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向日葵地》是當代作家李娟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17年11月。該書講述了李娟一家在烏倫古河岸的戈壁,定居在葵花地邊的冬窩子時,那一段充滿艱辛與奇遇的耕種生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遙遠的向日葵地讀后感800字范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借鑒或幫助。
《遙遠的向日葵地》一書講述了李娟一家在荒漠上與各種困難斗智斗勇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外婆的愧疚,對母親的敬佩與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人類破壞大自然這一行為的擔憂。書中寫的事是苦的,可是讓人感受到的卻是一種樂觀豁達,苦中作樂的積極態度。作者的語言并不華麗,卻處處皆是風趣幽默,把一些平凡的生活瑣事寫得極不平凡,令人忍俊不禁。
書中最能觸動我的是“所謂希望,就是付出努力可能會比完全放棄強一點點”這句話。這句話令我眼前一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文中,作者的母親連續播了三次種子,全被鵝喉羚吃了,她想去投訴,卻被人因沒有拍下跑得飛快的鵝喉羚吃草時的照片作為證據而打發走,三批種子白白損失可謂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無處喊冤??伤齻儏s沒有因此放棄,甚至沒有過多的抱怨。更出人意料的是,作者還在那里加了一句:“說起來,鵝喉羚們也很可憐,它們只是為饑餓所驅”,又說:“它們也很辛苦啊”,文中作者同情鵝喉羚的篇幅明顯比抱怨自家困境的篇幅要大得多。在自己生活尚且無法保證的情況下,還能去同情、理解使自己虧損的動物,怎能不令人贊美?
看著作者一家悲慘的命運,我不禁想起了命運同樣悲慘的祥子。在《駱駝祥子》一書中,祥子一生三起三落,最終變成了行尸走肉,放棄了自己;而在《遙遠的向日葵地》一書中,李娟的母親一直都在荒地種植,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但她仍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她甚至不愿意放棄任何一只對她來說已毫無用處的小動物。而她最終也算是苦盡甘來,得到了一絲回報與收成。
面對同樣的命運,他們的態度截然不同。當初我在看《駱駝祥子》時,只覺得祥子可憐,怪不得他,直到我看到這本書才改變了自己的看法。確實,環境太差,生活太苦,自己太冤,可這都不是我們改變的理由啊!我們要改變的,是自己的看法、心態以及對自己的要求,而不是跨過自己的底線,成為自己當初所討厭的那種人。我們或許無法挽救大環境,但可以挽救自己,也只有我們才能把自己拉回來。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其實,當我們“報之以歌”時,我們自己也聽到了這首歌呀。
花是開不完的,李娟用如詩般瑰麗的筆墨描繪了一幅花開時的盛艷。在阿勒泰的土地上,葵花的金黃和勞動的汗水書寫了絢麗的篇章,初讀《遙遠的向日葵地》時,此書就一下子牽住了我的心??梢哉f,其可以稱之為中國文壇上一大不可或缺的瑰寶。
我讀過余老的《一個王朝的背影》,讀過遲子健的《這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直到讀了李娟的《遙遠的向日葵地》后,我才發現,散文原來可以寫得那么好。施俊杰評價:我本以為作者是想描寫大漠狂沙、狂風驟雨一般濃烈的情感,不料卻是一位令人目瞪口呆的母親在戈壁種植向日葵的的生活。對,此書主要角色就只有外婆、媽媽、我和兩條狗,如此平凡,正常不過了。而作者卻用細膩的文字,明亮的筆觸,讓看似簡單的人物和場景都煥發出了別樣的豐盈與溫暖。
是的,在戈壁中種向日葵絕非易事,極端的天氣,干旱的大地,最難忍受的是長久的孤獨。大漠黃沙中,外婆和媽媽在田中不斷勞作,而成果卻總被破壞,悲慘的經歷一次次超出了常人所能忍受的范圍,而當外婆被問道此事時,她答道:“幸福的人在何處都是幸福的。每個生命,從出生到死亡,都會遭遇困難和逆境,這是無法左右的,但是活成什么姿態,卻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p>
不久前,學校邀請無臂狀元楊孟衡到校作演講,他與常人不同的是——他失去了雙臂,那時,他才四歲。最初的幾年,他連上廁所都很困難,但飽受打擊后,他明白,只能靠自己拼搏改變命運。終于,他進了運動隊,本以為可以就此翻身,可在一場重要的比賽中,他又與夢想擦肩而過。此時的他,只能帶著書本重返校園,從零基礎開始學習。在讀書之旅中,他屢次受挫,不過他堅持了下來,考入了劍橋,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明白了一個人生道理——越是艱難的事,越要有勇氣去迎戰,無論何時都不輕言放棄,這就是最好的生命姿態。
李娟喜歡自己給書寫前言和后記。她在后記中寫道,向日葵遠不止開花時有壯美面目,更多是離別的面目,忍受的孤獨。
其實,一個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過自得其樂的生活,一個努力的人在哪都可以取得成功。然而面對學習和生活時,面對逆境時,頗受阻撓,卻無人幫你時,我們也要像李娟所寫得那樣,請像戈壁中孤獨的外婆一樣,像戈壁中的向日葵一樣……開得熾烈。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