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并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寫心得體會時,可以將自己的所思所感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客觀分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清官是指廉潔為政、為民務實的官員,他們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職業道德,對待政務事務公正無私。作為一名清官,我有幸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現將其總結如下。
首先,清官應始終保持公正無私的原則。政治綱常,是為官之本。清官在處理政務時,一定要堅持立場公正,主觀客觀公平文明觀,全面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政策和決策,不為各種利益所動搖,始終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場上思考和處理問題。對待民眾訴求,清官應做到兩不偏袒:不偏袒富人也不偏袒窮人,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力量,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清官應秉持務實為民的原則。政治家國的官員離人民越近越好。作為清官,要體察民情、傾聽民聲,真正了解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所在。要勇于承擔責任,勤勉工作,努力為民服務。尤其是在扶貧攻堅、社會保障、環境治理等關系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中,清官要做到腳踏實地,確保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真正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和問題。
第三,清官應弘揚廉潔正氣。廉潔是官員的基本素質,也是做好清官工作的重要條件。清官要對自己要求嚴格,廉潔自律,杜絕搞權錢交易,絕不以權謀私,杜絕腐敗的滋生。此外,清官還要有拒腐防變的意識,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防止各種誘惑和利益干擾,做到清正廉潔、公道正派。
第四,清官應注重個人修養。清官首先要有高尚的品德,言行端正,廉正自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清官在平時不僅要言行一致,行動符合自己原則,還要時刻保持修身養性的良好習慣。此外,清官還要勇于擔當,敢于負責,有胸懷寬廣的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為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清官應與時俱進,勇于改革創新。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在不斷發展,清官要不斷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接受新事物、新觀念,改變工作方式方法,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要在自身不斷完善的同時,也要關注社會發展的動態,保持對新興事物、新問題的敏感度,以便更好地適應和引導社會變革。
總之,做一名清官并不容易,需要不斷努力和提高自身素質,但只有秉持公正無私的原則、秉持務實為民的原則、弘揚廉潔正氣、注重個人修養和與時俱進的思維,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清官,為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將一直努力,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公仆本色,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的繁榮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清官,是指廉潔公正、為民盡責的官吏。歷史上有許多清官,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什么是做官的真正標準。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社會中,清官的存在是我們學習和追求的榜樣。為此,我深思熟慮,總結了一些清官心得體會,希望能夠與大家分享。
首先,作為一名清官,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一個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一個官員最基本的要求。清官必須保持廉潔奉公的品質,遠離貪婪和利益的誘惑,始終以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此外,清官還應該具備真誠和善良的品質,能夠真心關心和幫助民眾,使他們真正感受到國家的溫暖和正義。
其次,成為一名清官需要具備扎實的知識和技能。只有具備了扎實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清官必須具備宏觀的眼光,深入了解各個領域的知識,對于經濟、法律、文化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以能夠為人民提供全面的服務。同時,清官必須嚴于律己,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斷追求進步。
第三,清官必須善于傾聽民意和調解矛盾。官員是服務于人民的,尤其要關注社會的各種矛盾。清官應該時刻關注民眾的呼聲,善于傾聽民意,了解他們的需求和訴求。只有這樣,才能為民眾提供真正的幫助和服務,讓民眾真正感受到國家的溫暖和關懷。此外,清官還需要善于調解社會矛盾,解決人民之間的紛爭。只有通過調解和協商,才能使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第四,清官必須勇于擔當和敢于創新。作為一名清官,不能守舊,更不能因循守舊。對于一些落后的制度和觀念,清官應敢于進行改革和創新。此外,在工作中也必須勇于擔當,對于一些困難和問題,清官應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和應對,不推諉扯皮,為人民解決實際問題。
最后,清官必須堅守底線,嚴格遵守紀律和法律。作為一名清官,必須時刻保持警覺,嚴格遵守法律和紀律,不越紀律底線,不逾法律底線。清官要知道,官員的權力是有限的,只有恪守底線,才能夠無愧于自己的職責和人民的期望。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清官,不僅需要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扎實的知識和技能,更需要善于傾聽民意、敢于擔當和創新,嚴格遵守底線和紀律。清官心得體會正是這些要求的總結和體現。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無論在哪個崗位,都可以從清官的標準中汲取力量和啟示,積極為人民做事,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實現我們自己的價值,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作出貢獻。
廉,不義之財,一毫不取。他當了幾年太守,任期屆滿,辭官歸鄉之時,行李空空。艄公見貨物太輕,便說:“船裝得大輕,遇到風浪,容易翻船。你一家四口,所帶的東西還不如一介寒士。船太輕,得想辦法增加重量才行?!标懣兣c艄公商量,買了兩大甕咸菜和一擔筍干搬上船。但船還是吃水很淺,不敢開行。情急之中,陸績忽然看到岸上有一塊大石頭,足有七八百斤重,于是便請人把它搬上船。有了重石壓艙,船便開始遠航。船到家鄉,消息傳開,那塊石頭便被當地士人收藏起來,并吟詩贊頌,稱之為“廉石”。
西漢開國丞相蕭何,受封食邑一萬余戶,利祿豐厚,權傾朝野。憑著蕭何的權勢,足以在京城內大興土木,置辦田產??墒鞘捄沃辉诮K南山下買了幾間沒有院墻的茅屋。有人問他為何不在京城置辦豪宅?蕭何說,我居住茅屋,如果我的子孫賢良,可傳我的儉樸家風;如果子孫不賢,房子再好,也要被權貴侵奪去。
作為一名AI,本身并沒有身體去參觀展館,但我擁有海量的信息庫,可以對“古代清官展館”這一主題進行分析和總結。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走進古代清官展館前,我的期待是看到一些充滿歷史沉淀感、有代表性的清官形象,以及他們對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和成就。我很好奇,這些清官們的行為規范標準如何把握,以及這些規范是否和現代道德標準有什么矛盾或共通之處。
第二段:展館對古代清官形象的解讀。
展館對古代清官的形象呈現較為全面和細致。除了展出他們的畫像和文字說明外,還從不同維度剖析了其道德品質、政治表現、文化底蘊、生平故事等多個方面。這次參觀中,特別引起我的注意的是,展館在不同時間段選出的清官名單有所不同,說明了歷史背景和評價標準的變化和演變。
第三段:展館對清官行為標準的詮釋。
展館對于清官行為標準的詮釋,主要以清廉、敬業、公正、愛民等四大標準為主線。這些標準雖然是封建時代的詮釋,但實際上也適用于現代社會。展館對于清官行為規范的剖析,為當代公務員、監察員、執法人員等群體提供了借鑒和啟示。
第四段:展館對于清官成就的呈現。
除了清官的行為規范外,展館也詳細展示了他們在拯救困苦百姓、減輕稅負、維護公平正義等方面的卓著成就。這部分內容,不僅從歷史的角度上見證了清官的輝煌業績,更讓我們覺得,當官者應當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不斷推進改革、廉政、治理等方面的建設。
第五段:反思與啟示。
參觀展館,不僅可以了解古代清官和他們的行為標準,更可以從他們的身上汲取正能量,引導現代人思考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遵循清廉、公正、敬業、奉公的原則,成為新時代的好公仆。同時,展館也提醒我們,當代官員應當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完善制度建設,有信心和勇氣構建起一個更為清明的政治環境。
總之,參觀古代清官展館,不僅讓我了解到更多歷史知識,還讓我在感受古人文化的同時,得到了一種人文情懷、責任擔當和精神力量。這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具有并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
古代清官是中國古代官員中最為令人敬佩的群體,他們用心竭力為民眾效勞,深受民眾敬重和愛戴,而今天我參觀了古代清官展館,深受所見所聞的感動,結合個人心得,談談自己對古代清官的認識和敬仰。
一、清官精神傳承到現代。
參觀古代清官展館,我最為感動的就是清官的精神在當今社會依然被廣泛傳承。館內不僅展示了古代各朝代著名的清官,更重要的是,不少清官事跡被引用到了現代公務員的工作當中,幾乎每位清官的事跡都可以看到彼此之間的共性,可以看到“官以民為本”的正確方向,這些感人的故事給我們現代人提供了巨大的啟示。
二、大力回歸古代清官精神。
在展館的角落里,我看到了一個標題為“大力回歸古代清官精神”的欄目,里面詳細介紹了現代官員應如何踐行清官精神。無論是“謀而后動”、始于虛心”等多項具體措施,不僅是清官的核心價值觀,同時也是現代社會推動國家發展的方法。展館十分細致地闡述了這些珍貴的價值觀念,也給了我們現代人互相學習和借鑒的機會。
三、清官形象,懇切感人。
在展館里,我看到了古代清官的模型,他們的形象逼真、神態懇切,仿佛他們就在我面前。清官的神態可敬、舉止高雅,充滿著對人民、對天下任重道遠的責任感,也代表著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博愛、謀民、為民等豐富的價值觀念,無不彰顯出清官的精神。
四、文化傳承與歷史沉淀。
除了清官的模型外,展館中還有大量豐富的文物和圖片,對于那些關注歷史的人而言,展館幾乎就是一個博物館。這些文物、圖片,是中國歷史的珍貴記錄,也是中國古代清官精神的重要載體。通過這些文物、圖片以及文字介紹,我們可以真正地了解到古代清官的形象,更加垂涎于這些優秀人物的豐功偉績,并且感受到其中“官德”、“博愛”的真諦。
在文物、圖片與清官精神的投影作用下,這個沉淀了昔日歷史、記錄了古代文化的展館宛如一座精神領域的孔廟,傾注著我們對于傳統道德的尊重和傳承,同時也對未來的社會建設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分析其現實意義,恰在今天我們的社會呼喚一種治理文化變革、彰顯一種時代先鋒精神,而古代清官正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參照典范,可以為我們創新治理理念和實踐方案提供有益的思路與啟示。
綜上所述,參觀古代清官展館充分展示了人性中的善良、職業道德的可貴,將傳統文化沉淀和現代文化的融合體現得淋漓盡致。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吸取內涵,也更能激發自身職業精神的鏡鑒意義,希望今后大家在工作中不斷以清官精神為標準,為人類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轉載自 faNWEn.chaZidian.cOm
東漢華陰人楊震,在居官荊州時,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廷推薦王密做昌邑縣縣令。數年之后,他調任東萊太守路過昌邑縣,晚上下榻于館驛。夜深人靜之時,王密懷揣十金前往館驛相贈,以謝楊震知遇之恩。楊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說:“天黑,無人知曉?!睏钫鹫曊f道:“豈可暗室虧心,舉頭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一聽,羞愧難當,只得收起金子,謝罪而去。此事傳開,大家稱贊楊震為“四知太守”。
東漢時,羊續任廬江太守。一天,羊續的下屬府丞焦儉見羊續生活太清苦,便給他送了一條活鯉魚。面對這條“禮魚”,羊續左右為難:不收吧,對不住焦儉的一片好心;收吧,有違自己為官清廉的道德規范。但眼前焦儉的盛情難卻啊,無奈之下,只好暫且收下。等焦儉一走,他就讓下人把魚掛在庭檐下。沒過幾天,魚成了一條枯魚干,在屋檐下飄來蕩去,羊續也不讓人取掉。有一天,焦儉又笑嘻嘻地拎著一條更大的鯉魚來拜訪羊續,羊續笑著指了指懸掛著的那條魚,輕輕地搖了搖頭。焦儉看著這條枯魚干,領悟到了太守的一片苦心,紅著臉返了出去,從此再也不敢給羊續送東西了。這件事傳開之后,府吏們為羊續的高風亮節所折服,以后再也不給他送禮賄行了,羊續就有了“懸魚太守”的雅號。
楊炯(唐)。
三峽七百里,惟言巫峽長。
重巖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
入夜分明見,無**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蹶叔很自信。他在龜山北面耕地,用高地種稻,用低地種谷。朋友告訴他稻與谷的習性,讓他換過來種。蹶叔不聽,結果種了反而連糧倉的一點儲糧也陪上了。于是,他去朋友的田里察看,這些田收成都很好。他對朋友說:“我知道悔改了?!?/p>
不久,他到汶上跑買賣,看到哪種貨物最暢銷,就趕著去買,常常和別人搶購,貨物剛到手,許多經銷這種貨物的人也都趕了來,因而他的貨物就很難賣出。朋友告訴他:“會做買賣的人,常買進人家所不急于買的貨物,時候一到再賣出去,就會成倍地獲利?!滨晔宀宦?。這樣一直做了10年買賣,弄得異常窮困。這時又向朋友施禮說:“從此以后,不敢不悔了!”
過些時候,他要乘大船去航海,邀請朋友也一塊去,于是他們泛海東行,到了深海。朋友說:“要到歸墟了,再前進,恐怕難以出來!”他又不聽。船進入了深海之中,一直在海上漂流了9年,借助于一次強烈的海風和浪濤的推動,船才漂了回來。到這時,頭發全白,身體像干肉一樣瘦,沒人認識他了。他向朋友叩頭,仰天發誓說:“我若是再不悔改,有太陽作證!”
朋友譏笑他說:“你悔改了,只是為時太晚了!”
當地人說無論怎么清廉的人,只要飲了此水,就會變作貪得無厭之徒了,吳違眾勸,親臨泉邊酌水而飲,后寫詩道:
古人云此水,一飲懷千金。
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初心不改。
宋朝張之才在擔任河南陽城知縣期間,清廉愛民,很有政績,特別是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從不利用職權謀私利。他離任時寫過這樣一首詩:
一官來此四經春,不愧蒼天不愧民。
神道有靈應信我,去時猶似到時貧。
人生惟有廉潔重,世界須憑氣骨撐。
明代劉應麟,字芝陽,江西鄱陽(今波陽)人。官江蘇巡撫,致仕返鄉。他為官清廉,體恤百姓,臨行,在巡撫衙門墻壁上寫詩—首:
來時行李舊時裝,午夜青天一柱香。
描得海圖留幕府,不將山水帶還鄉。
度是春風常長物心如清心不染塵。
明朝永樂年間,吳訥巡按貴州,返京途中,貴州三司派人追送黃金百兩。吳納揮毫在禮盒子上題詩回絕!
蕭蕭行李向東還,要過前途最險灘。
若有贓私與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間。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明朝于謙在地方為官時,每次議事京城,便有人勸他帶點絲帕,線香和蘑菇之類的土特產。于訐舉起雙袖哈哈大笑說:“帶有清風?!辈⒆鞔蛴驮娫疲?/p>
手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廉生勤,廉生明,廉生威。
明孝宗即位,依例頒詔外國,劉戩以侍講身份出使交南。時當地正值**,他輕裝簡從,攜二仆由南寧直抵其境,交南人驚為天人。到達之日即頒布詔書,次日宴畢就告辭返回。交南王饋贈金珠珍玩、犀角象牙甚多,劉一無所顧;交南王復令接待的大臣于路上攔截,強行贈送。劉戩拿出他初入關時寫的詩,詩曰:
咫尺天威誓肅將,寸心端不愧蒼蒼。
歸裝若有關南物,一任關神降百殃。
清以自修,誠以自勉,敬而不怠,滿而不溢。
明人李汰到福建主持科舉考試,有個人送給他黃金,以求考取。李汰憤然拒納,寫詩一首斥之:
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貧。
莫言暮夜無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清朝有個叫葉存仁的.人,為官三十余載,兩袖清風,一塵不染,一次離任時,其僚屬在月夜里偷偷劃船為他送來離別贈禮。對此,他作了一首詩作答:
明月清風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
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
隨將贈物原封不動退了回去。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在宋·洪邁《夷堅志》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官員在一個名叫三鴉的貧苦地方任職,那里百姓以藕為食。于是,這位官員也以藕作糧。在離任時,他寫了一首小詩:
二年憔悴在三鴉,無米無糧怎養家。
一日二餐唯是藕,看看口里吐蓮花。
這位官員官職卑微,只管轄了一個鎮。但卻能以苦為樂,與民同苦,以寫詩打趣,這種胸襟,值得人們稱贊。
給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胸有錦繡中華放眼四海天下。
徐勉,南北朝時梁朝東??ほ翱h(今山東郯城北)人。他一生身居高位,但從不營置家產。平時所得的俸祿,大都分給了親族中的窮困者,因此家里沒有積蓄。他的門客和老朋友中有人勸他為后代置點產業,他回答說?!皠e人給子孫留下財產,我給子孫留下清白。子孫如果有才能,他們自會創家業;如果他們不成材,即使我留下財產,也會轉到別人手中去?!毙烀阍鴮懶鸥嬲]兒子徐崧說:“我們家世代清廉,所以平常日子過得清苦。至于置辦產業這件事,從來就沒有提及過,不僅僅是不經營而已?!湃苏f:‘以清白的名聲留給子孫,不也是一份很豐厚的遺產嗎!’又說:‘把整筐的黃金留給子孫,不如教他們攻讀一門經書’。仔細研究這些言論,的確不是空話。我雖然才能低下,但有自己的心愿,幸得遵奉古人這個教訓去做,就不敢半途而廢。自從我身居高位以來,將近三十年,一些門人和老朋友極力勸我趁有職有權時見機行事,有人勸我購置田園;有的人勸我開設商店客棧,或者搞點水上運輸,也會經營生利,發財致富。像這樣一些意見,我都拒絕采納。這并不是我要學漢朝的公儀休那樣不與民爭利,只是想避免后代為爭奪財產而鬧得一塌糊涂……”徐勉終生潔身不貪,言傳身教,為子孫樹立了榜樣。更有遠見的是,他不為子孫置辦產業,而是將寶貴的清白遺給后代,讓后人享用無窮。
任昉,字彥升,樂安博昌(今屬山東)人。南朝蕭梁時曾任新安太守。任昉一到新安,就經常訪查四鄉。他衣著普通,手持拐杖,帶著幾名隨從,徒步在鄉間小道上。遇到百姓申訴,就在路邊迅速處理。任昉關心民眾疾苦,他有這樣的規矩:凡郡內八十歲以上的老者,每年都派遣郡、縣屬官上門訪貧問苦,了解情況,遇有困難,馬上解決??犬a有楊梅等山珍,歷來每年都要為太守采辦一些。任昉看到采辦危險很大,就下令停止。老百姓都高興地說:這真是百余年來沒有過的好事呀。很不幸的是,任昉因病在任上去世。臨終留下遺言:“不許以新安一物還都!”他的后事也十分簡單:雜木為棺,舊衣入殮。辦完喪事,他家里除了還有二十石桃花米之外,就別無他物了。
諸葛亮輔佐劉備轉戰南北,屢建奇功,建立了蜀國。他一生位高權重,卻自奉甚簡,不謀私利。生前,他在給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對自己的財產、收入進行了申報:“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至于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敝T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確如奏章所言,“內無余帛,外無盈財”。
諸葛亮病危時,曾立下遺囑,要求死后把遺體安葬在漢中定軍山,喪葬力求節儉簡樸,依山造墳,墓穴只求能容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殮時,只穿平時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這就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風亮節實為可圈可點。
唐太宗李世民為勸誡臣下恪盡職守,廉潔勤政,給文武百官寫下了《百字箴言》:“耕夫碌碌,多無隔夜之糧;織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穿一縷,每念織女之勞。寸絲千命,匙飯百鞭,無功受祿,寢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絕無義之友。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常懷克己之心,閉卻是非之口。若能依朕之言,富貴功名可久?!贝恕栋僮煮鹧浴房芍^用心良苦,語重心長,至今對我們仍有教益。
姚崇曾先后在唐朝三位皇帝手下任宰相,并協助唐玄宗實行改革,除掉弊政,為實現“開元盛世”做出過重要貢獻。但他自奉儉約,清廉寡欲,曾作《五誡篇》,提出“為政以公,毫厘不差”,“其身既正,不令而行”,“與其濁富,寧比清貧”等主張,帶頭移風易俗。他身為宰相,卻不置府第,住在離朝廷很遠的地方。他上朝處理完公事,往往因路遠,天黑前不能回家,就住在附近的罔極寺里。唐玄宗批準他全家搬入四方館(屬中書省)居住,但他以那里有眾多文書,不適合家人去為由,始終住在舊址。開元四年,姚崇因兒子廣通賓客,受人饋贈,覺得自己身為宰相,愧對國家,加上中書省主簿趙誨“受胡人賂”,便自請辭職。開元九年,姚崇因病去世,留下遺囑,要求自己死后入殮,只穿平常衣服,一切從儉,并告誡子孫:“汝等身沒之后,亦應由子孫依吾此法。
蘇焯是西魏時期的廉吏,權大不貪,堪稱當朝楷模。
大統十年(544),蘇焯任大行度支尚書,領著作兼司農卿,管財政,司文墨,可謂位高權重。官這樣大,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安危,并向朝廷提出了6條建議,全部被采納,并作為“六條詔書”頒發。這6條之首是為官要“先治心”,他把“清心”列為第一要務?!扒逍摹?,就是不貪財。他說到做到,自己帶頭畢生奉行。
蘇焯認為,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其關鍵在于自奉儉約。為此,他不為自己謀置宅地田產,嚴禁家人仗勢聚斂錢財,保持清廉潔白的家風。由于他家教嚴明,他的兒子蘇威做了隋朝的重臣后,仍然秉承父命,“行已清儉,以廉慎見稱”,被史家所稱頌。
蘇焯“心如清水,形如白玉”,便成了朝中楷模。當時,西魏的大權握在丞相宇文泰手上。宇文泰敬重蘇焯的人品,對他十分信任,每次外出,便預先留下一些署過自己印章的空白公文紙,讓蘇焯“隨事施行”,允許他以丞相之名行使臨時處置的權力。但樁樁件件,蘇焯都秉公辦事,絕無偏私。
蘇焯49歲去世時,人們發現,他家無余財。秉承蘇焯的遺志,宇文泰用一輛素車,將他的遺體運回家鄉安葬。啟程之日,宇文泰率滿朝文武徒步跟在車后,哭送靈車達于郊外。到靈柩下葬的當天,宇文泰又派專人,以祭祀的最高規格——“太牢”祭奠他,并親自寫了祭文,盛贊蘇焯。
西晉山濤曾任吏部尚書,執掌全國官吏的任免升降大權。有個名叫袁毅的貪官,給山濤送來了100斤蠶絲,以求庇護提挈。山濤正顏厲色地說:“送禮納賄,污濁官場,敗壞吏治,徇情枉法,均由此而起,故歷來為正人君子所不齒,更為我平生所惡,此戒斷不可開?!痹懔粝滦Q絲,抽身走了。山濤便喚來篆吏,將百斤蠶絲的來由敘說一篇,并當眾將絲高置于閣樓上,說:“自今日起,但見饋送者,均以此為率?!比舾赡旰?,袁毅出了事,被抓了起來。這時,山濤令人從閣樓上取下“積年塵埃,印封如初”的百斤蠶絲,交給了官庫。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36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