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簡稱“千萬工程”,是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基層農村的成功實踐。從農村環境整治入手,由點及面、迭代升級,20年持續努力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創造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成功經驗和實踐范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千萬工程實施三年行動方案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借鑒或幫助。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總結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質量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根據《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云辦通〔2023〕31號)精神,結合我州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按照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突出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新“三農”發展,以“打贏鄉村振興首場硬仗”為決心,深入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著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二)原則方法
——堅持規劃先行,統籌推進。堅持全州“一盤棋”規劃,連點成線,以線擴面,典型引路,梯次推進。堅持系統觀念,統籌銜接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各類專項規劃,科學整合政策、項目、資金等各種資源,扎實推進各項重點任務,統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堅持農民自愿,分類推進。堅持尊重農民意愿,充分調動農民自覺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厘清政府、村集體、群眾、市場的邊界和責任,不搞大包大攬。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類推進,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項目建設,優先建設既方便生活又促進生產的項目。
——堅持綠色發展,創新推進。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堅持走生態立村、生態致富的路子,聚力做好“土特產”文章,把村莊環境整治提升與綠色低碳生態富民家園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創新培育開發農業產業新功能、新業態、新模式和農村生態新價值,賡續農耕文明。
——堅持黨建引領,合力推進。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堅持政府投入引導、村集體和農民投入相結合、社會各方力量積極支持的多渠道投入機制,健全黨政主導、縣級主責、部門協同、農民參與、社會支持的工作機制,構建政府、村集體、群眾、企業、社會等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三)總體目標。到2025年,全州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明顯提高,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
——農村人居環境更加生態宜居。全州村莊規劃編制全面完成,規劃審批率達100%;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由70%提高到8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30%提高到60%以上、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由85%提高到95%以上;農村黑臭水體全面整治完成;建成15個綠美鄉鎮、28個省級綠美村莊、864個州級綠美村莊。
——城鄉融合發展更加深入推進。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公益性投入,管好用好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持續鞏固提升農村道路、鄉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電網、通信、污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700公里、鄉鎮通三級公路比例達70%以上、3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達75%以上;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地區5G網絡建設,持續提升4G網絡覆蓋面,補齊邊境地區、偏遠地區通信網絡設施短板;消防安全水平持續提升;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明顯改善,基本實現鄉鎮有商貿中心和物流配送站、村村有連鎖便利店并開通快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
——優勢特色產業更加發展壯大。圍繞“2+4+3”重點產業,加強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一縣一業等創建,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全州申報一批“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線路”,建成46000戶美麗庭院;實現鄉村旅游接待游客700萬人次、鄉村旅游收入70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2年的13175元提高到20000元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比達到全省水平;全州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全部達10萬元以上。
——農村精神文明更加協調發展。全州新增創建全國文明村鎮2個、省級文明村鎮8個、州級文明村鎮5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功能不斷拓展,鄉村文體設施更加完善,傳統村落、傳統民居、農耕文化得到有效保護,農村移風易俗持續推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更加濃厚。
——鄉村治理體系更加高效規范。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鄉村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積分制、清單制、網格化、數字化、接訴即辦等治理方式不斷完善。
二、實施范圍和基本要求
以行政村(不含非農城鎮社區)為基本實施單元,對全州340個行政村全覆蓋進行整治提升,通過3年時間,把80個行政村全域建成鄉村振興示范村(以下簡稱“示范村”),在其他行政村中每年選擇240個自然村進行整治提升(以下簡稱“提升村”),3年完成720個。同時將農場的非農城鎮社區納入整治提升范圍統籌考慮、同步推進。
(一)“示范村”實施范圍。選擇80個行政村全域建成“示范村”,其中提升達標65個(與省級美麗村莊重疊1個)、重點新建7個、自建9個。
一是提升達標一批。對全州2019年至2021年已創建命名的省級美麗村莊、2022年已建設命名的全省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示范鄉鎮所在行政村及精品行政村、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的65個村(與省級美麗村莊重疊1個)按照“示范村”基本評價標準進行評價,全面整改提升,在一年內提升達標后,向省級推薦認定命名為省級“示范村”。
二是重點認定一批。按照“串珠成鏈、連線成景,先易后難、組團發展”的原則,重點在“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沿線村莊、旅游風景區周邊、主干公路沿線、歷史文化傳統村落、城郊接合部”等行政村,擇優評選出16個行政村,用3年時間建設,經州級評價認定后向省級推薦為省級示范村。
三是鼓勵自建一批。鼓勵各縣市將未能納入提升達標重點新建“示范村”的行政村,因地制宜,由縣市自主確定,不限名額,積極建設示范村,經州級評價核驗達標后,向省級推薦認定為省級“示范村”。
四是引領帶動一批。堅持持續用力,三年行動任務完成后,充分發揮“示范村”引領帶動作用,鼓勵各縣市按照“示范村”標準積極建設更多的“示范村”。
(二)“示范村”基本要求。嚴格按照批準的村莊規劃,規范農村建房管理,農村衛生廁所、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鄉村基礎設施全配套,基本公共服務全保障,基本達到縣級衛生村、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鄉村治理示范村標準,實現村莊美、設施全、服務優、產業興、治理好、鄉風和、百姓富、集體強的目標,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樹立示范標桿。
(三)“提升村”實施范圍。將全州80個“示范村”以外的其他行政村列入“提升村”實施范圍,每年至少對“提升村”所轄1/10的自然村進行重點整治,優先選擇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的中心村、有獨特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邊關文化、田園文化等優勢資源的村寨和有一定規模、發展基礎好且不拆并的自然村進行整治提升,每年整治240個,其中:芒市65個、梁河縣32個、盈江縣72個、隴川縣61個、瑞麗市10個,3年共整治720個。整治完成后逐級進行驗收,達到“示范村”條件標準的“提升村”,經村委會自愿申報、鄉鎮初審、縣級審核、州級核查后,向省級推薦認定為“示范村”。
(四)“提升村”基本要求。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得到有效整治,農村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村容村貌持續提升,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健全,相關指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為建成“示范村”奠定堅實基礎。
三、主要任務
(一)重點實施任務
1.全面推進村莊規劃管理。持續開展“干部規劃家鄉行動”,規劃批準后,對存在“三線”不明確、布局不合理、發展定位不明、發展用地預留不足、用地不合理、宅基地剛性需求嚴重不足等的村莊,按照村提出、鄉評估、縣審批、州備案方式對規劃適時調整。全面加快村莊規劃成果入庫備案工作,加大村莊規劃管理員和鄉鎮技術指導員的業務培訓,確保村莊用地審批有據、流程合法、規劃執行嚴格。完善村規民約,按村民自治相關程序將村莊規劃管控納入村規民約管理。到2025年,村莊規劃有效管控率達100%。(牽頭單位: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該任務及以下任務均需各縣、市黨委和人民政府負責落實,不再列出)
2.全面加強農村建房規范管理。健全農村宅基地聯審聯管機制,堅決遏制新增亂占耕地建房,加強村莊建設風貌引導和管控,提高農房質量安全,加快農村危房改造,強化農村建房質量安全監管,持續開展農村經營性自建房排查和安全整改、農房功能提升及“裸房”整治。(牽頭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
3.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繼續按照《德宏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鼓勵縣市采用政府獎補、村集體經濟投入、農民投工投勞、社會各方力量積極支持的多渠道籌資模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全州改建農村衛生戶廁17904座,衛生公廁163座,到2025年實現全州衛生戶廁覆蓋率80%、100戶以上自然村衛生公廁全覆蓋。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嚴把質量關口,協同推進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續推進廁所問題排查整改,加強鄉村旅游廁所管護,深入開展農村改廁技術服務和農村公廁管護提升專項行動。(牽頭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鄉村振興局、州生態環境局、州文化和旅游局)
4.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統籌銜接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畜禽糞污、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戶接入、分區分類施策治理,不搞“一刀切”。對居住區相對集中的單個村莊或相鄰村莊,采用集中處理模式,聯合建設污水治理設施及配套工程,實現區域統籌、共建共享;對于新建不大的村莊、移民新村、傳統村,基礎設施完善、地勢平緩、處于水環境不敏感區域等村莊盡可能實現雨污分流,積極推行簡單預處理—厭氧池—人工濕地/穩定塘/土壤滲濾等方式處理;對于經濟條件一般、生態容量大、位置偏遠、居住分散,位于山區不便建設集中式污水治理設施的村莊,通過庭院綠化、農田灌溉等途徑就地就近利用,減少成本投入。健全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管理、運行維護機制,逐步推行“農村飲水收費+污水收費+村集體兜底制度,源頭解決“建得起管不起”的運營費用問題。農村黑臭水體全面整治完成。到2025年,“示范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全面達標,全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60%以上。因地制宜推進鄉鎮鎮區生活污水治理,強化管理維護,確保建成設施發揮效益。到2025年,鄉鎮鎮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二類縣瑞麗市達80%,三類縣芒市、梁河縣、盈江縣、隴川縣達70%。(牽頭單位:州生態環境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
5.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配置完善農村垃圾收運設施,統籌完善城鄉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體系,原則上不再新建垃圾填埋場。因地制宜采取城鄉一體化、鎮村一體化、就地就近處理等模式。鼓勵相鄰縣市、鄉鎮共建共享終端設施,深入推動瑞麗市、芒市焚燒發電項目協同處置周邊縣垃圾,提高全州無害化焚燒處理能力;邊遠地區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無害化處理模式,降低設施建設和運行成本。加大前端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建立動態巡查機制,著力開展后端農村生活垃圾亂堆亂放排查整治。(牽頭單位: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農業農村局)
6.加快推進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全面清理村莊陳年垃圾、溝塘河渠、畜禽糞污,全面整治私搭亂建、亂堆亂放、亂停亂擺及殘垣斷壁等,整治農村戶外廣告,規范發布內容和設置行為。加強桿線序化處置,統籌推進“綠城市、治污染、除四害、食安心、勤鍛煉、管慢病、家健康”專項行動向鄉村延伸,大力建設美麗庭院,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到2025年,全州完成46000戶美麗庭院創建,其中芒市完成14000戶、梁河縣完成7300戶、盈江縣完成12600戶、隴川縣完成7500戶、瑞麗市完成4600戶?!矤款^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發展改革委(州能源局)、州信息通信建設管理辦公室、州衛生健康委、州鄉村振興局、州婦聯〕
7.加快推進綠美鄉村建設。加快實施綠美鄉村三年行動計劃,因地制宜栽花植綠,引導和鼓勵群眾在“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四地”(邊角地、空閑地、閑置宅基地、拆違地)及庭院進行綠化美化,宜樹則樹、宜草則草、宜花則花、宜果則果,到2025年全州建成15個綠美鄉鎮、28個省級綠美村莊、864個州級綠美村莊。繼續在條件適宜區開展森林鄉村建設,推進荒山荒地荒灘綠化,強化鄉村綠化苗木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縣建設。在“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線路”沿線路域深入開展環境整治及綠化美化。(牽頭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林草局、州水利局)
(二)統籌推進任務
8.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扎實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科學調整種植結構,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提檔升級、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農膜科學使用回收,推進農業綠色低碳發展。(牽頭單位:州農業農村局)
9.暢通延伸農村道路。繼續開展“四好農村路”和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加快農村公路“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加強通村公路和村內道路連接延伸,有序推進鄉鎮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3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實施農村公路危橋改造、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加強通村公路和村內道路連接。強化消防通道建設管理。有序實施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牽頭單位:州交通運輸局)
10.強化農村供水保障。穩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強化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推進劃定千人以上規模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配套完善農村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凈化消毒設施設備,健全水質檢測監測體系。加快推進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改造,提升供水水量水質保障水平,逐步推進城市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同步推進消防取水設施建設。完善長效運行管護機制,按照“補償成本、公平負擔”的原則,健全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推進有條件縣市城市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同步推進消防取水設施建設。深化水價改革。(牽頭單位:州水利局、州發展改革委)
11.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建立完善數字鄉村發展統籌協調機制,深入推進德宏州“數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管理服務,推進涉農事項在線辦理。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地區5G網絡建設,持續提升4G網絡覆蓋面,補齊邊境地區、偏遠地區通信網絡設施短板。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高位推進數字農業示范基地建設,著力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深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和“數商興農”行動,構建智慧農業氣象平臺。推進農村集體經濟、集體資產等產權流轉交易數字化管理,建立智慧農業數字化平臺,突出熱區資源分布圖、特色產業分布圖、優質農產品分布圖、優質農產品庫“三圖一庫”數據化展示。加快城鄉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共享。(牽頭單位:州委網信辦、州工信科技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商務局、州政務服務管理局、州氣象局、州應急管理局、州信息通信建設管理辦公室)
12.改善村級服務設施。加快提高村級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和“一站”辦理,推動公共教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服務、戶籍管理、困難群眾救助等領域群眾經常辦理且基層能有效承接的政務服務事項,下沉至便民服務中心(站)辦理,實現政務代辦服務村(社區)全覆蓋。持續實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加強農村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推進公共照明設施與村內道路、公共場所一體規劃建設,加快推進完善農村地區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因地制宜建設農村應急避難場所,開展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無障礙建設和改造,統籌實施鄉村建設工程項目,加強農村消防安全設施建設;實施“快遞進村”工程,暢通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加快推進農村電商發展,推動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牽頭單位:州民政局、州教育體育局、州應急管理局、州消防救援支隊、州郵政管理局、州商務局)
13.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圍繞“2+4+3”重點產業,大力發展熱區農業、科技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推動農業、林業與旅游、教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推進森林旅游和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打造芒市壩、遮放壩、盈江壩三大休閑農業示范區。鞏固提升芒市“生態田園”、遮放“稻作公園”,隴川戶撒“稻花鄉里”等一批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鼓勵發展以特色民宿、休閑農莊、采摘體驗為重點的庭院特色休閑旅游。組織開展芒市貢米文化節、瑞麗柚子節、盈江舊城圍魚節、梁河回龍茶節等鄉村節慶活動。積極培育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充分發揮品牌的商品效益。到2025年,農旅深度融合,鄉村旅游收入增速保持在15%以上。加快推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支持村集體通過產業開發、物業服務、入股分紅、異地置業等方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探索社會資本參與農村集體資源開發的有效路徑,提高集體經濟經營管理水平和資產收益率。(牽頭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工信科技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林草局、州商務局、州鄉村振興局)
14.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推進縣城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提高農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茖W制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到2025年底,確保1個縣市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繼續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項目,改善鄉鎮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保留并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持續推進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和基礎教育學校校長職級制改革。建立健全縣域內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機制,完善“優質學校+薄弱學?!薄皟炠|學校+新建學?!睅头鰴C制。完善控輟保學常態化工作機制,推動控輟保學從動態清零轉向常態清零。多渠道增加農村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鞏固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發展涉農職業教育。鞏固完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優化鄉村和易地搬遷安置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不斷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水平,組織實施好心腦血管救治站拓面建設項目和慢性病就近規范治行動;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積極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等級評審工作;不斷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加強對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的指導;不斷提高鄉村醫生待遇,出臺系列拴心留人政策;持續鞏固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推進衛生鄉鎮、衛生村創建工作。發揮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綜合保障作用,提升基層醫保經辦管理服務能力。通過“村級主辦、互助服務、群眾參與、政府支持”的方式,依托行政村、較大自然村按標準建設互助型養老服務設施。完善農村養老助殘和未成年人保護服務設施。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利用現有資源開展農村重度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推進鄉村公益性殯葬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開展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示范建設。(牽頭單位:州教育體育局、州衛生健康委、州民政局、州醫療保障局及州級有關部門)
15.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城鄉村教師、醫生、科技、文化等人才定期服務鄉村制度,鼓勵各方人才、技術下鄉,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統籌農業科技、“三支一扶”、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經營主體等各類人才資源,推動青年下鄉返鄉興鄉。深入實施“頭雁”“耕耘者”和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構建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人才隊伍,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文明素養。(牽頭單位: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工信科技局、州鄉村振興局、團州委)
16.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推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教育活動走深走實。推進鄉村文化設施建設,持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網格化的形式開展經常性美麗村莊的評比,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典型做法,有效發揮村規民約、家庭家教家風作用,推進農村婚俗改革試點和殯葬習俗改革,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和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及法治鄉村建設。深入實施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牽頭單位:州委宣傳部、州委組織部、州委農辦、州農業農村局、州民政局、州婦聯、州鄉村振興局、州委政法委、州司法局)
17.提升鄉村治理效能。突出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工作導向,不斷健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創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強化村規民約執行力和約束力,建立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運行管護機制,進一步發揮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牽頭單位:州委組織部、州農業農村局、州民政局、州鄉村振興局、團州委、州婦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堅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建立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直接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體制。各級黨委、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定期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建立由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千萬工程”領導小組,抽調精干人員組成工作專班,實行實體化運作集中辦公,強化統籌協調督促職責,健全黨政主導、各方協同、分級負責的實施機制,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分類實施的推進機制。建立各級有關部門領導干部掛聯村組制度,特別是要充分發揮好駐村工作隊的作用。州委、州政府每年召開1次“千萬工程”現場推進會議。(牽頭單位:州農業農村局)
(二)強化責任落實。州級相關部門要細化制定專項實施方案,建立會商協調、定期調度、聯合督導、考核評價、通報約談等工作機制及配套制度。各縣市要對照考核達標標準,堅持先易后難、層層遞進,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按規定整合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各類扶持項目資金,先小切口推進村莊規劃、“兩污”治理、環境清潔、機制建設等工作,再逐步向硬化綠化亮化、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完善等擴展。要依法依規、優先統籌協調保障項目用地需求,進一步優化規范相關審批程序,確保三年行動順利實施。(牽頭單位:州農業農村局、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三)強化督導考核。將各縣市、州直各牽頭部門三年行動實施情況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年度綜合考核、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堅持獎優罰劣。每年12月對各縣市、州直各牽頭部門工作推進情況進行考核評價,每半年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一次通報,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通報曝光典型問題案例。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縣市和單位及個人予以通報表揚,對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進行批評約談。(牽頭單位:州農業農村局)
(四)力戒形式主義。樹立正確政績觀,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堅持求真務實,輕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留住鄉風鄉韻鄉愁,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村一面。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對盲目攀比、鋪張浪費、勞民傷財,嚴格審批管控“門墻亭廊欄”,嚴禁搞脫離實際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各級紀檢監察、巡察、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及時糾治工作偏差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確保工作不跑偏、不走樣、不落空。(牽頭單位:州紀委監委、州委巡察辦、州財政局、州審計局)
(五)強化宣傳培訓。各級各部門要緊密結合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進一步學好學透、用好用活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加大“千萬工程”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的良好氛圍。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分級組織加強“千萬工程”政策業務知識、實踐操作技能等學習培訓,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學習踐行的能力和水平。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總結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質量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按照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深入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著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堅持規劃先行,統籌推進。堅持全省“一盤棋”規劃,連點成線,以線擴面,典型引路,梯次推進。堅持系統觀念,統籌銜接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各類專項規劃,科學整合政策、項目、資金等各種資源,扎實推進各項重點任務,統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堅持農民自愿,分類推進。堅持尊重農民意愿,充分調動農民自覺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厘清政府、村集體、群眾、市場的邊界和責任,不搞大包大攬。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類推進,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項目建設,優先建設既方便生活又促進生產的項目。
——堅持綠色發展,創新推進。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堅持走生態立村、生態致富的路子,聚力做好“土特產”文章,把村莊環境整治提升與綠色低碳生態富民家園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創新培育開發農業產業新功能、新業態、新模式和農村生態新價值,賡續農耕文明。
——堅持黨建引領,合力推進。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堅持政府投入引導、村集體和農民投入相結合、社會各方力量積極支持的多渠道投入機制,健全黨政主導、縣級主責、部門協同、農民參與、社會支持的工作機制,構建政府、村集體、群眾、企業、社會等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到2025年,全省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明顯提高,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
——農村人居環境更加生態宜居。全省村莊規劃編制全面完成,規劃審批率達到80%以上;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由68%提高到78%左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38%提高到60%以上、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由59%提高到85%以上,進入西部地區前列;國家監管的77條農村黑臭水體全面整治完成;建成300個綠美鄉鎮、600個省級綠美村莊。九大高原湖泊沿岸、赤水河流域及重點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村莊的衛生廁所、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和綠美鄉村建設實現全覆蓋。
——城鄉融合發展更加深入推進。穩步提升全省農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新改建農村公路3萬公里,鄉(鎮)通三級公路及3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達到65%以上;5G網絡覆蓋率達到98%以上;消防本質安全水平持續提升;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明顯改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
——優勢特色產業更加發展壯大。圍繞“1+10+3”重點產業,加快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等建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全省累計建成“中國美麗休閑鄉村”65個,新增打造422條“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線路”,建成150萬戶美麗庭院;鄉村旅游接待游客數量、產值由2022年的3.93億人次、1889億元增加到5億人次、3500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2年的15147元提高到20000元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78縮小到2.48;80%以上行政村年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農村精神文明更加協調發展。全省新增創建全國文明村鎮60個、省級文明村鎮300個、州(市)級文明村鎮60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功能不斷拓展,鄉村文體設施更加完善,傳統村落、傳統民居、農耕文化得到有效保護,農村移風易俗持續推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更加濃厚。
——鄉村治理體系更加高效規范。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鄉村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積分制、清單制、網格化、數字化、接訴即辦等治理方式不斷完善。
二、實施范圍和基本要求
以行政村(不含非農城鎮社區)為基本實施單元,通過3年時間,對全省10000多個行政村全覆蓋進行整治提升,把其中1000多個行政村全域建成鄉村振興示范村(以下簡稱“示范村”),在其他行政村中每年選擇10000多個自然村進行整治提升(以下簡稱“提升村”)。
(一)“示范村”實施范圍。選擇1200個左右行政村全域建成“示范村”,其中提升達標600個、重點新建500個、鼓勵自建100個。
提升達標一批。對全省2019年至2021年已創建命名的省級美麗村莊、2022年已建設命名的全省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示范鄉(鎮)所在行政村及精品行政村、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等按照“示范村”基本評價標準進行評價,擇優評選出600個行政村進行查缺補漏,全面整改提升,在一年內提升達標后,經評價認定命名為“示范村”。
重點新建一批。按照“串珠成鏈、連線成景,先易后難、組團發展”的原則,建成一批風景線、鄉村旅游精品線、鄉村振興示范帶(區),重點選擇九大高原湖泊沿岸、赤水河流域及重點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區域和風景名勝區周邊、主干公路沿線、歷史文化傳統村落、城郊結合部等重點區域,擇優評選出500個行政村,用3年時間建設,經評價認定后命名為“示范村”。
鼓勵自建一批。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自主確定一批未能納入提升達標、重點新建范圍的行政村,按照“示范村”標準積極建設,經省級評價核驗達標后,認定100個村為“示范村”。
引領帶動一批。堅持持續用力,三年行動任務完成后,充分發揮“示范村”引領帶動作用,鼓勵各地區按照“示范村”標準積極建設更多的“示范村”。
(二)“示范村”基本要求。全面完成村莊規劃編制及審批,全面規范農村建房管理,農村衛生廁所、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鄉村基礎設施全配套,基本公共服務全保障,基本達到縣級衛生村、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鄉村治理示范村標準,實現村莊美、設施全、服務優、產業興、治理好、鄉風和、百姓富、集體強的目標,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樹立示范標桿。
(三)“提升村”實施范圍。將“示范村”以外的其他行政村列入“提升村”實施范圍,每年至少對“提升村”所轄1/10的自然村進行重點整治,優先選擇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的中心村、常住人口100戶以上規模較大且不拆并的自然村進行整治提升,每年整治10000個左右,3年共整治30000個左右。整治完成后逐級進行驗收,達到“示范村”標準的“提升村”,經申報評價合格后可認定為“示范村”。
(四)“提升村”基本要求。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得到有效整治,農村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村容村貌持續提升,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健全,相關指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為建成“示范村”奠定堅實基礎。
三、主要任務
1.全面推進村莊規劃編制管理。接續開展“干部規劃家鄉行動”,合理規劃確定村莊布局和發展定位,全面加快村莊規劃編制審批和成果入圖入庫備案工作,嚴格執行規劃。
2.全面加強農村建房規范管理。健全農村宅基地聯審聯管機制,堅決遏制新增亂占耕地建房,加強村莊建設風貌引導和管控,提高農房質量安全,加快農村危房改造、農房功能提升及“裸房”整治。
3.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加快農村衛生戶廁和公廁改造建設,嚴把質量關口,協同推進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續推進廁所問題排查整改,深入開展農村改廁技術服務和農村公廁管護提升專項行動。
4.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三年行動,分區分類施策治理,健全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管理、運行、維護機制,全面整治農村黑臭水體。
5.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配置完善農村垃圾收運設施,統籌完善城鄉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體系,原則上不再新建垃圾填埋場。加大前端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建立動態巡查機制,著力開展后端農村生活垃圾亂堆亂放排查整治。
6.加快推進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全面清理村莊陳年垃圾、溝塘河渠、畜禽糞污,全面整治私搭亂建、亂堆亂放、亂停亂擺及殘垣斷壁等,加強桿線序化處置,統籌推進“綠城市、治污染、除四害、食安心、勤鍛煉、管慢病、家健康”專項行動向鄉村延伸,大力建設美麗庭院,健全長效管護機制。
7.加快推進綠美鄉村建設。加快實施綠美鄉村三年行動。繼續在條件適宜區開展森林鄉村建設,推進荒山荒地荒灘綠化,強化鄉村綠化苗木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縣建設。在“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線路”沿線路域深入開展環境整治及綠化美化。
(二)統籌推進任務
8.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扎實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科學調整種植結構,持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農膜科學使用回收,推進農業綠色低碳發展。
9.暢通延伸農村道路。繼續開展“四好農村路”和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加快農村公路“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加強通村公路和村內道路連接延伸,推進入戶路硬化。有序實施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強化消防車道建設管理。
10.強化農村供水保障。穩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配套完善農村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凈化消毒設備,健全水質檢測監測體系。加快農村供水工程改造建設,推進有條件地區城市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同步推進消防取水設施建設。深化水價改革。
11.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加快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持續推進數字鄉村試點。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5G網絡覆蓋率。
12.改善村級服務設施。加快提高村級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實現教育、衛生、就業、養老、戶籍管理、廣電等政務代辦服務村級全覆蓋;持續實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加快農村應急避難場所和消防安全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暢通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加快推進農村電商發展,推動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
13.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充分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引導農民發展庭院經濟,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培育發展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提高一二三產綜合效益。加快推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14.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深入實施基本公共服務提升三年行動,繼續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項目,開展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標建設,保障鄉(鎮)、村兩級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提升養老助殘、未成年人保護服務能力,依托行政村、較大自然村建設互助型養老服務設施,推進鄉村公益性殯葬服務設施建設及管理。
15.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統籌農業科技、“三支一扶”、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經營主體等各類人才資源,推動青年下鄉返鄉興鄉。深入實施“頭雁”、“耕耘者”和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構建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人才隊伍。
16.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教育和“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等主題活動,推進行政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和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深入實施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
17.提升鄉村治理效能。突出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工作導向,不斷健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創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強化村規民約執行力和約束力,建立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運行管護機制,進一步發揮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堅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建立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直接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體制。各級黨委、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定期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省委、省政府定期召開現場推進會。各地區要建立領導干部掛聯村組制度,按照國家、省級有關技術規范標準認真組織項目實施。
(二)狠抓責任落實。省級相關部門要細化制定專項實施方案,建立會商協調、定期調度、聯合督導、考核評價、通報約談等工作機制及配套制度。各地區可按規定整合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各類扶持項目資金,集中資源加大對三年行動投入力度,對照標準查缺補漏。要依法依規、優先統籌協調保障項目用地需求,進一步優化規范相關審批程序,確保三年行動順利實施。
(三)加強考核激勵。將三年行動實施情況作為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年度綜合考核、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重要內容。堅持獎優罰劣,每年對各地區工作推進情況進行考核評價,每半年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一次通報,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表揚,對工作推進不力的進行批評約談。建立全省現場推進會競爭承辦激勵機制,擇優比選確定會議舉辦地。
(四)力戒形式主義。樹立正確政績觀,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堅持求真務實,輕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留住鄉風鄉韻鄉愁,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村一面。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對盲目攀比、鋪張浪費、勞民傷財,嚴格審批管控“門墻亭廊欄”,嚴禁搞脫離實際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各級紀檢監察、巡視巡察、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及時糾治工作偏差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確保工作不跑偏、不走樣、不落空。
(五)強化宣傳培訓。各地區各部門要緊密結合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進一步學好學透、用好用活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不斷轉化為實施三年行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思路方法、工作措施和具體成效。加強培訓,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學習踐行的能力和水平,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開展宣傳,營造良好工作氛圍。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34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