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應該注重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以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份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1、三角形xxx形、畫點的底xxx、水筆、三角形組合的掛xxx、教室周圍布置三角形的實物。
2、正方形的蠟光紙、剪刀、膠水、xxx畫紙。
1、導入:有個xxx形寶寶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知道是什么xxx形寶寶嗎?
2、出示三角形,讓幼兒說出三角形的名稱,然后讓幼兒找出教室周圍與三角形相似的實物。
3、提出問題:“你怎么知道它們是和三角形寶寶一樣的xxx形?”引導幼兒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邊,體會三角形的外形――三個角,三條邊。
4、出示三角形組合的掛xxx:
(1)引導幼兒找出掛xxx的xxx案都是三角形組成的。
(2)請幼兒說說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組成的'。
5、出示xxx,請幼兒用直線與點連接起來成三角形。
6、老師與小朋友一起講評連接三角形的情況。
7、剪貼花:
(1)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花是用什么xxx形粘貼的。
(2)提出問題:沒有三角形的蠟光紙怎么辦?
使幼兒通過感知和觀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稱和特點,能找出生活中相應形狀的實物來。
1.圓形紙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紙板或這種形狀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兒分組的數準備)。
兩根約4米長的繩。
2.彩紙或白紙剪成的可重疊比較的等邊三角形和圓形每個幼兒各1個。
3.配套幼兒用書《數學》上冊。
1.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它們有幾個角。
2.找實物
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狀是三角形的等。
3.認識圖形名稱和基本特征
一說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
4.做練習
教師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2頁的練習。
本單元教學三角形的相關知識,這是在學生直觀認識過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以后學習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基礎。內容分五段安排:第一段通過例1、例2第22~25頁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教學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角形的高和底;第二段通過第26~27頁教學三角形的分類,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第三段第28~29頁通過例4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第四段通過第30~32頁例5、例6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及其特征。第五段第33~34頁單元練習。全面整理知識,突出三角形的分類以及關于邊和角的性質。
教材中的思考題有較大的思維容量,能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應用三角形的知識。編寫的三篇“你知道嗎”介紹三角形的穩定性、制作雪花圖案的方法和埃及的金字塔,能激發學生學習三角形的興趣,豐富對三角形的認識。
1、讓學生在“做”圖形的活動中感受三角形的形狀特點和結構特征。
空間與圖形的概念教學,一般要讓學生經歷感知——表象——形成概念的過程,教材注意按學生的認識規律安排教學過程。學生在第一學段直觀認識了三角形,本單元繼續教學三角形的知識,教材經常采用“活動——體驗”的教學策略,即組織學生“做”圖形,讓他們在做的過程中體會圖形的特點,主動構建對圖形的比較深入的認識。
(1) “做”三角形,感受邊、角和頂點。第22頁例題教學三角形的邊、角和頂點,分三個層次編寫:首先呈現一幅宜昌長江大橋的照片,引起學生對三角形的回憶,并聯系生活里的三角形進行交流,感知三角形;;然后安排學生想辦法做每人至少“做”一個三角形并在小組里交流進一步強化表象;;最后講解三角形的邊、角和頂點。
學生“做”三角形并不難,做的方法必定是多樣的。用小棒擺、在釘子板上圍、在方格紙上畫三角形在第一學段都曾經做過,現在學生還可能剪、折、拼……“做”三角形的目的不在結果,要注重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把精力放在建立邊、角和頂點等概念上。所以,交流的時候要分析各種做法的共同點,如用三根小棒、三段細繩、三條線段……才能“做”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條邊;小棒、細繩、線段……必須兩兩相連,三角形有三個頂點和三個角。
(2)圍三角形,體會兩條邊的長度和必須大于第三邊?!稑藴省芬螅?/p>
通過觀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是新課程里增加的教學內容,第23頁例題教學這個知識。教材通過學生的具體體驗來使學生知道這一點。首先,為學生提供四根長度分別是10cm、6cm、5cm、4cm的小棒,向學生提出問題:任意選三根小棒,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嗎?然后讓學生在操作中發現有時能圍成三角形,有時圍不成三角形,并直覺感受這是為什么。最后通過比較每次選用的三根小棒的長度,找到原因、理解規律。
例題的編寫特點是不把知識結論呈現給學生,而讓學生在“做”圖形活動中發現現象、研究原因、體會規律。因此,教學這道例題時要注意三點:第一,課前作好充分的物質準備,力求讓每一名學生都有長10cm、6cm、5cm、4cm的四根小棒。第二,課上要讓學生自由地選擇小棒,充分地圍,經歷圍成和圍不成三角形的過程,并給學生提供思考“為什么”的時間。第三,要引導學生從直覺感受上升到理性認識。在用小棒圍的時候,他們的直覺感受是如果兩根較短的小棒的另一端能夠碰到一起,就圍成了三角形;如果不能碰到一起,就圍不成三角形。這種直覺感受是必要的,但不是最終的。要在直覺感受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三根小棒的長度進行分析研究,這才是“數學化”的過程,才能在獲得數學結論的同時又學習用數學的方法進行思考。
(3)對圖形量、剪、折,親身感知并認識體會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點。第30頁的兩道例題分別教學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首先要感知各自的特點,教材注意突出教學的這一過程。都分三個層次教學:
第一層次是通過學生量三角形邊的長度,理解“等腰”“等邊”的含義;第二層次是仿照例題示范的方法剪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和一個等邊三角形,繼續體會它們的邊的長度關系;第三層次是給出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發現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角的大小關系。其中第二層次的教學比較難。兩道例題里“茄子”和“白菜”提的問題不同,前一道例題的問題是“用下面的方法剪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嗎”,因為學生容易看懂圖文結合表述的剪法,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關注到兩條腰是同時剪的,長度肯定相同。后一道例題的問題是“你會像下面這樣剪出一個等邊三角形嗎”,因為學生不容易看懂教材展示的方法,教材希望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先研究剪法、弄懂剪法。關鍵在找到那個紅色的點,先對折又斜折是為了讓三條邊的長度都相同。
2、從已有經驗中提煉數學概念。
在具體的感性材料里提取本質特征,形成理性認識是概念教學的渠道之一。豐富的感性經驗與清晰地認識特征是建立正確概念的前提。
(1)循序漸進,幫助學生逐步理解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三角形里的重要概念,為了讓學生自己感受底和高,教材用人字梁為素材,利用學生在生活中對人字梁“高度”的認識進行測量,感受三角形人字梁的高,以此為基礎引入三角形高的概念。第24頁例題、“試一試”以及“想想做做”里的部分習題把三角形高的教學分成四步進行:
第一步讓學生量出人字梁圖形的高度是多少厘米。這里講的“高”度還是生活中的高,是從上往下豎直的距離。雖然與數學里的高含義不同,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垂直的、最短的。設計這一步教學的目的是喚醒已有的生活經驗,營造認識三角形高的基礎。第二步結合圖形講述三角形的高。學生對教材里的一段話,既要聯系人字梁的高來體會,又要超越人字梁這個具體實物比較概括地理解。聯系人字梁的高能降低理解概念內涵的難度,超越人字梁具體實物才能形成真正的數學概念。教材表述的是三角形高的描述式定義,描述了高的位置,描述了畫高的方法。教學時可以把教師邊畫邊講與學生邊描邊體會相結合,重在對概念的理解,不要死記硬背。第三步通過“試一試”擴大概念的外延。數學里平面圖形的高的本質屬性是“垂直”而不是“豎直”,豎直是“從上往下”,垂直是“相交成直角”。例題教學三角形的高先從豎直的位置講起,“試一試”舉出各種擺放位置的、不同類型的三角形以及不同邊上的高,要求學生測量三角形的高和底的長度,使學生在操作中進一步體會高的概念,認識只要是從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感受底和高的相應關系,進一步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意義。這樣讓學生準確地理解概念的內涵,全面地把握概念的`外延,深刻地體會高與底之間的對應聯系。第四步通過“想想做做”p25第1題的畫高練習,進一步感受描述式定義,鞏固對高的理解。其中最右邊的是直角三角形,它的兩條直角邊互為高和底,學生在畫高的時候能夠體會到這一點。另外讓學生閱讀資料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的穩定性是其重要特性,教材安排了“你知道嗎”,讓學生通過閱讀并做實驗體會這一特性。這里注意一點本冊教材知識要求學生畫請指定底邊的高,這些高都是在三角形里面的,三角形外的高不做要求。還有就是在作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些作圖規范。
(2)聯系對直角、銳角、鈍角的認識,引導學生探索三角形的分類。三角形的分類教學,必須使學生在充分的感知中體會三個內角大小有幾種情況,理解三角形分類的方法及分類的合理性。第26頁例題讓學生在給角分類的活動中體會三角形的分類。首先呈現了6個不同形狀的三角形,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各個三角形的每個角是什么角,并把觀察結果填在預設的表格里。然后引導學生分析研究表格里的數據信息,發現有些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銳角,有些三角形里有一個直角和兩個銳角,有些三角形里有一個鈍角和兩個銳角,從而引發可以給三角形按角分類,獲得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認識,掌握不同三角形的特點。準確而精煉的語言總結了什么樣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最后還用集合圖表達三角形的分類以及各類三角形與三角形整體的關系。
教學三角形的分類要特別注意三點:第一,必須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分類活動,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合作交流,逐漸形成共識。第二,要扣緊概念的關鍵,讓學生理解為什么銳角三角形強調三個角都是銳角,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只講一個直角或一個鈍角,從而掌握判斷時的思考要點。如第33頁第2題里左邊和中間的三角形能確定它們分別是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因為在圖中分別看到了1個鈍角和1個直角。右邊的三角形只看到1個銳角,不能確定它是什么三角形。第三,要用好第27頁“想想做做”第3~7題,讓學生在圖形的變換中加強對各類三角形的認識。認識了三角形的分類,還要通過具體的觀察、判斷和操作、畫圖等活動進一步鞏固對不同三角形的認識。教材在這方面有比較多的安排。例如p27的“想想做做”第3~7題,分別讓學生判斷各是什么三角形,鞏固對各類三角形的認識;圍出、折出、剪出和畫出指定的三角形,使各類三角形的表象再現。特別是第7題是一道開放題,可以讓學生通過畫一畫、說一說,互相交流,加深對各類三角形的認識,掌握各類三角形的特征。
3、從特殊到一般,通過實驗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讓學生“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是《標準》規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這里講的“了解”不是接受和知道,而是發現并簡單應用。教材安排三角形內角和的學習,主要讓學生由特殊到一般,通過自己的探索活動認識與掌握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1)第28頁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采用了“質疑——解疑”的教學策略,實驗是策略的核心,是解疑的手段。
首先計算同一塊三角尺上的3個角的度數和。由于學生在四年級(上冊)教材里已經知道了兩塊三角尺上的每一個角的度數,所以能夠很快求得每塊三角尺的3個角的和都是180°。并由此產生疑問:其他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嗎?由此產生學習的愿望。接著安排學生通過實驗解疑,用實驗的方法驗證、確認三角形內角和的結論。把一個三角形的3個角拼在一起,從拼成的是平角得出3個角的度數和是180°。教材要求小組合作,剪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進行實驗,通過實驗獲得直接認識,驗證自己的猜想,從而確認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是180°,得出結論。因此,實驗的對象有較大的包容性,實驗的結論有很強的可靠性。學生會完全信服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普遍規律。最后并通過“試一試”,應用三角形內角和求未知角的度數,鞏固三角形內角和的結論。
(2)為了讓學生深刻地理解三角形內角和的規律。在認識三角形內角和以后,教材通過應用促進學生掌握這一內容,并應用解決問題。如p29.“想想做做”1~3題,應用三角形內角和求未知角的度數,在三角形的變換中判斷內角和各是多少,鞏固所獲得的結論;?!跋胂胱鲎觥鼻擅畹卦O計了兩道辨析題一道是第2題:一塊三角尺的內角和180°,兩塊同樣的三角尺拼成的一個大三角形的內角和又是多少呢?另一道是第3題:正方形內角和360°,對折出的三角形內角和180°,再對折成的小三角形內角和又是多少呢?解答這兩道題時,學生的思考會在180°和360°以及180°和90°不同答案上碰撞,碰撞的結果是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一個普遍規律,不因三角形的大小而改變,不因拼、折等圖形變換而改變。另外,教材還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應用三角形的內角和:一是根據三角形中已知的兩個角的度數,求另一個角的度數;二是解釋為什么直角三角形里只有1個直角,鈍角三角形里只有1個鈍角。第6題,通過思考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幾個鈍角或直角,并應用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合理解釋,加深認識三角形內角和及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特征。
4、注意三角形知識的內在聯系
三角形的分類是按角的大小為標準的,而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是以邊的長度特點來定義的。不同特征的三角形中又存在內在聯系,認識三角形應該讓學生了解這些聯系。在p31~32第2~4題里,就讓學生了解等腰三角形可以同時是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或鈍角三角形,體會等腰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p33第2題通過判斷,進一步認識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分別只有一個鈍角或直角,而每類三角形都有銳角,即只看一個銳角無法判斷是什么三角形。第3題使學生體會兩個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四邊形,而且可以有不同的拼法。第5題需要綜合本單元學習的三角形知識,依據三角形邊長之間的關系,選擇小棒按要求擺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第6題,要應用對等邊三角形特征的認識進行解釋,第7題,讓學生觀察三角形判斷各是什么三角形,感受可以從不同角度判定一個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體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5.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觀察、舉例、做圖形感受三角形
在p22例題里,引導學生先觀察情景中的三角形,舉出日常生活里接觸過的三角形,加強三角形的表象,同時還要求學生做一個三角形,p23第1題也要求學生畫三角形,把表象轉化成具體的三角形再現出來,形成三角形的空間形象。
學生在看、圍、折、剪等活動中獲得各類三角形特征的直接體驗
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引導學生實際操作,具體感受所學圖形,積累對其形狀、大小、位置關系的的感性認識,可以發展空間觀念。教材在p27第2題通過觀察、判斷加強不同三角形形狀的直接感受,第3~6題讓學生圍、折、剪圖形,依據頭腦里的表象再現出相應的圖形,可以培養空間觀念。第7題,需要依據三角形的特點進行分析、判斷,知道可以分成兩個怎樣的三角形,才能有不同的分法。這些都有利于空間觀念的發展。
讓學生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直觀形象
同樣地,在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時,也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如p30、p31例中折一折、剪一剪,得出相應的圖形,進一步體驗各自的特點;p31“想想做做”第2~4題,也是動手剪一剪、畫一畫圖形,并運用對圖形特點的認識辨析相關圖形,也是加強空間觀念的手段與方法。
1、使學生能夠在已知三角形兩個角的度數的情況下,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2、通過撕拼、折疊、測量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度數等于180度。
量角器、剪刀、小組活動記錄表(15份)、各式各樣的三角形(3銳,2鈍,2直,15份)、燈謎3條、大信封(里面裝有2銳、1直、1鈍形大,后粘有雙面膠)、幾何畫板、五邊形的圖、剪用的大三角形(色淺,畫出角的符號)、黑色水彩筆等。
(活動目標:1、明確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通過量、撕拼、折疊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度數等于180度。)
活動一:探究與發現
三角形的三個角是哪三個角?誰能到臺上來指一指?(師畫出角的符號)我們把這三個角稱為三角形的內角。(板書:內角)三個內角的總和稱為內角和。(板書:和)你怎么知道三角形三個角的內角和就是180度?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嗎?量一個就能說明它的內角和是180度嗎?(生答:測量等)
果填入小組活動記錄表中。
四人小組活動:師巡視。
除了量的辦法,你們還有什么好辦法?
學生交流、反饋:你們用的是什么辦法?發現了什么?(注意學生評價,操作+表述,投影學生的活動記錄表)
生1:我用的是測量的辦法。
(師適時板書,盡量選不同類型的三角形)
誰來匯報一下你們測量的結果。真不錯!
還有誰也是用測量的辦法?測量的是什么三角形?還有嗎?
嘩!大家測量了各種類型的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為什么大家用測量的辦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度數和不同)
學生反饋:因為存在誤差。
電腦演示。(解釋角的問題)
小結:三角形三個角的內角和是180度。
誰還有不同的辦法也可以驗證?
生2:我用的是撕拼的辦法。(提示:可以將3個角撕下來,拼拼看)你是在怎么做的?上臺來給大家演示一下。這個辦法行不行?你們也試著做一做。
生3:我用的是折疊的'辦法。
請你也來給大家說一說。(折疊后畫出角的符號)
這個辦法行不行?你們也試著做一做。
對于撕和折的辦法,你覺得怎樣?
評價學生發言: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用量、折、拼的辦法驗證了“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度”的猜想。(板書: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等于180度)這真是個了不起的發現!老師真的非常佩服你們這種大膽質疑的勇氣和嚴謹的科學精神。
(活動目標: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角形內角和的規律,并能根據已知兩個角的度數,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活動二:試一試
1、基礎訓練。
(1)老師這里有一個三角形,你能求出其中一個角的度數嗎?這是書28頁的“試一試”,請同學們打開書,獨立完成。
學生反饋:角a是多少度?你是怎么想的?還有什么辦法嗎?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可以求出另一個角的度數。
如果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兩個銳角的度數和等于90度。
(2)直角三角形的度數,同學們都算對了。老師這兒還有三個三角形,比比看誰能最先算出角的度數,直接寫在書上。請打開書29頁,完成“練一練”第1題,你是怎么想的?(把書合上)
2、剪三角形。
3、學生反饋。
小結:只要是三角形,不管它的形狀、大小,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
4、知識拓展。
剛才同學們知道了三角形(也就是三邊形)、四邊形(也就是長、正方形)內角和是多少。用同樣的辦法,你會求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嗎?(投影五邊形圖)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自己去研究。把你們重要的發現,寫成數學小論文,寄給報刊雜志社的叔叔阿姨們,相信他們也一定也會佩服我們同學的發現。
出示埃及金字塔,世紀大橋。
提問這兩幅圖中出現最多的是什么圖形?
2.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還見過三角形?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三角形看似簡單,但其中卻暗含著許多奧秘,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三角新的世界。(板書:三角形的特性)
1.畫一畫,探索三角形的定義
(1)師:你們會畫三角形嗎?現在就在練習本上畫一畫吧。(學生畫三角形)
(3)提問:3條邊是怎樣的線?
(4)提問:觀察三條線的兩端分別有什么?
(5)可以說是由三條線的怎么樣?
(6)提問:什么是圍成?
引導學生概括出三角形的定義,教師板書: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重點討論理解“三條線段”、“圍成”。
2.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師:在三角形中這三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三個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這(用手指)是三角形的角。
提問:你能像符老師一樣在你畫的三角形中把它各部分的名稱標出來嗎?
3.介紹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師:為了表達方便,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這個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1.情境引入
為什么?(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
2.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
像這樣: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提問:1、畫高要先找到什么?(頂點及頂點所對應的底邊)
2、借助什么工具畫?怎么畫?(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過與頂點重合,另一條直角邊與對應的底邊重合)
3.學畫三角形的高。
師:現在同學們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的高,你會畫三角形的高嗎?
(1)學生在練習紙上畫三角形的高。指名學生板演,并講解畫高的方法,教師適當給予點評。
(2)嘗試在三角形上畫出另外兩條高。討論:三角形有幾組高和底?
(3)全班集體評價,總結三角形高的畫法及注意事項。
4.鞏固練習
師:請你選擇一個喜歡的三角形,畫出已知底邊上的高。教師選出幾幅作品讓學生集體評價。注意指導學生如何畫直角三角形的高。
畫出每個三角形底邊上的高。
出示學習單,讓學生自行畫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生活中處處可見三角形,也就是說我們的數學知識實際上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只要同學們留意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還會發現更多有趣的數學知識。
三角形的認識
三條邊三個頂點三個角
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接)叫做三角形。
知識與技能:
通過分類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種三角形的特點。
在分類中體會分類標準的嚴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三角形的分類中感受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紙片。
1、歡歡和笑笑給同學們發來請貼,邀請大家到數學王國做客.但路上有兩道關卡,只有順利通過才能得到通行證.
第一關:準確地認出他們,并說出他們的特征.(課件出示銳角、直角和鈍角)。
第二關:給他們取個形象又合適的名字.(出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同學們順利過關,來到了數學王國.它們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來迎接我們。(課件出示各種三角形)。
1、喲,它們長得很相似的,找找它們有哪些共同點?
2、有這么多共同點,老師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還是有區別的,你們發現了嗎?
3、看著這些長得相似,但實際上大大小小、形狀各異、零零亂亂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書:三角形分類。
4、學生自由討論,給三角形分類.誰愿意上來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學生展示分類結果:。
從邊分:等腰三角形和沒有相等的邊的.三角形。講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
從你們的學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沒有三條邊都相等的?(等邊三角形)。
1、畫三角形。選擇你最喜歡的三角形畫下來,并向同學們介紹你的三角形.
出示一個直角。
出示一個鈍角。
出示一個銳角(能不能正確猜出是什么三角形?為什么?
3、填一填。
4、找一找:在孔雀圖中找出你喜歡的三角形說一說。
在這節課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還想研究些什么?
1、引導幼兒認識三角形。
2、引導幼兒分辨出三角形的物品。
1、三角形模型
2、三角形相關物品
3、三角形泡棉
4、幼兒操作卡
1、情境導入:點心時間到了,小動物們都圍在桌子旁邊吃著點心。
請你們看看點心的形狀都是不同的,你認識這些形狀嗎?
2、交流探索:引導幼兒認識三角形,分辨出三角形物品。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認知環節,引導幼兒初步感知三角形。
(2)看,小老虎和小狗的點心形狀是一樣的,你知道這是什么形狀的嗎?
3、教師引導幼兒認識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1)教師出示三角形卡片和三角形的泡棉學具,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2)小朋友們,請仔細觀察,說一說三角形是什么樣的?
(3)想一想,正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4、實踐操作:引導幼兒操作卡片上內容。引導幼兒區分物品的形狀,找出三角形物品。
5、小結總結: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封閉圖形是三角形,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三角形的物品,就像小紅旗、衣架、屋頂等。
引導幼兒自助操作練習卡,學習探索,找出拼合圖形之中的三角形。
(1)引導幼兒從活動室、家里或者其他場所尋找三角形物品。
(2)在區角中,引導幼兒用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積木或卡片拼搭圖形。
任畫一個三角形,量出它們三個角分別是多少度,再求出它們的和,然后小組內交流。
學生小組活動,教師了解學生情況,個別同學加以輔導。
全班交流:讓學生分別說出三個角的度數以及它們的和。
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任何一個三角形三個角的和都是180度。利用三角形的這一性質,我們可以解決許多問題。
1.認識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三個角。
2.能將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實物進行比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發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
一份,大三角板一個,長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一.導入:手指游戲:快樂的小魚二.學習三角形特征。
(1)出示魔法線昨天張老師得到了一根魔法線,我今天把他帶來了,讓我們一起把它叫出來。123,請出來。
(ppt出現一根紅色的魔法線)提問:它是什么顏色的?
(3)第二次變化(孩子們一起喊123,ppt出現一個的三角形)又變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觸摸三角形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大的三角形,我請小朋友們來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條邊,三個角。
(5)又一次變化一個三角形又變出了好多的三角形,雖然它們的大小不同,但他們都是三角形。
2、鞏固三角形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發現三角形的特征。
前幾天張老師去旅游。到了一個神奇的國家,三角形王國,他們這里的東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師把他拍了下來今天和你們一起來分享(繼續看ppt,出示各種各樣的三角形物品)a鐘表店b食品店c帽子店(2)再來找一找王國里還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許多小旗子,屋頂,冰淇淋,標志牌等)(3)引導幼兒在活動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3、.老師三角形特征,使幼兒獲得的知識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張ppt)今天你們表現真棒,找到了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們雖然長得不一樣,(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條邊,三個角;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三.復習三角形的特征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兒拼三角形,鞏固認識其三角形。
小班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出開頭吸引孩的注意,通過變一邊、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擺一擺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動,使每位幼兒在廣闊的活動和認識空間在拼拼擺擺的過程中加深對三角形的認識,老師及時的使孩子獲得知識的完整性。雖然生活中屬于三角形的物體少一些,但孩子們能積極參與并觀察,找到了好多的環境中的三角形。
1、使學生聯系已有知識和經驗,通過觀察、操作、測量等具體活動,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與底的含義,會用三角尺畫三角形的高(限在三角形內)。
2、使學生經歷探索和發現三角形基本特征的過程,積累一些觀察和操作、比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動經驗,體驗數學抽象到一般的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獲得一些學習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認識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高與底的含義,會用三角尺畫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高的畫法。
教具:三角尺 小棒 直尺 七巧板 課件
一、導入
同學們,請觀察這張圖片,你能從圖片里找到三角形嗎?
對,在這里。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還見到過三角形?
指名說說。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三角形。
(板書:三角形的認識)
二、探究
1、同學們,請拿出你的小棒,在桌面上擺出一個三角形。
我們將三根小棒首尾相接,就圍成了一個三角形。
2、請在紙上畫一個三角形,不要畫的太小哦。
請你到前面來,在黑板上畫一個三角形。
同學們,我們像剛才一樣,將三條線段首尾相接圍成的圖形就是一個三角形。(課件)
齊讀一遍,注意要重讀紅色字體。
3、下面老師要看看誰的眼睛最亮,(課件)
認真觀察,下面哪一幅圖是三角形?為什么?
(第3是三角形,因為只有它是由三條線段首尾相接圍成的,其他都不是。) 說的真好,三條線段必須要首尾相接,才能圍成三角形。
圍成三角形的三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線段的端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每兩條邊之間的夾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請大家在自己剛才畫好的三角形上標出三角形的邊,頂點和角。
同桌探究交流,你找出了幾條邊,幾個頂點,幾個角?
完成的同學用端正的坐姿告訴老師。
請你到前面來,在老師三角形上標出所有的邊、角和頂點。
給大家說說,你的想法。
(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頂點,三個角。)
孩子你真棒,謝謝你,請回座位。
5、大家請看,方格紙上有4個點,從這4個點中任選3個作為頂點,都能畫一個三角形嗎?你有什么發現?哪三個點可以,哪三個點不可以,為什么? 請在答題紙上第2題中畫一畫,和同桌互相說一說你的發現。
有小組已經完成了,請你給大家說說你們小組的發現。
(b.c.d三點不可以畫一個三角形,因為這三個點在一條直線上。) 所以我們發現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不能畫一個三角形。
請看答題紙上第3題,想一想,量一量,同桌交流你的發現。
指名回答。
(量的是中間最高的那條線段,它和底邊互相垂直。)
7、如果我們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畫下來,就可以這樣表示出它的高和底。(課件出示三角形的高和底)
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
底。齊讀這句話,注意重讀紅色字體。
怎樣利用工具規范的畫出三角形的一條高呢,請看屏幕演示。(課件)看清楚了嗎?
請大家在自己剛才畫的三角形中,畫出一條高。
師巡視,指導畫法 。同學們畫的高真好,那么大家猜一猜,一個三角形有幾條高?
(三角形有三個頂點,每個頂點都可以向對邊畫一條高,所以三角形有3條高。)
是這樣嗎?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
8、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練習,請量出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記錄下來,注意測量時取整厘米。
指名說,注意說法的規范:第一個三角形底是3厘米,高是2厘米。
三、鞏固
第一關,(課件)畫出每個三角形底邊上的高。
完成答題紙第5題,可以同桌邊交流邊畫。
完成的小組把筆放下身體坐正。
指名板演,評講。畫第三個三角形的高時,你有什么發現?
(畫出的高跟三角形的一條邊重合了)
這個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它叫直角三角形,我們的三角尺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是),舉起你的三角尺,指一指哪個角是直角,組成直角的兩條邊是它的直角邊,如果用它的一條直角邊作底,另一條直角邊就是三角形的高,如果用另一條作底,這條就是三角形的高,那如果用這條邊作底呢?兩條直角邊還可以作三角形的高嗎?不可以,這時高需要畫出來。
第二關,請在方格紙上畫一個底5厘米、高3厘米的三角形,完成答題紙
第6題。指名板演。
同學們請看,這些三角形都是底5厘米高3厘米,,同桌交流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底和高都相等的三角形,形狀不一定相同。)
第三關,請看要求。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四人為一個小組,合作探究,
(1)選兩塊拼一個三角形。請拼好的同學到前面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2)用三塊拼一個三角形。請拼好的同學到前面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3)你還能用幾塊拼一個三角形?到前面展示。(4塊、5塊、7塊) 同學們,闖關成功,你們太棒了!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你學了會關于三角形的哪些知識呢?
學生回答。
針對本次活動我覺得值得反思的地方是:對于活動中個別活動積極性不高的幼兒引導還不夠,沒能讓他們大膽的交往,融入游戲及教學活動中,應多關注個別差異的幼兒。其次中間的數學操作,師幼交流評價作品環節,沒有很好的讓幼兒參與到評價中來,只肯定了表現好的幼兒,沒有針對存在的突出現象,如:個別幼兒沒有操作正確,沒有進一步探討其背后的原因,并商量解決的辦法。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容。學生在這冊教材的第四單元剛學習完小數,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即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相加減)和算法(把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點對齊)是學習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的關鍵,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以表格、圖文相結合的形式,呈現學習內容,使鮮活的體育活動和看似機械演練的小數運算融為一體,使計算推理、概括這些抽象的數學活動變得令學生樂于接納、樂于探究。這部分知識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所以掌握這部分內容為學生以后學習及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的環境,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小數的加、減法。
過程與方法: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用類比遷移的方法探究新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應用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探索并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小數加、減法計算的能力。
通過引導學生溝通整數與小數的關系,理解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通過理解小數的意義,只有相同數位的數才能相加減,也就是在計算中,要把小數點對齊。
“以學習者為中心·參與式”教學法。
多媒體課件。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2、(課件出示跳水決賽統計圖)依次出示中國隊第一、二輪的得分,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
3、引出課題:同學們看一看,剛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列出的算式都是小數加、減法的算式,小數加、減法的算式該怎樣計算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
二、出示自學提綱,明確自學任務。
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教師明確自學任務:現在就讓我們進入第一環節:自學我最棒。認真自學課本96頁例1、97頁例2,然后完成自學提綱上的問題,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自學開始。
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學,適時提醒:已經完成自學內容的同學就可以在組內進行兩兩交流。
三、小組討論,解疑答惑。
1、師:同學們剛才的自學都非常的認真,接下來,就讓我們帶著自學的成果和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入小組討論環節。(課件出示小組討論提綱)請小組長快速的上來領取你們小組的討論提綱。讓我們比比哪個小組的討論最積極、最認真,小組討論開始。
2、巡視:提醒各小組交流要注意的地方。
四、交流展示,教師點撥。
1、師:剛才,老師看到了一場激烈的討論,每個小組都表現得非常積極。接下來,就讓各小組把你們的討論成果與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分享。一起進入下一環節:討論成果大展示。(課件出示:討論成果大展示)
2、請第一個組作交流展示。(課件出示交流內容)
3、請第二個組作交流展示。(課件出示交流內容)
4、教師點撥:在剛才的.計算過程中我們發現: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與我們已經學過的整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是一樣的,都是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列豎式的時候當相同數位對齊了,小數點有什么特點呀?(小數點對齊)所以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我們只要把小數點對齊,那么相同數位也就對齊了。(板書:小數點對齊)
5、師:那么小數加、減法該怎樣計算呢?請下一組同學來為我們作一個小結。
6、請第三小組作交流展示。(邊交流教師一邊用課件出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7、齊讀一遍。(課件一條一條出示,學生讀。)
五、鞏固運用,拓展延伸。
1、師:同學們,學會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了嗎?敢不敢接受挑戰呀?體育健兒們在賽場上爭奪冠軍,今天誰能成為我們班學習上的冠軍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到今天的“學習成果大比拼”的比賽中去一決高下吧。(課件出示:學習成果大比拼)
2、請同學們拿出技能訓練題,為比賽做好準備
3、第一關:聰明小法官。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指名回答,同桌交換批改。(課件出示第一關:聰明小法官)
4、第二關:細心計算我最棒。(課件出示第二關)學生獨立完成,老師批改出每組做得最快的小選手,然后請他來當小老師,幫助批改本組其他同學的作業。
5、第三關:改寫小數我在行。(課件出示第三關)學生獨立完成后,老師一邊講學生一邊自己批改。
6、第四關:學以致用我能行。(課件出示第四關)小組合作完成后,請一個小組派代表交流討論結果。說完后教師出示課件訂正答案。
7、教師小結:在解決剛才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同學們會發現:我們的數學知識,它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F在,請同學們快速的統計一下自己的成績。奪得本次比賽全部星星的同學請起立。站著的同學們就是我們班今天的冠軍了,讓老師為他們頒發獎杯。祝賀你們?。ㄕn件出示“獎杯”)我們一起為冠軍送上熱烈的掌聲吧。其他沒有奪得冠軍的同學們可千萬別灰心,今天你們也表現得很棒,繼續努力,相信我們班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冠軍。
六、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同學們學得很認真,那誰能來說說你有什么收獲呀?
2結合的圖象及函數周期性的定義了解三角函數的周期性,及最小正周期。
3會用代數方法求等函數的周期。
4理解周期性的幾何意義。
周期函數的概念,周期的`求解。
1、是周期函數是指對定義域中所有都有。
即應是恒等式。
2、周期函數一定會有周期,但不一定存在最小正周期。
例1、若鐘擺的高度與時間之間的函數關系如圖所示。
(2)求時鐘擺的高度。
(1)(2)。
總結:(1)函數(其中均為常數,且。
的周期t=。
(2)函數(其中均為常數,且。
的周期t=。
例3、求證:的周期為。
例4、(1)研究和函數的圖象,分析其周期性。
(2)求證:的周期為(其中均為常數,
且
總結:函數(其中均為常數,且。
的周期t=。
例5、(1)求的周期。
(2)已知滿足,求證:是周期函數。
課后思考:能否利用單位圓作函數的圖象。
六、作業:
七、自主體驗與運用。
a、b、c、d、
a、b、c、d、
a、b、c、d、
a、b、c、d、
5、設是定義域為r,最小正周期為的函數,
若,則的值等于()。
a、1b、c、0d、
7、已知函數的最小正周期不大于2,則正整數。
的最小值是。
8、求函數的最小正周期為t,且,則正整數。
的最大值是。
9、已知函數是周期為6的奇函數,且則。
10、若函數,則。
11、用周期的定義分析的周期。
12、已知函數,如果使的周期在內,求。
正整數的值。
13、一機械振動中,某質子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與時間之間的。
函數關系如圖所示:
(2)求時,該質點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
14、已知是定義在r上的函數,且對任意有。
成立,
(1)證明:是周期函數;。
(2)若求的值。
教學目標:
1.托班科學教案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體會“面在體上”。
2.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以及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3.通過印、描、畫等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感知其特點,正確辨認這幾種圖形。
教學難點:通過各種操作活動,體會“面由體來”。
養成教育訓練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準備:一些圖形紙制品、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新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們嗎?
二、通過活動,認識圖形。
1.起名字。
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讓學生認一認,并說出物體的名稱。(課件出示)。
2.新朋友的家―面從體來。
課件演示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移下來的過程。
學生拿物體,摸一摸,大家找找看,互相說說:你從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
3.給新朋友照相―描圖形。
學生討論,匯報交流,動手操作,進一步體會“面從體來”。
4.介紹新朋友―托班美術教案平面圖形的特征。
師當媽媽,學生試著向師介紹新朋友。
三、找朋友。
生找一找教室里面的圖形,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
你們的學具盒里有這些物體嗎?請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歡的物體,挑好了嗎?
四、動手畫一畫,練一練。
1.師示范描一描的方法,學生學著畫出四種新圖形。
2.完成課本37頁練習題。
五、小結。
今天,我們每個同學都做了小小設計師,只要大家努力學習,長大后,一定會成為著名的設計師。老師相信經你們之手,一定會把我們的祖國設計的更加美麗、壯觀!
課后反思:
“面從體來”比較抽象,孩子們很難理解,針對這一環節,我設計了“找家”的活動,孩子們觀察各種形狀,迫切希望能找到答案,都很興奮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有效地突破了難點,上面就是小編詳細整理的托班數學教案的全部內容,涉及到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方面,希望各位幼兒園工作者有所啟示,在活動時候要注意道具安全,更多相關的教案等待您的發現。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鈍角、銳角、直角、平角及三角形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直觀操作來認識和學習的。
1.重視知識的探究與發現。
在教學中,概念的形成沒有直接給出,而是整節課都是在引導學生的實驗操作、活動探究中進行。在探究活動中,不但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主動探究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歸納出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
2.重視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
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能在實踐中感知、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所帶來的滿足感,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圖形在孩子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大班的孩子已能用常見的幾何形體有創意的拼搭和畫出物體的造型,《貪心的三角形》是偶然間給孩子們講的一個繪本故事,我發現孩子們對這些圖形非常感興趣,于是我抓住了他們的這個興趣點,設計了本次活動。它借助了一個“三角形增加邊增加角”的這個故事為線索導入,環環相扣,從而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為了滿足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聽聽、看看、猜猜、玩玩等不同途徑,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并掌握有關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滿足幼兒探索、發現、嘗試創作的欲望,故設計本節教學活動的目標如下:
1.聯系自身的生活經驗感受三角形的特點。
2.在三角形的基礎上,增加邊增加角變成四邊形、五邊形。
3.感受認識圖形的樂趣,積極思考,樂于參與。
物質準備:ppt,彩條、魔法棒、圖形統計表、記號筆若干。
經驗準備:事先幼兒知道什么是邊、什么是角。
一、游戲導入;認識三角形。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們知道里面藏著什么秘密嗎?
2、教師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摸,摸出看看是什么?
二、游戲鞏固:
1、游戲:找一找。
師出示背景圖,請幼兒聯系生活經驗,交流討論說出三角形物品。
2、互動游戲:教師講述找尋人身體可以出現的三角形。
師:那我們來和三角形做個游戲吧!利用我們的身體可以怎么擺出三角形呢?
二、講述故事《貪心的三角形》。
在認識三角形的基礎上增加邊增加角變成四邊形、五邊形。
1.認識四邊形。
(2)出示各種四邊形,請幼兒集體說出他們的名稱。
師:白板阿姨給我們帶來了好多的四邊形,你們認識他們嗎?
(3)尋找四邊形。
2.認識五邊形。
(1)四邊形變五邊形。
(2)尋找生活中的五邊形。
師:新生活太奇妙了,五邊形又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哪里呢?
三、操作、記錄(提供圖形統計表)。
1.請幼兒扮演小小圖形轉換官,用彩條把拼的圖形貼在卡紙上,并將拼的圖形有幾條邊和幾個角在統計表上記錄下來。
2.師幼交流評價作品。
四、游戲開火車結束活動。
針對本次活動我覺得值得反思的地方是:對于活動中個別活動積極性不高的幼兒引導還不夠,沒能讓他們大膽的交往,融入游戲及教學活動中,應多關注個別差異的幼兒。其次中間的數學操作,師幼交流評價作品環節,沒有很好的讓幼兒參與到評價中來,只肯定了表現好的幼兒,沒有針對存在的突出現象,如:個別幼兒沒有操作正確,沒有進一步探討其背后的原因,并商量解決的辦法。
1、在拼圖的過程中感知三角形與正方形、長方形三者之間的拼合關系,體驗圖形的空間變化。
2、樂意操作,大膽嘗試,感受拼圖活動帶來的快樂。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物質準備:
1、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每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圖操作板每人一塊。每組一份固體膠或者漿糊。
2、《幼兒畫冊》(第3冊第47頁及硬卡紙)。
知識準備:幼兒對于三角的認識。
重點:能利用三角形進行拼圖,體驗圖形的空間變化。
難點:感知三角形與正方形、長方形三者之間的拼合關系。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圖片,想不想來看看?
2、出示一張房子的范例板。
師:這是什么?是有什么組成的?老師這里有許多三角形,誰愿意來試試看的?
二、感知三角形與其他的拼合關系。
師:觀察這兩幅畫你們發現了什么?
小結:原來兩個等腰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正方形,4個等腰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長方形。所以拼圖時三角形代替了正方形和長方形。
三、學習按范例板拼圖形。
1、出示一張三角形的范例板。
師:這是什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有幾個三角形拼成的呢?數數看。
2、出示另外范例板,請幼兒按范例板拼出圖形。
師:這還有一張圖片,小朋友來看一看,這是什么?一共用了幾個三角形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3、師:這里還有幾張圖片,請小朋友們仔細的看看,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看是有幾個三角形組成的。
師:我給你們準備了一些范例板,看一看它們是什么?它們是由幾個三角形拼成的'?請你們選一個喜歡的范例板用三角形把它拼出來吧!
五、延伸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用三角形拼圖,老師這邊還有很多的材料,小朋友們感興趣的可以繼續去拼拼自己喜歡的圖片哦。
整個活動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幼兒選擇三角拼圖的過程中,教師只是處在了支持者的基礎上,以幼兒為中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同時在活動中允許幼兒存在個別差異,允許能力強的幼兒為能力弱的幼兒提供幫助,這樣也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從整個活動過程來看,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二、游戲鞏固:
1、游戲:找一找。
師出示背景圖,請幼兒聯系生活經驗,交流討論說出三角形物品。
2、互動游戲:教師講述找尋人身體可以出現的三角形。
師:那我們來和三角形做個游戲吧!利用我們的身體可以怎么擺出三角形呢?
二、講述故事《貪心的三角形》。
在認識三角形的基礎上增加邊增加角變成四邊形、五邊形。
1.認識四邊形。
(1)三角形變四邊形。
(2)出示各種四邊形,請幼兒集體說出他們的名稱。
師:白板阿姨給我們帶來了好多的四邊形,你們認識他們嗎?
(3)尋找四邊形。
2.認識五邊形。
(1)四邊形變五邊形。
(2)尋找生活中的五邊形。
師:新生活太奇妙了,五邊形又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哪里呢?
三、操作、記錄(提供圖形統計表)。
1.請幼兒扮演小小圖形轉換官,用彩條把拼的圖形貼在卡紙上,并將拼的圖形有幾條邊和幾個角在統計表上記錄下來。
2.師幼交流評價作品。
四、游戲開火車結束活動。
使幼兒通過感知和觀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稱和特點,能找出生活中相應形狀的實物來。
準備。
1.圓形紙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紙板或這種形狀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兒分組的數準備)。
兩根約4米長的繩。
2.彩紙或白紙剪成的可重疊比較的等邊三角形和圓形每個幼兒各1個。
3.配套幼兒用書《數學》上冊。
過程。
它們有幾個角。
2.找實物。
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狀是三角形的等。
3.認識圖形名稱和基本特征。
一說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
4.做練習。
教師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2頁的練習。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在拼圖的過程中感知三角形與正方形、長方形三者之間的拼合關系,體驗圖形的空間變化。
2、樂意操作,大膽嘗試,感受拼圖活動帶來的快樂。
物質準備: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每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圖操作板每人一塊。每組一份固體膠或者漿糊。幼兒畫冊》(第3冊第47頁及硬卡紙)。
知識準備:幼兒對于三角的認識。
能利用三角形進行拼圖,體驗圖形的空間變化。
感知三角形與正方形、長方形三者之間的拼合關系。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圖片,想不想來看看?
2、出示一張房子的范例板。
師:這是什么?是有什么組成的?老師這里有許多三角形,誰愿意來試試看的?
二、感知三角形與其他的拼合關系。
師:觀察這兩幅畫你們發現了什么?
小結:原來兩個等腰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正方形,4個等腰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長方形。所以拼圖時三角形代替了正方形和長方形。
三、學習按范例板拼圖形。
1、出示一張三角形的范例板。
師:這是什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有幾個三角形拼成的`呢?數數看。
2、出示另外范例板,請幼兒按范例板拼出圖形。
師:這還有一張圖片,小朋友來看一看,這是什么?一共用了幾個三角形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3、師:這里還有幾張圖片,請小朋友們仔細的看看,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看是有幾個三角形組成的。
師:我給你們準備了一些范例板,看一看它們是什么?它們是由幾個三角形拼成的?請你們選一個喜歡的范例板用三角形把它拼出來吧!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
用三角形拼圖,老師這邊還有很多的材料,小朋友們感興趣的可以繼續去拼拼自己喜歡的圖片哦。
三角形內角和》屬于空間與圖形的范疇,是在學生已經接觸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和三角形的分類相關知識后對三角形的進一步研究,探索三個內角的和。教材中安排了學生對不同形狀的、大小的三角形進行進行度量,運用折疊、拼湊等方法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擴充了學生認識圖形的一般規律從直觀感性的認識到具體的性質探索,更加深入的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使幼兒通過感知和觀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稱和特點,能找出生活中相應形狀的實物來。
準備。
1.圓形紙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紙板或這種形狀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兒分組的數準備)。
兩根約4米長的繩。
2.彩紙或白紙剪成的可重疊比較的等邊三角形和圓形每個幼兒各1個。
3.配套幼兒用書《數學》上冊。
過程。
它們有幾個角。
2.找實物。
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狀是三角形的等。
3.認識圖形名稱和基本特征。
一說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
4.做練習。
教師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2頁的練習。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92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