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報告,我們可以系統地整理和概括所做的工作,提煉出關鍵點。在寫報告之前,可以參考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借鑒其寫作風格和結構。通過閱讀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不同作者在撰寫報告時的個人風格和特點。
回顧我省林業站建設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一是1956年至1987年的緩慢發展階段。為適應林業建設需要,我省于1956年開始在重點林區設置區、鄉(鎮)林業站,但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到1987年底,林業站只有551個,職工僅1995人。
二是1988年至1992年的快速發展階段。1988年原國家林業部將林業站建設作為林業改革重要任務之一,提出利用3~5年時間把區、鄉(鎮)林業站建設好。我省即把建站設員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林業站建設步伐加快,發展迅速。截止1992年,全省已建有林業站1095個(占鄉鎮總數的61%),站員4006人,其中正式職工2627人。
三是1993年以來的標準化建設階段。1993年6月,全省林業站工作會議在東至縣召開,研究和部署林業站開展標準化建設,標志著我省開始了以核定林業站機構編制,提高隊伍素質,加強站房、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和制度、圖表及檔案管理建設為中心;以強化林業社會化服務職能,加快林業站自身經濟建設及廉政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林業站標準化建設階段。在這一階段,我省緊緊圍繞林業站標準化建設這根主線,鞏固和完善前期建站成果,發揮林業站的多項職能作用,為實現“五八”造林綠化規劃、林業第二次創業和綠色長廊工程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在正全力投入到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之中。
據調查統計,目前全省保留單獨設立的基層林業站有806個,在農林水綜合站加掛林業站牌子的掛牌林業站301個,另有綜合站284個。全省各類站共定林業人員編制4001人,實有林業正式職工4517人。截止目前,全省已經有76個縣(市、區)獲得了國家林業部(局)確認的林業站標準化建設“合格縣”稱號。
(一)林業站機構不穩定。
據摸底調查,從總體上看,目前我省山區及重點丘陵、*原區基層林業站機構較為穩定。21個山區縣基本上以鄉鎮設立林業站,其它重點丘陵、*原區縣多以2~6個鄉鎮設立林業中心站或在重點林業鄉鎮設立林業站。而在一般*原區和丘陵區,如阜陽、亳州、合肥、蚌埠和淮北市的全部或者大部縣(市、區)均為設立綜合站;巢湖、安慶、六安、滁州市等的一些縣(市、區)多為在綜合站的基礎上加掛林業站牌。全省單獨設立806個林業站,較2000年底全省已建的1313個林業站縮減了39%。
形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在于,自1992年開展撤區并鄉及鄉鎮機構改革以來,我省林業站就一直受到“撤并”的影響。2000年9月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后,各地又開始撤并林業站機構,下放林業站管理權限,大幅度裁減林業站人員。據統計,到改革后第一年,也是最嚴重時的2001年底,全省實有基層林業站723個(較2000年縮減45%),落實核定林業站編制3035人(較2000年縮減43%,占省編委核定全省林業站編制數的52%),實有職工3221人(較2000年縮減39%)。與國家加快林業發展的形勢,與多項林業重點工程實施的實際需要不相適應。林業站機構的不健全、不完善、不穩定難以保證各項林業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
(二)人員編制少,事業經費難落實。
本次調查,各地均反映林業站人員編制少,且多數山區縣林業站人員事業經費不能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實行全額撥款,加重了林業部門的經費壓力。如靈璧縣有21個鄉鎮,設立6個中心站,核定編制才18人;寧國市是我省重點山區縣,全市19個鄉鎮辦均單獨設置了林業站,核實編制113人,站均人,而該市有林業用地面積275萬畝,站人均萬畝。金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430多萬畝,全縣29個鄉鎮林業站,只核實編制89人,站均人,人均林用地面積近5萬畝。都與《安徽省鄉鎮林業工作站人員編制標準(試行)》中山區鄉鎮站編制基數為3人,每萬畝林業用地增編1人的規定要求有較大出入。
又如重點山區縣休寧縣,全縣39個林業站,定編128人,站均編制只有人。而且,該縣林業站事業經費得不到保證??h財政每年總體上劃撥給縣林業局的事業經費只有42萬元。導致該縣32名農民技術員(包括從社會上招收的“林政員”、“林管員”和“林業基金代征員”),1997年參加了黃山市人事、林業部門聯合組織的考試、考核,被擇優聘用;2001年又參加機構改革中的考試、考核競爭上崗,身份雖已解決,但其工資等待遇卻一直不能兌現。近幾年來,不時有*發生。類似的情況在績溪、岳西、潛山、霍山、金寨等縣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據摸底調查統計,全省各類站共核定林業人員編制4001人,其中,單獨設立林業站的59個縣(市、區)設立780個林業站(注:還有濉溪、肥東、無為等縣少數鄉鎮設有林業站,多數鄉鎮為綜合站,故未計其中),下達編制3033人,站均人;有18個縣(市、區)設立301個掛牌林業站,下達編制666人,站均人;其它302個編制多屬綜合站中落實林業人員。全省各類站實有林業正式職工中還有23%的.人員事業費未列入縣級財政預算。
(三)管理體制不順,林業站職工待遇低。
目前全省基層林業站管理體制多種多樣。據調查,全省有35個縣(市、區)483個林業站“三權”在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實行以條為主的管理體制。主要分布在山區縣和設立林業中心站的縣;有23個縣(市、區)157個林業站和89個掛牌林業站實行雙重領導;還有20個縣(市、區)148個林業站和212個掛牌林業站,18個縣(市、區)18個林業站和284個綜合站實行以塊為主的管理體制。
金寨、青陽、桐城、埇橋、蕭縣、濉溪等縣(市、區)普遍反映,由于林業站現屬鄉鎮以塊為主的管理,存在下列弊端:
二是林業站職工待遇低,工資福利難保證;
三是森林資源管理失控;
四是造林質量難保證;
五是林業主管部門落實任務不暢等等。
同時,多年來一些地方將林業站“三權”下放與收回幾經反復,動搖了基層林業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如在工資兌現上,林業站“三權”下放的青陽縣,廟前鄉財政只撥給林業站基本工資(占70%)的80%,而浮動工資(占30%)、123元津貼工資等一概不發,林業站職工在家扎大掃把賣,每月只能勉強兌現基本工資。
與此同時,省林業廳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市級和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內也沒有統一的專門的林業站管理機構。林業站管理的職能分散在辦公室(人秘股)、林業站(造林科)、資源科(股)、技術推廣中心等部門。省、市、縣三級林業站主管部門的管理體系也有待理順與加強。
(一)山區農民返貧因素控制難。
由于自然災害抵御難,一大批農戶因災返貧,需再次納入搬遷扶貧范圍;主勞多病致富難,鄉鎮扶貧工作調研報告。據統計監測,由于經濟條件所限,農村主要勞動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療,造成返貧的有309戶、1083人。
(二)高山農業支柱產業形成難。
**鎮海拔高,農田分布在高山上,全鎮群眾沿襲著以種糧為主的傳統生產模式,經濟林園面積狹校使得一方面支柱產業科學定位難。高山地區受自然條件和市場發展的影響,尚未尋求到穩定增收的支柱產業;二方面支柱產業規模經營難。高山地區糧經兼作,且多經品種繁雜,要形成產業格局,需要大量的資金、物資,僅靠本地農民現有經濟實力難以面對和承受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三方面,高山支柱產業產品銷售難。高山地區基礎設施薄弱,嚴重制約了產業帶的形成,因此,要謀求產業的發展尚需圍繞基地,加速公路、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
(三)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難。
由于我鎮自然環境惡劣,居住在高寒、偏遠的農民生產生活異常艱苦。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效益低。據統計全鎮還有9個自然村不通公路,要修通這公里路需投資萬元以上;解決人畜飲水困難需投資50萬元以上,且投入量大而產出率低。二是農業實用技術推廣難。由于受到打工經濟的影響,中青年農民大多外出打工,新型農業實用技術推廣難度大,從而阻礙了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
(四)隱蔽性返貧因素難以控制和扶持。
一是受人口素質的影響,對農產品銷售市場缺乏科學定位,生產經營適得其反,血本無歸形成的貧困。二是災害重建、規模發展至收益過渡期間形成的貧困。對于這兩種致貧因素,難以認定扶持范圍和標準,既使配套了相應政策也難以到位。
(五)階段性外出務工人員過多導致農村勞動力暫時缺乏。
在非農忙季節,各村主要勞動力(18—50周歲勞動力)外出比例非常高,在短期內,這種勞務輸出的確給其家庭帶來一定的收入,但卻使得一些財政扶貧資金項目難以實施,生產生活條件得不到改善,長期制約了農村社會經濟發展。
(六)扶貧資金投向范圍偏小。
貧困村分類有利于政府對扶貧開發進行分批引導,確保資金投向實現整體(整村)公平,但以“一類、二類”作為資金投向的“導航器”有時難以實現各村的協調發展,扶貧開發在一定時期內顯得力度不夠,范圍不廣。
三、思路與對策。
經過“八七”扶貧攻堅,全鎮扶貧開發工作的發展方向已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發生了新的變革。主要表現在:扶貧主體已由政府主導向全社會參與扶貧發展;扶貧方式已由救濟式扶貧向開發式扶貧發展;扶貧開發的范圍已由就地開發向異地開發發展;扶貧開發戰略已由分散扶持向集中扶持發展。在重點貧困村,我們主張實施整村推進的扶貧方式。
(一)嚴肅政策,鎖定對象,突出重點區域。
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要進一步嚴格各項扶貧開發政策,突出扶貧開發的主體地位。一是要切實抓好扶貧開發政策的落實,讓貧困農民享受政策,得到實惠,得到發展;二是要進一步鎖定貧困村和貧困對象。以6個重點村1608個貧困對象為主戰場,突出工作重點,明確工作對象和范圍;三是認真實施規劃與管理,工作報告《鄉鎮扶貧工作調研報告》。要進一步充實、完善規劃,維護規劃的法律性、科學性、嚴肅性,要切實做到“計劃圍繞規劃下。,項目按照規劃做,資金隨著規劃走”。
(二)量化標準,把握質量,突出重點項目。
第一,狠抓產業基地建設。一是大力調整結構,抓好貧困農戶的產業基地建設。按照全鎮產業布局,應著重加強貧困農戶的產業規劃及發展工作,通過幾年努力使貧困農戶人均支柱產業達到畝以上;二是切實抓好以畜禽為主的養殖業發展。合理調整畜牧業內部結構,鞏固引種成果,提高優質畜禽出欄比例,建立優質商品豬、羊、牛、家禽等生產基地,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抓住西部開發的大好機遇,積極培育養殖大戶,在政策、資金、技術、信息、服務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讓大戶引導、帶動貧困戶發展,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三是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特色經濟。對于產業優勢較弱的貧困地區,應立足于本地特色,面向市場,挖掘本地土特新奇產品,走小而精、特而優之路,使之成為農民增收的一條新門路。
第二,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治本措施。一是堅持按照農業產業化、優化社區結構、效益優先的原則,加快扶貧公路建設步伐,在確保實現村村通公路的基礎上,提高村通公路的通達能力;二是切實抓好水利設施建設,解決貧困農戶的飲水困難,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三是加強基礎設施質量監管,鞏固建設成果,確保一次建成,永久受益。
第三,大力推進旅游扶貧。大力實施“旅游興鎮”戰略,充分利用上郎德村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積極探索文化旅游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的新思路、新方法。以下郎德村、“銅鼓之鄉”烏流村、“蘆笙之鄉”南猛村等人文景觀為依托,擴大經營規模和就業崗位,覆蓋貧困地區農民,拉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三)科學分析,宏觀決策,做好扶貧工作。
第一,要構筑抗災救災、扼制返貧,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一是政要把抗大災的準備工作力爭做到萬無一失,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二是扶貧、民政、衛生、財政、水電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做好現場監測調查,確保原始記錄的真實性、合理性、合法性,并且準確及時的匯總相關資料,并區分不同情況進行分類,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出臺政策提供切實有效的依據,力爭做到貼近于現實,貼心于人民。
第二,宏觀調控,微觀政策。在抗災扼貧工作中要把握大局,注重方略。一是產業規模拓展要根據市場狀況,由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科學設計、捆-綁資金、集中財力、整體推進”;二是配套政策宜實、宜細、宜操作、宜落實。對于受產業調整影響,過渡期貧困現象要制定區域產業發展新政策;對于因災(自然災害、疫災)影響而返貧的要集中資金、加大投入、一步到位、不留后患;對因主勞多病而導致返貧的要采取政府扶持,社會幫扶相結合的政策措施,注重扶智力、志氣,輔以適當錢物,著力發展產業,特殊安排就業。
第三,落實責任,逐個擊破。要竭力想方設法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改善返貧人口的物質文化生活環境。在實際工作中,一是民政、財政、扶貧、土管、林業、農業、公安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并各負其責,各司其職;二是針對不同返貧對象,由政府主導、社會幫扶、農戶自籌、親友饋贈,使之在一、二年內恢復原氣,擠入解決溫飽的行列;三是特殊情況要特殊照顧。各主管部門要放寬受災貧困戶用地、用林等政策,適當免收費用;優先配備生產生活用地和經濟林園,滿足生產資料的供應;各類企事業單位要放寬招工條件,予以照顧。共同營造全社會抗爭貧困,消除貧困的良好的氛圍。
根據李憲生*關于做大做強陽邏物流業,把陽邏建設成輻射中部六省的武漢東部“橋頭堡”的指示精神,特擬訂陽邏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調研工作方案如下:
全面了解陽邏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現狀,客觀分析陽邏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準確把握發展現代物流業所面臨的機遇,借鑒發達地區物流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科學編制陽邏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研究制定陽邏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方案,加快陽邏現代物流業發展。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陽邏港口物流業可持續發展;
(三)以《陽邏新城總體規劃》為指導,以現有物流企業發展規劃為基礎,依托市區已有研究成果,制定扶持政策,整合港口資源,完善配套設施,規范市場秩序,努力為陽邏現代物流業發展創造條件。
(一)聘請吳玉梅、王炳炎為顧問。
(二)成立由區人民*區長王世益任組長,區人民*副區長易曉、陽邏開發辦副主任桂新民、陽邏開發辦副主任兼陽邏街黨工委*魏久明、區*主任王建生任副組長,區人民*辦公室,區*、經貿委,區農業局、水務局、交通局、國土局(規劃局)、科技局、_、*、*,陽邏開發區財政分局、國土分局,陽邏開發辦秘書處、發展研究處、招商處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陽邏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研究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王建生兼任辦公室主任,高志寶、易斌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在武湖二泵站辦公。
(三)聘請武漢理工大學物流管理系教授徐章一,市*物流處處長王強,市商委商業發展改革處處長易曉飛,市經濟研究所杜濤、施雯組成工作指導組。
(一)開展專題調研。
1.陽邏交通基礎設施及貨物運輸的情況、問題;
2.陽邏港、陽邏物流企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
3.陽邏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政策環境和配套設施建設的情況;
4.陽邏產業發展現狀和周邊地區產業布局及發展趨勢。
(二)編寫發展規劃。
聘請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陶德馨教授等物流專家、學者編寫陽邏物流業發展規劃。
(三)舉行專題座談。
召開物流相關企業、市區相關職能部門、物流專家學者參加的專題座談會。
(四)外出考察學習。
組織發展戰略方案起草人員到大連、成都、重慶等現代物流業發展較好的地區學習考察。
(五)組織起草方案。
起草發展戰略方案,征求意見并組織論證,制作規劃圖。
(一)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高度重視,指定分管責任人,深度參與,積極做好此項工作。
(二)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責任分解表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積極主動,協調配合,確保高質量地完成各自的任務。
(三)陽邏開發區財政分局負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確保所需經費到位。
xx年我鎮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工業支撐、項目帶動、農業增效、城鎮提升、民生改善、社會穩定”主線,圍繞上述目標,20xx年將重點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三是積極推進建龍公司投資5億元的大棒材項目落地開工。
加快生華礦業集團實質性整合,幫助企業盡快完成礦權過戶手續審批等工作;繼續推進博信礦業公司與帥寶礦業公司整合重組,使其整合建材礦山企業達到4家,并加快帥寶礦業一期工程建設,使企業年產200萬噸石子生產線項目盡快竣工投產;大力扶持國大礦業、平安礦業公司發展,實現年產原煤40萬噸、鐵精粉5萬噸目標;做大做強果品加工企業,支持市級龍頭企業三興食品有限公司3000噸果丹皮擴建項目前期工作,不斷提高企業產能和效益水平。
一是大力推進造林栽果。在完成今年造林栽果苗木補植、檢查驗收的基礎上,繼續加強宣傳與指導,做好20xx年造林栽果摸底調查、地塊規劃設計以及苗木統計、調運、栽植等基礎性工作,完成13個行政村、2000畝造林栽果任務,同時謀劃果園水利配套等設施建設。
二是穩步推進扶貧開發。加強與省國富投資集團、市僑聯等扶貧部門的聯系,并取得縣扶貧辦支持,圍繞產業扶貧、市場化運作模式,以發展林果、藥材種植為主,推進八道河、撥東兩個村扶貧開發進程,爭取早農民早日脫貧致富。同時啟動實施白毛甸子村扶貧開發,年內完成扶貧規劃制定、上報以及貧困戶、五保戶信息錄入等基礎性工作,并發展規?;B殖戶30戶。
一是積極開展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以“四清”、“四化”為重點,啟動實施國道112線、縣級路半苗線沿線的蕎麥嶺、水泉甸子、土城頭、平安堡等6個村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制定和落實好規劃,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改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
二是做好環境與大汽污染治理工作。支持建龍公司實施投資2億元的排放設施改造項目,減少大氣污染;加大對柳河周邊非法采砂、公路沿線粉煤廠和群眾私自焚燒秸稈行為的整治力度,最大限度減少工業和生活污染,有效改善鎮區空氣質量。
認真落實好省、市、縣各項惠農政策,保證種糧直補、退耕還林等各項惠農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戶;認真做好農村低保、重大醫療救助等工作,確保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狠抓安全生產、防火防汛、社會維穩、食品藥品安全、計劃生育、文教衛生等社會事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抽調鎮村干部,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承平高速、京沈客專、電力22萬伏3條過境線路涉及的征占補償工作,特別是對需征占的礦山及早研判,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不出現在的突發事件,為項目如期施工提供保證。
鄉鎮街道是我國*體系中最基層的*機關,同人民群眾的接觸最經常,聯系最直接,是行使管理職能、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陣地。在“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今天,切實抓好鄉鎮依法行政工作,對樹立維護基層*的良好形象,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改善機關作風,提高辦事效能,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農村行政機關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言代法、以權壓法、貪贓枉法等侵權現象仍然存在,因此調查分析當前農村依法行政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推進鄉鎮和村組依法行政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為此我們在市委黨校的組織下成立了一個鄉鎮依法行政工作調研組,每兩人一組,分四個小組,通過查閱資料、問卷走訪等形式對全市近幾年來農村依法行政工作進行了為期10天的調查,將400份的問卷調查表發放到鄉鎮街道行政管理相對人和農村居民手中,由各類調查對象對我市鄉鎮街道在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市地處黃河上游、隴中腹部,黃土高原和騰格里沙漠過渡地帶,東鄰寧夏,南連定西,西界蘭州并接河西走廊,北靠內蒙。東西寬公里,南北長公里??偯娣e萬*方公里,占甘肅總面積的?,F轄會寧、靖遠、景泰三縣和白銀、*川兩區,共有56個鄉,18個鎮,10個街道辦事處。全市農業人口萬,土地面積萬*方公里,耕地面積452萬畝。共有各類鄉鎮企業750家,其中工業企業50家,形成固定資產億元。全市小城鎮總數已達19個。
全市鄉鎮機構含黨委、*、人大、紀委、武裝、財政、計生、林業、農技農經、國土資源、水利水保、畜牧、郵電、民政、文化、廣播電視、學校、衛生院、派出所、信用社、司法、法庭等組織,共有名在職干部職工,其中鄉鎮街道機關工作人員人;共有778個村民委(社區)個村民小組,村“兩委”干部人、村小組干部人。
近年來,各鄉鎮街道依法行政工作堅持以*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貫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五年規劃》為主線,緊緊圍繞并服務于市縣工作大局,在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行政復議、依法行政宣傳教育培訓、規范性文件審查備案、行政執法監督檢查、政務公開等方面下功夫,共梳理審核各行政執法機關執法依據50個,確認行政許可207項、行政處罰3322項、行政收費56項、行政強制154項、行政確認12項、行政裁決1項、其他具體行政行為193項,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行政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依法辦事的機制基本形成,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促進了各項法律、法規的全面正確的實施。
(一)法律宣傳不到位,效果不顯著。
通過“三五”、“四五”和“五五”普法宣傳,廣大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趨向提高,懂法、用法、守法有了初步成效。但問卷表明85%群眾認為普法宣傳效果不明顯,依法行政的理念沒有真正深入人心。一是鄉鎮村組對法制宣傳的內容沒有明確的界定,個別鄉鎮出現“三多三少”現象,即講重要性多,講具體內容少;講原則性多,講具體方法少;講具體要求多,講具體落實少,宣傳工作沒有系統性。二是普法學習“上熱下冷”問題極為突出,弱化趨勢十分明顯。表現為認識弱化,許多農民認為普法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自覺性弱化,農民缺乏學法的自覺性;方法手段弱化,普法學習節奏慢,效率低。
(二)鄉鎮和村組干部法律意識淡薄,行政行為不規范當前,在鄉鎮35周歲以上的工作人員中,全日制大專院校畢業的人員相對較少,而大量的鄉鎮干部都是高中以下學歷,他們在個人素質鍛煉方面相對要欠缺些,對法律知識的學習也僅限于短期的培訓,而法律是成系統、成體系的博大精深的,僅僅依靠短期的突擊培訓是難以吸收、消化和具體操作的。這樣,自身素質的不足,加上客觀上學習深度的不夠,淺嘗輒止,造成了鄉鎮執法主體“依法”行政的先天殘缺,暴露出了行政執法人員尤其是基層行政執法人員法律意識弱化,依法行政意識不高,行政違法現象時有發生。一是部分鄉鎮領導對依法行政的認識不夠。他們思想上,重人治輕法治;工作中,喜歡憑主觀臆斷下命令,不愿按法律規定去辦事,致使有些行政行為不合法,造成工作失誤。個別領導,為了單位,甚至個人的利益,重罰輕管,以罰代法,對違法行為不聞不問,包庇縱容,對正常的執法橫加干涉。二是少數行政執法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問卷顯示有85%群眾認為基層干部有侵權行為,他們在工作中以權謀私,知法犯法,濫用權力,以權易錢,損害了執法機關的聲譽,在群眾中影響很壞。。三是有些基層干部個人素質欠缺,對自己要求不高,只求工作上過得去,*時做一些違法的活動,如賭博、謀取私利、挪用公款等事件。四是當前大多數行政工作人員受我國重實體輕程序的法律傳統的影響,在執法過程中也往往重結果輕過程。程序是執法公正的基本保障。問卷顯示92%鄉鎮村組干部認為在具體行政過程中普遍存在一個程序違法的問題。比如在計劃生育違育費的征收過程中就存在這樣的問題,一般都是先收費,然后補充完善相關的法律程序,當然這也是作為違育對象最能接受的方式,他們認為如果按照法律程序依法征收就是對自己過不去,表示反感,不理解,甚至不配合。
(三)農村群眾法律知識貧乏,*意識不強。
隴東鎮文化站規模約300㎡,分別設有:書報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文體活動室、娛樂室辦公室、管理用房等。目前有電腦5臺、投影儀1臺、音響1套、電視2臺、藏書2500余冊,配有2名兼職人員。近年來,通過災后重建等項目,大力實施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切實改善了我鎮綜合文化站的硬件設施建設,增強了鄉鎮綜合文化站的運行活力,提高了鄉鎮綜合文化站的服務水平。
(一)我鎮綜合文化站于20xx年初正式向公眾全部免費開放。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所有免費開放項目實現規章制度健全,服務內容明確,保障機制完善。鎮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包括:書報刊閱覽室室、電子閱覽室、多功能活動廳、娛樂活動室等;普及性的文化藝術輔導培訓、時政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培訓基層隊伍和業余文藝骨干等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健全并免費提供。建立免費服務公示、預告制度。所有免費開放場所都要建立免費開放公示制度,在顯著位置公示免費開放的管理辦法、政策措施、服務項目、開放時間、觀眾須知等制度。開放時間為每周不低于40小時。
(二)工作要求:一是加強領導,強化宣傳。為進一步推動免費開放工作的深入開展,建立免費開放工作機制。通過發放宣傳單、張貼宣傳海報、召開會議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擴大免費開放的公眾知曉率,吸引廣大群眾走進文化場所,為免費開放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二是明確責任,狠抓落實。我鎮安排一名副鎮長分管文化工作,由綜合文化站站長具體負責文化站日常工作,切實做到周密計劃,科學安排,合理分工,責任到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緊扣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做到三個結合:把免費開放工作與當前重點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與文化站工作緊密結合進來,與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緊密結合起來,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克服困難,積極創造條件,確保免費開放工作任務按期圓滿完成。三是加強管理,制定措施。我鎮制定完善了《隴東鎮綜合文化站管理制度》,圍繞基本文化服務功能,創新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形式、手段,開展流動服務,向基層延伸公共文化服務,拓展服務領域。在實現均等普惠的基礎上,逐步增設個性化服務,重點加強對未成年人、老年人、退休職工等特殊人群的對象化服務。切實做好免費開放的前期準備工作,充分考慮免費開放后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和問題,制定切實可行、嚴謹細致的免費開放工作方案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完善應急處置機制,確保免費開放后的公眾安全、資源安全、設施設備及安保消防安全。四是加強監管,提高服務水平。我鎮在上級文化部門的指導、督促下做好免費開放工作,并對綜合文化站實施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考評,對免費開放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及時溝通、協調并切實幫助解決。
從調研反映的情況來看,雖然我鎮綜合文化站工程建設步伐較快,管理也逐步走上規范化道路,但仍存在管理水平不夠高、發揮作用不明顯、專職人員不到位、活動開展不主動等問題。突出體現在:
(一)文化站的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后,由于缺乏人員編制,管理人員大多兼職,不能全心身心投入到文化站工作上來,文化站管理的穩定性和開放時間受到了限制,不能發揮其功能作用,不能滿足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站管理人員大都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文化站管理規范化程度不高。
(二)文化站的作用需要進一步發揮。文化站都配備了電腦、書柜、桌椅、打印機等辦公設備,上千冊圖書等。文化站設置了“四室一廳”: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室、圖書閱覽室、辦公室和多功能活動廳,無論是從功能、結構還是硬件、軟件上都能滿足鄉鎮文化站的基本需求,但沒有專人的維護管理、有效利用,這些資源必將浪費,違背了建設此項工程的初衷。
(三)文化站的長效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鄉鎮綜合文化站建成后,如果不能及時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使文化站管理走上規范化道路,就勢必會使這項“民心工程”變為“政績工程”。各級應對文化站后期運行維護給予經費支持,安排人員編制,配備專職人員管理,給予相應的工作報酬或補貼,同時在文化站開展文化活動、設備更新維護方面安排經費,確保文化站的正常運作。
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是一項長期的文化建設工程,必須統籌規劃、科學實施、建管用并重,扎實推進。
一要加強培訓,在文化站人員業務素質上有提高。文化站管理人員大多兼職,各鄉鎮應與編制、人事部門積極聯系,通過公開招聘方式聘任文化站站長和專職工作人員,在工資待遇、社會保險等方面給保障。同時,進行上崗培訓、定期考核,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能力。
二要加大投入,在文化站建管資金上有保障。文化站是基層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關鍵,必須加大文化站建設資金和運行維護資金的投入。各級應建立相應的扶持資金,鄉鎮應將文化站運行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要建好、用好、管好文化站,使文化站各種文化資源不斷更新,滿足農民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三要嚴格管理,在提高文化站利用率上下功夫。要抓好管理這一關鍵環節,鞏固建設成果。鄉鎮綜合文化站要發揮其陣地作用,強化服務職能,在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文化下鄉、圖書借閱、培訓指導等常規文化活動的基礎上,在節慶日、農閑時節,利用基礎設施優勢開展大中型文化活動,并組織開展文藝賽事、健身文體活動以及流動文化服務等,讓群眾就近、方便地參加各種群眾文化活動,多層次、多形式地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有讓鄉鎮綜合文化站切實發揮作用,讓農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才能真正保持文化站的生命力。
四要完善考核管理制度。明確鄉鎮政府和上級文化部門的相關責任,建立年度目標考核體制,以靜態考核與動態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鄉鎮文化工作進行綜合評定,將考評結果與鄉鎮領導的工作業績晉升考核緊密結合;鄉鎮政府要建立規范長效的文化站工作管理制度,確保鄉鎮文化站每天向群眾開放,定期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充分發揮文化站職能;要強化文化主管部門對鄉鎮文化站的業務指導職能,在因地制宜地制定農村文化建設規劃,加強分類指導,落實政策措施,提高業務工作水平等方面切實負起責任。
五要優化文化站隊伍建設。要切實保證鄉鎮文化站人員應有編制,確保專人專職專用,杜絕隨意挪用現象;同時引入競爭機制,積極引進具有文藝特長、熱愛文化事業的專業人才充實隊伍;可根據實際情況,發展農村編外文化隊伍,發動當地有文化熱情的“農村文化帶頭人”參與到鄉鎮文化工作中;要定期開展文化站從業人員培訓,切實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職業操守、業務能力,努力在全縣建立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業務精的農村基層文化干部隊伍。
我市目前農村婦女組織覆蓋率已達100%。全市共有農村婦代會127個,婦女小組482個,村級婦女干部494人。
近年來我市加大了基層婦女組織建設的工作力度,在組織發展、工作方式、隊伍建設、陣地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目前我市農村基層婦女組織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婦女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推進婦女發展,通過有效的工作載體為婦女在更高層次、更廣泛領域參與經濟社會發展搭建平臺。
1、關注熱點,在重大戰略上切入。婦女工作必須圍繞各級黨委戰略部署主動跟進,工作要與黨委、政府決策同向同為。利用婦女創業就業小額擔保貼息貸款,在發展農村經濟上形成興一家、帶一村、興一業、富一方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半邊天”擎起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
2、抓住重點,在中心工作上立足。圍繞中心開展工作是婦聯工作一貫遵循的原則,農村婦女組織要主動跟進新農村建設步伐,順應現代農業發展。建立“兩支隊伍”,即建立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過硬的基層婦女干部隊伍,建立一支婦女科技致富帶頭人隊伍。抓好“一個培訓”,即加大對農村婦女的科技培訓力度,提高廣大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的能力。
3、聚焦難點,在關注民生上定位?!案┫率穷^牛,為婦女群眾鞠躬盡瘁,撐開是把傘,為婦女姐妹遮風擋雨”。服務廣大婦女群眾是婦聯組織的血脈之源、立身之本。協助黨和政府多做穩人心、暖人心、得人心、聚人心的工作是新時期基層婦女工作的重要內容?;鶎計D聯組織要切實履行橋梁和紐帶職責,聽民聲、察民情、體民意,用最大的努力把黨的關懷和溫暖帶到弱勢婦女兒童身邊!
為了更好地籌劃好××區慈善建設工作,我局經區領導同意,于10月30日組成考察組趕赴××市××縣考察慈善工作,現就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縣地處××東南部,××東北部,是千里贛江的發源地,因環山多石,聳峙如城而得名。全縣總面積為1581.53平方公里,轄5鎮5鄉131個行政村,9個城區居委會,總人口30.61萬,其中農業人口25.9萬,是一個經濟欠發達山區農業縣。成立了慈善會,來,累計接受縣內外各方捐贈款物及慈善項目資金1498萬余元,救助困難群眾5萬余人次,實施慈善項目36個,為慈善事業穩步發展夯實了基礎,為××縣經濟社會的文秘雜燴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多次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和獎勵,多年被評為省、市先進社會團體。年,××縣慈善會劉水蘭會長被中華慈善大會評為全國優秀慈善工作者,2012年8月××縣慈善會再次被中華慈善總會評為先進單位。
二、成功經驗。
慈善工作是一項社會工作,要想起好步,開好頭,必須得到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從而,才能推動慈善事業的長足發展。
(一)選一個好的“當家人”?!痢量h的慈善會成立于19,慈善工作真正開展是從xx年開始的,當時,由縣委、縣政府領導出面請出熱心慈善公益事業的退休縣領導,擔任慈善會會長。
(二)必須依靠行政推力?!痢量h慈善會工作人員勤于向縣領導匯報慈善工作,讓縣領導從層面上了解慈善、重視慈善、參與慈善。以政府名義下發有關慈善政策性文件,并通過媒體,報刊、電臺、宣傳慈善。
(三)選擇一幫好的隊伍?!痢量h慈善會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除選好“當家人”以外,還要在社會不同層面上選好威望高,公信力強,愿意參與慈善事業的企業家、退休干部和社會知名人士擔任副會長或成為會員。另外,由縣里面通過公開選拔,給了3個全額撥款的事業編制的專職慈善工作人員。同時,給予了2萬元的辦公經費,并配備了工作專用車。
(四)認真做好慈善捐贈項目。為了增強慈善事業的公信力,讓每一筆捐贈款物發送到困難群體和個人手中,一是結合實際扎實做好各類慈善項目且匯編成冊,隨時接受社會捐贈。二是善于對外交流。要多跑,多協調,用真誠換真情,積極爭取募捐資金。三是認真備好慈善資料和項目,隨時接受外界慈善會的募捐。
近些年來,上級黨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使農村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穩步提升,有力保證了各項事業發展,并取得許多明顯成效。當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做法和經驗主要表現在:
一、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經驗。
(一)加強學習教育,不斷轉變干部作風。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黨員干部在線學習、主題教育實踐、先鋒遠程教育學習等,通過學習教育,有效提高了鄉村黨組織班子政治素質和執政水平。特別是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將教育實踐活動與改進農村干部作風結合起來,促進干部作風實現明顯轉變,以優良的作風提升學習實踐活動效果。
(二)黨委議事和決策程序進一步規范。圍繞決策、執行、監督三個重點環節,鄉鎮黨委認真制定完善細則,對議事范圍、議事原則、議事形式以及執行、監督、紀律等進行更加具體的規范,使黨委議事和決策嚴格按規范程序運行,確保了黨委議事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合理化。堅持民主集中原則。尤其涉及“三重一大”問題的決策,嚴格按程序操作,由黨委集體討論決定。鄉黨委負責人做到不搶先發言定調子、不壓制發言堵路子、不強制拍板作決定,在民主集中的基礎上,對重大問題做到有主見不主觀、能果斷不武斷,突出班子的集體領導,充分調動了班子成員的能動性和積極性,營造了和諧氛圍。
(三)按照“抓班子,強隊伍,促發展”的思路,抓好村級班子建設。立足于培植“領頭雁”,將“書記抓,抓書記”作為提升班子凝聚力的核心來抓,著力提升支部書記的自身修養、領導藝術和工作能力。加強軟弱渙散村班子整治,大力解決干不成大事的“軟”班子、村兩委關系不協調的“散”班子、工作慢半拍的“慢”班子的問題,發現村班子力量薄弱及時充實加強,為推進村級組織發展與各項工作提供有力保證。
(四)注重引導和發揮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的先鋒模范作用,依托雙向承諾、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雙培雙帶”、星級創評、流動黨員雙向帶動等黨建載體實踐活動,培養和壯大了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起骨干帶頭作用的先進群體隊伍。
(五)積極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通過建立聯合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整合組織資源、硬件資源和財力資源,大力構建城鄉一體黨建工作新格局,完善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機制,有效加強了城鄉基層黨組織的聯系,改善了基礎設施條件,有力保障了農村黨組織建設。
(六)認真履行管黨職責,嚴格推進黨建工作責任落實。幾年來,鄉黨委始終把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第一職責,牢固樹立“不抓黨建就是失職,抓不好黨建就是不稱職”的觀念,堅持鄉領導班子成員基層黨建聯系點制度,每個班子成員聯系一個村支部或非公有制經濟黨支部,定期到點上指導工作、總結經驗,幫助解決問題;并突出抓責任落實、督查指導、考核激勵,有效促進了鄉村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二、當前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著形勢的發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村干部報酬低,嚴重影響工作積極性。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財力增強,社會各階層收入快速增長,分享發展帶來的成果。與此相反,隨著形勢的變化,村干工作量不斷增加,村干工作量及難度甚至超過了普通正式干部,但村干部平均月工資僅幾百元,和絕大多數社會階層工資反差十分突出。村干部待遇基數低,增長幅度不大,待遇留不住人,后繼乏人。他們工作任務重,沒有多少時間從事家庭經營、農業生產、外出做工等,影響家庭致富,村干普遍深感“經濟上無甜頭、政治上無奔頭、辦事嘗苦頭、工作起來無勁頭”。
(二)農村黨組織缺乏有效約束與調動群眾的手段與方式。過去村集體有“三提留五統籌”可暫時挪用,無錢辦公益事業可搞集資攤派,可以通過扣工分、扣供應糧、調整田地,不聽話就辦學習班或拘留等方式約束群眾,農村黨組織書記在一方之地還算得上一個風光人物??涩F在是以往的基層組織權力都不存在,而法律法規又沒有賦予基層黨組織新的約束群眾方式?,F在的農村干部有人形象地描述:群眾“不批不斗不怕你,有吃有穿不求你,有了問題要找你,解決不了就罵你,你來硬的去告你”,過去是群眾求干部,現在是干部求群眾。當前群眾享受接近絕對的自由,幾乎不受任何約束,政策過于偏右,基層干部處在“上壓下抗”雙層夾板之中,承受雙重壓力,導致基層工作陷入“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無作用”的困境,鄉村決策執行難,上級政策落實難,基礎設施、公益事業與經濟發展推進難,一定程度上,基層組織開展工作接近軟弱無力、半癱瘓狀態。
(三)村級工作機制不健全,影響工作運行。黨支部對村委會的'領導沒有實質內容,對村委會的人事、財務沒有審核否決權,導致黨支部對村委會的領導架空,成為象征性的領導。一些村委會負責人認為自身是村民自治組織、由村民直選,不是組織任命的,在實際工作中可以不服從黨組織領導,加上村兩委職責分工不明、工作制度不健全,容易造成“兩委”班子關系不協調,村黨支部與村委會在工作中“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無法體現,導致班子戰斗力、凝聚力較差,嚴重影響村級工作開展。
(四)村干總體素質有待提高。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形勢的發展,農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特別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強、有經濟頭腦的年輕人紛紛外出,加之,有的存在黨員隊伍的年齡老化現象,選拔村干往往是“筷子中間拔旗桿”,難于找到合適人選。二是村干部待遇低,影響村干部隊伍的穩定,造成一些地方村干隊伍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現象日益突出。三是有的村選舉中因受家族勢力、區域觀念、利益驅動等因素影響,導致選出的一些村干素質不高,有的思想政治素質較差,個人獨斷專行,享樂主義思想嚴重,有的辦事不公、處事不當,優親厚友,從而大大削弱了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五)發展黨員工作相對滯后。長期以來,由于村干工作崗位吸引力低,他們不太看重崗位、珍惜崗位,導致村干開展工作存在一定隨意性,鄉鎮黨委政府無法嚴格要求他們,許多時候只能聽之任之,邊遠鄉鎮尤為突出。在黨員發展上同樣如此,發展的黨員時常出現不是素質較高的,有時沒有將優秀的人才吸收到黨內來。
(六)邊遠農村發展缺乏資金保障,大大降低農村黨組織影響力。由于歷史、地區差別、管理體制等原因,至今許多邊遠村集體經濟仍然是“空殼”。加上邊遠地區政策項目資金投入偏少,許多村組道路、安全飲水、農田水利、學校、鄉村辦公場所建設滯后,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群眾意見大,不滿情緒積累甚多,導致農村黨組織“開展社會服務沒能力,建設公益事業沒財力,干部說話沒氣力”,在群眾中的威信不高。
三、關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建議與思考。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關鍵在黨,要靠基層黨組織帶領群眾去真抓實干、團結奮斗。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的先鋒模范充分發揮,才能把群眾動員組織起來,迅速改變農村落后面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我們認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不斷完善體制,健全各項制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體制是根本性的,體制不順,工作就不能正常運轉。農村工作千頭萬緒,首先就是要完善好工作體制與機制,使基層黨組織更好地發揮領導作用,使基層工作有章可循、有序運轉。
一是進一步完善村兩委議事規則。在不違背黨章的基礎上,要明確規定村級重要財務收支必須經過黨組織審核,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將群眾關注關心的項目建設、公益事業建設、財務支出情況等熱點焦點問題決議與實施結果公開,接受群眾監督;能否修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增加鄉村黨組織可依照一定程序對不和黨組織保持一致的村委會組成人員進行審查、免職;能否取消“村民自治”提法,因為這個主張與事實完全脫節,自從提出“村民自治”以來,從來沒有實行過,現實情況是“村民自治”行不通。健全村黨組織班子民主評議、述職述廉述德制度,健全黨代表常任制、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學習制度,努力促進基層黨組織活動規范化、制度化。要不斷完善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通過優化指標,加大獎懲,嚴格落實,不斷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水平提高。
二是上級黨委要賦予鄉鎮黨委政府對鄉直機關單位的人事、財務管理權?,F在的人都很現實,你手中沒有東西制約他或有求于你,他就不會賣你的賬。鄉鎮黨委對鄉(鎮)直單位沒有人事、財務調配權,鄉(鎮)直單位在工作開展時,就不一定與你步調一致,多數是面同心不同,要么極力回避,更有甚者公開唱反調,這樣的先例并不少見。只有賦予了鄉鎮黨委政府對鄉(鎮)直單位的人事、財務管理權,才能確保在工作開展中,各單位與黨委政府步調一致,同下一盤棋,同唱一首歌,擰成一股繩,形成整體合力。
三法律法規要賦予鄉村黨組織一定的調動與約束群眾的手段與方式。當前群眾享受接近絕對的自由,幾乎不受任何約束,政策過于偏右。因為任何人或群體權利與自由都只能是相對的,如果權利與自由不受約束,肯定會變成一盤散沙。何況廣大群眾素質是非常參差不齊的,實際局面可想而知。群眾中雖然有許多素質高的人,但同樣有許多素質很差的人,這些人對基礎設施與公益事業建設、對鄉村工作等不支持,缺乏大局觀念,只顧一己之利,少數人甚至抵制阻撓公益事業建設。示范引導、說服教育對這些人一般是不起作用的,他們許多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有些人思想狹隘、言語偏極,看到鄉村和機關單位的一些不正之風,就一偏概全、全盤否定,對鄉村干部極力低毀,甚至更有仇官或以與干部作對為榮的人,采取敵對或仇視的行動,處處攻擊鄉村干部,阻撓你開展工作?,F在的人都很現實,你手中沒有東西制約他或有求于你,他就不會賣你的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由于鄉村黨組織缺乏調動與約束群眾的手段,導致鄉村工作決策難執行,上級政策難落實,基礎設施、公益事業與經濟發展難推進,讓基層干部處在“上壓下抗”雙層夾板之中,使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接近軟弱無力、半癱瘓狀態。因此,只有賦予鄉村黨組織一定的調動和約束群眾的手段,管理制約那些素質差的群眾,解決干部難當、工作難搞問題,才能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
四要完善村干部激勵機制,增強村干崗位吸引力?,F行的政治體制中,村干首先是農民,然后才是特殊的“干部”。他們家庭有“上有老、下有小”的負擔,既要搞好家庭生產經營,還要處理村級管事和辦事之間的關系。加上村干與國家正式干部存在同工不同酬的差別,導致許多村干只能以家庭增收為主,以做好村級工作為輔,嚴重影響了工作積極性與精力投入,阻礙了村級各項事業發展。因此,上級黨委政府要不斷提高“一定三有”政策含金量與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村干工資(取消誤工補貼的說法),完善村干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制度,有效提高村干待遇;從村干中招錄公務員、選拔公務員,讓他們在政治上看到希望;建立貧困村干幫扶機制,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使他們安心工作。多方增強崗位吸引力,調動工作積極性,只有這樣,基層黨組織根基才會牢固,才能提高戰斗力與工作成效。
一、黨建隊伍現狀:
張林鄉現有中學2所,小學6所,學生4122人,教職工359人,現有黨支部5個,黨員總數40人,黨員總數占全體教工數的11%,絕大部分在45歲以下,平均年齡38、7歲,其中男教工黨員34,女教工黨員6人。
二、主要做法:
(一)認真組織學習,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
1、以政治理論學習和形勢教育為切入點,加強思想政治建設。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2、結合先進性教育,抓好黨員的學習活動。
3、加強教師的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教師政治理論水平。隔周一次的政治學習雷打不動,除組織教師學習中心組學習的內容外,還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新的“義務教育法”、“師德規范”等內容。學習做到了“五有三結合兩保證”,即有計劃、有記錄、有材料、有筆記、有點名;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政治理論學習與先進性教育相結合,警示教育與形勢教育相結合;保證學習時間、保證學習質量,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4、重視和充分發揮宣傳陣地的作用。
(二)以班子建設為根本,強化學校黨的組織建設。
1、加強黨政班子建設。黨政領導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做到“中心”、“核心”,兩心并一心,心心相??;職責分、思想合,工作分、目標合,崗位分、行動合;分工不分家,以長補短,團結奮進。
2、錘煉黨員干部隊伍,樹形象。完善干部任用聘任制,重視加強干部培訓,實施干部任職工作分工責任制。通過在職鍛煉,豐富干部隊伍的管理經驗,增長了才干。
3、積極探索新形式下黨員教育、管理、監督的新機制,不斷優化黨組織的結構和活力,加強黨員隊伍建設。
(三)以師德建設為依托,大力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1、以制度建設為保障,提高師德水平。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輔以一定的行政手段,使教師的言行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2、以創優爭先為牽動,激勵教師在崗位上閃光。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積極選樹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師德師風等方方面面的典型,以典型的事跡激勵教師取長補短、難而進,使教師學有榜樣、比有標準、干有方向。善于幫助教師發現自身的閃光點,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勵教師以此為基點拼搏進取,使教師相信,只要付出就有收獲,就會在人生征程上留下一段閃光的足跡。
(四)以教育教學為中心,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1、以課程改革為契機,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結合實際抓好課標培訓,提高教師理解教材和駕馭課堂的能力;加強課堂教學指導,通過上好研究課、示范課達到引路子、定調子的目的;采取手把手指導、面對面講析,走出去、請進來,校際教研交流等方式方法,()快速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今年,我校被評為市課程改革先進單位。
2、積極促進開展“校本教研”及“教學開放日”活動,激勵黨員教師勇挑重擔,做教育教學改革的先行者、排頭兵。
(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增強公仆意識、廉潔從教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
三、存在問題:
1、對個別教師的政治思想工作缺乏實效性。
2、黨員活動沒有專項經費。
3、工作過程創新還不夠,比較墨守成規。
4、黨員素質的個體差異比較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尚未充分體現。
四、若干建議:
1、上級能否從上繳的黨費中下撥一定比例的專項經費保證黨組織活動正常開展。
2、希望上級在給學校布置黨建工作時,能更有針對性,.
3、另外目前的教師職業倦怠情況還是存在,必須引起重視,是否從完善制度、改變獎懲機制、加強培訓方面予以改進。
農村環境是新農村建設亟需關注的重要內容。農村環境保護不僅是關系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面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體現。為了解農村環境狀況的基本情況,我借助今年假期,對我的家鄉淮南市潘集區的農村進行了一次調查。通過大約一周時間的調查,我對所調查的農村環境現狀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直觀的了解,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經過實地走訪調查,我深刻的認識到了環境工作在農村建設的艱巨性和重要性?,F在,我對以下幾個重點問題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調查分析:
一、農村環境現狀。
在調查中感受到了各地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績,特別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各地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并重,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并舉”的方針,積極探索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積極促進農村環保工作的開展,以循環型、節約型、生態型農業為理念,樹立了一批很好的樣板。
1、創建生態文明村,已成為農村環保工作的亮點。各地按照“生態文明村”建設標準,結合當地實際,積極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許多村莊經過綜合治理,硬化了村莊主干道;村落周圍建立綠化帶;修建垃圾收集設施及排污水溝;清潔能源被廣泛推廣;家庭禽畜養殖實行圈養,規?;B殖場糞污得到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2、規?;笄蒺B殖污染已開始得到治理。許多地方采取科學劃定禁養區,改變人畜混居現象,改善農民生活環境,鼓勵建設生態養殖場和養殖小區,通過發展沼氣、生產有機肥和無害化畜禽糞便還田等綜合利用技術,重點治理規?;笄蒺B殖污染,通過積極建設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實現養殖廢棄物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3、水污染防治和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各地加大了工業結構調整力度,對重點流域、區域的電廠企業、食品釀造企業、化工工業進行了深度治理和結構調整。面源污染防治得到重視。重點開展了農村化肥、農藥使用情況調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開展農村畜禽養殖綜合治理工作,建立有機肥料加工廠,將畜禽糞便加工成高效有機復合肥。
4、農村沼氣和秸稈綜合利用等農村節能減排技術得到推廣。近年來,各村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投資主體作用和農村信用社的融資主渠道作用,有效破解了沼氣建設的資金瓶頸。把沼氣建設與生態家園富民行動、村村通、植樹造林、扶貧開發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新農村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近年來,為從根本上解決秸桿對農村帶來的污染,為秸桿的綜合利用找到出路,各地從農業可持續發展入手,充分利用秸稈資源,培肥地力,嚴禁焚燒秸稈,并建立監督檢查責任落實追究制。
5、培育壯大綠色資源,走生態林業產業化之路。通過大力營造農田防護林體系,使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都得到極大改善,同時,探索出了一條林糧協調發展的'成功模式??傮w上說,由于各地政府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正逐步加大,農村環境狀況有了一定改善。但,同時也應看到,由于歷史原因,目前農村環境狀況仍然較差。當前,隨著農業集約化的快速發展和農村生產方式的轉變,以及城鎮化和工業化對農村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增加,加劇了農村環境的總體惡化。
齊溪是勞務輸出大鎮,不少黨員都外出務工,做好農民工中黨員的工作,不僅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需要,而且關系到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這就需要構建內外結合的農民工黨組織網絡,建立跨越地域、統籌管理、聯動運行的農民工黨組織網絡,基本做到哪里有農民工黨員聚集哪里就有黨的組織??梢园凑諏俚貫橹?、原籍為輔、雙邊互動、共同負責的原則,采取農民工黨員行前登記、定期聯系、雙向報告、雙邊考核等措施,積極完善以流入地黨組織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共同管理的機制和辦法。要從完善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體系著眼,調整、優化城鄉基層黨組織體系,從促進城鄉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著眼,改進城鄉基層黨組織的活動方式和內容,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著眼,確定黨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機制,從而在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完善鄉鎮黨委書記黨建工作述職制度。
1、建立黨建工作述職制度。鄉鎮黨委書記在黨建工作述職時,就自身履行黨建“直接責任人”職責的情況,分別公開述職,接受領導的綜合點評、群眾質詢以及民主測評。切實履行直接責任人職責,唱好“主角”,不斷提高鄉鎮黨委書記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2、實行工作量化考評制度。對各黨委的黨建工作進行“星級”量化考評,按考評得分評選星級支部,并對星級黨組織實行動態管理,已經命名的黨組織如發生與其稱號不相稱的問題,科學酌情減星,甚至取消其榮譽稱號。
3、實行黨建工作責任追究制度。上級黨組織應對基層和群眾舉報的基層黨建方面問題進行直接查處,對存在的問題,可以實現黨內責任追究。
三、加強“先鋒工程”建設,豐富創建載體。
1、全面推開以黨員個體或黨員群體為創建主體。以本職崗位在特殊時期和關鍵時期承擔和完成各種急、難、險、重任務為創建載體,以爭創“黨員先鋒崗”或黨員先鋒系列為創建目標的系列活動,進一步為黨員崗位奉獻、促進發展創造條件,為黨員服務群眾、展示形象搭建平臺。努力使廣大黨員成為各行各業、各條戰線引領科學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先鋒旗幟。
2、加強分類指導。針對不同類型的黨組織和不同崗位的共產黨員,建立目標責任制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分類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分類指導、分類實施,突出重點、增強實效。要找準黨員發揮作用和服務群眾的最佳結合點,創建各級各類“黨員先鋒崗”,努力形成“一個崗一面旗、百個崗帶全局”的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
3.抓好機制創新。著眼于全面提高基層組織建設水平,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積極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的機制創新。要大力創新實施“黨員先鋒工程”的方法、載體和考評機制,力求有新的突破,充分調動和激發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參與熱情。
四、完善黨建工作經費保障制度。
一是提高補貼。建立了“固定補貼+績效獎勵”的村組干部待遇激勵保障機制,將績效管理引入基層農村組織建設當中,鼓勵先進黨組織的發展。二是建立了貧困組織幫扶機制,對特別貧困的基層黨組織,應落實具體單位幫扶。三是建立年終考核獎懲制度。對全縣各級黨組織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進行綜合考核,安排專項資金兌現考核。
一、對政府組成人員和“兩院”有關人員述職評議,各地在這項工作中,對述職的對象、內容、形式、做法等方面有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
根據《*法》、《地方組織法》和《省實施〈代表法〉辦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和多年來的實踐,我們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了《關于組織人大代表評議政府、“兩院”工作和開展述職評議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于1998年11月20日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6次會議上通過。該辦法對述職對象、內容、形式、做法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
(1)述職對象和形式?!掇k法》規定述職評議一般每年組織一次。對象是本級政府組成部門的局長、主任;“兩院”的正職和副職領導。對其他被任命干部的述職,由所任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述職方式可以在常委會主任會議上進行,也可以委托所在機關組織實施,市人大常委會派員參加。一般我們都在常委會上進行。
(2)述職的重點內容和做法。述職報告主要突出述職干部本人在德、能、勤、績等方面的思想、工作情況和本人在領導班子中所發揮的領導作用,敘述任職以來在政治思想方面,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勤政廉政情況;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方面,即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法、依法辦事的情況;在領導能力方面,即落實崗位責任制,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情況;在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方面,即貫徹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發揚民主,聯系群眾的情況;在接受人大監督方面,即貫徹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辦理代表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的情況。
述職報告一般由述職干部起草,先在本部門聽取意見,形成述職報告。述職評議具體操作大體上分為八個步驟:
(一)召開主任會議,決定述職人員;
(二)召開述職干部交辦會,進行思想發動,提出具體要求;
(三)由常委會組成人員組成若干調查組,深入被述職干部所在部門廣泛聽取意見;
(四)召開主任會議,聽取調查組情況匯報,研究確定評議意見;
(五)舉行常委會全體會議,聽取述職報告,提出評議意見。
述職評議后,被評議后的干部,都要根據人大代表和常委會提出的評議意見,認真制定整改措施,逐條落實評議意見。述職評議的整改情況,在向市委、人大常委會書面匯報外,還應逐條答復有關代表。
述職評議作為本級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會對“一府兩院”領導干部依法履行監督權的一種重要形式,它對于不斷督促行政、司法機關和被任命干部增強公仆觀念、國家觀念和法制觀念,促進行政司法機關按照法律賦予的職權更好地履行職責,嚴格執法,不斷改進工作,保障我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了切實搞好人大代表向選民述職這項工作,我們于去年3月下旬至4月初赴張家港市、蘇州平江區人大進行了學習取經,5月上旬我們出臺了《關于開展市人大代表述職試點工作的意見》,6月下旬,我們先后在沙溪、城廂兩鎮開展代表向選民述職試點工作,并組織各鎮人大主席、副主席、秘書到現場進行觀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們試點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1、充分做好代表述職試點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1)述職代表人選確定和述職報告的形成。
在述職代表的人選上,我們主要選擇有一定代表工作經驗的連選連任的老代表;同時具有一定文化基礎,語言表達能力好,在單位擔任一定領導職務的代表。
人選確定后,我們就到述職代表所在鎮,會同言該鎮人大與述職代表碰頭,面對面地指導述職代表如何起草好述職報告,要求報告內容實事求是,并在述職會議前7天送鎮人大主席團,由鎮人大按照我們述職試點工作意見上規定的代表述職內容做好初稿修改工作。形成送審稿后送我們人事代表聯絡工委再作第2次修改。
(2)確定述職范圍和選民代表廣泛聽取選民意見。
各鎮人大主席團根據常委會的統一部署,在會議前半個月,分別通知述職代表及其單位選區,并確定述職范圍和選民代表。明確代表述職范圍,一般在選區內以會議形式進行,以所在村、街道為主。在選民代表人選上,注重選擇對述職代表的工作、生活比較熟悉,有一定群眾基礎,為人公道,具備一定文化知識和表達能力的人作為選民代表。人數一般在40-50人左右,并邀請有關方面負責人列席會議,如選區范圍內的村、街道的領導。其次,在會前要組織部分選民對代表依法履行職責情況,進行了廣泛聽取選民對述職代表的意見,為選民代表發言作準備。
(3)明確述職組織領導和述職會議的基本程序。
首先,代表述職試點工作由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聯絡工委負責指導,鎮大主席團組織實施,所在單位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單位要分工協作,加強協調;其次,明確述職評議會議基本程序:即一由鎮人大主席主持會議;二代表述職;三選民代表評議發言;四述職代表表態發方;五黨委領導講話;六市人大領導講話。
(4)搞好試點鎮的模擬述職演練。為了確保試點鎮代表述職工作質量,我們在正式開始前二天分別組織兩個鎮進行述職模擬演練。通過模擬演練,一方面聽取各選民代表意見,對述職報告作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找出不足之處,進一步規范了述職工作的操作程序。
2、切實開好兩個鎮的'代表述職觀摩現場會。
市人大常委會對整個代表述職試點工作十分重視,切實加強了組織領導工作。市人大常委會朱亦芳主任和有關副主任均出席了兩個觀摩會,在觀摩會結束之前,朱亦芳主任發表重要講話。我們人事代表聯絡工委除了事先做好有關業務指導外,還配合試點鎮人大對觀摩會召開做好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新聞媒體進行了報道,確保了兩個試點鎮代表述職觀摩會的順利召開。
以上是我們代表述職試點鎮的一些具本做法。今年我們在去年試點基礎上在全市范圍全面推開,到目前為止已有不少鎮進行代表述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座談中大家也反映出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引起重視。
(一)市鎮兩級人大代表述職人選問題。從我們幾個鎮的述職工作實踐來看,由于鎮級代表文化層次低,工作范圍以及知情面都比較有限,選來選去各地都把村、街道辦的主任作為述職對象。而選擇村、街道辦主任去述職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這些述職主任談自己本職工作多一些,談如何依法履行代表職務,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方面幾乎談不出什么來。二是這些人在平時管理工作中,難免與群眾有摩擦,每次組織評議鎮人大總是將有關工作做得慎而慎之,惟恐將述職評議會開成批斗會。
(二)代表述職工作的經費問題。代表述職評議會與一般代表小組活動相比,前者獨立性強,工作量大,要求高,參與人員多,相應費用支出大一點。同時也存在著代表和選民代表的誤工補助問題,為此要求落實代表述職評議會的經費問題。
三、代表閉會期間的活動。圍繞進一步提高代表閉會期間活動的質量,各地有什么好的做法,存在哪些問題,有何改進意見:
近幾年來,我們在不斷總結以往代表活動經驗的基礎上,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做到集思廣益,不斷創新,使代表在閉會期間的活動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們主要做法是:
(一)在活動內容上與時俱進,緊貼實際。主要做到“三個圍繞”,一是圍繞*法、法律和法規貫徹實施情況;二是圍繞我市人代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的貫徹落實情況;三是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年初,我們對各市、鎮兩級代表小組活動計劃按照“三圍繞”在活動內容上作適當修改調整后使其更加符合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符合當地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
(二)在組織形式上求突破、創新意。首先,我們針對代表小組活動人數少,形成不了規模與聲勢這一缺陷。我們在1997年開始,在市鎮兩級代表小組中實施“兩聯”活動,即市、鎮兩級代表小組聯合活動稱為上下聯動;將臨近鎮市代表小組聯合活動稱作橫向聯組活動。這樣做,一方面為聯絡代表活動營造了一定的聲勢和規模,另一方面拓寬了代表的知政、知情渠道,有利于代表參與決策,管理國家事務作用的發揮。其次,組織行業代表的專題視察活動。這主要是對一些專業性較強的業務部門開展視察檢查時,克服“外行人講外行話”缺點,選擇行業條線代表組成視察組,對相應行業進行工作檢查和法律監督。這樣做,使代表在視察中更能準確地發現一些問題,在座談中不講外行話,從而使提出的建議更有針對性和建設性。
(三)加強指導工作。近年來,我們人事代表聯絡工委圍繞進一步提高代表閉會期間活動質量,切實抓好對代表小組活動的聯絡指導工作。一是制訂活動計劃。年初我們工委與辦公室聯合發文要求各市代表小組及時認真制定好小組年度活動計劃,其后,召開各鎮人大主席座談會了解小組活動計劃制定情況以及鎮人大主席團工作計劃。在各組計劃上報后,我們及時進行修改、調整、平衡,以表格形式刊登在市人大工作通訊上,下發到各組,供各組相互借鑒,參照執行。二是切實抓好平時面上指導工作。首先深入到各組了解小組按計劃活動和活動臺帳建設等情況;其次,檢查“代表聯系選民制度”執行情況。三是抓好年終小組活動總結評比工作。我們每年底都要召開一個代表工作經驗交流會。同時做好評比優秀代表和先進市代表小組的評比工作。這對提高閉會期間代表小組活動質量,起到了很好激勵作用。
如何提高閉會期間代表活動質量是我們工作的一大課題,最近我們工委召開了部分鎮人大主席座談會,就這一問題作過專門討論。
(1)代表活動內容除了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外,還要結合不同階段的新問題、新情況開展好活動。
(2)對政府部門工作進行視察檢查時,事先不能通氣打招呼,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實實在在的監督實效。
(3)鎮代表小組組長自行組織活動能力比較差,單組活動有難度。代表開展聯系選民還不夠,參與議事決策能力差一點,這就需要我們加強指導和培訓工作。
四、代表建議的辦理,在督辦代表建議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經驗及建議。
近幾年來,我們除了做好每次人代會代表建議內容的整理、摘編等基礎性工作外,始終把工作的著力點落在了代表建議的督辦上,從而使代表的滿意率、落實率、見面率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特別是見面率近幾年來均為百分之百。我們主要做法是:
(一)開好一個交辦會。我們十分重視代表意見的交辦會,把交辦會當作是對承辦單位思想的動員會和辦理工作任務的落實會,切實把會開好,開出成效來。市人大常委會分管主任對辦理工作提了希望和要求。通過動員,達到進一步提高各承辦單位對辦理代表建議重要性的認識。其次是在總結、肯定上一年承辦工作成績的基礎上,針對以往不足之處提出進一步辦好代表建議的要求和意見。會上政府辦公室,把代表建議的復印件下發到各承辦部門,并要求各承辦單位及時分解落實辦理任務,做好辦理工作。
(二)堅持主任會議督辦制度。選擇代表意見比較集中、多年來提出而未落實的,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建議,提交主任會議討論決定后,作為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分工督辦的重點建議。我們工委與有關委、室配合分管領導,進行重點督辦。由于實施了主任會議對重點建議的督辦制度,進一步引起了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辦理工作的高度重視,促進了整個辦理工作質量的提高。
(三)堅持跟蹤督辦制度。這是我們進一步把代表建議辦理好、落實好的重要舉措。主要對一些重點建議辦理全過程組織有關代表進行跟蹤視察,既聽承辦部門辦理匯報,又要看辦理進度和辦理結果,真正將代表建議落到實處。近幾年,我們主要組織有關代表對城建、環保、交通和公安等部門實施跟蹤督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贏得了代表和群眾的好評。
(四)將激勵機制引入督辦工作中去。一是我們將辦理工作的好壞作為政府各部門年終考核的一條重要內容;二是我們通過走訪了解,將承辦單位在辦理工作中好的做法,刊登在人大工作通訊上,進行表揚,起到相互學習和借鑒作用;三是搞好先進承辦單位的評比工作。今年5月中旬,市人大常委會出臺了《關于代表優秀建議和辦理建議先進單位的評比辦法》,我們準備在今年年底前著手抓這項工作。按照評比辦法,先進承辦單位的評比主要從承辦單位領導對辦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措施落實和按時答復等三大方面進行考察,同時還要結合辦理結果,即代表滿意率、落實率、見面率的高低來進行綜合分析。這項工作從今年起,以后每年進行一次,具體由我們工委組織實施,評選出的先進承辦單位由市人大常委會或市人代會上予以表彰。
此外,對不符合按規范要求和代表不滿意的答復,及時轉政府及有關部門重新辦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努力構建石化基地后花園和最適合于人居住的。
生態鎮基本框架。
發展是強鎮富民的第一要務。今年來,伴隨著福建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正式啟動,泉港東南部地區的石油化工園區、港口物流園和城市生活園區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泉港的大開發、大建設序幕將真正拉開。而地處老區山區的涂嶺鎮要清醒地認識到所面臨的形勢,更好地審時度勢,找準定位,明確目標,齊心協力,奮力發展,才能在全區發展格局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結合工作實際和近年來。
工作體會。
本人認為涂嶺鎮今后幾年總的發展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以加快發展為主題按照“發展快、總量大、結構優、效益好、后勁足”的要求大力實施“現代農業支撐、工業商貿膨化、小城鎮建設提升、依法治理安鎮”四大戰略努力培植工業、小城鎮建設、特色生態旅游三大經濟增長點促進中心鎮區、涂嶺工業園區和朝陽公路沿線“兩區一線”全面繁榮推動經濟、社會和生態統籌、協調、持續發展努力構建石化基地后花園和最適合于人居住的生態鎮基本框架。
一、抓基礎,認真做好區域經濟發展規劃。
1、工業發展規劃。要主動接受福建煉化一體化項目的輻射,將被列入省級示范園區之一的涂嶺工業園區建成以建材工業為主導的生態型工業園區,重點發展水泥制品、化工涂料、不銹鋼、馬口鐵及各類鋼鐵制品、陶瓷、石材等產業;爭取將朝陽公路沿線工業園區、鎮區工業區列入省級示范園區的第二、三期工程。朝陽公路沿線工業園區要以特色農業生產基地為依托,以食品、農副產品加工為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水果飲料深加工、蔬菜系列產品和果蔬保鮮儲運等產業。要盡快調整鎮區工業區用地,以中心鎮區為依托,大力發展針織、包袋、手套、服裝、電子、生物制藥等勞動密集型和高新技術產業,帶動鎮區繁榮。
2、農業區域規劃。要立足農業大鎮定位,走“龍頭企業帶動,基地建設輻射,因地制宜滾動”的路子,堅持科技興農。重點鞏固發展基地農業、訂單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特色農業、優質高效專用農業、綠色無公害農業。在統籌規劃上,繼續做大做強蔬菜、優質稻、甜玉米、晚熟龍眼、余甘、名優特水果、黑山羊等傳統優勢產業和產品,做好“山上泉港”文章。在功能布局上,要區分山區村、平原村和福廈路沿線各村的不同情況不同特點,建立和發展一批布局合理、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發展態勢。在經營方式上,要大力扶持菁菁農業、鴻業創建、爭艷農場等農業龍頭企業,引導農民主動接受龍頭企業輻射,走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道路,發展一批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的名牌農產品。
3、朝陽公路沿線綜合開發規劃。要充分利用公路沿線的生態旅游、礦產、水、林等豐富資源,爭取上級主管部門支持,聘請專家對朝陽公路沿線山地進行總體利用規劃,促其成為農業新科技示范基地、產業化生產基地和招商引資載體,推動公路沿線加工業、種養業、旅游業、礦山開采業的發展。
4、村鎮建設規劃。要按照“規劃先行、分期實施、滾動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完善鎮區總體規劃和修建性詳規,完成全鎮各行政村的中心村改舊建新規劃,特別是要用好用足區政府賦予我鎮的優惠政策,做好朝陽公路沿線各中心村的規劃與審批工作;注重做好高檔住宅區規劃,在紅星水庫、山外水庫周邊及黃田村規劃建設一批高檔住宅區。
二、抓載體,切實筑好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平臺。
1、工業載體建設。要集中力量傾斜支持涂嶺工業園區、朝陽公路沿線工業園區、鎮區工業區建設,爭取在配套設施建設、籌融資、服務企業、運作上實現新的提高。繼續推進涂嶺工業園區向縱深發展,不斷提高涂嶺工業園區的品味和層次,在促其向專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努力做大做強一批名牌產品和優勢企業??焖賳忧皻W工業園區、鎮區工業區建設,充分發揮園區的聚集和輻射功能,吸引企業集中發展,壯大企業群,延伸企業鏈。要走建標準廠房招租的道路,充分發動全鎮上下采取股份制、集資、土地入股等形式,利用回收的閑置企業建設用地等建設一批標準廠房,筑巢引鳳,引進企業落戶,從而壯大鎮、村財力,增加群眾收入。
2、現代農業載體建設。以“建基地、抓龍頭、創特色、打品牌”為基本工作思路,以優質化、專用化、品牌化為主攻方向,從積極應對wto、提高我鎮農業整體素質和效益、增強競爭力的大局出發,建立和發展一批布局合理、有地方特色的名優果茶、食用菌、蔬菜、水產品、花卉、禽畜、用材林等生產基地。積極探索土地有序流轉的方法和途徑,努力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引導農民緊跟世界農產品加工的發展潮流,走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道路,大力發展一批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的名牌農產品。做好朝陽林場生態林的保護工作。努力抓好汶陽、世上、蘆樸等村800畝中低產田改造,提高土地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
三、抓關鍵,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運作機制。
1、組建經營性公司。要充分發揮工業園區管委會和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作用,建立“誠信型”管理機構,加強對涂嶺工業園區的規范管理。要立足我鎮資源實際,采取“政府引導、開發商為主體、企業化管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運作方式,組建農業綜合開發、旅游開發、村鎮建設發展和礦產資源開發等經營性公司,切實做好農業、旅游、村鎮建設、礦產的開發與管理工作。同時,積極引導和扶持村經聯社,發揮其在農民與龍頭企業之間的中介橋梁作用。
2、多渠道籌措資金。通過采取土地租賃、銀行借貸、向上爭取、股份制等方式,不斷拓寬融資渠道,按照“規劃、管理、速度、效益、服務創一流”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要爭取信貸對農業的支持,大力扶持發展為農業服務的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等產后服務項目。
四、抓環境,為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
1、引得進。一要強化招商意識。要切實轉變觀念,跳出原有的思維定勢,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使由原本少數部門、少數人抓招商引資轉變為全體黨政領導、鎮、村、各部門一齊抓的工作格局。進一步強化“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和“你發財、我發展”的觀念,著力打造“信用涂嶺”,促進“親商、安商、富商”環境的形成。二要明確招商方向。涂嶺招商應以勞動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為主,主要盯在中小型企業上,承接周邊地區廠家擴建、轉移上,當然大項目、大企業也不能放過。三要拓展招商形式。充分利用區里賦予我鎮項目免收人防費、配套費等優惠政策和省級鄉鎮園區的招牌,找信息、找門路、爭項目、搶項目。同時,充分發揮涂嶺眾多在外鄉賢的紐帶作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讓他們回鄉辦廠,并利用他們在外形成的網絡進行宣傳和招商。四要落實招商實效。認真落實村、片招商引資責任制,把“工作好不好,看項目有多少”作為考核班子、干部業績和水平的重要標準,調動鎮、村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性。
2、留得住。一要提供行政服務。進一步轉化政府職能,提高鎮村干部為投產企業服務、為納稅人服務的本領,樹立“圍墻外的一切由我來辦”和“服務是第一環境”的觀念,努力改善企業外部經營環境。二要提供科技服務,重視商標注冊和品牌創立工作,積極引導有條件的企業開展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0國際環保認證申報工作,實現質量管理與國際市場接軌。三要提供環境服務,及時妥善處理企業與群眾糾紛,消除不安定因素,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抓好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建立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促進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四要提供設施服務,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進一步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營造適合企業發展的硬環境。
3、扎下根。建立企業-所在地-政府的良性循環,為企業營造安心、舒心的生產經營環境,消除投資者的后顧之憂,使企業在獲得良好效益的基礎上得到迅速壯大,借助他們的宣傳,達到以商引商、以企引企的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投產企業參加各類展銷會、貿洽會,為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搭橋鋪路。
五、抓重點,為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培植新亮點和新增長點。
1、扶持重點企業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支柱產業。認真制定和組織實施引導扶持企業發展。
著力培植天粵、德和、宏興、安興、浪花漆等重點企業。積極實施“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和扶大扶優扶強戰略加大對天粵生物制藥、宏興鋼鐵、德和鐵塔廠、宏興制罐廠的扶持力度培植以不銹鋼制品生產、加工、銷售為主導的支柱產業。做好建中綠野、菁菁農業、爭艷農場等“農”字號龍頭企業的扶持工作。積極發展針織、包袋、手套、玩具、石雕等傳統加工業切實解決富余勞動力出路增加農民收入。要引導重點企業抓好技術改造和增資擴營積極推進企業體制創新走股份合作制道路加快資產重組步伐組建企業集團。
2、努力培育新增長點,促進重點地帶繁榮發展。要集中力量推進“兩區一線”(中心鎮區、涂嶺工業園區、朝陽公路沿線)的投資載體建設,形成規模發展的態勢。一要快速推進小城鎮建設。要把發展小城鎮作為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戰略來抓。嚴格按照鎮區規劃,在完成的國道涂嶺段東側改造的基礎上,集中領導、時間、精力和物力,抓緊完成電信大樓、地稅大樓、中心幼兒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完成國道涂嶺段西側東陽商城、溪頭村西側舊店群、松園村舊村改造等建設,完成朝陽公路沿線前歐、土型、寨后、黃田等舊村改造。同時,要進一步完善鎮區教育、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配套,美化鎮區環境,進一步增強對外吸引力。二要大力拓展市場建設。以增強小城鎮整體功能,促進第三產業繁榮發展為重點,努力建立以特色農產品銷售為主的農產品市場體系,籌建東南建材專業市場,繼續扶持涂嶺農貿市場和昌茂建材市場,完成驛坂農貿市場建設,引導農業人口向小城鎮集中,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向專業市場、集貿市場集中,推進二、三產業發展。三要大力發展特色生態旅游業。發展旅游業是我鎮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要著力打造的一個品牌。要充分利用我鎮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科學地制訂涂嶺旅游業總體規劃,對全鎮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優化。努力完善各旅游區的水、電、路等配套設施建設,開辟泗洲水庫—燕山寺山水休閑度假旅游、陳田水庫—黃田—筆架林場生態旅游、閩林始祖陵—石山宮—虎巖寺宗教朝圣旅游等三個旅游區,做大做強涂嶺旅游文章。
六、抓協調,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事業同步發展。
1、抓好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建設“誠信涂嶺”為目標,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干部群眾,大力弘揚“顧全大局、艱苦奮斗、無私奉獻、誠信待人”的老區精神。認真制定和實施精神文明建設規劃,深入開展文明村、文明戶、文明單位評選和“寬裕型文明村”創建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使廣大群眾在參與道德實踐活動中,充實精神生活,提高文明素質。
2、抓好計生工作。認真貫徹執行“一法三規”和省《條例》,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為目標,進一步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政策推動、優質服務、綜合治理”的計生工作新機制,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和“雙創”活動,繼續實施“幸福工程”和“安居工程”,創建“三結合”基地,提高“三結合”水平。要深入開展計生服務機構的“晉級創先”活動,抓好計生服務所建設,爭創優秀服務所。要夯實基層工作基礎,扎實推進村民自治,提高村自管理水平,促進我鎮計生工作再新水平。
3、抓好教育工作。要走科教興鎮之路,繼續把“兩基”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中心,把素質教育貫穿于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等環節,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要不斷完善辦學條件,建設泉港六中教師公寓、中心幼兒園等,進一步調整完善小學辦學規模和布局,整合教育資源,繼續推進中小學危房改造工作。
4、抓好土地管理、環保、文化、體育、旅游、衛生、民政、扶貧等工作。要立足保護土地資源,盤活土地存量,加強礦山管理和礦產開采費征收,實行“采礦權有償轉讓制”,合理開發和利用礦山資源。要嚴格落實“一控雙達標”要求,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保持涂嶺獨有的藍天、青山、綠水。要繼續加強鎮村文化陣地建設,大力弘揚涂嶺特色文化,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人民群眾文體生活。要繼續完善閩林始祖配套設施,擴大“閩林文化”的影響和輻射作用,挖掘周邊旅游資源,發展好特色旅游事業。要切實加強醫療衛生事業,重點抓好農村衛生、預防保健兩個重點,鞏固和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保健網絡。繼續抓好民政、扶貧等工作,加大邊遠、少數民族村扶持力度,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七、抓保障,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1、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建設。要把學習貫徹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理論武裝黨員干部的根本任務。建立完善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制度,認真落實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和政治敏銳性。要堅持從嚴治黨,深入持久地在黨員干部中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和警示教育,把教育和管理、預防和懲處、打擊和保護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反腐倡廉的成效,保持黨員干部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2、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按照“六個好”要求,組織班子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法律法規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充分發揮鎮黨委總攬全局、調動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加強對人大、政府、政協及工青婦等群眾團體的領導。要進一步加強村黨支部建設,既要“壓擔子”,又要“給點子”,幫助村干部理清發展思路,積極發展集體經濟,從而建立一支“靠得住、有本事”的農村干部隊伍。繼續加強機關、直屬單位、社會團體和離退休老干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等黨建工作,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
3、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要認真貫徹《黨政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建立和健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機制,繼續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和村黨支部“三向互選”,實行績效掛鉤等制度,構造良好的干部融合機制,激活干部的熱情干勁,形成合力,推進工作,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堅定、改革創新、作風深入、埋頭苦干的鄉鎮干部隊伍。
按照組織部人才科要求,為切實掌握我鎮緊缺急需人才的基本情況,大力推進人才興鎮戰略的深入實施,我鎮成立了人才情況專題調研組,通過走訪、調查總結我鎮近年來的人才工作相關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和成因,并緊密結合我鎮實際,提出我鎮在2012年以及今后一個時期的人才需求狀況。調研報告如下:
一、大坪鎮基本情況
大坪鎮地處普寧市西南部,毗鄰陸河、陸豐、惠來等縣(市),全鎮總面積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約13萬畝,耕地面積12398.5畝。下轄12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共有62個自然村,全鎮總戶數4432戶,總人口3萬多人。農業特色突出,是普寧青梅、青欖主產區之一,逐步形成了以青梅加工為主的支柱產業。素有“小山城”的美譽。
二、大坪鎮人才隊伍資源現狀
截止2015年3月,全鎮有各類人才392人,全鎮約每76人擁有人才1人。其中:
2、經營管理人才:65人,女21人,大學本科及以上8人,大學專
科及以下77人,35歲及以下28人,36歲及以上37人;
5、農村實用型人才:183人,女39人,大學本科及以上0人,大學??萍耙韵?83人。
近年來,我鎮農村基層人才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基層人才在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中發揮了較大作用,對基層人員的管理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對我鎮基層人才隊伍建設也帶來負面影響。人才老齡化,部分人才流失,大量農村基層人才外流,造成我鎮基層人才短缺,長此以往,必將影響我鎮農村基層穩定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三、人才工作的主要措施、做法和主要成效
(一)高度重視人才工作。
圍繞實現我鎮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謀劃推進人才工作。組建人才工作機構,成立了由黨政辦、勞保所等單位組成的鎮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黨政辦;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科學建立了青年人才庫,并將資料錄入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
(二)建立人才工作框架。
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門技術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等多個范疇,對人才的培養、選拔、引進、使用、激勵、服務等各個環節都做了規定,增強了我鎮人才工作的操作性和實用性。
(三)確立人才工作運行機制。
我鎮在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全鎮人才現狀的基礎上,認真貫徹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和省、市人才工作會議相關精神,結合我鎮實際,提出并確立了人才工作運行機制。
(1)營造一個良好環境。黨委政府、各建制村、企事業單位變“管人”的觀念為服務的觀念,把人才工作的重點更多地放到搞好服務上來,努力營造強大的輿-論環境、寬松的政策法規環境和優越的工作生活環境,形成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的良好氛圍。
(2)加強人才培養工作,積極主動引進人才。對黨政人才要著力培養駕馭全局、科學決策、開拓創新的領導和行政能力;對企業管理人才要著手培養勇于創新、追求卓越品質的管理營銷能力;對專門技術人才要著手培養技術創新、研發應用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對村干部要著手培養駕馭領導、應對突發事件、與群眾打交道等能力。按計劃逐步推行“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提高建制村干部文化素質和知識水平。此外,積極引進急需人才。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學”的引才思路,積極引進具有高學歷的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支柱產業、重點工程等領域的高層次人才。
(3)堅持六類人才一起抓。以分級分類管理為基礎,堅持黨政人才、
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等六類人才隊伍一起抓,努力、形成門類齊全、梯次合理、滿足我鎮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宏大的人才隊伍。一是儲備人才。鎮政府每年準備一批人才儲備基金,每年從愿意留在鎮里工作的大學生隊伍中選拔一批儲備人才,根據所學專業分別輸送到政府機關、學校和農村。二是掌握一批各類人才。認真開展調查摸底工作,對高新技術企業、效益好的企業的高層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建立人才檔案,實施動態管理。三是表彰獎勵優秀人才。每年在政府財政中抽取一部分資金,評選一部分優秀干部、優秀企業家、優秀技能人才進行表彰獎勵,并進行廣泛宣傳,在全鎮逐步形成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四、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
(一)基層人才流失問題的客觀原因
1、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大部分人才外流,造成人才流失。我鎮平均每年有10000人左右常年在外務工,接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在這些外出務工人員中,有近1500人掌握一至二項專業技術,他們懷揣過硬技術到流沙市區和珠江三角洲等發達城市務工經商,給所在城市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卻給家鄉的經濟發展造成損失。
稅費等,不愿回鄉創業,回歸工程十分艱難。
3、一些學有所成的大中專畢業生,追求大中城市的優越生活、工作和學習環境,不愿回鄉搞家鄉建設。家鄉的住房條件差,工資待遇低,生活單調、小孩接受教育條件差等諸多因素,對其沒有吸引力。
4、由于我鎮屬于貧困山區,鎮村兩級收入較少,特別是村級“三提五統”取消后,每村財政收入大部分來自財政補貼,村干部工資發放困難,部分40歲以下的富有農村工作經驗的村干部難以堅守清貧,辭職外出經商或務工,不同程度上造成人才流失。
5、鄉鎮七所八站工作人員,他們各有不同的專業特長,對鄉鎮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作出了較大貢獻,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于工資難維持“家屬下崗,迫于生計,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崗位,拋妻別子,遠走他鄉。
(二)存在的問題
1、市場配置與政府宏觀調控對人才隊伍建設的影響。
的人才挖走。第三,市以上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及其局委,經常招收公務人員,人往高處走,一些符合條件的拔尖人才,勇躍報考,一考就成,誰也不敢阻攔,無可奈何被上級釣走。
2、用人機制的弊端影響人才隊伍的健全。
政府的用人機制是公開、平等、競爭、擇優,人盡其才,各盡所能,好鋼用在刀刃上。但明朗的陽光也有其陰暗的一面,用人唯親或用人失察時而有之。一部分有真才實學的人員,往往不被重用,千里馬無緣伯樂。相反,一部分紈绔子弟、繡花草包,不學無術之人,利用其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的不良優點,往往贏得上級的青睞,被安排在重要工作崗位。這樣一來挫傷了真才實學者的積極性,憤而走之,二來貽誤了工作,給鎮村兩級組織帶來不利后果,形成惡性循環,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養。
五、我鎮人才隊伍建設的下一步打算
1、以情感人,留住人才。
重新競爭機會,讓其感動,為我效力。
2、利用政策,招來人才。
一是利用國家和地方已出臺的涉農人才政策,招聘大學生到村任職,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其發揮優勢,協助村“兩委”發展村域經濟,搞好村級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大力實施回歸工程,優化環境,建立起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的招商吸才機制,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吃虧,敢于讓利,謀求“雙贏”,樹立安才、親才、護才意識,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別人圖利益,我們圖發展。三是多措并舉,讓現有人才招來人才。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邊遠窮地區,條件雖苦,但苦中有樂,扎根山區,也能實現人生的理想,有些現有人才已深深感受到這一點。讓這些思想已認識到位的人才,多方聯絡,跟蹤追擊,讓他們加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隊伍中來。
3、改善條件,穩住人才。
人才來了,如何讓其安下心來,撲下身子為我服務,就需要政府改善各方的條件,穩住人才。一是改善其發展環境,由政府出面協調,在征地、勞動力、稅費、家屬就業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讓其無后顧之憂,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二是對于大中專畢業生和大學生村官,提高工資待遇,讓其享受與大中城市同樣或基本一樣的待遇。三是提供其發展保障,利用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保障其發展的和諧空間,減少干擾,變換政府領導者為服務者的角色。對影響或干擾投資者的利益的人或事,輕者批評教育改變方式,重者打擊處分重新決策,充分保護其合法權益。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在人才工作中,**縣認真貫徹落實區地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人才觀,堅持黨管人才工作的原則,緊緊把握“用好現有人才、穩住關鍵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培養未來人才”的指導思想,積極實施“人才強縣”戰略,把人才工作作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措施來抓,制定完善并積極貫徹落實《**縣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規劃》,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大力創新人才工作機制,為**縣發展穩定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一、主要做法和經驗
1
的能力和水平。
(二)堅持原則,改善結構,選好配強領導班子。以政府機構改革和縣鄉黨委換屆工作為契機,進一步端正用人導向,科學配備領導干部。在具體的選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嚴格遵循《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規定,注重民-意,嚴肅紀律,認真貫徹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重點關注和培養基層一線干部,尤其注重增加35歲以下年青干部、婦女干部在領導班子中的比例。機構改革以來,我縣共提拔*名本縣干部進入縣級領導班子,提拔任用了***名科級及副科級干部,激發了干部隊伍活力。目前我縣以縣鄉黨委換屆工作為契機,鄉鎮領導班子已經全部配齊、領導職數全部配滿,鄉鎮領導班子中有選派干部、有縣直機關委派村支部書記、有大學生村官,部隊伍年輕化、班子配備科學化不斷加強。機關和鄉鎮領導班子結構與09年相比,35歲以下年輕干部比例由27.6%上升到35.1%,婦女干部從12.6%上升到15.5%,大專以上學歷由58.8%上升到75.8%。
2
感情上重視,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盡可能改善基層工作人員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四)進一步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每年年初,組織部都組成工作組到16個鄉鎮進行考察測評,按照數量與質量并重、管理與使用并舉的要求,不斷完善后備干部的培養與管理體制。一方面不斷加強后備干部的培養與選拔力度,為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提供充足的干部儲備和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目前我縣后備干部庫共有正科級后備干部**名,副科級后備干部**名。同時認真組織實施培養選拔年輕干部行動計劃,注重從基層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充實到黨政領導機關,并對有發展潛力的優秀機關年輕干部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鍛煉。另一方面不斷完善對后備干部的動態管理體制。每年組織部對后備干部進行2次考察和民主測評工作。重點考核后備干部的理論學習、政治立場、思想品德、工作表現和實績、廉潔自律等情況,考察結果作為培養、使用、調整的重要依據。
(五)加強對干部隊伍的動態管理和監督。
3
資源,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的干部培訓體系,建立基層干部培訓和考察學習制度。在每年常規干部培訓的基礎上,有計劃地組織黨政考察團,分期分批組織干部外出考察學習,先后到上海、江蘇南京、蘇州、浙江杭州、重慶以及四川成都等經濟發達地區考察學習。進一步開闊視野,轉變觀念。通過考察,領導干部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學習先進地區的發展管理經驗,拓寬工作思路,提升領導能力,促進了全縣工作的高效運轉。
二是不斷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先后就全縣干部職工作風和紀律建設,建立健全了《干部職工請銷假制度》、《干部職工休假制度》、《干部職工上下班制度》、《干部職工外出制度和獎懲制度》等,做到用制度管人,用紀律約束人。加強對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考核,對干部作風方面的問題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違紀違規的干部進行依法處理。逐步建立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六)大力弘揚先進,獎勵優秀人才。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對取得成績的優秀人才進行物質上和精神上獎勵,并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和報道,在全縣營造濃厚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
二、存在的問題
幾年來,我縣的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從總體上來看,人才隊伍現狀同新形勢、新任務和我縣跨越式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才總量不足。全縣人才總量截至到目前為止僅為****人,全縣總人口**萬余人,僅占總人口數的**%,遠不能滿足我縣各項事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隊伍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從專業結構來看,我縣教育和衛生系統專技人才有**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的****%,而農林水系統專業人員僅***人,僅占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的***%。從區域分布上看,我縣專業技術人才總量不足,而鄉鎮嚴重匱乏。例如從衛生系列人才來看,我縣醫護人員共有***人,其中縣衛生服務中心有***名醫護人員,***個鄉鎮衛生院僅有***名醫護人員。平均每個鄉鎮院僅*人;農牧、畜牧人才來看,我縣農牧、畜牧共有***人,其中縣有***名,16個鄉鎮農牧服務中心僅有***名。平均每個鄉鎮農牧服務中心不足***人。從行業來看,我縣公務員***名,但財會、統計、環境保護等專業僅***人,遠遠不能滿足芒康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行政管理部門中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從**現狀來看,維穩形勢嚴峻,我縣總人口有****萬余人,政法干部僅****名,每*****人中僅1名政法干部,人才力量嚴重不足。
(三)人才外流現象比較嚴重。隨經濟發達地區對人才引進的力度不斷加大,通過正常調離、辭職、自動離職等方式外流,呈上升趨勢。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我縣流失人才數達****人,其中黨政人才****人,專業技術人才****人,中級職稱****人、初級職稱****人。
(四)人才作用發揮不充分。一是為人才服務不到位,對人才沒有足夠的重視,人才的潛能發揮不足;二是受經濟條件的限制,為人才提供物質等方面的支持較少,對人才也缺乏系統有效的培訓,導致人才多側重于自我封閉的學習,知識更新和繼續教育跟不上,實際效果較差,人才層次提高慢;三是“專才不?!?,許多專業技術人員擔任行政工作,專業技術不能得到應有的發揮。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抓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必須堅持和實現黨管人才,進一步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努力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決策機制、協調落實機制和監督約束機制,不斷創新黨管人才的方式和方法,牢牢抓住人才培養、吸引、使用三個環節,把人才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一)進一步完善人才規劃。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規劃,按照“黨管人才”要求,根據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認真做好人才資源狀況的摸底和人才需求的預測工作,制訂和完善人才規劃,確定明確的工作目標,提出有力度、可操作的工作措施。要從實際出發,適應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目標要求來規劃人才。要立足于本地,以培養適用人才為主,努力改善人才環境。
(二)全面加強人才培養工作。要著眼于提高實踐“三個代
表”重要思想的政治素質和科學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建設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懂經濟善管理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著眼于教育和培養一批急需的專門人才和專業人才。要積極構建人才終身教育體系,大力發展成人教育、建立和完善繼續教育制度,建立帶薪學習制度和經費保障制度,并以創建“學習型組織”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要加強繼續教育的針對性,實施分類培訓,注重實效。黨政機關管理人才的重點是提高文化層次,開展現代經濟管理知識等方面的培訓。專業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著重強化知識的更新和創造能力的提高。突出抓好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完善高層次人才服務管理措施,做好各類高層次人才體檢、定期走訪慰問等服務工作,努力營造重視人才、關心人才、服務人才的環境和氛圍。
(三)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環境。一要提高認識、更新觀念。要把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人才資源開發看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要依靠人才作為支撐,人才隊伍發展要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人才隊伍的規模擴大、素質提高、結構與布局調整都要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立足點。二要加大對人才工作的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三要切實保護好現有人才。要把事業留人、感情留人、適當待遇留人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熱情支持各類人才的工作,真誠關心他們的生活。既鼓勵他們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又要保護他們的創新熱情。
(四)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機制創新。結合***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需要,破除各種不利于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制度障礙,按照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構建充滿生機活力、有利于各類人才成長、有助于人才良性流動,與芒康經濟發展相適應、相促進的人才服務、管理、運行體制。進一步營造寬松的人文、人際環境,使“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良好風氣在我縣進一步形成。
(五)進一步完善人才流動機制。加快人才市場建設,規范人才市場管理,暢通人才流通渠道,建立政府部門宏觀調控,市場主題公平競爭、人才自主擇業人人才流動配臵機制。破除人才流動的體制性障礙,促進人才資源有效配臵。認真執行和完善機關干部到村工作有關制度,鼓勵機關干部到農牧區和艱苦邊遠地區任職或掛職,充分整合各類高層次人才資源,組織高層次人才服務團深入農牧區、深入基層開展服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為掌握縣域人才真實發展情況,大力推進人才興縣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局成立了由耿建銘局長為組長,王建成副局長為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劉寶剛、工考辦主任韓常乾、人事科長韓喜源、就業局長杜英為組員的人才情況專題調研組,自4月初開始,調研組通過走訪全縣重點企事業單位,深入調查總結我縣人才工作近年來工作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和成因,并緊密結合我縣實際,提出關于加強我縣人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調研報告如下:
一、我縣人才工作成果
近年來,我縣在、縣政府的領導下,大力實施人才興縣戰略,不斷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
1、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基礎
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我縣人才工作堅持由書記親自掛帥,在組織部設立專門辦事機構,把人才工作列入和組織部的年度工作要點和日常工作,常抓不放。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縣政府經過廣泛調研,出臺了《定興縣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人才工作的文件,從政策和制度建設上給予了保障和支持。每年把人才工作各項經費列入財政預算范圍,加大對人才選拔、培養、教育等專項經費審批力度。今年以來,逐步加強人才教育培訓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籌備建設“人才家園”項目,做好引進人才的保障工作,筑巢引鳳,動員全社會的力量,解決好高技能人才的家庭生活的后顧之憂,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2、創新工作機制,盤活現有資源
我縣加大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重用,積極樹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典型。同時加大對科技拔尖人才、國家和省級的優秀教師、醫師、工程師、農技師、畜牧師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選拔、推薦和審報工作。以教育專技來說,近五年來,全縣共評定市級師德先進個人、師德標兵和魅力教師56人,市級名師29人,市級優秀支教教師32人,市級優秀教師、模范教師16人,市級骨干教師35人;省級師德標兵1人、省級骨干教師12人、省級優秀教師7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2011年4月,根據《保定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和保定市教育局2011年4月19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視頻會議精神,教育局又出臺了《定興縣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方案》,就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做了具體安排,掀起了“修德強能樹形象,盡職奉獻當楷?!?的師德師風建設新高-潮,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3、積極為高校畢業生搭建廣闊平臺。
一是積極落實政策,共為符合條件的209名高校畢業生發放失業補助金39.6萬元。為他們后期就業提供了生活保障,使失業保險金起到了“安全閥”和“減壓器”的作用。同時邀請市局相關領導來我縣授課,重點講解當前就業形勢和就業再就業政策。通過培訓,廣大高校畢業生認清了形勢,轉變了觀念,找準了方向。
位,組織長城、大迪等企業參加了在河北農業大學舉辦“保定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工作專場招聘會”,把人才引進來;二是對我縣畢業高校生開展了調查摸底。通過下發文件、電視公告、村內廣播等形式發布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求職登記公告和宣傳相關政策,使未就業畢業生及時了解登記地點、登記辦法和相關政策,組織有就業意愿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我局進行求職登記,共有613人填寫了《河北省普通高校未就業畢業生登記卡》,并組織他們參加“保定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工作專場招聘會”,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4、全面加強農業和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我局認真作好農業和農村人才培訓基地的認定工作,仔細核查培訓機構的培訓資格情況、培訓場所情況、教學設施設備情況、實訓基地和師資情況、積極面向各類培訓單位公開、公平、公正的進行項目招標,2015年以來,共組織在崗職工,農民工,技工,大學生技能培訓,農村經紀人培訓班等各類培訓14期,培訓各類人員11000人。完成引導性培訓2900人。支出培訓經費15萬元。
5、提供優質的人事人才代理服務
為解決好我縣流動人才和縣內企業引進人才的后顧之憂,我局堅持以服務為宗旨,減化人事代理業務辦事程序,不斷提高辦事效率,近年來,我們為210家單位和1750名流動人才辦理了人事代理,對符合評定職稱和資格考試人員及時進行考評,同時還及時做好調整檔案工資,出具婚姻狀況證明,辦理人事調動等實施配套服務,基本上滿足了代理對象的需求。我局工作人員文明熱情的服務態度,良好寬松的管理環境,深受廣大代理對象的依賴,使他們在更廣闊的人生舞臺上有更大作為,更好地回報社會。
二、我縣人才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一)存在的問題。
實踐證明,我縣近幾年來在人才工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但就全縣人才工作整體而言,目前還不能滿足和適應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主要表現在:
1、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理想,高層次人才缺乏。 在人才總量上來看,我縣現有的各類人才總量約6788人(教育專業技術人員總數5412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802人,農業專業技術人才74人,其它專業技術人才500人),只占我縣總人口數的1.1%,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990人,高級職稱以上694人,35歲以上1820人。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屈指可數,從事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的人才鳳毛麟角,有實際操作能力的適用人才、技能型藍領人才緊缺。人才的產業、行業和區域分布也不均衡,人才大都集中在縣城和一些人口較集中的鄉鎮黨政機關、學校和醫院。
在結構構成上來看,以我縣義務教育為例,教師年齡偏大,學
74.8%,2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只有3名。個別鄉鎮師資年齡嚴重老化。如高里鄉教育中心36歲以上的教師有252人,占86.3%;46歲以上的教師121人,占41.4%。由于年齡結構不合理,導致教師知識結構老化、接受新鮮事物較慢,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在人才層次上來看,以農業技術人才隊伍為例,相關專業人才
數量僅為74人,與我縣積極發展的農業綠色基地目標很不相稱。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有21人,具有高級稱職的8人,僅占農業技術人才總數的10.8%。缺乏公認的學科、技術帶頭人。人才結構不合理。專業結構不合理,一些專業人才嚴重不足。我縣農技人員中傳統產業方面的人才多,蔬菜、花卉、食用菌、水產等人才少,而且知識結構單一,服務面狹窄,不能很好適應農民技術多樣化需求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知識老化,后備力量缺乏。我縣現有的高學歷人才中,大部分是1993年以前畢業的大學生。他們雖然基層經驗豐富,但所學知識已經老化,又由于參加新知識、新技術培訓的機會少,知識更新速度慢,已不能很好地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新畢業的大學生又因為編制原因進不來,人才隊伍日趨老化,存在后繼乏人現象。服務手段不健全,科技推廣效果不明顯。當前的科技推廣服務體系總體上處于“線斷、網破、人散”的狀態,縣、鄉、村三級網絡中,鄉鎮一級已基本停頓,工作人員“在其位不謀其政”,主要服從于鄉鎮的統一安排,農技推廣工作則無暇顧及;村一級隊伍大部分空白。
3、人才市場基礎建設較為薄弱,人才資源配臵效應還不夠明顯。
硬件建設滯后,業務開展廣度不深,信息化程度不高,造成人
才市場競爭力不足,影響了人才市場的發展。
4、人才工作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能上能
下、能進能出的機制還未完全形成,一些富余人員出不去,一些緊缺人才因沒有編制進不來,影響了優秀人才的選拔任用?,F行的考評考核體制難以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分配未能向優秀人才有效傾斜。
(二)問題的成因
1、人才觀念亟待更新。一是一些部門和單位對人才重要性的認
有時間再去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從而導致專業技術人員的變相流失。
2、人才工作機制不活不健全。一是政策不完善。目前我縣只有
斥工作崗位,加上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編制一成不變,缺乏靈活性,導致人才進不來,庸人出不去。三是忽視人才培訓工作,有些單位重引進輕培訓,導致人員的水平、層次上不去。
3、環境不夠理想。一是硬環境不足。我縣的城市規劃、市容市貌、衛生綠化、文化醫療以及教育設施等與發達地區相比相形見絀,致使許多人才不想來,來了也不想久留。二是軟環境不優。全社會重才、愛才、惜才的氛圍還沒有真正形成,一些部門服務意識不強,為人才排憂解難的力度不夠,甚至有個別地方存在嚴重的排外思想。三是待遇不高。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大部分依靠上級財政轉移支付。有些單位因種種原因,不能兌現引進人才時的承諾,致使引進的人才不安心工作,要求調離或不辭而別。工業企業員工工資與發達地區相比更是相差甚遠,許多外來人才另尋出路,許多本地人才更是想方設法另謀高就。
三、加強我縣人才工作的建議
實施人才強縣戰略,是實現定興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當前,我縣社會經濟發展進入到一個十分關鍵時期,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以更開放的政策,更靈活的機制,廣泛吸納和大力培養各類優秀人才。結合我縣實際,借鑒外地先進經驗,現就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定興發展靠人才”的思想。樹立系統開發人才觀念,克服“重使用輕培養”、“重引進輕使用”的不良傾向;樹立知才善用、人盡其才的人才觀念,克服人才使用中的“近視病”與“武大郎開店式”妒才心態;樹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觀念,在堅持德才兼備標準的前提下,要敢于不拘一格選人才,真正做到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克服只唯文憑不重視實際技能,只論資排輩不重視創造力的不良作風;樹立全縣一盤棋,推進良性流動的人才觀,克服人才單位、部門所有的狹隘意識;樹立廣納人才觀念,既重視開發利用本地人才,也積極吸引外地人才,克服用人和留人上的不正之風。
造一個鼓勵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生動局面。五是加大縣財政人才資源開發資金的投入,并隨著今后每年財力的增長而增長。同時要鼓勵各類社會組織和個人以各種形式支持人才開發事業。六是切實關心愛護各類人才。建立縣領導聯系人才制度,建立人才健康檔案,建立人才定期體檢、帶薪休假、定期療養制度。各級用人單位要盡可能為從事科研工作的高級專家提供必要的科研設備和經費。
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結合過程中,要有選擇地實行人才重點突破,廣開渠道,簡化手續,減少環節,開通引進人才智力的“綠色通道”,著力解決經濟建設中的人才瓶頸問題,要重點引進以下幾類緊缺人才:一是我縣工業主導行業及農業優勢產業開發的高層次復合型經營管理人才;二是高新技術人才;三是適合行業需要的高級技術工人。特別對緊缺急需的企業經營管理、科技創新等高精尖人才,加大引進政策的剛性,敢于突破常規,舍得花錢,面向全國全省高新聘用。亦可采取柔性政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積極推行“人才持股”的股份制模式,鼓勵用人單位以崗位聘用、項目合作、技術入股、技術承包、咨詢服務、成果轉讓、參與收益分配等方式方法引進人才,行政隸屬關系不變,來去自由,只求為定興的發展獻智出力。凡來定興就業、創業的各類人才,實施“人才家園”工程,本人及家屬、子女、直系親屬的戶口可以直接落在定興城區,在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定、社保醫保、子女入學、住房購臵等方面與城區常住人才同等甚至優于對待。鼓勵企事業單位建立體現不同特點的工資分類管理機制和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機制,進一步擴大企事業單位內部分配的自主權,鼓勵分配向富有實績、貢獻突出的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
(五)廣泛溝通聯系,大力實施人才回歸工程。積極制定有針對性的土地征用、融資貸款以及住房購買、子女入學、醫療保險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通過“政策優惠促回歸、親情感召促回歸、環境優化促回歸”,實施“鳳還巢”工程。對那些為家鄉發展出點子、支持家鄉發展的和返鄉創業的定興籍人士,應大力宣傳,推崇有加,努力激發其熱愛家鄉、奉獻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帶回資金、技術和項目,推進定興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六)堅持用好的方法培養人才。一是加強培訓教育工作。逐步建立規模較大、水平較高的人才培訓和技能實訓基地,每年有計劃對各類人才開展系統的規范化、制度化培訓。二是“請進來,送出去”,不斷提高人才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特別是組織教育、衛生、農業、民營企業等部門和單位,通過邀請專家講座、學習考察、舉辦培訓班、選送人才到省內外進修、短訓等形式培養大批專業人員。三是選派一批年輕的知識分子、專業技術人才到基層任職,鼓勵他們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豐富實踐經驗,推動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推動知識轉化。
(七)拓寬資源平臺,建立人才市場體系。一是加強人才市場建設,以定興人才市場為龍頭,以“定興人才網”為紐帶,對上,與省、市人才市場銜接,對下,與鄉鎮、業務主管部門及企業對接,形成上下結合、廣泛合作的人才大市場,在用人單位與人才之間構建起“金色橋梁”,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二是切實抓好我縣人才的“四庫”(即高中低層次人才庫、智力合作人才庫、定興籍外地人才庫、本地專業技術人員人才庫)和高層次人才業績檔案建設,為用人單位提供信息服務。抓好拔尖人才、科技帶頭人、優秀知識分子的選拔活動,并實行動態管理;三是健全人才市場供求信息,及時準確反映我縣人才需求狀況,為各類人才擇業和企事業單位選人用人提供信息咨詢服務。
由于機構改革,原州糧食局、州物價局合并到阿壩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為加強全州糧食、物價、發改系統人才建設,促進經濟發展,了解機構改革后整體人才隊伍現狀情況,按照省糧食局要求,日前,我委對全州糧食、物價、發改行業人才工作進行了調查分析,現將調查情況及有關建議總結如下:
一、人員基本情況
至2011年底,全州糧食、物價、發改系統人員總數552人,其中中共-黨員人數223人,占 40%,女性職工229人,占41%,少數民族職工257人,占47%。
(一)從職位分類看:公務員239人,占%;企業管理人員103人,占%;專業技術人員58人,占 %;工人152,占 %,其中技術工人56人(其中,中級工以上人員為55人),占 %,普通工人37人占 %。
(二)從年齡結構看:30歲以下人員49人占 %;31-35歲人員67人,占 %;36-40歲人員120人,占 %;41—45歲人員125人,占%;46—50歲人員112人,占%;51-55歲人員28人,占 %;56歲及以上人員4人,占%。
(三)從知識層次看:無研究生學歷;大學本科學歷98
人,占%;大學??茖W歷207人,占%;中專、高中學歷134人,占%;初中及以下學歷71人,占%。
(四)從人才培訓情況看:糧食購銷市場化以來,各級糧食部門通過大力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精簡了企業人員,加大了企業人才管理的力度,并克服資金困難,在人才培訓方面進一步加大了投入。2011年,全州糧食系統組織參加培訓65人次。培訓知識類型,主要為企事業管理人員培訓,特殊工種職業技能培訓等;培訓渠道,主要是通過糧食系統教育培訓機構(17人次,占%),其他渠道為黨校和行政院校。全州物價系統組織參加培訓 25人次 。培訓類型主要為職業技能培訓,培訓渠道主要是通過黨校和行政院校。全州發改系統組織參加培45人次。培訓類型主要為專門業務培訓,培訓渠道主要是通過黨校和行政院校。
三、存在問題
(一)知識層次偏低。全系統大學??埔陨蠈W歷比例僅為57%,而在系統主體單位糧食經營企業中,大學??埔陨蠈W歷比例僅為14%,且有相當比例的學歷不是第一學歷,為從業后通過函授或其他途徑取得,所學專業中,真正系統的學習經濟管理、糧食工程等專業的偏少,學習信息技術、工商管理、法律等專業的更是少之又少。
歲以上人員144人,占27%,35歲以下人員明顯偏少。
(三)人才使用環境亟需改善。由于我州地理環境較差,處在偏遠地區,又是少數民族集中地,交通不是很方便,待遇比較低,因此人才管理和使用中還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一是引進人才難。多數糧食企業的處境是求生存階段,在市場競爭中如履薄冰,真正的人才不愿到糧食企業工作,特別是專業型人才,糧油保管人員,糧油檢驗人員,物流管理人員近幾年基本上沒有進入。二是留住人才難。企業內部各項機制不完善,也難以為人才提供發揮作用的平臺,即使引進人才,由于待遇及企業環境等原因,也難以留住人才。三是培養人才難。企業歷史負擔沉重,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經濟效益差,近2年雖略有好轉,但企業難以在人才教育、培訓等方面投入到位,培養自有人才存在困難。
(四)、編制少,工作量大。機構改革后,人員情況發生了變化,編制也發生了變化,發改局職能加大,以工代賑職責劃入發改局但沒有增加編制,反而機構改革后編制減少,工作量大,人員嚴重缺乏,特別現在又是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災后重建工作中,工作起來就很吃力。機構改革后,原州糧食局、州物價局合并到州發改委,縣上卻并不一致,除了茂縣糧食局為縣發改局管理的單位其他縣上糧食局都是獨立的,而物價局合并的也很少,州上是一個單位,而縣上是分開的,這樣工作開展起來很不方便。
四、關于加快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一)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鼓勵人才走進企業。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樹立以工作業績用人的導向,出臺激勵措施,鼓勵引進人才,特別是專業型人才。對應屆畢業大學生,可參照大學生到農村任“村官”的優惠政策,出臺應屆畢業大學生到民營糧食加工企業(包括其他類型民營企業)工作的,可享受同等優惠待遇等。
(二)要加大人才隊伍的培訓力度。 以大規模培訓為平臺,根據單位性質和職位的特點要求,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培訓計劃,突出對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確保每名工作人員一年參加各類培訓的時間。不斷更新相關的理論和業務知識,提升每個人都綜合素質,培養沉穩、干練的工作作風。增強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著重提高職工的政治鑒別力、抵御腐朽思想侵蝕能力、依法行政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和處理改革、發展、穩定諸多復雜問題的能力,建設一支綜合行政能力較強的人才隊伍。要在全系統,尤其是領導人中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大力推進人才興國戰略,逐步加大對人才隊伍建設的投入,積極提高廣大職工隊伍素質,尤其對專業技術人員要加大特殊工種技術培訓力度,使之不斷更新、充實知識,實現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中人員年齡偏大的矛盾;要通過輪崗、掛職等措施,積極培養高素質、復合型行政管理人才;要結合效能建設,完善公務員考核機制,增強機關干部的壓力感、責任感,在行政管理部門形成人人干事業,人人謀發展的氛圍,從而打造一支政治堅定、作風扎實、業務過硬、充滿生機的公務員隊伍。
(四)、為了更好的工作,工作銜接更通暢,上傳下達更加方便,建議把縣上的糧食、物價、發改部門合并為一個單位,盡量與州上機構改革步調一致。為了讓工作做的更好,效率更高,解決人員缺乏的問題,建議增加相應的職責編制,希望政府和人事編制部門能考慮縣上實際問題。
各鄉鎮人大主席團在縣人大常委會的指導下,在鄉鎮黨委的領導下,緊緊圍繞經濟建設、社會和諧主題,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有所探索,有所規范、有所作為,有所進取,有所形象,認真履行職責,做了大量工作:
(一)切實加強領導,鄉鎮人大工作得到保證。
(鎮)長分工負責制,各項工作協調發展。
(二)監督與服務并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我縣經濟比較落后,xx年全縣生產總值才27億元,縣級財政收入1億元。自從縣委號召跨越式發展和“四個岱山”建設以來,各鄉鎮人大把招商引資、統籌協調、維護穩定、創建和諧、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作為人大工作的大事來抓,努力尋求人大工作與經濟建設的最佳契合點。
一是各鄉鎮人大對政府工作實行監督的基本做法:
1、召開主席團會議,適時聽取和審議政府有關工作情況的匯報。重點對政府招商引資、工業園區、實事工程、民生問題等重要事項處于人大的監督之下,促進了政府有序、高效運作。
2、督促政府抓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落實工作,建立會議辦理、現場辦理、評估辦理等制度,大多鄉鎮采用答復時面商和辦結前面商的“二次面商程序”,使代表建議滿意率和辦理解決率逐年提高。
3、組織各種層次的視察活動。突出重點工程建設、農村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生態綠化、轉產轉業、生產安全、農貿市場等方面開展視察。選擇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組織代表開展調查研究,提高對政府辦事效率、政務公開、承諾服務的監督有針對性。如岱西鎮人大把鹽業享受柴油價補貼問題以建議形式,通過代表提交到省人代會和全國人代會上;還把鹽業鹽民生產問題的調查報告送到省人大、省政府和省鹽業局后,引起省里對鹽區生產建設的重視、達到原鹽價格提高的效果。
文檔為doc格式。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3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