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總結都是對自己成長的一次見證,讓我們更明確前行的方向。學會運用修辭手法,可以讓文章更有說服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修辭手法應用范例,供大家參考學習。
摘要:
美術新課程標準將美術課程以美術學習方式劃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霸煨捅憩F”是美術學習的基礎,這一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設計應用”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創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欣賞評述”領域則注重通過感受、欣賞、領悟、理解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美術“綜合探索”領域是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關鍵詞:
美術新課標、綜合探索、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
美術新課程標準將美術課程以美術學習方式劃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霸煨捅憩F”是美術學習的基礎,這一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設計應用”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創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欣賞評述”領域則注重通過感受、欣賞、領悟、理解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美術“綜合探索”領域是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融美術各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和“欣賞評述”)為一體;二是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綜合;三是美術與現實社會相聯系,三個層次之間又有著不同程度的交替或重疊。美術新課程加強了美術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美術新課程強調要加強學生美術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等理念相一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基于學習者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社會,在以學生自主活動為特征的實踐操作中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實踐科學結論、發現新知識的課程形態,在美術課程的四大學習領域中可以很好的加以遷移、延伸和整合。學生通過美術綜合實踐活動,增強探究與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更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自然的了解、對社會的了解與參與,密切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建立新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多方面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和創造能力。
美術“造型表現”領域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通過對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制作過程的探索及實驗,發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美術課堂是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通過各種工具、材料進行制作、練習而獲取知識的。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美術產生較濃厚的興趣;使學生樂學、善學;激活美術課堂是美術教學的根本任務。興趣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教師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特有魅力,利用美術課堂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進行美術課堂寫生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作實踐的全過程。首先,要為學生創設分析、理解、寫生對象的學習過程。如寫生蔬菜時,引導學生親自掰下菜葉,了解菜葉的排列規律和造型特征;親自切開菜心,了解菜心結構。學生們看清了寫生的對象,并產生了寫生的興趣。其次,美術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擺放靜物,組合靜物,讓學生主動探索疏密、節奏等形式美的規律。在寫生蘋果一課時,先是讓學生摸蘋果、削蘋果、聞蘋果、嘗蘋果、用放大鏡看蘋果。然后,讓學生分組擺一組以蘋果為主體的靜物。通過激烈的爭論、小組之間的比較以及優秀作品的欣賞后,雖然教師沒有做任何示范,但學生對構圖的方式卻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時也提高了鑒賞的水平。再則,教師分階段給學生安排一些創作課,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寫生作品用其他的形式表現出來。引導學生自己選擇兩種以上表現形式進行創作,學生學習用版畫、國畫、刮畫等多種方法記錄自己的觀察,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學生在學習新的表現方法的同時,探究能力、美術創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孔子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美術綜合實踐活動特別強調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合作調查研究。合作的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統一的相互影響、相互依靠、共同激勵、競爭提高的過程。美術活動教學組織形式可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多人合作”等形式,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互活動的自由空間,允許竊竊私語,允許尋求教師、同學幫助。因為我們常會發現這樣一些情況:有的同學想象力很豐富,但動手能力較差;有的同學制作精細,但思路狹窄,如果讓這兩者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則是最佳的組合了。即使兩者水平相當,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啟發,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同時有些活動題材、內容,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可組織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如“插花”、“版面設計”、“畫臉”等創作,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收集材料:你準備花泥,我準備鮮花,我們一起來完成一束藝術插花;嘗試四個人合作設計一塊別致的版面;相互給對方裝飾一個有趣的臉面等。在愉快的合作氛圍中,在友情濃郁的氛圍中,消除表現的顧慮,快樂主動參與美術學習的過程,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審美情趣,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集體的智慧勝過于個人,從而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合作的好品德。
美術“綜合探索”領域要求學生了解美術與其他學科的差異和聯系,學習靈活運用各學科的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的方案,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美術活動;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發展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開闊視野,拓展想象的空間,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就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也改變著我們的教育方式、學習方式。美術課程應積極利用和開發網絡資源,促進美術各領域的學習。如在教學《鼓兒響咚咚》,課前可以下載爵士鼓的軟件,使學生在導入的嘗試練習中激發創作欲。網絡資源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拓展了新空間,如利用網絡進行“中國建筑游”的美術教學、中國民間美術——剪紙、農民畫的欣賞、和大師(達芬奇、畢加索、米羅、凡高等)的零距離接觸、網上參觀——徐悲鴻紀念館、法國盧浮館等。這些網絡美術教學活動更能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主動檢索,獲取、處理信息中提高能力,增強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學生主動,教師主導的師生互動性的發揮。學生可以根據對教學內容,不同理解,不同喜好,不同難度,進行深入學習,完成探究性練習,實現“因材施教”和學生個性化學習,如西方繪畫的欣賞,學生對畫家凡高作品的收集、制作電子小報、網頁等,展評時就以不同的內容呈現,體現了學生審美的個性差異。
美術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進行美術課題的研究,結合美術的特點開展如《民間美術調查》的課題研究,指導學生制定出課題計劃和課題研究實施方案,課題小組成員通過調查訪問、上網、去圖書館、文化館查找資料、深入農村拜訪老藝人等形式進行美術課題研究活動。通過調查研究使學生了解到傳統民間美術悠久的歷史,出自民間藝人之手的“灶頭畫”、“箱柜畫”、“藍印花布”、“刺繡”、“剪紙”至今仍引人注目、招人喜歡。如農民畫承傳著中華民族原始的審美觀念,留著人類童年時代的奔放、自由和發自肺腑的審美天性,它融會剪紙、刺繡等民間藝術技巧,表現人們新的生活和新的審美情趣,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現代民間繪畫。農村的灶頭,是農家一日三餐做飯過日子的主要飲具,在江南農村每戶人家都少不了有一座,就是在現代農民住宅不斷更新、煤氣灶具漸進農家的今天,農家仍少不了要打上一座灶頭,灶的形狀很多,有小方灶、花籃灶、還有兩眼灶、三眼灶等,請灶畫師傅繪上好看的圖案,灶畫篇幅多,內容豐富,一般在灶肚、灶身、煙箱均畫上花卉、動物、人物等圖案,圖文并茂,既體現了實用性,又洋溢著濃郁的審美情趣,蘊含著深厚的稻作文化,是水鄉民間藝術奇葩。通過這次美術綜合實踐調查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民間藝術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我們的文化資源和精神營養,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正在消失,民間藝人面臨消亡,學生們心急如焚,呼吁有關方面應予以積極搶救和保護。
美術“設計應用”領域要求學生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的創意、設計和制作活動,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了解藝術形式美感及其與設計功能的統一,提高對生活物品和自己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激發美化生活的愿望。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變化,而是一次美術綜合實踐活動。在某銀行向全社會公開征集信用卡標志活動中,美術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這項活動,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資料,畫樣稿,不斷設計修整,對標志的思考也越來越深刻。經過一段時間的設計和制作,學生們拿出很多具有創意的、適合銀行的標志。其中大部分學生采用了摹仿法,如:有的摹仿中國工商銀行標志,從文字方面進行設計;有的通過幾何形體的搭配進行設計,構思都非常巧妙。學生們設計的這些標志最后雖然沒有被采用,但從學生們的設計中閃現出的一些智慧火花是非常珍貴的,這次美術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了社會對美術的實際需求,鍛煉了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
開展美術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系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如在《標志設計》課上讓學生設計學校的運動會會徽、班級的班標,每個人都想為自己的學校、班級做一點貢獻,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并能應用于生活實際,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又如《布置我的書桌》,美術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去準備各種廢舊掛歷,硬紙,易拉罐等,學做幾種不同造型的小像框、課程表框、筆筒等案頭工藝品,讓學生在動手制作同時,提高審美能力和創造力,使學生看到自己成績,享受成功的歡樂,增強上進的信心,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熱情,使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充分結合和利用起來,使學生從小學會美化家庭和生活環境,把美術教育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從而達到鍛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目的。在美術設計應用領域中還可以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設計活動,如學習設計基礎知識,做色彩的對比、調和及聯想等練習;為自己喜愛的書籍、影集、紀念冊等設計封面;為校運動會或文藝活動設計招貼畫;為商品做包裝裝潢設計;了解鐘表、汽車、計算機等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知識,并練習繪制簡單的效果圖;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圖案的制作練習,為家長會設計制作請柬,并對會場進行裝飾美化設計;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童裝、學生裝或校服繪制設計效果圖;學習立體構成知識,用各種線材、面材、塊材進行立體構成制作練習;對竹木、廢導線、廢金屬箔(如易拉罐)等材料進行加工,設計制作小裝飾品和實用工藝品裝飾自己的學習、生活空間或饋贈他人;集體討論校園或附近社區的環境美化方案,并進行設計練習等等。
美術“欣賞評述”領域注重通過感受、欣賞、領悟、理解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美術教師在欣賞教學中將全班分為若干個合作學習組,分工協作,通過不同渠道(如:互聯網、圖書館、資料室、書店、走訪有關專家和老師等),搜集相關的圖片、文字及影視資料,并根據需要進行加工整理,這些都在課前進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也就是在搜集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加工組合,教師有必要進行適當的指導,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主動性。欣賞的目的在于有所啟發,有所感悟。如對印象派大師們的繪畫進行欣賞,欣賞他們鮮明的藝術個性,欣賞他們獨特的色彩語言,從而引發美術論文學生色彩表現興趣和愿望;對古今中外的各種典型美術作品的欣賞,通過欣賞了解繪畫色彩發展的概況,以及對色彩的配合、色彩的分類(如色彩的冷暖、輕重等)、色彩的民族性與情感性的表現等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啟發學生對色彩認識與表現。欣賞大師們的代表作品,是為了讓學生親近大師,也可用大師的筆法即興創作,以此激發學生自信心;欣賞古今中外的繪畫作品,則是讓學生開闊眼界,在色彩表現中更能夠自由發揮,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欣賞活動非常重視綜合評述環節的教學,學生在評述中的體驗、收獲是美術新課程所追求的。美術課不僅是教會學生如何畫畫,更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去欣賞,欣賞課教學活動中文學性的語言環境和理解能力對學生了解和掌握繪畫的背景、運用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平時應注意上欣賞課多引導學生學會表達,運用口頭表達的方式把心中所想的東西表達出來;還可以結合語文學科采取學生寫欣賞評述隨筆,字數不限,有感覺的可以多寫,沒感覺的可以少寫,文體不限,可以是詩歌、散文、小說,也可以是“記流水帳”的形式,時間久了學生就有了要表達的東西。通過與其它學科知識相結合的綜合欣賞評述活動來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欣賞能力。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獨特精神風貌的體現,也是學生文明素養、道德情操的綜合反映。學校美術興趣小組在校園美術文化建設方面起到主力軍的作用,它不僅僅是培養美術特長生,還可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組織成立形式多樣的美術興趣小組并開展一系列活動,調查、了解美術與校園文化及環境的關系,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劃與制作;通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具體如配合班隊活動以及學校的藝術節、運動會等活動,策劃、設計、制作會標設計,并通過評選運用于該活動中;根據學?;蛏鐣臅r事新聞,創作有關漫畫、宣傳畫,布置專題展覽或開展討論;選擇語文、英語、歷史課本內容編寫劇本,設計、制作面具、服飾,布景場景,并表演故事??;結合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中的知識,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制作出有創意的立體造型或活動模型,裝飾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園環境;調查、了解美術與人類生存環境的關系,按社區或村莊的功能,考慮環保、居住、休閑、健身和景觀等需要,設計未來發展規劃圖或制作模型;收集本班的各種資料,設計出主頁和學生個人的頁,組成班級網,參與網絡的交流等等。通過豐富多彩的美術小組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同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們的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將得到充分發揮,如在布置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中,學生們親自設計制作展板,寫字、畫畫一展身手,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成果展示錦上添花。美術比賽、美術作品既可以美化校園,營造藝術氛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與欣賞、評論藝術作品的能力。在校園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美術比賽活動,如校園藝術節硬筆書法比賽、卡通漫畫比賽、電腦繪畫比賽、校園現場寫生畫比賽、美術書法作品大獎賽、環保繪畫比賽、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美術作品比賽、世界無煙日小報比賽等等。把比賽獲獎的美術作品在校園建筑中的門廳、走廊、教室及校園網上進行展示,這些美術比賽活動都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營造了濃厚的校園藝術氛圍。
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與美術教學的整合一定會使學生學習到科學研究的方法,增強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探究精神,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學生用繪畫、攝影等形式記錄、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方式,增強了綜合表達的能力;加強了人際交流,學習了合作方式。因此,在美術綜合實踐教學活動中,應以學生的研討和探索為重點,提倡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方式。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發現探究美術或美術相關的問題,指導學生圍繞自己選定的課題以個人或集體的方式進行活動籌劃,并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技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綜合實踐活動與美術教學的有效整合。
【參考文獻】。
1、《美術新課程標準解讀》。
3、《美術新課程標準》。
學校:神池縣八角明德小學姓名:王榮芳。
聯系電話:***。
美術新課程標準將美術課程以美術學習方式劃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霸煨捅憩F”是美術學習的基礎,這一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設計應用”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創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欣賞評述”領域則注重通過感受、欣賞、領悟、理解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美術“綜合探索”領域是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融美術各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和“欣賞評述”)為一體;二是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綜合;三是美術與現實社會相聯系,三個層次之間又有著不同程度的交*或重疊。美術新課程加強了美術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美術新課程強調要加強學生美術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等理念相一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基于學習者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社會,在以學生自主活動為特征的實踐操作中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實踐科學結論、發現新知識的課程形態,在美術課程的四大學習領域中可以很好的加以遷移、延伸和整合。學生通過美術綜合實踐活動,增強探究與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更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自然的了解、對社會的了解與參與,密切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建立新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多方面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和創造能力。
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作實踐的全過程。首先,要為學生創設分析、理解、寫生對象的學習過程。如寫生蔬菜時,引導學生親自掰下菜葉,了解菜葉的排列規律和造型特征;親自切開菜心,了解菜心結構。學生們看清了寫生的對象,并產生了寫生的興趣。其次,美術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擺放靜物,組合靜物,讓學生主動探索疏密、節奏等形式美的規律。在寫生蘋果一課時,先是讓學生摸蘋果、削蘋果、聞蘋果、嘗蘋果、用放大鏡看蘋果。然后,讓學生分組擺一組以蘋果為主體的靜物。通過激烈的爭論、小組之間的比較以及優秀作品的欣賞后,雖然教師沒有做任何示范,但學生對構圖的方式卻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時也提高了鑒賞的水平。再則,教師分階段給學生安排一些創作課,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寫生作品用其他的形式表現出來。引導學生自己選擇兩種以上表現形式進行創作,學生學習用版畫、國畫、刮畫等多種方法記錄自己的觀察,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學生在學習新的表現方法的同時,探究能力、美術創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孔子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美術綜合實踐活動特別強調要進行小組合作。
都體會到集體的智慧勝過于個人,從而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合作的好品德。
美術“綜合探索”領域要求學生了解美術與其他學科的差異和聯系,學習靈活運用各。
學科的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的方案,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美術活動;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發展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開闊視野,拓展想象的空間,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就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也改變著我們的教育方式、學習方式。美術課程應積極利用和開發網絡資源,促進美術各領域的學習。如在教學《鼓兒響咚咚》,課前可以下載爵士鼓的軟件,使學生在導入的嘗試練習中激發創作欲。網絡資源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拓展了新空間,如利用網絡進行“中國建筑游”的美術教學、中國民間美術——剪紙、農民畫的欣賞、和大師(達芬奇、畢加索、米羅、凡高等)的零距離接觸、網上參觀——徐悲鴻紀念館、法國盧浮館等。這些網絡美術教學活動更能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主動檢索,獲取、處理信息中提高能力,增強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學生主動,教師主導的師生互動性的發揮。學生可以根據對教學內容,不同理解,不同喜好,不同難度,進行深入學習,完成探究性練習,實現“因材施教”和學生個性化學習,如西方繪畫的欣賞,學生對畫家凡高作品的收集、制作電子小報、網頁等,展評時就以不同的內容呈現,體現了學生審美的個性差異。
美術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進行美術課題的研究,結合美術的特點開展如《民間美術調查》的課題研究,指導學生制定出課題計劃和課題研究實施方案,課題小組成員通過調查訪問、上網、去圖書館、文化館查找資料、深入農村拜訪老藝人等形式進行美術課題研究活動。通過調查研究使學生了解到傳統民間美術悠久的歷史,出自民間藝人之手的“灶頭畫”、“箱柜畫”、“藍印花布”、“刺繡”、“剪紙”至今仍引人注目、招人喜歡。如農民畫承傳著中華民族原始的審美觀念,留著人類童年時代的奔放、自由和發自肺腑的審美天性,它融會剪紙、刺繡等民間藝術技巧,表現人們新的生活和新的審美情趣,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現代民間繪畫。農村的灶頭,是農家一日三餐做飯過日子的主要飲具,在江南農村每戶人家都少不了有一座,就是在現代農民住宅不斷更新、煤氣灶具漸進農家的今天,農家仍少不了要打上一座灶頭,灶的形狀很多,有小方灶、花籃灶、還有兩眼灶、三眼灶等,請灶畫師傅繪上好看的圖案,灶畫篇幅多,內容豐富,一般在灶肚、灶身、煙箱均畫上花卉、動物、人物等圖案,圖文并茂,既體現了實用性,又洋溢著濃郁的審美情趣,蘊含著深厚的稻作文化,是水鄉民間藝術奇葩。通過這次美術綜合實踐調查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民間藝術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我們的文化資源和精神營養,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正在消失,民間藝人面臨消亡,學生們心急如焚,呼吁有關方面應予以積極搶救和保護。
作,學生們拿出很多具有創意的、適合銀行的標志。其中大部分學生采用了摹仿法,如:有的摹仿中國工商銀行標志,從文字方面進行設計;有的通過幾何形體的搭配進行設計,構思都非常巧妙。學生們設計的這些標志最后雖然沒有被采用,但從學生們的設計中閃現出的一些智慧火花是非常珍貴的,這次美術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了社會對美術的實際需求,鍛煉了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
開展美術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系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如在《標志設計》課上讓學生設計學校的運動會會徽、班級的班標,每個人都想為自己的學校、班級做一點貢獻,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并能應用于生活實際,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又如《布置我的書桌》,美術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去準備各種廢舊掛歷,硬紙,易拉罐等,學做幾種不同造型的小像框、課程表框、筆筒等案頭工藝品,讓學生在動手制作同時,提高審美能力和創造力,使學生看到自己成績,享受成功的歡樂,增強上進的信心,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熱情,使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充分結合和利用起來,使學生從小學會美化家庭和生活環境,把美術教育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從而達到鍛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目的。在美術設計應用領域中還可以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設計活動,如學習設計基礎知識,做色彩的對比、調和及聯想等練習;為自己喜愛的書籍、影集、紀念冊等設計封面;為校運動會或文藝活動設計招貼畫;為商品做包裝裝潢設計;了解鐘表、汽車、計算機等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知識,并練習繪制簡單的效果圖;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圖案的制作練習,為家長會設計制作請柬,并對會場進行裝飾美化設計;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童裝、學生裝或校服繪制設計效果圖;學習立體構成知識,用各種線材、面材、塊材進行立體構成制作練習;對竹木、廢導線、廢金屬箔(如易拉罐)等材料進行加工,設計制作小裝飾品和實用工藝品,裝飾自己的學習、生活空間或饋贈他人;集體討論校園或附近社區的環境美化方案,并進行設計練習等等。
學生色彩表現興趣和愿望;對古今中外的各種典型美術作品的欣賞,通過欣賞了解繪畫色彩發展的概況,以及對色彩的配合、色彩的分類(如色彩的冷暖、輕重等)、色彩的民族性與情感性的表現等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啟發學生對色彩認識與表現。欣賞大師們的代表作品,是為了讓學生親近大師,也可用大師的筆法即興創作,以此激發學生自信心;欣賞古今中外的繪畫作品,則是讓學生開闊眼界,在色彩表現中更能夠自由發揮,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欣賞活動非常重視綜合評述環節的教學,學生在評述中的體驗、收獲是美術新課程所追求的。美術課不僅是教會學生如何畫畫,更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去欣賞,欣賞課教學活動中文學性的語言環境和理解能力對學生了解和掌握繪畫的背景、運用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平時應注意上欣賞課多引導學生學會表達,運用口頭表達的方式把心中所想的東西表達出來;還可以結合語文學科采取學生寫欣賞評述隨筆,字數不限,有感覺的可以多寫,沒感覺的可以少寫,文體不限,可以是詩歌、散文、小說,也可以是“記流水帳”的形式,時間久了學生就有了要表達的東西。通過與其它學科知識相結合的綜合欣賞評述活動來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欣賞能力。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獨特精神風貌的體現,也是學生文明素養、道德情操的綜合反映。學校美術興趣小組在校園美術文化建設方面起到主力軍的作用,它不僅僅是培養美術特長生,還可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組織成立形式多樣的美術興趣小組并開展一系列活動,調查、了解美術與校園文化及環境的關系,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劃與制作;通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具體如配合班隊活動以及學校的藝術節、運動會等活動,策劃、設計、制作會標設計,并通過評選運用于該活動中;根據學?;蛏鐣臅r事新聞,創作有關漫畫、宣傳畫,布置專題展覽或開展討論;選擇語文、英語、歷史課本內容編寫劇本,設計、制作面具、服飾,布景場景,并表演故事??;結合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中的知識,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制作出有創意的立體造型或活動模型,裝飾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園環境;調查、了解美術與人類生存環境的關系,按社區或村莊的功能,考慮環保、居住、休閑、健身和景觀等需要,設計未來發展規劃圖或制作模型;收集本班的各種資料,設計出主頁和學生個人的頁,組成班級網,參與網絡的交流等等。通過豐富多彩的美術小組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同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們的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將得到充分發揮,如在布置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中,學生們親自設計制作展板,寫字、畫畫一展身手,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成果展示錦上添花。
美術比賽、美術作品既可以美化校園,營造藝術氛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也有助于。
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與欣賞、評論藝術作品的能力。在校園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美術比賽活動,如校園藝術節硬筆書法比賽、卡通漫畫比賽、電腦繪畫比賽、校園現場寫生畫比賽、美術書法作品大獎賽、環保繪畫比賽、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美術作品比賽、世界無煙日小報比賽等等。把比賽獲獎的美術作品在校園建筑中的門廳、走廊、教室及校園網上進行展示,這些美術比賽活動都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營造了濃厚的校園藝術氛圍。
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與美術教學的整合一定會使學生學習到科學研究的方法,增強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探究精神,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學生用繪畫、攝影等形式記錄、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方式,增強了綜合表達的能力;加強了人際交流,學習了合作方式。因此,在美術綜合實踐教學活動中,應以學生的研討和探索為重點,提倡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方式。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發現探究美術或美術相關的問題,指導學生圍繞自己選定的課題以個人或集體的方式進行活動籌劃,并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技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綜合實踐活動與美術教學的有效整合。
【參考文獻】。
1、《美術新課程標準解讀》。
3、《美術新課程標準》。
本學期科學領域教育教學實踐基地由南開2幼、6幼、31幼、37幼、保育院和x幼兒園六個園所骨干教師組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圍繞“聚焦問題、注重實踐、共同成長”的發展目標,初步形成一個務實崇真、平等合作、創新進取、和諧共生的團隊,現將本學期主要活動總結如下:
經歷了三年的基地活動,我們對每年加入的基地園老師的心理或多或少的了解:她們在初期似乎都對“科學”望而生畏,對科學領域活動組織存在畏難情緒,一方面認為自己的知識功底不足,另一方面認為目前的班額人數對于開展科學活動組織指導有難度等諸多此類的想法。那么建立這種學習型的基地教研組織,首要條件就是要聚焦問題、建立共同愿景,激發全體成員持續不斷學習的內在動力,不斷促進自己的成長和超越。
于是我們通過問題征集、參與式體驗、專家講座和書籍閱讀等方式不斷挖掘教師對于科學領域研究的共性困惑,問題中我們發現:“在日?;顒又腥绾我龑в變郝鋵嵖茖W探究目標”是老師們出現頻率最高的問題,然后依次為“大容量班額、觀察提問、科學記錄、生活化”等。之后我們通過深度分析,最終確立基地教研核心話題:即以科學項目研究為抓手,以科學興趣—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的層級漸進為目標,通過專家講座、問題討論、網絡觀摩、個例剖析、組際交流等多種方式,讓教師們聚焦問題、開展研究、形成方法、達成共識。
“觀念必須是教師主體在與周遭環境相互作用中,通過主體的實踐活動逐步樹立和轉變的'”,對于科學領域的認識也是如此,而科學領域基地恰好為教師提供了思維碰撞、理念實踐的場所。
本學期我們細化科學領域的年齡階段目標,從小班的多種感官活動入手,努力嘗試創設低結構高自主的游戲活動環境,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自然而然獲得多種感官體驗,促進其觀察能力發展,為后續開展中大班科學項目活動做好鋪墊。通過網絡個案剖析、視頻活動交流,加強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研究和反思,使教師能在自己和他人的實踐中獲取感悟,在實際的教育情景中去分析、觀摩、反思,從而改變對“科學”狹義理解,領悟《指南》幼兒階段科學領域培養的核心價值和幼兒典型表現的認識,樹立幼兒終身發展奠基的長遠目標,從而能夠更加科學、客觀的正視每個幼兒的不同表現,給予適時幫助指導。
相互合作,平等溝通、大膽創新、敢于質疑的組際交流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基地園教師嘗試實踐的主動性,37幼“好吃的水果”、31幼“糖果真好吃”、6幼“黃瓜與西紅柿”、2幼“看一看、嘗一嘗”、第二保育院“糖寶寶與鹽寶寶”——一個個活動案例的呈現無不滲透著基地園教師對幼兒的細微觀察、對活動的巧妙組織和深入反思。雖然其中還有些需要完善和推敲之處,但畢竟老師們已經邁出實踐探索的第一步,有探索就會有改變,有改變就會用收獲,為科學、創造性地做好新學期基地活動及推動科學領域教育教學研究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不求完美,但求突破”的教研宗旨,“互相交流、分享碰撞”的教研方式,老師們從中受益匪淺,進一步的了解開展科學領域活動的步驟方法和要點;同時組際交流也讓大家看到了園所的發展差距和不足。借助于區學前科領導下的領域基地教研平臺上,我們將在新的學期以創新方式播撒更多的教研種子,讓基地研討活動更扎實、更有效,期待收獲更多的成長綠蔭。
現出教師自主進行思考和批判分析的態度與方法。具體來說,教學反思有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追求地理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也就是說,反思不是一般性地回顧教學過程,而是在教學中不斷發現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設計、調整教學方案,使教學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冻鞘谢芬还?,城市化的含義,城市化的進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對比,內容簡單易懂。用講授法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我選擇本鎮城市規劃方案案例從城市人口數的變化、城市地域的變化等材料來說明城市化的含義。城市化過程:通過閱讀教材,自己畫圖的方法,從畫出的圖可直觀的分析出城市化各個階段的特征。(內容略)。整個教學過程重點引導學生分析發達國家逆城市化的原因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不合理的原因。學生處于動手動腦的狀態,學習效果明顯。
第二,具有較強的教學研究色彩。教學反思中的“反思”,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教師的一種經常的、貫穿始終的,對教學活動中的各種現象進行檢查、分析、反饋、調節,從而使整個教學活動、教學行為日趨優化的過程。這無疑會促進教師關注自己的教學行為,深入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但它有別于純理論的教育學研究,它是針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情境性、具體性、個別性的問題展開的研究。它的研究成果不僅僅表現為研究文本的撰寫,還可以表現為研究過程的體驗,教學實際問題的解決,個人實踐知識的增長等。如新教師上課常用講授法,唱獨角戲,常常會出現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差。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開展了案例教學的實踐。首先我們學習有關案例教學的文獻,如對選擇案例的原則、方法。然后備課組布置任務,四位老師分頭準備材料集體備課。精選案例,選取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材料,有貼近生活的、有近期發生國內外的重大事件或鄉土地理材料作為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去分析、判斷和推理,實踐證明教學效果明顯。通過案例教學的研究,對青年教師的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能力的提高都有較大的幫助。
第三,貫穿于地理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和層面。反思的作用是對教學活動的監察、評價、調控。從反思活動發生的時間看,它可以發生在教學活動前、中、后。課前反思主要在備課階段進行,它有助于發展教師的智慧技能。教師在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經驗進行反思,使新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對以往經驗與教訓進行思考的基礎上。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反思,直接指向課堂教學,主要解決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課后反思主要是教師在課后對整個課堂教學行為過程進行思考性回憶,包括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等。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而應是教師置身于整體的教育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是指向未來的教學活動。
1.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教學觀念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對教學有重要影響。長期以來,教師的教學的新觀念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在目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的系統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較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目前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樹立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善于合作、勇于創新的教學理念。如臺風對這一部分的教學,采用傳統展示錄象,分析臺風的成因、危害、防御從知識掌握方向也可以達到目標。對培養學習自主學習能力意識方向、合作交流表達等能力則較欠缺。我們采用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法,以整體設計的課程理念進行開放教學和延伸教學嘗試,先讓學生觀看或回顧臺風災害,然后鼓勵學生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學習問題,再引導他們充分利用教材、圖書、互聯網等多種渠道的自主探究,形成獨特見解,并將自己的認識與觀點進行整理后,大膽地與同學進行交流與分享,最終使自己建構起對臺風的全面認知。教學過程:(內容略)。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實踐教學時,有時會發覺教學過程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原因在于設計教學時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也就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揮出我們所預想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農業的區位選擇》一節內容理論性較強,需要運用事例幫助學生理解。有些事例離學生生活太遠,學生理解不深刻。在第二次教學時我用了下列本地農業生產案例材料引導學生分析農業區位的影響因素。學習的效果比原來好些。(內容略)。
3.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摘要:現代社會的教學已經不是以前的生搬硬套了,而是更看重學生思維能力。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重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而且現代社會提倡大家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因為有了思想大家才是一個鮮活的生命,而不是一個提線木偶。在教學中,尤其是地理教學,更看重思維教育,這也是學好地理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現代教學思維能力學以致用。
一、現代新課標教學模式。
現代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在逐漸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模式,為了適應社會大潮流的發展趨勢,培養新一代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人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漸漸地被新課改取代。如今社會所需要的接班人是能適應社會,趕超社會的,而不是一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不進則退。尤其是地理這一學科,更需要老師積極地調動大家的主動性,如果只是學習書本上理論知識,那么學生會停留在書本階段,而這時就需要老師引導大家,在大家學習地理的階段起到主導作用。說到地理很多學生都會覺得頭疼,認為怎么學都學不會,剛開始看到書本的時候的確會有這種現象,但是當深入進去之后就會發覺地理其實是一門相當有意思的學科,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全都深深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中,走在路上我們所看到的很多東西都可以運用到地理知識,就會覺得地理無處不在了。新課標是怎樣體現其“新”的:首先是老師角色和教學行為的轉變,以前上課都是老師講課,學生聽講,那到底有沒有聽懂,有沒有理解呢?二者都會覺得這節課講完了,學生聽課也結束了,知識內容也就過去了,但是不一定進到了學生心里;其次是學生學習的轉變,從老師帶領著大家聽課轉變為老師主導下學生自己去講、去交流、去領會,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領會。學生變成了主人,老師成為了輔助。
二、提高學習地理的思維能力。
初中是學生剛接觸地理知識的階段,如果在高中階段不選擇文科,那么可能只有短短兩年接觸地理的時間,有多少的學生因為地理而選擇放棄了文科。這就要求老師發揮好學生學習地理的啟蒙作用。首先學習地理要有扎實的地理知識,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不是我們一朝一夕就能全部領會貫通的,要想學好地理,基礎的地理知識要牢記,任何領域知識的融會貫通都是建立在有大量知識累積的基礎上的;其次,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翻開初中的地理課本,我們會看到形形色色圖畫,因為我們的`地球是立體的,并不只是一個平面圖形,只需要我們記住就行了,這個需要的是我們的立體空間感,對于想象力比較差的學生,學習地理可能是一件比較吃力的事情,但是任何學習都是有章可循的,這就需要地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想象力。當大家都具備一定的思維之后,無論是初中的地理還是數學中的立體幾何問題,對我們來說都會迎刃而解。這種思維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所以想象、空間能力差的同學,也不用灰心失望,這就靠老師積極主動地引導大家,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教學中,選擇反差較大的材料,讓學生產生疑問,保持學習興趣,養成善于用腦、敢于開口提問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讀圖、認圖、記圖、想象、推理的能力,充分應運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思維空間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因此在學生學習地理的啟蒙階段,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想象能力,一旦打開想象的空間,那么學習地理難得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三、學以致用。
語出李新《為有源頭活水來》:“要結合實際工作和革命斗爭的需要來學;學以致用;并且勤學苦學?!泵献佑醒浴氨M信書,不如無書”。本本主義之所以為人不齒,過錯不在于“本本”,而在于抱著“本本”不放的人。過度依賴書本,學生只能是學到很淺薄的書面知識,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而且現在的考試并不是只要學好課本就一定能拿高分,在很多考試中都會牽扯到時事熱點的題目。因此在學習中,無論是什么學科,都要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初中地理學科中當老師講完板塊構造學理論以后,讓學生運用這一理論解釋地理現象等。以前的中國式教育就是填鴨式方法,慢慢的中國的教育問題就落在了別的國家后面,然而學習就是為了學完之后能夠在實際中得到應用,而中國的孩子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所以現在的新課改形勢就是轉變教學模式,轉化學生學習思維。學習就是為了學完就可以用的,如果這個知識學完以后我們不會用到,那么就是做了無用功,或者我們學了不去用那就等于是浪費時間學習。在地理這個學科中學以致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只要我們生存在這個地球上,那么時時刻刻都是在與地理打交道的,我們的學習不可能是脫離實際生活的,很多知識都是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在學習知識上我們的依托是課本,從課本中挖掘地理素材,因此書本為我們提供素材,那生活就為我們提供實踐。在生活中可以運用學到的地理知識,收集聽到、看到的地理時事熱點,現今也是一個信息時代,從各個渠道中都能獲得我們需要的知識。老師進行教學的時候,也應該緊跟時代步伐,在教授書本上知識的同時,不能脫離時代發展。
四、結語。
初中的地理知識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攔路虎,只是需要的空間想象能力要強,但是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的,為了適應現代社會,老師也在一步步跟隨社會發展的趨勢,摒棄以前的填鴨式教育,在課堂上老師只是起到領導作用,而真正學習的主人變成了學生自己,通過交流讓學生一步步地變成主動學習,而不是以前的被動接受的教學。因為一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等著別人挖掘的,也只能是很少的一部分,現代社會主張張揚個性,表現自己。新課改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個體潛在的能力。以前的課堂以老師講為主,但是現在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融入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被動者。
參考文獻:
[1]徐淑宏.新課標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
[2]黃世卿.培養地理思維能力途徑的探究,2015.
摘要:初中地理這門學科的學習,涉及大量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內容。讓學生結合實踐教學的內容,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理解這門學科。教師要積極推動實踐教學,創造一切條件努力推行實踐教學的基本模式,讓實踐教學成為學生更好地熟悉和理解初中地理這門學科的重要渠道。
地理這門學科的學習,要結合大量實際應用的內容。雖然初中地理學科并非作為中考重點考查科目,但是學好地理知識對初中生整體素質的提升有極大幫助。然而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并不活躍,進而導致課堂上毫無生趣,學生失去地理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從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出發,更好地體現出對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的目標,教師在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推進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對于這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內容有更多的理解。在教學中,努力地推進實踐教學改革活動,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將主要圍繞該問題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適應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推進實踐教學活動。
初中地理學科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地理學科知識,更需要讓學生學會如何應用這些知識,尤其在現實生活中,地理學科知識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處理社會事務,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地理這門學科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上,而是要適當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從親身實踐當中去體會地理學科的用處,并且發現更多的地理現象,有更多的地理問題的思考。說到地理,很多學生都會覺得頭疼,認為怎么學都學不會,剛開始看到書本的時候的確會有這種現象,但是當深入學習后就會發覺地理其實是一門相當有意思的學科,當祖國的大好河山全都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走在路上,我們所看到的很多東西都可以運用到地理知識,就會覺得地理無處不在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擅長把理論知識講解透徹,并且在講解理論知識的時候,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相關現象和案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對于一些重點難點的知識,教師也可以給學生一些自主探索的鍛煉,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索中加深對于這些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從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出發,教師和學生的身份角色都要進一步明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擺正自身的角色位置。教師要多引導,避免越俎代庖,要給學生更多鍛煉的機會,而學生也要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避免產生對教師的過多依賴。
其實在初中地理的學科教學中,實踐教學活動很大一部分也可以在課堂上來實現,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是一種積極互動的關系,也是一種合作的關系,很多的地理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實踐來發現,也可以在地理學科的課堂教學中通過一些實驗等活動內容,給學生更多的啟發和引導。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需要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把學生組織起來親歷這些過程。進行學生地理新聞發布會和點評活動、地理角色扮演活動等。在教授黃河知識時,提出“面對我國黃河中下游水資源緊張的嚴峻局面,如何治理”的問題,學生圍繞問題,議論紛紛。雖然學生提出來的一些解決方案欠缺科學性,但是學生能有這樣主動的思考和探究也是非常難得的,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從思想到行動上變得更加主動,也能夠在以后的實踐學習中有更多的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經驗。
三、在課堂教學中活躍氣氛,增強互動性。
初中地理實踐性的教學,可以從課堂上的互動來實現,在學習過程中不可能有大量的時間走向戶外。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上營造出類似于實踐化教學的基本氛圍。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表情動作聲音語調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充分與學生進行互動。并且適當提出問題,來啟發學生的思考。例如,在系統地講述中國各個地理區域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充滿活力并慷慨激昂地演唱初中一年級音樂教材上面的歌曲《彩色的中國》:“輕輕打開地圖冊,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國。寶島臺灣像小船在東海上漂,神州處處好?!边@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聽著聽著,學生不由得跟著哼唱起來,雖然此時還沒有正式進入課堂教學的環節,學生的注意力已經被吸引過來,因為內在的態度而產生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情緒感受。所以,這樣的教學設置,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給接下來的內容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關于地理學科知識的介紹過程中,教師也要與實際的生活聯系起來,這樣他們學的知識才能真正地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活的。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帶著一種地理學科的'思維去觀察自己身邊的環境,帶著一種研究和發現的視角,去面對身邊的人和事以及一草一木。
四、結合情境教學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實踐學習積極性。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享有一定的自由,這樣他們才能在自由的實踐互動學習活動中得到更多的啟發,對于知識本身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對于一些學科內容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都來當一回老師,把教學的內容適當分配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進行精心的準備。給學生一定的展示機會,這樣他們都能夠在積極的準備過程中開拓視野,提升自己地理學科的知識積累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要善于放手,要相信學生,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將課程內容準備得非常精彩。尤其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之下,學生可以通過上網尋找資料等方式,完成這樣的教學準備工作,這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總之,在初中地理這門學科的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擅長創造各種條件來增強學生的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更多的機會進行探索和發現,讓學生從地理學科的學習中得到更多的成長。當然作為初中地理學科的教師,也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綜合能力,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做出有效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淑華.淺談中學地理教學中實踐教學活動的意義[j].城市地理,2015(20).
[2]侯金玲.實踐教學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3(12).
摘要:當前初中政治教育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首先剖析了當下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其發生根源,并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就如何提高初中政治教學質量及新時期下政治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政治;時政教學;對策;。
一、初中政治教學存在問題。
(一)對政治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很多的教師和學生依然認為像是語文、數學、英語之類的主課才需要重視,并主觀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采取題海戰術提高成績,而對政治這門課程明顯輕視,自認為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就可以蒙混過關,這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那么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學觀念陳舊轉變不足。
目前部分政治教師的教學觀念依然守舊并且固步自封。課堂教學已然脫離學生的思想和生活,脫離社會實踐。在新時代的今天,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還抓住“應試”不放,對政治教學目的與動機認識不純,感悟偏頗。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落后。
由于政治學科理論性較強,教師仍主要采用講課的方式進行政治理論灌輸,還不全面使用多媒體教學,容易導致學生對政治學習興趣不高,不能輕松應對靈活自我發揮題目;在教學時,部分政治課教師有意地縮減課堂內容,讓學生以自學為主,但并未發揮好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生不理解重、難點,談何知識內容的掌握;還有的教師為了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有意提供或分享了課外的熱度新聞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并開展探討占用課堂時間,導致課堂教學效率降低。以上行為都未能很好地實現新教學大綱改革下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當前的初中政治教學問題頗多,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較差,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師的教學手法和手段沒有跟進時代的步伐。政治教學現狀與未來發展,何去何從實在不容樂觀,必須提升政治教學質量才是長久之計。
二、初中政治教學提升思考。
教師應當始終明確政治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而不能只看重“分數”,不能把學生培養成為“會考試”的工具。
(一)轉變觀念樹立初中政治教學新理念。
首先,教師應當轉變僅以學生成績來評判學生好壞的觀念,用科學的評價方法與手段全面衡量學生,著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培育愛國主義情懷、為人處事的情商情感等方面。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轉變自己的教學觀,正確進行自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充分發揮雙向互動的對話交流過程,加強與學生的思想、知識與情感溝通融合。
(二)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為人師表當以身作則,在日常教學及與學生相處中點滴滲透德育教育,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地影響學生的思維態度和言行習慣,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情感態度。教師也應當不斷加強自身學習,修正完善自身價值觀、人生觀的歷練與升華,才能用自身的楷模形象影響學生,為提高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精心設計政治教學導入環節。
教師提高政治教學的質量應該結合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在開展政治教學時精心設計導入環節,充分考慮教學內容與學生自身特點相結合的方式,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提高學生的求知渴望,進一步采用互動的方式加強師生之間交流融合,提高初中政治教學效率并有效實現教學目標。
(四)采用互動、多媒體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提升初中政治教學質量與教學方法,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完善,結合當今多元化的資訊平臺和信息媒介手段,合理采用互動、多媒體等多平臺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發展之大趨勢??梢酝ㄟ^微信、微博、網絡問卷等等生動有趣的方式,吸引學生對政治學習的參與程度,充分發揮教學方式的積極作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與動手動腦能力,更好地培養學生參與政治探索實踐的能力。
(五)因材施教關注分層教學。
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應當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分層次教學能夠更加明確教學目標,幫助教師對學生精準定位,有的放矢??梢酝ㄟ^建立學習小組的方式,實施不同難易層次的教學與探討,重點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強化學生的思維訓練,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初中政治教師培養之我見。
(一)政治教師必須首先提高自身道德建設。
政治教師應當具有更高的道德要求,成為社會上道德水平較高的群體,才能在教育中發揮道德示范作用。應首先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與教化,才能實現“以德服人”、“以德育人”的教學目的。在學生思想建設和精神文明的領域里樹立典范,對教育事業滿懷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偉大的人格的力量感召學生,相信教師崇高的道德品德將永駐學生心中。
(二)學校應大力培養初中政治教師骨干。
在新教改的.當下學校更應該重視政治教師骨干隊伍的培養,重點培養政治教師與時俱進的開闊思維與遠見卓識,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的提升與業務能力的綜合全面考核,才能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面對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學校、教師一起共同努力。
結束語。
政治教師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修養的同時,還要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結合教改體制的新要求,在教學中轉變理念與教學方法,注重課堂教學氛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將理論聯系實際,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結,精心設計并上好每一堂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政治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度,幫助初中政治教學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李卿.初中政治教學質量提升的對策探討[j].中華少年,2017.
[2]盧文婷.初中政治教學中有效導入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6.
[3]呂燕如.初中政治教學質量提升的對策探討[j].中華少年,2016.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課程。
在當前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中,綜合實踐活動課被列為小學主要的國家課程之一,這既為語文作文教學工作帶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帶著綜合實踐活動這一課程理念審視當前作文教學,我們發現現行作文教學的癥結在于封閉。整個寫作過程都在課堂內進行:教師命題,學生閉門造車。綜合實踐活動恰恰可以糾正作文教學封閉的弊端,彌補作前素材搜集與情感體驗的不足,有助于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如何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這是值得每位語文教師思考的課題。
1.教育目標相同。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總目標是: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周邊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品質。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
由此可見,兩者的教育目標都是圍繞著知識的獲得、態度的形成、能力的具備、行為的影響四個方面提出的。
2.教育內容相近。
異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不同,但是其主要內容除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指定領域外,還包括大量非指定領域,如班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等。
而作文寫作則是以本來面目——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葉圣陶曾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出什么樣的文字,否則就會陷入不切實際的唯技巧論?!薄皩φJ真練習寫作是有妨礙的?!睂W生寫作的過程,是從客觀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經過頭腦中的加工制作,再運用文字符號表達出來的過程。離開了“生活”這個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
不難看出,兩者在研究領域都不是按照既定內容去生搬硬套,都圍繞學生生活實際展開,都具有開放性。
3.教育理念相通。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基于學習者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兒童、生活和社會,以綜合教育思想、實踐教育思想、主體教育思想為教育理念。
從作文教學的主體上來看,寫作中所反映的真情實感必須是少年兒童親身去積極參與的,才會有所體會。寫作的目的旨在實踐中認識事物,體驗與實踐密不可分。
這樣看來,它們的教育理念也是吻合的。此外還有都注重創新、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性,都注重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等。
綜合實踐活動介入作文教學,雖然很好地解決了材料問題,在引導學生關注現實,提高思維品質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是對學生要求較高,一些語文學困生較難適應,而且學生選擇主題的情況更加繁雜,作文專題指導顯得尤為不易??梢?,綜合實踐活動課與作文既有相通之處,又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因此,如何科學合理進行整合將是重中之重。我們認為不妨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是提高認識,找準切入點。
全面領會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精髓,認真學習新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在新課程的改革過程中找準切入點,使綜合實踐活動融入作文教學工作中。
其次是積極開發課程資源。
主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體現以生為本,在物資資源、人力資源、文化資源上做好調研。
為了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我們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給作文的命題注入源頭活水。比如:要訓練學生寫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我們可以在寫作之前,甚至提前一個月開展各種形式活潑的實踐活動。如:尋訪家鄉文明、尋找身邊“雷峰”、走進傳統節日等。這些實踐活動可以在學校里舉行,也可以在校外舉行,可以由班主任組織,也可以由同學自己組織,當學生有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時,再讓學生寫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我想對于中高年級的同學來說,老師不必再加以指導,大部分學生都會妙筆生花,源源道來了。對于低年級小朋友,可以讓他們先說再寫,進行交流,我想他們也一定能寫出一點東西來。再如請學生、隊員關注街頭、電視、報紙上的廣告,然后組織學習,一節很好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我與廣告親密接觸》也可讓學生受益匪淺。
當然,為了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我們不能要求每次活動都要寫作文,不能只為了寫作文而開展活動,而應在平時積極地,有目的地開展學生有興趣的實踐活動?;顒拥娜找尕S富,學生的生活也就多彩起來,那么在眾多的活動中選擇一次自己喜歡的也并非難事了,所謂水到渠成,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是不會沒有話寫的。
最后,評價多元化。
葉圣陶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傳統式作文批改的弊?。骸皩W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文一樣,學生都處于被動地位?!?/p>
作文批改一直在改革,從老師的精批細改,到老師批,學生改,發展到同學之間互批,互改,和自批自改,以及以上幾種方法同時使用,這一連串的改革,很明顯地體現了作文批改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但是這種改革,步子太小,速度太慢,并且過多的修改容易搓傷學生的作文積極性。
那么有沒有既能提高作文能力,又能激發學生作文興趣的方法呢?有!那就是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來進行,把講評作文,批改作文演變成作文欣賞,展示學生才華的綜合實踐活動。如: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從本次作文中選出若干優美詞句,并感情朗讀,分小組進行比賽;也可以分小組尋找別組的錯別字、病句,爭做啄木鳥醫生;還可以把本組的佳作配樂朗誦,編成作文選。如果是童話、幻想故事,那就開展一次自編自演的短劇比賽,可以個人,也可以小組合作,學生在演自己的故事,講自己的故事中學會了修改,鍛煉了能力,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
命題、指導、評講、批改是作文教學的四個環節,但這四個環節不是孤立的分割的,而是一個相互聯系、緊密結合的整體。
把作文教學的四個環節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來進行,使教學環節有機結合,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快速提高作文效率,讓學生融入社會,走向社會,作文教學的春天一定會萬紫千紅!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了作文教學以體驗教育為途徑、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為載體,最大限度的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
為確保學前教育專業綜合實踐環節教學大綱的順利實施,切實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特依據中央電大《學前教育專業(??疲┚C合實踐環節教學大綱實施意見》制定本實施方案,各分??筛鶕陨硖攸c制定細則加以落實。
學前教育專業(??疲┚C合實踐環節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教育實習,在第四學期進行,3學分,54學時;第二部分是畢業作業,在第五學期進行,5學分,90學時。
1、本專業綜合實踐環節的教學由各分校在省校的指導下組織實施。為保證教學質量,每位指導教師只能指導自己所學專業或相近專業的選題,所指導的學員人數每屆不得超過10人。
2、在進行綜合實踐環節教學的過程中,各分校應把握專業特點,堅持真實性、科學性和實效性的原則,圍繞學生實踐過程和相關要求落實實施要素和條件,明確各方面的職責與任務,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資源和條件,形成教育教學和研究合力,將實踐環節的教學要求落到實處,確保實踐質量,達到預期培養目標。
(一)教育實習。
1、時間安排。
教育實習原則上在學員修完總學分的80%后開始安排,第四學期完成教育實習,第五學期初上交相關材料。
2、實習要求。
學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在合乎規范的幼兒園或其他學前教育機構進行學前兒童教育工作的全面實習,實習結束后完成實習總結等材料。
3、操作步驟。
指導教師進行綜合輔導后,指導學員落實實習單位,做好實習計劃,學員在實習過程中做好實習活動的各項記錄,在實習結束后,提交實習總結。
4、組織形式。
學員必須到合乎規范的幼兒園或其他各類學前教育機構進行專業實習。實習單位的落實可以通過自己聯系或由分校統一安排。所接收的實習單位必須符合國家相關部門的要求,學前教育機構必須是經過主管部門審批,符合相關要求的單位。
在實習單位,由學員自行聯系實習指導教師,實習結束后,由實習單位和分校教師根據學員實習情況進行評價,教師應加強對學員實習的過程管理。
(二)畢業作業。
1、時間安排。
第五學期初布置畢業作業,在第五學期結束前完成并上交畢業作業。
2、作業形式。
學員可任選一個主題,任選一個年齡段,設計一個主題教育活動方案。
3、操作步驟。
在綜合輔導后,指導教師與學員討論并選定作業內容,在指導教師的個別指導下,按規定要求完成畢業作業。
4、畢業作業由學員獨立進行,指導教師應與學員保持密切聯系,幫助學員更好地把握寫作規范,澄清思路進行寫作。指導教師應鼓勵學員獨立思考,避免抄襲等不良行為的發生。
1、考核對象。
凡參加學前教育專業(??疲W習的人員,均必須參加本專業綜合實踐環節的考核,不得免修。綜合實踐環節成績不合格者,不能獲得畢業證書。
2、考核方式。
本課程具有實踐性、活動性、開放性特點,其教學活動形式、實踐成果形式及成績評定方式均不同于一般的專業課程。
教育實習的考核由實習單位對學員的實習過程的成績考核和指導教師對學員上交的各項材料的成績評定兩部分組成,畢業作業的考核是根據學員最終提交的畢業作業進行成績評定,各級分校自行組織實施??己顺煽兒细褚陨险攉@得相應學分,未參加綜合實踐環節或成績不合格者,不計學分。
3、成績評定??己顺煽兊脑u定與審核具體操作分為三個步驟:初評—終評—抽評。即:由指導教師根據評定標準給出初評成績,由各級分校學前教育專業(??疲┚C合實踐環節責任人進行終評并上報成績,省電大在必要時進行抽檢審定。
4、考核要求與成績評定標準。
(一)教育實習。
(1)考核內容。
在第五學期初上交以下材料:
a、實習完成情況材料。實習鑒定表1份(見附件一)。
b、教育實習總結。包含實習的目的與意義、實習的內容與過程、實習收獲及不足等,字數不少于2000字。
(2)考核標準。
教育實習的成績評定等級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具體評定標準如下:優秀:
a、確實進行了與學前教育相關的工作實習;
b、實習計劃周密、實習態度認真、實習效果明顯;
c、實習過程記錄詳盡,實習總結條理清楚、語言通順,字數符合要求,能很好地運用所學專業理論總結教育實習,有自己獨到的思路。
良好:
a、確實進行了與學前教育相關的工作實習;
b、實習計劃較周密、實習態度較認真、實習效果較好;
c、實習過程記錄較詳盡,實習總結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數符合要求,能嘗試運用所學理論對教育實習工作進行總結。
合格:
a、確實進行了與學前教育相關的工作實習;
b、有實習計劃、實習態度基本端正,實習效果一般;
c、有完整的實習過程記錄,實習總結語言基本通順,字數符合要求。
不合格:凡不符合合格的標準中所提到的任何一條要求,均視為不合格。
(二)畢業作業。
(1)考核內容。
在第五學期結束前上交一個主題教育活動設計方案,內容包括:
a、主題名稱。
b、主題選擇的緣由。
c、主題目標。
d、本主題下的1-2個詳細的活動方案(將教學材料等附在活動方案后)?;顒臃桨笐顒用Q、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流程、活動延伸等部分。
e、針對教育活動方案進行設計思路的闡述。表述方式不作統一要求。
(2)考核標準。
畢業作業的成績分為四個等級: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具體評定標準如下:
優秀:
a、主題的選擇符合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包含有多方面的教育價值;涉及各個學習領域,可行性強。
b、主題目標設計全面、恰當。
d、設計闡述條理清晰,有一定創見。
良好:
a、主題的選擇能較好地顧及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和可行性;
b、主題目標設計較全面、較合理。
d、設計闡述有一定見解。
合格:
a、主題目標定位基本正確。
b、活動方案格式基本完整、規范,設計基本合理;
c、有設計闡述,但平淡無新意。
不合格:
有如下情況之一者可評定為不合格:
a、內容不完整;
b、主題目標定位不正確;
c、活動方案格式不完整、不規范;
d、設計闡述空洞無物;
e、抄襲他人。
月20日至6月20日。
多視角、多形式宣傳呈現幼兒園教師工作、學習的真實情景和具體案例,幫助社會和家長認識幼兒園保育教育活動特點,理解幼兒園教師職業的專業性,了解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歷程,塑造新時代幼兒園教師愛崗敬業、積極向上的良好形象,營造重視關心幼兒教師成長、支持推動學前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
1、營造活動氛圍。各幼兒園要結合自身實際,靈活多樣的開展宣傳月活動,要自行印制張貼宣傳海報、宣傳橫幅,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要著重抓好“四個一”工作,即:辦一期主題宣傳專欄;組織一次教師學習交流活動;開展一次面向家長的宣講活動;發放一份告家長書。
2、拓寬宣傳渠道。各幼兒園要加大活動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新媒體+傳統媒體,及時轉發、轉播教育部制作的公益宣傳片、主題海報、電視訪談節目等相關資,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性宣傳活動。要全方位宣傳各級黨委、政府加快發展學前教育的有力措施和相關政策,多渠道宣傳呈現幼兒園教師工作,大力挖掘師德師風典型,傳遞教育正能量,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3、挖掘先進典型。要結合全省“尋訪荊楚好老師”活動,集中發現、推選一批新時代荊楚好教師典型,樹立湖北幼兒教師愛崗敬業新形象。
4、開展系列活動。開展師德主題活動。結合師德建設系列活動,開展“我驕傲,我是幼兒園教師”“我是幼兒園教師,我為自己代言”“愛崗敬業,做優秀幼兒教師”等主題演講、交流活動。開展專家視導幫扶活動。通過教育教學視導、專家入園指導等活動,幫助一線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專業素養。開展游戲案例推薦活動。將全市幼兒園戶外游戲優秀案例,全市推廣共享,切實增強游戲活動實效性。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地要把學前教育宣傳月作為傳播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宣傳當代教師正面形象和科學育兒理念的重要載體,作為提升幼兒園辦園品位的重要平臺,作為當前一項重點工作予以落實,力求做到制度化、常態化。要切實加強領導,認真擬定方案,注重過程評價,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進行。
2、精心組織,打造特色。各學區(分局)要組織各幼兒園大力開展宣傳活動,要綜合利用多種媒體,組織開展大型公益講座、專家訪談等主題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宣傳氛圍。各幼兒園要通過舉辦師德師風演講比賽、游戲案例評選大賽、先進事跡宣傳、教師結對幫扶等多種活動,努力打造一至兩項有特色、有影響力的活動品牌。
3、加強督辦,提高實效。各學區(分局)主任(局長)作為本地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的第一責任人,要對各幼兒園活動情況開展專項檢查,要對宣傳內容嚴格把關,嚴防任何單位和個人借宣傳月名義搭車開展商業性宣傳、推銷產品。市教育局將在宣傳月期間組織專班進行督察,督促活動落實。
4、各幼兒園6月2日前將活動過程性資料(含方案、圖片、講義、總結等)匯編成冊上交學區(分局),學區(分局)于6月24日前統一上交市教育局基教科,市教育局將對各地活動開展情況進行通報,對各地好的做法進行宣傳和推廣。
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基礎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特性培養與潛力開發是重要目標。但通過對一些地區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實際情況予以了解和分析,發現教學之中依舊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導致數學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不強,難以有效教授和培養學生,有礙學生全面發展。對此,教師應當將目光落在分層教學上,通過對教學目標、學生、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分離分層,以此來培優補差,促進學生均衡發展??傊?,為了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更為了培養復合型人才,教師應當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有效實施分層教學。
一、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意義及原則。
現代基礎教育重視學生差異、提倡培優補差,此種情況下,為了使每位學生能夠在數學教學中收獲知識,教師在規劃設計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優化教學資源配置,使之能夠在實際應用的基礎上要盡可能實現個性化教育,解決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矛盾,豐富教學方法與手段,滿足同一班級內部多個層次學生的進步需求。當然,以往所開展的小數數學教學活動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所以,教師要嘗試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將適用的、新型的教學方式方法有效地應用于書醫學教育教學中,使之達現代基礎教育的要求。參考相關資料,確定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實施分層教學是非常有意義的。分層教學本身是一種循序漸進的動態化教學策略,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能夠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動態化的調整和分層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學生,以便相同水平的同學共同學習、共同討論、共同解答問題,從而做到有效學習,是每個同學的數學知識水平都得以提高?;谝陨蟽热莸姆治?,確定分層教學的有效實施是非常有意義的。而參考相關資料,確定保證分層教學有效落實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客觀性原則。也就是要明確教學要求及教材內容,客觀的.設計和制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
2.動態性原則。也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學習能力、學習成績、認知能力、身心發展等情況來靈活地調整教學內容,并且做到實時跟進。
二、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內容的分析,確定分層教學是一種具有有效的教學模式,將其有效地應用于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之中,通過改變數學教學現狀,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有針對性地教授和培養學生,促使學生有效學習,提高自身數學知識水平。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和總有效實施分層教學呢?筆者參考相關資料并總結了自身工作經驗,提出了以下三點建議。
1.教學目標分層。有效的數學教學是要能夠貼近學生,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有效學習數學知識。為了真正做到這一點,在具體規劃與開展數學分層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科學合理地設置分層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從學生入手。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和管理學生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和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相關方面。進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2.學生分組分層。為了保證數學分層教學能夠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有針對性地教授和培養學生,促使學生能夠在原基礎上逐漸提升,所以在規劃與實施數學分層教學時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層,也就是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習階段內容對學生進行單一組和混合組的分類。其中單一組是將同一層次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中,根據學生數學知識水平制定教學計劃,如面對優秀小組,數學教學計劃主要以鍛煉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面對中等生小組,數學教學計劃主要通過設置問題,鼓勵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教師適當的指導和引導為主。
3.教學內容分層。為了保證分層教學充分發揮作用,教師要充分考慮數學課本和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要求來合理規劃和分層教學內容。如果我們的課堂只講了這一點點東西,部分優秀的學生就會覺得太簡單,課堂上很無聊。那么如何科學地進行教學內容分層呢?首先按照學生的分組分層,確定每個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進而圍繞教學目標來確定規劃設計教學內容,如直接選取教材上基礎數學知識,適當拓展課本上的知識,設計一些課外的,富有挑戰性的知識,以便有針對性地教授不同層次的學生,促使其能夠在自己的水平線上有效學習數學知識,逐步提高自身知識水平。
通過以上分析,確定分層教學的關鍵是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當然,要想使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教師應當注意做好教學目標分層、學生分組分層、教學內容分層等,以便不同的教學內容能夠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使之可以有效學習,逐漸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和信心,為促使自身更好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宏程.探究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嘗試[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195.
如何解決幼兒師范教育與幼兒園幼兒教學有效銜接,使幼師學生能夠更好掌握幼兒專業知識與學習方法,為勝任幼兒園幼兒新課程的教學服務,做好與幼兒園幼兒教學有效銜接是幼師教學需要研究與解決的重點問題。當然,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首先是要理解“教育銜接”是什么?從學理上來講,“教育銜接”是指將學校教育各階段相連接,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
1.幼兒教學理論層面上。
1.1當下幼兒園教育需求與學前教育課程教學體系的分裂。
從當下幼兒園實踐教學中可以發現,高校幼兒教育課程中存在諸多不如。首先表現為課程內容陳舊課程結構安排不合理上。當前,我國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設置普遍重視學科專業課程設置而輕教育基礎課程設置,教學安排注重必修課,然而,對選修課程重視程度不高,幼兒專業課程所占比例明顯大于教學類課程比例。教育類課程課時過少,在幼兒課程中教育類課程所占課時比例小,不能凸顯出師范院校的特性。教育類課程是能夠集中體現“師范性”的課程,是幼師院校的特色,也是幼師院校培養師范生職業能力和職業意識主要途徑之一。其教學設置中實踐類選修課、跨學科選修課和教育基礎課都很少,這種課程結構安排讓教師缺乏自由度與靈活性,學生不能依照自己的興趣選修課程,對培養學生特長和個性的發展及其不利。
1.2目前幼兒教師群體對教學研究缺乏認識。
從當下,幼兒園教學群體來看,由于種種現實問題,大多數個體更加注重教學,而對教學深入研究不夠。其內在原因可能與當下幼兒教學院校的教學環境有直接關系。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國幼師院校歷來注重理論課程教學、輕實踐課程教學,忽視了理論教學的價值?,F今人們對教師能力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除了應具備的組織管理能力、實踐教學能力外,在課程開發、教學研究、教學反思和學習實踐指導等方面也要具備相應的能力。學前教育課程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幼兒專業實踐課程雖然是以學科為中心來設計的,但當前幼兒教育課程設置卻而忽視了實踐課程建設而偏重于理論課程建設。幼兒園幼兒的現行課程經過不斷改革,對健康、心理、體力活動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內容的不斷加強。
2.1幼師院校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實踐實習機會過少。
作為一名幼兒專業的教學人員,深感到初到教學工作崗位上的種種困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實習、實踐的知識儲備過少。從根本上來講,與幼兒院校的培養有著直接關聯。當下,幼師院校對師范學生學習實習、實踐關注相對較少,以及對幼兒園幼兒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動態等銜接問題關注不夠。高校幼兒專業學生對幼兒學科認識不夠深刻,學習多有盲從心理缺乏與老師的溝通。幼兒師范的學生畢業是需要走上幼兒園工作崗位的,一味地灌輸大學知識,缺乏觀摩幼兒園課堂機會和與幼兒園課堂的聯系。對幼兒園幼兒課堂講授模式不熟悉,缺乏對幼兒園幼兒課堂的真實感受,對幼兒園幼兒課程改革就一無所知,高校沒有建立起與幼兒園幼兒教學相聯系的結合點,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標。這樣不能及時排除學生的顧慮和對的幼兒教學的疑問,對于幼師學生幼兒知識知識的鞏固和教師幼兒教學方式的培養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一些野外實踐課幾乎不開,致使學生只是機械地記憶書本知識,不能對所學知識學深吃透,很難勝任在幼兒園開展幼兒第二課堂的職責需要。從培養幼兒園幼兒教師的角度看,與幼兒園幼兒教學脫節缺乏課程內容重組能力,不能適應幼兒園教學的要求。
2.1學前教育教材內容陳舊滯后與幼兒園教學內容脫節。
在與幼兒園幼兒教學內容所涉及的幼兒身心特點、幼兒新時期的特征、教學養成條件及區域幼兒與區域自然幼兒等課程的一些知識在新教材很少安排。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實踐課安排偏少,理論課安排較多。學前教育專業所選用教材都是與社會經濟發展和我國改革開放聯系密切教材。但是伴隨學前教育課程調整和幼兒園幼兒課程教改,與之課程調整相配套的教材更新換代卻明顯滯后。知識更新相對較慢,新知識、新科技、新的教學方法不能及時被補充道幼師教材中來,現有的教材與幼兒園幼兒新課改內容相比,嚴重落后和脫離時代的'步伐,難以滿足當前學前教育教學的需要。幼師教學對幼兒園教學的熱門內容,如:區域自然幼兒、區域經濟幼兒與環境資源保護教學等內容重視不夠,有的幼師學校幼兒專業即使開設了資源保護、環境保護、區域幼兒等這些選修課程,也往往因為課時相對較少,缺乏實踐教學,只停留在基礎知識的講授上,很難與幼兒園幼兒教改進行有效銜接。
結語。
作為培養幼兒園幼兒教學人才的幼師院校,能否培養出適應幼兒園幼兒新課程的要求的畢業生,是學前教育教學改革成敗與否的關鍵的。鑒于當前多數學前教育教學改革滯后于幼兒園新課改的現實,如何加大高校幼兒課改力度,做好幼師與幼兒園幼兒改革的有效銜接是今后學前教育教改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要針對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內容大部分都側重于自身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但卻忽視了忽視專業課,同時,專業課時過多和課程內容之間的重復過多等銜接問題,以及學前教育教材在幼兒學、教育學等缺乏實際價值的理論課程上涉及過多等問題進行關注。
參考文獻:
[1]程秀蘭.幼兒教育本質的規定性及其意義[j].學前教育研究,,(09):3-13.
一、收獲之處:
1、加強理論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生眼里的教師應當是一位聰明、博學、善于思考、熱愛知識的人,范文之教學反思:教育教學工作反思?!薄盀榱耸箤W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睘榇?,自畢業以來我不斷進修學習,先后取得了??坪捅究茖W歷,豐富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同時加強專業理論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課程標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斷提高。
2、對學生能傾注全心的愛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對待每一位學生都傾注愛心,真誠對待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真情感動學生,對學生用寬容的眼光看待,對學生盡心盡責,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因此學生也喜歡學習數學。
3、落實課堂常規,關心學困生的成長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平時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提優輔差。在每學期初,就確定了班級里需要課后輔導的學困生,充分利用放學后的時間和家庭教育相結合進行輔導,使這些學生的生的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我在抓教學質量的同時,又注重落實課堂教學常規,嚴格規范學生的作業格式和課堂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和學習習慣,促進課堂教學效益,提高了學生的成績。
4、更新教育觀念,活化課堂教學。
教學是教師最重要的工作,而主方向是課堂教學改革。學生喜歡民-主、平等型的課堂,期待得到老師的贊揚和鼓勵。新課程標準的一個新理念,就是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營造民-主、平等,放得開、收得攏的課堂才能成為學生吸取知識,張揚個性的場所,課堂才會涌動出師生生命的活力。同樣,教師也就真實地走進了新課程。我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我總是堅持多渠道查閱跟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做到胸有成竹地備課、上課。課堂上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所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也較喜歡上語文課。
5、增強科研意識,提高自身素質。
我深知,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一種開放的心態全面理解、把握課程,以科學、民-主的精神組織實施課程,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調整教育實踐,努力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學反思《教育教學工作反思》(http://)。只有繼續努力進行科學研究,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才能真正的勝任肩負的使命。平時里,我經常翻閱有關教育理論專著和報刊,上網了解教育動態和教育信息,使自己的研究水平不斷提升。
二、反思與措施
1、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1)重新反思課堂教學的本質。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始終關注著學生的發展。在教學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時,要時時思考如何讓每個學生樂意學,學會學習,善于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困難。
(2)要拓寬教育教學的視野。課堂教學是發展學生素質的主要場所,但它不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惟一途徑。教育教學應當滲透在學生參與的各類活動中,滲透在社會、家庭、學校等學生成長的各個領域之中。
(3)要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會探索未知比掌握現成的知識更為重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潛能比學會一門技能更為重要。因為今天的學生將要迎接未來可能發生的生態環境及社會變遷的挑戰。
(4)敢說一個“不”字
實施創新教育,要敢于對目前阻礙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教育教學現狀說一個“不”字。也就是說,要用質疑的目光、否定的態度、發展的思路對教學現狀經常進行反思,并進行不斷的創新。如教材里出現的東西是否都要教,是否可以對教材中的有關內容進行必要的增刪,再者,書本上、教參上說的是否都是“真理”。
2、精心備課,力爭舊教材體現新理念
如何用新課程標準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我需要在備課上下功夫。備課是一種個性化、創造性的勞動。備課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要備教法,更要備學法;要備如何促進學生的全員參與,如何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景;要備如何引發學生個性的綻放。備課是一個過程,它需要教師不斷思考,不斷收集資料,不斷創新。教師要有自己的知識儲備,要有自己的教學機智,要有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教學反思要詳細具體,在學習中,廣泛吸取教改的新鮮空氣,力爭解決課堂教學時間和教學任務之間的矛盾。
3、創設學生喜歡的民-主、平等型的課堂。
新課程標準的一個新理念,就是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因此,營造民-主、平等,放得開、收得攏的課堂才能成為學生吸取知識,張揚個性的場所,課堂才會涌動出師生生命的活力。同樣,教師也就真實地走進了新課程。新課標要求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做的過程交給學生,使學生能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而教師的作用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調控教學進程,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操作、去解決問題。因此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有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很多時候我就這樣去做的,在學生方面,的確做到了注重學生的個性,但結果呢?不能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時候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得不進行剎車,取消了學生的自主時間。如何更好地把握兩者之間的關系,值得進一步研究。
4、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雖然在學生身上化了許多心思,很多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所好轉,但還有個別同學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徹底養成。有部分同學做題時審題還不夠仔細、嚴密,審題能力還須培養。有個別同學仍字跡潦草,盡管我反復教育他們,甚至讓他們重寫,作業的字跡沒多大好轉,只有老師坐在他們面旁邊,他寫一個我說一下,他們才會寫得稍端正些。有些學生的作業還不能按時完成,時而會不做或少做作業。我想也許他們對學習缺少了興趣才會不完成作業,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作業能樂此不疲,這是我需要探究解決的問題。
5、多讀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書到用時方恨少。很多時候我總是想盡辦法、絞盡腦汁的來設計教案,但總覺得少了些什么。要想使教學得心應手,只能是有意識地多收集資料,多看報刊雜志,多與同事交流等,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及科研水平。
6、加強自我反思,自我成長
講究一個“思”字,就是要常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反思應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就課堂教學而言,既有教學設計過程中的“行動前反思”,又有教學過程中的“行動中反思”,還要有教學后的“行動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內容為:教學設計是還切合實際,行之有效;教學行為是否符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是否解決現實問題;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養成教師對自己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性見解,真正成為教學和教研的主人。反思自己教學行為,對自己的教學反思進行理論總結,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受到政府、學校和教師等各方面的關注和重視,有關研究也逐漸增多,但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整合的研究卻顯單薄。而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資源整合與開發利用的問題,因此,加強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整合的研究,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活動目的。
加強我?,F代遠程教育工作,通過全面開展遠程教育教學活動,
全面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二、活動內容(計算機教室)。
1、我校領導班子帶頭運用計算機教室和多功能教室,學校組織的小型活動、會議、各種講座基本上都在多媒體教室舉行。
2、我校制定了教師應用遠程教育課時計劃,并嚴格執行,至少80%的教師能自制課件或應用通過衛星下載的優質教學資源在計算機教室或多功能教室上課,根據我校規定,學校每周應用計算機教室或多功能教室上課課時應在15節—20節,其中語文組、理化生組、音樂課的課比較多,基本上每科都把遠程教育資源應用了上去,有的教師還爭著到多媒體教室上課。
3、我校制定了可行的教師培訓計劃,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積極組織教師參加課件培訓,鼓勵教師自制課件授課,每學期自制課件我們要把它刻錄成一張光盤,便于以后學習和應用。
4、我校每學期開一次遠程教育資源應用研討會,每年開展一次優質課課件和優質課評獎。
5、我校不但要將接收到的遠程教育資源運用到教學中,還要運用于開展團隊活動、教研活動、主題班會、政治學習等活動,每學期至少組織師生開展3次以上的德育教育、科普知識等專題講座,拓寬師生視野。
6、我校對遠程教育資源的一個案例進行記錄,組織教師進行分析討論,找出開展活動的閃光點和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次開展活動積累經驗。
7、我校的每一位教師每學期至少撰寫應用多媒體的經驗文章。
8、合理安排時間,利用遠程教育設備和資源為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農民教育和學習服務。
9、認真填寫各種遠程教育登記表備查。一方面,要通過對課教師業務水平的培訓、提高,使學科教師能夠將衛星上的優質教育資源、信息溶入教學實踐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
我校開展活動流程圖:
三、激勵機制。
為促進我?,F代遠程教育效能的發揮,我校根據《仁懷市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活動方案》和《仁懷市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評估則》(另文下發)進行一次檢查評估,對成績突出的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工作開展不利的要給予批評,并追究其責任。為促進試點我校對遠程教育資源的利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我校每年將組織一次教師應用遠程教育資源和學生運用遠程教育知識綜合能力的比賽活動,對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和獎勵。
仁懷市火石崗中學。
20xx年9月1日。
摘要:基于問題的對話式教學是幼兒教育中一個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基于問題的對話式教學方式的實施一方面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強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本文從幼兒教育實際出發,對基于問題的對話式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實踐,希望為幼兒教育發展提供積極借鑒和建議。
一、引言。
基于問題的對話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指通過對話以及問題設置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專注度以及思考意識進而提升教學效果的方式。該方法對于幼兒教育教學發展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趩栴}的對話式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實踐主要以提高學生主動提問的積極性、創設課堂結構以及建立評價體系等幾個方面加以表現。同時,隨著改革創新口號的提出,幼兒教育以及教學更加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以期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趩栴}的對話式教學就是融合了實踐的觀點,提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溝通和交流,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改善了目前幼兒教育發展狀況,有利于促進幼兒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以及創新。
1.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調動學生主動提問積極性。
傳統的學習觀念將學習成績的提高作為首要目的,該思想的存在不僅扭曲了學習的意義,也禁錮了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是我們必須要摒棄的消極思想。在基于問題的對話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向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即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我為什么要學習”、“學習能給我帶來什么”、“學習將使我成為怎樣的人”等問題,解除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猶豫,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課堂中積極提問的興趣。同時,教師應適當放寬對學生學習計劃的安排,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發現和創造,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只有這樣,學生在無壓力的狀態下才能善于提出個人的疑惑。這對于學生長遠的學習是十分有益的。
2.創設對話式教學的課堂結構。
創設對話式教學的課堂結構是基于問題的對話式教學的重要舉措,對于提升學習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而課堂結構的創設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第一,課前準備。在學習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首先布置學習任務和思考內容,引導學生廣泛收集資料,進行調查和實踐,在實際動手操作中感悟學習的樂趣所在。此外,課前準備也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增強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第二,課堂安排。教師在進行基于問題的對話式教學中,要充分調動課堂學習氣氛,使學生明白教師授課的重點所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力,利用各種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如教師和學生之間目光的交流、教師肢體語言的表達等都是對話式的交流方式,對于激發學生興趣大有益處。此外,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觀察和記錄,以此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更加有效的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第三,課后反饋。課后反饋是教師在教學中較為容易忽視的環節,即課堂學習結束后,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此外,多與學生進行課后交流,了解自身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及時改正,及時補充。
3.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帶領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
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帶領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是基于問題的對話式教學措施實施的根本目的,只有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學生才能有進一步思考的欲望和動機,也才能取得實際的`學習效果。因此,如何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是教師的首要考慮內容,主要從以下方面出發:第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有效的學習方法應將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及課后復習鞏固三者相結合,此外,應建立完善的知識結構,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系,提高知識學習的系統性,避免知識零散、不成體系的現象出現,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進而激發學生課堂提問的興趣。第二,理論結合實踐,增強知識的現實參照性。學習的目的在于將學習成果運用于實踐,因此,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問題的興趣。
4.建立恰當的成績評價與鼓勵體系。
建立恰當的成績評價與鼓勵體系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使得學習得以保持,是基于問題的對話式教學中較為先進的教學舉措。恰當的成績評價與鼓勵體系應以改進學生的學習現狀為目的,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2]。同時,鼓勵機制建立的實行對象主要是良性行為,即對學生取得的成績加以表揚和獎勵,而對學生的錯誤則不予鼓勵,以此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良性競爭和互相學習,對于進步較大的學生也要進行一定的表揚和獎勵。成績評價體系的評價標準應該力求多樣化,評價內容應力求豐富,即將理論知識成績和實踐能力作為日??己说闹攸c內容加以強調,此外應包括課堂表現等方面,以此實現鼓勵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積極組織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和社會實踐活動等,提高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在學習中形成自身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方式,培養獨立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問題的對話式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實踐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對于變革教育發展模式以及創新教學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該深刻理解基于問題的對話式教學的內涵以及實質,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開展基于問題的對話式教學,促進幼兒教育的健康以及持續發展,增強學生的素養以及能力。
參考文獻:
徐境吉林省琿春市英才學校(133300)。
時代的進步,科技的高速發展。多媒體教學進入了幼兒園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以及在幼兒各種活動中,多媒體教學更顯示出它獨特的功能。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突破了以往的圖、文出現方式,現以全方位方式進行,具有形象生動、信息刺激性強、時空寬廣等特點展示在幼兒的眼前,極大的滿足教育教學需要,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使教學活動變得有聲有色、形象生動,為幼兒提供了多樣化的外部刺激,更好地促進了其理解記憶,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參與的主動性。實際活動中如何利用多媒體呢?我在教學活動中的嘗試如下:
1利用多媒體的形象生動畫面,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指能產生新穎性思維結果的思維。它要求個人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重新組合產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維結果,并創造出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產物。而多媒體最大的優勢在于它能把靜態物品轉化為動態物品,把虛擬事物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事物,它能將靜止的、抽象的內容變成生動形象的音像結合品,將教師難以用語言解釋的詞匯、現象生動的表現出來,從而激起了幼兒的創新思維,促進幼兒創新思維的培養。
例如《丑小鴨》這一語言活動中,我將這一故事情節做成一系列的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在邊聽故事邊看圖畫,把靜態的畫面,變成了具體、形象的“動畫片”,當畫面播放至“丑小鴨變成了一只美麗的天鵝”這一情節時,散發幼兒的想象力,讓他們在原有畫面的基礎上展開想象,拓展思路,創新出新內容。當他們大膽創作畫面后,多媒體馬上會給予鼓勵。這樣,孩子們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也更大范圍的鍛煉了他們的創新思維。這個過程顯示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在學習中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在觀察、分析、概括中深入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的優勢。
因此,多媒體為幼兒想象力的發揮創造了條件,同時也使教師變主動為幼兒主動,主動求知探索,通過幼兒與多媒體交互的學習方式,擦出了幼兒創新的火花。
2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情景,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活動開展是困難的,《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多媒體利用形、聲、色、光等因素,結合具體教育內容,巧妙的渲染氣氛,靈活的創設情境,有效地感染幼兒,調動其情感、活躍其思維,使幼兒有身臨其境之感,產生激動人心的情境效果,這種形象、直觀的電教手段更易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從真正意義上調動幼兒語言訓練的熱情。
如:在排圖講故事《小白云和小黑云》過程中,小白云和小黑云豐富的表情,逼真形象的對話和富于動態的情景,使幼兒完全的.投入,這樣幼兒的注意力很快的被吸引住了。他們樂于交流、樂于表達,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的具有感性、立體、動態的情境,能直接激發幼兒對語言活動的興趣和語言學習的動機。這些小環節操作方便簡單,使一節呆板的活動變得活潑了,使之成為幼兒持續保持學習興趣的“法寶”。
3利用多媒體的新穎特點,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能自由選擇,表達情感,體驗快樂,在游戲中的學習最為積極主動,也利于幼兒身心的發展。而多媒體技術教學在“游戲化的生活,游戲化的教學”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例如:在英語活動《openyourmouth!closeyoureyers!》教學時,為了激發幼兒對“嘴”和“眼睛”器官的興趣,聽到“open/closeyourmouth!和open/closeyoureyers!”的口令,讓幼兒能正確做出動作??紤]是第二語言接觸的少,認讀時幼兒會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利用多媒體來吸引幼兒,播放小動物在表演扮醫生和病人的游戲畫面,把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為一個“帶幼兒去看醫生”的游戲過程。游戲開始了:可憐的piggy糖果吃多了,有了一顆蛀牙,cubby醫生對piggy說:“openyourmouth!”他要piggy張大嘴巴給他看,是哪一顆牙齒在作怪!在這時叫幼兒也張開嘴巴后說:“openyourmouth!”讓老師看看你有沒有蛀牙從而加深記憶。
kitty因為身體不舒服,護士bunny要幫她打針,但kitty害怕打針,護士bunny對她說:“closeyoureyers!”閉上你的眼睛,這樣就不害怕了。在這時叫幼兒也閉上眼睛說:“closeyoureyers!”加深記憶。幼兒看得高興拍起手來,幼兒也跟著做起動作說著句子。讓幼兒興奮至極,以至活動結束后,很多幼兒都嚷著“還想看一遍動畫片”,幼兒仍然還沉浸在游戲的歡快中。幼兒在玩看醫生的游戲中認識了“嘴”和“眼睛”的英語讀法,體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在活動中教育了幼兒要保護好牙齒,學會了正確的刷牙方式,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4利用多媒體的直觀特點,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
幼兒天生有好模仿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有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通過枯燥的語言教育還是不能幫助幼兒改正缺點,反之會讓幼兒對教師所說的話語感到厭倦。有了多媒體這一科學手段,就為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提供了一定的基礎。通過觀看多媒體和教師的講解示范的有機結合使幼兒的行為習慣有了進一步的改善。如:觀看多媒體中的小朋友吃飯不掉飯粒、不挑食,吃飯坐姿正確時,教育幼兒也向他們學習正確行為,并和他們比一比。在日常生活中,再加以鼓勵評價等進一步來加速幼兒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從而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倍嗝襟w形象、生動、直觀、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教育中的運用,無疑在貫徹《綱要》精神,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促進了幼兒創新思維,感知及能力的發展,培養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總之,運用多媒體教學,不但改進了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還能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梢姸嗝襟w教學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課題的提出:
杜威曾說過:“準備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進行社會生活,離開了任何直接的社會需要和動機、離開了任何現有的社會情境,要培養對社會有益的習慣,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過做動作教兒童游泳?!?/p>
新課程要求課程整合,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以真實的生活世界為寫作對象,以現實生活需要為寫作目標,從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入手,努力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同時發展學生思維,完善學生人格?!?/p>
1、在自主選題中,學會留心觀察。
倡導學生對課程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自己所處的自然、社會和學習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留心觀察,從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或問題進行探究,努力把學科知識和日常生活整合起來,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具體實施中,在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的同時,應從課程目標、內容、活動過程等方面綜合權衡,有所側重,靈活地借鑒下列幾種便于操作的基本課型:。
(1)選題指導型?!皢栴}即課題?!苯處熞朴谝龑W生通過觀察與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現象與問題,搜集與分析材料,通過討論與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興趣或關注的問題,然后由小組或班集體匯總、歸納、整理后確立活動主題。當然,在該課程的實施初期,也可教師提出,學生選擇,或學生提出,教師指導,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自主擬定出“有趣、新奇、富有研究性價值”的主題。老師在熱情參與全程中,要適時調控、合理引領。
(2)方案設計型。適當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設計本身就是創新。擬定方案應統籌兼顧活動資源分布與學生的愛好特長之間的關系。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活動名稱、目的、實施過程、條件準備、時間安排、預期效果等;在形式表達上,一般可采用填表式、過程記錄式、計劃書式等。具體的設計要充分發揚民主,形成集體合力,應從內容到形式力求方便操作,動態調整,使其能服務于活動,指導于活動。
(3)知識普及型。知識只有通過主體自主建構才可能轉化為能力。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形成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引導學生對綜合知識自主建構和運用,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向,然后以構建知識模塊的形式進行,在建構中一般應沿著“自主定向----自主搜集----自主整合----自主運用----自主評價”的方向循序推進。
(4)自我發展型。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中心環節,“發展自我”也是該課程關注的一個焦點。在這個領域,一般可引導學生圍繞“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尊重、學會合作”等公眾關注的活動主題,采取“個體、小組、班級活動”,“校內、校外活動”,“課內、課外活動”等基本形式,通過“事件評析、角色扮演、實踐體驗”等多種方式發展自我,成就自我。
(5)專題研討型。在一段時間內,學生群體會對生活、學習中某一傾向性的問題特別感興趣,經過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討論,形成集體共同關注的主題后,就可以集中集體的智慧開展專題實踐性研究。在研究中還要切實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最好能以小課題的面目出現,在專題研討活動中除了要利用好教師的特長外,還要突出發揮好家庭及校外輔導員的指導作用。
(6)設計制作型?!叭巳藙邮种谱?,個個動腦創造”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學生勞動體驗的獲得、技術素養的形成離不開課堂內外的反復演練,許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在科技小制作、小設計、小發明及文化、藝術等動手與動腦的創意實踐中度過的。在設計與制作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學生其中的個性張揚和深度的探索體驗。
(7)網絡探究型。信息時代讓人們在“地球村”里溝通無限,網絡探究也讓小學生樂此不疲。在開放的教學情境下,網絡探究活動在擴展實踐時空的同時,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實現和外部世界、網絡世界的溝通,使學生能夠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和信息,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方式,使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但其必須“有基礎、有主題、有規則、有督檢”。
(8)家庭體驗型。有些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地點是在家庭中,對主題活動涉及到的某些知識和技術給學生講解后,要自覺尋求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家庭體驗型的主題活動經常以“小課題,長作業”等形式有機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要通過教師的跟蹤指導、家長的熱情服務、學生的自主努力,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9)社區實踐型。以社會考察和社會參與為任務取向的實踐活動主要在學生熟悉的社區進行,在參觀、考察、訪問、生產勞動和社區服務等活動中,使學生關注社會,參與社會生活,豐富社會閱歷,積淀文化內涵,獲得對他人、對社會的價值實現感。該類活動一般沿著“在嘗試中實踐,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深入實踐”這一軌跡進行。
(10)成果交流型?!白兏飳W生的學習方式是該課程的中心任務?!本C合實踐活動課上,可以對前一階段的活動情況進行總結交流、成果展示。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交流。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來講,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是學生活動后所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自己的發現能得到老師的肯定,這無疑也是對孩子最大的肯定。記得有一次,我和學生共同確定活動主題。我問他們對什么問題或什么現象感興趣。一學生說:老師,昨天我幫媽媽剝蠶豆,我看到有好多豆都被蟲吃了,我想知道被蟲吃過的豆能不能發芽呢?我一聽,立刻表揚了這位同學善于觀察,會發現、會思考,并且當即就決定把他的問題《胚受損的種子能不能發芽》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當時,我清清楚楚地記得這位同學在全班學生羨慕的目光中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沒想到,從這以后,經常有孩子來到我面前,請求我也把他們的問題作為活動的主題。就這樣,《廣告知多少》《相約2008奧運》《對學校周邊“牛皮蘚”的調查》,一個個孩子們喜歡的課題產生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必須“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習作素材?!薄熬哂辛粜挠^察的好習慣,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正是寫好作文的前提。也就是在確定活動主題的過程中,孩子們多了一份細心。
2、處理活動信息,指導作文選材。
培養學生學會收集資料,分析處理資料,學會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之一。在一個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圍繞一個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時,會獲取大量的信息資料。面對一大堆的資料,如何正確取舍,準確地加以運用,這就要學生自己決定哪些證據是相關的,并能對證據的含義作出解釋。這樣做就有利于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正如在學生習作中,圍繞一個中心要選擇哪些材料,也要經過認真仔細的篩選,在眾多的材料中尋找最能表達中心的,以使所選材料更好地服務于文章中心。也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主題更為鮮明。
由此可見,無論是綜合實踐活動還是作文教學,都必須進行信息處理。我們認為,作文教學中的選材指導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的信息處理過程中得以完成。信息處理方法如下:
(1)判斷辨別。
要教給學生判斷資料價值的一般方法,讓學生會鑒別和評價資料,判斷資料的真偽優劣。尤其是網絡資料,它是寶藏與垃圾并存的信息源,培養學生的批判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判斷辨別資料主要讓學生判斷資料的準確度,資料的價值和資料對本主題研究的作用。教師不應只教給他們一些知識性的方法,而應通過具體例子或實際操作給學生提供可資效仿的范例,充分發揮集體智慧的力量以及計劃目標的導向功能,使學生逐步形成判斷辨別資料的能力。
(2)比較歸類對經過判斷辨別后的資料,要進行比較歸類。學生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后,把具有共性的資料歸為一類,編好目錄;并根據歸類情況加以查看,資料是否足量,如果發現有資料缺漏或不完整,還要進一步充實。對一些整體性資料,就要對它進行分解,將它分成幾個方面,然后再進行歸類。歸類是一種系統化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對資料的再分析,深加工。
(3)剪裁取舍。
依據主題對歸類的資料進行考察,按照它對主題表達的作用進行排列,選取最能表達主題的資料,舍棄一些并不典型的資料,以提綱的形式進行說明。教師要提醒學生要有整體觀念,要有“壯士斷腕”決心和魄力,堅決把流離于主題之外的資料刪剪掉。我們通過教師深入小組進行選材指導,讓學生說選材思路,運用大量正反實例進行對比,讓學生逐步樹立主題意識,掌握選材技能。
(4)安排詳略。
詳略安排一般不是問題,主要的詳寫,次要的略寫。關鍵在于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綜述。綜述相當于概括性介紹,因為有具體的材料,只要稍加引導,學生很容易掌握。
3、在親身實踐中,擁有真情實感。
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它關注學生在活動中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薄皼]有行動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親身經歷又怎會有真情實感??稍痉忾]的教室,封閉的課堂卻一再扼殺了孩子的童真。綜合實踐活動的蓬勃開展終于還給了孩子精彩的生活,真實的體驗。
4、倡導個性表達,物化活動成果。
每個學生的性格氣質、生活閱歷以及知識積累都是不相同的。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各人的體驗以及興趣的側重點也是各不相同的。這必然導致其表達方式也不盡相同。因而,必須解放文體樣式與主題表達的束縛,允許學生自由選擇自認為恰當的作文形式、作文素材及寫作角度來表達自我理解的主題,突破傳統作文的“三段論”和傳統的主題表達方式。由于我們倡導了個性化地表達,使無論作文還是活動,都呈現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如“品味家鄉黃花梨”活動小組,學生作文《我愛家鄉的黃花梨》都別具特色:梁倩坤同學通過描繪梨花盛開時和黃花梨成熟時的美景,表達對家鄉的愛,繪景之中恰到好處地引用詩歌,融情于景,情趣盎然;羅盈同學記敘了冰糖燉黃花梨緩解了奶奶的氣喘病的事,表達了對黃花梨的愛,寄情于事,情真意切;小鵬同學著眼于黃花梨的栽培技術,通過對科學技術的敘寫表達“科技興農”的思想,現實性強;黃月冬由豐美的黃花梨聯想到培育黃花梨的吳耕民等鄉賢,不僅抒發對黃花梨的愛,還寄托了對鄉賢造福桑梓的感激之情。這些作文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同一主題,體現了主題表達的個性化。
5、提供展示平臺,體驗成功快感。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是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倍總€學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成功的需要。成功,作為目標,它是行為的動力;作為結果,它是新的更進一步的行為的動力。學生創造性的發展有賴于積極持久地從事創造活動,而這種活動需要他們創造成功的支持。反復的創造成功,能使他們形成積極進取的心態?!?/p>
成果展示,不僅僅是對學生活動的總結、評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看到自己勞動的價值,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燃起繼續探索的興趣和信心的火花;成果展示也不僅僅是一個學生相互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擴大影響,帶動、激發更多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綜合實踐活動需要成果展示,作文教學同樣也需要成果展示。不僅是一種表達的需要,也具有交際的需要。當學生的作文被同學、家長、老師或者社會認可的時候,他們同樣會感到一種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在這一點上,綜合實踐活動與作文教學也是不謀而合的。因此,我們在活動總結階段總是精心搭建學生展示成果的舞臺,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感。如,或舉辦展覽,向全校師生展示;或把優秀作品推薦到報刊上發表;具有現實性的創意向有關部門反映等等。
三、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
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這樣理解的,認為作文就是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強調由內而外的傾吐。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信息時代的到來,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因而作文訓練的內容也應當包含對材料的搜集與整理、修改與重組,而不能僅僅局限于內心感情的發抒。撇開信息的搜集與處理是時代的要求這一點不論,就其功能而言,搜集、處理信息的過程也是學生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認識世界的過程,這與作文的目的要求并不矛盾?;谶@樣的認識,我們認為傳統的作文訓練形式應該打破,對信息的搜集、處理能力的培養應該列入作文能力的培養目標當中。
綜合實踐活動與作文的有機整合教學,雖然很好地解決了材料問題,在引導學生關注現實,提高思維品質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是對學生要求較高,一些語文后進生較難適應,而且學生選擇主題的情況更加繁雜,作文專題指導顯得尤為不易。如何改進專題指導的方法,提高后進生的活動質量,需要今后進一步探索。
四、結語。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的一道美麗風景,它讓孩子們養成了留心觀察的好習慣,學會了甄別和篩選,擁有了最真實的情感體驗,是它讓孩子們的作文一天天輕松起來,也一天天精彩起來。
而“綜合實踐活動與作文的有機整合”的課題剛剛起步,以上僅僅是本課題的階段性小結。我們相信,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的深入,一定會給本課題的研究提供更為廣闊的思路,從而使我們的研究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
第一冊音樂教學工作遵循了新課程標準,滲透音樂素質教育,用音樂陶冶孩子們的情操,啟迪兒童心靈,讓孩子們熱愛音樂,感受音樂的美。在教學中注重挖掘教材內涵,用音樂的節奏、旋律打動孩子們的心。
一年級的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音樂,多數兒童有較強的樂感,有必須的審美本事,基本能跟著音樂的節奏邊舞邊唱,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
一、完成的教學任務。
第一冊音樂教材內涵豐富。分為“聆聽、表演、編創、活動”幾部分。包括“好朋友”、“歡樂的一天”、“祖國你好”、“可愛的動物”、“靜靜的夜”、“愛勞動”、“小精靈”等,共分十課。有名曲,有兒歌,有搖籃曲,歌唱歡樂的學校,有歌唱美洲民俗民風的歌曲等,還有部分少數民族的音樂。選材上,有兒歌,有外國名曲,有學校歌曲。有歡快的、有優美的、有抒情的、有各種風格的歌曲貼合兒童的情趣。本期按課程目標完成了全部教學資料。
二、思想教育。
出處 FANWEN.CHAZIdIAN.coM
教學中,注重對教材的運用,滲透素質教育和思想教育。教育學生學習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有高尚的情操。經過音樂教育,使孩子們享受美,熱愛美,愉快生活、愉快學習,主動理解,愛學、樂學。
三、教學方法。
進一步提高教學技巧,有良好的教學方法,進取滲透音樂思想,把現代教育的理論運用到教學中去,讓課堂活躍起來,讓孩子們跳起來,唱起來。在教學中,認真鉆研課標,精心設計教案,科學上課,力求到達課標的要求。運用了獨唱,表演唱,舞蹈,拍手等手段,讓課堂活起來,讓歡樂充滿整個課堂。
本期音樂每一周學習一課,復習一周。提前備課,有計劃,有反思,認真準備了教具,課后有反思,期末有鑒定。
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人們喜愛.開展剪紙活動教學能使學生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鍛煉,提高手部動作的靈活性與精確性.同時,手指動作的訓練能對腦細胞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完善神經系統的.控制能力.從而使思維活動的水平愈來愈高,促進學生美感的形成.那么,如何教學剪紙?我認為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目的、有系統、循序漸進地不斷提出新的要求,讓學生在“玩、畫、剪、賞”中,掌握剪紙的技能,提高創作水平及審美能力.
作者:程冬容作者單位:江西省德興市銀城鎮新營小學刊名:江西教育英文刊名:jiangxieducation年,卷(期):“”(12)分類號:g62關鍵詞:
情感教學的功能是把知識的傳授、思想觀念的建立、融合情感內化為心理品質和價值,產生正確的行為。
化學教師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是情感教學的基礎和前提。
1.深入學生群體,全面了解學生心態。
情感具有固有的遷移、擴散和感染的特性。在既定的時間和范圍內,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與之相關的事物上。根據情感的特性在實施情感教學時,教師首先是以自身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去感染學生。其次,在施教時有的放矢,需要教師深入到學生群體中,了解學生非智力品質、習慣用的學習方法、接受和運用知識的靈敏度、學生的困難、興趣愛好、性格、道德水平、心理素質等。
2.創設情境,予以期望。
一堂課教學效益的高低,直接受課堂情緒的影響。課堂情緒是在課堂教學情境的作用下在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情緒情感,它反映出課堂教學情境跟學生心理間的關系,課堂情緒表現為:積極、活潑;積極、沉悶和消極、冷漠三種基本類型。這三種類型的課堂情緒,產生的教學效益是不同的,它表明了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對教師的情感有不同的態度和內心體驗。
教學是師生的雙向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比信息交流更快更強烈。所以,教師的心理狀態,教師的情感因素對課堂情緒有直接的影響,起決定性的作用。
3.鼓勵性的評價。
需要是情感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決定情感的性質。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的對學生進行鼓勵性的評價,是使學生產生情感正增長的關鍵性措施。鼓勵性評價是指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運用簡單、適當的鼓勵性用語來達到師生情感交流的`目的。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成功和失敗。在學生獲得成功時,及時進行鼓勵性評價,使學生及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認識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并將價值進一步觀念化,進而轉化為獲得新的成功的動力。在學生遭到失敗時,幫助學生在失敗中挖掘積極因素,更要及時進行鼓勵性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溫暖,認識自己能力、不足和教訓,進一步信任和激勵學生的信心、意志,爭取獲得成功。
4.差生和激勵。
情感教學中要達到情感融洽的師生關系,關鍵在教師,重點在于教師對待差生的態度。教師在全面了解學生的過程中,要分析、思考差生學習差的原因。因為差生學習困難的產生過程和原因并不完全相同,多種原因集中到一點,即他們都是在學習過程中經歷了數次失敗后,隨著失敗的積累、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的改變,逐步形成這些學生失敗者的心態,喪失了學習內部的驅動力,表現為學習消極、缺乏信心,雖經補課,不僅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加劇了失敗心態的發展,致使教師束手無策。在情感教學中,實施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和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尤其是差生對教師的教學要求,往往取決于師生間有無相互尊重和信賴的情感。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是建立教學情感的重要因素。
三、初步效果。
1.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2.學生個性得到發展。
3.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發生了變化。
4.轉化差生。
5.課堂教學實施鼓勵性評價,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成績都有所進步。
摘要:區域活動作為幼兒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如今越來越成為落實尊重幼兒相關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徑。區域活動與傳統的教育有所區別,更加注重于對幼兒區別性特點的開發和挖掘,主要目的在于發揮幼兒自身個性,從而實現個性化教育。區域教育從某種程度來說能夠充分滿足幼兒愛玩的天性特點,給予幼兒充分的空間釋放自身天性,同時區域教育對于幼兒動手實踐能力的拓展和強化也有著十分有效的作用。
關鍵詞:中班;區域活動;幼兒教育;現狀及改善策略。
區域活動作為幼兒教育中各項活動中的一種,受到了幼兒、教師與家長的共同關注,不僅是因為區域活動能夠從小挖掘幼兒自身不同的性格特點,實現個性化發展,從而幫助幼兒們自我發現與自我發展,同時也是因為區域活動充滿著趣味性的探索與認知。在區域活動中,幼兒能夠感受到動手的快樂與思維碰撞與發散的樂趣,并且在其中學會如何與其他的伙伴們共同進行思維的激發與動手的合作。
1中班區域活動在開展中所存在的問題。
1.1區域活動形式目的單一化:在實際的區域活動中,受到場地及資金等各方面的限制,開展的區域活動趨向于單調化,沿襲了傳統的幼兒教育活動區域的教學方式,很難有區域活動形式目的的多樣化和針對性。例如中班區域活動形式并沒有體現出中班幼兒教育的階段特點,更加偏向于整體性的單一化,同時活動形式及內容沒有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及階段性計劃特點,活動開展具有盲目性,不能有效地實現幼兒教育的教育目的,使得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收獲內容較為狹窄。同時在活動區域的構建中,功能區的分化并沒有關注實際需求,像我們的美工區范圍較為狹窄,在實際的活動過程中難以有效開展美工活動,受到了場地的極大限制。
1.2區域活動環境單一,投放材料盲目:投放材料在區域活動中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材料的豐富性與所體現的層次性是我們開展活動內容的核心,也是幫助幼兒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實際的活動區域中,投放材料出現了盲目性的問題,其中包括投放材料的單一性以及投放材料內容的周期過長等問題。投放材料的單一性主要是指活動區域所投放的材料不能滿足不同階段幼兒發展的需求,如在中班時期,幼兒們對于益智開發的活動材料要求相比于小班來說將會提升一個層次,為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們準備著相同的活動材料將會使孩子們的興致缺失,打擊孩子們的活動積極性,不利于活動區域的開展和延續?;顒訁^域內投放材料沒有及時的更新也是存在著的一個問題,尤其是閱讀區內的書籍內容,長期讓孩子們閱讀同樣的書籍會使孩子們失去基本的閱讀興趣,不定期地投放一些新鮮的有趣的材料有利于調動孩子們閱讀的積極性,幫助孩子們養成不斷探索發現新書籍的習慣,從而使得孩子們能夠對活動區域始終充滿熱情。
1.3幼兒教師在區域活動中自身定位的`模糊化:在活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應當是引導孩子們順利進行活動過程的角色,然而在實際的活動過程中,教師往往會主動地參與到孩子們的活動中去,有意識地加快促進孩子們的活動進度或是干涉孩子們的活動內容,使得孩子們按照教師已形成的成人思維進行活動的開展,并不能完全地發揮自身的主動性。教師有時候甚至會強制性地干預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角色分配,這樣不利于孩子們團體合作的意識形成,容易將自身的發展定位固定下來,而失去了挖掘自身發展可能性的機會,同時也不利于團體合作的過程。在一個團體合作的過程中,孩子們如果一味地聽從教師的安排,自身缺乏團隊的磨合與聯系,不利于自身的發展。
2改善和優化中班區域活動現狀的對策和措施。
2.1針對性設計中班區域活動開展方案:在中班區域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性在其中的滲透與聯系,使得孩子們在活動中獲得收獲。這就要求教師們在開展區域活動之前要明確此次活動的內容及計劃,有計劃性地建設活動方案,立足于孩子們的角度上,感受此次區域活動帶給孩子們的收獲和感受,幫助孩子們在活動中收獲成長。除此之外,教師應當注重關注不同發展階段孩子們的活動需求,依據不同的成長階段建立不同的活動形式,從而能夠充分地調動孩子們的活動積極性,與區域活動更加契合,從而大大地提升了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同時,在設計中班區域活動開展方案中,教師應當充分關注孩子們不用的性格特點與教育方向,注重個性差異化教育,給予不同的孩子以不同的活動方向,幫助孩子們充分挖掘自己,在活動中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
2.2豐富提升中班活動區域投放材料:豐富提升中班活動區域投放材料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個注重投放材料的多樣化,而是縮短投放材料的展示時間,進行不定期的更換。多樣化投放主要體現在對不同發展階段幼兒需求的關注以及對個性化發展的重點關注,簡單來說,活動區域的資料投放需求充分滿足不同幼兒不同發展階段的各方面發展需求,以益智區為例,益智區內需要投放小、中、大班不同階段幼兒所需的益智工具,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幼兒的個性需求,設立多樣化的益智工具,使得不用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所學的活動材料。除了不定期更換活動材料內容之外,教師應當充分挖掘活動材料內在的功能豐富性,發揮活動材料不同的活動功能,使得孩子們在不同的場合對活動材料進行不同的發揮和應用,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創新思維,幫助孩子們多樣化思維方式的建立。除此以外,活動區域內部的陳設和設施可以進行不定期的更換,例如改變不同功能區內物品的擺放位置,改變不同的區域色彩,更新美工區工具等等,在更換的過程中應當充分但考慮到孩子們的發展需求,這樣的活動區域建設能夠幫助孩子們始終保持一種對未知和渴求以及對創新思維的發散。
2.3教師自身引導覺悟的提升及角色的合理扮演:教師在幼兒活動過程中應當減少強制性地設置,而是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逐步引導孩子們自己尋找不同的活動解決方式和開展形式。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們應當在活動中充分關注孩子們個性化的差異展現,了解和挖掘不同孩子的個性特點,并且逐步認識到不同孩子的發展可能性,在適時的機會加以引導,幫助孩子們不斷認識自己、發展自己。興趣是教師所需關注的重點內容,發現孩子們對于某個活動內容的興趣有利于對孩子們的進一步培養,在發現孩子們興趣的基礎之上進行活動的導向,發展孩子們不同方向的能力,從而幫助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活動內容及自我發展的樂趣。
3總結。
總的來說,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到區域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教育方法和形式,使得孩子們在區域活動中收獲知識與成長,并且感受到活動的樂趣,幫助孩子們更加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發展學習與指南》(解讀rml.北京)2013。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3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