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結中,我們可以找到前進的動力和改進的方向。寫總結時要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和清晰度,避免使用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詞匯。在總結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不同行業和領域的經驗和教訓。
教材說明:
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兒歌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所配四幅插圖,形象優美,色彩明麗,便于學生觀察想象。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字和練習朗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習用誰怎么樣,對誰說:“我是什么?!本涫秸f話。
過程與方法:滲透用“讀”“說”“問”“讀”“演”的學習方法學習兒歌;逐步培養自主、合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抒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練習朗讀,學用句式說話。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對四季的美的感受,以進行有效地朗讀指導。
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抒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板書設計:四季。
春夏秋冬。
讀
說
問
讀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欣賞四季風景圖片,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漂亮的圖片,請你邊看邊想,你都看到了哪些季節的什么呢?(課件出示書上的連環畫。)。
生:我看到了什么季節的什么(自由發言,鼓勵同學把一句話說完整,并給予肯定及表揚)。
2、鞏固復習生字詞語。
師小結:在圖畫中我們看到了一年中的四個季節,分別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同學說了這四個季節的很多特點,上堂課我們認識了四季中的生字寶寶,這節課讓我們在生字寶寶的幫助下繼續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麗的四季景色。坐上火車,一起出發吧。(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對說是葉圓夏秋雪肚就冬)讀的同時老師適時點撥認讀言字旁、禾字旁、雨字頭、月字旁4個偏旁。
師:火車順利到站,老師還準備了一顆蘋果樹和一些詞語寶寶,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摘的蘋果最多,認識的詞語寶寶最多好嗎?(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蘋果樹:對說是葉圓夏秋雪肚就冬,以及詞語:荷葉說話秋天夏天肚子雪人就是冬天)。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自主練讀課文。
師:看來上堂課同學們都學的不錯,現在我們翻開書p61,上新課前老師想請一個聰明的小朋友來告訴老師課文一共有幾個小節。(4個小節)。
師:那每一小節都都說了些什么呢?現在同學們自由的朗讀第一小節,邊讀邊想這一節都講了些什么。我們來看看哪位同學不僅漢字寶寶認識的很多,上課還最認真,課文讀的最棒,美麗的大自然最喜歡跟認真的小朋友交朋友了。
生自由練讀,師巡視指導。
2、學習課文,指導學生按(讀,說,問,讀,演)的方法學習第一節。
(1)第一小節。
1)讀:請一位同學讀第一小節。
2)說:在一小節里你知道了一些什么呢,能和同學說說嗎?
生:小草綠綠的、嫩嫩的。(人們看到小草剛剛鉆出地面,綠綠的、尖尖的,就知道春天到了。)。
(嗯,回答的真棒)。
師:聽到你們說的話,春天的一個成員--小草芽要趕快出來和你們做好朋友啦。我們來看看圖。(課件:課文第一節的插圖和文字)。
師:(看圖)青青的小草剛冒出地面,很尖很嫩。所以我們可以把“尖尖”讀得輕一點,細一些。(課件出示課文)范讀,指名多生讀。
3:問。讀了這一節你們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老師可適時點撥)。
師:草芽對小鳥說些什么?
生: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p>
師:草芽跟小鳥都不會說話為什么作者都用說字呢?(學生互相討論,明確作者把草芽當做人當做小朋友來寫了,這樣使們讀的時候很有趣,很高興。)。
這時小草芽的心情可能會怎樣?(高興)為什么?(春天美/可以和我們一起玩)。
師導學,草芽對小鳥說了些什么呀?(生就是就是齊聲回答(我是春天)。
師:恩,真好,那么誰用這個句式再說一句話呢,老師可舉例,(我是老師)學生自由發言。
聽了電視里的老師讀完后,你感覺他的心情怎么樣啊,是不是很高興呀?那我們也來讀一讀吧,跟著老師,你看老師還可以做動作呢。(依具體情況相映指導:師范讀可做相應的動作讓同學模仿)。(笑瞇瞇的/把“春天”讀得特別重)請一位同學模仿。
師生合作讀:看著你們讀得這么高興,我也想讀,我們來合作讀吧?我問你們答。
師:草芽怎么樣?
生:草芽尖尖。
師:他對誰說?
生:他對小鳥說。
師:說什么?
生:“我是春天?!?/p>
合作得真愉快,男生問,女生來答吧。(男女生配合讀)。
師:合作得真好。
(2)隨機教學二、三、四小節。
師板書春夏秋冬。
讀
說
問
讀
(1)第二節。
1)讀:你喜歡哪一節呢呀,那么你就先來讀一讀第二節。
2)說:師:好,哪位同學來告訴老師在這一小節里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圓圓的荷葉/綠綠的荷葉/綠綠的柳條/粉紅色的荷花/青蛙在唱歌……。
(上揚一點)。
3)問:那么讀了這一節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呢?(為什么青蛙會說話呢)(同學可幫他解答)。
4)讀:好,我們把這一節課文內容弄懂了,那么誰來讀讀這節兒歌呢?(讀出喜愛之情)指名讀,((多生讀)(可做動作自豪地介紹自己:“我是夏天”)。
齊讀。
(2)同樣的方法來學習第三、四小節。
(2)第三節。
你還喜歡哪個季節?(秋天)。
1)讀:師:讀一讀第三節。
2)說:你能說一說是什么原因讓你喜歡秋天嗎?
生:谷穗、高粱、棉花可以給農民伯伯帶來大豐收了(多么了不起的谷穗呀?。?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彎彎的香蕉、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紫色的葡萄、甜甜的橘子)/秋游/菊花開放了/大雁南飛了落葉飄下來很美……(這是豐收的季節/充滿笑聲的季節/幸福的季節/收獲的季節/彩色的季節/多好吃呀)。
師:恩,說的真好,瞧,(出示課件:谷穗圖)(這就是)沉甸甸的谷穗,(它)正向人們鞠著躬呢!鞠著躬是什么意思呢,可叫同學示范做動作。
3)問: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4)讀:想想它的心情,讀讀這小節兒歌。
指名讀。
師:谷穗很多,所以“彎彎”兩個字可以把音拉長一點。(小組讀)。
師:這時谷穗的心里特別自豪。(兩組分讀)。
(3)第四節。
1)讀師:有很多小同學都很喜歡冬天吧,喜歡冬天的小朋友一起讀一讀第四小節。
2)說師:看來冬天很神奇呀,有這么多小朋友喜歡冬天,為什么呢?有哪位小朋友來說一說呢?(同學自由說一說)。
是的(出示冬天的小雪人的課件)因為冬天到了,快樂的小雪人也就來了,你看他肚子一挺,真是頑皮呀?。ㄗ鲆蛔鲱B皮的動作。因為“一挺”動作很快,所以我們讀得也要快點)。
3)問師:頑皮是什么意思呀?“頑皮”就是十分調皮的樣子。
4)讀師:冬天里小雪人這么頑皮,我們帶著頑皮的語后氣來讀一讀這一節吧。(帶著動作可請同學讀,男女生比賽讀。(真精彩?。?。
(4)、完整帶著動作讀一讀(先跟著錄音大家帶著動作讀一讀,最后齊讀,會背的可以背著讀)。
(有感情朗讀課文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讓讀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發揮重要作用,重視并加強了對讀書的指導訓練。通過讓學生模仿讀、自由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受四季的美麗,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
3、總結。
師:小朋友們,四季真美,我們以后要保護大自然,使四季更美。
三、1、欣賞四季景色(課件:配樂逐一出示春、夏、秋、冬的圖畫)。
師:同學們,在萬物復蘇的春天里桃紅了,柳樹綠了,蝴蝶、小鳥也趕集似的飛來了;烈日炎炎夏天,在農民伯伯的辛勤耕種下,稻子、樹木要長高,花兒、草兒要長大,一切是那樣的生機勃勃,是那樣地充滿活力;風伯伯吹走了夏天,吹來了秋天,吹得各種果子紛紛成熟,吹得楓葉翩翩起舞,吹得雁兒成群南飛;冬天到了,大家穿上棉衣,換上皮襖了,潔白的雪花紛紛揚揚。他們組成了美麗、迷人的一年四季。如果可以像作家一樣,也用兒歌的語言來介紹這些美景,那該多好哇!同學們可以自己回去寫一寫,你看老師給你舉個例子“青蛙呱呱,他高興的對人民伯伯說,我是夏天”,你也可以用你們的小畫筆把這四個季節畫下來,你看老師這里就有一幅畫,也是一位小朋友畫出來的。
課外作業:
1、以“美麗的四季”為內容,學生可以用詩歌、舞蹈也可用繪畫表現。
草芽尖尖荷葉圓圓谷穗彎彎西瓜甜甜。
尖尖圓圓彎彎甜甜。
()。
四、四季歌曲與生生互動結束本堂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6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1~5各數,建立初步的數感。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4、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4~16頁。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1~5的數字卡片、點子圖;學生準備1~5的數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一、從現實中抽象出數。
[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情境野生動物園激發兒童主動探究的欲望。]。
學生小組內交流,并且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交流中,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數,并且進行有序觀察。
[通過教師參與,滲透分類觀察的方法。]。
2、學生匯報。
3、老師根據匯報情況適時把卡片1~5貼在黑板上進行認讀。
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并擺在桌子上。
[通過小組交流、認讀數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等活動,逐步抽象出數。]。
二、饋實踐。
1、談話:老師說一個數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來嗎?你還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嗎?
2、談話: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嗎?
請告訴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種方式來表示這個數的。
3、同桌之間考一考,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活動中。
三、感知數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課件演示,學生跟著擺。
學生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是幾?這個2是怎么得來的?再擺1個得到幾個?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1、有感情的朗讀全詩并背誦。
2、學會四個生字“目、耳、頭、米”,會認“靜、夜、床、光、舉、頭、望、低、故、鄉”十個二類字。
3、會觀察夜晚的星空,把看到的說給別人聽。
4、積累收集有關思念家鄉的詩句。
現今的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比較重視的,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的幼兒教育或是家庭教育中,已經學會背誦多首古詩,其中又數《靜夜思》最熟悉。再者,這首古詩詩句淺顯,因此在教學中應以學生自學為主,聯系生活實際,體會詩中意境。
知景、悟情,積累語言。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1、會正確、流利地朗誦古詩,會認讀生字,會書寫“目、耳”。
2、會通過看圖幫助理解詩句,體會當時的思鄉意境,在此基礎上有感情地吟誦古詩。
3、初步學會由看到而聯想到,進行想像能力的培養。
一、揭題、激發興趣。
1、小朋友,你們聽說過這首古詩嗎?(大部分都說會背)
2、齊讀。
1、提出要求:(1)已經會讀會背的學生找學習伙伴開展競賽,看誰讀得準,背得好。
(2)不會的同學找值得信賴的學習伙伴(包括老師)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學習。
2、分層次交流:先讓低層次的學生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再讓高層次的學生與伙伴開展競賽,學生自己評議。
1、播放課件。
(1)觀察并說說當時詩人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
(2)那么古詩當中哪一句是描寫我們看到的環境的。聯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笨磮D理解。
(3)詩人李白看著眼前的月光,他想起了什么?
(4)把李白的思鄉之情用詩句表達出來,就是哪一句?聯系“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笨磮D理解。
(5)看,詩人多了不起,用簡簡單單的二十個字就把自己遠在異地他鄉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千百年來廣為流傳,深入人心。讓我們一起來朗誦古詩。
2、你們有過想念親人的`體驗嗎?那當時你為什么會想起他?(觸景生情)
3、當時大詩人李白遠在他鄉異地,低頭凝視屋內銀白的月光,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之中。播放課件,吟誦古詩。
1、開火車生字卡片認讀,請生觀察“光、霜、鄉”的拼音有什么特別?滲透古詩押韻的特點。
2、分句認讀詩句,指名四生讀好拿著詩句排順序。
3、齊讀古詩,指導讀好停頓。(板書)
4、大家學得這么好,靠的是你們認真看,認真聽,認真想,對嗎?下面我們就來寫寫我們的“目和耳”。
(1)、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2)、說說你怎么記住這兩個字的?學生練寫。
(3)、自己認讀、認記“頭和米”,師范寫,生練寫。
1、觀察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說給同學聽。
2、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詩并摘記描寫思念家鄉的詩句。(可以問爸爸媽媽或其他長輩,也可以自己查找。)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鞏固生字,會背誦古詩。
2、會觀察夜晚的星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說給別人聽。
3、積累收集有關思念家鄉的詩句。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中一張照片讓小朋友想起了自己遠在異國他鄉的媽媽……大詩人李白看到皎潔的月光,也想起了自己的親人。小朋友,讓我們再來和李白一起,做一回思鄉之人。朗誦古詩。
2、拓展說話:那小朋友來看看這副夜景,(播放課件)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又讓你想起了什么?(很凄涼、很傷感的感覺)
3、看書中插圖,也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又讓你想起了什么?(很美好、很美麗的感覺)
小組內說――指名說。
(從說中,孩子們學會了即使是同樣的夜晚,只要景物不同,所產生的聯想也是不同的。)
二、指導書寫,鞏固識字。
1、自己認讀、認記“頭和米”,師范寫,生練寫。
2、復習四個生字,選擇生字,找朋友擴詞。
三、鞏固練習,強化積累。
闖關游戲:
第一關:我會讀。(領讀生字。)
第二關:我會背。(開展背誦競賽。)
第三關:我知道。(拓展積累: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思念家鄉的詩句?)
(小組內比賽,選出獲勝者,再由各獲勝者進行比賽。)
四、教師拓展資料,把搜集到的描寫思念家鄉的詩句發給學生,要求學生會讀,有能力的可以嘗試背誦。
板書:靜夜思
床前/明 月 光,
疑是/地 上 霜。
舉頭/望 明 月,
低頭/思 故 鄉。
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習的20以內加法及20以內不退位減法(十幾減幾)的相關算式進行整理、對所學計算方法進行回顧,掌握一定復習和整理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算式整理及多種形式的練習,找到知識間的聯系,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合作與交流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目標分析。
本課教學目標是學生在掌握了20以內加減法及20以內不退位減法算理及算法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全面綜合復習。目的是讓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能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計算能力;還能讓學生在積累一定數學活動經驗的同時,了解一定的復習整理方法,初步感受復習對知識與能力提升所起的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通過對所學20以內加法及20以內不退位減法(十幾減幾)相關計算進行整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
教學難點:
學生能通過觀察、發現,借助已有知識經驗,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出結果。
四、教學準備。
課件、數字卡片、算式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回顧整理。
1.整理20以內加法(課件出示)。
(2)借規律填表游戲:對號入座。
(3)用規律找規律進一步觀察表格,說說還有哪些發現。預設1:學生會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預設2:得數小于10的算式和得數大于10的算式。預設3:得數是10的算式,得數相同的算式,調換加數位置得數不變的算式?!驹O計意圖】借助表格中所給算式,激活學生原有認知,回顧整理已學所有加法算式,并通過進一步觀察、交流,發現表中算式排列規律的豐富性與多樣性,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奠定基礎。
2.整理20以內不退位減法(十幾減幾算式)。
(1)口算練習。說說你是怎么算的。13-217-319-5。
(3)交流反饋:算式是怎么排列的,有什么發現?預設1:橫向排列預設2:縱向排列(略)。
【設計意圖】因在10以內數的認識時已對減法表進行過整理,故此環節只重點回顧整理十幾減幾算式。讓學生借助已有經驗經歷系統整理知識的過程,進一步感受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似內容之間的差異,學到一定的整理和復習方法。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小畫家在不同季節畫出不同顏色的太陽,表達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課文語言優美,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愜意,很適合背誦。課文中有13個生字要求認會,在反復誦讀中識記生字,積累語言。
以作者借助小畫家在不同季節畫不同的太陽,表達心愿為線索,圖文結合,隨文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寫結合,分散識字,緩解集中識字的枯燥乏味。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貫穿于課堂教學中,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分利用媒體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 認識“掛”“街”等12個生字及相關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美好心愿。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美好心愿。
第一課時
1、欣賞歌曲《種太陽》。交流: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種太陽)小朋友把自己的愿望種在了太陽里面,還有一位小朋友他喜歡畫太陽,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18課《四個太陽》。
2、師板書課題,生書空。
過渡 :小畫家為我們畫了四個什么樣的太陽送給誰呢?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
1、生自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語
(1)、認讀詞語
(2)、認讀生字
3、整體感知,小畫家畫了四個太陽送給誰呢?學生貼圖。
(一)、走進夏天
1、為什么喜歡綠色的太陽?
2、抓住”清涼”一詞引發感悟。
(1)多媒體播放夏天的太陽和知了的叫聲,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預設:我看到小朋友熱得出汗了。小狗也熱得吐舌頭。知了在吱吱地叫。
(2)假如你就是這位小朋友,此時,你最渴望什么?
預設:吃雪糕,進空調屋,到大樹下乘涼,太陽變綠。
多媒體出示:瞧,太陽變了臉色,大地發生了什么變化?
預設:大樹,田野,高山都變綠了,小狗跑了,知了飛了。
(3)此時,你又是什么感受呢?
預設:很舒服,很涼爽,很高興。
( 4 )指導朗讀
把這種清涼的感覺放到句子里讀一讀 學生朗讀本段
綠色的太陽照在街道,校園里,綠樹成蔭,鳥兒歌唱,走在這里多么清爽,讀――
3、看畫面嘗試背誦
(二)走進秋天
1、讀文想象 指名讀第二個自然段,讀了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抓住“邀請,香甜”進行感悟
(2) 師示范當小落葉對小伙伴發出邀請。學生之間模擬情境練習“邀請”。
(3) 指導朗讀
激情 :剛才幾位小落葉的邀請多熱情啊!讓我們都來做小落葉對小伙伴們發出邀請吧。
采訪:剛才朗讀的時候,你為什么臉上掛著微笑呢?學生談想法以悟促讀。
3、指導背誦 以填空的形式練習背誦。
(三)走進冬天
過渡:送走了金色的秋天,哪個季節又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冬天)
感悟溫暖
1、寒冷的冬天來到了,你最怕什么?(冷)
2、播放雪景和寒冷的風聲 用動作表現你此時的感受
3、指導朗讀,出示畫面,師描述:此時一個紅紅的太陽出現了,它照亮了大地,多么溫暖!
4、用“溫暖”說句子。
(四)走進春天
過渡:冬去春來,我們一起走進多彩的春天吧!
1、朗讀第四自然段。
2、拓展說話
(1)、師示范說句子:春天來了,桃花開了,春天是粉紅色的。
(2)、學生仿說:春天來了, ,春天是 色的。
個別背,小組背。
板書設計:
綠綠的太陽 清涼
金黃的太陽 豐收
18 四個太陽 紅紅的太陽 溫暖
彩色的太陽 美麗
我們心中的太陽 ( )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習生字。
3、學習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寫字。
對策:隨課文識字,寓識于讀。加強寫字指導,確保寫字時間。
難點:讀通課文。
對策: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教學過程設計。
一、看圖導入,揭示課題。
1、看圖,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看圖上畫了些什么,你最喜歡什么?
2、揭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整體感悟。
1、小河與青草每天都生活在一起,聽它們在說些什么?放課文錄音。
2、大家借助拼音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可以反復地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讀準生字,在課文中畫出這些生字。
3、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拼讀生字。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4、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個別學生讀,開火車讀。相機指導讀準字音。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3)、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
(4)、讀準了生字,就能更好地讀通課文,大家把課文再讀一遍。
(5)、相機正音,范讀或領讀難讀的句子。
5、我們舉行一次朗讀比賽,每組推選5名代表開火車讀課文,看哪一組開得穩?為了賽出好成績,我們先練練。
6、開火車分自然段讀課文,練讀難讀的句子。自由練讀課文。
7、比賽讀,評議。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對照筆順練習書空。
2、你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的?
相機引導,肯定好的方法。
3、你覺得哪些字容易寫?哪些字難寫?
4、師范寫。
5、學生描紅、臨寫。
6、展示個別作業,點評。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
1、使學生認識鐘表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并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學會看整時。
整時時針、分針所在的位置。
實物鐘、模型鐘,實物展示及相關多媒體課件,頭飾。
1、請同學們聽聽這是什么聲音?(嘀嗒……)。
再聽聽這是什么聲音?(鬧鐘聲……)。
1、說一說,關于鐘表,你都知道哪些知識內容?
2、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鐘表。
1、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學生拿出學具鐘,說說在鐘面上你都看見了什么?
2、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同桌比一比,看鐘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名匯報)。
3、教師點撥,解決問題。
(1)時針、分針、12個數(數一數)12個大格、一些小格(秒針)。
(2)師撥動按鈕,生說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的?(順時針)。
1、認識整時。
(1)師:聽鬧鐘又響了,文文還在睡懶覺呢。(出示情境圖)。
快告訴文文,現在是什么時刻了,再睡下去,她會遲到的。
(糾正7點說成7時)。
(2)師:再說說這些是什么時刻?(出示圖片)8時、3時、6時。
生觀察這些鐘面上的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
生匯報: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整時的常用方法8時、3時、6時(文字表示法)。
(4)整時的另一種表示法:8:00、3:00、6:00。
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見過?(電子表示法)。
(5)怎樣用電子表示法記錄時間?(同桌互練)。
1、找朋友(頭飾)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刻別找錯呀。
2、撥鐘表說時間。(同桌互做)。
3、過一小時是幾時?(出示圖片)生思考動手操作。
《青蛙寫詩》選自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是一首輕快的兒童詩。作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這一主題,語言富有童趣,十分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今天,我進行了《青蛙寫詩》第一課時的講授。本課時以識字教學為重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朗讀課文。
首先,要把握學生特點,構建快樂課堂。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這與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不謀而合,他們對圖形、色彩、音樂的感知力比較敏銳。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充分把握這一特點,設計符合學生興趣的課程,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講授“四點底”這個偏旁時,利用文章中的小雨點兒創設情境,拖動課件中的小雨點兒圖案,擺成四點底的形狀,并配以兒歌“小雨點兒排好隊,領頭點左甩頭,后面點右甩頭,寫在底部四點底”,學生自然認清偏旁形狀、記住偏旁名稱,進而認識一串帶有四點底的字。學生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十分好奇小雨點兒是怎么排隊變成偏旁的,注意力自然集中,情緒飽滿,課堂也充滿歡樂的氛圍。
此外,還要重視學生閱讀,培養語文素養。閱讀教學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每一位老師都要重視起來。開展一年級閱讀教學要關注“讀準確”,要把朗讀有意識地安排到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讀字、讀詞、讀句子、讀段落、讀文章,層層遞進,建立充滿瑯瑯讀書聲的課堂。在《青蛙寫詩》一課中,小青蛙寫詩時有很多小伙伴幫助它,小伙伴說了什么呢?我利用教師范讀、齊讀、男女生讀、扮演角色讀等多種方式開展朗讀教學,有效鞏固所學生字,讓學生讀正確,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閱讀素養。但在本課第五小節的朗讀指導中,我還有部分問題需要加強。第五小節主要由一個“呱”字組成,中間由逗號、句號、省略號間隔開,可見,標點符號在第五小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加強引導學生讀準標點,體味不同標點的不同作用,從而鼓勵學生進行思考,看到標點符號后怎樣停頓、怎樣讀出不同語氣。不僅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1.掌握本課生字,學習“讠、蟲、”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圖文結合理解詩歌內容,知道四季的一些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美麗的圖畫,你們想看嗎?(播放四季景物--擬人化的可愛的草芽、荷葉、谷穗、小雪人圖片的課件。)。
3.師:它們呀,給美麗的大自然寫了一首優美的詩歌--《四季》。
二、整體感知,質疑問難。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邊讀邊圈出課文生字,多讀幾遍。
(2)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標記。
(3)再數一數課文中有幾句話,把它讀通順。
2.小組交流,看看小伙伴間能不能把你不理解的問題解決。
3.反饋。
(1)課文有幾句話?每一句話講了什么?
(2)提出難點,全班交流解決。
三、朗讀詩歌,識記生字。
1.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筆順,老師示范書寫。
2.老師引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四”“是”“天”三個生字。
3.學生練習,獨立書寫,評講,看誰寫得美觀。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復習檢查。
1.出示生字卡,老師隨機抽取,讓學生開火車讀出卡片上的生字。
2.師:火車順利到站,讓我們一起接著去領略四季的美景吧!
二、學習第一小節。
1.學習課文,指導學生按(讀,說,問,讀,演)的方法學習第一節。
(1)?讀:請一位同學讀第一小節。
(2)?說:從第一小節你知道了些什么?能和同學們說說嗎?(草芽尖尖)。
2.師:(看圖)青青的小草剛冒出地面,很尖很嫩。所以我們可以把“尖尖”讀得輕一點,細一些。(課件出示課文)范讀,讓學生自由舉手讀。
3.師:讀了這一節,你們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老師可適時點撥)。
4.師:草芽對小鳥說了些什么?(“我是春天?!保?。
5.師:草芽跟小鳥都不會說話,為什么作者都用“說”字呢?(學生互相討論,明確作者把草芽當作人,當作小朋友來寫了,這樣我們讀起來的時候很有趣,很高興。)。
6.指導朗讀,師拓展小結:春天里小草悄悄探出了頭,露出尖尖的小芽,傳達出春的訊息,它就是春的使者。聰明的你發現春天里還有哪些景物呢?(指名學生說,師相機出示課件圖片。)。
三、學習第二至四小節。
3.指導學生學習第二至四小節(方法如第一小節)。
四、拓展練習。
1.欣賞四季景色。(課件逐一出示四季的圖畫,指導學生用文中的句式說一說)。
2.師:各種美麗的景物組成了美麗的一年四季。你們也可以用自己的小畫筆把這四個季節畫下來,你看老師這里就有一幅畫,也是一位小朋友畫出來的。
3.讓學生自由畫畫,鼓勵學生給畫涂色。
[教學板書]。
4四季。
春天:草芽夏天:荷葉。
秋天:谷穗冬天:雪人。
[教學反思]。
上課伊始,我通過多媒體課件依次呈現美麗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走進課堂,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有圖、有聲、有色的教學場景。同時引導他們邊看圖邊交流感受:“春天,小草芽是什么樣的?”“你為什么最喜歡冬天?”學生在看和說的過程中,對四季有了更深的認識,語言表達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訓練與提高。
一、課時目標:
1、識記11個生字,書寫4個生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三種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會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三種標點。
3、朗讀課文,感受標點符號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標點符號的用法。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鞏固生字。
1、同學們,聽“沙沙沙·····,下雨了,一位帥氣的王子想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他是誰?要做什么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青蛙寫詩》。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2、學生借助拼音讀文。
3、我們借助拼音認識了好多詞語寶寶,現在認讀這些生字。(出示課件認讀詞語)。
(二)創設情境,感悟課文。
1、全文共幾小節?寫的誰?它要做什么?(教師板書貼畫)。
2、學習第1小節——感受雨天的美。
你們聽?。úシ庞挈c落下的聲音)你想說——。
(1)教師:張秋生爺爺把雨點兒的聲音寫得可美啦!
(2)指導朗讀: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
(3)雨點兒還落在小青蛙身上了,小青蛙們,你想干什么?
(4)雨點兒落在這只小青蛙身上,你們瞧——小青蛙說(指名讀句子)。
(5)看看圖,想一想,小青蛙會怎么說呢?
(6)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呀!教師導讀——下雨了,引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讀第2~4小節。
(1)青蛙寫詩都有誰來幫忙了?請小朋友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2—4小節,再用筆圈一圈。
(2)隨著學生回答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隨著學生回答板書:小蝌蚪——逗號;水泡泡——句號;一串水珠——省略號。
出示小蝌蚪圖片,你們發現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號。)。
(出示句子):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
現在你們就是一群可愛的小蝌蚪,你們是怎樣過來的呢?(游過來)。
創設情境,指導朗讀:請一位小朋友來演一演。
教師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寫好“,”,逗號要寫得小小的,圓圓的腦袋,還要拖著一條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樣,學生練習寫一個。
為什么水泡泡能當句號呢?(水泡泡圓圓的,很像句號;我覺得它不但圓,還透明,很漂亮?。?。
(出示句子)我能當個小句號。
指導學生朗讀:多有趣??!快大聲地讀一讀水泡泡的話。
除了水泡泡外,還有什么也能當個小句號呢?
引導學生認識句號:剛才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西瓜、皮球、珍珠都能當句號,你覺得誰說得最恰當呢?為什么?(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好孩子。)。
再一次強調:“小”句號的“小”字。
指導學生寫好句號:句號要寫得小小的,要寫在田字格的左下格,學生練習寫一個。
為什么要一串小水珠才能當省略號?
教師范讀第四小節,故意將“一串”讀成“一顆”。
學生指出老師的錯誤,教師故意質疑:為什么一定要一串小水珠呢?
數一數,當省略號的這串水珠有幾個?
指導朗讀:這串水珠們多團結??!請六個小朋友站起來大聲地讀一讀。
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寫一寫省略號:省略號一共有6個小圓點,要寫在兩個田字格中,請小朋友們練習寫一個省略號。
4、教師:課文2—4小節可有意思了,讓我們一起來演一演吧!分角色表演。
5、學習第5小節,美讀詩文,啟迪靈性。
你們看,青蛙的詩寫好了嗎?
你想說——。
(2)學生指出呱呱呱太多了,這么多呱寫也寫不完,怎么辦呢?
(3)了解省略號的作用:你們瞧,只要一個省略號就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現在你喜歡這首詩了嗎?(還是不喜歡,連在一起。)。
(4)(出示詩歌)小蝌蚪,水泡泡趕緊來幫忙!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呱呱……現在這首詩寫好了嗎?趕快把這首詩里的逗號和句號都圈出來吧?。▽W生圈出詩里的逗號和句號。)。
(5)這首詩應該怎么讀呢?教師范讀,注意停頓。你發現了什么?(教師:句號時要停頓長一些。)。
指導朗讀:你能學著老師的樣子把這首詩讀得美美的嗎?(把高興讀在臉上,高興還可以加個動作呢?。┳杂勺x,指名讀。
(6)教師小結:有了逗號、句號、省略號的幫忙,小青蛙的詩變得多有意思??!逗號、句號、省略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標點符號。
三、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教師小結:哇,小小的標點符號讓一首詩變得那么有趣,給我們帶來了那么多的快樂,讓我們再來讀讀《青蛙寫詩》這篇課文,把這些標點牢牢記在心里的。
一、根據學生認識空間方位的特點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一般學生在6歲時就能完全正確地辨別“上、下”“前、后”,但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辨別尚未發展完善。因此,在教學中,對于“上、下”“前、后”,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獨立辨別,而對“左、右”的辨別,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左右手的功能來幫助學生認識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進而使學生對左右的認識逐步深入。
二、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學生辨認位置關系。
新課程提出,學習目標應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課堂設計應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得到“經歷、體驗”。新課程改革也視學習為“做”的過程、“經驗”的過程,凸現學生學習的實踐性特點。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學中,我組織學生聽口令和聽反口令拍手的游戲活動,當看到自己拍的和別人一致時,他們的笑容是那樣的燦爛,從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發現自己“上當”的同時,他們就會趕緊糾正。如此設計,不僅注重學生認知上的需求,更重視學生學習情感上的滿足,使學生心中充滿激動與挑戰,獲得內心的充實和滿足。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愉悅的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學生無疑會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從而積極投入學習。
三、重視用比較規范的語言表達“上、下”“前、后”“左、右”這三組位置關系。
引導學生用比較規范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兩個物體的位置關系,是學生理解位置關系的重要表現,學生不僅會按照“指令”擺放物體,同時也能夠用比較規范、流利的語言表達物體的位置關系。
四、解決中運用,感受實用性。
教學中呈現上樓梯的圖片,告訴學生我們平時在走路、開車時,都要按照交。
通規則的要求靠右行駛,這樣才能安全、有序。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則字謎。
3.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組成新字的構字規律。
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教學難點: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組成新字的構字規律。
第9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活動興趣。
同學們,漢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遨游漢字王國,來領略漢字的魅力,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吧。先讓我們一起走進“字謎樂園”。
二、猜字謎,了解猜謎的基本方法。
1.老師先出幾個字謎讓大家猜猜,想一想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1)牛過獨木橋。(打一字)。
(2)功過各一半。(打一字)。
(3)天沒有地有,我沒有他有。(打一字)。
2.師生分析謎面內容,揭示謎底。
3.師總結:猜字謎就要發揮我們的想象:第一個把獨木橋想象成一橫,這種猜謎方法叫“象形法”。第二個根據謎面的暗示,對原來的字進行分拆,然后重新加以組合,這種方法我們稱之為“組合法”。第三個謎底隱含在謎面的某個字中,這種猜謎方法叫“隱含法”。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多讀幾遍。
2.教師范讀課文。
3.學生一邊讀一邊把“我會認”中的生字在文中找出來,做上標記。
4.出示生字,各種形式認讀生字,并嘗試組詞,全班評價。
5.指導書寫生字,重點指導“左”“右”的區別,“紅”和“時”利用和“江”“村”換偏旁的方法來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我們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猜謎方法,也試著運用這些方法學習了課文,大家表現不錯。老師也知道大家在課前已經收集了一些字謎?,F在,我們就來進行一場小型的猜謎比賽,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表現最佳。
2.課后搜集字謎,在家里或在學校里進行猜字謎比賽,看誰猜得快,猜得多。
課題:識字4《猜字謎》第二課時。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再認識“相、遇、喜”等生字,能正確、規范地書寫“字、左、右”等生字。識記部首“又、冫”。
2.朗讀謎語,能說出自己是怎么猜的。
3.培養收集謎語和自編謎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課文生字、新詞,掌握識字規律。
教學難點:能根據謎面猜出謎底。
第10課時。
教學過程:
一、再讀課文,猜第一則謎語。
1.朗讀謎語。
2.教師引導學生把幾個句子聯系起來思考。
(1)什么東西是“綠的”?什么東西是“紅的”?
(2)為什么“綠”“紅”在一塊兒就起涼風?
(3)“涼風”是在什么時候起呢?
(4)哪些“綠的”“喜歡及時雨”?哪些“紅的”“最怕水來攻”?
3.可以個人猜,也可以幾個人在一起猜。
4.當學生猜出來時,教師可用綠色和紅色粉筆寫出“秋”字。
5.組織學生回想一下,他們是怎樣猜出來的?猜謎有什么竅門?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6.嘗試背誦謎語。
二、學習第二則謎語。
1.從后兩句入手。
a.想想“‘日’出萬里無云”是一個什么字。(出示“晴”)。
b.想想“‘水’到純凈透明”是一個什么字。(出示“清”)。
2.點撥第一句。
a.請兩個同學表演互相尊重的情景。
甲:你請吃蘋果。
乙:你也請吃蘋果。
b.發現彼此友好、互相尊重的特點。
c.猜出第一句是什么字,課件出示“請”。
3.點撥第二句。
a.這兩位同學是多么要好的朋友,他們的友情多令人感動??!
b.猜猜第二句是個什么字,課件出示“情”。
4.猜出謎底“青”。
5.讓學生比較“晴、清、請、情”四個字的異同,并說一說猜謎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師:猜謎語多有趣呀,我們也舉辦一次猜謎語活動,看誰的腦筋轉得快。
1.猜字謎。
(1)還不走,車來了。(連)。
(2)剪刀。(前)。
(3)六十天。(朋)。
(4)心上有它就會想。(田)。
(5)十五天。(胖)。
(6)牛過獨木橋。(生)。
(7)天無它大,人有它大。(一)。
(8)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2.全班進行猜謎大賽,展示和交流自己從不同地方收集的謎語。
3.請同學們根據學過的詞語也來編幾個字謎。
六、作用布置。
七、板書設計。
4猜字謎。
言+()=請。
心+()=情。
日+()=晴。
水+()=清。
在朗讀中感受韻文美(教學重點)。
師:你們喜歡這首兒歌嗎?如果喜歡它,你就美美地讀。
(學生邊想象美麗的夜空,邊美美地朗讀。)。
師:大家讀得真美,誰能站起來給大家讀一遍呢?
(學生個個躍躍欲試,紛紛舉手朗讀。)新課標第一網。
師:誰還想讀?請你做“小老師”領大家讀一遍好嗎?
(學生非常開心地領讀。)。
師:你喜歡兒歌的哪一句?
生:我喜歡第三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保?。
師: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呢?
生:因為讀到這一句話就感覺我自己坐在小船里一樣。
師:你的這種感覺真的很美,能讓人感覺到你坐在小船里的那種愉悅的心情。
生1:我喜歡第一句,因為它好讀。(“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保﹛kb1.com。
生2:我喜歡第二句,因為它非常好聽。(“小小的船兒兩頭尖?!保?。
師:老師有個問題想請教同學們,藍天上的月兒除了像小船以外,還像什么?
生1:這月兒彎彎,像一個香蕉。
生2:這月兒像小船,也像鐮刀。
生3:這月兒有時候還像彎彎的眉毛。
師:那小女孩為什么覺得月兒像小船而不像香蕉和鐮刀呢?
生1:老師,我知道,香蕉只能吃,不能坐。
生2:因為月亮是彎彎的,兩頭尖尖的,小船也是彎彎的,兩頭尖尖的。
生3:還有天空是藍藍的,大海也是藍藍的。
生4:老師,我還有補充。因為大海很大很大,很廣很廣,天空也很大很大,很廣很廣。
生5:說月兒像小船,因為它離我們太遠了。
師:同學們太聰明了,聽你們一說我也感覺到了天空的美麗,小船的可愛。
生:我也喜歡第三句,我仿佛看見了閃閃的星星在向我招手,向我微笑呢?。ā拔以谛⌒〉拇镒?,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保?。
一年級是一個人學習的起始階段,這一階段學習質量的好壞,對孩子的一生有著無法估量的影響。孩子從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一年級的小學生,這是人生道路上一個大的轉折。幼兒園以保教為主,老師阿姨細心周到的照顧,讓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在升入一年級對孩子的入學教學顯得很重要,下面是滬江網為你整理的關于入學教育的幾個教程。
教學要求:。
1、觀察圖畫內容,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語文學習的快樂。
2、依據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3、觀察與演練結合,培養學生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的態度。
教學重點:使學生明白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要尊敬老師、熱愛學習、遵守紀律。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言行合一,不但明白,而且能自覺地做到。
課前準備:我們學校的圖片。
教學時間:教學本課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知道自己是一名小學一(2)班的小學生了。
2、學會說:“老師早,同學早,老師好,同學好,老師再見。
3、會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是小學一(2)班的小學生。我們班的語文老師是老師,數學老師是老師,我們班有位同學。
4、了解日常的課堂常規。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學會問好。
1、(出示插圖)仔細看圖,你看明白了什么?(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校門外,老師正在迎接到校的同學。有的小同學結伴來到學校,有的小同學在家長的陪伴下來到學校。畫面上,一個小同學正在聽媽媽說著什么,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自己的爸爸說“再見”,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老師互相問好。校園里,教學樓高高矗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有幾個同學正在掃地、澆花。)。
2、是呀,我們也學著圖畫上來問問好,問好時,我們可以鞠躬,如果以后你當上少先隊員,那可以敬隊禮。(師生起立,互相問好)。
3、評價:表情是否是微笑,聲音是否響亮,態度是否大方,
4、早晨看見老師可以說老師早,中午呢?下午呢?校外呢?
5、仿照剛才的樣子同學之間問聲好,老師和同學之間問聲好。
在上每節課之前,老師和同學都要有禮貌地問好,這表示我們之間的相互尊重,我們來試一試。(師生進行問好。)。
(二)明確自己是一名小學生。
1、剛才有的同學臉上笑瞇瞇的,你們為什么高興呢?
學習說話:我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ㄒ笥闷胀ㄔ?,聲音響亮,口齒清楚,有表情)。
2、學習兒歌:太陽公公起得早,花兒點頭對我笑,背上我的小書包,高高興興上學校。
3、從今天起我們都是光榮的小學生了,教師板書:小學生,這三個字就是小學生,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三)學習自我介紹。
2、誰來把自己介紹給大家。
3、教師評價:要求聲音響亮,說話連貫,先介紹自己的名字,再說說是哪個學校(或者幼兒園)的學生,還可以說說自己的愛好。
4、小朋友都介紹得挺好的,自我介紹中還可以突出自己的'特點。同桌之間互相介紹。教師巡回。
(四)總結談話。
這節課,同學們真能干,不僅學會了問好,而且還能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認識了“小學生”三個字。希望大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地使用,從今天開始就看看哪些小朋友是真正有禮貌的小學生。
(五)課外作業:
1、把學會的本領說給家長聽。
2、認讀有關的三個生字。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觀察圖畫內容,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語文學習的快樂。
2、知道上課要遵守紀律,做到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不玩東西,發言要舉手,坐姿端正。
3、學會說:“上課的時候要專心聽講”“寫字、讀書姿勢要端正,眼離書本一尺,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兩腳放平,腳踏實地?!苯虒W過程:
(一)出示插圖,感受快樂。
1、(出示插圖)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大哥哥、姐姐是怎樣上課的?你看見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室里,同學們正在上語文課,學習生字“馬、牛、羊”。黑板上貼著馬、牛、羊的圖片,一位小同學正在把生字卡片貼到相應的圖片下面。女教師親切地望著她,愉快地微笑著。其他同學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專心地看著黑板。)。
2、教師評價:語文課中形象的豐富性,游戲的有趣,展示自己的才藝。
3、小結:上課時。我們可以做有趣的游戲,可以認識許多生字,學到本領,還能將自己的本領展示給大家看,上課真是一件挺快樂的事。
(二)觀察思考,規范課堂常規。
1、你們知道為什么有的同學每天上課,學習成績挺好,有的同學卻學不好呢?
2、看圖想象,小朋友是怎樣上課的?(小朋友眼睛盯著老師,認真地在聽課。)。
3、學習說話: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4、誰明白什么是專心聽講?(眼睛看老師,耳朵仔細聽,不做小動作,不東張西望。)對,其實上課中坐的姿勢和寫字的姿勢也非常有講究。
(三)觀察圖畫,明確正確的坐姿、寫字姿勢。
1、良好地寫字姿勢,對我們身體的成長,體形的變化都有益處。
2、你們仔細看圖畫,誰能學著圖中小朋友的樣子來坐一坐。
3、教師表揚同學,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坐的?(兩腳放平,身子坐正,腰背挺直,頭抬高。)。
4、小朋友們真能干,通過看圖就能說出正確的坐姿,(教師板書“坐”)這就是“坐”,坐下來的坐。
5、讀書又應該怎樣的讀書姿勢呢?
7、教師巡回檢查。
8、誰能用一首兒歌來記住這漂亮的讀出姿勢?
9、師生共同編兒歌:寫字、讀書姿勢要端正,眼離書本一尺,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兩腳放平,腳踏實地。
10、同學們一起讀一讀。
11、學習“讀書”兩個生字。教師板書“讀書”,這就是讀書,我們一起來讀讀。
(四)小結。
今天我們同學真能干,學了許多本領,你能告訴大家,你學到了什么?(學習了三個生字;學習了正確的讀書姿勢、坐姿;知道了上課是件很有趣的事;上課要專心聽講。)。
我們小朋友在40分鐘學到了那么多本領,這真是一堂有趣的語文課!
這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直觀的活動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
學習
方式。一開始我就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游戲“猜一猜”導入,學生猜的五花八門,有的說床,有的說桌子,氣氛非?;钴S,最后學生猜到了花地毯,馬上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本課主題,緊跟著我又適時激趣,給學生講了一個《小狐貍家的花地毯》的故事,讓學生羨慕小狐貍,自己也想有塊花地毯,很自然的就調動了低段學生的學習欲望,效果非常明顯。另外,讓學生親自感受地毯的質感,并小組合作將“小地毯”拼成兩塊“大地毯”,使學生在活動中無形的學到了美術知識(顏色搭配)。讓學生學會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一切讓學生來支配,自主地探究學習。本課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通過“展銷會”的形式讓學生互相推薦自己的地毯,把教學活動推向了高潮,整個活動中運用多種方式,例如學生與學生之間成為買賣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成為買賣關系,讓學生互評互議,告訴大家為
什么
買他的地毯,如何推薦自己的地毯,很自然的提高了學生的評價能力?;顒又形易罡吲d的是學生爭先恐后的把自己制作的地毯推薦給我,都希望老師買他們的,教師好似開心的調合劑,使每位學生都獲得快樂。但在教學中我也體會了幾點不足:1、小組欣賞討論時,問題有些不明確,教師要參與活動中。2、要及時地肯定和表揚學生的奇思妙想,并幫助他們克服一些制作中的困難。 3、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創作氛圍,讓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見解。4、在評價活動中,學生的膽子小,教師應多舉例、多引導,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力求每位一學生都成功。
《花地毯》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美術一年級下冊中的一個課例,是讓學生運用剪貼、繪畫方法來設計制作一塊小地毯,并指導學生用許多“小地毯”拼成一張“大地毯”。
這節課中,我采用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 一開始就抓住了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著我把
話題
轉移到了本課主題,給學生展示課前準備好的美麗的小地毯, 讓學生羨慕,自己也想設計塊花地毯,很自然的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效果非常明顯。另外,讓學生親自感受地毯的質感,并組織了一次小組合作,將“小地毯”拼成塊“大地毯”,使學生在活動中無形的學到了美術知識(顏色搭配)。本課中我還讓讓學生互相推薦自己的地毯,把教學活動推向了高潮,整個活動中運用多種方式,例如學生與學生之間讓學生互評互議,告訴大家他的地毯的特點,很自然的提高了學生的評價能力,使每位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但在教學中我也體會了幾點不足:
1、小組欣賞討論時,問題有些不明確,教師要參與活動中。
2、要及時地肯定和表揚學生的奇思妙想,并幫助他們克服一些制作中的困難。
3、在評價活動中,學生的膽子小,教師應多舉例、多引導,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力求每位一學生都成功。
《花地毯》教學反思
華師附小恒大南海學校 謝柳芬
《花地毯》是(人教版)《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3課,其課為“設計?應用”領域?!痘ǖ靥骸愤@一課是一節很貼近
生活
的課,試著從生活中的地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圖形的魅力所在。在這節課中我把班級
分成四個小組的形式合作進行,同學
們可運用折-剪-染的形式制作花地毯并拼擺在一起。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到重復美、對稱美、色彩美;并能夠在輕松、自主、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一、故事導入
抓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我設計了從故事導入。從家具們的比美到地面兄弟的不說話,讓學生猜原因,然后想辦法解決。直入本課主題,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三課《花地毯》。
二、感受生活中的地毯
和學生一起感受生活中的地毯,了解地毯的作用。
三、欣賞作品
從“小設計師為地面兄弟設計的花地毯”直接切入學生作品欣賞,緊扣主題,并讓學生觀察發現小地毯的花紋、形狀等特點;還有讓學生猜小花地毯的制作方法,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點出是染的,并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就教你們用這種特殊的方法來制作花地毯,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
四、示范制作過程
在示范過程中我邊示范邊講解并出示示意圖,讓學生更加清楚操作過程。我向學生介紹了兩種方法一先折后染法,另一種是先折再剪后染法。在示范染色的過程中強調了很多
關于
使用工具的細節,以至后面學生使用染色水的時候沒有出現混亂的局面,因為在一(2)班試課時如何使用染色水就出現了諸多問題。引導學生如何折、剪,我通過語言,鼓勵他們小組合作,大膽嘗試,嘗試不同的折法,看看染出來的效果是不是也不同?再用一句“下面就用你聰明的頭腦,靈活的小手為地面兄弟設計新裝吧!”過度到學生的作業創作。五、學生制作地毯
讓學生自己發揮原有的經驗和
想象
,自己嘗試創作。在巡視指導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錯誤,講明方法。部分學生還是會因為沒聽清楚而導致方法錯誤,這時要及時糾正。六、欣賞、評價作品,并頒發獎品
組織學生欣賞小組作品。以小組為單位排隊參觀欣賞同學的作品,并對欣賞的作品投上贊許的一票。獲最多票數的同學可被評為最佳設計師。
在互相欣賞評價的這一環節,我本來還設計了學生對欣賞作品的.描述。因時間關系我就省略掉了。這樣時間控制的剛剛好,學生投票之后就是下課兌換獎品。學生在輕松、自主、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本課的學習。
七、小結
這節課基本上取得我預期的效果,完成了教學任務和目標。分析這節課,優點:我覺得,每個環節的銜接與過度,我處理的還算比較好,能緊扣主題。故事導入直插主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結束部分采取投票欣賞的方式,比較新穎,學生頓生責任感,因為只有三票,決不輕易投票。缺點: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充分,省略掉了學生評價作品說的那一部分,如果補充上讓學生說那部分這堂課將會更加完美。
花 地 毯
一、引導階段 :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
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故事,請你認真聽動腦想。故事是這樣的:
生:因為地面沒有新衣裳。
師:你想不想讓地面高興起來?怎么做?
生:給地面穿上新衣裳。
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三課《花地毯》
二、發展階段:
我這里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美麗的小地毯,你能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嗎?小組討論 :
師:你找到了嗎?有那些不同之處?小組匯報
生:方法、圖案、材料不同
師:你發現用哪些方法可以做一個美麗的花地毯。
生:貼、畫、貼畫結合。
師:可以用那些材料?
生:紙、油畫棒、
師:現在你是一位小設計師,我想讓你來設計一個花地毯,你會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還有什么圖案?互相討論。
生:討論。
師:下面就用你聰明的頭腦,靈活的小手為地面穿上新衣服吧!
三、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四、講評
師:下面把我們的作品拼起來,你最喜歡哪張作品? 生:欣賞。
師:你來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好在什么地方。
五、課后拓展
讓學生嘗試用更多的舊材料來設計制作花地毯。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學生興趣很高,但一年級學生衛生紀律較差,學生作品的廢料往往影響班級的衛生,因此在本節課教學時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注意班級衛生,也可引導學生將這些廢角料,貼在自己制作的花地毯上。還有要注意提醒學生的用剪、用刀的
安全
。和田地毯是新疆地毯的代表作,其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兩千年前,和田就有盛行地毯的記載,據說東漢時期,在和田的玉龍喀什河畔有位叫阿克西凡的農民,他聰明勤奮,充分運用當地的棉花、羊毛特產,研究出用棉線做經線,用羊毛線做緯線織扣栽絨的辦法織出地毯。后來人們把阿克西凡稱之為“地毯之父”。 和田地毯當地人有歌謠說:“天上有多少云彩,和田有多少地毯?!笨梢姾吞锏靥涸诋數氐钠占俺潭攘?。同時織地毯的技術也相當普及,連七八歲的娃娃都會織地毯。新疆和田地毯用料講究,織工精細,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歡的主要原因之一。
設計說明本課識字是三組詞語韻文。韻文是由一些詞語有序排列組合而成的。課文展示了古今四季氣候特點,朗朗上口,節奏感強,適合學生朗讀,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想象,啟發學生開動腦筋,在學習中主動展示自己的本領,啟迪學生們智慧的火花。教學本課可在學生熟讀兒歌的基礎上,采用多種方法讀準字音,認記字形。
學前準備制作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認會“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習重點認會“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前準備。
1.制作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師)。
2.自學字詞,熟讀課文。(學生)。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達標檢測。
一、導語引入課文。(用時:5分鐘)。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篇很好聽的拼音課文《古對今》。
2.板書課題,揭示本課特點。本課的每一句中都有一個“對”字,“對”字前后分別是兩種相對的事物,我們也可以叫它“對子歌”。(課件展示課文)。
3.齊讀課題。認讀生字“古”。
看課件,聽清老師講解的本課的特點,同桌交流體會。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用時:10分鐘)。
1.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2.指名讀、開火車讀生字。
3.交流識字方法。
4.再讀課文,識詞。
5.認讀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1.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互相檢查,互讀互聽。
3.交流識字方法。
4.再讀課文,圈出不會讀的詞。
5.交流生詞的認讀。2.我會認。
圓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古李語香。
3.我會連。
嚴酷朝涼細夕。
霞暑寒陽風雨。
三、讀韻文,感知對子。(用時:15分鐘)。
1.自讀課文,遇到讀得不熟的字或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指名或指定小組互讀對子,全班交流正音。
3.各種形式讀對子,直到讀熟。
(1)師生交叉讀。
(2)男女生對讀。
(3)學生分三大組拍手賽讀,優勝組集體表演讀。
4.交流對子歌中的特點:
(1)反義詞對:古對今圓對方晨對暮。
嚴寒對酷暑春暖對秋涼。
(2)天氣現象對:雪對霜。
和風對細雨朝霞對夕陽。
(3)植物和動物對:桃對李柳對楊鶯歌對燕舞鳥語對花香。
(4)課件展示幾種對子及相關圖片。
指名背,小組背、齊背。
1.自讀課文,遇到讀得不熟的字或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互相檢查,互讀互聽。
3.各種形式讀對子,直到讀熟。
(1)師生交叉讀。
(2)男女生對讀。
(3)學生分三大組拍手賽讀,優勝組集體表演讀。
4.交流對子歌中的特點,并分組對對子。
5.找朋友:學生各選一個詞語卡片,把這張卡片放在胸前,然后找到能與自己相對的詞語,比比誰的朋友多。
6.觀看幾種對子及相關圖片。
7.指名背,小組背、齊背《古對今》。
4.我會讀。
嚴寒酷暑春暖秋涼。
和風細雨朝霞夕陽。
鶯歌燕舞鳥語花香。
5.我會對對子。
嚴寒對________。
春暖對________。
和風對________。
朝霞對________。
鶯歌對________。
鳥語對________。
6.我會寫反義詞。
黑-()高-()。
古-()圓-()。
哭-()高興-()。
四、指導寫字,布置作業。(用時:10分鐘)。
1.指導7個生字的書寫。
(1)認讀7個生字并組詞。
(2)師范寫,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筆順,討論交流。
(3)作品展示,全班評價。
2.布置作業:
(1)同桌互背《古對今》。
(2)抄寫課后詞語。1.認讀生字。
2.說說每個字的結構,觀察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3.學生描紅、寫字。同桌交流評價。
4.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5.認真完成作業。7.我會寫。
涼細夕語。
8.我會寫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纟:__________________。
木:__________________。
讠:__________________。
日: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對于一個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教師對自己一學期的表現有個整體的回顧,現將我在這一學期教學中的幾點體會和認識談談:
一、教學實踐中的自我反思。
我在上每節課之前,都會在心中把要上的環節演一遍,考慮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狀況。每一堂課結束后,都會進行反思,考慮哪些教學設計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斷值得仔細咀嚼,哪些突發問題讓自己措手不及,哪些環節有待今后改進等等。同時反思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的閃光點是否被我抹殺。學生在課堂上有發表自己見解的權利,這些也有可能是拓寬我們教師教學思路最有價值的東西。把這些都記錄下來,可以實現教學相長。
音樂課上讓學生動起來,從生理到心理,從內容到形式,從教師的教到學生的學,從教學要求到教學組織,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身體動起來,情感動起來。這種“動”,非“放羊式”的亂成一團,是在教師的科學方法推動下、促引下,逐漸誘發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心扉自由地接受音樂美的沐浴,提高音樂修養,培養起音樂情趣的“動”。在課堂中要給學生“動”的空間、時間,讓學生在“動”中加深對歌曲形象的聯想,從而增強對音樂的表現力。作為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動態的課堂,讓學生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都得到動態享受,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創造欲望。
二、理論學習中的自我反思。
理論是讓一個人在思想上得到升華的最有價值的東西,作為教師要如饑似渴地學習和研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并自覺地運用理論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在學習中深刻反思,認真消化,并付諸于實踐。先進的理論使我們的教學進入新的境界。正如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要求他的教師:“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不斷補充其知識的大?!?。他認為,這樣“襯托學校教科書的背景就寬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就更明顯。由此可見,理論學習的重要性。今后我要加強理論學習,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
近幾年,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孩子不是認知學習的工具,他們是具有鮮活生命,有獨特個性的完整的人;孩子是以一個完整的生命體的方式參與到課堂生活中,課堂教學道德應該成為完整的“人”的教育。
完整的人的教育,就要尊重孩子的智慧。至于學生的學習程度,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卻成了次要的問題。當我們把認知任務作為課堂教學的唯一目標時,課堂上便看不到“人”,只看到“教案”;看不到智慧,只看到答案。完整的人的教育,要時時關注孩子的學習情緒,學習狀態。沒有興趣,是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
在我的音樂課堂上,我時刻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人都是感情動物,只有感情到位,興趣自然有了。例如我在執教《小烏鴉愛媽媽》一課時,我沒有按教材上要求的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而是用慢速柔情的聲音教唱,這樣一來,很多學生就能把小烏鴉對媽媽的感情體會到,在這節課中,最大的成功在于學生懂得了要愛媽媽的思想,也有許多學生在這節課想到自己的媽媽,唱的淚流滿面,談體會也很深刻,這節課上的非常成功。
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狀態,就要在思想上真誠顧及學生多方面的成長,要能從學生的眼里讀出愿望,當學生沒有信心時,要能喚起他的力量,要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精神脈搏始終與他們一起歡跳!這才是充滿人性魅力的教育。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感想,我只希望以后再通過教學實踐多摸索經驗,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今后改進教學的依據。堅持下去,必將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也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又為日后的教學總結或撰寫學術論文儲備了寶貴而又說服力的素材,雖然寫教學反思費時、費腦、但是,一舉數得,應抓住八個字:
一、做有心人。
要有目的、有意義地做好這項工作,課內有心留意,主要教學那兒個知識點,重點的、略帶的把節、章與章、舊知識與新知識此問題與彼問題是否能巧妙地連在一起。用什么形式與方法做到心中有數?根據課型多樣的特點,分類型記載,像音樂課如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以音樂知識為主的樂理課,以游戲為主的唱歌課,以鞏固為主的練習課等等,這樣記載看起來就更清楚,印象更深。在教學方法上,一節課的開始、結束,全過程是否鮮明,層次清楚,音樂知識技能訓練是否有機結合,音樂理論以及概念掌握、理解的怎么樣:在調動學生的感情啟發,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等方面實施的情況如何: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動耳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方面如何,以及課堂氣氛是否活躍有創意,所以要做教學有心人。
二、勤,及時記載。
這是寫啊教學反思的關鍵之一。根據記憶規律,在識記以后不久就開始遺。
因此,寫教學反思要趁熱打鐵,課后及時記載,立即整理歸納,總結分析,記錄于冊。如果拖久了,課堂教學情況,回憶起來時間反而費長,甚至遺忘。尤其是藝術技能方面的,必須在下一環節加以糾正掌握知識點,才能順利的往下教學。
三、全,全面分析。
首先要對教案的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回顧,從教學目標達成,教學結構的安排,教學過程的進展,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到師生活動,教學效果都要像過電影似地琢磨、反省,歸納出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待進一步改進。在全面分析基礎上還應根據教學目標、音美課的類型等,突出重點地總結,記載自己體會最深的“得”與“失”。這樣記載才具有較好的價值。全,不是面面俱到到,一課一記栽要有一得,否則會形成次次記載千篇一律。
四、活,靈活多樣。
寫教學反思沒有固定的格式和應根據要求和教學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和形式,因課而異,不拘一格。我參考了一些教師的教學反思,有的記在教案旁邊,隨著教學過程而寫;有的記在一節課后面;有的沒有專門的教學反思本上;有的全是文字記錄;有的文字和符號兼用??傊?,不論任何方法、形式,以反映教學情況為準。
《采山》是一首活潑、輕快的歌曲,在備課時,我首先認真的熟悉了歌曲,仔細閱讀教參,把握歌曲特點,了解歌曲的難點,確定了以體驗快樂為主的教學目標,然后,根據教學目標設計這節課。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學唱歌曲,讓學生在聽、做、體驗的過程中,感受仿佛自己在濛濛的細雨中光著小腳丫去采山的愉快心情,并指導學生歡快地有感情地演唱這首歌曲;在學唱《采山》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并掌握多樣化的節奏。
這節課的導入,我用美妙的大自然風景圖片吸引孩子們的眼球。然后通過采蘑菇一系類設計好的問題來激發同學們的興趣,讓他們在充滿好奇中期待這一課。
在教唱環節中,我先讓學生聆聽歌曲兩遍,使學生對歌曲有一定的印象,為學唱歌曲奠定了基礎。然后我把比較難的地方先教給學生,學生的接受能力還是很快的,教學目標達到了。在節奏訓練前我讓學生自己找到采蘑菇樂句以此加深印象,然后哼唱這個樂句的旋律。在節奏訓練時爭取讓大部分學生明白這個十六分節奏而且能打好這個節奏型。
為了熟練歌曲,在練習中我通過表演啟發學生隨音樂創編一些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動作來表現歌曲情緒,熟悉歌曲的旋律;通過讓學生用拍手、跺腳的一些簡單律動演唱歌曲,幫助他們感受歌曲的節奏和句式。
這節課的某些細節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學中自己會設計出更加精彩的教學活動,來豐富我和學生們共同的音樂課。在這節課中我沒有將歌詞發給同學們,使得他們在邊唱邊表演的時候都忘記了歌詞,這一點需要改進。教學過渡語還不夠精煉。我想通過不斷的努力會取得更大的進步的。
《快樂的孩子愛唱歌》是一首歡快活潑的兒歌,歌曲的特點是多處小節內頭相同后面不同,難點句在第3句的最后一個音的上揚。
去唱唱用柯爾文手勢解決第三句,再將學生分成兩大組,進行接口唱,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第二大部分,我編創了四條節奏分別采用雙響筒、鈴鼓、沙錘、碰鈴四種樂器分別為歌曲伴奏,分成4個大組各使用一個樂器伴奏。最后,讓學生自己去創編歌詞,分小組派代表來發言。
整堂課氣氛融洽,學生和老師的狀態都很好,互動熱烈,呈現出了一種音樂課該表現出的寓教于樂的特點,教學目標基本達成,學生真正參與到了音樂的演唱與創作中,不足的是,環節設計中最后一部分因為時間的原因沒有來得及上,愛第三句的演唱上學生音準還不夠,以后需要更合理的安排時間的進程和加強學生音準的訓練,相信這樣做下去,學生的音樂素質會逐步得到提高。
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按教學的進程,教學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在本學期開學以來的實際教學中,我通過在三個不同階段對教材的理解、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的設計等多方面進行不斷的思考和更新,使我在理論和實踐經驗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一.教學前反思:
在教學前進行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教師大多關注教學后的反思,忽視或不做教學前的反思。其實教師在教學前對自己的教案及設計思路進行反思,不僅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設計的再次查缺補漏、吸收和內化的過程,更是教師關注學生,體現教學“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的過程。
在開學以來的六年級的課堂教學設計中,我安排了分組討論,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六年級的學生即將步入初中,到新的環境中去,因此在課堂上培養他們的協作意識還是至關重要的,這樣長期下去,就會對他的生活習慣和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還在課本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設計增添了很多相關的知識點,學生們的求知欲望得到滿足。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邁入校門,還未形成“集體”的觀念,多以自我為中心,而因年級低很難開展課堂討論,所以通過歌曲學習,如《你、我、他》、《上學歌》、《巧巧手》、音樂劇《小熊請客》等,就可以抓住其中的“團結、友愛,互助”的中心進行教學,不僅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還增強了學生的集體觀念。
另外,我還引導學生在教材內容的限定下,發展故事情節。如音樂劇《小熊請客》中小狐貍的角色,因為教材中的定位是貪吃、懶惰、不團結的“反面”角色,小同學們都不愿意接受它??墒窃谖业慕虒W設計中,小狐貍不僅在小貓、小黃狗、小雞的批評下慚愧的低下了頭,還被小熊連同其他伙伴一起邀請到家里做客,最終學生們說:“小狐貍知錯就改,是好孩子”、“我們可以原諒它”等。結果,這個“小狐貍”從“反面”角色搖身變成了最具挑戰性的角色,也成了學生們最關注的角色。這樣的設計,使故事產生多種結果,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使教學目標得到解決。
上課前,我認真地對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手段的應用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上可能有的反應做了充分的反思,并寫了詳細的教案(包括過渡語言等)。
經過課前的反思與調整,教學內容及方法更適合學生,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教學中反思: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達到的效果,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設計思路和方法,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思路和熱情,我及時調整自己的教案,以達到更好的引導效果,實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在我精心設計的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思路清晰了,課前預期的目的基本達到。
一節六年級的課上,音樂教室里飛進了一只大蝴蝶,學生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向蝴蝶了,當時正在進行課后的綜合訓練,我自行設計的根據節奏填歌詞的活動,見到此景,我靈機一動,便引導學生發現大自然的美,以“自然”為主題來創作歌詞,結果,真的有一部分學生以“蝴蝶”為題,創作出了歌詞。這樣不僅使課堂學習變的生動,結合了實際,也使學生認識到自然與藝術的關系。
三.教學后反思:
教學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后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在課堂教學實踐后及時反思,不僅能使教師直觀、具體地總結教學中的長處,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學生、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而且是將實踐經驗系統化、理論化的過程,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認識能上升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
在小學一年級《生活里的聲音》一課中,我帶來了自己的水杯,問學生如何能夠讓它發出聲音?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有說敲打,有說拍,有說摔碎,最后我引導他們分成小組討論,每組至少說出兩種讓水杯發出聲音的辦法,然后派代表到前面演示(當然,除了那種“摔碎”的方法)。然后帶領學生進行“藏寶”游戲,既一個學生藏“寶”,另一個學生找“寶”,藏“寶”的學生關注找“寶”的學生,同時還控制鼓聲,當找“寶”學生*近“寶藏”時,他就用強力擊鼓,表示危險和緊張,離“寶藏”遠時,就弱擊,培養了學生對聲音的覺察能力。
通過反思這一課后,我認識到要善于處理好教學中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關系,巧妙地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及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才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新精神,使每個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經過教學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過程,我受益非淺,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在教學中及時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會使我逐漸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作為一名新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通過不斷地反思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
在教這課時,我作了充分的準備。因為面對的學生是一年級的小朋友,我的想好每個環節才能讓孩子在40分鐘里有效的.上好課。
較好的做法:
知識與游戲、故事相結合。
喜歡游戲,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將整個教學過程編成了一個故事:秋高氣爽,拼音朋友們排好隊伍去郊外秋游。小朋友東東也很想去,于是就懇求媽媽。媽媽同意了,但是,媽媽提出了一個條件,要東東先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東東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常常把學習用品隨地亂扔,但這回為了能去秋游,他趕緊整理好了書包。媽媽見東東今天表現這么好,心里很開心,于是高高興興地帶上東東到郊外去。在郊外,東東看到了美麗的田園風光。這個故事本身具有較強的情節性和趣味性,再加上繪聲繪色的描述,穿插其間的活動參與,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整個課堂彌漫著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
不足之處:
1.我沒有把“先扶后放”的教學方法更好的落實,在指導拼讀時還不夠全面,不夠扎實和深入,導致整堂課流程有些快。而且,我所使用的激勵性語言表達不夠清楚,對學生的鼓勵平淡而過。
2.課堂時間設計不太合理,致使鞏固環節顯得倉促,在學生進行小組學習的時候沒進行有效的指導。
這些,都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提高,努力改正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使自己能更靈活駕馭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發揮。
《小小的船》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晴天夜空美麗的景象。文中寫了-個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聯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藍天中航行,駛過星群,看望星星,表現孩子喜悅的心情。這首兒童詩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小語大綱》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聽說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中“藍藍、閃閃、彎彎”等詞的意思,運用“我看見……”的句式說話。
2.技能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欣賞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力求做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華。
二、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句較完整的話,并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學生朗讀課文時可能會出現唱讀的現象。
三、說教法。
從本課兒童詩的特點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學時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
四、說教具準備。
板畫一張《晴朗的夜空》,圓月和新月圖各一,繪畫紙(學生每人一張),幻燈片,錄音磁帶。
五、說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第一課時主要進行生字教學。
下面就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主要設置四個環節。
1.復習檢查。
通過檢查生字詞的掌握以及課文個別朗讀的情況,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2.創設情境,理解課文。
眾所周知,教師通過圖畫、音樂和文學語言描述,再現教材的情境,就會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較快地把學生帶入智力最近發展區。情境法適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能喚起他們的形象思維,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學中學生既觀察、感受又思維、表達,使大腦兩半球交替興奮,為充分挖掘大腦潛力創造了條件。
為了達到預期目標,安排以下幾個步驟:
(1)圖畫展示,創設情景。
(教師出示圖畫并用語言描述)小朋友,看這晴朗的夜晚,閃爍的星星,要是月亮掛在藍天上,那該多美呀!(教師出示圓月),有時候月亮是這樣的(出示新月并粘上)。有時候月亮又是這樣的。教師趁機提問:
a.這是什么樣兒的月亮?詩人把它說成什么?彎彎的月兒像什么?
b.課文中小朋友看彎彎的月亮為什么覺得像小船?[。
c.你看著這彎彎的月兒,想不想上去呢?
由淺入深的提問,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激發學生飛上月球的愿望,體會詩的意境。
(2)綜合運用圖畫、語言、幻燈、音樂再創情境。
(教師描述)如果現在是夜晚,我們一起坐在院子里,抬頭看天空,藍天上有星星,有月亮。這彎彎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2(放音樂)現在人聽著音樂輕輕擺,慢慢地大家可以閉上眼睛。想著,想著,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飛上藍天了?(此時學生會情不自禁說自己已經飛上藍天,已經坐在月亮上了。)。
當學生睜開眼睛,(師打開投影,放上幻燈片,左右移動幻燈片并描述)哈,小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飛上天了,已經坐在小船里了,讓我們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師放64、小的船)),伴隨著歌聲的響起,學生就會進入美妙的境界。
教師隨即出示句式:我看見()。引導學生說出:宇宙飛船上天,航天飛機登上月球等。接著再用“藍藍的天”進行說話訓練。例如藍藍的天上有什么?我在藍藍的天上干什么?不難看出,在理解重點句子時,根據創設的情境,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學生往往為此而興奮不已,學生情緒為之高漲,進入一個高潮。此舉極大地豐富了課文內容,學生的學就樂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朗讀訓練。
-年級學生的朗讀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朗讀訓練的第一步就是教師的范讀,即范讀指導。
接著進行引讀激情。在這里引讀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采用邏輯引讀。
(1)彎彎的月兒像什么?
(2)小小的船兒怎么樣?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什么?
針對小朋友好勝的心理特點設計了“賽讀奪星”這一小環節,使教學再進入一個小高潮。
比賽的規則是:感情朗讀要把閉著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帶上藍天。再通過個別、小組、大組賽讀,激發參與的積極性,滿足求勝欲望。
此時教師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進行即興演讀。演讀是一種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讀方法,可以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演讀使學生通過理解課文的文字符號,借助教材的直觀在大腦中建立鮮明的表像聯系,而且實現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頭腦中的表像運用外顯的形體動作和語調音色表達出來。
在這較復雜的過程中,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從而引起共鳴。這樣學生就不只圍于“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困境,而且也達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諧發展的要求。具體做法是:
a.自由演讀b.個別演讀c.全體演讀。
自由演讀,按學生的個性差異,內化的程度不一而進行。
在自由演讀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聯想,運用外顯的,自身喜歡、掌握的形體動作,來更好地表現并體會到詩的意境。
在自由演讀的基礎上,再請個別學生上臺演讀,通過評比,感情是否投入,動作是否和諧,從而讓其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較深的印象。最后全班學生一起模仿演讀較優秀的學生,邊讀邊演,這時學生會置身于那詩的情境之中,其中在全體演讀時,教師也可以成為其中一分子。
4.創作想像畫。
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著眼,從發展學生擴散性思維出發,采用此環節。
作畫內容是二十年后,我在太空旅游。
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畫描繪出來。
作畫時,教師可用上音樂喧染氣氛,此時學生會進入未來世界,幻想著遨游藍天的情景,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二十一世紀的太空美景。
我想在上課時,如果能環環相扣,層層推進,那么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必定會水到渠成。
文本解讀:《動物兒歌》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第二個識字單元第一課。這首童謠以孩子們熟悉的動物名稱和動物的生活習性帶出生字。童謠讀起來節奏鮮明,朗朗上口,是孩子們喜歡的語言形式,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培養學生語感。形聲字是本課識字的重點也是一種識字方法。本課主要認識蟲字旁的字,了解蟲字旁字的造字原理有效識記漢字。童謠語言優美,想象豐富,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范例。
設計意圖:結合一年級識字目標和本單元識字任務,將教學重點確立為:通過學習蟲字旁的字,了解蟲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漢字,并拓展識記一部分蟲字旁的漢字。教學時,從朗讀入手,在讀中感受童謠的節奏和韻律,培養語感,積累語言。學習這首童謠以“誰、在哪兒、干什么”的方式構句,并練習說話。
教學目標:
1、朗讀童謠,讀出童謠的節奏、韻律和趣味,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2、學習蟲字旁的字,了解蟲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漢字,并拓展識記一部分蟲字旁的漢字。
3、學習“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并練習說話。
4、指導書寫帶有走之旁的“造、運、迷”三個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練習說話。(出示書上插圖)
1、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句子說一說。
2、結合圖畫試讀動物詞語
二、初讀課文,在文中鞏固識字。
1、借助拼音指讀課文,讀正確。
2、指名讀課文,正音。
3、男女生輪讀,開火車讀課文。
4、自由讀文,找出文中寫到的小動物,用橫線畫下來。
指導學生用規范的語言完整地回答問題。
(一)這首兒歌寫了()種動物,分別是()、()、()、()、()和()。
(二)這首兒歌寫了()、()、()、()、()和(),共()種動物。
三、識記蟲字旁的字
出示這些動物名稱,學生總結這些字的特點。
(1)都有蟲字旁(這些在古人眼中是蟲子)
a、思考為什么這些字帶蟲字旁
b、拓展識記蟲字旁的字
(2)形聲字
根據形聲字這一造字特點,猜測、識記廷、朱、胡等字。
四、朗讀兒歌,隨文識字,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1、分行出示兒歌,相機識記“迷、藏、食、糧、造、網”。
2、理解“造宮殿、游得歡”
3、加上動作讀兒歌。
4、兩隊問答兒歌,了解課文。
五、仿照課文句式說話。
出處 fAnweN.ChaZidiAn.com
1、思考課文句子的共同特點——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
2、用這種句式練習說話,規范語言,豐富詞匯。
六、指導寫三個帶走之旁的字。(培養學生給漢字歸類,發現同類漢字的書寫規律,培養分類意識)
教學目標:
1、會認“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涼”“夕”“細”“語”四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激發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會認會寫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激發對“對子”的興趣。
一、復習《對韻歌》導入。
1、理解“對”字。
教師出示上學期所學課文《對韻歌》,同學們拍手誦讀。
師:這是一首“對韻歌”,這里的“對”是什么意思?(相對,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都能用上“對”,如“黑對白”、柳綠對桃紅)。
2、師介紹中華特色文化--對子。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對今》這篇課文里就有許多對子,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教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聽清字音。
2、教師領讀課文,學生跟讀。
3、自由讀課文。
要求:
(1)大聲朗讀,圈畫出“二線格”的生字。
(2)對于不會讀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自己解決不了的,請教老師或同桌。
(3)全班齊讀課文。
4、學習生字詞。
教師出示圖片,引出本課“二線格”的生字。
(1)讀準字音:
a.全班齊讀、小老師帶讀等多種方式讀生字。
b.學生提醒要注意的讀音。
(2)識記字形。
學生采用“加一加”“編故事”“猜謎語”等方式識記字形。
(3)“桃花朵朵開”游戲鞏固生字。
(4)把生字送回詞語朗讀、去拼音朗讀詞語。
5、齊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教師用圖片依次引出“夕”“涼”“細”“語”四個字。
1.請學生分別說出四個字的結構。
2.找出壓線筆和需要注意的筆畫。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4.教師再次范寫,學生書空。
5.學生練寫,教師巡回指導。
6.展示部分作品,師生共同評議。
7.修改。
8.為生字組詞。
四、課堂小結。
[《古對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部編本一年級下冊)]。
教學。
語文教學課件的應用和其他學科教學課件的應用一樣,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方式,讓教學時間化。優秀的語文教學課件還能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深化語文教學的內涵。下面是豆花問答網小編整理分享的一年級《動物兒歌》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文本解讀:《動物兒歌》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第二個識字單元第一課。這首童謠以孩子們熟悉的動物名稱和動物的生活習性帶出生字。童謠讀起來節奏鮮明,朗朗上口,是孩子們喜歡的語言形式,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培養學生語感。形聲字是本課識字的重點也是一種識字方法。本課主要認識蟲字旁的字,了解蟲字旁字的造字原理有效識記漢字。童謠語言優美,想象豐富,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范例。
設計意圖:結合一年級識字目標和本單元識字任務,將教學重點確立為:通過學習蟲字旁的字,了解蟲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漢字,并拓展識記一部分蟲字旁的漢字。教學時,從朗讀入手,在讀中感受童謠的節奏和韻律,培養語感,積累語言。學習這首童謠以“誰、在哪兒、干什么”的方式構句,并練習說話。
教學目標:
1、朗讀童謠,讀出童謠的節奏、韻律和趣味,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2、學習蟲字旁的字,了解蟲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漢字,并拓展識記一部分蟲字旁的漢字。
3、學習“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并練習說話。
4、指導書寫帶有走之旁的“造、運、迷”三個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練習說話。(出示書上插圖)。
1、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句子說一說。
2、結合圖畫試讀動物詞語。
二、初讀課文,在文中鞏固識字。
1、借助拼音指讀課文,讀正確。
2、指名讀課文,正音。
3、男女生輪讀,開火車讀課文。
4、自由讀文,找出文中寫到的小動物,用橫線畫下來。
指導學生用規范的語言完整地回答問題。
(一)這首兒歌寫了()種動物,分別是()、()、()、()、()和()。
(二)這首兒歌寫了()、()、()、()、()和(),共()種動物。
三、
識記蟲字旁的字。
出示這些動物名稱,學生。
總結。
這些字的特點。
(1)都有蟲字旁(這些在古人眼中是蟲子)。
a、思考為什么這些字帶蟲字旁。
b、拓展識記蟲字旁的字。
(2)形聲字。
根據形聲字這一造字特點,猜測、識記廷、朱、胡等字。
四、朗讀兒歌,隨文識字,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1、分行出示兒歌,相機識記“迷、藏、食、糧、造、網”。
2、理解“造宮殿、游得歡”
3、加上動作讀兒歌。
4、兩隊問答兒歌,了解課文。
五、仿照課文句式說話。
出處 fAnweN.ChaZidiAn.com
1、思考課文句子的共同特點——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
2、用這種句式練習說話,規范語言,豐富詞匯。
六、指導寫三個帶走之旁的字。(培養學生給漢字歸類,發現同類漢字的書寫規律,培養分類意識)。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課文彩圖和生活經驗,認識“蜻、蜓、藏”等12個生字;會寫“間、迷、造”等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3、通過朗讀、表演,了解小動物的部分生活習性。
4、產生觀察小動物,了解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節奏地朗讀兒歌。歸類認識帶有“蟲”的生字。通過表演,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趣說話。
1、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六種動物的圖片。(出示課件)。
2、結合圖片,說話練習。教師指導學生運用“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說說圖上的內容。例如:蝴蝶在花叢中捉迷藏。
3、過渡:同學們,這些小客人在和我們捉迷藏,它們藏在了一首兒歌里??靵碚乙徽?,認識一下它們吧!(板書課題:動物兒歌)。
二、初讀兒歌,識記形聲字。
1、教師范讀兒歌,學生找一找兒歌中的動物朋友。學習“蜻、蜓、螞、蟻、蜘、蛛”6個生字。(出示課件)。
(1)學生自由讀兒歌,圈畫出動物的名稱,自己練習讀兩遍詞語,并完成填空。(出示課件)。
(2)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漢字的特點,發現規律。(這些漢字都含是“蟲”,表示屬于昆蟲類,與動物有關。這幾個字都是形聲字。)。
2、組織學生展開識記生字的游戲。
(1)找朋友。
(2)編字歌。
3、教師相機在黑板上貼字卡,引導齊讀生字。
4、學生再次熟讀兒歌,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正確認讀。
三、誦讀兒歌,隨文識字。(出示課件)。
1、分句朗讀,畫出生字。
(1)齊讀第一句。學習“迷”和“藏”。(a、自主選擇識記方法。如“迷”可以猜字謎“螞蟻搬走大米”。b、擴詞。c、讀兒歌,學生做動作表演“展翅飛”。)。
(2)齊讀第二句。學習“造、食、糧”。(a、采用形聲字識字法和部件組合法,同桌交流。如“糧”和米有關,所以是“米”加個“良”。b、擴詞。c、朗讀本句,結合圖片與生活,說一說蚯蚓和螞蟻有什么特點。)。
(3)自由讀第三句。學習“網”。(a、朗讀,看一看哪個字最有趣。問:你見過蜘蛛網嗎?哪位小畫家來畫一畫?指名畫“一張網”。b、字理識字:課件出示“網”的字理演變過程。組詞語:一網打盡、天羅地網。多種形式接讀上下句。)。
2、利用字卡,鞏固生字。(出示課件)。
(1)小組合作活動。一名學生拿字卡當“小老師”,其他組員搶答字卡上的生字,若有讀錯的情況,由“小老師”更正并教會。
(2)開火車游戲,認讀字卡并組詞。
3、送字回文,齊讀課文。思考兒歌中的小動物們都在干什么。
4、指名邊做動作邊讀課文。
5、你最喜歡哪種小動物?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6、小組合作表演讀課文,集體展示賽讀。
四、指導寫字,課堂總結。(出示課件)。
1、觀察會寫字,選擇最喜歡的一個字,說說應該怎樣寫。
(1)“間、網”注意門字框和同字框要寫得上下一樣寬。(寫字兒歌:門字框要立穩,上下寬度要一樣。)。
(2)“池”注意最后一筆要舒展。(小口訣:豎彎鉤真美麗,長長尾巴翹起來。師生邊說口訣邊書空關鍵筆畫豎彎鉤。)。
(3)“歡”要注意左邊“又”最后一筆變成了點;右邊最后一筆是捺,要寫得舒展,還要有輕重變化和頓筆。(歌訣:又字旁,有變化,捺筆要變小小點。學生邊說筆畫名稱,邊在書上描紅。)。
2、教師著重指導“造、迷、運”。
(1)明確筆順:“走”的字要先寫里面,再寫“走”。
(2)示范書寫:學生觀察并書空,發現并把握寫字節奏。(筆順口訣:走之旁,真辛苦,先裝貨物再趕路。)。
3、學生描紅,每字對比書寫兩個。
4、總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又交到了許多動物朋友和漢字朋友,希望大家用愛心對待這些朋友。
《動物兒歌》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介紹了6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中有六個是蟲字旁的字,而且左形右聲的形聲字。作為識字兒歌,在教學中應該聯系學生生活經驗,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進行了集中識字,認識帶有蟲字旁的形近字。通過朗讀、表演,了解小動物的部分生活習性。在上完這節課,我有以下反思:
1、采用形聲字構字規律的方式,讓學生識記、鞏固生字。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發現構字規律,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并了解了字的意思。識字教學不僅僅只是把教科書上規定的那幾個字教給孩子,它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發現并掌握識字的方法。如,在學生認識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導學生掌握借助形聲字特點識字的方法。
2、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識字、讀書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語言實踐活動。通過說話練習,鼓勵學生運用課文的句式說句子,讓學生感到“我也能編兒歌”,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3、總之,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特點就是“認得快,忘得快?!币虼?,對生字的認記要采取多種方式,反復認記。這節課,我根據生字的不同特點,采取了多種識字方式,從看圖讀拼音識字,到讀拼音識字,再到去掉拼音識字,在游戲中識字,生字的識記有層次、有梯度。通過這樣反復訓練,學生對生字的認記得到了鞏固。同時,我采用以多種形式復現的方法來讓學生識記、鞏固生字,例如,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記住了幾個蟲旁的形聲字,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文本解讀:《動物兒歌》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第二個識字單元第一課。這首童謠以孩子們熟悉的動物名稱和動物的生活習性帶出生字。童謠讀起來節奏鮮明,朗朗上口,是孩子們喜歡的語言形式,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培養學生語感。形聲字是本課識字的重點也是一種識字方法。本課主要認識蟲字旁的字,了解蟲字旁字的造字原理有效識記漢字。童謠語言優美,想象豐富,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范例。
設計意圖:結合一年級識字目標和本單元識字任務,將教學重點確立為:通過學習蟲字旁的字,了解蟲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漢字,并拓展識記一部分蟲字旁的漢字。教學時,從朗讀入手,在讀中感受童謠的節奏和韻律,培養語感,積累語言。學習這首童謠以“誰、在哪兒、干什么”的方式構句,并練習說話。
教學目標:
1.朗讀童謠,讀出童謠的節奏、韻律和趣味,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2.學習蟲字旁的字,了解蟲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漢字,并拓展識記一部分蟲字旁的漢字。
3.學習“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并練習說話。
4.指導書寫帶有走之旁的“造、運、迷”三個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練習說話。(出示書上插圖)。
1.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句子說一說。
2.結合圖畫試讀動物詞語。
二、初讀課文,在文中鞏固識字。
1.借助拼音指讀課文,讀正確。
2.指名讀課文,正音。
3.男女生輪讀,開火車讀課文。
4.自由讀文,找出文中寫到的小動物,用橫線畫下來。
指導學生用規范的語言完整地回答問題。
(一)這首兒歌寫了()種動物,分別是()、()、()、()、()和()。
(二)這首兒歌寫了()、()、()、()、()和(),共()種動物。
三、識記蟲字旁的字。
1.出示這些動物名稱,學生總結這些字的特點。
(1)都有蟲字旁(這些在古人眼中是蟲子)。
a思考為什么這些字帶蟲字旁。
b拓展識記蟲字旁的字。
(2)形聲字。
根據形聲字這一造字特點,猜測、識記廷、朱、胡等字。
四、朗讀兒歌,隨文識字,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1.分行出示兒歌,相機識記“迷、藏、食、糧、造、網”。
2.理解“造宮殿、游得歡”
3.加上動作讀兒歌。
4.兩隊問答兒歌,了解課文。
五、仿照課文句式說話。
出處 fAnweN.ChaZidiAn.com
1.思考課文句子的共同特點——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
2.用這種句式練習說話,規范語言,豐富詞匯。
六、指導寫三個帶走之旁的字。(培養學生給漢字歸類,發現同類漢字的書寫規律,培養分類意識)。
教后反思:練習說話環節,可以借助課后四字詞語降低難度,即把四字詞語拓展為誰在哪兒干什么,然后再修改成兒歌的節奏。如,知了唱歌。知了在樹上唱歌。知了書上把歌唱。由于課堂容量大,說話環節有點緊張。兒歌朗讀占用時間長,因為了解到有幾個孩子讀書有困難,拖延了時間。以學定教,但是總有學習困難的孩子,我想,對不同層次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也許可以調解這個矛盾。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