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的使用需要注重學習與創新的結合,避免簡單的模仿和復制。小編精選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上的啟發。
《杠桿的科學》是六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在這一課時中,主要指導學生利用杠桿尺。鉤碼、記錄表來研究杠桿省力費力的規律。通過實驗,使學生養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科學學習習慣,并且意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上這一課時,卻出現了這幾種不同的現象:
在上實驗課時,我也注意到了在一組數據中有六個和七個鉤碼,小組之間肯定不夠用。于是我就特意強調:老師今天只分給每個小組10個鉤碼,但是不夠用,小組之間想想辦法,看看那個小組最先做完實驗?說完之后,學生開始做實驗。學生們到底會怎樣的?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在觀察著。不一會兒,我發現第2小組的同學開始下位到別的小組借鉤碼。當走到9組拿起鉤碼的時候,這個小組的同學立馬把鉤碼搶回來了,這個同學沒有辦法,只好又到別的小組去借鉤碼了。不一會兒,2組的同學把實驗做完了。緊接著,我看到很多小組的同學都到8組那兒去借鉤碼用。這時九組的同學也做到這一組實驗數據了,抬頭看看其他小組都到8組那兒去借鉤碼用,也只好去借鉤碼了??吹饺嗤瑢W都做完實驗,于是我問八組的同學:“為什么你們小組的同學做的這么快呢?你們不是也只有10個鉤碼嗎?”八組的李海星說:“我們是先做的這一組數據,先跟五組借了三個鉤碼,然后他們組用的時候再跟我們借的?!甭牭竭@個,我說了一句:“俗話說的好,眾人捧火火焰高,既然我們做實驗,要求小組之間合作,其實也是要求組與組之間進行合作。還有一句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在你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就幫助了自己,為什么不去幫助別人呢?看看五組和八組他們不是合作得很好嗎?”。聽到這兒,剛才幾個不借鉤碼的小組的同學的臉刷的紅了起來,低下頭不再說話。
通過觀察學生做實驗,我發現有的小組做得很快,而有的小組卻遲遲沒有做完。通過詢問,我得知:四組和七組、五組和八組的同學通過協商進行了合作,而其他小組的同學還是小組之間自己做自己的,根本沒有進行合作,所以耽誤的時間還是很長。針對這樣的結果,我對全體同學說了這樣一句話:“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做實驗之前,老師已經做了提醒,小組之間可以互相商量一下,是可以提高學習效率的,為什么我們做不到呢?”聽到這個,沒有合作的小組低下頭。我想他們一定是在為他們的做法做反思吧!但愿他們能從這節課中能悟出點道理來。
給兩個班上完這節課,我也想了很多:
第一:在上科學課尤其是在做實驗時特別要求學生進行合作,這樣才能做好每一個實驗,學到更多的知識。有的小組內能做到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把實驗做好,而有的小組內卻只有個別同學唱“獨角戲”,其他同學在看熱鬧,坐享其成實驗結果。小組之間都合作不成,何談組與組之間的合作呢?這恐怕是在今后教學中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
第二:不同的班級學生情況不同,應如何做到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引導、教育,這給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又提出了一個難題。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讓自己的課堂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本課從認識簡單機械中的撬棍引出杠桿的概念,讓學生了解杠桿的三個點:支點、用力點、阻力點。接著,引導學生區分杠桿類工具和非杠桿類工具。最后,用杠桿尺做實驗,從而進一步探究杠桿什么時候省力,什么時候費力,什么時候不省力也不費力。
教學時,我就是按照這樣的步驟來的。結果,每個環節進行都很順利,特別是一班的學生做杠桿尺的實驗時非常有序,對操作步驟也是一點就明。課堂提問中,也是一班的學生對杠桿和非杠桿的認識最準確。而二班的學生,四個組中有兩個組的學生操作中出現違規行為,有三個組在往杠桿尺上掛鉤碼時,竟然在支點兩邊掛了幾處,相當于找出了很多個阻力點和用力點,沒能準確理解杠桿的定義。而且,在距支點的距離把握上,不能發散思維,導致每次杠桿平衡時支點兩邊的距離和鉤碼的個數都是一樣的,都成了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給接下來的探究規律帶來難度。
“杠桿的科學”是本冊《工具與機械》單元第二課的內容,教學重點是杠桿原理、杠桿的三種情況(省力、費力、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難點在于教會學生判斷杠桿屬于哪一種情況。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有一些處理不到位的環節,反思如下:
首先,在導入杠桿的定義時有點生硬,直接講不利于學生思維的過渡,可以先設定情境如“怎樣打開瓶蓋?”,讓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需求,等學生提出解決方法后引入“杠桿”,再接著講解杠桿的定義、特征、三個點(支點、用力點、阻力點)的位置等。
接下來是教學生判斷杠桿的省力、費力情況,這一部分學生容易混淆,每一個細節都應該給學生解釋清楚,學生理解了再繼續下一環節。在第一個班上課時有些細節強調不夠,導致學生在后面的環節就比較懵,比如:先向學生詳細介紹杠桿尺,包括杠桿尺的刻度,刻度數字表示的含義,支點、用力點、阻力點的`位置等。在利用杠桿尺、鉤碼做演示實驗時要解釋清楚每一步的用意,并及時和學生互動以獲得反饋信息,避免學生因為某一點沒聽懂而耽誤后面的進度。
本課是工具和機械單元第2課,在前一課,學生在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已經初步認識了什么是簡單機械。從課本開始,學生將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認識杠桿、輪軸、滑輪及斜面等幾類簡單機械。本課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杠桿,并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杠桿省力與費力的規律。
認識一些生活生產中的杠桿。
這部分內容是本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通過杠桿尺開展實驗研究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杠桿是省力還是費力與它的三個點之間的距離有關,如果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小于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則杠桿是省力的;如果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大于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則杠桿是費力的;并讓學生在探究中認識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性,發展利用數據來說明問題的能力。
1.杠桿有三個主要位置: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2.杠桿有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三種。
1.利用杠桿尺的模型做實驗,研究杠桿的省力、費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情況。
2.學會正確收集實驗數據,通過正確收集實驗數據和結果的分析與分類,得出科學結論。
1.體會到科學實驗中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
2.養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科學學習習慣,并且意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教學重點。
認識杠桿的作用,通過對杠桿尺的研究,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了解杠桿的簡單原理,利用得到的實驗數據解釋生活中的杠桿問題。
教師:木棍、大石塊、撬棍撬石頭圖片等。
學生:簡單機械盒、支架、杠桿尺、鉤碼盒、杠桿尺的記錄表。
教學過程。
1.復習機械和簡單機械。
2.活動: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臺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講臺實在太重了,搬不動。(一個學生上來也搬不動)。
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桿。
板書:杠桿。
什么是杠桿?
1、出示撬棍撬石頭圖片。
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們常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們科學地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杠桿”。
2、示范用杠桿撬講臺。
3、結合撬棍撬起講臺和教材內容,分析杠桿各個部分的名稱和定義。
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4、出示第四頁的兩張圖片:壓水井、蹺蹺板。
請大家在上面畫一畫,他們的三個點分別在什么位置。
5、學生畫三個點,老師巡視指導。
6、小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找出三個點的正確位置。
7、分辨杠桿。
觀察第4、5頁的這些工具,說說哪些是杠桿,哪些不是杠桿?并說明理由(分別找出三個點)。
8、學生通過逐一的觀察分析,說出哪些是杠桿,哪些不是杠桿,并簡單說明理由。
9、集體交流,最后老師總結同學們的回答,給出正確答案。
1、剛才我們用杠桿輕松地撬起了講臺,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是省力的呢?
2、教師對杠桿尺的構造和使用方法進行介紹。
5、請大家在小組內合作開展實驗,并且把數據記錄在第6頁的“杠桿尺的記錄表”內。
6、學生動手實驗,并按要求記錄數據。
完成實驗之后再把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填寫:省力情況有()種,費力情況有()種;不省力也不費力情況有()種。
7、學生對所得的數據進行觀察和分析,然后回答表格下面的問題。
(1)在什么情況下,杠桿省力?
(2)在什么情況下,杠桿費力?
(3)在什么情況下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8、學生分析數據,說出大體意思,但表達不夠簡潔和完整。
9、師生一起對省力、費力、不省力不費力的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即。
(1)用力點的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的支點的距離,則杠桿是省力的;
(2)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的距離,則杠桿是費力的;
(3)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的距離,則杠桿是費力的。
1、思考: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數據的?哪種方法更合理?
2、學生思考,各組回答自己的操作步驟。
3、老師引導發現:左邊鉤碼個數×左邊格子數=右邊鉤碼個數×右邊格子數。
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總結。
教師補充完整:1.杠桿的三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1)用力點的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的支點的距離,則杠桿是省力的;
(2)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的距離,則杠桿是費力的;
(3)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的距離,則杠桿是費力的。
3.發現杠桿尺:左邊鉤碼個數×左邊格子數=右邊鉤碼個數×右邊格子數。
閱讀資料庫“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回答下面的問題。
阿基米德說:“只要給我一個_______,我就可以撬起地球?!?/p>
板書設計。
杠桿的三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1)用力點的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的支點的距離,則杠桿是省力的;
(2)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的距離,則杠桿是費力的;
(3)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的距離,則杠桿是費力的。
發現杠桿尺:左邊鉤碼個數×左邊格數=右邊鉤碼個數×右邊格數。
優點:在導入的時候,特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整堂課學生的注意力都比較集中。在突破難點的時候,通過“左邊鉤碼個數×左邊格子數=右邊鉤碼個數×右邊格子數”的方法,使學生突然就明白了,這種“一點擊破”的感覺很開心。
不足:學生做實驗不能在我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以在分析與歸納時不能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做準確的表達。
改進: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要把時間安排好,把時間留給學生,做到教師的引導作用。
本學期新接手的這5個班級,由于上學期測評成績很不理想,所以在經過了兩堂課的課前交流后,決定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觀察習慣入手安排教學,例如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因為杠桿的發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課堂上簡單提一提阿基米德這個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動地球的“大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一課教學的重點在于杠桿上的三個位置的教學,分析這三個點的位置關系,結合平時學生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讓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別將用力點放在杠桿前后不同的幾個位置,那我們的用力情況會費力一點還是省力一點。如此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力的體驗過程,在這同時也分析一下用力點離支點的距離關系是近了還是遠了。這樣的分析有助于學生理解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的那些距離關系。
等弄清楚這些關系之后再讓學生在杠桿尺上掛一個省力杠桿和一個費力杠桿。把全班同學的省力杠桿拿出來分析一下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再把全班同學掛的費力杠桿拿出來分析一下是不是費力杠桿。最后總結科學概念。這一環節讓全班同學共同完成表格,相當于把每位同學自己掛的鉤碼平衡狀態的情況讓大家一起來記錄,并分析,然后讓學生自己再體驗掛不同省力情況的鉤碼。這樣的操作時間上會比較節約,匯報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到同類型的情況,有助學生仔細分辨。
嘗試的發現:第一個班是讓學生隨意掛一個平衡杠桿,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桿是屬于費力的還是省力的,這樣的教學有阻礙教學概念的混淆,難以達成教學目標,所以,從第二個班起我改為讓學生先分析省力杠桿的情況和費力杠桿的情況,然后再來掛杠桿尺上的鉤碼。
本節課的主要知識目標是讓學生認識杠桿,了解杠桿的作用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確應用。
在杠桿應用的探索這部分,教學參考中有兩種方案:一是通過實驗,不改變重點到支點距離和物重,只改變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判斷拉力的大小,從而判斷是否省力,學生也能很容易看出兩個距離的大小關系,但是這樣學生參與的很少;二是像課本那樣不給任何數據,學生自己填,又感覺太難,學生會無從下手。所以我選擇了第二種情況,出示多種數據,讓學生歸納總結,通過課堂實踐,發現還是沒有找準學生的位置,致使這個環節實驗速度緩慢,時間被耽誤了,草草結束,學生還不是很理解。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給我的最大的感觸是上課時教師一定要有時間觀念,要隨時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改變教學方案,使課堂變的靈活,本節課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我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在應用的探索部分可以通過一個小游戲讓學生用直尺撬本子先感受一下何為省力何為費力,再進行實驗探索,效果會更好,考慮的也不夠全面。還有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還忽略了學具的使用,這就是我對本節課的自我評價與反思。
杠桿的三個點會更好,原因:第一,學生自己在操作的時候,自己雖有體驗,但有時自己不太容易找到在做這些動作的時候直觀的一種感受。第二,其余同學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學生一般不去注意。所以,我覺得不僅要讓學生感受,還要讓學生看視頻,這個視頻當然是重復做開瓶或者撬開奶粉罐的動作。
杠桿類的工具的尋找在書本上有10個例子,這些例子有些比較簡單,有些比較難,對于像切紙刀、筷子、核桃夾、訂書機這些要做具體的分析。
本課的拓展知識點就是費力杠桿作用,生活中有省力杠桿,為什么還要造一些費力杠桿呢?這一點的分析對于學生深入杠桿概念很有好處,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范疇。
本課教學“輪軸”的秘密,對學生而言,輪軸雖是一個新的簡單機械知識,但生活中的應用卻相當廣泛,在教學中,要努力喚起學生的潛意識,當他學完這課后,他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個道理啊!”,并會去關注生活中更多蘊含著科學道理的事物和現象。
為了讓學生能有切身體會,我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水龍頭和一把螺絲刀。水龍頭是去五金店里借的,學??蓻]有,最好找那種“輪”可以卸下的水龍頭,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一下,在軸上用力扭水龍頭那費力的感覺,就對“輪上用力可以省力”有更深的印象了。
最后,讓學生例舉生活中應用了輪軸的現象,學生能說出很多很多,除了書中五種,還提到了:自行車的龍頭、鑰匙、電扇開關等等,開紅酒的開瓶器等等。充分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機械應用無處不在,機械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本課教學,也更使我感覺到科學課的材料準備很重要,課前教師自己的操作體會很重要。如果沒有這些準備,上課時就要事倍功半,就要出洋相。
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相對比較簡單,課堂中著重讓學生理解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概念,這是上好這節課的關鍵,否則學生會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相互混淆。
通過實驗學生很容易得出相關的結論,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省力情況學生能從實驗數據中很快就發現,只是這里教師要提醒孩子去分析用力的方向與物體移動的方向之間的關系,從而更明了改變力的方向問題。學生在寫結論的過程中有一小部分學生喜歡把“改變用力的方向”簡寫成“改變方向”雖然只相差幾個字,但這幾個字在這句話里的含量還是很高的,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最后要強調這點。
從課的深度來看,本課挖深一層就可以從杠桿的原理來分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省力情況,這讓學生在理解滑輪的概念的時候又增加印象了。
滑輪組一課的教學我在課堂上還是有所欠缺,唯一的遺憾是實驗材料不夠,沒能做多組滑輪組提升重物的實驗。
上的裝置,然后從實驗盒內選取相應的材料來進行操作,通過課堂實踐有一半的學生能完成這個裝置,這一過程花費的時間稍長一些,近10分鐘,但我覺得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是有所提高的。
斜面的作用一課的實驗不難,根據六年級孩子的水平應該可以很輕松通過自己設計實驗計劃并完成實驗。
我在選擇材料上得到集體備課時大家的建議,最后選擇用塑料盒加鉤碼當做重物來進行實驗,斜面則采用《光學實驗盒》的盒蓋當做斜面。選擇材料的意圖:第一,選擇斜面與重物之間的摩擦力要盡量縮小。第二,重物方便直接提升和加鉤碼。第三,大小要適宜。材料的選擇跟實驗的成功以及上課時的效率有很大的關系,通過實踐,這樣的材料有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對于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的制定,我有自己的想法:除了研究斜面的作用和坡度大小與拉力之間的關系外,我還重點設定讓學生理解到達同一高度,選擇不同斜面坡度的方法,分析選擇不同坡度的理由是什么,從而進一步學習坡度大與坡度小的利弊關系,這跟生活實際是緊密相關的。
通過課堂教學25分鐘時間完成斜面的作用和斜面坡度與拉力大小之間的關系,剩下的15分鐘探討斜面的作用,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例子,以及分析斜面坡度大小的利弊關系。這樣的課堂結構安排時間緊密,效率提高,內容落實到位。
械》。
對于這一課的教學自然要把自行車搬到教室里了。
通過教學發現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有些難度。難度一:學生尋找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的部件只能找到幾處地方;難度二:這些部件利用的簡單機械比較難把握。這樣的兩個難點讓學生來發現,有些勉為其難了,經過調整,我將自行車上的部件告訴學生,讓學生來分析這些部件利用了什么簡單機械來工作,這樣就降低了難度,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有信心。
以后的教學建議:1、這一課中有幾個部件比較難判斷它屬于什么簡單機械的類型,我們可以采用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再次分析他們的類型,有:手剎、制動架、后座夾,視頻的效果應該會很不錯。2、踏腳用力帶動后輪轉動的整個過程是由鏈條和齒輪來完成的。建議拆卸擋板,把齒輪和鏈條全部露出來,這樣會更加清楚觀察到里面的結構。
本節課,我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認識柱子和橫梁;第二部分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即探究橫梁的寬度與厚度和抗彎曲能力的關系;第三部分則是綜合運用研究橫梁平放與豎放。課后,經過自己的思考,我發現了很多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反思。
解決了如何控制變量法。為了使學生更清楚明白這幾點,我綜合概括后以課件的形式放映。但是,由于我的倉促,學生看的時間過于短。經過這次實驗,我發現在今后實驗素材的準備上,我要更加地仔細,清楚講明要求。
本課是在上一課研究了“寬度、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改變形狀對增強抗彎曲能力的作用。本課的實驗操作仍比較簡單,教學重點還是應該放在對實驗數據的分析上。在教學安排上,從生活現象入手,通過實驗,應用結論再分析解決生活中的事物。
上課初,讓學生看看生活中將各種鋼材、鋁材加工成各種形狀的圖片,最好是生活場景圖,如屋頂雨篷、鐵路鐵軌等,這樣學生更能明白這些形狀的材料應用在哪里,而書本中的插圖是堆放著的材料比較抽象。如果能找些這樣的材料給學生看看,就更好了。我找了些塑鋼窗的邊角料、角鐵等,豐富學生的認識。由此引入思考:為何要加工成各種形狀?解決這個問題,開展驗證性實驗。實驗的操作很簡單,實驗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想象,讓他們設計出各種形狀,不要僅局限于書本中的幾種形狀。這個實驗,只能改變紙的形狀,其他各項條件均不能變化,所以給學生提供數張大小、材質一樣的紙,同時,考慮到某些形狀上面無法擺放墊圈測試承重力,我給學生提供回形針,可以將回形針折好掛在紙橋上掛墊圈測試。對于實驗數據的分析,讓學生意識到,同樣的紙,改變形狀就能大大增加它的抗彎曲能力就可以了,不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分析哪種形狀的抗彎曲能力會更大,這并不是本課所追求的,如果有學生提出,可以讓他們課后再開展這方面的探究,不應再課堂上深究。為何改變形狀就能大大提高紙的抗彎曲能力?引導學生結合上一課的研究結論進行分析,還是比較容易能夠解決的,改變形狀后,雖然因為減少了寬度而損失了一些抗彎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所以大大提高了紙的抗彎曲能力。
拱形這一形狀,學生還是認識和熟悉的,但拱形有多大的力量,學生卻沒有太多太深入的了解。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但要認識到拱形承重的力量,還需要知道拱形為何能承受較大壓力的原因,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這個難點的突破,必須借助于實驗,通過實驗現象,通過實驗數據,使學生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和了解。
本課實驗在操作上并沒有什么難度,重在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進行思考分析,從而推理得出結論,解決問題。搭一個西瓜拱的活動,有必要稍作改動。第一,這個季節,西瓜是挺貴的,教學成本太高;第二,西瓜拱的效果也不見的最好;第三,課堂上操作存在一定難度。我的處理是:1、教師用冬瓜演示搭一個冬瓜拱,然后壓重物,如鉤碼盒,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其也去嘗試一下。之所以選用冬瓜,是因為其即便宜易得,而且操作也方便。教師演示指導時,要特別說明冬瓜塊的切法:刀口指向圓心。2、課外要求學生回家用冬瓜也搭個冬瓜拱試試,做完后冬瓜仍可燒菜吃不會浪費。
這是第一課時,在設計上以探究實驗為基礎,通過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努力構建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課程文化,讓研究性學習走進物理課堂,走進物理教學。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小組互助合作,并在物理教學中體現物理的藝術性、語言的激勵性。坊子區教研室王局長對本節課評價中提到備課、講課、學生互動常態高效、老師學生主動思考,教師環衛思想為了學生去指導,教師把學生思維過程中遇到的障礙當作自己解決問題的重點。在學生的活動方面小組的活動不夠大膽,學生的心聲未能充分、大膽、積極的表達出來。對杠桿的平衡條件的結論未能充分的落實。通過全區物理教師同仁們幫助和指點我對本節課中存在的問題逐一思考并進行縝密的思考特提出以下改進建議:
1、關注與高中課堂知識的連貫如力臂的概念理解,支點的理解與高中的軸聯系。
2、在對杠桿的概念進行總結使用“模型法概念”時,多給學生準備點可以動手操作的器械工具,如鐵絲、釘子板、剪紙、細線等可以用杠桿器具操作時用到的一些材料。
3、在強化力臂的畫法時結合中考,讓學生對照實物進行練習。
4、杠桿的平衡條件探究實驗過程中要充分引導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充分對結論的分析進行討論,對于結論中出現的問題如力與力臂相加的情況可以讓學生去分析它的巧合性不要教師代辦。(如果學生沒有得到這樣的數據教師可以舉例動力等于阻力時的特殊情況)。
在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既能獨立、又能相互合作獲取知識;同時尊重學生,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學習掌握數學知識,是這節課力求體現的設計思想。因此,我的設計思路如下:
荷蘭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強調:“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現'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再創造出來?!币虼?,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我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學生在交流中對別人的思考方法或質疑,或欣賞;對自己的思考方法或陳述,或反思。學生在交流中,思維發生著互相碰撞,互相啟迪,最終澄清辨明,總結出大、小月,決定平、閏年的方法等。讓他們品嘗到探索帶來的成功喜悅。
本課從課題的引人到課后的練習,以及課中關于年、月、日小知識的補充,都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齊,體現“小課堂、大社會”,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悟學習數學的好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的數學潛力不僅僅在于其掌握數學知識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以及構成學習新知識的潛力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在設計練習時,注重聯系實際,練習具搞笑味性、發展性、靈活性、開放性,進一步深化新知,到達學以致用的目的。使學生思維更靈活、深刻。
本節課是講角平分線的性質與判定。下面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課堂效果以及本節課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反思。
在設計這節課時,我想如果在一節課的時間里把性質和判定學完,那只能是把本節課設計為探究課,而對于性質與判定的應用只能放在下一節課,于是我把這節課設計為探究課,把對角平分線的性質與判定定理的探索作為本節課的重點。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是啟發探究式。為了增加課堂密度和教學效果以及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我運用幾何畫板和幻燈片制作了課件,以增加學生對角平分線上任意一點的理解。在學生探究角平分線的性質與判定時,我分別創設了情境,一是為了給學生的探究搭建平臺,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二是為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實際并應用于實際。同時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應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如果說一節課的課堂設計是上好一節課的根本,那么課堂上老師的傳授方式更是關鍵。這其中包括老師對課堂氣氛和學生的把握,老師的教態是否大方得體,尤其有很多老師聽課的時候,還包括語言是否精煉,知識的邏輯感是否連貫,層次是否清楚等。首先說本節課的課堂氣氛,不知是否是第一節課的緣故亦或是學生有點緊張,平時愛回答問題的學生不太敢發言了,所以感覺課堂的氣氛還是有些沉悶。當然,老師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時,要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讓學生在課上輕松而愉快的學習知識。這是對任何一位老師的考驗。其次通過看自己的錄像,平時自己沒有在意的細節,包括自己在講臺上的站位和站姿,自己不經意的手勢和說話的口頭語都暴露出來。感覺自己精心錘煉的語言在錄像中仍有些羅嗦等等??傆X得自己上課時怎么會留有那么多的遺憾。再次對課堂所用時間把握不夠準確,由于在開始的尺規作圖中浪費了一部分時間,當然這一環節時間的浪費與我講授尺規作圖的方式不夠合理是分不開的,以至于在后面所準備的習題沒有時間去練習,給人感覺這節課不夠完整。再就是課堂上安排的內容過多,也是導致前面所提問題的原因。這也使我注意到在授課內容的安排上不應死板教條,而應根據內容和學生情況進行更合理的配置。
通過看自己的錄像課,感覺自身的課堂教學還有很多地方有待于改進和完善。尤其是對課堂語言的錘煉,不僅僅是表達清楚,更要言簡意賅,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還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不應停留在口頭上,還要在實際操作時充分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真正的主人。更要在實際教學中始終貫徹先學后教的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個人能力。
本課接著上一課結束時,所提到的問題之一“撬石頭”而引入。課前,找了根近2米的粗棍子,現場演示,請上來一位班級體重最重的同學,有100多斤,很費力地抱一抱,然后讓他坐在椅子上,找塊磚一墊,用撬棍很輕松地抬了起來。再請個全班最瘦小的也來試試,也非常輕松地把他抬了起來。這樣,全班同學的學習興趣高漲,又直觀形象地再現了生活中的場景,對后續教學的順利開展有很大幫助。
“區分各種常用工具是否杠桿”的活動。充分利用上節課讓學生操作使用過的那些器材,進行分析交流。對于榔頭拔釘子,學生比較好理解,支點、用力點、阻力點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確認它是杠桿的應用,但對于老虎鉗、剪刀,有的學生認為不是杠桿,是因為他沒有結合實際使用來體會理解,可以讓學生用老虎鉗剪段鐵絲,用剪刀剪塊木片,在這個過程中找找阻力點、用力點和支點,再來分析是不是杠桿,學生就較易理解了。對于螺絲刀,有的學生說它用來撬物體時就是杠桿了,也應予以肯定,但做為扭螺絲釘時的工具,它就不是杠桿的應用了。
本課的教學難點還在于杠桿尺的研究。在教學中,很多小組的探究活動是低效甚至無效的。開展這個活動時,首先要強調教師的指導到位,要求明確。對于這個實驗,有這么幾點要求:
1、左邊所掛鉤碼當重物,右邊的鉤碼當作我們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兩邊的鉤碼都只能掛在同一個位置,這點很重要。
3、當杠桿尺達到平衡狀態時,再記錄實驗情況。
4、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如何區分?
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在實驗中多加觀察、思考,發現規律,但在實際活動中,很少有學生能進行認真思考來發現規律,更多的是隨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通過增加鉤碼個數或移動鉤碼位置來達到平衡。還有的小組,總是在兩邊掛相等數量的鉤碼來實現平衡,探究活動沒有深入。這些情況都需要老師在活動巡視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加以指導。并引導學生結合數學知識來分析數據以發現規律。
通過活動,分析實驗數據,解決書中的三個問題,只要小組活動開展的充分,數據詳盡,那么困難并不大。但對于“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數據更合理”?學生的思考并不多,充滿隨意性。同時,這一課時的教學時間也相對緊張,如果想要深入、扎實有效地開展杠桿尺實驗,建議增加教學時間。因為只有將這個知識掌握了,懂得通過分析用力點、支點、阻力點三點之間距離的關系來區分杠桿是省力的,費力的還是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才能使第三課的活動順利開展。
1.明確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省力;反之杠桿費力。如果兩個距離相等,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2.在杠桿尺的探究活動中,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3、激發對生活中杠桿應用現象的探究興趣。
通過對杠桿尺的探究,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深刻理解省力和費力杠桿的科學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應用。
教師:演示ppt、小桿秤、杠桿尺、鉤碼等。
學生:杠桿尺、鉤碼、記錄表(按六人一組配備)。
一、游戲導入新課,初步認識杠桿。
1、教師: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投影出示要求:請利用你們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將文具盒撬起來,想一想:在這個活動中,有哪幾個點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
2、學生游戲。
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師:是的,這個點非常關鍵,我們可以叫它用力點生2:這塊橡皮也很重要,師: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點概念。
師:還有哪個位置很重要呢?(如學生不能答出,教師可直接給出:其實被文具盒這個重物壓住的位置也很重要,我們可以叫它阻力點)。
課件展示3個點的位置。
5、你覺得剛才我們組裝的杠桿有什么作用?(省力)。
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能省力呢?怎么樣的杠桿才能省力呢?我們可以借助杠桿尺進行研究。
二、研究杠桿的秘密。
1、出示杠桿尺,說說它有什么特點。(圍繞支點轉動,靜止時是平衡的,兩邊有小格距離相等)。
2、現在老師在杠桿尺左邊掛上重物,這個位置就是……(阻力點)。如果要使杠桿尺平衡,我們要在哪邊用力?(教師用手在右邊按下),這個點就是……(用力點)。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來,同樣我們也可以用鉤碼來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邊掛幾個鉤碼,杠桿尺才平衡。(由學生猜一猜,說說理由,然后教師按學生說的掛鉤碼)。
3、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試一試呢?我們來個規定:杠桿尺左邊掛鉤碼的位置是阻力點,右邊掛鉤碼的位置是用力點。等會研究的時候你們喜歡把鉤碼掛在哪個位置都可以,想掛幾個鉤碼也隨便你,但是掛好后一定要讓杠桿尺平衡。
4、提出幾點實驗要求:
(1)、左右兩邊的鉤碼數一樣多的,太簡單了,每組只能出現一次。
(2)、杠桿尺左右兩邊都只能掛一串鉤碼,不能在一邊掛好幾串。
(3)、杠桿尺平衡了才算完成一種掛法,每位同學都要記錄下來。(記錄表1)。
5、指導記錄方法:怎么記錄呢?比如說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這樣記錄。(投影出示記錄方法:左邊第二格上掛兩個鉤碼,右邊第四格上掛一個鉤碼)。
6、各組學生展開研究,教師巡回指導。
聽見音樂后,各小組整理好實驗材料后,獨立思考一分鐘后,完成討論題(記錄表2)。
7、請匯報員上臺匯報,其他同學認真聽,(匯報要求說出各個實驗的掛法,說到省力或費力時能舉例說明)……如學生說到用力點上鉤碼數更少的是省力的,教師不能否定,可以說:是的,我們就是根據這點來判斷它是省力的',老師請你再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用力點上這么少的鉤碼卻能撬起阻力點上那么多的鉤碼?……再請第二位同學回答。
如別的同學沒有不同意見,課件出示3種情況: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省力。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費力。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全班齊讀,教師將3句話貼在黑板上)。
8、匯報第二個討論題:你還有其他什么發現?(由好幾個學生說說,可以先讓描述不完整的,或不正確的先說,然后由其他同學補充)。
9、請看我們前面做過的游戲,你能想辦法移動橡皮,使這個杠桿更省力嗎?(學生說了移動方法后,教師課件演示,請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移就會更省力)。
三、聯系實際,加深理解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
2、既然火鉗是費力的杠桿,人們為什么還要用它呢?(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好,能利用杠桿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了)。
四、課堂小結。
1、現在老師請你們說說這節課的收獲。
2、布置學生課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各類杠桿。
我在引入新課時采用學生體驗游戲的方法:
方案:一、蹺蹺板游戲。
1、用板凳面或厚木板放在磚塊上,作成簡易的蹺蹺板,請一位同學站在蹺蹺板的一端,分別讓體重差別很大的兩位同學先后站在另一端,比較實驗結果。
2、讓體重大的同學站在蹺蹺板一側靠近支點的中間位置,讓體重很小的同學站在蹺蹺板的另一側最遠端。發現體重大的同學被翹起來了。
設計意圖:進一步認識杠桿,意識到杠桿的平衡還與力的作用點有關,由此引出力臂的.概念。同時為后面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作好鋪墊。
在實驗時學生參與熱情很高,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有了強烈的學好本課的動力。
實驗探究二:由蹺蹺板猜想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并通過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在實驗過程中,再加入用彈簧測力計斜拉的實驗,讓學生認識到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而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由此引入力臂。然后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杠桿的平衡條件。
反思:
2.這節還有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畫支點和力臂,這里既牽扯到數學點到直線距離,有涉及到物理的力的作用點和力的示意圖,學生感到非常困難。
3.畫力臂并比較力臂大小是下面杠桿分類的基礎,一定要多練并讓學生過關。
張老師從新課程的理念出發,采取了分階段逐漸深入的教學模式,由淺入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開放的課堂,動態的課堂,充分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在輕松,平等的氛圍里讓學生小試牛刀,落實了知識與技能目標。
2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亮點1、開始上課時張老師請一名學生到前面黑板上畫點a到線段l的垂線,然后移動點a再畫點a到線段l的垂線(l需要延長)。這樣不但體現了學科之間的聯系也為突破本節課畫力臂這一難點鋪墊。
亮點2、引入——通過釣魚竿和螺絲刀的受力分析讓學生概括出杠桿的概念,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
亮點3、“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更新方法,把快樂帶給學生;運用評價,把信心傳給學生”張老師這一堂課的組織追求的就是這種境界,整堂課學生都是在一種創造的,愉悅的,不斷成功的課堂氛圍中進行的。如請學生到前面用螺絲刀起釘在木板上的釘子等。亮點4、充分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物理,首先請學生到前面用螺絲刀起釘在木板上的釘子并畫出受力分析,然后尋找生活中那些工具屬于杠桿,再到獎勵一瓶汽水(必須當著所有同學用瓶起子起汽水)。整個課堂在愉悅的氣氛中進行,是學生在快樂中得到收獲。
3、建議。
本節唯一不足之處是后面杠桿平衡條件講的有些匆忙,我個人認為將這部分內容放到下節課講,因為3、5分鐘根本完不成這部分教學??梢岳眠@幾分鐘再讓學生畫一些力臂,從而進一步畫力臂這一難點。
一、教學目標:
1、在杠桿尺的探究活動中,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2、明確支點離重點越近,杠桿越省力;反之費力。認識日常生活中幾種省力和費力的杠桿。
3、激發對生活中杠桿應用現象的探究興趣。
二、教學重點:通過對杠桿尺的探究,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三、教學難點:明確省力和費力杠桿的科學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應用。
四、材料準備:
教師:演示ppt、長鐵棒、體操棒、木塊、老虎鉗、火鉗、杠桿尺、鉤碼等。
學生:杠桿尺、鉤碼、記錄表(按四人組配備)。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課:回顧杠桿三要素。
1、趣味游戲——撬“重物”,讓學生實際體會杠桿的作用。
2、利用演示ppt,復習杠桿構成的三要素:支點、重點、力點。
3、提出本課研究主題,板書課題。
(二)、主題探究:利用杠桿尺,了解其省力和費力的科學原理。
1.通過實物并結合演示ppt,認識杠桿尺的構造及其原理。
2.布置研究任務1:探究使杠桿尺平衡的鉤碼掛法,并做好記錄。
3.學生以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始約10分鐘的獨立探究活動。
4.第一次匯報:展示力點鉤碼數大于重點鉤碼數和力點鉤碼數小于重點鉤。
碼數的兩張記錄表,比較其鉤碼數量的多少,明確后者比較省力。
5.布置研究任務2:將省力的記錄表挑選出來,用筆畫出重點到支點、力。
點到支點的線段。
6.第二次匯報:展示三張省力的記錄表,比較所畫的線段,思考其共同特。
點。
7.結論一: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比力點到支點的距離近,杠桿就省力。
8.第三次匯報:展示二張費力的記錄表,用筆畫出重點到支點、力點到支。
點的線段,比較所畫的線段,思考其共同特點。
9.結論二: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比力點到支點的距離遠,杠桿就費力。
(三)、實踐深化:理解杠桿在生活中的合理應用。
1.趣味游戲——“以弱勝強”,通過對支點位置的控制,強化學生對上述。
結論的理解。
2.實踐體驗——用老虎鉗鉗斷鐵絲,利用ppt圖片分析其省力原理。
3.演示分析——“小小秤砣壓千斤”,利用ppt圖片分析其省力原理。
4.實踐體驗——用火鉗鉗起鐵塊,利用ppt圖片分析其費力原理。
5.小結:杠桿工具的省力或費力,與其用途有密切關系。
(四)、延伸課外:調查生活中的杠桿類工具。
本學期新接手的這5個班級,在經過了兩堂課的課前交流后,決定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觀察習慣入手安排教學。例如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因為杠桿的發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課堂上簡單提一提阿基米德這個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動地球的“大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一課教學的重點在于杠桿上的三個位置的教學,分析這三個點的位置關系,結合平時學生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讓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別將用力點放在杠桿前后不同的幾個位置,那我們的用力情況會費力一點還是省力一點。如此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力的體驗過程,在這同時也分析一下用力點離支點的距離關系是近了還是遠了。這樣的分析有助于學生理解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的那些距離關系。等弄清楚這些關系之后再讓學生在杠桿尺上掛一個省力杠桿和一個費力杠桿。把全班同學的省力杠桿拿出來分析一下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再把全班同學掛的費力杠桿拿出來分析一下是不是費力杠桿。
最后總結科學概念。這一環節讓全班同學共同完成表格,相當于把每位同學自己掛的鉤碼平衡狀態的情況讓大家一起來記錄并分析,然后讓學生自己再體驗掛不同省力情況的鉤碼。這樣的操作時間上會比較節約,匯報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到同類型的情況,有助學生仔細分辨。嘗試的發現,第一個班是讓學生隨意掛一個平衡杠桿,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桿是屬于費力的還是省力的,這樣的教學有阻礙教學概念的混淆,難以達成教學目標。所以從第二個班起我改為讓學生先分析省力杠桿的情況和費力杠桿的情況,然后再來掛杠桿尺上的鉤碼。
本節課的課堂上我利用典型、生動且為學生熟悉的事實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進入猜想,要求他們不要盲目猜想,而應根據現有的知識或體會,進行有科學依據的猜想,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并自然地進入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巡視及時糾正學生操作上的錯誤,避免錯誤的數據誤導學生,使每一組都能順利完成實驗。課上能及時對學生作出客觀、科學、合理的評價,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探究的樂趣,收獲成功的喜悅。
這一節課的關鍵是對數據的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但實驗結論隱藏在數據中不易被發現,因而在教學中選擇適當的數據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尋找數據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地得出結論。
通過引導學生,讓學生積極思考,暢所欲言,產生各種的猜想和結論,激發更多的學生發言,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這個實驗中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猜想——設計實驗——實驗——數據分析——歸納整理等。每個環節教師只作適當的引導,而大部分讓學生自己思考、分析、發現、實踐、歸納。通過該節的學習,學生不但學會了知識,還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領會了科學研究的方法,激發了主動探究的意識,培養了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協作的精神。
實驗基本達到自己的預想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學生使用的器材都是實驗室提供的相同規格的鉤碼、杠桿,以至各小組的實驗數據十分類似。若實驗中杠桿由學生自己制作,用身邊的一些小物品作為阻力,實驗的數據不會類同就更有說服力,實驗的效果可能會更好,所以這一個探究實驗還有待完善。
另外,一下幾點在教學中應該注意:
1.杠桿這節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根據杠桿的五要素把生活中的杠桿模型和理想的理論模型結合起來,比如剪刀、夾菜的筷子、指甲剪等。
2.這節還有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畫支點和力臂,這里既牽扯到數學點到直線距離,有涉及到物理的力的作用點和力的示意圖,學生感到非常困難。
3.畫力臂并比較力臂大小是下面杠桿分類的基礎,一定要多練并讓學生過關。
眾所周知,簡單機械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出現在復雜的機械中,簡單機械的知識是理解復雜機械的基礎。
本節課張雯老師通過情境創設,引起了學生對學習杠桿的興趣,再通過分析生活中常見的簡單工具——撬棍,抽象出了杠桿的特征:支點、用力點、阻力點三要素缺一不可,使學生對杠桿有了初步的認識;最后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研究杠桿的規律,找到了杠桿的秘密:從杠桿的平衡條件出發,討論了杠桿可分為三種以及每種杠桿的特點。
整節課,張老師的基本功扎實,語言清晰流暢,教學機智靈活,激勵性語言多,實驗技能突出,現代教學技能應用熟練,突出教學多元化及輔助功能,多渠道多角度調動教學資源,合理運用一切有利條件,注重教學過渡與轉承,教學環節自然一體。
在《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在轉化,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探索精神。
我們知道,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前提,而情景創設則是前提的鋪墊,在這堂課中情景的創設很到位。
意事項,觀察指導,記錄數據等,保證學生實驗探索過程的順利進行,使學生在“做科學”中自覺,主動地叩開知識大門。張老師在實驗過程中始終與學生一道,參與整個實驗過程,指導學生怎樣成功的探索杠桿的平衡條件。
當然了,每一堂課都有其遺憾的地方,在張老師的這堂課中,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地方需進一步推敲。
一、張老師在實驗前展示了該實驗過程,就失去了讓學生探索的意義了,不是嗎?既然是探索,如果能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就更具有科學意義了。
二、板書沒有設計好。通常板書具有幫助孩子理清思路、歸納知識的作用,用好了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三、最后環節關于“費力杠桿省距離”的概念,因為涉及更多復雜的分析,而在這節課上無法進行,所以張老師只是提了一下,卻無法進一步展開教學,但是站在聽者的角度上,卻非常難理解,相反搞得云里霧里的.,甚至形成錯誤的理解,所以我認為,這個環節,有,不如沒有!
《杠桿的科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工具和機械單元第2課。在前一課,學生在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已經初步認識了什么是簡單機械。從本課開始,學生將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認識杠桿、輪軸、滑輪及斜面等幾類簡單機械。本課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杠桿,并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杠桿省力與費力的規律。杠桿現象對六年級學生來說是屢見不鮮的,但孩子很少對其中進行過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書籍或電視上對杠桿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這種理解并不清晰,他們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經驗而不是科學知識。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能在杠桿尺的實驗研究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做出自己的分析。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喜歡進行持續的科學探究活動,進行細致的觀察,并從中體驗和感受樂趣。
3.科學知識:認識杠桿這種簡單的機械,知道杠桿上有三個點:重點、支點和力點,能夠收集生活中應用杠桿的事例,說說杠桿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掌握杠桿上的三個點,找到杠桿的.支點。能通過實驗初步認識到杠桿是省力的還是不省力與它的三個點之間的距離有關。
教學難點:能初步根據三個點之間的距離區分出省力還是不省力的。
三.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科學的本質是探究,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要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我在教學中主要采用實驗法,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積極動手進行探究驗證實驗,親身經歷“提出問題——大膽猜測——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
四.教學過程。
本著以科學課標的精神指導科學教學的原則,遵循課標中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基本理念,運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學建議,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我對教材內容做了適當處理,將本課教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走近科學。
從生活中引入杠桿,把它與今天的課堂對接起來,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進入學習狀態。通過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如怎么打開鐵盒,怎么移動石頭,怎么去拔釘在木板上的釘子等等,指導學生認識什么是杠桿。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在設計這一環節的教學時,我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學科學,讓探究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在學生探究中,教師有扶有放,在教學活動上講解與指導相結合..在學生分組實驗之前,老師先和一名同學合作完成實驗,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看清實驗步驟,明白實驗的注意點。在師生合作完成示范實驗之后,引領學生小組合作經歷這么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多次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初步結論、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孩子身心充分解放的過程,一個每個孩子都充分參與活動的過程,一個師生共同探索、相互合作的過程,一個孩子思維異?;钴S后的頓悟的過程,一個學生經歷多次的驗證后的科學實證思想的洗禮的過程。孩子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如何針對問題尋找實驗,感受結論與定論的發展關系,理解驗證在科學實驗中的重要性,理解科學是可以反復驗證的??茖W需要實證,引導學生作實證研究,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種科學方法的訓練,更是對兒童在做科學的過程中一種不可或缺的科學實證思想的滲透和培養。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著真金不怕火燒,真理不怕驗證。這些對學生的科學素養發展來說無疑是十分有益的。同時,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在本課中得到很好的體現?,F實中很多孩子不習慣于實驗后的驗證活動,或者驗證活動十分馬虎。因此,讓孩子理解驗證活動的重要性是本課一大特色,強烈滲透著科學實證思想。
第三部分,回歸生活。
由填充表格到實驗驗證,巧妙地讓學生經歷了桿秤產生的過程,幫助他們加深了科學概念的理解,使知識更具結構化。
一、教學目標:
1、在杠桿尺的探究活動中,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2、明確支點離重點越近,杠桿越省力;反之費力。認識日常生活中幾種省力和費力的杠桿。
3、激發對生活中杠桿應用現象的探究興趣。
二、教學重點:
通過對杠桿尺的探究,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三、教學難點:
明確省力和費力杠桿的科學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應用。
四、材料準備:
教師:演示ppt、長鐵棒、體操棒、木塊、老虎鉗、火鉗、杠桿尺、鉤碼等。
學生:杠桿尺、鉤碼、記錄表(按四人組配備)。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課:回顧杠桿三要素。
1、趣味游戲——撬“重物”,讓學生實際體會杠桿的作用。
2、利用演示ppt,復習杠桿構成的'三要素:支點、重點、力點。
3、提出本課研究主題,板書課題。
(二)、主題探究:利用杠桿尺,了解其省力和費力的科學原理。
1.通過實物并結合演示ppt,認識杠桿尺的構造及其原理。
2.布置研究任務1:探究使杠桿尺平衡的鉤碼掛法,并做好記錄。
3.學生以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始約10分鐘的獨立探究活動。
4.第一次匯報:展示力點鉤碼數大于重點鉤碼數和力點鉤碼數小于重點鉤碼數的兩張記錄表,比較其鉤碼數量的多少,明確后者比較省力。
5.布置研究任務2:將省力的記錄表挑選出來,用筆畫出重點到支點、力點到支點的線段。
6.第二次匯報:展示三張省力的記錄表,比較所畫的線段,思考其共同特點。
7.結論一: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比力點到支點的距離近,杠桿就省力。
8.第三次匯報:展示二張費力的記錄表,用筆畫出重點到支點、力點到支點的線段,比較所畫的線段,思考其共同特點。
9.結論二: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比力點到支點的距離遠,杠桿就費力。
(三)、實踐深化:理解杠桿在生活中的合理應用。
1.趣味游戲——“以弱勝強”,通過對支點位置的控制,強化學生對上述結論的理解。
2.實踐體驗——用老虎鉗鉗斷鐵絲,利用ppt圖片分析其省力原理。
3.演示分析——“小小秤砣壓千斤”,利用ppt圖片分析其省力原理。
4.實踐體驗——用火鉗鉗起鐵塊,利用ppt圖片分析其費力原理。
5.小結:杠桿工具的省力或費力,與其用途有密切關系。
今天聽了錢老師上的六年級科學《杠桿的科學》這一課,產生了以下想法:
一、教學內容創新,教學設計新穎。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一堂基于小學科學六上《杠桿》的課后延續探究課。這節課由內容雖然簡單,但是經過錢老師的精心設計,設置了3個挑戰項目,教學內容層層深入,步步為營,激發了學生的探究,創設了濃厚的課堂氛圍。
二、突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了解科學發展的歷史。
1、在學習的方法上看,錢老師在學生研究杠桿的平衡時,大膽放手,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親身經歷了探究的過程,不僅體現了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且培養并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2、從時間的分配上看,對實驗的猜測和討論5分鐘,驗證猜測3分鐘,挑戰第2關10分鐘,本課交給學生探究的時間長達18分鐘,教師在這堂課中僅僅起到了一個主導者的作用,她是學生學習科學的引領者、有結構材料的提供者和學習的伙伴和幫助者。
三、教法得當,學法扎實。
教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的過程,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促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又要適時點撥、引導、講授,為學生順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幫助。
本堂課教師的著重點落在如何教給學生研究的方法,而不是告訴學生一些簡單淺顯的知識。所以,錢老師引導學生在這節課中經歷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猜想——實驗——數據——規律——驗證五個環節。通過該節的學習,學生不但學會了知識,還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領會了科學研究的方法,激發了主動探究的意識,培養了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協作的精神。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在設計這一環節的教學時,我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學科學,讓探究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在學生探究中,教師有扶有放,在教學活動上講解與指導相結合。.在學生分組實驗之前,老師先和一名同學合作完成實驗,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看清實驗步驟,明白實驗的注意點。在師生合作完成示范實驗之后,引領學生小組合作經歷這么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多次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初步結論、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孩子身心充分解放的過程,一個每個孩子都充分參與活動的過程,一個師生共同探索、相互合作的過程,一個孩子思維異?;钴S后的頓悟的過程,一個學生經歷多次的驗證后的科學實證思想的洗禮的過程。孩子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如何針對問題尋找實驗,感受結論與定論的發展關系,理解驗證在科學實驗中的重要性,理解科學是可以反復驗證的??茖W需要實證,引導學生作實證研究,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種科學方法的訓練,更是對兒童在做科學的過程中一種不可或缺的科學實證思想的滲透和培養。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著真金不怕火燒,真理不怕驗證。這些對學生的科學素養發展來說無疑是十分有益的。同時,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在本課中得到很好的體現?,F實中很多孩子不習慣于實驗后的驗證活動,或者驗證活動十分馬虎。因此,讓孩子理解驗證活動的重要性是本課一大特色,強烈滲透著科學實證思想。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8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