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并不明顯,我們需要進一步探討。整理出清晰的主題,使總結具有邏輯性和連貫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幸福秘訣,希望大家能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優秀品質的民族。千百年來又有多少英雄兒女。今天,我們懷著敬佩的心情觀看了二零零五年《感動中國》節目??戳诉@一位位英雄豪杰的事跡,我不由自主地從內心中發出震撼,從中得到了感受。
首先,我們觀看的是魏青剛的英雄事跡。魏青剛是一名來到城市打工的工人,他從小生活在鄉村,所以懂水性。他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平平凡凡的人,而在8月8日作出了不普通不平凡的事情—三次跳海救人。
是啊!英雄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有一名歌手,它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捐給了災區的孩子,被他捐款而上學的孩子共有178個。而他自己身患胃癌晚期卻沒有錢做手術,他就是——從飛。在從飛生病住院的時候,他心里想的卻是那178個孩子如何上學。當人們問他為什么要把畢身的錢都捐給那些失學兒童時,他說:“從我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就下定決心要把一切都獻給那些孩子。無數得人們都和我一樣,心動不如行動?!蔽艺J為社會上正因為有許多像從飛這樣的人,災區的兒童才可能上學,我們的祖國才會繁榮富強。
當然!祖國的繁榮是離不開科學家的。有位知識分子這樣說過“今天我們努力學英語,就是為了明天別人學好漢語?!边@位知識分子就是成功制造大型航空剎車片的科學家黃伯云。前,中國沒有大型航空剎車片,外國在航空方面瞧不起中國人。黃伯云心里很不服氣,下定決心參與世界的航天剎車片挑戰。20年的心血,黃伯云終于成功了,他讓20年前譏笑中國的外國人豎起了大拇指,他為中國贏得了尊嚴。他曾一次次地失敗,但他卻從未灰心,最終獲得成功??茖W是無限的,他站在了報效祖國的高點。
不光是立下很大功勞的人才是偉人,在鄉村也同樣有“平凡”的偉人。他們是默默無聞的,是最真、最善、最美的,是苦難中堅強的,是全社會人學習的榜樣。李春燕就是兩位鄉村偉人之一。5年里,李春燕所在的大塘村里共有7千多人生病被她治好,而村民們都很貧窮,留下來的只有一張張欠單。李春燕并沒有打退堂鼓去別處工作,而是繼續給村民看病。當記者問她為什么要留在這里時,她說:“村民是離不開我的?!?/p>
還有一位鄉村偉人,他在苦難中堅強,在他眼里貧窮不是讓人同情的理由,他就是洪戰輝。當他還是孩子的時候,就撫養了一個比自己小的孩子,他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還一邊照顧撫養的那個小妹妹,他帶著妹妹上學,生活貧窮卻從來不要別人的捐款。他是善良的,撫養了一個小孩;他是堅強的,用自己的力量擔起生活的擔子。他是我們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圣潔……!”這一首炙膾的歌曲在下午放學時再次回蕩在我的耳邊,不禁令我想起了在星期天晚上所播放的感動看完這一部影片后,不禁令我充滿無遐的聯想,在我的心中有著千絲萬縷的感想與體會。
在居伊隆縣獲獎者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殘疾藝術家肢殘邰麗華,邰麗華2歲時因高燒而成了聾啞人,失去了一個美好的童年時期,在我們局外人看來是很悲慘,但邰麗華卻度過了這些困境,從不幸倒霉的沉淵到攝影藝術的頂峰。她每天清苦地練習,強迫自己去練,付出了比別人多的努力與心血來完成自己理想,她以實際的行動與相對的能力打破了人們對她的可憐與同情,讓群眾對她刮目相看,向他們殘疾人證明了殘疾的能力,展現了盡管有缺陷的高速發展生命的蓬勃發展,顯示出一種高尚的品質,向我們表達出新了心靈出更至美與震撼,韓三國讓我們感受到了沒有語言的美與魅力,散發出從失中其刺眼,令人崇敬的光輝。
劉盛蘭,男,91歲,山東省煙臺市蠶莊鎮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后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
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
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里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么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
木拉提·西日甫江,男,38歲,維吾爾族,新疆和田地區公安局民警。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區的一名公安民警,曾榮立個人二等功兩次,個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讀書期間,木拉提就多次參與警方行動,擔當臥底和翻譯。從警來,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終堅持戰斗在打擊暴恐犯罪活動第一線,用熱血和行動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與社會和諧穩定,被當地群眾譽為大漠“獵鷹”(維吾爾語的尊稱,傳說中老百姓的守護者)。
4月,木拉提獲得重要情報,一伙隱藏在和田農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彈,準備實施多點連環襲擊。秘密偵查發現,暴恐分子有很強的反偵查意識,布置了大量機關,還在制爆窩點的內部和周邊預埋了遙控啟爆的炸藥,事情一旦敗露,就打算和警察同歸于盡。情況緊急,木拉提和戰友們沒有猶豫,在摸清位置、確定時機后,果斷行動,擊斃了歹徒。當場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彈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殺傷力巨大的汽油炸彈和人體炸彈。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爭的前沿陣地,面對艱巨繁重和復雜危險的維穩任務,木拉提·西日甫江與犯罪分子機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數十次將暴恐犯罪活動打擊在預謀之中。
戰友的犧牲、親人的牽掛讓木拉提更加堅定。他說,我們的這個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個未來。因為我們就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新疆。
11月,謝海華獲得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謝海華與妻子結婚30載,撐起妻子病痛的人生,以愛之名詮釋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29年前,23歲的湖南農民謝芳與入室盜竊歹徒搏斗,身中9刀,落下殘疾。剛剛從部隊復員回家的謝海華,經人介紹與謝芳訂婚。面對謝芳日益嚴重的后遺癥,謝海華仍選擇了與她結婚。近28年來,謝海華一直悉心照顧妻子,每天早上6時準時起床做飯,幫妻子穿衣服、洗漱,端屎把尿,一日三餐把飯菜送到床頭喂她吃……這些事,謝海華一做就是29年。對于謝芳來說,謝海華就是她的手和腳,“沒有他,我活不到今天?!?/p>
1988年10月,謝海華與謝芳完婚。沒多久,他們的兒子出生了。不幸的是,謝芳的`身體每況愈下,手腳韌帶和肌肉開始不斷萎縮,不久便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妻子臥病在床,兒子嗷嗷待哺,家庭重擔都落在謝海華一個人身上。謝海華認真學做家務活,洗衣、打掃、炒菜、熬藥,幫妻子梳洗按摩、端屎把尿,撫養教育兒子……這些事,謝海華一做就是29年。
為了照顧妻子、孩子,謝海華不敢遠行,只能守著家里的田地勉強維持生活。為給妻子湊錢治病,謝海華變賣糧食,拉下臉面向親朋好友挨家借錢,平時只吃辣椒和青菜,若沒有客人來,一年都吃不上幾塊肉。為了治好謝芳的病,謝海華找來一輛獨輪土車,推著妻子四處求醫,中西醫看了個遍,病情卻絲毫未見好轉。謝芳有時會灰心泄氣,不忍拖累謝海華,謝海華總是給予妻子最燦爛的笑容,鼓勵她、開導她。
謝芳面臨子宮和卵巢切除手術她要求放棄治療。謝海華抱著妻子一句一句地安慰道:“一切都會好的我會一直陪著你我們都要堅持下去堅持才有希望?!痹谡煞虻墓膭钕轮x芳繼續治療。
謝海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替妻子優先考慮。為了讓妻子住得舒服,他把家里的茅草土磚屋改建成簡單的毛坯房,后又建起了廚房和雜屋。
苦的時候,謝海華也躲在被子里哭過,但他從未后悔過自己的選擇。謝芳感激地對丈夫說:“我勇敢了一次,你卻勇敢了一生!”
11月,謝芳夫婦在政府安排下入住了敬老院。謝海華也在敬老院當起了保安,家庭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觀。抱著感恩的心,謝海華利用當兵時學會的理發手藝,免費為敬老院老人理發,還熱心地做一些水暖、電工、勤雜、園藝等雜務。
今天觀看感動中國老英雄張富清的先進事跡報道自己倍受體會,他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民兵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推動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意志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老英豪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據守初心、不改本性,業績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當地,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得體樸實、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感悟,部隊是廣闊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讀書的典范。要活躍宏揚卓越貢獻精神,凝集起眾志成城斗爭新時代的強壯。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戰軍的突擊隊員,冒著槍林彈雨,炸掉敵人六個碉堡,戰功卓著,是董存瑞機械式的戰斗英雄。64年前,他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窮山區奉獻一生。從此,赫赫戰功被他埋藏在心底,只字不提。7年前,他88歲,左腿截肢,為了不給組織機構添麻煩,更為了讓子女“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裝上假肢,頑強地站了起來。老人用自己的人生親歷,詮釋了英雄的釋義。
張富清老人戰士是我們身邊的`英雄,是我們不斷學習的榜樣,他的先進事跡為匯入我們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更加堅定了我們的期望。我們必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堅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實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進程,爭做新時代先鋒。
有一種溫暖,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叫感動;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動??戳恕陡袆又袊?,它以使許多人熱淚盈眶,他們義舉正在用自己的事跡行動追逐踐行著中國夢。
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他們采自各行各業,帶來的事跡也許也稱不上偉大,但他們的傾心與堅持把我徹底折服,在他們身上,能遇見看見竹林般堅韌不拔的品格。
其中張玉滾的墓志銘碑銘尤其讓我觸動,張玉滾,38歲,河南省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先后榮獲全國性優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市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張玉滾高中畢業后,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拿30元錢補助、年底再分__磅重糧食的民辦教師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學校地處偏僻,路沒修好時,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他是這里的全能教師,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勞,“80后”的他鬢角斑白、臉上布滿皺紋。人們都為之感動,感動的不會只是那出類拔萃優秀的品質,還有那無私的愛。
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經過各樣的奉獻,經過日積月累時間的考量,也會變得很偉大。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的好事就不無論如何那么容易了。而張玉滾正在用自己的青春為基,甘愿做一顆大樹,一棵去托起孩子們夢想的大樹。我想,最有意義的.事情也莫過于此吧!
我們追問自己人生的參考價值,也許意義不在于追問,而在于行動。作為三名交通青年,用我們連續不斷的行動,保障道路的安全通暢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而這條路不僅僅是聯通某個地方,它更是群眾們回家的路。我們一定會牢記這些體育精神,把感動的火苗掩埋在心間,用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6月17日上午,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升空過程中,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在艙內狀態良好,同時亮點頻出,讓人印象深刻。
三名航天員中,航天員聶海勝參加過神舟六號、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劉伯明參加過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湯洪波則是首次飛行。
艙內畫面顯示,聶海勝與劉伯明兩位“老司機”的情緒冷靜淡定,而湯洪波則看起來略顯激動。
比如,湯洪波在失重狀態下,一會瞄向窗外,還開心玩起了筆。
畫面中,他把筆往上一揮(拋),筆向上翻了一個弧線,湯洪波則繼續翻工作手冊,也不理會筆飄回來沒。旁邊兩位宇航員則是一副淡定的模樣。
沒過多久,這支筆又飄到了鏡頭面前,湯洪波順勢一接,又玩了一輪。
來自 faNwen.chAzIDIaN.cOm
不少網友被航天員的可愛“小動作”逗樂了,“湯洪波,全國人民都看到你瞄窗外和玩筆了”“第一次上天都這么可愛嗎”“到底是年輕人啊…”
2011月,謝海華獲得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謝海華與妻子結婚30載,撐起妻子病痛的人生,以愛之名詮釋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29年前,23歲的湖南農民謝芳與入室盜竊歹徒搏斗,身中9刀,落下殘疾。剛剛從部隊復員回家的謝海華,經人介紹與謝芳訂婚。面對謝芳日益嚴重的后遺癥,謝海華仍選擇了與她結婚。近28年來,謝海華一直悉心照顧妻子,每天早上6時準時起床做飯,幫妻子穿衣服、洗漱,端屎把尿,一日三餐把飯菜送到床頭喂她吃……這些事,謝海華一做就是29年。對于謝芳來說,謝海華就是她的手和腳,“沒有他,我活不到今天?!?/p>
1988年10月,謝海華與謝芳完婚。沒多久,他們的兒子出生了。不幸的是,謝芳的身體每況愈下,手腳韌帶和肌肉開始不斷萎縮,不久便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妻子臥病在床,兒子嗷嗷待哺,家庭重擔都落在謝海華一個人身上。謝海華認真學做家務活,洗衣、打掃、炒菜、熬藥,幫妻子梳洗按摩、端屎把尿,撫養教育兒子……這些事,謝海華一做就是29年。
為了照顧妻子、孩子,謝海華不敢遠行,只能守著家里的田地勉強維持生活。為給妻子湊錢治病,謝海華變賣糧食,拉下臉面向親朋好友挨家借錢,平時只吃辣椒和青菜,若沒有客人來,一年都吃不上幾塊肉。為了治好謝芳的病,謝海華找來一輛獨輪土車,推著妻子四處求醫,中西醫看了個遍,病情卻絲毫未見好轉。謝芳有時會灰心泄氣,不忍拖累謝海華,謝海華總是給予妻子最燦爛的笑容,鼓勵她、開導她。
謝芳面臨子宮和卵巢切除手術她要求放棄治療。謝海華抱著妻子一句一句地安慰道:“一切都會好的我會一直陪著你我們都要堅持下去堅持才有希望?!痹谡煞虻墓膭钕轮x芳繼續治療。
謝海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替妻子優先考慮。為了讓妻子住得舒服,他把家里的茅草土磚屋改建成簡單的毛坯房,后又建起了廚房和雜屋。
苦的時候,謝海華也躲在被子里哭過,但他從未后悔過自己的選擇。謝芳感激地對丈夫說:“我勇敢了一次,你卻勇敢了一生!”
11月,謝芳夫婦在政府安排下入住了敬老院。謝海華也在敬老院當起了保安,家庭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觀。抱著感恩的心,謝海華利用當兵時學會的理發手藝,免費為敬老院老人理發,還熱心地做一些水暖、電工、勤雜、園藝等雜務。
古希臘偉大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毙疫\的是,張順東、李國秀夫妻生長生活在這個偉大的國度——中國,生長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逐步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是由于有了黨的好政策,他們夫妻才找到了生命的支點,創造了生命的奇跡?,F將對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先進事跡的幾點啟示簡述如下:
一、學習張順東、李國秀夫妻的“三種精神特質”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是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烏龍鎮坪子村芭蕉箐小組的殘疾人群眾,他們是脫貧攻堅路上云南殘疾人不等不靠、勇敢追夢的典型代表,他們夫妻共同譜寫了云南殘疾人脫貧攻堅的壯麗篇章,他們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內心強大,樂于助人,活出了精彩的人生,為云南脫貧事業奉獻了光和熱,為實現中華人民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他們的感人事跡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關注和表揚,經中央、省市媒體持續關注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良好的反響。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是在脫貧攻堅中涌現出的優秀殘疾人代表,他們曾獲20__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20__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人物、20__年全國最美家庭、20__年全國文明家庭、20__年云南十大新聞人物、20__年云南省最美家庭、20__年云南省光榮脫貧戶等殊榮。為深入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云南省殘聯率先在全省殘聯系統發起了向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學習的號召。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本袷乔斑M中源源不絕的動力,任何時候,精神支柱永遠都不能倒下。張順東、李國秀夫妻的精神概括起來主要有四種:自立自強的奮斗精神,永不言棄的抗爭精神,拼搏向上的進取精神,勇于創造的創新精神。
(一)自立自強的奮斗精神。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兩人加起來,只有一只手,兩只腳,但是,他們身殘志堅,自立自強,樹立了“脫貧光榮,爭貧可恥”的信心,不等、不靠、不要、不爭貧,他們付出了超越常人數千倍、數萬倍的艱辛艱苦和汗水心血,才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真正應驗了一句話:“凡自強不息者,必獲自救”。
(二)永不言棄的抗爭精神。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不拋棄、不放棄”,生命不止,奮斗不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他們夫妻合力奏出了與生命不屈抗爭的最強音。正如貝多芬所說的:“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彼麄兎蚱抻肋h不向命運低頭,攻堅克難,永不言棄;生命不息,就與命運抗爭不止。
(三)拼搏向上的進取精神。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不等不靠,迎難而上,艱苦奮斗;迎接挑戰,戰勝自我,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雄辯地證明了“奮斗,改變人生;夢想,使我們與眾不同?!痹谒麄兎蚱揞B強地拼搏下,女兒大學畢業,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兒子長大成人,現已外出務工,“脫貧致富奔小康,鄉村振興放光芒”,現在,他們家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紅紅火火。
“我非常期待站在機械臂末端,張開雙臂,面向茫茫宇宙?!痹俣瘸稣鞯膭⒉餍判臐M滿。
20__年9月27日,在劉伯明、景海鵬的協助和配合下,航天員翟志剛順利出艙,完成了我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任務。如今,劉伯明再上太空。
在航天員大隊公寓門口立著8個大字:“祖國利益高于一切?!边@也是劉伯明的執著信念。
20__年“神七”任務中,當翟志剛將要漫步太空時,出現了兩個小“意外”:一是開啟艙門時遇到了麻煩,翟志剛用力拉了3下,艙門絲毫沒有反應。此時,飛船即將駛出測控區,艙門必須盡快打開,否則出艙活動就無法進行,“神七”任務的核心目標就無法實現。這時,劉伯明遞過來一把開艙輔助工具,他們清楚,使用輔助工具撬開艙門,有可能給艙門密封造成損傷。但無論如何都得出去,不能讓全國人民失望。在劉伯明的協助下,翟志剛使用輔助工具,終于打開了連接浩瀚太空的艙門。
然而,緊張的心情還未平復。耳機里突然傳來火災報警聲。劉伯明鎮定地將國旗遞給翟志剛,當翟志剛在艙外展示五星紅旗時,他轉身飄向軌道艙內檢查火災點。他壓低嗓門平靜地跟艙外的翟志剛說:“如果起火了,我們也回不去了。程序繼續吧?!痹谒麄兡X海里,當時想到的只有祖國和人民交給的光榮使命。
20__年12月,劉伯明入選神舟十二號任務飛行乘組。神舟十二號任務的復雜性、艱巨性,遠超以往歷次載人航天任務。最辛苦的還是模擬失重出艙活動訓練。人在加壓后的訓練服里,每次“舉手投足”都十分困難。由于戴著頭盔,只能通過腕部反光鏡觀察,腳隔著厚厚的鞋子沒有觸覺,更別說攀爬、擰螺絲等更高難度的操作了。
“慶幸自己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有幸參與載人航天這個偉大的事業?!眲⒉髡f。
感恩挫折—它賜予人類深邃的哲思。誰又能否定宏大的先知不曾受到過挫折之神的`光顧。至少,在那一片沙與沫的海岸上,我是看到他晶瑩的淚珠里所隱忍著的苦痛??磪?,他沒有埋怨,沒有懊喪,只是微涼地緘默,難言的悲緒卻在他的筆下盛開出了會說話的花朵,正猶如病痛在蚌殼體中孕育的是珍寶的漂亮,一瞬間,當它掙扎了命運的束縛,探出頭來了的光彩,照亮了整個世界。
感恩,是我們精神和物質上的.全部,我們用實實在在的生活感謝精神和物質的創建者。
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不須要金錢,不須要寶貴的物品,更不須要巧語花言,只須要一顆真誠的心。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哺育了我們十幾年,為我們流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辛酸,含辛茹苦,是多么不簡單。我們對父母要有一顆孝心,為工作一天的父母做一頓飯、倒一杯水、洗一次腳……看似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卻是我們對父母感恩的表現,父母會因此而感到華蜜、歡樂。
老師是我們的其次父母,為了我們早日成人,為了我們學到更多的學問,老師的鬢角又多了很多銀絲,額頭又多了幾道皺紋。對老師,我們要有一顆敬重的心。我們要努力修煉自己的品德,我們要刻苦學習科學文化學問,我們的實力與素養的提高,我們優異的學習成果就是對老師最真誠的感恩。
讓我們學會感恩,假如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這個世界,面對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那么,這個世界將是多么漂亮的人間!
劉洋在小學第一批入隊,系上了紅領巾;初中第一批入團,帶上了紅色的團徽;到了高中,她一直擔任團支部書記,不僅工作做得好,還非常有威信。
在父母的世界里,她就是“來報恩的孩子”,學業上從不讓父母操心,放學后還常分擔家務,凡事和父母商量著來;在別人眼中,她儼然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參軍學飛。
劉洋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她和家人第一次有了分歧。劉洋高考成績超過一本錄取線,完全有能力報考重點大學最好的專業,她放棄了讀名牌大學的機會,選擇加入空軍,成為中國第七批女飛行員之一。
飛行員培訓的四年,劉洋每天早上晨跑,跑滿5000米達標后,別人都休息了,只有劉洋還在堅持自己的目標7000米跑。在劉洋的字典里,沒有偷懶和放棄兩個詞,憑借著一股子韌勁,劉洋在飛行員結業考試時拿到了優秀學員的好成績。
飛行撞鳥。
2002年9月的一天,劉洋在飛行部隊放單飛后不久,一天天氣狀況不是很好,可見度低,氣象條件復雜。劉洋駕駛的飛機剛離開地面10米,便聽到“砰”的一聲,一股鮮血直噴到擋風玻璃上。緊接著,機械師報告:“右發動機溫度升高,動力下降?!?。緊急時刻,劉洋沉著冷靜,集中精力保持飛行狀態,和地面機組人員密切配合,飛機終于安全著陸。劉洋下飛機檢查,發現撞上了鴿群,飛機被鴿群砸了一個大坑,有兩只還被吸進了氣道,如果發動機早停車一會兒,后果不堪設想。劉洋去找教官說:我要換飛機,我還有兩個起落沒飛完呢。
經過十一年努力,劉洋能飛五種機型,擁有著同齡人少有的成熟與穩重,她的使命是在天上飛行、完成任務。
志向航天。
2009年6月,經過選拔,劉洋來到中國航天員中心,成為一名預備航天員。劉洋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知性美,溫文爾雅。兩年與世隔絕的航天密閉性訓練,劉洋實現了從飛行員到航天員的轉變。
多年豐富的駕駛經驗,造就了劉洋膽大心細的性格,來到航天城后,她特別重視故障程序訓練和救生訓練。在一次專業技能理論考試中,有一道關于故障處理的問答題,要求航天員列舉3種以上處理某項故障的方法,而劉洋列舉了5種。不僅如此她還喜歡多問“為什么”,要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完成數百余科目的學習,除了要死記硬背,更多的是靈活掌握,在實踐中不斷深化理論知識。
2012年,經過兩年高強度訓練,劉洋被選為神舟九號任務03號主份航天員。神舟九號飛行任務需要在飛行中實現飛船與天宮一號的手控交會對接,按計劃由01號航天員完成,02號為備份,而身為03號航天員的劉洋,只作為輔助和備份。但是即便如此,劉洋還是一絲不茍的參加訓練。每次操作都要求加練,常常太過專注而錯過吃飯的時間?!?/p>
首飛太空。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將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和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送上太空。
2012年6月16日至29日,在軌飛行期間,劉洋主要負責執行手控交會對接時的監視和支持,同時她還承擔了多項科學實驗任務。作為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員,劉洋要比男性航天員克服更多的困難。劉洋每天早起,總是第一個來到環控生保訓練間,積極參加訓練,確保在太空中完成工作。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號返回艙搭載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及中國首名女航天員劉洋,成功著陸。
出征太空,首位女宇航員誕生。
再上太空。
堅持訓練。
2012年7月開始,在完成神舟九號任務后的十年間,劉洋描述自己:“十年間我讀書深造,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我靜心學習訓練,為任務做充分的準備;我走進學校走上講臺,撒下種子播下希望;我成為了幸福的母親,有了一雙可愛的兒女?!?/p>
劉洋當選全國婦聯副主席、成為清華大學博士、獲聘“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在收獲成長的同時,劉洋從未忘記自己最根本的職業“底色”——航天員。她將更多時間投入訓練備戰,為再戰太空做準備。面對太空駐留時間更長、出艙活動成常態、完成大量科學實驗……對航天員的知識、技能、體力、心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太空不會因為女性的到來而降低它的門檻,太空環境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對你特殊照顧?!币蝗绠斈陝側脒x航天員大隊時的勤奮好學、吃苦耐勞,劉洋繼續刻苦訓練。
對航天員而言,出艙活動訓練是強度最大、訓練時長最長的訓練,而水下訓練更是重中之重。第一次參加艙外服水下試驗,劉洋穿著120多公斤的服裝才工作了三四個小時,手就已經抖得拿不住筆、握不住拳。
出艙活動對上肢力量要求很高,為此劉洋暗暗給自己加碼。體訓時,她來得早、走得晚、訓得長;回宿舍還要“加餐”,練握力器,舉杠鈴。
二上太空。
2022年6月4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部研究決定,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由陳冬擔任指令長。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在酒泉升空進入預定軌道,隨后完成對接,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進入天和核心艙。
截至2022年9月1日8時,劉洋已在太空工作生活超87天19小時,加上2012年隨神舟九號飛行的12天15小時,劉洋在軌飛行累計超100天。
2022年9月1日,航天員陳冬、劉洋成功出艙。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從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實施艙外活動,也是劉洋首次執行出艙活動任務。經過約6小時完成全部任務后,陳冬、劉洋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
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天宮課堂”第三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新晉“太空教師”陳冬、劉洋、蔡旭哲講授太空科普課;其間,劉洋向大家展示了“住”在生命生態實驗柜里的兩種水稻。經過70多天的生長,空間站里的水稻種子已經長成了一棵棵水稻植株,實現了水稻從種子到種子全壽命周期的培養。
2022年11月3日,包括劉洋在內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夢天實驗艙。
2022年11月17日,神舟十四號乘組實施第三次出艙活動,陳冬、蔡旭哲執行出艙,劉洋艙內支持。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成功返回。
神舟十四號3名航天員在軌駐留6個月期間,先后進行3次出艙活動,完成空間站艙內外設備及空間應用任務相關設施設備的安裝和調試,開展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在軌迎接2個空間站艙段、1艘載人飛船、1艘貨運飛船的來訪,與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建造,與神舟十五號航天員首次完成在軌交接班,見證了貨運飛船與空間站交會對接最快世界紀錄等眾多歷史性時刻,并利用任務間隙,進行了一次“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以及一系列科普教育和文化傳播活動。
1978年10月6日,劉洋出生于河南省鄭州市,祖籍河南省林州市;。
1985~1991年,劉洋就讀于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實驗小學;。
1991~1994年,劉洋就讀于鄭州市第三中學;。
1994~1997年,劉洋就讀鄭州市第十一中學,擔任班上團支書;。
2001年,劉洋畢業后被分配至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某師,成為一名運輸機飛行員。
2010年5月,劉洋正式成為中國第二批航天員。經過兩年多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航天專業技術、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
2012年3月,劉洋入選神舟九號乘組,代號03,主要負責空間醫學實驗的管理。
2012年6月,劉洋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少校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某飛行大隊副大隊長,安全飛行1680小時,被評為空軍二級飛行員。
2012年6月,劉洋執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同年10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并獲“三級航天功勛獎章”。
2013年2月1日,劉洋當選為“2012中華兒女年度人物”。
2013年2月,劉洋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4年,劉洋就讀于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2016年8月30日,在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第十一屆五次執委會議上,劉洋當選為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
2018年,劉洋結束在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的學習,獲法學博士學位。
2018年11月1日,在全國婦聯第十二屆執行委員會會議上,劉洋再次當選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
2020年4月,劉洋被國家航天局聘為“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2022年6月5日,劉洋作為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之一第二次進入太空。
2022年9月1日,劉洋成功出艙首次執行出艙活動任務。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劉洋安全返回。
榮譽稱號。
獲獎時間榮譽稱號。
所獲獎項。
獲獎時間所獲獎項。
于敏,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89歲,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學,195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進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開始參與科學家錢三強組織的氫彈技術理論探索。
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沒有留學背景的人。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朔刂乩щy,自主研發,解決了氫彈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礎問題。1967年,中國完成了氫彈核爆實驗。從原子彈到氫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氫彈研制過程中,于敏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成為中國氫彈研制中的關鍵人物。
從20世紀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學者一起倡導、推動加快我國的慣性約束聚變研究,并將它列入我國高技術發展計劃,大大推動了我國國防科技的進步。
從60年代開始,于敏放棄了個人熱愛的基礎物理專業,此后30年一直隱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兩次公開露面,一次是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勛授獎,另外一次是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于敏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
趙久富,男,60歲,湖北團風鎮黃湖移民新村黨支部書記。
20,南水北調移民工作正式開始,湖北十堰市鄖縣余嘴村成為被定為當地首批搬遷的移民試點村,村支書趙久富以大局為重,主動放棄留下來的名額,告別80歲高堂,認真細致作好移民工作,代領61戶村民搬遷到團風鎮移民新村。
跨世紀工程南水北調正式通水。此時南水北調移民第一村十堰鄖縣余嘴村支書趙久富帶領著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來大家也都找到比過去更多的致富出路。
50年前,南水北調一期移民開始時,七歲的趙久富跟隨父母搬遷到了余嘴村,年,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責任人。這里有61戶要外遷到千里之外的黃岡。家園難舍,故土難離,移民工作最難張嘴。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干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遷的標準,趙久富可以選擇留下,但他還是主動選擇了外遷黃岡。趙久富80多歲的父母親決定不跟兒子外遷到黃岡,但他們支持兒子帶頭外遷。
村支書帶頭外遷,61戶村民陸續簽了搬遷協議,2010年的4月30日,移民搬遷對隊伍就要出發了,家家戶戶開始收拾家當裝車。趙久富黨旗掛在了自家外墻上,這是他在余嘴村當村支書的第26個年頭,也是他在余嘴村當村支書的最后一天。趙久富的母親拄著拐杖步行了5公里,來到了移民現場。母子遙望,趙久富不敢流淚,怕耽誤了移民的行程。
余嘴村變成蓄滿清水的庫區。而移民們在趙久富的帶領下在新的家園也走上了致富路。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