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過程中,教案起著指導和規范的作用,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教案的編寫需要與其他教學資源結合,提高教學效果。[教案名字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9頁~10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同分母分數加減。
2、整數1減幾分之幾的分數減法。
教具、學具準備:
西瓜圖片,圓片,方格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練習。
1、填空。
展示情境圖內容,讓學生觀察,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三、探索新知。
1、教學分數的加法。
1)讓學生借助學具計算:2/8+1/8。
2)學生交流。
請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3)教師用教具演示2/8+1/8的過程。
讓學生理解分數加法的算理。
2、教學分數的減法。
1)用教具演示從5/6里減去2/6的過程。
2)讓學生說出教師演示的過程。
3)讓學生根據教師演示的過程列出算式。
4)提問:5/6表示幾個1/6?
2/6表示幾個1/6?
5)引導學生說出算理并計算。
3、教學例3。
1)出示1個圓片。
整個圓可以用幾表示?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
2)用教具演示減的過程。
3)讓學生說一說演示的意思。
4)學生根據演示列出算式1-1/4=。
5)讓學生計算。
6)全班交流。
請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4、學生先探討,然后師生共同小結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5、練習。
教科書第100頁的1、2題。
四、作業。
教科書第101頁的1、2題。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簡單的分數加減法,計算時大家要理清思路,注意檢查,特別是遇上1減幾分之幾是更應仔細。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正確計算比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六個圓形紙,三個三角形不干膠,8個題卡。
一、復檢。
生:高興。
師:誰在這堂課上能積極踴躍的回答問題,并且聲音洪亮,那誰就是最棒的。
生:分母。
師:4表示什么?
生:表示把這張紙平均分成4份。
師:1叫什么?
生:叫分子。
師:1表示什么?
生:表示4份中的一份。
師:“——”叫什么?
生:叫分數線。
師:分數線表示什么?
生:分數線表示平均分。
師:這個分數怎么讀?
生:??里有2個??。師:你真棒!
師:2個???是多少?
生:2個?????是???。
……………………。
(點評:教師設計這倆項復習,鞏固了分數的意義,為下一步學習分數的計算,理解分數的算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新課。
(一)同分母分數加法。
師:剛才同學們回答問題回答的真棒!地里的西瓜聽見了也很高興,有一個大西瓜跑到了我的手里,非要獎勵剛才回答問題的同學。你們看,這個西瓜又大又圓,連我都想吃了!
生:這一塊用分數表示是?。師:他們倆一共吃了幾塊?
生:3塊。
師:教師出示完圖問,這三塊用分數怎么表示?
師:(教師手指圖說)實際就是2個?加上1個?????等于3。
個??????,你們看是嗎?生:是!
(點評:這樣的分析過程使學生對分數的計算的算理理解的更加透徹)師:來,跟老師一起說一遍。
a生:……。
b生:……。
c生:……。
………………。
師:咱們一起說一遍:“……”
師:為了今后咱們計算方便,下面咱們一起總結一下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你們看分母是8,也就是說相同,在數學中,我們往他叫同分母(板書)。
師:分子呢?怎么樣?
生:分子相加(師板書)。
師:來跟著老師的手讀(隨著讀,教師把法則填完整):同分母的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板書)。
師:現在咱們齊讀三遍。
師:這句話中同學們要注意的是必須是“同分母”,“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師:做題競賽(大屏幕):(點名回答,并說出算理)。
(點評:這樣競賽式的做題更能提高學生們的做題興趣)。
+????=???=1。
生:吃3塊用分數表示是????????。
師:你真棒。那咱們把這塊巧克力全吃了,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生:全吃了用分數表示是??????。
???????????????看成1,行嗎?
生:行。
(點評:這樣引導能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師:看大屏幕,看看哪個同學剛才聽的認真,觀察的仔細?
要求:說出得數和算理:
生:搶答,全體學生判斷。
(二)同分母的分數減法。
生:兩塊。
師:對,多吃的兩塊用分數怎樣表示?
生:對。(師把?????填到算式后)???????????????????????=????師:也就是說3個???????減去1個??????是???????。跟老師說三遍。
師:剛才加法的計算方法我們總結出來了,減法的算法跟加法的差不多,現在咱們一起來總結一下:(??)分母分數相(??),(??)不變,(??)相減。(板書)。
a生:…………。
b生:…………。
…………。
2個??????,是????????。
b生:…………。
c生:…………。
師:這有道難題,看誰會?出示題卡:
1-??(說出得數和計算過程)生:1-??=??-??=?。
1-???1-??1-??1-??(生逐題說,師生一起判斷)。
(三)讀書鞏固。
師:看書99頁~100頁,填括號,(教師巡回指導)。
(四)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生:…………。
(五)作業(100~103)頁?。
板書:?????????????分數的簡單運算。
(左側)。
(一)同分母分數加法。
同分母的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1(右側)。
(二)同分母分數減法。
-??=同分母分數相減,分母不變,分子相減。
1、使學生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應用題的教學,加深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出示準備題。
1.8里面有()個0.1。
0.6里面有()個0.01。
學生完成后說說做題方法。
二、新課教學。
1、教學例3。
(2)學生讀題后審題:
(3)根據題目意思列出橫式。
(4)教師板書豎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到余數為18的時候,提問:這里的18表示18個()?當余數為6的時候該怎么辦?為什么6的后面可添0?現在表示60個()。
在做題過程當中,特別強調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需要在余數后再添0繼續除,這是根據小數的性質。
(50解答后教師小結,并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2、教學例4。
(1)出示例4。
(3)讓學生在草稿本上試做,請一位同學上臺板書。
三、鞏固練習。
試一試。
讓三位學生上臺板書。
結合學生板書,師生共同討論校對:第一題是被除數小于除數,不夠商1的情況;第二題是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需要在余數后面添0再繼續除,而且商的十分位上不夠商1,需要添0;第三題是被除數小于除數,不夠商1,十分位仍不夠商1。
教師要注重講評有關商0的情況,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四、總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讓學生把課本43頁上的計算法則內的橫線填寫完整,然后集體朗讀。理解法則的內容。
五、提高練習。
1、口算。
學生練習后說說口算方法。
2、列豎式筆算,三位學生上臺板書,其余同學做在草稿本上。
結合學生板書的內容,及時反饋,及時糾正。
六、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什么?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是怎樣的?
七、作業。
課本44頁的3、4題,作業本[26]。
1、能結合具體情景,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地認、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聯系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能力,并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
3、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積極、愉悅的數學情感,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
理解二分之一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
1.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及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圖形紙片、長方形紙條(2個)。
2.學生準備:一張長方形紙、一只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有4個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多少?
有2個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多少?
有1個月餅,分給兩個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分多少?
生:一半。
師:咱們也不能1除以2等于一半吧?以前的數不能表示我們要表達的數,怎么辦?今天,我為大家請來一位新朋友——分數(板書課題)。
那,這一半到底用哪個分數寶寶來表示呢?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出一半。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認識理解1/2。
1、認識1/2。
(1)、創造表示一半的數1/2。
一半該怎樣表示呢?(學生有的畫、有的寫)。
搜集有代表的作品展示。
現在,我們請小發明家上來展示一下他們的創作,跟同學們說一下你們是怎么想的?
生1:我畫了一半圓,來表示二分之一。
生2:畫了一半蘋果表示二分之一。
生3:……。
師:剛才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出了蘋果的一半,說明你們很有辦法。其實表示一半的方法和形式有很多,在數學上通常用這個數來表示二分之一。
也就是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月餅的分之。(紅色部分板書),引出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這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新朋友,他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數有什么不同?。
生:這個數有三部分組成。
分數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一樣,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產生的,是數的一種。它是由上、中、下3部分組成的。
猜一猜:中間這條線叫什么?
生思考。
老師先手指著板書的分數,然后指著分數線加以提示,引導學生猜出“分數線”
師:手指分母,老師給它取名叫“分母”,猜一猜上面的“1”叫什么?
生:分父。
師:“還有嗎?
生:分子。
師:真厲害,數學家也是這么想的。
你知道它們表示的意義嗎?(師生利用剛才的分蘋果,探討分數各部分表示意義)。
(3)、師舉起圓形圖片。這邊圓形的1/2,你能找到它的另外一個1/2嗎?
2、理解1/2。
同學們很快從月餅身上找到了1/2,你能從上名找到這個桃子的1/2嗎?(課件展示)。
西瓜的呢?……。
數學之美在于簡潔,一個小小的1/2藏在這么多地方?,F在,它藏在了同學們手中的長方形紙片上。你能用你靈巧的小手折一折,找到1/2嗎?看誰找得即對又快!
大部分同學找出來了,咱們是獨自欣賞,還是和大家一塊分享?誰先來?注意說清楚:把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誰的()。你對折是為了什么?用上今天我們強調的一個詞也就是?(平均分)——對,不管你是怎樣折,想得到1/2,必須保證把它平均分成?(2份)。
匯報交流展示。
(折出一張長方形紙的二分之一)不管是一張長方形紙、圓形紙、等等,都可以看成一個物體,一個物體只要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都是物體的1/2。
3、小測驗:挑戰1/2。
既然大家認識了1/2這個新朋友,讓我來看看你對這位新朋友的了解程度怎么樣。(課件出示)。
(1)、辯論。
(2)、用點頭或搖頭的方式告訴老師能還是不能。
(二)認識理解1/4。
(課件上),同樣是平均分,為什么這個涂顏色的部分不能用1/2來表示?(課件下一頁)。
(老規矩:做好了,我就知道你找到了)。
誰能從我的圖形中分別找到他們的1/4(分別找兩個學生找出圓形、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通過剛才的學習活動,老師發現同學們的數學思維真是太棒了,現在我有個建議,讓我們比一比,看誰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創造一個新的分數。
三、拓展應用:
(三)認識理解3/8及其他分數。
咱們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是它的(1/8),那么圖上三份就是這個圖形的——3/8。
孩子們,像1/2,1/4,3/8這些都是分數?,F在到了同學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現在你可以創造自己擁有的分數了。
四、達標測評:
(1)、老師拿出了紙包里所有粉筆的1/5,猜猜老師紙包里藏著幾只粉筆?
(2)、老師的課本里站著一位好朋友,它露出了身體的1/2,猜猜它是什么圖形?
五、結束語:
板書設計:
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
像1/2,1/4,1/6,1/8,1/6,3/8……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同時將孩子們創造的分數貼在相應的位置)。
1、通過面積和周長的比較,使學生正確區分、理解、掌握面積和周長這兩個概念,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
2、運用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正確區分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周長或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面積?什么是周長?
3.面積和周長是兩個有著根本區別的數學概念,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常常容易混淆,為了使大家正確區分、理解和掌握這兩個概念,我們今天就來對面積和周長進行比較.(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請學生拿出一個長方形的紙片,讓學生閉上眼睛想想它的周長和面積,并用手摸一摸.利用手中的學具測量周長和面積.
2.學生分組活動,然后匯報自己的方法.
(1)用線測量出周長,用面積單位測量出面積.
(2)用尺子測量出長和寬,再計算周長和面積.
3.例1算出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多少?
教師:現在已經知道了長和寬的數據,請完成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學生分組討論.
提綱:
(1)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各是什么?
(3)周長和面積各用什么計量單位?
5.學生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填寫下表.
長方形。
正方形。
意義。
計算方法。
計量單位。
相同點。
三、鞏固練習.
1.分別指出手帕、桌面的周長和面積.
2.計算飯店招牌的面積和周長.(單位:米)。
3.填表.
圖形。
邊長。
周長。
面積。
長方形。
長18厘米,寬16厘米。
轉載自 fANwEn.chaZidIAN.cOM
長方形。
長7米,寬4米。
正方形。
12分米。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什么新的收獲?周長和面積有哪些區別?
五、課后作業.
1.學校操場的長是110米,寬是90米.它的面積和周長各是多少?
2.要給一個長方形的房間鋪地板革,要買多少地板革才能鋪滿地面?需要哪些條件?
1.知識與技能時間單位“秒”的認識,知道1分=60秒。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間的意識和習慣。
時間單位“秒”的認識,知道1分=60秒。
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分與秒之間的關系,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導入。
同學們,每年除夕之夜我們都和親人坐在一起收看新年聯歡晚會的直播節目。你看,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秒的認識。
二、新授。
(一)認識秒,知道1分=60秒。
1、拿出手中的表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同位交流,指名匯報。
2、你想知道有關秒的什么知識?
生1:一秒有多長?
生2:秒針走一圈是多長時間?
學生提問。
誰能幫他解決問題?
3、小結。
秒針走1小格是1秒,秒針走1圈(60格)時分針走1格,所以1分=60秒。板書:1分=60秒。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四,第1題,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小明大約每天睡9();小紅戴紅領巾需要20();電飯鍋煮米飯大約要25()。
學生獨立做。說一說想法。
2、做一做2。(感受時間的長短)。
教師掐表,讓學生做一樣自己喜歡的事情,試一試,1分鐘能做什么?
學生一起做。
3、小游戲:同學們閉上眼睛,老師說開始,你覺得1分鐘到了就舉手示意,看看誰對1分鐘的估計比較準。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兩位數加兩位數。
萬以內進位加法。
1、經歷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認識過程,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2、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進位的加法題。
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知。
1、口算:50+70300+500900—50044+22。
30+5035+5587+49(遇到困難)。
2、87+49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萬以內進位加法。
二、新課展開。
2、列式計算。用舉手的方式,認為不行的舉手?為什么不行?說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5+7=1240+40=8012+80=92。
45+7=5252+40=92。
47+5=5252+40=92。
4、同學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沒有同學直接用45+47算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思考的?(請生上臺演示)。
5、列豎式計算。
6、多媒體出示例1圖片,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7、列豎式計算(重點講解)。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獨立完成做一做1、2。
2、請生回答,集體講解訂正。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位數的運算法則,你們學會了嗎?
五、作業。
完成練習四。
3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
2、通過觀察、計算等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合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性和計算速度。
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
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的口算和筆算算法。
一、復習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運算法則,同學們還記得怎樣算嗎?現在老師要考你們一下。
1、完成下列各題76+3724+8998+66980+660985+665。
二、探究新知。
1、多媒體出示主題圖,估算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
2、小組討論估算值,說明理由。
3、請生列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4、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進位1、)。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完成教科書上做一做,集體講評訂正。
2、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練習五第10題,開動腦筋,獨立完成。
四、小結。
通過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連續進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國爬行類和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的種數,其實我國還有許多珍稀野生動物,打開課本15頁,說一說在表中發現了什么數量關系?自己找出表中的數量關系,形成問題,并列式解決問題。
五、作業。
課本練習五1~9題。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
1、經歷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認識過程,學會三位數與三位數的退位減法。
2、通過觀察、估算等方法,能正確的筆算多位數減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筆算算法。
一、復習導入。
1、口算(指生回答)。
80—7=56—3=76—12=98—35=。
2、豎式計算(指生板演)。
654—12=123—100=876—123=587—198=。
師小結:587—198=豎式計算應該注意點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
二、新授。
(一)例1。
1、多媒體出示教學例題1:放假同學們都喜歡去旅游,在我國云南有三個美麗的地方,
2、小組討論估算大理到麗江有多遠?說明方法。
3、用線段圖的方法來理清問題,圖中昆明到麗江的路程拉成一條直線,可以使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更加明了。
4、列豎式計算,指生到黑板演示。
(二)例2。
1、現在我們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么不同?自由發言。
2、同桌交流計算方法,然后選出代表,指生到黑板前講,把你們認為最容易的方法說給大家聽,邊講邊板書。然后請其他學生講評。
師小結:改了數字之后還是要按照減法運算法則來計算。
(三)例3。
1、怎樣計算500—185(自由發表意見,方法越多越好)。
2、用豎式計算,指生板書。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完成第23頁的做一做。
四、小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完成作業練習六。
1.理解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能夠正確筆算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2.能根據實際,選取合理的方法正確、靈活地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
3.理解驗算的意義,會正確進行三位數加法的驗算,初步養成檢查與驗算的習慣。
4.經歷用萬以內的加法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掌握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會正確的進行筆算和驗算
正確筆算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題;能結合實際選取合理的方法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
(一)復習舊知
筆算346+93 657+329
筆算加法時應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
(二)新課導入。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去過濕地嗎?
出示圖片,介紹濕地情況。再出示信息: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
師:根據這兩條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信息呢?
2.交流問題。
學生交流,教師出示相應問題。
預設1: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
預設2:該濕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動物多多少種?
預設3:該濕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動物少多少種?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研究第一個問題。
(三)新課展開
1.探究計算方法。
(1)完整出示例3。
師:這道題,同學們想用什么方法計算?
板書算式:445+298
(2)估算結果并交流。
師:這道題的結果大概是什么?同學們能估算嗎?
(3)嘗試計算并交流。
師:這道題到底等于多少?同學們能自己想辦法計算出來嗎?請大家試一試。
全班交流方法:
列豎式計算。
(4)與估算結果相比較。
2.探究驗算方法。
(1)自主探索驗算方法。
師:這道題算的對不對?同學們會驗算嗎?
(2)交流方法。
預設1:再重新用原來的豎式計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預設2:可以交換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預設3:利用原來的豎式,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從下往上再加一遍。
(3)歸納驗算方法。
師:大家想出這么多的驗算方法,你們真棒!今后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算 ,可要養成及時驗算的好習慣哦。
3.練一練。
我是小醫生,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163+979 395+475
4小結提煉筆算方法。
問題1.今天我們做的加法題有什么共同點?
連續進位
問題2.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算出得數的呢?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問題3.為了保證計算正確,你有什么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開始加起,進位的小數字不能漏寫,做完以后要及時驗算。
(四)練習拓展。
先想一想是否有進位,再計算并驗算。
67+93 165+78 409+394
總結回顧
回顧本節課收獲。
回顧新課導入時,學生提出的問題,請有興趣的同學課后研究一下,下一節課繼續研究。
作業布置
作業:第38頁做一做,4題。
板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30、31題實踐活動“估一估”。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在生活里進行估計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估計的意識和初步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樹葉的圖片(見課本),大一些的杯子和1千克水。
教學過程:
一、準備鋪墊。
1、出示一摞本子:告訴學生,這么一摞本子有20本。
3、告訴學生:第2摞的本數是第1摞的2倍,你知道第2摞到底有幾本嗎?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估一估”。
2、估計書的本數。
(1)談話:老師想請你們估計一下我校圖書室的圖書,你們有什么辦法?
(2)小組討論交流。
(3)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指導小結:可以先數出一排書的本數,再估計出一個書架上書的本數。再估出圖書館里的書的本數。
(4)學生分組到圖書室進行估計。
(5)匯報估計情況。
3、出示樹葉第一幅圖。讓學生說說可以怎樣估計圖里大約有多少片樹葉。
(1)學生組織討論。
(2)交流:可以先數出一個框里的樹葉數,再估計整幅圖大約有多少片樹葉。
(3)學生獨立數數、估計。
4、出示樹葉第二幅圖。
(1)要估計這幅圖里的樹葉的片數,你準備怎么估計?
(2)小組討論怎樣來估計。
(3)學生估計樹葉。
(4)交流估計的方法。
5、出示樹葉的第三幅圖。
讓學生分組討論可以怎樣估計有多少片樹葉。各小組討論交流并匯報估計結果。然后全班匯報交流估計的結果和方法。
6、教學第3題。
(2)老師出示一桶水,請學生估計一下這一桶水大約有幾千克?是怎樣估計出來的?
三、教學“試一試”
按課本上內容依次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匯報估計的問題、結果和方法。
1、估計一下,我們學校大約有多少名學生?
2、再語文書上任意找一頁,估計一下這一頁大約有多少個字?
四、課堂小結。
1、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
2、你還能估計出其他一些物體的個數嗎?
1、知識技能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有順序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探索規律。
2、方法過程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中事物搭配規律和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體驗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習有序思考的方法。
探索并歸納出簡單搭配現象中的規律,會解決實際問題。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2、揭示課題。
師:下面我們就用這中有序的、不重復、不遺漏的思考辦法來學習新課——“搭配中的學問”。
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笑笑的生日。
2、早餐搭配:
飲料:牛奶豆漿。
早點:面包油條。
飲料和早點各選一份,有幾種搭配辦法?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一小組交流。
匯報。板書搭配方法,強調有序搭配。啟發說出不同的方法。
3、去動物園的路線。
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
匯報,再次強調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復、不遺漏。
4、照相的搭配。
5、找搭配的規律。
6、師小結。
三、鞏固練習。
1、石頭、剪子、布的。游戲。
2、猜電話號碼。
四、總結。
9月29日,縣教研室在求實學校舉辦了《20xx年新蔡縣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上午黃瓊老師和田志豪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六年級數學《分數混合運算(三)》,以及專家講評。下午侯主任為我們解讀了《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以及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
兩位年輕一線教師的示范課帶給了我一些新的信息和思考。他們有思想,有潛質,教學風格多姿多彩??梢哉f,他們的辛勤付出,為我們提供了一次教學盛宴。就算有不完美的地方也很正常,因為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尋覓到我們自己教學的影子,從而更可以讓我們不斷反思,不斷進步、不斷成長。讓我們明白教師不僅可以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發展思維,而且可以啟迪智慧,點化生命。來自澗頭中心校的黃瓊老師,新課引入非常巧妙,通過淘氣和媽媽的手掌畫,讓學生初步感知面積。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通過教具、桌面、書面等具體事物讓學生自己看,摸一摸,體會一下生活中的數學面積。通過這種方法去探索、體會學習。既培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又在愉快的學習中獲得知識,這樣做,能把學生的學習積極動起來,讓學生喜歡上學習。來自鄭州惠濟區小學的田志豪老師的《分數混合運算(三)》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為他的課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無論是課前研究,還是課上討論,都是學生在學習、在互動、在獲得和在發現。老師讓學生小組活動,檢查、交流、分享、發現,在互動過程中分享同桌的智慧。接著在全班交流,看似學生自主完成,其實都是在老師不斷引導性提問中進行的討論,田老師完全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去交流,在交流中得到統一認識,獲得結論,并且鞏固認識。通過觀賞學習優秀教師的課可以使自己開拓眼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進行教研與學習,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水平。以下是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認識。
一、備課:變備教材為備學生。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備教案的方法很多,備學生的學習方法少。老師的備課要探討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復習、做作業等;要考慮到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一位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表現他對知識的傳授,更主要表現在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上課:變按教學過程上課為生成性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展的動態生成的過程,其間必然有許多非預期的因素,即便教師對學情考慮再充分,也有無法預知的場景發生,尤其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教師要利用好即時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靈活的教學機智,不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學過程。要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如果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回答,不予理睬,只按教學過程走,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教師就要重視學生的一言一行,在教與學的平臺上,做到教學相長,因學而教,樹立隨時捕捉教學機會的'意識,就必定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活潑有趣,更加充滿生機,也更能展示教師的無窮魅力。三、變教師多講為學生多說。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說出是與非,或是多少,至于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于學生思維見解,并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并讓盡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例如,口算,現在已經名不副實,多數用筆算代替,學生動手不動口。其實,過去不少教師創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級教學中,寓教學于游戲、娛樂之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其它教材也可以這樣做,我們不能把數學課變成枯燥無味、讓學生學而生厭的課。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并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傊?,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激情快樂的數學課堂。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統計”是《標準》內容中第一學段統計教學的最后一個單元。主要目的是進一步認識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本單元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兩種新的條形統計圖,并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同時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在編排上有以下特點:
1、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兩種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
2、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讓學生運用數據進行推斷,進一步體會統計功能。
3、提供豐富的素材,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單元教學要求:
1、向學生介紹兩種新的條形統計圖,使學生學會看這兩種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單元教學重、難點:學會看這兩種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單元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簡單數據分析。
預習內容:《簡單的數據分析(一)》。
預習方法:1、仔細看書中例題。2、找出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不懂的做上記號,以便上課時交流討論。3、嘗試做一做練習題。
預習過程:
看一看:仔細看數學書第38頁,例1。
想一想:1、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圖上的信息。
2、根據圖中的數據嘗試設計統計圖?說一說你設計的統計圖中一格代表幾個單位?
3、說一說橫向統計圖和縱向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做一做:練習十第一題。
教學過程:
一、自學反饋,
1、出示情境圖及統計表,讓學生說說統計表上收集到的數據。
2、根據這些數據,引導學生獨立畫出縱向條形統計圖。(師事先準備的空白統計圖)。
3、師提問: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數量?
二、重點點撥。
2、引出新課:如果我們把縱向的條形統計圖變成橫放的條形統計圖,那占的上下空間就小了。這樣橫軸就變成表示礦泉水賣出的數量,縱軸變成表示各種不同品牌的礦泉水。
三、鞏固練習。
1、師問:你能和四人小組的伙伴討論討論,再試著設計設計嗎?
(1)、學生四人小組合作,討論設計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2)、交流匯報展示四人小組的作品。學生自己介紹本組設計的條形統計圖。
(3)、師肯定孩子的創作,并出示規范的橫向條形統計圖。
(4)、全班學生說說橫向條形統計圖橫軸、縱軸、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5)、全班學生完成書上沒畫完的橫向統計圖。
四、拓展應用。
1、師提問:根據橫向統計圖上的數據,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你認為應多進哪種礦泉水,為什么?
4、師小結:你看,統計圖還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問題,幫我們決策。
五、課堂總結。
1、看橫向統計圖,說說統計圖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2、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教后反思:其實在每堂課的教學之前我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們備教材、備學生要將數學問題和生活經驗聯系,或將單純的數學問題設置成具體的生活情景問題,并通過開放性的提問方式,如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你是怎么想的?……這些激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將生活經驗進行數學思考,我發現學生的思維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而富有個性特點的過程?!芭囵B學生數學的頭腦,學會數學的思考”是我們數學教學的一個目標,它的實施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不是靠一堂課兩堂課就能完成的。
第二課時:簡單的數據分析(二)。
教學目標:
1、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和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感受到統計對于決策的作用,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3、加強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例1用:每人一張空白的統計圖(縱向),四人小組一張空白的格子圖。例2用:師準備一些不同單位的空白統計圖。(1小格分別表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空白統計圖。)。
預習內容:《簡單數據分析(二)》。
預習方法:1、仔細看書中例題。
2、找出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不懂的做上記號,以便上課時交流討論。
3、嘗試做一做練習題。
預習過程:
看一看:仔細看數學書第39頁例2。
想一想:1、從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嘗試繪制統計圖?
3、說一說縱向的每一小格表示幾個單位?
做一做:完成練習十第3題。
教學過程:
一、自學反饋:
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
1、看統計表,分析數據。
a:引導學生看書上的統計表。
b:師提問:從統計表上,你知道了什么?
二、重點點撥:
1、如果讓你根據統計表的數據,繪制一個學生身高統計圖,你準備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讓學生自由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2、師拿出事先準備的不同空白統計圖,讓四人小組合作畫完。
3、出示學生畫的統計圖,引導比較,發現問題。(學生可以發現:如果每格表示較少的單位,畫出的條形會很長,如果每格表示10個單位或20個單位,雖然畫的格數少了許多,但是從圖中很難直觀地區分不同學生的身高相差幾厘米。)。
4、師提問:有什么辦法能解決這些問題呢?(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f:引出新課:出示書上的統計圖。
三、鞏固練習。
1、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發現這個統計圖和前面學的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1)用折線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個單位,其他格代表多少個單位,這樣畫有什么好處?
(2)引導學生按照示例,把其他兩人的條形補充完整。
(3)引導學生討論:在什么情形下應該使用這種統計圖?這種統計圖的優點是什么?
(5)學生嘗試獨立完成該統計圖。
四、拓展應用。
1、師問:根據上面兩個統計圖,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問題?你能解決嗎?
(2)引導學生為這些體重超正常值的同學出謀獻策。
(3)師提問:剛剛在比較時,你是怎么看出他們在正常值以上還是在正常值以下的。
(4)師引導學生思考:在統計圖中怎樣一目了然地看出每個學生的身高、體重是在正常值以上還是正常值以下?(引導學生在統計圖上用一條虛線畫出正常值,再直觀地比較。)。
六、作業布置。
教后反思: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為他們創設問題的情境?!皵祵W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這句話充分的說明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因此在教學中我找到數學與生活的切入點。設計了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情境,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有的同學已經感冒了。那么在冬天我們如何增強體質,抵御嚴寒,預防感冒呢?同學們自然就會想到參加體育鍛煉,教師隨之就問,你們知道我們班參加各項體育項目的人數分別是多少嗎?學生感到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統計一下。這樣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讓學生在熟悉、親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自然的進入新課的學習,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整節課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果教學中語言更精煉,更富有激勵性,提問更有針對性,我想本節課的效果會更好。
第三課時:平均數。
教學內容:p42--43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新課標第一網。
2、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課前預習:預習內容:《平均數(一)》。
預習方法:1、仔細看書中例題。2、找出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不懂的做上記號,以便上課時交流討論。3、嘗試做一做練習題。
預習過程:
看一看:仔細看數學書第42頁,例1。
想一想:1、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找找圖上的信息。
2、什么是平均數?
3、說一說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求平均數?
做一做:根據你的調查數據,算一算你們小組的平均身高和平均體重大約各是多少?
教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1、理解平均數。
(2)、老師(出示兩個筆筒)分別裝了27枝送給23個女同學,23枝送給23男同學,學生動手分:讓女同學和男同學分的一樣多。
(3)、引入“平均數”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樣多的5顆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數。25枝就是男同學和女同學分的筆的平均數。
(4)、學生討論:你們喜歡剛才誰的方法?導入板書課題。
2、反饋例一。
(1)、出示情景圖:說說老師和同學們在干什么?
(2)、出示統計圖:引導學生收集信息。
(3)、引導學生運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利用這個統計圖,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5)、小組討論解決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說說13個就是平均數,那是不是說他們每個人都是收集13個呢?理解平均數是個虛的數。
(6)、小結求平均數的方法。
三、鞏固拓展。
1、另外一個環保小組也收集了許多礦泉水瓶,小軍收集15個,小偉收集16個,小朋收集12個,小新收集了13個,這個小組平均每個人收集了幾個?請你算一算。
2、根據統計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幾下?
班級三(1)三(2)三(3)三(4)。
踢的次數632654668646。
3、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一第2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2、師總結。
教后反思: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材分析:
課標提出:“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將應用問題與計算有機結合,使學生經歷計算法則的獲得過程?!辈贿B續進位加法中安排我國濕地部分動物種類的情況,為學習計算提供現實背景。通過具體的生活問題或生活情境引出計算問題的方式,將筆算加法放在解決實際問題的現實背景中。學生掌握計算方法以后呈現現實的問題情境,應用計算知識解決。這樣編排不僅讓學生經歷了筆算知識的形成過程,也讓學生經歷了應用筆算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一方面有助于學生理解計算的意義,主動構建數學知識,形成運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學情分析:
將計算與運用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和運用知識遷移的方法來學習計算。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遷移舊知,學會萬以內的加法(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結合所學知識對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萬以內的加法(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進位的算理。
突破方法:
讓學生自主探索、討論和交流,使學生明確“哪一位上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教法:遷移法、動手實踐。
學法: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
教學學具:
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多媒體課件分別出示丹頂鶴、蜥蜴、麋鹿、狐貍的圖片。
2、課件出示“中國濕地部分動物種類”統計表。
學生觀察這份統計表并從中獲取數學信息(鳥類271種,爬行類122種,哺乳類31種。)。
(設計意圖:通過對圖片和統計表的分析,使學生了解中國濕地部分野生動物的種類,并對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算一算。
38+55=。
1、幾十加幾十怎樣筆算?(學生獨立演算后,集體點評)。
為什么十位不是8?
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上3+5+進位1=9。
2、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三、互動新授。
1、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要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2、根據問題,嘗試解答。
出示教材例1:我國濕地鳥類和爬行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算式:271+122=。
引導:你們會計算嗎?自己試試看。
學生在答題紙上試算,教師巡視,并指名學生板演。
學生講解計算過程,集體點評。
教師再次運用課件演示計算過程:
小結:在計算這道題時,應該注意什么?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做出評價。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知識遷移的效力,讓學生獨立計算,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出示例2:我國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小組合作,列出算式并試著在答題紙上計算,如果遇到問題,與小組成員一起討論解決。
你們在計算中遇到什么問題,又是怎樣解決的?
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板書:271+31=。
在計算這道題時,應該注意什么?(課件演示并小結)。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如果十位相加滿十,就向百位進1、
4、比較總結。
引導學生觀察兩道例題中的算式,同桌互相交流討論,找出計算過程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組討論:計算萬以內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分析、比較、總結,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歸納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總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以及計算過程,同時提醒學生在計算時一定要加上這個進上去的1、)。
四、知識運用。
啄木鳥治病奪紅旗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批改同學的計算,集體評講學生的完成情況。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當小老師,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不但提高了學生注意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落到實處。)。
五、課堂小結。
學生談學習的`收獲。
簡單的組合(一)。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者112頁例1簡單的組合。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組合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方法準確地計算出組合數。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學具準備:每生準備主題圖中相關的學具卡片或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老師漂亮一點呢還是喜歡老師丑一點?
生:大多數的小朋友說喜歡老師漂亮。
師:那你們幫助老師打扮打扮。我最喜歡紅色體恤和這三件下衣,到底怎樣搭配最漂亮呢?請小朋友們給老師出出主意。小朋友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師:謝謝。你們的建議都不錯。那我這一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試一試。
師:請同學們也試著想一想,如果你覺得直接想象有困難的話可以借助手中的學具卡片擺一擺。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2.發現問題學生匯報所寫個數,教師根據巡視的情況重點展示幾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有的重復了,有的漏寫了。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
4.小組匯報匯報時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1)、無序的。用學具卡片或實物擺,然后再數。
(2)、用連線的方法算出。
(3)、用圖式的方法算出。引導學生及時評價每一種方法的優缺點,使其把適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來。
5.小結教師簡單小結學生所想方法引出練習內容見課本112頁。
(三)拓展應用。
請你試著擺出其他幾種排法。
教學反思:
簡單的排列(二)。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的例題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每生準備3張數字卡片,學具袋。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剛說完小動物們都紛紛舉手說能寫成兩個數:12、21。
接著猴博士又加上了一個數字3,問:“用數字1、2、3能寫出幾個兩位數呢?”
小豬站起來說能寫成3個,小熊說6個,小狗說7個,到底能寫出幾個呢?
小朋友們回答能寫6個。
請問:“用數字1、2、3能寫出幾個三位數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師:請同學們也試著寫一寫,如果你覺得直接寫有困難的話可以借助手中的數字卡片擺一擺。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2.發現問題學生匯報所寫個數,教師根據巡視的情況重點展示幾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有的重復寫了,有的漏寫了。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
4.小組匯報匯報時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1)無序的。
(2)從高位到低位,數字由小到大。先寫出1在百位上的有123、132;再寫出2在百位上的有213、231;再寫出3在百位上的有312、321。
(3)從高位到低位,數字由大到小等方法。
5.小結教師簡單小結學生所想方法引出練習內容:課本113頁例2,小組討論完成。
(三)拓展應用1、數字2、3、4、5寫出不同的三位數?寫完交流。請你試著擺出其他幾種排法。
教學反思:
簡單的組合(兩兩組合)。
教學內容:教科書114頁例3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擺一擺、玩一玩、畫一畫等實踐活動,2、了解有關兩兩組合的知識。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問題意識。
4、培養學生大膽猜想、積極思維的學習品質,5、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6、學生能應用組合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兩兩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方法準確地計算出組合數。
教學用具:主題圖的課件、學具卡片、鉛筆、直尺等。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2、激趣導入。
3、引導參與。
4、共同探究。
師:世界杯足球c組比賽有幾國家?是哪幾個國家?讓學生發表意見。他們說不出,老師再告訴他們。
師:如果這四個隊每兩個隊踢一場球,一共要踢多少場?(課件演示主題圖)。
1、讓學生大膽說一說、猜一猜。
2、四人小組用學具卡片擺一擺、討論討論。
3、學生匯報。
4、匯報時可讓學生利用學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們求組合數的方法。
5、一小組演示。
6、其他同學認真觀看。
8、然后在相互探討、補充。
9、力求能準確算出比賽場數。
10、方法允許多樣。每種方法都放手讓學生相互交流、學習。老師適當引導。
11、師生共同。
12、小結。
a、用畫“正”字數出要踢多少場。
b、把巴西、土耳其、中國、哥斯達黎加四個國家擺成正方形用連線的方法求出場數。
c、把巴西、土耳其、中國、哥斯達黎加四個國家擺在一直線上在用連線的方法求出場數。
13、用課件將上面第二、第三種方法直觀演示。
14、讓學生把這些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具體化。
15、老師總結。
剛才同學們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況逐一羅列出來,有的同學是用圖示法求出兩兩組合數的,用哪一種方法求都可以,只要這種方法是你喜歡的。
16、比賽結束了。運動員相互握手告別。問題是:四個人每兩人握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
(1)進行禮儀教育。
(2)四人小組進行實踐。
(3)請1-2個小組代表上臺演示。
三、拓展練習。
提問:如果是5個運動員每兩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
討論、匯報。
教學反思:
本單元練習課(4)。
教學內容:簡單的排列組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驗證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或組合數。
2.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過程:
1.借助操作活動或學生易于理解的事例來幫助學生找出組合數。師生共同分析練習二十五第1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2.利用直觀圖示幫助學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早餐搭配的組合數。
3、出示練習二十五第3題。
學生看題后,四人小組討論出有多少種求組合數的方法。
4、學生匯報。
(1)圖示表示法(兩種)。引導學生用畫簡圖的方式來表示抽象的數學知識。
(2)其他的方法,例如聰聰或明明分別可以和每一個小朋友合影(分步時,可以把確定聰聰作為第一步,也可以把確定明明作為第一步),教學時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至于學生用哪種方法求出來,都沒關系。但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發展學生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學生自己用圖示表示時,可以很開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聰聰,圓形表示明明,并分別在正方形和圓形里標上序號。實際這是發展學生用數學化的符號表示具體事件的能力的一個體現。
(4)如果學生用簡圖的方式來表示有困難,也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二年級上冊的例子或借助學具卡片擺一擺。
2.“做一做”
(1)練習二十五第7題。
通過活動的方式讓學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錢的情況寫出來。
(2)練習二十五第9題。
用兩種圖示法表示兩兩組合的方式(比較簡單的兩種方式)。在教學中也要允許有的學生把所有的情況逐一羅列出來,只要他通過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組合數,都是應該鼓勵的。
教學反思:
1)通過有趣的數學題,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開發他們的智。
力,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邏輯思考能力。
2)讓他們學會通過思考與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通過解答例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學會善于思考。教學難點: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準備課堂上要講的內容,預測提問環節所需要的使用的時間。多媒體課件,火柴棒,小獎品。
課前先向學生播放一些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生活例子。講一個小故事,動物中的數學“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通過小故事起到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擺法。
3、用12根火柴桿,組成4個連靠在一起的單位正方形,如下圖。游戲要求:
(1)試試看,移動3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2)恢復原狀,再試試看,移動4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答對進行適當的獎勵),并進行分析,然后逐漸深入課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此環節分為四個小部分:
1將學生分成幾組,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
2從日常生活出發,模擬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搶答。
3最后進行統計,對表現最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4、對相關題目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學生認識數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的學習興趣。
具體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2.一減一不是零。(打一字)。
3.+-×(打一成語)。
解析:把支分解開即為“+、-、×”)謎底是:支離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謎底是:口(意為“只”少“八”)。
5、成績是多少?(打二個數學名詞)。
解析:學習成績是用得分的數目計算的。問“多少”,可以換一個說法,改問“幾何?”在中國古代數學書里,問一種物品有多少個,總是問“物有幾何?”直到現在,有些地區的方言里,買東西問價錢,還是說“幾何?”所以,問“成績多少”,等于是問“分數,幾何?”謎底是兩個數學名詞:分數、幾何.
答案:
第一步:小明與弟弟過橋,小明回來,耗時4秒;
第二步:小明與爸爸過河,弟弟回來,耗時9秒;
第三步:媽媽與爺爺過河,小明回來,耗時13秒;
最后:小明與弟弟過河,耗時4秒,總共耗時30秒,多么驚險!
根據自己學過的數學知識,自主創作一幅與數學有關的圖畫。(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結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認識數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的學習興趣。)。
三、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本單元主要是教學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使學生初步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著的不確定現象,并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確定現象是這部分內容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從不確定現象中去尋找規律,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觀念。如果缺乏對隨機現象的豐富體驗,學生較難建立這一觀念。
因此,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如摸棋子試驗、涂色活動、抽簽游戲等。通過創設這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四、單元學習目標。
1、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會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判斷并能簡單地說出原因。
2、學會列舉記錄簡單事件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4、能由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較事件多少。
5、培養簡單的邏輯推理、逆向思考和與人交流思考過程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培養簡單的邏輯推理和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能力。
教學難點: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六、單元評價要點。
1、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七、各小節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
本單元計劃課時數:4節。
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計劃課時授課日期備注
例1。
例2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敘述出來,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1。
例31.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會比較兩種結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學會記錄事件發生的結果。
4.進一步培養動手操作、歸納和判斷能力。1。
例4。
例51.進一步學習比較多種結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結果總數,再看哪種結果在總數占的比例多。
2.能根據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較事件數量的多少。
3.培養簡單的逆向思考推理能力。1。
單元測試及情況反饋1。
合計4。
數學課程標準從課程性質、課程理念、目標內容等方面進行闡述,是全國各版本教材編寫、各地區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整座教育大廈的基石。近20多年來,數學課程標準基本上每十年進行一次修訂?!皵祵W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我國經過幾十年的教育探索,在學習知識結構沒有發生大變化,教育對象和社會功能也沒有大改變的情況下,個人初感《數學課標(20xx年版)》更多的是對過往課程標準的一個傳承,在新時代、新發展要求下進行自我完善與發展。
《數學課標(20xx年版)》的目標中繼續強調學生獲得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活動經驗的“四基”,發展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能)。課程內容依然以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大版塊組成。這些核心部分都體現出新課程標準對過往的繼承。
思想上,提出在突出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承載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功能。在“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同時,沿用并發展了《數學課標(20xx年版)》的描述,即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要的核心素養”。原本我對“立德樹人”的認識約是等同于原有的德育工作,但聽了老師的講座剖析后,加深了對數學科中“德”的認識,及“育”的行徑,不局限于偉光正的展示,更多的要結合時事的素材、學生的未來、學科的特質、國家的命運有血肉地加深感受、引導思考,達到樹德目的。
《數學課標(20xx年版)》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活動、評價和信息技術等課程核心要素提出了五個課程理念。其中兩點變化是新增了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課程目標以及突出了課程內容的結構化特征。
課程目標提出的核心素養,包括簡潔而深刻的三個方面: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三會),以數學為角度、媒介、方法,搭建溝通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橋梁。明確指出小學階段核心素養的主要為11個表現:數感、量感、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符號意識、推理意識、數據意識、模型意識、應用意識、創新意識,讓教師對數學教學有更明晰的立足點和方向性,新增的“量感”是歸類細化數學核心能力的一個方面。老師的“1-2-2-6”數字歸納方法更是對11個核心素養精練了記憶,提升實用性。
根據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小學由原來的兩個學段調整為三個學段,1~2年級、3~4年級、5~6年級。課程內容按內容要求、學業要求、教學提示三個方面呈現,比20xx版課標更有助于對教材中教學內容的根本理解,學業要求有助于教師把握教學的程度,教學提示對實際教學工作帶來更大的指導幫助。
《數學課標(20xx年版)》的課程內容版塊與20xx年版基本相同,分別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版塊;不同之處是對課程內容進行了主題結構化整合?!皵蹬c代數”由原來的六個主題整合為“數與運算”、“數量關系”兩個主題;“圖形與幾何”由原來的四個主題整合為“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圖形的位置與運動”兩個主題;“統計與概率”對主題名稱進行了調整,把“分類”改為“數據分類”,把“簡單數據統計過程”改為“數據的收集、整理與表達”?!熬C合與實踐”以跨學科主題學習為主,原來屬于“數與代數”中的主題“常見的量”也放入該版塊。主題結構化整合體現了《數學課標(20xx年版)》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整體性、一致性、階段性的思考與嘗試。
《數學課標(20xx年版)》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在20xx版本上進一步設計學習內容,架構更加完善的教育生態,為數學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也帶來了新機遇、新發展。
認真研讀20xx版新課標是每個老師都要做的重要事情,對于還是新教師的我,如何讀熟讀透新課標是一件非??嚯y的事情。在我處于迷茫的時候,很榮幸有機會能參加關于20xx版新課標研讀的講座,通過這個講座,我獲益頗多,受益匪淺,下面來談談我的收獲吧。
從講座中,我對新課標提到的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數學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的關系與如何認識和實踐結構化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其中讓我啟發最大的是如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首先,培訓專家給我們詳細地講解了立德樹人這個詞從被提出到落實的過程;其次,從社會大層面分析了提出這個根本任務的原因;最后,在教學方面給了我們有關如何在數學課堂上滲透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相關建議。除此之外,我還知道了在數學課上,發展學生理性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和態度、使學生獲得優秀數學文化的感受是實現根本目標的有效途徑。
結合培訓專家給我們分享的這個講座,我翻閱了一些資料并綜合其他老師的講座,我對新課標也有另一番認識?;乜催@些年出版的新課標,從核心素養導向發展的角度來看,從最初的.雙基雙能目標發展到四基四能目標再到四基四能與核心素養并存的目標,體現了社會對教師教育學生的重點從最開始注重知識的掌握過渡到注重能力的培養再過渡到數學素養的培養上,也更好地體現出教書育人的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追求越來越高,社會與家長對孩子們的期望與寄托也越來越高,核心素養的目標導向也會越來越健全。因此,固化在我們腦袋里的舊一套教學方法也要隨著目標的變化而變化。以前的我研讀新課標最多就是知道數學的三會分別是什么,但是卻不知道原來“會用數學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是可以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幾何直觀、空間想象和創新意識的,也不知道“會用數學思維思考現實世界”可以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與推理意識,更不知道“會用數學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可以培養學生的數據意識、模型意識和應用意識??粗喓唵螁蔚娜湓拝s隱藏著新課標提出的所有核心素養。結合新課標提出的數學核心素養,我了解到了教學目標的設計不是隨便寫寫應付檢查就可以的,而是要落到實處、與后面的教學環節環環相扣的,這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及格的。數學教學目標的攥寫是滿足以下幾個方面:要有機整合“四基”、“四能”和情感態度三個方面、要指向數學核心素養、要分活動進行填寫還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可控性、可達性?;叵胱约阂郧八鶎懙慕虒W目標,還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需要好好根據以上要求思考并重寫,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會有意外的收獲。通過此次粗淺的學習,我在教學觀上有了一定的轉變,不能為了教書而教書,要在課堂上找到立德樹人的影子,努力把這個根本任務滲透到數學課堂上。首先,我要端正自己教書育人的態度,做到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孩子,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其次,要有百年樹人的耐心與恒心;再次,我要多關注國家的時政,學會在數學上利用合適的時政引入課堂,讓學生不僅僅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民族認同感;最后,我要備好每一節數學課,切實在數學課堂中貫穿數學核心素養的落實。我自知現在的自己實力還不強,在教學上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我也深信自己因為還年輕會有更多的可能性與創造性,希望自己能夠保持做一名優秀教師的初心,多學習多實踐,爭取能夠為教育事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經歷探索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過程,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眾,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我們多觀察,多留心,就能發現許多關于數學的知識,不信你瞧(出示小華家到學校的場景圖)
1、小華家去體育館,每分鐘走46米,走了2分鐘,走了多少米?
(1)先讓學生說一說,根據剛才看到的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怎樣解決?
列式計算,指名板演。
(2)提問:這是我們以前學的什么計算?(兩位數乘以一位數)
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筆算要注意些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個位滿幾十就要向十位進幾)
2、談話:可是小華走著走著發現時間來不及了,比賽就快開始了,于是他就開始跑了起來。
出示應用題:小華跑步到體育館用了4分鐘,他每分鐘跑152米,小華跑了多少米?
談話:這道題你會算嗎?列出算式,不要計算。
152×4=
師:觀察這道題,和我們以前學的筆算乘法一樣嗎?
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1)列豎式計算時,哪些是已經學過的?哪些是新的問題?在解決新的問題時遇到了什么困難?(積的百位上應該寫幾)
(2)這個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在學生回答后,指名板演。
3、教學"試一試"
(3)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學生講解計算過程。同桌互相檢查,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提問:這一題的計算和上一題比起來,復雜之處在哪里?什么地方不一樣?
1、做"想想做做"第一題。
讓學生在書上將豎式補充完整,做完后,同桌互相檢查,統計做對的人數。
2、算一算,看看積各是幾位數。
(1)261×3 (2)8×123
621×3 8×312
提問:為什么積的位數不一樣?根據剛才的觀察和思考你發現了什么?
3、先估計積是幾位數,再列豎式計算。
131×7 612×8
3×493 4×541
4、動腦筋
1□3 □1□
× 4 × 6
4 9 2 1 9 1 4
四、總結提高,質疑反思。
提問: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2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