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心得體會可以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加以分析和總結。在這里,我分享一些我個人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庭教育的優劣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每一個孩子從出生起就具有無限的可能。父母的責任就是要精心呵護好這株幼苗,使它能夠自己然茁壯地成長。這個時期特別需要“用心靈呵護,用頭腦撫養”。
這次的培訓學習,雖然時間較短,但對我的思想觸動很大,接受一流的家庭教育專家的指導,真是受益匪淺,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家庭教育靈魂的洗禮。我掌握了有關家庭教育知識,明白了家庭教育應注重科學性、針對性和適用性。家庭教育要一是要堅持“兒童為本”原則。二是家長要不斷學習、掌握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提高自己身修養,為子女樹立榜樣。三是家長堅持“多向互動”原則。
感受比較深的內容是(3—6)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處于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具體表現為:
(1)身體發育方面,幼兒的身高、體重、營養、神經、動作技能等方面獲得長足進步;
(3)在思維發展方面,逐步克服直覺行動思維,并初步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
(4)社會交往方面,喜歡與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數量隨著年齡增加,玩伴關系不穩定,經常變化。
(5)個性發展方面,這一時期是兒童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開始形成自己己最初的個性傾向并會在自己己的一生中都保留其痕跡,因而在人的心理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覺得這部分內容非常實用,因為通過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征,了解他們在各個階段的思維特點,我們才能有針對性的`、科學的、有效的去指導教育孩子。我的女兒快六歲了,我對照了她的日常行為表現:
1、非常好動、嘈吵,最喜歡向別人挑戰。
2、很玩固及會發脾氣,不大理會別人的感覺,碰到驚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緒之起伏可能影響以至成年。
3、對自己己開始有一個整體的觀念。
4、非常健談,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達。
5、由于豐富的想象力,對事實與虛構分不清。
今后家庭教育中:
2、要鼓勵孩子提問,啟發孩子提問;回答孩子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如果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也不知道答案,應如實告訴孩子,與孩子一塊兒去尋找答案;理性對待孩子因好奇而導致的破壞性行為;并為孩子提供科學探索的機會。
3、要積極為幼兒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多到社區和兒童游樂場所活動,幫助他們體驗與他人共同活動的愉悅;在活動中可有意識指導幫助幼兒學會遵守交往規則,學會注意他人的情緒變化,體會和理解他人的情感;還可采用移情訓練,角色扮演等方法幫助幼兒學會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式恰當地表達自己己的情感和需求,學會控制自己己的情緒和行為,學會分享和合作。
4、掌握諸如食物中毒、燙傷、溺水等突發事件的急救措施;提高自己監護意識,盡可能消除環境中一切傷害性因素,如剪、刀等銳利物品要妥善保管等;結合生活實際事例,隨時對幼兒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從小培養孩子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提高自己保護意識;減少對幼兒各種活動的包辦代替,增加幼兒接受鍛煉的機會,掌握多種生存技能。
6、改變對幼兒飲食放任自己流、過分溺愛的做法;引導孩子少受廣告垃圾食品的影響;以身作則,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飲食氛圍。
我不敢保證在我的教育下女兒一定要多么優秀,但是我會用自己己一顆最真的心,朝著最高的目標去努力,把教授講授的知識逐步消化吸收,讓我的女兒快樂、健康的成長!
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事情,它不僅要求家長有各方面的知識和見識,而且還要求家長懂得怎樣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等各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潛力完全地發揮出來。下面我就在教育孩子方面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在恰當的時機,采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與之交流,讓她知道,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在學習和生活上提出的建議和要求都要欣然接受,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是為了她自己好,即使老師和家長采用的方式或方法有問題,也不能用抵觸的方式對待,要提出來,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共同探討解決問題更好的方法。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告訴孩子,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或犯多大的錯誤,父母永遠是你的朋友,隨時都可以給爸媽傾訴,父母一定是你堅實的肩膀。
告訴他,學習是為自己學的,要掌握知識和技能,為將來能更好的工作打好基礎。只有掌握了知識,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才不會成為社會的累贅;才不會讓父母的辛勞白費。在暑假或寒假,可以帶她去鄉下體驗生活,了解農村孩子生活的艱苦和他們頑強。也可以讓她去買報或工作環境差的地方去看看,讓她知道掙錢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環境和生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承蒙老師的信任,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共同探討、交流孩子的.家庭教育,我深感榮幸。我們孩子能走進341班這個快樂的集體,能遇到用心用愛教導他們的老師,這是他們的緣分,更是他們的幸運。在此,作為家長,我要說聲:“吳老師,辛苦了!感謝您這五年的陪伴與教導!”下面,我就教育孩子的幾點感受和各位家長交流交流,如有不當之處也請大家多加指點。
很多教育專家都說過:“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而且家庭教育這是一項大工程,往往是一個斗智斗勇、勞心勞力的過程。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孩子該怎樣去培養?他們和我們那一代不同,我們那時只需養,育是老師的事。而現在的孩子既要養,更要育,不僅要育德,還要育才。所以現在的孩子家長都是壓力山大,身心俱疲,而且階級矛盾突出。該怎么讓他們健康健全成長,我也一直在摸索,不過我從靜怡的養育之道上還是有所收獲的,現在就從一些瑣碎上和大家進行交流。
靜怡剛上一年級時,其實是一個羞澀、內向的孩子。剛入學一個星期,我問她“你交了哪些朋友?下課玩些什么游戲?”她說:“沒有交朋友,我下課就坐在座位上看他們玩?!边@下我意識到出問題了,一個沒有朋友不會玩的孩子有什么快樂而言。長此以往,一旦養成了孤僻的習慣,可能終身難改。所以我溫和的告訴她,每天都要和同學們玩游戲。而我每天都會和她交流怎樣和朋友們玩,他爸爸也身體力行陪她玩比如反對貓等游戲。我一直認為快樂是學習的前提,不快樂逼迫式的學習,難有成效難以堅持。五年級,有些孩子已經出現厭學情緒了,當孩子們不喜歡學習時,我們家長可以另辟蹊徑從玩上加以引導,當你們有共同語言了,作為家長你的話就有分量了,也有了。
一年級的靜怡其實學習上問題挺大的。那時每晚她說的最多的一句是:“媽媽,我不懂!”因為幼兒教育我們崇尚的是“無知”教育,除了玩不教她任何與課本有關的東西。進一年級時,1—20她數不順,識字不到10個,而她也不是別人口中所說的具有慧根的孩子。所以一年級的期中考試,其他孩子都沉浸在百分的喜悅中時,我家的靜怡拿著只有七八十分的試卷惶惑著看我,還是那句:“媽媽,我不懂試卷的意思?!蔽倚χ鴨査骸伴|女,你是不是覺得你挺笨的?”那時她哭了,這么小的孩子其實也有了心思,她爸爸給她講了個“笨鳥先飛”的故事。我告訴她,當你不如別人時,唯有比別人努力。相信這句話現在應該已經深植于她的心里。因為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我只重過程輕結果。不管是她參加跳繩比賽,干部競選還是大大小小各類活動,我問的第一句話都是:“你認為你盡力了嗎?”如果她點頭,我一定會對她豎起大拇指表示鼓勵。有朋友可能會問:“不問結果嗎?”我認為只要盡力了,結果一般都會好,就算不好,盡力了,還有什么值得苛責的呢?孩子不一定要拿來和別人比的,只要他比昨天的自己有進步,難道不值得稱道嗎?這是我在帶靜怡之道上我認為做的最成功的一點,因為她夠努力,所以我不擔心她今后的學習,甚至不擔心她今后的人生,因為努力已經成為她的一種習慣。
1、學會放手
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做父母的千萬別替代。有專家曾說過當媽媽的越不操心,孩子可能越讓人放心。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靜怡讀小學到現在我幾乎沒給她整理過書包,但是她的書包整理得整整齊齊。我很少叫她起床,只丟一個鬧鐘給她,她幾乎不遲到。周末去上特長班,這兩年我不管,可是她搭公交車也沒出過簍子,向陌生人問路比我還順溜。作為家長其實我們需要適時的放手,其實怕這怕那,將她時時擁在懷里,才是一輩子的風險,因為你可能將他養成一個巨嬰。當然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家長一定要默默的監管和評估。
2、做有原則、有底線的家長
教育孩子有些事定不能讓步,比如逃避責任的撒謊,又比如說挨批評時摔東西甚至離家出走,遇到這種問題我是主張家法處置的。但是我們要注意懲罰的目的不是發泄自己的怒火,關鍵是讓他們沒有第二次,所以我們應該理智、妥善處理。
3、聰明溝通,做民主型家長
孩子長大有主見了,做家長的不可能讓他們什么都一板一眼的照做了,但是也不能什么都由著他們性子來。因此很多時候溝通、交流就尤為必要。以這次學葫蘆絲為例,前兩天靜怡回來就說不要學了。我問她原因,她說:“我們班很多同學都說葫蘆絲不止一個調,要收很多錢,都不學了”我是這樣和她說的,付錢是我們大人的事,如果難以承受我會和你商量的。你需要考慮的是,你喜不喜歡學?你會不會堅持?會不會盡量學好?還有授課的老師適不適合你?如果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也會支持你,只提一個要求:盡量學好!如果你不想學,也要找一個說服自己和媽媽的理由,我們就退出。今后不管做什么千萬別說別人這樣,我也這樣,要學會理性分析。這就是這次葫蘆絲事件我們溝通的結果,我認為很多時候我們不要一味的去依順孩子,但也要聽聽他們內心的.想法,我們應該民主,選擇一種有利于他并雙方都認同的意見。
最后,我們作為家長,在養育之道上一定要擺正心態。忌溺愛,因為你生他養他并不欠他;忌嘮叨訴苦,因為你要生他養他,他不欠你。這樣我們才能平等對話,愛的天平才不失衡。
20xx年7月13日至17日,滑縣致力于新教育的同行40余人遠赴六朝古都南京,參加新教育第xx屆年會。今年年會的主題是“家校共育”,三天的參觀與學習,使我對家校共育作用有了飛躍性的認識。
通過聽報告、觀看特色成果展示、入校實地查看,我認識到,要想對學生的教育達到最理想的效果,讓每一個生命都閃亮,不能單純依靠學校,必須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像蘇州大學教育哲學博士、語文特級教師、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李鎮西所講“學校教育無論多么重要,它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把家長看作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戰友,利用家長各自的資源教育學生,正如美國麻省波士頓終身教授嚴文蕃教導我們,家長是學校沒有的資源,要利用家長的長板補學校的短板。又如朱永新教授在主報告中所說家庭教育有其獨特的優勢:
一是時間上的優勢,孩子的日常只有6-8個小時在學校,而其余更多的時間在家里和課外。
二是情感上的優勢,家庭教育可以利用親情和父母言行的示范性作用,對子女進行教育。
三是資源上的優勢,家庭教育可以超越學校的時空限制,利用所有的資源多種途徑進行教育。
回想我校對學生的教育,在家校共育方面做的還不到位,沒有做到家校協調統一,沒有發揮家長在教育孩子中應有的作用。僅僅體現在每學期期末的一次家長會,平時利用班級微信群、校訊通給家長發一些通知、家庭作業之類的信息。平時通知家長到校,大多是學生犯了錯誤,給家長告學生的狀,讓家長批評學生,立即糾正錯誤的。所以我們現在非常有必要反省自身的育人方法,根據學校的實際,充分利用家庭優勢,攜手父母,搭建家校共育的橋梁,實現家校共育的合力,達到教育的最大優化:
1、成立家校合作委員會,搭建家校共育的平臺。
2、充分利用微信群、校訊通、qq群等加強家長和學校的交流合作,達到資源共享。
3、開展家?;ピL活動。通過課程展示、節目展演等環節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學校動態。
在4月23日晚7點我和家人聽了潘老師的家庭教育的講座,感觸頗深。在我家娃的成長過程中,我也有很多的感觸,在聽潘老師講座的過程中引發了我的一些共鳴。在這里寫出來,和大家貢勉。
。
在跟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我覺得潛臺詞是特別重要的,每句話從家長這里說出來對于孩子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家就經常出現孩子記得我說的什么什么,但是我不記得了。就是家長跟孩子說的話,所以,家長跟孩子說的話要稍微注意一點,自己先感受一下,潛臺詞是什么。比如,我想要提醒孩子該寫作業了,不能說"趕緊寫作業,你怎么還不寫?"這樣讓孩子聽起來,覺得家長認為她是個不愛寫作業的孩子,作業是負擔、是任務。家長要說"寶貝,你作業寫的差不多了吧?寫完了,跟媽媽聊聊天吧,可喜歡聽你在學校的故事啦!"這樣孩子一定覺得在媽媽心里,自己是個愛寫作業的孩子,不會認為作業是個負擔。
在我家,沒有明顯的家規,我們會激烈的討論很多問題,在討論過程中,經常孩子會出言反駁我們的觀點,我們也從來沒有對孩子的觀點指手畫腳,大多數都是肯定,只是我還有不同的想法,也會告訴她,讓她自己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從不把自己當成權威,但是,我們會做孩子的基石。讓孩子覺得發生了什么事都不是事,爸爸媽媽永遠是她的后盾。這樣孩子的心里是穩定和充實的,是有強大的安全感的。還有,我們比較尊重孩子的意見,比如,要出去玩,一般情況下,都會三個人一起商量,時間、地點、怎么玩、玩什么。但是,也不會孩子說什么就是什么,父母的意見同樣重要。
這就是,我聽曾老師講座后,聯想到的自身的一些情況。當我聽完講座并把它寫出來后,感覺自己對育兒方面每天都能有所感受,而且,也很開心認識曾老師!
去年我離開熟悉了4年的工作單位,來到了—個新學校。在這里我遇到了新同事、新家長、新領導,更重要的是擔任了新班級的班主任。對我來說,一切都是新的。正當我摸索、適應新環境的時候,有一個人與我經歷著相同的經歷,她就是我們新入園的靜靜小朋友。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靜靜,女,4歲。靜靜第一天上幼兒園與其他的幼兒一樣哭鬧,大多數幼兒待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走了后哭一段時間就不哭了,她不一樣,雖然她個頭比較小,但脾氣卻很大,哭的時候比較僵,軟硬不吃。其他幼兒開了動畫片,發了糖果就不哭了,她什么都不要,只要奶奶。每天只會叫老師帶她去找奶奶。除了吃、上廁所的時間,其余時間一直在念叨,一天下來起碼有一百遍。而且她也不能與其他幼兒一樣坐在凳子上,整天拎著書包跟在老師后面,一個月下來都是這樣。
利用放學后的時間,我向靜靜的奶奶了解到,靜靜每天由奶奶接送,之前與奶奶在老家,沒有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直到開學時才來到吳江。午飯是由奶奶喂的,睡覺的時候是由奶奶抱著哄著睡的。靜靜由奶奶一手帶大,除了以前靜靜與奶奶在家鄉一起生活外,在吳江也是,媽媽回家從也不帶靜靜。她和奶奶一起在家玩,幾乎不出門,即使偶爾出門也是跟同一個小朋友玩,整日與奶奶形影不離。她們從家乘車到幼兒園要一個多小時,一個來回,一上午的時間就沒了。
從靜靜的表現以及與奶奶的溝通不難發現,靜靜身上存在著一些問題:
1、常年與老人在一起,缺少與外界的交流。
靜靜只與奶奶玩,不與其他幼兒玩,偶爾玩也只與同一個小孩玩,一到了幼兒園,突然出現了那么多陌生的臉,原本不善于交往的她就更膽小了,何況還沒有奶奶在身邊照顧,對幼兒園充滿了恐懼,不愿來幼兒園。
2、性格比較內向,脾氣比較倔強,對新事物的接受有一定的困難。
和其他幼兒一樣,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圍著轉,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在學校不同,在老師眼里人人平等,都一樣,都要學著遵守幼兒園規則,不能自己由散漫。但很多幼兒性格開朗,不久就能適應這集體生活,有的還覺得幼兒園人多比較好玩。但靜靜不一樣,由于常年與奶奶生活,缺少了幼兒應有的天真活潑,比較膽小,不與其他幼兒,或者說不會與其他幼兒交往,因為無知而心生恐懼。
3、依賴性強,缺乏安全感。
靜靜自己小與奶奶相處說的是家鄉話,與我們這兒完全不同,雖然小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很強,但如果對這種語言產生一種抵觸心理,就麻煩了。一到學校就聽不到奶奶濃濃的家鄉音,只能聽到陌生的普通話,心理和情感上缺乏安全感,有了抵觸上學的心理。
針對以上問題,我與靜靜的家長溝通后,采取了一些措施:
1、與家長溝通,多帶幼兒出去玩,多與外界接觸。
首先,請靜靜媽媽與她婆婆溝通。其次,恰逢“十一”黃金周,請靜靜的爸爸媽媽多帶靜靜出去玩玩,多與其他幼兒交流,不要一直和奶奶在一起。然后在家里、在外邊多說普通話,平時有空就與靜靜玩耍、交流,增進母女的感情,不要讓她老想奶奶。奶奶畢竟是隔輩人,在思想上、情感上總會與幼兒有差異。最后,繼續讓她養成獨立午睡的習慣。
2、帶一些她比較熟悉的玩具、零食等,減少對幼兒園的陌生感。
由于中午靜靜不肯睡覺,我們就請她奶奶帶些小豬、小熊等平時她喜歡的玩具,讓它們陪著靜靜睡覺。還有,根據她奶奶所說,她喜歡睡前吃點零食,我們也請她奶奶幫她帶一點,希望能有助于她的午睡。
3、教師多關注她,給予各方面的幫助,增強她的安全感。
為了讓靜靜減少對幼兒園的抵觸心理,我們邊抱著她,邊哄她,就像對待小寶寶一樣。不久,她的情緒比較穩定了。喝過牛奶后,我組織幼兒穿線板,我用投影儀演示的時候,她顯得很感興趣。因此,我優先給了她一塊。一開始玩得不錯,但小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才一會兒她就不愿意玩了。沒辦法,只能讓她玩其他的,算是特殊待遇吧?;蛟S是年齡小的原因,靜靜只對漂亮的圖片感興趣,而且每次時間都不長。今天,我教幼兒如何玩娃娃家,幼兒們都十分感興趣,就連靜靜也不例外,上課十分認真地聽老師講解。估計靜靜很喜歡玩娃娃家,因此顯得特別乖,廁所自己己上,飯也自己己吃,且吃得干干凈凈。
4、請家長配合,共同鍛煉她的自己理能力,提高她的獨立性。減少依賴性。
我與她爸爸討論決定午睡時先讓她奶奶接回去,雖然在家睡但是讓她自己己睡,她奶奶不能陪她,也不能哄她睡覺,讓她先慢慢適應獨立睡覺。
通過與靜靜家長的共同努力,我們看到了讓人欣慰的一面?,F在的靜靜不僅能開心地上幼兒園,與同伴友好相處,而且自己理能力也有所提高了,還能在上課時認真聽講呢!同時我和靜靜的爸爸媽媽也成為很好的朋友。
教育孩子不僅是教師的事,也是家長的事。孩子讓學校與家庭連接起來,更讓老師與家長聯系起來!
承蒙老師的信任,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共同探討、交流孩子的,我深感榮幸。我們孩子能走進341班這個快樂的集體,能遇到用心用愛教導他們的老師,這是他們的緣分,更是他們的幸運。在此,作為家長,我要說聲:“吳老師,辛苦了!感謝您這五年的陪伴與教導!”下面,我就教育孩子的幾點感受和各位家長交流交流,如有不當之處也請大家多加指點。
很多教育專家都說過:“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而且家庭教育這是一項大工程,往往是一個斗智斗勇、勞心勞力的過程。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孩子該怎樣去培養?他們和我們那一代不同,我們那時只需養,育是老師的事。而現在的孩子既要養,更要育,不僅要育德,還要育才。所以現在的孩子家長都是壓力山大,身心俱疲,而且階級矛盾突出。該怎么讓他們健康健全成長,我也一直在摸索,不過我從靜怡的養育之道上還是有所收獲的,現在就從一些瑣碎上和大家進行交流。
靜怡剛上一年級時,其實是一個羞澀、內向的孩子。剛入學一個星期,我問她“你交了哪些朋友?下課玩些什么游戲?”她說:“沒有交朋友,我下課就坐在座位上看他們玩?!边@下我意識到出問題了,一個沒有朋友不會玩的孩子有什么快樂而言。長此以往,一旦養成了孤僻的習慣,可能終身難改。所以我溫和的告訴她,每天都要和同學們玩游戲。而我每天都會和她交流怎樣和朋友們玩,他爸爸也身體力行陪她玩比如反對貓等游戲。我一直認為快樂是學習的前提,不快樂逼迫式的學習,難有成效難以堅持。五年級,有些孩子已經出現厭學情緒了,當孩子們不喜歡學習時,我們家長可以另辟蹊徑從玩上加以引導,當你們有共同語言了,作為家長你的話就有分量了,也有了。
一年級的靜怡其實學習上問題挺大的。那時每晚她說的最多的一句是:“媽媽,我不懂!”因為幼兒教育我們崇尚的是“無知”教育,除了玩不教她任何與課本有關的東西。進一年級時,1—20她數不順,識字不到10個,而她也不是別人口中所說的具有慧根的孩子。所以一年級的期中考試,其他孩子都沉浸在百分的喜悅中時,我家的靜怡拿著只有七八十分的試卷惶惑著看我,還是那句:“媽媽,我不懂試卷的意思?!蔽倚χ鴨査骸伴|女,你是不是覺得你挺笨的?”那時她哭了,這么小的.孩子其實也有了心思,她爸爸給她講了個“笨鳥先飛”的。我告訴她,當你不如別人時,唯有比別人努力。相信這句話現在應該已經深植于她的心里。因為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我只重過程輕結果。不管是她參加跳繩比賽,干部競選還是大大小小各類活動,我問的第一句話都是:“你認為你盡力了嗎?”如果她點頭,我一定會對她豎起大拇指表示鼓勵。有朋友可能會問:“不問結果嗎?”我認為只要盡力了,結果一般都會好,就算不好,盡力了,還有什么值得苛責的呢?孩子不一定要拿來和別人比的,只要他比昨天的自己有進步,難道不值得稱道嗎?這是我在帶靜怡之道上我認為做的最成功的一點,因為她夠努力,所以我不擔心她今后的學習,甚至不擔心她今后的人生,因為努力已經成為她的一種習慣。
1、學會放手。
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做父母的千萬別替代。有專家曾說過當媽媽的越不操心,孩子可能越讓人放心。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靜怡讀小學到現在我幾乎沒給她整理過書包,但是她的書包整理得整整齊齊。我很少叫她起床,只丟一個鬧鐘給她,她幾乎不遲到。周末去上特長班,這兩年我不管,可是她搭公交車也沒出過簍子,向陌生人問路比我還順溜。作為家長其實我們需要適時的放手,其實怕這怕那,將她時時擁在懷里,才是一輩子的風險,因為你可能將他養成一個巨嬰。當然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家長一定要默默的監管和評估。
2、做有原則、有底線的家長。
教育孩子有些事定不能讓步,比如逃避責任的撒謊,又比如說挨批評時摔東西甚至離家出走,遇到這種問題我是主張家法處置的。但是我們要注意懲罰的目的不是發泄自己的怒火,關鍵是讓他們沒有第二次,所以我們應該理智、妥善處理。
3、聰明溝通,做民主型家長。
孩子長大有主見了,做家長的不可能讓他們什么都一板一眼的照做了,但是也不能什么都由著他們性子來。因此很多時候溝通、交流就尤為必要。以這次學葫蘆絲為例,前兩天靜怡回來就說不要學了。我問她原因,她說:“我們班很多同學都說葫蘆絲不止一個調,要收很多錢,都不學了”我是這樣和她說的,付錢是我們大人的事,如果難以承受我會和你商量的。你需要考慮的是,你喜不喜歡學?你會不會堅持?會不會盡量學好?還有授課的老師適不適合你?如果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也會支持你,只提一個要求:盡量學好!如果你不想學,也要找一個說服自己和媽媽的理由,我們就退出。今后不管做什么千萬別說別人這樣,我也這樣,要學會理性分析。這就是這次葫蘆絲事件我們溝通的結果,我認為很多時候我們不要一味的去依順孩子,但也要聽聽他們內心的想法,我們應該民主,選擇一種有利于他并雙方都認同的意見。
最后,我們作為家長,在養育之道上一定要擺正心態。忌溺愛,因為你生他養他并不欠他;忌嘮叨訴苦,因為你要生他養他,他不欠你。這樣我們才能平等對話,愛的天平才不失衡。
20xx年7月13日至17日,滑縣致力于新教育的同行40余人遠赴六朝古都南京,參加新教育第xx屆年會。今年年會的主題是“家校共育”,三天的參觀與學習,使我對家校共育作用有了飛躍性的認識。
通過聽、觀看特色成果展示、入校實地查看,我認識到,要想對學生的教育達到最理想的效果,讓每一個生命都閃亮,不能單純依靠學校,必須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像蘇州大學教育哲學博士、語文特級教師、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李鎮西所講“學校教育無論多么重要,它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把家長看作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戰友,利用家長各自的資源教育學生,正如美國麻省波士頓終身教授嚴文蕃教導我們,家長是學校沒有的資源,要利用家長的長板補學校的短板。又如朱永新教授在主報告中所說家庭教育有其獨特的優勢:
一是時間上的優勢,孩子的日常只有6—8個小時在學校,而其余更多的時間在家里和課外。
二是情感上的優勢,家庭教育可以利用親情和父母言行的示范性作用,女進行教育。
三是資源上的優勢,家庭教育可以超越學校的時空限制,利用所有的資源多種途徑進行教育。
回想我校對學生的教育,在家校共育方面做的還不到位,沒有做到家校協調統一,沒有發揮家長在教育孩子中應有的作用。僅僅體現在每學期期末的一次家長會,平時利用班級微信群、校訊通給家長發一些通知、家庭作業之類的信息。平時通知家長到校,大多是學生犯了錯誤,給家長告學生的狀,讓家長批評學生,立即糾正錯誤的。所以我們現在非常有必要反省自身的育人方法,根據學校的實際,充分利用家庭優勢,攜手父母,搭建家校共育的橋梁,實現家校共育的合力,達到教育的最大優化:
1、成立家校合作委員會,搭建家校共育的平臺。
2、充分利用微信群、校訊通、qq群等加強家長和學校的交流合作,達到資源共享。
3、開展家?;ピL活動。通過課程展示、節目展演等環節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學校動態。
真正認識到教育,是在為人父母之后。從送去幼兒園的第一天,到現在成長為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可謂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摸索前行。雖然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不同,每個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個家庭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我們都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學時,我們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非常緊張,每一次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甚至是一次小測驗,我們比孩子還要焦慮,總想讓孩子的學習在起初打好一個基礎。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才認識到,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的培養才是教育的關鍵。從對家長的依賴學習到獨立學習,每一步都離不開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共同引導。
我們既不能把孩子扔給老師,單純地讓老師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師的教育,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引導,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更聽老師的話,送到學校萬事大吉,認為管教孩子就是老師的責任,其實不然,孩子在學校里跟同學和老師相處,很多的處世方式是來自家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需要在孩子的性格習慣方面把好關。
進入高年級,我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時候在家庭里反映出來的問題,我都會和孩子的班主任溝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狀態,畢竟孩子還沒有像成年人有那么完善的是非觀念,如果有不好的習慣,我會請班主任老師和我共同引導一下,疏導孩子的思想,這樣孩子才會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班主任老師,說實話很多方面老師比我們家長更能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所以我選擇完全信任,我相信學校教育一定是朝著我們家長希望的目標前行。
四年的時間,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長,也看到了學校老師的努力,學校老師和家長及時溝通,家長極力配合學校教育,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順勢而養,順勢而育,我們需要共同培養優秀的下一代,培養國家棟梁之才!
教育是一個非常深遠而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學?;ハ鄿贤?,相互合作,為教育每個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平臺。
很多人認為,實行家校共育后,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都能夠拿到家長們理想的分數,給孩子兩點一線的空間來思考怎樣才能夠考出令人滿意的分數。其實這樣的教育觀點是存在誤區的,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要步入社會,要參加社會中各類形形色色的活動,在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僅僅是為了一個分數而實行的。
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自我學習的能力。學會一定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這些與考試分數無關的教育,卻是關心孩子們幸福一生的籌碼。
我們不是為了培養一個考試機器在努力,我們要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教育方式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強,處事和生存能力強,而且實現全面發展,不要求琴棋書畫都精通,但孩子都要會。這對每個孩子以后的人生都是一種鼓勵,在偌大的社會群體中,我們的孩子才不至于自卑,沒有信心。
在所有這些教育中,素質教育尤為重要,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家長我們要一點一滴的灌輸,久而久之便會慢慢的體現出來。如果一個人連素質都談不了,其他的就只能是一張白紙了。
與此同時,我也很慶幸自己給兒子選擇了城區五中。學校在兼備素質教育的同時,還落實了學生在校的課后服務,多彩的課后服務在各種程度上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讓孩子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這樣的課后服務在不同程度上都給孩子們鋪墊了堅實的基礎,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分層次進行提高。我相信在這樣的環境里,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起點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模范,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一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就十分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當然并不是單單的教會孩子背幾首唐詩,讀幾首兒歌,熟悉幾個漢字,而是教育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教會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養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當然,對于惟獨兩歲多的幼兒來說,空泛講授深奧的道理并不能使他明白其中的含義,孩子自己然就不會理解,所以具體的還是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家庭的和睦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愛,愛別人和愛自己。假如缺少家庭的關愛,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己私??吹竭^許多的案例,孩子的墮落,麻木等等問題,都是因為家庭缺少愛,試想一個孩子連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愛,他還會去關懷體貼生疏人嗎?所以,必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讓我們的孩子都能快樂無憂的生活。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模范,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巨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禮貌尊重他人的時候,能夠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做到了呢?記得有一次,涵涵犯了錯,我狠狠的訓斥了他,還說了一些重話,說你再這樣我就打你了。本來沒覺出問題,但是之后他居然學會了這句話,動不動就說我打你。這讓我很懊悔,也很悲傷,懊悔以前不該對孩子這樣說話,悲傷的是孩子對媽媽說這樣的話,所以趁孩子還能糾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必須要謹言慎行,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么生氣的狀況下都要想到我這樣做這樣說會對我的孩子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孩子做對了,我們要專心的夸獎,孩子做錯了,我們也要及時的糾正。獎勵和懲處都要有度,適可而止。雖然此刻教育專家都提倡多夸獎孩子贊美孩子,但是我覺得這還要分什么事情,因為我這是有切身體會的。在涵涵還是一歲多小孩的時候,他玩積木,本來是搭錯了,但是我想他第一次玩就給了他夸獎激勵,本想能促進他進步,結果卻恰恰相反,反而使他每次搭都出錯,而且變得還個性固執,我再怎樣說他還是不聽不理解,這就讓我想到,假如在他第一次搭的時候,我就給他糾正,也許就不會呈現此刻這種狀況了。所以我堅持家長在夸獎孩子方面還是要實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的夸獎夸獎。當然批評就更要有度,假如批評過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反叛,當孩子做錯的時候還是堅持以道理說服,而且就事說事,不能翻舊賬,最重要的是你說的話能讓孩子聽懂聽進去。以前涵涵做錯的時候我都會跟他說一大堆的道理,結果他還是我行我素,之后聽了專家的推舉是讓你說的話孩子更能理解,不要說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發脾氣的時候,你說任何道理他都不會聽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處理,讓孩子自己去鬧,家長能夠做個冷眼旁觀,等孩子覺得哭鬧也沒有意思,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在去跟他說道理,這樣反而更能讓他理解,假如在他發脾氣的時候還去跟他說這說那,只會加重事態的發展。假如哭鬧繼續不止,那我們只能迅速把他抱離現場,轉移孩子的注重力,這樣做也許效果會更好。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要先學會尊重孩子,這是我一貫的堅持。在涵涵還很小的時候,我就能蹲下來聽他的意見。有人會說,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意見,其實不然,雖然孩子小,可還是一個個體的人,他也有思想,所以我們更要尊重他。例如,涵涵每次出門都會帶玩具,剛開始孩子的爺爺總是阻止他帶玩具,但是這樣就會鬧好久才干出門,雖然玩具是放下了,但是會哭好久,此刻想想,那時的哭也許就是對大人的不尊重而感到不滿。之后,我就跟涵涵商議,剛開始的時候是跟他商議出門要帶什么玩具,漸漸地就變成他主動跟我商議,而且變得更聽話了。即使在外面,涵涵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我也會教他學會尊重他人,比如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自己想玩的時候,我就會教他你跟小朋友商議,“等你不玩的時候能夠把玩具給我玩一會,好嗎?”當別的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的時候,我就會教他:“把玩具給這個小朋友玩一會,好嗎?”一切都是看孩子自己的意愿,不能強加大人的意愿。以前我就以前犯過這樣的錯誤,和朋友的小孩一起玩的時候,看到朋友的小孩哭鬧著向涵涵要玩具的時候,我總是不假思量的把涵涵玩具搶過來給別的小孩,所以之后涵涵就養成了抱住玩具不撒手的習慣,即使睡覺的時候一拿下來就哭,我想就是那個時候我傷害了他的自己尊,我對他的不尊重對他造成了嚴重的后果,雖然此刻經過時光的沖淡,涵涵已經慢慢好了,但是對我的沖擊還是挺大的,讓我自己省了很久。
在涵涵剛會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把他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起吃飯,雖然那個時候他還不能自己吃,但是我們堅持讓他看我們大人是怎樣用餐的,所以慢慢的涵涵自己就學會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學會拿筷子吃飯,家里只要能讓他做的事情,都是堅持讓他自己做,比如掃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那么小能干什么呀,還不是越幫越忙,其實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只要他參與就好,假如你總是阻止他干活,他就會覺得媽媽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愿意干了。而且勞動習慣的培養會讓他更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比如說自己玩的玩具不要亂放,垃圾不亂丟等等。
有一段時光家里人看電視看的多點,涵涵也跟著看電視看多了,之后覺得不能再這樣,所以此刻家里人都學會看書,即使不看書也會看報紙,這樣涵涵也跟著學會了閱讀,雖然時光堅持不了多久,但是習慣是慢慢培養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就會好的。俗話說,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所以只要有時光還是會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己然中學習知識更能讓孩子理解。雖然教育專家都不推舉孩子那么小就學唐詩古詞之類的,但是我覺得雖然孩子還不懂,但是多讀點這類的詩詞能培養孩子的美感和節奏感。至于兒歌音樂之類的,多讀多聽肯定是有好處的,要害是涵涵很喜愛這些,我覺得培養愛好是最重要的。
涵涵的爸爸經常在外地,涵涵一年也見不著幾回爸爸,所以我這個做媽媽的既要做好媽媽的職責也要當好爸爸的主角。所以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培養涵涵的男子漢氣勢,但是分的寵他溺愛他。例如,當涵涵摔倒的時候,我從來都不扶他起來,總是激勵他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然后拍干凈身上的土。假如摔破了,即使心里心疼,也不會表現出來,只對他說沒事。所以此刻涵涵摔倒了,只要不是很嚴重,基本上不哭,反而安慰我說:“媽媽,我沒事!”雖然看似我冷血,但是我自己覺得我做的沒錯,尤其是對一個男孩子,必須要培養他堅毅的性格,不能懦弱。
以上就是我在家庭教育中的心得體會,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沒有萬能的教育,只能是每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斷的摸索實踐,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斷成長的,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長大吧!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作為一名孩子剛剛步入初中生活的家長,充滿了各種焦慮。今天非常榮幸聽了學校安排的資深教育顧問潘從紅老師為家長分享的講座“以長遠的眼光和非功利的心態看待考試”的講座,通過這次講座總結了如下幾點:
一、對考試有了更寬范圍的了解,之前理解考試是對所學知識的一個檢測,考不好就是孩子對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復習時間投入的不夠,通過講座認識到考試其實是對學習態度、方法、效率、興趣、學習時間的投入、落實和孩子的心理承受壓力的一個檢測。
二、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各科成績優異,有時孩子考不好回來就是一頓教訓,通過講座認識到考不好其實檢測出孩子的很多問題,每一次考試不管成績好與壞,家長都應該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思考總結,找出問題,及時糾正和改進。
三、和孩子多溝通交流,輔助孩子一起制定學習目標和明確的學習規劃,學習規劃要做到有事可干,專時專用,監督孩子在學習知識過程中進行思考總結,然后形成專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
四、要讓孩子勞逸結合,在完成學業的前提下要堅持運動和閱讀的好習慣,業余多參加一些公益和興趣活動,增加孩子的知識面。
孩子進入亦中學習和生活快一年的時間了,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充分感受到了學校方方面面為孩子們著想的氛圍和老師們專業負責的精神,相信孩子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監督下會成為的自己。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好!
很高興能在這里與大家分享關于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我的兒子鎖睦晨今年6歲,目前就讀于東關小學學前四班。學習上他自覺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中,他熱愛勞動,充滿愛心。他興趣愛好廣泛,喜歡畫畫、唱歌和跳街舞。進了學前班后,在老師的悉心教育和培養下,我們感覺他進步明顯,對學校生活適應較快。借此機會,我要特別感謝班主任唐老師、語言課的郭老師及所有其他老師,謝謝你們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無盡的愛。
教育不單單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也不代表學習文化知識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另外對待孩子,我們要做到疼愛但不溺愛,正確對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敗是正常的一件事,對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強求。
我認為必須家庭與學校兩方面共同發力,掌握好小孩品德發展的共性。平時,家長和老師也要多多溝通,與老師一起查找針對小孩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緒是否穩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計劃,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得到改進。平時多與孩子平等交流,耐心聽取孩子的不同意見,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對于孩子犯錯,家長不必太過激動,可采取擺事實,明道理的說服教育法,榜樣示范法,欣賞激勵法等。
得益于路老師的推薦,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關于家校共育的講座,聽后如醍醐灌頂,自覺受益匪淺。
楊老師在講座中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從制作一份檔案、組織一次活動、拍攝一張照片、認識一位忙人和寫好一封書信,五個方面為我們道出班主任家校溝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竅門、小絕招。
制作一份檔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個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每一個家庭,所以要為每一個孩子制作一份真實的檔案。同時讓家長覺得老師愿意去關注了解他的孩子,為營造良好家校關系邁出第一步。
組織一次活動,作為班主任要時常關注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況,及時組織一些溫暖的親子活動,促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也使家校溝通變得輕松而充滿溫情。
拍攝一張照片,時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來發給家長,讓家長能夠感受到孩子在校時的幸福與快樂,也會給家長帶來愉悅的感受。一張照片能見證孩子在校時最感人或最真實的一面,這些美好的瞬間,記錄下的是孩子們最為燦爛的片刻,也會讓家長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孩子,為家校溝通鋪設好堅實的橋梁。
認識一位忙人,我們作為班主任要對于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都要去關注,真正做好家校溝通,讓家長們體會到我們對他孩子的關注與愛護。去認識好“父親”這個忙人,寫好一封書信,書信不在于有完美的文筆,而在于情真意切,在于那種默默而溫暖的理解與溝通。我們可以動員孩子常和父母寫寫信,讓家長與孩子之間更好地溝通,從而讓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
聽過楊老師的講座后,使我對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對家校建立和諧關系方面收獲不少,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路上,去和家長們一起努力向前。
家長學校的學習使我很受啟發!真是父母眼界的高度確定了孩子以后的成長高度;父母的格局影響孩子的.格局。一味愛護孩子,不讓孩子受一點挫折,以后孩子只能成為沒有敬畏感、沒有擔當和責任心的人;只告知孩子這樣做不對,不說明這樣做的后果有多嚴峻,孩子只是照做卻不明白意義,相當于只知道個皮毛,一知懂三分,不知道精髓內含;以身做責的家長以行動影響孩子,讓孩子明白言行一樣,做事要有擔當,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退縮,要有克服困難的志氣和決心!我們家長力爭做的父母親,努力讓自己成為的自己,以主動樂觀的心態關注和教化孩子!
真正認識到教育,是在為人父母之后。從送去幼兒園的第一天,到現在成長為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可謂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摸索前行。雖然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不同,每個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個家庭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我們都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學時,我們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非常緊張,每一次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甚至是一次小測驗,我們比孩子還要焦慮,總想讓孩子的學習在起初打好一個基礎。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才認識到,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的培養才是教育的關鍵。從對家長的依賴學習到獨立學習,每一步都離不開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共同引導。
我們既不能把孩子扔給老師,單純地讓老師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師的教育,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引導,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更聽老師的話,送到學校萬事大吉,認為管教孩子就是老師的責任,其實不然,孩子在學校里跟同學和老師相處,很多的處世方式是來自家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需要在孩子的性格習慣方面把好關。
進入高年級,我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時候在家庭里反映出來的問題,我都會和孩子的班主任溝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狀態,畢竟孩子還沒有像成年人有那么完善的是非觀念,如果有不好的習慣,我會請班主任老師和我共同引導一下,疏導孩子的思想,這樣孩子才會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班主任老師,說實話很多方面老師比我們家長更能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所以我選擇完全信任,我相信學校教育一定是朝著我們家長希望的目標前行。
認真聆聽了楊老師關于自己如何開展家校共育的一些舉措,收獲很多,楊老師工作得法,家校溝通順暢,是一位有心有愛有法的好老師。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培育,和諧順暢的家校關系有利于學生成長,對班級各項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校關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正如楊老師所說:在孩子的成長路上,老師和家長是“戰友”而不是”對手“。很多時候我們教師和家長各自忙于孩子的學習,而常常忽略了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原則,特別是家長會雙家長出席制,很多學校都沒有做到,缺乏對孩子的溝通,交流和互動。楊老師的講座很務實,工作收放自如很有章法,為一線班主任的家校溝通指明了方向,分享了舉措。楊老師以“五個一”促進家校合作,制作一個檔案,詮釋了教師對學生的'用心;組織一場活動,展示了教育的智慧;拍攝一張照片,發現平時看不到的美;認識一位忙人,深入了解每一位家長;寫好一封書信,紙短情長,情真意切。致力于創建和諧融洽的家校關系,目標一致,讓家長和老師在孩子的成長中成為最好的隊友,從而構建“家校共育”目標,值得我們一線班主任學習。
第一段:引言(約200字)。
近年來,學校與家長的合作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之一。學校共建家長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不再只是單純的提供經濟支持,而是積極參與學校的決策、管理和活動,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作為一位家長,我深刻體會到學校共建家長的重要性,并與其他家長一起探索了一些有效的途徑。
第二段:理解與支持(約300字)。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理解和支持學校的教育理念和目標。學校是為了讓每個學生獲得良好教育而存在的,我們作為家長要明白學校的辦學理念,并支持學校的教育決策。我們要積極參與學校的家長會議,了解學校的發展計劃和活動安排,與學校共同制定和實施有關家庭教育的政策和規劃。只有與學校保持緊密的聯系,我們才能更好地參與學校的決策和項目,并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持和指導。
第三段:參與與合作(約300字)。
參與和合作是學校共建家長的核心。我們要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類活動,如家長志愿者、家長培訓等,與學校密切合作,共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和支持服務。在與學校和教師的互動中,我們要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合作氛圍,及時反饋學生在學校的情況,與學校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問題。同時,我們也要與其他家長建立起積極的互助和合作的關系,共同分享育兒經驗和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幫助和支持。
第四段:身心健康照護(約200字)。
學校共建家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照護。我們要關注學生的飲食、睡眠和運動等方面的問題,與學校共同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和飲食結構,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學校一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學生心理輔導和支持服務,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第五段:總結與展望(約200字)。
通過學校共建家長的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家長與學校的合作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學校共建家長不僅可以提供學生更好的教育資源和支持服務,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親職關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未來,我希望有更多的家長能夠加入學校共建家長的隊伍,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決策和活動中,為孩子的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建立起更加良好的學校教育環境,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創造更加優良的條件。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里與大家分享關于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我的兒子小晨,今年6歲,目前就讀于東關小學學前四班。學習上他自覺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中,他熱愛勞動,充滿愛心。他興趣愛好廣泛,喜歡畫畫、唱歌和跳街舞。進了學前班后,在老師的悉心教育和培養下,我們感覺他進步明顯,對學校生活適應較快。借此機會,我要特別感謝班主任唐老師、語言課的郭老師及所有其他老師,謝謝你們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無盡的愛。
教育不單單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也不代表學習文化知識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另外對待孩子,我們要做到疼愛但不溺愛,正確對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敗是正常的一件事,對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強求。
我認為必須家庭與學校兩方面共同發力,掌握好小孩品德發展的共性。平時,家長和老師也要多多溝通,與老師一起查找針對小孩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緒是否穩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計劃,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得到改進。平時多與孩子平等交流,耐心聽取孩子的不同意見,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對于孩子犯錯,家長不必太過激動,可采取擺事實,明道理的說服教育法,榜樣示范法,欣賞激勵法等。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我們要通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你的父母都是醫生,在大年初三便奔赴工作崗位,你自己獨自在家復習功課,在這關鍵時刻,父母卻沒有辦法保證給你做好后盾。你的心里怨過你的父母嗎?那天你們練考的作文題里有一個關于是否給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高考加分的話題,而你的觀點是:不支持加分。我當時是詫異的,內心深處卻對你——我最親愛的女兒充滿了敬意,你能跳出自己的角色來看問題,這真的很了不起,媽媽為你鼓掌!
我發現你上高三后對人生、社會、友情、學業、人際關系都有了新的認識,有些見解都讓我汗顏。你的生命有溫度和深度,現在也在拓寬著寬度,高考則決定著這個時期你生命的高度。
得益于路老師的推薦,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關于家校共育的講座,聽后如醍醐灌頂,自覺受益匪淺。
楊老師在講座中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從制作一份檔案、組織一次活動、拍攝一張照片、認識一位忙人和寫好一封書信,五個方面為我們道出班主任家校溝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竅門、小絕招。
制作一份檔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個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每一個家庭,所以要為每一個孩子制作一份真實的檔案。同時讓家長覺得老師愿意去關注了解他的孩子,為營造良好家校關系邁出第一步。
組織一次活動,作為班主任要時常關注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況,及時組織一些溫暖的親子活動,促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也使家校溝通變得輕松而充滿溫情。
拍攝一張照片,時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來發給家長,讓家長能夠感受到孩子在校時的幸福與快樂,也會給家長帶來愉悅的感受。一張照片能見證孩子在校時最感人或最真實的一面,這些美好的瞬間,記錄下的是孩子們最為燦爛的.片刻,也會讓家長更好地認識好一個基礎。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才認識到,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的培養才是教育的關鍵。從對家長的依賴學習到獨立學習,每一步都離不開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共同引導。
我們既不能把孩子扔給老師,單純地讓老師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師的教育,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引導,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更聽老師的話,送到學校萬事大吉,認為管教孩子就是老師的責任,其實不然,孩子在學校里跟同學和老師相處,很多的處世方式是來自家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需要在孩子的性格習慣方面把好關。進入高年級,我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時候在家庭里反映出來的問題,我都會和孩子的班主任溝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狀態,畢竟孩子還沒有像成年人有那么完善的是非觀念,如果有不好的習慣,我會請班主任老師和我共同引導一下,疏導孩子的思想,這樣孩子才會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班主任老師,說實話很多方面老師比我們家長更能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所以我選擇完全信任,我相信學校教育一定是朝著我們家長希望的目標前行。
四年的時間,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長,也看到了學校老師的努力,學校老師和家長及時溝通,家長極力配合學校教育,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順勢而養,順勢而育,我們需要共同培養優秀的下一代,培養國家棟梁之才!
得益于路老師的推薦,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關于家校共育的講座,聽后如醍醐灌頂,自覺受益匪淺。
楊老師在講座中結合自己的工作,從制作一份檔案、組織一次活動、拍攝一張照片、認識一位忙人和寫好一封書信,五個方面為我們道出班主任家校溝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竅門、小絕招。
制作一份檔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個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每一個家庭,所以要為每一個孩子制作一份真實的檔案。同時讓家長覺得老師愿意去關注了解他的孩子,為營造良好家校關系邁出第一步。
組織一次活動,作為班主任要時常關注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況,及時組織一些溫暖的親子活動,促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也使家校溝通變得輕松而充滿溫情。
拍攝一張照片,時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來發給家長,讓家長能夠感受到孩子在校時的幸福與快樂,也會給家長帶來愉悅的感受。一張照片能見證孩子在校時最感人或最真實的一面,這些美好的瞬間,記錄下的是孩子們最為燦爛的`片刻,也會讓家長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孩子,為家校溝通鋪設好堅實的橋梁。
寫好一封書信,書信不在于有完美的文筆,而在于情真意切,在于那種默默而溫暖的理解與溝通。我們可以動員孩子常和父母寫寫信,讓家長與孩子之間更好地溝通,從而讓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
聽過楊老師的講座后,使我對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對家校建立和諧關系方面收獲不少,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嘗試運用這些,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路上,去和家長們一起努力向前。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4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