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總結和總結,我們才能不斷成長和進步??偨Y時要客觀公正,不要過于自我標榜或自卑。多參加語文活動,可以增強語文學習的樂趣和動力。
練習五(教材第46-47頁第1-5題)。
課時。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的理解,能正確熟練地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
2、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受加、減法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3、在練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教學重點。
加深對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的理解。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
教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環節。
一、復習。
口算卡片練習:教師隨機出示卡片,學生讀題后報出答案。
二、進行練習。
1、第1題。
(1)課件依次出示第1題的四幅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每幅圖的意思。每題要說清楚從圖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
(2)讓學生獨立把書上的算式填寫完整。
(3)匯報交流,說說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說說是怎樣算出來的。
2、第2題。
(1)課件出示第2題圖,引導學生弄懂題目的意思。提問:怎樣可以知道小雞的家在哪里呢?讓學生理解:先要算出小雞口銜的算式的得數,再把這些算式與相應的房子連起來。
(2)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3)集體反饋,課件進行演示。
3、第3題。
(1)課件出示題目,讓學生在書上獨立寫出結果。
(2)比較,說說每組中上下兩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組重點體會:一個數加0和一個數減0都得原來的數。
第二組重點體會:看清運算符號并認真計算的重要性。
第三組重點體會: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后,得數不變。
4、第4題。
(1)課件出示第一幅主題圖,讓學生看圖說說圖中畫了什么。
(3)學生在書上列出算式后進行交流。
(4)根據圖上畫的,你還能提什么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5)學習第二幅主題圖??梢灾苯幼寣W生提問。
5、第5題。
讓學生先在書上描一描,并寫出結果。再在寫字本上獨立寫一寫。時間不夠,可安排作業。
三、總結評價。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我會寫、把詞語補充完整、我會選、照樣子寫詞語、選詞填空、按要求改寫句子、閱讀,習作。
考情分析綜合分析從基礎知識到閱讀、到作文,都是緊系書本的,而且在考查基本知識的基礎上,也注重了理解能力、運用能力的考核,可以說,本試卷檢測范圍從點到面都一一照顧到了,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了一次很好的全面檢測?!秲芍粸貘f》故事選材有新意,問題合理,充分體現學生的閱讀能力。
成績統計全班共有33人,參加本次考試的有30人,其中優秀的有15人,良好的有10人,待及格的有5人。王勝凱、劉曉雪、劉景華因病未參加考試。
答卷情況及采取措施。
第一題看拼音寫詞語?!肮膭睢?、“寬?!薄傲⒓础焙枚嗤瑢W寫錯。這是這次出錯較高的詞語。
第二題把詞語補充完整。學生掌握的很好,但是有出現錯別字的情況。無精打采和興高采烈的“采”會寫成彩色的彩了。
第三題選擇正確讀音,掌握非常好,但是他倆的倆許多同學混淆。(lia)不是(liang)。
第四題照樣子寫詞語。abb類型的詞語學生記得比較牢固,都能很好的作答。
第五題三字經內容接龍。袁俊泉、劉碩同學表現不盡人意,根本不能熟練的背誦,所以不能默寫出相關內容。
第六題選詞填空。關聯詞選擇都會做,但是贊揚和贊許,這兩個詞理解不是很好,全部做對的同學并不多。
第七題按要求改寫句子。比喻句的改寫不夠熟練。
第八題閱讀。本次閱讀很能體現學生的讀書能力,《兩只烏鴉》中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語句,非常好。但是學生的做題情況并不是很好,充分證明讀的不夠。
第九題作文,生活中哪個人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測試反思。
反思本次的試卷,作為教師,在平時教學時,我認為有一下幾點還需要去做好:
1、“贊揚”“贊許”的用法還要集中講解。
2、比喻句的改寫,要加強練習。
3、查字典的方法還要繼續練習。
4、閱讀要掌握住一定的方法,多讀,只有讀懂了,才能找出每道題的答案,三年級的閱讀并不是很難,都能直接從文中找到答案。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對烏鴉兄弟說些什么?要給出忠誠的建議。
補償練習。
一、我是小機靈。
“不假思索”中的“假”用音序查字法應先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再查()畫。這個字的正確讀音是(),在這個詞語中的意思是()。
二、.我把詞語串成句。(把下面詞語連成句子,再加標點。)。
(3)送給和不但棒棒糖還仁愛她我們善良。
三、.課文精彩回放。(按課文內容填空。)。
(1)英子給我來信說:“我永遠不會()那掌聲,()它使我明白,同學們并沒有()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使我鼓起勇氣()著面對生活?!?/p>
(2)女孩()地說:“有了(),應該讓別人()?!?/p>
(3)學了本單元課文,我又認識了很多新朋友:()的英子,()的金吉婭,()的查理……我最想對()說:
四、寫出急喜歡的幾個比喻句和同學們交流。
文檔為doc格式。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質的多樣性,并能進行簡單的分類和區分,認識物質的三態及其轉化。
(2)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等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知道三種粒子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原子的內部結構。
(3)能認識并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
(4)記住并能運用一些常見元素的常見化合價,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常見物質的組成,并學會有關化學式的簡單計算。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了解物質三態及其轉化,并能用分子、原子的觀點進行解釋。
(2)通過調查體會化學元素與人類生命活動及人體新陳代謝的密切關系。
(3)通過必要的習題訓練,能看懂并理解某些商品標簽的數據涵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學會辯證地看待事物。
(2)積極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主動撰寫論文,發表見解。
(3)通過復習,進一步樹立嚴謹務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養成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科學作風。
[內容標準分析]。
從宏觀到微觀,從定性到定量,體現了化學學科發展的趨勢。通過本主題的復習,進一步幫助學生用微觀的觀念去學習化學,理解一些化學現象的本質;通過加深學生對五彩繽紛的宏觀世界的認識,引導學生擺脫經驗形態,形成科學的理論,進入神奇的微觀世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也可以用分數表示;能用簡單的分數描述一些簡單生活現象,能通過實際操作表示相應的分數;能比較熟練地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使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和分數的知識,初步學會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或幾份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解決這類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合理性。
3、使學生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積極參與具體的數學活動,獲得與他人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經歷,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
一、教學例題。
1、(出示題圖)引導學生看圖。
提問:把一盤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你是怎么想的呢?
討論:這盤桃該怎么分?每只小猴分得這樣的幾份?是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2、上個學期我們認識的分數都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是這個物體的幾分之一。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和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呢?(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
小結: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也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
3、想一想。
如果把這盤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相機提問:把這盤桃平均分成幾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幾份?是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2個桃是4個桃的幾分之幾?
二、想想做做。
1、你能填一填,說一說嗎?
(上面一排題目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1個的情況,第二排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幾個的情況。)。
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只要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2、先填寫,然后交流。
把12個小方塊平均分成了幾份,涂色的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占這12個小方塊的幾分之幾。
3、先分一分,說說每份是幾個,再涂一涂。
4、集體拿一拿這堆小棒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自由拿這堆小棒的幾分之幾,交流。
5、計算,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課時(解決實際問題)。
一、教學例題。
1、出示題圖。
引導學生看圖。
2、研究討論。
這盤桃的四分之一是多少?
你是怎么想的?
小結:把這盤的4個桃平均分成4份,看一份是多少,可以用4除以4等于1個的算式求出結果。
3、試一試。
這盤桃的二分之一是幾個?
你是怎么想的?你想怎么列式?
二、想想做做。
1、請學生先分一分,再填寫。讓學生體會到12的三分之一和12的四分之一結果是不一樣的。
2、學生先做一做,說一說感受:同樣是二分之一,8的二分之一和12的二分之一是不一樣的。
3、獨立完成。
4、學生直接列式計算,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5、獨立完成。
6、思考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第三、四課時(認識幾分之幾)。
一、教學例題。
1、引導看圖。
出示題圖,引導學生看圖:你看到了什么?
要求這個問題,該怎么想?(小組討論)。
2、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3、小結: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幾份就是這個物體的幾分之幾。
4、想一想。
先用學具分一分,再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說給同學聽一聽。
把10個蘿卜平均分成5份,3只兔分得這樣的3份,即這些蘿卜的五分之三。
二、想想做做。
1、仔細看圖,說說可以把幾個看成1份?
進一步體會到:只要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2、說一說總數是多少,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個?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幾分之幾?
3、思考:平均分成了幾個?每份是幾個?應該把這樣的幾份涂色?
4、拿出這堆小棒的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三,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你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幾?
5、舉例說明是怎么計算的?
6、獨立練習。
練習后讓學生說說,各涂了幾個小方塊,為什么要這樣涂。
7-10題是有聯系的4大題。
7、看線段填分數。
你是怎么填的?為什么這么填?
體會分數與“1”、幾分之一與幾分之幾的聯系。
8.看著直尺說一說,1厘米是1分米的十分之幾?3厘米和7厘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9.看著圖,說一說1角是1元的十分之幾?5角和8角呢?
10、直接填寫。
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11、做游戲:
填一填,全班交流。
第五課時解決實際問題。
一、教學例題。
1、引導題圖。
出示題圖,引導看圖:
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2、討論。
要知道分給它們多少個,該怎么想?
(一)我用圓片分一分。
(二)12個蘑菇,平均分成4份,給小兔3份。所以是9個。
誰能來列式呢?
12÷4=3(個)。
3×3=9(個)。
3、小結:
把12個蘑菇,平均分成4份,每份3個,給小兔3份,就是9個。
二、想想做做。
1、先分一分,在和同學說說可以怎樣算。
2、先說說每次拿出多少個,在列式計算。
讓學生操作:把擺出的圓片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3份。
說說該怎么列式?
第二小題如上處理。
讓學生比較:雖然兩次都拿出了總數的四分之三,但由于每次擺出的總數不同,所以拿出的結果也不同。
3、引導學生:用去了五分之二,就是用去了這箱肥皂(50塊)的五分之二。
4、引導學生:六分之一、三分之二都是把24人看作一個整體。
5、讓學生按要求操作后,根據結果口答交流。
第六-七課時練習四。
一、你能用分數表示下面圖里的涂色部分嗎?
你是怎么做的?
你是怎么想的?
請學生先獨立做,再交流。
把這些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幾份?
二、在每個圖里適當的部分涂上顏色標是它上面的分數。
先分一分,再涂一涂。說說你是怎么分的?涂了幾個?
三、6分米是幾分之幾米?4角是幾分之幾元?
四.你能用幾分之幾說一句話嗎?
讓學生充分用分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使學生感受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五、先讀題,再討論:
你是怎么想的?
六、這是一組對比題,可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討論這兩題的異同。
第一小題:把36棵樹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第二小題:求36棵的四分之一是多少棵的實際問題。但方法也是把36平均分成4份,求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讓學生體會:這兩題在解題方法上是一樣的。
七、讓學生自己先獨立解決問題。
請你來說說這兩題的區別和聯系嗎?
第一小題是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后一個問題是平均分成幾份得出一份是多少后,再求這樣的幾份是多少。
八、你能在鐘面上畫出時鐘的位置嗎?
想一想:12時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小時?那時針應該走到了幾呢?你是怎么算的?
九、先折一折,再說一說。
讓學生折一折,然后把紙打開,數數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幾份,并填在表里。然后觀察表后,在小組里討論。
十、思考題:
這道題目已知什么?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6只是其中的幾份?那每份是幾只呢?一共有這樣的幾份?你會列式了嗎?
十一、你知道嗎?
讀一讀,做一做。
板書:教學心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提高識圖和用圖的能力,感受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使學生在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進一步感受統計方法對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價值,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會利用統計圖里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和判斷。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復式折線統計圖,誰來說說復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
二、綜合練習。
1、出示p77第2題。
(1)學生看圖后獨立思考:哪種電話的用戶多?呢?
(2)哪種電話用戶的增長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斷的?
(從折線的走勢上來判斷;計算每種電話用戶與19的差,進一步檢驗作出的判斷是否正確)。
(3)看這這張統計圖,你還想到什么?學生交流。
(2)擁有電話的家庭戶數哪兩年增長幅度最快?計算機呢?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讓學生說說自己判斷的方法。
(3)從上面的統計數據中,你還能想到什么?
三、聯系生活應用統計知識。
1、完成p78第4題。
引導學生看懂統計圖的橫軸和縱軸,學生獨立完成后和同學交流。
(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長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長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為開始發芽的時間比較晚。但從第8天起芽的生長速度就和根大體上是相當的)。
我們在農學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請你也來做個小科學家,堅持觀察一種植物,并做好記載。
2、完成p78第5題。
逐題討論交流,注意引導學生比較兩條折線中相應點的關系進行判斷。
3、獨立完成p79第6題,(1)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圖例。
(2)交流,互相評價,進一步掌握繪制的方法和技巧。
(3)討論交流問題。結合“為什么氣溫變化正好相反?”一道學生自主閱讀“你知道嗎?再交流說說理由。
四、全課總結。
1、引導學生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小結所學的知識。
2、完成練習冊上相關習題。
課題一: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使學生在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例1。
1、讀題列式。
2、探究計算。
(2)指導分小組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分別表示出1/2和1/4,再看看1/2和1/4相加的和是多少。
交流:你能根據操作的情況說出1/2加1/4的得數是多少嗎?
明確:計算1/2+1/4時,先要把1/2和1/4通分,把它們轉化成同分母的分數。
(3)按剛才討論的方法,完成例題中的填空。
交流學生填空、計算的情況。
討論:把1/2和1/4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過程應用了什么知識?(分數的基本性質)怎樣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法的?(通分)。
二、學習“試一試”
1、提出要求,讓學生獨立進行計算。
2、學生完成計算后,組織討論:
(1)例題學習的是異分母分數的加法,5/6-1/3是計算異分母分數的--(減法)(在已經板書的“異分母分數的加法”后添上“和減法”,完成課題的板書)。
指出:計算結果如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3)你是怎樣計算1-4/9的?怎樣想到把1轉化成9/9的?
指出:計算1減幾分之幾時,先要根據減數的分母,把1轉化成與減數同分母的假分數。
3、提出:你會驗算上面的兩道題嗎?你打算怎樣驗算?
交流后:讓學生各自驗算,確定上面兩道題的計算結果。
4、引導學生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1)提出要求: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2)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明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計算后要自覺進行驗算。
三、做“練一練”
1、學生按要求獨立計算,并驗算。
2、重點討論7/12+1/4的計算過程,提醒學生把計算結果約成最簡分數。
四、做練習十四的第1-4題。
1、做第1題。
學生按要求涂色,并寫出得數。
要求學生結合圖形解釋:為什么1/5+3/5等于4/5?1/4+3/8等于5/8?
明確: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可以直接相加;而分數單位不同的分數,由于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先要把它們轉化成相同單位的分數,也就是要先通分,再相加。
2、做第2題。
明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都要先通分,再分別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3、做第3、4題。
指名讀題后,要求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學生解答后,指名說說自己思考和計算的過程。其中第4題提醒學生根據要求的問題正確選擇條件。
五、全課總結。
課題二: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2頁的練習十四的第5-9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正確、靈活地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初步學會估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使學生進一步在解決新的計算問題中,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估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通分練習(口答)。
5和310和79和38和520和1535和7。
2、計算練習(指名板演)。
1/5+3/103/5-3/8。
二、探索規律。
1、出示練習十四第5題,學生自己讀題觀察。
1/2+1/31/9+1/101/4+1/71/5+1/8。
1/2-1/31/9-1/101/4-1/71/5-1/8。
2、交流觀察后發現。
3、每人選擇兩組題目計算出結果,并校對結果。
4、交流計算后發現。
5、教師小結:兩個分數最大公因數是1、分母分子都是1的分數加減,得數的分母就是原來兩個分母的積,得數的分子就是原來兩個分子的和或差。
6、根據規律,請學生自己寫出幾組這樣的分數加減法算式,并計算出結果,再交流。
三、估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1、練習十四第6題。
(1)出示題目:下面的分數中,哪些接近0?哪些接近1/2或1?
4/71/108/92/259/2011/137/15。
(2)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思考方法。
(3)教師小結: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數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數就接近1/2;分子分母越接近,分數就越接近1。
2、練習十四第7題。
(1)出示題目:先估計哪幾題的結果比較接近1/2,再計算。
4/5+2/31/10+3/72/9+1/3。
5/8-1/53/5-1/21-1/9。
(2)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3)再每人選擇三個題目計算驗證。
(4)教師指出:先估算再計算,可以提高我們計算的正確率,培養靈活的思維能力。
四、解決實際問題。
1、練習十四第8題。
先說說圖意,再填空,然后計算。
2、練習十四第9題。
先說說圖意,再估計,然后計算。
五、總結延伸。
思考題:請把合適的分數填入下面括號里。
1/()+1/()+1/()=1。
第三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主要討論硅、氯、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安排在“金屬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見無機物及其性質等知識的繼續。這些內容既是學生今后繼續學習化學的基礎,也是在生活中經常要接觸、需要了解和應用的化學常識。因為硅是地殼的基本骨干元素,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科學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含硅元素的材料制品大都以二氧化硅為原料,硅酸鹽工業在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介紹硅及其化合物,體現了硅元素存在的普遍性和廣泛性,也突出了它在社會發展歷程中、在科學現代化中的重要性和應用價值。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硅及其化合物性質也比較簡單,學生的學習負擔比較輕,有利于學習積極性的保護和培養。學生也可以進一步嘗試聯系生活實際及從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去探索物質的化學性質;從微觀結構去深化對性質和用途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的過程和方法一經掌握后,可以為以后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依據新課程理念,本著對教材結構和內容的理解,我提出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了解硅單質及二氧化硅的主要性質,認識硅及二氧化硅的廣泛用途,探索非金屬的性質和非金屬的原子結構的關系,初步學會從實驗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本領。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學會運用對比的方法來認識物質的共性和個性,培養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歸納比較的能力。通過“結構——性質——用途”的學習模式,讓學生逐步掌握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一般方法。并體驗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及實驗解決化學問題,揭示物質性質的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課本及課件中大量的精美圖片、實物、相應的化學實驗現象感受到化學科學的魅力及化學對人類生產、生活的貢獻,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形成科學的社會觀,關心環境,資源再生等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化學問題,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
因為在一節課中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講清楚非金屬的所有的性質,所以要有所側重,其中二氧化硅的性質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同時也由點到面,學會把非金屬之間性質進行比較,并了解非金屬的性質和非金屬原子的結構之間的密切關系,這些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所在。我通過模型、課件、教科書中的彩圖和插圖展示二氧化硅的結構特點來實現難點的突破,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法: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應當使之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準備采用情境激學即創設學生熟悉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在熟悉的意境中主動探究科學的奧妙;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實驗現象,了解硅酸的化學性質;充分應用課件、插圖等,并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積極探索的興趣。
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證教學最優化有一個完整的過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多做比較,如碳和硅的性質比較,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性質比較;同時教學中注意始終讓學生多種感官協同并用,把耳聽、眼看、腦想、手寫等結合起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本節課中學生要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因此需要多種感官同時開通;在實驗中教師在實驗之始,向學生提示觀察角度,重視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完整而準確地敘述。
國多媒體產業的發源地?!弊鳛楸竟澱n的開篇語,多數學生聽說過美國的硅谷,但是對這樣一個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什么被叫做“硅谷”可能并不十分清楚,所以一下子就勾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接著教師繼續向學生介紹“人們之所以用硅來作為高科技的代名詞,是因為它在電子工業及材料科學中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計算機的芯片、電子身份證、傳導電話的光纜、玻璃、陶瓷、水泥等,你能想象得出它們都是以硅或硅的化合物為材料制成的嗎?”學生的濃厚興趣已經被激發起來了,至此進入今天的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就來討論第四章的第一節――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苯又鴰ьI學生看書本p62圖4-1,同時閱讀課本第一段內容,了解硅在地殼中的含量及自然界中的廣泛存在,從而初步了解為什么硅在無機非金屬材料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
2、復習舊知,由此及彼。
接著引導學生思考:元素的性質是由它的微觀結構來決定的,請學生畫出硅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通過觀察原子結構示意圖知道硅原子的最外層是四個電子,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結構可以很容易得出結論:在化學反應中硅原子既不容易失去電子,也不容易得到電子,所以硅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主要形成四價的化合物。這時教師請學生再觀察元素周期表,找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同時學生也很快能夠發現碳和硅相鄰。通過比較碳和硅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學生會發現碳原子和硅原子的最外層均有四個電子,由此知道兩者的性質應該有相似之處。接著教師提示: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雖然相同,但是二者的電子層數并不相同,所以二者的性質也有不同之處。并向學生介紹:碳是構成有機物的主要元素,而硅是構成巖石和許多礦物的基本元素,硅還可以可用來制造集成電路、晶體管、硅整流器等半導體器件以及太陽能電池、光電池等。接著提出問題“硅的這些用途是利用了硅的什么性質?”通過“結構——性質——用途”的化學學習模式提示學生觀察元素周期表,可看出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屬和非金屬的分界線旁邊,所以導電性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
接著再請學生思考:碳和硅這兩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根據已有知識學生可以很快回憶出碳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兩種:既有游離態(如金剛石、石墨等),也有化合態(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這時可以帶領學生看書p62的最后一段,知道硅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氧化物和硅酸鹽的形式存在。接著提問:碳和硅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這時帶領學生看“資料卡片”,使學生明白:碳和硅都是親氧元素,但是硅的親氧能力更強,所以在自然界中它總是與氧相互化合的。
帶狀或層狀的稱為瑪瑙。接著學生可通過觀察水晶、瑪瑙等外觀知道二氧化硅的部分物理性質,如sio2質硬、不溶于水等,此時可再通過課本插圖和課件進一步了解二氧化硅的其他重要用途如制作玻璃、石英鐘表、石英坩堝、光導纖維等。
接著再請學生思考:二氧化硅的化學穩定性如何?你的根據是什么?聯系二氧化硅的存在和應用學生可以很快推測出二氧化硅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教師在肯定學生推測的基礎上,繼續追問“二氧化硅的這些性質是由什么決定的?”。依據已有的“結構——性質——用途”的化學學習模式學生會知道這同樣是由二氧化硅的結構來決定的。此時教師可通過展示二氧化硅的結構模型并結合書本p63的“科學視野”向學生簡單介紹一下二氧化硅的網狀結構,并告訴學生二氧化硅的網狀結構決定了它具有優良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加上二氧化硅在自然界的廣泛存在,從古到今都被人類廣泛的應用著,這也是為什么將硅元素稱作“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的原因。對于二氧化硅的結構,從教學要求上僅對學生作一般介紹,不作拓展。
對于二氧化硅的化學性質的教學可聯系學生熟悉的二氧化碳作對比來介紹。通過對比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掌握??蓡l學生根據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這一特點,回憶酸性氧化物的典型性質如co2可與水反應、與酸反應、與堿反應以及與堿性氧化物反應等,據此學生自然會認為二氧化硅也具有類似的化學性質。此時可提出問題“二氧化硅與二氧化碳的性質有沒有不同的地方?”依據由“結構——性質”的學習模式學生馬上會想到既然碳和硅的原子結構不完全相同,那么二氧化硅與二氧化碳的結構會不會也有不同之處呢?這時教師可再向學生展示二氧化碳的分子結構模型,從而使學生明白二氧化硅的性質與二氧化碳不完全相同。那么究竟不同在哪里呢?這時學生已經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望,此時可讓學生閱讀課本p64的相關內容,并引導學生從硅的親氧性大,得出常溫下sio2的化學性質穩定;在加熱的條件下,sio2才能與堿性氧化物如氧化鈣起反應生成硅酸鈣,等等。同時根據實驗室盛裝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用橡皮塞而不是玻璃塞引導學生思考,得出sio2與氫氧化鈉反應的結論。并向學生介紹雖然它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但也有唯一能與sio2反應的酸是hf。據此學生可水到渠成地完成二氧化硅與二氧化碳性質對比的表格,并對二氧化硅與二氧化碳的性質有了一個較全面的理解。通過這樣一步步“提出問題—猜想假設—收集證據—得出結論—反思評價—表達交流”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某些物質既有相似的性質,又有各自的特性,并能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學習物質及其化學性質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我也向學生指出:化學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人類與化學科學技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也越來越嚴峻。二氧化硅為高科技的迅猛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它給環境以及人類的健康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在隧道開鑿,石英粉加工等工作環境下易形成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塵,人長期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塵,就會患硅肺病(舊稱矽肺)。所以我們要用科學的態度來看待化學的功與過,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
在介紹硅酸時,可請學生思考:二氧化硅不能直接和水化合生成硅酸,那么怎樣來制備硅酸呢?此時教師可告訴學生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聯系強酸制弱酸的原理,學生可能會想到通過鹽酸等熟悉的強酸和硅酸鹽反應來制取硅酸。這時讓學生自己完成[實驗4-1],即在飽和硅酸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并仔細觀察變化過程及現象。通過實驗不僅可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硅酸的制取方法,還可使學生觀察到硅酸還是一種不溶于水的弱酸,這也是硅酸的特性。接著教師再通過一個補充實驗:將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引導學生觀察白色膠狀沉淀的生成,不僅更好地了解硅酸不溶于水,還加深了對h2sio3的酸性弱于碳酸的認識。
3、課堂小結。在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知識之后,請學生思考小結學習這些知識所采用的學習方法,如充分利用資源(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實物如水晶、瑪瑙等),巧用對比聯系(碳和硅、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結構、性質比較),注重學習方法的生成(“結構——性質——用途”的化學學習模式的建立)等,通過多種活動,由點到面,讓學生思考非金屬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學習物質及其化學性質的一般方法,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積累感性材料,為學生認識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識打下良好基礎。
4、個人的認識和思考。本節課讓學生體驗到不少化學問題是從實際生活中來的,教師通過課本的充分利用、實物展示、學生實驗以及課件演示的補充內容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化學與社會、生活、健康、環境的聯系,而且能更全面地體現化學課程的科學教育功能。同時也讓學生知道化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種課堂體驗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在本堂課結束時,可請學生在課后查閱資料:硅及其化合物在信息技術、材料科學等領域的應用,認識其在生產中的應用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在下一節課進行交流。讓學生運用互聯網手段查閱資料獲取信息,去經歷、體驗、感悟,不僅開闊知識視野,還可以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學問的熱情,并能充分享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這對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優良品質、勇于探究新事物不無裨益。
二年級學生,搜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不強,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協助。因此,在課前教師事先對各類書籍進行一番查閱,為學生列出相關閱讀書目,制作《有趣的動物、植物》資料卡就很有必要。
另外,介紹有多種方式,如有層次地加以滲透、指導,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質量。由此,本設計由淺入深地安排了“資料交流――學用‘圖示講解法’來介紹”,“勇闖‘口才關’――運用‘自我介紹法’來介紹”等三個環節。
二、學習目標。
(一)在老師或家長的協助下,初步學習如何搜集資料、處理資料。
(二)能用“圖示講解法”、“自我介紹法”和“故事扮演法”來介紹自己搜集的有趣的動物或植物。
(三)能對別人講述的內容進行簡單、有禮的評價。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三、課前準備。
(一)教師事先到新華書店、校閱覽室查閱相關資料,列出閱讀書目,推薦給學生。
(二)學生根據教師推薦的書目查找自己感覺最有趣的動物或植物的資料,有條件的學生可在家長協助下通過上網獲取資料,隨后完成《有趣的動物、植物》資料卡.
四、教學流程。
(一)資料交流――學用“圖示講解法”來介紹。
師:森林里要舉辦有趣的動物、植物評比大會(板書:有趣的動物、植物),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你們搜集的材料中哪一種動物或植物最有資格參賽呢!帶上資料卡上臺來向大家推薦一下吧!
(指名三位同學交流資料。要求用“圖示講解法”來介紹。生邊說邊指著資料卡里的動物或植物“肖像”,講清楚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我向大家推薦的有趣的動物或植物是誰;其二,這種動物或植物有趣在什么地方。)。
(學生各抒己見,只要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即可。師根據學生的推選,在黑板上貼出該動物或植物的資料卡。)。
師:還有許多有趣的動物、植物等著小朋友們來推薦呢,快拿出資料卡將自己搜集到的有趣的動物、植物推薦給組內的小朋友吧,記著,邊指圖邊講解。然后大家評一評,哪一種動物或植物最有趣。
(生組內交流評議。)。
師:把你們組推薦的最有趣的動物或植物請到黑板上來吧!它們將成為此次評比大會的候選人(將推薦出的最有趣的動物、植物貼到黑板上)。
[評:此環節的訓練目標是“學用‘圖示講解法’來介紹”,先指名三位同學介紹,從中穿插教師的指導,隨后再組內介紹,落實教學目標。此環節學生“評”的目標主要側重于“誰講的內容比較有趣”。
(二)勇闖“口才關”――運用“自我介紹法”來介紹。
師:以上這些動物、植物很榮幸地成為了此次評比大會的候選人。不過,要想最終勝出,奪得“最有趣的動物”、“最有趣的植物”這兩頂冠冠,還須過我的“口才關”與“表演關”。請看“口才關”提示――每組推薦一名同學,將本組推薦的有趣的動物或植物以自我介紹的形式說一段話,要求說的過程中能配上相應的動作。準備時間3分鐘,其他組員可幫助排練。
(生排練,師計時。)。
[1][2]下一頁。
師:出色的自我介紹能給評委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下面有請代表們上場。此關將錄選四名進入下一關的比賽。請在座的各位小評委評選時要認真、公正。
(代表們分別替自己組推薦的有趣的動物或植物進行自我介紹。介紹完畢后,由臺下同學評出優勝選手四名,進入下一關“表演關”。)。
[評:從“圖示講解法”到“自我介紹法”,學生的語言進行了一次轉換?!白晕医榻B”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講不陌生,但如何配上相應的動作,使之聽起來更生動,也需要多創造機會練習運用才行。此環節學生的“評”側重于“誰說得好”。
(三)決戰“表演關”――試用“故事表演法”來介紹。
師:恭喜以上四位選手,你們為你們組和你們推薦的動物、植物贏得了下一關“表演關”的參賽資格。下面,請看表演關提示――請根據本組推薦的有趣的動物、植物的特點編一個故事,并合作表演出來。準備時間3分鐘。其他兩組同學為本關評委,在他們排練時,可觀看、提問。
生2(演小白兔):哎喲,是誰在打我?
生1(旁白):躺在地上的大“香腸”不好意思地說――。
生3(演大“香腸”):是我,小白兔!
生2(演小白兔):我跟你又不認識,干嘛無緣無故地砸人家的頭?
生3(演大“香腸”):小白兔,對不起!我是太熟了才從樹上掉下來砸到你的。我告訴你吧,人們因為我長得太像香腸,所以就叫我‘香腸’。我有十二斤重,可以摘下來當蔬菜吃,一家三口吃一天也吃不完。小白兔,你如果想吃我,就得叫全家人來才搬得動呢!生1(旁白):小白兔聽了“香腸”的話,真的跑回家,叫來了它的哥哥姐姐們。它們一起騎著三輪車,把大“香腸”運回了家。
教材分析:
本組是圍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這一主題來編排的,除一個語文園地外,一共選入四篇課文?!豆旁妰墒住贰段鏖T豹》《女媧補天》是精讀課文;《夸父追日》是略讀課文。
本單元的學習目標:一是引導學生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二是積累生動的語言;三是拓展開去,引導學生閱讀其他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增強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建議:
師生共同搜集相關神話傳說、民間故事,開展故事會,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祖國優秀文化熱愛之情。
文本充分話,通過朗讀、討論、復述課文等種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古人豐富想象力,逐步提升人文素養,營造閱讀氛圍。
營造神話閱讀氛圍,教師適當推薦課外的童話神話類讀物,閱讀提前。
提供閱讀書目:
民間故事神話傳說。
《西游記》《白蛇傳》。
《封神榜》《孟姜女哭長城》。
《寶蓮燈》《八仙故事》。
《女媧造人》《田螺姑娘》。
《盤古化生萬物》《三戲海龍王》。
《精衛填?!贰杜@煽椗?。
《愚公移山》《嫦娥奔月》。
教學過程:
1、在故事講解中理解詩意。
《古詩兩首》:《乞巧》和《嫦娥》,前者蘊含著一個節日,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農歷七月初七夜晚,傳說中隔著“天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乞巧意思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舵隙稹芬辉娪秩〔挠谝粋€美麗的傳說《嫦娥奔月》。
建議把學古詩和閱讀神話故事聯系起來,引發學生想象其中的意境和情境,在有關的情境中理解事情,表達感情。
2、引導學生質疑探究,為了遷移而學。
《西門豹》這一課,不論是從篇幅還是從內容對三年級的學生而言難度非常之大。那我們本著讓“文”為學生服務,文讓學生讀懂即可的原則。教學時,花時間讓學生把課文讀通順,把這個故事與同學們合作一起演一演,在學生表演過程中課文內容學生易于理解。分成兩塊教學:(1)做一份調查報告,關于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烯少的原因(與同學一起合作完成)(2)把問題的設計盡量貼近三年級的學生,“西門豹不是權利很大嗎?派兵把官紳、巫婆抓起來不就行了嗎?”西門豹為什么不這樣做?他的方法妙在哪?(3)設想一下,岸上的人看到事情經過會說些什么?請你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對像說一說。(根據班級實際情況來定)。
3、《女媧補天》:抓住夸張的想象力,抓住想象的大膽和神奇,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人們的情感也附著在他(她)的身上。一方面是神奇、夸張的想象,一方面是表達造福人類,讓世界更美好的思想感情。借助想象能加深對語文的理解,得到感悟。
體會神奇、夸張的想象力:
從兩方面去引導:作者描寫的夸張(天塌、地裂、烈炎、洪水……);女媧的神力(創造人類、神火冶煉五彩石、補天……)。
女媧找石頭:
“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p>
師:讀讀這兩句話,你覺得女媧找五彩石找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她找得很辛苦。
生:我覺得她找五彩石歷盡千辛萬苦。
師:哪些詞讓你感覺到了這種艱辛?拿筆把它圈出來,再讀讀,試讀時強調這些詞兒,讀出她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這些五彩石。
指名學生讀,讀好“忙了幾天幾夜”“又找啊找啊”“終于”這三部分。
生:天黑了,女媧來到一片樹林里,她找啊找,看到了一塊紅石頭,她高興極了!
生:天剛亮,女媧又來到了懸崖邊,這里亂石成堆,女媧一塊一塊地搬開亂石,尋找起來。
生:女媧來到溪水畔,溪水嘩嘩地流淌,沖刷著溪底的沙石,突然,女媧眼睛一亮,她看到了她正要找的藍石頭,她喜出望外,心里想,人們有救了,太好了。
生:為了找全石頭,女媧顧不得休息,她又來到了一眼泉水旁……。
師:是啊,為了早點找齊五彩石,為了早點讓人們過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女媧歷盡辛苦,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一齊再讀這兩句話。
展開的教學過程有清晰的層次感:自讀初步感悟;聚焦詞語誦讀;想象情景再讀。
4、《夸父追日》放手讓學生自學:
(1)自學感悟。學生通過自己的默讀、朗讀、思考或與同學討論交流來讀懂課文,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
(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神話的想象的神奇,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即可。
本單元結束,進行神話傳說讀書會:
1、把課內和課外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圍繞搜集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開展“故事會”活動。
2、以小組為單位評選“故事大王”,為學生授予榮譽稱號。
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把語文園地八口語交流、習作以及成語故事這三塊融于其中,減少了課時又拓展了學生的課外知識,一舉多得。
1、自己讀一讀和圖書有關的三組詞語。
(1)自己讀,借助字典解決不認識的字娃娃。
(2)說說這幾組詞表示的都是什么的呢?
2、你還能說出哪些書的名字呢?
(師:小朋友,除了書上說的這些書外,你還知道哪些書嗎?)
1、指導自讀詞寶寶
師:用你喜歡的方法把課文中的詞寶寶讀一讀
2、同桌互讀
師:同桌讀一讀,看是否把字都讀準確了。
3、全班一起來認讀詞寶寶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寶寶。
4、玩一玩猜游戲
師:小朋友,你們把詞寶寶都讀得很好,現在我要來看看你們是不是也能把安娃娃讀得很呢?我們一起來玩玩猜字游戲。
5、小組合作學寫生字娃娃
師:小朋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認真的觀察田字格里的每一個字娃娃,并一起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很好的`記住它們。
6、師范寫,生練習
1、每一本書的封面都是精心設計的,自己拿出一本書,看看封面上都有什么呢?
2、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每一本書都有它的名字、作者,一般都會注明是哪個出版社出版的。跟同桌小伙伴介紹你手中那相書的封面。
3、我們再來看看封底都有些什么呢?
4、師小結:是啊,雖然每本書的封面和封底都不完全一樣,但是一般情況下都要寫清書名、作者、出版社、發行單位、責任編輯、書號和定價等。同學們買書和看書的時候,應先了解一下這些基本情況。尤其是有些盜版的圖書,這些內容一般都標的不是很清楚,大家不要購買。
1、請同學們打開書,找到目錄,看看你能從這里面了解到哪些知識呢?
2、學會看一本書的目錄是非常關鍵的,它可以使我們很快的查找到相關的內容。
3、和小伙伴一起互相看看對方同學的目錄,互相考一考怎樣通過目錄很快的查找相關內容。
1、課上還有幾分鐘的時間,留給小朋友看書,一會給大家說說你這幾分鐘的收獲?
2、請學生匯報,教師小結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同學們讀得真認真,幾分鐘就讀懂了這么多的知識。如果平時我們能把這些零散的時間都利用起來,你讀的書一定會越來越多的,知識也會越來越豐富的。
學會把圖書進行分類的教學設計
1、大家想一想,怎樣給圖書進行分類呢?(小組討論學習)
2、師小結:圖書分類擺放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習慣的。每個同學的書不同,
家庭情況也不同,具體怎樣分好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做。沒有進行圖書分類的同學回去要做一做,已經進行分類的同學可把自己的好辦法介紹給更多的同學,并要堅持下去。
1、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自己喜歡看的書,能把自己喜歡的書介紹給大家嗎?
2、請同學先在小組里介紹。每個同學都要說,說完以后,讓同學們說說他們
通過你的介紹聽懂了什么,有什么問題。(在小組學習中,教師要巡視作具體指導,讓孩子說起來,交流起來)
3、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把自己這個組同學讀過的書匯總向大家說一說。
4、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介紹自己喜歡看的書??纯凑l介紹得最好?大家有關于這本書的問題也可以提出來,大家討論。
你們真了不起!讀了這么多的書,知識這么豐富。尤其是今天,
通過大家互相介紹,很多人的讀書興趣更濃了。書是知識的海洋,書里有精彩的世界,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大家都跟書交上朋友,讓好書開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
本單元有三篇講讀課文,古詩《靜夜思》《北京》《初冬》,一篇閱讀課文《蜘蛛》(課下自學完成)和一個基礎訓練。
《靜夜思》一詩為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生動地表現出詩人客游在外,月夜思鄉的獨特感受?!侗本芬晃膹膸讉€不同的方面介紹了首都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表達了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冻醵分v的是北方初冬早晨下霧時和霧散以后的景象,描繪出大自然的美好。
學習本組課文,要明確以下兩項訓練重點。
一、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扎扎實實地進行詞句訓練。詞句教學是本冊的重點,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通過理解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梢岳枚喾N教法幫助學生理解詞句,使學生從中悟出學法,培養他們理解詞句的能力。進而,完成本單元的訓練任務,使學生能理解課文內容,回答課后問題,說出詞語的意思,能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并會聽寫詞語。
二、加強指導,使朗讀、背誦的訓練收到實效。本單元的三篇講讀課文都要求朗讀和背誦,目的十分明確。因此,朗讀訓練要貫穿教學的始終。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調動他們朗讀的興趣。要訓練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要有目的、有層次地給學生以具體的指導,還要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使他們學有所獲。
本課是五年級下冊《環境與我們》單元的第1課。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閱讀、交流等形式,了解地球為我們提供的生存環境,感知地球是一個獨特的星球,是宇宙的奇跡。以“地球有什么獨特之處?”“它為人類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條件?”問題的討論聚焦話題,讓學生列舉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通過繪圖梳理地球為我們提供的生存條件,了解地球的四大圈——大氣圈、水圈、土圈—巖石圈和生物圈,恰到好處地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學生通過思考“我們要為宇航員保證哪些生存條件”,進一步感受地球是宇宙的奇跡,培養愛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情感。
五年級學生對環境與人類的關系有一定的認識,這些認識來自于平時的生活經驗或其他的書籍資料。他們了解地球環境的某一方面為人類和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條件,但是他們還不能整體地認識地球的四大圈——大氣圈、水圈、土圈—巖石圈和生物圈恰到好處地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對于海洋也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生物、礦產、能源等資源,海洋植物還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知之甚少。
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學習過《太陽、地球和月球》單元,為學習本課打下了一定的知識基礎。
科學概念目標
1.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2.地球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條件。
3.海洋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多種資源。
科學探究目標
1.交流、討論地球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條件。
2.探討宇宙空間站要為宇航員提供哪些生存條件。
科學態度目標
感受地球的神奇以及生存環境的珍貴。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認識到人類對環境的依存關系。
重點:探索、記錄、交流地球為人類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需的條件。
難點:通過繪圖梳理地球為人類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需的條件。
為學生準備:科學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班級記錄表、地球圈層圖、海洋資源示意圖、《神奇的地球家園》視頻。
一、聚焦
教師引導:同學們,你聽說過“外星文明”嗎?說一說你們了解到的“外星文明”的故事。
學生列舉“外星文明”故事,看過的有關“外星人”的影視作品。
教師概括:目前,所有的“外星文明”故事都是虛構的,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除地球之外的星球存在生命,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播放視頻:《神奇的地球家園》。
教師提問:“地球有什么獨特之處?”“它為人類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條件?”
設計意圖:有關“外星人”“外星文明”的影視作品、文學作品非常多,這也是小學生十分喜愛的題材。讓學生充分表述他所了解的“外星文明”故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明確告知,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也只有地球提供給生命足夠的生存條件,凸顯地球是宇宙的一個奇跡,引導學生關注地球提供給我們的生存條件。
二、探索
(一)討論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
預設回答:
1.地球上的生命都離不開水。
2.生命都必須在適宜的溫度下生存。
3.動物都需要食物。
4.植物都需要養分。
學生列舉人類和其他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相互補充。生命存在的條件十分苛刻,學生可能會注意到水、空氣、溫度等,但容易忽視能源、大氣層等。
教師補充并匯總,利用班級記錄表,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
(二)畫一畫我們的地球
學生畫圖:給學生下發無地球圈層輪廓圖,請學生標出與生命活動有關系的部分,填寫以下內容。
1.地球上的水圈提供生命所需要的水。
2.地球上的大氣層為動植物呼吸提供空氣。
3.地球上的土壤提供植物養分,利于植物扎根。
4.地球上的巖石、土壤為動物提供棲息地。
5.地球與太陽適宜的距離,使地球表面的溫度適宜生命存在。
6.大氣圈使地球表面的溫度適宜,大氣圈阻隔了很多有害的輻射。
實際上,繪畫的主要內容是地球上的生物圈,還可以包括陽光、臭氧層等與生命緊密相關的事物。把地球的環境條件和生命活動關聯起來,把前面梳理好的生存條件進行形象化表達。
閱讀資料:
閱讀太陽系圖和地球與太陽系其他行星情況對比資料,主要包括大氣、水、氣候等條件。某一項條件不符,就意味著這顆星球不適合人類生存,進一步理解地球是一顆獨特的星球。
這個活動進一步了解地球是一顆非常獨特的行星。太陽系中,金星和火星的條件與地球比較接近,與太陽的距離也比較相似,即使如此,金星和火星還完全不具備生命生存的條件。
設計意圖:整個活動層層深入,首先討論、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然后繪畫、標注地球上的生物圈提供的生命存在條件,再閱讀太陽系圖和地球與太陽系其他行星情況對比資料,進一步理解地球是一顆獨特的星球,它為生命提供了全部的生存條件。
三、研討
1.學生利用自己關于“地球的環境條件和生命”的畫稿匯報地球為人類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的基本條件。
2.對探索部分內容進行概括和梳理,再說一說為什么要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
3.討論:其中某一項條件缺失或改變,會帶來什么后果?感受任何一項條件的缺失和改變,都可能使地球上的生命面臨滅頂之災。
(二)學生討論:如果我們設計一個宇宙空間站,我們要為宇航員保證哪些生存條件?
1.有關溫度的`條件。
2.有關呼吸的條件。
3.有關飲食的條件。
4.有關重力的條件。
5.有關避免過度輻射的條件。
6.其他方面的生存條件。
與前面交流的內容聯系起來,學生會發覺宇宙空間站的生命支持系統極為復雜,類似于地球的環境條件都必不可少,進一步理解地球是宇宙的奇跡。
設計意圖:對探索部分內容進行匯報、交流。通過設計宇宙空間站,學生會發覺宇宙空間站的生命支持系統極為復雜。反過來思考,地球提供一切生命的必需條件,并且自我調節平衡。進一步感受地球是宇宙的奇跡,培養愛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情感。
四、拓展
閱讀“豐富的海洋資源”圖文資料,交流海洋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生存的基本條件,討論哪些是我們原先沒有想到的。
設計意圖:學生對“地球為人類和其他生命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條件”的認識更加完整。學生通常忽視海洋為人類提供的資源,更容易忽視的是海洋植物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圖文資料很好地補充了學生認識的不足。
【板書設計】
地球——宇宙的奇跡
地球
提供的
生存條件
水
空氣
適宜的溫度
食物
能源
棲息地
……
獨特的條件,唯一的星球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這節課的活動記錄是畫一畫我們的地球,標出與生命活動有關系的部分。因為空白框比較小,可以畫地球的一部分,建議教師先示范畫一部分。要求學生主要畫出地球的四大圈——大氣圈、水圈、土圈—巖石圈和生物圈,用文字標注出地球為人類的生存提供的條件。
1、認識本課中的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舟”字旁。
2、根據詞語所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
3、有感情的誦讀古詩。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
4、感受古詩的魅力,產生熱愛古詩詞的感情。
認識本課中的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舟”字旁。
有感情的`誦讀古詩。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
小黑板、字卡、贊美春天的古詩。
(一)創設意境,揭示詩題
播放春景圖,誦讀有關贊美春天的古詩。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p>
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春暖花開,春光無限,自古以來,有許多文人寫下了贊美春天的是詩,你們能背幾首?(檢查學生對古詩的積累情況,為學生感悟詩的意境做鋪墊)。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第三首。相機板書古詩,教師范讀。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2、指名讀,隨機正音:好了,就讀到這,我發現呀,同學們讀的特別認真,一定能讀的很好吧,誰能勇敢地站起來讀一讀?(小黑板出示詞語)
3、有幾個詞語悄悄地從詩歌中跳了出來,想考一考大家,能不能被他們難住啊?出示詞語卡片“黃鸝、翠鳥、翠綠、鳴叫、船長、時令、千古絕唱”等。
4、下面請你拿出字卡,小組同學合作學習,交流識字方法。然后互相考一考。
5、利用偏旁的表意功能識記。如“鸝”、“鳴”、“鷺”對比識記。如“含”、“令”、“嶺”,分別含有“今”和“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觀察記憶。結合舊字認新字。如:色—絕、天—吳運用字理識記“絕”、“鳴”、“令”。
6、鞏固生字:這回都學會了嗎?敢不敢開火車讀?聽好要求:站起來的同學讀一遍生字,組一個詞語,其他同學當火車檢驗員,看一看小火車開得怎么樣?(猜字游戲,摘蘋果等)
(三)指導寫字
1、觀察本課生字,說一說左右結構的字有哪幾個?
2、師范寫“船”:把“舟”字旁和“舟”字進行比較,讓學生發現:橫變成提,且右邊不出頭。右邊的部件是橫折彎而不是橫折彎鉤。
3、生書空,描紅。
4、觀察“令、含、嶺”三個字,說一說應注意什么。
5、師范寫“含、嶺”,生書空,描紅。
實踐活動:豐收的果園(教材第74-75頁)。
課時。
第二十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創設的具體情境中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進一步鞏固數一數、認位置、比一比的知識及加減法的含義。
2、在活動過程中發展學生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體驗問題提出的過程,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樹立數學意識,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活動,鞏固前面所學知識。
教學難點。
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談話引入。
師:仔細聽,你能聽到什么?(播放“摸蘋果”的歌曲)。
生:秋風姑姑摸蘋果。
生:秋風姑姑摸紅了蘋果摸黃了梨。
2、揭示課題。
師:秋姑姑的本領可真大,不僅摸紅了蘋果,摸黃了梨,還摸熟了大象伯伯的果園,想去看看嗎?我們一起去參觀大象伯伯“豐收的果園”。板書課題“豐收的果園”。
二、參觀果園,鞏固知識。
1、出示第一層情境圖。電腦出示5棵蘋果樹,4棵梨樹。
師:走進果園你看到了什么?
生:蘋果樹,梨樹。
師:能用我們學過的數字娃娃來說說嗎?
生:我看見5棵蘋果樹,4棵梨樹。
師:能一個一個數給同桌聽嗎?
生:同桌互相數數。
2、出示第二層情境圖。
同桌聽。
學生討論。
師:誰有勇氣說給大家聽。
生:小鳥在樹上,小兔在樹下。
師:頑皮的小猴在哪里?
生:小猴坐在樹叉上。
師:誰能說說三只小動物的位置關系?
生:小猴的上面是小鳥,小猴的下面是小兔。
生:小鳥在最上面,小猴在中間,小兔在最下面。
生:小兔的上面是小猴,小猴的上面是小鳥。
3、出示第三層情境圖。
學生說出小動物的前后位置。
三、合作交流,提出問題。
1、師:豐收的果園里不僅有香甜的果實還有許多數學知識呢,你發現嗎?(學生六人小組充分討論。)。
2、師:誰想當小博士上來提問題?(出示博士帽)學生輪流戴著博士帽提問,其他學生解答。
3、師:小朋友動動小腦袋就解決了這么多數學問題,想不想動動你的小手呢?伸出左手,伸出右手,聽音樂摸耳朵。
學生跟著音樂做課間操。
4、師:大象伯伯的家在大路的左邊,小小運輸隊應該把水果往哪邊運呢?往梨樹那邊運。應該往蘋果樹那邊運。
5、師:有的說“往梨樹那邊運”,有的說“往蘋果樹那邊運”,到底哪種意見對呢?誰有好辦法證實自己的觀點?小組商量商量。我們小組的辦法是和小小運輸隊的小動物站一個方向(師示意上講臺),瞧!我的左手在這邊,所以梨樹這邊是左邊!
四、聯系實際,全課總結。
2、師:我們的大教室里也有許多數學問題,你發現了嗎?(學生交流匯報)。
練習六(教材第52-53頁第1-8題)。
課時。
第七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得數是6、7的加法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在練習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應用學過的加、減計算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練習過程中,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得數是6、7的加法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
教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環節。
一、復習。
口算卡片練習:開火車,教師隨機出示卡片,學生讀題后報出答案。
二、進行練習。
1、完成練習六第1、2題。
(1)教師將數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2)讓學生找一找,哪兩張卡片上的數加起來等于6,并且說出兩個算式和得數。
(3)先讓學生對老師說,之后學生互說。
(4)再讓學生找一找,哪兩張卡片上的數相減等于7,并且說出兩個算式和得數。
(5)先讓學生對老師說,之后學生互說。
(6)教師拿出兩張卡片,用大數減掉小數,讓學生說出得數。
2、完成第3題。
(1)學生按要求獨立完成,時間2-3分鐘。
(2)反饋了解完成了幾題,有沒有全部做對,錯了幾道題。
(3)和學生一起分析錯例。
3、完成第4題。
(1)課件出示第4題,學生觀察,說說題目的意思。
(2)學生獨立連一連。
(3)匯報交流,老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進行演示和評價。
4、完成第5、6題。
(1)課件依次出示兩題的主題圖,讓學生說出圖意。
(2)讓學生看著圖畫列出兩到算式,寫在書。
(3)匯報交流,說說每題列出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
(4)集體訂正。
5、完成第7題。
(1)課件出示主題圖,指導學生說說從圖中能知道些什么?
(2)師:這道題告訴了我們什么?問我們什么?誰能完整地說一說?
(3)要求一共有多少也就是求總數,用什么方法計算?
(4)讓學生口頭列出算式,再進行匯報交流。
(5)師:看了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6、完成第8題。
(2)教師和學生共同讀一讀這些形體,發現規律。
(3)猜一猜:1號盒子里裝的是什么形狀?
(4)讓學生獨立發現2號、3號盒子里物體的形狀,并進行交流。
(5)反饋,交流正確答案。
三、總結評價。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編制8、9乘法口訣,在探索中記住8、9的口訣,并能正確應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在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應用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合作意識,體驗數學學習樂趣。
教學重點:
編制8、9乘法口訣,在探索中記住8、9的口訣,并能正確應用。
教學難點:
在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應用的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師:小淘氣和小明都是體育愛好者,他們來到體育用品商店打算去采購。
看:(投影p82的插圖)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你會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1個足球8元,買9個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錢?
生2:1個籃球9元,買9個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錢?
生3:買9個足球,再買9個籃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錢?
二、小組合作,問題探究。
1、解決問題一。
1個足球8元,買9個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錢?
乘法算式:8×9或9×8表示9個8。
完成表格,編制8的乘法口訣。
個數123456789。
足球的錢數816。
小組交流,編制八的乘法口訣,其實之前的我們已經在前面的口訣中學習了,學生只需要編出:八八六十四,八九七十二即可。
2、解決問題二。
1個足球9元,買9個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錢?
乘法算式:9×9表示9個8。
完成表格,編制9的乘法口訣。
個數123456789。
籃球的錢數918。
小組交流,編制八的乘法口訣,其實之前的我們已經在前面的口訣中學習了,學生只需要編出:九九八十一即可。
3、如何記憶這些口訣呢?引導學生聯系學過的口訣記憶,根據乘法意義記憶;根據相鄰兩句間聯系記憶。
4、引導學生探索9的乘法口訣的規律?!翱闯朔谠E,你有什么發現嗎?”
9的乘法口訣的得數是9、18、27、36.....十位上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多,個位上的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少1.
一九得就,比10小1,二九十八,比20小2,三九二十七,比30小3......
三、背誦記憶口訣。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五、作業布置。
課后習題。
教學反思:
買球練習課。
8—6。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熟練背誦8、9的乘法口訣,并能正確應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實際情景中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應用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數學學習樂趣。
教學重點:
熟練背誦8、9的乘法口訣,并能正確應用。
教學難點:
在實際情景中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應用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口訣。
1、齊聲背誦8、9的乘法口訣。
2、學生開火車背誦8、9的乘法口訣。
3、點學習中等靠后的學生起來背誦8、9的乘法口訣。
二、練習鞏固。
1、笑臉圖,下面兩行是用過的,上面的四行是沒用過的。
用過的:2×9=19或9×2=18。
沒用的:4×9=36或9×4=36。
一共有:6×9=54或9×=54。
(考察學生對9的乘法口訣的應用及背誦情況。)。
2、第二題。先理解題意,再完成問題。
皮球:8元毽子:5元羽毛球:3元網球:9元。
(1)9個皮球多少錢?
(2)9個網球多少錢?
(3)30元買4個網球,夠嗎?
(4)請你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學生自由發揮,引導學生盡量提簡單易解的問題。)。
3、采用對口令的形式,讓學生在有趣的互動活動中回憶8的乘法口訣??梢詢扇艘唤M進行練習。
4、計算題。根據學生學過的口訣獨立完成此題。注意認真審題,看清楚運算符號。
8×4=4×6=8×2=8×8=。
7×9=6×9=4×9=8×5=。
9×8=7×8=9×9=2×8=。
3×9=2×9=8×7=6+8=。
5、通過“想一想”“算一算”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掌握乘法意義和口訣之間的聯系,以便能夠快速正確的進行計算,并鞏固口訣。練習時,仔細觀察算式有什么特點,然后么根據口訣計算,體驗乘法口訣的優越性。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布置。
練習冊《買球》。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82、83頁內容。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24時計時法學生在生活中有廣泛的運用,這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但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24時計時法”還是個很抽象的概念,因此在課堂上,我為學生精心選取了大量的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習素材,通過讓學生比一比、撥一撥,說一說、辨一辨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感受一天中時間的變化,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24時計時法的計時方法,體會時間與生活密不可分,利用鐘面等直觀教具,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探索“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獲得成功的體驗。
《24時計時法》是在學生認識了鐘面,學習了時、分、秒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充分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素材進行教學,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主動探索24時計時法的規律,幫助學生理解和發現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能在兩者之間進行互換。通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也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通過展示時間軸,將一日的時間展開,將抽象的、不斷流逝的時間與直觀的數軸聯系起來,借助幾何直觀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24時計時法;注重課內與課外的結合,真正體現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1.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景,知道一天有24時,了解24時記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并能對兩種計時方法進行熟練的轉換。
2.學生經歷動手操作、體驗感悟,理解24時計時法的計時方法以及24時計時法和12時計時法之間的關系。
3.感受24時計時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價值,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養成合理安排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會用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能夠正確的將24時記時法與12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轉換。
理解24時計時法的計時方法以及24時計時法和12時計時法之間的關系。
鐘面模型,課件。
一、激趣導入
1.(小視頻)播放兩個好朋友相約明天7點見面的場景。
2.小結。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
1.探討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播出時間。
2.19時?這是一種什么計時法?他跟我們說的晚上7時有什么不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種計時法。
(二)探究24時計時法
1.了解1日是24時:
(1)觀察鐘面,看看和我們平時見到的鐘面有什么不同?
(2)介紹:1日為什么是24時。
(3)揭示什么是24時。計時法
2.體驗感知24時計時法:
撥一撥,嘗試解決三個問題:
a.從0時到中午12時,經過了()小時。
b.從中午12時再到0時,又經過()小時。
c.一天是()小時,經過一天,鐘表上的時針轉了()圈。
3.經歷過程,體驗感知:
(1)探究一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迎新年視頻)
新的一天就是從晚上12時開始的,因為是一天的開始,所以我們也叫作0時。
(2)邊解說邊用課件演示時針轉第一圈。
(3)邊解說邊用課件演示時針轉第二圈。
(4)小結。
(5)完成表格:兩種計時法的表示方法。
4.撥一撥:
同桌合作,撥出一天的作息時間,并說說這個時候你在做什么。
5.教學時間軸,探討今天、昨天、明天的關系。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寫一寫:
師描述,學生用不同的計時法記在練習本上。
2.同桌互出一題,同桌完成。
3.辨一辨:
兩種計時法,你喜歡哪種?為什么?
總結兩種計時法。
4.找一找:
生活中,你還在哪見過用24時計時法來計時的?生說一說,教師課件展示一些。
5.用一用:
出示車輛禁行標志:看到這個牌子,你知道了什么?
老師今天早上開車在7點20準時到校,可以通過嗎?
下午18點回家,可以從這條路上通過嗎?
四、拓展延伸
1.介紹古代的計時方法。
2.探討24時計時手表。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24時計時法
1日=24時
24時計時法:(根據課堂生成板書)
12時計時法: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重點: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思路。
中國地圖,重點詞句的出示。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生展示課前兩分鐘。
一、默讀本組“導讀”,了解本組內容,明確訓練要求。
二、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見過長城嗎?長城給你的印象怎樣?
2、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它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學了這篇課文從內心深處來體會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對應的插圖。
學生朗讀課文。
2、師生交流:
第1自然段:遠看長城,蜿蜒盤旋,如同長龍。(第一幅圖)。
第2自然段:近看長城高大堅固。(第二幅圖)。
第3自然段:由長城聯想到我國古代偉大的勞動人民。
第4自然段: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
四、再讀課文,認讀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生字,認讀生字。
2、用橫線畫出不理解的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們。
3、重點點撥:垛口、瞭望口、射口等詞語。
4、寫字:
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進行書寫。
五、練習朗讀課文。
要求:準確、通順。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學生交流。(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板書:長城氣魄雄偉。
偉大奇跡。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出示: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指生讀,齊讀。
師:請同學們讀課文一、二自然段,看看那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長城氣魄雄偉?
(1)學生朗讀課文后交流匯報:
長:像長龍,蜿蜒盤旋,一萬三千多里。
寬:城墻頂上平整得像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
高大堅固:城墻外沿的垛子有兩米多高,長城用巨大條石和城磚筑成……。
作用: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每隔三百多米就有城臺,打仗時……。
引導學生細讀課文,鼓勵學生從所搜集的資料中選擇相應內容進行補充。
(2)朗讀課文,讀出氣勢。
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指生讀第一自然段。
(3)觀察插圖。
學生仔細觀察插圖,以小導游的身份,試著介紹長城的雄偉氣勢。
學生在全班介紹,學生互動評價。
2、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
生交流句子。
師出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學生朗讀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交流感受,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血汗”,補充資料,結合《孟姜女尋夫》的故事及當時的勞動條件,體會勞動的艱辛。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生讀。
師:讓我們包含著對勞動人民的敬意,再讀讀這句話。
三、再讀課文,升華情感。
1、為什么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
學生交流。(指導學生整合認識,感悟情感。)。
2、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
四、課后延伸:
1、抄寫課后生詞。
2、背誦課文一、二自然段。
五、板書:
17.、長城。
氣魄雄偉。
偉大的奇跡。
血汗與智慧。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37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