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第一渡》是中國首部大型紅色文旅史詩舞臺劇,耗時近3年時間打造,在真實歷史事件的框架下,融入藝術化的情節,輔以富有現代科技感的道具,為觀眾全景式、沉浸式地再現了長征時期的崢嶸歲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長征第一渡觀后感范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借鑒或幫助。
《長征第一渡》舞臺劇展現了長征精神的偉大和深遠影響。它以紅軍集結于于都、渡河出發為開端,通過沉浸式的表演方式,將觀眾帶入了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離別的場景讓人心生感慨,妻子送別丈夫、父母送別兒女、戀人在此惜別、于都人民送別紅軍戰士,無不流露出深深的不舍和無盡的思念。毋容置疑,這種傷感中也透露出溫馨、堅強和無私奉獻的情感。于都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紅軍,他們付出了一切,為紅軍戰士趕制軍裝草鞋,將家中最后的糧食送去做軍糧,甚至連最后一個兒也送去戰場。這種軍民魚水情深讓人感動不已。
觀看這部舞臺劇不僅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洗滌靈魂的旅程。它讓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和自由。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激勵我們勇往直前,不畏艱難,為實現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斗!
作為中國首部大型紅色文旅史詩——《長征第一渡》,為我們提供了洗滌靈魂的感官體驗的同時,更為我們展現了立體而多維度的可愛于都:可敬、可親、可近、可觀、可賞,及可與之締結各種美好的于都。
于都是可敬的??删淳驮谟诋斆媾R困局時,一群群“我是于都人”發自內心地呼出“讓我來”;可敬就在于當面對犧牲時,更有一群群“我是于都人”發自肺腑地喊出“跟我上”……這些聲音,雖有些許稚嫩,卻鏗鏘有力,凝成不怕犧牲、前赴后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偉大長征精神。
于都是可親的。為紅軍送行,于都人民傾其所有,慷慨地獻出“三塊板”——門板、床板、棺材板,縱是門洞大開、無處棲身、難以安息,也要把親人紅軍送抵勝利的彼岸。不光是最后一塊板送去了架浮橋,就連最后一碗米也送去了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了做軍裝,甚至連最后一個兒也送去了當紅軍。于都人的長征,是最崇高、最無私的奉獻。對此,周恩來同志情動不已,感慨地說“于都人民真好,蘇區人民真親”。
于都是可近的。深挖長征背后的故事,以紅軍烈士遺孀段桂秀老人一生一世的守望為故事原型,融《一句承諾,一生等待的段桂秀》《于都人民真好》《一雙繡球草鞋》《榕樹情懷》等一個個耳熟能詳的于都紅色故事,《長征第一渡》以其細膩的情感,深刻的人物故事,動人的細節,再現當年的崢嶸歲月,真實可信,帶給大家“還原歷史”的沉浸式回眸,拉近了人們對于都、紅軍、長征的了解,演出百余場,好評如潮。
于都是可觀的。長征——從于都集結出發。于都河、大榕樹,這些見證長征的景物依舊還在;打草鞋、吹嗩吶,這些助力長征的技藝仍在傳承;“長征大道”“長征源小學”“長征廣場”……以“長征”命名的建筑隨處可見;《長征組歌》《紅軍渡長征源》《從此》更是家喻戶曉的旋律,于都已成為了一座可觀的長征之城。
于都是可賞的?!堕L征第一渡》充分利用罕有的360度液壓機械可翻可轉可升降舞臺,并借助技術創新,模擬出江河、瀑布、鐵索橋、雪山、草地、戰火等歷史畫面,氣勢磅礴,兼具故事性和藝術欣賞性,帶領觀眾穿梭回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讓人們仿佛親臨現場,帶給大家一場前所未有、“跨越時空”的感官體驗,打響長征文化名片的同時,也為人民新增了一處精神棲息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更有一代人的擔當。通過《長征第一渡》,我們看到了可愛的于都,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我們更需將可愛的于都建設好、發展好,向前進,永遠向前進。
從此千里萬里
都在這條河邊
千年萬年
記得那年日月
朝夕之間
一盞星火燎原
生命無畏集結發出黎明的預言
——題記
《長征第一渡》是中國首部大型紅色文旅史詩舞臺劇,耗時近3年時間打造,在真實歷史事件的框架下,融入藝術化的情節,輔以富有現代科技感的道具,為觀眾全景式、沉浸式地再現了長征時期的崢嶸歲月。既有宏觀的震撼場景,也有細膩的親情,偉大的愛情,一輩子望穿秋水的守望!每一次觀演都震撼心靈,讓我久久淚目。
崢嶸革命歲月
“等著我,我一定會回來!”的深情旁白拉開了于都人民期盼已久的大劇序幕。于都河畔,一位老人手提馬燈站在浮橋上默默等待,問道:“你見過他們嗎?”用第一人稱的角色設置將觀眾帶入長征故事的敘述中。百姓踴躍加入紅軍,妻送郎、母送子、兄弟相爭上戰場的情景不斷涌現。那些穿梭在舞臺上的戰士,或站立,或匍匐,或跳躍,或翻滾,他們集聚著、分散著、警惕著、戰斗著。在漫天大雪中,他們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艱難險阻無法動搖他們一分一毫;在黑暗籠罩時,他們手拉著手,形成一個不可分離的群體,炮火連天,不放棄任何一個同伴。變換著狀態的他們依然在前進著,他們為了心中的信念已然忘記了身體上的磨難,我們看到的是外化了的堅毅內心。長征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壯麗史詩!于都是壯麗史詩的開篇,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光輝一頁。大型紅色文旅史詩《長征第一渡》,是新時代于都向長征的致敬,更是于都人民獻給中國人的精神大餐!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深深地愛著我們腳下的于都紅土?!堕L征第一渡》用一個個真實的、鮮活的革命形象向觀眾展現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通過一個個立體的生命,將其自身的真情實感充滿舞臺,融入舞劇之中,讓觀眾感受他們的信念所帶來的震撼。
創新傳播形式
當下藝術科技化與科技藝術化已成風潮,舞蹈藝術與科技的聯系日益緊密,呈現出多元一體的發展態勢?!堕L征第一渡》融入藝術化的情節,輔以富有現代科技感的道具。在深度和寬度上都極具震撼。技術上結合聲、光、電等多樣化的新媒體前沿科技,真實地模擬出雪山、草地等場景,使整體的視覺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舞劇在表達風格、創新形式等方面都呈現出“多界面”“深層次”的整體觀念。
科技的發展不僅豐富了舞劇本體的表達,同時也拓寬了舞劇傳播的媒介。在表現飛奪瀘定橋的部分,劇院運用了獨有的機電液一體化大規模裝置,搭配著巨大的瀑布、鐵索橋等道具,通過在舞臺和鐵索上的展現,將波濤洶涌的自然景觀和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搬上舞臺,不僅真實演繹了長征的艱辛歷程,更是呈現了視覺盛宴。在展示紅軍翻越雪山的情境中,模擬了高峻復雜的雪山,結合飛舞的雪景投影,紅軍勇士們不斷攀爬和滑落,表現出毅力堅韌,觀眾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紅軍長征時期的艱苦奮斗。最后,舞臺重新回到水平位置,象征著戰士們克服了雪山這一困境,離勝利又進了一步。
新媒體技術開拓了舞劇中的舞美設計思路,促進舞劇表現方式更創新,越來越多新興技術與舞劇藝術實踐相結合,呈現更精美場景。讓觀眾愿意走進劇場,使舞蹈藝術不再故步自封“閉關”發展,也積蓄了巨大的傳播力量。
掩卷沉思,80多年過去了,那段崢嶸歲月已離我們漸行漸遠。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講話中指出:“長征永遠在路上。一個不記得來時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不論我們的事業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薄堕L征第一渡》的一幀幀畫面引起了我們對往昔的一幕幕回憶。飲水思源,就是要我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幸福生活。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新的發展路上,我們要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邁步新征程,牢記“為人民謀幸?!钡某跣?,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擔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
長征精神是一種深刻而廣泛的精神財富,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所展現出的堅定信念、無畏勇氣和犧牲精神。這種精神令我深感震撼和敬佩。
在長征途中,紅軍戰士們面對著重重困難和艱難險阻,但他們始終保持著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和信仰,這種堅定的信念支撐他們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長征精神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更應該銘記歷史、傳承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看過很多遍由文字記載的史實,在舞臺上生動演繹出來,還是會催人淚下。除了各個感人的小人物情節,再提一點令人驚嘆的地方,那就是小小的舞臺,竟囊括了江邊河畔、沼澤濕地、瀑布雪山。鐵索板橋……這不僅是文化的勝地,更是視覺的盛宴!
比如飛奪瀘定橋的部分,竟把瀑布與鐵索都運用上了,瀑布將湍急的江河完美地演繹了出來,當戰士在鐵索上攀爬的時候,真令人驚心動魄。再比如爬雪山那一段,舞臺還可以360度旋轉,這是令我沒有想別的,它模擬著復雜險峻的雪山。戰士們不段攀爬、不斷滑倒,落下,讓我有身臨其境之感。
當枯燥的歷史文字,遇到富有創新的現代科技,不僅拉近了人們與歷史的距離,更蘊含了無窮的傳播力量。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次偉大戰略轉移,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一頁。第一渡,位于江西省于都縣,這里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見證了紅軍戰士們臨危不懼,英勇斗爭的精神風貌。
《長征第一渡》讓我對長征這一偉大歷史事件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紅軍戰士們在長征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困難,如饑餓、寒冷、疾病和敵人的圍追堵截,展示了他們的頑強意志和對革命事業的忠誠,讓我明白了只有團結協作,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實現我們的目標,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使我更加堅定了為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念。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將牢記它所傳達的精神內涵,努力學習奮發向前,走好我們新一代的長征路。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