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方法的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思維。怎樣提高寫作水平,讓文章更具有說服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篇總結范文,有需要的可以參考一下。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認識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稱,體會數學的規律美。
2、利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主動探究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審美愉悅。培養學生進行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一、談話導入,創設情境:
出示cai課件(一張微型照片)。你能看出這是杭州哪一個景點的照片?的確,照片太小了,那現在老師將這張照片按一定比例放大一些,。由此出現一張平湖秋月的風景照。
我們的祖國方圓960萬平方公里,幅員遼闊卻能在一張小小的地圖上清晰可見各地位置。建筑設計師可將濱江四區的設計構想展示在一張紙上。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識,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有關比例的一些知識。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一)教學比例的意義。
1、8厘米。
出示。
6厘米。
4厘米。
3厘米。
(1)根據表中給出的數量寫出有意義的比。
(2)哪些比是相關聯的?
(3)根據以往經驗,可將相等的兩個比怎樣?(用等號連接)。
教師并指出這些式子就是比例。
2、讓學生任意寫出比例,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比例的意義。
3、教師板書: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也可用分數形式表示。
4、寫出比值是1/3的兩個比,并組成比例。
1、比例和比有什么區別?
2、認識比例的各部分。
(1)讓學生自己取。
(2)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
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板書:8:6=4:3。
內項。
外項。
(3)讓學生找出自己舉的比例的內外項。
()。
12。
2
()。
=
(4)找出分數形式比例的內外項位置又是怎樣的?
3、出示【啟迪學生思維,展開審美想象】。
(1)這個比例已知的是哪兩項,要求的又是哪兩項?學生試填。
(2)學生反饋,教師板書。
(3)你發現了什么?
(4)指導學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質,并板書:在比例里,兩個外項之積等于兩個內項之積。
4、用比例性質驗證你所寫比例是否正確。
5、練習8:12=x:45。
0.5。
x
20。
32。
=
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如何證明你的解是正確的?
(三)小結:今天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三、鞏固練習。
1、下面哪幾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4
1
12:24和18:36。
0.4:和0.4:0.15。
14:8和7:4。
5
2
2、根據18x2=9x4寫出比例?!倔w會到數學的邏輯美,規律美】。
3、從1、8、0.6、3、7五個數中。
(1)選出四個數,組成比例。
(2)任意選出3個數,再配上另一個數,組成比例。
(3)用所學知識進行檢驗。
四、實際應用。
不久前,汪駿強家的菜地邊高高矗立起一個新鐵塔,這天午后,陽光明媚,鄰居家剛讀一年級的小明又拉著汪駿強來到鐵塔下,玩著玩著,小明問道:“強強哥哥,這鐵塔干嘛用?”“鐵塔嘛,架設高壓線用的,以后等電線架好了,可不能再來玩了,更不能攀登,高壓線可危險了!”“那這個鐵塔有多高壓呀?”
同學們,如果你是汪駿強,你準備怎么辦?
1、知識與能力目標: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在探索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自主學習,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并寫出比例。教學過程:
師生問好!
師:課前我們先進行一組口算練習,下面請##同學上臺主持。
3:8=2:6=4:4=9:3=8:24=。
5:20=8.8:1.1=16:96=。
4:5=2:20=。
32:4=4:44=。
15:25=10:80=。
(小組活動)。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問題!
學習數學,我們不僅要善于提問,還要善于觀察,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自主學習的內容,組長分好工,準備匯報展示。
(小組活動)。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來匯報自主學習的內容?
生匯報:我來匯報……其他小組有什么評價或補充嗎?
師評價。
(生答)。
師:我真為你們感到驕傲,想到了這么多不同的答案!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說出老師指的這個數是比例的外項還是比例的內項?
(師指生齊說)。
師:同學們反應特別快!比例還可以寫成分數形式,那這個比我們可以寫成。
師:請你觀察,在這個分數形式的比例里,比例的外、比例的內項是誰?
師:同學們表現特別棒,那老師來考考你!看能不能通過剛才所學的知識解決我會應用。
(指1生讀溫馨提示)。
(生合作探究)。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上臺來把你們的發現跟同學們分享。
(生匯報展示)。
師:同學們能通過舉例,驗證自己的發現,太厲害了!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觀察這個分數形式的比例,可發現交叉相乘的積相等。
生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不同的答案!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談收獲)。
師: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這就是本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師:下面我們進行達標檢測。
(生完成后)。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來匯報自主學習的內容,其他同學拿出紅筆,同桌互換。
(小組匯報)。
師:全對的同學請舉手,組員全對的獎勵一顆小印章。
師:同學們這節課表現得真棒,繼續努力,好,下課!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是青島版六年級下冊第35—36頁的內容,本節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重點)。2、通過在探索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合情推理能力(難點)。3、通過自主學習,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本節概念性的東西較多,學生需要理解:比例的定義、項、內項、外項、內項的積、外項的積等等。因此對此類知識,我大膽放手,通過讓學生自學課本,讓學生講的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備課前我查閱了有關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很多資料,并觀看了視頻,在研讀了課標及教學用書后設計了自己的教學思路?!侗壤囊饬x和基本性質》是屬于概念的教學,在課的設計上我緊扣“概念教學”這一主題進行設計。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學: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是在學生學習了“比”后進行的,而“比’是上個學期學習的知識。根據我對學生的了解,大多數學生會把學過的不相關的知識忘到腦后,因此,通過課前口算練習和知識鏈接環節,不僅讓他們復習了比的定義,還對化簡比、求比值的概念在腦中閃動一下,為學習比例的意義打好鋪墊。因此學生在根據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時,學生掌握的很好。
課改鼓勵學生預習,大多數學生能認真預習,但也會有個別學困生,只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僅在書上畫一畫,留留痕跡而已。
從境景圖入手,主要是讓學生能通過現實情景體會比例的應用,運輸量和運輸次數的比的比值是相等的,由此引入比例的意義的教學。
在教學這節課時,我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自主得出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然后舉例驗證,最后歸納出比例的基本性質。學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積極性也很高。
每個知識點都緊跟相應的習題,這樣可以及時鞏固新知,同時能發現學生掌握的情況。在學習了比例的基本性質后,把12:()=():5這個比例補充完整,告知學生有無數個比例,這樣能推動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根據一個乘法等式,寫出比例,鼓勵學生逆向思維,意在考察學生能否靈活運用新知。學生的表現也挺讓我驚喜的,學生的思維很靈動。
每一次的課,總會有一些優點,但也發現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只有在不斷反思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才能開辟出一片新的綠地。以上是自己對本節課的一些反思,希望領導和老師們批評指正。
教學。
內容:。
教學目標:。
2、了解比和比例的區別與聯系。
2、能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比例,理解比例的意義。
2、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實例引出新的知識。
教具準備:情景圖、多媒體課件、習題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題:比例。
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以前學過的什么知識?(生1,生2等回答)。
我們已經了解了比的這些知識,請做下面練習。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453:52.7:4.5。
求完比值你覺得哪些比有聯系?
師:相機板書:3:5=2.7=4.5?
今天我們將深入學習比例的意義,看到課題你想了解什么知識呢?
板書完整課題:比例的意義。
二、揭題示標。
預設:生:1、比例的意義是什么?
(師趁機板書在黑板右上角)。
本節課我們就來完成這兩個目標:
三、
自主探索。
【設計意圖:對學生同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教育】。
生各抒己見。
你知道下面這些國旗的長和寬是多少嗎?它們有大有小,都符合要求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
自學指導:
1、請每位同學任選兩面國旗,分別計算出它們長與寬的比值和寬與長的比值。
2、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
3、把你的發現嘗試用算式寫下來。
(5分鐘后,期待你精彩的分享)。
(二)自學。
學生認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地思考。
(三)匯報分享。
誰愿意把你的結果和大家分享?師相機板書。
(1)15:2.4=10:1.6(2)60:15=40:10(3)…(4)…。
原來在國旗中有這么多的相等關系。國旗的縮放是按比例進行的。
我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這樣的式子就是比例。請同學讀數學課本,40頁,用筆勾畫出重點詞句,并讀一讀。
師:你還能寫出兩個比組成的比例嗎?先自己選,再在小組里說一說。
生:…。
師: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叫做比例嗎?先同桌互說,再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再指名匯報。
擦去開始板書中的“?”并把比例可用分數形式表示板書出來。
師:你能說一說組成比例要具備哪些條件嗎?
生:…。
生:…。
四、當堂檢測(牛刀小試)。
下面各比能組成比例嗎?你是怎樣判斷的?請寫出計算過程。
(1)3:7和9:21。
(2)15∶3和60∶12。
五、當堂訓練:
1、把下面的式子進行歸類:
(1)1.7:3.6(2)8:2=16:4(3)。
(4)。
(5)72:8=3x3(6)3.6:6=0.6。
比:()。
比例:()。
思考:你快速做出判斷的原因是什么?明白了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
2、判斷:
(1)、有兩個比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如果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那么這兩個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3)、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4)、0.1∶0.3與2∶6能組成比例。()。
(5)、組成比例的兩個比一定是最簡的整數比.()。
六、拓展提升(思緒飛揚)。
?1、寫出比值是7的兩個比,并組成比例。
?2、12的因數有(),從12的因數中挑選4個數組成比例是()。
七、全課。
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八、課堂作業。
第43頁第2、3題。
九、抽查清。(每組4號同學完成)。
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30:5和48:812:0.4和3:5。
十、板書設計。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十一、教學反思:
本節課屬于概念教學,分五個環節設計教學,利用十五個問題貫穿整節課,以問導學,以問導疑,以問導思,以問導獲,注重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全課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關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課的開始從引導學生復習比的知識入手,通過求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可以用“=”連起來,自然而然的引出比例,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應用與生活,本節課從從學生熟悉的國旗引入比例,在求大小不同的國旗的長與寬的比值中學習比例的意義,通過觀察、探討大大小小的國旗的長與寬、寬與長、長與長、寬與寬的比值關系中,加深學生對比和比例的關系,比例意義的理解和掌握。最后通過照片,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
3.課堂采用以問導學的策略,用十五個問題貫穿了整節課,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思考,用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用問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用問題拓展學生的思路,用提問強化學生的認知,用問題促進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等,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對新課的教學,教師不是把現成的答案強加于學生,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計算、思考、閱讀等方式初步感知新知,再進一步提問“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叫做比例嗎,”、“你能說一說組成比例要具備哪些條件嗎,”、“你還能找出那些比組成比例,”等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產生思維碰撞,這樣,學生的體驗和感受都很深刻。
5.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升華了學生的思維。練習是鞏固新知、發展思維的有效手段。思維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一定的練習來完成,本節課設計了六種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練習,有利于學生對比例意義的鞏固,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習慣。
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會用比例的意義正確地判斷兩個比是否成比例,使學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
靈活地判斷兩個比是否組成比例。
投影機等。
一、復習。
1、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
2、求出下面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4.5:2.710:6。
二、提示課題,引入新課。
1、引入:如果有兩個比是相等的,那么這兩個相等的比以叫做什么?它有什么樣的性質?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它。
2、引入新課。
三、導演達標。
1、教學比例的意義。
(1)引導學生觀察課本的表格后回答:
a、第一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什么?
b、第二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什么?
c、這兩次比的比值各是什么?它們有什么關系?
板書:80:2=200:5或=。
(2)引出比例的意義。
a、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c、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關鍵是看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d、做一做。(先練習,后講評)。
(1)看書后回答:
a、什么叫做比例的項?
b、什么叫做比例的外項、內項?
(2)引導學生總結規律?
先讓學生計算,兩個外項的積,再計算兩個內項的積,最后讓學生總結出比例的基本性質,然后強調,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質就是等號兩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的積相等。
3、練習:判斷下面的哪組比可以組成比例。
6:9和9:121.4:2和7:10。
四、鞏固練習:第一、二題。(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五、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比例的意義和比例的基本性質及怎樣判斷兩個比是否可以組成比例的方法。
六、作業:第二題。
1、教學內容:
科教版數學第十二冊第74~76頁。
2、教材分析:
比例的知識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習了比的知識和除法、分數等得基礎上教學的,是本套教材教學內容的最后一個單元。而本節課內容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節課,主要屬于概念教學,是為以后解比例,講解正、反比例做準備的。學生學好這部分知識,不僅可以初步接觸函數的`思想,而且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具體的問題。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初步的綜合和概括能力。教具準備:電腦課件。教學過程: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國有著悠久的青銅器鑄造史,先秦古籍《考工記》中就有這樣記載:(請同學讀)。(出示鼎和鑒的圖片。)。
(一)教學意義。
1、出示3:5:40:7.5:3。你能把這幾組比分分類嗎?小組討論,匯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按照形式來分,一種是按照比值來分)板書按照比值來分的情況:3:5和24:40、:和7.5:3。既然它們的比值是相等的,因此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來連接呢?(等號)。
2、指出: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那么我們怎么去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呢?
4、教學例1:
根據下表,先分別寫出兩次買練習本的錢數和本數的比,再判斷這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第一次第二次。
買練習本的錢(元)2買的本數3。
5、出示結果。
教學目標:
2、培養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和主動探索精神;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重點難點:
難點: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質和應用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過程:
1、什么是比?比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
2、求出下面每個比的比值。﹕163/4﹕1/8/。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1)看課文情境圖。
5)操場上國旗長與寬的比值是多少?與這面國旗有什么關系?
2、動手計算、探究比例的意義。通過計算引出什么是比例?
3、組織看書,認識名稱。
4、利用新知,學以致用。還能找出哪些比來組成比例?歸納總結:
探究新知,充分驗證,確定性質。
你能發現比例的內項與外項之間有什么關系嗎?小組交流匯報。
1)課本做一做。
2)練習6的1.4題。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2)你能比較“比”和“比例”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嗎?
教材36頁練習6的2.3題。
2、了解比和比例的區別與聯系。
2、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實例引出新的知識。
情景圖、多媒體課件、習題卡。
出示課題:比例。
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以前學過的什么知識?(生1,生2等回答)。
我們已經了解了比的這些知識,請做下面練習。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453:52.7:4.5。
求完比值你覺得哪些比有聯系?
師:相機板書:3:5=2.7=4.5?
今天我們將深入學習比例的意義,看到課題你想了解什么知識呢?
板書完整課題:比例的意義。
(師趁機板書在黑板右上角)。
本節課我們就來完成這兩個目標:
【設計意圖:對學生同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教育】。
生各抒己見。
你知道下面這些國旗的長和寬是多少嗎?它們有大有小,都符合要求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
自學指導:
1、請每位同學任選兩面國旗,分別計算出它們長與寬的比值和寬與長的比值。
2、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
3、把你的發現嘗試用算式寫下來。
(5分鐘后,期待你精彩的分享)。
(二)自學。
學生認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地思考。
(三)匯報分享。
誰愿意把你的結果和大家分享?師相機板書。
(1)15:2.4=10:1.6(2)60:15=40:10(3)…(4)…。
原來在國旗中有這么多的相等關系。國旗的縮放是按比例進行的。
我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這樣的式子就是比例。請同學讀數學課本,40頁,用筆勾畫出重點詞句,并讀一讀。
師:你還能寫出兩個比組成的比例嗎?先自己選,再在小組里說一說。
生:…。
師: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叫做比例嗎?先同桌互說,再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再指名匯報。
擦去開始板書中的“?”并把比例可用分數形式表示板書出來。
師:你能說一說組成比例要具備哪些條件嗎?
生:…。
生:…。
下面各比能組成比例嗎?你是怎樣判斷的?請寫出計算過程。
(1)3:7和9:21。
(2)15∶3和60∶12。
1、把下面的式子進行歸類:
(5)72:8=3x3(6)3.6:6=0.6。
比:
比例:()。
思考:你快速做出判斷的原因是什么?明白了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
2、判斷:
(1)、有兩個比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如果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那么這兩個比。
的比值一定相等。()。
(3)、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4)、0.1∶0.3與2∶6能組成比例。()。
(5)、組成比例的兩個比一定是最簡的整數比.()。
1、寫出比值是7的兩個比,并組成比例。
2、12的因數有(),從12的因數中挑選4個數組成比例是()。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43頁第2、3題。
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30:5和48:812:0.4和3:5。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本節課屬于概念教學,分五個環節設計教學,利用十五個問題貫穿整節課,以問導學,以問導疑,以問導思,以問導獲,注重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全課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關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課的開始從引導學生復習比的知識入手,通過求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可以用“=”連起來,自然而然的`引出比例,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應用與生活,本節課從從學生熟悉的國旗引入比例,在求大小不同的國旗的長與寬的比值中學習比例的意義,通過觀察、探討大大小小的國旗的長與寬、寬與長、長與長、寬與寬的比值關系中,加深學生對比和比例的關系,比例意義的理解和掌握。最后通過照片,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
3.課堂采用以問導學的策略,用十五個問題貫穿了整節課,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思考,用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用問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用問題拓展學生的思路,用提問強化學生的認知,用問題促進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等,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對新課的教學,教師不是把現成的答案強加于學生,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計算、思考、閱讀等方式初步感知新知,再進一步提問“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叫做比例嗎,”、“你能說一說組成比例要具備哪些條件嗎,”、“你還能找出那些比組成比例,”等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產生思維碰撞,這樣,學生的體驗和感受都很深刻。
5.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升華了學生的思維。練習是鞏固新知、發展思維的有效手段。思維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一定的練習來完成,本節課設計了六種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練習,有利于學生對比例意義的鞏固,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習慣。
2、利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主動探究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審美愉悅。培養學生進行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我們的祖國方圓960萬平方公里,幅員遼闊卻能在一張小小的'地圖上清晰可見各地位置。建筑設計師可將濱江四區的設計構想展示在一張紙上。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識,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有關比例的一些知識。
1、8厘米。
出示。
6厘米。
4厘米。
3厘米。
(1)根據表中給出的數量寫出有意義的比。
(2)哪些比是相關聯的?
(3)根據以往經驗,可將相等的兩個比怎樣?(用等號連接)。
教師并指出這些式子就是比例。
2、讓學生任意寫出比例,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比例的意義。
3、教師板書: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也可用分數形式表示。
4、寫出比值是1/3的兩個比,并組成比例。
1、比例和比有什么區別?
2、認識比例的各部分。
(1)讓學生自己取。
(2)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
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板書:8:6=4:3。
內項。
外項。
(3)讓學生找出自己舉的比例的內外項。
()。
12。
2
()。
=
(4)找出分數形式比例的內外項位置又是怎樣的?
3、出示【啟迪學生思維,展開審美想象】。
(1)這個比例已知的是哪兩項,要求的又是哪兩項?學生試填。
(2)學生反饋,教師板書。
(3)你發現了什么?
(4)指導學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質,并板書:在比例里,兩個外項之積等于兩個內項之積。
4、用比例性質驗證你所寫比例是否正確。
5、練習8:12=x:45。
0.5。
x
20。
32。
=
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如何證明你的解是正確的?
(三)小結:今天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1、下面哪幾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4
1
12:24和18:36。
0.4:和0.4:0.15。
14:8和7:4。
5
2
2、根據18x2=9x4寫出比例?!倔w會到數學的邏輯美,規律美】。
3、從1、8、0.6、3、7五個數中。
(1)選出四個數,組成比例。
(2)任意選出3個數,再配上另一個數,組成比例。
(3)用所學知識進行檢驗。
不久前,汪駿強家的菜地邊高高矗立起一個新鐵塔,這天午后,陽光明媚,鄰居家剛讀一年級的小明又拉著汪駿強來到鐵塔下,玩著玩著,小明問道:“強強哥哥,這鐵塔干嘛用?”“鐵塔嘛,架設高壓線用的,以后等電線架好了,可不能再來玩了,更不能攀登,高壓線可危險了!”“那這個鐵塔有多高壓呀?”
同學們,如果你是汪駿強,你準備怎么辦?
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制五年級下冊第66—67頁。
1、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能利用觀察—猜想—驗證的方法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質。
3、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1、談話。
師: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過有關比的知識,誰能說說學過比的哪些知識?
生1:比的意義。
生2: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生3: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
(評析:簡短的幾句談話,引起了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讓學生“溫故”而“啟新”。)。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比的知識。昨天大家預習了,誰來說說今天學習什么?
生:比例?(書:課題比例)。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預設:1、什么叫比例?2、比例各部分名稱?3、比例的基本性質?4、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
生:什么叫比例呢?
生:(書)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師: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可以舉例說明。(如果學生舉不出例子,我就從比例的意義上去引導,表示兩個比相等,你能寫出兩個比嗎?怎樣知道這兩個比是否相等呢?指著學生舉的例子說,像這樣的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就是比例)。
(老師巡視時可以提示學生有的孩子寫出了小數、分數形式的比例很好。生匯報)師板書。
師:通過以上練習,你認為這句話中哪些詞最重要?為什么?
生1:兩個比,不是一個比。
生2:相等,這個比必須相等。
生3:式子,不是兩個等式是式子。
師:(投影出示)請你利用比例的意義,判斷下面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1)0、8:0、3和40:15。
(2)2/5:1/5和0、8:0、4。
(3)8:2和15/2:15。
(4)3/18和4/24。
(學生獨立判斷,師巡視指導,然后匯報)。
師:先說能否組成比例,再說明理由,
生:0、8:0、3和40:15能組成比例,因為0、8:0、3和40:15的比值都是8/3,所以0、8:0、3和40:15能組成比例。
同理教學:(2)2/5:1/5和0、8:0、4。
(3)8:2和15/2:15不能組成比例,因為8:2和15/2:15的比值不相等,所以8:2和15/2:15不能組成比例。
師:怎樣改能使它組成比例呢?
生:4:8=15/2:15或8:2=15:15/4。
同理教學(4)3/18和4/24。
師:像3/18和4/24是比例嗎?
2、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生: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師板書)。
師:請你指出在這個比例中(16:2=32:4),哪是它的內項?哪是它的外項?
生:2和32是它的內項,16和4是它的外項。
師:請同學們快速搶答老師指的數是比例的外向還是內項。
生:(激烈搶答):外項、、、、、、
師:同學們反應真快,分數的形式中哪些是比例的項呢?
生:2和32是內項,16和4是外項。
師:老師指分數比例學生搶答。
師:同學們學得真不錯,敢不敢和老師來個比賽?
生:(興趣高漲):敢!
師:好,請兩位同學們各說一個比,我們共同來判斷能否組成比例,看誰判斷的快?
師:誰來。
生1:4:5,生2:8:9不能組成比例。
生:對。
師:服氣嗎?不服氣咱們再來一次,
生1:1、2:1、8,生2:3:5。
師:不能。對嗎?
生:對。
師:老師又贏了,這回服氣了吧。(學生點頭)。
生:想。
師:其實秘密就藏在比例的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之中,就請你以16:2和32:4為例,研究一下,試試能不能發現這個秘密!老師給你們兩個溫馨提示:(課件出示:溫馨提示:
1、可以通過觀察、算一算的方法進行研究。
2、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師:現在請將你的發現在小組里交流一下,看看大家是否同意。
(學生討論)。
師:哪個小組愿意將你們的發現與大家分享?
生1:我們組發現16和32是倍數關系,2和4也是倍數關系,所以我們想,在比例里,一個外項和一個內項之間都存在倍數關系。
師:有道理,不錯,還有其他發現嗎?
生2:我們組發現16×4=6432×2=64,也就是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師:你能把這個計算過程寫在黑板上嗎?(學生板書:16×4=64)。
師:這是兩個外項的積,(師板書:兩個外項的積)。
(學生板書:16×4=64)。
師:這是兩個內項的積,(師板書:兩個內項的積)。
師:你的意思是: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師板書:=)是嗎?
師:其他組的同學同意他們這個結論嗎?
生:同意。
(以上環節,靈活掌握,如果有的學生能直接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就直接問:你怎么算得那么快?生:我用兩個外項的積=兩個內項的積,判斷它們能組成比例。是不是所有的比例兩個外項的積=兩個內項的積呢?怎么驗證?)。
師:真的所有的比例都是這樣嗎?怎么驗證?
生:可以多舉幾個例子看看。
師:這是個好建議,那快點行動吧。(學生獨立驗證)。
師:有沒有同學舉得例子不符合這個結論呢?那也就是說,所有的比例都是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其實這也正是比例的基本性質。同學們太厲害了。能通過舉例來驗證自己的發現。
師:我們以前學習的比,和今天學習的比例有什么不同呢?請六人小組說一說。(師巡視)。
師:哪一組的代表來說一說。
生:比和比例的意義不同?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生:比和比例形式不同。比是一個比,比例是兩個比。
生:性質不同。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比值不變。在比例里,兩外項的積等于兩內項的積。
5、總結:今天學習了什么?學生看著板書說,請同學們默記兩遍。
1、下面每組比能組成比例嗎?
(1)6:3和8:5(2)20:5和1:4。
(3)3/4:1/8和18:3(4)18:12和30:20。
生1:第(1)個不能組成比例,因為6×5=30,3×8=24,不相等。
生2:第(2)個不能組成比例,因為20×4=100,5×1=5,不相等。
師:怎樣改一下使它們能組成比例?
生3:把20:5改成5:20,這樣5×4=20,20×1=20,能組成比例。
生4:還可以把1:4改成4:1,也能組成比例。
生5:第(3)個可以組成比例,因為3/4×3=1/8×18。
生6:第(4)個可以組成比例,因為18×20=360,12×30=360。
師:看來要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除了可以根據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外,還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進行判斷。
2、填一填。
2:1=4:()1、4:2=():3。
3/5:1/2=6:()5:()=():6。
師:最后一題還有沒有別的填法?
生1:5:(1)=(30):6。
生2:5:(30)=(1):6。
生3:5:(2)=(15):6。
生4:5:(15)=(2):6。
師:怎么會有這么多種不同的填法?
生:兩個外項的積是30,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只要兩個內項的積也是30就可以了。
3、用2、8、5、20四個數組成比例。
師:你能用這四個數組成比例嗎?
師:最多可以寫出幾種?怎樣寫能夠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
生:2和20做外項,8和5做內項時有4種:
2:8=5:202:5=8:20。
20:8=5:220:5=8:2。
8和5做外項,2和20做內項時也有4種:
8:2=20:58:20=2:5。
5:2=20:85:20=2:8。
師:說一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生3:我知道了要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可以根據意義判斷,也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
師:這節課哪個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1、使學生認識比例的“項”以及“內項”和“外項”。
3、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多媒體。
一、導入。
1、找找比比:
(判斷下面的比,哪些能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3:518:300.4:0.21.8:0.9。
5/8:1/47.5:32:89:27。
學生獨立完成,重點說說判斷過程。
2、今天我們繼續研究比例的有關知識。
二、新授。
1、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介紹“項”: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
(2)3:5=18:30學生嘗試起名。
師介紹:比例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3:5=18:30。
內項。
外項。
(3)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你還能指出它的內、外項嗎?
出示:3/5=18/30。
2、教學例4。
(1)理解題意,信息搜索:
提問:你能根據圖中的數據寫出比例嗎?
(2)、學生寫不同比例:
引導學生寫出盡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書,同時說出它們的內項和外項。
引導思考:仔細觀察寫出的這些比例式,你能否發現有沒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或規律呢?
(3)、學生探索規律。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探究規律。(板書: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4)、寫比例,驗證規律:
是不是任意一個比例都有這樣的規律?學生任意寫一個比例并驗證。
(5)、師生歸納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3、思考分數形式的比例3/6=2/4,通過連線使學生明確:在這樣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表達為:把等號兩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結果相等。
4、練習:“試一試”判斷能否組成比例。
出示“3.6:1.8和0.5:0.25”。讓學生自己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如果能組成比例就寫出這個比例式。
能不能組成比例嗎?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使學生明確:可以把四個數寫成兩個比,根據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斷。也可將四個數分成兩組,根據每組中兩個數的乘積是否相等作出判斷,其中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比較簡便。
2、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5:3=():64:()=():5。
3、做練習十第1、2題。
四、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交流。
五、作業。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稱。
2.經歷探索比例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一、舊知鋪墊。
1.什么叫做比例?
2.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下面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2.4:1.6和60:40。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稱。
(1)教師說明組成比例的四個數的名稱。
板書: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例如:2.4:1.6=60:40。
內項。
外項。
(2)學生認一認,說一說比例中的外項和內項。
如::=:
外內內外。
項項項項。
你能發現比例的外項和內項有什么關系嗎?
(1)學生獨立探索其中的規律。
(2)與同學交流你的發現。
(3)匯報你的發現,全班交流。
板書:兩個外項的積是2.4×40=96。
兩個內項的積是1.6×60=96。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4)舉例說明,檢驗發現。
如::0.5=1.2:。
兩個外項的積是×=0.6。
兩個內項的積是0.5×1.2=0.6。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數形式呢?
如:=。
2.4×40=1.6×60。
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所得的積相等。
(5)歸納。
在比例里,兩外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3.填一填。
(1)=。
()×()=()×()。
(2)0.8:1.2=4:6。
()×()=()×()。
(3)4×5=2×10。
4:()=():()。
=
4.做一做。
完成課文中的“做一做”。
5.課堂小結。
(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三、作業。
完成課文練習六第4~6題。
課后記:
1、使學生在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認識比例的“項”以及”“內項”和“外項”。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或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一)復習鋪墊。
1.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比例?誰能說說什么是比例?
2、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1)3:518:30。
(2)0.4:0.21.8:0.9。
(3)2:89:27。
提問:下面每組中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把左邊的三角形按比例縮小后得到右邊的三角形。(單位:厘米)。
(1)提問:你能根據圖中的數據寫出比例嗎?
(2)兩個三角形底的比和高的比相等嗎?3:62:4。
兩個三角形高的比和底的比相等嗎?2:43:6。
每個三角形底和高的比相等嗎?3:26:4。
每個三角形高和底的比相等嗎?2:34:6。
2、(1)學生自學: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就是比例的各個部分,那么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呢?請同學門自學課本第43頁。
(2)學生匯報: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板書)。
3:6=2:4。
外項內項內項外項。
(2)學生交流:你能說出其他三個比例的內項和外項是多少嗎?
(3)寫成分數形式的比例,并說一說各比例外項和內項在哪里?
(4)比較:比例和比有什么區別?
3、(1)要求:觀察黑板上的四個比例式,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2)要求:計算上面每一個比例中的外項積和內項積,并討論它們存在什么關系?
以3∶6=2∶4為例,指名來說明。
內項積是:6×2=12。
外項積是:3×4=12。
6×2=3×4。
4、再寫出一些比例,看看是否有同樣的規律。學生自己任選兩三個比例,計算出它的外項積和內項積。
5、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個項,即a:b=c:d,。
那么這個規律可以表示為()。
6、教師明確: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師板書:交叉相乘積相等。
1、完成試一試。
2、比和比例除了在意義和各部分名稱方面不同,你認為它們在什么方面還有什么區別?
3、完成練習十/1、2、3、4。
4、判斷:比例的兩個外項的積是1,兩個內項一定互為為倒數。()。
5、根據4×9=12×3,寫出比例式。
這節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
1、通過自主探究,學生能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知識鏈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明確目標。
1、什么叫比例?
2、下面的比能組成比例嗎?你是怎樣判斷的?
2.4:1.6和60:40。
二、導學探究,建立模型。
(一)導學探究,解決問題。
1、導學提示,明確方向。
請自學教材41頁例1之前的內容,然后小組合作,完成下面的問題。
1)比例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
3)請自己任意舉例,驗證你的發現。
4)試著。
總結。
2、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二)展示交流,建立模型。
1、學生匯報,重點釋疑。
1)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2)2.4∶1.6=60∶40。
兩外項積是:2.4×40=96。
兩內項積是:1.6×60=96。
2.4×40=1.6×60。
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各小組代表匯報。
全班交流。
3)學生舉例子,驗證發現的規律。
2、歸納小結,建立模型。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三、
練習檢測,鞏固應用。
1、填空。
1、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
3、在a:7=9:b中,()是內項,()是外項,a×b=()。
4、一個比例的兩個內項分別是3和8,則兩個外項的積(),兩個外項可能是()和()。
2、判斷。
(1)因為6×9=18×3,所以6∶3=18∶9()。
(2)在一個比例里,兩個內項互為倒數,兩個外項也應互為倒數。()。
3、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四、回顧總結,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先獨立完成,再指名匯報,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先判斷,并說明理由。
鞏固學生對比例各部分名稱的理解。
鞏固學生對比例的意義的理解。
板書設計。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反思。
1、在教學比例(特別是分數形式的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時,要特別強調哪是外項,哪是內項。
2、本節課充分的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學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二冊第1、2頁,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學會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組成比例。
2、認識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
學法引導: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或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數學課上有很多有趣的問題等你來解決,希望大家努力。我們首先來解決兩個問題。
(二)反饋:(1)誰買的本子便宜些?能簡單地說說你的理由。
(2)還有別的方法嗎?
(三)(出示):2、3月10日下午2點,學校8米高的旗桿影子長5米,旁邊一棵高120厘米的香樟樹影子長75厘米,說出旗桿和香樟樹與各自影長的比。(8:5??120:75)。
這兩個比能用一個等號連接起來嗎?為什么?
二、探究新知。
2、得出結論: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書課題:比例的意義)。
3、完成“做一做”。
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見書上“做一做)。
5、反饋:(1)你給5:8找的朋友是(???),組成的比例是(???),向大家介紹你用了什么方法找到的。
6、師生小結:如果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最關鍵是看什么?
1、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自學課本。
前幾節課上,我們已經知道,比中兩個數分別叫做比的前項和后項。今天學習的比例中的四個數也有新名字,想知道嗎?請看課本第二頁是怎樣給它們取名的。
(2)反饋:讓學生看下面這些比例,說出它的外項和內項各是多少。
:??=6:4???????????????06:02=:
(2)學生匯報:
我發現在這兩個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都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3)查一查:你隨便找幾個比例,看一看這些比例中有沒有這個有趣的現象?
(學生合作學習,匯報交流,得出結論)。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板書課題:加上“和基本性質”,使課題完整。)。
3、練一練。
(1)小游戲:下面我們輕松一下,由你出題考老師,規則是:請你說出10以內4個不同的自然數,看老師能為能馬上告訴你,它們是否能組成比例?(學生報數,老師回答)。
誰能說出老師的秘訣?
(2)現在輪到我考你:4、3、6、8?????6、9、4、7。
(學生回答后讓他說出判斷理由)。
(3)請你獨立用4、3、6、8寫比例,然后小組交流討論,把最好的辦法推薦給大家。
(4)閱讀教科書第1——2頁的內容并填空。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四、隨堂練習。
1、說一說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
2、練習一第2、3題。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稱。
2.經歷探索比例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一、舊知鋪墊。
1.什么叫做比例?
2.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下面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2.4:1.6和60:40。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稱。
(1)教師說明組成比例的四個數的名稱。
板書: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例如:2.4:1.6=60:40。
內項。
外項。
(2)學生認一認,說一說比例中的外項和內項。
如::=:
外內內外。
項項項項。
你能發現比例的外項和內項有什么關系嗎?
(1)學生獨立探索其中的規律。
(2)與同學交流你的發現。
(3)匯報你的發現,全班交流。
板書:兩個外項的積是2.4×40=96。
兩個內項的積是1.6×60=96。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4)舉例說明,檢驗發現。
如::0.5=1.2:。
兩個外項的積是×=0.6。
兩個內項的積是0.5×1.2=0.6。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數形式呢?
如:=。
2.4×40=1.6×60。
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所得的積相等。
(5)歸納。
在比例里,兩外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3.填一填。
(1)=。
()×()=()×()。
(2)0.8:1.2=4:6。
()×()=()×()。
(3)4×5=2×10。
4:()=():()。
=
4.做一做。
完成課文中的“做一做”。
5.課堂小結。
(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三、作業。
完成課文練習六第4~6題。
課后記:
1、使學生在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認識比例的“項”以及”“內項”和“外項”。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或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比例?誰能說說什么是比例?
2、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1)3:518:30。
(2)0.4:0.21.8:0.9。
(3)2:89:27。
提問:下面每組中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把左邊的三角形按比例縮小后得到右邊的三角形。(單位:厘米)。
(1)提問:你能根據圖中的數據寫出比例嗎?
(2)兩個三角形底的比和高的比相等嗎?3:62:4。
兩個三角形高的比和底的比相等嗎?2:43:6。
每個三角形底和高的比相等嗎?3:26:4。
每個三角形高和底的比相等嗎?2:34:6。
2、(1)學生自學: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就是比例的各個部分,那么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呢?請同學門自學課本第43頁。
(2)學生匯報: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板書)。
3:6=2:4。
外項內項內項外項。
(2)學生交流:你能說出其他三個比例的內項和外項是多少嗎?
(3)寫成分數形式的比例,并說一說各比例外項和內項在哪里?
(4)比較:比例和比有什么區別?
3、(1)要求:觀察黑板上的四個比例式,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2)要求:計算上面每一個比例中的外項積和內項積,并討論它們存在什么關系?
以3∶6=2∶4為例,指名來說明.。
內項積是:6×2=12。
外項積是:3×4=12。
6×2=3×4。
5、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個項,即a:b=c:d,。
那么這個規律可以表示為()。
6、教師明確: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師板書:交叉相乘積相等。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試一試。
2、比和比例除了在意義和各部分名稱方面不同,你認為它們在什么方面還有什么區別?
3、完成練習十/1、2、3、4。
4、判斷:比例的兩個外項的積是1,兩個內項一定互為為倒數.()。
5、根據4×9=12×3,寫出比例式。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作業:
比例的意義(教材第40頁的內容)。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義。
2、了解比和比例的區別與聯系。
2、能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1、認識比例,理解比例的意義。
2、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實例引出新的知識。
情景圖、多媒體課件、習題卡。
出示課題:比例。
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以前學過的什么知識?(生1,生2等回答)。
我們已經了解了比的這些知識,請做下面練習。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453:52.7:4.5。
求完比值你覺得哪些比有聯系?
師:相機板書:3:5=2.7=4.5?
今天我們將深入學習比例的意義,看到課題你想了解什么知識呢?
板書完整課題:比例的意義。
預設:生:1、比例的意義是什么?
生:2、比例的意義有什么作用?
(師趁機板書在黑板右上角)。
本節課我們就來完成這兩個目標:
【設計意圖:對學生同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教育】。
生各抒己見。
你知道下面這些國旗的長和寬是多少嗎?它們有大有小,都符合要求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
自學指導:
1、請每位同學任選兩面國旗,分別計算出它們長與寬的比值和寬與長的比值。
2、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
3、把你的發現嘗試用算式寫下來。
(5分鐘后,期待你精彩的分享)。
(二)自學。
學生認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地思考。
(三)匯報分享。
誰愿意把你的結果和大家分享?師相機板書。
(1)15:2.4=10:1.6(2)60:15=40:10(3)…(4)…。
原來在國旗中有這么多的相等關系。國旗的縮放是按比例進行的。
我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這樣的式子就是比例。請同學讀數學課本,40頁,用筆勾畫出重點詞句,并讀一讀。
師:你還能寫出兩個比組成的比例嗎?先自己選,再在小組里說一說。
生:…。
師: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叫做比例嗎?先同桌互說,再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再指名匯報。
出示“比例的意義”概念。
擦去開始板書中的“?”并把比例可用分數形式表示板書出來。
師:你能說一說組成比例要具備哪些條件嗎?
生:…。
生:…。
下面各比能組成比例嗎?你是怎樣判斷的?請寫出計算過程。
(1)3:7和9:21。
(2)15∶3和60∶12。
1、把下面的式子進行歸類:
(5)72:8=3x3(6)3.6:6=0.6。
比:()。
比例:()。
思考:你快速做出判斷的原因是什么?明白了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
2、判斷:
(1)、有兩個比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如果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那么這兩個比。
的比值一定相等。()。
(3)、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4)、0.1∶0.3與2∶6能組成比例。()。
(5)、組成比例的兩個比一定是最簡的整數比。()。
1、寫出比值是7的兩個比,并組成比例。
2、12的因數有(),從12的因數中挑選4個數組成比例是()。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43頁第2、3題。
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30:5和48:812:0.4和3:5。
比例的意義。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本節課屬于概念教學,分五個環節設計教學,利用十五個問題貫穿整節課,以問導學,以問導疑,以問導思,以問導獲,注重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全課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關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課的開始從引導學生復習比的知識入手,通過求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可以用“=”連起來,自然而然的引出比例,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應用與生活,本節課從從學生熟悉的國旗引入比例,在求大小不同的國旗的長與寬的比值中學習比例的意義,通過觀察、探討大大小小的國旗的長與寬、寬與長、長與長、寬與寬的比值關系中,加深學生對比和比例的關系,比例意義的理解和掌握。最后通過照片,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
3.課堂采用以問導學的策略,用十五個問題貫穿了整節課,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思考,用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用問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用問題拓展學生的思路,用提問強化學生的認知,用問題促進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等,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對新課的教學,教師不是把現成的答案強加于學生,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計算、思考、閱讀等方式初步感知新知,再進一步提問“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叫做比例嗎,”、“你能說一說組成比例要具備哪些條件嗎,”、“你還能找出那些比組成比例,”等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產生思維碰撞,這樣,學生的體驗和感受都很深刻。
5.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升華了學生的思維。練習是鞏固新知、發展思維的有效手段。思維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一定的練習來完成,本節課設計了六種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練習,有利于學生對比例意義的鞏固,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習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5頁的例5,“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的第5~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讓學生在經歷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教學重點:
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
掌握解比例的書寫格式。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練筆:
在()里填上合適的數。5:4=():124:()=():6。
2、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的知識,誰能說一說怎樣填空的?
二、新授。
(1)讀題審題,理解題意。
(2)引導分析,寫出比例。
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寬設為x厘米,那么,你能寫出哪些比例?引導學生寫出含有未知數的比例式。
師介紹:“像上面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3)找到依據,變形解答。
討論:怎樣解比例?根據是什么?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2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