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總結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他人。撰寫總結時,要注意審視過去的經驗和教訓,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改進措施。下面是一些總結經驗的范文,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寫出一篇完美的總結。
教材簡析:《清平樂村居》是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田園小令,好似一幅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賞心悅目的感覺,抒發了詞人對村居生活的喜愛和向往之情。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生活和勞動場景,勾勒出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田園圖景,二老融洽,孩子孝順,老有所養,少有所事。在寫景方面,作者把茅檐、小溪、青草這些農村中司空見慣的事物組合成一幅清新的畫面,淳樸、自然;在寫人方面,作者把一家老小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開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農村的特色,以景物襯托出人物生活寧靜、恬適的氛圍。畫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媼“醉里吳音相媚好”,足見其生活的安詳,精神的愉悅,接著由遠及近勾畫出三個兒子的動作。詞人尤喜小兒,“無賴”、“臥剝蓮蓬‘等詞句形象地刻畫出真活潑的神態。
詞的上闋長短句相間,而下闋句式整齊,每句韻腳相同,節奏感強。詞的上片開篇寫景,構成了清新優美的農村環境,為人物出場作了巧妙的鋪墊。緊接著描寫了白發翁媼醉里歡容,談笑相悅,其樂融融的溫馨生活。詞的下片描寫老夫婦三個兒子的活動。
1、認識5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理解詞意,想象詞中描繪的情景。
2、有感情讀詞,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背誦課文。
3、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及受到美的熏陶。
1.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讀課文,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2、喜愛宋詞。能融入課文,感受村居生活的寧靜祥和之美。
這首詞由景見人,因人及事,以事傳情。作者將景、人、事、情融為一體,以明快、流暢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恬淡、愜意的田園美景。對于這樣意境幽美的詞,在教學中應積極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指導學生注意詞的韻律、節奏和情感。重點抓住描寫小兒動作的關鍵字眼,勾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調動多種感官體驗,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韻味,輕松地理解詞意。
本首詞分上、下兩片,上片寫景,下片敘事。作者描繪了一幅寧靜清新、悠閑美好的鄉村家庭生活畫卷。在教學時,教者應盡可能地讓學生自主感知、感悟全詞。真切地領會詞的意境美、情感美。領會“醉”的深刻含義。
1.開門見山,了解宋詞。
2.初讀課文,感知詞韻。
3.精讀課文,品悟詞意。
4.賞讀課文,體驗詞境。
5.吟唱課文,追溯詞源。
6.拓展延伸,詞韻裊裊。
1、師板書“村居”。同學們,看到這兩個字你想到了什么?(預設)(就是“農村人家”的意思)生:(清)高鼎古詩《村居》以及田園生活畫面。
2、師小結:同學們能聯系生活浮想聯翩,老師真佩服你們。但今天我們學習的“村居”不是詩,而是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詞”。師板書“詞”。和“詩”一樣,“詞”也是一種文學體裁。說白了,“詞”就是興起于唐代、興盛于宋代配樂而唱的詩,因先有樂,后有詞,所以也稱“曲子詞”?!洞寰印肪褪沁@首詞的題目,而為“村居”所配的樂曲是…師板書“清平樂”,師:誰來讀一讀?生讀。師點撥樂的讀音?!扒迤綐贰币簿褪窃~牌名。詞牌名很多,也很美,比如“虞美人”、“滿江紅”等都屬于詞牌名。那么,認識了詞,再讓我們響亮地讀一讀這首詞的全稱吧!注意詞牌名和題目中間要略有停頓。生讀:《清平樂村居》。
3、師:了解了課題,接下來我們應該解決什么?生:作者。
師: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偉大的詞人。(播放畫面)。
4、師:接下來,我們將輕松地走入課文,去用心品讀這首清詞麗句。
1、師:請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每個字音讀準確、讀響亮。生放聲讀文。
2、師正音。一生讀文,其他生在心中跟讀。
師:誰再來展示讀一讀?生讀,注意上下兩片之間的停頓。請男女同學分別讀上、下兩片。生再齊讀。師板書剝。讀bao音是指去掉外皮或外殼。比如,去掉香蕉皮就叫剝香蕉;去掉大蒜皮則稱為剝大蒜;去掉桔子皮就稱為剝桔皮;去掉蓮蓬的外皮就叫生:剝蓮蓬。好,齊讀。生齊讀。生書寫“剝”字。
師:再請生讀課文,看著屏幕讀。一生讀。師強調“蓬”作為韻腳的讀音,這是古詩詞中和仄、押韻的需要。應該讀蓬音。如:“小、草、好、媼;東、籠”。
生齊讀“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p>
1、師:請同學們邊默讀課文邊觀察畫面邊思考每句話都寫了什么。生默讀。師:好,這首詞寫得樸素易懂,請聯系插圖說說哪些話你自己就讀懂了。生:無賴。師板書無賴。師:聯系生活,說說你對無賴的理解。(生:活潑可愛)再讀讀感受小兒子的天真可愛。
師:文章中哪句能看出小兒子的天真可愛?生:臥剝蓮蓬。
師:他剝蓮蓬時還會有哪些姿勢?生:躺著、趴著、打滾等。
師:這一個臥字真是神來之筆呀!那么詩人是怎樣點評這個小兒子的?生:最喜。
師:你知道這“最喜”是什么意思嗎?生:最喜就是最可愛,最討人喜歡。
2、師:還讀懂了哪些詩句?生:鋤豆就是在豆田中鋤草??棧河弥駰l編織雞籠。
師:請你讀一讀相關詞句。生:“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p>
師:請你點評一下這兩個兒子吧!生:這兩個兒子多么勤勞,多么懂事??!
3、師:誰還想說你讀懂了什么?生:翁媼(一個老公公,一個老婆婆)。師:現在,老師把兩位老人家請出茅屋。你來對照畫面,讀詞中的句子。生:“白發誰家翁媼?!睅煟糊R讀。生齊讀。
師:我們看看這對老夫妻在做什么?生:在聊天。
師:怎樣聊天?生:喝酒、帶著醉意,醉就是帶著醉意。師板書“醉”字。師:請你讀出文中的句子。生:醉里吳音相媚好。
師:播放詞句:請齊讀。
師:那你知道什么是吳音嗎?生:吳音(作者當時被貶居住在江蘇上饒,當地的方言就叫吳音,是一種溫柔綿軟,婉轉動聽的語言)。
師:哈哈,我們肯定聽不懂。
師:老夫婦不僅喝醉了,而且還被自己的幸福生活陶醉著。
師:“相媚好”是什么意思?生:相親相愛親親熱熱的樣子。師板書相媚好。師:老兩口操著吳音相媚好,那你知道他們在用當地方言聊什么嗎?生自由想象答。師:說不定看著兒子大了想給兒子說房媳婦呢,也說不定在回憶自己年輕時談戀愛說的悄悄話呢。
師:孩子們長大成人已經能幫父母耕田持家,老兩口喝點小酒,說說笑笑,享受著天倫之樂。多么溫馨幸福的畫面呀!雖然生活清貧,但一家五口其樂融融,沉醉其中,就連路過的作者也被深深陶醉。讓我們也帶著醉意,感受這醉人的生活畫面吧!師引讀“醉里吳音…”生齊讀。
3、師:還有誰讀懂了別人沒讀懂的?生:茅檐低小就是茅屋低矮小巧。生:溪上青青草就是溪邊綠草茵茵。
師:那么看著那一叢叢青翠的小草,你打算怎么讀這句話?生讀。
師:周圍綠草茵茵,那么你知道小溪什么樣嗎?生說:清澈、潺潺、淙淙。師:小溪里會有什么?生:有小魚、蓮花和蓮葉,并散發著清香。
師:屋矮檐低,門前溪流潺潺,岸邊碧草如茵,清水碧草相映生輝。這么美麗的居住環境多么令人陶醉??!我們來讀讀整首詞好嗎?生齊讀。
四、賞讀課文,體驗詞境。
1、師:讀著看著,看著想著,這首村居就是描寫一家五口生活的畫面。請默讀,想象畫面。生默讀。
2、師:假如你就是作者,路過這座小山村,請問,首先你看到了什么畫面?生:茅屋、小溪。師:書上是怎么寫的?生讀詩句。
師:接著你又看到了什么?生:兩位白發蒼蒼的老兩口在聊天。師:請你讀書上的詩句。生讀。
師:再接著走,你又看到了什么畫面?生說:大兒、中兒,小兒。師:請你讀讀詩句。生讀。
師:好哇同學們,我們隨著詞人的腳步走走停停,用想畫面說畫面的辦法就能記住整首詞。這種學習方法你喜歡嗎?生:喜歡。
3、師:那么細心的小朋友,你一定發現會這首詞中有個字被反復使用,是哪個字呢,誰知道?生:“溪”字。
師:仔細看書這三個“溪”字有什么不同?生說。師板書:溪上、溪東、溪頭。師:看到這幾個表示地點的詞,你想到什么?生:說明這里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把周圍的景物串連起來。
師:你真是個有想象力的孩子。三個“溪”字串成了詞的脊梁。詞人沿“溪”而行,周邊的景物盡收眼底,心情陶陶然,腳步飄飄然,怎一個“醉”字了得。
師:那么同學們想不想寫好這個“溪”字?生想。生書寫“溪”及“奚”字。
師:村居生活多么安寧和諧!田園風光多么清新動人!用一個字來形容,村居生活怎么樣?生:美!師板書“美”。
師:是啊,村居生活人美、景美、情更美。讓我們吟出大詞人對村居生活的贊美與喜愛之情吧!《清平樂村居》起!生讀。
五、吟唱課文,追溯詞源。
師:一首詞就是一首歌。學習之初老師就介紹了,詞是配樂而唱的詩,那么古人配的是“清平樂”的韻律,而今人則為它配上了現代的樂曲,同學們想不想聽聽?喜歡的也可以跟著唱一唱。(播放歌曲)。
六、拓展延伸,詞韻裊裊。
師:感受了這首清新歡快的田園小令,再請同學們欣賞這位豪放派大詞人的另外兩首作品,請看屏幕:自讀后,齊讀。
師總結:可憐白發生!同學們,喜歡這位大詞人和他的作品嗎?生:喜歡!多美呀!詞中有畫,畫中融情,余韻裊裊,傳誦不息。唐詩宋詞既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更加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記?。焊褂性姇?,生接:氣自華。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詞的韻律美。
2、正確理解文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3、感受課文描繪的畫面,體會課文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詞圖對照,感受意境美。
2、學生自由說(教師相機點撥,總結學法:看來結合課文插圖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是我們理解古代作品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3、還有哪些字、詞、句不明白的嗎?(“無賴”“相媚好”兩個詞語的教學)。
(1)、無賴:借助生活經驗來解決:無賴是什么意思呢?(不講道理,不聽話......有貶義之意)那一個無賴的孩子怎么會說最喜呢這不是很矛盾嗎?那你覺得在這里“無賴”是什么意思呢?(頑皮,調皮)在生活中其實我們的父母也經常會用這樣看似批評的話表達對我們的疼愛之情,你能想起來嗎?(讀出無賴)。
(設置情境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在一個低小的茅屋前有一條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正親熱的坐在一起,正說著些什么?你聽......
(學生先自己互相說,教師點撥后指名說)。
4、多么恩愛的老兩口,多么悠閑自得的田園生活??!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一起去描繪如詩如畫、清新恬靜的鄉村生活,把你最感興趣的一個小畫面寫下來?(學生寫后交流,教師相機點撥評價:多么好的環境、多么樸素的一家人)。
5、再讀全文,整體感受。
二、咬文嚼字,體會情感美。
1、你能用一個字說說你讀了課文后的感受嗎?引出“醉”
a、“醉”字好啊,沉醉不知歸路,那咱們就不回去了,咱們一起去和這家的公公、婆婆、還有三個孩子聊天吧。
b、你最想和誰聊天呢?聊些什么?自由說話(同桌進行)。
4、設置問題:“你家這么多人就住在這小茅屋里?你們為什么還總是笑容滿面呢?”
(學生自由表達)。
心安茅屋穩,家貧菜根香,難怪二老的臉上總是笑容滿面呢!這樣的生活真好真好!老師幾次都被文章深深的吸引,于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小詩歌!
5、“文章不是無情物”,作者辛棄疾想表達怎樣的情感呢?(作者背景介紹)。
(學生自由說,教師注意提升)。
6、在那個戰爭不斷兵荒馬亂的時期,這樣一家人的生活誰不向往,這樣的生活誰不沉醉呢?讓我們一起再讀課文。板書(醉)。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課后多讀一些宋詞,在宋詞中盡情遨游,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讓學生需要我,讓學生可以離開我。
1.誦讀一首詞:了解“詞”這一文學樣式,按節奏韻律誦讀。
2.想象一幅畫:結合詞意,展開想象,豐富意境。
3.走近一個人:嘗試評注,拓展閱讀,了解詞人,體悟情感。
六年級。
(一)初知為基,正確誦讀。
1.師生對話,隨機滲透“詞”的相關訊息。
2.質疑解惑,初知此詞大意。
3.練習誦讀這首詞。
(二)想象畫面,感悟意境。
1.選擇一個角度,想象畫面。
2.分享交流各自的`想象。
3.感悟意境,再次誦讀。
(三)嘗試評注,體悟情感。
1.引導學生嘗試評注。
2.拓展閱讀學者的評注。
3.交流評注:
(1)說說自己與學者英雄所見略同之處。
(2)說說學者沒有關注的,而你有感覺的地方。
(3)說說你沒有想到的,而學者關注到的地方。
4.結合評注,引導學生關注“醉”這個字,結合詞人經歷深入理解這個“醉”幷有感情誦讀。
(四)回望課堂,延展課外。
讓學生自己給自己留下作業。
《清平樂村居》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組以“永遠的童年”為專題編排的單元教材中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三首詞。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曾在三年級上冊第一組課文以“多彩的生活”為主題編排了內容,令我們感受了兒童生活的豐富多彩,學生對描寫童年生活的文章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礎。本次再次將童年的主題編進教材,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童年的眷念,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時光的珍貴,豐富情感體驗,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經歷著的童年生活;二是通過對比閱讀,領悟文章的一些表達方式;三是豐富語言積累;四是交流和描繪自己的童年生活。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作者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小令,沒有一句使用濃墨重彩,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將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境界的。
在寫景方面,此人通過“茅檐”“小溪”“青草”這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副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農村景象,而在寫人方面,則通過“醉”寫出了“翁媼”生活的愜意與溫馨,而一個“臥”則寫出了“小兒”的天真與可愛。
備課時我就一直在想,我要教給學生什么?是會背嗎?是理解詞義嗎?明顯不對,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這首詞的意思很簡單,背誦更不是難事。那我要教的是什么?是意境,是用現代語言再現詞文描繪的意境,這是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中,我以詞語教學為抓手,通過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上下文,疏通理解詞的表面意思,以小溪為線索,展現溪上、溪東和溪頭的畫面,引導學生走入詞境。
前段時間我上了《清平樂·村居》一詞,這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
作者用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小令,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意境的。
在寫景方面,詞人通過“茅檐、小溪、青草”這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幅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農村景象,而在寫人方面,則通過“醉”寫出了“翁媼”生活的愜意與溫馨,而一個“臥”則寫出了“小兒”的天真與可愛。
在備課時我就在想,我要教給學生什么?是會都會背嗎?是理解詞意嗎?不,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這首詞的意思很簡單,背誦更不是難事。那我要教的是什么?是意境,是詞人通過詞向人們傳達的思想。于是我將“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作為全課的主線,學生通過對詞的'學習,從總體上明白了詞的意思,然后引導學生去說“翁媼”談論的內容,去談自己的現在與未來。而這恰恰是詞沒有直接表達的,這是什么?這就是詞人對生活的理解,這也是辛棄疾所向我們傳達的沒有言明的東西。只有理解到這一步,我覺得這才能算完整的學完這首詞。
白居易曾說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既是古訓,也是這位文豪自己的切生感受。既然這樣,我們讀詩詞就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停住自己的腳步,用自己的心去迎合那時代的節奏,去感悟時代,去理解時代,與時代產生共鳴。
辛棄疾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順南宋,他一生堅決主張抗金。但是他的抗金主張并不僅沒有得到南宋政權的認可,而且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這首次就創作與這段時間。對于一個終生主張抗擊外敵入侵的將領來說,百姓的幸福安定就是他畢生的追求,同時這也就是他對生活的向往。因此,在設計是我們有拘泥于文章的教學,而是讓學生有所思,用自己的思想去填補那一個個空白。真正的走進文章走進作者。
但是我在教學時沒有適當的拔高,沒有進一步的去理解作者,走進歷史,這就使我的教學出現了失誤,沒有讓感情得到深華。在教學時我脫離了課文也是我教學時的一個錯誤,在教學時我的教學語言不規范也是我今后要注意的。
我想,經過這樣的學習與討論,我們新教師一定能很快的成長起來的。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朗讀,想象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正確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激發學生對詞這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詞的意思,感受田園生活的意境。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向往和平安寧的生活,希望國家太平人民安居樂業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初入課文。
1.同學們,中華民族歷來被稱為“詩詞國度”。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鉆,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風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有人說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
2.聽。放舒緩的田園音樂,學生體會音樂的意境。(板書:村居)。
3.音樂結束,談談看到“村居”二字會想到什么。
4.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題目為“村居”的宋詞。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叫做“詞牌”,今天我們學習的詞也有一個詞牌,通過我們的課前預習,它是——(學生齊答:清平樂)(師板書)。
3.齊讀課題,引入新課:我們看看辛棄疾筆下的村居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課件,自由讀文。
2.指名讀,及時正音。
3.出示生字詞,查字典,解釋部分詞義。
4.再次出示詞,齊讀。引導學生想象詞句所描繪了哪些美麗的畫面,并進行朗讀指導。
三、初解詩意。
1.會美景。
生自由討論交流。
師:“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狈路鹂吹搅耸裁??青青草和青草有什么不同,怎樣讀出這樣的感覺?把美好的感覺送到里面讀一讀。
想著剛剛所說的畫面,再讀課文。
2.析人物。
師:這首詞中有美景,還有不少人物,誰能說說有哪些人物?
生:有一對老夫妻、大兒子、二兒子還有小兒子。
師:你最喜歡哪一個人物呢?
生各抒己見。
師:作者辛棄疾最喜歡其中的誰呢?
生:小兒!
師:為什么?出示: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3.談“無賴”,品“臥剝”。
師:以前見過“無賴”這個詞嗎?是什么意思,在這里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我覺得不是討厭的意思,是頑皮的意思。
師:為什么你這么想呢?
生:因為小兒沒有坐著剝蓮蓬,而是臥著的。
師:“臥”是怎樣的動作?送進去讀一讀,想怎么臥就怎么臥,想怎么剝,就怎么剝,真乃無賴也。我們送他一個成語。(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無拘無束)一起讀出小兒的無賴。
四、入詩境。
1.抓詞眼,品味“相媚好”和“醉”。
生:美。
生:爽。
生:醉。
生:醉里吳音相媚好。
生:這對老夫妻帶著醉意,在親熱的聊天。
生:老爺爺在夸贊老奶奶呢!看看,我的老太婆多么能干??!給我生了三個兒子。
師:老頭子,你也一樣能干!
生:老太婆,你那雙手多靈巧??!你看起來一點也不像70歲的人。
師:老頭子,你就會夸我!你也不老!
生:老婆子,來!咱們再喝幾杯。
……。
師:這么大年齡了還親親熱熱的,難怪辛棄疾也不禁羨慕??!要把他們寫進詞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看著他們如此的恩愛,詩人被這情感動了,于是更加的陶醉了,讓我也醉了。(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2.研讀描寫三個孩子的話語。
師:老公公、老婆婆可沒光顧著夸對方,他們還看到了三個兒子呢。說不定他們此時正在夸贊三個兒子呢。大兒子正在干什么呢,書上是怎么說的,我們想象一下大兒子在怎樣鋤地,一邊鋤一邊在想什么吧!
生:大兒子在豆地里鋤草。
師:多么懂事的大兒子呀,難怪夫婦倆會那么安心地坐在門前樂享晚年女呢!
師:除了一個勤勞的大兒子還有——。
生:中兒正織雞籠。
師:用一個成語形容二兒子編雞籠的樣子。
生: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心靈手巧。
師:他一邊編雞籠肯定一邊在想,想什么呢?
生:我要多編幾個,拿到集市多賣幾個錢,讓父母高興。
師:多么孝順的孩子,老兩口會心的笑了。他們不止陶醉在美景中,陶醉在相媚好的恩愛中,更是陶醉在孩子們的孝順的表現中啊。(板書:安)。
師:小兒子在哪兒呢?讀出來。
生齊讀: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師:這個頑皮可愛的小無賴,難怪會最喜呦,不僅自己快樂,也讓老夫婦倆快樂,讓辛棄疾快樂,讓我們這群讀詞的人們也快樂?。ò鍟簶罚┻@最中可有醉呀。(師指板書醉字)。
五、悟詩情。
1.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
2.生:一個和諧、幸福、快樂的家庭。
師:這是一幅多么安樂的鄉村田園圖,詩人此時已經完全被陶醉了,忍不住走上前去“老公公,老婆婆,你們住在這么低矮、破舊的茅草屋里,怎么還會這么快樂呀?”
師模仿老爺爺的口吻:心安茅屋穩,家貧菜根香呀!一家人和和美美就是最大的幸福呀?。ò鍟喊簿訕窐I)。
3.介辛棄疾。
師:我們來看辛棄疾的一些簡介。
聽古戰場廝殺的音樂,體會破陣子所表現的氣魄。
出示《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體會詞的意境。
4.同是“醉里”,卻意義不同。當他征戰沙場,他最渴望的是什么?當他身在田園,他最渴望的是什么?同是醉里,雖然所處地點不同,但是所想的卻是是相同的,那就是國泰民安,安居樂業。(板書:居危思安)指導學生理解詩人的感受,希望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業。
六、內化情。
師:讓我們懷揣這份美好的情感再次走進《清平樂?村居》這首詞,走進辛棄疾的內心世界。
配樂朗讀。
七、延伸情。
村居的和諧與美好深深地印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想把它變成我們筆下的作品嗎?我們可以根據詞的下闋描繪的景象,編成一個小故事,也可以拿起畫筆畫下這美好的村居生活。
醉
安居樂業 居危思安。
來自 fAnWeN.CHaZIdiAN.Com
《清平樂村居》是辛棄疾筆下不多見的一首質樸、清新的田園詞。茅檐、小溪、青草、翁媼、孩童共同構成了一幅恬靜、祥和的田園生活圖景,表達了詞人對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學這首詞,我主要采用“誦讀體悟”的方法,引領學生讀出音律,讀出畫面,讀出情韻。
課始,從背誦耳熟能詳的古詩入手,讓學生充分感受古詩的韻律和節奏,為學生首次接觸“詞”創造“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圍,也為初讀“詞”提供借鑒的經驗。在和古詩的比較發現中認識“詞”之后,要求學生初讀課文,并提出要求: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嘗試按照以往誦讀古詩的經驗讀出詞的節奏和韻律。在學生憑著自己的經驗和“感覺”朗讀之后,教師請同學交流朗讀,“集思廣益”,引導學生立足于文本整體,抓住關鍵詞句正音析義,讓學生沉入言語,一遍一遍地與言語“親密接觸”。借助圖畫,初步理解“相媚好”“無賴”的意思,借助字典聯系“剝香蕉”“剝花生”等生活用語辨別多音字“剝”的讀音,通過朗讀下闋發現“蓮蓬”的“蓬”在詞中不讀輕聲,是因為古詞講究押韻。在經歷了互相間的交流互補中,學生不斷改進和完善朗讀,不僅讀正確讀流利,還讀出了節奏、停頓和音律。
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逼鋵嵲~也是一樣,“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边@首詞短短的46個字,卻展現了一幅幅鮮活生動的鄉村生活圖畫。教學中,幫助學生把文字轉換成圖畫,使文字有聲、有色、有形,從而初步而整體地把握詞的主要內容?!白x到‘村居’,你會想到那些農村生活的圖景呢?”學生經驗中的農村生活情景一下子被激活,通過交流,很快的,孩子們紛紛走近了鄉村綠野,走近了農家小院,走近了牧童短笛……“辛棄疾筆下的‘村居’又向我們描繪了怎樣的情景呢?咱們反復讀課文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的閱讀期待被激發,在一遍一遍的誦讀中,“村居”的圖畫由模糊到清晰,由單一到豐富,由無聲到有聲,由靜止到靈動,不斷地呈現、更迭、立體。學生顯得有些按捺不住,情不自禁地紛紛表達在朗讀“游歷”中的“耳聞目睹”:“我仿佛看到了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地環繞著小村莊,小溪的兩邊,長滿了青青的草,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大圓盤?!薄拔曳路鹂吹搅藵M頭白發的老奶奶和老爺爺正在說著悄悄話,他們是那樣親熱,那樣恩愛?!薄拔曳路鹂吹搅舜髢鹤釉谛∠叺奶镩g除草種豆,大兒子滿臉汗水也顧不得擦一擦?!薄x出畫面的過程就是學生初步理解的過程,在師生對話交流中,教師適時點撥、講解、指導、糾正、評價,學生不僅理解了這首詞的基本意思,而且將辛棄疾筆下恬靜、祥和的農村生活畫卷勾勒出來。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毙翖壖彩侵暮婪排稍~人,這首婉約風格的《清平樂村居》,是他被貶居江西上饒農村時寫下的,抒發了他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他對和平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如何讓五年級的學生能夠體察這份情感呢?教學時,緊緊圍繞一個“醉”字,通過誦讀品味,帶領學生走進“村居”,融入農家生活,引導學生充分將詞中圖畫通過體驗、想象轉化成語言文字,表“情”達“意”。
“剛才我們是遠遠地看,看到了很樸素、很簡單、很清新的農家生活畫面,其實每幅畫里面都濃縮著豐富的內容,讓我們走進‘村居’畫卷,反復讀用心品,你會體會到更多情趣,獲得更多理解?!惫徊怀鏊?,學生經過琢磨“深”思,獲得非常豐富而多元的理解,這些理解情意濃濃,是文本本身的,又是超越文本融入了更多的個人感受的,但卻是越來越緊地貼近詞作,貼近詞人的?!跋娜盏奈绾?,幾杯酒下肚,老夫妻倆打開了話匣子,正在用吳儂軟語說著悄悄話呢,你想他們會說些什么呢?”學生聯系詞作的上下闋內容,講到老夫妻親熱的互相打趣,互相夸獎,體會他們生活的快樂和自在;講到三個兒子帶給他們的滿足和欣慰,學生從大兒子“鋤‘豆’日當午”體會到他的勤勞和對老人的孝順,從“中兒”編織雞籠體會到他是那樣能干,特別是從“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币痪?,學生通過聯系生活,把靜止的插圖演繹成動畫,小兒“無賴”立即躍然紙上,小兒生活的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正是作者“最喜”的緣由。美好秀麗的村居環境,衣食無憂的農家生活,老夫妻滿足而安逸,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使他們陶醉,這是“酒不醉人自醉”!
“‘醉’的僅僅是‘翁媼’嗎?”教師的追問,使學生恍然大悟:‘醉’的還有辛棄疾!于是教師適時介紹辛棄疾的生活經歷:“辛棄疾是一位偉大的詞人,更是一位有謀略、有才華、有膽識的英雄豪杰!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親眼目睹了自己的人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他的整個生命的重心,是念念不忘的抗擊金兵,收復自己的故國故土,讓百姓能夠過上安寧的生活。然而他卻屢次遭受奸臣打擊而被貶官,一貶就是近二十年。這首詞是他被貶居住在遠離戰場的江西上饒寫下的?!睂W生閱讀了這段文字,感慨萬分,辛棄疾之所以“沉醉不知歸路”,就是因為他向往這種和平與安寧,他渴望結束戰亂,百姓得以安居樂業!至此,學生的理解走向深刻,學生的情,文本的情和詞人的情水到渠成地融為一體!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表現農村生活的詞作。全詞不用”人在圖畫中“的詠嘆來直接抒發主觀感受,而是置身局外,靜處閑看,移步換景,客觀摹狀,攝取了特具畫意詩情的人物活動鏡頭。詞中以“溪”縈回映帶,意脈連綿,情思不斷,組合成了江南農村的清秋風景畫和勞動風俗畫,字里行間表達了詞人對安寧平靜的農村田園生活的喜愛,抒發了對安居樂業的生活的陶醉之情。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而語言的發展又只能通過言語實踐活動來激發。所以在教學中,我在言語情境中引導學生運用課文中的語言進行表達,創設了多處的語言實踐活動,從而實現課文語言向學生自身語言的內化,同時注重引導學生讀圖,讓學生在原有能力的基礎上,向課文的更深處行進,受到美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
《清平樂·村居》是一首澹語清新、充滿詩情畫意的小令。全詞把一家老小村居生活的不同面貌和表現情態描繪得惟妙惟肖,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讓人感受到一種清新秀麗的自然美景和一種和諧溫馨愜意的農村幸福生活。
我在教學這首詞的時候,先出示了幾幅農村生活的畫面,營造出了一種氣氛,再開門見山地指明了本節課所學內容,從課題《清平樂·村居》入手,讓學生從《村居》二字展開聯想,再很自然地切入詞的內容的學習,并通過形式多樣的“讀”、圖文結合的“想”、自由開放的“議”、生動活潑的“演”、自主自創的“寫”,深入淺出地讓學生把握了整首詞的意思,層層推進地引領學生走向了詞的意境。
幾點感覺成功之處:
第一,誦讀,是詩詞學習的“敲門磚”。要讓學生讀出意境,讀出畫面,讀出詩人的心聲。詩詞這種文學形式,很多東西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只有靠自己邊讀邊體會,方能理解得深刻。我在這堂課上,重視了學生的讀,采用了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品讀等方式,并不厭其煩地糾正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引導其讀正確,如指導學生讀正確“亡賴”、“剝”,在指導讀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突破了個別字詞的理解,并在談談自己感受和理解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讀一讀,讀正確了,讀出詞的獨有的節奏與意韻了,也就開始打開“詞”的大門了。
第二,想象,是詩詞學習的“回魂丹”。我在引導學生學習這首詞的時候,不時地提示學生想象,并創設了不少情景、運用了技術手段讓學生自由想象。如,當學生讀到“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句時,在理解了大意的基礎上,不失時機地提示學生:想象一下,小兒躺在地上很頑皮到底是個什么樣子。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又讓學生誦讀,無疑加深了理解。在讀到“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這句時,又讓學生想象一下,老頭與老太到底在說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一下進入了情境。
第三,摹寫,是詩詞學習的“再生丸”。古詩詞的文字凝練,往往言有盡而意無窮,具有很大的擴展空間。把詩詞中的空白點、模糊點、朦朧點一一地進行現代文的補充,既是很好的想象思維訓練,也是一種很好的文字訓練,還能加深對詩詞意境的體悟。我深知這一點,便設計一個練筆環節:讓學生選擇一幅畫面來進行描寫。通過學生的作品來看,學生確實又一次加深了詞的理解。摹寫,是對細節的補白,有了“摹寫”這?!霸偕琛?,詩詞中的形象會顯得更加細膩,有血有肉;詩詞意境也會很更加豐饒,氣蘊飽滿。
第四,演練,是詩詞學習的“潤滑劑”。我抓住詩詞中的可擴展處、有價值的地方,來演一演,會很容易激起學生的思維熱情,點燃學生的情趣之火。便設計了演繹老翁老媼對話的環節。學生通過聯系詞的前后意境,進行了生動活潑的二次創作。
通過這一演,學生的興趣馬上調動起來了。這一演,既是對詩意理解的一次反芻,又是意境體會的一次提升。
不足之處:
一、沒能重視調動學生個人“情”的介入。要先調動學生的這種熱愛之情,才能進而體會到詩人的情感。接通了讀者與詩人之間的情感,詩詞才會“活”起來,文本的意義才會體現。
二、引導學生學會抓“詩(詞)眼”的方法不夠。如這首詞,我們很容易就能抓住它的“眼睛”,就一個字:“喜”。喜什么?喜的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喜的是“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喜的是“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的是“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一種喜的情感貫穿詞始終,融合在了人、物、事之中。如果學生從“喜”這個詩眼出發,詩意的理解和詩境的體會,可能就會兼顧了整體性和有機融合性。
《清平樂村居》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組以“永遠的童年”為專題編排的單元教材中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三首詞。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曾在三年級上冊第一組課文以“多彩的生活”為主題編排了內容,令我們感受了兒童生活的豐富多彩,學生對描寫童年生活的文章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礎。本次再次將童年的主題編進教材,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童年的眷念,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時光的珍貴,豐富情感體驗,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經歷著的童年生活;二是通過對比閱讀,領悟文章的一些表達方式;三是豐富語言積累;四是交流和描繪自己的童年生活。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作者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小令,沒有一句使用濃墨重彩,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將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境界的。
在寫景方面,此人通過“茅檐”“小溪”“青草”這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副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農村景象,而在寫人方面,則通過“醉”寫出了“翁媼”生活的愜意與溫馨,而一個“臥”則寫出了“小兒”的天真與可愛。
備課時我就一直在想,我要教給學生什么?是會背嗎?是理解詞義嗎?明顯不對,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這首詞的意思很簡單,背誦更不是難事。那我要教的是什么?是意境,是用現代語言再現詞文描繪的意境,這是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中,我以詞語教學為抓手,通過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上下文,疏通理解詞的表面意思,以小溪為線索,展現溪上、溪東和溪頭的畫面,引導學生走入詞境。
上周五,我教了《清平樂·村居》這一課。我在教學中深深地體會到,引導學生從古詩詞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是古詩詞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所以在設計教案及上課時,我都努力抓住古詩詞的幾個特點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結合拼音把這首詞讀正確,讀流利,在此基礎上,從整體上對詩詞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然后結合注釋,采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理解每句詩句的意思,進而理解整首詞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背誦這首詞。在學生對全詞大意有所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課后練習第3題,我又引導學生深入讀悟,結合自己的感悟和課文中的插圖,想象詞中呈現的情景,體會詞中描述的孩子們童年生活的有趣。在感受到趣的時候,鼓勵學生把這首詞改編成一個小故事寫下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經驗積累,鼓勵他們大膽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當地描寫人物的動作和語言,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從而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了這首詞的意境之美。
在設計教案時我把朗讀作為一根主線貫穿始終。起始階段齊聲讀,個別讀;深入學習階段邊理解邊朗讀;學完全詞后讓學生反復朗讀,或一唱三嘆地吟讀,或搖頭晃腦式地自由讀??傊?,要讓學生讀得瑯瑯上口,滾瓜爛熟,聲情并茂,方肯罷休。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古詩詞教學中給學生適當地創設意境,給他們提供閱讀的背景,能有助于學生對詩詞內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學生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在教學每一首古詩詞前,都要充分準備與之相適應的意境,讓學生在各種特定的環境中反復誦讀古詩詞,既是一種欣賞,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
方志敏一直過著潔白樸素的生活,但是精神卻是"富有"的。
清苦貧窮但是內心平靜。
教學內容:教科書p2~3內容第一課。
教學目標:
1、了解詩和詞的區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誦讀古詩詞、背誦古詩詞。
3、體會古詩詞中表達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古詩詞大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體會詞人筆下的“醉”和“喜”,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1、同學們,開始上課了,前面我們運用了抓關鍵詞的方法學習了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和《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那么,今天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學習一首詞。這首詞可是最會打仗的秀才將軍辛棄疾寫的哦!
二、了解作者(觀看短片)。
為什么辛棄疾會被稱為最會打仗的秀才將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視頻介紹。
(一)區分詩和詞的不同???,這就是詞中之龍的秀才將軍辛棄疾。他和著名的蘇軾詩人并稱“蘇辛”,可見他的詞得到了世人高度贊譽,《清平樂.村居》就是流傳極廣風格清新的代表作。這詞和詩,到底有什么區別呢?請同學一起小聲誦讀,認真觀察吧!
a、題目不同:(詞有兩部分組成)。
b、字數不同:每一句的字數不一樣。
c、格式不同。
d、分上闕、下闕。
1、觀看視頻學習。
總結:a、詞也是押韻的(上闕押ao,下闕押ong、eng)。
2、理解重點詞語(剝蓮蓬、亡讀wu),請同學們大聲齊讀下面詞語:
3、請同學們聽范讀,注意節奏和停頓。(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美好的春居圖吧!請聽范讀,看看誰能聽出這首詞的節奏來)。
(二)學習上闕: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翁媼?
1、請同學們抓關鍵詞找出描寫的景物、人物?(茅檐、溪上、吳音、翁媼)。
2、醉是什么意思?(a、陶醉了b、喝著小酒,微微醉了)。
3、醉在哪里呢?(a、醉在好聽的吳地方言,b、醉在“相媚好”的.語言中)到底是不是呢?4、讓我們聽聽吳地的方言吧!完成下面練習、展開你豐富的想象:
答案。
(三)、學習下闕: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1、抓關鍵詞學習。
動詞特點:鋤、織、剝可以看出大兒:勤勞能干,中兒:心靈手巧,小兒:淘氣可愛(同學們真棒,相信大家已經能把古詩背下來了吧)。
2、不同形式朗讀(學生齊讀,個別讀、小組讀)。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大家也知道了詩和詞的區別,接下來請同學們一齊背誦這首詞吧!
五、作業布置。
1、背誦詞。
2、完成練習題。
六、教學反思:
讀得“自然”。誦讀的自然在于各個學習時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讀,讀出質量。悟得“自然”。聯系舊知講求自然,讓學生在學習中自然地想起學過的詩句,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知識的魅力和學習的快樂。
附課后練習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完了第一課古詩,除了寫好生字詞,背誦課文等,接下來就是鞏固練習了。下面的這套練習題不錯哦!可以叫爸爸媽媽打印出來的,趕緊拿起筆吧!
附練習題答案。
同學們寫好后就可以對對答案,也可以自打打分,看看自己對課文掌握了多少了。分數不理想的同學也不要氣餒,繼續加油!分數優秀的同學也不能驕傲哦!再接再厲繼續完成后面的學習任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借助朗讀、想象、表演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1、給畫配文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2、給詞配樂吟誦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教時。
一、原型啟發,感知詞文。
1.同學們,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
2.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上畫的內容,如果請你給這幅起個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3.這幅畫是根據宋代詩人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畫的。辛棄疾是我國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一生主張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對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隱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饒地區),在這期間他寫了許多恬靜安逸的田園的詩詞,我們今天學的這首詞就是哪時候寫的?!扒迤綐贰笔窃~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真正題目,通過剛才的看圖,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嗎?(那么,這首詞又是講述的什么呢?)。
4.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練讀課文,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要求是讀準字音,通順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個小記號。
5.學生練讀。
6.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老師要鄭重糾正剛才的錯誤:我們班中男同學和女同學一樣棒。)。
二、分組互動,自悟詞意。
1.剛才讀詩的過程當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
2.我們先在小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組派一名代表說說小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老師把學生說的打在大屏幕上。)。
3.出現了這么多疑難之處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學生回答,)這么多解決問題的途徑,同學們真是會學習。
4.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詞義,老師根據這首詞畫了幾幅連環畫。請同學認真看,可能會對大家理解詞有所幫助。(出示圖并范讀)。
5.看了這幾幅圖,同學們可能理解了這兒其中的幾個詞語,可能有幾個還不夠理解,
6、下面就請同學們通過你喜歡的途徑進行合作探究,來證實一下自己的理解,來探討一下自己還不理解的地方??梢圆樽值?,可以找資料,可以相互討論,也可以向后面的老師請教。
7.你又理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
8.詞語都理解了,請同學們連起來說說整首詞是什么意思。(說得非常通順連貫,老師相信你能讀得和說的一樣好。)。
(太美了,他的朗讀仿佛讓老師和同學們親眼目睹了那充滿情趣的鄉村田園生活)。
三、朗讀成頌,領會詩情。
1.請同學再看看圖,再讀讀詞,你感覺到詞中、畫中哪幾處最有情趣呢?
2.指名學生說,并講為什么。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
3.老師也感覺到“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一句最有情趣,兩位老人會聊些什么呢?先展開想象,然后小組內討論一下,等一會請同學上臺表演。
4.指名學生表演,其它同學補充,并隨機板書。
(鄉村的田園生活是那么的恬靜、那么的安逸,難怪辛棄疾充滿了向往,我們就用連環畫的形式把它再現出來吧?。?。
四、再現詩境,啟發吟唱。
1、請同學們把連環畫拿出來,根據你對詞的理解、對詞中田園生活情趣的感悟和看圖后的想象,給連環畫配上文字說明。每組可以合成一本完整的連環畫,看看那一組完成得又快又好,寫好了到老師這兒來加上封面。
2.請最快的一組同學上來展示你們的作品,其它同學可以補充。
3.一幅幅精彩的畫面,一段段生動的語言,老師忍不住想放聲高歌。因為在古代每首詞都有固定的曲調,都可以用來吟唱,可惜許多曲子都失傳了,老師把這首詞填進了一首熟悉的曲子,同學們想不想聽聽。
4.還想不想聽,老師再換一個曲子來唱。這首曲子同學們可能比較熟悉,如果你想唱可以跟老師一起唱。
5.這么多同學想唱,那就把這首詞填進你熟悉的歌曲中唱一唱吧。
6.誰來來唱給大家聽一聽。
7.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副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今后一定會在宋詩中盡情遨游,來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下課)。
家作:回家把這首詞唱給爸爸、媽媽聽。
1.聯系上下文、觀察插圖等多種方式理解詞句,理解詞意,并能夠背誦。
3.激發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理解課題。
1.師:他在中國的文學史上赫赫有名,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傳奇英雄:在戰場上,他所向披靡,英勇善戰;在文學的園地里,他著作頗豐,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有許多人追隨他,形成了文學史上著名的“辛派詞人”。他就是宋代詞人辛棄疾。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歷程中,先后有二十余年是在江西農村度過的,其間寫下的一些反映農村生活的詞作,也深受人們的喜歡。今天我們學習的《清平樂村居》,便是其中較為出色的一篇。
3.讀題。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自讀課文。
3.指名讀,師生評,再齊讀。
三、二讀課文,讀出節奏。
2.指名讀,師相機評價引導。
四、三讀課文,熟讀成誦。
1.師:這46個字的詞,老師可以不用看書,就能背誦出來,你們能背誦出來嗎?想超過老師嗎?那我們來比一比。要求:要讀出節奏美感。
2.指名背誦。
五、學生質疑,理解詞意。
2.質疑。(如果學生能解答,可讓學生說說你怎么知道的)。
3.老師點撥。(重點:吳音;臥剝蓮蓬)。
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熱。
翁:看圖,誰是翁?柳宗元的《江雪》中說道:“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薄拔獭本褪侵改昀系哪凶?。
媼:看看部首?明白吧!圖上只有一位女性。指的是年老的婦女。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被旧厦總€詞的意思解決了,可是要把它完整地說出來還不太容易。因為古人為了壓韻,常常會打亂詞序。沒關系,試試看。(是哪一家的白發夫妻二老,帶著酒意操著吳語兩人談得很親熱)。
無賴:這個詞的意思最有意思。它和我們現在平時說的“無賴”意思相同嗎?究竟是什么?看看插圖,這個小“無賴”在干什么?能用詞來形容他嗎?對,我們可以把“無賴”當作“頑皮”、“調皮”說。
……。
(你有一雙慧眼,找到了這首詞中最有分量、最值得研究的字眼了。)。
4.理解了意思,這樣讀來就更加有味道了。我們男生先來讀讀看。女同學也來試試。
六、四讀課文,讀出畫面。
2.學生試著邊低聲吟誦,邊想象畫面。
3.指名學生說說,你讀出了什么。
預設:
*沒有世俗的侵擾,怎能不悠然自得?
*這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小兒雖然頑皮,可是我們看看他的眼睛,你能夠讀出他的——專心、認真。誰說我沒事情做,我這不是正在干活呢?難怪詞人最喜歡他呢!孩子的魅力無人能抵擋呀!
……。
4、你覺得哪一句最有情趣?為什么?(一老一少)……。
5、小結:
清新秀麗的景色讓詞人心醉,樸素純真的人們讓詞人親切,可愛的孩童又讓詞人身心愉悅。他是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愛上了這里樸實無華的人們。我想他在寫這首詞的時候一定在笑、在回味?!屛覀冊賮砀惺芤幌略~人的情境。
4.配樂朗誦。
七、拓展閱讀。
1.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南宋楊萬里的詩《四時田園雜興》。對照注釋讀一讀,想想老師為什么要把這首詩推薦給大家。
2、小結: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婉動聽的歌,一段綿延不絕的情。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一定對宋詞有了新的感受,希望同學們以后在宋詞中盡情遨游,進一步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今天我們跟隨著辛棄疾來到了宋代的農村,和他一起感受到那里的田園風光,一起領略了那里的民風淳樸。我想對于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城市人來說,心靈也受到了一次享受。
八、作業:抓住空白,展開想象,擴寫句子。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的文學藝術,在表現手法上與國畫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古詩詞語言含蓄,給讀者留下許多空白,也就有了許多想象的空間。
【意圖: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并把內在的言語轉為書面語言?!?。
樂余小學五(3)??茅宇婷。
從前,有一對老夫妻,他們住在一所低矮的茅屋里面。他們的生活雖然很清苦,但是他們感到很幸福、快樂,因為他們有三個孝順的兒子。
夏天到了,池塘里開出了一朵朵粉紅色的荷花,它們有的已經盛開了,有的含苞欲放,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碧綠的荷葉配上粉紅的荷花,真可以用一句詩來描寫:“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p>
“這正是一幅安居樂業的景象??!”辛棄疾看到這情景,不由得感嘆道,“如果我們宋朝的老百姓都能這樣生活,那該多好??!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借助朗讀、想象、表演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重點難點:
1、給畫配文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2、給詞配樂吟誦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一教時。
教學步驟:
一、原型啟發,感知詞文。
1.同學們,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
2.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上畫的內容,如果請你給這幅起個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3.這幅畫是根據宋代詩人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畫的。辛棄疾是我國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一生主張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對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隱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饒地區),在這期間他寫了許多恬靜安逸的田園的詩詞,我們今天學的這首詞就是哪時候寫的?!扒迤綐贰笔窃~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真正題目,通過剛才的看圖,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嗎?(那么,這首詞又是講述的什么呢?)。
4.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練讀課文,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要求是讀準字音,通順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個小記號。
5.學生練讀。
6.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老師要鄭重糾正剛才的錯誤:我們班中男同學和女同學一樣棒。)。
二、分組互動,自悟詞意。
1.剛才讀詩的過程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
2.我們先在小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組派一名代表說說小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老師把學生說的打在大屏幕上。)。
3.出現了這么多疑難之處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學生回答,)這么多解決問題的途徑,同學們真是會學習。
4.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詞義,老師根據這首詞畫了幾幅連環畫。請同學認真看,可能會對大家理解詞有所幫助。(出示圖并范讀)。
5.看了這幾幅圖,同學們可能理解了這兒其中的幾個詞語,可能有幾個還不夠理解,
6、下面就請同學們通過你喜歡的途徑進行合作探究,來證實一下自己的理解,來探討一下自己還不理解的地方??梢圆樽值?,可以找資料,可以相互討論,也可以向后面的老師請教。
7.你又理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
8.詞語都理解了,請同學們連起來說說整首詞是什么意思。(說得非常通順連貫,老師相信你能讀得和說的一樣好。)。
(太美了,他的`朗讀仿佛讓老師和同學們親眼目睹了那充滿情趣的鄉村田園生活)。
三、朗讀成頌,領會詩情。
1.請同學再看看圖,再讀讀詞,你感覺到詞中、畫中哪幾處最有情趣呢?
2.指名學生說,并講為什么。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
3.老師也感覺到“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一句最有情趣,兩位老人會聊些什么呢?先展開想象,然后小組內討論一下,等一會請同學上臺表演。
4.指名學生表演,其它同學補充,并隨機板書。
(鄉村的田園生活是那么的恬靜、那么的安逸,難怪辛棄疾充滿了向往,我們就用連環畫的形式把它再現出來吧?。?。
四、再現詩境,啟發吟唱。
1、請同學們把連環畫拿出來,根據你對詞的理解、對詞中田園生活情趣的感悟和看圖后的想象,給連環畫配上文字說明。每組可以合成一本完整的連環畫,看看那一組完成得又快又好,寫好了到老師這兒來加上封面。
2.請最快的一組同學上來展示你們的作品,其它同學可以補充。
3.一幅幅精彩的畫面,一段段生動的語言,老師忍不住想放聲高歌。因為在古代每首詞都有固定的曲調,都可以用來吟唱,可惜許多曲子都失傳了,老師把這首詞填進了一首熟悉的曲子,同學們想不想聽聽。
4.還想不想聽,老師再換一個曲子來唱。這首曲子同學們可能比較熟悉,如果你想唱可以跟老師一起唱。
5.這么多同學想唱,那就把這首詞填進你熟悉的歌曲中唱一唱吧。
6.誰來來唱給大家聽一聽。
7.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副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今后一定會在宋詩中盡情遨游,來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下課)。
家作:回家把這首詞唱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
村居。
這篇課文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版塊的第二篇課文,馬克思曾說過:勞動創造了生活創造了美,整個板塊圍繞勞動這一主題安排三篇文章,其中《鄉村四月》《清平樂村居》同屬詩詞,《父親的菜園》是一篇敘事文章。有的描寫江南農村繁忙的插秧蠶桑的場面,有的描寫農家的其樂融融,有的記敘了父親開荒種田之事。盡管作者不同、體裁不同和視覺感受不同,但同樣升華了勞動這一主題,使孩子們感受著勞動的快樂的,是崇高而偉大的。
這首詞在藝術上頗有特色。首先就畫面的營造來說,顯得極為勻稱和諧、清新自然。作者將這一條腹滿荷葉蓮蓬的清溪縱貫畫面的中心,如西洋畫中的焦點透視,其他景物都從這“溪上”溪東溪頭鋪展開去。低下的茅屋、如茵的青草、漲勢喜人的豆田和諧排列兩旁,普通的農家老小在他的兩岸修養生息,平安度日。老人閑適的晚年,青年的勤勞耕作、少年的頑皮淘氣都顯示出農村生活的淳樸寧靜。清新的景致、寧靜的心境、一如這緩緩流淌的一彎溪水,任務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象交織成一片和諧自然的村居美景,此時此刻作者的心境無疑置身其間陶醉其中了。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的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他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詞的開頭兩句是環境描寫,接下去便寫人。6個短句,共描寫了5個人。先寫老倆口,接下去以輕快的筆鋒,勾勒了大兒、二兒的勞動情景,最后是一個生動的農家小兒的特寫鏡頭。全詞雖然只有短短幾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風貌都鮮明地勾勒出來,向讀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家生活畫面。
整首詞以白描的藝術手法,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語言淺顯易懂,可供開發的文本資源非常豐富。由于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南歸以后,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饒市)閑居達二十年之久。作者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對農民也有較多的接觸。所以在《稼軒詞》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其中,有風景畫,也有農村的風俗畫。這首《清平樂》,就是一幅著色的農村風俗畫。
這篇文章處于第三單元的第二篇在教材中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編者把這首詞安排在這里的原因我想是通過本首詞了解“詞”這種題材,通過和前一篇《鄉村四月》的比較,進而明確詩詞的不同點。讓孩子在品詞析句朗讀背誦中感悟詞的寫作特點,積累語言,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從而培養學生的勞動熱情,調動學生的勞動興致。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知識目標:認識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理解這首詞的.內容,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背誦課文。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及受到美育的熏陶。
重點難點:學會剝在不同時候的讀法。理解課文內容,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讀課文,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一)在古樂中“走向村居”,恬淡走近詩詞。(讀對讀通)。
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教學伊始,在揭示課題前教師先出示了一幅鄉村生活的圖畫,讓學生在古箏樂曲的相伴中欣賞這幅畫面,然后談自己的感受。伴著悠揚的古琴曲,在一份恬靜的田園氛圍中,學生探究的欲望和閱讀的興趣得到了激起,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新課標特別強調要加強朗讀訓練。揭示課題之后,指導學生進入“賞韻讀文”下的“美文誦讀”邊聽課文范讀邊借助課后的拼音,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詞,運用自讀、默讀、齊讀等方式,將這首詞讀正確,讀通順。在學生讀書過程中,“剝”的讀音孩子們各持己見,于是講解這個字的讀法,落實這個教學難點。同時借機把課后的讀一讀中的詞語讀正確,把詞讀通。
(二)在吳音中“走入村居”,悠閑走進詩詞。(自己讀懂)。
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之后,再次讓學生帶著感受,對照圖畫讀這首詞。這里采用“以圖畫為先導,以音樂作鋪墊,以語言描繪作引子”的方法,讓學生在想象中朗讀,朗讀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為學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合作探究,借助“課下注釋”、“配樂演繹”來幫助理解本詞,感受田園的意境。通過這些動畫結合詞的內容,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討論,在讀中探究,在讀中感悟,維果茨基認為,學生是通過與教師和同伴的共同活動,通過觀察、模仿、體驗,在互動中學習。教師、學生、教材、媒體多邊互動,形成多維度的良性循環,有力的突破了重難點,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在欣賞中“走出村居”,自然外化詞意。(讀好讀出來)。
在學生能讀出意思的基礎上,又該如何使學生的身心與朗讀內容融為一體呢?一首詩詞不但要讀懂而且要讀好,這時要求學生把自己的心放進去,進入“誦讀嘗試”再讀這首詞,談自己的感受。使同學們感受到了這安寧、悠閑的鄉村田園生活,也充滿著對這種生活的向往。同學們通過字字到位的讀、讀出圖意、讀出韻味的螺旋上升的朗讀練習,理解了詞意,領悟了內蘊,在讀中獲得了情感的熏陶?!秾W記》中說:"能博喻然后能為師",學生在積累體驗中,進一步體會到田園的恬靜、和諧,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在積累中“放眼村居”,漫步走進詞海。(讀寬讀下去)。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闭n前布置學生文字資料,課上指導進入“宋詞簡介”、“詞人介紹”、“田園佳句”等鏈接進行搜索查找有關江南、村居的詩詞,再縱向回憶低年段閱讀過的《江南》、《憶江南》、并在課堂上討論、交流、展示,學生通過這樣的拓展學習,能將課前搜集的資料、已有的知識經驗與課上自己有選擇的點擊媒體所得到知識的進行整合,外化成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來,感受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魅力。
【目標預設】1、認識5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理解詞意,想象詞中描繪的情景。
2、有感情讀詞,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背誦課文。
3、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及受到美的熏陶。
【重點·難點】1.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讀課文,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2、喜愛宋詞。能融入課文,感受村居生活的寧靜祥和之美。
【設計理念】這首詞由景見人,因人及事,以事傳情。作者將景、人、事、情融為一體,以明快、流暢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恬淡、愜意的田園美景。對于這樣意境幽美的詞,在教學中應積極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指導學生注意詞的韻律、節奏和情感。重點抓住描寫小兒動作的關鍵字眼,勾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調動多種感官體驗,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韻味,輕松地理解詞意。
【設計思路】。
本首詞分上、下兩片,上片寫景,下片敘事。作者描繪了一幅寧靜清新、悠閑美好的鄉村家庭生活畫卷。在教學時,教者應盡可能地讓學生自主感知、感悟全詞。真切地領會詞的意境美、情感美。領會“醉”的深刻含義。
【預設流程】。
1.開門見山,了解宋詞。
2.初讀課文,感知詞韻。
3.精讀課文,品悟詞意。
4.賞讀課文,體驗詞境。
5.吟唱課文,追溯詞源。
6.拓展延伸,詞韻裊裊。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了解宋詞。
1、師板書“村居”。同學們,看到這兩個字你想到了什么?(預設)(就是“農村人家”的意思)生:(清)高鼎古詩《村居》以及田園生活畫面。
2、師小結:同學們能聯系生活浮想聯翩,老師真佩服你們。但今天我們學習的“村居”不是詩,而是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詞”。師板書“詞”。和“詩”一樣,“詞”也是一種文學體裁。說白了,“詞”就是興起于唐代、興盛于宋代配樂而唱的詩,因先有樂,后有詞,所以也稱“曲子詞”?!洞寰印肪褪沁@首詞的題目,而為“村居”所配的樂曲是…師板書“清平樂”,師:誰來讀一讀?生讀。師點撥樂的讀音?!扒迤綐贰币簿褪窃~牌名。詞牌名很多,也很美,比如“虞美人”、“滿江紅”等都屬于詞牌名。那么,認識了詞,再讓我們響亮地讀一讀這首詞的全稱吧!注意詞牌名和題目中間要略有停頓。生讀:《清平樂村居》。
3、師:了解了課題,接下來我們應該解決什么?生:作者。
師:你說得真好!誰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生:辛棄疾。師板書作者。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所查閱的關于作者的資料?生介紹,
師: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偉大的詞人。(播放畫面)。
4、師:接下來,我們將輕松地走入課文,去用心品讀這首清詞麗句。
二、初讀課文,感知詞韻。
1、師:請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每個字音讀準確、讀響亮。生放聲讀文。
2、師正音。一生讀文,其他生在心中跟讀。
師:誰再來展示讀一讀?生讀,注意上下兩片之間的停頓。請男女同學分別讀上、下兩片。生再齊讀。師板書剝。讀bao音是指去掉外皮或外殼。比如,去掉香蕉皮就叫剝香蕉;去掉大蒜皮則稱為剝大蒜;去掉桔子皮就稱為剝桔皮;去掉蓮蓬的外皮就叫生:剝蓮蓬。好,齊讀。生齊讀。生書寫“剝”字。
師:再請生讀課文,看著屏幕讀。一生讀。師強調“蓬”作為韻腳的讀音,這是古詩詞中和仄、押韻的需要。應該讀蓬音。如:“小、草、好、媼;東、籠”。生齊讀“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p>
三、精讀課文,品悟詞意。
1、師:請同學們邊默讀課文邊觀察畫面邊思考每句話都寫了什么。生默讀。師:好,這首詞寫得樸素易懂,請聯系插圖說說哪些話你自己就讀懂了。
生:無賴。師板書無賴。師:聯系生活,說說你對無賴的理解。(生:活潑可愛)再讀讀感受小兒子的天真可愛。
師:文章中哪句能看出小兒子的天真可愛?生:臥剝蓮蓬。
師:他剝蓮蓬時還會有哪些姿勢?生:躺著、趴著、打滾等。
師:這一個臥字真是神來之筆呀!那么詩人是怎樣點評這個小兒子的?生:最喜。
師:你知道這“最喜”是什么意思嗎?生:最喜就是最可愛,最討人喜歡。
2、師:還讀懂了哪些詩句?生:鋤豆就是在豆田中鋤草??棧河弥駰l編織雞籠。
師:請你讀一讀相關詞句。生:“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p>
師:請你點評一下這兩個兒子吧!生:這兩個兒子多么勤勞,多么懂事??!
3、師:誰還想說你讀懂了什么?生:翁媼(一個老公公,一個老婆婆)。
師:現在,老師把兩位老人家請出茅屋。你來對照畫面,讀詞中的句子。生:“白發誰家翁媼?!睅煟糊R讀。生齊讀。
師:我們看看這對老夫妻在做什么?生:在聊天。
師:怎樣聊天?生:喝酒、帶著醉意,醉就是帶著醉意。師板書“醉”字。
師:請你讀出文中的句子。生:醉里吳音相媚好。
師:播放詞句:請齊讀。
師:那你知道什么是吳音嗎?生:吳音(作者當時被貶居住在江蘇上饒,當地的方言就叫吳音,是一種溫柔綿軟,婉轉動聽的語言)。
師:哈哈,我們肯定聽不懂。
師:老夫婦不僅喝醉了,而且還被自己的幸福生活陶醉著。
師:“相媚好”是什么意思?生:相親相愛親親熱熱的樣子。師板書相媚好。
師:老兩口操著吳音相媚好,那你知道他們在用當地方言聊什么嗎?生自由想象答。師:說不定看著兒子大了想給兒子說房媳婦呢,也說不定在回憶自己年輕時談戀愛說的悄悄話呢。
師:孩子們長大成人已經能幫父母耕田持家,老兩口喝點小酒,說說笑笑,享受著天倫之樂。多么溫馨幸福的畫面呀!雖然生活清貧,但一家五口其樂融融,沉醉其中,就連路過的作者也被深深陶醉。讓我們也帶著醉意,感受這醉人的生活畫面吧!師引讀“醉里吳音…”生齊讀。
3、師:還有誰讀懂了別人沒讀懂的?生:茅檐低小就是茅屋低矮小巧。生:溪上青青草就是溪邊綠草茵茵。
師:那么看著那一叢叢青翠的小草,你打算怎么讀這句話?生讀。
師:周圍綠草茵茵,那么你知道小溪什么樣嗎?生說:清澈、潺潺、淙淙。
師:小溪里會有什么?生:有小魚、蓮花和蓮葉,并散發著清香。
師:屋矮檐低,門前溪流潺潺,岸邊碧草如茵,清水碧草相映生輝。這么美麗的居住環境多么令人陶醉??!我們來讀讀整首詞好嗎?生齊讀。
四、賞讀課文,體驗詞境。
1、師:讀著看著,看著想著,這首村居就是描寫一家五口生活的畫面。請默讀,想象畫面。生默讀。
2、師:假如你就是作者,路過這座小山村,請問,首先你看到了什么畫面?生:茅屋、小溪。師:書上是怎么寫的?生讀詩句。
師:接著你又看到了什么?生:兩位白發蒼蒼的老兩口在聊天。師:請你讀書上的詩句。生讀。
師:再接著走,你又看到了什么畫面?生說:大兒、中兒,小兒。師:請你讀讀詩句。生讀。
師:好哇同學們,我們隨著詞人的腳步走走停停,用想畫面說畫面的辦法就能記住整首詞。這種學習方法你喜歡嗎?生:喜歡。
3、師:那么細心的小朋友,你一定發現會這首詞中有個字被反復使用,是哪個字呢,誰知道?生:“溪”字。
師:仔細看書這三個“溪”字有什么不同?生說。師板書:溪上、溪東、溪頭。
師:看到這幾個表示地點的詞,你想到什么?生:說明這里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把周圍的景物串連起來。
師:你真是個有想象力的孩子。三個“溪”字串成了詞的脊梁。詞人沿“溪”而行,周邊的景物盡收眼底,心情陶陶然,腳步飄飄然,怎一個“醉”字了得。
師:那么同學們想不想寫好這個“溪”字?生想。生書寫“溪”及“奚”字。
師:村居生活多么安寧和諧!田園風光多么清新動人!用一個字來形容,村居生活怎么樣?生:美!師板書“美”。
師:是啊,村居生活人美、景美、情更美。讓我們吟出大詞人對村居生活的贊美與喜愛之情吧!《清平樂村居》起!生讀。
五、吟唱課文,追溯詞源。
師:一首詞就是一首歌。學習之初老師就介紹了,詞是配樂而唱的詩,那么古人配的是“清平樂”的韻律,而今人則為它配上了現代的樂曲,同學們想不想聽聽?喜歡的也可以跟著唱一唱。(播放歌曲)。
六、拓展延伸,詞韻裊裊。
師:感受了這首清新歡快的田園小令,再請同學們欣賞這位豪放派大詞人的另外兩首作品,請看屏幕:自讀后,齊讀。
師總結:可憐白發生!同學們,喜歡這位大詞人和他的作品嗎?生:喜歡!多美呀!詞中有畫,畫中融情,余韻裊裊,傳誦不息。唐詩宋詞既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更加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記?。焊褂性姇?,生接:氣自華。
七、布置作業:
1、背誦《清平樂村居》,并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給父母聽。
2、背誦《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清平樂。
村居(詞)。
(宋)辛棄疾。
青青草??溪上????????景美。
醉????相媚好??溪東????美?情更美????剝???。
無?賴??溪頭????????人美。
教材簡析:《清平樂村居》(清平樂)是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田園小令,好似一幅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賞心悅目的感覺,抒發了詞人對村居生活的喜愛和向往之情。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生活和勞動場景,勾勒出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田園圖景,二老融洽,孩子孝順,老有所養,少有所事。在寫景方面,作者把茅檐、小溪、青草這些農村中司空見慣的事物組合成一幅清新的畫面,淳樸、自然;在寫人方面,作者把一家老小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開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農村的特色,以景物襯托出人物生活寧靜、恬適的氛圍。畫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媼“醉里吳音相媚好”,足見其生活的安詳,精神的愉悅,接著由遠及近勾畫出三個兒子的動作。詞人尤喜小兒,“無賴”、“臥剝蓮蓬‘等詞句形象地刻畫出真活潑的神態。
詞的上闋長短句相間,而下闋句式整齊,每句韻腳相同,節奏感強。詞的上片開篇寫景,構成了清新優美的農村環境,為人物出場作了巧妙的鋪墊。緊接著描寫了白發翁媼醉里歡容,談笑相悅,其樂融融的溫馨生活。詞的下片描寫老夫婦三個兒子的活動。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這首詞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體悟重點詩句的情味,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詞的情緒和意象,受到心靈的熏陶和滋養。
3.通過詞的學習,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
1.各位朋友,敢和我對對暗號,搞搞默契嗎?自信的孩子最有魅力!何為暗號呢?咱們來對詩,我說前句,你們對后句。只要你們能說得上來,就是對上了暗號。
童孫未解供耕織—— 綠遍山原白滿川—— 草長鶯飛二月天——開軒面場圃——
3.美麗的田園風光和恬靜的田園生活是歷代文人墨客心中的最愛,在博大精深的中華經典詩文里,田園詩詞是一顆閃亮的明星。今天,熊老師要和大家一塊來學習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田園詞??蠢蠋煱鍟?,字乃人的衣冠,要一筆一畫寫工整。
1.誰愿意把課題讀一遍?這“樂”字在這里讀作音樂的“樂”,老師想請教大家對“清平樂”的理解?你怎么知道的?你是個會學習的孩子。借助注釋是我們學習古詩詞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學習要學會方法,方法用得恰當了,你學起來就會事半功倍。請你把注釋1大聲地讀一遍?!扒迤綐贰笔窃~牌名,“村居”才是這首詞真正的題目。讀課題的時候,詞牌名和后面的“村居”中間要略有停頓,一起讀。
2.村居的意思就是鄉村人家,讀到村居,你想象到了什么?這是同學們想象中的村居。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24頁,把這首詞自由朗讀四遍,前兩遍爭取讀準生字和多音字,要讀得字正腔圓;后兩遍爭取把詞讀通順,最好能讀出節奏。讀完后,還要請大家仔細看看書上的插圖和注釋,想想這首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覺。
1.讀的時候,你覺得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提醒同學們一下呢?
2.經過大家的提醒,咱們再來讀這首詞,就簡單多了?,F在,誰愿意把這首詞讀一遍?其他的同學要認真聽,聽聽他是否讀準了字音。
3.他讀正確了嗎?你真勇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最值得稱贊的。同學們,把掌聲送給他。(大屏幕出示這首詞)詞一般分上闕和下闕兩部分,朗讀時,上、下闕之間要停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4.讀得正確,流利,有節奏?,F在哪位同學能告訴我這首詞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感覺。
1.同學們,讀古詩詞,初讀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們和詩人有了初步的溝通和交流。老師讀這首詞也有自己的感覺,不過我的感覺想通過我的朗讀表達出來,可以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伴著優美的音樂,隨著老師的朗讀,一起走進辛棄疾的田園生活。
2.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爆F在你的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生答看到的畫面,教師就用視頻出示畫面,并要學生讀相應的句子。)
3.(把幾幅畫拼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同學們,你們再仔細看看,畫中缺少了什么?(放流水聲)小溪怎么流的呢?(緩緩地流著、叮咚地流著、潺潺地流著)
4.同學們想象得合情合理,大家都是會學習的孩子,因為想象也是學習古詩的方法之一。綠水村邊繞,這溪水把幾幅畫連起來,構成了一幅美好溫馨的村居圖。讓我們在這潺潺的溪水聲中再來讀這首詞。(放音樂,師生齊讀。)
2.“醉”就是這首詞的詞眼。辛棄疾喝酒了嗎?可是他醉了呀???這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他醉在哪兒呢?他一醉田園風景美如畫。同學們,一起讀。(磊屏幕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3.這句詞描寫了哪些景物?
4.草是怎樣的草,水是怎樣的水?同學們,閉上眼睛,讓音樂帶著我們走得更近些。此時,你就是辛棄疾。飯后,你慢步田園,面對著醉人的美景,你深深地吸上一口氣。田園的空氣怎么樣?小溪里的水——很清很清;溪邊的小草——很綠很綠;溪里的荷花——很美很美,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好一個世外桃園,真是人間仙境??!這何嘗不是一種動人心扉的美麗呢?辛棄疾,你醉了嗎?醉了,那就讀啊,輕輕的,慢慢的,讀出你的醉。
5.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后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著節奏晃動,自己試一試。
6.大家讀得真不錯,敢站起來晃一晃嗎?真是有板有眼,有滋有味。全班同學,咱們一起晃起來,搖起來。
7.酒不醉人人自醉,辛棄疾醉了,他一醉鄉村風景美如畫,那還有二醉,三醉,四醉呢?
8.讓我們一起來讀第二句。這句話你們讀懂了嗎?那我問幾個問題行嗎?
第一個問題:“吳音”是什么意思?當時辛棄疾被朝廷貶到江西上饒的帶湖,這個地方戰國時期稱為吳國,所以叫吳音。
9.第二個問題:“相媚好”是什么意思?老爺爺和老奶奶會說些什么呢?
(大屏幕出示:夏日的午后,幾杯酒下了肚,老兩口的話多了起來,老爺爺(老奶奶)望了望老伴,笑著說——”)
10.(大屏幕出示老兩口幸福生活的畫面)多么幸福的老兩口??!執子之手,與子攜老,這才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啊。你醉了嗎?請你讀!同學們的掌聲就是對你的肯定。同學們一起讀!
11.酒不醉人人自醉,辛棄疾醉于景美,醉于人和,咱們再來和他一起醉,這三醉是醉于——誰愿意讀讀第三句。誰能講講這句詩的意思?誰愿意夸夸大兒子?12.引讀《鋤禾》??溥^了大兒,咱們再來夸夸中兒,要求用上一個四字成語。
13.看著勤勞能干的大兒和中兒,辛棄疾又醉了.可是,還有醉中之最呢!那就是——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無賴”是什么意思? 你有調皮的時候嗎?父母是怎么責備你的?看似責備,實則喜愛。所以說小孩很可愛,很淘氣,很活潑就是“無賴”。你們很可愛,很淘氣,很活潑,就是——再讀這一句,讀出小兒子的天真活潑。
1.詞讀到這兒,相信這一家子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那么這是什么樣的一家子呢?你能用一個詞語概括嗎?對了,正如大家所說,這是溫馨的一家,美好的一家,令人陶醉的一家,概括大家的感覺,那就是和諧(板書:和諧)其實,和諧的生活不僅是古代人的向往,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同樣也在追求著和諧,構建著和諧。
2.此時,辛棄疾已經深深地陶醉在這份和諧中。那么僅僅是辛棄疾醉了嗎?還有誰醉了?
3.這一家子生活富裕嗎?你從哪兒知道的?這么矮這么小的茅屋,到了冬天怎么遮風避雨呢?我得問一問詞中的老爺爺,老奶奶了:你家生活并不富裕??!你怎么會沉醉其中呢?唉,先別忙著回答,我希望大家思考一下,按照大屏幕上的提示來回答。會思考的人才是智者,就是我們說的聰明人。(大屏幕出示:雖然……但是…… ?)
4.老師問了詞中的翁媼,你想問詞中的誰?
6.引讀:辛棄疾向往著國家統一,人民安居樂業??!所以,看到這和諧的村居生活,他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一醉——(學生讀第一句)二醉——(學生讀第二句)三醉——(學生讀第三句)四醉——(學生讀第四句)。
7.國泰民安的理想,報國無門的苦悶,就這樣交織在一起,化作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小令——清平樂·村居,此時此刻,你們能讀出愛國詞人對美好生活的那一份向往嗎?(學生齊讀全詩)
8.從你們的誦讀中老師聽到了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更感受到了和諧村居那醉人的魅力。此時此刻,咱們這課堂上又多了一醉,那就是在場的所有人都醉了。這首詞的韻律很美,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讀法。下面我們師生互動來個辛詞二重讀,好嗎?怎么讀呢,仔細聽好了,熊老師讀一句,你們接著把這一句的后面三個字重復讀一遍,聽明白了嗎?那好,咱們來試試。
9.此時此刻,這和諧美好的村居就像這首詞中的那條小溪緩緩地緩緩地流淌在每個人的心中,永遠永遠……這份和諧為什么能千古流傳呢?那是因為詞人的詞寫出了人民的心聲,他是懷著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來寫的,所以我們可以體會出感情是詩詞的生命。(大屏幕出示:
感情,詩詞的生命
愁極: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怒極: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憂極: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喜極: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辛棄疾愁極的時候,可以寫出——在辛棄疾怒極的時候,可以寫出——
在辛棄疾憂極的時候,可以寫出——在辛棄疾喜極的時候,可以寫出——
10.同學們,辛棄疾的每首詞都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都是一曲委婉動聽的歌,都是一段綿延不斷的情。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瑰寶,是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案褂性姇鴼庾匀A”,愿大家在經典詩文的熏陶中個個氣質如蘭!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相媚好、無賴、臥剝”,借助畫面與注釋,了解詞的大意。
2、了解詞的一般特征。
受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鄉村生活的和諧美好,體悟詞人對這種安寧生活的向往。
重點難點:讀中悟情,讀中悟境。
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對詩導入。
1、屏幕出示:教師說詩歌上句,學生對下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把這些詩詞連起來讀一遍。
2、這都是描寫農村生活的詩詞。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駐足于農村,寄情于田園,用詩詞表達自己對農村那份濃濃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詞。
3、板書:清平樂﹒村居?!皹贰边@個字讀yue?!鼻迤綐贰笔窃~牌名。出示小資料了解詞牌名?!按寰印笔沁@首詞的題目。
二、初讀感知。
1、教師范讀。
2、學生齊讀。
3、通過朗讀,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三、合作學習。
如果在理解詩歌意思的時候遇到困難我們該怎么辦?
(1、看注釋?2、查閱工具書?3、聯系上下文?4借助插圖?……)。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四、全班交流。
通過剛才的自學嗎,你理解了那一句詞的意思,跟大家說一說。
1、“大兒鋤豆溪東”,是說大兒子在溪東的豆地里除草。
2、“中兒正織雞籠”,是說二兒子正在編制雞籠。
師:從這兩句詞可以看出兩個兒子怎樣?(勤勞、懂事、做事認真、能干……)。
3、交流理解“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意思。
對比理解“無賴”一詞的用法:
(1)他是這一帶出了名的地痞無賴,人人見了怒不敢言。
(2)“你這個小無賴!”媽媽瓜了小弟弟的鼻子一下,親昵地說。
4、理解“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的意思。
師:除了三個兒子,詞中還提到了兩個人物,他們是誰呢?(翁、媼)。
翁和媼在做什么?(喝酒、聊天)。
“醉”怎么理解?(喝了酒,有些醉意。)。
“相媚好”是什么意思?你來猜一猜。(親密的樣子;相親相愛;逗趣取樂……)。
你能說說這兩句詞的意思嗎?(不知誰家的白發蒼蒼的老公公和老婆婆,操著悅耳的吳音,在醉里閑談取樂。)。
放飛想象:猜一猜這對親密的老夫妻可能在談些什么?(談他們的三個兒子。)。
情景模擬游戲:選擇扮演翁或媼向老伴夸一夸三個可愛的兒子。
5、還有那兩句詩我們沒有說到?交流“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意思。
將“青青草”換成“青草”行嗎?(不好,“青青草”寫出了小溪邊的青草茂盛的樣子。)。
透過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一條怎樣的小溪?
出示:我仿佛看到了???????????的小溪。(潺潺的;清澈的;碧綠的;嘩嘩流淌的;開滿荷花的;游動著小魚的;彎彎曲曲伸向遠方的……)。
6、齊讀全詞,邊讀邊想像詞中的畫面。
7游戲:我說你對。找同學按順序說一說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其他同學馬上對出這名同學描述的是那一句詞。
師:你先看到了什么畫面?
一生:一座茅屋又低又矮,小溪邊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
其他: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師:你還看到了什么畫面?
……。
8、出示:這是???????????????的村居生活。(幸福美好;親親熱熱;甜甜蜜蜜;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詩情畫意;安居樂業……)。
9、出示辛棄疾資料,了解詩歌創作背景。
10、感情朗讀全詞。
11、文中的“醉”僅僅指喝醉酒嗎?
五、擴展閱讀。
對比欣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
建議閱讀:《青玉案》、《菩薩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適時引領學生理解“翁媼”“無賴”等詞語的意思。
3、朗讀課文,放飛想象,感受鄉村田園生活的靜謐與美好,體會詞人對溫馨、平和的鄉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4、引領學生總結并運用“看圖猜一猜”“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議一議”的方法學習古詩詞。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鄉村田園生活的靜謐與美好。
一、課前熱身,感受鄉村美景。
1、同學們喜歡背古詩嗎?誰來背上一兩句?
大家會背很多詩,可古人不像咱們這樣背詩,古人是吟詩(強調“吟”)誰來吟一吟?
2、聲音放慢、搖頭晃腦還不算是真正的吟,必須用心去想象詩句所描寫的畫面。
二、初讀感知,讀通讀順,明晰詞的形式特點。
1、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板書)——清平樂村居。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寫字像做人一樣,來不得半點馬虎)。
齊讀課題。
2、(板書:村居)看到“村居”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師板書“村居”)。
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下面老師再考考大家。(師板書“清平樂yue”,并齊讀)。
“清平樂”這個詞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
(有水的地方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清涼舒適。這是一首清靜平和的音樂,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
3、看來,有了豐富的想象,一個普通的詞也會變得有靈性、有生命,就活起來了。學語文就要這樣。
(凡是用它作詞牌的詞都給人一種清靜、平和、舒適的感覺。)。
三、初讀感知,疏通部分生字新詞。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要把課文讀得字正腔圓,一字不差。
2、學生自讀課文。提醒:輕輕地讀,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去尋找那種清靜、平和、愜意的感覺。
3、檢查初讀。
誰來都給大家聽?
(讀得正確即可,教師相機正音。)。
教師相機正音,指導書寫“鋤豆”的“鋤”。
指名學生朗讀。
齊讀全詞。
5、讀著讀著,你發現了什么?
(詞的特點:長短句;詞有詞牌名;詞有上下片;詞是押韻的。)。
6、請同學們默讀這首詞,看看有沒有哪個字、哪個詞語、或是哪個句子不理解。
有問題嗎?有了問題,怎么辦?
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方法:看圖猜一猜、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議一議。
學生自主學習。
7、交流釋疑。
我們先來說一說,經過討論解決了哪些問題?
預設:“翁”是什么?請大家看這個字的上面,“翁”字上面是一個“公”字,那就是說“翁”指老公公。
“媼”字左邊一個“女”字,就是指老婆婆,老奶奶。
翁媼就是指白發蒼蒼的老年夫婦。
預設:誰知道“溪東”這個詞的意思?
預設:“鋤豆”這個詞可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得聯系上下文。哪位同學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鋤豆就是鋤豆子地里的雜草)。
我們可不能被文字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不過,我們總是在錯誤中長大的。
四、再讀課文,感受韻律之美。
1、我們理解了一部分詞語的意思之后,再來讀一讀這首詞。生齊讀。
2、聽到你們讀,老師也非常想讀。
師努力用清新的語調讀,力求讀得入情入境。
3、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讀得好嗎?
“詞”也叫長短句,句子有長有短,所以讀起來抑揚頓挫。
“小”“草”“媼”(課件讓這三個字閃爍),發現了什么?(第一二四句末尾三個字韻母都相同,都有“ao”)。
韻母相同或相近,這就是押韻。古人寫詩寫詞講究押韻,所以詩詞讀起來瑯瑯上口。大家把詞的上片讀讀,感受一下。(生讀)。
我們看詞的下片哪些字押韻?(東籠蓬)。
讀一讀,再次感受一下。
這首詞有意思嗎?我們再讀一讀。
五、放飛想象,浸潤靜謐之美。
1、孩子們,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著讀著,你的眼前浮現出哪些畫面?
(生簡介畫面:鄉村美景圖、翁媼對話圖、大兒鋤豆圖、中兒編織圖、小兒臥剝圖)。
2、品環境。
好茶需要慢慢飲,好詞需要細細品。下面我們就細細品來,用我們的想象去品出詞中的圖畫。
我們首先來欣賞一下這家的居住環境。誰來讀詞的一二兩句?
你從這兩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詞人為什么說是“青青草”,而不是“青草”?
賞景不僅僅要用眼睛,還要學會用耳朵來聆聽?。ㄕn件播放潺潺的溪流聲)。
這樣的美景屬于你,美美地讀一讀吧。
讀到這里,老師有一個疑問,“茅檐”是用泥巴壘的墻,茅草蓋的房,又矮又小,很簡陋,為什么還給你們產生這樣美的感覺呢?老師告訴你們:很多詩人都有“茅檐”情結,“茅檐”這個詞在詩人的筆下頻頻出現。
一個“茅檐”,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充滿鄉土氣息的寧靜的詩意的小鄉村。讓我們把這種美好的感覺讀出來。生齊讀。
3、品人物。
在這樣美的環境里住著怎樣的一家人呢?請接著讀下面。
這一家一共有幾口人?
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預設:
品小兒。
我最喜歡小兒,因為他很可愛。
從哪里可以看出小兒可愛呢?
我說:“你是個無賴,你高興嗎?”
為什么?
那作者為什么說小兒是“無賴”呢?(活潑、可愛)。
是的,古代有許多詞的意思到了現在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是古今詞義的差別,今后我們還會遇到這樣的詞。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小兒可愛呢?
品“臥”?!芭P”是什么樣的姿態?
“臥剝蓮蓬的樣子”能想象出來嗎?
(很專注,很認真,還會哼著歌,一會兒還會仰著,高興就打個滾,搖頭晃腦,晃動著小腳,側著身子,用手托著頭……)。
師生小結提升:是的,小兒臥的姿勢可多了,他愿意仰著就仰著,愿意……。
師引說:他是多么——快活、愉快、自由自在、幸福、愜意……。
品大兒和中兒。
喜歡大兒,因為他很勤勞。
喜歡中兒,因為他會編織雞籠。會編織雞籠,那就是說他——心靈手巧。
品翁媼。
師講解:雖然他們年歲逐增,青春不再,容顏已老,可是童心未泯。人們常說老小老小,其實老人往往和孩子一樣可愛。前面有同學提出“相媚好”這個詞不懂(課件突出“相媚好”)。你們看圖,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靠得很近,相互親熱的聊天,這就是——相媚好。
“相媚好”指兩個人很親熱地說著有感情的話。他們嘴里操著吳音會說些什么呢?
老人們,這么親密地、甜蜜的說著話兒,拉著家常,這就是——相媚好。
如果此時大兒、中兒、小兒聽到老人甜蜜的交流,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呢?
孩子們,你們覺得這一家人生活得怎樣?(幸福、甜美、快樂、溫馨、自由自在、與世無爭……)。
你們看,他們每個人都在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干自己喜歡干的活,真是各得其樂。你們向往這樣的生活嗎?師引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僅僅是“翁”和“媼”醉了嗎?還有誰醉了?(詩人、我們)。
你醉了,我醉了,大家都醉了。讓我們也醉一回吧?。ǚ乓魳?,配樂朗讀)。
讓我們閉上眼睛,記住這首清平樂。
聽了同學們的吟誦,老師仿佛看到了一幅畫,仿佛聽到了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讓我們再來美美地吟誦這首清平樂!
六、拓展延伸,品悟作者心境。
1、老師有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會對這一個普通農家人的生活如此向往呢?
2、老師這兒有一份資料,請同學們讀一讀:
(補充資料:辛棄疾出生在風雨飄搖的南宋王朝,那時南宋的大部分江山被金人占領,因此辛棄疾從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復河山。正當辛棄疾雄心勃勃、壯志凌云的時候,軟弱無能的南宋朝廷一味地向金人求和。主和派排擠、打擊辛棄疾,把他發配到江西上饒一個偏僻的小鄉村。在這個小鄉村,辛棄疾一呆就是二十年。然而,在這二十年里,中原百姓每天都在金人鐵蹄的踐踏下生活,辛棄疾很想救民于水火,卻無法施展報負,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六十七歲的老人僵臥病榻,高呼:殺賊!殺賊!然后悄然離世。)。
3、辛棄疾為什么會向往著一家五口靜謐美好的生活呢?
4、讓我們再次記住這首清平樂。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3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