相應的問題和法則的一種教學方法。
發現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較,有以下幾個特點:
(1)發現法強調學生是發現者,讓學生自己去獨立發現、去認識,自己求出問題的答案,而不是教師把現成的結論提供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被動的吸收者。
(2)發現法強調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作用。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他們對所學課程具有內在的興趣。發現法符合兒童好玩、好動、好問和喜歡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遇到新奇、復雜的問題,他們就會積極地去探索。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利用新奇、疑難和矛盾等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主動地去探究和解決問題,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法僅利用外來刺激促發學生學習的做法。
(3)發現法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為潛在的、間接的。由于該法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教師提供的各種學習材料、直觀教具等,自己去觀察,用頭腦去分析、綜合、判斷、推理,親自去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潛在的、間接的。
二、“瓜傻式”教學法
將數學那種嚴密的邏輯演繹過程還原為生動活潑的知識生成過程。通過讓學生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感知知識的的產生過程。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過程,這種方法,可以極大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欲和創作欲。使枯燥干澀的數學概念演繹變得生動起來。
三、自主探索式學習
重點在于學生親自體驗學習過程 , 其價值與其說是學生發現 結論 , 不如說更看重學生的探索過程。自主探索式學習重視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 驗 , 通過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 “ 再創造 ” 有關數學問題口在這個過程中 , 學生不僅獲得了必要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 還對數學 知識的形成過程有所了解 , 特別是體驗和學習數學的思考方法和數學的價值。
四、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被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組合作學習效益高的較少 , 有的只是流于形式。有的研究者認為 , 小組學習有獨立型、競爭型、依賴型、依存 型等幾種類型。目前我們用得較多的是學生獨立學習后相互交流 , 真正意義上的合 作一一相互依存地來研究或者共同解決一個問題還太少。
五、“實踐活動”的教學方法
來自 FANwEN.ChAZidiAN.coM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掘學生潛能,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知識。
一、傳設情境,培養興趣。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人們探索某種活動的心里傾向,是推動人們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動力,所以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薄扒榫场睂嵸|上是人為優化了的環境,是促使兒童能主動地活動于其中的環境。低年級學生好奇心特強,容易受外界條件的刺激而激動、興奮。因此,合理傳設學習環境,可以引起兒童對學習的興趣。
1、故事導課,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
成功地導課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入渴望學習的訓練狀態,為整節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學習課堂興趣,關鍵是教師課要上得“有趣”,因此我們要把愉快的有效的東西跟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因為好奇,才有探索,也才有創造,根據教材的內容,教師可設計引入一些于內容密切相關故事,笑話等等導入新課。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六冊認識分數(分一分)時,我是這樣導課的:師:“今天我們班可真熱鬧!你們看,老師還把誰帶來了”。課件出示藍貓。藍貓:“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藍貓,今天我想帶你們一起去冒險島尋寶,想去嗎?”一看到熟悉的藍貓要帶自己去尋寶,學生的興趣馬上就被激發起來了。接著我又安排他們在與藍貓出發的路上,碰到了啄木鳥大哥分餅引起大家的不滿的情節,創設了這一問題:要怎么分才能兩人一樣多,才公平。你有什么辦法?有學生回答:平均分,一人一半。師: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一半嗎?學生被問住的同時,他的學習興趣也因此被激發了,求知欲望也增強了。
2、創設操作性情節,調動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
我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六冊認識分數(分一分)時,我安排了兩個的操作情境。一是涂出教具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樹葉、衣服、六邊形紙片的二分之一。二是用圓、長方形、正方形紙片,通過折一折、涂一涂創造出其他的分數來。
兒童往往是在操作中進行思考的,學生提高操作親身經歷了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認識和掌握了探索知識的方法和途徑,使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能,增強實踐探究的欲望,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有助于促進學生主動探索,變“學會”為“會學”。
3、營造“競爭”情境,激趣樂學。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以及小學生好動、好新、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我經常在課堂中創設一個競爭的情境,引入競爭機制,面向大多數學生,恰當地開展一些游戲競賽的活動,為學生創設一個競爭和成功的機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競賽活動中,通過游戲競賽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教學中做到多鼓勵,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用競爭來消除課堂中常有的枯燥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了北師大版第四冊的混合運算后,我安排了這樣的游戲環節:四人一組,每人出一張撲克牌,看誰先湊出24,誰算出來牌就歸誰,最后誰的牌最多誰就獲勝。這不僅讓學生復習了表內乘除法和運算順序,而且極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勝心,讓他們領略了成功的喜悅,更加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二、 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
數學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的特點以外,還有應用廣泛的特點,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以往我們的數學教學忽略了這一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就應該盡量使問題更實際,更貼近生活,讓學生從自己的身邊找出答案。在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把數學與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讓數學在孩子的眼里,變成看得到、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從而使學生從枯燥的公式中,從抽象的符號中解脫出來。
例如在教學《時、分、秒》這一課時,學校忽然停電了,鬧鈴不響了,大家不知道下課了沒有,于是我就說道:我們使9時25分上課的,一節課40分,現在使10時7分,你們算算看下課了沒有?不僅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感受到身邊處處有數學,而且又在應用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優點,越來越多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這一方法。
例如在教學《旅游中的數學》這一課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開展活動,學生馬上進行了合理的分工,有的學生當導游,告訴大家離目的地還要多長時間,有的學生負責租房子,有的學生負責景點的門票,有的學生負責中午的午餐搭配。
采用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時優生的才能得到了發揮,中等生得到了鍛煉,學困生得到了幫助的提高,學生不僅學到了新知識,而且口頭表達能力、自學、思維、合作能力都有提高。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互相交流、公平競爭,促進了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能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于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能出現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的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因為“個人創造的數學必須取決于數學共同體的‘裁決’,只有為數學共同體所一致接受的數學概念、方法、問題等,才能真正成為數學的成分?!币虼?,個體的經驗需要與同伴和教師交流,才能順利地共同建構。
四、師生關系融洽,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主要靠語言,教師語言情感的流露,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影響特別大,學生們會隨著你富有激情的語言進入到興趣中去,隨著你鼓勵的語言投入到認知中去,隨著你贊揚的語言沉浸到成功之中去,在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除了要準確、清晰、精煉,更重要的是要親切自然,富有童趣,富有情感,具有激勵性。低年級學生心靈比較脆弱,教師過多地指責和過高的要求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降低其自信心,削弱他們的創造興趣。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選擇、學生的個性,關心每一個學生。在學生有錯時,不過分批評指責而是給他們改過的時間好機會,使學生感到“老師在期待著我”,從而自覺地投入到積極學習之中。所以我在教學中盡量采用“你真棒!”“再想想”“誰有更好的辦法?”“你能當一名合格的郵遞員嗎?”等等富有激情的語言。
五、自主探究,讓學生體驗“再創造”
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有學生把本人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睂嵺`證明,學習者不實行“再創造”,他對學習的內容就難以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例如在教學《分一分》一課時,我不是局限于讓學生只會折1/2,而是給他圓、正方形等圖片,讓他們自己探究,自己創造,使他們對分數的印象深刻,在自我探索中掌握了分數的知識。
六、注重教與學的反思,保證數學教學更有成效。記得有人說過,“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其實,面對新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課,當你課后反思的時候,總會覺得有一些不足和遺憾,這就要求教師每上完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的吻合狀況、學生學生狀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帶有規律的東西。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在不斷“反思”中學習。當數學活動結束后,要引導學生反思整個探索過程和所獲得結論的合理性,以獲得成功的體驗。
摘要:在應試教育背景影響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只是注重對知識的講解,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學的效率也就無法得到提升。改變這種教學現狀則需要教師能夠積極的轉變教學的觀念,創新教學的方式優化課堂的結構以及教學的內容,讓學生的身心潛能得到開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優化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已經成為了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為了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教師需要在方法上進行優化和組合,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有針對性地去選擇教學的方法,并且要進行靈活的運用,保證教學的效果達到最佳的狀態。
教師的教學觀念是直接影響課堂效率的重要因素,傳統教學觀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學主要就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觀念下的課堂教學學生無法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自身只是作為一個儲存知識的容器,知識的來源主要就是靠教師的講解。傳統教學觀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對數學的思維分析能力都得不到培養和提高,不符合現代教學的要求。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的觀念、與時俱進,合理的安排教學的內容,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圍繞學生展開教學?,F代教學觀是以學生主動學習為基本要求,轉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從根本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教學目標作為評估教學質量的主要依據,不僅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發展方向,還影響教學的內容以及教學所用的方法和思路,是決定教學效率能否得到提高的主要因素。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主要就是細分教學大綱,將教材中的知識內容以及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要求進行細分,將教學大綱從框架變為具體。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功能,比如,指引教師的教學方向以及學生的學習思路。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可以使教學的步驟有序的進行,控制課堂的節奏。制定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和能力發展的教學目標,協調課堂教學的結構,減輕學生的課堂訓練負擔,提高學習的效率。
課堂教學所應用的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目標以及達到教學目的的表現方式,主要的內容就是教師的教學的方法以及學生學習的方法,這其中學生的學習方法是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的。教師的教法制約著學生的學法,這種制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必須要科學、合理。教學方法需要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教學的要求來進行選擇,不僅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還需要滿足啟發性、自主性等原則要求。要求趣味性是因為需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要求啟發性是因為教師所選用的教學方法需要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教學活動向教學的目標靠攏;要求自主性是因為應用所選擇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學習。課堂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需求來選擇不同的教法,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智能發展,還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體現不出時代教育的特點以及教師的教學風格。
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方法來具體落實和實現的。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通常就是教師先在黑板上列出板書,講解相關概念,然后再讓學生通過題目進行概念定理和公式的運用練習,這種反復單調的教學模式難以讓學生長久保持良好的數學學習熱情,并且也嚴重制約了小學數學總體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展開數學教學,繼而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近些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全面普及和運用,推動了各學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應合理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多種功能和優勢不斷創新數學教學方法,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展開教學。多媒體教學繼承了以往教學形式的所有特點,并且實現對傳統教學手段的優化和創新。利用計算機來制作教學課件,通過多媒體的視頻播放、圖片和文字展示等多種功能將數學知識生動形象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從而對學生產生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吸收數學知識,切實提升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效果。
在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應將以往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及時轉變成為以學生為核心積極主動學習的全新數學課堂。在美國很多學校中,教師僅在課堂中講解十分鐘,其余的時間都交給學生進行合作探討、溝通、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內化,教師則在其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和幫助。鑒于此,我們國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也在實踐教學中大膽嘗試,采用該種形式對課堂時間進行大膽分配,依據實際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只講解十到二十分鐘,其余時間都交給學生“自由支配”,并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對課堂時間結構進行規劃和分配時,應充分考慮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合理規劃和分配課堂時間。優化高效的數學課堂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大量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的快節奏和高標準。而應具備下述特征:“環環相扣、逐層遞進、由淺入深、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并且,教師在處理和設計數學教學內容時,應保證和學生以往知識結構相匹配;能夠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學生能夠將所學新知在課堂上理解和內化;保證課堂訓練的“精”和“簡”;保證課堂信息反饋速度和科學評價;保證課堂時間的合理規劃和利用。
2016年秋季,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進入一線課堂,新教材在內容編排上的大調整,給老師們的教學帶來了新意也帶來了挑戰。黔東南在漢語方言上屬于西南官話貴州方言當中的一個方言[1],在語音上與標準的普通話有很大的差別,如沒有翹舌音、鼻音,沒有“ian”韻,沒有第三、第四聲,多出了一個方言聲母“v”等等。根據漢語拼音學習的課標和大綱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探尋部編教材的有效教學策略對當地一線語文教師和教學工作者來說至關緊迫。
一、做好六個“了解”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逼鋵嵵傅木褪墙虒W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方法,教學有法是要遵循教學的課標要求,依據每一次課的課時目標。無定法則指的是教學的模式、方法、技能等不是機械的、教條的,而是靈活多變的,富有個性、充滿靈性的。教無定法應該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根據具體教情和學情來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一)了解漢語拼音教學的總目標。教材的版面變了,內容安排變了,但教學目標沒變,教學的宗旨沒變?!皩W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仍然是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
(二)了解每一次課的課時目標。教材雖然是按課次來編排內容,但每一次課的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次上課前要對漢語拼音的教學總目標有個清晰的了解,才能在教學時不偏離方向,抓住重點,了解每一次課的課時目標,指引每一次課的教學,不要對一堂40分鐘的課求全責備,課時目標無疑就像大海中的航標燈,指引我們的教學工作,指引我們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是教師有效教學的保障。
(三)了解拼音教學的所有內容及其特點。了解漢語拼音都要教些什么,學生要學些什么,用些什么,這些內容有什么特點,哪些容易比較難,有何特征,有什么解決方法。并熟悉每個字母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
(四)了解自己與學生的發音現狀。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漢語拼音屬于口耳之學,對于方言區的學生,教師的口語化的示范教學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學途徑。教師要規范自己的發音,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做好學生的表率。試想一個發音蹩腳的老師怎么能夠帶出一群能夠正確認讀拼音的孩子呢。因此,了解自己,為的是更好地要求自己學習,努力提升為學生服務的技能。了解學生,是為了因材施教,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
(五)了解初入學兒童的心理特點,注意力集中曲線,掌握一定兒童心理學、預測他們學習漢語拼音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了解哪些學生在學齡前就學過漢語拼音,哪些從未接觸過,哪些孩子的語言天賦好,哪些孩子天生性格內向膽子小;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背景,生活環境,以便在教學中給予恰當的幫扶。
(六)了解本地方言的特點。了解本地方言特點,才能在教中學重視對方言發音的糾正和輔導,才能避免學習時的難點存在。教學做到心中有孩子,手中有方法,眼中有教材,腦中有思考,口中有訓練。
(北京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順義。
101300)。
摘要:高等數學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但目前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著學生數學基礎差,水平低,厭煩學數學的現狀。文章從高職院校學生高等數學學習現狀出發,淺談高職高等數學的教學方法。
關鍵字:高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數學教學。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隨著招生人數的擴大,學生的總體水平下降,并缺少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主性,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好的學習方法??疾旖鼛啄晡以簩W生的入學高考數學成績,發現我院大部分學生的數學成績較低,基礎較差,初等數學知識掌握的不扎實,這就給高等數學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而高等數學作為高等職業學校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一種眾多學科共同使用的精確的科學語言,對學生后繼課程的學習和思維素質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適應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宗旨,有必要對高職學生高等數學學習現狀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的進行一系列的改革。
一、目前高職院校學生高等數學學習現狀。
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等方式,對我院高職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現狀做了深入的了解??偨Y出目前高職院校高等數學的教育情況大致分為下列幾個方面:
(1)學生數學基礎差??疾旖鼛啄晡以簩W生入學高考數學成績,分數偏低,05級各專業平均分中最高分為74.38,06、07級的最高平均分分別為73.13、73.66。08級為近幾年最低,只有71.74。
(2)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差,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為了考試及格而不得不學,沒有正確的學習目標。
(3)學生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尤其是對于數學這門課程,大多數學生覺得枯燥難學,對數學不感興趣,對學好數學毫無信心。
(4)目前的高職院校高等數學的教學更多的還是課堂理論知識的教授,與實際應用聯系較少,不太符合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學生也不樂于接受。
1、教師思想的轉變。
高等職業教育屬于高等教育,但是又不同于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是高層次的可持續發展的實用型、技術型人才;他們是生產第一線的技術工人;他們應能熟練的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它們能夠利用自己的所學提高工作效率,創造更高的經濟利益。而數學在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高速發展上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僅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行為科學的基礎,而且也是每個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門學科。
高等職業教育應重視數學課,但是因為高職教育自身的特點,數學課又不應過多的強調邏輯的嚴密性、思維的嚴謹性,而應將其作為專業課程的基礎,注重其應用性、學生思維的開放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自覺性,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增強學生就業的能力。因此,高職學校的高等數學教學內容必須“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為原則,體現“聯系實際,深化概念,注重應用”的思想,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利用數學的游戲性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好一。
門課程的內在動力,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自己擅長的且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藝術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上課時有必要使學生明確數學學習的目標,明確高等數學課程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地位,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僅僅把學習數學當成是種任務,不能從數學的學習中感覺到輕松和快樂,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v觀數學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數學和游戲之間的關系是相互滲透、相互統一的關系。游戲的精神一直伴隨著數學的成長和發展,成為數學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并從以下幾個方面影響了數學的發展:游戲激發了許多重要數學思想的產生,游戲促進了數學知識的傳播,游戲是數學人才發現的有效途徑。此外,游戲還在數學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果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能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就像做游戲那么輕松和有趣,那么學生就不會再談數學而色變啦。
首先,就數學知識本身來說,在傳統數學領域和現代數學領域中都可發現大量賞心悅目的具有游戲性質的內容和問題。即使是一些深奧的、嚴肅的數學也帶有游戲的情趣。例如,從16世紀以來,在微積分中人們對大量種類的奇形怪狀的曲線的研究顯然帶有娛樂的性質。再比如在講微積分中極限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引入古代哲學家芝諾四大悖論之一的“阿基里斯問題——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卻追不上烏龜”。又或者讓學生做一個游戲:將一根粉筆分段,每次都平均分成兩段,看看一根粉筆到底能被分成多少段,能不能把一根粉筆完全分完?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引出極限的概念。
數學中幾乎每一門學科都或多或少受到游戲精神的激發而得到發展。最典型的例子是概率論、圖論的建立。概率論直接起源于一個關于賭博的游戲。17世紀,法國的一個名為德梅勒的職業賭徒針對賭博中常常遇到“怎樣合理分配賭注”問題,向著名數學家帕斯卡請教。帕斯卡和費馬在通信中各自解決了這個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和研究標志著不同于以往確定性數學的一種嶄新的數學方法—概率論的誕生,它把純粹偶然事件的表面上的無規律性置于規律、秩序和規則之下,從而成為人類的根本知識之一,并具有廣泛應用價值。又例如圖論也是一門起源于游戲的學科,它起源于歐拉關于哥尼斯堡七橋問題的研究。而哥尼斯堡七橋問題的解決遠遠超出了它的娛樂價值,由此提出的新思想則開辟了數學的一個新的領域—圖論。當然游戲娛樂對于圖論的作用并沒有到此為止,此后許多著名的數學游戲成為圖論和拓撲學發展的催化劑和導引,如哈密爾頓問題(繞行世界問題)、四色猜想等。
如果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能結合所教知識巧妙地設立各種“游戲”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并能積極思考探索答案,不但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的精神,而且構建了一座從具體形象到數學抽象知識的橋梁,激發了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對于學生來說將不再是艱巨的苦澀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帶著強烈的好奇心盡情的探索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中。
3、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相結合,加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為黑板、粉筆加教案的教學,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多媒體被漸漸引入到了各學科的教學應用中。在高職數學課上,教師也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和數學軟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傳統的數學教學中不能直觀表示的抽象的概念、定理等通過圖表、圖像、動畫等多媒體生動地表現出來,從而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解決了課堂信息量不大的問題,使教學過程靈活多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了數學教學的良性循環。
學生介紹一些數學軟件,例如mathematica,matlab等都是數學上常用的軟件,尤其是matlab不單單在數學上有其強大的計算功能,在其他工科課程的學習上也有極其廣泛的應用。
但是就目前高職院校的課時設置來看,大部分學校的高等數學課時并不富裕,所以將數學實驗當成一門正常開設的課程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是在平時的理論教學中,適當科學的利用時間安排一些數學軟件知識的介紹和講解也是可能的,讓學生熟悉數學軟件,基本掌握數學軟件的使用方法,針對數學公式及算法進行計算,能夠求解一些簡單的數學模型和繪圖。但是單單利用課上講課時間所介紹的數學軟件知識必經是有限的,所以應多鼓勵學生自己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自學,例如可以到圖書館翻閱資料,或者上網查閱相關的信息??墒侨绾尾拍茏寣W生自覺地去學習去查閱資料呢?這就需要數學教師與專業課教師的共同努力。與專業課任課教師進行溝通,針對專業特點,結合各專業知識設置一些數學建模題目,進行工作案例情景模擬,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獨立或者協作完成。例如物流管理專業,可以設置一道關于求最小運費的運輸問題的實際問題,要求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利用數學軟件協作求解。
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特點,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和目的。
參考文獻:
[3],數學趣聞集錦[m].張遠南,張旭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
趙文莉,出生于1982年4月5日,籍貫河南省焦作市。2005年畢業于天津工程師范學院數理與信息科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2009年9月開始于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運籌學與控制論專業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后至今在北京現代職業技術學院一直從事高職數學類課程的教學工作,有較豐富的高職數學教學經驗,并且在高職數學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薄督K教育研究》曾刊載過一篇調查數據,反映某地區不同層次的20xx名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其中不喜歡數學的學生竟占47%!這一驚人的數據給我們以怎樣的警示?我們身邊的學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歡學習數學?怎樣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變單調、枯燥的數學問題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將“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并讓學生都喜歡學習呢?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結合多年來的教育教學實踐,筆者認為:生活化的數學知識學生都比較喜歡,所有的小學數學知識都可以生活化,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應該是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教師應盡量尋找身邊的數學。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也只有讓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大部分都能從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學這些內容時,如果能充分利用這些原型,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喜歡學習數學。如我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先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小紙箱,講清“表面積”的含義后,就讓學生自己測量、計算所準備的小紙箱的表面積,交流計算方法后,又領著學生去測量、計算學校的一個空水池的表面積(這個水池沒有頂),通過實際操作,學生很快就掌握了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方法,整節課學生都興趣高漲,下課鈴響了都沒人聽到。又如在教學“統計和可能性”這部分內容時,我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感興趣的事件引入,請學生調查了解好朋友喜歡吃的水果、喜愛的體育運動等,在調查的基礎上,填寫統計表,繪制統計圖,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而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中的“位置與方向”時,我先讓學生確定出教學樓、學生宿舍、食堂、辦公樓、教師宿舍各自的方向,再讓學生分析它們分別在哪幢樓的哪個方向、在圖上應該怎樣畫等,本來這部分內容是一個學習的難點,但學生卻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很快就掌握了。這些教學實踐使我深深的體會到:數學一旦“回到”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會張開飛翔的翅膀,躍入學生渴求知識的腦海中。
數學來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歸生活。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與靈性,用生活的理念構建數學課堂,正是《小學數學課堂標準》中提出的新境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只是自己不能把這些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時如果能利用好這些經驗,學生就會由熟悉而變得親切,由親切而變得喜歡學習數學了。如我在教學“平均分”時,先談話導入:八月十五中秋節,小文一家4口人在賞月,爸爸分月餅,分得很均勻,每人一樣多,接著讓學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的一樣多,最后引出:人分物品,分的一樣多。這就叫“平均分”。由于學生對分月餅比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又如在教學“循環小數”的導入中,我指著講臺問學生:“如果讓你從講臺的左邊走到右邊,到了右邊又走回左邊,這樣不斷地走下去,你能走完嗎?”學生都哈哈大笑:“怎么可能走完!”我接著又說:“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好嗎?”全班大聲說:“好!”“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告訴小和尚,‘從前有座山,……’”這時小強笑著說他也會講,大家都覺得既有趣又搞笑,“不就是重復了,循環了嗎?”我就順勢引出“循環”二字的含義,這節課的教學難點在無形中就被學生消化了。而在學習了“圓的認識”后,我組織學生共同探討“車輪為什么是圓的”這一生活問題,啟發、引導學生用圓的知識來解釋。這些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直接經驗轉化為間接知識,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身邊的數學問題,使學生了解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從而使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學而有用的喜悅感,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一些知識沒有辦法直接利用實物進行演示教學,但如果不進行操作演示,學生又很難理解,這時我們就可以尋找生活中的模型,利用模型幫助學生樹立表象意識,從而達到學習目標。如我在教學解決問題中的“行程問題”時,因大部分學生難以理解,我就找了兩輛遙控玩具車,讓兩位學生分別操縱,在教桌上進行演示,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該如何解決。在教學“認識圓柱”時,我先在課前讓學生每人設計一個“圓柱”。全班同學放學后都積極行動,用硬紙板、包裝盒、彩紙等材料,依照圓柱制作起來,不懂的地方向老師請教。在親自動手制作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了很多問題,學到了很多知識,課堂上的踴躍表現讓聽課的教師至今難以忘懷。
數學是一門規律性極強的自然科學,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數學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尋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探究、掌握并運用數學規律,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如我在教學加法的意義時,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題:小明家有黑山羊8只,綿羊5只。一共有羊多少只?學生立即回答是13只。我又請三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順勢引導學生理解了加法的意義,并掌握了“求兩個數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這一規律。又如我在教學“圓的認識”時,設計了一個“騎圓形輪胎的自行車”比賽(其中甲騎的是車軸在圓中心,乙騎的是車軸不在圓中心)的情境。先讓學生猜一猜,騎哪種自行車的騎得快?為什么?接著用課件展示比賽,結果,乙雖然使出了渾身解數還是落在后面,甚至幾次摔倒,而甲卻輕松獲勝。這一生活情境的設計,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認識圓的特征——“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做好了鋪墊。而在教學對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時,我首先出示情境圖:小華家新買了一套房子,準備裝修,請你幫助小華算一算他家要買多少塊瓷磚?然后讓學生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塊瓷磚,再請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驗證估計是否正確。學生在驗證的過程中,發現不同方法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那么這個發現是否適用于不同的數據呢,我又讓學生舉例進行驗證。在驗證前,我先指導學生觀察算式的特點,再讓學生舉符合要求的例子。學生在獨立舉例后,全班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點,在此基礎上,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的方法,并從中使學生體會到探究數學規律的方法,享受探究規律的樂趣,樹立了探究數學規律的信心。
數學教學是一種有意義的活動,只有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訓練,從學生感興趣的實物、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入手,才能使學生“愿學”、“樂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特點,采用直觀語言、實物演示、游戲、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創設課堂的生活情境。設置引人入勝的懸念,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更便捷地溝通書本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把4根小棒用線捆成一個長方形,在帶領學生測量、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后,隨手一掌把這個長方形打歪了,學生先是一愣,然后突然醒悟(長方形一歪,不就成了平行四邊形嗎),很多學生立即聯想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可以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接著我順勢引導,整節課學得輕松而有效。又如在學習了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之后,我讓學生計算:小麗家建新房,他的爸爸想在房子的左邊建一個長方體游泳池,長12米,寬4米,深1.5米,如果拖拉機每車拉土0.9立方米,請你幫他爸爸算一算,需要拉幾車?而在學習了小數乘法后,我設計了一個“上街購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假設自己就是家長,有50元人民幣,到街上應怎樣購買物品?要從哪些方面考慮購買呢?學生在探討的時候,發現了生活中的交通,物品的品牌、價格等,也考慮到家中的實際需要等。這些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真實再現了現實生活,較好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增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來自生活、回歸生活的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知識。要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聯系生活實際,積極尋找身邊的數學,把教學歸樸于實踐,歸樸于生活,那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而且能較好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迅速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