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可以幫助決策者做出重要的決策,指導工作和學習的改進。報告的核心部分應該注重數據和實證分析的具體呈現,以提供準確的信息和論證。撰寫一份優秀的報告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希望大家能夠多多練習和實踐。
社區目前任命的村干部有5名:書記林玉明、計生專干萬莉紅、其他干部王桂蘭、劉賢軍、葉曉芳;在社區掛村包片的鎮干部有4名:副鎮長、鎮干部、鎮計生專干;縣派“三送”駐點隊員1名:縣口岸辦干部;非駐點干部有5名:縣口岸辦主任、副主任、其他干部。
(一)黨建工作狀況
社區結合黨員的自身狀況,主要開展以下工作:一是開展基層組織建設“三有”活動。按照“創先爭優”活動、“五好、五帶頭”的要求,抓好以支部書記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活動,開展了“支部有活力、支書有作為、黨員有形象”基層組織建設活動(支部有活力表現為思想建設好、組織建設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廉潔自律好“五好”村支部;支書有作為則要求支部書記在推動科學發展、雙帶致富、為民辦好事實事、維護社會穩定、抓班子帶隊伍上有作為;黨員有形象就是號召廣大黨員在支持社區工作、創業致富、服務群眾、弘揚正氣、促進和諧上做表率)。二是開展“雙雙評議”活動,以居委會任期目標、年度工作目標及社區干部的工作目標為資料,支部書記向黨委和黨員群眾做出,黨員向支部;黨員對支部進行評議,群眾對黨員進行評議,透過支書、黨員踐諾,群眾評議推動工作。三是黨員示范共致富。開展爭創黨員標兵、爭當黨員示范戶等創先爭優活動。向先進學習,帶動群眾致富。四是按照“三培兩帶兩服務”工作要求,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名以上,發展黨員不少于2名。
(二)“三送”工作狀況
一是“三送”工作全覆蓋常態化。以基層組織建設活動年為契機,扎實推動“三送”工作,將任務分解到每個干部,落實到每戶農戶,要求干部聯系和幫扶農戶做到,即百分百的干部與農戶結對全覆蓋;百分百上門走訪農戶;百分百的發放連心卡、連心冊、訂聯系牌;百分百扶貧濟困送溫暖;百分百盡力辦實事、多服務,實現老有所養、少有所學、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困有所幫。二是狠抓工作落實。社區“三送”工作隊,從實際出發,幫忙社區清理工作思想、幫忙群眾創業致富、幫忙創新社會管理促和諧、幫忙群眾解憂濟困辦好事、幫忙改善民生辦實事;深入農戶、結交農民朋友、了解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問題、辦好事實事。經常深入農戶,認真聽取群眾訴求,及時做好矛盾糾紛的排查和協調,將越級上訪,群眾上訪等不穩定因素處理在萌芽之中。
(三)新農村建設的進展
社區的新農村建設主要是一些小區的衛生管理、下水道輸通、小區亮化等。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務是解決恒富小區居民路燈問題,要求縣里盡快解決。
(四)社區治安狀況
社區群眾基礎較好,但我們始終繃緊這根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治安網絡健全,作用發揮較好,沒有發生刑事案件,公眾安全感增強,對社會治安滿意率和對平安建立知曉率有所提高。
1、社區有1564戶居民,分布廣、流動性大,不利于管理。
2、社區新增許多小區,如博大花園、貴源小區、城北世家,大部分人居住在小區,戶口在鄉下,不愿落戶縣城,辦事就找社區,由于對所住戶狀況的不了解,給社區干部的工作帶來不便的同時,造成許多群眾不理解,不利于工作的開展。
3、社區沒有群眾經濟,所以也沒有任何群眾收入,辦公條件差、社區干部待遇低,開展工作經費嚴重不足。
1、注重流動人員的管理。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利用各種平臺收集好居民信息,便于工作的開展。
2、注重黨員的培養。推薦大力宣傳鼓勵引導廣大青年、致富能手、退伍軍人和大學生用心加入黨組織,不斷壯大隊伍,為基層組織建設注入新的血液。推選一些有知識、有文化,工作潛力強的年輕人充實到社區班子中去,增強社區基層組織活力,更好地與時俱進。
3、政府能否政策傾斜,加大社區扶持力度,提高社區干部待遇。
4、注重精神文化建設。利用小區休閑娛樂活動場所,舉辦一些文化類的比賽或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區矯正作為一種與監禁矯正相對應的非監禁行刑方式,通過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對罪犯進行改造,極大地降低了行刑成本,避免了監禁改造的交叉感染,更有利于其順利回歸社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當前,社區矯正工作已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社會管理工作,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這一特殊群體的管理和服務,既是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重要舉措,也是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的內在要求。
(一)基本情況。我國的社區矯正工作于xx年開始試點,xx年在全國試行,湖北省作為全國的第二批試點省份,于xx年開始試點。孝感市作為全省第二批試點地區,于xx年在孝南區廣場街進行試點,安陸市社區矯正工作于xx年在全市全面推行。近年來,各成員單位認真履職,社會各界密切配合,使全市社區矯正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各級社區矯正組織按照提認識,建機制,增投入,夯基礎,重創新,強隊伍,勤督辦,求實效的工作思路,不斷完善工作措施,穩步推進社區矯正工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科學化管理、多元化教育、人性化幫扶社區矯正工作模式,目前,安陸市在矯人員260人,累計接收469人,解矯209人,總體上管控得力,做到教育管理常規化,檔案文書標準化,監管幫教人性化,為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創造條件,社區矯正工作扎實開展,為維護安陸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二)工作現狀。當前,全市社區矯正工作力量總體薄弱,社區矯正組織不很健全,各鄉鎮雖成立了領導小組,但相應的工作職責、制度落實不到位,影響工作開展。司法所是基層從事社區矯正的工作主體,但從目前司法所的編制、人員配備現狀看,工作力量與工作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在司法所的設置上,按國家規定每個所應配3-5人,除社區矯正外還有人民調解、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等多項職責。安陸市現有16個基層司法所,其中,一人所10個,2人所6個。在工作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基層司法所認真執行日常監管教育工作。一是嚴把接收環節。所有到市局報到的矯正對象,除攜帶相關法律文書外,還必須持本人身份證和2張照片,由市局統一設計并印制了矯正通知書、送達回執,確保了服刑人員都能按時按要求到指定司法所報到。二是逐人建立檔案。通過全國社區矯正信息平臺,各所把所有矯正人員的檔案信息資料全部錄入管理系統。各司法所根據矯正人員提供的基礎資料,逐人建立紙質檔案,確保電子與紙質檔案同步相符。
在實踐中,從大體情況看,全市社區矯正工作主要基層由司法所工作人員承擔,尚未形成全面完善的矯正網絡。雖然社區矯正工作在吸納社會志愿者、整合社區力量幫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仍處于構思起步階段居委會成員和矯正對象單位及近親屬作為矯正小組的成員,責任心不強,成立的矯正小組大部分均沒有盡到小組的職責,矯正小組人員素質也有待提高。
(三)監管情況。雖然我國制定了一些關于社區矯正的法律,但是關于社區矯正的執行權問題卻是一片空白。我國《刑法》規定,依據人民法院判決的內容不同,刑罰分別由公安機關、監獄、人民法院執行。社區矯正工作是刑罰執行活動,目前沒有正式法律予以明文規定。對于社區矯正工作的主體司法行政部門只賦予了義務,并沒有給予作好此項工作的權利,社區矯正屬于一種行政執法,也代表法律的嚴肅性,司法所工作人員的身份沒有定位,無統一著裝,無執法證件?,F階段司法行政各級部門在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過程中,在執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時一味的寬無邊但對矯正人員的管理卻嚴不足,造成這種被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行政獎懲與刑事獎懲缺乏有效銜接,直接導致對社區服刑人員考核獎罰的部分內容形同虛設,對抗拒改造、不服從管理的社區矯正人員卻很難收監執行;二是對于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管屬于刑罰執行性質,而現階段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身份與社區矯正所面臨的發展形勢極不相稱。隨著《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的出臺,公安由管理主體成了輔助力量,而司法行政機關自己的執法隊伍卻沒有及時建立填補公安退出社區矯正執法工作后的權力真空,造成了司法所在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時缺乏有力的權力保障,司法所工作人員缺乏有效的強制管理手段,監管工作缺乏法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遇到緊急情況,無法對服刑人員直接采取強制措施,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刑罰執行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三是現在穩定工作壓倒一切,出于穩定的需要,在工作中基于管理工作考核的制約和人道主義精神,司法所工作人員對社區矯正人員遇到的困難不得不設法解決,雖然這有利于社區矯正工作實現維穩目標,但是也助長了極個別社區矯正人員以此為要挾。寬而不嚴的工作方式嚴重影響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推進。
文檔為doc格式。
我縣社區黨建工作在縣委的領導和各級黨組織的高度重視下,在市委組織部的具體指導下,在促進城鎮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保持社會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止目前,全縣共有居委會18個,建有黨支部的14個(1個聯合支部);其中社區居委會8個,建有黨支部的7個(川纖社區未建立黨支部),有黨員600人,社區黨支部書記14名,平均年齡51歲,其中書記主任“一肩挑”的11名。
一、基本做法。
為努力開創我縣社區黨建工作新局面,我們確立了社區黨建工作的總體思路:堅持一個指導,構筑四個機制,著力五項突破,實現五個目標。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構筑社區黨建共建、社區事務共管、社區文明共創、社區穩定共保的新機制;著重在解決黨組織設置問題、班子建設問題、黨員教育管理問題、工作條件問題、服務職能問題等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上有新的突破;努力實現建強一個班子、建好一支隊伍、形成一個機制、探索一條途徑、創造一個環境的工作目標。
2、抓組織建設。2003年我們利用社區區劃調整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優化配置社區資源,將16個社區合并為8個社區,并按照“一社區一支部”要求,合理調整了社區黨組織設置,建立了社區黨建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了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組織體系,堅持以社區黨建帶動群團組織建設和抓好群團組織建設促進社區黨建的原則,加強社區居委會、婦代會、共青團等社區基層組織建設,切實形成了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組織體系。
3、抓班子建設。我們著重抓了社區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結合社區調整,我們把那些熱愛社區工作、年富力強、有組織能力、有文化、熱心服務群眾的優秀人才選拔進社區領導班子,使社區領導班子結構進一步優化,同時,堅持每年對社區黨支部書記和主任進行一次集中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
4、抓強化服務。我們圍繞“富民、育民、樂民、便民、利民、安民”的原則,切實加強社區黨建工作,全面提高社區服務功能。第一,加強社區共建活動,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我們建立了社區聯系制度,每個社區均由縣級領導聯系,牽頭抓總,縣級部門和駐縣單位分別聯系,全縣共有63個縣級部門參加了社區共建活動。社區與共建單位一道,經常開展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為主要內容,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多層次的思想教育活動;開展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文化、體育、衛生、科技活動,廣泛深入地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組織開展爭做文明市民、創建文明家庭、文明樓院、文明小區、文明街道活動。同時,在共建單位的幫助下,各社區的辦公條件得以較大完善,建立了籃球場、健身活動室等可供社區居民活動的場所,社區服務功能進一步提高。第二,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社區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我們嚴格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深入開展“雙向培養”、“黨員教育管理示范點、黨員示范崗、黨員文明示范戶”創評和民主評議黨員等活動,在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發揮作用上下功夫。堅持從嚴治黨,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教育、引導居民黨員在維護社會治安、建設文明社區等方面發揮帶頭作用。積極探索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途徑和方法;組織社區在職黨員積極投身于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以黨員志愿者活動為載體,動員他們利用職業特點和個人特長,積極參加社區內各種社會性和公益性活動。第三,加強社區黨建規范化建設。我們根據社區工作新特點,統一制定了《社區黨支部的主要職責》、《社區黨支部建設目標》、《黨支部書記職責》、《黨員活動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團支部工作職責》、《婦代會工作職責》、《黨員電教室工作職責》、《社區工作考核辦法》、《聯席會議制度》、《共駐共建投入機制》、《社區黨建聯誼會制度》和社區書記、主任每周工作匯報制度、社區干部值班制度等一系列。
規章制度。
進一步規范了社區黨建工作并要求各社區做到“八有”:有活動室、有黨旗、有制度、有牌子、有報刊、有電視、有vcd、有記錄。第四努力做好社區居民思想政治工作。社區干部經常深入居民群眾之中調查情況發現問題研究社情分析民意多角度、多層次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切實解決廣大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充分發揮社區黨員的人才優勢用多種方式為群眾解疑釋惑教育引導群眾正確認識改革、正確看待社會現象把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好、發揮好化解矛盾保持穩定。在2003年我縣5000名“農轉非”人員一次性安置工作中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社區黨員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帶頭給群眾做思想工作帶頭執行縣委、縣政府的決定為此項工作在短時間內圓滿完成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主要經驗。
在近幾年的社區黨建工作中,我們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機制,狠抓思想、工作和物質三項載體,促進了社區黨建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1、抓思想載體,營造濃厚的社區黨建工作氛圍。2003年,我們對調整后的社區干部進行了大規模培訓,強化“四種意識”。一是核心意識。明確羅江鎮黨委為抓社區黨建第一責任集體,社區黨組織為直接責任集體,充分發揮鎮黨委和社區黨支部在社區建設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增強社區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凝聚力;二是主人意識。主人意識就是責任意識,我們通過組織社區和單位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使所有的社區成員和社區單位樹立起社區責任觀念。認識到人是“社區人”,單位也是社區的一個細胞,都應該是社區工作的參與者,都應該在社區建設和社區黨建工作中發揮作用;三是共建意識。我們通過建立縣級部門聯系社區制度,縣級領導督促各部門履行職責,努力營造了“社區是個家,建設靠大家”的濃厚氛圍,形成社區黨建工作的合力;四是服務意識。我們始終將服務作為社區工作的重要工作,通過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的服務意識,及時了解和掌握群眾的思想情緒,傾聽群眾的呼聲,掌握群眾的思想脈搏,有針對性地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化解矛盾,解決困難,帶頭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進一步增強了社區黨的工作的滲透力。
2、抓工作載體,構筑社區黨建工作網絡體系。一是建立了社區聯系制度。全縣8個社區均由縣級領導聯系牽頭抓總,縣級部門和駐社區單位分別聯系,并納入目標管理,逗硬獎懲。二是確立了社區示范工作思路。2003年我們確定了3個社區為示范社區,以爭創市級示范社區和省級示范社區為重點,努力提高社區黨建工作整體水平,制定并下發了示范社區標準。堅持做到八進社區:文明新風進社區、文體活動進社區、健康教育進社區、法制教育進社區、科技知識進社區、計劃生育進社區、綜合治理進社區、警務工作進社區,整體提高社區的服務功能。三是大力推行標準化社區建設。我們始終堅持走社區黨建制度化、規范化建設的道路。各個社區均制定了規范的各種運行制度。黨員先鋒工程、分類管理、雙向培養、黨員示范行動等各項制度均規范上墻。制度化、規范化的社區黨建為抓好社區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組織保證。我縣朝圣社區和景樂社區各項制度、各項工作內容規范上墻,辦公條件得以較大完善。社區建有警務室、藍球場、健身活動室等可供社區居民活動的場所,社區還成立了“夕陽紅”老年志愿者服務隊、“姐妹”舞蹈隊,定期開展活動,社區文化氛圍濃厚,整個社區服務工作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3、抓物質載體,實現社區黨建工作區域資源共享。隨著社區黨建內容的不斷拓展和深入,社區黨組織的物質條件不足的矛盾將日益突出。我們通過有效地整合社區內的所有資源,實現社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創建社區黨建工作新型的物質載體。我們充分調動社區黨組織和轄區單位黨組織的積極性,找準社區黨組織和轄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做好黨建工作的結合點,讓轄區內各單位、各部門的有形的和無形的社區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初步建立了共建、共享、共用的社區公共資源管理機制。我們按照共建共惠的原則,積極探索社區建設融資新渠道,吸引社區成員單位增加投入,不斷改善社區黨建工作的物質條件。同時,我們積極開展特色小區共建和社區志愿者共建等各種社區黨建結對共建活動,實現共處社區、共謀發展、共享資源、共建文明,逐步探索出一條依靠社區資源、發展社區事業、共建社區文明的社區黨建工作新途徑。2003年,全縣有63個縣級部門參與到社區共建活動中,幫助社區解決實際問題45件,為社區黨組織提供9.83萬元的資金和物資,為一個無辦公場所的社區建起了價值20余萬元的辦公樓。
三、存在的問題。
1、由于社區黨建工作是一個新領域,如何做好社區黨建工作,使之形成有效合力,推進各項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有待于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
3、社區支部書記、主任的工資低,每人每月只有300元(社區支部書記兼主任的情況下),支部委員無報酬促使社區干部隊伍不穩定。
4、社區間的發展不平衡,個別社區辦公條件較差。
四、下一步打算。
1、以制度建設為保證,加強社區黨組織自身建設。
2、以各類幫扶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社區黨員模范帶頭作用。
3、以提高素質為目標,探索社區黨員教育管理新途徑。
4、以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和影響力為重點,認真抓好社團和民辦非企業的黨建工作。
6、提高社區干部的工資待遇,改善辦公條件,加強陣地建設,解決“有錢辦事”和“有地方辦事”的問題。
7、建立和完善社區干部選拔任用激勵機制。加大培訓力度,全面提高社區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會議宣讀了駐馬店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在這種大背景下,本課題組7~9月通過對駐馬店部分縣鄉(鎮)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實驗和實踐的考察,對全市推進城鎮化、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
新型農村社區是指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新型農村社區布局規劃,通過小村并大村、大村擴容和空心村治理,進行資源整合而建設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管理完善、居住方式與產業發展相協調、基礎設施和社會化公共服務相配套的現代化農民居住區。
駐馬店市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要本著“規模要大、檔次要高、功能要全、環境要美”的原則,堅持做到科學規劃、群眾自愿、就業為本、試點先行、積極穩妥、量力而行。
近年來,駐馬店市結合實際,確定中心村,整合自然村,抓好示范村,依據“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節約土地,保護農田”的原則,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重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以發展產業為主線,強力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目前,全市新開工建設的51個試點社區開工建設48個,其中21個萬人社區開工建設18個、5000人社區已全部開工建設。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0.2億元,其中財政投資1.6億元、整合部門資金1.3億元、社會化運作資金17.3億元。累計建成住房9726套,在建5478套。修建水泥道路12條、總長21.3公里,配套排污管道21.3公里,鋪設供水管道13.3公里,架設電力線路12.6公里。全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建設周期長,工作量大,困難較多,全面高標準的推進該項工作,實現較大突破,還面臨著不少制約因素。
1、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用地主要途徑是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和增減掛鉤,但相關政策不夠完善,存在與現實脫鉤的問題,因此,用地問題是制約社區建設的瓶頸。
2、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資金來源單一、投入不足,且缺乏有效的融資渠道。
3、農民收入偏低,拆遷有一定資金壓力。
4、高標準社區尚未成型,示范帶動作用不強。
針對駐馬店市目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實際,今后的工作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建立多元投資模式和良性融資渠道,滿足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資金需求。一是將財政用于支持新型農村社區中建設道路、文化廣場、水電等各項涉農資金整合使用、管理,提高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益,以較少的資金投入獲得最大的支持效果。二是要積極吸納社會資金,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參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界通過捐資捐物、投工投勞,支持和參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三是要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四是要鼓勵各金融機構加大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支持力度。五是通過城鄉建設用地置換指標有償轉讓,積極盤活建設資金。
2、遵循城市化進程規律,以高起點科學規劃確保有序建設。我們要遵循“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與城鎮建設相結合”的原則,著眼于城市現代化發展的要求,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制訂高標準,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等。
3、實施重點突破,強化示范帶動。對已啟動的新型農村社區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從中選取部分具有較好條件的社區,作為全市社區建設的示范點,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4、完善服務體系,拓展社區服務功能。完善各種服務設施,建造一個集居住、購物、辦公、教育、醫療、健身、休閑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現代高尚社區。具體來說:一是著力推進便民服務體系建設。二是著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三是著力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四是著力推進公共文化教育服務體系建設。
5、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層組織的管理與服務水平。
6、以農民合作組織為載體,以產業發展為聯結,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1、要將“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同城市的發展聯系起來,不能孤立進行。
2、要保證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不能流于形式。
3、要踏踏實實,量力而行,穩步前進,不能急于求成。
4、要實事求是,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不能脫離實際。
5、要防止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發生新的貪腐。
該項調查分四步進行:第一步,搜集資料,對勞動和社會保障有初步認識;第二步,實地調查,掌握xx市xx區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及具體方針政策;第三步,走訪群眾,了解政策落實情況及群眾的滿意程度;第四步,案例分析,剖析該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情況,寫出全程調查分析報告。
調查目的 基于近年來我國社會保障政策從城市到農村的不斷落實、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政府對民生問題的日益重視,我們決定對社會保障制度做一次課題研究,以求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國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調查其落實情況,并從大學生的角度對其在推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具體研究目標如下:
個別案例分析法 “一老一小”大病醫療保險政策
“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待遇”政策
對“零就業家庭”的幫扶措施
走訪調查法 走訪xx市xx區韓村河鎮,實地調研
調查時間 2015/3/20----2015/3/31
二、調研報告: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內各種不安定因素及各種矛盾不斷變化,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已經成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政府對此的重視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家對于勞動和社會保障所做出的每一項法規、政策及舉動,都密切的關系到了人民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都在社會和群眾中產生非同一般的影響,并取得了豐碩成果。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減輕了負擔,感受到了黨和國家的溫暖關懷。但同時也由于經濟發展水平、政策落實力度、地域自然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的社會保障事業并沒有形成一個完善有序的體系,法律法規并不十分完備,各相應機構在落實現有的政策的過程中也出現了種種漏洞和不足。因此我們對xx市xx區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進行了調查,從而進一步了解我國現有的各項社保政策,并從中發現問題和不足,綜合我國社會保障發展歷程和經驗,提出可行性建議,為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二)發展歷程與社會現狀
活提供了保障和便利。 該地區常住人口88.6萬,戶籍人口75.8萬,其社會保障工作成績優異,每年各項任務指標完成情況都在xx地區名列前茅,以07年為例:養老保險參保單位2531家,人數11.13萬人,比上年增加0.9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單位2483家,人數12.87萬人,比上年增加0.98萬人;工傷保險參保單位2821家,人數13.57萬人,比上年增加3.46萬人;生育保險參保單位1831家,人數6.77萬人,比上年增加0.94萬人;醫療保險參保單位2523家,人數17.90萬人,比上年增加2.56萬人。該地區在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的同時,也加快建立覆蓋城鄉所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逐步實現社會保險與社會保障制度的有機銜接,為維護該地區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三) 政策舉例分析
隨著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的發展,社會保障事業也亦步亦趨地前進,根據特有的社會狀況,該地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下面舉例進行分析:
案例1: “一老一小”大病醫療保險政策
1.政策由來
體系結構的缺陷:近年來,xx市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完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但是,目前仍有包括部分大學生、中小學生和嬰幼兒以及部分城鎮老年人在內的相當一部分群體沒有納入到醫療保障范圍,他們的看病就醫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特別是部分大病、重病患者的醫療費用支出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影響了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
法律法規依據:2015年6月8日,xx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建立xx市城鎮無醫療保障老年人和學生兒童大病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京政發[2015]11號),這意味著本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向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轉型,醫療保障體系將不斷完善,覆蓋范圍也將進一步擴大。
2.具體實施辦法
給付標準:
(1)城鎮老年人大病醫療保險報銷的起付標準為1300元,超過部分按60%的比例報銷,在一個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支付的最高限額為7萬元。
(2)學生及嬰幼兒大病醫療保險報銷的起付標準為650元,超過部分按70%的比例報銷,在一個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支付的最高限額為17萬元。
繳費標準:
(1)城鎮老年人大病醫療保險籌資標準:每人每年1400元,其中城鎮老年人個人繳納300 元;財政補助1100元。
(2)學生兒童大病醫療保險籌資標準:每人每年(按學年)100元,其中個人或家庭繳納50元;財政補助50元。
參保方式:
自9月1日起享受大病醫療保險待遇。
就醫和結算:
城鎮老年人和學生兒童需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發的《xx市城鎮老年人大病醫療保險手冊》和《xx市學生兒童大病醫療保險手冊》就醫。城鎮老年人和學生兒童住院治療或進行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就醫時由個人先交付預交金,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定點醫療機構記帳。結算時,按規定應由大病醫療保險基金支付部分,由定點醫療機構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結算,其余醫療費用由個人與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結算。
3.政策特點
這項大病醫療保險具有五個特點:
一是大病有保障,將住院和門診大病列為保障內容,化解大病重病風險;
五是制度銜接好,此次的大病醫療保險制度與現有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公費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少兒互助金等制度有效銜接。
4.實施后的成果
把“一老一小”人群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是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為了保障“一老一小”順利參保,xx市xx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采取了多項措施,使“一老一小”取得了突出成績:截至2015年底,xx地區參加一老一小大病醫療保險單位163家,參保人數66555人。其中,城鎮無醫療保障老年人10079人,占年初調查參保人數的148.21%,學生、兒童56476人;城鎮戶籍45190人,農業戶籍11286人。另外,xx地區有4.10萬農業戶籍學生、兒童已自愿選擇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目前xx區已為223名城鎮無保障老年人、學生兒童審核報銷醫療費35.45萬元。
5.群眾的看法
“一老一小”大病醫療保險政策實施以來,所屬范圍內的大多數老年、兒童和學生都積極參保,政策影響范圍不斷擴大,受益人群不斷增加,有關民生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
然而,越是發展就越容易發現問題,尤其是站在政策最前方的受益群眾最容易發現體系的不足和執行過程中的問題。為此,本小組專門與受益群眾進行了訪談,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群眾的意見亦是值得重視的。
首先,大多數群眾在談及這項政策時,認為政府能夠有這樣的舉動是對民生問題的極大重視,但也不能說明政策就是完美無缺的。他們認為,“一老一小”醫療保險政策中所涉及的各項醫療費用報銷條件限制太多,比如大病治療過程中占醫療費用比重較大的器材費并沒有包括在報銷范圍內,折合下來,真正能夠報銷的費用往往只是少數,大部分費用還得由群眾自己負擔。當然,這并不完全是政策體系的問題,國家的經濟水平還處在欠發達狀態,要發展就不能只顧公平不顧效率。希望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社會保障可以和經濟得到同步的發展。
也是由于群眾知識的欠缺。因此,加快完善國家在這一方面的制度體系和加大科教文衛事業的宣傳力度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當務之急。
案例2: “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待遇”政策
1.“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的含義
城鎮或農村中年滿60歲的老人,且不含有下列各條件中的任何一條的老年人屬于“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的范疇:
(1)享受機關、事業單位離休費、退休費、退職費;
(2)享受社會保險統籌基金發放的離休退休退職費、退養人員的生活補助費;
(4)享受建設征地超期人員生活補貼;
(5)享受自主擇業軍事干部退役金,移交地方管理軍隊干部退休金,無軍籍職工退休金;
(6)享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7)繼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2.政策由來
社會原因:為了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實現“老有所養”的社會建設目標,根據《xx市城鄉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養老保障辦法》,xx市xx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加緊實施了“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待遇的政策。
現實原因:城鄉無保障老年居民情況的調查數據顯示xx區內城鎮戶籍居民男60周歲以上、女50周歲以上老年人15003人,其中80周歲以上634人,70周歲至80周歲3056人,70周歲以下11313人;1000人以上的鄉鎮5個(拱辰街道、城關街道、燕山辦事處、河北鎮、琉璃河街道)人數為8796人,占總25個鄉鎮人數的59%。
由此可見,老年居民在xx地區占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口比重,做好老年居民的社會保障工作不僅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大飛躍,也是xx地區社會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老年人的社會保障落到了實處,才能真正體現社會保障意義。
3.具體實施方案
(1)地區社會保障部門通過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使人們了解該項政策,人們采取自愿申報的方式參加這項社會保障活動。
(2)本政策從2015年1月1日起實施,滿足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條件的老人可通過當地社會保障機構領取“xx市城鄉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待遇個人申請表”,照實填寫表中各項信息,再交至當地社會保障機構審核,符合各項條件的申請表一般在交表20個工作日后可以領取每月200元人民幣的補助金。
(3)每月20日,市勞動保障部門會通過金融機構把福利養老金按時打到老人的賬戶里。需要注明的是,在2015年1月以后申請的老人同樣可以領取1月至辦理當月的保障金。
4.實施后的影響
在我們小組針對這項政策對xx區韓村河鎮的走訪調查中可以發現,“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保障待遇”的政策在當地反響很強烈,人們積極參與到這一政策的申報活動中來。被考察的韓村河鎮截至2015年3月底,符合條件的老人投遞申報表的比率達到100%,這體現了人們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迫切愿望,也證明了當地人們參與社會保障的熱情高漲,當然,這也得利于當地社會保障所的大力宣傳。
處,也感受到了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懷。這里提醒各級執政機關重視群眾的監督和意見,重視執政的透明度。
當然,剛出臺的政策雖然得到了大多數群眾的認可,但是畢竟會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目前最大的不足就是受惠的老年群眾范圍并不廣,限制條件還較多。這與我國還處在發展中階段是密不可分的,希望在將來的經濟發展中,政府還能更加注重公平與效率的結合,擴大受益人群的范圍,真正實現我們社會的“老有所養”。
案例3: 對“零就業家庭”的幫扶措施
1.造成失業的主要原因
失業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之一。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失業率還處在較高水平,而造成失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勞動力供大于求。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其他經濟資源相對短缺,制約了勞動力資源的開發利用。
(2)我國正在對經濟結構進行重大調整,與之相適應的勞動力結構必然要進行相應調整不可避免地會造成部分人員失業,這種結構性失業的狀況增加了失業壓力。
(3)伴隨著科技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一些領域特別是第一、第二產業的傳統部門不僅不能擴大就業容量,反而會減少用人,分流部分勞動力,致使失業人員數量增加。
(4)由于許多失業人員技能單一,職業技術水平不高,難以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加上擇業觀念陳舊,不能依靠自身的努力開辟就業門路,加大了實現再就業的難度。
(5)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覆蓋面窄,市場就業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對勞動力流動和合理配臵也有著明顯的制約作用。
2.“零就業”政策的具體措施
一個家庭的經濟能力和就業有著直接的聯系,失業人員的存在不僅是自身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是對家庭經濟的拖累。而對于家庭就業人數為零的“零就業家庭”而言,生活更是顯得困難重重。零就業家庭勞動力由于年齡偏大、身體條件差、文化技能偏低,以及就業觀念不適應等原因,就業十分困難。
為了幫助這些家庭走出困難,xx市xx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為了達到區內“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創建充分就業區的目標,針對“零就業家庭”的具體情況,采取了不同的幫扶措施:
(1)對有迫切就業愿望的零就業家庭勞動力,優先提供就業崗位,使其盡快就業;
(2)對無就業愿望的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幫其轉變擇業觀念,促其就業;
(3)為零就業家庭人員介紹講解就業再就業相關優惠政策,舉辦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專題講座,并舉辦專場見面會,充分挖掘空崗信息,做到“人職匹配”,提高其就業機率。
3.實施后的成果
以上政策所帶來的成果是喜人的,從具體的數據中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1)2015年年初統計,竇店鎮轄區內共有“零就業家庭”及勞動力4戶5人,其中非農業家庭1戶,涉及勞動力1人;農業家庭3戶,涉及勞動力4人;而在“零就業家庭”扶植政策實施了只半年時間后,截至2015年6月22日,已經全部實現就業。
(2)河北鎮2015年年初共有“零就業家庭”26戶,勞動力34人,實施此項政策后,也在上半年內將“零就業家庭”全部清零。
增加1749人。
4.優缺點的分析
優點:
(1)“零就業家庭”的幫扶政策為目前就業最迫切的一批群眾提供了機會,幫助他們走出困難,走上工作崗位,體現了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重視,同時也抓住了待解決的一系列問題的重點難點,真正做到了“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2)在“零就業家庭”的幫扶措施中,對失業人員進行了培訓,以及幫助他們轉變就業觀念,不僅使失業者個人及家庭走出了困境,同時也彌補了一部分就業市場的空白,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浪費。
(3)政策鼓勵和指導人們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提高了人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地區經濟的發展。
缺點:
“零就業家庭”幫扶措施包括各個方面的培訓、指導和介紹,涉及的瑣碎工作很多,從而需要的人員也多,容易使社會保障機構因此忽略其他就業工作的開展。在我們與韓村河群眾的交流過程中了解到當地社會保障機構對非“零就業家庭”中失業人員有所忽略,而這一部分人員的就業迫切程度僅次于“零就業家庭”人員。
(四) 存在的問題
政府的覺悟
(1)xx區是xx市的老工業基地,人口老齡化規模大、速度快,龐大的人群對區的養老、醫療、社會化服務各方面需求的壓力越來越大,養老金支出總規模,退休人員醫療費支出呈逐年增長的態勢,給經濟發展帶來一定負擔。
(2)大量非公有制、個體企業勞動者未參保。檢查發現,全區目前社會保險覆蓋面窄,欠繳保險費現象嚴重。目前,大量非公有制企業和個體企業勞動者未參保,大多數進城務工人員難以按現行制度參保,行政事業單位招用的“臨時工”參保率更低。
(3)養老支付工作中退休職工大量增加,待遇也明顯提高,但退休職工的生存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不能從源頭上堵塞漏洞,“冒領”問題仍然存在。
(4)社會保險擴面難度大,部分企業經營狀況困難,有些單位領導和部分勞動者參保意識較為淡薄,單位領導不愿意參保,職工本人也不想參保是主要困難。
(5)社會保障個別部門人員少、任務重,且現有工作環境和辦公條件不足。例如xx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社會稽查科共有5名,按《社會保險稽核辦法》的規定,需兩名以上稽查人員共同進行稽核檢查,目前稽核科共有人員5名,按每年實地稽核500家企業計算,至少需要5、6年時間,才能將已參保的單位檢查一遍,何況還要處理投訴、舉報案件和欠費單位的催繳等工作,顯得力不從心。
(6)隨著《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實施,在當前勞動關系調整、工作任務日趨繁重的形勢下,許多潛在的矛盾引發、激化,勞動和社會保障政策的推廣、實行難度加大。
群眾的呼聲
(1)公費醫療試行辦法使得個人負擔重,報銷標準不統一。由于醫療保險現行的政策在很多細則方面找不到相應法律依據,從而使各大醫院普遍存在收繳費用雜亂現象,所收的費用很大一部分并不在報銷范圍之內,致使醫保政策在減輕人民負擔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2)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力度不夠,尤其是政府對農民參保補貼的資金太少,吸引力不大,而且保險繳費門檻較高,又缺乏集體補助,預期領取的養老金也不多,農民覺得參保不劃算。
(3)基層部門中依然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部分工作人員對本職工作
不認真、不負責,更有甚者鉆政策的空子,欺上瞞下、中飽私囊,損害國家集體利益。例如,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出臺,農民可以自愿選擇參保標準(40%、60%、80%),但有些干部一律按照最高標準上報,從中進行騙保的非法活動,在群眾中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
我們的發現
(1)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宣傳工作上缺乏深入、細致全面的引導和動員。在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無論城鎮還是向村居民,大多數對該地區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所推出的各項政策沒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和認識,甚至有些人一無所知。一部分人表示國家出臺政策要我們交錢我們就交,其他的我們沒有能力、也不想過問;還有一部分人對這些政策形成抵觸情緒,甚至對政策及政府產生意見。這樣一方面給新政策、新法規的推行增添了許多困難;另一方面,居民參保之后,也不能有效利用法律法規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這也就與政策出臺的初衷背道而馳。
(2)工作中監督檢查力度不夠,發現問題時,當場糾正的多,嚴肅處理的少;有的制度下發后,沒有及時檢查落實的效果,這就降低了政府機關人員為人民服務的積極性,影響了辦事效率,致使一些違法分子有機可乘,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同時在群眾中產生了不良影響。在走訪過程中,有些居民反映,該地區社保工作中依然存在貪污腐化、騙保謀利的現象,沒有被有效制止,對社會產生了負面影響。
(3)社保所建設與發展不平衡,社保所基礎建設與服務對象需求矛盾依然存在。該地區25個社保所中仍有一個沒有達標。在實地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韓村河社保所的基礎建設、服務環境與其它區縣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韓村河社保所共有工作人員5人,工作空間狹小,設備落后,在我們采訪他們短短2小時內就有幾十位各種參保人員來辦理相關業務,工作人員忙的不可開交。通過這些,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該地區社保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成果可人;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政府的直接投入和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如此規模的社保所如何能滿足全鎮人民的社保需求。這應引起政府的重視和深思,應從硬件、軟件及政策等各個方面給予足夠支持。
三、建議與總結
(一)建議
政府方面
針對xx區養老、醫療、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的壓力過大、負擔過重的情況,政府應大力加強管理,增加就業機會,同時適當加大對該區社會保障事業的投入,以確保群眾利益不受損害。 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的力度。一方面解決社保所基礎設施建設與服務對象需求的矛盾,完善社保所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服務環境,縮小地域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切實提高社會保障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確保社會保障工作有序進行。 要從源頭上堵塞漏洞,加大管制及核查力度。要善于發現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及不足,并及時加以解決,有效防止“冒領”問題的發生,確保各項政策及工作順利實施,穩步開展。 在基本醫療中,要完善現行公費醫療試行辦法,減輕公費醫療中的個人負擔,統一收費及報銷標準,進而使從收費到報銷的流程更加正規化。 要完善醫保法制體系,尤其加強對醫院各項收費標準的規劃及監督,有效控制醫院收費雜,甚至亂收費現象,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問題。 完善社會保障方面各項規章制度,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學習政策,在人民群眾中,廣泛宣傳新制度,并號召群眾積極響應,做好參保單位勞資人員的政策培訓工作,同時加大普法力度。
群眾方面
人民群眾要切實貫徹落實政府社會保障方面的相關政策,協助政府的政策開展工作,進而最大限度的擴大政府政策的實施范圍,惠及更多民眾。 在社會保險方面,群眾要深入理解政府的醫保政策,從而增強參保意識;要提高法律意識,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符合條件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居民要積極參保,以增加參保人數,促進本區的農村保險工作快速開展。
(二)總結
通過對xx市xx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情況深入具體的研究,我們對該區總體的社會保障工作有了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近幾年,該區出臺了許多有利于人民大眾的社會保障政策,保障的人民的生活,緩解了社會矛盾,給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但社會保障體系依舊沒有完善,各項政策法規推行落實過程中仍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漏洞。對此,我們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可行性建議,希望能對該區的社會保障工作有所幫助。 奧運會將于2015年在xx舉行,維護好該區勞動關系和諧穩定非常重要。政府要不斷完善和注重落實應急處理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案,繼續深入排查、提前介入、安撫疏導、協調配合,為2015年奧運會圓滿召開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和諧社會,民生為重”,人民群眾是立國之本。所以,對于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政府不能有絲毫疏忽和輕視,要清醒認識社會現狀和發展趨勢,推動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并促使其走向定型、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階段,為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后盾!
近期,根據縣人大會工作安排,我們調查組,圍繞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障工作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F將調研的有關情況綜合如下:
一、我縣社會保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對我縣社會保障工作,縣政府領導思想高度重視,職能部門和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制度逐步健全,政策不斷完善,責任層層落實,工作有序推進,成效不斷顯現。我縣從1987年開始實施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20多年來,全縣已經形成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為主要內容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到社會保障制度的惠民、利民,有效維護了全縣經濟社會大局的穩定。目前,各項社會保障工作有序開展,運行平穩,社會效果明顯。 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經過一系列的實踐、探索與改革,目前已形成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運行體系。養老保險工作全面推開。從1987年***開始實施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基金結余到收不抵支的艱苦歷程。截止2015年5月底,參保單位145家,參保職工19526人?;攫B老保險費征繳完成1769萬元,發放養老金3828萬元?;鹗杖牒嫌嫗?844萬元,基金支出合計為3982萬元?;鹛潛p2138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于2015年7月成立,穩步擴面,截止目前,我縣機關事業參保單位30個,參保職工2431人,月應征收基本養老保險費30萬元,月應發放養老金100余萬元?;饾L存結余1809萬元。醫療保險體系逐步建立。2000年8月起,實施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截止目前,共有參保單位464家,參保職工34000人。征收基金1142萬元,支出基金1173萬元,基金累計結余2686萬元。從2015年7月起實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截止目前,參保人數為55085人,基金收入818萬元,支出基金萬元,累計結余基金萬元。失業保險制度不斷完善。年開始實行企業失業保險制度,年月試行機關事業單位失業保險制度,止目前,全縣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31860人,現有人享受失業保險待遇,較好地保障了失業職工的基本生活。工傷、生育保險制度日趨健全。2015年6月開始實行工傷保險,目前,參保單位62個,參保人數9276人,累計享受工傷保險人,支付工傷保險金萬元,確保了受傷職工“傷有所補”?,F累計結余工傷保險基金萬元。2015年7月實施生育保險以來,政策逐步完善,待遇標準逐步提高。目前生育保險費按用人單位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繳納,職工個人不繳費,生育保險補貼標準為元?,F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8341人,累計為名生育女職工提供保險待遇萬元,維護了企業女職工生育期間的合法權益?,F累計結余生育保險基金萬元。
金發放手續,嚴格審計監督,每年均要組織審計、財政等部門,對有關社保資金進行嚴格的審計,提高了社?;疬\行的安全性。
二、社會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社會保障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社會保障工作現狀看,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1、認識尚不到位。有些單位對社會保障重視不夠,市直單位和我縣部分有能力繳費的單位存在拒繳或拖欠社會保險費的情況。特別是部分單位領導缺乏社會保障意識,存在認為參保不如給職工發福利的短視思想,有部分單位領導以上級部門未撥付專項資金為由拒繳社會保險費;一些企業對職工的社會保障缺少責任感,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少繳、漏繳或拖欠養老保險費的情況時有發生;一些企業職工特別是外來民工只顧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寧愿多拿點現錢,不愿參加養老保險;有的職工考慮務工流動性大,參保不連續,加上享受保險待遇門檻較高,沒有參保積極性;這些直接影響參保率的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的擴大。
2、收不抵支嚴重。今年止五月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收入384萬元,支出543萬元,虧損159萬元;企業養老保險收入1844萬元,支出3982萬元,基金虧損2138萬元。根據上級文件精神,一旦基金支付出現缺口將由縣財政全額彌補?,F在是寅吃卯糧,存在巨大的支付風險。
3、擴面參保難。民營企業參保率低。雙星鞋業集團和工業園區招商企業,目前的職工人數達3000多人,參保職工僅有300余人,參保率只有10%。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參保率低。從2015年至今,我縣只有500多名個體人員辦理養老保險參保手續。招商企業難以介入,擴面難度大。
4、工傷保險基金呈現三低現象:統籌層次低,抗風險能力低,低風險單位參保率低。工傷保險基金目前結余只有20多萬元,一旦發生大的工傷事故,將無力支撐。低風險行業保險意識不強,認為自己從事行業不會出事故,不愿意參保。
5、縣財政欠撥等其他問題。醫療保險方面:由于縣財政每年預算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配套資金時不能做到足額預算,造成我縣醫療保險基金不能足額征收,從2002年至今縣財政共欠撥1597萬元。失業保險方面:全縣502個事業單位,縣財政僅代扣全供事業單位個人負擔的1%部分,應由單位負擔的2%部分代扣困難。部分歷史遺留問題造成信訪。有部分有參保意愿但又不愿繳清欠費的人員和部分無檔、缺檔無法參保的人員屢次上訪,造成不穩定因素。
三、加強社會保障工作的幾點建議
針對目前社會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面臨的困難,要進一步深化認識、加強領導,擴大宣傳、增強意識,健全機制、提高水平,促進我縣社會保障工作再上新臺階。
1、深化認識,加強領導。社會保障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民心工程,是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重大事情,它事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事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h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從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認識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社會保障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深化認識、加強領導,健全機制、明確責任,加強督查、形成合力,切實鞏固已取得的成效,有效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把我縣的社會保障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解決思想上的偏差,跳出認識上的誤區,著力提高參保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以及各種商會、協會的作用,開展社會保障宣傳活動;企事業單位一把手任職培訓納入社會保障內容;新聞媒體加強社保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大張旗鼓宣揚社會保障工作先進典型單位,在全社會營造“參保繳費光榮,拒保欠費可恥”的氛圍。
3、加大政府監管力度,建立社會保障工作目標責任制度。國有企事業單位有能力繳費的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限期繳費,不能如期完成繳費的,一是通過法院強制征收,二是通過媒體曝光,三是按照管理權限追究一把手責任。
4、分清原因,采取解決歷史欠費問題的不同途徑,把更多愿意參保的人員納入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屬惡意欠費的單位要加大處罰力度;對單位因經濟困難暫時無法繳納單位欠費的,可在職工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到位的情況下,由職工個人為單位墊付,待單位經濟好轉再還給職工;對單位瀕臨破產、倒閉或其他原因無力繳納欠費的,由政府出臺方案統一解決。
5、政府牽頭,部門參與,大力擴面。目前,我縣社會保障清欠工作潛力有限,擴面工作將是今后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建議由政府協調稅務、工商、衛生、工會等部門,加強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配合,共同建立社會保險征繳聯動機制,對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有關部門不得為其出具有關證明和證件,如對安全監察重點企業,沒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參保證明,安監部門不予辦理許可證。對民營企業、特別是一些新建企業可以區別分類,先易后難,逐步納入。對那些有一定規模、經營正常的民營企業要按照與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同樣的政策,盡快納入,一步到位。
6、縣財政足額預算社會保障各項配套資金。同時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和規定,將全供事業單位的單位應負擔的2%部分足額納入縣財政預算。按照汝發[1999]24號和汝發[2000]29號文件規定,由縣財政對事業單位按照工資總額的3%全額代扣代繳失業保險費。
7、根據輕重緩急,解決社會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編制不足、信息化管理滯后等具體困難和問題。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健全工作制度,規范各項管理,明確工作職責,加強協作溝通,形成工作合力,優化辦事環境,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服務技能,強化宗旨觀念,提升服務質量,有效做好各項社會保障工作,做到應保盡保,應收盡收,不斷擴大社會保障工作的影響力,著力提高我縣的社會保障工作水平。
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涉及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對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全面了解我縣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發展狀況,根據工作安排,我們對全縣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15年,全縣勞動保障工作把改善民生、構建和諧彭水作為工作重點,將擴大就業再就業工作放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努力推進城鄉統籌就業,就業再就業工作逐步從主要面向企業職工向城鄉全體勞動者覆蓋,從主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向進一步完善制度和建立長效機制轉軌。以切實抓好五大保險的擴面和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工作為主要抓手,積極探索和深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為彭水的和諧和穩定做出了較大貢獻。
(一)勞動就業
今年1—10月,全縣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080人,指導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1315人,“4050”人員實現就業360人,開展就業再就業培訓159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
時,開展了城鎮其他失業人員、退伍軍人和大學畢業生等群體的發放工作。1—10月,新發放再就業小額貸款1040.5萬元(總規模達3720萬元),幫助354名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并帶動21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二是落實社會保險補貼政策。1—10月,為692名實現靈活就業的大齡就業困難對象給予社保補貼、為10戶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總計發放社保補貼128.69萬元。
2.加強就業服務工作,全力幫助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
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實行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培訓申請、勞動保障事務代理等“一站式”服務,為各類求職人員提供就業咨詢、就業指導等服務。1—10月全縣辦理求職登記1763人次,介紹成功1100人。開展了“送溫暖、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幫助和解決111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同時舉辦了以“發展民營經濟,擴大就業機會,落實就業政策”為主題的“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在集中幫助服務對象就業再就業的同時,大力宣傳就業再就業政策,營造了全社會共同關心就業再就業工作的良好氛圍。
3.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機構建設進展順利,服務平臺延伸到社區,到鄉鎮。
導,部門配合,政策引導,典型帶動,整體推進”的就業工作新局面。圍繞服務對象的各種要求,加強社會保障平臺職工隊伍建設,對鄉鎮社保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增強了業務知識,提高了就業服務效率和質量。
4.做好農村進城民工就業管理服務工作
免費為進城務工農民開展求職登記、職業介紹、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以為外出和進城農民工為對象,開展了以“進城就業、幫你解難”為主題的“春風行動”,在車站碼頭設立服務點、宣傳站,提供縣內和市外就業信息1100 余條,提供政策咨詢3200 余人次。同時開展在崗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工作,共培訓220名在崗農民工,使他們的就業技能進一步提高。
(二)社會保障
我縣以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優撫等為主要內容,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1.社會保險工作。
一是確?;攫B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積極協調基本養老金調度工作,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截止10月底,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7886人,累計發放養老金2882萬元,繳養老保險費2072萬元,為262名企業職工或個體參保人員辦理了退休手續,對 109名傷病殘人員開展了傷病殘鑒定,對2864 名機關事業單位臨時工社保進行了前期調查摸底工作。
萬元。同時按照合理定點,方便群眾的原則確定定點醫療機構33家(其中縣內22家,縣外11家),定點零售藥店25家,形成了布局合理、覆蓋城鄉、層次分明的就醫網點,基本滿足了城鄉職工不同地域、不同層次,不同病情的就醫和購藥需求。
三是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齊頭并進。失業保險擴面3001人,征收保險金 103萬元;工傷保險累計參保人數達8716人,征繳保險費169萬元;生育保險累計參保職工2601人,征繳保險費16.8萬元。
2.社會救濟工作
一是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城市居民最低低生活保障條例》的規定,嚴格低保申請程序,把好低保申請、入戶調查、審核、審批關。在規范管理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實施分類施保,對低保對象中的“孤、老、幼、殘”給予了重點保障,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不應保不予?!钡哪繕?。截止10月份,全縣有5053戶、12138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占非農業人口的19.6%,累計發放低保金1050萬元。啟動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試點工作,批準16271戶、39078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10月共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829萬元,保障了農村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金192.4萬元。其中:資助低保對象、五保對象、重點優撫對象
參加2015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43207人,支出43.2萬元。城鄉
日常醫療救助6911人,支出69.1萬元。城鄉大病醫療救助408
人次,支出68.6萬元。城鄉臨時救助88人次,支出11.5萬元。
三是農村五保工作。2620戶、2735人實現“五?!惫B,
按照每人每年1200元的生活費標準實行按月撥付,每人每年225
公斤口糧由鄉鎮籌集兌現落實。結合五保對象分布情況,啟動了
五保家園建設,目前已有23個五保家園竣工,部分已有五保老
人入住。
3.社會優撫工作
一是完成了10名新增殘疾軍人和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
1名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的上報工作,對1394名 (除1-6級殘疾
軍人和7-10級在職殘疾人員) 享受醫療優惠制度的重點優撫對
象進行了清理。完成了723名在鄉老復員軍人、復員干部、安置在
企業下崗的轉業士官和安置在企業的殘疾軍人統計工作。完成了
1475名重點優撫對象定撫定補標準調標補發工作。二是提高了優待
金標準。對農村入伍人員,由原來的每戶1100元提高到1500元,
對城鎮非農戶入伍人員由原來的200元提高到500元。三是做好優
撫對象的思想穩定工作,熱情接待上訪群眾,認真做好政策解釋工
作,將問題解決在基層,確保了進京赴渝上訪“零目標”。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年來,我縣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成績是突出的,但還存
在著許多不足,還有許多困難和問題制約著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
的開展,主要有:
一是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就業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結存的下崗失業人員數量居高不下,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城就
業,加上新成長勞動力、高畢校業生、復員轉業軍人、失地農民
的就業等矛盾交織在一起,就業再就業工作壓力增大。
二是勞動者自身技能與崗位需求之間不相適應的結構性矛
盾十分突出。勞動者的素質現狀不能滿足現代服務業和制造業的
需求,部份行業出現技能性勞動者供不應求,勞動者技能水平和
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制約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農村勞動
力轉移、大學畢業生實現充分就業的主要因素。
三是體制轉軌遺留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需要解決。從
企業出來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有一個延后的過程,已實現就業
再就業人員就業不穩定、不充分,出現失業-就業-再失業,且
這部份人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再就業十分因難,另一部分國
有企業關閉破產、改制、重組、主輔分離還未結束,如糧食局、
電影公司等改制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四是城鄉統籌就業的任務十分繁重。勞動力供求矛盾尖銳與
結構性矛盾并存,城鎮就業再就業壓力增大與農村富余勞動力轉
移加快進城并存,就業形勢嚴峻,統籌城鄉就業的問題顯得更加
迫切,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建設不適應當前和今后繁重的就業工
作。
五是養老保險擴面仍然困難。隨著市平工資的逐年提高,我
縣相當一部分私營企業、新成立企業的職工以及部分個體工商
戶、斷保失業人員普遍收入都不高,每年拿出2000元來繳納養老保險費,這無疑對他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繳納保險費準入門檻過高使他們望而卻步,造成本應將這部分人員納入養老保險范疇,卻因經濟收入過低未能參保。
六是醫療保險面臨嚴峻考驗。由于醫療保險政策覆蓋面偏窄,部份人群(如無用工主體的退休人員、老人、兒童、學生、城鎮居民等)被拒于醫療保險大門外,這部份人群無基本的醫療保障,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不穩定因素。財政負擔的醫療保險費無法全額到位,造成醫療保險費的征集率不高,基本醫療統籌基金無法形成正常的積累,基金抗風險能力低。我縣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政策趨緊,醫療費用綜合報銷比例僅為52.5%,參保職工有較大的不滿情緒,嚴重影響醫療保險事業的健康發展。職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窄,部分應參保企業無人員或僅有個別人員能享受生育保險待遇,出于本單位利益考慮,對參加職工生育保險有較大的抵觸情緒,生育保險擴面工作困難較大。
七是人員缺乏,嚴重影響勞動保障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隨著行政單位非在編人員、農民工、村委會和居委會三職干部的養老保險相繼啟動,服務對象人數急劇增大,城鄉統籌就業和社會保障任務越來越艱巨,整個系統人員嚴重缺乏,工作舉步維艱,疲于應付,部分業務工作幾乎處于崩潰的邊緣,服務水平因此大打折扣。
三、工作建議
1.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
一是努力拓寬就業渠道。積極增強服務“一圈兩翼”建設的能力,注重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和中小企業,扶持壯大以商貿、餐飲、旅游為重點的服務業,實現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同步調整、就業規模與經濟總量同步增長。政府投資大力培育社區公益性勞動組織,開發公益性崗位,引導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
二是繼續搞好職業培訓,提高各類人員素質,在開展下崗失業人員培訓同時開展農村進城務工技能提升培訓,通過培訓提高技能,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三是充分發揮各項扶持政策促進就業再就業的重要作用,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保障全社會各類勞動者平等就業。進一步加大稅費減免、就業補貼、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小額貸款等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扶持力度,激發各用人單位招用困難群體的積極性,提高困難對象就業穩定性。
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促進城鄉富余勞動力雙向就業。
2.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真正有效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一要增強勞動保障監察力量,完善監察手段。要推進聯動機制建設,讓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配合,快速高效的處理人民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二要加強勞動爭議仲裁工作,推進機構實體化建設。三要努力解決城鄉、地區、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問題。四要《勞動合同法》開始實施后,強力推行勞動合同制度,努力做到各類企業勞動合同應簽盡簽。
3.探討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險體系
進一步完善城鎮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實現全體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障制度,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的目標。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調整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的管理辦法,方便群眾參保。建立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險制度,試行農民工大病醫療保險。
4.進一步推進落實勞動保障事業政策和創新機制
一要研究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可轉移的社會保險制度體系,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險政策制度。二要進行機構及管理創新。建立以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為中心,經辦機構負責專門業務辦理,社區社會保障工作機構具體辦理,重心下移。
社區警務是依托社區而建立起來的新型警務機制,是公安基層基礎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社區的形成、發展和完善,社區警務正以其獨有的社會綜合功能,為社區管理防范提供了有力保障,已得到越來越多的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推動了公安機關與人民群眾的進一步融合。新的形勢要求公安機關必須建立與社區發展相適應的警務運行機制,做到警力沉到社區,警務前移到社區,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發動群眾,充分依托社區加強社會治安的預防、控制、管理和服務工作,實現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的轉變,被動打擊向主動防范的轉變,單一治標向綜合治理的轉變,管理為重向服務為主的轉變,真正建立起打、防、控一體化的治安管理長效機制,實現社區長治久安,群眾安居樂業,然而,在社區警務運行的過程中,一些問題也正牽摯、阻礙社區警務的發展,亟待得到有效解決。為此,本人就如何深入推進社區警務工作開展了專題調查?,F就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及對策作個粗淺分析,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近年來,我局把社區警務作為夯實基層基礎、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率的重要支撐,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以警務室等級達標為抓手,強力推進社區警務建設,社區警務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我縣屬于山區縣,農村派出所和農村警務室居多,基層普遍存在警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嚴重制約了社區警務戰略發展。
從前期的社區警務運行來看,我局社區警務工作已經基本正常運作。但影響、制約社區警務工作發展的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社區警務警力嚴重不足、功能發揮不夠。社區警務既是公安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社區工作的一部分,特殊的交叉屬性決定了其特有的功能。社區警務是社區群防工作的組織形式,是群眾與犯罪作斗爭的陣地,也是公安機關與人民群眾進行信息互通的基層中樞。
而現實工作中,由于基層公安工作任務繁重、警力嚴重不足,社區民警難以專心沉入社區開展警務工作,甚至有的農村警務室“無警可駐”,民警在社區警務中往往只是應付式的等候、登記、處理,沒有變被動為主動,沒能將社區的警務工作統籌考慮與合理計劃,而是簡單地按命令執行,局里安排一次行動就搞一下,沒有充分發揮社區警務的組織引導功能。社區民警深入基層廣泛收集信息的同時,最大的工作要求是組織指揮一支防控力量。群防群治力量是公安機關的一支重要防控力量,在公安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這種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體現:
首先,思想認識不到位。派出所和社區民民警都沒有將群防群治這項工作提高到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社會治安的高度來認識,派出所對群防群治工作沒有明確計劃、目標和落實措施。
其次,范圍拓展不廣。派出所只對專職巡邏隊(有的是民兵應急分隊)、銀行等重點單位的經警還有所聯系,對其它群防群治防控力量基本上沒有管,沒有組織。
第三,隊伍運作不力。社區民警牽頭組織協調不夠有力,未將其串聯成有效的`防控網絡,導致各種群防群治力量的運作無力,未形成有效的防控體系。雖然有了一個警務室,在群眾看來有了依靠的場所,但是民警還是單兵作戰,缺乏穩固的根基。
吳恒偉(2013年4月)。
社區矯正是一種不使罪犯與社會隔離并利用社區資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區環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總稱。在我國,社區矯正就是指按照現行法律的規定,將符合條件的罪犯(被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被裁定假釋、被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四類罪犯)臵于社區內,由司法行政機關(司法局、司法所),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愿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并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我國的社區矯正工作在2003年開始試點,2009年時全國全面試行,社區矯正工作迅速發展,覆蓋面逐年擴大。并且在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明確把社區矯正寫入了想《刑法》,這不僅標志著我國社區矯正法律制度的確立,同時也預示著現價段我國的社區矯正工作將會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社區矯正工作將進一步向著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逐步發展和完善。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隨著工作的不斷推進和深入各種矛盾、困難和問題也更多的暴露了出來,比如說矯正人員外出打工脫離管理現象不斷增多,還有就是隨著社區矯正法規、政策、制度的不斷完善司法所面臨的工作任務愈發繁重而相應人員、裝備、經費卻不能配套。這些問題和矛盾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社區矯正工作質量,對社區矯正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進程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而該如何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和解決好這些困難、問題和矛盾,筆者結合對河西司法所開展社區矯正工作實際情況的調查分析和自己的工作實踐,提出了一些想法。具體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現階段社區矯正人員的各項情況。
河西司法所自2009年開展社區矯正工作以來,累計接收社區矯正人員xx人次,累計為期滿社區矯正人員解除矯正xx人次,現在冊管理的社區矯正人數為xx人。在這xx名社區矯正人員中,男性有xx人、女性xx人;未滿xx周歲的x人、18至45周歲的xx人、46至60周歲的x人、61周歲以上的x人;高中文化的x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xx人;被宣告緩刑的xx人、被裁定假釋的x人、被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x人;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x人、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的xx人、侵犯財產罪的xx人、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的xx人。xx名社區矯正人員分別居住在河西鄉8個行政村的94個村民小組中。
通過對這些在冊社區矯正人員的各項情況進行分析后,我們可以看出,xx名社區矯正人員中有很大一部分(大概在87%)的人員正處在中年、壯年時期,而且男性居多,他們往往是一個家庭的支柱或重要成員,承擔著家庭里很大一部分的經濟負擔,而同時他們本身卻沒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并且他們在犯罪過程中多數人是屬于故意犯罪。
(二)現階段社區矯正工作的一些主要工作機制一是對所有在冊的社區矯正人員建立檔案包括執刑檔案(主要包括法院、監獄的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執行通知書等)和工作檔案(主要包括社區矯正宣告書、社區矯正責任書、社區矯正人員基本信息表、矯正方案、通話記錄、走訪記錄、談話記錄等),做到一人一檔、一事一表,及時登記、及時記錄、及時總結。
二是在接收社區矯正人員時,為其制定對應的矯正方案,成立一對一進行幫教的矯正工作小組(小組成員一般包括司法所工作人員、矯正人員所居住的村委會干部、矯正人員所居住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組干部、矯正人員的近親屬)。明確社區矯正專職工作者,明確矯正監督人、明確矯正志愿者,并與之簽訂相關協議,明確責任,加強溝通聯系,協同管理,各司其職。
三是嚴格落實社區矯正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做到周聞其聲,月見其人,司法所要求矯正對象每個星期給我們至少打一次電話,匯報工作生活情況。同時,每個月至少到司法所來一次進行思想匯報,并接受月度考核。同時嚴格按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對外出或變更居住地的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管理,請假外出在七天以內的由司法所登記和審批,并報縣司法局備案;請假外出超過七天的司法所登記、簽署意見后報縣司法局進行審批。針對部分未辦理請假手續擅自外出的社區矯正人員,司法所先向矯正人員進行告知(包括電話聯系矯正人員進行告知和向矯正人員親屬發送告知書)要求其限期(一般為兩周)返家,如若逾期未歸的,司法所將向縣司法局提請給予矯正人員警告。
四是積極走訪,掌握動態。我們充分發揮矯正小組的力量,定期不定期地于小組成員進行走訪溝通,從側面及時了解矯正對象的思想動態。
五是加強對擬假釋罪犯和可能被判處緩刑罪犯的社會調查評估。評估過程中首先要充分征求罪犯家人、罪犯居住地村民小組、村委會的村民、干部的意見;其次要對罪犯以往的社會經歷和一貫表現進行認真了解;最后征求所在地派出所得意見。
二、當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一)要求外出打工的社區矯正人員增多。
近年以來,隨著正處在中年、壯年時期,主要承擔家庭經濟重任的社矯人員不斷增多,導致越來越多的矯正人員的家庭和矯正人員本人都希望外出到發達的省份進行打工賺錢。而他們外出的想法和理由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第一認為當前的環境不好(如毒品比較泛濫、周邊朋友親戚吸毒的較多、沒有固定工作的機會),到新的環境去,能夠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避免和一些有不良行為的人接觸,可能更容易改正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比如賭博、好吃懶做、酗酒);第二能通過賺錢償還一些債務(比如一些因故意傷害而獲刑的矯正人員,他們在被刑事處罰的同時很多也都承擔了較高的民事賠償,往往他們的民事賠償責任都會把家里的經濟掏空有的甚至因此背上債務);第三家庭主要成員(如妻子、孩子)都在外面打工,整個家庭可以說都已在打工地,自己外出打工就能和他們共同生活在一起。
然而,按照目前的管理規定矯正人員請假外出最多就是一個月,而且也不可能給予矯正人員連續請假。而希望通過變更居住地來解決這個問題的矯正人員,又要面臨著比較嚴格復雜的程序和原居住地司法行政機關、變更地司法行政機關的態度(是否批準、是否接受)等問題,所以往往很多矯正人員都不愿意或沒有能力去辦理相關手續,擅自外出打工人員逐漸增多。
(二)與社區矯正有關的各機關之間缺乏聯系溝通社區矯正工作雖然是由司法行政機關主管,但是在實施過程中與多個部門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如果各部門之間聯系不夠,不能各自履行好各自的職責,往往就會影響到矯正工作的質量,列如,一名矯正人員因為自己的不當行為導致可能重新犯罪被公安機關進行刑事拘留或者逮捕,如果公安機關沒有及時向司法行政機關通報,司法行政機關在聯系不到矯正人員的情況下就會動用大量的行政資源進行查找,這不僅浪費了行政資源還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司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而且有可能讓矯正人員逃避按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給予的相應處罰。
(三)日益加重的工作任務和與之相配套工作人員、裝備、經費存在矛盾。
當前這一矛盾在基層司法所表現最為突出。司法所承接著社區矯正的所有日常工作,但是司法所工作人員較少,工作裝備也比較滯后,其它各項工作任務又比較繁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影響了社區矯正工作的開展質量。以河西司法所為例,河西鄉國土面積為102平方公里,司法所共有兩名工作人員,有摩托車一張,而現管理的xx名社區矯正人員又分別居住在不同的村民小組內。以致于每月的走訪都要耗盡工作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司法所還管理著xx名刑釋解教人員,還要開展司法所其它業務工作如法制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援助以及鄉黨委政府安排的各項中心工作??上攵ぷ魅藛T在分身無術的情況下,在對工作的深入推進過程中就會打折扣,就會影響到工作質量。
(4)社會重視程度不夠社區矯正在我國還屬于新生事物,社會對其的認知程度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社會參與社區矯正管理的積極性,相對的也就加重了該項工作對行政資源的依賴、加重了主管機關的工作負擔。如社區矯正中的志愿者隊伍建設比較滯后,缺乏一直擁有專業專業素質(熟悉我國法律、擁有專業心理輔導能力)的志愿者隊伍,民眾缺乏義務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的積極性。
二、一些想法和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社區矯正的立法,規范全國社區矯正工作制度。
當前我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雖然已對社區矯正有了明確的規定,并且出臺《社區矯正實施辦法》,但是筆者認為還不夠,還需進一步讓全國的社矯工作規范和同步起來。因為由于各省的情況不同,各省制定的《社區矯正實施細則》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當遇到一些需要跨省份處理解決的問題時,就會遇到困難。如社矯人員要求跨省份變更居住地的情況時,就會有因為依據不同,口徑不一等問題實質上影響到社區矯正工作的開展,讓一些確實符合變更居住地的社矯人員在實際辦理中遇到困難導致擅自外出現象增加。
(二)各級地方政府加強對社區矯正的宣傳和幫扶由于社區矯正是一個新的事物,很多人都對其缺乏認識,在尋求社區矯正志愿者的時候就會產生困難,就會加重對行政資源的依賴。如果能夠通過政府的大力宣傳和幫扶,讓社區矯正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認知,提高影響力??赡芫蜁尭嗟纳鐣Y源向這里傾斜,這樣現階段社區矯正工作存在困難如經費、人員等問題就會得到緩解。
(三)進一步加強各部門之間的銜接,和明確各部門之間的職責。
首先各部門的工作人員要提高思想認識,認真對待社區矯正工作,認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其次各部門之間建立一個長效機制,如每月或每季度召開聯席會議,各自通報工作情況,探討存在的問題。
(四)強化對擬判處緩刑和擬假釋罪犯的社會調查評估報告的參考。
筆者認為社區矯正人員,在整個矯正期間,是要完全依賴于矯正地的各項資源來對其進行幫扶和教育的。而這些資源的優與劣則是體現在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程度上。如果超出了當地本身的承載能力,勢必就會影響到該項工作的開展。如果能在對擬判處緩刑和擬假釋罪犯,判處緩刑和裁定假釋前,在適用法律的前提下充分考慮罪犯的社會調查評估報(告包括矯正地的各項情況、罪犯的家庭情況等),我想這樣可以給好的發揮社區矯正的職能,真正讓罪犯早日回歸社會。
社區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單元,社區減災是減災救災工作的基礎,創建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是加強減災能力建設、減輕災害損失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舉措。我省社區減災工作的現狀怎樣?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推進社區減災工作?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深入武漢市青山區、江夏區、江漢區和武昌區,宜昌市伍家崗區、夷陵區和長陽縣,孝感市應城市和云夢縣、潛江市等10個市(縣、區)15個社區進行了調研,并對全省城鄉社區減災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
一、全省社區減災工作的現狀
全省現有社區5550個,其中,城市和鄉鎮社區3852個,農村社區1698個。自2010年民政部部署社區減災工作以來,我省以貫徹落實《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為契機,以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為載體,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宣傳教育,完善基礎設施,在探索中推進社區減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減災工作機制初步建立。武漢、黃石、宜昌、襄樊、十堰等大中城市通過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減災工作指揮體系,加強了對減災工作的組織領導。據統計,全省有1990個社區建立了綜合減災機構,占全省社區總數的35?9%。武漢市青山區鋼花街,建立了街道、社區、門棟三級防災減災工作組織指揮體制,明確了各級防災減災工作職責任務;宜昌市伍家崗區大公橋街勝利四路社區建立了以社區黨委書記為組長,物業管理公司責任人、轄區單位領導、社區民警、居民代表為成員組成的綜合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構筑了比較完善的社區減災工作管理體系。
(二)宣傳教育活動初顯成效。各地在社區減災工作中,注重宣傳形式的多樣性、宣傳內容的針對性和宣傳對象的廣泛性,通過掛橫幅、貼標語、辦黑板報和宣傳欄、發放減災知識宣傳資料和《公眾應急救助手冊》、舉辦專題講座、開展災害應急演練活動,使社區居民掌握必要的減災自救基本知識和技能。據統計,全省有2149個社區設立了防災減災宣傳櫥窗,占38?7%;有2171個社區開展了防災減災知識講座,占39?1%;有3276個社區印發了防災減災宣傳資料和宣傳手冊,占59%。武漢市青山區119社區通過制作宣傳板報,懸掛警示牌和避災疏散示意圖,定期舉辦專題講座,為每戶居民配發《應急救助手冊》,對孤寡老人、獨居老人和殘疾人予以重點關心,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有效地增強了社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技能,2008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三)減災基礎設施逐步加強。武漢等大中城市在開展社區減災活動中,加強社區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配備消防器械,在關鍵部位設置逃生設備、逃生導向標志,配備簡易挖掘工具、急救器材、照明器材和呼救裝置;將社區中心休閑廣嘗綠地、學校操場和其他空地等劃定為社區應急避難場所,確保災害發生后社區居民能安全有序地疏散。據統計,全省有1637個社區劃定了應急避難場所,占29?5%,共設立避難場所2585個。青山區119社區把緊臨社區的武鋼一小劃為應急避難場所,與學校簽訂協議,設置“防災減災避難場地”標識和居民逃生線路,遇有重大災害或險情,學校迅速打開校門,供社區居民緊急避險。宜昌市按照“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原則,設立了45個固定應急避難場所,總面積達519萬平方米,按每人5平方米的標準計算,可容納約104萬人避難;按地震裂度達到六度時疏散22萬人計算,人均疏散面積約23?6平方米。該市按不同的災害類型,對應急避難場所進行合理功能分區,設置了應急避難標識標牌,完善了應急供水、供電、通信等設施,設立了應急指揮部、住宿、餐飲、物資儲備、醫療、臨時廁所、廣播、安保、消防等區域,一旦災害發生,災民能夠快速有序地進入應急避難場所,并得到妥善安置。
(四)應急救助預案逐步建立。按照民政部和省民政廳的統一部署,各地在社區減災工作中,比較注重社區災害應急救助預案制定和演練。據統計,全省有3923個社區制定了社區災害應急救助預案,占70?7%。武漢市江夏區烏龍泉礦社區針對工礦社區的實際,制定了消防安全工作方案、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應急搶險搶修工作方案,并定期進行了演練。宜昌市萬壽橋街道張家店社區針對轄區內排查的6處災害隱患,在預案中按照災害類別明確了災害預警方式、人員轉移路線和救助措施等,增強了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武漢市武昌區秦園社區定期組織不同類別的防災減災應急演練,社區8000多居民踴躍參與,增強了社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安全感。
(五)減災志愿活動開始起步。社區志愿者作為社區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力量,平時協助社區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工作,遇有災害時協助做好災害應急準備、緊急救援、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在社區減災工作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據統計,全省有2582個社區建立有社區志愿隊伍,占46?5%,社區志愿者隊伍總人數達488252人,其中在中國志愿者協會注冊的志愿者達214149人。如江夏區烏龍泉礦社區根據政治面貌、年齡和技術特長,將50名志愿者分成“兩隊四組”,即黨員先鋒隊、團員突擊隊,扶貧幫困組、文化娛樂組、公益事業組、未成年人和殘疾人援助組,充分發揮每一個志愿者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作用。在武漢市青山區119社區,5132名居民中就有注冊志愿者753人,平均100個社區居民就有15個注冊志愿者,他們活躍在多個領域,積極開展扶老、助殘、救孤、濟困、防災減災、搶險救災等活動,“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在這個社區蔚然成風。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從實地調研的情況來看,通過開展社區減災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社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技能,促進了社區的安全與和諧,但是全省社區減災工作的整體水平還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工作發展不平衡。主要體現在城鄉發展不平衡和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從全省范圍看,城市社區減災工作比農村社區開展得好;武漢市和宜昌市中心城區由于工作主動、抓得早,減災工作已納入當地黨委、政府議事日程,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廣泛深入,因地制宜劃定減災應急避難場所,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減災工作整體水平較高,其他地區相對滯后。調研組發現,有的社區條件很好,但認識不夠,工作力度不夠;有的條件相對較差,存在畏難情緒,工作積極性不高。
(二)災害應急預案體系不完善。一是基層預案制定存在空白點。全省29?3%的社區沒有制定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二是預案內容不科學。有的預案比較陳舊,沒有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修訂;有的預案照抄照搬,套用固定模式,針對性不強;有的預案內容簡單,應急措施不具體,操作性不強。三是預案演練不夠。全省有83%的社區沒有對災害應急預案進行演練,預案的實際作用缺乏實踐檢驗。
(三)減災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一是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滯后。多數社區沒有明確設立應急避難場所,已明確設立的避難場所標識有待進一步完善,功能分區有待進一步加強。如恩施州共有城鄉社區117個,只有11個社區設立了應急避難場所,其中只有5個社區設立了應急標識和指示牌。二是社區應急物資儲備缺乏。絕大多數社區沒有建立專用的應急物資倉儲設施,救災應急存儲物資缺乏。如荊州市498個社區只有14個社區儲備有應急物資,只有1個社區與商家簽訂了應急救助物資購銷協議。三是農村社區缺乏必備的防災減災設施。農村居民住房防災抗災標準普遍較低,災害應急避難場地和應急逃生標志普遍缺失。
(四)防災減災意識比較淡保一是多數基層政府和組織對開展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防災減災是務虛的工作,沒有抓經濟、抓發展實在,不愿意把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到防災減災工作中來。二是大多數社區居民親身經歷的災害性事件較少,難以形成對災害的感性認識,有的認為災害離自己比較遠,存在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有的缺乏基本的防災避災知識。如在發生雷電和爆發山洪時,有些人強行外出或渡河,被雷電擊中和被洪水沖走,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如,今年6月19日下午,隨州市出現雷雨大風天氣,隨州職業技術學院兩名學生在大樹下躲雨,接打手機時遭雷擊,導致一人死亡一人重傷。三是大多數社區居民認為防災減災工作需要付出現實成本,而預見的結果在未來不一定存在,付出往往得不到回報,使得社區居民在生活中不重視防災減災。一般的居民家庭都沒有配備安全繩、急救包、滅火器等自救設備。
按照xx省政府出臺“推進民生八大工程,實施十個重點項目”宏觀調控政策依據,加強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服務功能全覆蓋。建議上級各相關部門在組織領導、政策傾斜、資金投入、工作措施等方面給予街道辦更大的支持。力爭使街道社區盡快、盡早建成“四室三站一場”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機構,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增強社區服務功能。
街道社區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根據(中辦發[20xx]23號文件)提出的縣委政府領導,有關部門配合,社區居委會主辦,社會力量支持,居民群眾廣泛參與的街道社區工作指導方針。針對目前我縣街道社區工作中區域界限不明、體制不順、權責不清的問題。我們認為:一是應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采取有力措施理順體制關系,重點理順街道社區與轄區單位的關系,理順社區居委會與城關鎮紅旗村的關系等,為社區建設的順利推進創造一個良好的體制環境。二是重新劃分街道辦的管轄區域和管轄對象。尤其是明確街道辦與勞山鄉臭河子村、城關鎮金莊村交界處的區域劃分以及管轄對象,街道辦與城關鎮紅旗村交叉管理造成的職責不清、權限不明等問題。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我縣城區周邊村隊將逐漸劃入城區,縣上的城市規劃已明確,按照規劃可暫將城關鎮紅旗村、金莊村劃入街道社區轄區,向南延伸至五里橋磚廠處,已文件形式明確街道辦行政區劃。三是明確和加強街道社區職能和職責,明確和強化政府部門在社區建設中的職責。建議成立xx縣城市管理辦公室,設在街道辦,明確管理辦公室的具體職責,將城區居民的管理、城市管理的部分職能納入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并配備相應的機構和人員,加強此項工作,把轉變政府職能和社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面向社區,增強為社區建設服務的意識,以社區為平臺,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工作重心下移。建議政府職能部門要做到“五個到社區”,即:工作人員配置到社區、工作任務落實到社區、服務承諾到社區、考評監督到社區、工作經費劃撥到社區。四是為社區建設提供政策、法律保障。社區建設要持續健康地推進,必須要可靠的政策和法律保障。為此,我縣可以根據《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和中辦發[20xx]2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對社區居委會的職能定位、權利義務、選舉制度、辦公用房、干部待遇等作一明文規定。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街道社區工作的決定,以此保障街道社區各項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五是實行“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制度。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交給街道社區工作任務的同時也將完成此項工作所需的權利和必要的經費交給街道社區,做到“誰辦事、誰用錢,誰負責、誰有權”,從而保證街道社區在協助工作時或在承接社會性服務職能時做到“有職、有權、有錢”。
解決城區街道社區工作經費不足、設施不全的問題,需要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街道、社區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多渠道籌集街道社區工作所需的資金。首先,縣級財政要基本保證街道社區工作的資金需要。其次,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切實執行“費隨事轉”的制度。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交給社區居委會工作任務的同時也要將完成此項工作的經費劃撥給街道社區。第三,街道和社區居委會適應開展一些有償(低償)服務。民政、工商、稅務等有關部門要為街道和社區居委會開展有償(低償)服務提供一定的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以增強他們的“自我造血”功能。此外,也鼓勵街道和社區內的單位(特別是共建單位)和非公有制企業贊助街道社區建設和開展各種公益性活動。
街道社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提高廣大居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因而服務就成為街道社區工作的主題,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加強和改進我縣街道社區工作,就要進一步強化服務理念,拓展服務范圍,把服務社區居民、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放在街道社區工作首位。街道社區要不斷拓寬服務范圍,完善服務功能,要認真做好面向老年人、殘疾人、社會救濟和優扶對象的福利性服務,還要做好幼托服務、婚喪習俗改革服務、家政服務、便民服務、再就業服務等社會性服務工作,切實發揮好社區居委會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擴大基層群眾自治范圍,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一是建立健全社區自治制度,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二是加強社區人大工作,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監督社區建設工作。借鑒咸陽市渭城區文匯路辦事處、富縣、xx陵、洛川、安塞等縣街道辦等工作體制,建議設立街道辦人大工作聯絡組,科級建制,配備相應人員,專門從事人大工作,進一步加強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形成強有力的監督機制。三是放權支持社區自治。各級政府和部門要尊重社區居委會的選免權、社區事務決策權,對政府部門的評議監督權等自治權。在城市規劃、建設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工作,有關部門應通過社區征求居民意見,保障社區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為便于社區在轄區內開展計生、綜治、文明創建等工作,縣委、政府及其部門在確定先進單位和文明單位、年度考核等時,要經批表彰單位所在社區的同意。
我國的“社區矯正”,是與監禁矯正相對的行刑方式,是指將符合社區矯正條件的罪犯臵于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愿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并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社區矯正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運用各種方法、手段,整合政法部門、社區等各方力量,著力對社區范圍內的假釋、監(所)外執行、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等罪犯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改造的手段和方法。
我縣緊緊圍繞社會管理創新的新要求,大膽創新實踐,不斷在破解難題中求發展。按照“收得下、管得住、聯得上、矯正好”的工作目標,始終堅持嚴格管教與誠心關愛相結合、嚴肅執法與熱心幫扶相結合、日常管理與心理矯正相結合的理念,通過規范管理、幫助教育、心理疏導三管齊下,著力在探索創新管理教育方式方法上下功夫,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了“富源模式”并在全省推廣。
一、取得的成效。
信息管理平臺,為我縣社區服刑人員配發了303部gps定位手機,并為每部手機每月交納30元的基本信息費;建立了完備的社區服刑人員數據庫,建立縣、鄉(鎮)兩級社區矯正數字化監管指揮系統,實現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情況準確、信息暢通、資源共享;實現對轄區內所有社區服刑人員動態管理、實時教育的網絡化管理模式,實現了由單純的“人防”方式向“人防”、“技防”相結合方式的根本轉變,改善了基層司法行政機關人員不足的制約社區矯正工作的瓶頸問題,有效防止了社區服刑人員脫管、漏管現象的發生。
(三)成立“社區矯正執法大隊”,構建社區矯正刑罰執行實體。
按照寓社區矯正于社會管理創新之中的要求,在縣司法局成立全省首家社區矯正執法大隊,內設宣告室、綜合室、管理教育室、刑罰執行室、心理矯治室,構成集入矯宣告、管理教育、心理咨詢等功能為一體的社區矯正常設機構。在11個鄉鎮司法所成立社區矯正執法中隊,作為刑罰執行的實體,制定工作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具體履行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幫困扶助等社區矯正的刑罰執行職能。為依法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提供了規范的平臺,彰顯了社區矯正的法治理念,體現了社區矯正的嚴肅規范,落實了社區矯正的根本要求,提高了矯正質量和效果,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四)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充實社區矯正工作力量。
險,以確保社區矯正工作扎實開展、穩步推進、取得實效。
(六)成立社區矯正檢察室,依法規范社區矯正工作??h檢察院在縣執法大隊設立社區矯正檢察室,以實現對社區矯正工作的法律監督。主要是對監外執行罪犯的刑罰交付執行、變更執行、終止執行等環節和監管措施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并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維護社區服刑人員的合法權益。
(七)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心理矯治,創新教育矯正工作。
2011年11月10日在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和中央辦公廳聯合督查組的督查活動中,我縣的社區矯正工作得到公安部常務副部長一行領導的高度肯定。我縣2009以來我縣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883人,累計解除矯正345人。目前在冊社區服刑人員538人,其中緩刑469人,假釋30人,管制2人,暫予監外執行20人,剝奪政治權利17人。共組織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公益勞動792人次、集中學習686人次、個別談話教育834人次、心理矯治專題教育834人次。社區服刑人員無脫管、漏管現象發生,重新違法犯罪率從2009年的3%下降到2010年的1%,2011年以來無重新違法犯罪。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了社區服刑人員重新違法犯罪,最大限度地維護了社會穩定。
二、存在的問題。
(一)電信部門網絡覆蓋面不全,社區矯正工作者的工作手機與“司法e通”信息管理平臺的對接不相匹配,導致社區矯正工作者在8小時工作時間以外無法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有效的監管。
(二)制度不規范,執法與執行上分離。
成共識難度較大。法律文書的傳遞、社區服刑人員的交接、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督管理等銜接工作,經常出現不到位、不合拍、不重視等情況。特別是鄉鎮司法所與派出所的協調、溝通,由于職能轉變還存在思想認識上偏差,司法所人員裝備上的嚴重不足,影響了刑罰執行的效率與質量,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非常被動。
(四)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少,隊伍整體素質不高。負責日常監督管理的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只有基層司法所干警及少數聘用人員,在工作中不僅要對社區服刑人員實施管理考核、獎懲及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和公益勞動,還要幫助社區服刑人員解決心理、生活、就業、上學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這就要求社區矯正工作人員應具備一定的法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知識和組織協調能力,才能較好地勝任工作。
三、對策和建議。
(一)電信部門從技術層面解決社區矯正工作者的工作手機與“司法e通”信息管理平臺的對接問題,同時拓寬網絡覆蓋面,建設更多的信號基站,確保社區矯正工作者能全方位、更有效的全面監管社區服刑人員。
社區服刑人員,經派出所繼續查找回所報到的,由派出所宣告。二要確保社區服刑人員接受監督管理,防止脫管漏管。在社區矯正“執法主體”與“工作主體”適度分離、配合時期,法、檢、公、司各部門應加大銜接工作力度,制定規范性文件界定具體職責和工作程序。凡涉及社區服刑人員的報到、請銷假、行為和心理矯正、參加公益勞動、匯報思想以及就學、就業、家庭事務等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凡社區服刑人員不接受、不服從監管或違反監管規定,需要采取強制措施、提請收監、重新追究刑事責任的,則由公安機關負責。
112-。
當前我縣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加快,街道社區職能的不斷拓展,社區黨建龍頭作用充分發揮,帶動作用逐步顯現。近年來,街道社區把服務居民作為社區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社區黨建工作的開展,實現社區管理上層次、服務上水平。
一、基本情況。
x縣街道辦事處成立于x6年11月,位于x縣城中心,轄區面積12.75平方公里,下轄橋南、橋北、中心街社區、紅都、靈皇地臺5個社區和城關、馬岔2個村,人口48289人,轄區內企事業單位94個,黨員321名,其中干部黨員53名,居民黨員131人,農村黨員24人,流動黨員29人,離退休黨員84人。社區黨組織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兩委”班子組織健全,主任、書記各1名,并配備助理、專委數名。
二、工作成效。
1、以學習為主線,切實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政治和執政能力建設。為構建一個知識引導實踐的學習型社區,街道辦以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以“學、找、破、求、干”五字為主線,組織領導干部認真開展了《黨章》、“五項教育”、“學理論、找差距、求創新”新一輪解放思想、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向郭孝義、劉剛等同志學習活動,對各項學習活動進行了分階段的學習、教育、討論。通過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法,將學習落到了實處,使全體黨員和干部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認識有了大提高、作風有了大轉變、觀念有了大更新、境界有了大提升。
2、整合資源,健全網絡,逐步構建以黨建引領工作的新格局。為適應新時期對城市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要求,街道辦黨委本著“以人為本、服務于民、資源共享、共駐共建”的社區建設原則,跳出了原有以條為主的舊模式,充分利用社會的組織資源、政治資源,構筑了以街道黨委為核心,以社區黨組織為主體,以社區單位黨支部為依托,以塊為主、以條為輔,條塊結合的管理新格局。一是構建了領導有力協調各方齊心協力整合創建力量的工作格局。將黨建創建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人,具體到人。硬件建設做到了“十有”,即“有方案、有人抓、有陣地、有牌子、有制度、有設備(電視機、影碟機、電腦、碟片)、有活動、有記載、有特色、有成效”;軟件建設做了到“六有”,即“有影像資料、有健全的民情卡、有健全的黨員花名冊、有社區黨建工作記載薄、有社區黨員電教播放登記表、有規范的黨建資料”,從而使黨建創建工作實現了“三個統一、三個到位”(思想認識統一:舉全街道之力真創、真建;工作步調統一:由黨委書記組織牽頭抓總、協調各方;創建標準統一:資料、牌名等基礎性工作規范統一;領導責任夯實到位、共建力量到位、任務分解到位)。二是構建了社區黨建廣泛參與的橫向管理工作格局。組建了社區黨建聯席制度,對轄區單位黨組織資源進行了充分利用,通過互通情況,交流信息,架起了社區內單位黨組織和廣大在職黨員與社區黨組織和廣大社區黨員的橋梁。從而實現一人做給一人看、一群幫著一群干的良好局面。三是構建了街道、社區、黨員三位一體的縱向管理工作格局。強化了目標責任捆綁管理,與社區黨組織簽定目標責任書,實施“軟目標”“硬考核”,落實了考核獎懲制度。并發揮社區黨員的旗幟作用,結合社區實際情況,設立了橋南社區黨員延時崗、靈皇地臺社區小區管家,建立了中心街溫馨談心室、紅都社區夕陽紅服務隊,橋北社區推行了黨員聽評會制度。通過社區個性活動的開展,由黨員輻射居民,實現縣城整體水平的跨越性提升。
3、加強管理,落實制度,著力實現三級聯動工作機制。積極開展抓黨建、促隊伍,抓重點、促全面,抓服務、促管理的“三抓三促”活動,大力實施黨建立區、基礎奠區、教育提區、服務優區、文化活區、環境美區六大工程,著力實現聯建、聯管、聯創的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即聯建:通過社區與轄區內單位資源優勢互補,建成伙伴關系,開創社區活動共同開展、社區管理共同負責、社區黨建共同推進的良好局面;聯管:采取縱橫結合的辦法實施社區黨員交叉管理制度,對社區直屬黨員實行“全管”、對社區在職黨員實行“雙管”、對流動黨員實行“協管”、對下崗職工黨員實行“接管”。聯創:社區與轄區單位、私營經濟組織及其一切黨組織共同打造省級一流社區。開展了八大惠民工程:即為社區發展獻一策、為社區服務辦一事、為困難家庭排一憂、為鄰里和睦訪一家、為扶貧幫困捐一物、為優化環境出一力、為安全防范查一院、為服務對象送一策,力爭把黨心、民心凝聚在和諧社區建設之中。
三、存在問題。
1、共建機制難落實,“區域黨建”工作格局形成緩慢。一方面,不少市直單位或企業,在思想觀念上不理解、不認同、不重視社區,認為社區建設是黨委、政府的事情,與己無關。即使參與社區建設,也是迫于黨委、政府的壓力,被動參與。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之間仍然是條塊分割,各自為線,無法真正形成齊抓共管、共駐共建的整體合力。另一方面,不少上級直管單位和行業,如工商、稅務、質監、國土等部門及郵政電信、金融保險、電力等行業,雖然有的黨組織掛靠地方代管,但人、財、物權均不隸屬當地,黨委和政府沒有較為有效的抓手,影響了構建城市社區共駐共建機制的嚴肅性。
2、黨組織作用難發揮,凝聚和動員社區群眾的能力提升較慢。一是少數社區“兩委”班子整體素質不夠高,有的文化程度較低,工作經驗也不夠豐富,有的年老體弱,工作力不從心,有的思想觀念較為封閉保守,影響了社區黨組織政治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的充分發揮。二是少數社區干部的工作能力不夠強。部分干部文化素質較低,對社區黨建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認識,對工作目標和任務不夠明確,工作思想不夠清晰,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社區發展的需要。三是社區工作不堪重負。當前上級單位、部門給我辦社區下任務、定指標、評優劣,不僅要做好一些長期性的“中心工作”,又要應付日常性“繁忙事務”,還要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一系列的臨時性工作,“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致使不少社區疲于應付,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做黨員的工作、做居民的工作,更不談抓黨建工作了。
3、社區黨員難管理,教育糾偏、純潔隊伍缺乏手段。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城區的快速發展,在社區居住和生活的黨員越來越多,黨員結構日趨復雜。由于黨員隊伍中普遍存在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從業復雜的特點,開展組織生活和實施黨員教育管理的難度增大,黨章明確規定對“三不”黨員應清退出黨,但對于那些參加組織生活不夠經常,不按時按比例上交黨費的黨員,社區黨組織往往在勸說教育無效的情況下,采取聽任態度,這不僅損害了黨員義務的嚴肅性和黨組織的權威性,也削弱了黨組織對黨員的約束力。而不少在職黨員生活在社區,卻不愿參加社區黨組織的活動,不肯參與社區建設,“八小時之內”單位管不到位,“八小時之外”社區又管不了。還有一些流動黨員,流出時,不給組織說明,不辦理組織關系轉移,流入時,不持黨員流動證,不及時到所在社區支部辦理關系轉移手續,僅靠社區干部摸底了解,根本無法深入解其組織生活動態?;鶎狱h組織要進一步探索加強黨員分類教育、全天候管理的有效途徑,同時建議上級考慮出臺相關政策,對社區在職黨員的雙重登記、雙重管理進行統一規定。
4、黨建經費難籌集,黨組織開展活動受制約。目前社區的經費并沒有納入年初的財政預算,僅靠行政經費來救濟,社區經濟條件比較困難,黨組織開展工作受到制約,社區黨建經費、工作經費、活動經費無著落。特別是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土地日益吃緊,一些社區黨組織欲解決無辦公活動場所的問題將更加困難,而財政撥款有如杯水車薪,難以滿足需要。
四、今后工作打算。
1、繼續抓好社區黨員的教育管理。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通過社區網絡平臺,利用社區講堂,定期組織黨員參加學習,開展集體活動,對黨員進行經常性的黨員意識和黨的方針政策、反腐倡廉教育,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按照“堅持標準、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加強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做好預備黨員的轉正工作。特別是針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重視抓調查摸底,抓重點求突破,以點帶面、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整體推動,抓好活動的開展。健全完善相關簿、冊、記錄,整理資料檔案,規范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推進黨組織建設。
2、以基層組織建設為抓手,深化創先爭優活動。緊緊圍繞基層組織建設年任務,以“紅都保安黨旗紅”為主題,深化創先爭優活動,突出服務居民群眾。按照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和凝聚力覆蓋的工作思路,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創建黨建示范社區,繼續推行黨員延時崗、黨員聽評會,設立更多的小區管家、溫馨談心室,新組建一些有輻射力的志愿服務隊伍,努力建設領導班子好、隊伍建設好、工作制度好、服務網絡好、群眾反映好的“五個好”黨組織。
3、深化“三問三解”活動,拓展社區組織的服務領域。以開展“三包三聯強服務、三問三解惠民生”活動為抓手,著力打造“四個工程”,即打造“核心工程”,讓黨的旗幟在社區飄起來;打造“文明工程”,讓社區形象在居民群眾中樹起來;打造“安康工程”,讓社區群眾的生活好起來;打造“造血工程”,讓社區組織逐步強起來。形成以社區黨員教育平臺為陣地、以黨員為主體、以黨員聯系困難戶為紐帶、以為民辦實事為抓手的社區黨建“四位一體”工作模式,設立關愛幫困崗、治安巡邏崗等崗位,切實增強黨員的服務意識,引導黨員在建設和諧社區的進程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4、推廣“文建明工作法”,推進黨建互聯互動。一是科學配置工作力量,全面推行“三制”、“三定”、“三教育”、“兩下”、“兩集中”工作法,探索建立“服務型”黨建工作機制,二是建立健全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形成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黨組織之間雙向聯系、雙向反饋、雙向服務的共駐共建機制。三是建立對口幫扶機制,采取每兩至三個駐區單位共同幫扶一個社區的辦法,形成“一幫一”、“多幫一”的對口幫扶機制,推進社區共駐共建。
5、促進社區黨建與社區建設結合服務居民。社區黨組織要利用自己的組織、政治優勢和人才優勢,積極設計和推進社區建設,積極有效地將自身建設與社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不能脫離社區建設就黨建抓黨建,而應著眼于在社區建設中發揮好黨組織和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把黨的建設工作滲透、融合到社區建設中去。要善于把黨的社區建設和管理目標與社區廣大居民的切身需要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既能實現目標又能吸引社區居民參與的新型的活動方式。通過開展活動,吸引、團結、凝聚社區廣大居民群眾,把黨和政府對社區建設和管理的要求,化為居民群眾的自覺行動,把黨的工作滲透到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
6、推行社區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模式。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實施以居住地域為基本單元的網格式管理。根據社區地域面積、樓宇多少、人口數量,將每個社區劃分為若干個網格,每個網格以樓院為基本單元,原則上以x戶(居民)左右范圍為一個網格。在網格化管理中實行社區工作者責任包干和“ab崗”制,“a崗”指社區專職工作者在社區所分管的工作,“b崗”指社區專職工作者在自己所分網格內從事的黨建、調查、統計、宣傳、調解、信息收集、應急管理等基礎工作。社區工作者每天至少到責任區進行走訪檢查1次,準確、快速地采集和反饋居民群眾各類需求信息和責任網格內的突發事件,真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早發現、早處置。
五、幾點建議。
1、采取各種措施提高社區黨組織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社區黨組織干部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到社區黨的建設的效果。而往往上級組織培訓側重于農村黨員的教育與農村產業的發展??刹扇∫韵麓胧┘右愿纳疲阂皇窍到y地加以教育培訓,通過參加一些培訓,使他們接受黨的基本知識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學習現代科技知識、經濟知識、管理知識、法律知識等,提高他們的政策水平、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加大交流力度,創造更多更好的平臺,改變以往社區干部交流僅局限于街道內部的做法,推動干部的街道內外大循環。
2、積極改善社區黨建工作物質條件。社區黨建工作的開展,物質條件是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的改善要靠經費保障。在籌措經費方面,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一是上級黨組織可以從黨建活動費中劃撥一部分作為社區黨建專項經費;二是上級黨組織批準可以從黨員黨費中提留一部分;三是可以動員黨員原工作單位和社區內其他一些組織、單位贊助一部分。四是參照村級組織辦公活動場所建設的做法和“三有一化”建設要求,適時將剩余社區組織辦公活動場所建設納入項目規劃,逐步解決一些社區無場所辦公、無陣地開展活動的問題。
3、強化部門工作“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功能。社區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與有關部門應該是“指導與服務、協調與監督”的關系。而目前社區卻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工作現狀。因此部門工作進社區應該實行“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皺嚯S責走”的“權”指的是社區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工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權責統一的原則依法賦予社區必要的權力?!百M隨事轉”的“費”指的是社區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工作所需的工作經費。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事費配套”的原則,有關部門需由社區協助開展的工作,應該按照責權利相一致的原則,及時將經費劃撥給社區。
今年,為落實中央關于開展“為民務實清廉”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推進農村發展,十三屆三次全會研究決定在全市實施“雙千雙萬”連心工程駐村工作組通過下村實地開展幫扶工作,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村情
工作積極性和干部隊伍的穩定。村民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班子建設、經濟收入、環境衛生、道路建設、教育就醫、庫區補助、農村養老、大病救助等方面。
二、幫扶工作
畝的連片土地開發建設蓮藕池,同時利用藕池發展泥鰍養殖,充分利用資源空間,實現效益最大化,逐步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盈余、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等目標。目前地上附著物已清理完成,正開工建設。二是發展務工經濟,加強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聯系,加大對村民就業信息服務力度,積極引導外出務工和創業經營,促進村民增收致富。困難救助上,一是加強與民政部門的聯系,盡可能將符合救助條件的貧困群眾納入保障范圍。二是積極拓寬社會救助渠道,工作組在走訪中了解到該村有2戶特困家庭,因家中主要勞動力患病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經濟來源而難以維系,工作組組長李瑞同志多方協調,爭取東方時代廣場對2個家庭進行長期固定救助,每月分別給予200元救助金,并安排其賦閑在家的女兒進入東方時代廣場上班,改善了家庭的經濟狀況,縮短了工作組與群眾心與心的距離。民生實事上,一是協調有關部門,積極推進村線路整網工程,改變目前供電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現狀。二是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發動全體村民積極參與,齊心協力凈化環境,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提升群眾滿意度。工作推進上,在落實好市里要求的“1+3”聯戶工作的基礎上,建立“村干部聯黨員、黨員包農戶”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
三、思想認識
開展包村聯戶工作是做出的一項重要決策。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和生命線,心系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干部只有在接“地氣”中才能增“底氣”、聚“人氣”,眾人拾柴火焰高,有了人氣,干部講的話才用人聽,干起事來才有人跟,困難面前心才齊,我們的事業才能根深葉茂,興旺發達。包村聯戶也是一項很有意義的人生體驗,與群眾坐在一起,嘮一嘮家常話,不僅能縮短心與心的距離,也能學到在機關學不到的知識,提高在機關難以提高的本領,是一筆終生受益的財富。
為深入貫徹落實組織部《關于在全縣深入開展“百團進百村、千人訪萬戶”活動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推動社區創先爭優活動,促進我縣社區健康發展,為、縣政府全面掌握我縣村居發展現狀,做出決策部署提供科學依據。我工作組就社區各類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充分聽取社區干部和居民不同意見。在此調研基礎上,本工作組經過認真歸納總結,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社區簡介
xx-xx社區居委會地處泗洪縣城北,前身為xx村,2002年區劃調整改為社區居委會。轄區2.2平方公里,劃為4個片區,東起,西至,南起,北至。社會人口14369人,4519戶,勞動力9305人;2011年人均收入11392元,村級經濟收入以房租為主,集體年收入在42萬元。轄區內共有村級衛生院2所,學校6所。在城市化進程中,社區擺脫以土地為主的農業經濟建設,在原有的土地上新建集中居住區、加工生產項目、公共服務項目,其中“三來一加”項目6個,社區干部創業點9處,優秀黨員創業點70余處,個體工商戶505戶,通過各類公共和經濟建設帶動社區健康發展。
1、隊伍建設與基礎設施建設
社區兩委班子成員14名、小區協理員4名,3個黨支部、13個黨小組總計113名黨員。社區辦公場所于2001年建成使用,建成面積400平方米設立:黨建、綜治、計劃生育、安全生產、婦女兒童保障、信訪穩定、村建、民兵之家、勞動保障等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
2、所獲榮譽
社區多次受到省、市、縣級政府表彰。2015年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村”,2015年榮獲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多次被授予“文明社區”稱號,2015年被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11年在xx年終綜合評比中排名第一,并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單位。
二、調研走訪中存在的問題
1、社區環境治理、老舊小區改造希望迫切
通過對居民的走訪調研,從居民主要反映的問題來看,對社區內老舊小區的改造最為迫切,轄區內的文明小區由于年限久遠,道路破舊、下水道堵塞、垃圾清理、周邊菜市場占道經營等問題嚴重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
2、四類人員反映需求
大部分的困難居民每月都能從政府領導幾百元的低保補助,但是他們更希望政府能夠多為他們提供技能培訓,提供自己能夠適應的崗位工作;拆遷戶反映最為強烈的是拆遷補助較低,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有限,無力承擔高額的商品房費用。信訪戶認為政府信息不公開,特別是涉及經濟補償的如拆遷補助、公平待遇等自己的權益無法得到有利保障。創業大戶希望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減免稅收,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
3、社區硬件設施建設滯后
社區辦公場所環境簡樸,14民社區兩委干部也只有4間辦公用房,各類硬件沒有配套到位,嚴重制約著社區工作的順利開展,更談不上規模的擴大和社區服務功能的完善;便民利民的基礎設施建設葉不完善,警務室、服務大廳、農產品超市不夠健全,制約社區居民日常辦事。
4、工資待遇有待提高
工作人員日常開展新農保、醫療保險的征收,低保戶、拆遷戶、信訪戶的走訪動員,社區衛生環境整治,以及為居民辦理各類大小事務,但是一年也只有7000元左右的收入,基層人員的工資待遇有待提高。
三、針對社區工作實際,提出如下建議
1、加強管理,改善環境
針對老舊小區的環境問題,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居民參與的方式,政府加大改造資金投入并對社區內的違法亂建行為進行嚴厲查處。
2、加大困難人員的幫扶力度,拆遷、信訪戶的宣傳引導政府一方面通過對困難戶的資金補助解決其日常生活所需,一方面可以購買公益性崗位為其提供就業的機會。針對拆遷戶和信訪戶的問題,首先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其次對其提出的要求要按照相關程序進行走訪調查,滿足其合理要求。
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便民工作平臺上級各相關部門在資金投入、工作措施等方面給予社區更大的支持。使社區盡早建成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服務中心,設立“五室一廳一欄一廣場”(即綜合辦公室、綜合活動室、綜合警務調解室、文化圖書室、衛生計生室、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社區公開欄、文體活動廣場),充分滿足便民服務、居民議事、文化娛樂等功能需要,增強社區服務功能。
分考慮社區內教育、文化、衛生、醫療、經濟等資源的合理配臵,實行“網格化”管理。建立社區黨組織、居委會、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社區社會組織及駐區單位協作共建機制,加強社區服務。
5、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帶動轄區居民致富
此次調研中,xx社區的第三產業發展滯后,“三來一加”項目也較少,社區干部和優秀黨員應在服務居民的同時,引進大型服務型企業進入社區,創新發展,新建創業項目帶動社區人民致富。
6、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政治與經濟待遇
組織部門應按照 “兩委”干部年齡、工作年限、所作貢獻提高其政治待遇,提拔重用有能力的基層工作人員,讓其感受到有光明的政治前景,能夠更好的服務基層;財政部門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社區工作人員待遇。
1、黨員自我提高意識不高。部分黨員學習積極性不高,總是自我感覺良好,放松了自我學習、自我提高、自我鍛煉,工作不思進取,面對一成不變的工作,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態度,也不管那“鐘”撞響沒撞響。
2、發展農村黨員力度不大,整體隊伍老齡化現象嚴重。當前農村黨員年齡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女黨員偏少的隊伍結構,以及農村黨員發展工作面臨著的嚴峻形勢。導致農村黨員隊伍和領導班子出現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情況將越來越嚴重,這種狀況已很難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嚴重影響了農村黨組織的活動,大大削弱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農村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3、黨員、干部管理機制落后,操作實效不明顯?!饵h章》針對黨員隊伍制定了黨員管理制度,機關針對干部建立了一些規章制度,但在新形勢下黨員、干部管理出現一些新的情況、新的問題,由于不能總結完善原有制度,不能很好的根據形勢的發展、工作的需要健全規章制度,導致制度缺乏操作性,如對部分黨員不積極參加組織生活、不按時交納黨費、不履行黨員義務等現象就沒有相應的具有操作性的處罰機制。
二、黨員和干部隊伍建設的主要對策。
1、進一步加大對黨員和干部的培訓力度,提高素質。要完成好農村各項工作任務,解決好農村突出問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農村穩定,加快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提高黨員、干部思想文化素質和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本領應作為當前工作的一項首要任務來抓。要建立健全黨員、干部培訓、輪訓長效教育機制,認真抓政治理論、業務知識、電腦、法律、經濟以及實用技術、技能的培訓,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2、進一步加大黨員干部的交流力度,調動積極性。部分干部在一個地方、一個崗位干的時間長,自認為是“老資格”了,組織上該“考慮”、“照顧”了,自己可以適當“休息”了針對這一普遍存在的現象可采取干部交流的措施來激發干部的積極性,特別是一些大鄉鎮、中心鄉鎮的干部,在交流、提拔時給予適當傾斜,為能干事的干部創造發揮才能的平臺,為想干事的干部提供表現的機會,充分調動干部的積極性,激發創造性。
3、進一步完善農村黨員發展的長效機制,優化黨員隊伍。一是制定農村黨員發展規劃,黨員發展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黨委和村支部要有長期的發展規劃和當年發展計劃,做到職責清楚,任務明確,對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比例結構、標準程度都有具體的布置。從解決少數村長年不發展或難以發展黨員的問題入手,建立健全發展黨員工作責任制,對淡化黨員發展工作和違反發展程序的進行責任追究,大力推進發展黨員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二是建立入黨積極分子后備隊伍儲備機制。從抓入黨積極分子后備隊伍建設入手,把能夠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致富能手、生產技術能手、農村女青年、村組干部、共青團及返鄉的知識青年和退伍軍人等納入到黨組織的視野,使他們逐步了解黨、認識黨,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4、進一步建立健全量化考核制度,以制度管人。建章立制,用制度管理干部、約束干部,激發干部工作積極性,考核的辦法公開、考核的結果通報個人,使干部知道自己的勞動成果,還要記錄存檔,作為干部獎懲的依據,作為年度考核、評優、提拔培養的重要依據。同時制定的制度要切合實際,在廣泛征求意見,取得絕大多數人支持的前提下訂立,制度一經訂立,必須嚴格執行并共同遵守,特別是領導班子成員要帶頭遵守,做出榜樣和表率。
5、進一步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密切黨群關系。推進黨作風建設,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扎實開展“為民、務實、清廉”教育,切實解決依靠誰、相信誰、為了誰的問題,使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兩個務必”,始終做到勤政為民、干凈干事。堅持聯系群眾的制度,健全領導干部基層聯系點、處理來信來訪等制度。認真研究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特點,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和水平。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健全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認真落實“四大紀律、八項要求”,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要堅決破除“官本位”意識,不斷增強群眾觀念,始終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擁護不擁護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調查研究,密切聯系群眾,切實轉變作風,狠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時時處處堅持重實際,說實話,務實事,求實效,大力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優良作風,想群眾之所慮,急群眾之所難,謀群眾之所求,扎扎實實地解決好關系全局和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各種緊迫問題,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優秀作文推薦!社區作為城市發展和社會建設的基礎平臺,在當今經濟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社區工作者作為奮斗在社區建設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在推動社區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在維護基層穩定、服務人民群眾、促進社會和諧上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xx市為適應新時期社區建設的需要,建設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社區工作者隊伍,連續多年通過面向社會和高校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為全市社區建設充實了人才力量,取得了重大成績。但在這一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嚴重制約了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
當前,國家法律法規層面對社區工作者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也沒有將其作為一類職業明確提出來,由此導致社區工作者的身份難以確定,并帶一系列問題。比如,《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多街道以《條例》未將社區工作者明確提出而拒絕社區工作者休年休假的申請。此外,由于制度不完善,社區工作者在考核、獎懲、培訓、退休、辭職辭退、煤火費等一系列問題上都沒有政策依據,導致各地方遇到實際問題時要么各行其是,要么繞開不去解決,嚴重影響了隊伍的穩定性。
隨著社區建設的發展和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區承擔的任務越來越繁重,再加上社區服務對象和工作內容的特殊性,平時尤其是節假日和敏感時期經常需要加班加點,一些社區工作者認為自身的付出與收入不能成正比,影響了在社區工作的積極性。一些外地的大學生社工,在房價高企的情況下還面臨著租房等實際困難,再加上近年來物價上漲較快,他們的生活負擔很重,很多大學生社工雖然有奉獻基層的熱情,但迫于生活壓力不得不選擇離開。近年來,市區各級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社區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與工作任務和目前xx市生活水平相比,收入待遇還具有向上提升的空間。
當前大學生畢業后找工作,不僅看重當前的薪水,更看重的是今后的職業發展空間和職業發展前景。與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有所不同,在社區工作缺少晉升更高職位的機會,同時,目前社區工作者沒有非領導職務增長機制,而一個社區的領導職務非常有限,大部分社區工作者都缺少晉升機會,一些大學生社工認為在社區工作的發展空間十分有限,因此留在社區工作的信心產生動搖。更為重要的是,傳統的思想觀念使人們對編制、身份等看得特別重要,而當前社區工作者的身份地位尚未確定,加上相關政策的不完善,一些大學生社工由此認為這一職業的發展前景不明確,極大程度地影響和制約了他們對社區工作的熱情與投入程度。
長期以來,社區工作在人們眼里都被認為是層次較低的`工作,加上部分大學生社工對社區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還停留在社區工作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小腳偵緝隊”的層面,認為社區工作不如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體面,和身邊同學、朋友的工作對比,難免產生低人一等的想法。一些大學生到社區工作后,與自己想象中的工作不相符,尤其是一些研究生,心中落差較大,認為自己大材小用,思想上產生一些波動,工作情緒受到一定影響;一些大學生社工沒有經歷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的歷練,對于經常性的加班、值班偶爾產生厭煩、抵觸情緒,加之工資待遇相對較低,往往會產生個人價值得不到體現的思想。
社區人際關系復雜、利益糾葛較多,工作瑣碎繁雜,做好社區工作需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處理實際問題的經驗。目前招聘的社區工作者絕大部分都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實踐經歷、社會閱歷,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經驗很少,對社區及居民情況了解也不多,讓他們直接到基層處理社區事務,對于他們而言極具挑戰性。另一方面,很多社區居民對新進的大學生感到很陌生,對他們處理糾紛及服務社區的能力也大多持質疑與觀望態度,而做好社區工作的關鍵就是讓居民對社區工作者建立足夠的信任,才可能繼續開展進一步的工作。因此,要大學生社工成為做群眾工作的能手,將來能夠獨擋一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xx直屬黨總支、支部共有78個,共計黨員約4049人,年齡在35歲以下的為403人,36歲至45歲的為804人,46歲至54歲的為672人,55歲至59歲的為496人,60歲及以上為1674人。研究生學歷為50人,大學本科學歷1061人,大學???098人,中專438人,高中、中技436人,初中及以下為963人。
二、xx縣直機關各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現狀。
1、能深入學習,進一步加強機關黨的思想建設。在組織好新《黨章》和《條例》的學習,做好宣傳工作的同時,各級黨組織結合我縣和本部門的實際,對縣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思路和目標措施,分階段、分專題、有計劃地開展了學習活動,做到了計劃合理,形式多樣,任務落實,形成了氛圍。各機關支部積極推行黨員學習“六個一”制度:讀一本好書、寫一本好筆記、撰寫一篇學習心得、上交一篇調研文章、進行一次黨性剖析、開展一次談心活動,并加強對“六個一”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2、深入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推進機關黨的組織建設。各機關支部切實按照省市有關文件規定進一步理順黨的組織關系,深入開展規范化機關黨組織創建活動,進一步擴大創建對象,完善創建內容,健全和完善規范化機關黨組織考核標準。為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積極探索縣直機關黨組織與聯系村(“掛包幫”活動幫扶村)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活動,針對一些農村黨組織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協助抓好黨員教育、建立完善組織制度等方面入手,切實幫助農村黨組織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農村黨員的組織觀念和黨性意識,深入開展“結對助創業、服務促創業”活動,切實為農村黨員、黨組織解難事、辦實事。建立了黨員黨性定期分析制度。開展了以關心黨員,教育黨員為目的的黨員民主生活,以及各機關黨組織定期開展了機關黨員建言獻策活動、談心談話活動,暢通了黨員意志的表達渠道,從而保證黨組織的純潔性和先進性。高質量地做好黨員發展工作。把好黨員發展關,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重視機關業務骨干的入黨培養。抓好黨員源頭教育,協助黨校辦好發展對象培訓班,大力推進效能建設。
3、健全創新機制,推進機關黨的制度落實。各基層黨組織把“三會一課”制度落實到實處,組織黨員定期集中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時事政治,了解黨和國家大事,認真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提高黨員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覺性,提高執行力,確保黨的路線方針和縣委的決策部署得以貫徹執行。能嚴格黨員發展制度,遵循黨員發展的“十六字”方針,認真做好發展黨員中的培養、預審、政審、考察、談話、審批、轉正等各個環節的工作,落實黨員發展的公示制度,積極推行發展黨員的“票決制”,嚴把黨員入口關。
三、xx縣直機關各基層支部黨建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1、對機關黨建工作重視程度還有不平衡的現象。從調查情況看,多數單位重視機關黨建工作,把黨的工作同業務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臵,定期聽取匯報,及時研究黨建工作。但也有少數單位對機關黨建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存在多年的“重業務、輕黨務”的現象和“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2、縣直機關黨的基層基礎工作還比較薄弱。其表現在:一是少數機關黨組織認為機關黨建是務虛工作,沒有硬指標,因而沒有興趣去抓,即使抓了,也是被動應付。二是絕大多數單位的機關黨組織雖然是健全的,但黨內生活和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不經常,“部門黨組(黨委)代替機關黨組織”工作的現象依然存在。因此機關黨建工作作用不明顯。三是機關黨務干部隊伍建設還比較薄弱。黨務干部接受黨建專題業務培訓的機會少,工作視野不夠寬闊,思路不夠清晰,致使機關黨建工作得不到正常開展。有的認為黨務干部成長難、交流難、提拔難,影響了不少同志的工作熱情;黨務工作與業務工作相比,務虛多、要求高、難度大,少數黨務干部“人心思走”盼望交流換崗的現象客觀存在。
3、新形勢下黨建工作方法研究不夠,圍繞中心抓黨建的辦法不多。一是對機關黨建工作如何融入到縣委的中心工作中去,服務經濟發展這個大局,缺乏深入研究,探索建立機關黨建工作與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與各單位業務工作有機銜接、相互促進的體制機制不夠,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業務工作“兩張皮”的現象仍然存在。
4、工作內容枯燥,方式方法單一。在內容上,一些單位進行思想教育,主要集中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傳達學習等政治方面的內容。方式方法主要以“學文件、聽報告、看錄像、搞討論”為主,簡單陳舊。習慣用老經驗辦事,缺乏創新精神,機關黨建工作創新意識不強,思路不寬,工作載體不夠豐富,效果不明顯。
5、部分黨員作用發揮不明顯。少數黨員干部的榮譽感不強,先鋒作用不明顯,不注意維護形象,思想不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開始淡化,組織觀念淡薄;少數黨員干部學習興致不高,進取意識不強,深入基層不多,工作作風比較散漫,心態浮躁,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得過且過,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6、黨員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展現。有的黨組織及其領導班子不重視民主的平等性,黨員主體地位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存在民主不平等、民主不充分等問題,部分黨員得不到黨組織應有的關愛。
7、離退休黨員難管理。有的黨員退休后遷居外地,有的黨員年老體弱、行走不便,存在組織生活過得不正常和黨費交納、動態管理困難等問題,致使部門黨組織在跟蹤教育、掌握思想動態、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做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8、黨建經費保障不夠到位。機關單位工作運轉主要依靠財政撥款,然而有限的財政撥款只能支撐和保障常規業務工作的正常開展,用于黨務工作開支的經費卻沒有列入預算。這樣以來,黨建工作的開展就舉步維艱。黨務工作也是機關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失去了經費的保障便無法正常開展,陣地硬件建設、黨員活動開展和學習資料購臵等常規工作都難以進行,黨建工作自然就無法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
9、崗位分工不夠明確。機關黨建工作能有效有序開展,首先是確保崗位職責分工明確,避免重復和交叉、交替工作任務。
10、班子隊伍年齡結構呈老齡化。在走訪調查的基層黨組織中,大部分班子隊伍結構偏大,缺乏活力,不能及時有效的開展基層黨建工作。
出處 FanWen.CHaZiDiaN.cOM
以上問題的存在和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
1、有的黨組織就黨建抓黨建,黨建與業務存在“兩張皮”現象。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有些單位有重業務輕黨建的思想,認為經濟工作和業務工作是硬指標,黨建工作是軟任務,黨建工作擺不上應有的位臵,對機關黨建工作重視不夠,導致有部分單位機關黨建工作流行形式,被動應付。有的黨支部認為機關黨建工作是“軟任務”、“虛要求”,工作彈性大,做多做少、抓與不抓都不會影響大局;有的黨支部對黨建工作重視不夠,工作上支持不力,機關黨建工作往往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少數黨支部未能履行好職責,不能很好地堅持“三會一課”制度;習慣就黨建抓黨建,未能把黨建工作同當前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找不準機關黨建工作緊貼中心、服務大局的切入點和著眼點;工作一般化,不能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抓得不緊,思想政治工作滯后。
2、相當部分機關黨組織創新意識不強,存在“平庸化”現象。近年來,通過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黨員先進性等學習教育活動,以及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創建“六型機關”、“黨員示范崗”等活動,機關黨的建設得到不斷加強。但是從黨建工作的特色和影響看,少數機關又明顯“遜色”,顯得有些“平庸”,很少創新工作亮點,黨建創新意識不強,黨建載體不夠豐富,效果不夠明顯。許多黨務工作者工作上的“應付”態度。有些人認為當書記,是因為年紀大了,是組織上的過渡性安排,搞起工作來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被動應付。有的工作要求低,得過且過,只求過得去,不求得表揚,滿足于組織一下學習,發展幾個黨員,完成好組織部門安排的業務。有的沒有計劃性,抓工作沒有自己的思路和系統的安排,照搬上級文件、坐等上級指示,猶如“珠算子”,推一下動一下。有的工作處于自成體系、自我封閉、上下不溝通、左右不聯絡的狀態。有的方法比較單調,習慣于憑老經驗辦事,缺乏新思路、新舉措、新招術,活動沒有活力,工作缺乏效力。
3、有些機關黨員思想觀念和宗旨意識衰退化,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發揮不明顯。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對黨員隊伍思想形成了沖擊,致使部分黨員理想信念不堅定,甚至發生動搖,對共產主義失去信心;有些黨員只顧自己個人的得失,而丟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部分黨員組織觀念淡薄,不起黨員作用,更有少數黨員認為當黨員吃虧了,他們認為現在的黨員是只能奉獻,不求索取,只有交黨費,而沒有黨組織的溫暖,只有帶頭而沒有盼頭,不愿意繼續當黨員了,黨組織的概念在他們心中已經模糊淡化了。一些黨員認為自身素質比較高,整天開會、讀書、看報紙、看文件,自己的學識、經驗足夠讓自己工作起來得心應手,不用太過學習、不用充電提升自身素質也不會掉隊落伍。
4、一些地方黨內民主沒有充分體現,黨員民主意識不強,黨員主體地位不同程度缺失。有的單位黨內生活教育和實踐活動重視不夠,抓得不緊,制度松弛,甚至流于形式,放松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教育引導不夠,致使一部分黨員對黨的信念不牢、信仰不夠、信心不足,黨員民主素養和民主意識不強。個別黨員和領導干部,對黨內民主生活的優良傳統和方針原則,特別是對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知識、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之不準,沒有把黨內民主上升到黨的生命的高度來看待,致使民主意識淡化,民主作風缺乏,影響了黨內民主的健康發展。一些基層黨組織片面的強調黨員履行義務,黨員一些權利得不到落實,對黨員參與黨的生活不夠重視,不能廣開言路,暢所欲言,黨員沒有機會講話,不同意見不能夠平等討論和坦誠交流,存在黨員不會講話,不講真話,不講心里話等現象。一些年老、生病等老弱或困難黨員得不黨組織及時的關心和關懷。
四、推進機關黨建工作的主要對策思路。
新時期機關黨建工作面臨的客觀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探索機關黨建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徑,扎實推進機關黨建工作。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增強做好機關黨建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一要更新觀念,做到四個認識和樹立:深刻認識黨政機關的地位和作用,樹立機關黨建必須“走前頭”的思想;深刻認識機關黨建工作服務大局、服務中心的重要作用,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想;深刻認識新形勢、新任務對機關黨建工作的新要求,樹立堅持高標準,創造性地開展機關黨建工作的思想;深刻認識機關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黨務干部的重要職責,樹立理直氣壯抓黨建,盡心盡職抓黨建的思想。
二要健全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實行部門黨員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機制,推動機關黨建各項工作的落實。全面落實機關黨建工作目標管理制度,把機關黨建工作作為考核干部考評和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之一,量化考核指標,硬化考核標準,強化考核措施,加大獎懲力度,真正把機關黨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責任落到實處。對不抓部門黨建工作和抓不好黨建工作的黨組織負責人,采取組織措施予以調整。
2、加強領導,不斷優化機關黨建工作環境。各單位各部門要把機關黨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和指導,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一是要把機關黨建工作擺上重要位臵,黨組織領導要經常聽取機關黨支部的工作匯報,交任務、壓擔子、提要求,切實支持機關黨組織開展工作,履行好職責;二是部門領導要帶頭參加機關黨支部活動和自覺接受部門黨組織的監督,以實際行動支持單位黨組織開展工作;三要認真解決機關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在人員、辦公設施和工作經費方面給予有效保障。
3、圍繞中心,找準工作位置。機關黨組織要主動圍繞工作中心思考問題,開展活動,發揮作用;擺正黨務工作與業務工作的關系,把黨建工作的立足點放在服務中心工作、經濟工作上,努力做到部門想什么我們抓什么,部門抓什么我們落實什么;及時向部門黨組(黨委)匯報黨建工作情況,積極主動爭取黨組(黨委)對機關黨建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反映基層黨員干部、職工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做好黨員干部、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統一干部思想,落實好部門的各項工作。
4、與時俱進地改進工作方法。重要的是努力增強“五性”:
一是增強工作的主動性。主動思考工作,不坐等上級指示;主動提供服務,不坐等別人上門;主動開展工作,不事事按部就班。
二是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工作目標要有針對性,工作內容要有針對性,工作措施要有針對性,工作對象要有針對性,工作重點要有針對性。
三是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善于經常分析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做到超前預見、主動適應,不斷創新活動載體,使機關黨建工作始終保持鮮明的時代待征和旺盛的生命力。
四是增強工作的科學性??茖W地決策工作,科學地安排工作,科學地評估工作。同時,積極采用電化教育、微機管理、網絡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開展工作。從而,使機關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由單一型轉為多樣型,由封閉型轉為開放型,由傳統型轉為科學型。
五是增強培植典型意識。要善于調查研究,總結機關黨建工作先進典型,分層分類培植典型,通過“育盆景建花園”的工作法,全面推進機關黨建工作,不斷提升工作水平。
5、以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為載體,大力加強黨員教育工作。認真組織和動員黨員干部學習政治理論、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全面提高機關各級領導班子執政能力,提高黨員干部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
一是著重圍繞抓好黨的十七大精神學習,積極開展理想信念和形勢任務教育,廣泛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主題教育活動。認真制定好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學習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工作規劃,明確學習內容和要求,充分發揮理論中心組的龍頭作用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引領示范作用,分層次有重點地抓好理論武裝工作。
二是創新教育培訓方式,加大資源的整合力度。重點依托黨校、邀請專家和教授等陣地和載體開展學習教育,培養高素質黨員隊伍;通過舉辦“機關支部書記論壇”,舉辦機關黨務干部學習培訓班和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黨員干部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組織參觀革命圣地、開展專題活動、舉辦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及比賽等,以教為主、寓教于樂、使機關黨員干部喜聞樂見,切實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實、做巧、做好。
三是進一步健全領導干部學習日、干部中心組學習制度等學習制度,創新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進一步建立健全干部學習培訓的考核激勵機制,從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考核激勵、組織領導等方面加強管理,努力營造自覺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
6、加強機關黨組織自身建設,進行機關支部黨員、干部交流輪崗,建立一支穩定的黨務干部隊伍,這是加強和改進機關黨建工作的基礎?!按蜩F還需自身硬”。機關黨組織必須用改革的精神,加強自身建設。要加強機關黨組織班子建設,調整崗位設臵,改變年齡結構問題,提高管理和帶動黨員干部隊伍的能力;要推進機關黨建工作的思路創新、機制創新和制度創新,不斷開創工作的新局面;要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主動貼近實際、貼近工作、貼近黨員,提高機關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把那些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群眾威信高的干部選拔到機關黨的工作崗位上,提高黨務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解決后繼乏人的問題;要加大學習培訓和交流、輪崗的力度,有關主管部門應把黨務干部的學習培訓納入工作計劃,為黨務干部提供進修、學習、考察、參觀、交流的機會,拓寬知識面,使黨務干部成為“專黨務、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要建立黨務干部與行政業務干部的雙向交流和定期輪崗制度,打破黨務干部“終身制”,改善黨務干部隊伍的結構;組織部門要關心黨務干部的培養和使用,疏通黨務干部隊伍的出口,把那些長期從事黨務工作的優秀干部,充實到地方和相應機關的干部隊伍中,解決長期從事黨務工作干部的后顧之憂。廣大黨務干部必須正確認識自己肩負的重任,愛崗敬業,不斷地學習進取,埋頭苦干,努力使自己成為既熟悉業務工作,又精通黨務工作的行家里手。
7、以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為基礎,進一步推進基層黨內民主建設。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這是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增強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環節。我們要把這些要求貫穿到黨的工作的各個環節,體現到黨內民主建設的各個方面。
一是探索完善民主參與制度。認真貫徹落實《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發揮黨員的主體作用,努力增強黨員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機關廣大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創優爭先”活動,調動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不斷激發黨員內在動力和創造力。
二是探索完善民主討論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完善黨務公開、黨內征求意見和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拓寬黨員廣泛參與決策的渠道,使廣大黨員真正參與黨內事務,活躍黨內生活,激發黨員熱情。
三是探索完善民主選舉制度。通過公開推薦與上級黨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范圍。探索在機關基層黨組織中選擇1-2個實行黨組織書記差額競選制,逐步擴大其他委員差額選舉比例。
四是探索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積極探索健全黨內監督的途徑和手段,努力拓寬監督渠道,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監督作用,不斷提高民主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立“三承諾三問責三評議”制度,即黨員向黨組織承諾、黨員代表向黨員承諾、黨員領導干部向黨組織群眾承諾;黨員向黨代表問責、黨代表向黨組織問責、黨組織向黨的領導干部問責;黨員評議黨員、黨員評議黨員代表、黨員群眾評議黨員領導干部。
五是探索建立黨員關愛制度。注重人文關懷,關心黨員切身利益,通過建立貧困黨員幫扶互助金,建立黨內關愛制度,切實為黨員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使廣大黨員深切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是建立黨員過政治生日制度。針對一些黨員存在黨員意識淡泊,理想信念不夠堅定,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夠以及黨員與黨組織溝通渠道不暢等問題,開展為黨員過“政治生日”活動,即由支部在黨員入黨的“紀念日”當天,為每個黨員贈送一份“生日禮物”以示祝賀,體現黨組織關心溫暖,并通過開展重溫入黨誓詞、談心談話、黨課教育等活動,讓每位黨員回顧入黨以來的工作、思想成長過程,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以此進一步激發黨員的歸屬感、光榮感和責任感,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2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