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心得體會是對所學知識的升華和內化,讓我們更好地將所學應用到實踐中。打造一篇完美的心得體會需要我們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流暢度。下面是一些關于心得體會的范文,供大家參考。這些范文涵蓋了不同的主題和領域,包括學習心得、工作心得、生活感悟等。通過閱讀這些范文,我們可以了解別人的心得體會,汲取其中的精華,同時也可以借鑒其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希望這些范文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激發大家積極思考和總結的能力。請大家一起來欣賞這些精彩的心得體會吧!
本學期,校長主張要還老師們以話語權,開展了一些活動,強調最多的是周周測和課改經驗交流。今天我第一個分享課改經驗,心里很忐忑。說實話,這半年來,我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于熟悉教導處的工作上了。以前真不知道會有這么多雜事,很多事是我第一次接觸,有時候連問誰,問什么都不知道,還好有庫老師,有康老師,凌坡海平張老師等給予我很多的安慰和切實的幫助,使很多工作得以圓滿完成。
本學期進行工作調整時,校長說了一句話,讓我很感動:他說,不要為了工作失去了工作的快樂。是的:我的快樂在課堂,在搭建平臺,看同學們老師們在舞臺上盡情的舒展心靈,綻放魅力,愉悅身心。
我的現代文閱讀課
轉載自 FANWEN.cHaZIdIAn.Com
理念:授人以漁,讓思維的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
做法:閱讀"三步走"
一讀:讀題目,讀內容,讀主旨(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側重點各不同)
二讀:審題做題。步驟:讀題干——分析答題點,分值——從文中找答案做題
三讀:審答案
流程:
1、學生限時做題,在文中標出一讀的內容,如果題干沒有分值請設計分值。
3、從寫法借鑒的角度分析文章
內容:寫了什么 主旨:為什么寫 寫法:怎樣寫(考題:詳略,選材)
4、讀背自己喜歡的句段篇,一詞一句一段一篇
我的古詩文復習課
理念:以題引領,重點把握
做法:復習"三步走"
一、出題背誦二、講解文章知識結構及重要知識點
三、背默
流程:
一、基礎知識過關
1、把文學常識、釋詞、翻譯、主旨按課文內容填空等以題的形式出現,學生對照背誦
2、默寫
3、同桌互批,打分,簽名,
4、糾錯
5、小組長審閱,收繳
6、教師審閱,再次糾錯
7、小組長提問默寫錯題,并批改
二、梳理知識點
1、師生共同梳理知識點
2、做資料上有關試題
3、組長帶領通答案
4、教師重點批改講解講易錯點,開放性試題
5、學生再次做,并展示答案
6、背誦默寫
我的作文指導課
理念:我手寫我心,真人真事真感情
做法:寫作三步走
一、寫
二、批
三、改
我理想的語文課
1、閱讀經典
2、積累
3、活動
4、學生上課
5、學生出試卷
你可以把馬牽到河邊,但你卻無法迫使它飲水
(興趣最重要)
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應該及時的引導他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湊熱鬧性質的三分熱度。美國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對習慣的經典注釋:"種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行為;種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寫在后面
1、應是綠葉(惠莉若在,應是紅花)
2、拋磚引玉(期待更精彩)
3、百花齊放(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4、解放自己(做幸福的懶老師)
5、提高幸福指數(工作之外還有生活)
感謝大家!
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多、更廣泛、更容易地學到終身受益的知識。那么,什么才對學生終身有益呢?除了聽說讀寫、字詞句篇等知識經驗和觀察想象、探究思索等心理能力外,文化的品質和素養應是一種更加可以讓人終身受益的東西。文化可以使人超越于生活的表層領域,不為技術經驗或工具理性拘檢、束縛,進入人格自我完善的境域,充滿睿智和靈性地觀照世界,應答世界,表現世界。文化人格是人格的深層結構,是個體全部生活的精神之“根”。小學語文教學應當有這樣的文化追求,應當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精神底蘊!
什么是文化?按學術界的通行做法,概念可以在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來進行闡釋。廣義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狹義文化則指生活于一定的文化共同體中的人們長期積淀而形成的一套文化系統,包括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審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緒、民族性格等湎價值觀念系統則是其核心。要探析文化與教育的關系,無疑當取后者。什么是語文教育的文化底蘊?主要指中華民族幾干年來積淀的文化傳統和當代人文精神,是一種人類精神、情感、心靈意識,包括狹義文化所指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審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緒、民族性格等。就教育的本義來說,也是教育的終極意義,語文教育是民族文化語言中人文主義情懷、智慧和創新品格的教育,自然擔當著傳遞漢民族文化底蘊的重任。沒有文化底蘊的語文教育,是不完整的語文教育。表面看來,任何教學所傳播的總是文化,而且是在形態上多種多樣的文化,語文教學當然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教學的文化追求不就成了無的放矢嗎?其實,傳播文化并不意味著你的教學就是有“文化”內涵的。因為我們所追求的“文化”,誠如眾多文化學家所說,不是那些可見的、物態化的符號、圖像或行為,而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一種只對孜孜叩間它的人才會彰顯的內在意義,一種人們用于解釋經驗、創造世界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精神性、人文性的價值取向和情感信仰。教學作為一種文化活動,其終極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探尋、體驗和理解蘊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圣、愛等方面的豐富意義,將文化本身的精神、人文內涵分娩于主體之中,激活、喚醒和培育學生的價值感和人生情慷。
一定的文化從孕育到成熟,有一個漫長的創造、積累、模式化的過程。這就是文化的積淀。文化的積淀是一個通過從其他人或文本那里接受傳統的哺育和滋養,在與傳統的對話和晤談中漸漸形成超越生物機體親性的完整人格的過程。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是一條源遠流長、亙古不息的長河。河水滔滔,不舍晝夜,孕育了浩瀚悠遠的華夏經典,涌現了諸多的文化巨匠。漢語文化形象豐瞻,情趣盎然,神韻飽滿,愈義遙深,具有極為獨特的人文品格。因此,我們應當充分利用漢語的文化特性,借助開拓閱讀的報域,來開拓文化視野,讓學生在文本的學習中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吸收借鑒世界多元文化,讓歷史文本在現實的語境中輻射出積極的存在意義,在繼承與發展中熔鑄學生健康的積極的文化品格。為此,我們必須改變語文教學過分強調學科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的傾向,基于特定的漢語文化情境來設計我們的語文教學。
上周,有幸參加了區組織的小學語文課改交流會,在認真聽取了王__老師的匯報后,自己覺得受益匪淺,對于語文教學也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仡欉@次學習,主要的收獲有以下幾點:
.明確了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的教學目標應由傳統的“教課文”向“教語文”轉身。教了這么多年語文,自己一直認為,語文無非就是教材里有什么課文,自己按照教材要求,教會學生該掌握的東西罷了。每天,每年的教學手段幾乎沒有什么大的差異,無非就是通過聽、說、讀、寫訓練讓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知識,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問題,讓學生在考試的時候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從沒有想過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教語文”,即通過老師的引導,鍛煉學生的運用、綜合、實踐能力。(2)語文教學應分清學段,關注訓練重點。這是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作為一個語文教師,熟悉大綱是語文教學的前提。大綱就像燈塔指引著語文教學的方向。但現實往往是老師很少研讀教學大綱,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并不知道每一個教學階段訓練的重點到底是什么。我也是其中一員,到現在也不知道自己所教的小六語文大綱長什么樣。試想,這樣的老師不是在瞎子摸象嗎?教出的知識也一定是支離破碎,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
2.懂得了“解讀文本,應從細節入手”。語文教學牽涉到很多方面內容,就文本的解讀上,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0個老師可能有0中解讀。但文本解讀中,最重要的應是“從細節入手”即找關鍵,抓整合,品語言。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真正讓學生體味到語文教學的魅力,讓學生喜歡語文。
3.知道了不同課型的教學流程,明白了導學案的編寫及作用。小學共分三個學段,這里邊有識字課、閱讀課、寫作課、復習課、試卷分析課,不同的課型教學流程也不一樣,導學案的編寫要求也不同。在王亞麗老師耐心細致的講解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數寫作課的教法指導了。她介紹的“活動作文+中規中矩的教”名師寫作方法,真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學生的寫作之路,也打開了我的作文輔導之窗。長期以來,困擾語文教學的難題可謂是作文教學,老師苦于沒有指導方法,學生苦于沒有真情實感。這種通過設計游戲活動,學生邊做,老師邊教的寫作形式,真的讓人耳目一新。聽完課改會,返回學校的當天下午,我在作文課上就如法炮制,搞了個“擊鼓傳花”的游戲,學生興致盎然,樂此不疲,最后我讓學生以“一堂活動課”為題作文,學生中再沒有一個人說“不會寫”“沒啥寫”。
4.做個學習型的老師很重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課改的深入,我深切的體會到學習的重要,尤其是語文老師。因為,語文教學內容不僅牽涉到多個學科,而且它還引領著學生的思想。這就要求老師一方面要博覽群書,豐富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素養,更重要的是,老師要多走出去,學習名家、名師先進的教改經驗和方法,博眾人之長,補一己之短。這樣自己才能更好地勝任教學,做個學生喜歡、自己快樂的老師。
通過第一學段的教學,我感覺新課程涉及到很多內容,延伸出很多討論的主題,引發出更多的思考。對于我們老師來說要學得更多,想的更深。我把事先設計的問題帶到我自己的課堂中,交給學生,讓他們去思考一下,看看他們有什么好的想法,新的觀點,把他們的想法和觀點都記錄下來,寫成自己的教學資源。學生也可能會有觀點的碰撞,這樣也為我的教學帶來了很好的材料,讓學生進行自由的辯論,讓學生進行寫作,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發言,這樣的話我們的語文課程可能會變的更豐富多采。學生也不會覺得語文課就是書本上那些知道,課外的東西也能很好地很自然地加入到課堂中,這樣的話也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與他們交流的能力。
隨著社會經濟時代的迅速發展,普通高中新課改主動適應了時代的需要,最終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質發展上,因而,“以人為本”是高中新課改的根本理念,同時也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歷程的發展需要,尊重他們作為人的人格和尊嚴,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的需要,從課程設計到課程實施都應體現選擇性和多樣性。新課程的實施真實的反映了高中學生的學校生活體驗。一方面,要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學習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為出發點,設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適應的文化環境。從教學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對象和條件等,靈活、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并善于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新課程通過問題的解決進行學習是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與監控能力,其次貼近學生的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實際。還要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評價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以及效果,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素養。例如,高中語文新課程在內容上,更貼近現代生活、更富有時代氣息、更適應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學習者人文素養的提高;在語言上,材料真實、題材多樣、語言真實、鮮活、地道、現代、自然、標準,所用語言反映了當前的生活實際和語言發展趨勢;在方法上,遵循題材、功能、結構和任務的編寫方式,以題材為綱,以運用性為目標;在主題和任務結合,開放性的任務型活動,使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發現、總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通過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務;匯教學采用單詞框,分散到模塊中的各個部分,體現詞匯學習的過程;重視閱讀技能、技巧的培養;重視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注學生的情感等;在寫作方面有梯度,過程清晰,會在寫作之前均有形式多樣的鋪墊。除了情景,還有開放式作文,能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和觀念,去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人類沒有想象,如同鳥兒失去了翅膀”??墒桥f課程卻在很多地方無情的扼殺了學生的想象思維,致使學生的思維僵化、呆板,無新鮮活力。新課程改革針對此積弊,鮮明的提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直言不諱的請老師住嘴,這無疑給沉悶的語文課堂注入了一股清風,直吹入了學生的心田,于是學生終于擁有了一片暢想的天空。
一、在朗讀課文時留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
傳統語文教學中,在朗讀方面長期存在兩個失誤。
1、學生課堂朗讀少。
2、放錄音或教師范讀多。
二、在質疑解惑中留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
韓愈說、“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由此可見,學生有疑問是很正常的;古語又說、“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庇纱烁梢娰|疑的重要性;而愛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紹經驗時也說、“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究底的追究問題罷了?!笨墒莻鹘y教育卻恰恰沒有給學生的質疑解惑留下暢想的余地。往往是課堂上老師精心設計出種種問題,制訂出標準答案,再一步步引導學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白尷蠋熼]嘴”“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的新課改精神便強有力的占據了語文課堂,對文章整體的感知質疑,對部分的感知質疑,及對疑惑的解答,全由學生自主解答或小組班內合作解答,學生把握課堂的權利大了,對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以后的語文課堂上,沒有了師道尊嚴,學生便敢大膽發言了;沒有了老師的大問小問,學生的質疑聲反而多了;沒有了標準答案,學生的回答也豐富多彩了。這樣的課堂,老師輕松了,效率卻提高了,學生思維也活躍了,誰能說這不是留給學生一片暢想天空的功勞?新課改,以其鮮活的生命力會在語文課堂上扎下了深根,愿全體語文教師著眼與學生的未來,認真反思,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下去,真正留給學生一片暢想的天空。我在華中師范大學參加了高中語文課改培訓,通過聽教育專家的講解以及與同行的互動,有了新的認識。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社會性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們教師必須依據新課程理念對每一堂課認真思考,精心準備,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我們要把學生的大腦看成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想方設法去點燃這把火把,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了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
作為一名上崗一年多的新老師,對于鄖縣教育局所提倡的“三維互動,五步導學”的教改模式,生本課堂的教學理念,我有以下心得體會。
以前,我認為只要專業知識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當老師了,其實不然,教育,不但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一個教書育人的過程,所以,僅有專業知識還是不夠的。安陽小學領導為了使新教師能盡快適應教學工作,更好的學習教改理念,安排學校老教師舉辦了多次的新教師培訓活動。邀請了學校優秀語文教師講了示范課,學校還我們新教師講課并與新教師交流,并對我們的講課情況進行點評,讓我們初步懂得了如何使用導學練案,為開始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這也同樣適用新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你的第一堂課,一定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素質和魅力,給學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這將會對今后的教學和你在學生中的形象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語言要生動活潑,朗讀要聲情并茂,板書要工整美觀,講解要深入淺出,儀態要落落大方,表情要富于變化。貫徹生本理念,每一個學生知道你認識并關愛他,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直呼其名都顯得更有效果。
要細心觀察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予以鼓勵、表揚。要經常不經意地說出某個學生的一件值得稱道的小事,使他經常受到鼓勵。不知哪個激進的教育家說過,有時候我們對待孩子,要“昧著良心說好話”。初聽這句話,覺得有些偏激,細想想,如果出于愛,出于從心底里的賞識,有意識地夸贊一個孩子,夸到他“燦爛發光”,有時真的能奏奇效。
1。在農村,由于受經濟條件和家長等各方面的制約,導學練案的效果不是很明顯。
2。導學練案中有些錯誤沒有修改更新。
3。對有些教材和課堂教學環節處理的還不夠得當。
4。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有待進一步學習和提高
近兩年來,從陌生到熟悉,我開始融入到學校這個集體中,在和教師前輩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學習到了他們那種甘心奉獻、默默耕耘的高尚情操,從中感受到了無限的溫暖,也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教師都在默默無聞地奉獻著他們的青春與智慧。與他們相比,我自愧不如。我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的從教之路任重而道遠,盡管“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為一名小學的語文老師,我深感自己的責任之重,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剛剛才起步的孩子,他們就好比一張潔凈的白紙,將來在這張紙上將會繪制出什么樣的圖畫,就要看我們的這第一筆畫的好與壞。在課改的路上我會努力學習和鉆研“三維互動,五步導學”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畫出完美的第一筆。
當我提筆準備寫篇關于自己與語文教改十年的文章時,心中就想起了陳奕迅的一首《十年》?!笆曛?,我不認識你,你不屬于我。我們還是一樣,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十年之后,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情人最后難免淪為朋友?!弊鳛橐幻處?,十多年來,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擺渡人,孩子們則是那一船船的乘客。
曾幾何時,我因自己是擺渡人而抱怨,送走一屆屆的小學畢業生,自己仍要回到原點,只有自己不斷重復同樣的路程,只有自己看著一成不變的風景,只有自己擁有沒有前途的人生。今曰,我為自己是擺渡人而慶幸:陪伴一群群孩與之攜力劃向理想的彼岸,只有自己享受著他人托付的人生美好時光的信任,只有自己不斷分享著孩子們成長的收獲和喜悅,只有自己有幸一生與青春同行,與課改同行。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一、深刻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轉變觀念。在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由過去的“統治主宰者”“支配者”“直接知識傳授者”“主講者”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引領者,與學生真誠面對,和學生共同營造一個溫馨、靜謐、安詳的環境,真正讓學生去自主參與,做學習的主人。
二、教學目標的轉變,也導致了教學活動中對學生評價的轉變。以往一堂課“棒!棒!你真棒!”不絕于耳,但進行課改后,我們對學生的評價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雖然這種改變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但是相對而言它的進步是不容我們忽視的。對學生的個性化、全面性的評價更加受學生歡迎。不再是以前的“三好學生”“學習標兵”的稱號,而是凸顯學生優點的更加具體、到位的評價與表揚,更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課堂正在由教師教學的主陣地轉變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從“灌輸”變“引導”,從“表演”變“對話”。突出課堂的參與性、互動性與合作性。其次,改變了教師課前準備的關注點和備課的方式。老師能夠關注個體差異,呵護學生自信心。教師學會聆聽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對自己的做法進行解釋,課堂正在由教師教學的主陣地轉變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
作為一名教師,我從事教育工作已經十幾年了,經歷了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改革過程。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課改中,有艱辛和挫折,也有歡笑和成功。那一次次失敗孕育著成功,我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地往前走。因為我在“課改”路上,是課改使我成長,是課改給了我信念,我要沿著課改之路走下去。
暖陽當頭,冰雪能不融化? ——觀摩“三環節課堂教學”總結 20xx 年歲末,縣教研員孔老師在實驗中學為我們上了一節經典的“三環節” 課堂教學,雖然天氣仍是寒冷,可是老師們熱情洋溢;雖然地上的冰雪還在, 可是老師們卻是提前到來。老師們迫不及待的等待著 “三環節”課堂教學的真 諦,等待著孔老師精彩的演繹。課上,我們為老師動情的朗誦感動著,為學生 真情的誦讀而激動著。
一、教學準備精心 到了會場,主辦學校實驗中學老師們已經把《我用殘損的手掌》 (孔老師執 教)的預習學案、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檢測擺放整齊;學校主辦的期刊、報紙 也是井然有序的擺放著??梢娭鬓k學校的精心,用心。當我們拿到材料時,可 以看到:預習學案中有明確的學習任務,更有學習方法的指導——小到生字的 讀音、詞語的意思,大到對詩文內容的解讀,詩人情感的流露??每一項學習 的任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來達成預設的目標,學生看來清晰明了;教學設計 是一份近似教學實錄的詳案,是一份對學生充分預設的詳案,是一份充滿教學 智慧與充盈情感的詳案;堂測題的設計也不難看出老師思維的梯度與深度?? 可見,老師準備之充分、精心。
二、課堂環節精密 從推行“三環節教學”以來,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都很迷茫,甚至有些不 知所措,總是感覺對于“詩一般”的語文課堂,好似不太適宜,不太和諧,特 別是“堂測”這一環節,在我們情感迸發之極戛然而止,有些說不上來的感覺。
可是孔老師的這節課上, “三環節”過渡自然融洽、環環相扣,各部分既相對獨 立、層次分明,又循序漸進、層層提升,尤其是“堂測”這一最后環節恰當的 引入,一改我們的唐突。我們心底里稍稍松動一些,我們心里的那塊冰在悄悄 的融化! 三、品味語言精美 評課時,老師們也說孔老師“有很深的文化底蘊” “感情豐富而真摯” “不 僅創設情感氛圍打動學生,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真的,孔老師的課堂很 深,很精,很美。尤其是對詩歌詞語的揣摩(運用“替換” “刪除”等方式,通 過多次多個同學的朗讀) ,那是字斟詞酌的:學生們不僅領悟到這一詞語的深刻 內涵,還感受到詩人那滿腔的愛國熱情,更能為詩人深邃的文學功力所打動。
可見,孔老師課堂中的每一句,甚至是每一個詞語都是經典的,每一個點的設 計都要求精美。
課后“限時作業”環節,我想假如用“同學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節 課后,我們耕耘如何?” “同學們,請以最快的速度來檢測一下你的收成!“知 ” 己知彼百戰百勝,查缺補漏環節到了??”等這樣來銜接一下,可能稍美一些! 總之,這節語文“三環節”課堂教學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一個范例,是我 們課堂教學的模板, “慢語文” 在 教學的今天, 或許就是一束陽光, 一把利刃?? 它在解讀著語文課程標準,也在解讀著語文教學的精髓。雖然地上積雪還在, 可已是陽光普照,我們的心也在澎湃激昂著!相信這冰雪也會如我們心底一樣 在融化,因為課堂教學的春風已經和煦,暖陽已經高照!
上周,有幸參加了區組織的小學語文課改交流會,在認真聽取了王xx老師的匯報后,自己覺得受益匪淺,對于語文教學也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仡欉@次學習,主要的收獲有以下幾點:
.明確了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的教學目標應由傳統的“教課文”向“教語文”轉身。教了這么多年語文,自己一直認為,語文無非就是教材里有什么課文,自己按照教材要求,教會學生該掌握的東西罷了。每天,每年的教學手段幾乎沒有什么大的差異,無非就是通過聽、說、讀、寫訓練讓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知識,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問題,讓學生在考試的時候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從沒有想過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教語文”,即通過老師的引導,鍛煉學生的運用、綜合、實踐能力。(2)語文教學應分清學段,關注訓練重點。這是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作為一個語文教師,熟悉大綱是語文教學的前提。大綱就像燈塔指引著語文教學的方向。但現實往往是老師很少研讀教學大綱,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并不知道每一個教學階段訓練的重點到底是什么。我也是其中一員,到現在也不知道自己所教的小六語文大綱長什么樣。試想,這樣的老師不是在瞎子摸象嗎?教出的知識也一定是支離破碎,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
2.懂得了“解讀文本,應從細節入手”。語文教學牽涉到很多方面內容,就文本的解讀上,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0個老師可能有0中解讀。但文本解讀中,最重要的應是“從細節入手”即找關鍵,抓整合,品語言。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真正讓學生體味到語文教學的魅力,讓學生喜歡語文。
3.知道了不同課型的教學流程,明白了導學案的編寫及作用。小學共分三個學段,這里邊有識字課、閱讀課、寫作課、復習課、試卷分析課,不同的課型教學流程也不一樣,導學案的編寫要求也不同。在王亞麗老師耐心細致的講解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數寫作課的教法指導了。她介紹的“活動作文+中規中矩的教”名師寫作方法,真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學生的寫作之路,也打開了我的作文輔導之窗。長期以來,困擾語文教學的難題可謂是作文教學,老師苦于沒有指導方法,學生苦于沒有真情實感。這種通過設計游戲活動,學生邊做,老師邊教的寫作形式,真的讓人耳目一新。聽完課改會,返回學校的當天下午,我在作文課上就如法炮制,搞了個“擊鼓傳花”的游戲,學生興致盎然,樂此不疲,最后我讓學生以“一堂活動課”為題作文,學生中再沒有一個人說“不會寫”“沒啥寫”。
4.做個學習型的老師很重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課改的深入,我深切的體會到學習的重要,尤其是語文老師。因為,語文教學內容不僅牽涉到多個學科,而且它還引領著學生的思想。這就要求老師一方面要博覽群書,豐富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素養,更重要的是,老師要多走出去,學習名家、名師先進的教改經驗和方法,博眾人之長,補一己之短。這樣自己才能更好地勝任教學,做個學生喜歡、自己快樂的老師。
這一學期以來,圍繞新課改的要求,本人進行了大膽地摸索和嘗試。在這個過程中,有“破冰”的抵觸,有行進的迷茫,有模仿的失誤,還有感到一些成效的喜悅。說到課改過程,可說“酸甜苦辣咸”五味皆有。在此,本人對自己這一學期來的課改作一個小結與反思。
1、精心準備教具、學案和課件,做一個有備而戰,不打無準備之仗的語文教師。語文與其他學科比較,它更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要上好語文課,平時積累重要,臨場發揮重要,而在課前了解課標、了解教材、了解學生,收集上課所需的相關資料,確定重點、難點和教法并制作課件。
2、走進課堂,精神飽滿、面帶微笑,普通話流暢,講話有激情,做一個能感染學生的語文教師。只有師生都有充沛的精力和飽滿的激情,語文課堂才會有生機、有活力。
3、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切忌面面俱到,做一個能有所側重、有的放矢的語文教師。在學案設計中,抓住重點難點非常關鍵,千萬不能只求以求面面俱到。
讀:默讀、朗讀,慢讀、快讀,單讀、齊讀,多人串讀、學生或師生交替讀、分角色讀。讀是常用而又實用的一種方式。抽學生讀自己的作文也是不錯的方法。這方法既可以讓學生作文前有一點壓力,把作文寫通順、寫準確、寫生動從而提高寫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讀的能力。
表演:演課堂短劇對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膽識和表演,表現能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很有幫助。課堂上學生表演《唐雎不辱使命》、《我的叔叔于勒》、《范進中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關心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做一個把“教育公平”落實在每一節語文課的語文教師。有的學生性格內向,有的學生有點自卑,有的學生總坐在教室里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因為傳統的應試教育使許多教師常常把“學習優秀的學生”當成課堂的寵兒,而“后進生”則只好坐冷板凳。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有“教育平等”,我們應給每一個學生鍛煉的機會:每人介紹一下自己或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家鄉,每人讀一句、一段課文,每人說一個比喻句、擬人句,每人說一個名人、一句名言,每人說一句成語、一句詩,每人講一個短故事,每人出一個作文題……有時一節課就可以使許多學生甚至全班學生都有機會說一說、唱一唱,練一練自己的膽子,展示一下自己的知識能力,從而做到“為了一切學生”。
6、注重教書、更重育人,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做一個努力集嚴父、慈母、良師、益友的優秀品質于一身的語文教師。由于學科的特殊性,語文教師對學生如何做人這方面的影響,甚至比學生家長、學生的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更大。每一節語文課都可能有德育目標、有德育滲透,只有既教書又育人,充分運用賞識教育,真正關心每一個學生,充分體現語文科“以人為本”的特點,讓學生在語文課堂如沐春風,使學生打好語文基礎,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又知道怎樣做人——的語文教師,才是最棒的語文老師,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為了學生的一切”。
二、課堂教學注意問題。
1、教材。教材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探究”不僅是學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師自身對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層內涵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千萬不能課文還未讀懂,就找來課外知識以拓展學生的知識。教師須知知識的遷移不是“見異思遷”,向課外延伸應有“度”的限制,很多時候,將延伸的內容作為課外作業完成,會更有收獲。
2、教法。任何一種課堂形式(包括電教媒體的運用)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活動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課堂討論或呆板單一,或信馬由韁,或在枝節問題上爭論不休;有的一節課則完全用鼠標代替粉筆,用錄音代替教材等,這樣的教學方法沖淡了語文教學的實際任務,難免有“做秀之嫌”。
3、師生關系。我們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但更不可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只有教師適時介入,進行必要的點撥歸納,對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將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深層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和正確的觀點。
三、課堂教學避免誤區。
1、不能讓語文課變成朦朧詩,即閱讀文章不求甚解籠而統之,了解大意即可。
2、不能將語文閱讀變成警句摘讀,即讓學生只找出自己認為最精彩、最感人的語句,任意闡述緣由即可。
四、課堂教學建議。
1、把預習、導讀、復習、練習都納入課堂。教師指引,讓每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實踐,教師的主導作用則畫龍點睛地突顯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給與指導和解決,使整個學習過程能把握重點,易化難點,激發疑點,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還可以讓師生始終聚焦于教材,同時也節省了大量課內外學習語文的時間,以便組織指導學生進行更多的課外閱讀。
2、要把握好課堂討論。在近幾年的語文課堂上,我們常見“你覺得哪里寫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動”等問題,這些問題本身提得很好,但我們在設計這些環節時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讓學生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得到什么?是對寫作手法的了解?還是對內在含義的領悟?學生應該從哪個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闡明“精彩”、“感動”的緣由呢?漫無目的的提問,隨意的回答,只是在做低效勞動。因此,課堂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此外教師面對學生的討論時要注意適時調控。
3、朗讀教學中要授之以“漁”。朗讀是品味文章的一個重要手段,好的朗讀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內容、揣摩文章語言和體會文章情感基礎之上的,這些基礎,只是反復朗讀或空泛地評價朗讀的好壞都是無效勞動。多問幾個“這里應該怎樣讀”,“在什么情況下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語調來讀”,“為什么要這樣讀”等,這樣在教會了學生朗讀的方法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文章的情感,可謂一舉兩得。
以上是我們在語文課改中的點滴感悟,從中不難發現,實行課改并非只是教學方法的轉變,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思想、觀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內容,它要求教師必須有一個脫胎換骨的轉變,而轉變的唯一途徑就是鉆研新課程標準,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實踐,不斷反思,不斷更新,不斷突破,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課改教師。
不知不覺間課改的列快車已十年了,身為第一線的任教老師,從課改理念的學習,到深入課堂進行課改實驗,我從中受益匪淺,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教學的思考促進我的專業成長,專業成長讓我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新的語文課改基礎教育課程要求教師要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確立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這對老師是一次機遇、一個挑戰、一次考驗,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運用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我以高潮的熱情,本著“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的`原則,在語文教學新課改中花了心思,下了苦功,探索出以下經驗,權作拋磚引玉。
我把新課標中定量性的規定熟讀成誦“依法行教”。經過十年的教學實踐,我的學生觀、課本觀、課程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語文教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以“貫徹以學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學生看作語文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新課改指導思想。比如,在教學課文之前我經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在讀課文后根據我制定的學習目標再討論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作業也可自主確定。這樣,就使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還參與了目標的制定和作業的布置,從而,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可以在自學階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這樣的體驗:學生會因喜歡、崇拜某一教師而對其所任課程產生濃厚興趣,并會努力將它學好。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說過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在學習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這種健康的學習情感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教師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會使學生受益匪淺。因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行為、活動已經潛移默化地達到了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語文教師尤其如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內容更多地秉承著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華夏民族數千年的文化結晶。語文教師作為這種文化的直接傳播者,更應該向這種規范和要求看齊,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滿腔熱情,勢必使學生產生共鳴,直接對其產生深遠的教育意義。
比如我班的學生何裕鵬,語文基礎差,是屬于基礎差的學生,我秉著課改“改變傳統的教師角色,尋找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契合點,優化教學效果”課改新理念,我經常發現他的優點,尊重他,表揚他,而且利用課堂上的潛移默化,讓這位難教的學生從心里接受一些好的教育理念,結果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他第一個交家庭作業,課上經常舉手發言,對語文的興趣日益濃厚,慢慢地開始看課外書籍,期末考試從不合格提升為63分。有效課改教學在他身上得到體現。
新學期伊始,不馬上急于教課文,首先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縱觀了解全冊書的內容結構。介紹學習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善于利用網絡資源,善于利用校內、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提出學習要求,如:每周要背誦并默寫“課外古詩詞背誦”其中的一首。一學期內要閱讀完“名著導讀”中的所有作品,并寫好讀書心得等。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方向。發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新課程的角度來看,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而不只是被動的執行者。因此,教師、學生都是語文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主體,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教學相長才真正成為可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發揮出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動參與者,成為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者。
我認識到語文是一門交際工具的學科,是人類語言的基礎,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指導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因此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對學生字詞句的積 累,這是學生理解說話寫作的基石。針對那些放不開手腳,靦腆害羞,知識面窄,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加強誦讀,特別是現代文的誦讀,優美的語段的背誦,古詩文的背誦等;加 強造句練習;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特別是課前 5 分鐘演講,既鍛煉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又實施了有效教學。學生敢說了,逐漸會說了,也提高了作文能力。 再次,認識到實施有效教學,最關鍵的因素是教師。
在教學形式上,力圖改變把學生禁錮在小小的課堂里、日復一日地重復單調枯燥的教學狀況,采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如:課外找錯別字、病句交流與展示,月球知識擂臺賽,新聞發布會,故事《寓言四則》、《女媧造人》),討論會(《風箏》),朗誦比賽(《理想》、《天上的街市》、《靜夜》,并附有一定的評分標準),演課本劇(《皇帝的新裝》),辦手抄報,編習作集(要求學生在寒假把這個學期里所寫的周練、習作編成一本作文集)。語文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營造亮點。突出重點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輕重主次,在整體感知上對課文重點進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識的遷移,最后再歸結到整體上來,深化對文章的認識。而課堂教學中的亮點應該是疑問的聚焦點,思維的交匯點,教學的創新點。
培養學生擁有較為完整的閱讀體系是寫作能力提高的關鍵——“向閱讀要寫作能力?!睂W生涉獵廣泛的課外知識領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適時關心。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情感是教學藝術之魂,沒有情感的融入,教學藝術之花就不能開放。而語文教學就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來溝通與學生的聯系,以情來陶冶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既是教學的目標,又是教學的手段。我參考新課標課外讀物,指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學會自主積累,幫助他們建立寫作素材庫,引導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博眾人之長于已身”。
學生只要有疑問,隨時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隨時可以發表,師生平等對話,同學間無拘無束地交流。課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特別是那些鮮活的、密切聯系現實、密切聯系學生經驗世界的教育資源,如節日、紀念日、剛發生的身邊事、國家大事、國際新聞等,使語文課程內容不再局限于教科書,成為不斷充實、不斷更新的長流活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使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使之在最佳的狀態下自覺、積極、主動
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使學生在自己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熱情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師生、生生、人機的三向交互活動中掌握了基本知識與技能,形成了良好的個性。同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也簡化了教師的教學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從而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在課改過程中,我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行為,豐富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在培養學生優化發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也實現了自己在專業上發展和人生的成長。
語文課改的號角喚起了老師們勇于拼搏的干勁,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課堂。使學生改變接受性學習方式,學會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是學生在自主學習基礎上進行的一種較高層次的學習方式,其作用在于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增強探究意識,學會探究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課程改革實驗給我的教育事業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課堂教學面貌煥然一新。成長記錄、教學反思,引導我走上一條研究之路。課改實驗,帶動了教科研工作的開展,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識,養成了課后反思的習慣,不僅重視授課前的設計,而且重視課后的總結和反思,即對照新課程的理念,反思教學過程中對課程標準的把握,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課程功能的落實等。研究方式的改變帶動了我工作方式的改變,我走出封閉的教室,打破學科壁壘,與其他學科教師相互溝通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教師之間更加緊密地合作。
課程改革是一場文化的變革,教師要融入這個變革之中,追求先進文化和先進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識面,多讀幾本書,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知識更新。做為一名實驗者首先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
做為語文教師,我立足于學生的發展,以平等的姿態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民主的和諧的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議,大膽地評,讓創新的火花在讀中迸發,從而真正樹立以人為本、以讀為本、以創新為本的現代閱讀教學觀念。并做到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了個性教育意識。
面對新教材的新內容、新要求,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課程標準,精研教材的同時,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深入學習所教語文專業的新理論、新知識,把握專業領域發展的前沿動態,及時吸收專業推出的新成果;與此同時,一方面還進一步學習掌握相關學科的新知識,借鑒教育同行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新經驗,另一方面還要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以此從全方位、多角度來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性知識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以形成能適應新教材教學要求的過硬的業務功底。
20xx年1月5日,我到雙月湖小學聆聽了多位優秀教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節課都讓我獲益匪淺,感觸頗深?,F就這幾節課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1、語文教學必須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即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說的習慣、讀的習慣、寫字的習慣、合作交流的習慣等,尤其是聽的習慣。對低段的孩子來說,學會聽,極其重要,這不僅因為聽是思維活動、學習活動的開端,而且,教學生學會聽,也是培養學生尊重他人、汲取他人優點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一種重要的方法。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每天使自己的教學流程中形成既教知識又教方法,既讓學生體驗情感又培養正確積極的學習態度,既抓學習常規的落實又發展學生的自由個性,習慣將自然而成。
2、語文課堂上的“朗讀感悟”,它是“自主合作”、“發展創新”的基礎。低段學生朗讀的指導一般分為讀準、讀通、讀好等幾個層次,指導朗讀要有目的、有指導、有方法、有層次。在讀中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使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課堂上要珍視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鼓勵學生質疑,并自主解疑,尊重學生多元化答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以讀為核心,有層次地組織學生合作、思考、感悟、創新提升語文綜合素養,全面達成三維目標。
“不讀是語文的百病之源?!币訌娬n文朗讀,精彩段落、關鍵句子要引導學生熟讀成誦,變成學生自已的語言材料。重視了朗讀教學這一環節,對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將會是一個極大的推動。
3、識字教學中我們應樹立一種細水長流的識字觀,每一個具體的字的教學過程都是長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完一篇課文,在這篇課文中認識,換一個語言環境不認識,這是正常的;今天認識,過幾天不認識,這也是正常的;因為呈現這個生字的課文只是起一個“引見”的作用,只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認識它的契機,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學生在與它的不斷接觸的過程中逐步全方位“認識”它,因此教師要增強學生對這個字的敏感度,即在任何時空看到這個字都要有一種“回憶”的沖動,更是要想方設法提高這個生字的呈現機會。
我們還應走進生活“鞏固”字.語文學習包括識字的資源和實踐的機會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學校的文化氛圍,使識字教學走出課堂;調動家長積極性,使識字教學走進家庭;利用母語環境,使識字教學走向社會。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識字資源,讓學生養成在生活中注意字的意識和習慣,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大大提高教材中的生字的呈現機率,從而鞏固教材中的生字。
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優秀教師的語文教學真正體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體現了“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她們的課不但具有“靈”性,而且很扎實。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吧。在以后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
在課改過程中,教師自覺地進行新理念的學習,不僅理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課堂教學中的理性思考逐漸增多,并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體現用教科書教學生,而不是教教科書的理念。新課程的實驗促進了教師的成長,為教師個性化教學提供發展的空間,提高了教師的素質,使我們從普通的教書匠成為研究者,設計者。
(二)課堂教學發生可喜變化。
教師在課堂上放下了教師的尊嚴,以平等、民主、和藹的態度引領學生開展學習,教室內從以往的“教”堂變成了“學”堂,教師在教學中以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的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也普遍喜歡學習語文,善于提出問題,對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課改前的學生遠不及的。課改使學生開闊了思維,豐富了語言,課堂上再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得輕松,學得愉快,課堂真正成了孩子們的天地。課堂教學凸顯。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改中的語文教師為課程實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學習有價值的語文,獲得必要的語文,在語文上得到盡可能充分的發展。幾年的課改表明,孩子們身上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我們的愿望逐步得到實現。學生們逐漸形成了樂學、愛學、興趣濃厚、善于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并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以及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獲得成功體驗。
1、新教材注重解題策略的多樣性與教學中個別學生知識掌握不扎實的矛盾。新教材信息的呈現形式多樣且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性,強調思維的多層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開放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實際中發現,思維能力強的學生,課堂學習中能掌握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學困生可能是一種方法也沒有掌握。久而久之兩級分化的現象出現。
2、新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解題策略多樣化,但對于純計算題的練習相對少,以至產生學生算得慢,容易錯,計算能力較薄弱的問題不可忽視。
3、新教材有的內容編排較難,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認知規律。對于學生是難點,課時又少,難掌握。
4、教學班規模大,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許多商榷的問題。要給學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但有限的45分鐘時間若留給學生足夠的合作與討論的時間又與課時進度發生矛盾,如何把握給予“時間”的度?是我們值得商榷的問題。
通過培訓,我對于怎樣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實新大綱的指導思想、克服語文教改中的困難有了新的思考。
新大綱、新教材的.出臺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是時代的要求,這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必須更新觀念,尤其是教材觀。解決了教材觀才能談改善教學,才能談有效教學。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養、編排體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們要嚴格遵循新教材的編排體系、充分利用好課本、讀本,吃透教材,宏觀調控,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課本是點,讀本是面,我們須下大力氣備課本、備讀本,把讀本分門別類的和課本相對應,做到課本、讀本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閱讀和寫作分開是新教材的又一亮點。寫作要遵循創作的規律,采用階梯式的訓練方法,進行系統的記敘文、議論文的訓練,讓學生一步一個階梯的在作文之路上成長,而不是在高一、二就是文體不限的高考式作文訓練。
新教材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了明確的規定和具體的要求,不能隨意化,要作為語文課的一部分,做到口語訓練和課文教學互相滲透、互相促進。
新大綱、新教材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體語文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以適應教材和時代的要求。廣博的知識、較高的語言水平和誦讀能力是新形勢下語文教師所必備的,“終身學習”不再是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更是時代對每位教師的要求。
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語文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
采用形式各異的激勵辦法和開展各項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堂課到一個單元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時代的進步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又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為先進的手段和更為廣闊的空間,語文教師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擴大語文外延。
對于新教材我們也應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運用腦髓,自己拿來”,大膽取舍。課本上的篇目可以不講,讀本上的篇目可以精講。另外,為新教材配置的新教參的可操作性差了,而是提供了盡可能多的參考資料,面對那些紛繁的資料,我們也必須采用“拿來主義”。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閃光的做法、獨具匠心的設計,但卻如過眼煙云,沒有積累下來,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因此,教學中要善于積累經驗和總結教訓,最終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
一學期又將匆匆過去,回首本學期,可以說很忙碌、很忙碌,每個人都勤奮工作,不斷創新,以辛勤的汗水和豐碩的成績在歲尾劃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仡欉@半年的工作,我們感到了一絲欣慰:半年來,我們的老師在學校這個大環境中已經慢慢地進入了角色,我們的學生通過努力使自己的知識技能又上了一個臺階。
一學期來,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在全校老師的大力配合下,我們年級組全體老師共同努力,各方面工作開展順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首先,在學生的常規教育上,我們年級組的五位班主任步調一致,訓練統一,做到對孩子看得緊,管得嚴,愛得真。
學生每一個好習慣的形成,都需要老師付出心血和汗水,甚至小到文具盒的開啟、放置,都必須嚴格要求。要求學生做到的,就必須叫他做到位;要求他做好的,就必須完全做好,事無大小,決不能放松、馬虎一點。我們五年級的末尾兩個班是從下面完小轉過來的,對學校的一切還不能完全適應,生活中還不懂得照顧自己,我們老師就必須時時關心學生的生活、學習,處處為他們著想,讓他們體會到家的溫暖。只有在學校里快樂,才能安心地讀書學習。
第二、形成了良好的學習工作氛圍。
五年級的語文采用了新教材。盡管老師們是在本學年才接觸新教材,但大家對課程改革態度積極,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工作實踐中,大家主動參與,強烈彈奏出“學、看、做、寫”四部曲:
學:即學新課程標準,教學新理念,新經驗和新成果,結合所教學科的特點和實際,學習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理論,結合以往的教學,對新舊教材的優勢和不足加以比較,使之更有利于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辦公室內,同伴間相互交流、討教,取長補短,集體攻關,資源共享,蔚然成風。
看:踴躍觀摩特級老師、優秀老師及本校老師的公開課,體會名師的課堂教學藝術,學習,借鑒同伴的經驗,改進工作方法,形成自己鮮明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特色。
做:精心鉆研教材,按要求設計好每一節課,利用學?,F有的教學資源優勢,積極制作多媒體課件,上好每一節課,精心設計作業,抓差補缺不放松。
寫:一是寫教后反思,教后記和課堂教學觀察,記載和分析教學過程()的得失,記載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把自己的獨特感受、意外感悟以及失敗教訓記載下來,切實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還要寫經驗總結、教學論文,不時地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回顧,吸取經驗教訓,以提高認識,使自己不斷充實,不斷長進。
第三、善始善終的完成各項工作五位班主任積極探索新的家訪方式,通過網絡平臺,電子郵件、電話等形式,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共同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第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努力創設情境積極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欲望。教學中,對待學生始終是以鼓勵的目光及話語,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信任與希望。認真鉆研新教材,教學中滲透新理念,構建了課堂教學雙重主體之間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與學的新型關系,充分營造了一個民主自由的教學氛圍。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培養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及學習興趣。
回顧本學期的工作,不僅是為了總結成敗得失,更重要的是為規劃未來。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學期,校長主張要還老師們以話語權,開展了一些活動,強調最多的是周周測和課改經驗交流。今天我第一個分享課改經驗,心里很忐忑。說實話,這半年來,我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于熟悉教導處的工作上了。以前真不知道會有這么多雜事,很多事是我第一次接觸,有時候連問誰,問什么都不知道,還好有庫老師,有康老師,凌坡海平張老師等給予我很多的安慰和切實的幫助,使很多工作得以圓滿完成。
本學期進行工作調整時,校長說了一句話,讓我很感動:他說,不要為了工作失去了工作的快樂。是的:我的快樂在課堂,在搭建平臺,看同學們老師們在舞臺上盡情的舒展心靈,綻放魅力,愉悅身心。
我的現代文閱讀課。
理念:授人以漁,讓思維的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
做法:閱讀"三步走"。
一讀:讀題目,讀內容,讀主旨(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側重點各不同)。
二讀:審題做題。步驟:讀題干——分析答題點,分值——從文中找答案做題。
三讀:審答案。
流程:
1、學生限時做題,在文中標出一讀的內容,如果題干沒有分值請設計分值。
3、從寫法借鑒的角度分析文章。
內容:寫了什么主旨:為什么寫寫法:怎樣寫(考題:詳略,選材)。
4、讀背自己喜歡的句段篇,一詞一句一段一篇。
我的古詩文復習課。
理念:以題引領,重點把握。
做法:復習"三步走"。
一、出題背誦二、講解文章知識結構及重要知識點。
三、背默。
流程:
一、基礎知識過關。
1、把文學常識、釋詞、翻譯、主旨按課文內容填空等以題的形式出現,學生對照背誦。
2、默寫。
3、同桌互批,打分,簽名,
4、糾錯。
5、小組長審閱,收繳。
6、教師審閱,再次糾錯。
7、小組長提問默寫錯題,并批改。
二、梳理知識點。
1、師生共同梳理知識點。
2、做資料上有關試題。
3、組長帶領通答案。
4、教師重點批改講解講易錯點,開放性試題。
5、學生再次做,并展示答案。
6、背誦默寫。
我的作文指導課。
理念:我手寫我心,真人真事真感情。
做法:寫作三步走。
一、寫。
二、批。
三、改。
我理想的語文課。
1、閱讀經典。
2、積累。
3、活動。
4、學生上課。
5、學生出試卷。
你可以把馬牽到河邊,但你卻無法迫使它飲水。
(興趣最重要)。
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應該及時的引導他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湊熱鬧性質的三分熱度。美國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對習慣的經典注釋:"種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行為;種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寫在后面。
1、應是綠葉(惠莉若在,應是紅花)。
2、拋磚引玉(期待更精彩)。
3、百花齊放(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4、解放自己(做幸福的懶老師)。
5、提高幸福指數(工作之外還有生活)。
感謝大家!
暖陽當頭,冰雪能不融化?——觀摩“三環節課堂教學”總結20__年歲末,縣教研員孔老師在實驗中學為我們上了一節經典的“三環節”課堂教學,雖然天氣仍是寒冷,可是老師們熱情洋溢;雖然地上的冰雪還在,可是老師們卻是提前到來。老師們迫不及待的等待著“三環節”課堂教學的真諦,等待著孔老師精彩的演繹。課上,我們為老師動情的朗誦感動著,為學生真情的誦讀而激動著。
一、教學準備精心到了會場,主辦學校實驗中學老師們已經把《我用殘損的手掌》(孔老師執教)的預習學案、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檢測擺放整齊;學校主辦的期刊、報紙也是井然有序的擺放著??梢娭鬓k學校的精心,用心。當我們拿到材料時,可以看到:預習學案中有明確的學習任務,更有學習方法的指導——小到生字的讀音、詞語的意思,大到對詩文內容的解讀,詩人情感的流露??每一項學習的任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來達成預設的目標,學生看來清晰明了;教學設計是一份近似教學實錄的詳案,是一份對學生充分預設的詳案,是一份充滿教學智慧與充盈情感的詳案;堂測題的設計也不難看出老師思維的梯度與深度??可見,老師準備之充分、精心。
二、課堂環節精密從推行“三環節教學”以來,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都很迷茫,甚至有些不知所措,總是感覺對于“詩一般”的語文課堂,好似不太適宜,不太和諧,特別是“堂測”這一環節,在我們情感迸發之極戛然而止,有些說不上來的感覺。
可是孔老師的這節課上,“三環節”過渡自然融洽、環環相扣,各部分既相對獨立、層次分明,又循序漸進、層層提升,尤其是“堂測”這一最后環節恰當的引入,一改我們的唐突。我們心底里稍稍松動一些,我們心里的那塊冰在悄悄的融化!三、品味語言精美評課時,老師們也說孔老師“有很深的.文化底蘊”“感情豐富而真摯”“不僅創設情感氛圍打動學生,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真的,孔老師的課堂很深,很精,很美。尤其是對詩歌詞語的揣摩(運用“替換”“刪除”等方式,通過多次多個同學的朗讀),那是字斟詞酌的:學生們不僅領悟到這一詞語的深刻內涵,還感受到詩人那滿腔的愛國熱情,更能為詩人深邃的文學功力所打動。
可見,孔老師課堂中的每一句,甚至是每一個詞語都是經典的,每一個點的設計都要求精美。
課后“限時作業”環節,我想假如用“同學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節課后,我們耕耘如何?”“同學們,請以最快的速度來檢測一下你的收成!“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查缺補漏環節到了??”等這樣來銜接一下,可能稍美一些!總之,這節語文“三環節”課堂教學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一個范例,是我們課堂教學的模板,“慢語文”在教學的今天,或許就是一束陽光,一把利刃??它在解讀著語文課程標準,也在解讀著語文教學的精髓。雖然地上積雪還在,可已是陽光普照,我們的心也在澎湃激昂著!相信這冰雪也會如我們心底一樣在融化,因為課堂教學的春風已經和煦,暖陽已經高照!
走進新世紀,我校就開始了新課程改革的嘗試,因為我們一線教師已經深切的感受到,傳統的語文教學使語文的魅力消失殆盡,我們品嘗多是工作的辛苦和迷失方向的痛苦。所以我們就試探著改變傳統。我們從新世紀伊始派出許多語文骨干教師到周邊地區學習新教法,新經驗。我們聽了我國教育專家的講座與說課,如魏書生老師的講座,錢夢龍老師的說課等等。他們是我國語文教**流的引領者,我們是懷著一種激情,一種由衷的喜悅,去取“經”的。我們的收獲是巨大的!
在20xx年,我們再一次邁出了大步伐,對傳統的語文教學進行較大的改革。這一年我們主要是針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進行的一次改革。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嘗試讓學生在熟讀教材的基礎上,讓學生跳出教材,去博覽、去積累、去體驗。尤其在積累上,學生的古詩文、名言警句、優美語段要比以往年有了質的提高。有部分學生這一年古詩文積累達100首,名言警句達200多條,由平時寫作干巴巴變得行文流暢,生動自然,感情真摯。這種現象更堅定了我們去進一步嘗試的決心。
緊接著,我們成立了教研組,每一學期各教研組確立一個教研課題,以不斷促進語文教學改革,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這些課題從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確定。
首先,我們從閱讀方面來進行改革嘗試。因為閱讀能力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綜合能力,它包括認讀、理解、篩選、歸納、概括和鑒賞等諸多的能力。閱讀綜合性強、覆蓋面廣,有較大的思維坡度,因此在課堂中注重教給或訓練學生一些閱讀技巧。
1、抓好基礎知識。因為扎實的基礎知識是閱讀的根本,離開了扎實的基礎知識,閱讀能力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課堂中,時刻注重培養學生字的音、形、意到語法、修辭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只有訓練得越多就掌握的越實、越靈活。
2、樹立整體意識。在課堂中,讓學生談初讀感受,培養學生整體閱讀能力。事物總是相互聯系,互為依存的。文章也是如此,一篇文章中段與段之間,句與句之間也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在課堂中,讓學生在讀文章時經常訓練學生整體感知能力,把理解文章中的一個詞或一句話一定要緊扣文章,聯系時代背景,弄清作者寫作意圖,然后作出判斷。
3、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重點是提高學生閱讀速度,讓學生學會速讀、跳讀、瀏覽、篩選等閱讀方法。
4、建立相關知識體系。讓學生廣讀博覽,積累一定的文學、美學、歷史、經濟、文化、自然科學的知識和社會生活方面的知識,以及學會運用這些知識作背景,對文章進行深層次分析,全面理解的能力。
其次,在課堂中,時刻從授課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過去傳統教學中,我們一直是寫作題目一布置學生就開始動筆寫,而現在主要是從以下方面入手訓練:
1、在課堂滲透“大語文觀”。在課堂中改變學生的觀念,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因為語文存在于生活,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含語文。這種觀念的轉變,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所在。因為對生活感興了,學生就會細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生活中的素材就會儲備在學生頭腦中為以后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2、多給學生讀或印發與生活聯系緊密的美文。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聽力,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凈化了學生的心靈,寫出的文章也就有了一定的思想性。
3、把日記當作學生訓練寫作的大舞臺。每一周上交四篇日記,要求日記內容是觀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所聞所感。這樣讓學在日常生活中培植敏銳的觸角,抒寫生活的幸福和悲傷。
4、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我修改作文。以前作文修改老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我們現在卻把這個工作全放給了學生,在修改課上,把作文發給學生,學生進行自改和小組互改作文。學生把作文中的錯別字找出來,把錯別字和正確字同時都抄在黑板上;病句也在抄黑板上師生共同修改;然后小組協商給所修改的作文寫上評語;最后小組按次序寫出修改報告,向同學們匯報本小組的這次修改的得與失。第二課時是推薦本小組最好的作文交給學生宣讀,老師作評價,并布置新的作文題目并引導或打開生思路,最后讓學生在激情飽滿時動筆寫作。往往在學生自主的情況下,再不出現皺眉頭,敲額頭,咬筆頭,半天也開不了頭的現象了。
另外,我們學校還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貫穿于整個課堂中。尤其是學生創造性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注重放飛學生的思維與想像:。
1、教師在課堂中精心設計問題,給學生提供想像的空間,如某故事的結尾,某情節的懸念處停頓讓學生想結果等等。這樣的想像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思維的靈活和深刻性。
2、在閱讀課或社會實踐課中,讓學生積累故事情節和社會經驗。為學生放飛思維與想像奠定基礎。尤其讓學生多積累課本或其它名著中出人意料的結尾,在出人意料的結尾中激發學生的想像靈感和智慧火花。
3、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引導和發現學生超常的獨特的,新穎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就要老師在教學中思維也要敏銳、善于發現、善于引導。這樣在課堂中持之以恒的去發現,去引導、去鼓勵,同樣能使學生的思維積極飛揚!
總之,我們在教學改革中不斷去嘗試,去探索,我校的中考語文成績有了明顯的改觀。由以往年的倒數名次現變為全市的前十名。市里的高級中學很喜歡招收我校學生,因為好教。面對成績,我們沒有止步不前,我們還在探索一條適合我們農村語文教學的新路子,把小苗們送上人生理想的舞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重形式,輕本質。
除了教學手段上的形式主義,還有課堂教學方法上的形式主義,千篇一律強調和突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模式雖新,卻全然不顧語文教育的根本特點及其面對的教育現實,照搬照抄那些似懂非懂的“先進”的教學方法,把語文課堂教學弄得熱熱鬧鬧、花里胡哨,看起來好像高潮迭起,實際上卻是兩頭落空。這些所謂的自主、合作和探索的學習方式,宛如菜市場廣告牌五花八門、叫賣聲絡繹不絕,而大力宣揚的自主其實沒有多少“自主”含量。
2、重創新,輕“雙基”。
時下“創新”成為各行各業的新貴,不少教師也為追求“創新”耍盡花樣,最終花樣耍盡,“雙基”訓練卻早已泥牛入海,前景堪憂。其實,語文是一門融基礎性、工具性、人文性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課文大多是膾炙人口的文學精品,尤其是散文與古詩文,情理交融,字字珠璣,極富有藝術感染力,百讀不厭。教師應在動情誦讀的讀味中,在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中,在圈點、批注、摘抄、書寫的寫味中,上出課文的語文味,通過語言文字的震撼,讓學生去品味文本的意境美、語言美、人性美。
3、重討論,輕實效。
討論式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口語表達和創新能力。但是有的教師卻采用放羊式討論,變滿堂灌為滿堂論,讓滿堂的熱鬧氣氛,給自己的課堂教學貼上“體現課改精神”的標簽。不管需要不需要,合適不合適一律討論,不僅在教學難點、重點處要討論,而且對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也提出討論,出現了一些無意義的討論。
4、重問題,輕思維。
有的教師在課上刻意設計一連串的問題,有的思維含量低,學生無需思考,即可答的問題或是學生翻閱教材內容就能作答的問題??此茙熒?,教材的知識點也涉及到了,但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提升。而那種用教師問剝奪學生問的做法,實際體現了教師是紅花,學生只是綠葉,看似師生互動,實是學生配合教師演好一場戲,極大扼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二、語文教學中應把握的原則。
語文姓語名文,即必須重視語言教學,必須講究咬文嚼字;必須以“文”為本,幫助學生把文本的感情變為自己的感情,把文本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2、哈姆雷特還是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只能是哈姆雷特,不能是林黛玉,主題思想的客觀確定性是不容置疑的,只有在鉆研文本、吃透文本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個性閱讀、多元理解,才能深入文本的內部,才能最大程度貼近作者的思想、情感、靈魂。
3、知識還是知識。
語文《課程標準》說,不宜刻意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安灰丝桃庾非蟆辈坏扔凇安蛔非蟆?,有的學生到了高中,還不知道什么是“實詞”,可見語文教學對知識淡化到何等程度?!爸R畢竟還是知識,它是能力的基礎,在知識的基礎形成能力,從而獲得發展?!边@條顛撲不破的教育真理,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會改變的。
4、教師還是教師。
不管任何時候,教師還是教師,教師應當負起教師的責任。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積極引領、平等參與、客觀評價、有效促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時,要提出具體任務,安排具體時間,還要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演講討論、寫書間筆記,寫閱讀札記等。
5、學生還是學生。
初中語文應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和全面語文素養。首先,課堂上重視的應該是“讀”、“說”。讀包括范讀、朗讀、默讀、速讀、精讀,在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觀點和看法等,并在“討論”和“訓練”時,說或寫出來;其次,應該是聽。要求學生上課必須專注地聽,聽出對方的觀點、漏洞,還要在聽的過程中察顏觀色,辨析語氣語調等;再次是寫。除了課堂上的寫作以外,應多開展課外語文實踐活動,寫參觀訪問記、山水游記、調查報告,寫所見所聞所感及應用文等。
總之,只有我們敢于在任何時候都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觀,結合前人的探索和未來的要求,務實創新,才能走出一條符合語文特質的語文教學之路。
第一次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我覺得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它恰似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
首先,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過程突出多樣性和選擇性,讓每位充滿個性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選擇自由,從而得到充分的發展。即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課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關系著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長。課改應是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的大事。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溝通"和"合作"的過程。我們常常說溝通從心開始,課改的對話就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
第一,課改需要加強老師與學生的心靈對話。教學只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創設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正是這種雙邊活動的有力體現,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創新精神,它能使學生置身于快樂之中。當然,教師在對話中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探索、出國留學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自己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積極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第二,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課改涉及千家萬戶,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課改不僅對老師提出要求,也對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許多課都需要家長配合輔導,或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讓家長了解新課程,取得家長對課改的支持,是這次課改實驗區普遍的做法,也是課改的應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種辦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開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問卷調查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理念。
第三,課改需要加強各市、縣、校之間的對話。"路漫漫其修遠兮",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對共同的處境,各校紛紛群策群力,進行一場場多形式的課改對話,例如:開學初的新課研討及現場的聽課、評課和送教下鄉等活動,這些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現在課堂教學,扎根于課堂教學中,作用于每一個學生。群眾的智慧是無止境的。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著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正因為這樣對話,我們的課改出現了"百花齊放"教學新局面。有了這樣的對話,一線老師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單。
最后,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臺。"科研興校"已逐漸成為廣大中小學領導和教師的共識。教師的未來和未來的教師,都將與教育科研聯系起來。我們的課改也迫切呼喚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對象,運用科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探尋教育規律及有效途徑。
正所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個好士兵"。參與課改實驗的一線教師應該給自己一個重新的定位,樹立科研意識。啟動課改以來我們力求通過加強課程改革的研究,達到以科研促進實驗的目的,依據本校特色,將課改工作與"探究--發展"課題相掛鉤,以科研為先導,開展群眾性課題研究。
因而,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臺。廣大教師應增強科研意識,積極投身于教學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專題,進而創造出一種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形成一種教科研網絡。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抓科研,課改必將出現欣欣向榮的新層面。
我在實踐中總結出"以動制靜"的方法,有以下三點做法:
1、課堂教學的形式要靈活多變:可以倡導由學生主持、主講的主體式形式。例如,每個單元的許多閱讀課,在前面精讀例文的學習后,結合單元教學目標讓學生主講,組織討論解決;可以倡導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的活動式教學形式,例如在寫作教學中,可組織學生模擬采訪活動、辯論大賽活動,這些多向互動的教學形式能夠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能充分激發學生內在的潛能和協作精神,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人本價值。
2、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是學生學習的起點,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載體。一方面教師在教學引導中要精心設計好問題,要根據教學的不同階段設計事實性、經驗性、創造性和評價性問題,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大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后自行解決問題。教師要倡導無錯原則,即疑問無禁區、疑問無錯誤,告示學生珍惜并行使問題咨詢權。
3、語文課堂教學要力求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埋下伏筆。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應該在課堂教學結束后,仍然讓學生保持繼續學習的興奮點。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研討并聯系實際進行教育,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又活躍了思維,更提高了“環境”意識。
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新課改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同樣,我們老師更要發揮我們的創造力,在新課改的實踐中找到更多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
總而言之,彷如一把鑰匙打開一把堅鎖。課改恰如一陣春風,正應了那句古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們沐浴著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摘要:
隨著新課標的頒布和推進,我們已經跨入了一個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時代。然而,一些教師由于缺乏系統的課改創新教育理論作指導,缺乏成功的課改教育經驗作借鑒,缺乏必要的教學反思做后盾,為課改而課改,結果步入了課改創新的誤區。
關鍵詞:
20xx年x月x——x日,我參加了xx教研室組織的小學語文教學培訓活動。在培訓過程中,不但觀摩了三位優秀教師的課,而且有幸聽取了三位老師的報告,感覺收獲很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xx老師講的一節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次xx老師執教的課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他關注學情,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來回品讀,深入思考,孩子自己提出議論文論據的.選用特點,題目和選材之間的關系,從而培養孩子的思維,孩子們有了自己獨立的見解。他的課是一種深度語文,給我帶來了心靈的震撼。
他沒有課件,沒有花言巧語,沒有激情的場面,一根粉筆,一張嘴。清晰的教學模式,精致的板書和作業設計,簡單就是他的教學特色。他就像是一本書,一本韻味無窮的書,一本可以指導我們實踐的活書。他的句句名言值得我去細細品味,品成自己的東西。他在講授司空見慣這個成語時,給我的感受頗深。首先他問:哪些現象司空見慣?接著問:什么叫司空見慣?一生讀參考書中的注解。注解寫得太多,我們還要用自己的見解。有幾個學生用自己的理解談這個成語。司空見慣這個詞從哪兒來的?我們要有發問精神。
然后x老師生動地介紹了司空和劉禹錫的故事,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臺下的我們也恍然大悟,是啊,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嘗過別人咀嚼過的知識之果就算是掌握了知識,學習就只能淺嘗輒止。原來學習不能司空見慣,要學會質疑,追根溯源。聽完x老師的課我感受很深,x老師的幽默風趣,講課時瀟灑自如的風格讓我佩服,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今后的教學道路上,我一定會努力鉆研,不斷提高個人的業務素質,教給學生帶得走的學習方法。
近年來,隨著教育的發展,語文教學也在不斷改革創新。作為一名學生,我有幸親身參與了語文課改課堂,深有感觸。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在語文課改課堂中的心得與體會。
首先,語文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貢獻。以往的語文課堂,通常是老師以講授為主,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而在語文課改課堂中,老師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討論和發言,使得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學生們不再只是簡單地聽講,而是成為課堂的重要一環,他們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激發了彼此之間的思維碰撞和交流。這種方式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讓他們愿意去思考和探索,培養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其次,語文課改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過去,語文教學大多側重于文字的解讀和分析,而實際應用能力訓練相對較少。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語文的應用遠不止于此。語文課改課堂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興起的。課堂上,老師設計了大量的練習和活動,讓學生們在實際場景中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如討論、辯論、寫作等。通過這些實踐,學生們能夠更好地掌握語文技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同時,這種實際應用的訓練也培養了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再次,語文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學生們往往是獨立完成任務,缺乏合作交流的機會,導致了彼此之間的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欠缺。而在語文課改課堂中,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并創設了合作學習的環境。學生們分成小組,共同完成課堂任務,通過合作討論和協作努力,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溝通技巧和合作精神,讓他們在集體中學會相互尊重和傾聽,充分發揚團隊智慧。
最后,語文課改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作能力。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過于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作能力的培養。然而,在當今社會,這種創新能力和創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語文課改課堂著重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和創作能力。通過豐富的創作活動和任務,學生們能夠鍛煉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達能力,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和寫作能力。同時,這種創新思維和創作能力的培養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們對語文的興趣和熱愛。
總結來說,語文課改課堂給我帶來了諸多啟發和收獲。通過課堂中的互動討論、實際應用、團隊合作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我不僅感受到了語文學科的樂趣和魅力,也充分發展了自己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我相信,在語文課改的推動下,我們的語文教育將迎來更好的發展。
課堂教學改革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抓住一個中心,落實兩個基本點,用好三寶,實現四個突破,走讀書與實踐相結合之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抓住一個中心。
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就是建立合作學習小組。而建設合作學習小組之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習慣和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及合作精神;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培養學生的集體感和競爭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內需動力,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如學習《事物的答案不止一個》時,便可分若干小組讓學生聯系生活舉實例,得到事物的不同答案,讓各小組盡顯神通,展示風采。同時,老師要做到依趣分組,讓學生自由組合,自取組名,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因為所選是各人的興趣特長,又是實現自我管理,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能促進學生做得“最好”。這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更能讓他們領略到成功的喜悅。分組合作小組建設還要注意男女比例搭配,學習能力按低中高搭配,便于讓學生互幫互助,培優輔差。
落實兩個基本點。
落實兩個基本點就是如何建立教學模式、如何科學評價小組建設,對合作小組學習效果和小組表現進行科學監測。
首先是合作學習小組建立后,老師就要設計自己的教學模式。初中語文由于體裁、課型不同,可建立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如文言文學習可用“習、講、練、測、評”;詩歌學習可用“讀、品、悟、背、誦”;現代文閱讀可用“導、讀、疑、析、練、拓、測”;作文教學可用“立意、選材、提綱、修改、潤色”。教學模式建立后,一定要在實踐中檢驗,不斷調整,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達到最佳效果:可讓學生交流學習方法,觀察本組學習效果好的同學,對他們的學習行為進行研究,供自己借鑒??稍诒窘M間開展傳幫帶活動,抓“兩頭促中間”,整體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其次要建立科學評價體系。評價可以自主學習、答疑、紀律、合作能力、作業完成、監測成績等進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每周一小結,每月一評比,每期一總評,評出優秀學習小組、先進個人、進步之星等??茖W評價體系不僅能促進小組進步,還能讓學生個性潛能得到充分釋放和發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好三大寶貝。
用好教學三大寶貝,就是信息技術、導學案、小組長。
首先要用好信息技術這一法寶?!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信息技術有利于為學生創造學習情境,有利于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平臺,有利于為學生提供與教師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把信息技術融入語文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收集、分析、綜合信息的能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促進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更新,促進學習方式與教育方式的變革,為學生生動、活潑、自主學習創造新的空間與條件。因此,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堂堂網和全國資源全覆蓋進行網絡教學。
其次要用好導學案這一珍寶。所謂導學案,就是以備學生為主,教師將預習內容、知識點、難點、思考問題、練習、自我檢測等,均放入導學案中,讓學生課前預習,能解決的課前解決,不能解決的可放到課堂分組合作討論、探究,學生還可以當堂設疑提問,當堂解決。這就達到了葉圣陶先生說的“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如教《故鄉》一文,我在“導學案”中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作者是怎樣寫閏土的變化的?從這種變化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人?這對表現文章主題思想有什么作用?這樣一來,“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有“路”可走,有“綱”可循,讓學生帶著預習效果走進課堂,教師真正成了“拋磚引玉”人。這樣做不僅培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終生受益,培養了其終身學習的能力。
再次要用好小組長這個“活寶”。小組長是合作學習小組的組織者,在本組中起引領和上下聯絡功能的協調作用。一是要選拔有責任心、有奉獻精神、有號召能力的學生當組長,讓小組內形成濃厚學習氛圍。二是教師對小組長要加以培養指導,教他工作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成功除了教師的合理運用外,小組長更起著很大的作用。我們可通過種種方式確定由那些學習成績好,主動性強,文化素養高,善于與人交流,有組織能力的學生來擔任小組長。小組長擔負著聯絡教師和召集、督促、檢查小組成員的任務,同時還起著小組內協調、疏通的作用。當小組成員的觀點發生沖突時,小組長要組織討論、分析,使成員之間相互理解、接納和支持,最后達成共識。因此,我們要將一個個小組長培養成一個個小老師,在他們帶領下,學生們越來越善于合作,樂于合作,充分發揮小組集體戰斗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實現四個突破。
衡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就是能否實現四個突破。
管理上有突破,更科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小組長作用,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以先進帶后進,讓組長、科代表當小老師,協助老師批閱作業,實現自主管理、自我管理。
教學上有突破,更輕松。通過合作學習小組建設,實現學生自主管理;通過堂堂網教學和靈活多變的教法,讓老師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去認真備課,研究學生,改革教法,達到輕松愉快教學之目的。
學習上有突破,更快樂??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學生以學習為樂。因此,語文老師要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如開展社會實踐調查、進行課本劇展演、出版小組優秀作文集等,教師的感染力、愛心也是讓學生愛上語文,快樂學習的源泉??傊?,教師要想方設法寓教于樂,讓學生學得輕松,享受快樂,超越自我。
教學質量有突破,更上新臺階。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教學質量能否提高。語文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法,采用新的教學手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要認真學習新課標,了解學情,鉆研教材,研究考標,及時反思,認真總結,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確保教學質量新臺階。進而增強自己的信心,讓學生及家長關心、支持課改,信任課改。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5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