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調研和分析,確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有效的方案需要合理分配資源,以達到最優化的效果。以下范文展示了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方案設計和實施過程,供您參考借鑒。
新農村建設越推進,農村基礎教育越要重視,這是全社會的共識。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到底如何處理?農村基礎教育如何很好地服務、引領和配合新農村建設?身處農村基礎教育第一線的人卻很少關注。然而,這方面問題的探討和解決又是關系到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的大問題。
必須充分認識農村基礎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盡管農村學校學生的出路早就變得多元化,他們畢業后不可能都留在農村,但是新農村的未來建設者必然要靠農村基礎教育培養,不可能指望從城市學校培養。因此,農村基礎教育必須堅持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A性就是要為新農村建設者打下堅實的知識和技能基礎,為他們在新農村建設中大有作為創造條件;先導性就是要讓農家子弟在農村中小學受到先進的思想、理念的教育,從小就能確立起創新、超越、爭先的意識;服務性就是要求農村基礎教育必須有意識地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報務,從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各項活動的設計與開展、農村生產生活的實踐教學組織與實施,都體現這一服務性宗旨。
必須正確把握和處理好農村基礎教育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有賴于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基礎教育環境和教學設施的改善是建立在農村經濟發展基礎之上,有了強大的農村經濟作為后盾,才可以為農村中小學的教育提供必要的幫助保障和支持。同時,新農村建設對農村基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農村建設需要大量的優秀人才,而這些適應新農村建設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是要由農村教育培養作為基礎,農村中小學應該有意識地使教育教學向這方面發展,像農村學校學生的培養目標的定位、農村學校校本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確定、綜合實踐活動與綜合性學習課題的選擇等等。此外,新農村建設可以極大地推進農村基礎教育改革。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農村教育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農村學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若干新的課題,解決好這些課題必然會很好地促進農村教育教學改革。
教育行政部門要把農村學校工作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評價內容。雖然農村中小學對于新農村建設的服務不能采取那些功利性的做法,像直接地到田間地頭去幫助農民種田、直接地教授農業生產技術、進行農業生產實驗等等,但是,培養農村孩子熱愛農村的情感、認識和了解發展的需要、提高農村孩子對未來生活的適應性等也是必要的。所以,教育行政部門在督導時,應該改變過去只重視課堂的文化知識教學的傾向,注意對該校的校本課程的建設、研究性學習的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設計、農業生產技術的教學等等方面做出評價,促進農村學校提高為新農村建設報務的意識。
城市化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新農村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城市化作為一項綜合而復雜的工程,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推進,并妥善解決好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越來越突出。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速度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提速,由此引發了許多沒能及時解決的問題:首先是不易形成良性的由學校、家庭所構成的教育合力。祖輩一代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孫輩們往往有求必應,使得他們多種不合理的欲望得到滿足,也因此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氣。其次是缺乏有效的溝通。一些年紀大文化較低的爺爺奶奶的思維方法、看問題的角度都與農村學校領導、老師不一樣,有些本來很容易說得清楚的道理,到了他們那里,往往變得不可理喻。第三是留守孩子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教育。祖輩的關心和照應無法取代父母的那份特殊的愛,尤其情感上的交流和影響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有著深刻的影響,他們在精神上、心理上、身體上的需要都不是祖輩關愛所能彌補得了的。第四是農村學校無力承受家長期望的責任。農村學生家長對學校的要求,特別是對學校對于他們的孩子的教育責任要求比較苛刻,有時已經到了讓農村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無法承受的程度。
無序競爭對農村學校的辦學構成威脅。重點學校無節制地吸引農村優質生源,城市重點學校為了把自己“做大”“做強”,把招收學生的目標轉向農村,農村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寧可舍近求遠,交高額的擇校費到城市學校就讀。而為了解決這些孩子的生活問題孩子的父母又不得不在城里租房陪讀和接送,不僅增加了教育負擔,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不利。城鄉辦學規模出現兩極分化,城市學校,尤其是重點學校不斷膨脹,有些遠超出了自身所具備的辦學能力,于是建新校區、設辦學點,成了他們的一種無奈的選擇。而農村學校由于這種不正常的流動而失去了原本屬于他們的生源,由3、4所村小合并的小學,有時一個年級僅剩不足10個學生,即使是兩個年級合班搞復式教學,也達不到教學班一般要求。這種無序的競爭使得農村學校的生源質量越來越差,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家長把孩子送進城的積極性要明顯要高于一般成績的,這樣沒有被送進城讀書的孩子的學習成績就自然要差于城里學校的學生,這必然要影響班級的教學質量、良好教學氛圍、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的質量等等。此外,中小學學生的學籍管理混亂,農村的學生家長當無力把自己的孩子的學籍轉到城里的相應學校,就采取借讀、跟讀等等靈活的方式鉆進重點學校的課堂,農村小學有學籍無人的現象已經越來越突出。城里學校因為沒有學籍也享受不到應該享受到相應經費上的權利。
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仍是制約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瓶頸。盡管當前政府在教育經費的投入上已經注意到按學生數劃撥,但因為歷史原因,教育資源配置仍然存在嚴重的不均衡現象。城鄉公共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特別是一些名校、重點學校多年來優質教育資源的積淀,使得它們具有農村學校無法與之抗衡的優勢,在給這些學校帶了許多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引起得許多的社會成員的不滿。公共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日趨成了一個熱點問題,人們已經把其與教育投資、重點學校和重點班級的設立、如何充分地發揮有限的公共教育資源的效率、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等等方面相結合進行研究。農村學校領導、教師、農村家長雖然無力回天,但關注的熱情在不斷地升溫,由此可能引起新的社會矛盾。同時,促進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學校傾斜也是一個需要切實解決的問題,公共教育資源分配不公所造成的城鄉學校的強烈反差,因此,如何促進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學校傾斜,并努力促使各方面的公共教育資源與農村學校進行科學的整合,則成了不能回避的課題。
要辦好一所農村學校,就必須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其關鍵在于教師。從目前看,應切實改變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而在這方面,目前還存在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
農村學校師資隊伍嚴重不適應教育發展要求。這種不適應具體表現為以下的一些方面:數量和比例嚴重失調,以鹽城市為例,各縣(市區)所在地的學校的教師數量已經相對過剩,有些學校語數外教師每人分擔一個班級課程仍有余。而一些農村小學,特別是一些由村小改后的辦學點,還只是由三兩個教師在留守,如一人生病或其它事情的干擾,就可能出現沒人上課的現象;學科教師結構不合理,像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求從今年秋學期開始所有的小學都要開設外語課,而有些鄉鎮竟沒有一個從師范院校外語專業畢業的'專職教師,只好由其他學科的教師來改教,又如小學體育課程要求小學每個班級每周要開四節體育課,體育教師的數量缺口較大,此外鄉鎮中心小學的音樂、美術教師數也遠跟不上課改需要;農村教師隊伍難以穩定,一方面農村學校教師逆向流動,農村學?;ㄙM大量的精力培養出來的好的教師,持續向城里涌,特別是名校為了做大,紛紛增加同軌班級、增辦雙語班,有一所縣實驗小學竟然發展到100多個教學班級,一年竟從農村學校抽調了50多名優秀教師,而農村學校想補充一些新教師卻要受到各方面的制約;農村教師的年齡老化也越來越突出,在農村小學主要課任教師有許多是由民辦教師轉成公辦的教師,年齡一般都已經在50歲左右,由于多年來的老經驗的作用,他們的教育教學觀念明顯跟不上課程改革的形勢,以至于農村學校的課改嚴重地滯后于城市學校;另外,農村學校教師整體素質偏低,整個農村中小學的教師的第一學歷比較復雜,最后學歷多是參加函授、自考,還有些是參加電大、網大、黨校進修取得的,而城里學校的第一學歷水平則明顯要高于農村學校。這些明顯制約著農村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除了上述的一些比較突出的典型問題外,還存在農村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合力的形成,農村教育環境的優化,新時期農村學校管理,農村學校教師職稱評聘,農村中小學校本課程開發,師范教育為新農村建設服務,農村職業教育服務于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問題。
農村教師的老習慣、老經驗制約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特別是一些已經上了年紀,并且靠老經驗和傳統的一套教學,當他們與課改不適應時,自然會把他們自己認為是成功的一套又搬出來,而由于他們的資格、影響,領導們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其他一些對課改不適應的老師在沒有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時,也就從他們那里找到了出路,有意無意地仿效;教育評估的方法和措施不科學,一些教育管理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在沒有合適的、順手的、能夠立竿見影的對于農村學校有一定針對性的評估方法時,還抓著統考不放,一些有名氣的初中也還在通過考試選拔小學中的優秀學生進入他們學校讀書,學校和家長們也把這種入學的人數和比例作為評價學校教學的一種尺度;對農村課堂教學的評價不客觀,對一些公開課、研究課、比賽課、示范課一路唱贊歌,不實事求是的評價方法,使得那些與課改精神相違背的做法和行為,也得不到批評;農村課改所需要的培訓跟不上實際需求,課程改革開頭的那種從上到下的動員高潮已經過去,課改一線的教師在對待具體的教學問題的認識和處理上,那種時刻都要堅持的課改的原則和要求所帶來的壓力已經不足了,甚至于用不符合課改要求的一套來進行課堂教學,也沒有什么人出來加以制止;同時,功利性驅使著一些農村的學生和家長,農村家長們不熱心支持新課改,不僅希望學校和教師不要搞課改的那一套,甚至還要求老師們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到他們家里去為孩子們補課,一些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們迫于上面對高考升學率的壓力,對于下面的這些做法也就不再特別地去“關照”。這些問題對于新課程改革在農村的深入推進有一定阻礙作用,需要引起人們的足夠的重視。
由于農村學校管理實行以縣為主,減輕了鄉鎮一級政府的壓力,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首先是有些鄉鎮政府基本放棄了對教育的責任,由于對于教育的職能和責任的變化,特別是財政體制實現以縣為主后,一些鄉鎮政府的領導不把農村教育及其發展問題作為工作的一部分,在安排鄉鎮工作時一般也不把農村學校的工作列入其中,沒能有意識地為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進行輿論引導。其次是鄉鎮政府沒能協調好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為學校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農村學校在辦學中所產生的問題往往需要由鄉鎮政府出面幫助協調才能解決好。第三是鄉鎮政府沒能和農村學校一起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而農村學校的社會環境建設,離開鄉鎮政府的支持和協調就很難解決所遇過的問題。由于鄉鎮政府對于農村教育方面應該承擔的責任不明確,一些鄉鎮政府職能的缺失,直接影響了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
主題教育活動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存在問題一是在貫徹落實方面:對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是否存在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虛多實少,說一套做一套;是否存在對巡視巡察、督查督導等反饋問題敷衍整改、虛假整改;是否存在指導和推進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不夠,重點工作統籌推進不力等問題。
二是在調查研究方面:是否存在調研工作作風不實,不深入基層,圖形式、走過場,以會議代替調研、以電話代替調研、以上報材料代替調研問題。是否存在搞表演式督辦檢查、走秀式調研督辦等問題。
三是在服務群眾方面:是否存在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難辦、吃拿卡要;是否存在能力不足“不能為”、擔當不足“不敢為”、協同不夠“不作為""、履職不夠“慢作為"等問題,是否存在“認識不足、狀態不佳、辦法不多、相互推諉、質量不高"等方面的問題。
四是項目建設方面:是否存在變向搞“政績工程",假開工、假宣傳,看似熱鬧,但不落實;招投標工作弄虛作假,虛報冒領、套取挪用交通項目建設資金;是否存在對涉及資金、項目建設、行業監管、行政審批等重點領域及關鍵崗位風險防控措施不實,“放管服"改革放而不管等問題。
會議較xxxx年分別減少x%-x%,督查檢查考核事項減少50%以上的“三減"目標等問題。
六是在責任擔當方面:是否存在落實“三重一大"制度不嚴格,個別事項久議不決,凡事都要上級拍板、集體決策,避免自己擔責,矛盾層層往上報、層層不表態。
是否存在層層簽訂“責任狀"推卸責任,一簽了之,以“責任狀"代替責任落實的多,檢查督導的少等問題。
七是在監督執紀方面:是否存在斗爭精神不強,對身邊不良風氣和違紀違規問題,事不關已、高高掛起,聽之任之、知情不報、不說真話;是否存在監督手段單一,主動發現問題線索、上報問題線索少等問題。
二、方法步驟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自查整改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自查自糾、列出具體問題清單和整改措施階段1.自查自糾。
局機關各科室嚴格對照中央和中央紀委、省委三個文件,結合駐局紀檢監察組通知精神要求,以及巡察整改中有關作風方面的問題,開展x個月的自查自糾。
2.列出問題清單和整改措施。
局機關各科室要認真進行自查自糾,并根據自查情況,列出具體問題清單和針對性整改措施,形成書面材料,于x月x日前報局黨辦監察室,由黨辦監察室匯總后,x月x日之前報駐局紀檢監察組。
第二階段:徹底整改突出問題階段嚴格對照具體問題清單和整改措施,建立整改臺賬,逐條分解任務,逐項狠抓落實,一步一個腳印一抓到底,把問題整改到位,對涉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問題線索,要第一時間報局紀委,并向駐局紀檢監察組報告。
第三階段:牢固建立長效機制階段進一步制定和完善局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相關制度規定,切實改進思想和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改進工作機制制度,明確具體要求、具體舉措,防止問題反彈回潮,認真總結推廣整改過程中的好做法,上升為制度性成果并鞏固下來。
月x日前形成總結材料報駐局紀檢監察組。
三、工作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狠抓落實。
要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一項嚴肅而重大的政治任務,要及時召開支部會,傳達學習有關文件,部署自查整改工作。
機關各科室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要深入學習有關文件精神,認真做好自查整改工作,深刻認識著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帶頭做起改起,確保本部門自查整改工作順利進行。
二是要暢通信訪舉報渠道。
來自 fAnwen.chaZiDIAn.Com
要在局政務網站設立宣傳欄或“曝光臺”,廣泛開展宣傳和曝光。
局紀委設立舉報電話、信箱、郵箱,對干部群眾舉報的問題線索,凡件必查。
三是要嚴格督查追責問責。
工作專班要及時對各科室整改情況進行督導督查,對發現在自查整改工作中不認真,不負責、敷衍塞責的科室和個人,要嚴肅問責。
對在駐局紀檢監察組暗訪調查中發現的問題,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
農村教育比城鎮教育發展滯后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農村教育經費不足所致。因此,怎樣建立一套完善的農村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是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保證教育的公平性,實現其協調發展的關鍵。
教師的工資待遇是保證教師隊伍穩定以及教師工作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中央和省級財政部門加大扶持力度的辦法:由中央財政負擔國家級貧困縣,省級財政部門負擔該省省級貧困縣教師工資中超出當地財政支付能力的那一部分;而對于經濟發展最薄弱、人口稀少的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的工資,則可采取全部由中央和省級兩個部門共同負擔的辦法。這樣,農村教師工資拖欠問題才有可能徹底解決。
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是應當將一部分資源用于學校的房屋、教學設施和教學設備等硬件建設上。對此,國家應加以重視,制定有效的政策。比如,可以將改善農村學校教學條件所需經費納入政府預算,設立農村中小學校舍及教學基礎設施設備改造專項資金,并將其列入教育事業發展計劃之中。而各級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積極配合,將政策落實到位。比如,按規定給學校劃撥擴建、新建校舍所必須的土地,將??顚S玫馁Y金及時足額地發放下去,以保證農村學校硬件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通過國家采取必要措施,各級政府制定出可行方案,吸引高等師范院校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同時解決農村教師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問題,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加強農村在職教師的再培訓,注重提高教師的'教育素養和教學水平,全面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
目前,我國義務教育經費的分擔比例是:中央財政負擔2%,省地負擔11%,縣負擔9%,鄉鎮負擔78%。為確保對農村教育教育投入,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建立起以中央和省級政府為主的農村基礎教育投入體制是十分必要的。?3;另外,還應減少經費流動的中間層次,以防止經費在流動中被層層截留。
中國由于地理和歷史環境的原因,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在山區人地矛盾更為突出,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下,山里大量閑置的勞動力走出大山去城市務工來改變生活貧苦的狀況,由于沒有技術緊靠出賣勞力,收入微薄,僅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所需,無力將孩子帶在身邊,山里交通不便,大都是半年、一年、更有甚者幾年也不回來看孩子一次。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急需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平頂山魯山、郟縣和洛陽嵩縣是山區的典型代表,總體而言耕地面積不足,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于外出打工,是留守兒童較為普遍和嚴重的地區。
調查內容:xx山區農村留守兒童。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走訪、訪談。
調查時間:
一、調研背景。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在中國的農村、鄉鎮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背井離鄉涌入城市打工,隨之產生了一個群體――留守兒童。其中0-14歲孩子占據多數,他們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父母長年不在身邊,在其成長的過程中缺乏必需的關愛和管教,嚴重影響了孩子們身心健康,其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儼然成為了建設和諧社會上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河南是勞務工輸出大省,也是留守兒童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這些勞務工對中原經濟的崛起做出了貢獻,他們的生活水平也稍有提高,然而仍無力將孩子帶在身邊,社會各界對中原地區的這些留守兒童的關注度普遍不夠,以至于我們不忍看到的悲劇接連發生。為了深入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及存在的問題,我們挑選了河南山區的新密尖山、平頂山的魯山、郟縣,洛陽的嵩縣,深入學校對留守兒童做調研活動。
二、調研基本情況說明。
此次調研我們走訪小組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對新密市尖山鄉發放問卷77份,平頂山魯山、郟縣發放問卷347份,洛陽嵩縣德亭鎮、九店鄉發放問卷164份,共計的588名適齡兒童作為調查對象?;厥諉柧頂盗?50份。其中特別針對兒童關于留守原因,監護情況,學習、生活情況及需求,情感關系及需求等問題做了重點調研與訪談。
(1)留守兒童情況。
新密市尖山鄉留守兒童比例。
平頂山留守兒童比例。
嵩縣留守兒童比例。
72.7%。
76.4%。
71.4%。
表2-1受訪兒童中留守兒童比例。
而在對于這部分留守兒童的調研中發現,接近60%的留守兒童屬于父母均不在家的雙留守現象。平頂山山區留守兒童父母均不在家占57.6%;一個月回來一次占19.6%,多是半年或一年回來一次的占67.2%。一年以上占11.2%。嵩縣的因不少務工人員在洛陽周邊打工,多是父親外出母親在家照看孩子,不過均不在家也占了31.1%,一個月回來一次占45.1%,一年以上回來一次的占8.5%。
(2)留守兒童監護家庭教育問題。
在對各地區留守兒童現階段被監護情況的調研中發現,平頂山魯山和郟縣的留守兒童:由祖(外)父母照顧的占48.7%,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占30.5%,由哥哥姐姐或親戚照顧的占19.6%,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占1.8%,自己照顧自己的也有一定比例5.8%,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占4.3%。在與父母的聯系情況上不經常聯系的占據33%,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占23.2%。
根據這兩項數據顯示,有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存在嚴重情感缺失的情況,這部分孩子大多表現得孤僻,語言表達能力差,自卑,學習成績差等。
在與能夠與父母聯系的孩子中,被關心得最多的還是以學習,生活問題居多,占總數的51.9%,洛陽嵩縣的留守兒童比例較為分散其中詢問學習和生活的占27.4%。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今年我響應市委市府名師支教傳幫帶的號召,來到膠州四中,在一年的支教過程讓我們認識了四中的一草一木,了解四中教育的一點一滴,對于農村的高中教育有了新的認識,想將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報告如下:
農村高中的老師是很不容易的,他們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兢兢業業,但是有些問題讓他們無可奈何,與城區高中相比有這樣幾個問題:
與城區高中相比,農村教育在上班下班是很不方便的,在沒有學校班車的情況下,有車一族至少也需要半小時左右,沒車一族,就拿做公交車來說吧,比如:從南華苑開始坐車,就要先做206或者16,然后半道轉成6路,下了6路車還有大約10分鐘的路程,如果坐車非常順利,也幾乎1小時,如果加之等車時間,就有可能1各半小時至2小時,加入早上第一節有課,那就要6點就走,比起城區7:30,要浪費1個半小時在路上;萬一有個什么急事,打車都需要將近30元錢的;另外班主任看班,城區的班主任可能晚上熄燈后就可以回家,而農村的班主任特別是女班主任由于時間太晚就要睡在學校,甚至一周都不能回家;雖然現在很多都是有車一族,還有一個安全更值得重視,每天穿行于204國道,車水馬龍,不分心還好,分心時真讓人后怕。(何況每天有多少事情需要思考,需要及時解決,需要和平處理),而這一方面,農村教師沒有任何補助和特殊的照顧,依然毫無怨言地穿行于忙碌的工作和家庭之間。
除了交通,還有一個大的問題那就是吃飯問題,民以食為天,對于農村學校的老師,中午是沒法回家的,孩子要不送給老的,要不就是托管,不像有些單位中午伙食進行補貼,這一項農村學校是沒有,老師們都得自己掏錢的,一頓飯兩種平常的菜和一個饅頭就是5元錢,這是對教師進行優惠了,要改善生活一般就是接近10元了,現在一切從簡,說實話教師的福利也幾乎為零了,如果能每月給教師一定的補助,提供對教師的福利待遇。這樣更能提高教師的積極性。
我們今年一共來四中20多名支教教師,可見農村的教育嚴重師資不足,師資流失的原因:1.上班下班不方便,2.孩子上學不方便,3.城區教育機會多,4.職稱評上了該進城享福了……;現在擴招學生,造成了師資力量不足,而且很多老師的上課很不規范,嚴重缺乏培訓過關,有些已經評為高級的教師退居二線,不再兼任教學工作,這樣造成教學師資的匱乏,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招收新畢業教師之外,還要加強教師的培訓,做好傳幫帶,做好互助組的工作,實施獎罰政策,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對于教課成績不理想的老師要及時談話、鼓勵,做好組內的問題查找。
農村的教育不僅需要軟件的“扶持”,更需要硬件的“幫助”。政府應該給農村學校配備先進的教育教學設備,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學習和創新,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現在四中配備先進的講課儀,教師上課比以前的效率提高,讓很多課堂精彩綻放?,F在微課教學日新月異,如潮水般涌入課堂,但是現在我們沒有一個好的地方進行開發微課,一沒有高級的電子備課室,二沒有高級的電子閱覽室,也沒有高配置的微機室,這讓很多教師沒有開發微課和學習的機會,如果能得以配置,教育又會升一臺階。
由于農村學校,學生生源質量不高,因此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很多教師只是靠著吃老本生活,這樣就會抑制教學的前進,政府能夠多提供一些機會讓農村教師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學習相關的先進的理論知識,開采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添彩的“他山之石”,相信教師不會出現日久倦怠的思想,反而會時刻想著創新。
當然,這些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時間和資金,希望領導們重視,同時希望農村的教育能迎來美麗的春天。
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據8.8億人,相應的農村教育更應加強。為更好地了解農村教育現狀,我在假期通過走訪和詢問,對廣東地區的農村教育情況進行調查,發現農村教育出現如教育經費不足和學校負債嚴重等問題。
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農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農民對新知識的吸收及民主與法治的貫徹實行造成障礙。這不但是問題而且將是農村教育的危機。一、鄉村學校負債累累由于農村學生的學費難收齊,而教師的辦公經費又不足,很多農村學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有的學校為達到"普九標準"向私人借貸修建設施,等到新學年開始就從學雜費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債務。
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門不顧農村的現狀而要求一些小學、中學一定要達到"普九標準",這無異是在讓學校背負沉重的債務。更有些學校為應付上級的各種檢查,花費巨額的招待費。導致農村教育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艱難,有很多農村少年兒童無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機會,造成很多農村少年兒童"望學興嘆",以致不得不離開學校。農村學校的負債累累將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發展。
三、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問題多多鄉村學校任教的老師大多是民辦教師,他們的學歷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沒有經過正規的師范教育。根據規定要轉正參加培訓考試得花一筆不少的錢,由于地方財政支出有限,教師工資又難發齊,這給教師帶來沉重的負擔。而很多鄉村任教的教師還要承擔一些攤派,如修建公路、地方報紙的征訂,這些費用全都直接從教師工資中扣除,這些攤派根本就不同教師商量,猶如強盜攔路搶劫,這些做法直接損害了教師的利益。一方面當地??茙煼懂厴I生回鄉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師工資、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無力接收,另一方面沒有經過正規師范教育的民辦教師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對學生的引導及培養造成阻礙。這就導致教育資源被浪費,而少年兒童接受知識的領域變得越來越狹窄。
四、資源分配不公平在調查中,可以看到資源分配不公平的現象:各政府、電力、交通等機構擁有資源支配的權力,它們利用部門所掌握的權力最大限度地實現部門利益,或從財政分配計劃中優先得到所需資金,他們的辦公室及職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資源卻少之又少,何況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優先滿足,農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資源就非常有限,遠遠無法滿足農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農村中學中我看到一種現象:籃球場是黃泥地,足球場是一塊荒田,實驗室的儀器陳舊的難以利用。如此的設施怎么進行有效的教學呢?相反在城鎮的小學,教學活動多種多樣,體育設施和其它教學設備可以說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為什么?是資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使農村少年兒童處在教育資源非常短缺的環境中,而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不僅嚴重阻礙農村少年的發展而且使農村青年就業更難。
五、改變教育問題的策略據調查的情況,當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資金來辦鄉村教育,是不能滿足廣大農村青少年對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貧困地區由于財政吃緊還會挪用教育經費。為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我們要首先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迅速成立一個調查小組,查清鄉村小學、中學的負債狀況以及教師的工資問題,對因負債建校舍的,要通過財政撥款支付,使學校能較好地運轉;其次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放寬私人投資辦學,來補充政府投資教育的不足,建立一個機制對農村教育投資監督。再次,教育管理權限下放學校,增加學校的決策權,并向學校提供良好的辦學環境。
農村公路是公益性的公共基礎設施,是農村生產生活、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耙敫?,先修路”、“公路通,百業興”等諺語已經成為農村公路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農民生活中重要作用的集中體現和經驗總結。而農村公路在建設和養護的工程中遇到的問題又是加快鄉村公路的建設,對保證整體公路網的協調發展,促進農村乃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保障社會穩定的“攔路虎”。截至目前,我縣列養公路總里程703.499公里。其中:縣道99.839公里;鄉道158.02公里;村道:319.56公里。
(一)建設規劃問題。
農村公路發展的最終目的是造福農民百姓,而目前農村公路的建設卻缺乏科學規劃指導,行業管理薄弱,技術政策不盡合理,投資效率不高。直接導致的問題就是現在農村公路建設中還存在著片面追求數量、追求“黑色化”的現象。有的路基、路面和構造物標準過低,造成路面過早破壞,抗災能力弱,不僅“暢”的問題沒有解決,“通”的問題也得不到保證;有的只注重主體質量,而忽視了邊溝、排水等附屬設施的質量,尤其是遇到災害,立刻出現損毀嚴重現象;還有的農村公路沒有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和警告標志,公路的安全隱患相當嚴重。
(二)建設資金問題。
我國的農村公路之所以落后,總量不足和質量不高,根本原因還是長期缺少穩定、充足的建設資金來源。目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主要以國家投資為主,其中包括財政轉移支付、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財政撥款、國債專項資金、車購稅專項資金和相關交通部門征收的各種交通規費資金。但僅靠國家補助資金,對于日益增多的農村公路建設km數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效果十分有限。再加上縣、鄉公路體制本身固有的缺陷,管錢的管不了人,管人的管不了錢,公路管理機構自身無法控制人員進入,因而人員不斷增多,包袱越來越重,擠占了大量的公路建設相關費用,建設資金更是捉襟見肘,使農村公路的建設速度難以快速發展。
(三)施工質量問題。
近年來,隨著農村公路建設、管養的投入逐漸加大,建設范圍逐漸變廣?;鶎蛹夹g力量跟不上,部分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出現了施工質量問題,例如:(1)不按圖施工。雖有設計圖,但很少有施工企業嚴格按圖施工,所有的勘測工作形同虛設,白白浪費了納稅人的錢;(2)路面基層層厚度不足,達不到設計和規范要求,有的厚度與設計相差甚遠,若進行質量評定,直接列為不合格;(3)路面基層層強度低,達不到設計要求,早期損壞嚴重,大面積表面泛砂,導致瀝青面層無法鋪筑,即使勉強鋪筑,瀝青面層較大面積發生開裂、推移,無法保證使用質量;(4)瀝青面層厚度縮水嚴重,局部過早損壞,過早出現坑槽;(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粗放,工藝水平低,導致早期開裂、斷板現象嚴重;(6)施工機械完好率差,施工機械大多數是從重點項目上淘汰下來的,難以保證工程質量。
(四)后期養護問題。
養護隊伍不穩定,養護人員的素質偏低。
雖然各鄉鎮按照要求組織了養護人員進行道路養護道路養護,但現有養護人員因工資較低,大多數人員年齡偏大,有的甚至是超過60歲的老年人,無法勝任養護工作(一般每個養護人員承擔的養護里程為3-4km3.5米的水泥混凝土路),無法保證養護質量,更無從談起提高養護水平,因此,養護水平和養護質量都無法得到保證,就這樣也不能穩定,經常性出現人員交替現象,形成一種散兵作戰態勢。養護資金存在著缺口。
根據省委要求,對縣級道路補助為45萬元/km*年,鄉道20萬元/km*年,而村道為10萬元/km*年。以上資金僅僅能維持基本的養護人員工資,有的還存在缺口,管理人員及相應的設備資金也無法落實,而對農村公路農村公路出現的基本病害根本無法進行維修,難以維持道路的路況穩定,如此發展則必將造成新一輪的農村公路建設,也必將造成新一輪資金的加大投入,這樣既造成了資金的浪費也給百姓的安全出行帶來了不便。
群眾愛路、護路、管路意識淡薄。
過去農民群眾普遍認為農村公路養護是交通部門的事。原先一提到建橋、修路,就認為是交通部門的事?,F在好些,但各鄉鎮普遍認為只要完成了農村公路建設,把路鋪到百姓家門前,就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剩下的就交給交通部門了。但養護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更有的認為現在建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本就不需要養護,要是養護也是白白的浪費財力、物力、人力。而沿線的百姓,有的公共服務意識、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只圖自家涼曬糧、草的方便,把水泥混凝土路面作為臨時打谷曬場的大好場所,經常把各種堆積物都堆在路邊,有的更是占道堆放,從而給行人和車輛的出行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一)建設規劃問題。
1.農村公路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從實際需要規劃、設計和建設。規劃和設計,要堅持科學、合理、實用、符合發展、省錢省力的原則,堅持綜合、協調、平衡的原則,道路建設同時要同步規劃兩側景觀,改善周邊生態環境,盡力避免農村公路建設的重復和紊亂,嚴禁鄉村公路建設不切實際、貪大求洋和建而無用。不能浪費資金走向,一定要做到“規劃先行,寧慢勿亂”。
2.選擇合理線形和技術標準,不隨意征用農民宅基地和耕地,盡可能利用已有土源和料場,不亂采亂挖。要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群眾的決策和行動主體作用,多方協調,切實減少地方配套工作的難度,努力解決由于農村公路建設造成的鄉村債務、征地拆遷補助偏低和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問題。
(二)建設資金問題。
1.鼓勵社會籌資、企業贊助、個人捐資等方式,切實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農村社區為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渠道的籌資機制。
2.繼續深化農村公路建設融資問題的研究,創新工作思路,走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籌措的路子,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進一步完善“國家投一點、地方籌一點、社會捐一點、群眾出一點”的“四點”辦法,形成在公共財政框架下,政府投入為主導、農民積極籌資投勞、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資體制,營造千軍萬馬抓農村公路建設的濃厚氛圍。
3.要建立健全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管理制度,保證國家補助資金真正用到農村公路建設中去,防止中間截留和挪用。地方政府安排的建設資金應當足額按時到位,不得留有資金缺口,并按照工程建設進度分期支付。其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情況,應向公路沿線鄉(鎮)村定期進行公示,加強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的社會監督。
(三)施工質量問題。
農村公路建設技術標準不高,但是質量要求絕不能降低。如果在質量上出了問題,“民心工程”就變成了“傷心工程”。各級交通主管部門一定要處理好質量與進度的關系,“寧可慢一點,也要好一點”,決不能留下質量隱患。要認真履行好行業管理職能,健全質量保證體系,落實質量責任制。要充分發揮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的作用,發動群眾積極參與質量監督,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四)后期養護問題。
要對農村公路實行長期有效的管理,必須根據《公路法》規定和交通部《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理順關系,明確責任??h境公路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以縣為主,鄉村配合的原則,形成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養護管理體系。讓廣大農民群眾成為鄉村公路養護管理的主體。農民是農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要將廣大農民群眾擺在農村公路建、養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實現民路民建、民養、民管、民享,有利于農村公路養護事業的健康發展。交通主管部門并向鄉鎮派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技術人員,負責轄區內農村公路的建設、養護、管理工作。同時,縣級公路管理機構應做好行業管理工作,充當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監護人,著重做好養護質量的考核、養護管理人員業務技術指導培訓及協調管理工作,使農村公路有效達到建管養運安一體化發展的總體要求。
總之,抓好農村交通建設,進一步擴大通鄉、通村道路覆蓋率,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農村資源開發和產業結構調整,改善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扎實推進建設小康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是促進農村公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個重要環節。為全面提升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提高農村公路路況質量和路網服務功能,服務全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根據《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實施辦法》,2014年度,我單位積極貫徹落實縣人民政府及上級交通部門有關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指。
示精神,采取有效措施,統一領導、分級責任,把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放到農村工作重要位置來抓,較好地完成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任務?,F將2014年上半年度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如下:
進入2014年以來,我縣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緊緊抓住大力加強經濟建設這個戰略機遇,加速了聯盟建設步伐,著力加強交通發展總體目標、長遠規劃和戰略步驟的研究,大力建設公路主骨架,延伸通鄉公路??h鄉公路油路化步伐在加快、村寨通達能力逐漸改善、縣域客貨運流量大幅度增長。道路交通從量上看,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國道、省道為主干道,縣鄉道為主體,鄉村道為基礎,縱橫交錯貫穿南北東西,連接國際大通道的交通網絡。
為基本建立符合我縣農村實際和社會主義市場要求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制和運行機制,保障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和正常使用,實現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正?;鸵幏痘?,成立了由縣交通局局長任組長,分管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副局長任副組長,各鄉(鎮)農村公路養護站為成員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領導機構,負責全縣農村公路管理工作。由于建立了強有力的組織機構,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切實加強我縣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實現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規范化,根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及縣人民政府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簽定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責任書》等有關文件精神,我單位組織相關部門定期、不定期對全縣農村公路進行檢查和抽查,對檢查和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反饋并按要求限期進行整改。各鄉(鎮)能按照《責任書》的要求逐一落實,群眾對農村公路養護積極日益提高,養護質量有明顯改善?;緲淞⒘恕叭嗣窆啡嗣耩B、養好公路為人民”的思想,我縣農村公路養護水平不斷提升。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養護措施,從而較好的解決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失管失養問題,確保我縣農村公路級級有人管,條條有人養。
隨著公路使用年限增長及車流量增大等眾多因素,轄區農村公路出現不同程度損壞現象,為進一步改善農村公路通行環境,由公路局安排技術人員對需要大中修的農村公路進行實地測量,并根據設計預算結果,報上級交通部門審批后組織實施。農村大中修工程已全部完工,2014年中小修工程正在上報。根據《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省補資金應全部用于養護工程,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之規定,我單位報請縣人民政府批準,委托審計局對撥入的省補資金進行審計,省補資金沒有發生擠占和挪用的現象,做到了??顚S?。
管養好農村公路,提高路況質量,為道路交通運輸提供安全、舒適、快捷、高效的道路條件,是管理養護者的主要職責。為進一步提高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質量,年初我單位開始對全縣10個鄉(鎮)分管交通工作的黨政領導及農村公路管理站負責人進行農村公路養護質量培訓,培訓采取聽講座及實地觀摩方式進行。通過培訓,使參會人員得到感性認識,增強了業務知識,為指導農村公路養護工作打下基礎。
我單位認真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及地區交通主管部門關于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指示精神,查缺補漏、規范完善、大膽創新,一步步地把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推向深入,結合我縣的實際經常開展農村公路養護宣傳,充分調動廣大人民愛路、護路的意識。教育農牧民朋友樹立愛護好自己家門前的路的思想。使全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步入“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考核、統一撥付”的良性軌道。盡管我縣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省、地區的要求和全縣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一是鄉(鎮)對道路的需求認識不一。老百姓迫切希望盡快將道路修建好,帶動老百姓脫貧致富,養護積極性高,由于我縣縣道道路條件相對優越,養護積極性相對較差。二是由于我縣農村公路路線長、等級低。每年雨季都有大量塌方、水毀等工程保通難度大,資金缺口大,資金難以籌措。下一步,我們將從三個方面重點努力:
一是在農村公路的養護可以采取不同的養護方式,對人口密集路段,采取經常性養護方式,對于人煙稀少,戈壁、荒山的路線或路段,可以采取季節性或突擊性養護方式。
二是根據我縣氣候情況、路況制定沿路鄉(鎮)村道路維護計劃,組織每年不少于兩次對路肩、路埂、邊坡、涵洞的修整、養護。
疏通。
三是當發生公路水毀、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時,立即與沿線鄉(鎮)場人民政府協商,組織農牧民進行搶修,保證交通安全,并盡快疏通便道,維持交通運行。
四是選好重點,以點帶面;選擇一個管養農村公路較為重視的鄉(鎮)進行試點,充分調動農民、基層工作者、牧民的積極性,建立鄉村示范路、亮點路,組織其它鄉(鎮)參觀學習,起到。
以點帶面,激勵先進,鼓勵后進的作用,以便農村公路取得實質性發展。
截至目前,我縣農村公路總里程為1185.6公里,其中:縣道。
69.8公里,鄉道434公里,村道654.4公里,專用路27.4公里。全縣農村公路二級公路60.8公里,占農村公路5%;三級公路172公里,占農村公路15%;四級公路942公里,占農村公路79%;等外公路10.8公里,占農村公路1%,農村公路四級路比重高,等級偏低,影響農村公路承載能力。
目前,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主要來源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省級交通主管部門統籌安排的農村公路養護工程經費和養護經費;三是縣財政列支的年度日常養護經費,按照全縣農村公路里程計算。
目前,我縣農村公路的養護只局限于路面簡單的清掃、路肩培護和排水溝疏通,對局部損壞嚴重的地段進行維修墊鋪。造成養護水平不高的原因,一是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村公路養護工作進行技術指導;二是各鄉鎮道路養護管理工作都是臨時聘用地方群眾進行日常保潔,鄉鎮地方道路管養所管理及養護人員頻繁更換;三是養護人員對農村公路管養意識淡薄,缺乏系統的養護技能培訓;四是由于資金原因,養護設備不能及時更新,養護水平低下。
農村公路尤其是鄉、村級公路排水不暢、積水路段較多。造成農村公路的排水設施不完善的原因:一是農村道路排水設施設計標準不高,不能滿足特殊天氣下排水量需求。二是排水設施管養不到位,長時間無人管理造成排水設施的淤塞,遇到大的雨水無法及時排泄。三是在道路建設過程中缺乏排水設施規劃,主要表現過村段、低洼段等,由于無排水設施,遇到大雨、急雨時,路面沒入水中就成了必然。
我縣是山區縣,農村公路臨水臨崖、急彎陡坡路段較多,近年來我縣實施了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對一些路段進行了治理,但山區危險路段較多,一些路段還存在安全設置不齊全的問題,影響通行安全。
農村公路建成后,一些道路兩端路口缺少必要的限行標志及限高限寬設施,時有大型運輸車輛駛入農村道路。由于農村公路建設標準較低,不適合通行大型運輸車輛,加重了對農村公路的損害。
(一)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幼兒時期最有利的教育環境就是完整的家庭結構,融洽和諧的親子關系才有利于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在實施家庭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家長處于重要地位,起著主導作用,家長的教育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決定著家庭教育的優劣成敗,所以家長必須提高自己的身體、心理、文化、道德和教育觀念等方面的素養。一方面家長應該盡量增加親子溝通,經常與子女通過電話溝通,進行日常的情感交流,應多鼓勵孩子優秀的表現,要多關心子女的生活情況和心理發展情況,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不應該把責任全部推卸給幼兒園和教師,而忽略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作為祖輩監護人的老人們,由于家務的繁重忽視了對留守幼兒的教育,祖輩監護人和臨時監護人在勞作之后的閑余時間應多向幼兒的教師學習正確的教育方法,全力配合幼兒園和教師,經常與幼兒園教師溝通了解幼兒的在園情況,要盡量做到家園合作,以保證幼兒在幼兒園的受教育質量。
(二)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方式。
為了彌補留守幼兒的情感缺失,一是要保證足夠的親子時間,如果可以盡量在工作閑余時間多和子女相處,讓其感受到家的溫暖。二是在溝通的內容上,要關心的是子女內心的想法,讓子女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和家庭的溫馨。這對留守幼兒心理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除了與子女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外,還要與子女的監護人、教師保持經常性的聯系,一起商議正確的適用于留守幼兒的教育方式,確保留守幼兒從小就能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三是監護人要多與留守幼兒進行溝通,了解幼兒的想法,多給與她們以關愛,與幼兒的教師保持聯系,并及時把幼兒的情況匯報給幼兒家長。
(三)慎重選定監護人。
學齡前階段的幼兒處于他律階段,需要監護人格外的照看,這關系到子女習慣養成,興趣培養,營養健康,身心發展等多方面,所以家長在選擇監護人的時候一定要多方面考慮。同時重視非父母看護人的家庭教育問題,留守幼兒的家庭教育問題和隔代教育問題在農村較為顯著,這是由農村特定的社會歷史環境和經濟條件所決定的,應引起政府、社區、學校、家長等的重視。一方面期望能夠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另一方面呼吁農村家長在外出務工求得生存發展的同時,能兼顧到子女教育問題,可以選擇就近打工或父母留一方在家等。社區盡量多提供一些可供幼兒使用的公共服務設施,如活動場所、器材、玩具等等,創設和諧的氣氛,為幼兒營造安全、充滿關愛的環境。
(四)呼吁全社會關愛留守幼兒。
留守幼兒正處于一個需要關愛和照顧的年齡階段,全社會都有責任來關愛留守幼兒和他們的成長。在政府各部門的支持下,借助媒體的力量來引起更多人對留守幼兒的關注,發動專業人士對監護人組織培訓,進行幼兒安全、營養、疾病等方面知識的宣傳、普及;我們大學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深入農村地區實踐,為他們帶來先進的教育資源,使留守幼兒更多的與社會相接觸,不再生活在閉塞的環境里,使他們幼小的心靈能夠感受到社會各界帶來的溫馨和關愛。
(五)采取多種形式普及幼兒家庭教育知識,樹立現代家庭教育觀念,形成科學教育方法。
父母的家庭教育觀念是教育行為的基礎,直接影響對子女教育目標、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采用,與兒童的發展更是息息相關,故幼兒家長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是重中之重。要利用幼兒園自身資源和潛力,以農村幼兒園為中心,宣傳幼兒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識,幫助家長樹立現代教育觀、兒童觀、親子觀,學習幼兒養護、保健、個性培養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要借助此平臺,加強家長與幼兒園的溝通與理解。要規范圖書、電視、音像等傳媒在家庭教育內容上的科學性和系統性,使這種最常用的教育途徑發揮最大的功效。要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因為社區中積極向上、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圍,有助于現代教育理念的熏陶,從而最終形成幼兒園、家長、社區三維家庭教育網絡。
(六)促進家園合作。
家園合作是現代教育所必須的,對幼兒發展尤為重要。關注幼兒教師素質,增加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全力調動幼兒教師對家庭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制定合乎家長需要的家庭教育指導方案,使家長每次活動必有收獲等也非常重要。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的這一極其細微而復雜的任務?!庇變簣@要抓住一切機會與家長溝通交流,擔負起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的重任,促進農村家庭教育的發展。
(七)建立家長工作坊,定期召開家長專題討論會。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組織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具體包括家長學校、家庭教育咨詢站、親子學苑和家長工作坊等二家長工作坊作為一種全新的輔導形式,由于其具有理念先進、組織合理和方法靈活等特點,正在成為一種重要的輔導形式。家長工作坊應根據家長的特點、地區情況和幼兒發展的需要等,對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輔導,如父母能力提升訓練營、親子活動工作坊、早期閱讀工作坊、焦點短期問題解決工作坊等,由于家長工作坊具有培養目標具體、指導示范明確、有同伴群體的支持和凝聚力等優勢,因而可以有效提高農村幼兒家長的教育水平。
傳統的'家長會大都是由幼兒園向家長單方發出信息,而在家長討論會上,家長們針對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探討,可以暢所欲言,討論的主題包括如何幫助孩子擺脫自我中心、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何改善孩子的睡眠狀況、孩子看電視的狀況、孩子和同伴交往的狀況、孩子的文明禮儀狀況、孩子的身體發育問題、家庭教育環境的布置等。該方式有利于幫助家長克服倦怠感和無力感,使家長更容易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從他人那里獲得啟發,從而在培養子女方面樹立自信心。
(八)確立幼兒園開放日。
(九)組織專家開展系列講座。
農村家長迫切需要掌握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策略和處理具體問題的方法,通過開展系列專題講座,可以向家長傳授系統的幼兒教育知識,如幼兒的心理特點、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幼兒的道德發展特點、幼兒的常見疾病及預防、如何為孩子選擇玩具、如何表揚孩子、批評孩子的方法和藝術、如何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如何發揮父親角色的作用、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創設家庭教育環境、如何發展幼兒的智力、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的策略和方法等。針對農村家長的實際情況,講座應以傳授可操作的方法為主,通過淺顯的語言和事例,讓農村幼兒家長能夠接受并掌握。
百年大計,育人為本。加強農村地區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有利于促進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幫助農村家長更新觀念,讓他們掌握科學的方法和策略,從而促進農村幼兒的健康發展。
摘要:重慶新課改實施近三年以來,高中物理學科的改革雖有進展,但實質性的大變革不多,現行高考制度和教師的傳統教學習慣阻礙了新課改的有效實施。教師可以從充分認識新課改、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和大膽嘗試改革三個方面進行調整,以快速適應新課改,并推動它在重慶更加有效地實施。
調研時間:
調研地點:
調研對象(印章):
調研目的: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著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我們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最近又提出了要在20xx年之前把我國建設成為教育大國的計劃。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較多。據統計:我國有80%的學生是在農村接受中小學教育的,這些學生的素質會影響到我國整體學生的素質,而農村的教育條件、教學水平等在總體上都低于城鎮學校,因此,農村的中小學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我的家鄉河北省昌黎縣荒佃莊鎮(村)與省內其他農村地區相比,經濟條件相對較好,地區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地的教育狀況即人才狀況。為了了解家鄉中小學的教育狀況,暑假期間,我來到坐落于荒佃莊鎮的一所小學——荒佃莊中心小學、一所初級中學——周慶恩中學,以及一所高級中學——昌黎縣第九中學進行了實地調研,現將此次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實施,國家對農村中小學投資力度加大,農村中小學教育現狀比以前有所改善,農村中小學的整體面貌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校舍上,基本上改為教學樓,寬敞明亮,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優良的學習環境;其次是教學的硬件設施上,擁有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第三是在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教育經費短缺,師資水平不高,應試教育制度依舊,學生自身素質低以及生源不斷流失等,情況令人擔憂。
國家投入到教育事業的經費,大部分還是用于城市重點學校的發展上,農村學校的教育經費很是不足。在調研過程中,這三所學校的校長們表示,由于資金不足,學?;A設施情況不是十分樂觀。
1、雖然基本上都有相應的教學樓,但廁所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由于農村衛生條件制約,廁所大部分置于樓外,且距離教學樓較遠,蹲位又很少(基本在十個左右),對全校那么多師生來說,上廁所也是一種困難。
2、體育設施總體不夠,最好的學校所有的也只是籃球架四副,乒乓球臺二張,單、雙杠幾幅而已,部分體育設施存在著安全隱患。而根據調研知,各學校操場也沒有綠化。
3、實驗設施較少,只有一到兩個實驗室?;緵]有音樂教學設施。
4、雖然學校配置上了電腦和多媒體設備(每所學校有一到兩個多媒體教室),卻因無法滿足教師準備課件所需的資金而使那些電腦基本閑置,這和城市學校里每個教室配置多媒體設備,每位老師配置一臺電腦的水平相差甚遠。
5、圖書量為1000冊左右,大部分是一些較為破舊、久未更新的書刊、過期的雜志等。
1、師資水平低。
都說一個好學校不能沒有好老師。而農村中小學的教師隊伍中,根本沒有所謂的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等優秀教師,而剛畢業分配來的年輕老師,在鍛煉一兩年后馬上被較大的學校挖走,農村學校成為了新教師的"練兵場"。在這種情況下,面對目前的教育改革,老師們顯得力不從心。試想,這樣的一支隊伍承擔著培養新型人才的艱巨任務,談何容易,而為了緩解老師的壓力,學校不得不聘請代課教師,然而最終結果就是導致教學質量變得較差。
2、教師負擔重。
在我們農村中小學中,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這種原始落后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3、教師培訓落后。
農村中小學教師仍是以"經驗型"、"辛苦型"為主,缺乏"研究型"、"創造型"的教師。新課程強調學科教學內容要具有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綜合性,教師傳統的專業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實施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教師必須加強培訓、自學自研,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由于學校學習資源的限制,教師外出培訓成果在校內得不到鞏固練習和及時消化理解,不能內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現培訓成果的流失。教師自學自研的落后嚴重影響了教師專業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
在所調研的三所學校的老師、學生中,有80%的人對當前的應試教育制度提出強烈不滿:學生要考得高,而老師更要教得出色,雙方壓力非常大!現行的素質教育只限于口頭上喊喊,而實際行動仍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的思想以深深的禁錮著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但家長和社會則過分看重于學生的成績和學校的教學結果,導致縣鎮教育部門對學校和老師們定指標、下任務,根據期末統考、會考的成績來對學校和老師進行考核,排名次,考得不好的學校的校長和老師會受到通報批評,影響獎金發放、評模,晉級等。
學生們每天不僅要完成應有的作業,還得去死記硬背那些乏味的課本知識,這種情況下,學校就成了個"讀死書"的場所,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限于一個狹窄的范圍內,得不到充分的鍛煉,導致大部分人高分低能,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
在調研中我了解到,在學生的生活環境中存在著諸多因素影響農村教育的發展。農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條件的制約,普遍存在著接受學前教育很不規范的現象,絕大多數幼兒只接受一年的學前教育就進入小學,錯過了幼兒智力發展的最佳期,造成學生發展很不均衡。農村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導致學生較為任性,在學校里表現得自由散漫,不遵守學校的制度,不尊重老師;許多中小學生,迷戀于網吧,一些染上網癮的學生經常逃學,甚至夜不歸宿,長此以往只好退學回家。農村的優秀學生都流失到城市重點中小學,在生源上,農村的學生要比較差些。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條件較好的家長為了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不惜花大價錢送孩子進城讀書,而家庭條件較差的家長也因看到上學沒有好出路,讓孩子初中畢業就回家勞動,更有甚者,小學便輟學回家。農村學校的生源嚴重流失,這給學校的教學帶來很大影響,制約其發展。
這次調研中,我主要了解了以上四個問題,就此,我提出以下的解決建議:
每年國家在教育事業上的投入都相當可觀,但不難得知,這些資金中絕大多數被用在了城市重點學校的建設上,農村學校少之又少。所以為改變這種現象,各級教育部門應該成立專門機構,對資金的流向、用途進行專門監督管理,堅決杜絕發放過程中的克扣、偏流現象,確保經費合理分配。同時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并且政策盡可能向薄弱、偏遠的農村中小學地區傾斜。定額、定時、定量地通過銀行將鄉村教育的經費劃撥給鄉鎮學校,這樣可避免教育經費在多個中間環節的截留現象,又可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穩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時,購置必需的教育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使村辦中小學辦學條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只有這樣,農村的教育事業才會有資金的保障,才會慢慢發展起來!
老師應該盡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在最少的考試訓練下發揮學生的最大潛力。學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課程,恢復音體美課程,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不至于成為"書呆子"。讓學生的包袱減輕,老師的壓力減小,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與學的工作,為以后素質教育的實施鋪平道路。
只有教師隊伍強大了,學校的教學水平才能提高,農村的教育狀況才能改善。上級教育部門應統籌下級教師分配情況,對需要老師的學校及時補充,而且要確保他們在學校任職的時限,不能中途轉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注重教師培訓的經常性,創造條件和機會使農村中小學教師能夠參加繼續教育。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有所完善,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責任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梢允箤W生認識到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保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課時,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農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質教育管理水平。打破學校之間的嚴格界限,實行跨校兼課,體、音、美教師到不同學校授課,讓校校有歌聲、校校有球聲、校校有繪畫。激勵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
對于學生流失輟學嚴重的問題,學校必須改善自身的教學環境和教育成果,以好的成績讓學生家長信服。同時學校加強宣傳力度,對自己進行全方面的宣傳,和其他學校對比,講清利弊,使那些盲目擇校的家長們有更清楚的認識。對家庭條件差的學生,校方應盡力呼吁社會力量去幫助他們,老師應經常到學生家中走訪,對留守兒童、隔代撫養所產生的問題應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打消學生家長因缺錢讓孩子輟學的念頭。只有學校提高自身的實力,才能保住生源,使農村中小學更加健康發展!
鄧小平同志曾說過:"忽視教育的領導者,是缺乏遠見的不成熟的領導者,就領導不了現代化建設,各級領導要像抓好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A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今天的學生到了將來就是建設現代化的中堅力量。不要"偏心",抓好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刻不容緩!
感謝學校給了我一個了解農村中小學教育狀況機會,感謝家鄉中小學校的配合,我對家鄉農村中小學教育狀況有了一個深層次的了解,農村教育狀況不容樂觀,必須抓緊解決資金問題和提高教師隊伍的水平,這樣,其他問題才會迎刃而解,農村教育才會走上素質教育之路。
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大約為8.8億,所以相應的農村教育就更應加強。盡管中央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的重視及投入,但仍遠遠不足改變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
在此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走訪了壽光市的部分農村。通過與村民們的交談和調查問卷,我們對壽光市的農村教育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一)、教師結構失調,教學質量嚴重滑坡。
目前,城鄉教育不斷拉大。由于絕大多數農村教師工資、待遇比城市教師低,工作條件也比城市教師差,所以,有文憑、素質高的教師都奔向了大城市,致使農村中青年教師流失嚴重。中青年優秀教師的外流直接導致農村教師隊伍結構失調。授課教師的素質不夠高,缺乏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相應的教育理論知識,這就使得他們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只能“照本宣科”,所傳授的知識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因此,嚴重影響了教學的質量。
(二)、教學設施落后,辦學條件較差。
從調查中發現,26.7%的村民認為農村教育問題主要在于學校教學條件差。確實,從整體上看,農村中小學的硬件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不少農村中小學既沒有電腦、語音教室等先進的教學設備,也沒有圖書館和實驗室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場所。有的學校雖然有了,但它們的作用卻很難發揮出來。圖書館的圖書幾乎是擺設,難得對學生開放;實驗室設備簡陋,幾乎不能做實驗。
(三)、農村家長素質偏低。
農村家長的學歷普遍較低,文化底蘊差,大多數農村家庭很少看得見紙筆和書籍,大部分家長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功課。農村中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較少,許多家長閑時不看書讀報,而是沉湎于喝酒、搓麻將、打撲克,給子女的學習和成長帶來了較為消極的影響。
(四)、家庭教育方法不當。
有的家長信奉“棍棒出孝子”的說法,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非常粗暴,經常打罵、懲罰孩子,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家長則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而對孩子的學習卻很少過問。
(五)、家庭成員中對子女教育的觀念不統一。
農村家庭中幾代同堂的情況較多,在教育子女的觀念上存在嚴重分歧,祖父母的寵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對立的局面。有的農村家庭是父母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賺錢,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給另一方。此外,由于農村家長外出打工較多,家庭隔代教育的現象比較嚴重,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許多負面影響。
(六)、青少年的厭學思想。
由于大部分農村經濟欠發達,缺乏文化氛圍,群眾沒有愛學習的.風氣,暫時的利益在農村群眾心中占據了主要位置,普遍崇尚物質利益的現象對廣大青少年身心的成長造成了負面的影響,致使許多中小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主觀上沒有對學習的渴望,不思進取,再受客觀條件的制約,起初就沒有好的開始,課程越缺越多,最后跟不上就只有輟學了。但是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會有許多農村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脫穎而出,同樣的環境得到不同的結果,差別就在于學生是否肯勤學好問,積極進取了。
針對我們對部分農戶的走訪和調查所發現的幾個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一支高質量的農村教育師資隊伍。
千秋基業,教育為本。硬件只是教育發展的外部條件,教師的素質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世界上的名牌大學也好,國內的一些名校也罷,都是建立在名師的基礎上的。而目前農村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師資隊伍的補充和教師素質的提高。
為此,地方政府首先要制定優惠政策、完善教師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優秀的師范畢業生到農村工作。其次,要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和教師聘任制度。再次,就是要鼓勵城鎮教師到農村中小學任教,并把它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條件之一。
(二)、改善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
當地政府應加大對農村中小學的教育投入,要將投入資金切實落到實處。盡量縮小農村與城市學校的差距,給農村學生一個更好的學習成長的空間。
(三)、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有關部門要加強農村家長學校的建設,組織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動,大力宣傳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導形成科學的、關愛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把家長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使家長重視孩子的思想素質、心理素質等非智力因素培養,促進家庭形成良好教育環境,使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健康地成長。此外,學校也要向家長介紹、講解一些實實在在的家教知識、家教理論。
(四)、增強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圍。
要向農村家長推薦優秀的家庭教育報刊,建議家長訂一兩份有益智力的報刊雜志,作為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的資料,培養孩子對讀書的興趣,增強家庭的文化氛圍。
(五)、改變家長傳統的就業觀和人才觀。
要著力改變家長片面的就業觀和人才觀,讓家長擁有長遠眼光,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教育,全面提高孩子德、智、體等各方面的素質。
(六)、加強農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題和對象,又處于思想的成長階段,本身具有較強的能動性,如果學生主觀上就不愿意讀書,那么就算是有再好的老師、教學設備再完善的學校也無濟于事,因此加強農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改變農村教育狀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又是農業大國。農村教育發展的好壞對國家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把它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上,重視農村教育的發展。
為切實加強我縣農村公路工程建設工作的領導,有效地實現對各施工項目的工程進度、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監控,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我縣農村公路建設任務,根據國家現行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并結合我縣農村公路建設管理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工作實施方案。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民辦實事為宗旨,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出發點,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人民群眾創造安全、便捷的交通環境為目標,完善我縣道路網絡,全面加快我縣農村公路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協調發展。
成立2020年賓陽縣交通運輸局農村公路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覃旭珍????縣交通運輸局局長。
副組長:歐魯斌????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黃??威????縣公路管理所所長。
成??員:莫??成????縣交通運輸局辦公室主任。
關忠業????縣公路管理所副所長。
????????????蒙??敦????縣公路管理所副所長?。
李小蘭????縣交通運輸局財務股股長。
曾偉紅????縣交通運輸局財務股副股長。
覃文娟????縣交通運輸局財務股副股長。
黃清波????縣交通運輸局辦公室副主任。
蔣京男????縣公路管理所辦公室主任。
韋治新????縣公路管理所綜合股股長。
韋衛華????縣公路管理所工程股股長。
韋天化????縣公路管理所養護股副股長。
盧宣珊????縣公路管理所工程師。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歐魯斌同志兼任,副主任由黃威、蒙敦同志兼任。辦公室主要職責:負責我縣2020年農村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項目報審、工程招投標、工程建設管理、資金籌措和組織工程竣工驗收等工作。
賓陽縣農村公路工程建設辦公室下設5個工作組,各工作組人員及主要職責如下:
(一)前期工作組。
組長:歐魯斌,副組長:黃威。成員:關忠業、蒙敦、韋治新、韋衛華。主要職責:負責我縣農村公路建設項目規劃、項目報審、設計審核、工程招投標(上限控制價編制、審計以及采購申請)等前期工作。
(二)工作協調組。
組長:歐魯斌,副組長:黃威,成員:關忠業、蒙敦。主要職責:負責聯系鄉鎮、村委協調解決工程建設占地、拆遷等工作,以及對外聯系,協調工程建設涉及的有關部門工作。
(三)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組。
組長:歐魯斌。副組長:黃威。下設三個質量安全監督小組,第一小組長由黃威同志擔任,組員為:韋衛華、盧宣珊、陳增祿;第二小組長由關忠業同志擔任,組員為:韋天化、宋少義;第三小組長由蒙敦同志擔任,組員為:韋治新、阮小斌、丁振華。各監督小組監督的工程項目由我局農村公路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按具體情況進行劃分(如按地域、工程量、里程等),工程項目所在地的干部或群眾1-2名代表協助監管。監督組主要工作職責:負責2020年農村公路工程建設管理、工程進度計劃安排、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總結、工程計量、變更審核,以及工程有關資料收集、歸檔等工作;負責2020年農村公路建設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組織召開安全生產會議、安全生產資料收集、歸檔以及組織工程項目質量鑒定等工作。
(四)財務管理組。
組長:李小蘭,成員:曾偉紅、覃文娟。主要職責:嚴格按照財務管理規定和南寧市有關財務管理要求開展財務管理工作,負責2020年農村公路工程建設資金籌措,資金使用管理,資金申請、工程款審核拔付等工作。
(五)宣傳及資料組。
?1、加強領導,確保農村公路建設項目順利開展。農村公路建設在我局農村公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各工作組各司其責,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對工程建設的全面管理工作,確保工程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2、做好項目上報、設計圖審核、招投標等項目建設前期工作。農村公路建設按工程建設程序以及上級領導的要求認真開展項目前期工作,一是積極上報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二是認真審核一階段施工設計圖。三是做好項目招投標工作。
3、實行施工許可、質量監督制。工程經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后,由農村公路建設辦公室提出施工許可與質量監督申請,報有關部門審批后方可組織開工建設。
4、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制定有關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安全生產職責,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經常深入工地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防患于未然,并將有關檢查文字記錄等資料按要求收集好。
5、加強廉政建設管理。
(1)嚴格執行工程項目招投標程序,不準對招投標活動進行不正當干預或者徇私舞弊,泄露標底以及其他與招投標有關的情況和資料;不準利用評標工作的權力接受投標人的賄賂、宴請、送禮、娛樂等獲取非法利益,對工程建設造成不良影響;不準利用職權向承包單位指定分包單位或者推薦中標候選人以外確定中標人。
(2)工程管理人員要恪守“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職業道德,管理工程質量、進度和造價,發現工程中的一切問題,必須按規定要求有關單位和個人及時糾正,不得利用職權徇私舞弊或弄虛作假謀取私利。
(3)不準利用職權,在簽訂審核工程量上弄虛作假,謀取私利;不準利用職權向工程承包單位推銷或指定使用材料、設備;不準接受有關業務單位的宴請、賄賂;不準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各種費用,不準接受有關業務單位消費性活動;不準利用職權或工作之便要挾,刁難業務單位,或在有業務關系的施工單位中兼職謀私利;不準從事有償中介活動,或以其它形式向施工單位索取報酬、回報、補貼。
(4)不準利用工作之便,向承包商推薦分包單位和物資設備,為個人謀取私利。不準為承包商因工程質量問題受處理而說情,打招呼。
王越(綏化學院教育學院,黑龍江綏化152061)。
摘要: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到“大力促進教育公平,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币岣呷褡宓乃刭|,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關鍵在農村,提高農村孩子的素質,更應注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對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及改善教育落后的相應建議:一是增加資金投入;二是重視家庭教育;三是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四是加大政策扶持。
關鍵詞:學齡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政策扶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現代化的進程加快,農村與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大,而經濟狀況是教育發展的物質基礎。為了生活得更好,農村勞動者不得不外出打工,隨之我們的周圍出現了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叫留守兒童。學齡前留守兒童是指0到6歲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農村,承擔起照顧他們的責任人或是爺爺奶奶,或是親戚朋友。
留守在家中的學齡前兒童由于長期不在父母的身邊,缺少父母的關愛或是受長輩的溺愛,造成家庭教育的弱化或缺失,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了諸多問題。目前社會上大多的愛心人士和教育研究者把目光關注在義務教育階段中的留守兒童,對于學齡前的留守兒童卻關愛甚少。而學齡前教育對于日后的小學教育、中學教育起著基礎性的作用。農村家長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重視程度低;家庭教育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學齡前兒童的行為習慣;長期與父母分離的學齡前留守兒童會造成心理異常;農村幼兒教育力量薄弱,教學環境簡陋等諸多問題是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的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問題。
二、形成當前現狀的主要原因。
由于農村的父母在年幼時的受教育情況普遍低下,所以對于子女的教育問題就不及城市的認可度高。在農村家庭中大多數夫妻文化水平均達不到九年義務教育程度。這樣的文化水平直接地影響到對下一代人的教育。他們認為孩子只要能吃飽、穿暖,身體健康就好。又因農村的地理環境較為偏僻、居住分散,每天送孩子到幼兒園非常不便,交由長輩看管還節省了一部分開支。所以放棄和剝奪了學齡前兒童受教育的權利。據統計,2000年我國廣大偏遠山區、農村只有30%~50%的幼兒可以得到教育,即使到2010年,也只大約有50%~70%的幼兒可以上幼兒園[1]。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學齡前兒童的行為習慣。
家庭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庭教育的缺失對于兒童的發展十分不利。在留守兒童中,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大多為語言交流,而對于學齡前兒童他們的語言能力還不完善,不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家長的溝通方式需通過身體的接觸、游戲互動等更好的表達。如長此以往的話會造成性格孤僻、與人交往的能力差、參與活動積極性低、動手能力差,一些不良習慣逐漸生成。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人具有“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2]這五個層次的需求,只有前一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后,才能向后一層次的需求發展。
(三)長期與父母分離的學齡前留守兒童會造成心理異常。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個體的早期發展過程中,父母的愛、支持和鼓勵容易使個體建立起對初始接觸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這種信任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兒童形成正確的社會態度和良好的同伴關系,保證了子女成年后與他人的順利交往,但如果個體早期缺乏這種信任感和安全感,會隨著個體的發展逐漸產生一種孤獨、無助、自卑的性格特點,難以與人相處,因而容易產生心理異常[3]。孩子在幼兒時期主要通過游戲來學習、獲取經驗,親子游戲對于兒童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拉近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還有利于智力發展、創造性思維的生成、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學齡前留守兒童這方面的缺失容易造成行為遲緩、與同伴協作能力差、與老師的互動溝通能力較弱。由于學齡前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陪伴、情感上的滿足,產生嫉妒心理,并且對嫉妒對象表現出攻擊性行為。在農村祖輩“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嚴重,老人的縱容和溺愛在孩子不良行為、不良思想的生成時不加以勸導,男孩會養成調皮、任性的心理特點;女孩則呈現出自卑、敏感的心理特征,對他人的關心及其敏感,對自己不自信,將個人情感封閉起來,嚴重的影響幼兒時期的身心發展。
(四)農村幼兒教育力量薄弱,教學環境簡陋。
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本應通過教育機構得到一定的彌補,可是農村的師資力量薄弱,據調查農村幼兒教師總數接近19萬,僅占全國幼兒教師總數的24%,卻要面對占全國0~6歲80%之多的農村幼兒。而大量的幼兒教師因農村環境和工資待遇等問題不愿到農村工作,使得大部分幼兒教師是生活在當地的農村婦女,懂的只是看管好孩子,使其不發生意外而已。極少部分可以為幼兒上課的教師,也因培訓機會少造成教育觀念陳舊、教學經驗不足等問題。農村的教學設備和教學場地十分簡陋,幾張課桌,幾本小人書,幾個破舊的玩具,幾張動畫片光碟就是孩子學習和娛樂全部,而對于正在成長發育、需要大量知識和對未知事物的了解、學習的孩子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學齡前階段的教育雖為基礎教育但不屬于義務教育,上級部門仍沒有加大重視程度,缺乏應有的經濟扶持[4]。
(一)增加資金投入,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要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一方面靠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勇于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努力開發農村自身的致富途徑,大力推進科學發展觀,做好招商引資,積極引導當地農民勤勞致富。農村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留守兒童的教育費用;加大對農村教育資金的投入。具體講,各級財政在繼續增加三農支出的基礎上,要做到資金的合理配置,籌措和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農村留守兒童密集地區的幼兒教育,建設優質適中的幼兒園。
(二)提高留守家庭教育理念,重視家庭教育。
在農村由于學齡期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必須依靠有關教育機構的彌補。因此教育機構定期舉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向留守兒童的父母宣傳家長的關愛對于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性;舉辦家長學校幫助出現問題的家庭解決出現的問題及孩子成長中的一些難題和困惑;成立一幫一愛心家庭,讓有能力有時間的家長獻愛心幫助留守兒童,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并且鼓勵幼兒與父母多通電話、網絡視頻等手段經常與孩子聯系,保持對孩子的有效關心和溝通;改變學齡前留守兒童監護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教育觀念,只重視身體健康和安全,忽視了心靈溝通和興趣的培養。通過社會、學校、家庭的有效配合,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1.幼兒教師的關愛一定程度彌補了幼兒的心理傷害。
由于學齡前留守兒童不能和父母長期生活在一起,幼兒教師的關愛對于缺乏親情感、包容感、安全感的幼兒起到了一定的補償作用。首先,幼兒教師要做到公平地看待每一個兒童,不因他們幼小就不予以尊重,不要讓他們感覺與其他孩子不同,不要對幼兒有偏見、歧視他們,這樣可以減輕留守兒童的自卑心理。其次,教師要主動關心留守兒童在家庭中的情況,通過幼兒的情緒和行為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2.發揮同伴交往的促進作用。
通過同伴交往可以促進兒童之間的友情,有利于留守兒童在集體中感受到來自同伴的關心和幫助,通過平行游戲、聯合游戲中的共同協作培養集體榮譽感,對于日后的處事能力和與人為善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游戲還可以是留守兒童放松、減輕心理壓力并且可以收獲喜悅的情緒,還有助于緩解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帶來的自卑和焦慮。
3.社會愛心人士和公益組織結成援助力量。
由于農村地理位置偏僻、落后的經濟條件,使得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解決僅僅依靠政府和教育部門是遠遠不夠的。公益組織成立志愿小分隊,通過結對幫扶給幼兒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并且可以及時的發現他們身上的心理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解決;建設一支專門對于幼兒心理問題的研究團隊,可以及時地對學齡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進行輔導;學前教育專業的在校學生可以針對其所在城市的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定期進行慰問、輔導,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特別是正確的心理素質。
(四)加大對教育的政策扶持,重點放在教育薄弱地區。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國家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未來主要的目標是在城市普及三年制幼兒園教育,在農村普及一年制幼兒教育。各級政府主要增加對農村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扶持城市的學前教育。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闡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優先發展教育、推進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展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做好教師的職前培養,更要注重教師在職后的繼續教育。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的教育要得到提高和發展,國家應轉變培訓理念,著力培訓學歷低、素質低、水平低的教師;實施研究、培訓相結合的策略,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時效性;激發幼兒教師內在的專業成長動力,引導教師做學習型人才;促進幼兒教師資源的合理流動和配備,采取流動教師、短期代教等方式,推進優秀教師把教學觸角延伸到教育落后地區。
作為即將走上學前教育工作崗位的青年學生,更要投身于實踐中,要把在學校中學習的理論知識用于實踐,積極地走到偏遠落后的農村中,為我國的幼兒教育事業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于會田,趙繼忠。因地制宜勤于探索―發展偏遠山區、農村幼教事業有新路[j].早期教育:教師版,1999,(z1)。
[3]方富熹。兒童發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4.
[4]李濤。公平視野下的農村幼兒教育發展弱勢及其歸因[j].學前教育研究,2006,(2)。
在農村進行了“農村中小學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小學和初中的農村教師、學生、家長為主要對象,調查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其中以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為重點。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普遍推行,農村中小學的教育問題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了。對此老師抱怨、學生抱怨、家長抱怨。為了找到問題的實質,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士發出呼吁,我進行了“農村中小學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走訪調查及問卷座談的形式為主,走訪了八個中小學,調查了小學生25人,初中生34人,老師及校長19人。通過調查,了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并對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思考。
1.教學問題。
在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62.5%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因為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3.49%??磥?,事實上相當多的學生和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是從調查情況看,農村中小學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公共教育經費短缺,導致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
(2)師資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
(3)思想觀念落后,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中沒有一個孩子表示將來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4)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脫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調查發現,相當大數量的教師對生活表示不滿意(51.8%)和比較不滿意(7.8%),感到壓力很大。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農村教育編制導致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二)盡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著新課程改革,但誰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升學率也就關乎學校生存。面對動輒“下崗”“走人”的內部管理體制,老師們為了保住“飯碗”,感覺壓力很大。(三)最近幾年教育部門出于維護學生權益考慮,對老師限制很多,比如不準打罵學生,不準開除學生等。然而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紀律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斗毆時有發生,談戀愛的越來越多,教師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諸如被敲詐、勒索、恐嚇等人身、精神方面被傷害的問題,這使得老師們經?!疤嵝牡跄憽薄叭缏谋”?。
另外我發現,還有幾個關于教師較為集中的問題是:(一)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于城區教師水平。雖說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學歷是通過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反而外調城鎮的幾乎全是骨干教師,以致走訪的幾所中學幾乎都沒有高級教師。(二)隨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3.學生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與思考。
在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學生的學習目標大部分是家長、老師壓出來的,成績認可高,重視分數的達80%。在所學課程中,選擇英語最薄弱的學生比例最高,占了47.67%。然而對于“你想如何提高”這一問,我原先設計了“自己復習鞏固”,“請家教”,“參加培訓班”和“其他”四個選項,結果有56.3%的同學選了其他,詢問后發現學生們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長指導,向同學、老師請教等等。調查表明,46.1%的農村學生在平時能努力學習,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農村學生平時學習沒有規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學習來應付考試。
通過和學生們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中小學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學生們將學習效果不理想主要歸因于學習方法有待改進,但由于59.3%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落后等問題也嚴重制約著農村學生的學習。
4.家長問題。
在回答“你覺得所在地區教育狀況如何”的問題時,75.36%的家長選擇“一般”,5.8%的家長認為“較差”??梢钥闯?,很多家長對當地教育狀況并不滿意。如欒卸村,擁有生產康必得的集團公司,當地農民收入較高,但由于很多家長不滿足于當地教育,就將孩子送往城里上學。
當問及“您對孩子在校表現情況了解程度”時,只有17.5%的家長表示很了解,而選擇“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對孩子學習上關心程度”時,卻有58.75%的家長表示很關心。這其中似乎存在著矛盾,即對孩子在校表現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說對孩子學習很關心呢?對此我詢問了部分家長,原來很多家長認為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即是對孩子學習關心的全部表現。
對家長問題的一些思考:
(1)家長沒有家教意識。絕大多數家長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于外。
(2)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3)家庭影響大于學校。家長們希望孩子們能考出去“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許是條件、思想上的多種因素,調查卻發現沒有一個家長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結合調查情況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認為,要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應主要抓以下幾點: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初中教育基本上就屬于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初中進行初中后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是從調查情況看,在我們當地,學生家長及教師對此卻不以為然。原因還是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不緊密,就業渠道不暢。調查中一位校長說到,他曾經去青島考察過,青島的職業教育培養培訓的都是緊缺人才,畢業后都能找到工作,職業教育很受歡迎。因此實行職業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符合農村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
3.解構封閉傳統體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機構。
私立學校應該是一種補充、激活農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們當地農村,私立學校幾乎沒有。最終使我們的教育成為獨家經營,始終處于“老大”地位,傳統、封閉、死守教條,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藥。因此應大力支持和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以切實擴大高中的辦學規模,解決農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頸問題,緩解升學的巨大壓力。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5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