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撰寫心得體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整理思緒,還可以提升我們的溝通和表達能力。了解心得體會的要求和要點,是寫作過程中的關鍵。以下是我為大家準備的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和幫助。這些范文涵蓋了各個領域和主題,供大家參考。每一篇都是作者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思考,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啟示,引發更多的思考和討論。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自主學習。通過校本課程“高效學習技能”和其它有效途徑及措施,使全體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望,充滿學習激情,掌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2、自我教育。通過學生參與設計并自主組織系列“主題班會”,自主參與組織藝術節、科技節、讀書節等活動,特別是自主組織“班級自我管理競賽”活動,實現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自我教育和全面發展。
3、自覺發展。在學生自我教育達到一定水平的基礎上,通過自主開展人生理想規劃與追求、生涯設計與實踐的系列活動(如成年儀式),引導學生走上人生自覺發展的道路。這是學生自我教育的高級階段。
4、教學創新。通過實施“大課堂導學用合一”學案導學的教學策略,大力精簡和優化教學內容,強化教學評價的矯正與改進功能,大幅度提高教與學的效率,為教學改革探索出一條真正實現增效減負的成功之路。同時,逐步打造出經得起推敲和檢驗的高效課堂,總結形成具有修文中學特色的“導學用合一”各學科教學范式。
二、核心理念。
1、好奇與求知是人的本能,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只要教學方法得當,所有學生都能獲得學業成功。沒有學不好的學生,也沒有不會教的老師。
2、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陶行知語)。課堂教學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讓每個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師永恒的追求。教是為了不教。
3、人的生理、心理個性差異,決定了其學習方式的差異。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發現和研究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個性差異,探索適應每個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學方法,從要求學適應教轉變為教適應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教師應向學生充分展現所教學科的獨特魅力,采取多種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其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親其師,信其道。
5、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夠繼續教育自己。(杜威)。
6、賦有良好素質的教師,總是年復一年地大力精簡教材,最后達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這才是真正的教師(第斯多惠)。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要載體,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集中展現。素質教育的重心應該并且只有落腳在課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質教育,才不是課外活動式的點綴。以“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自覺發展,教學創新”為核心理念的“三自一新”改革就是真正的在課堂上落實的素質教育,目的就是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和展示交流能力?;顒右詠?,大部分學生都切實感受到了小組合作正扎實推進,自我管理已蔚然成風,自主學習成效明顯,班級呈現均衡化發展的良好態勢。
以檢查反饋,點撥提升,記憶訓練,當堂檢測為框架的課堂模式,改變了過去教師在課堂上喋喋不休地包辦代替,教師講得累,學生學得苦的局面;改變了過去對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再次甚至多次講解而造成的課堂時間的浪費的情況;改變了過去學生解題不規范,語言表達缺乏邏輯思維混亂的現象;改變了過去教師需要一邊上課一邊維持紀律的尷尬境地;改變了過去教師提問時學生低頭不語和無人應答的問題;改變了過去把小組討論只當做公開課時的點綴和花樣的應付心里;總之,這一系列的改變,其實質就是改變了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老師們的工作狀態,既解放了學生更解放了老師。
任何改革都會帶來陣痛和困惑。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有下列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1)學案多,作業量大。部分學生忙于應付老師對學案的檢查,缺少獨立思考,鉆研探究。少數學生只停留在學案上的空填上了,檢查時不會挨批,展示時能抄寫到黑板上,僅此而已。根據學科和課時安排嚴格控制學案數量和學案上的題目數量,要確保學生學習數學和英語的時間,要確保學生查缺補漏的時間,盡量減少純復制式的學案。
(2)檢查反饋訓練展示,有機械化和簡單化傾向。個別課堂上把檢查反饋和訓練展示的環節變成了比著學案念、比著學案抄,成了另外一種時間的浪費。一是要做好課件,新授課時重點檢查原理和概念的來龍去脈,也就是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復習課時通過簡單題目的形式進行梳理和檢查;二是要課堂不能等同于學案,學案只是一種載體,課堂是學案的整合和提升。學案相對課堂來說,只是個半成品,要把學案上冷冰冰的題目變成學生在課堂上的收獲和喜悅。課堂要有學案上沒有的新意。
(3)新授知識的鞏固訓練不夠到位。某些時候,某些學科如英語,前一天晚自習是預習,第二天課堂是學習,當天晚自習又要預習新學案,由于高中英語的知識難度相比初中大的多,沒有鞏固訓練是不行的,特別是我們學校的學生。重點難點知識,要放慢進度,要讓大部分學生跟得上,特別是新授課。
(4)點撥提升過于抽象,不夠形象直觀。某些時候,老師點撥的很精彩,但是學生聽起來很迷茫。點撥過高了,學生聽不明白,點撥過低了,學生沒有興趣。方法還是要從題目中來,到題目中去。
(5)完全忽略情景導入。其他學科個別知識的引入,在新授課上,應該還是要有一個情景,通過問題串的形式,把知識完整的呈現出來,不要簡單的機械的變成高三式的復習課。編寫學案時,要設計好學習活動,小步子,低臺階的原則還是要堅持的。對于新授課學案的編寫,要突出導,而不僅僅是練。
雖然,在實踐過程中有各種困惑,但是,要知道這是改革的必然經歷,三自一新的路是對的,這是不容置疑的,我們大家應該對改革有著充足的信心,而不是觀望。要迎難而上,想盡辦法解決出現的問題和困惑,倒退修文中學永遠沒有出路。從來沒有一種現成的經驗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幻想一把鑰匙能開所有的鎖是不科學的。學科與學科不同,課型與課型不同,內容與內容不同,教師與教師不同,學生與學生不同,就決定了我們的課堂不能簡單化,機械化,三自一新課堂只提供基本的`框架和方向,這是一片大有作為的天地,等待著每一位教師去開發、去實現,在三自一新的指導下實現我們的課堂理想,讓學生得到快樂和成長。讓學生得到認識的快樂和得到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克服困難的快樂,這是教師的天職。只要路是對的,就不要怕路有多難,路有多遠,只希望我們越來越好。
今天,有幸聆聽了兩位老師的說課和教改理念,深受觸動。從上學期開始,我校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課)教改活動。下面談談我在課改教學中的一些措施、方法以及我個人一些粗淺的看法。
第一,創造性地運用教材,為學生自主創新創設條件。
在教學前,教師深入地鉆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實質的基礎上,能創造性的設計教學,彌補教材的某些不足,改變傳統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通過精心備課,設計出適合學生學習方式的教案。
第二,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三,讓學生在生動的實踐活動中探索創新。
活動是學生學習乃至培養創新意識的最根本途徑,我們大膽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依據“思維從動作開始”的規律,為學生創設一個活動、探究、思考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面對同一難題,有的學生采取獨立探索的方式,有的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最終都很好的解決了問題,可見學生依據自己的能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完全可以達到很好效果。
課改過程中,我深深地會到課堂教學改革會讓教師輕松,讓學生快樂;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出新的生命。教師將與課堂教學改革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結合自身與學生的實際,把握(課)教改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率。相信我會在課程變革理念的指導下,激發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并且相信自己也會不斷成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努力貫徹課堂變革的理念,不斷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新。
最近幾天,新聞媒體最關注的有這樣兩件事,一件事是東海防空識別區,另一件事是pisa成績的公布。pisa成績的公布引起了媒體的很大關注,我已經看到了很多國家對此的評論。我認為,世界各國對pisa成績的關注,體現了教育國際交流。所謂教育國際交流,不僅是中國要了解其他國家,其他國家也非常關注中國。因此,讓中國了解世界教育,讓世界了解中國教育,這就是教育的國際化。
一、前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提出,要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教育國際化的實質是什么?我認為,就是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教育資源在國際間進行配置,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世界各國教育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斷提高,各國在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教育內容的選擇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僅要滿足來自本國、本地的要求,而且要適應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新形勢。因此,歸根結底,教育國際化就是用國際視野來把握和發展教育。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我們面臨著許多挑戰——人與自然之間有生態危機,人與社會之間有人文危機,人與人之間有道德危機,人與自己之間有心理危機,國家與國家之間有安全危機,文化與文化之間有價值觀危機,經濟與經濟之間有金融危機,這些危機都在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我們又生活在充滿機遇的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20世紀末,人類將跨入新世紀的門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聯邦商務部就共同資助了一項研究計劃,目的是要弄清楚在21世紀哪些科學技術會引領人類的發展。70多位一流的科學家在研究之后,提交了一份480頁的研究報告《聚合四大科技,提高人類能力》。報告認為,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信息技術(informationaltechnology)、認知科學(cognitivescience)這四大科技的聚合(nbic)會引領人類社會在21世紀的發展。機器人就是聚合科技的產物。日本提出,要在20xx年前,使機器人能夠達到考上東京大學的水平。這種新興科技的興起,的確給我們帶來了發展的機遇。聚合科技會產生怎樣的效果?這個效果可能會使人類物種發生第四次改變。第一次改變是人類走出森林;第二次改變是對火的使用,人類可以吸收更多的蛋白質,有助于人腦的發育;第三次改變是文字的出現和文化的傳承;第四次改變可能就會是聚合科技帶來的,也許會出現人工造人,這就是很大的改變。
第一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電氣時代”,種種跡象表明,以聚合科技為基礎,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展開。第三次工業革命會引起整個業態的變化,大規模生產有可能會轉向大規模定制,產業組織的網絡化,知識型員工將成為核心競爭資源。產業革命也正在興起,主席在視察中關村之后在講話中說,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我們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研究教育問題的。教育是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的最銳利的武器,公平與質量是全球教育事業共同的、永恒的主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認為,教育只有培養出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才可能使人類真正得到可持續發展。
20xx年10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啟動了“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有10個國家參與了此次倡議行動,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主席專門發了賀信,全力支持這項行動。倡議包含三部分內容:第一,不論其性別、背景或處境,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第二,必須提高學習質量,通過更好的科技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年輕一代適應當今就業市場的需求;第三,教育應充分發揮其培育為人之道的核心作用,培養全球公民意識,幫助人們構建更公平、和諧和包容的社會。
二、當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動向。
(一)全球教育聚焦于質量公平。
現在,公平與質量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合。因為原來“公平”主要指的是有上學的機會,“質量”指的是上好學;現在除了非洲一些地區之外,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上學機會問題都已基本得到解決,而上好學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因此,質量公平問題現在被提上了日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增加入學機會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未帶來教育質量和教育針對性的提高,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正面臨教育質量危機,而大部分發達國家也沒能為所有學習者提供有質量的教育。
世界銀行“20xx年教育戰略”提出,為應對全球教育面臨的挑戰,未來教育的目標應從促進“全民教育”轉變為促進“全民學習”?!叭駥W習”目標的提出是在獲得入學機會的基礎上更強調受教育的結果,有利于在促進教育機會公平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教育結果的公平。經合組織于20xx年舉辦了教育論壇,并在論壇上得出了這樣一個研究結論——當前,來自貧困家庭的年輕人在高等教育領域的代表嚴重不足,那些不能在義務教育階段減輕社會經濟背景對學生成績影響的國家,也不可能在高等教育階段解決這一問題。經合組織對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學校成績表現進行評比,并將其列入學生公平就學的分析數據。這一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鑒,不單純看均衡水平,也不單純看發展水平,而是將均衡與發展放在一起進行評估,即將公平性與成績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公平性與學校成績兩方面表現俱佳的排名前十位的是中國上海、中國香港、芬蘭、韓國、加拿大、日本、冰島、愛沙尼亞、荷蘭、挪威;公平性高,但學校成績表現較差的是俄羅斯、西班牙、克羅地亞和捷克等國;公平性和學校成績表現兩方面都不好的是保加利亞、土耳其、吉爾吉斯斯坦等國;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則是學校成績表現高于平均水平,但就學公平性低于平均水平。
日本近些年來非常關注教育質量并為此采取了諸多措施。這是因為日本在pisa評估中的成績有所下降,日本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十幾年前推行的“寬松教育”致使日本學生學習質量下降。因此,日本現在開始增加課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難度,特別是數學與科學的難度。這樣一來,日本教科書的厚度也就增加了。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了對初中全科及高中部分科目的最新教科書的檢測結果,各學科教科書合計平均頁數為5485頁,比20xx學年度增加了1078頁。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為理化科目(增加45%)以及數學科目(增加33%)。
20xx年7月,英國副首相尼克·克萊格以及學校大臣大衛·勞斯發布了磋商計劃。該計劃旨在改革小學承擔責任的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因此,學校需要提升基本標準。尼克·克萊格表示:“所有的證據都表明,如果輸在了起跑線上,后面也將會落后?!?/p>
20xx年2月1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了美國國情咨文演講?!艾F在,為了擴大我們的中產階層,我們的公民必須接受教育和當今從事工作所必備的技能培訓。同時我們也要確保,在美國的每一個人只要辛勤肯干,就能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眾W巴馬發表的國情咨文在教育方面主要談了三個問題,一是加大學前教育投入;二是加強高中教育的技能培訓;三是對貧困大學生給予資助。
韓國現任總統樸槿惠于20xx年2月25日就職,于5月底就出臺了《快樂學習·逐夢成長》的新教育政策。他們認為,只有小班化才能提高教育質量。20xx年,韓國小學每班平均20.3名學生,20xx年將減至15.9名。新政策還提出改變教科書,教科書編寫應該以學生的能力、興趣為核心考量,讓學生愛不釋手,使學生能自我閱讀學習,不必另找參考書或私人補習。
(二)提高教育質量的潮流指向。
1.以學生為中心。
現在,教育開始由以課程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一是學生的全員化發展,即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實際上,我認為對于教育公平最好的解讀就是每個學生都是重要的。二是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忽視學生的不同需求和特點。三是學校的多樣化發展,學校的多樣化發展歸根結底是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服務的。
日前,美國聯邦教育部邀請學生代表,共同討論美國教育改革問題。聯邦教育部長鄧肯說:“如果我們不傾聽學生的聲音,我們的教育將難以進步?!?/p>
俄羅斯正在進行高中課程改革。俄聯邦教育與科學部部長安德烈·富爾先科宣布,新的聯邦高中教育標準草案規定,學生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來選擇不同的科目,而且還可以自行選擇不同水平的課程。這給了學生更多的自由。
韓國的《快樂學習·逐夢成長》提出,初中三年期間,指定某一學期不舉行任何考試,讓學生在沒有考試、沒有成績評價壓力的情況下,借由學校所舉辦的各項活動,充分嘗試自己的職業性向。韓國首爾市教育廳宣布,將從20xx年6月開始,定期對全市中小學生的快樂指數開展調查。調查內容分四大領域:對學校生活的滿意度、對家庭生活的滿意度、對自己的滿意度、綜合滿意度。
在法國,于20xx年秋季升入高一的學生已經在按照改革后的“新高中”的學業組織模式接受法國的高中教育?!靶赂咧小庇眯碌摹疤剿髡n程”取代“定向課程”,對所有學生進行“個性化陪護”,為困難學生開辦“學業水平補習班”,學生可以更換“學業道路”,所有學生都可以享受個別輔導。另外,普通高中的學生可以轉到職業學校學習,職業學校的學生也可以轉到普通高中學習,這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權。
2.以價值觀為導向。
不只是中國,很多國家的教育都出現了從以能力為導向向以價值觀為導向的轉變。價值觀主要包括,一是正確對待自己,二是正確對待別人,三是正確對待社會、國家和世界。
韓國提出,學校教學要將更多品德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學之中,培養學生重要的價值觀與態度,如同理心與同情心、誠實、責任心等。
新加坡的教育導向一直隨著時代的要求而不斷變化:從1959年起的生存導向,到1979年以后的效率導向,再到1997年以后的能力導向。20xx年9月22日,新加坡教育部長王瑞杰提出,讓教育系統變得更加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關注全面教育,更加強調學生的價值觀和品格發展。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學生中心、價值觀導向的教育”。
法國政府近日公布了《共和國學校重建導向與規劃法》。該法旨在建立公正的、嚴格要求的、富有包容精神的學校,使教師在新的德育和公民教育的框架下,在各級各類教育中貫徹共和國的價值觀,教會學生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新西蘭教育部頒布了20xx年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必須將基礎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學校各門課程的教學當中?;A價值觀教育計劃明確指出,新西蘭的學校應教育學生具有以下8種價值觀,分別是:追求卓越、創新與好奇、多樣化、尊重他人、公正、團結合作、關心環境、誠實正直。
3.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的培養重點在于,一是以問題為中心的探究式學習,二是實踐式學習,三是合作式學習。
哈佛大學“為理解而教”的課程就是把各種知識綜合在一起,以問題為中心,并將問題的解決作為關鍵。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觀發生了改變,過去的學習主要是為了解答問題,而現在的學習則是為了解決問題。過去,“理解”就是學生聽懂了老師講的知識;現在,“理解”則是學生在聽懂的基礎上,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盀槔斫舛獭钡恼n程還體現了教學觀的改變,即從教學是知識的傳授改變為教學是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然后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是學生的自我超越,是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認識,是一種人文精神的培養。再有就是教學模式的改變,使學生從“被教”轉向自主學習。曾有一位英國牛津大學的教授來中國參加一所中學的畢業典禮,他在講話時表示,與英國學生相比,中國學生要勤奮得多,考試成績也好得多,但是,英國學生是自己在學習,而中國學生則是“被教”。
去年,學習型組織的倡導者彼得·圣吉來中國,他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嬰兒學走路,是在跌倒、爬起、再跌到、再爬起的過程中學會的。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就像嬰兒學走路一樣,要有一個想錯、再想、再想錯、再想的過程。學生的每一個錯誤都意味著他在成長,教師要有“祝賀失敗”的修養。彼得·圣吉的意思是要關注學生的錯誤,尊重學生的錯誤,學生犯錯誤恰恰意味著他在成長。就像嬰兒摔倒了家長不要抱,因為他只有摔倒了爬起來,再摔倒了再爬起來,才能最終學會走路。
20xx年8月,新加坡教育部長王瑞杰描述了新加坡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他強調,面對科技和經濟形勢的改變,下一代不但要擁有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技能,還要懂得創造新的知識,并以創新的手法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于20xx年首次選定筑波大學、埼玉大學、千葉大學、京都大學、岡山大學5所國立大學作為“未來科學家培養講座”開辦校,為擅長數理化的小學至高中的學生講授大學課程,并提供機會讓他們親手做實驗。
印度在中學所有學科的課堂教學中進行“高級思維技能”(hots)培養?!案呒壦季S技能”包括理解技能和批判性思維。引入高級技能,旨在拓寬學生視野。強調以應用為基礎的問題的解決,反對機械學習,使學生能夠建構知識,并能在真實的情境中應用所學知識。
以色列教育部門在中學實施“優秀20xx計劃”。該計劃的宗旨是樹立學生的創新觀念,使學生具有數學的、技術的、經濟的綜合思維能力,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
4.信息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許是教育領域在21世紀最重大的變革。美國聯邦教育部長鄧肯在20xx年9月重復提出了著名的“喬布斯之問”——為什么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的投入很大,卻沒有產生像在生產和流通領域那樣的效果呢?信息技術應用于物流,物流的整個業態發生了改變;信息技術應用于商業領域,網購就對于實體商場產生很大的沖擊;信息技術應用于國防領域,戰爭形態發生了改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卻沒有產生太大的改變。為什么會這樣呢?鄧肯認為,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并沒有使教育產生結構性的改變。信息技術不應僅僅是一個工具,它要改變整個教學模式,甚至是學校形態。
《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xx基礎教育版》由美國新媒體聯盟、學校網絡聯合會和國際教育技術聯合會合作完成。報告指出,在近期發展階段(即未來12個月內),“云計算”和“移動學習”這兩種既有聯系又各具特色的技術將進入主流應用。云計算能夠使資源大量存儲、提取、交互,而且不需要每所學校都建立資源庫。移動學習可以說是學習工具最重要的變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在中期發展階段(即未來2至3年內),“學習分析”和“開放內容”將引起基礎教育領域日益濃厚的興趣,預期將會在20%以上的教育機構得到應用。學習分析能夠及時掌握群體和個體的動態,從而為個性化學習提供技術支持。對于開放內容,我們現在已有嘗試,即搭建平臺進行遠程教育和互動。開放內容最重要的是價值觀的轉變,從資源的獨享轉向資源的共享。在遠期發展階段(即未來4至5年內),“3d打印”與“虛擬和遠程實驗室”將獲得廣泛應用。社會對這兩種技術更深層次的興趣和投資是明確的方向標,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報告認為,最大的挑戰就是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人們通常習慣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對不熟悉的事物容易產生抵制情緒,并找出種種理由反對它。例如,ipad會影響學生視力與人際交往能力等。我認為,雖然這些問題確實都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中可能會出現的,但都可以在實踐當中逐步解決。因此,要加強教師的專業發展。傳統的教育實踐限制了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新的教育模式也正在給傳統學校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前的技術和實踐并不能為個性化學習需求提供充分的支持,我們尚未找到應用數字化媒體開展形成性評價的方法。
經合組織公布了對15歲學生的“數字化閱讀技能”(digitalliteracy)調查結果。這篇題為《pisa20xx年結果:在線學生》的報告旨在測試15歲學生在互聯網上尋找信息、解讀信息、理解及評估電腦圖表等方面的能力。來自16個經合組織成員國以及3個非成員經濟體(哥倫比亞、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學生參加了測試。結果顯示,韓國15歲學生在使用計算機和網絡進行學習方面名列第一,接下來依次是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香港和冰島。
韓國國民中學英語、科學、社會三科將使用電子教科書,使學生得以主動、積極、認真地學習,而且此舉有助于提升學生自學與日常生活所需的核心能力。
日本通訊部已于20xx年10月在日本的小學啟動電子課本試用計劃。參與試用計劃的小學生每人擁有一臺平板電腦,同時,教室中還安裝了互動式黑板。這項試用計劃的目標是,到20xx年,日本全國的中小學生每人都配備一臺電子課本。如果成功的話,這將為日本的中小學教育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革新。
法國《共和國學校重建導向與規劃法》特別提出,使教師、學生和家長能夠輕松地在網絡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資源和軟件,學生可以真正地掌握多媒體,具備未來公民必備的能力,同時促進學校教育走進數字化時代。20xx年的新學期,法國的學校提供了11項必要的數字化服務。
印度于20xx年11月發布了一款名為aakash2的7英寸平板電腦,出售給學生的政府補貼價僅為1130盧比(約合20美元),號稱全球最便宜的平板電腦。目前,印度已有250所高校的1.5萬名教師接受了將該款平板電腦應用于教育的培訓。
中國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并不算晚,但如果我們現在不關注世界的態勢,就很可能還停留在傳統的“智慧教室”和“校校通”階段。
5.教育質量的評估。
教育質量的評估是提高教育質量必須要關注的問題,評估的關注點主要在于評估標準、評估體系與評估政策。
經合組織發布了一篇題為《為促進更好學習:評價與評估的國際視角》的報告。該報告稱,全球教育系統正將對教師和學??冃У脑u估作為幫助學生更好學習以及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推動力。報告還指出,經合組織各成員國在“學校是否和如何測試成績”這兩個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芬蘭很多人現在不贊成參加pisa評估,他們認為pisa并沒有多大的意義,不管pisa評估結果如何,他們都認為芬蘭教育是很好的。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國家,如法國、日本,他們對于pisa的結果特別關注,有的國家的教育部長甚至就是因為pisa評估成績不好而被撤職。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各國對于評估的看法和態度并不完全一樣。
美國《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主要依靠單一的測試手段來給學生和學校評級,強調結果評價,而忽略了體現學生和學校發展進步的過程性評價。奧巴馬上臺后則采取了更加全面客觀的測試方式。聯邦政府已投資3.5億美元支持各州創立更加復雜綜合的評估體系,這個評估體系不僅用于發現問題,而且用于為教師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以幫助他們改善教學,提高學生學業成就。
自20xx年3月31日開始,英國每所中學都必須公開其在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中每一學科的具體表現,以便家長全面了解學校的教學狀況,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合適的學校。
20xx年,俄羅斯正式開始在全國實行統一的高考制度,逐步把中學畢業考試和高考合二為一。此舉的原因是學生負擔太重,自主招生易造成教育腐敗,考試成本過高又缺乏國家統一標準,教育質量無法保證。該制度備受爭議,很多高等院校都堅持認為應該自主招生。
20xx年4月中下旬,日本進行了例行的全國學力調查,包括學生學力調查、歷年變化分析調查、家長問卷調查、教育委員會問卷調查。調查覆蓋國、公、私立小學六年級、初中三年級的所有學生,著重把握和分析全國所有學校的學力狀況,了解問題的改善狀況,考查小班化教育政策的成果。
在提高教育質量的潮流指向中,以學習為中心反映了教育理念的轉變,以價值觀為導向反映了教育目標的轉變,培養創新精神反映了教育方式的轉變,信息技術的應用反映了教育技術的轉變,教育質量的評估反映了對待教育結果方式的轉變。因此,當代教育的改革動向是全方位的。
(三)關鍵在于教師隊伍建設。
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最終都要體現在課程上,課程是學校教育目標落實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教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啟動《20xx-20xx年教師戰略》。新戰略的重點是支持教師進行高質量學習,因此,新戰略暫被稱作“為了全民教育的高質量教師”。20xx年4月21日至27日的全球教育行動周提出“每個孩子都需要教師”的口號,行動周聚焦于教師在實現教育目標中的關鍵作用,即“沒有教師,學校僅僅是一座建筑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說:“教師是推動教育平等、機會和質量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滿足每一個孩子愿望的關鍵,他們掌握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鑰匙?!?0xx年3月,經合組織發布了一份題為《為21世紀準備教師并培養學校領導》的報告。報告呼吁,越來越多的國家面臨關鍵學科合格教師短缺問題,各國政府迫切需要提高教師行業的吸引力。歐盟提出,隨著時代的快速變化,教師技能需要被重新定義和調整。21世紀教師需要具備的技能比以往更多更復雜。當前教師結構失衡主要表現為教師老齡化、性別失衡及特定專業教師不足。因此,歐盟提出要“重新審視教育”。各會員國對教師政策尤其應該關注以下方面:教師新技能的培養,增加投入,吸引年輕人從事教師職業,加強現有教師培訓。
美國25個州發表聲明,將采取行動更新其教師資格系統,以保證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前具備充分條件,要開發創新性績效評估措施,加快批準教師培養項目的進程,以保證中小學教師的教學能滿足大學和就業的需要。
澳大利亞一半以上的公立學校教師將接受更為嚴格的教師資格評估檢驗,旨在提升公立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對于那些資深的在職教師和新入職的教師,他們雖然在工作經驗上有所差異,但是為了使教師能夠產生危機意識和進取意識,新的評估方案認為應該對這兩類教師采用同等級別的評估標準。
20xx年,以提高全國教育質量為目的,瑞典教育部長與各方就十項教育改革措施達成了共識。這十項措施為:提高教師薪資并實施教師分級,減少教師的行政文書工作,制定教師執照過渡期方案并協助在職教師進修,提高師范教育錄取門檻,提升教學法,設立教師培訓學校,為培訓學校建立評價機制,加強“入職年”(introductionyear)培訓,設立教育研究院。
20xx年3月,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提出了教師教育、教師培養改革的總方向:改變教師教育由大學承擔、教師培養由教委承擔的斷層現狀,構筑教師生涯一體化培養體制,使教師進行深入的專業發展。改革的具體方向是:教師碩士化培養;改革教師資格證制度,創設“一般資格證”“基礎資格證”和“專業資格證”的教師資格證制度。
新加坡為提升教育團隊的整體素質實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為教師和校長制定管理者、教學和教育專家的不同職業發展軌道,只錄取每一批大學生中最優秀的1/3加入教師行列,將現任教師每年的培訓時間增加至100小時,為學校管理人才制定導師制。
于20xx年3月召開的第二屆“國際教師大會”主要研究21世紀的教師與過去有何不同。大會研究了若干項的差異,并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即21世紀的教師必須成為高水平的知識工作者,不斷豐富他們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水平。
三、結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20xx年11月的世界教育創新峰會上講道,“21世紀的教育需要重大創新,這是因為我們的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融合,知識驅動性也越來越強。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必須就教育的目的、內容、出發點及方式開展批判的、持續的交流和對話?!边@個講話有三層意思,一是教育需要重大創新;二是教育創新是全方位的創新;三是各國之間必須展開批判的、持續的交流和對話,這就是教育國際化的意義。核心競爭力理論的創始人普拉哈拉徳提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公式之一就是r=g,即資源來自全球,他說:“所有企業都應從全球多個企業甚至競爭者那里獲取資源,以形成一個全球化的資源系統,這是因為沒有一家企業的經營范圍和規模足以滿足任意一位消費者在任意時刻的需求?!比绻麑⑦@種思想引申到教育領域,那么我們就會得出,所有國家的教育都應從全球多個國家甚至競爭者那里獲取資源,以形成一個廣泛的資源系統,這是因為沒有一個國家的教育資源足以滿足教育事業發展的所有需求。因此,形成多元、靈活的全方位教育資源意識與資源整合能力,是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育國際化水平的重要動因。
世界是一個圓,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圓心,圓心無處不在。教育就是半徑,半徑越長,每個人擁有的世界就越廣闊。推動教育國際化是拉長教育半徑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推動教育國際化就是為了能夠擁有一個更廣闊的教育的世界。
最后,我用劉延東同志的話做一個總結。劉延東同志說,“要從我國優秀傳統教育思想中吸取營養,從基層生動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從人民群眾需求中找準努力方向。同時,要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和視野,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以開放促進教育水平的提升?!?/p>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公報高瞻遠矚,繼往開來,不但承繼了35年來改革開放的歷史邏輯,又有新的視角和立意。尤其是公報上將教育領域的改革,描述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三個“最”完全體現了黨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懷,表明了對民生問題的持續關注,更加明確了教育徹底改革創新的鮮明態度。公報中在教育領域的改革敘述中,首次使用了“綜合改革”的字眼,這實際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疇。這不僅意味著基礎教育、義務教育要強化履行政府的法定義務,還意味著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將向更加注重教育規律,注重創新的模式轉變。
在學習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要緊緊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圍繞“教育改革”主線,自覺參與,積極創新,立足本職,恪盡職守,聯系教學實際,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認識到教育的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必須在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施教,踏踏實實育人,積極參加課程改革,做到求真務實。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充實提高自己。作為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做到文明執教,育人為本。要尊重和關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領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牽系著民族興衰和國家存亡,教育牽系著學生的未來。因此教師平時要克服急躁情緒,從細微處入手,從點滴做起,用賞識的眼光看學生,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對待待優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視他們,注意發現他們的優點,予以表揚,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開啟他們沉重的心扉,給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人,有著對學生無私的愛心,精心營造和優化育人環境,積極為他們的騰飛創造條件。
3.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注重自身師德形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學生一定要充滿愛心,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師最偉大人格魅力的體現。育人不能僅僅憑熱情和干勁,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師的舉止言行,就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作為一名教師,一生要淡泊名利,甘為人梯,把自己畢生精力獻給黨的教育事業。用我們的智慧和能力為年輕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創造一些體驗,多賦予一些憧憬,讓我們的生命在發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中發出光和熱。
4.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學習、勇于創新的教育改革實踐,關注細節、追求和諧的教育價值觀,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在工作崗位上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履職,注重實效。每天備好上好每一節課,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5、緊跟全國課改的新形勢,積極參加課程改革,深入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實踐,在以導學稿為載體的探究式教學改革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鋒者。在工作中認真學習教育改革理論,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線,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天即將到來,讓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時代的曙光吧!
1、教育,民生之本,強國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籬,提振信心。
出處 FANweN.chaZIDIaN.cOM
新的改革舉措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制約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系統規劃、統籌兼顧,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頭”,讓進入“深水區”的教育改革扎實穩步推進。
2、讓大學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后的重點和難點。能否審慎、科學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課程設置改革、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事關社會的穩定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乎千家萬戶與民族未來。
9月,開學之初,十多年從未走出過家鄉的王成韜來到了清華大學,成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韜來自淳樸而閉塞的中緬邊境小城云南騰沖,能夠進入清華大學,正是得益于“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改革舉措。與他一樣,全國還有832個貧困縣的3萬名學子,圓了大學夢。將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農家子弟,正是十八大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
與此同時,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識教育與創業教育、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也都是十八大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熱詞”。
各地改革舉措百花齊放,江蘇省構建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銜接貫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浙江省擴大“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學校和專業,山東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體系的銜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無論是基礎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人才培養朝向“個性化”、“多樣化”邁進,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逐漸搭建。
3、依法治校,推進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
辦學體制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8月12日至23日,一則消息引發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6所高校章程核準稿公開征求意見。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是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全國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已然從積極推進高校章程建設開始。
制約民辦教育發展的學校法人屬性、產權歸屬等突出問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我國積極創辦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大學和項目;完善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機制,安徽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完善農民工子女就學體制機制三項基礎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2018年6月,《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出臺,通過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綠色評價”體系。無疑,這是一次“倒逼”性質的改革,通過評價方式的變革,從根本上扭轉評學生看分數、評學??瓷龑W率的傾向,踐行素質教育和為學生“減負”將真正成為可能。共識的凝聚、制度體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區”里挺得住,走得穩。
4、從嚴治師,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教師的師德、教學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教育事業的成敗。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教師資格認定制度的完善、教師培訓制度的深化始終是教師隊伍改革的主旋律。十八大以來,從嚴治師,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成為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年來,《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先后制定,“以德為先”旗幟鮮明,“一票否決”措施嚴厲,對師德的強調和評價成為教師隊伍建設與改革的新亮點。
與此同時,各地基于實際情況出臺相關政策和規定,一些長期制約教師隊伍建設的難題開始得到解決:山東對中學教師培養實行“大類招生、二次選拔、分段培養”模式,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實行全科綜合培養;浙江建立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制度,把師德作為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標準的基本條件;建立教師培訓長效機制,陜西建立教師培訓檔案制度;河北建立“個人申請—學校推薦—縣級審查—市級統籌—省級備案”的學員遴選程序。
今天,中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十八大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啃下“硬骨頭”的決心。
※※※。
會
會
今天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專題講座,專家精彩的講解,讓我對職業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我先回憶一下專家講解的主要內容。第一,專家主要講解了課程改革思路與實踐,第二是課程體系建設的內容。
教學。
觀。了解了新的職業教育課程設計遵循六大原則:一是以職業活動為導向,而不是以知識系統為導向;二是以能力為目標,而不是以知識為目標;三是以素質為基礎,而不是以應試為基礎;四是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以教師為主體;五是以項目為載體,而不是以邏輯為載體;六是以實訓為手段,設計出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而不是知識、理論、實踐分離的課程設計。
鑒于以上幾點,我覺得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1)。
將課程按照實施的時間劃分為單元。確定每單元課程目標,首先要準確敘述課程的能力目標,然后確定相應的知識目標、情感目標、素質目標等。
(2)。
課程的評價標準和課程所有的活動,必須以學生為主體。
(3)。
各種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程實踐,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
(4)。
設計“能力的實訓過程”,確定演示、實訓、實習、實驗的內容,做好實踐教學的各項準備。整個實訓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專業活動為導向。以學生能力的提高為目標,安排訓練的項目任務,不是僅著眼于具體的拆平和任務。
(5)。
做好有關的知識準備。但首先不是“系統的理論知識”,而應盡可能是“系統的應用知識”,教師應當從使用出發,對原有的知識體系應用的角度進行新的系統的改造。以課程任務的需求為主要依據,確定課程涉及的知識內容。于是,“知識理論夠用為度“就有了實際可行的依據——以課程的項目任務為衡量基準。系統的知識不是不要,而是通常在完成任務之后,歸納。
總結。
出來。
(6)。
涉及課程內容的引入、驅動、示范、歸納、展開、討論、解決、提高、實訓等過程。教師要學會使用行動引導教學法。從直觀實例開始,按照初學者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增加信息量,選擇合適的臺階,小步快進,力爭提高課堂效率。
(7)。
做好板書、演示、展示、示范操作設計和實物準備。同時,在課程的建設中,專業教師應注意一下幾點:
(1)要教“課”,不要“書”?!罢n”的內容是根據畢業生職業崗位要求制定的,“書”的內容是按照知識體系或敘述體系設計的。課程教學必須以課程目標為準,不能以課本為準。
(2)要設計,不要照本宣科。對于課程教學而言,沒有一本是可以照本宣科的,自己寫的課本也不行。因為書寫的邏輯和講課的邏輯是不同的,從課本到課堂需要一個教學設計過程。(3)要應用,不要單純知識。職業教育要求打破單純傳授知識,盲目積累知識的教學方式。突出能力目標就是要讓知識為做事服務。
(4)要能力,不要單純理論。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知識,這是高效學習的必有之路。
(5)要一精多能,不要泛泛應付。教師要有精品意識,要把自己有興趣的課做好、做精。以這個課為中心,逐步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和教學水平。
(6)教無定法。要認定原則,但固執堅守某種具體的模式和方法。課程評價則最終目標是效果,要鼓勵創新。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職業院校改革的核心,是在學校創造企業換進和企業氛圍,以企業理念、企業文化要求師生;以企業理念、企業威化改革課程和教學;以企業理念、企業文化改革學校管理。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鐘長期規劃綱要》所提出的改革目標和前景令人興奮。
針對“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這點,提出本人拙劣的見解:本人認為在現階段,實現教育公平至少需要_年,要改變人們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維甚至更長的時間,中國教育迫切需要前行,但前行的道路充滿荊棘。
存在的問題和相關建議如下:
教育發展不平衡存在于城鄉之間,在城市內部許多中學也存在教學軟、硬件的巨大差異,我覺得先要從城市內部改變和農村改變同時進行比較好。只有這樣,才能從觀念上去改變城市群體對擇校和考取所謂“重點中學”的陳舊思維,同時消除農村教育所謂“跳出龍門”的誤區。具體做法:
(1)學生(包括農民工子女)一律實行就近入學,保證生源的一致性,保證教育的公平性。每個學校升入重點高中的名額應該針對該校學生人數進行分配(即有最低分數線,成績合格的學生由高到低錄取,若名額多,合格的學生少則讓出名額),刺激教師的積極性;但政府部門又要保留一部分進入重點高中的名額,刺激學校之間進行良性競爭。
(2)教師實施城市內部,城鄉之間每三年一次的輪崗制,即教師每三年到一個學校進行教學,良性循環,具體安排由個人意見和上級指示的結合。這種做法可以保證每個學校都能享受到現有的優秀師資力量,并且促進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3)實行輪崗制,必須以按勞分配的分配制度為前提,例如甲教師要到鄉村執教,那么政府部分或學校應該補貼相應的差旅費和通訊費,同時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師資力量的平均化。如有可能,可以考慮城鄉之間的物價差別,教師工資整體部分可以無差異,但可適當地有物價補貼等。
(4)建議義務教育階段不實行晚修制度,主要原因有:一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自理能力較差,大多數學生在校期間不能保證睡眠質量,從而影響發育和智力發展;二是住校、晚修在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學生學習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調控大多數屬于空白;三是晚修及住校使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筋疲力盡,不能給予教師多余的時間完善教學設計,反思教學的有效性,和個人發展的空間指數等。
(5)在我們未能實現高中教育列入義務教育階段時,不能為體現教育的“公平性”犧牲高中教師的正當利益。由于本人屬于這一群體,所以所提建議純屬發牢騷。
教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提高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將新理論、新思維、新學習方法與實踐活動緊密相結合,從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過去老師要學生學的作風,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和學習新知識,通過靈活有趣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網上知識是豐富多彩的,高尖科學技術,在網上隨處可見,相比之下,我覺得我的知識太缺乏,我們要努力去學習,將被動變為主動。在信息時代中,網上資源共享。
網絡環境下教學資源是開放的;知識通過網絡跨越時空,在網絡上學習是沒有時間、空間、權力等等條件所限制,它將世界每個角落的距離拉近,為學習知識提供良好的條件,網絡教學具有開放性;學生根據個人情況選擇自主性和個性化的內容進行學習。
在學習中將原理中的重點、難點、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活動中體現,在實踐中自己結合理論的知識進行分析和設計,從中提高自己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思維,使自己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在有效的學習時間內取得較大收獲。
學習不單學習了書本上基本知識,還體現了團隊精神,自己已從事工作,從工作中我也有所認識,一個企業發展是否良好,企業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勝利和生存發展,與整個公司人員的團隊精神是相關的,個人的力量是單薄,所以通過學習,使自己更加體現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我們的班級進行分組開展活動。通過網絡,進行師生間進教與學交流、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使學習氣氛更加濃厚。
教學方法的改變,在最初時,感到不太適應,總是覺得有缺陷,但當通過自己學習掌握一定知識時,感到非常高興,漸漸地適應過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原本是自己講解的內容設計成問題,讓學生尋找答案,將答案做成電子演講稿,在老師起引導下,學生替老師講解。老師為學生搭一個學習舞臺,為學生提供學習創新機會。同時老師的教案在網頁上可以下載,適合成人教育,避免因工作忙而缺課。同學在學習時遇到難題時,可以將難題發到老師的網站上,通過網頁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班級、小組、個人在網上均建立網頁,通過網頁將多個單元連成一體,將他們的作業和信息放在網頁,老師和學生通過網頁進行教與學,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
網上教學具有挑戰性的教學形式,在將來的國民教育中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體現了教育水平的提高,標準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上教學愈來愈顯示出它的優越性,在未來的教學模式中是最受被教育者歡迎的教育模式。網上教學改變過去老師要學生學習的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向開方性教學模式發展,教學重心由老師教學轉向學生自主學習,在信息時代中,學習資源在網絡上共享,網絡環境下教學資源是開放的;知識跨越時空限制。網絡環境下教學過程具有開放性;學習過程中,老師與學生通過網絡進行相互交流;學生自主選擇地選擇具有個性化的知識學生。
在學習網頁設計的課程中,我學不但學到了網絡操作的知識,如email的創建、網頁空間的申請等等,而且在實踐中學到許多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以及提高了一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上網過程中,了解不少的高尖科技和信息技術。學習資源和理論知識不單局限于課本,在網上的資源無比豐富。
通過網絡教學,學生不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適合成人教育模式,學生都已參加工作,有時候工作與學習發生沖突時,通過網絡,最大限度地解決缺課的問題;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能力、加強團體合作精神;在幾個月的學習中,在網上學習很多計算機的理論知識,并在課堂設計中,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使理論知識更加扎實。在這次教學中收獲不少。
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以“月日教育改革”為代表的一系列變革成果不斷顯現。在此次改革中,我也有著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第一段:關于教育理念的變革。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教育的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此次教育改革強調素質教育,將學科知識與人文素質、實際能力、創新能力等融為一體,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一轉變讓我感到,教育的意義不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成為具有情感、品德、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第二段:關于教學方式的改變。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靠老師上課講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而新的教育改革注重啟發式教育,強調學生的參與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從傳授知識的角色轉變為引導學生的角色,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實踐來理解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能力。
第三段:關于教育評價的轉變。
以往的教育評價主要是看學生能否考出好的成績,考慮的是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應試能力。但是,這種評價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能力和實際水平。而新的教育改革強調綜合評價,除了學科知識外,還要考慮學生的品德、實踐能力以及創造性等多方面的表現。這種評價方式更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和提高。
第四段:關于教育資源的優化。
教育資源的優化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受到公平的教育,政府加大了對教育資助的支持力度,建設了更多的教學設施和配套設施,例如實驗室、圖書館、體育館、電教設備等,讓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接受教育。此外,還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多層次教育資源,例如特色校園、特殊教育、職業教育等,讓教育資源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不同層次的學生。
第五段:如何適應教育改革。
最后,教育改革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適應和推進。對于學生而言,要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積極參與到實踐和創新中去,充分發揮個人潛力。而對于教師而言,需要主動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教育改革。只有這樣,教育改革才能順利推進,讓學生受益,讓教育更好地發展。
總之,教育改革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推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共同探索、積極嘗試,為中國教育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20__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這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斗桨浮菲屏⒉⑴e、多點發力,系統回答了為什么辦教育、什么是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問題,糾偏了傳統教育“重分數輕素質、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的傾向,同時對新時代人民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深受教育和啟發,也倍感責任重大,惟細照篤行,不負初心。
用心用情,立德樹人是根本。
《方案》提出: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這是新時期國家對教育事業的具體要求,也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幼兒一日活動不僅僅要關注幼兒的學習能力及行為習慣培養,更要關注思維發展,著力在良好的思想觀念和正確的價值觀念上做好啟蒙,為未來成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和永恒課題。記得在我們小時候,聰明懂事聽話、學習名列前茅往往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的傾向長期以來都存在。記得寓言般的故事:有人問到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學校學到了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獲獎者這樣答道:“在幼兒園,我學到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做錯事要道歉、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這是一生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幼兒園?最重要的東西?看似矛盾的答案,卻道出了教育的根本——以德樹人。
新時代,智商、分數不再是衡量教育的唯一標準,“五育”均衡的觀念尤為重要。幼兒就像一張白紙,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卻無法正確的判斷是非。都說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雍苤匾?,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要堅持以德,智,體,美,勞“五育”新型教育觀為指導,從實現促進幼兒身心素質全面發展的日常教育教學目標出發,在活動中突出“德育”的統領地位,全面把握“德育”教育“方向盤”,讓每個孩子都能以德為基、以德樹人,切忌強行用單一的教學目標來引導幼兒個人的活動行為。
《左傳》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蹦敲醋鳛橐幻變航處?,應該如何寓德于教、寓德于學呢?我認為可以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主題教育活動、游戲、日常教育的開展,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向幼兒傳遞真善美,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將德育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確保德育成效。
比如,結合當前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通過集體教育活動、舞臺表演、國旗下講話、觀看革命傳統影片等方式,了解我們黨的成長歷程,熟知那些優秀黨員的動人故事,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感,又比如,可以利用“雷鋒日”、“重陽節”等契機,組織開展學習雷鋒、孝敬老人等主題活動,培養幼兒形成誠實、勇敢、謙虛的思想品質,培養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等優秀品德。再比如,開展“小熊請客”、“乘火車”等游戲活動,幼兒通過扮演的角色,感染到角色中模范人物的力量,知道什么是該做,什么是不該做的,將立德樹人教育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愉快、輕松的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優良品質,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
銘記初心,為愛堅守是前提。
《方案》要求:要重點評價幼兒園科學保教、規范辦園、安全衛生、隊伍建設、克服小學化傾向等情況。一個時期以來,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比較突出,嚴重違背了幼兒教育的實際與初衷?!斗桨浮菲鞄悯r明地提出了“克服小學化傾向”的要求,指明了中國學前教育未來發展的新風向、新目標,是發展學前教育、幼兒園辦園、幼師育人的根本遵循。
清澈童年,青純幼師,幼兒園啟蒙教育就應該永葆清新之色,常吹清爽之風。落實《方案》要求,都是局中人,沒有旁觀者。我認為銘記育人初心、踐行服務理念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幼兒教師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孩子初次接觸社會的引路人,所以我們所能做的,也必須做的,就是百分百投入百分百的愛,用愛詮釋對黨的幼教事業的絕對忠誠,讓孩子能真正健康快樂成長。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打亂了孩子們的開學節奏,雖然我深知,孩子們在家長身邊是安全的,但對這些“小可愛”的牽掛卻始終縈繞在心頭。孩子們在家聽不聽話?有沒有認真吃飯?面對未知的疫情,會不會感到害怕?本著對孩子們的深切關愛,我第一時間向家長介紹科學的自我防護知識,每天在群里發布疫情最新信息,通過微信、qq視頻和家長們熱切交流孩子的健康情況,隨時關注孩子們每一點動態。此時我雖不在孩子們身邊,但我希望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熱切關懷,而孩子們也時常通過家長的微信與我視頻、問候我,讓我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繞在心頭,給予是相互的,愛亦是如此。
在我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之前,我總是懷疑自己不太適合這份職業。但是回顧自己從教10多年的點點滴滴,我認為我在工作中不斷磨礪,在與孩子們的朝夕相處中不斷成長??粗@些孩子從黏人的“小不點”到成熟的“小大人”,從曾經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到如今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在育人的過程中感受到豐盈充實的滿足感,收獲了沉甸甸的愛與快樂,更看到了幼教工作的意義所在,明白了自己的牽掛所在。因為熱愛,所以選擇;因為選擇,所以堅守。幼兒教育工作看似單純,實則責任大、任務重,選擇做一名幼兒教師,就選擇了一份特殊的責任與擔當。工作中難免會有倦怠之感,但什么樣的力量伴我同行,我覺得可以是一個擁抱、一次感動,可以是一個渴望的眼神,一句溫情的話語,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讀懂孩子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老師與孩子的愛,存于空氣中,融于點滴間。
強化師德,提升自我是關鍵。
《方案》也對教師考核晉升標準作出了根本性規定,強調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缎聲r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對廣大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是立身之本,尤其作為幼兒教師,給孩子一小杯水,本身更應該有一大杯水,更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諧的態度對待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讓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孩子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20__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師大調研時提出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問,要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標準?;仡欁约旱膹慕探洑v,我對師德認識由淺入深,從片面到全面,也認真思考了“我是誰,我該怎么做”這個命題。
學習實踐要“兩手抓兩手硬”。要深入學習《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并以此作為自己的言行準則,時刻保持學習的勁頭和熱情,通過學習以更好地引導實踐,在實踐中增長知識才干,不斷提升自我。
言行舉止必須打鐵自身硬。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始終堅持“為人師表”的高線,時時處處事事有“師”的樣子,以身立德、以身立教,美其道、慎其行,重言教、更重身教,時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則。
“因為在乎所以付出,無論再苦再累,我也始終無怨無悔;因為責任所以堅守,在孩子們成長的道路上,幼兒教師要勇敢的為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將全面貫徹落實《方案》要求,始終滿懷對幼兒教育的熱愛,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為孩子們付出所有的青春與心血,讓祖國的花兒擁有更燦爛的明天!
近來,我校掀起了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大討論,結合我校師生實際情況,經過學校組織集中學習和自我學習,結合本人半年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談談我對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大討論的學習感受。
我國為什么要進行課程改革?眾所周知,每個時代的教育方式的確立是受社會經濟發展因素制約的,傳統的教學方式也許適合當時的經濟發展,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體制的變化,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知識的更新越來越短,面對這些新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必然有諸多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過去的教學方式是有許多弊病的,如強調共性,忽視個性,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習結果,忽視學習過程?,F代教學理論強調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自主地進行反思與總結,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因此作為教師,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是要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和壯大儲蓄新的原動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在基礎教育的改革中,要求新課程使學校的管理模式發生變化,使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學評價、教師"教"的行為發生變化,重要的是使學生"學"的方式發生變化。
作為教育改革下的中學數學教師,應該營造一個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同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更多的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應當學會蹲下身來欣賞學生,了解學生內在需求,了解學生的心理,善于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保護學生的自尊,相信學生的能力,滿足學生的知識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教師要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上的各種情況,遵循學生發展的需要,發揮教學機智,靈活調整教學內容。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創造一個有情境的教學環節,將學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使之產生新的問題,與已有的知識經驗產生碰撞,達到其認識沖突的臨界點,從而產生一種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現為一種渴求解決的情緒狀態,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發展學生的智能,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會產生積極的作用。課堂教學中要搭建一個“師與生、生與生”對話的平臺,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真誠的交流和溝通,從而使課堂充滿生命力,使教師激情洋溢,使學生激動不已,師生將在對話的課堂中共同發展。
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老師應更多的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課,或者說成功的一次互動合作離不開師生之間的有效的、和諧的交流與溝通。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不管對與錯不給出批評,應該給予更多的贊揚和默許,一些錯誤的觀念讓學生在探究和學習中加以改正。
現在的中學生不再是幾年前的中學生了,在網絡信息社會,他們思維活躍,興趣廣泛,獲取信息的渠道多,對新事物的追求與敏感往往超越了我們成年人。這就要求我們這些基礎教育工作者要勤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基本素養,以滿足新時代的教學需要,課程改革的教學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當中,要讓學生去想、去做,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去感悟知識。因此,這不僅要求教師要善于捕捉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現和挖掘學生發展潛能,提高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還要有靈活的課堂應變能力,以保證雙方的協調發展,所以教師自己要給自己“充電”,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才不至于被社會淘汰。
在學習教育綜合改革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基礎課程改革即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和教學理念,以及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究學習,學習中寓教于學。
黨的xx屆三中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公報高瞻遠矚,繼往開來,不但承繼了35年來改革開放的歷史邏輯,又有新的視角和立意。尤其是公報上將教育領域的改革,描述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三個“最”完全體現了黨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懷,表明了對民生問題的持續關注,更加明確了教育徹底改革創新的鮮明態度。公報中在教育領域的改革敘述中,首次使用了“綜合改革”的字眼,這實際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疇。這不僅意味著基礎教育、義務教育要強化履行政府的法定義務,還意味著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將向更加注重教育規律,注重創新的模式轉變。
在學習中,我深刻。
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要緊緊圍繞xx屆三中全會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圍繞“教育改革”主線,自覺參與,積極創新,立足本職,恪盡職守,聯系教學實際,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認識到教育的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必須在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施教,踏踏實實育人,積極參加課程改革,做到求真務實。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充實提高自己。作為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做到文明執教,育人為本。要尊重和關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領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牽系著民族興衰和國家存亡,教育牽系著學生的未來。因此教師平時要克服急躁情緒,從細微處入手,從點滴做起,用賞識的眼光看學生,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對待待優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視他們,注意發現他們的優點,予以表揚,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開啟他們沉重的心扉,給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人,有著對學生無私的愛心,精心營造和優化育人環境,積極為他們的騰飛創造條件。
模。作為一名教師,一生要淡泊名利,甘為人梯,把自己畢生精力獻給黨的教育事業。用我們的智慧和能力為年輕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創造一些體驗,多賦予一些憧憬,讓我們的生命在發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中發出光和熱。
4.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學習、勇于創新的教育改革實踐,關注細節、追求和諧的教育價值觀,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在工作崗位上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履職,注重實效。每天備好上好每一節課,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5、緊跟全國課改的新形勢,積極參加課程改革,深入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實踐,在以導學稿為載體的探究式教學改革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鋒者。在工作中認真學習教育改革理論,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黨的xx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線,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天即將到來,讓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時代的曙光吧!
1、教育,民生之本,強國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籬,提振信心。
出處 FANweN.chaZIDIaN.cOM
新的改革舉措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制約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系統規劃、統籌兼顧,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頭”,讓進入“深水區”的教育改革扎實穩步推進。
2、讓大學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后的重點和難點。能否審慎、科學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課程設置改革、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事關社會的穩定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乎千家萬戶與民族未來。
9月,開學之初,十多年從未走出過家鄉的王成韜來到了清華大學,成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韜來自淳樸而閉塞的中緬邊境小城云南騰沖,能夠進入清華大學,正是得益于“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改革舉措。與他一樣,全國還有832個貧困縣的3萬名學子,圓了大學夢。將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農家子弟,正是xx大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
與此同時,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識教育與創業教育、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也都是xx大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熱詞”。
各地改革舉措百花齊放,江蘇省構建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銜接貫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浙江省擴大“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學校和專業,山東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體系的銜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無論是基礎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人才培養朝向“個性化”、“多樣化”邁進,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逐漸搭建。
3、依法治校,推進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
辦學體制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8月12日至23日,一則消息引發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6所高校章程核準稿公開征求意見。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是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全國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已然從積極推進高校章程建設開始。
更令人欣喜的是,20xx年6月,《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出臺,通過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綠色評價”體系。無疑,這是一次“倒逼”性質的改革,通過評價方式的變革,從根本上扭轉評學生看分數、評學??瓷龑W率的傾向,踐行素質教育和為學生“減負”將真正成為可能。共識的凝聚、制度體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區”里挺得住,走得穩。
4、從嚴治師,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教師的師德、教學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教育事業的成敗。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教師資格認定制度的完善、教師培訓制度的深化始終是教師隊伍改革的主旋律。xx大以來,從嚴治師,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成為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年來,《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先后制定,“以德為先”旗幟鮮明,“一票否決”措施嚴厲,對師德的強調和評價成為教師隊伍建設與改革的新亮點。
與此同時,各地基于實際情況出臺相關政策和規定,一些長期制約教師隊伍建設的難題開始得到解決:山東對中學教師培養實行“大類招生、二次選拔、分段培養”模式,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實行全科綜合培養;浙江建立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制度,把師德作為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標準的基本條件;建立教師培訓長效機制,陜西建立教師培訓檔案制度;河北建立“個人申請—學校推薦—縣級審查—市級統籌—省級備案”的學員遴選程序。
今天,中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實踐中探索。xx大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啃下“硬骨頭”的決心。
今天,我認真聽了教育局領導《改進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講座,深有感觸。
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優先發展教育是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戰略方針。教育理念的更新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進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成為學校實踐“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舉措。
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不失時機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發展自己。一定要提高認識,下大的決心,花大的力氣,勤奮學心,務實工作,就一定能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來,就一定能夠成為人民滿意的教師。
首先要靜心思考,認真研究。思考什么?思考怎樣才能為學生創造和提供一個和諧愉悅的環境,從而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環境中,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不再是脫離生活和實踐活動的;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也不再僅僅以教書本知識為主,而是自覺融入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之中,將自己的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將自己組織的活動與學生的學習聯系起來。研究什么?研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和方法。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循循誘導。
其次要提高使命感,加強責任感。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認清自己的責任。教師就是教師,教師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樣,也只有這“不一樣”,教師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獨行的清醒與尊嚴。一個教師,也只有擁有這份“特立獨行的清醒與尊嚴”,才能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上,氣宇軒昂,昂首挺胸。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規劃,而不是做一天教師撞一天鐘。
深刻領會《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改革目標、重點任務、組織實施等的具體要求和深刻內涵,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主線,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
提高辦學質量。教學質量的把控需要從教育評價改革開始,需要對教師隊伍、學員學習質量、開設專業等評價要素、評價標準、評價方式的系統性改革,也是對教學、管理、服務等各方面工作的評價機制的改革。改革是為了樹立科學的高等教育質量觀、建立科學的質量體系,最終目的是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
遵循辦學規律。在教學教務方面,遵循辦學規律,改變那些違背規律的思路和做法,使學院工作更符合辦學規律,符合成人繼續教育學習規律。
堅持學員需要。堅持以學員為中心的思想,把聘請教師質量作為教育評價改革的出發點,充分聽取學員的意見和建議,科學的制定教學評價方法。
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钡目傮w要求,在助力學校高質量大學發展的同時,不斷為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作出我們的貢獻。
結合我院情況,我覺得特別要堅持三性并重,不斷凸顯大學繼續教育的延展性、社會性、應用性的特點,從重數量規模向注重學生質量轉變、向質量轉型。
首先,堅持延展性,從終身學習的視角,繼續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教學內容應該是一體的、整合的,兩者共同構成終身教育知識體系;從學員角度,只有堅持教學內容的延續、銜接性,才能保障學員個體構建自身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是堅持社會性,緊扣社會需求,轉變辦學模式。加強學校與企業、專業與產業、課程與職業、教學與生產聯系,形成教育與產業相互滲透、相互支持、共同育人的產教融合模式。
三是堅持應用性,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培養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一、主要內涵。
1、自主學習。通過校本課程“高效學習技能”和其它有效途徑及措施,使全體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望,充滿學習激情,掌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2、自我教育。通過學生參與設計并自主組織系列“主題班會”,自主參與組織藝術節、科技節、讀書節等活動,特別是自主組織“班級自我管理競賽”活動,實現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自我教育和全面發展。
3、自覺發展。在學生自我教育達到一定水平的基礎上,通過自主開展人生理想規劃與追求、生涯設計與實踐的系列活動(如成年儀式),引導學生走上人生自覺發展的道路。這是學生自我教育的高級階段。
4、教學創新。通過實施“大課堂導學用合一”學案導學的教學策略,大力精簡和優化教學內容,強化教學評價的矯正與改進功能,大幅度提高教與學的效率,為教學改革探索出一條真正實現增效減負的成功之路。同時,逐步打造出經得起推敲和檢驗的高效課堂,總結形成具有修文中學特色的“導學用合一”各學科教學范式。
二、核心理念。
1、好奇與求知是人的本能,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只要教學方法得當,所有學生都能獲得學業成功。沒有學不好的學生,也沒有不會教的老師。
2、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陶行知語)。課堂教學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讓每個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師永恒的追求。教是為了不教。
3、人的生理、心理個性差異,決定了其學習方式的差異。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發現和研究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個性差異,探索適應每個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學方法,從要求學適應教轉變為教適應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教師應向學生充分展現所教學科的獨特魅力,采取多種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其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親其師,信其道。
5、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夠繼續教育自己。(杜威)。
6、賦有良好素質的教師,總是年復一年地大力精簡教材,最后達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這才是真正的教師(第斯多惠)。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要載體,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集中展現。素質教育的重心應該并且只有落腳在課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質教育,才不是課外活動式的點綴。以“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自覺發展,教學創新”為核心理念的“三自一新”改革就是真正的在課堂上落實的素質教育,目的就是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和展示交流能力?;顒右詠?,大部分學生都切實感受到了小組合作正扎實推進,自我管理已蔚然成風,自主學習成效明顯,班級呈現均衡化發展的良好態勢。
以檢查反饋,點撥提升,記憶訓練,當堂檢測為框架的課堂模式,改變了過去教師在課堂上喋喋不休地包辦代替,教師講得累,學生學得苦的局面;改變了過去對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再次甚至多次講解而造成的課堂時間的浪費的情況;改變了過去學生解題不規范,語言表達缺乏邏輯思維混亂的現象;改變了過去教師需要一邊上課一邊維持紀律的尷尬境地;改變了過去教師提問時學生低頭不語和無人應答的問題;改變了過去把小組討論只當做公開課時的點綴和花樣的應付心里;總之,這一系列的改變,其實質就是改變了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老師們的工作狀態,既解放了學生更解放了老師。
任何改革都會帶來陣痛和困惑。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有下列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1)學案多,作業量大。部分學生忙于應付老師對學案的檢查,缺少獨立思考,鉆研探究。少數學生只停留在學案上的空填上了,檢查時不會挨批,展示時能抄寫到黑板上,僅此而已。根據學科和課時安排嚴格控制學案數量和學案上的題目數量,要確保學生學習數學和英語的時間,要確保學生查缺補漏的時間,盡量減少純復制式的學案。
(2)檢查反饋訓練展示,有機械化和簡單化傾向。個別課堂上把檢查反饋和訓練展示的環節變成了比著學案念、比著學案抄,成了另外一種時間的浪費。一是要做好課件,新授課時重點檢查原理和概念的來龍去脈,也就是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復習課時通過簡單題目的形式進行梳理和檢查;二是要課堂不能等同于學案,學案只是一種載體,課堂是學案的整合和提升。學案相對課堂來說,只是個半成品,要把學案上冷冰冰的題目變成學生在課堂上的收獲和喜悅。課堂要有學案上沒有的新意。
(3)新授知識的鞏固訓練不夠到位。某些時候,某些學科如英語,前一天晚自習是預習,第二天課堂是學習,當天晚自習又要預習新學案,由于高中英語的知識難度相比初中大的多,沒有鞏固訓練是不行的,特別是我們學校的學生。重點難點知識,要放慢進度,要讓大部分學生跟得上,特別是新授課。
(4)點撥提升過于抽象,不夠形象直觀。某些時候,老師點撥的很精彩,但是學生聽起來很迷茫。點撥過高了,學生聽不明白,點撥過低了,學生沒有興趣。方法還是要從題目中來,到題目中去。
(5)完全忽略情景導入。其他學科個別知識的引入,在新授課上,應該還是要有一個情景,通過問題串的形式,把知識完整的呈現出來,不要簡單的機械的變成高三式的復習課。編寫學案時,要設計好學習活動,小步子,低臺階的原則還是要堅持的。對于新授課學案的編寫,要突出導,而不僅僅是練。
雖然,在實踐過程中有各種困惑,但是,要知道這是改革的必然經歷,三自一新的路是對的,這是不容置疑的,我們大家應該對改革有著充足的信心,而不是觀望。要迎難而上,想盡辦法解決出現的問題和困惑,倒退修文中學永遠沒有出路。從來沒有一種現成的經驗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幻想一把鑰匙能開所有的鎖是不科學的。學科與學科不同,課型與課型不同,內容與內容不同,教師與教師不同,學生與學生不同,就決定了我們的課堂不能簡單化,機械化,三自一新課堂只提供基本的`框架和方向,這是一片大有作為的天地,等待著每一位教師去開發、去實現,在三自一新的指導下實現我們的課堂理想,讓學生得到快樂和成長。讓學生得到認識的快樂和得到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克服困難的快樂,這是教師的天職。只要路是對的,就不要怕路有多難,路有多遠,只希望我們越來越好。
最近幾天,新聞媒體最關注的有這樣兩件事,一件事是東海防空識別區,另一件事是pisa成績的公布。pisa成績的公布引起了媒體的很大關注,我已經看到了很多國家對此的評論。我認為,世界各國對pisa成績的關注,體現了教育國際交流。所謂教育國際交流,不僅是中國要了解其他國家,其他國家也非常關注中國。因此,讓中國了解世界教育,讓世界了解中國教育,這就是教育的國際化。
一、前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提出,要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教育國際化的實質是什么?我認為,就是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教育資源在國際間進行配置,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世界各國教育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斷提高,各國在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教育內容的選擇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僅要滿足來自本國、本地的要求,而且要適應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新形勢。因此,歸根結底,教育國際化就是用國際視野來把握和發展教育。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我們面臨著許多挑戰——人與自然之間有生態危機,人與社會之間有人文危機,人與人之間有道德危機,人與自己之間有心理危機,國家與國家之間有安全危機,文化與文化之間有價值觀危機,經濟與經濟之間有金融危機,這些危機都在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我們又生活在充滿機遇的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20世紀末,人類將跨入新世紀的門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聯邦商務部就共同資助了一項研究計劃,目的是要弄清楚在21世紀哪些科學技術會引領人類的發展。70多位一流的科學家在研究之后,提交了一份480頁的研究報告《聚合四大科技,提高人類能力》。報告認為,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信息技術(informationaltechnology)、認知科學(cognitivescience)這四大科技的聚合(nbic)會引領人類社會在21世紀的發展。機器人就是聚合科技的產物。日本提出,要在20xx年前,使機器人能夠達到考上東京大學的水平。這種新興科技的興起,的確給我們帶來了發展的機遇。聚合科技會產生怎樣的效果?這個效果可能會使人類物種發生第四次改變。第一次改變是人類走出森林;第二次改變是對火的使用,人類可以吸收更多的蛋白質,有助于人腦的發育;第三次改變是文字的出現和文化的傳承;第四次改變可能就會是聚合科技帶來的,也許會出現人工造人,這就是很大的改變。
第一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電氣時代”,種種跡象表明,以聚合科技為基礎,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展開。第三次工業革命會引起整個業態的變化,大規模生產有可能會轉向大規模定制,產業組織的網絡化,知識型員工將成為核心競爭資源。產業革命也正在興起,主席在視察中關村之后在講話中說,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我們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研究教育問題的。教育是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的最銳利的武器,公平與質量是全球教育事業共同的、永恒的主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認為,教育只有培養出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才可能使人類真正得到可持續發展。
20xx年10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啟動了“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有10個國家參與了此次倡議行動,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主席專門發了賀信,全力支持這項行動。倡議包含三部分內容:第一,不論其性別、背景或處境,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第二,必須提高學習質量,通過更好的科技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年輕一代適應當今就業市場的需求;第三,教育應充分發揮其培育為人之道的核心作用,培養全球公民意識,幫助人們構建更公平、和諧和包容的社會。
(一)全球教育聚焦于質量公平。
現在,公平與質量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合。因為原來“公平”主要指的是有上學的機會,“質量”指的是上好學;現在除了非洲一些地區之外,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上學機會問題都已基本得到解決,而上好學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因此,質量公平問題現在被提上了日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增加入學機會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未帶來教育質量和教育針對性的提高,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正面臨教育質量危機,而大部分發達國家也沒能為所有學習者提供有質量的教育。
世界銀行“20xx年教育戰略”提出,為應對全球教育面臨的挑戰,未來教育的目標應從促進“全民教育”轉變為促進“全民學習”?!叭駥W習”目標的提出是在獲得入學機會的基礎上更強調受教育的結果,有利于在促進教育機會公平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教育結果的公平。經合組織于20xx年舉辦了教育論壇,并在論壇上得出了這樣一個研究結論——當前,來自貧困家庭的年輕人在高等教育領域的代表嚴重不足,那些不能在義務教育階段減輕社會經濟背景對學生成績影響的國家,也不可能在高等教育階段解決這一問題。經合組織對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學校成績表現進行評比,并將其列入學生公平就學的分析數據。這一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鑒,不單純看均衡水平,也不單純看發展水平,而是將均衡與發展放在一起進行評估,即將公平性與成績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公平性與學校成績兩方面表現俱佳的排名前十位的是中國上海、中國香港、芬蘭、韓國、加拿大、日本、冰島、愛沙尼亞、荷蘭、挪威;公平性高,但學校成績表現較差的是俄羅斯、西班牙、克羅地亞和捷克等國;公平性和學校成績表現兩方面都不好的是保加利亞、土耳其、吉爾吉斯斯坦等國;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則是學校成績表現高于平均水平,但就學公平性低于平均水平。
日本近些年來非常關注教育質量并為此采取了諸多措施。這是因為日本在pisa評估中的成績有所下降,日本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十幾年前推行的“寬松教育”致使日本學生學習質量下降。因此,日本現在開始增加課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難度,特別是數學與科學的難度。這樣一來,日本教科書的厚度也就增加了。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了對初中全科及高中部分科目的最新教科書的檢測結果,各學科教科書合計平均頁數為5485頁,比20xx學年度增加了1078頁。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為理化科目(增加45%)以及數學科目(增加33%)。
20xx年7月,英國副首相尼克·克萊格以及學校大臣大衛·勞斯發布了磋商計劃。該計劃旨在改革小學承擔責任的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因此,學校需要提升基本標準。尼克·克萊格表示:“所有的證據都表明,如果輸在了起跑線上,后面也將會落后?!?/p>
20xx年2月1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了美國國情咨文演講?!艾F在,為了擴大我們的中產階層,我們的公民必須接受教育和當今從事工作所必備的技能培訓。同時我們也要確保,在美國的每一個人只要辛勤肯干,就能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眾W巴馬發表的國情咨文在教育方面主要談了三個問題,一是加大學前教育投入;二是加強高中教育的技能培訓;三是對貧困大學生給予資助。
韓國現任總統樸槿惠于20xx年2月25日就職,于5月底就出臺了《快樂學習·逐夢成長》的新教育政策。他們認為,只有小班化才能提高教育質量。20xx年,韓國小學每班平均20.3名學生,20xx年將減至15.9名。新政策還提出改變教科書,教科書編寫應該以學生的能力、興趣為核心考量,讓學生愛不釋手,使學生能自我閱讀學習,不必另找參考書或私人補習。
(二)提高教育質量的潮流指向。
1.以學生為中心。
現在,教育開始由以課程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一是學生的全員化發展,即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實際上,我認為對于教育公平最好的解讀就是每個學生都是重要的。二是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忽視學生的不同需求和特點。三是學校的多樣化發展,學校的多樣化發展歸根結底是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服務的。
日前,美國聯邦教育部邀請學生代表,共同討論美國教育改革問題。聯邦教育部長鄧肯說:“如果我們不傾聽學生的聲音,我們的教育將難以進步?!?/p>
俄羅斯正在進行高中課程改革。俄聯邦教育與科學部部長安德烈·富爾先科宣布,新的聯邦高中教育標準草案規定,學生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來選擇不同的科目,而且還可以自行選擇不同水平的課程。這給了學生更多的自由。
韓國的《快樂學習·逐夢成長》提出,初中三年期間,指定某一學期不舉行任何考試,讓學生在沒有考試、沒有成績評價壓力的情況下,借由學校所舉辦的各項活動,充分嘗試自己的職業性向。韓國首爾市教育廳宣布,將從20xx年6月開始,定期對全市中小學生的快樂指數開展調查。調查內容分四大領域:對學校生活的滿意度、對家庭生活的滿意度、對自己的滿意度、綜合滿意度。
在法國,于20xx年秋季升入高一的學生已經在按照改革后的“新高中”的學業組織模式接受法國的高中教育?!靶赂咧小庇眯碌摹疤剿髡n程”取代“定向課程”,對所有學生進行“個性化陪護”,為困難學生開辦“學業水平補習班”,學生可以更換“學業道路”,所有學生都可以享受個別輔導。另外,普通高中的學生可以轉到職業學校學習,職業學校的學生也可以轉到普通高中學習,這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權。
2.以價值觀為導向。
不只是中國,很多國家的教育都出現了從以能力為導向向以價值觀為導向的轉變。價值觀主要包括,一是正確對待自己,二是正確對待別人,三是正確對待社會、國家和世界。
韓國提出,學校教學要將更多品德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學之中,培養學生重要的價值觀與態度,如同理心與同情心、誠實、責任心等。
新加坡的教育導向一直隨著時代的要求而不斷變化:從1959年起的生存導向,到1979年以后的效率導向,再到1997年以后的能力導向。20xx年9月22日,新加坡教育部長王瑞杰提出,讓教育系統變得更加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關注全面教育,更加強調學生的價值觀和品格發展。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學生中心、價值觀導向的教育”。
法國政府近日公布了《共和國學校重建導向與規劃法》。該法旨在建立公正的、嚴格要求的、富有包容精神的學校,使教師在新的德育和公民教育的框架下,在各級各類教育中貫徹共和國的價值觀,教會學生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新西蘭教育部頒布了20xx年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必須將基礎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學校各門課程的教學當中?;A價值觀教育計劃明確指出,新西蘭的學校應教育學生具有以下8種價值觀,分別是:追求卓越、創新與好奇、多樣化、尊重他人、公正、團結合作、關心環境、誠實正直。
3.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的培養重點在于,一是以問題為中心的探究式學習,二是實踐式學習,三是合作式學習。
哈佛大學“為理解而教”的課程就是把各種知識綜合在一起,以問題為中心,并將問題的解決作為關鍵。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觀發生了改變,過去的學習主要是為了解答問題,而現在的學習則是為了解決問題。過去,“理解”就是學生聽懂了老師講的知識;現在,“理解”則是學生在聽懂的基礎上,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盀槔斫舛獭钡恼n程還體現了教學觀的改變,即從教學是知識的傳授改變為教學是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然后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是學生的自我超越,是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認識,是一種人文精神的培養。再有就是教學模式的改變,使學生從“被教”轉向自主學習。曾有一位英國牛津大學的教授來中國參加一所中學的畢業典禮,他在講話時表示,與英國學生相比,中國學生要勤奮得多,考試成績也好得多,但是,英國學生是自己在學習,而中國學生則是“被教”。
去年,學習型組織的倡導者彼得·圣吉來中國,他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嬰兒學走路,是在跌倒、爬起、再跌到、再爬起的過程中學會的。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就像嬰兒學走路一樣,要有一個想錯、再想、再想錯、再想的過程。學生的每一個錯誤都意味著他在成長,教師要有“祝賀失敗”的修養。彼得·圣吉的意思是要關注學生的錯誤,尊重學生的錯誤,學生犯錯誤恰恰意味著他在成長。就像嬰兒摔倒了家長不要抱,因為他只有摔倒了爬起來,再摔倒了再爬起來,才能最終學會走路。
20xx年8月,新加坡教育部長王瑞杰描述了新加坡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他強調,面對科技和經濟形勢的改變,下一代不但要擁有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技能,還要懂得創造新的知識,并以創新的手法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于20xx年首次選定筑波大學、埼玉大學、千葉大學、京都大學、岡山大學5所國立大學作為“未來科學家培養講座”開辦校,為擅長數理化的小學至高中的學生講授大學課程,并提供機會讓他們親手做實驗。
印度在中學所有學科的課堂教學中進行“高級思維技能”(hots)培養?!案呒壦季S技能”包括理解技能和批判性思維。引入高級技能,旨在拓寬學生視野。強調以應用為基礎的問題的解決,反對機械學習,使學生能夠建構知識,并能在真實的情境中應用所學知識。
以色列教育部門在中學實施“優秀20xx計劃”。該計劃的宗旨是樹立學生的創新觀念,使學生具有數學的、技術的、經濟的綜合思維能力,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
4.信息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許是教育領域在21世紀最重大的變革。美國聯邦教育部長鄧肯在20xx年9月重復提出了著名的“喬布斯之問”——為什么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的投入很大,卻沒有產生像在生產和流通領域那樣的效果呢?信息技術應用于物流,物流的整個業態發生了改變;信息技術應用于商業領域,網購就對于實體商場產生很大的沖擊;信息技術應用于國防領域,戰爭形態發生了改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卻沒有產生太大的改變。為什么會這樣呢?鄧肯認為,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并沒有使教育產生結構性的改變。信息技術不應僅僅是一個工具,它要改變整個教學模式,甚至是學校形態。
《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xx基礎教育版》由美國新媒體聯盟、學校網絡聯合會和國際教育技術聯合會合作完成。報告指出,在近期發展階段(即未來12個月內),“云計算”和“移動學習”這兩種既有聯系又各具特色的技術將進入主流應用。云計算能夠使資源大量存儲、提取、交互,而且不需要每所學校都建立資源庫。移動學習可以說是學習工具最重要的變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在中期發展階段(即未來2至3年內),“學習分析”和“開放內容”將引起基礎教育領域日益濃厚的興趣,預期將會在20%以上的教育機構得到應用。學習分析能夠及時掌握群體和個體的動態,從而為個性化學習提供技術支持。對于開放內容,我們現在已有嘗試,即搭建平臺進行遠程教育和互動。開放內容最重要的是價值觀的轉變,從資源的獨享轉向資源的共享。在遠期發展階段(即未來4至5年內),“3d打印”與“虛擬和遠程實驗室”將獲得廣泛應用。社會對這兩種技術更深層次的興趣和投資是明確的方向標,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報告認為,最大的挑戰就是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人們通常習慣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對不熟悉的事物容易產生抵制情緒,并找出種種理由反對它。例如,ipad會影響學生視力與人際交往能力等。我認為,雖然這些問題確實都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中可能會出現的,但都可以在實踐當中逐步解決。因此,要加強教師的專業發展。傳統的教育實踐限制了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新的教育模式也正在給傳統學校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前的技術和實踐并不能為個性化學習需求提供充分的支持,我們尚未找到應用數字化媒體開展形成性評價的方法。
經合組織公布了對15歲學生的“數字化閱讀技能”(digitalliteracy)調查結果。這篇題為《pisa20xx年結果:在線學生》的報告旨在測試15歲學生在互聯網上尋找信息、解讀信息、理解及評估電腦圖表等方面的能力。來自16個經合組織成員國以及3個非成員經濟體(哥倫比亞、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學生參加了測試。結果顯示,韓國15歲學生在使用計算機和網絡進行學習方面名列第一,接下來依次是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香港和冰島。
韓國國民中學英語、科學、社會三科將使用電子教科書,使學生得以主動、積極、認真地學習,而且此舉有助于提升學生自學與日常生活所需的核心能力。
日本通訊部已于20xx年10月在日本的小學啟動電子課本試用計劃。參與試用計劃的小學生每人擁有一臺平板電腦,同時,教室中還安裝了互動式黑板。這項試用計劃的目標是,到20xx年,日本全國的中小學生每人都配備一臺電子課本。如果成功的話,這將為日本的中小學教育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革新。
法國《共和國學校重建導向與規劃法》特別提出,使教師、學生和家長能夠輕松地在網絡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資源和軟件,學生可以真正地掌握多媒體,具備未來公民必備的能力,同時促進學校教育走進數字化時代。20xx年的新學期,法國的學校提供了11項必要的數字化服務。
印度于20xx年11月發布了一款名為aakash2的7英寸平板電腦,出售給學生的政府補貼價僅為1130盧比(約合20美元),號稱全球最便宜的平板電腦。目前,印度已有250所高校的1.5萬名教師接受了將該款平板電腦應用于教育的培訓。
中國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并不算晚,但如果我們現在不關注世界的態勢,就很可能還停留在傳統的“智慧教室”和“校校通”階段。
5.教育質量的評估。
教育質量的評估是提高教育質量必須要關注的問題,評估的關注點主要在于評估標準、評估體系與評估政策。
經合組織發布了一篇題為《為促進更好學習:評價與評估的國際視角》的報告。該報告稱,全球教育系統正將對教師和學??冃У脑u估作為幫助學生更好學習以及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推動力。報告還指出,經合組織各成員國在“學校是否和如何測試成績”這兩個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芬蘭很多人現在不贊成參加pisa評估,他們認為pisa并沒有多大的意義,不管pisa評估結果如何,他們都認為芬蘭教育是很好的。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國家,如法國、日本,他們對于pisa的結果特別關注,有的國家的教育部長甚至就是因為pisa評估成績不好而被撤職。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各國對于評估的看法和態度并不完全一樣。
美國《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主要依靠單一的測試手段來給學生和學校評級,強調結果評價,而忽略了體現學生和學校發展進步的過程性評價。奧巴馬上臺后則采取了更加全面客觀的測試方式。聯邦政府已投資3.5億美元支持各州創立更加復雜綜合的評估體系,這個評估體系不僅用于發現問題,而且用于為教師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以幫助他們改善教學,提高學生學業成就。
自20xx年3月31日開始,英國每所中學都必須公開其在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中每一學科的具體表現,以便家長全面了解學校的教學狀況,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合適的學校。
20xx年,俄羅斯正式開始在全國實行統一的高考制度,逐步把中學畢業考試和高考合二為一。此舉的原因是學生負擔太重,自主招生易造成教育腐敗,考試成本過高又缺乏國家統一標準,教育質量無法保證。該制度備受爭議,很多高等院校都堅持認為應該自主招生。
20xx年4月中下旬,日本進行了例行的全國學力調查,包括學生學力調查、歷年變化分析調查、家長問卷調查、教育委員會問卷調查。調查覆蓋國、公、私立小學六年級、初中三年級的所有學生,著重把握和分析全國所有學校的學力狀況,了解問題的改善狀況,考查小班化教育政策的成果。
在提高教育質量的潮流指向中,以學習為中心反映了教育理念的轉變,以價值觀為導向反映了教育目標的轉變,培養創新精神反映了教育方式的轉變,信息技術的應用反映了教育技術的轉變,教育質量的評估反映了對待教育結果方式的轉變。因此,當代教育的改革動向是全方位的。
(三)關鍵在于教師隊伍建設。
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最終都要體現在課程上,課程是學校教育目標落實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教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啟動《20xx-20xx年教師戰略》。新戰略的重點是支持教師進行高質量學習,因此,新戰略暫被稱作“為了全民教育的高質量教師”。20xx年4月21日至27日的全球教育行動周提出“每個孩子都需要教師”的口號,行動周聚焦于教師在實現教育目標中的關鍵作用,即“沒有教師,學校僅僅是一座建筑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說:“教師是推動教育平等、機會和質量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滿足每一個孩子愿望的關鍵,他們掌握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鑰匙?!?0xx年3月,經合組織發布了一份題為《為21世紀準備教師并培養學校領導》的報告。報告呼吁,越來越多的國家面臨關鍵學科合格教師短缺問題,各國政府迫切需要提高教師行業的吸引力。歐盟提出,隨著時代的快速變化,教師技能需要被重新定義和調整。21世紀教師需要具備的技能比以往更多更復雜。當前教師結構失衡主要表現為教師老齡化、性別失衡及特定專業教師不足。因此,歐盟提出要“重新審視教育”。各會員國對教師政策尤其應該關注以下方面:教師新技能的培養,增加投入,吸引年輕人從事教師職業,加強現有教師培訓。
美國25個州發表聲明,將采取行動更新其教師資格系統,以保證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前具備充分條件,要開發創新性績效評估措施,加快批準教師培養項目的進程,以保證中小學教師的教學能滿足大學和就業的需要。
澳大利亞一半以上的公立學校教師將接受更為嚴格的教師資格評估檢驗,旨在提升公立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對于那些資深的在職教師和新入職的教師,他們雖然在工作經驗上有所差異,但是為了使教師能夠產生危機意識和進取意識,新的評估方案認為應該對這兩類教師采用同等級別的評估標準。
20xx年,以提高全國教育質量為目的,瑞典教育部長與各方就十項教育改革措施達成了共識。這十項措施為:提高教師薪資并實施教師分級,減少教師的行政文書工作,制定教師執照過渡期方案并協助在職教師進修,提高師范教育錄取門檻,提升教學法,設立教師培訓學校,為培訓學校建立評價機制,加強“入職年”(introductionyear)培訓,設立教育研究院。
20xx年3月,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提出了教師教育、教師培養改革的總方向:改變教師教育由大學承擔、教師培養由教委承擔的斷層現狀,構筑教師生涯一體化培養體制,使教師進行深入的專業發展。改革的具體方向是:教師碩士化培養;改革教師資格證制度,創設“一般資格證”“基礎資格證”和“專業資格證”的教師資格證制度。
新加坡為提升教育團隊的整體素質實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為教師和校長制定管理者、教學和教育專家的不同職業發展軌道,只錄取每一批大學生中最優秀的1/3加入教師行列,將現任教師每年的培訓時間增加至100小時,為學校管理人才制定導師制。
于20xx年3月召開的第二屆“國際教師大會”主要研究21世紀的教師與過去有何不同。大會研究了若干項的差異,并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即21世紀的教師必須成為高水平的知識工作者,不斷豐富他們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水平。
三、結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20xx年11月的世界教育創新峰。
《總體方案》旨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針對不同主體的實踐特點,分別建立了科學履行職責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等五種教育評價尺度,促使主體行為回歸教育本質,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創造新時代的教育價值。
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
作為一名高校工作者,雖然不是專業教師,但從事著接觸學員的一線工作,更要深刻領會《總體方案》的精神實質,以《總體方案》的`標準要求自己。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爭做教育評價改革的排頭兵,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教育工作者,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教育改革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為了推動教育的發展和進步,我校在X月X日舉行了一場關于教育改革的研討會。本次研討會圍繞如何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等話題展開,通過與各界專家的深入探討和交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教育改革需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會議上,各界專家一致認為,傳統的教育模式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缺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教育方法。因此,在教育改革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領導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國家意識。教育不應僅僅是為了升學和取得好成績,更應該是為了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能力的未來人才。
其次,教育改革需要注重師生關系的改善。優秀的教師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在會議上,專家們強調了培養優秀教師的重要性。優秀的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更應該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和榜樣。而這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同時,學生也應該樹立正確的師生關系觀,尊重教師、理解教師,與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只有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再次,教育改革需要注重課程設置的改革。傳統的課程設置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在會議上,專家們倡導將課程設置與實際生活和社會需求相結合,重視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興趣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完成任務,更應該是在實踐中獲取經驗和培養能力。教育不僅僅是為了應對考試,更應該是為了應對現實生活和未來社會的需求。
最后,教育改革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教育的發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在會議上,各界專家一致認為,政府應該加大對教育改革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推動教育發展的全面提升。同時,政府還應建立健全的教育評估機制,通過對教育成果的評估,促進教育的持續改進和創新發展。只有政策的保障和支持,才能夠讓教育改革更加順利地進行下去。
綜上所述,本次教育改革研討會為我帶來了很多思考和啟示。教育改革是一個重要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只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改善師生關系、優化課程設置和加大政策支持,才能夠推動教育的發展和進步。我相信,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改革一定能夠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國對于教育改革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國外教育改革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的成果,讓人不得不思考我們自己的教育體系是否還有改進的空間。通過近期的國外教育考察,我對于國外教育改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驗。以下是我對于國外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對于教育的思考和關注。
首先,國外教育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在國外教育體系中,學生并不是簡單地被灌輸知識,而是被鼓勵發展自己的個性和才能。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為他們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學習方式。這種個性化的教育,使得學生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培養自信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借鑒,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成長。
其次,國外教育強調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不僅會通過課堂學習獲得理論知識,還會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們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培養他們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而且,這種實踐教學能夠讓學生們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并且通過反思和調整來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梢哉f,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是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實際能力的有效途徑。
再次,國外教育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國外,學生的評價不僅僅局限于成績,更注重他們的綜合素質發展。學生要參與各種課外活動,培養自己的領導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這種綜合素質的培養,讓學生在參與社會活動時更有競爭力,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們可以借鑒國外教育,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
此外,國外教育注重學生的創造力培養。相比于國內教育,國外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教師會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學習項目,激發學生們的創造力和好奇心。并且,教師會尊重和鼓勵學生們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想法,給予他們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這種培養方法能夠激發學生們的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
綜上所述,國外教育改革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和啟示。個體化教育、實踐與理論結合、綜合素質培養以及創造力的培養,這些都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關鍵要素。作為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我們應該站在國外教育改革的肩膀上,不斷思考和探索,為我們的教育體系帶來更多創新和改革。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發展潛能,成為未來社會的棟梁之材。
為了更好的加強自身專業化的發展,在此期間,我認真閱讀和研究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梁志深主編的《學前教育》一書。學前教育學是一門主要研究學前教育現象,揭示學前教育規律,提高從事學前教育學生專業素質,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學科。它可以幫助我們鞏固學前教育的基本知識和主要理論,掌握實用技能和學前教育的重要能力,這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一個正確的兒童和教育前景,認識到游戲的重要作用在兒童的.成長和發展;
2、進一步學習設計優秀的學前教育課程,能夠合理安排兒童節活動;
3、正確認識幼兒教師的工作特點,掌握與家長溝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
結合我這幾年的工作,我對理論和實踐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談談你對孩子的看法。
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線教師,一個多月的實踐,我有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教師與學生建構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和建議,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為師生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上課將不再會是無所謂的犧牲和時光的耗費,而是生命運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
將知識、技能分解,并從部分到整體,有組織的加以呈現。學生通過傾聽、練習和背誦培養能力,引導學生掌握真正的自主學習、研究學習。
如:教學聲母、韻母,絕大部分孩子都能看到便發準音。課堂上就先給他們幾分鐘的時間預習每課內容,然后再把每一項"搬"到黑板上,一一來考他們,孩子們積極性特別高,并能專心聽別人讀得是否正確,是否比自己好。
當與孩子交往時,孩子回答問題表達不清楚、語句說不完整時,教師的一個點頭、微笑、一句話的點撥、一個示范動作等都能給孩子以啟示,使孩子受到感悟進而明確自己的行動目標。
當孩子有興趣、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時,教學內容能夠用多種形式來呈現時,遭遇到理智的挑戰時,能自由參與創新時,被鼓舞和被信任作重要的事情時,學生對教師充滿信任和熱愛時,他們學的最好。所以抓好這些契機也便抓住了孩子。如:課堂上鼓勵他們當小老師,不時的給他們一句表揚的話和一個小禮物,課間穿插游戲緩和氣氛等效果極好。
座位的改變有利于孩子間的研究性學習,增加了孩子間的交往,學會了互相幫助,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對教師的教也起到了一個促進作用。
學習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我從中深受啟發:教育優先發展,以人為本,均衡公平的發展,也就是國力增強,必須以提升人的素質,更新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規劃了未來10年中國教育改革發展要實現的目標,令人鼓舞,非常振奮,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教育改革發展的美好藍圖。
綱要指出: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明確了教育的方向,可見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時刻踐行兩大基本點:
第一,開拓創新,做教育改革發展的推動者。創新是優秀教師最具時代特征的精神品格。我們廣大教師應增強創新意識,把握教育規律,勇于探索,敢為人先。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推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堅持啟發式教學,加強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形成更加濃厚的爭先創新氛圍。只有在教學科研一線的改革創新上有重大突破,整個教育事業的改革創新才有實質性的推動。
第二,樹立教學新觀念,做調動學生主動性的啟發者。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要更新教育觀念。改革傳統的師生關系,建立一種新型的教學觀:教——教會學生學習;學——學會如何學習。葉圣陶先生曾說,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無論教師講得多好,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讓他們自學,不培養自學能力,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好的。因此,課堂教學必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在教學這一雙邊活動過程的參與程度,由消極被動地學習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國家的希望在教育,辦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我們廣大教師應增強榮譽感,責任感,不負使命,不負重托。開拓進取,扎實工作,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長學制指本科5⑻年,本碩博連讀8年等。
職業教育領域談長學制,國家層面主要從20xx年5月2日頒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開始?!稕Q定》提出:“適度提高??聘叩嚷殬I院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學校招收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比例”。
20xx年12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深化產教融會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xx〕95號)又提:“適度提高高等學校招收職業教育畢業生比例”。
“職業教育畢業生”包括中職中技、高職高技畢業生。這就把兩類畢業生上“立交橋”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從本來只到達大專的,進到可以連讀本科了。
本《方案》進一步明確要展開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和加強專業碩士培養,這里又提“長學制”。這樣,我國職業教育領域的3+2、3+4、3+4+2等長學制教育就和普通教育領域的3+2、3+4、本碩博連讀等長學制教育基本一樣。
至此,職業教育領域,學歷人材成長管道基本買通,學歷還是職業教育檢驗學生水平的第一標準,升學仍成職業院校辦學的導向。
(二)實行建議:
1、長學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材,建議在“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教科研用結合為途徑”的基礎上增加一條:以實現“三個對接”為目標展開。
2、寧波技師學院6年學制技師培養可謂長學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材的一種。建議參考。
該校從20xx年開始進行學制技師培養,挑選綜合素質較高的初中畢業生入讀技師班。學制6年。
具體做法是:
(1)初中畢業出發點學生挑選組成學制技師班;
(3)剩下大約三分之一生源成為技師班學生進入第6年學習;
(4)第6年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做項目。其中,60%項目來自合作企業。
(5)對這些學制技師班的學生,合作企業知根知底,畢業后都被留用,成為企業滿意的高技能人材。
8月,我從廈門師范學校畢業,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一個被稱為“風頭水尾”的貧瘠小鎮——翔安區新圩鎮,在新圩第一中心幼兒園當起“孩子王”,一扎根就是23年。23年從教之路,我見證了新圩第一中心幼兒園由弱變強的華麗蛻變,切身感受到翔安幼教翻天覆地的變化,體會到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幼兒教師的幸福!
憶往昔,石板瓦房,窗小屋暗,操場塵土飛揚,穿過記憶的長廊,散落著許多記憶的珍貝,再拾起,心頭暖如潮,百感交集......看!十幾年前,塵土飛揚的操場上,幾間矮矮窄窄的石板瓦房里,坐滿了五十六個孩子,清水般的明眸里,流露出渴求、好奇的眼神,扎著馬尾辮的“孩子王”在聲情并茂講著故事,孩子們在童話的世界里如癡如醉暢游!當時的新圩中心幼兒園的操場上,一架用水泥磨成的滑滑梯成了孩子們的最奢侈、最昂貴的戶外玩具,那時沒有點心更談不上可口美味又營養健康的午膳,沒有“兩教一?!?,一個老師要承包所有班級事務,為了讓孩子們有玩具玩,操場上四周的野花野草、沙土就是成了我們的玩具,隨手拈來或編成花籃、亦或做成草帽、挖沙筑“城堡”......在教育資金匱乏的年代里,堅持教育源自生活的理念,固守一顆執教為師的初心,在如此簡陋的教學條件下,作為老師的我就是這樣每天要用盡心思,絞盡腦汁,變著花樣,想辦法讓孩子在玩中學,寓教于樂......但是由于園舍設施簡陋,師資配備嚴重不足,導致教育教學手段落后,孩子們的活動仍以教師集中教學為主,游戲活動開展情況不容樂觀......
“陳老師,快來我們這里看看!我們建構的新圩小鎮美嗎?”“很美,孩子們,你們一起合作建構的作品很有創意!”孩子們甜美的聲音將我從塵封記憶,拉回了現實。
現如今的新圩第一中心幼兒園園舍第一期總用地面積511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746平方米,二期園舍占地面積333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達到3728.5平方米,燕尾騎樓,綠樹成蔭,瓜果飄香,園內的綠化面積占總面積的42%,寬敞明亮的活動室,舒適溫馨的寢室,建構室、泥工坊,木工房、科學長廊,涂鴉墻齊全的游戲功能室配備齊全,多媒體多功能音體室,美觀、安全大型戶外器械應有盡有,空調、飲水機、希沃一體機、鋼琴、母嬰室、早教室、家園式操作間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一應俱全,兩教一保,保健醫生、保安人員、專業的廚房工作人員為孩子們在園的一日學習生活保駕護航,讓老師們無需為幼兒的磕磕碰碰,手忙腳亂......
除了硬件配備到位,在學前教育的改革的浪潮助推之下,老師們的教育教學理念也發生質的飛躍,區域活動成了孩子們個性化學習探究時間,早操活動、表演游戲、建構游戲、角色游戲等游戲成了釋放孩子天性的載體。
新圩第一中心幼兒園聞風而動,緊跟教育改革步伐,立足園本實際,本土資源,開展主題教育探索之路,立足園本實際,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實踐形式,進行課程活動開展。特色課程建設,培養孩子生態環保的理念,以親近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和意識?!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家鄉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生活,環境優勢,有效促進孩子們的發展,新圩第一中心幼兒園屬于城鄉結合部,不僅有著小溪,田野、樹林等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有公園、工廠、敬老院等社區資源,更有全國聞名的“銀鷺食品”,這些資源為老師們教育教學注入新的元素,結合傳承本土文化理念和主題教育的要求,設計了親近自然,熱愛家鄉系列園本課程,“莊家寶小菜農”,“美食食育坊”、“巧手美勞坊”、“曼妙南音閣”教育活動更貼近孩子們的生活,不僅拓展幼兒的學習空間,豐富教育途徑,使得教育內容本土化而不僅僅停留按照教材照本宣綱,創新了課程內容,讓課程內容具有濃郁的本土特色,同時還把民間傳統手藝引入課堂結合在幼兒的區域活動之中進行相關教學活動。
這些根植于幼兒生活,親近自然,親近社會的活動體驗,讓孩子們能“零距離”,更加生動形象了解家鄉,了解社會,激發了他們親近自然,熱愛家鄉的意識和情感,孩子們每天在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新圩第一中心幼兒園,從一所普通的鄉村中心園歷經市級評估再到沖頂省級優質園。從默默無聞到華麗綻放,羽化成蝶的過程,蛻變的不僅僅是環境上的改變,更多是幼教人教育理念與時俱進的更新。幼兒園的成功蛻變只是翔安區學前教育改革一個剪影,翔安區的學前幼教事業,歷經歲月的洗禮,已悄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所謂“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憑海臨風的'翔安區牢牢把握“美麗廈門戰略發展規劃”這一契機,翔安區以“謀則動”,“動則成”的驚人魄力,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勠力同心打造廈門東部教育新高地,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新城區,而一直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翔安區,認清教育短板,主動求變,從合作辦學,高薪引進人才再到成立教育集團,從人才引進到管理模式的變革,不斷升級教育的硬軟件,補齊短板,推動學前教育發展進程,突破幼兒教育改革難題,以政府辦學為抓手,大力推行普惠性的公辦幼兒園如雨后春筍,遍地生根發芽,讓新圩娃、翔安娃甚至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在自己的家門口就能享有優質的教育資源,獲得身心健康發展。
新圩幼教是一首歌,教育改革的號角已吹響,變奏出動人的樂章,翔安幼教是一本書,海濱鄒魯之鄉、聲名文物之邦”的翔安正迎來學前教育的春天,在這一片幼教的熱土上有著許許多多和我一樣平凡卻心懷教育夢想,一如既往堅守在農村一線的幼兒教師,她們不忘初心,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在翔安的學前教育藍圖上筆繪墨彩,譜寫翔安幼兒教育的新篇章......
一提到“感動”二字,我們不由得會聯想到“感動中國”。也許我今天所說的人或事感動不了中國,因為太平凡,太平凡了,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汗水澆灌,用言語播種,用心血滋潤,從青春的笑容直致雙鬢斑白,帶著對教育事業的憧憬與摯愛,在日月的穿梭輪回中奉獻自己,成就孩子,平凡而偉大,講講我與學前教育改革這十年的故事。
20xx年我們十幾個十八九的女孩子,帶著對孩子的喜愛、對幼兒教育的熱愛,歡天喜地的踏入了佳樂苑幼兒園的大門。那時的佳樂苑幼兒園剛剛建成,盡管四面白墻水泥地,所有教室空蕩蕩,但卻激起了我們不服輸、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斗志。搬桌椅,拉小床,...我們樣樣都能行,樣樣都精通。在給予了孩子們充分的物質保障同時,我們更是身兼數職,保育、教育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F在回想起來,青春真好,這些點滴小事也覺得充實又甜蜜,充實是因為我們一群幼教人同心同德,一起努力,克服一切困難,一步步成長成熟;甜蜜是因為我們這群不成熟的幼教人互相鼓勵,傾心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給了他們一個快樂又健康的童年。
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幼兒園同時為家長參加工作、學習提供便利條件?!睂W前教育初步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在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佳樂苑幼兒園作為靈武市的幼兒園逐步成長起來,作為佳樂苑幼兒園的老教師,我為佳樂苑幼兒園的成長與壯大感到無比自豪。
工作對一個人的歷練是巨大的,特別是當你全情投入時,這份經歷將引導你不斷成長。如今回想起那場大地震依然記憶猶新。也正是那場地震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選擇的這份事業,也重新定義了作為教師的責任。當時正值孩子們剛剛入睡,我交接好工作準備下樓,一陣地動山搖,懵了幾秒才反應過來是地震了,第一反應就是沖回去救孩子,年輕的女老師們有的抱著孩子,有的夾著孩子,快速的往返于安全與危險之間,直到孩子們全部都被安全的轉移到操場,老師們才松了一口氣。后來我無數次回想這件事,如果再有一次,我會不會沖回去救孩子,我想,一定會的,因為這份責任和擔當已經融入到我的骨血中?!耙磺袨榱撕⒆?!”是的,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愛護孩子、教育孩子、保護孩子是責任,更是本能,我想我已經深深的愛上這份事業。
20xx年我考上事業編步入了惠農區第一幼兒園,新的園所在硬件設施上有了極大的改善,兩層高的新教學樓、寬敞明亮的活動室、單獨劃分的臥室、木質環保的桌椅板凳、種類齊全的玩教具以及綠樹成蔭的戶外環境,這是家長和教師向往的地方,更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樂園。
新園建立之后,在園領導的支持與鼓勵下,我由一名普通的班主任一步步成長為年級組長、教研組長、保教干事,辦公室主任,也正是這些一線工作的經驗讓我更加了解幼兒園發展重在促進幼兒的發展,促進教師的發展,此時幼兒園的硬件設施已不是問題,但教育觀念和教學水平有待提高,培養教師專業化成長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在王瑞英園長的帶領下我們開始鉆研教材,成立教科研團隊;另一方面惠農一幼開始積極組織外聘專家講座,青年教師外出學習,骨干教師競技比賽等。正是在惠農一幼的培養下,積極上進的我也迅速成長起來,先后榮獲了許多榮譽。
投身幼兒教育二十載,從一名一線幼兒教師到一名幼兒園執行園長,二十多年間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說,教師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這顆良心就叫師德。
西夏區南梁幼兒園是今年3月份剛籌辦的新園,我作為園長到新園開始新學期的準備工作,我毅然放棄假期,放棄需要陪伴的兒子,早出晚歸地工作在新的崗位上,開園前都沒有享受過雙休的假期,周末也還要到單位加班,沒有一點抱怨。每一次忙碌的時候,我都一個人默默的把工作扛下來,自己在幼兒園加班,”我還有一個兒子需要照顧,一次,我的兒子打電話說想我了,所有的人都勸我先回去看看孩子吧,當時園里正在施工,我堅守工作崗位,把手頭的工作完成。最后,兒子生病了。為此,我很愧疚:“我很對不起孩子?!?/p>
“我們一起研究研究”、“你認為這樣做怎么樣?”。采用這些建議性口吻,使教師有一種受尊重的感覺,從而積極主動地去解決難題。
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教師,把每個教師看成是我們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同時積極為教職工辦實事。把每個教師的切身利益看成是自己的利益,把每個教師的切身利益看成是自己的利益,才能真正讓老師對幼兒園有歸屬感。使教職工沒有后顧之憂,上下齊心共同來營造良好的群體氛圍。經常抽時間與教師進行思想交流,鼓勵那些默默奉獻、腳踏實地的教師,又根據貢獻大小、能力高低確立獎勵工資機制,確保公平公正。
就是這樣,平凡的工作、平凡的付出著,這種付出,沒有加分的肯定,沒有證書的嘉許,更沒有市區的任何榮譽,有的是孩子實實在在的成長和進步,是幼兒園真真切切的發展。我們相信每個老師身上都有最質樸的故事,那就是平凡中的偉大。
xx年7月19日至23日,我很榮幸參加了由下城區教育局團工委組織的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人力資源成長工程區際聯動考察活動,赴北京、大連等地進行實地學習參觀考察。
走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幢極其普通的建筑,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至上境界是在如此樸實的環境中力求充實。聆聽了田慧生副所長的精彩講座,讓我對什么是“求真、篤行、弘道、創新”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在此談談自己的考察心得體會。
在他們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xx-20xx)》的制定過程中,他們收集各界人士的反饋和意見,并進行歸納整理,收集有價值的意見,到最后的匯總資料綱要的起草,這求真務實的態度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評價。作為一線教師,在管理好整個班級的同時也要兼管好自己團這一塊工作,因此自己必須牢記自身的職能和責任,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兢兢業業做工作,扎扎實實抓落實。做到活動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并有活動后的反饋,并及時做好活動過程圖片以及文字的整理。求真,在工作中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或者團支部的特點進行適合現狀的活動,務實,在活動中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作為一線教師,務必先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多看書,只有自己懂得多了才能教書育人,把自己書上學到的真真正正的傳授給孩子,切實做到學以致用。
思考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沒有思想的人,是很難走出自己的風格的。要真正活出自己怕道路來,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思想。必須要善于思考問題。缺少思考的人,對任何一件事情,無法形成自己的思維,永遠只跟著別人的腳步走,缺少思考的人,其靈魂就很難被提升到另一個高度,對事情的理解也會十分局限與片面。
把書上學到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那就要付諸行動,用自己的行動來做好每一件事情,那必將會讓自己成為一名有深度的教育工作者。
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的做到了以上三點,那就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學有所得。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古往今來,對“道”的發揚光大貫穿中各階段教書育人領域。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與君子,因此教師通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因材施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去認識鞏固教育教學的方法,并且根據班級里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教學。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才是教師職業的最終目標。
創新,不僅是一個國家進步的動力。更是一個民族前進的靈魂。把書本上理論的知識要轉化到實際行動中,往往有很長一段路。在現實的幼兒教育中,還存在忽視幼兒主體地位、壓制幼兒創新行為的現象,許多幼教工作者習慣于用循規蹈矩的教育目標去一直甚至放棄幼兒生氣勃勃的發展目標??梢哉f,創新教育是必須的,也是任重而道遠的,仍需要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把觀念切切實實的轉化為行動,而它的最大受益者應該是我們的孩子。因此,在原有的基礎上,要敢于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實踐,真真正正的為了下一代的考慮,而自己也要不斷的努力進步。
考察北京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過程中,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涉毒案例和采用實物、圖片、互動音像、光電模型、多媒體等高新技術手段制作的展品以及游戲實操,讓我們親眼目睹了毒品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的危害,是事關國家安危、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大連青少年宮通過一些載體進行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活動凸顯出幼兒教育的多元化,讓幼兒在游戲的活動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著,通過一系列活動,對幼兒進行愛國教育,環保教育等等。只有孩子通過親身實踐了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意義,教師的教育不是一味的說教,而是在活動中學習。這樣的教育教學活動才有意義。大連開發區李鐵安博士的講座尤為精彩,讓我感受到了他們那扎實,有序,有計劃的進行各項活動,學校特色文化,校本開發豐富多彩。區團委書記以及各中小學的團支部負責人認真的介紹了自己學校團工作井然有序的開展著,雖然是針對中小學的,但是教育的理念都是相通的,不管是中小學還是幼兒園,只要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的一系列活動,那都將是最有意義的活動。
通過此次北京、大連參觀學習,我們這一行團隊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有了更深一步的凝聚力,同時深刻感受到了國內發達城市先進的教學理念。作為一名團支部書記,要不斷的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在工作學習中完善自我。短暫的北京、大連之旅雖然結束了,但將成功經驗應用到自身教學或組織活動中中并加以發揚光大,開拓教育“新旅程”,才剛剛起步!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27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