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整理如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每個讀者都需要關注的問題,下面我來分享一些養成閱讀習慣的方法。接下來是一些通用總結范文,通過閱讀可以了解到寫作中的要點和技巧。
1988年劉秀祥出生在x省望謨縣,這個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貧困閉塞。直到2020年11月才剛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在小秀祥四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了,丟下了三個孩子。母親不堪生活的重壓,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后來,哥哥出外打工,杳無音信;姐姐也離開了家,不知去向,家中只剩下母親和小秀祥孤兒寡母兩個人。那年小秀祥11歲,獨自撐起了家庭的重擔,一個人照顧母親。
他身單力薄,無力下田干活,就把家里的農田租了出去,換些口糧和母親糊口。小秀祥一邊照顧著母親的生活起居,一邊撿垃圾、挖藥材換些生活開支,就這樣和母親相依為命,勉強度日。
背母踏上求學之路。
小秀祥從小就具有遠見卓識,他認準了只有文化知識,才能改變貧窮落后的生存困境。因此小秀祥學習格外努力,小學畢業時的成績排在全縣第三??墒怯捎诩依锝洕鷹l件的原因,無法去上最好的縣中學,而是去了縣里的一所民辦中學,以摸底考試第一的成績免費入學。
小秀祥帶著母親離家來到縣城上學,舉目無親,首先要解決的是食宿問題。小秀祥自力更生,在學校旁邊的山坡上搭了一間窩棚,在地上挖了鍋灶,作為自己和母親的容身之處,就這樣安頓了下來。小秀祥還利用課余時間撿廢品、打零工賺點花銷,支撐著把書讀下去。
三年后,初中畢業,小秀祥考入了安龍縣第一中學。
小秀祥又帶著母親來到安龍縣開始了高中的求學生活。在縣里租不起住房,這里也沒有條件再搭窩棚,小秀祥就想辦法租下了農戶不用的豬圈,每月只需支付十幾元錢。小秀祥將豬圈打掃干凈,用編織袋遮擋住四周,勉強能夠遮風擋雨,算是解決了兩人的住處問題。
小秀祥還是一邊勤工儉學,一邊刻苦讀書。長期的營養不良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壓力,小秀祥終于在高考前病倒了,高考落榜了。
人生谷底的生死抉擇。
這個多年來一直支撐著他的精神支柱,轟然倒塌了。小秀祥再也堅持不住了,他要離開,永遠地告別這個帶給他這么多痛苦和磨難的世界。小秀祥默默地收拾著東西,做著離開前的最后準備。
他翻看著自己的一本日記,自己曾經寫下的一句話驀地映入眼簾:“當你抱怨自己沒有鞋子時,卻發現旁邊還有沒有腳的人?!?/p>
這句話像一道閃電擊中了他,小秀祥突然醒悟了?!半y道就這樣放棄嗎?就這樣拋下自己的母親離開嗎?我有手有腳,有母親,還有家,比起那些無依無靠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倍,我還可以重新來過!”
小秀祥又振作起來了,他找了個學校復讀,準備再次參加高考。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小秀祥發奮苦讀,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第二年的夏天,小秀祥收到了來自x師范學院(現在的x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小秀祥成功了,他抱起母親喜極而泣。
可是隨之而來的學費、路費問題又擺在了眼前。小秀祥下定了決心,“只要能夠答應他帶著母親去求學,解決學費和路費問題,他可以不惜任何代價,并且簽下協議?!?/p>
秀祥帶母求學的經歷被媒體報道了出來,牽動了億萬人的心,也感動了校方。校方為他和母親提供了住處,還給他安排了勤工助學的工作,秀祥順利地開始了大學生涯。
秀祥的生活開始慢慢好轉,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回饋社會。秀祥把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錢寄回家鄉,給他一起拾破爛時結識的三個弟弟妹妹,資助他們上學。
大學畢業在即,秀祥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就業該何去何從的難題,擺在了秀祥面前。此時他一直資助上學的一個妹妹打電話告訴他,她要嫁人了,她不想再繼續讀書了。
這個電話讓秀祥感到非常震驚,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放棄留在城市的機會,畢業后返回家鄉,做一名教師?!拔乙厝?,我要告訴他們,夢想的力量有多大?!被氐郊亦l,他可以幫助那些和他曾經是一樣的孩子們,通過教育改變他們的命運,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家鄉更需要他。
“今后,我可能更忙,更照顧不了家?!本驮?3日回到下莊的當晚,毛相林在晚飯桌上開了個家庭會議,為家人們分工,叮囑大家要支持他的工作,“當了‘時代楷?!?,就要有楷模的樣子,我還要為下莊再干幾年?!?/p>
毛相林的妻子身體一直不好,家務活兒都落在了兒媳和84歲的老母親身上。只要在家,毛相林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剁豬草、煮豬食,吃了早飯就去忙村里的工作。
“媽,你年紀大了,能忙多少算多少?!泵嗔值哪赣H當過村婦女干部,是共產黨員。毛相林永遠記得,自己年輕時第一次交入黨申請書沒能入黨,是母親指出他脾氣暴躁、工作不踏實,必須要接受組織考驗;修路死了人,是母親鼓勵他不要泄氣,關鍵要把安全落實好,“媽媽現在年紀大了,還整天扛著鋤頭挖地干活?!?/p>
老人說,累是累,但能讓兒子騰出精力來為下莊干點事,自己感到很幸福,“兒子去北京領獎了,我高興得很,要支持他?!?/p>
“其實,我還是可以干些事兒?!泵嗔值钠拮颖響B說,“大家都很忙,平時家里來的人也多,掃地、燒開水、照顧娃娃這些事,我還是干得下來?!?/p>
最后,毛相林又囑咐兒子,在果園打糞坑,一定要注意質量問題,糞水不能漏到河里去了。對兒子,毛相林是放心的。兒子入黨有10年了,之前在外打工。20__年,村里要發展柑橘,差技術員,他把兒子叫了回來?,F在,兒子是村里的團支部書記,管理柑橘是把好手。
家庭會議的次日早晨,讓毛相林沒想到的是,兒媳向他遞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這是兒媳第二次交入黨申請書了,但毛相林覺得寫得還不夠深刻,他要求兒媳繼續打磨。
這是毛相林從北京回來后收到的第二份入黨申請書。陪他一起前往北京的彭淦,回來也寫了入黨申請書。彭淦是下莊的新一代,就在當地學校代課。他說,打通下莊出山路、幫助他家脫貧、幫他完成學業,這些事兒讓他認識了毛相林這樣的共產黨員。他說,自己要入黨,也要為下莊的明天出一份力。
“下莊的未來需要年輕人??!”毛相林很欣慰,眼下最緊要的工作就是柑橘銷售、“下莊精神”陳列館廣場建設、人居環境整治,要讓在外的年輕人今年春節回家看到一個嶄新的下莊。他說,“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村建設下莊?!?/p>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為大家帶來的8篇《2022感動中國人物劉秀祥先進事跡》,希望可以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其中,四川省梁宗安等35人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表彰,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等10個集體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表彰,梁宗安等5人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表彰,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等4個集體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表彰。
四川5名獲得表彰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就有網友們耳熟能詳的“雨衣妹妹”。在武漢抗疫期間,以一襲雨衣、一張口罩、一副滑雪眼鏡、一雙手套、一臺川a,奔波在武漢各大醫院,將熱氣騰騰的盒飯送到一線醫護人員手中的“雨衣妹妹”劉仙,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表彰獎勵。
此外,劉仙在此前還獲得過“四川省三八紅旗手”、“四川省五四獎章”、“第十三屆青年委員”、“全國最美志愿者”等諸多的榮譽,而對于“雨衣妹妹”劉仙來說,她所看到的,更多的是這些榮譽背后所應該承擔的責任?!坝绊懥υ酱?,責任也就越大?!眲⑾筛嬖V記者。
2月3日,我國傳統的農歷春節還沒有結束。了解到武漢不少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吃不上熱飯的劉仙,就帶上自己企業的廚師和食材,自駕十幾個小時,從成都趕到了武漢。此后的近40天,她每天免費為醫護人員做飯送餐約500份。在武漢期間,劉仙除了每天做飯送飯,還為醫院籌集、代送愛心物資。在武漢堅守39天后,當地疫情形勢好轉,劉仙才啟程回川。
“3月,因為媒體報道,一些好心人聯系我想盡一份力。所以我就想,大家不缺愛心,只缺一個‘組局者’,那要不要嘗試一下?!眲⑾苫貞浾f,3月11日這天,她邊切著菜邊做出了決定,成立志愿服務組織“雨衣公益”,短短兩天,就有近萬人加入。
而隨著武漢4月8號的解封,湖北地區尤其是武漢地區復工復產成了當時最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澳且欢螘r間有很多人私信向我求助,手機從早響到晚,一天要充好多次電?!眲⑾筛嬖V記者,由于受此前武漢地區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以及無癥狀感染者的出現,不少普通民眾及企業一開始都“婉拒”湖北籍務工者。
得知這一情況,再加上自己在武漢期間親身體會到的醫用口罩的重要性,劉仙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此前從未涉及醫療器械行業的她,投資1500萬元,籌建了“四川省雨衣妹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川鄂友誼工廠”。
4月20日,工廠正式開建,同時發布招工信息:“按照1:1的比例,共招收100名湖北籍、四川籍的同胞?!焙奔浻脴藴适钦夜ぷ骼щy、家庭情況困難、經濟困難,四川籍錄用標準是殘疾、貧困戶優先。5月23日,工廠正式開工。
如果說此前義無反顧的走向疫區,是出于一腔孤勇和對于醫務人員的關心,那么之后創辦“川鄂友誼工廠”,招收湖北籍務工人員、成立志愿服務組織“雨衣公益”便是劉仙作為共產黨人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扎實體現。
“如果沒去武漢,成立公益組織和口罩廠這兩個事情我可能想都不會想?!睋?,從3月20日至今,“雨衣公益”已經行動了起來。西昌火災,捐贈了價值10萬元的礦泉水面包等物資;綏芬河市疫情,捐贈價值13萬元的口罩、防護服等物資……“從我一個人,到現在一群人,這種感覺挺棒的?!眲⑾烧f。
9月8日,“雨衣妹妹”劉仙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表彰獎勵。而劉仙卻認為,“這些榮譽是國家對于‘雨衣妹妹’這一類人群的肯定,并不是屬于她一個人的?!?/p>
“雨衣妹妹”劉仙去北京領獎前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名青年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詞一直深深銘刻在自己的腦海里,“下一步我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幫助貧困地區脫貧奔康的工作中,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貧困地區的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做一名黨員該做的事?!?/p>
“逆行”歸來,劉仙發起成立了“雨衣公益”。為何成立“雨衣公益”?劉仙談到,其實我們這個社會真的非常溫暖,它不缺乏有很多愛心的人士,缺乏一個紐帶或者是舉旗幟的一個凝聚點?!坝暌旅妹迷谶@個過程中,成了這樣一個點,就是把他們結合在一起。所以,我想把一群人的力量、一群人的愛規范化,然后讓它走得更長遠一些,就成立了雨衣公益?!眲⑾烧f。
目前,“雨衣公益”已經有上萬名愛心人士加入,成員遍布各地。在這位廣安妹子看來,越來越多的青年已經行動起來,“雨衣妹妹”不是一個人的稱號,而是一群人的符號。如今,她想掙錢,在涼山建一所希望小學,幫助更多的孩子們,讓他們“快樂地上學”。她也將繼續堅持公益,“志愿服務是人人可為、處處可為的”。
“雨衣妹妹”的專訪,小編帶你提前看——。
劉仙:父親的耳濡目染,廣安賦予我的紅色精神,從小聽到的小平爺爺、“雙槍老太婆”的故事,這些都給予我動力。我覺得,身為偉人故里的娃娃,作為一個黨員,就更應該勇于擔當、勇于傳承。這一點在影響著我,也一直讓我在武漢堅持了這么久。當時,我在武漢,我的想法是絕不給家鄉人民丟臉。
劉仙:是的。我在武漢的盒飯門店變成了一個愛心中轉站,很多人都提供幫助。其實,我們這個社會真的非常溫暖,它不缺乏有很多愛心的人士。它是缺乏什么呢?缺乏一個紐帶,或者是舉旗幟的一個凝聚點。雨衣妹妹在這個過程中,成了這樣一個點,就是把他們結合在一起。所以,我想把一群人的力量、一群人的愛規范化,然后讓它走得更長遠一些,就成立了雨衣公益。
你可以做“一束光”,去照亮他人。這就是人生的價值所在。
12月31日傍晚,成都的天色漸暗,但“雨衣妹妹”劉仙公司的會議室卻格外熱鬧,她把骨干員工們組織起來,一起收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一新年賀詞。作為成都盒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劉仙因為疫情期間逆行武漢當志愿者而被大家熟知。
從武漢回川后,劉仙一直沒有忘記自己志愿者的身份,做了許多和志愿服務、公益相關的事情。劉仙直言眼眶一下子濕潤了,“這是一份巨大的激勵?!眲⑾烧f,過去這一年,自己看到了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抗洪搶險、社會治理等事件中不斷發揮作用,“就像打仗,志愿者就是彈藥和后勤保障”。
“我僅僅是千萬志愿者中的一員,我希望推動志愿服務人人可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眲⑾烧f,自己心中的想法更加堅定,以后會繼續做行動的巨人,積極助力志愿服務常態化,讓身邊人都感受到現代雷鋒精神?!靶碌囊荒陙砹?,我志愿者的身份還將繼續,我從武漢回來后開啟的公益事業也將繼續?!眲⑾烧f,20,自己計劃把“公益助農直播”作為工作重心,用互聯網直播的形式,與全省100多位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一起,助力鄉村振興,“無論過去現在和未來,我都將是一名志愿者?!?/p>
穿著雨衣進疫區。
2月3日,我國傳統的農歷春節還沒有結束,獲悉奮戰在新冠肺炎疫情抗擊一線的武漢醫護人員很難吃上熱飯熱菜,成都盒悅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仙寫好遺書,并與公司5位烹飪志愿者簽好生死狀,連夜自駕十幾個小時,趕赴武漢依托其武漢盒飯門店為醫護人員免費供餐。劉仙說,爸爸是一名黨員,她從小便知道“黨員就應該敢為人先”。
“凌晨2點,我和同事抵達武漢東收費站?!眲⑾苫貞浀?,當時大家都已經清楚,只要下高速就意味著“能不能回四川,什么時候回四川”都是未知數了。即將進站時,同事在車里高喊了一聲,要進武漢了,怕不怕?大家都拉破了嗓子回答:不怕!檢查卡點的警察同志查閱了相關材料后放行,說了一句話:“你們可能會是武漢唯一流動的川a,注意保護好自己,謝謝你們!”
此后近40天的時間里,劉仙和團隊平均每天供應盒飯400至600份,支援醫院21家,累計約2萬份。由于沒有防護服,每次都穿雨衣進入醫院送餐,被醫護人員稱為“雨衣妹妹”。直到當地疫情形勢好轉,劉仙才啟程回川。
劉仙說,當時為了采購食材,常常到超市排幾小時的隊,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從備菜、制作、裝盒到配送,忙到精疲力竭。一套雨衣和滑雪鏡,就是“防護服”。
一起趕赴武漢的許多寧是劉仙餐飲公司的一名廚師,這位22歲的小伙子,每天在狹小的廚房超負荷工作,直到和劉仙一起返回成都?!耙郧斑@種事,只有在電影上看過,當身處其中的時候才真真明白有多艱難?!痹S多寧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普通人,自己也會害怕,工作久了也會想著偷懶,可是看到“仙姐”每天急匆匆的腳步,就不忍心讓她那么累,心想著盡量為她多分擔一點,讓她多休息一會。而為了盡量保證同行人的安全,減少被感染的幾率,每次去醫院送飯,劉仙總是盡可能自己一個人前往。
在為醫院送飯的同時,劉仙發現醫院缺的不僅僅是飯,還有醫療物資?!澳莻€時候我很著急,想盡了一切辦法,能買就買,能求就求,給醫護人員找一件是一件?!?/p>
“雨衣妹妹”事跡被媒體報道后,不少醫院和醫護人員發來各類求助信息,希望通過“雨衣妹妹”的影響力幫助他們尋找醫療物資。劉仙便開始擠出時間,網絡呼吁網友和明星為前線醫院支援緊缺醫療和生活物資。先后得到明星黃曉明、吳京等社會愛心人士幫助,購買和募集防護服12304件、醫用口罩4.3萬片、醫用手套5.3萬雙、肉類1.4萬斤、米面糧油蔬菜70噸。收到醫院各類捐贈接收函約300份,支援醫院49家,物資捐贈金額約350萬。
“每次吃‘仙妹’送來的盒飯,同事們都會覺得吃的很撐。一份盒飯,能有一半是肉?!蔽錆h中心醫院的醫生吳迪告訴記者,很遺憾劉仙走的時候自己沒能親自去送她,不然一定會好好擁抱一下這位“實誠”的妹妹。
從“雨衣”到“雨傘”
隨著武漢各醫院的廚房開始恢復正常運轉,物資供應越來越充足,劉仙決定結束“逆行”使命。她將餐廳剩余的1000多斤豬肉分送100戶孤寡老人后,離開了武漢。
回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投身公益?!?月,因為媒體報道,一些好心人聯系我想盡一份力。所以我就想,大家不缺愛心,只缺一個‘組局者’,那要不要嘗試一下?!眲⑾苫貞浾f,3月11日這天,她邊切著菜邊做出了決定,成立志愿服務組織“雨衣公益”,短短兩天,就有近萬人加入。
她組建了10多個“雨衣公益”微信群,上萬名志愿者入群,成為遍布全國各地的“小雨衣”。黨員、退伍軍人擔任管理員,接收、發布各種求助信息,當地志愿者給予相應的幫助。
隨著武漢4月8號的解封,復工復產成了當時最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澳且欢螘r間有很多人私信向我求助,手機從早響到晚,一天要充好多次電?!眲⑾筛嬖V記者,由于受此前武漢地區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普通企業一開始都“婉拒”湖北籍務工者。
得知這一情況,再加上自己在武漢期間親身體會到的醫用口罩的重要性,劉仙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此前從未涉及醫療器械行業的她,投資1500萬元,籌建了“四川省雨衣妹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川鄂友誼工廠”。
4月20日,工廠正式開建,同時發布招工信息:“按照1:1的比例,共招收100名湖北籍、四川籍的同胞?!焙奔畣T工錄用標準是找工作困難、家庭情況困難、經濟困難,四川籍員工錄用標準是殘疾、貧困戶優先。5月23日,工廠正式開工。
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越城鎮西城中學的生物教師莫色小蘭,與劉仙結識于第23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頒獎現場。
莫色小蘭是土生土長的越西縣人,從小家境貧寒,在工作后由于常年資助當地貧困兒童讀書,依然過著艱苦的日子。劉仙在得知這一情況后,毅然決定資助這些貧困兒童。
而恰好越西縣的黑苦蕎茶是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劉仙就聯系了當地的黑苦蕎茶進銷商,由自己直播為越西縣黑苦蕎茶帶貨,賺取的利潤全部用于資助當地的貧困兒童?!跋擅酶嬖V我,要學會自己造血,不能等著別人,求著別人來幫助自己?!蹦√m告訴記者。
10月15日,“雨衣公益”正式掛牌,劉仙在微信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動態:“今天搞了一次全方位的安全檢查和演練,要安全生產才能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一個不接收捐款滴慈善機構,靠我們自己造血簡單前行?!?/p>
“如果沒去武漢,成立公益組織和辦口罩廠這兩個事情我可能想都不會想?!眲⑾烧f:“志愿者攜手并肩,大家共同撐起雨傘,去為需要幫助的人撐傘。從我一個人,到現在一群人,這種感覺挺棒的?!?/p>
1988年劉秀祥出生在貴州省望謨縣,這個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貧困閉塞。直到20__年11月才剛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在小秀祥四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了,丟下了三個孩子。母親不堪生活的重壓,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后來,哥哥出外打工,杳無音信;姐姐也離開了家,不知去向,家中只剩下母親和小秀祥孤兒寡母兩個人。那年小秀祥11歲,獨自撐起了家庭的重擔,一個人照顧母親。
他身單力薄,無力下田干活,就把家里的農田租了出去,換些口糧和母親糊口。小秀祥一邊照顧著母親的生活起居,一邊撿垃圾、挖藥材換些生活開支,就這樣和母親相依為命,勉強度日。
背母踏上求學之路。
小秀祥從小就具有遠見卓識,他認準了只有文化知識,才能改變貧窮落后的生存困境。因此小秀祥學習格外努力,小學畢業時的成績排在全縣第三??墒怯捎诩依锝洕鷹l件的原因,無法去上最好的縣中學,而是去了縣里的一所民辦中學,以摸底考試第一的成績免費入學。
小秀祥帶著母親離家來到縣城上學,舉目無親,首先要解決的是食宿問題。小秀祥自力更生,在學校旁邊的山坡上搭了一間窩棚,在地上挖了鍋灶,作為自己和母親的容身之處,就這樣安頓了下來。小秀祥還利用課余時間撿廢品、打零工賺點花銷,支撐著把書讀下去。
三年后,初中畢業,小秀祥考入了安龍縣第一中學。
小秀祥又帶著母親來到安龍縣開始了高中的求學生活。在縣里租不起住房,這里也沒有條件再搭窩棚,小秀祥就想辦法租下了農戶不用的豬圈,每月只需支付十幾元錢。小秀祥將豬圈打掃干凈,用編織袋遮擋住四周,勉強能夠遮風擋雨,算是解決了兩人的住處問題。
小秀祥還是一邊勤工儉學,一邊刻苦讀書。長期的營養不良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壓力,小秀祥終于在高考前病倒了,高考落榜了。
人生谷底的生死抉擇。
這個多年來一直支撐著他的精神支柱,轟然倒塌了。小秀祥再也堅持不住了,他要離開,永遠地告別這個帶給他這么多痛苦和磨難的世界。小秀祥默默地收拾著東西,做著離開前的最后準備。
他翻看著自己的一本日記,自己曾經寫下的一句話驀地映入眼簾:“當你抱怨自己沒有鞋子時,卻發現旁邊還有沒有腳的人?!?/p>
這句話像一道閃電擊中了他,小秀祥突然醒悟了?!半y道就這樣放棄嗎?就這樣拋下自己的母親離開嗎?我有手有腳,有母親,還有家,比起那些無依無靠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倍,我還可以重新來過!”
小秀祥又振作起來了,他找了個學校復讀,準備再次參加高考。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小秀祥發奮苦讀,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第二年的夏天,小秀祥收到了來自臨沂師范學院(現在的臨沂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小秀祥成功了,他抱起母親喜極而泣。
可是隨之而來的學費、路費問題又擺在了眼前。小秀祥下定了決心,“只要能夠答應他帶著母親去求學,解決學費和路費問題,他可以不惜任何代價,并且簽下協議?!?/p>
秀祥帶母求學的經歷被媒體報道了出來,牽動了億萬人的心,也感動了校方。校方為他和母親提供了住處,還給他安排了勤工助學的工作,秀祥順利地開始了大學生涯。
秀祥的生活開始慢慢好轉,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回饋社會。秀祥把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錢寄回家鄉,給他一起拾破爛時結識的三個弟弟妹妹,資助他們上學。
大學畢業在即,秀祥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就業該何去何從的難題,擺在了秀祥面前。此時他一直資助上學的一個妹妹打電話告訴他,她要嫁人了,她不想再繼續讀書了。
這個電話讓秀祥感到非常震驚,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放棄留在城市的機會,畢業后返回家鄉,做一名教師?!拔乙厝?,我要告訴他們,夢想的力量有多大?!被氐郊亦l,他可以幫助那些和他曾經是一樣的孩子們,通過教育改變他們的命運,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家鄉更需要他。
“2020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在過去這一年里,作為一名醫生,我經歷了醫生生涯中最艱難的時刻,但也是在這一年中,我參與救治了大量新冠疫情患者。作為一名icu醫生,我守住了生命的最后防線,總結了不少救治重癥病人的經驗和流程,這讓我充分享受到醫生職業的榮耀,這也是我們作為醫生應有的貢獻?!?/p>
萬里赴戎機,一月花白頭。哪里抗疫有需求,哪里就有邱海波的身影。12月30日錄制視頻的當天,邱海波剛剛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深夜坐在賓館房間,面對鏡頭與同學交流時,他仍精神飽滿、不提疲倦,這讓不少學生感動落淚。邱海波也向東大師生表達了新年祝福:“希望即將到來的,新冠疫情盡快地得到控制,人們能在安全、平靜的環境下,工作、學習、生活。也祝愿年輕的同學們,在美好的大學校園綻放青春,升華人生,未來成為國家建設力量的重要支撐?!?/p>
同樣因為趕赴抗疫一線,“中大重癥天團”成員楊毅教授也未能來到現場?!白蛱焐衔?,楊毅老師還和我一起準備演講詞,沒想到昨天下午楊老師接到國家衛健委通知,要立即趕往黑龍江,參與到最新的抗疫工作中?!爆F場,中大醫院重癥醫護科主任醫師潘純講述,“楊毅老師在趕往祿口機場的路上,特別錄制了一段音頻,讓我帶給大家?!爆F場,潘純拿出手機,和同學們分享了楊老師的祝福?!?020即將過去,即將來臨,讓我們滿懷信心和期待,為人民的生命健康,不懈奮斗?!?/p>
邱海波先進事跡2。
從嚴冬到酷暑,從江蘇到湖北,再轉戰黑龍江、吉林,著名重癥醫學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邱海波,抗疫139天后,于昨日(6月5日)下午從吉林平安返回南京。在他返回的前兩天6月3日,吉林省舒蘭市風險等級由高風險調整為低風險。
“這幾場仗打得都很漂亮,盡管開始很艱苦,但收官很完美?!鼻窈2ㄔ跈C場對媒體說:“在這個過程中,讓我體會到了國家的力量、社會的力量和老百姓的支持,也體現了醫療衛健系統的隊伍能打硬仗。這個結果很不容易,但是我們看到了今天的勝利?!?/p>
當被問到回南京后最想干什么時,邱海波笑著回答:“其實該上班了,因為在外面的時間有點長?!?/p>
1月19日,邱海波臨危受命前往武漢抗疫,在武漢一共奮戰了99天。
在武漢,邱海波每天輾轉于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重癥集中收治醫院。白天深入重癥病區了解患者病情,晚上揣摩研究治療方案,總結治療流程、探索治療路徑。
有一次,邱海波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查房近四個小時,陪同醫生本以為他從重癥病房出來會脫去防護服休息一下,沒想到他卻從污物通道直接到另一層巡查。在他看來,時間緊,來不及休息,從這里走還能省一套防護服。邱海波堅持認為,作為專家組成員,不僅僅是遠程看病例分析數據,要做到重癥病人在哪,他就在哪。
在這99天里,邱海波提出全國馳援、增加集中收治重癥患者的定點醫院、創建方艙醫院、俯臥位通氣治療等應對策略,為穩定抗疫形勢、扭轉被動局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從武漢轉戰黑龍江再轉戰吉林。
4月24日,武漢重癥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4月26日,國家衛健委留守武漢的20位專家開始撤離武漢。當天,邱海波又接到新的指令,奔赴黑龍江指導救治工作。
出發前,邱海波接受央視總臺記者采訪時,回想起了這些日子里妻子對自己的支持和不容易,“她的壓力蠻大的,一個人在家,加上腰不好”,但妻子更明白東北需要邱海波,也明白邱海波的性格,對他的工作給予了更大的支持。
在黑龍江戰斗了17天后,5月13日,邱海波又從黑龍江奔赴吉林疫情一線。在吉林戰斗23天后,他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目前,吉林市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療,實現了重癥患者零死亡。所以,我就可以回來了?!痹谀暇┑摽跈C場,邱海波說。
邱海波先進事跡3。
從1月20日馳援湖北武漢,100多天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一直奮戰在一線,每天輾轉于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重癥患者集中收治醫院。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受中央指導組委派,邱海波又從武漢奔赴黑龍江,指導當地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4月29日深夜,一天的工作告一段落,邱海波接通了記者的電話?!爸匕Y患者在哪里,我就應該在哪里。這是我的責任”。邱海波的聲音有點疲憊但又充滿斗志和信心。談及再次擔當“逆行者”,邱海波說,“我覺得我更應該是個‘直行者’。疫情就是醫生的戰場,病人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奔著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向前沖?!?/p>
這次與新冠病毒的“短兵相接”,邱海波感到壓力與責任并存?!皩χ匕Y救治來說,這是一次極大的挑戰。給病人最多的生命機會,這就是icu醫生的使命?!鼻窈2ㄕf。
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邱海波沒有把自己的工作停留在“指導”上。在新冠肺炎重癥救治里,無創呼吸機使用無效后通常會采用氣管插管急救,這是最有效的操作,但也是最危險的辦法。因為這個動作距離患者非常近,在氣管切開的瞬間,胸腔氣流會攜帶病毒噴出,即使有層層防護,也有感染風險。但是,邱海波從來都毫不猶豫地沖在前面。
邱海波坦言,自己也有恐懼心理,但是“病人病情有需要,我必須去做,與挽救生命相比,恐懼自然就放在后面了”。作為專家組成員,邱海波更清楚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其他醫務人員的影響?!澳惚仨殯_鋒在前,如果你害怕了,別人就更害怕。另一方面看,這樣也是想給大家做個示范,只要操作規范、防護到位,就不會有問題?!?/p>
邱海波將“下沉”盡量做到極致。巡診中,他發現俯臥位通氣對重癥病人有很好的效果,雖然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他也常常堅持自己動手,下午查房時把病人翻過來,第二天早上查房時再把病人仰過來。這一治療方法被寫入診療方案。
4月初,有組照片在網上“火”了。有媒體刊發了邱海波2月20日和3月30日的對比照片,稱“抗疫專家一月白頭”。另一張他與北京協和醫院重癥醫學專家杜斌,隨手拿了片面包匆匆離去的照片也廣為傳播。邱海波表示,所謂白頭只是拍攝曝光度關系,不過在武漢的每一個日夜確實非常緊張。
白天深入重癥病區,晚上研究治療方案。從具體的病人、病區到總體的診療路徑,邱海波也在不斷總結重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經驗?!霸诩膊】焖倭餍?、快速暴發的時候,我們形成一點經驗,馬上放到診療方案里”。
重癥醫學是“鬼門關”前最后的“救命場”。三十多年來,邱海波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第一位,在重癥戰場上一次次挽救無數人的生命。邱海波于1983年考入南京鐵道醫學院(現東南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后被留在附屬醫院內科工作。1988年,醫院開始組建江蘇省第一個重癥監護病房(icu),敢于擔當的邱海波自告奮勇,開始了他的危重病醫學研究生涯。
“每次搶救成功都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褒獎,也是我們icu科室全體醫護人員最大的欣慰?!鼻窈2ǜ锌卣f。而作為醫院的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始終把責任和擔當刻在心上?!耙髣e人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沖鋒在前是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彪m然邱海波擔任紀檢干部的時間還不長,但他在工作中經常不忘提醒黨員干部嚴守紀律和規矩,自省自律自警,同時鼓勵大家放開手腳,共同營造醫院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3月15日,江蘇省委宣傳部授予邱海波江蘇“時代楷?!睒s譽稱號。
離家四月,三餐不定,兩廂牽掛。談及這次轉戰黑龍江的臨時決定,邱海波表示自己并不覺得辛苦,只是感慨自己的夫人一個人在家,老人也挺希望自己早點回家,但還是對他的決定給予理解和支持。
“經過武漢奮戰取得的重要經驗,應該說我們現在對新冠肺炎的治療和防控更有信心。這次疫情提高了整個社會對突發傳染性疾病的防御能力和群眾的防護意識,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條防線,如果我們把這條防線守住了,就可以避免疫情再次暴發?!鼻窈2ㄕf,“期盼再次取得新的勝利,早日回家?!?/p>
邱海波先進事跡4。
今年的春天悄悄地來了,櫻花早已熱熱鬧鬧地盛放著,柳樹也悄悄地抽芽。但是,這個春天最美的不是櫻花爛漫和桃紅柳綠,而是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他們是最亮的春光。在這亮光里,有個我心中的最美醫生——邱海波。
邱海波是我國第一位重癥醫學博士,是江蘇支援武漢的醫療隊專家。1月20日,作為國家衛健委醫療救治專家組重要成員的他,臨危受命奔赴湖北武漢參與抗疫戰斗。他擔負著重癥患者的救治、指導等多項工作,已在“火線”上奮戰了一個多月。
“往這邊平移20厘米,我喊一二三,換手,準備翻過來……”身為教授的他,在重癥病房跟專家組同事們親自上陣,一起動手完成這個“力氣活”。這樣的救治需要將插管患者翻身,如果有一點失誤,患者就會有生命危險。他總是親自指導動手,往往救治一個患者,他就累得全身都是汗。他說:“不到床邊不看到病人,永遠不知道疾病的特點?!薄皩cu醫生來講,重癥病人在哪,我就應該在哪。這里還有這么多的重癥病人,那我就應該繼續在這里戰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彼运偸浅霈F在重癥病房,用自己過硬的技術和死神扳手腕。呼吸機和各種器械、用藥劑量一點一點調,白天工作晚上總結。他和同事在一線總結出來的“俯臥位通氣技術治療”,還被迅速寫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用于救治很多危重癥患者。
邱海波,很平凡,防護服是他的戰袍。他用行動,用善良,用擔當,用奉獻,詮釋了一個醫生該有的樣子。也正是這一份擔當,他成了我心中最美的醫生。都說最美是春天,而邱海波,比春花更耀眼。
邱海波先進事跡5。
1月19日,臨危受命的邱海波急赴武漢,第一時間趕往集中收治重癥患者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和此前數次一樣,國家危難之時,邱海波再度沖鋒在前。
非典疫情、四川省豬鏈球菌病疫情、20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疫情、h7n9禽流感疫情……這已是邱海波第n+1次出征。夫人趙健笑談,“在他身上我總是能感受到最前沿的病毒”。
初到武漢時,疫情正處于上升期,救治任務急難險重??吹矫刻炫噬臄底?,邱海波及專家組成員提出三條建議——專家下沉、全國馳援、方艙醫院——這也成為此后改變戰“疫”局面的關鍵舉措。
作為專家組成員,邱海波把“下沉”詮釋到極致。從到達武漢的那天起,他每天都奔波在武漢各大醫院巡查,指導救治。他不僅去病房,而且進“紅區”,給患者“插管”。在新冠肺炎的治療里,氣管插管是在無創呼吸機使用無效后的急救方法。但這最有效的辦法卻也是最危險的操作。有人曾把插管組比喻成敢死隊,這個動作距離患者非常近,在氣管切開那一瞬間,胸腔氣流會攜帶病毒噴出,即使有層層防護,也有感染風險。但是,邱海波從來都毫不猶豫地沖在前面。在接受前方記者采訪時,邱海波坦言,“作為專家組成員,你必須沖鋒在前,如果你害怕了,別人就更害怕”。
拼的是勇敢,搶的是速度。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重癥醫生的每分每秒都是生命。為了節省時間,搶救更多患者,邱海波想方設法提高效率。剛到武漢時,邱海波巡查醫院用的交通工具是政府的預約車,但是流程相對復雜,免不了浪費時間。2月上旬,邱海波特意申請了一輛車,自己開車巡查各家醫院,把更多的時間留給患者。在醫院巡查時,為了節約時間,他也盡可能減少更換防護服。一次,在醫院查房近四小時,陪同醫生本以為他從重癥病房出來會褪去防護服休息一下,沒想到他卻從污物通道直接到另一層巡查?!皶r間緊,來不及休息,從這里走還能省一套防護服”。
時間緊,是前線的常態。在一張廣為流傳的照片里,兩位重癥專家邱海波和杜斌手里各捏著面包片,在醫院的走廊上匆匆走過。拍攝照片的江蘇援鄂醫療隊隊員、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晁亞麗回憶,“當時是中午1點半,兩位老師要趕往另外一家醫院巡查。他們沒有吃午飯,從桌上隨手拿了兩塊面包片。我拍了下來,既心疼他們,也是激勵自己。兩位老師言傳身教,他們都那么辛苦,我們還有什么理由退縮呢?”
白天深入重癥病區,晚上研究治療方案。從具體的病人、病區到普適性的診療路徑,邱海波也在不斷總結重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經驗?!霸诩膊】焖倭餍?、快速爆發的時候,我們形成一點經驗,馬上放到診療方案里,這可能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已更新到第7版,其中重癥、危重癥患者的診療方案更新了3版。夜以繼日的努力沒有白費,邱海波欣喜地發現,武漢的病亡率正在穩步下降,icu甚至出現了“床等人”的現象。
疫情攻堅戰初見曙光,重癥醫生依舊在前線膠著戰斗。離家兩月,三餐不定,四時相迫,邱海波在前線接受央視采訪時卻依舊坦然,“icu醫生是為重癥患者而生的。重癥患者在哪里,我就應該在哪里。這是我的責任”。
白衣鎧甲、家國勇士,對于醫者是責任兩字。非典疫情期間,也是這份責任讓邱海波慷慨以赴。
20的南京市第二醫院非典隔離病房,一名非典病人急需氣管插管、上人工呼吸機。邱海波說,“太危險,讓我一個人上”。病人口中分泌物噴出來,濺得邱海波衣服上到處都是。最后,插管成功,病人停止的心跳恢復。邱海波并非不清楚其中的危險,但生死考驗突降的瞬間,他不容商量地推開別人,沖在最前面。事后,時任江蘇電視臺《南京零距離》主播的孟非和他連線談及此事,節目中的他輕描淡寫地說,這是一位醫生的普通之舉,當時只是正好他戴上了頭罩,有了必要的防護,“如果是其他人戴上了頭罩,他肯定也會這樣做”。
那一年,為了爭分奪秒地搶救病人。邱海波放棄了去病區外幾公里的虹橋賓館入住,選擇留守病區。那一年,邱海波擔任南京非典病區治療專家組組長,帶領醫護人員創造了非典病人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驕人記錄。
五年后的年汶川地震,邱海波再一次走上戰場。他和同事在帳篷里奮戰十天十夜,230多個小時,爭分奪秒和死神賽跑,成功搶救300多人次。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危難之時足見大醫擔當。這份責任,是有著35年黨齡的邱海波刻進骨子里的信仰。
“今后,我可能更忙,更照顧不了家?!本驮?3日回到下莊的當晚,毛相林在晚飯桌上開了個家庭會議,為家人們分工,叮囑大家要支持他的工作,“當了‘時代楷?!?,就要有楷模的樣子,我還要為下莊再干幾年?!?/p>
毛相林的妻子身體一直不好,家務活兒都落在了兒媳和84歲的老母親身上。只要在家,毛相林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剁豬草、煮豬食,吃了早飯就去忙村里的工作。
“媽,你年紀大了,能忙多少算多少?!泵嗔值哪赣H當過村婦女干部,是共產黨員。毛相林永遠記得,自己年輕時第一次交入黨申請書沒能入黨,是母親指出他脾氣暴躁、工作不踏實,必須要接受組織考驗;修路死了人,是母親鼓勵他不要泄氣,關鍵要把安全落實好,“媽媽現在年紀大了,還整天扛著鋤頭挖地干活?!?/p>
老人說,累是累,但能讓兒子騰出精力來為下莊干點事,自己感到很幸福,“兒子去北京領獎了,我高興得很,要支持他?!?/p>
“其實,我還是可以干些事兒?!泵嗔值钠拮颖響B說,“大家都很忙,平時家里來的人也多,掃地、燒開水、照顧娃娃這些事,我還是干得下來?!?/p>
最后,毛相林又囑咐兒子,在果園打糞坑,一定要注意質量問題,糞水不能漏到河里去了。對兒子,毛相林是放心的。兒子入黨有10年了,之前在外打工。20__年,村里要發展柑橘,差技術員,他把兒子叫了回來?,F在,兒子是村里的團支部書記,管理柑橘是把好手。
家庭會議的次日早晨,讓毛相林沒想到的是,兒媳向他遞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這是兒媳第二次交入黨申請書了,但毛相林覺得寫得還不夠深刻,他要求兒媳繼續打磨。
這是毛相林從北京回來后收到的第二份入黨申請書。陪他一起前往北京的彭淦,回來也寫了入黨申請書。彭淦是下莊的新一代,就在當地學校代課。他說,打通下莊出山路、幫助他家脫貧、幫他完成學業,這些事兒讓他認識了毛相林這樣的共產黨員。他說,自己要入黨,也要為下莊的明天出一份力。
“下莊的未來需要年輕人啊!”毛相林很欣慰,眼下最緊要的工作就是柑橘銷售、“下莊精神”陳列館廣場建設、人居環境整治,要讓在外的年輕人今年春節回家看到一個嶄新的下莊。他說,“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村建設下莊?!?/p>
1988年劉秀祥出生在貴州省望謨縣,這個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貧困閉塞。直到20xx年xx月才剛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在小秀祥四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了,丟下了三個孩子。母親不堪生活的重壓,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后來,哥哥出外打工,杳無音信;姐姐也離開了家,不知去向,家中只剩下母親和小秀祥孤兒寡母兩個人。那年小秀祥11歲,獨自撐起了家庭的重擔,一個人照顧母親。
他身單力薄,無力下田干活,就把家里的農田租了出去,換些口糧和母親糊口。小秀祥一邊照顧著母親的生活起居,一邊撿垃圾、挖藥材換些生活開支,就這樣和母親相依為命,勉強度日。
背母踏上求學之路。
小秀祥從小就具有遠見卓識,他認準了只有文化知識,才能改變貧窮落后的生存困境。因此小秀祥學習格外努力,小學畢業時的成績排在全縣第三??墒怯捎诩依锝洕鷹l件的原因,無法去上最好的縣中學,而是去了縣里的一所民辦中學,以摸底考試第一的成績免費入學。
小秀祥帶著母親離家來到縣城上學,舉目無親,首先要解決的是食宿問題。小秀祥自力更生,在學校旁邊的山坡上搭了一間窩棚,在地上挖了鍋灶,作為自己和母親的容身之處,就這樣安頓了下來。小秀祥還利用課余時間撿廢品、打零工賺點花銷,支撐著把書讀下去。
三年后,初中畢業,小秀祥考入了安龍縣第一中學。
小秀祥又帶著母親來到安龍縣開始了高中的求學生活。在縣里租不起住房,這里也沒有條件再搭窩棚,小秀祥就想辦法租下了農戶不用的豬圈,每月只需支付十幾元錢。小秀祥將豬圈打掃干凈,用編織袋遮擋住四周,勉強能夠遮風擋雨,算是解決了兩人的住處問題。
小秀祥還是一邊勤工儉學,一邊刻苦讀書。長期的營養不良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壓力,小秀祥終于在高考前病倒了,高考落榜了。
人生谷底的生死抉擇。
這個多年來一直支撐著他的精神支柱,轟然倒塌了。小秀祥再也堅持不住了,他要離開,永遠地告別這個帶給他這么多痛苦和磨難的世界。小秀祥默默地收拾著東西,做著離開前的最后準備。
他翻看著自己的一本日記,自己曾經寫下的一句話驀地映入眼簾:“當你抱怨自己沒有鞋子時,卻發現旁邊還有沒有腳的人?!?/p>
這句話像一道閃電擊中了他,小秀祥突然醒悟了?!半y道就這樣放棄嗎?就這樣拋下自己的母親離開嗎?我有手有腳,有母親,還有家,比起那些無依無靠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倍,我還可以重新來過!”
小秀祥又振作起來了,他找了個學校復讀,準備再次參加高考。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小秀祥發奮苦讀,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第二年的夏天,小秀祥收到了來自臨沂師范學院(現在的臨沂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小秀祥成功了,他抱起母親喜極而泣。
可是隨之而來的學費、路費問題又擺在了眼前。小秀祥下定了決心,“只要能夠答應他帶著母親去求學,解決學費和路費問題,他可以不惜任何代價,并且簽下協議?!?/p>
秀祥帶母求學的經歷被媒體報道了出來,牽動了億萬人的.心,也感動了校方。校方為他和母親提供了住處,還給他安排了勤工助學的工作,秀祥順利地開始了大學生涯。
秀祥的生活開始慢慢好轉,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回饋社會。秀祥把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錢寄回家鄉,給他一起拾破爛時結識的三個弟弟妹妹,資助他們上學。
大學畢業在即,秀祥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就業該何去何從的難題,擺在了秀祥面前。此時他一直資助上學的一個妹妹打電話告訴他,她要嫁人了,她不想再繼續讀書了。
這個電話讓秀祥感到非常震驚,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放棄留在城市的機會,畢業后返回家鄉,做一名教師?!拔乙厝?,我要告訴他們,夢想的力量有多大?!被氐郊亦l,他可以幫助那些和他曾經是一樣的孩子們,通過教育改變他們的命運,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家鄉更需要他。
1、黃旭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
(1926.3.12-)著名船舶專家,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1964年研制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各項性能也均超過美國1954年的第一艘核潛艇。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籍廣東省揭陽市揭東縣玉湖鎮新寮村,出生于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
1949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船舶制造專業,先后從事過民用船舶和軍用艦艇的研究設計工作。
1958年開始參與并領導我國核潛艇的研究設計,歷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第七一九所副總工程師、副所長、所長兼代理黨委書記,受國防科工委任命為核潛艇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F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從事核潛艇研制工作30多年,為我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劉盛蘭:高齡老人拾荒助學子。
劉盛蘭,男,91歲,山東省煙臺市蠶莊鎮柳杭村村民,“五?!崩先?。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后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里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么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
3、陳俊貴:守墓老兵。
陳俊貴,男,漢族,55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喬爾瑪筑路解放軍指戰員烈士陵園管理員。
1979年,陳俊貴隨所在部隊到新疆參加修筑天山深處杜庫公路的大會戰。1980年4月6日,部隊被暴風雪圍困在天山深處,面臨斷炊的危險。四名戰士奉命帶著最后的干糧出門求援,在風雪彌漫的生死關頭,班長把最后一個饅頭給了年齡最小的陳俊貴。班長和戰友陸續犧牲了,陳俊貴終于找到了人群,部隊得救了。接受4年凍傷治療后,他復員回到遼寧老家,始終沒有忘記班長的臨終囑托:希望陳俊貴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陳俊貴不知道戰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聽無果,1985年冬天,陳俊貴作決定,帶著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兒子,來到班長和戰友犧牲的新疆天山腳下,為戰友守墓。20多年里,他從未停止對班長父母的尋找。終于,他從一名掃墓的老戰友口中得到班長在湖北省羅田縣白蓮鄉的地址。10月,陳俊貴趕赴羅田縣,得知班長父親母親都已去世。陳俊貴跪在班長父母墳前說:“對不起,我來晚了,你們不要牽掛,今生今世我都將守在鄭林書墳前,讓他永不寂寞!”目前,陳俊貴已將班長和副班長的遺骨,從新源縣移到新擴建的尼勒克縣喬爾瑪筑路解放軍烈士陵園安葬,還擔任了這里的管理員。陳俊貴說:“我不僅可以和班長在一起,還可以守護為修筑天山獨庫公路犧牲的戰友們了!”
4、段愛平:老百姓的貼心人。
段愛平,女,57歲,山西長治市襄垣縣王橋鎮返底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19,段愛平嫁進了返底村。為改善生活,她借錢做起了焦炭生意,兩年下來賺了幾十萬元。當時的返底村是個名副其實的窮村,村小學的教室是危房,孩子們沒有教師上課。沒上過學的段愛平決定出資為村里建一所新小學。,段愛平在沒有參加候選的情況下,高票當選為返底村委主任。上任后,段愛平先后給村里蓋了學校,建了養老院。為了建養老院,她沒時間陪肝癌晚期的老伴,為了使村民發家致富,她帶領村民種植藥材,改造全村電網,投資園林建設,栽植樹木,而這些項目中段愛平自己就貼了十幾萬。去年,段愛平被診斷為淋巴癌,經過化療、電烤,她的脖子已經看不到完整的肌膚,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藥度日,身體已經到嚴重透支的地步。就是這樣,她也沒有離開工作崗位,每天想著的是要盡力再為村民做更多的事。
5、沈克泉、沈昌?。骸坝筒嘶ǜ缸印?5年追夢路。
沈克泉,男,享年74歲,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楊橋村村民。
沈昌健,男,46歲,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楊橋村村民。
1978年,養蜂人沈克泉在貴州山區發現了3株花期長,生長結構好的野生油菜,將其帶回家鄉播種,想為養蜂場提供新的蜜源。繼而想到改良培育出產量高的油菜品種,為家鄉解決吃油難的問題。一開始,鄉親們嘲笑他“泥腿子想當科學家”。直到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優質油菜種,得到了鄉親們的認可。上世紀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種未經國家審定,當地部門對沈克泉進行了罰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學有關油菜遺傳育種和生產栽培的知識。在沒有專業分析、沒有專業儀器的情況下,父子倆用肉眼觀察,憑記錄總結規律。,家里為搞油菜研究欠債不少。沈昌健賣掉中巴,帶著賣車款回家投入油菜研發。,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貴野a”不育系獲國家發明專利證書。,沈克泉帶著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獨闖”在武漢召開的第12屆國際油菜大會,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堅持著油菜育種。家人將沈克泉葬在離試驗地不遠的山坡上。家人知道,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牽掛。如今,沈昌健的“沈油雜”202、819已進入區域試驗環節,五畝送檢試驗田里有300個單株樣本,每個樣本送檢一次就是200元;300畝的示范片里還欠著兩萬多的工錢,馬上要施肥又是兩萬的肥料錢。對于已經35年沒有主業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飯靠田,科研靠借”。幾十年來,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籌資金150多萬元,這幾年政府也常有資助,可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債,“幾乎所有親戚都借遍了?!奔依镒钪靛X的是兩臺用來貯藏油菜種子的冰箱。35年父子相繼,只為一株油菜的夢想。沈昌健說等現在的種子通過審定了,會賣給種子公司,拿著資金去滾動開發下一代油菜雜交新組合。自己的油菜育種路也許得“慢慢走”,但怎么也會走下去。
6、方俊明:遲到的榮譽、不悔的信念。
方俊明:男,56歲,湖北省武漢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歲的方俊明為救一個假裝落水的頑童,躍入河中,造成頸椎骨折,高位截癱。直到月,方俊明終于獲得了遲到28年的見義勇為榮譽稱號。雖然榮譽遲到了28年。但方俊明從來沒有后悔那次行動。一個家庭的艱辛,一個生命的委屈,這一切都見證了善良在人們心中的恒定不變的價值。
7、格桑德吉:懸崖邊上的護夢人。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幫辛鄉小學的一名教師。
格桑德吉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畢業之后她并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為了讓雅魯藏布江邊、喜馬拉雅山腳下的門巴族孩子有學上格桑德吉放棄拉薩的工作主動申請到山鄉小學教學。墨脫縣幫辛鄉因常年泥石流、山體滑坡是墨脫最后一個通公路的鄉。為了勸學格桑德吉天黑走懸崖、在滿是泥石流、山體滑坡的道路上頻繁往返;為了孩子們不停課別村缺老師時她不顧六個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為了把學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艱險、大雪封山時格桑德吉過冰河、溜鐵索把四個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學生們平安送到父母的`身邊。這些年為了教好孩子們格桑德吉將自己的女兒央珍從兩歲時一直寄養在拉薩的爺爺家當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薩的時候女兒已經不認識她了。年時逢格桑德吉榮獲“最美鄉村教師”節目組特地邀請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兒來到北京。同時這也是格桑德吉與女兒的第五次見面。
十三年來,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門巴族孩子從最初失學率30%,變成到今天入學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學、20多名考上大專、中專,而她自己的女兒卻留在了拉薩,一年才能見一次。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門巴族的“護夢人”。
8、姚厚芝:絕癥母親為孩子留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
姚厚芝,女,38歲,重慶市巫溪縣塘坊鎮紅土村村民。
19,姚厚芝嫁給了王以朝,婚后一起赴山東煤礦打工。隨著兩個孩子的出生,姚厚芝專心在家帶孩子,丈夫在煤礦挖煤。,一場病魔突襲,徹底摧垮了這個家。姚厚芝查出乳腺腫瘤,需立即做切除手術。面對高額的手術費,姚厚芝選擇了“藥療”。幾年下來,病情沒有絲毫好轉。202月,姚厚芝從電視上得知,繡十字繡也能賣錢。第二天,她坐車輾轉十余小時,咬牙花2800元購回一幅6.5米長的十字繡《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樣。這次的“先斬后奏”,讓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覺得她是在瞎折騰,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從此,姚厚芝過起了“兩點一線兩頭黑”的生活,每天繡十字繡長達17個小時。7月,經過3年零5個月的晝夜追趕,這幅共需127萬針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圖》終于落針。有收藏家上門出20萬收購,姚厚芝拒絕了。姚厚芝想將十字繡保存下來,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賣出去,孩子們上大學的錢就不用愁了。姚厚芝的兒子王銳讀初中,女兒王瓊讀小學。王銳說長大了要當醫生,給媽媽治病。不善言辭的丈夫,不知道怎么勸說妻子,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下井,希望能早點掙夠錢給妻子治病。第一幅十字繡完工后,姚厚芝又買回了一幅長22米、寬0.85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樣。這幅刺繡的難度、時間和價錢是第一幅的好幾倍。姚厚芝偷偷找以前的工友七拼八湊了一萬元,瞞著丈夫說只花了兩三千元。她怕丈夫心痛和著急,因為家里實在是負擔不起。從20到現在,姚厚芝花去的醫藥費已達10多萬元。如今,王以朝仍在山東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兩個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說,第二幅《清明上河圖》已繡了快6米。希望老天能再給她3年時間。她現在就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時會終結。她沒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盡自己所能多給孩子留點什么。
9、龔全珍:將軍夢,守護情。
龔全珍,女,90歲,現居江西蓮花縣琴亭鎮金城社區。
1957年8月,開國將軍甘祖昌主動向組織上辭去新疆軍區后勤部長職務,回家鄉江西省蓮花縣坊樓鄉沿背村務農,龔全珍相隨而歸。那一年,她34歲。將軍當農民,甘祖昌是新中國第一人。龔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決定:“老甘不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正像他說的那樣,‘活著就要為國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復雜重要的工作就做簡單的工作,決不能無功受祿,決不能不勞而獲’?!睆男陆浇?,全家11口人的行裝只有3個箱子,卻帶了8只籠子,里面裝著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種。當時甘祖昌每月工資330元,生活上十分節儉,把2/3的工資用來修水利、建校舍、辦企業、扶貧濟困。他一共參加建起了3座水庫、4座電站、3條公路、12座橋梁、25公里長的渠道。龔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資的大部分花在支援農村建設上?;氐缴徎^幾年,她沒有做一件新衣服。龔全珍在家里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縣文教局聯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學任教。這所學校條件很差,只有3名老師,她卻一點不嫌棄,第二天就搬鋪蓋去了學校,開始把自己赤忱的愛投入到這片紅土地。
1961年,縣文教局安排龔全珍到同鄉的南陂小學當校長,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后來,她又被調到離家不遠的甘家小學當校長,依然還是老作風,吃住在學校,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1986年3月,甘將軍因病逝世,一只鐵盒子是他留給妻子和兒女唯一的遺產,里面用紅布包著3枚閃亮的勛章。離休后,龔全珍積極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傾力捐資助學、扶貧濟困,開辦“龔全珍工作室”,服務社區、服務群眾,從青春歲月到耄耋之年,為廣大群眾做了大量的實事好事,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尊敬和愛戴。2013年9月26日,龔全珍獲得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
10、胡佩蘭:來堅持每周出診6天的百歲仁醫。
胡佩蘭,女,98歲,解放軍3519職工醫院和鄭州市建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醫生。
1944年,胡佩蘭畢業于河南大學醫學部,70歲時才從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堅持坐診。胡佩蘭生活節儉,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她經常大方地給病人墊付醫藥費。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胡佩蘭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進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歲胡佩蘭心臟病突發,經搶救后,第二天她依然準時到醫院坐診。胡佩蘭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平時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儀器。因為慕名找上門的病人多,胡佩蘭每天都會堅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對患者也極有耐心,給病人開藥,很少超過一百元。如今,胡佩蘭的記憶明顯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況她卻記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著助聽器,聽不清的地方,便由旁邊的學生解釋。胡佩蘭對病人的態度有目共睹,她經常說:“醫患關系搞不好是因為交流不夠,醫生只要對病人認真負責了,病人也自然會對醫生極力配合,不管面對哪一個病人,都要把患者當成自己的第一個病人來對待?!敝敝两袢?,胡佩蘭已經在一個工廠職工醫院和現在的地方,連續坐診20年,堅持每周出診6天,風雨無阻。
趙久富,男,60歲,湖北團風鎮黃湖移民新村黨支部書記。
20,南水北調移民工作正式開始,湖北十堰市鄖縣余嘴村成為被定為當地首批搬遷的移民試點村,村支書趙久富以大局為重,主動放棄留下來的名額,告別80歲高堂,認真細致作好移民工作,代領61戶村民搬遷到團風鎮移民新村。
跨世紀工程南水北調正式通水。此時南水北調移民第一村十堰鄖縣余嘴村支書趙久富帶領著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來大家也都找到比過去更多的致富出路。
50年前,南水北調一期移民開始時,七歲的趙久富跟隨父母搬遷到了余嘴村,年,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責任人。這里有61戶要外遷到千里之外的黃岡。家園難舍,故土難離,移民工作最難張嘴。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干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遷的標準,趙久富可以選擇留下,但他還是主動選擇了外遷黃岡。趙久富80多歲的父母親決定不跟兒子外遷到黃岡,但他們支持兒子帶頭外遷。
村支書帶頭外遷,61戶村民陸續簽了搬遷協議,2010年的4月30日,移民搬遷對隊伍就要出發了,家家戶戶開始收拾家當裝車。趙久富黨旗掛在了自家外墻上,這是他在余嘴村當村支書的第26個年頭,也是他在余嘴村當村支書的最后一天。趙久富的母親拄著拐杖步行了5公里,來到了移民現場。母子遙望,趙久富不敢流淚,怕耽誤了移民的行程。
余嘴村變成蓄滿清水的庫區。而移民們在趙久富的帶領下在新的家園也走上了致富路。
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畢業時順利通過了空軍招飛,于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
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航主任,飛過殲五、殲六、殲七等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
1月,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曾入選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梯隊。
10月,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7月晉升少將軍銜。
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
206月11日,聶海勝與新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女)搭乘神舟十號再次飛抵浩瀚宇宙。
2月,特級航天員聶海勝少將出任中國航天員大隊大隊長。
12月,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擔任指令長。
6月16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宣布,聶海勝擔任指令長。
于敏,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89歲,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出處 faNwEn.CHazIdiaN.COm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學,195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進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開始參與科學家錢三強組織的氫彈技術理論探索。
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沒有留學背景的人。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朔刂乩щy,自主研發,解決了氫彈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礎問題。1967年,中國完成了氫彈核爆實驗。從原子彈到氫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氫彈研制過程中,于敏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成為中國氫彈研制中的關鍵人物。
從20世紀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學者一起倡導、推動加快我國的慣性約束聚變研究,并將它列入我國高技術發展計劃,大大推動了我國國防科技的進步。
從60年代開始,于敏放棄了個人熱愛的基礎物理專業,此后30年一直隱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兩次公開露面,一次是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勛授獎,另外一次是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于敏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
3月3日晚八點,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沒腳走出致富路,無手繡出幸?;?!張順東夫婦入選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名單。他們登上央視領獎,頒獎辭讓人淚目。
20xx—20xx
《感動中國》
陪你走過了20年
感人的故事歷久彌新
感動的力量經久不息
請記住這些
平凡卻閃亮的名字
他們是故事的主人公張順東、李國秀。夫妻二人加起來只有一只手,兩條腿,但他們用殘缺的身體,書寫了世間最美家庭的模樣。他們用辛勤的勞作,把兒女養大成人,他們用堅強的意志,甩掉了貧困帽子,創造了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張順東1974年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烏龍鎮坪子村,他6歲放羊時被高壓電擊傷,失去了右手,雙腳重傷。19歲那年,他認識了鄰村的姑娘李國秀。
1993年,張順東、李國秀喜結連理。
莊稼人,有耕種才能有飯吃。兩個人只有一只手,他們有能力、有決心面對以后的生活嗎?
張順東:生活不是說等出來的,是靠干出來的,夫妻同心,黃土才能變成金。
女兒和兒子相繼出生,健康的孩子是安慰,更是這個家庭的希望。李國秀說,別人的孩子用手抱大,而我們的孩子是用雙腳抱大的。
一雙兒女漸漸長大,原本僅夠填飽肚子的生活,越來越捉襟見肘。
每天天不亮,村里人還在睡夢中,張順東、李國秀夫婦就開始忙碌了。想讓日子好一點,就要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李國秀練出了繡花的本領貼補家用,他們養殖的雞鴨豬仔也越來越多。
張順東:勤勞奮斗去干活,是一個丈夫應該去做的,更是一個父親應該去做的。
懂事的女兒沒有辜負父母的厚望,考上了師范大學。但同時,張順東原本受傷的兩只腳因為過度勞累而潰爛,不得不先后截肢。命運再次給這個不幸的家庭以沉重打擊。
截肢后的張順東沒有倒下,裝上假肢繼續耕作于田間地頭。夫妻二人更加珍愛對方,你就是我的手,我就是你的腳。
堅強,自信,樂觀的張順東、李國秀,沒有向命運屈服,在困苦中相互扶持,相親相愛。
李國秀:我覺得人再苦再難,不能沒有希望。
在烏龍鎮,張順東夫婦身殘志堅的故事被傳為佳話,只要有需要,村民們都會來搭把手,國家又給報銷了兩萬多元醫藥費。20xx年,在國家危房改造資金的扶持下,家里蓋上了新房,年收入逐步提高,張順東家成為村里最早一批脫貧戶。
張順東:汗水不是白流的,總有收獲。
如今,他們的女兒大學畢業,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也有了自己的寶寶,四世同堂,盡享天倫。對張順東、李國秀而言,因為加倍努力了,所以倍感幸福。
1988年劉秀祥出生在貴州省望謨縣,這個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貧困閉塞。直到xx年11月才剛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在小秀祥四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了,丟下了三個孩子。母親不堪生活的重壓,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后來,哥哥出外打工,杳無音信;姐姐也離開了家,不知去向,家中只剩下母親和小秀祥孤兒寡母兩個人。那年小秀祥11歲,獨自撐起了家庭的重擔,一個人照顧母親。
他身單力薄,無力下田干活,就把家里的農田租了出去,換些口糧和母親糊口。小秀祥一邊照顧著母親的生活起居,一邊撿垃圾、挖藥材換些生活開支,就這樣和母親相依為命,勉強度日。
小秀祥從小就具有遠見卓識,他認準了只有文化知識,才能改變貧窮落后的生存困境。因此小秀祥學習格外努力,小學畢業時的成績排在全縣第三??墒怯捎诩依锝洕鷹l件的原因,無法去上最好的縣中學,而是去了縣里的一所民辦中學,以摸底考試第一的成績免費入學。
小秀祥帶著母親離家來到縣城上學,舉目無親,首先要解決的是食宿問題。小秀祥自力更生,在學校旁邊的山坡上搭了一間窩棚,在地上挖了鍋灶,作為自己和母親的容身之處,就這樣安頓了下來。小秀祥還利用課余時間撿廢品、打零工賺點花銷,支撐著把書讀下去。
三年后,初中畢業,小秀祥考入了安龍縣第一中學。
小秀祥又帶著母親來到安龍縣開始了高中的求學生活。在縣里租不起住房,這里也沒有條件再搭窩棚,小秀祥就想辦法租下了農戶不用的豬圈,每月只需支付十幾元錢。小秀祥將豬圈打掃干凈,用編織袋遮擋住四周,勉強能夠遮風擋雨,算是解決了兩人的住處問題。
小秀祥還是一邊勤工儉學,一邊刻苦讀書。長期的營養不良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壓力,小秀祥終于在高考前病倒了,高考落榜了。
這個多年來一直支撐著他的精神支柱,轟然倒塌了。小秀祥再也堅持不住了,他要離開,永遠地告別這個帶給他這么多痛苦和磨難的世界。小秀祥默默地收拾著東西,做著離開前的最后準備。
他翻看著自己的一本日記,自己曾經寫下的一句話驀地映入眼簾:“當你抱怨自己沒有鞋子時,卻發現旁邊還有沒有腳的人?!?/p>
這句話像一道閃電擊中了他,小秀祥突然醒悟了?!半y道就這樣放棄嗎?就這樣拋下自己的母親離開嗎?我有手有腳,有母親,還有家,比起那些無依無靠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倍,我還可以重新來過!”
小秀祥又振作起來了,他找了個學校復讀,準備再次參加高考。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小秀祥發奮苦讀,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第二年的夏天,小秀祥收到了來自臨沂師范學院(現在的臨沂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小秀祥成功了,他抱起母親喜極而泣。
可是隨之而來的學費、路費問題又擺在了眼前。小秀祥下定了決心,“只要能夠答應他帶著母親去求學,解決學費和路費問題,他可以不惜任何代價,并且簽下協議?!?/p>
秀祥帶母求學的經歷被媒體報道了出來,牽動了億萬人的心,也感動了校方。校方為他和母親提供了住處,還給他安排了勤工助學的工作,秀祥順利地開始了大學生涯。
秀祥的生活開始慢慢好轉,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回饋社會。秀祥把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錢寄回家鄉,給他一起拾破爛時結識的三個弟弟妹妹,資助他們上學。
大學畢業在即,秀祥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就業該何去何從的難題,擺在了秀祥面前。此時他一直資助上學的一個妹妹打電話告訴他,她要嫁人了,她不想再繼續讀書了。
這個電話讓秀祥感到非常震驚,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放棄留在城市的機會,畢業后返回家鄉,做一名教師?!拔乙厝?,我要告訴他們,夢想的力量有多大?!被氐郊亦l,他可以幫助那些和他曾經是一樣的孩子們,通過教育改變他們的命運,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家鄉更需要他。
205月29日,廣西玉林市的一棟民房發生火災,有人員被困。消防官兵趕到時,大火已將二樓的木梯完全燒毀,救援人員只能從旁邊的民房樓頂繞進火場。
一名叫楊科璋的指揮員,帶著三名消防員率先爬上樓頂,自上而下展開搜救。楊科璋雖然只有27歲,卻是個有經驗的老消防,沒過多久,他就在五樓一間臥室的衛生間里發現了陳麗和她的孩子們。
因為吸入過多的濃煙,一歲半的小女孩已經休克,再不轉移就會有生命危險,危急之下,楊科璋決定將小女孩先行轉移。
然而當救援快要結束的時候,戰友們突然發現找不到了楊科璋和小女孩。原來,就在楊科璋的撤退路線旁有一個正在改建中的電梯井,遮擋井口的木板已經被火燒毀。濃煙中楊科璋不慎踩空,從五樓跌落。
戰友們發現楊科璋時,他仰面躺在地上,小女孩被他緊緊摟在胸前。由于楊科璋身體的緩沖,小女孩除頭部擦傷外沒有任何損傷,可楊科璋卻傷重不治。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依然保持著抱孩子離開時的姿勢。為了保護小女孩,他在墜落的過程中依然沒有松手。而“大姐我救你女兒出去,你放心?!本钩闪怂粝碌淖詈笠痪湓?。
楊科璋生前參與過200多次救援,和戰友們從生死線上搶救回160多條鮮活的生命。這一次,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最后一次救援。
楊科璋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7歲,可在大家心里他并未走遠,他依然在某個地方,守護著他愛的人們。
我看了20xx,感動中國的人物事跡,心中是一片激動與期待。心中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動,的確傷神,可是它補心,并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里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么多人,有尊嚴并善良而有質量的活著的時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氣。
“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圣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更純潔?!标悤蕴m,她無私無畏地堅守醫德,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堅持,什么是良知。陳曉蘭曾是上海一家地段醫院的理療科醫生。近年來她一直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種醫療器械超過20種,其中8種假劣醫療器械被查處。在與假劣醫療器械10年的斗爭中,為了取得一手證據,陳曉蘭曾假扮病人,冒著危險“以身試針”。良知,這是白衣天使的良知,一個醫生所具備的基本良知,然而我竟驚訝地發現,在中國,這種良知竟少得可憐。陳曉蘭現在已經不能再穿上白大褂,不能她當她喜歡當的醫生,不能幫助人們救死扶傷。然而這個勇敢執著的醫生,卻擁有著高于常人的品質和精神。在全中國人的心中,她是我們最負責,最好的醫生!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
也許我們身為人民教師,無力是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么,為集體做些什么,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于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3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