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經歷和成果的一種回顧與總結,讓我們能更好地前進。創新能力是現代社會中的一種重要競爭力。如果你對總結寫作感到困惑,不妨先來看看以下這些范文,或許會有所收獲。
針對上文中所提及的問題,個人認為應該轉變小學的觀念,從根本上改變,且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增添新的內涵,更好地做到與時俱進。對于傳統的師生關系的變化,雖然得到不少教育工作者的認識和擁護,但不可忽視的是傳統師生關系仍然存在,例如之前借助互聯網爆出來的新聞,就有關于學生學習任務重、老師體罰學生等。學習任務重,即表明目前仍有學生深受灌輸式、填鴨式的荼毒。體罰學生一方面是教師的自身素養問題,更多的還是反映了當前學生與老師之間并未真正民主。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應該更務實地塑造個人人格,教師應該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而不是體罰等手段。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就應該多加耐心,而不是填鴨與灌輸知識?;谛W生的年齡,個人認為學習次要,而樂趣才是最重要的,在課堂有效性的探索中,可以通過游戲等手段,一方面保障其身心健康發展,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學習知識;另一方面國外學者表示,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接受能力更強。所以轉變觀念并增添新的教育觀念是極為重要的,可以為課堂有效性的提高發揮實質作用??萍嫉陌l展,在帶來一系列教育需求的同時,不可否認的是也提供了不少物資方面的保障,例如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繁榮。首先計算機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優點,又符合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課件的形式還能將課堂變得生動。例如傳統的紙質課文,是不具備聲音、圖像特質的,投影儀的使用就可以很好地做到這點。以寫話為例,傳統的課件只能為學生提供一張圖片或是一段對話,而新的課件則可以用視頻來加以反映,結合時代特征而賦予新的活力,讓小學生更有興趣自主學習。
3.2綜合管理,貫徹落實。
小學是教育的初始階段,就從事該階段教育工作者的整體實力來看,相比較于更高階段的教師,其儲備能力還是有限,所以要對課堂有效性提高,純粹憑骨干和先鋒是遠遠不夠的,個人認為只有加強對教師的錄用管理,才能較好地從源頭進行革新。對此可以選擇科班出身的人員優先錄之,一方面接受專業教育的人,專業素養還是普遍過硬,且經過系統的學習,對新觀念的接收能力是得天獨厚的優勢;另一方面這樣可以更好地對課堂有效性加以貫徹。就上文中所提及的問題而言,落后地區存在部分小學老師專業素養不夠,所以他們沿用傳統方式。對教師的管理,還應該有一定的綜合考核,例如對教師的各方面成績進行評定,再確定要不要讓其再繼續擔任重要的職務,對上級部門的要求,也要做到在綜合考量下堅定落實。
4結語。
總而言之,教育歷來是國之大計,做好教育工作,人民的文化水平和國家科技實力才有望得到質的飛躍,而現階段我國經濟正快速發展,對文化和科技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所以如何加強課堂有效性是有現實意義可言的。結合時代的發展,新型的教育方式應該要求以學生為主。構建自主、探索與合作的新型學習方式,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命脈”[j].江西教育,,(z1).
[2]劉廣富.基于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07,(4).
[3]王曉婷.讓多媒體為課堂增添魅力[j].小學語文教學,,(11).
[4]趙素媚.課堂教學有效性缺失的問診與矯治[j].小學語文教學,2011,(11).
學好語文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拓寬學生的視野。語文的創新需要與時代的.發展相接軌,讓學生學以致用。語文創新教學的研究,需要老師對班級情況進一步的了解,以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傳統的語文教學忽略了課堂氛圍對學生學習的影響,老師應該從抓好課堂氛圍入手,逐一改變學生的學習環境。學習氛圍不僅是課堂上,還有課間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學習。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課間也會自主、愉快地討論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好的課堂氛圍不僅體現在紀律上,還體現在師生、同學之間的關系是否融洽,使語文課堂氛圍更加融洽,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
二、豐富課堂文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上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活躍課堂氛圍。例如,老師可以在上課前安排一個有趣的引導語,以幽默的語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將學生分為幾組,分角色朗讀課文,并且進行比賽,在比賽前老師可以給學生示范朗讀課文,告訴學生課文中表達的情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興趣。
三、多元評價學生,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也存在著缺點,老師應改變傳統教學中好壞學生的定義,充分了解學生,不放棄每個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學習方法的問題,老師應該及時糾正學生中的錯誤,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需要多方面觀察學生,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對學生的優點進行鼓勵,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語文的學習是煩瑣復雜的,創新教學可以有效改變枯燥的語文學習,老師需要認真理解教學大綱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在現實生活里,信息化已無處不在。信息化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也同樣能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下面筆者以《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實踐為例,具體說說高職語文該如何與信息化恰到好處地取長補短,從而相得益彰。
一、課前討論預習題。
利用qq群,建立討論組,課前討論預習題。在《林黛玉進賈府》課前,教師請同學們在qq群里討論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全班同學分為三個組,分別討論林黛玉、王熙鳳和賈寶玉。與傳統的課堂討論相比,qq群討論有以下幾點好處:1.提高了討論的有效性。討論中,誰發言誰不發言,教師一目了然。而傳統課堂的討論,誰動腦筋誰不動腦筋,誰發言、誰不發言、發了什么言,教師無法全面了解。2.時間空間更加自由。發言時,誰先說誰后說,說了什么,在聊天記錄上都能看到。誰早一點晚一點參與進來都沒有關系。傳統課堂討論,首先大家必須都在一起,而且只能一個人說完,另一個人才能說。時空約束較大。3.在線討論的同時,可以在線查閱一些資料,充實自己的觀點。高職生,自學能力比中專生稍微強一些,但閱讀相對還是有限,腦子里現成的知識儲備不夠。不斷有資料補充,才一定能進一步推進討論。這一點傳統課堂中的討論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二、課前在群共享里上傳朗讀錄音。
語文學習離不開朗誦。對于一些經典篇章、難點段落,教師可以課前在群共享里上傳范讀錄音,供同學們課前聽讀學習。聽讀學習之后,請同學們同樣在群共享里上傳自己的朗誦錄音,供教師檢查?!读主煊襁M賈府》一文中,王熙鳳的外貌描寫文字生澀,難讀難懂,但卻不能跳過。因為王熙鳳的外貌描寫,不僅反映了王熙鳳大管家的特殊地位,而且體現了她刁鉆潑辣的性格特點。所以課前教師可以在群共享里上傳范讀錄音,供同學們聽讀學習,并要求同學們在熟讀之后,上傳自己的朗讀錄音。這與傳統教學中布置課前預習朗讀課文相比,有這樣幾點好處:1.傳統課堂教師泛讀學生只能聽一遍,幾乎來不及仔細體會,更別說模仿學習。上傳范讀錄音,學生則可以任意反復地去聽去學,直到自己學會為止。2.傳統布置課前朗讀預習,學生讀與不讀,讀成什么樣,教師無法一一得知。也正因為教師無法一一得知課前朗讀情況,所以部分學生就會把這個任務忽略。如此不僅影響了預習效果,甚至還助長了學生濫竽充數、投機取巧的壞習慣。而學生上傳朗讀錄音,則讓教師非??焖俦憬莸亓私夂投酱倭苏n前朗讀,實實在在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課前建立專題博客。
課前建立專題博客,可以讓學生閱讀,并實名跟帖評價關于林黛玉、王熙鳳和賈寶玉三個人物的相關評說?;\統地請學生課前查閱,他們查與不查、看多看少,看了之后懂或不懂,教師都很難了解情況。于是,課前筆者建立了一個“林黛玉進賈府”專題博客,篩選轉載了十幾篇評論人物的文章,請同學們閱讀并實名跟帖評價。這樣一來,上文所說的學生查與不查、看多看少、懂或不懂,教師一目了然。同學之間還可以互動探討、相互學習。
四、恰當合理地使用音視頻。
課堂上,恰當合理地使用音視頻,可以營造教學氛圍,激發學習興趣。上《林黛玉進賈府》一課,在上課鈴沒響的時候,播放《枉凝眉》,87版電視劇的唯美畫面,經典樂曲,立馬讓整個教室充滿了濃濃的“紅樓夢”氣氛。在分析人物時,也編插一些人物圖片在課件里。在這樣的環境下討論分析小說人物,更能激發人的思維,沖擊人的想象,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假設把這些都去掉,書讀百遍,自然也能品出那種味道,但當下這個快速的時代,有幾個人能停下腳步,把所謂的經典讀它千百回呢?更別說是高職生了。對于高職生這樣的文化基礎,以及十幾歲這樣的青春年齡,如果在課堂上他能初步感受到經典的美好,那么日后到一定的年齡段,他自然會去重讀經典千百回。這符合漸進認知的規律。當然,如果現在的課堂,死板地強求原生態品味經典,結果也許就是在十幾歲的腦海里烙下經典難讀難懂,自己文化層次低,不宜讀經典的印象了。所以信息化是語文的好朋友,高職語文尤其需要信息化的輔助。
五、巧用微課助學。
課堂上,巧用微課,能幫助學生深刻全面理解知識難點。本文共設置了4個教學課時。第三課時由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分析課文對王熙鳳和賈寶玉的刻畫。第四課時由學生結合第三課時的經驗和方法,自主分析人物林黛玉。結合學情,本文是學生在校期間語文課的倒數第二篇課文,所以訓練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顯然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以往,教師也會讓學生自己去做、去學,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然而,學生做完、說完之后,教師總是耐不住要點撥點撥,點撥來點撥去,就等于又把自己備的課講了一遍,認真的學生也會跟著把老師講的內容記上筆記。感覺如同帶著救生圈學游泳,不能真正地獨立自主起來。因為有這種想法,所以本次課教師制作了一個微課《至清至潔,至情至性———品讀〈林黛玉進賈府〉黛玉之美》,作為一個視頻學習資料,在學生自主分析完黛玉人物形象之后,在課堂播放。這樣一來,既起到了補充或者糾正學生分析結果的作用,又持續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如果課堂上看一次,不能讓所有學生完全理解其中內容,課后則可以把微課資料上傳到班級群,學生可以反復去看,看多了總能理解。如仍遇疑惑,也沒關系,因為疑惑也能激發學生相互間進一步的探討,激發有疑惑的人進一步查資料學習。不知不覺間,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就養成了。
六、課后完成電子小報。
《林黛玉進賈府》一課結束后,筆者請同學們制作人物專題電子小報,以鞏固課堂對林黛玉、賈寶玉和王熙鳳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高職的學生計算機課都學過相關的教程,所以他們有能力完成電子小報的制作。如果用傳統的手繪小報的話,一來紙筆顏料準備起來比較麻煩,二來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圖會畫。相對而言,電子小報更簡潔便利,而且完全不影響學習效果,傳到群共享也便于大家相互查閱,便于長久保存。當“傳統語文”遇上“信息化”,有的人擔心信息化的快速直觀會破壞了語文的韻味,這種擔心也不是全無道理。網上看到一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視頻朗誦,配的畫面完全是詩歌文字面的疊加,比如“春暖花開”就配一張春天花開的圖片,這顯然曲解詩歌的真諦。所以當“傳統語文”遇上“信息化”,語文教師的掌舵把關絕不可大意?;驹瓌t就是“信息化”是工具,是手段,語文的內容主體是絕不能受影響的。比方人們原本用大碗喝水,現在說用杯子更漂亮,或者用吸管更方便。無論是用杯子還是用吸管,都沒有問題,但絕不能喝著喝著嗆到喉嚨。在信息化的大方向下,語文教學要趁勢而為,勇于創新、變革,才能實現教學實效質的飛越。
參考文獻:。
[1]李玉霞.中職工科學校語文信息化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吳開宇.當“傳統語文”遇上“信息化”[j].江蘇教育研究,2013,(33).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作文,是指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我們大多數人學習語文就是為了學會表達,學會更生動、更有情、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觀點。因為作文綜合運用語文知識,是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體現,所以作文一直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重點。無論是過去的語文教學大綱還是今天的語文新課程標準,不管語文教學如何改,都始終把作文作為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都始終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要求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都要求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樂于表達,善于表達。二十余年來,我一直從事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二十多年的教學、聽課以及調查、了解,我發現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出現了以下問題。
我們語文教科書以主題單元的形式呈現作文教學,也就是在主題閱讀單元后出示的與閱讀主題一致的作文教學。教師在工作中重視了閱讀教學,沒有將本單元的作文教學納入占時間多的閱讀教學中去,而是在單元閱讀教學后按照教科書,用一課時或者兩課時完成了作文教學。這樣把本來比閱讀教學難的作文教學放在閱讀教學后的次要位置,把本來和閱讀緊密相連的作文給分開了,使我們的作文教學失去了閱讀教學這個基礎。
很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注重遣詞造句、修辭手法、開頭結尾的指導訓練,甚至在評價時,只重點強調了某詞語某句子的好,但對學生作文內容的假、大、空不給予及時的糾正。還有很多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沒有具體指導學生觀察生活,沒有教給學生積累材料的方法,也沒有提出積累素材的要求,更沒幫助學生解決有話寫的問題。于是,學生閉門造車或者無話可說、無情可抒。也就成了學生一項非常難熬的事情。這違背了我們作文教學的宗旨。
在現實農村的作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指導完后,就是學生寫,然后交給教師批改,到下次作文,本子發下去寫下個作文。這樣給學生完成作文時間短。學生也是為了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于是短時間內完成。教師也防范是為了完成作文教學任務———講、改,至于學生是否有所得并不重要了。學生甚至沒來得及讀讀自己文章。是學生成長的體現,是學生創造出來的。我們應該讓他們充分去讀自己的作品,自己去評價,從而實現從教師教到自我檢驗、自我提高,達到學而有得。
很多教師嚴格按照教材要求進行作文教學,不考慮所在的地區實際,對作文教學內容和要求不加以變通,作文次數也是按照教材,一學期八次,沒有結合平常生活安排作文教學。大部分教師作文教學是封閉的,除了作文課外,難得日常閱讀教學練筆和課外練筆。觀察生活,積累生活,感悟生活,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這就是作文。如何讓學生樂于作文、善于作文呢?針對以上農村作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該從以下方面努力。
學生寫作既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又是精神上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解除給學生的章法指導以及單純的技巧指導,要從靈魂深處把學生當成作文學習的主人,允許他們有“出格”的見解,允許他們心有所思、想入非非,讓他們在寫作中獲得思想的自由翱翔與精神的自由呼吸,在作文中真實、真誠、自然地表達自己。
(2)逐步引導學生樹立兩個基本寫作觀念,即“是自己要寫,而不是他人要自己寫”和“是為自己寫,而不是為他人寫”。前者是指寫作要求是真正發自自己內心的,是出于自我生命,發自需要的自覺、自主的活動,即作文是“率性而作”,而不是被控制的、迎合的、被動的、失去自我主體性的寫作,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愿意寫的事;后者是指寫作以“我”為先,“以我手寫我心”,筆端流瀉自己的真情,即所謂“緣情而作”?;谝陨蟽牲c,我們的教學要向一個方向努力,即向生活靠攏,向自然靠攏,向自我靠攏。
(3)開展與作文有關的多種活動,激發作文興趣,給學生作文信心。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參與一些比較感興趣的游戲和活動,如故事接龍、擬作文題目比賽、制作賀卡、自己擬寫賀詞、擬寫廣告詞、介紹自己的親人或者喜歡的事物、擬寫課后三分鐘總結語和各種集會發言等,從口頭作文開始。然后,寫片段或者續寫、改寫、擴寫,喚醒學生的寫作熱情,讓他們的筆頭逐漸潤滑起來。
(4)通過對習作自我誦讀、推薦發表、參賽等,讓每個學生都領略到作文的樂趣、文章的美、文章的力量。寫作是一種人文精神的活動,而人文精神的培養不需要訓練,但絕對需要“陽光”“氣候”“土壤”。學生的寫作需要的就是其中的一縷陽光、一股春風、一片沃土。學生作文的這顆種子能否發芽、抽莖、長葉、開花、結果,還得靠我們這些園丁悉心呵護和人文關懷,精心培養。
教材給我們只是一種工具,或者一種借鑒。它是優秀語言的一部分,更是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我們要善于使用教材,善于用教材這個點來進行生活這個面、人類優秀文化這個面的學習、吸收,從而創造出更多優秀作品,提高人的素質。下面,以人教版教材小學四年級第六單元“人間真情”主題單元為例,淺談我個人對教材的使用。
(1)作文目標貫穿全單元教學。剛接觸本單元,我就讓學生充分了解本單元主題———“人間真情”,提出在生活中去發現真情、積累真情、感受真情的作文要求,明確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做好積累,為單元作文做好素材和情感的準備,為單元作文教學做好了鋪墊,使學生有話說,有內容寫。
(2)豐富閱讀材料來豐富教材內容。教學古詩兩首時,我還準備了幾首和這兩首一樣表達真情的古詩,和學生一起學習,并讓學生“舉例子說說生活中相似的場景”,也要求學生自己收集相關的古詩。然后,我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古詩改寫一篇現代文章,朗讀給大家分享。余下四篇現代文的閱讀教學中,我始終堅持讓學生談體會和“xx,我想對你說”等片段練習,同時提供多篇和學生年齡相當,主題一致文章,讓學生瀏覽,拉近教材和學生距離,把學生從教材的學習拉回到生活中感悟。這樣很多的寫作技巧就潛移默化到學生頭腦去。
(3)單元作文教學時,我沒有從技巧和基礎指導著手,而是讓學生整理本單元學習以來所收集到生活中的事情,要求選出最感動最能體現真情的平凡事情,先和同伴交流,然后寫作。我只提了唯一的要求: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交代清楚。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很快就完成。我沒有立即收學生文章來批閱,而是讓學生分組自我誦讀,小組提出意見,自我修改;小組推薦一篇,小組分角色一人一部分讀給全班聽,班集體交流。學生再次自我修改。最后收到我手中批閱,幾乎都是基礎方面的批改了,比如錯別字、語句通順或者對一些句子改表達方式了。讓我欣慰的是,很多學生在作文中引用了一些古詩句。
學校的課堂教學固然重要,因為能給學生系統知識和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真正鍛煉人,決定能否成功的,是社會。許多優秀作品,都是對社會反映。解決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的問題就必須引導學生做生活有心人,留心周圍的人和事,留心電視和新聞,引導他們把閱讀和生活結合起來,積累素材。莫言在談創作時說“從身邊的生活經驗入手”。所以,教師在心里把五彩斑斕的生活作為學生學習的教材,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教給他們感悟生活和積累生活素材的方法與能力。語文教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活活動,走出課堂,走出校園,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攝取反應農村特點的景、事、人、物,拓寬學生知識面,為寫作做好鋪墊。
拼音教學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學習至關重要,它們是學生認識字的窗口,只有通過拼音教學才能讓低年級的學生更容易認識漢字,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拼音教學是學生組織語言的前提工具,是他們認識世界的窗口。
提高學生的語文拼音教學成效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工作者在教學中應該想出各種辦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
1.識圖法。
識圖法,顧名思義是通過各種圖片來讓學生認識漢字,認識拼音,比如,老虎“laohu”這樣看起來更直觀,在下一次出現老虎的.圖片,學生自然聯想到拼音和漢字,找些小學生更感興趣的圖片,在圖片上配些拼音和漢字,這樣更生動,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
2.故事法。
聽故事尤其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生活中不可少的,教師可以找一些小故事,在故事下注拼音,在講故事的同時給學生解釋拼音,這種方法是很有成效的,提高了學習興趣。
3.畫畫法。
大部分低年級的學生都喜歡在紙上涂涂畫畫,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興趣,讓學生畫出來,老師在畫上注上一個小故事,給漢字加拼音,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漢字解釋。
三、總結。
教師應不斷創新來提高學生對語文拼音教學的興趣。上述已經有好幾種不同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還有比如競賽法,通過拼音比賽,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來激發他們的熱情。教師工作者,尤其是教育低年級學生的工作者,更應該創新教學模式,應改變原來“填鴨式”的教學模式。
檔案袋評價(portfolioassessment)是當前國外教育實踐中應用比較廣泛的評價方法。它通過收集學生日常點滴的學習成果和反思報告,形成某一時段學生對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的資料鏈條,反映知識的建構過程,從而更加清晰地掌握學生在某一方面的學習情況,并根據這些連續性的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學生處于作文寫作的起步階段,因此作文教學要以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寫作興趣和自覺寫作意識、修改意識為目的。恰當地使用檔案袋評價方法能夠使學生反觀自身的成長、進步和存在的問題,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具有積極的作用。
檔案袋評價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目的而有組織地收集相關資料,通過資料累積展示學習的進展或個人成長過程,從而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生自我認知和反省能力的一種評價方法。哈佛教育學院“零點項目”、美國伯克利大學k-12作文項目都采用了檔案袋評價方法,效果較為明顯?!皺n案袋評價一方面能夠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的成功與挫折,為學生提供了學習機會,使學生能夠學會自己判斷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感受成長;另一方面,檔案袋也為教師、家長和其他人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評價材料,使教育者能夠更開放地、多層面地、全面地評價每一個學生”[1]。因此,與其他評價方法比較,檔案袋評價在具體學科應用中具有一定的優勢。它可以加深學生對具體學科的深入學習和理解,深化學生對學科內容學習的反思,也利于教師對所教科目形成具體而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它以行進性評價關注學習過程,通過改進學習過程來改善學習結果。小學作文教學恰恰是一個較為緩慢的、漸進的過程,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檔案袋評價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
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從學生的角度可以概括為三點:第一,不愛寫。寫作文在孩子眼里是既神圣又困難的事,將詞句組織成能夠表情達意的段落文章對他們來說是有很大挑戰性的,也常常是力不從心的,因而他們對寫作文往往持有一種厭惡恐懼的心理。第二,不會寫。小學生處于寫作的起步階段,對寫作的方法、技巧還處于摸索、模仿、借鑒的狀態,沒有形成較為自覺的獨立寫作與修改意識;同時課外閱讀量有所欠缺,對生活的感受和積累也有待豐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小學生的寫作,造成不會寫的困境。第三,寫不好。心理上的排斥恐懼、方法積累上的欠缺盲目,必然導致寫不好的結果。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也存在方法和觀念的誤區。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缺乏總體觀念與意識,往往只注重某一單元內作文方法的傳授、總結與操練,片面斷言學生的寫作成績,而忽視學生在一個學期、一個學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取得的成績?!爸灰姌淠?,不見森林”的急功近利心態蒙蔽了找尋學生作文寫作進步的眼睛。很多家長要求孩子迅速提高作文水平,而沒有意識到寫作文是一個過程,寫好作文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忽略了對待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孩子學寫作文要耐心、鼓勵和贊揚的現實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檔案袋評價可以幫助教師、學生和家長找到擺脫困境的突破口。檔案袋評價是連續進行的,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它關注學生學寫作文的全過程,摒棄終結性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缺點和長處,放松心態,消除恐懼。通過建立、保存不同類型的檔案袋,讓學生獲得寫作方面的合理評價標準和體系。同時,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積累素材、借鑒方法,讓他們和自己的過去作對比,真切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提高其寫作文的興趣。
所謂展示型檔案袋是指“一般情況下能展示學生在某一學期、學年或某個階段在學科學習中所取得的成果。其目的是幫助家長與老師充分了解學生在某一時期內所取得的成績,并且能夠反映學生的個體差異或特長,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主要由關于檔案袋的說明、內容清單、最佳作品的代表性樣本、所有內容的日期和學生對內容的自我反思組成?!保?]具體地說,小學生作文展示型檔案袋內容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某一階段內的作品,包括最初的作品和學生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和最喜歡的作品,以及教師為學生選出的能代表學生不同階段水平的作品。(2)記錄學習過程中學到的新寫作知識和技巧,可以是有針對性的專項訓練的成果。比如為開拓寫作視野、尋找寫作素材而設計的專項練習;學會觀察后寫的一篇小文章;學會運用一些新鮮的成語句式后寫的文章;閱讀之后記錄閱讀的作品名稱和感受,以及積累閱讀量的記錄等。(3)與他人交流后的記錄,包括對自己作品的再認識,以及老師、同學、家長提出意見后自己的體會等。(4)教師的評語。教師要將有針對性的評語寫在每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后面,以便及時給予學生糾正和引導。(5)家長的點評和感受。針對孩子一個階段的變化和進步,家長也要有所記錄和表達,與孩子和老師及時溝通。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可以細化,例如,為了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我們可以設置如下步驟和內容:教師為全班學生準備統一的檔案袋或文件夾,貼上統一的名簽;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文,注重點撥,提示特定的作文方法;引導學生定期翻閱、檢視檔案袋;鼓勵學生及時總結寫作心得、感受;啟發學生反思自己的作文活動,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培養學生寫作的主體意識與自信心。例如,針對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可以布置學生寫一句話日記。首先,教師可以給家長寫《致家長的一封信》,告知家長教學思路和方法以及家長應在家中如何指導。然后,幫助學生設計書寫日記的格式,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設計格式。同時,引導學生尋找寫作素材,寫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然后將學生分組,由組長對每人每一周的檔案袋進行檢查、討論和口頭評價。最后,推薦出每人最好和最差的作文進行評改,本人修改完畢上交教師和家長評閱。4~5周以后,總結學生的日記寫作,把典型作品拿出來和全班同學分享,同時讓學生交換檔案袋。教師每周都要認真批改學生日記,給學生寫下激勵的話語,并定時向家長匯報孩子的寫作情況。家長要定期閱讀孩子的作文檔案袋,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予以具體的肯定、贊美,要多與孩子交流寫作的感受,如有所悟也可以及時成文,放入檔案袋中。
檔案袋評價的關鍵在于師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反饋和學生之間的展示與交流,因此在運用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閱讀。在檔案袋建立過程中,教師和家長對學生作文的閱讀很重要。當學生上交了自己改了無數遍的作文后,他們更多的期盼是老師和家長的認真閱讀和閱讀之后給予的鼓勵,這種鼓勵可以增加他們寫作文的信心。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是被人欣賞的渴望?!边@在小學生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他們心智單純,最信任老師和家長,因此教師和家長要通過閱讀孩子的作品來表達對他們努力的尊重和重視。要懂得理解和欣賞他們,即使寫得差也要通過閱讀作品,用心地尋找閃光點,讓他們始終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堅定繼續寫下去的信心。第二,交流和展覽。要在班級開辟“優秀檔案袋展示園地”,由學生自發進行評比,選出優秀的檔案袋展出。這時,學生可以將整個寫作過程和對他人作品的感想記錄下來,存進檔案袋。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在評論他人中反觀自己的問題,從而為自己確立以后努力的方向。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建立班級論壇和空間,在網絡上展示檔案袋作文的成果,激發學生持續不斷地建立檔案袋的信心和熱情。第三,檔案袋評價要有個性、有針對性,不能流于形式、死定標準。要尊重每個學生在作文方面的差異,淡化橫向比較,鼓勵相互學習,關注個體的縱向發展。了解學生的獨特性,挖掘他們的寫作潛能,然后因材施教。
檔案袋評價在小學生作文教學中能夠發揮多層次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健全心智。
首先,增強自信心?!皺n案袋評定是針對傳統的標準化測驗強調事實知識和脫離真實情景的問題而提出來的。此種評定非常重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發展方面作用較為明顯?!保?]學生通過檔案袋中實實在在累積下來的材料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逐步克服自己的缺點,看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勢必能增強對自己的認識和自信心,這對小學生的成長尤為重要。其次,培養自覺意識。運用檔案袋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小學生將自己不同階段的作文進行對比,使其逐漸形成較為明確的寫作目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為使寫作文的過程成為一種自覺的活動過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再次,培養交際能力。在班級或小組的交流討論環節中,學生將自己在檔案中積累的心得感受、總結的經驗教訓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暢談,有助于表達能力及交際能力的培養。在交流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的寫作水平都能夠獲得提高,進入良性循環。
(二)掌握寫作方法。
檔案袋評價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是言之有物的積累過程,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點撥、與同學的交流,以及自己對一篇篇作文的反思,總結寫作的方法要點,從而在技術層面上有所提高。
(三)客觀有效地反饋信息。
檔案袋中的'第一手資料所形成的信息鏈條,能夠較為集中地向教師和家長展示學生學習中所取得的點滴進步以及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問題,能夠有效客觀地提示教師和家長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從而使作文教學更有針對性、啟發性,也更加個性化、高效化??傊?,檔案袋評價這種方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理念,多層次、多角度展示了培養“學習的建構者”“活動的探究者”的過程,踐行了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將檔案袋評價運用于小學作文教學是推進“生命書寫”這一終極目標的有力手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讓學生體驗到識字的快樂。課堂無疑是學生識字的主渠道。
目前的中低段識字教學有以下特點:從課堂教學上看,學生識字是為了掌握一種工具,忽視學生內在的興趣和感悟。從教學內容上看,識字內容局限于教材,沒有引入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對生活的體驗;從教學形式上看,學生的主體性和交互作用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從上述三個特點看出,當前的低段識字教學還存在著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這樣的識字教學制約著學生情感和思維的發展,忽視學生的心靈體驗,學生對學習漢字就會缺乏濃厚的興趣,不能進入主動識字的享受狀態,識字教學的`效率就低下。
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創設學習生字的情境,結合生字的語言環境、生字的構字特點,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積極參與識字、主動識字、體會識字樂趣、感悟生字本身蘊涵的人文性、藝術性,在不斷的參與實踐中掌握和探索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興趣和獨立識字的能力,從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識字難,識字教學更難,連教師上公開課都避開生字不講,覺得乏味,單調沒有意義。但識字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卻又是一個新的任務,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柳斌同志在全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交流會上談到: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是從識字開始的。人生識字聰明始,成人識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會是高素質的民族。作為語文教師,更需要重視識字教學。在努力學習各種識字教學法之后,結合我們所運用的語文教材的特點,我們認為要在識字教學中,開啟學生的情智,必須集百家之長,融自身教材于一體,為我所用,以期能激發學生識字興趣,開發學生識字潛能。
1、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理論。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成功的歡樂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而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主要動力?!麖娬{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對學習充滿興趣。
2、陶行之教育思想。
陶行之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字的意義,是要自己去學,不是坐而受教,引導學生學會隨時隨地的自動地學習活知識。上課固然是學習,聽報告、與人交流、做家務也是學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游山玩水,投身大社會、大自然的懷抱更能學到很多很多的活知識。提出了體驗、看書、求師、訪友、思考為途徑的五路探討法。
3、皮亞杰的認知學習理論。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人對外界的認識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動。""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創造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的事的人,這種人能有創造、發明和創造。
4、馬斯洛和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個人潛能的充分發展,是人格的發展,是自我的發展。它是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主導,為誘發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求知。
5、布魯克斯的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必須主動投入學習。死記硬背的知識是無用知識。學生必須在情境脈絡下與問題互動才能真正理解。學生必須積極建構意義,通過內在對話與思考過程,與他人互動,來理解脈絡與解決問題。
(一)研究預期目標。
1、能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創設生活化情境,為學生的識字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
2、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
3、能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啟迪學生思維,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識字難點和進行拓展創新性的學習。
4、教會學生識字生活化的方法,掌握科學地識字方法。5、能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找尋有效地激發學生識字教學生活化的方法。
總體目標: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逐步改變識字過程中學生的死記硬背的機械識記,只會寫而不懂得其義,探究并研究目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集中識字與分散識字所表現出的各自利弊,結合教材進行合理安排,遵循一般的認識規律,充分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思維水平發展的不同特征,結合漢字固有的字理特點,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認識漢字、理解漢字、欣賞漢字。
(一)課題研究對象小學1-4年級學生。
(二)研究的方法主要以行動研究法、比較實驗研究法為主,輔之以經驗總結法、調查研究法。
(三)研究的步驟。
1、課題研究時間:xx年4月到xx年12月2、具體步驟:
第一階段:xx年4月至xx年8月。
(1)完成文獻資料的收集、學習。
(2)確定課題方案,明確研究方向。
(3)修改方案,向上級申報課題。
(4)集中學習理論,開展教學觀摩和研討。
(5)整理上交相關資料。
第二階段:xx年9月至xx年12月。
(1)進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探索語文教學中在識字教學中,開啟學生的情智的教學策略。
(2)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課題實施過程中的各類有價值的信息,及時記錄、存檔。
(3)通過座談、測試、觀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學生在識字教學中,開啟學生的情智的進展情況。
(4)撰寫課題中期研究報告。第三階:xx年1月至xx年6月。
通過中期匯報,發現問題,調整研究方案,進一步探索,積累資料。
第四階段:xx年9月至xx年12月。
(1)對實施操作過程中積累的資料進行匯總、分類,做好資料的補充、完善工作。
(2)撰寫課題結題報告。
(3)匯編課題案例、論文。五、課題研究預期成果。
1、階段研究總結,研究案例,研究論文,教學活動設計等。
2、學生作業。
摘要:語文是特殊教育大專類院校學生的重要學習內容,它不僅在中學語文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文學修養和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同時也承擔著為學生的專業、就業和生活服務的重任。由于教學對象的特殊性,恰當地選取授課內容和教學方法是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茖W校學情特點,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原則的指導下,引導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選取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見解,希望對特殊教育領域的同仁有所幫助。
關鍵詞:特殊教育;大專語文;學情。
我國對特殊教育中語文教學的研究起步較晚,相關專著和論文大部分都集中在義務教育階段,對特殊教育大專語文教學的借鑒指導意義有限。對于涵蓋所有殘疾類型學生的大專院校,只有在充分掌握學情特點的基礎上才能摸索出合適的教學模式和授課方法,才能真正做到語文為特殊教育職業類院校學生的專業、就業和生活服務,讓他們擁有盡可能多的機會平等地參與到社會中去。
一、尊重學情揚長避短。
1.內容選取。
農民要“因地制宜”,醫生要“對癥下藥”,作為語文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特點。對視障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要盡量避免講授視覺效果明顯的內容,避免將學生思維引入自身的缺陷處,傷害他們自尊的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授課內容的選取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1)內容含正能量,忌用反面材料來講道理;從年齡上看,學生已經處于成人階段,但受身體條件限制,心智發育遲緩,普遍存在自卑,性格內向,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特點。積極陽光的文章有助于驅散心中的陰霾,加之授課中情感目標的完成,能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心態,修正畸形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2)高處著眼,低處落腳;我校學生語文水平整體低下,尤其是分層教學中低層次的學生,對于正常大專院校的語文授課內容接受吃力。但如果選取難度系數低的授課內容便會引起學生反感,他們會認為教師對自己的認知水平評估過低。對于此類學生,應該選取正常的大專語文授課內容,但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要降低標準,知識目標著眼拓展字詞及基本文學常識的積累;能力目標設置要偏低,分析深度、難度降低;充分注重情感目標,語文課上要實現部分德育目標。
2.能力要求結合實際。
鑒于學生的'特殊性,90%以上的學生并不具備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以視障學生為例,他們普遍視力嚴重低下,聽、說能力偏強,讀、寫能力嚴重不足。由于身體條件限制只能引導學生在提高理解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口語溝通、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同時教學目標的完成要真正能為專業學習和就業服務。班級內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差異大,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要單獨設置教學目標,一步步穩中提升,避免為了追進度而拔苗助長式的教學。
二、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
義務教育階段強調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特殊教育大專院校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求更高。走出校門便意味著步入社會,如今社會這張試卷考察的重點不是學歷,而是能力和綜合素質。在學校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最主要的途徑就是課堂,而語文課堂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選取授課模式和教學方法時要摒棄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模式,變教師主導為教師引導,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避免教師課堂上只顧講解忽視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將授課內容以問題形式呈現,啟發學生思考,教師在總結學生答案基礎上進行講授;提問前,教師先將學生按接受能力分為不同小組,每組安排組織能力較強的兩名學生,課堂討論和課后作業盡量以小組形式完成,在鍛煉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的同時加強相互學習;在授課內容可選的前提下要充分結合學生所學專業,材料內容和能力提升要體現有用性,使語文課堂真正做到為專業、就業和生活服務。
三、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
在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發揮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作用,這一點在聽障生體現最為明顯。藝術系學生70%以上都是聽障生,語文教師授課基本靠手語,限于授課教師并非專業手語教師,且手語表達有限,很大程度上影響授課效果。多媒體教學設施的普遍應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這一難題。聽障學生可以進行正常的影視欣賞,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強調教學重點,使授課內容一目了然,同時也能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聽力薄弱但觀察能力很強,觀察視角也有別于普通學生同時想象力也非常豐富。通過展現圖片及視頻,引導學生用手語進行表達,并付諸于文字,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現空間。鑒于手語中對于具有情感態度的詞匯表現力不強的特點,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圖片和視頻輔助手語完成教學。
四、適時而動及時調整。
目前學界并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高職語文教學大綱,教師上課還處于摸索階段。即便我校部分大專學生有高中院校的學習經歷,但由于他們的特殊性,教學很難按照普通大專院校的授課進程開展。在教學重點、難點的設置上要結合所學專業,謹記語文為專業和就業服務的理念。尤其要注意,學情在教學過程中的影響非常之大,原有設置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可能會在進行中暴露缺點導致教學效果不佳,這就要求教師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實時監控,遇到不當之處及時調整授課的各個方面甚至是教學大綱,充分發揮學生長處,重點提高學生不足,不能完全拘泥于已制定好的教學大綱。
五、結語。
特殊教育類院校大專階段的語文教學既有別于普通院校的大專語文又不同于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它在知識結構上融合了二者中的必要成分,但在教學過程中又體現了自身的特點,這對特教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對已有知識框架做適當的調整,結合特殊學情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摒棄義務教育階段考試導向下的授課模式,充分尊重學情,課堂上時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不斷嘗試,不斷調整,在摸索中形成特有的授課模式。
參考文獻:
[1]鄧猛.我國特殊教育教師教育的困境與出路初探.現代特殊教育,.
[2]杜國勝.多媒體在聾校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3]孫朝陽.探討對特殊教育語文教學的認識思考及其體會[j].黑河教育,2014,3.
[4]陳欣.分析特殊教育語文課堂教學措施.現在閱讀,,01.
[5]盛永進.個別化教學理念的應然追問.中國特殊教育,,1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語文教學獨立設科始于(b)a.清未b.秦朝c.唐宋d.南北朝。
2.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小學階段認識常用漢字的數量是(b)。
a.3000個左右b.2500個左右c.3500個左右d.個左右。
在小語教育發展史上,明確提出小語科的基本任務是發展兒童語言的是(a)。
a.1953年b.1956年c.1958年d.1978年。
4.語文情境教學實驗的主持人是(d)a.丁有寬b.李吉林c.于永正d.王菘舟。
5.綜合體現語文素養的是(c)a.識字b.寫字c.習作d.閱讀。
轉載自 FAnWEN.CHaZidiaN.COM
9.通過收集和分析資料數據,對特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的價值進行判斷,這種研究是(c)。
a.評價研究b.基礎研究c.應用研究d.發展研究。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中國古代教育已專門設立語文學科。(y)2.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n)。
3.不同的課程具有相同的價值取向和育人功能。(y)。
4.現行語文課程標準對識字教學提出:認寫分開,多認少寫。(y)5.閱讀是語言運用和語言外化的過程。(y)。
6.對小學生的作文,1-2年級稱寫話,3-6年級稱習作。(y)7.口語交際教學就是以往常說的聽說教學。(y)。
的程度。(n)。
10.在語文教學研究中,變量是一個與常量相對應的概念。(n)。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1912至19,國民政府頒布《壬子癸丑學制》,取消中小學的讀經課,把此課改為__國文____。
2.語文課程標準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___探究___的學習方式。
3.____漢字__是語文課程內容的載體,是構成語文課程的基本要素之一。4.漢字是音、形、__義____三者構成的統一體。
5.小學生基本的.閱讀技能和方法是精讀、略讀和__泛讀____。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作者是著名詩人______。
7.口語交際教學的內容是語意教學和______。8.從教學評價結果看,可以把教學評價分為定性評價和___非定性評價___。
9.對學生朗讀能力的評價主要從正確、流利和__速度____三個方面進行。10.語文教學實驗研究包括______和驗證性研究。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2.閱讀。
3.作文。
4.綜合性學習。
五、簡答題(每小題6分)。
1.如何理解“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答:交際是人類特有的解決社會聯系任務的活動,實現交際的工具有多種,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廣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語文。(2分)這種重要的工具性質表現在外延上,指語文貫穿在人類的一切交際活動中;(3分)從內涵看,則指語文實現著人類交際的各種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概括和傳遞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現的功能;根據不同的對象施加影響的功能;自我教育的功能;創新功能.(5分)。
2.簡答寫字教學的意義。
1.答:寫字教學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寫字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積極影響;寫字有利于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寫字活動是一種審美活動,具有美育的意義;寫字是鞏固識字的有效手段。
3.簡答綜合性學習的策略。
答:語文教學研究設計包括選擇研究課題、進行文獻檢索、確立研究假設、擬訂行動方案、撰寫研究計劃等五個基本環節。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結合實際談談,如何正確理解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一。語文包涵兩個方面:語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負載的文化、文學、思想、情感等內容的方面。學習語文課程不僅要理解課文的內容,而且要學習課文的表達形式。語文課程把表達形式的學習作為教學的著眼點和重要目的,是它與其它課程在性質上的區別。第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必須寓教于文。對語文課程來說,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個學習的案例。語文教學既要重視語文形式的學習,又要重視語文內容的熏陶感染作用;要在學習語文形式,掌握語文工具的過程中,受到文化、思想、情感的熏陶,也就是“寓教于文”。
課堂成敗與否,課堂效率的高低,不僅依賴于教師的學識水平、語言表達能力、評價藝術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師的組織教學能力。學生應該在教師的精心組織下,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在有限的時間里,進行有組織、有紀律、高效率的學習??墒?,怎樣組織、引導并參與學生的語文學習呢?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與實踐充分證明:科學有效的提問,是激活課堂、促進教學實現動態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課前應當充分預設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引領性問題,并根據學生在課堂上不斷生成的新問題,調整、重組、靈活機動的組織教學。我圍繞“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積極探索,在前階段提出了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十項策略:
(一)態度真誠。
要公平、公正,要滿腔熱情,一視同仁。對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要予以表揚,對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也不指責和嘲笑,真誠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導和啟發。另外,提問要盡量照顧不同層面的學生,不能只提問幾個“尖子”學生而忽略其他學生,特別是成績差的和不善言談的學生,從而調動每一位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二)因人施問。
孔子因材施教這條教學原則,應用于課堂提問中,即為因人施問。教師在預設問題時,要根據學生情況,分層次預設;在選擇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因人而異。如課前檢測字詞時,可讓程度較差的學生來回答,以增強差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課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問題,可以讓中等學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對于難度較大的拓展性問題和綜合性表述題,可以讓程度較好的學生和部分中等生來回答。教師對他們的回答要加以點評,讓所有學生在比較與鑒別中,提高分析能力與概括能力。
(三)注重實際。
軌,才能取得教學主動權。因此設計提問,我們既考慮學生的思想方法,又考慮學生的知識層面和興趣愛好。
(四)體現整體。
傳統的語文教學都喜歡將一篇課文肢解開來,零碎地發問,易形成分析的疲勞。提問應注意有利于學生整體感受文本,在此基礎上深入研討關鍵點。圍繞問題,學生可開展小組學習,也能使課題充滿生機。
(五)創設情境。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創設情境問題是必要且重要的一個環節。好的情境問題,不僅能營造良好的氛圍,避免傳統教學“一張嘴、一塊黑板、一張嘴”的尷尬局面,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提高課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當然如果情境問題過大,過于寬泛,學生容易“跑調”,很難被引入課堂學習的正軌,造成課堂教學時間嚴重不足,寶貴的學習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低下。
(六)重視體驗。
設計的問題能讓學生有親切感,有利于學生說真話、抒真情。比如教學《中彩那天》,可以提問“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你中獎的感受?”“《中獎那天》中的父親得到那輛汽車后能經過道德抉擇把汽車還給庫伯,你感受出什么?”這些問題切合學生實際,學生有話可說,能激發思維,形成熱烈的課堂氣氛。
(七)巧妙變換。
教師在講授課文之前,深入鉆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識地給學生設置一些懸念,當學生帶著解開懸念的渴望學習課文時,對課文重點、難點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在此基礎上,老師順勢引導盲人青年的認真刻苦,完成了本文的教學重點。
課堂提問不要只局限于一個角度,采用一種表達形式,在學生能夠接受的前提下,適當變換角度提問,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八)體現“兩”度。
不難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往往會造成整堂課的氣氛沉悶。
挖掘深度,在教學中??梢园l現這種現象,提問時老師和學生一問一答,教學氣氛看起來很活躍,但課后如問學生有哪些收獲,學生有時就顯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書上,學生能回答完整;如果書中沒有現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問了。因此,必要時應增加提問的深度,使學生咀嚼有味,才能引發學生創造性的火花。
淺顯的提問,往往使學生收效甚微,只起到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必要之時增加點深度使學生咀之有勁,品之有味,能夠領略更奧妙的知識殿堂,有時還會引起創造性的火花。
(九)強化重點。
現行語文教材深入淺出,可讀性很強。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地提問,學生就會感到索然無味。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文本特征,有重點的設計問題,或設計問題反映重點。避免所提的問題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題曲問,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求知的熱情。提的問題,經過學生的思考和教師的點撥,學生便能幡然頓悟,從而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
學生在掌握了課本知識后,對重點需要進行鞏固,而重復提問又容易引起學生疲勞與反感,成為無效提問。因此,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設計問題,反映重點。比如學習《長征》一文后,可以設計問題:在本文的古詩詞語中,你知道哪些詞語在語境中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你還知道歷史上紅軍的哪些感人的故事?長征中的紅軍精神對你有哪些影響?等等。這些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提問,可以讓學生想得更深,想得更廣,也容易激起學生的思考和回答積極性。
(十)“節外生枝”
“節外生枝”教語文,也就是在研究文本的基礎上,促成課堂生活與課外生活知識的鏈接,策動各種教學形式與活動形式再生成,在這樣的情境中產生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探究精神?!肮潯本褪钦n內知識,“枝”就是在聯系課內知識基礎上拓展開來的其他知識與問題。通過“節外生枝”體現語文的綜合性、實踐性特征,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最大程度地開掘出語文課程豐富的資源??梢詮睦m寫情節、比較主題、評說思想、學科滲透、聯系生活。等角度設計拓展的問題。
課堂提問,既要講究科學性,又要講究藝術性。好的提問,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在語言王國里遨游;好的提問,需要我們教師要做有心人,問題要設在重點處、關鍵處,疑難處,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每一根神經,就能極大地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小學是教育的基礎性階段,該階段的學生大都年齡小、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教會小學生能夠掌握最基本的拼音、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寫話等。
1.2時代背景。
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課堂的有效性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在國外有效教學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上半葉的教學科學化運動,而發展至今學者普遍認為教育亦是科學,有方法可求,所以不少教育工作者都開始關注課堂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方式來研究教學問題。國內關于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課堂的有效性這塊的研究也隨著時間的演變而愈漸活躍,例如崔允教授的研究成果《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而當研究成為教育界內的趨勢,新課程改革也大受其影響,要求讓學生學習能產生實質性的變化,強調實際性的作用,提倡一種自主、探索與合作的新型學習方式??茖W是第一生產力,而科學含量的提高則依賴教育,此外教育可以塑造人格,完善人的發展,所以課堂的有效性研究是極為必要的。
2.1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
筆者根據自身實踐經驗發現,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中,傳統觀念還是占據主導地位,不少教師依然以自我為中心,強調自身的`中心地位,這就與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求相悖,他們采用的諸如填鴨式、灌輸式及題海戰術都不合時宜。
2.2有效性貫徹力度還不夠。
課堂是教育的主要陣地,所以教師應該把握好在課堂的實踐,充分加以利用。關于課堂教育的有效性,個人認為貫徹力度還是遠遠不夠。眾所周知,我國的發展存在南北差異,經濟發達的地區,教育理念的更新速度快,硬件設施好,可以為課堂有效性提供較好的環境與保障。而落后地區則各方面都相較落后。小組學習的方式可以有效貫徹合作、探索,讓學生自主學習,尋求學習的快樂,經濟條件好的教育機構可以很好落實,而落后地區則只能維持較短時間,很快就又變回原樣。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在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的具體要求是對傳統思想教育、生命意識、文化繼承、興趣激發以及習慣的培養等。從理論上來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實現體現了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最基礎規律,體現了學生綜合素質在語文教學課程中的密切聯系,也體現了時代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性、發展性和創新性的整體培養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運用祖國文字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陶冶自己的情操,從而豐富自己的思想,加深自己對身邊事物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懷得到一定的釋放,最后擁有無限的正能量。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有政治教學突出、道德說教明顯、情感灌輸太多、價值引導不正確。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現代教育環境的影響、教師本身的素質問題、教師的價值觀的問題,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本身的特點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本身的特點有兩方面,即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只是體驗性的目標,且實現這一目標的周期較長。
1.摒棄教育功利,完成教學理念的多元化。
(1)了解知識的內涵,關注情感的體驗。語文教學讓學生和家長了解到知識不僅可以改變命運,還在無形中豐富了我們的情感和對世界的認知以及對自身思想的熏陶。因此,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在社會現實中得到了體現,也告誡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不能只專注于學生的成績、考核和升學率,而應該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幫助他們追求全面發展和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2)明確情感周期,完善人生追求。家長和老師的攀比心理促使學生按照家長和老師的安排在機械性地學習。這導致很多學生思想過于偏激和內向,扭曲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目標。
2.關注情感發展特點,展開針對性的教學。
(1)將語言形式與學生的情感相結合。將學生的情感與語言文字相結合來完成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培養。在文字中傳達的情感可以感染學生自己的情感,進而發掘到自己的情感所在。如古代詩詞描述的美景有時需要學生自己去想象,擴大想象空間。學生還可以自己利用文學著作中的經典語句,以作為對自己情感的釋放或鼓勵。(2)關注學生意志在學習中的作用。語文課堂教育40分鐘,學生能否有效地利用課堂時間掌握自己該學的內容,教師能否合理地引導學生運用課堂時間,主要在于對學生意志力的培養。
3.正視課堂中的價值沖突,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
現代信息時代的沖擊使學生的活動范圍逐漸擴大。課本教學模式引起了學生的質疑,因此需要教師在課堂時間進行正確引導。課本中西門豹人物的塑造,有的學生認為西門豹機智勇猛,有的認為西門豹除暴安良。當然,教師給予了肯定。然而有的學生認為西門豹殘忍冷血,老師也給予了肯定,因為西門豹處理問題的手段是過于殘忍了。充分說明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不可替代性。
4.重視教師的情意發展,提高教師的情意教學水平。
(1)通過培訓機構提高情意教學水平。教師培訓機構作為在職教師的主要研修機構,更應該關注教育動態,關注一線教師的情意教學水平,通過組織講座授課、網絡培訓、聽課指導等各種途徑,使教師懂得關注學生的情意水平,掌握實現情感目標的教學方法。(2)通過教師自身的情感建設潛移默化。魯迅《秋夜》里的“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小學生是難以體會的,然而教師如能引導學生體會魯迅當時的心理和情感,就會使學生想到一些有趣的場景,從而發散自己的思維。如此,“無聊”的文字便會注入學生心里。
作者:呂銀單位:甘肅省金塔縣航天小學。
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于“教學參考書”,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復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方面,我作了如下歸納。
一、設計好教學環節。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節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序。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字,做到以問促讀、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范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著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的深度,著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系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展處以及內容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不錯的課。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有太多的不如意。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錯,不成熟,令我汗顏。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有人說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這樣學生就會從中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課堂也將不再空乏,學生也將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
三、
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以課堂學習為核心,主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通過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章傳發。
語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么,現將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并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于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松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科目。學習語文知識,對于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以及未來學習中的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如今的教學中,小學語文存在著一些教學上的問題,比如,教學仍然以教師為全部的中心,學生仍然只能在課堂中進行記錄一類的學習工作。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學生是無法真正形成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的。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教師,筆者從自身的教學經驗出發來探討一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性改革的方法。
小學語文的創新性教學,并不是一種無中生有的教學方式,而是在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基礎之上,結合現代的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更全面更細致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如今的社會發展十分迅速,學生對于新的信息的接受能力又十分強,在信息大潮的刺激之下,學生已經不能滿足于傳統的教學形式了。
我們今天討論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創新性改革,并不是要全面否定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要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找到一些,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差學習效率低的問題。通過對于這些問題的分析,我們才能夠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課堂仍然以教師為中心。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是一個課堂的核心,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基本模型就是教師獎學生記,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很少有自主思考和表達意見的權利與空間。而學生在小學時期正處在一個思維極度活躍發展十分迅速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如果教師的教學抑制了學生的思考,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如果學生頭腦中所有的內容全都來自于直接照搬教師的講解,那么學生將喪失自主思考的能力,當學生面臨更難更復雜的問題時,就很難通過自身的思考進行問題的解決。這就導致了學生很難成為一個在思想和知識上獨立的人。
(二)課堂互動性較差。上文說到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一個發展的活躍期,在這一時期學生是很難保持長時間專注于某一件事情的思考的,一旦學生的注意力開始出現偏差,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傳統的課堂中,學生被要求長時間的專注于教師的講解。然而,受學生客觀因素的限制,很多學生雖然身體還坐在課堂中,思想早已經渙散。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是沒有機會與他人進行交流的,然而與他人進行交流也是一種提高學習效率,擴充學習思路非常重要的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如果缺失了這樣的學習方式和內容,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在知識的掌握上存在著偏差和漏洞,對于學生的學習是不利的。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學生的獨立思考性以及與他人的溝通能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限制。那么今天我們來討論小學語文課堂的創新性策略,就是要在解決這樣問題的基礎之上,讓學生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法。
(一)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在現代的教學理念中,學生才是課堂教學中的中心。教師的所有教學行為應該圍繞著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知識水平來進行。在我們主張的創新性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將學習的任務布置給學生,將學習的思路教授給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去思考和理解所學到的知識。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在學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給予學生點評和梳理。比如在講解《憫農》這首詩時,教師應該先給學生布置學習的任務:讓學生去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這首詩的寫作手法,以及這首詩想要表達的含義。學生通過自己的預習以及在課堂上的聽講,最終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教師根據學生對于這些問題的思考,最終給出點評,這樣學生能夠對自己的思考結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未來的學習中就能夠知道如何正確地去思考知識。
(二)增強課堂互動。今天我們說到的課堂互動不僅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還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雖然我們在上文中說道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但是這并不代表教師就要被從課堂中剝離出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積極的參與到學生對于知識的思考和互動中去。比如在講解《烏鴉喝水》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分組。每一組內有學生去收集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有學生負責去整理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有學生負責去思考這篇文章的寫作意圖。最終學生在課堂中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將這些內容進行匯總,這樣每一個人都發揮了自己在合作學習和課堂互動中的價值,也讓整體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提高。最后,教師可以針對每一組的討論狀況和學習成果進行點評,并對于學生沒有說到的部分進行補充。對于學生說的好的部分進行表揚。
在這樣的課堂互動的環境之中,整體的課堂氛圍會變得更加活躍,我們語文的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會得到根本的提高。在我們今天的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之所以要不斷地對教學進行創新性的改革,就是為了讓我們的教學可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可以讓學生接受到最新最好最有質量的教育,讓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可以更好地應用知識,面對現代社會的挑戰。
[1]元好問。語文課堂多樣性教學的研究[j].教學研究。20xx.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30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