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經歷都值得總結,每個故事都值得被書寫,因為總結能夠點亮人生的軌跡。注意時間安排,合理分配總結過程和總結內容。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總結經驗和心得。
本文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這有五句話,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節的歡樂場面,第一、二句寫人們做的準備,第三、四句寫潑水的場面,第五句點出了潑水的象征意義,第三自然段略寫了潑水節的其他活動。其中第二自然斷是重點段落。
在教學中覺得以下幾點處理得較為滿意。
一、交給方法,自主學習。
《新課標》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創造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新型關系。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體驗、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的平臺,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為此,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緊扣“歡樂”,讓學生邊讀邊想,從哪句話感受到人民潑水很快樂的。把它找出多讀幾遍。隨后交流句子,說說從句中的哪些詞語體會到歡樂。交給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的學習方法。例如學生從第三句:開始潑水了,大家互相追趕,你拿瓢往我衣領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潑。體會到歡樂。我就跟著學生的發言,相機出示該句內容,讓大家一起讀讀。然后請學生想一想,哪些詞讓你體會到人們的歡樂?然后和學生一起品詞,感情朗讀。整個過程老師始終是跟著學生在學。
二、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針對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占主導,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課上注意給學生創設情境,發揮想象,朗讀感悟。如抓住“提、端、滴、撒”這些動作,讓學生讀讀做做,學生興趣十足,感悟到文章用詞的精當,感受潑水的快樂。當學生對潑水的場面有了一定的畫面基礎后,我饒有興趣地問:假如我們就在潑水地現場,你會把水潑向哪些人?祝福他們什么?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發言踴躍,祝福的語言讓人感動。
三、訓練語言,豐富積累。
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言是語文教學的根。離開了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語文教學也就徹底地偏離了軌道。因此,語文教學要緊緊憑借教材這個“例子”,為學生搭建語言實踐的平臺,引導他們在實踐中內化語言,運用語言,從而升華他們的人文內涵。
以后要多學習,勤思考。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2.培養學生讀課文的思維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感悟用詞的精當。
2.融情于文,與文產生情感共鳴。
(一)、導入。
1、西雙版納在哪里?課件出示。
2、這里生活著一個少數民族——傣族。傣族有一個重要的節日——潑水節。板書“潑水節”。
3、教學“潑”。先講讀音,再講字義:猛力倒水,使散開。最后講字形。
過渡:下面,我們一起和傣族人民過節吧!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迎來了他們的潑水節。我們來體會一下這個“迎”。給“迎”組個詞。師:“迎”在字典里是“迎接”的意思。在生活中,你迎接過什么節日?你迎接客人時,穿什么衣服?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你的臉上又是什么表情呢?)。
傣族人民迎接什么?(傣族人民穿衣服呢?又是什么心情?)。
生:指名讀。
師:引導學生評價:要把迎接的激動心情讀出來?!坝边@里可以高一點兒,上揚一點兒??唇處煹氖謩?,跟老師讀。再指名讀。
師: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們一樣,在用這種心情迎接他們最隆重的潑水節。來,把這種高興讀出來!學生齊讀。教師評價:“一”下去,“一”上來,潑水節要說得干脆點。
過渡:
1、自由讀課文,思考傣族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
2、下面我們來體會一下他們的高興。
3、看第一句。你為什么這么讀?為什么要這么早來?(因為他們迫不及待了,想早點來參加這個活動。)。
4、還有更早的人呢!他們來準備好了……(引讀)。
5、開始潑水了!(教師激動地說。)齊讀課件出示的句子。(“開始潑水了……笑開了花?!?。
6、人們為什么要用瓢和盆來潑水呢?灌是倒進去的意思。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7、看圖說話,教師指導。用課文中的句子做例子說。
出示:()拿瓢往()衣領里灌??磮D說一說。
你還想說誰呢?
是啊!參加潑水節的每一個人都是那么的高興。
下面,我宣布:開始潑水了……笑開了花。
笑開了花大家做的還不夠好,看老師做個表情,這就是笑開了花。大家也來表演一下把!邊笑邊讀這句話。(老人……笑開了花。)。
8、老爺爺(小妹妹),為什么你身上濕透了,還不回家換呢?
9、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興呢!齊讀。
過渡:潑水節除了潑水,還有哪些活動?讀第三自然段。
1、看視頻,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員,你想回去嗎?你想去干嘛?
潑:用習字冊分三步講:
第二步,描第一紅字。停筆,把你描的字與范字對照,你認為很像的,請舉手。找一找哪個地方不像,怎么辦呢?再描第二個。
第三步,仿影。對照。
布置學生回去學會本課生字詞,并預習下節語文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準確,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樂的潑水節》。
2、能力目標:并能結合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來演繹歌曲.如,舞蹈,器樂伴奏等.
3、情感目標:了解少數民族的節日活動,激發起學生進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習性的興趣,以及對音樂的親近感.并教育學生我們祖國是一個大家庭,各民族之間要相互團結、互幫互助。
教學重難點:
重點:對潑水節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點節奏的掌握.
難點:“人人都象只小水鳥”的節奏把握。
教學準備:
1、學具準備:課本鉛筆盒。
2、教具準備:手風琴教科書“潑水節”影音資料。
3、媒體選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節奏訓練。
1、出示附點節奏。
2用附點節奏向老師問好。
3用附點節奏向同桌問好。
4學習有附點節奏的本課歌曲的結束句。
師先示范學生學并用手勢作提示。
二、學習歌曲。
1,聆聽歌曲《快樂的潑水節》觀看潑水節視頻并聽范唱。
2,生說”自己心中的潑水節”
3介紹傣族潑水節的相關知識。
二學習歌曲。
2、找”相同的節奏型”把它讀出來,比一比誰找的最快.
3、按節奏讀詞。
4、試著背一背第一段歌詞。
5、按節奏讀”第二段歌詞”師伴奏。
6、師逐句教唱第一段歌詞。
7、學生互學,自學.第二段歌詞。
8、師拉琴生唱全曲。
9、感情處理。
10、找出難點,師生共同克服.
11、跟琴完整”接龍”演唱.
三、拓展與延伸欣賞圖片。
1、再次出示潑水節的圖片。
2、模仿潑水的動作。
3、師生邊做潑水動作邊唱歌。
4、出示葫蘆絲讓生模仿葫蘆絲的演奏動作。
5、出示象腳鼓讓生模仿象腳鼓的演奏動作。
四、總結。
教育學生我們祖國是一個大家庭,各民族之間要相互團結、互幫互助。
五、下課。
師生互別!
教學目標:
1、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感受潑水節的歡樂氣氛,了解潑水所表示的象征意義,初步了散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描寫潑水的歡樂場面的§2,體會潑水的情景和人們歡樂的心情。
教學難點:
懂得潑水的象征意義。
教學準備:
詞卡多媒體課件《太陽出來喜洋洋》樂曲云南風光之潑水節實況vcd。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字2、詞3、指名背誦。
二、細讀2、3。
1、觀看潑水節實況錄像。
2、教學2。
(1)輕讀,要求:標一下共幾句?
(2)(示句一)指名讀,體會“早早地”,再讀。
(3)(示句二)女生讀,說說讀后的感覺。做動作齊讀(先同桌練)。
(4)(示句三)男生讀,指名做“灌”、“潑”的動作。指導讀。
(5)引讀句四,交流:讀了這一句,知道了什么?
對照圖理解人們的歡樂之情,笑容滿面地讀句四,讀后質疑,引入句五,生自讀。
(6)(示句五)范讀,指名給“怎么能不高興呢”換一種說法,體會書上句子所表達的強烈的感情。
(7)引讀2。
3、教學3。
(1)導入:潑水節的場面真是歡樂,大家想不想與傣族人民一起歡慶?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傣族的潑水節除了潑水以外,還有其它活動呢!自讀§3,用筆畫畫還有哪些活動?(交流)。
(2)暢談:如果你去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你最想干什么?
(3)朗讀比賽:分四人小組選自己喜歡的方式讀§3,讀出潑水節的熱鬧和歡樂。
(4)配樂齊讀3。
三、創設情境,總結課文。
1、生演潑水節場面,師進行采訪:
(1)我是蘇州電視臺的記者,請問這位老大爺,你們的水中為什么要滴香水、撒花瓣?
(2)這位小朋友,你的衣服都濕透了,你感到不高興嗎?
(3)老媽媽,天都這么晚了,你怎么還不回家?還想參加什么節目?
2、懷著歡樂的心情齊讀課文。
四、練寫祝愿的話。
4月14日就是傣族的潑水節,你怎么向遠在千里之外的傣族人民祝賀呢?請把對傣族人民的祝愿寫在紙上。
教材分析:
課文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并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緊扣“歡樂”來寫,可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體會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課文配有插圖,生動描繪了傣族人民相互潑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
學生情況:
我們班的學生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對這方面的積累非常少,少數學生家里有條件,可找到有關潑水節的資料,能激起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閱讀、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強,所以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學習課文。我們班的學生在識記生字上頗有一番見地,所以對識記生字這一重難點的突破,學生掌握的情況會較好。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六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獨有的風俗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了解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獨有的風俗習慣。
設計理念:
以第一課時為例。在板書課題后,讓學生就題目提出問題,接著有幾個學生說說他們在課前找到的資料,激發其他同學的興趣,讓學生愿意去讀課文。利用小組的能力合作總結出每個自然段的大意,通讀全文。記字這一環節,讓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識記生字,顯出學生自己的見地。不是局限于我說出這個字的結構,他們就按照我的話去死記。這一環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想出多種方法來識記生字。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教“潑”,領讀課題。
2、讀了這個題目后,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生提問:
(1)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2)什么是潑水節?潑水節是怎么來的?
(3)到了潑水節的時候,人們都干些什么?
(4)人民相互潑水代表什么?
3、今天上課前,我們班有些同學說他們找到一些有關潑水節的資料,想說出來和大家分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請上這些同學上來講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以及潑水節的由來。(學生聽得津津有味)。
4、聽完這幾位同學的介紹后,大家你有什么感覺?(生答想更多地了解潑水節)好,那我們就一起認真地看課文,它會告訴我么有關潑水節的具體的事。
二、初讀感知。
1、標出自然段序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揭示生字詞。
(1)指名拼讀、同桌互讀,開火車讀(適時糾正)。
(2)小組合作,聯系上下文,說說你們組理解了那些詞語的意思。
各小組討論后匯報。(有的小組課前查過字典,有的學生是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解釋詞語)。
(3)詞語都理解了,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們還會讀嗎?誰來挑戰一下?(學生爭相拼讀,氣氛活躍)。
3、我們把生字詞帶到課文中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各小組長帶領組員讀)。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師生共同糾正。
5、分三大組朗讀。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通過朗讀課文,剛才提出的問題,你又解決了哪一個?從哪句話中理解的?
2、組長帶領組員概括段意,然后各組交流。
3、齊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本課的生字你記住了哪些?是怎么記的?說給你們小組的成員聽。
2、匯報:(學生想出了很多方法,現把較特別的舉例如下)。
潑:1)左右結構,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個“發”字。
2)水把頭發弄濕了,就是“潑”。
3)水淋頭發就是“潑”。
濕:1)雨過天晴,在太陽下寫作業。
2)遇水更明顯,就是“濕”。
淋:兩根木頭遇水,被“淋”濕了。
肯:1)上止下月。(字謎)。
2)一天,嫦娥在月亮上拉板車,王母娘娘看到后,讓嫦娥停下,告訴她:月亮上禁止拉板車。(小幽默)。
3)嫦娥在月亮上跳,被王母娘娘禁止,怕她把月亮跳踏。
吉:士兵張大口。
祥:人們把羊送給神仙,希望自己能吉祥如意。
3、示范寫生字,生書空。
4、說說寫這些字要注意什么?
5、同桌互助描紅前五個字。
教學后記:
這堂課我自己感覺較好,運用了課改新理念,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學會自主學習,我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起到的只是一個引導和過渡的作用。先是課前收集資料,讓學生得到了自主的一點點樂趣,激發了其他同學的興趣;開課前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比較有意思,他們學會了在閱讀中提出問題,這是學好課文的前提,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他們能概括出段落大意,理解詞語意思??磥?,小組合作能帶給學生快樂的學習體驗,讓他們更有信心學好。在記憶生字的時候,孩子們的表現讓我自愧不如,活躍的思維,大膽的想象,他們用換部首、編口訣、編故事、小幽默、字謎等方式來記憶生字,因為是他們自己想的,而且很有趣,所以記憶也很深刻,這讓我覺得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是很好的,他們的能力會提高得比較快,思維也很開闊。這些都給我以后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啟示,既然這樣放手的效果好,那我以后就應該把主動權都還給他們,讓他們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能容,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了解潑水解是傣族人民獨有的風俗習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體會、領悟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在我國的東南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西雙版納,讓我們乘上飛機到那兒去看一看吧!
2.看多媒體,你看了之后,此時你最想說什么?指名說。
3.美麗的西雙版納每年有一個重要的節日叫潑水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9課歡樂的潑水節)這是一個怎樣的潑水節?(歡樂的)指名讀。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詞語。
潑水節?鳳凰花?提著桶。
意味???幸福???互相???瓢。
西雙版納??吉祥如意??不肯離去。
(三)講讀課文。
第一節:
1.指名讀,邊讀邊思考: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傣族)。
2.理解詞語“一年一度”,指導讀。
3.你還從哪個詞語看出了的傣族人民很高興?(迎)。
4.指導讀。指名讀、齊讀。
第二節:
第一句:
1.引讀。
3.指導朗讀。
第二句:
1.引讀。
2.大街兩旁準備的請水與我們平時的水一樣嗎?指導讀“有的……有的……”
3.指導朗讀。
第三句:
1.看多媒體。
2.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3.出示,指名讀。
4.理解詞語“互相追趕”,
5.你還看到了哪些潑水的動作?動作演示“潑、灌”。
6.知道朗讀。
第四句:
1.引讀。
2.理解詞語“濕淋淋”。
3.指導朗讀。
第五句:
1.引讀,因為……。
2.看課文后面是一個什么符號?(?。┻@小小的感嘆號傳遞著人們怎樣的心情?(高興)指導朗讀。
3.如果你也在潑水,此時你最想把水潑給誰呢?
出示:我要把清水潑在(?????)身上,祝(??????)。
4.指導朗讀第二節。
第三節:
2.看多媒體。
3.引讀,地上鋪滿了……,空中回蕩著……,大家……,賽起了……,放起了……。
4.人們早早地來到了街上,為什么知道深夜還不肯離去?
5.指導朗讀。
(四)點題總結。
1.今天我們和傣族人民度過了一個(點題:歡樂的潑水節)。
2.齊讀課文,配上音樂。
(五)課后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民族的節日?指名說。
2.欣賞多媒體。
轉載自 faNweN.chAzIDIAN.Com
(六)學習生字。
吉、祥。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了解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獨有的風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領悟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獨有的風俗習慣。
教具準備:
幻燈、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聽過“潑水節”嗎?
2、簡介潑水解。
3、傣族人民載歌載舞,歡慶這一年一度的潑水節,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己小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
2、出示。
潑水節木桶互相濕淋淋。
吉祥幸福不肯離去鳳凰花。
西雙版納賽龍舟。
a自由讀。
b這課中,我們要特別注意哪些字的讀音。
c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
d去拼音讀。
e教學生字字形。
f把書翻到生字表,按筆順描紅。
3、全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4、開火車讀,師生評議。
5、默讀課文,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
6、討論交流。
a西雙版納:傣族主要聚居之一,在云南省南部。
b傣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
教學目標: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樂的潑水節》。
2、初步了解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并產生進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對音樂的親近感。
3、學會幾個傣族的舞蹈動作,隨音樂表演。
教學重點:。
對潑水節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點節奏的掌握。
教學難點:
1、“人人都象只小水鳥”的節奏把握;。
2、結束句休止符節奏把握。
教學準備:。
1、學具準備:打擊樂器。
2、教具準備:電子琴“潑水節”影音資料。
3、媒體選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播放潑水節視頻,了解潑水節的來歷,導入課題。
學生觀看云南傣族潑水節視頻,了解關于潑水節的神秘傳說故事,說說自己觀看潑水節的感受。
二、學唱歌曲。
1、節奏訓練(結合本課教學重點、難點句)。
2、聆聽歌曲錄音《快樂的潑水節》,思考:這首歌的演唱速度,演唱情緒。
3、按節奏誦讀歌詞。
4、教唱歌譜。
5、師彈旋律,用電子琴逐句教唱學生。
6、教師有感情的范唱,要求學生利用身體律動給老師伴舞。
7、學生互學、自學。
師:謝謝,你覺得老師哪句唱的最好聽?能把它哼出來嗎?老師覺得你都可以做“小老師了”教一教大家好嗎?師時刻為聲伴奏,卡好音準。還有誰,你記住了哪一句,做小老師好嗎?學生教唱。
8、找出難點樂句,師生共同克服。
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唱,找出自己覺得難唱的樂句。教師逐組進行。
交流,了解學生的難點演唱樂句,板書在黑板上,進行強化練習。你們還覺得哪句最難?
9、隨琴試唱歌曲第一段。
師:那讓我們把第一段來演唱一遍吧。你們盡量聲音小一點,注意聽老師的伴奏琴聲。根據學生的演唱做適當點評和糾正。
10、隨琴試唱歌曲第二段,重點對結束句進行練習和指導。
11、跟琴完整“接龍”演唱。
三、拓展與延伸。
1、教學生幾傣族舞蹈動作。
2、伴隨《快樂的潑水節》師生一起跳舞。
3、請幾個學生到臺前跳舞,其余學生演唱《快樂的潑水節》。
4、欣賞葫蘆絲表演:《月光下的鳳尾竹》。
我所上的《快樂的潑水節》教學設計能根據課標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并能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教學,抓住本課民族特點傣族潑水節讓學生一上課就觀看傣族潑水節的現場視頻進一步了解傣族潑水節。在學習歌曲時我采用先提出歌曲難點進行學唱,把歌曲難點直接出示在黑板上,先學唱歌譜讓學生熟悉歌曲的結束句旋律,接著突破教學難點的第一點:四分休止符,學習的方法采用握拳及舌頭打“嘚”的方法,通過學習學生掌握較好,最后前八分后八分休止出我采用給手勢的方法突破節奏難點。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讓學生用傣族特有的樂器葫蘆絲铓鑼象腳鼓的演奏姿勢來鞏固歌曲。在授課過程中我能做到教態自然,語言親切。
但本節課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本課教學環節如做調整,讓學生觀看傣族潑水節的現場視頻后緊接著讓學生用傣族特有的樂器葫蘆絲铓鑼象腳鼓的演奏姿勢,這樣教學環節比較緊湊,學生學歌也比較完整。本課評價學生的教學語言較單一,對學生的鼓勵較少,課堂氣氛不夠好。我應對學生的表現多鼓勵、多表揚,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下上課,讓學生自信的學習。
教材分析:
《歡樂的潑水節》是蘇教版第四冊的一篇描寫民族風情的文章。本文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表現了傣族人民無比歡樂的心情,字里行間流露出濃濃的喜慶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風情。
學情分析:
因民族差異,學生對潑水節了解較少,難以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學生年齡小,有強烈的好奇心,思維較活躍。所以搜集一些潑水節的資料,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驗感悟的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情感體驗,學生參與。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師生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
四、重難點:
1.感悟用詞的精當。
2.融情于文,與文產生情感共鳴。
板書設計:
清水吉祥如意。
教學過程設計: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迷人的西雙版納,跟傣族人民一起過一個潑水節。板書:潑水節。
(齊讀)。
2.還等什么,趕快開始我們今天的旅行吧!
二、精讀第一自然段。
1.相機出示迷人的西雙版納的圖片???濃綠的椰樹、高高的佛塔、寧靜的村寨,還有那火紅火紅的鳳凰花,又是一個春風習習、春暖花開的美麗時節,傣族人民的潑水節又來了。請小朋友們打開書本自讀第一自然段。
2.聽了朗讀你知道了什么?
3.鳳凰花開的時候傣族人民迎來了潑水節,小朋友,從這個“迎”字中你能體會到什么呢?請你再讀讀句子。(生交流)。
4.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終于迎來了。讓我們與傣族人民一起迎接潑水節的到來吧!齊讀第一自然段。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1.潑水就要開始了,走到大街上,你們會看到些什么?快去讀讀課文第二節1、2兩句吧?。ㄉ宰x)。
2.你看見了什么?(交流)。
(1)屏幕出示:這一天,人們提著桶,端著盆,早早地來到了大街上。
a.來,讓我們提著桶,端著盆,到大街上去吧!誰想去?請你來讀讀這句話。
b.老師感覺你是在九、十點鐘才來到大街上的,一點都不早!誰能通過朗讀,告訴大家你是來得最早的。(指名讀)。
(2)有人來得還要早呢!你來做什么的呀?(生答)。
a.屏幕出示:大街的兩旁早已準備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b.潑水節用的水也是很有講究的。滴上點點香水,撒上片片花瓣,聞一聞,怎么樣?這水真香??!
c.誰能讀好第二句話。
d.潑水活動還沒開始呢!你為什么來那么早???(生答)。
e.是啊,潑水節是一年一度的,很難得,不能錯過的。雖然潑水活動還沒有開始,但是人們早早地做好準備了,焦急地等待著歡樂時刻的到來,就讓我們一起用讀表達出此刻的心情吧?。R讀1、2兩句)。
3.大街上的人越來越多,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看,潑水開始了(看錄像)。
(1)剛才看見了什么?
(2)我也看見了,看見了“大家互相追趕……。
出示:開始潑水了,大家互相追趕,你拿著瓢往我衣領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潑。)。
(3)誰能來做做動作,怎樣是灌?怎樣是潑?
說得好!演得好!相信大家能讀得更好!指名讀好這句話。
(4)這一大瓢一大瓢地灌,這一大盆一大盆地潑,(出示句子:第四句)這老人、這孩子、姑娘、小伙兒,個個身上——,人人臉上——,這衣服呀全濕透了,直滴水,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呀?點擊“濕淋淋”指導讀好。誰愿意來讀讀這句話。
(5)我不明白了,為什么身上濕淋淋,他們個個臉上卻笑開了花?
(6)過渡:請小朋友接著往下讀找找答案。
a.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誰身上潑的水多,就意味著誰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興呢!
b.能把你的快樂通過朗讀來告訴大家嗎?(男、女生讀)。
c.那你最想把這象征著吉祥如意的水潑在誰身上呢?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
句式:我想把吉祥如意的水潑在——身上,?!?。
d.在你送出祝福的同時,你也收到了很多祝福。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大家盡情地潑,盡情地灌,讓我們打開書本帶著歡樂的心情齊讀第二小節。
四、精讀第三自然段。
1.在這歡樂的節日里,人們還舉行了很多有趣的活動呢!自己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再到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別忘了帶好相機拍下那些美好的瞬間與大家分享哦!
a.你拍了一張怎樣的照片?
根據生答相機出示圖片。
c.老爺爺,累了一天了,您怎么還不回去睡覺???
2.你能把你的快樂,你的依依不舍讀出來嗎?(指名讀最后一節)。
五、總結。
1.參加了傣族的潑水節,現在你的心情怎樣?
2.相機板書:歡樂的。
帶著這樣的心情讀讀課題。
3.讓我們把這美好的瞬間、把這歡樂的時光留在心中,捧起書本,齊讀課文。
六、學習生字。
1.小朋友,這些老朋友你還記得嗎?我們來叫叫他們吧!
2.小朋友讀得那么棒!相信你們寫的字一定很漂亮。(出示:幸)。
3.生交流記憶方法,師范寫。
4.下面請大家打開《習字冊》,認真地描紅、臨寫生字。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0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迷人的西雙版納,和傣族人民共度一次——(齊讀課題)歡樂的潑水節。(書空“潑”)。
2、上節課我們預習了本課的生字詞,你能準確地讀出它們嗎?
4、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6、齊讀。
1、盼望以久的潑水節終于來了,那么參加潑水節要準備些什么呢?人們又是怎樣潑水的呢?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人們做了什么準備?(指導讀第一句話)。
老師感覺人們是在九、十點鐘才來到大街上的,一點都不早!
3、有人來得還要早呢!來做什么的呀?
4、潑水節用的水可是很有講究的。滴上點點香水,撒上片片花瓣,紅花香水,多美多香啊!(指導讀第二句)。
5、潑水活動還沒開始呢!人們為什么來那么早啊?
是啊,潑水節是一年一度的,很難得,不能錯過的。雖然潑水活動還沒有開始,但是人們早早地做開始準備了。多么帶勁呀!
6、把一二兩句連起來讀一讀。
7、一切準備就緒,潑水開始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8、課文中有幾句話就描寫了圖中的情景,找出來自己讀一讀。
9、指名讀,多么熱鬧的場面啊,再讀一讀,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0、從哪些詞語中你感受到了這份歡樂?
怎樣才算是互相追趕呢?
能做個灌的動作嗎?潑呢?
伴隨著人們的這些動作,你仿佛還聽到了什么?
12、衣服都濕透了,怎么還那么高興啊?
原來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這一瓢瓢,一盆盆,帶給人們的是無限的祝福啊!
送出祝福的同時,你也得到了許多的祝福!高興嗎?
14、指名讀最后一句。
15、此時的大街已經成了水的世界,歡樂的海洋。讓我們把第二段連起來讀一讀,把你們看到的、感受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
2、交流,能用我們學過的成語來形容一下此時的情景嗎?
總結。
2、56個民族56支花,民族節日是多姿多彩的。課后我們可以再收集一些!
學習生字“幸”。你幸福嗎?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幸福?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獨有的風俗習慣。
教學重難點:
師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
課前準備:1、多媒體課件。
2、發動學生搜集有關傣族潑水節的知識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的信息。
[第二課時教學授課形式,主要是以創設情境,體驗情感,師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為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2、走,讓我們打好背包,現在就出發吧!
過渡:聽音樂《月光下的鳳尾竹》,看畫面(火紅的鳳凰花)。
二、誦讀課文,體驗感悟。
(一)第一自然段。
2、課件出示第一段內容:西雙版納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
3、指名讀這一自然段,讀后說說你覺得傣族人民喜歡潑水節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根據學生的回答理解:一年一度點紅)。
5、指導讀出高興激動的語氣:那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喜歡又激動的心情一起來讀讀這一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第二段感受潑水節的歡樂。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我把它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不斷地給學生創設情境,發揮想象,朗讀感悟]。
1、過渡:潑水節是多么地歡樂呀,想進一步去感受歡樂的潑水節嗎?那就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打開書本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2、讀完有什么想說的嗎?——指名學生說說自己朗讀以后的想法和收獲。
3、
過渡:想參加這么有趣、這么歡樂的潑水節嗎?大家快去準備準備,出示第1~2句:這一天,人們提著桶,端著盆,早早地來到了大街上,大街的兩旁早已準備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a.學生讀1-2句。
c.人們都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個層次1-2句,體現“做一做、讀一讀”
4、過渡:出示3-4句:開始潑水了,大家互相追趕,你拿瓢往我的衣領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潑。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兒,個個身上濕淋淋,人人臉上笑開了花。
a.開始潑水了,自讀3-4句。
b.談話:通過朗讀,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依據學生的回答點紅:互相追趕、灌、潑、濕淋淋、樂開了花)。
c.體驗:老師創設情境,師生互相模擬潑水。
d.再讀:讀出體驗(一邊讀這兩句一邊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
e.出示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課件錄象。
5.過渡:指學生,你們身上濕淋淋的,為什么你的臉上笑開了花?
a.生說:
b.出示第五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誰身上潑的水多,就意味著誰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興呢!
誰來讀讀?
c.師:重復“怎能不高興呢!”一齊讀讀。
d.師述:小朋友說得真好。是呀,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盡情地潑,盡情地澆,不論是潑水者還是被潑者,雖然從頭到腳全身濕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樣高興,臉上也都笑開了花。大街上,歡樂的人們互相潑灑,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開,在陽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歡樂的海洋。(板書:吉祥如意——指導寫“吉祥”兩個字)。
e、大家帶著新的感受再讀3-4句。
6、指名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當時的情景。
7、這么歡樂的情景,你愿意讓它永遠留在你的腦海里嗎?好,讓我們來把它背誦出來。(學生先練習一下,隨后指名來背誦。)。
(三)利用聲像手段,感受潑水節其他活動歡快熱烈的場面。
1、學生讀課文第三段。
2、出示課件,師讀進行環境氣氛渲染.(看錄象)。
聽音樂,唱、跳金孔雀。
3、看:賽龍舟。
4、聽、看放煙火。
5、在老師的指導下模擬敲象腳鼓,(指揮學生用手有節奏地敲桌子。)模擬賽龍舟場景,唱歌跳舞放煙火進行狂歡。
6、師生賽讀最后一段——評委評價——體悟歡樂。
三、回歸全文。
1、配樂師生朗讀全文:讓我們再次與傣族人民一起歡度潑水節,用我們的朗讀讓在座的老師感受潑水的歡樂,讓在座的老師都想去。
3、課件展示彝族、壯族的節日圖片及介紹。
吉祥如意?。
今天,我很開心,因為老爸說:“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剛好我的表格表姐也在,他們聽了這消息高興的不得了”。
我們吃完了晚飯就去整理東西,表姐還一邊整理東西,還一邊哼歌這說明她高興。
在路上我們一直催我老爸說:“什么時候到”?
到了潑水節的地方,我們看到了好多人在那你潑我,我潑你,我一看我就手癢,我立刻換好了泳褲,我一跳進水就開始潑人家太厲害了,不出一會兒,我就被潑成落湯雞了。
表哥、表姐也來了,我來了個偷襲,表哥、表姐一來我就立刻往他們身上潑,他們也變成了落湯雞了,看到他們的樣子我就情不自禁的笑起來,他們聽到了我的笑聲就知道是我潑的他們。他們立刻來了個大反攻一下子把我潑的恨不得把我頭伸進水里躲避。
我們一起潑來潑去,突然一個大水花飛過來把我們仨個人都潑到了,我們回過頭來意看,原來是老爸。突然老爸又來了一個大水花,幸好我們及時躲避,要不然,我們又死定了,我們決定反攻,一起攻想老爸。老爸他來了一個大水花,我們一起攻結果是老爸成為落湯雞了。
哈哈潑水節簡直是太好玩了。
教材簡析:。
《歡樂的潑水節》是蘇教版國標本第四冊中的課文.全文緊扣"歡樂"來寫,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可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體會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課文配有插圖,生動描繪了傣族人民相互潑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全文有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第二自然段寫了人們互相潑水的情景及象征意義.第三自然段寫人們唱歌跳舞,賽龍舟,放煙火直到深夜.
目標預設:。
1.依據學生現在不善于觀察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1,通過看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體會當時人們喜悅的心情.
2.依據學生課外知識較貧乏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2,培養學生養成課前查找資料的習慣.
3.依據課后作業,確立了教學目標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了解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獨有的風俗習慣.感受他們過節時的歡樂心情.
4.依據課后作業要求,確立教學目標4,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理解描寫潑水的歡樂場面,體會潑水的情景和人們歡樂的心情.
教學難點:懂得潑水的象征意義.
設計理念:。
根據教材特點,運用多媒體手段,主要采用創設情境的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啟發,感受潑水節的歡樂場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第一課教學設計:。
根據教材特點,學生特點,第一教時,我將通過"揭題設疑,激趣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指導書寫"這三個環節引領學生初步感知文本.
設計思路:。
(一),復習導入: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回顧本課學到的生字和新詞.
(二),精讀感悟:主要是以創設情境,體驗情感,師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為主.
(三),設計作業,拓展延伸1,試著背誦課文,看誰第一個背出來.2,交流收集的有關少數民族的風俗節日資料,以及說說或寫寫對傣族人民的祝愿的話.
教學準備: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云南風光之潑水節實況查找少數民族的風俗節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學生交流本課的詞語.對重點詞語,老師出示詞語卡片,學生認讀.)。
2.詞語記得那么好,說明小朋友學得很認真,下面請大家來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
3.聽著這旋律優美的音樂,看著這幾個詞語,出示詞(西雙版納,鳳凰花,一年一度)你回憶起了什么(生……)。
是啊,春意盎然,草長鶯飛,當火紅的鳳凰花開遍翡翠般綠的西雙版納時,傣族人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潑水節的熱鬧歡快吧!
學習第二小節。
2.請你用一句話或一個詞來說一說你對潑水節的看法.
3.你想親眼看看潑水節時那熱鬧的場面嗎觀看錄象:歡樂的潑水節。
4.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大家互相追趕,你拿瓢往我衣領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潑;有很多人在相互潑水)。
5.(1)請學生表演灌和潑.你覺得人們潑得怎么樣你從哪些詞里體會出人們的歡樂來的(互相追趕,灌,潑)誰來讀讀這句話.(出示:開始潑水了,大家互相追趕,你拿瓢往我衣領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潑.)(指導讀出歡樂:潑得再用力點!潑得再開心點!)讓我們邊潑邊讀,體會一下那歡樂的場面.
(2)剛才有小朋友說看到錄象中有很多人,那么在課文中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人多的(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個個,人人)哪個詞又表現出人們的歡樂(樂開了花)。
6.看誰把這句話讀得最開心.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出示句子: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兒,個個身上濕淋淋,人人臉上笑開了花.)。
你找到了嗎(出示:這一天,人們提著桶,端著盆,早早地來到了大街上.大街的兩旁早已準備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請大家在位置上讀一讀,通過你的朗讀,讓大家比一比誰來得最早.(在評價中引導學生將早早,早已要重讀);全班齊讀.
8.帶入情境:小朋友們,如果這一天,你和你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同學一起參加了潑水節,你會怎樣潑水呢(小組討論,模擬情境)。
9.師進行采訪:。
(1)我是源源電視臺的記者,請問這位老大爺,你們的水中為什么要滴上香水,撒花瓣。
(2)這位小朋友,你的衣服都濕透了,你感覺怎么樣。
(3)小姑娘,天都這么晚了,你怎么還不回家呢你還想參加什么節目。
11.(在學生的回答時相機出示)出示語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誰身上潑的水多,就意味著誰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興呢!(齊讀)。
12."怎么能不高興呢"換句話說就是……那書上用"怎么能不高興呢"有什么好處呢(用了反問,高興的語氣就更加強烈了)我們再來高興地讀一讀.
13.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好.是呀,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大家盡情地潑,盡情地灌,不論是潑水者還是被潑者,雖然從頭到腳全身濕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樣高興,臉上也都笑開了花.大街上,歡樂的人們互相潑灑,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開,在陽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歡樂的海洋.
14.讓我們帶著歡樂的心情齊讀課文第二小節.
三,學習第三小節。
2.出示,讀一讀.
大家唱著歌,跳著舞,賽起了龍舟,放起了煙火,直到深夜還不肯離去.
3.人們除了潑水,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你們看(課件).
(1)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聽到了什么。
(2)讓我們也來加入他們的隊伍,唱起來,跳起來吧!(孔雀舞)小朋友們,如此開心的時刻,你們舍得離開嗎(生……)你們的心情可以用書上的哪句來表達呢(直到深夜還不肯離去.)。
(3)你能把你的快樂,你的依依不舍讀出來嗎。
四,指導背誦.
這樣一個歡樂的潑水節,令我們流連忘返,讓我們伴著音樂,來練習朗誦這篇課文!看誰第一個背誦出來.(可結合學生的能力,有選擇性地背誦)自由背誦,再配音樂齊誦.
五,拓展延伸。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56支花,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風俗和最盛大的節日.你還知道哪些呢在小組里面交流你收集的資料.大組交流.
六,練說,練寫祝愿的話.
我們祖國的五十六個民族就像一個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相親相愛,那么在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時候,你想怎么向傣族人民祝賀呢學生交流,再讓學生把對傣族人民的祝愿寫在卡紙上,并在小組內交流.再大組交流.
課文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并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緊扣“歡樂”來寫,可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體會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課文配有插圖,生動描繪了傣族人民相互潑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
我們班的學生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對這方面的積累非常少,少數學生家里有條件,可找到有關潑水節的資料,能激起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閱讀、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強,所以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學習課文。我們班的學生在識記生字上頗有一番見地,所以對識記生字這一重難點的突破,學生掌握的情況會較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六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獨有的風俗習慣。
1、識字、寫字。
2、了解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獨有的風俗習慣。
以第一課時為例。在板書課題后,讓學生就題目提出問題,接著有幾個學生說說他們在課前找到的資料,激發其他同學的興趣,讓學生愿意去讀課文。利用小組的能力合作總結出每個自然段的大意,通讀全文。記字這一環節,讓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識記生字,顯出學生自己的見地。不是局限于我說出這個字的結構,他們就按照我的話去死記。這一環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想出多種方法來識記生字。
一、談話、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教“潑”,領讀課題。
2、讀了這個題目后,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生提問:
(1)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2)什么是潑水節?潑水節是怎么來的?
(3)到了潑水節的時候,人們都干些什么?
(4)人民相互潑水代表什么?
3、今天上課前,我們班有些同學說他們找到一些有關潑水節的資料,想說出來和大家分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請上這些同學上來講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以及潑水節的由來。(學生聽得津津有味)
4、聽完這幾位同學的介紹后,大家你有什么感覺?(生答想更多地了解潑水節)好,那我們就一起認真地看課文,它會告訴我么有關潑水節的具體的事。
二、初讀感知
1、標出自然段序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揭示生字詞。
(1)指名拼讀、同桌互讀,開火車讀(適時糾正)
(2)小組合作,聯系上下文,說說你們組理解了那些詞語的意思。
各小組討論后匯報。(有的小組課前查過字典,有的學生是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解釋詞語)
(3)詞語都理解了,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們還會讀嗎?誰來挑戰一下?(學生爭相拼讀,氣氛活躍)
3、我們把生字詞帶到課文中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各小組長帶領組員讀)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師生共同糾正。
5、分三大組朗讀。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通過朗讀課文,剛才提出的問題,你又解決了哪一個?從哪句話中理解的?
2、組長帶領組員概括段意,然后各組交流。
3、齊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本課的生字你記住了哪些?是怎么記的?說給你們小組的成員聽。
2、匯報:(學生想出了很多方法,現把較特別的舉例如下)
潑:1)左右結構,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個“發”字。
2)水把頭發弄濕了,就是“潑”。
3)水淋頭發就是“潑”。
濕:1)雨過天晴,在太陽下寫作業。
2)遇水更明顯,就是“濕”。
淋:兩根木頭遇水,被“淋”濕了。
肯:1)上止下月。(字謎)
2)一天,嫦娥在月亮上拉板車,王母娘娘看到后,讓嫦娥停下,告訴她:月亮上禁止拉板車。(小幽默)
3)嫦娥在月亮上跳,被王母娘娘禁止,怕她把月亮跳踏。
吉:士兵張大口。
祥:人們把羊送給神仙,希望自己能吉祥如意。
3、示范寫生字,生書空。
4、說說寫這些字要注意什么?
5、同桌互助描紅前五個字。
這堂課我自己感覺較好,運用了課改新理念,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學會自主學習,我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起到的只是一個引導和過渡的作用。先是課前收集資料,讓學生得到了自主的一點點樂趣,激發了其他同學的興趣;開課前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比較有意思,他們學會了在閱讀中提出問題,這是學好課文的前提,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他們能概括出段落大意,理解詞語意思??磥?,小組合作能帶給學生快樂的學習體驗,讓他們更有信心學好。在記憶生字的時候,孩子們的表現讓我自愧不如,活躍的思維,大膽的想象,他們用換部首、編口訣、編故事、小幽默、字謎等方式來記憶生字,因為是他們自己想的,而且很有趣,所以記憶也很深刻,這讓我覺得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是很好的,他們的能力會提高得比較快,思維也很開闊。這些都給我以后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啟示,既然這樣放手的效果好,那我以后就應該把主動權都還給他們,讓他們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歡樂的潑水節》這課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這有五句話,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節的歡樂場面,第一、二句寫人們做的準備,第三、四句寫潑水的場面,第五句點出了潑水的象征意義,第三自然段略寫了潑水節的其他活動。
因民族差異,學生對潑水節了解較少,難以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學生年齡小,有強烈的好奇心,思維較活躍。
根據新課標及教材的安排,再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是這樣設計的。
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檢感悟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創設情境,情感體驗,學生全面熱情參入。
師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
1.感悟用詞的精當。
2.融情于文,與文產生情感共鳴。
在確定了目標、重難點的基礎上,第二課時教學授課形式,主要是以創設情境,體驗情感,師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為主。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大致了解了一下潑水節,并且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個自然段,來聽著音樂(月光下的鳳尾竹響起),看看畫面(出示火紅的鳳凰花畫面),師生背第一節。(開課:用上節課學的第一自然段導入,伴以《月光下的鳳尾竹》的音樂和鳳凰花的畫面導入,學生讀一讀、背一背第一節,進入情境。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情感,即感受異地風情,非常想去參加潑水節)。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我把它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不斷地給學生創設情境,發揮想象,體驗情感,朗讀感悟。
a
整體感悟第二段。
1.過渡:想進一步去感受歡樂的潑水節嗎?學生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讀完有什么想說的嗎?(這是對第二段的整體感知,同時為下面的教學作好鋪墊)。
3.
過渡:想參加嗎?這里呀,老師剛剛接到一個邀請,傣家人要我們去過潑水節呢?大家快去準備準備,讀1-2句,讀好了,待會咱們就去。
b
第一個層次1-2句,體現“做一做、讀一讀”
1.學生讀1-2句。
2.談話:你準備了什么?
c.學生邊說、邊做,理解幾個動詞(提.端.滴.撒)表示的動作.隨機聞一聞、看一看、讀一讀。
1.齊讀1-2。
(抓住“提、端、滴、撒”這些動作,讓學生做一做,(憑我以往的教學經驗,低年級的學生會做的興致盎然)從而感悟文章用詞的精當,激發學生饒有興趣的讀1-2句。)。
2.第二個層次3-4句是教學重中之重,在此對學生進行讀、說、演、感悟全方位語文素養的培養,因此設計了以下環節。
過渡:課件出示象腳鼓聲,出示3-4句。
1.開始潑水了,自讀3-4句,要求:邊讀邊想像當時情景。
2.談話:你都想到了什么?(此處學生的發言很精彩,有描述書上句子的;有談感受的;有提出疑問的;有抒發對潑水節的向往)(學生暢談想法,師相機評點)。
4.再讀:讀出體驗。
5.出示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錄像。師生觀看。
6.體驗后,觀看后,把你們看到的、感受到的帶進句子再讀,男、女生賽讀3、4句。(以上環節設計,重在創設情境,激發想像,體驗感悟,讀出層次,突破難點,讓師生融情于文,體驗師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
d第三個層次:5句。
1.角色體驗:師指一學生,你身上濕淋淋,為什么臉上還笑開了花?
2.生說:(略)。
3.出示第5句,你來讀讀。
4.師述:怎能不高興呢?怪不得人們那么高興,原來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潑出去的水會給人們帶來幸福呀,帶著新的感受再讀3-4句。
5.生讀3-4句。(此環節設計是讓學生更深刻領悟潑水的象征意義,領悟傣家獨有的風情,從而更好的突破重難點)。
a.出示課件,《月光下的鳳尾竹》響起。師伴以音樂,渲染氣氛,以讀代講第一句。
b.第二句,以聲像手段烘托,讓學生在樂聲中唱起來,跳起來,在象腳鼓聲中賽龍舟。在禮炮聲中,在五彩濱紛的煙花中,感受潑水后歡快的熱烈場面,讀出高興,不忍離去的心情。
1.聽音樂(二上音樂課本中的《金孔雀輕輕跳》伴奏帶響起)師生唱、跳金孔雀。
2.
象腳鼓聲響起,看:賽龍舟。
3.聽、看放煙火。
4.師生讀最后一句話四、回歸全文用讀給在座的老師聽,讓在座的老師聽了你們的朗讀也想去西雙版納過潑水節,激發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全文。
1.出示生字:“吉”、“祥”
2.給生字找朋友。
3.觀察寫時要注意什么?
4.師范寫“祥”生字。
5.生描紅臨寫。
提
端
滴
撒
灌
潑
吉祥如意。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獨有的風俗習慣,感受潑水節的歡樂.
教學重難點:師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檢查上節課學習生字詞的情況.(開火車讀)。
2,這些生字寶寶我們都認識了,他們將帶我們到美麗的云南西雙版納,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讓我們和傣族人民一起過一個(齊讀課題):歡樂的潑水節.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節。
指導朗讀"一年一度"。
師:聽出來了,潑水節一年只有一次!鳳凰花開的時候傣族人民迎來了潑水節,小朋友,從這個"迎"字中你能體會到什么先讀讀句子,再和同桌討論討論吧!
(說明人們是很高興,人們對潑水節是盼望已久了)。
師: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終于迎來了.就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句子。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盼望以久的潑水節終于來了,咱們這回來西雙版納,正巧趕上,開心吧!那么參加潑水節要準備些什么呢快去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2,你做了什么準備(出示句子:這一天,人們提著桶,端著盆,早早地來到了大街上.)。
3,來,讓我們提著桶,端著盆,到大街上去吧!(指名讀)。
4,請問,你是最早來的嗎從哪看出來的(出示:大街的兩旁早已準備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6,采訪:小姑娘,潑水活動還沒開始呢!你為什么來那么早啊。
是啊,潑水節是一年一度的,很難得,不能錯過的.雖然潑水活動還沒有開始,但是人們早早地就開始準備了.多么帶勁呀!
我們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歡樂時刻的到來,就讓我們一起用讀表達出此刻的心情來吧!(齊讀)。
7,一切準備就緒,潑水開始了.聽,歡快的象腳鼓響起來了!(播放)看,潑水開始了看錄像)。
8,問:你們剛才看見了什么為什么笑呢。
9,找找課文中的哪句話就寫了剛才的情景(出示:開始潑水了,大家互相追趕,你拿著瓢往我衣領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潑.)。
怎樣才算是互相追趕呢什么是灌什么是潑(看圖)。
邊做動作邊來讀這句話.
說得好!演得好!相信大家能讀得更好!指名讀好這句話,相機點評。
10,師述:這一大瓢一大瓢的灌,這一大盆一大盆的潑,這衣服呀全濕透了,直滴水,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呀這潑來灌去的,可把我們樂壞了,其實,開心地何止是我們哪,看(出示插圖)。
這老人,這孩子,姑娘,小伙兒,個個身上——,人人臉上——,。
誰來讀讀指導朗讀(笑)。
咦,這是為什么呀,到書中去找找答案,好好讀一讀.
11,采訪:老奶奶,剛才我看見你被他們用水澆得渾身濕淋淋的,為什么還那樣高興(出示句子)。
怪不得啊,原來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潑出去的水多會給人們帶來很多的幸福呀.這個"!"在這邊傳遞著人們怎樣的心情(小小的感嘆號傳遞著歡樂!)。
12,潑在身上的水里滴了香水,撒了花瓣,飄著幽香,更象征著吉祥如意快樂嗎。
老師也很高興,我也想來讀讀,可以嗎。
小結:潑水節的快樂,不僅僅是互相追趕,互相,潑撒,更是一種能給別人帶去平安和祝福的快樂,也有接受了認識和不認識的人送給我的美好祝愿的快樂.正因為這樣,這水也與眾不同,他會被滴上——,被撒上——,讓我們再去感受一下當時的情景吧,用你的聲音把那種快樂傳遞給我.
14,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過渡:潑水活動結束了,我們是不是也該結束今天的旅行了呢為什么。
1,在這歡樂的節日里,人們還舉行了很多喜慶活動呢!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再到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別忘了舉起隨身攜帶的相機拍下那些美好的瞬間.
2,你拍了一張怎樣的照片。
滿地是火紅的鳳凰花花瓣,真是喜氣洋洋呀!
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煙火升上天空。
排著隊伍,拍起象腳鼓.播放音樂,聽,連回響的鼓點也是歡樂的!
舞姿優美,歌聲動聽!又唱歌又跳舞,用我們已經學過詞語就是-----載歌載舞。
老爺爺,累了一天了,您怎么還不回去睡覺啊。
4,讓我們把這些美好的瞬間,把這歡樂的時光留在心中,捧起書本,讀讀第三自然段。
5,參加了傣族的潑水節,現在你的心情如何帶著這樣的心情讀讀課題.
四,聯系實際。
就要離開美麗的西雙版納了,等回到你們的學校時,可以把水潑到別的小朋友身上嗎為什么(潑水只是傣族的風俗習慣)。
五,拓展。
六,布置作業。
56個民族56支花,民族節日是多姿多彩的.課后我們可以再收集一些,再交流!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