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是一種良好的學習資源,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和經驗。下面是一些優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和參考。
2009年12月7日—1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自此,“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等,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近兩年來,低碳,已經傳向世界,傳遍各地,“低碳經濟”已然成為全球各國最大的共同話題。
“低碳經濟”是最近國際社會應對人類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新概念。隨著溫室效應的日益嚴重,全球氣候的不穩定變化不斷凸顯,各國的經濟停滯不前,甚至衰退,“低碳經濟”一詞更是漸漸深入人心。發展低碳經濟作為協調社會經濟發展、保障能源安全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途徑,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同。發展低碳經濟實質上就是對當代社會經濟發展進行一場深刻的能源經濟、能源技術和消費行為的低碳革命,是構建一種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限度的現代社會經濟發展模式與消費方式。它作為全球經濟繼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統變革,也被視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的新動力源泉。
從一定意義上說,發展低碳經濟,對低碳經濟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就是探索我國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問題,就是破解能源資源和溫室氣體排放約束的世紀性難題。低碳經濟是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是綠色經濟發展的理想模式。發展低碳經濟無疑是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巨大挑戰,也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進綠色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從近期看,發展低碳經濟,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低碳能源和低碳技術,不僅是建設兩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轉變發展方式,確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本途徑。從長遠看,發展低碳經濟更是著眼全球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我國現代化發展目標的重大戰略任務。
總之,發展低碳經濟,對我國的發展和未來,對世界的發展和未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面臨諸多問題,諸多優勢。發展低碳經濟更是既有挑戰,也有機遇。
一方面,發展低碳經濟對我國現有發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戰。首先,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是我國向低碳發展模式轉變的一個長期制約因素;其次,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之中,為了改善和提高13億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我們正在開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排放”肯定會有所增加;最后,總體技術水平落后是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嚴重阻礙,我國目前能源生產和利用、工業生產等領域技術水平落后,技術開發能力和關鍵設備制造能力差,產業體系薄弱,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還要持續增長。發展低碳經濟,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將使我國面臨開創新型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挑戰。
另一方面,發展低碳經濟也為我國實現經濟方式的根本轉變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走低碳發展道路,是國內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突破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和環境瓶頸性約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有利于順應世界經濟社會變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機制和制度保障體系;有利于推動我國產業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打造我國未來的國際核心競爭力;有利于推進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樹立我國對全球環境事務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的良好形象。
是以節能降耗為抓手,推進低碳消費。繼續制定全國及地區節能降耗約束性指標,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大力推進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倡導低碳消費,著力構建低碳型社會。三是發展清潔能源,構建低碳能源供應體系。著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著力提高優質能源在國家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引導和鼓勵農村居民發展戶用沼氣,為大中型生物質發電工程提供穩定可靠的燃料保障。四是加大科技投入,促進低碳技術創新。把先進低碳技術作為提升國家技術競爭力的核心內容,列入國家和地區科技發展規劃,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科學研究。
發展低碳經濟,也離不開各企業的支持配合。發展低碳經濟,需要企業認清方向自覺跟進,大力發展應用低碳技術,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集體行動”。只有更多企業改變目前的被動狀態,自覺跟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步伐時,中國向低碳經濟轉換才有現實的基礎和未來的希望。
發展低碳經濟,民眾是主力軍。施泰納說過:“在二氧化碳的減排的過程中,普通民眾擁有改變未來的力量?!钡吞忌畈⒉贿b遠,很多是可以從現在開始、一步一步做的,并不是一定要等到未來。例如,我們可以少開車、多坐公交車等,這些簡簡單單、點點滴滴的改進,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現。發展低碳經濟,不會對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太大改變,更不用我們做出什么大的犧牲,它只需我們采用氣候友好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讓我們去實踐一個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方式,具體到我們平時的生活,就是要盡量坐公交車、換節能燈等,這樣能在保證較高生活水平的情況下,減少能源的消費和碳的排放。也就是說,我們要注意消費行為,盡量較少地消費能源、較少地排放二氧化碳,并把它看成一種社會公德來提倡。低碳生活,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電、節油、節氣,從點滴做起。發展低碳經濟,公眾力量不可低估,中國作為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任何一個數字乘以13億,都會是不可估量的。只要每一個人都能夠注意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開始低碳生活,“低碳經濟”就離我們不遠,美好的生態環境便是指日可待。
相信,在世界各國的努力合作下,在各企業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民的積極配合下,低碳經濟必將繁榮發展,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美麗,未來也將因低碳而更加長遠美好。
低碳生活是一種非常環保、文明的生活方式。節水、節電、節油、節氣,可以幫助我們將低碳生活變為現實?,F在我們國家對全世界公開承諾減排指標,決定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時代已經如約而至,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暗吞肌本驮谖覀兩磉?。夏天,我們在家用空調時,不要長時間開著,用了幾個小時后,就關掉,再開電風扇。這樣就能省50%的電;在冰箱內放食物時,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用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更節電;用微波爐加工食品時,最好在食品上加層無毒塑料膜或蓋上蓋子,這樣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發,食品味道好又省電;開車時盡量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檔位,避免低檔跑高速,定期更換機油,輪胎氣壓要適當和少開空調。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盤、軟盤、光盤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平時我們勤動手動腦,也可以實現“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儲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頭瓶、酸奶瓶制作一盞漂亮的臺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另外,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你看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翱傊?,低碳生活,既是保護環境,也是拯救自己?!蹦敲磳τ谖覀冃W生來說,還有其它降耗低碳的好方法嗎?來看看我的建議吧。紙張的雙面使用,節約用紙;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飯盒;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減少糧食的浪費;隨手關燈,隨手關好水龍頭。使用手帕,少用紙巾……我們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來愛護,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是一名中學生,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低碳?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時所消耗的能源的減少,從而減低碳消耗,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減少,我們應積極提倡“低碳生活”,從節電、節油、節氣,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也就是說,低碳生活就是更低能量、更低消耗的生活方式,還原其淳樸的進行人與自然的交流。低碳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碳足跡”是一個最新名詞,它標志著一個人的“碳耗用量”?!疤肌焙挠玫迷蕉?,導致地球變暖的兇手——二氧化碳也制造的多。也就是說“碳足跡”指一個人的能源意識和行為對自然界產生的影響。我的低碳小竅門是:大自然是我們改不了的,但我們能稍稍改改自己的習慣。我們在用電腦的時候,如果長時間不用,那么這時就可以把電腦設為待機狀態,不用的室友就拔下插頭。不僅如此,如果短時間內不用電腦,其用電腦的睡眠模式最好,能耗可下降50%以下。此外不用音響時最好關掉,顯示器的亮度也可以調低。目前每戶城市家庭的家電平均待機能耗相當于使用一張15瓦的長明燈,因電器關機沒拔插頭,全國每年待機浪費的電量。不僅如此,生活中不用一次性筷子,帶環保購物袋,少乘坐電梯,都是減少碳排放量的好途徑,這只需要我們稍稍改一下習慣。衣食住行都很重要,做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上學肯定要“行”。城市中有很多“本本族”,這些人都考出了駕照卻沒有買車,他們看見汽車尾氣能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更堅定了他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決心,再說青島的地鐵也快完工了??茖W說明:每消耗一公升汽油會產生2.7千克的二氧化碳,擁有私家車無疑是過著一種高碳生活,如果實在需要以車代步,不妨通過及時更換空氣濾清器、保持合適胎壓、及時熄火等用車習慣來“低碳”,這樣每輛車每年可減少油耗約180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400千克。
綜上所述,低碳生活小竅門其實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綠色生活”是將環境保護與人們的日常衣食住的生活,融入一體的新文明、新風尚的生活。
綠色生活作為一種現代生活方式,包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梢詫⒕G色生活概括為五個方面:
2、綠色消費、環保選購:綠色生活還倡導人們選購環保節能產品,比如節能日光燈,選購小排量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這個離我們學生還比較遠了。
3、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充分利用資源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一紙多用,雙面打印,一水多用。
4、分類回收、循環再生:對于廢舊電池類的回收不僅能避免對環境的污染而且還能回收貴重金屬,也不知大家有沒有什么方法處理這些,我是沒有辦法,只有少用,并且保留著,不讓他進入環境。
不定不要忘記);愛護花草,愛護樹木,少用化學藥劑,使用無磷洗衣粉,不亂挖發菜、甘草、冬蟲夏草;還可以報名參加植樹,現在我們還不太習慣為環保捐款,不然的話還可以為環保捐點錢。一句話,有利環境的事情多做,不利環境的事不做,同時多多向家人、親屬、朋友宣傳環保知識和環保觀念。綠色生活還要求人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一種安全健康、無公害、無污染的生活;是人類通過自身包括生活舉止在內的所有實際行動,來實踐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它的最終目的則是要使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天然節奏和自然循環相一致。因此,綠色生活是新世紀的時尚,它體現著一個人的文明與素養。同時綠色生活也是一種生活態度?,F在,綠色生活也不并不僅僅是一種定義,它已經在都市中衍生出一個個族群,成為綠色生活的忠實擁躉——比如樂活一族,比如綠領。3什么是綠色消費?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請分別從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方面談談如何進行綠色消費。
樂活一族的消費觀應該成為我們大學生的學習對象,樂活,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愛自己(自愛)、愛家人、愛地球的生活方式,不僅僅是注重自身生活的環保,而且支持地球的環保,樂活族追求的是節能、環保和高科技型的綠色生活方式。綠色消費作為一種健康科學地消費方式,包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一、衣1.少買不必要的衣服(夠穿就好了);3.減少衣服干洗的次數或者不干洗,因為有化學溶劑,如過氯乙烯對身體有害;4.將不需要的衣物送至回收機構(我們這邊好象沒有,不過有時我們可能捐助給貧困地區的學生的,這個我們學校有這樣的活動;5.穿天然材質棉麻衣物,比如印度棉、純棉或者麻質,衣服不必有過多的色彩,只穿著無輻射、無污染的天然面料,如一套純棉的運動裝,休閑又舒適,尤其是貼身的衣物如內褲、內衣、每天洗臉的毛巾,更要選擇天然面料制成的,不做過多的挑染(對于有些人太講究了,不過大家能做就做吧)。
二、食:需要嚴肅地對待自己的飲食,平衡的美食必不可少。
1.注意吃什么、如何吃。不吃野生動物,盡量選擇有機食品和健康食品食用,避免高鹽、高油、高糖。
2.如果實在無法每天定點吃飯(生活要有規律),至少應該給自己一個喝上一小杯茶或咖啡調節緊張作息的時間。3.購買當季蔬菜水果,可避免攝入過多的農藥和化肥,購買本地食物,降低食物運送耗費的燃料和多余包裝。4.出外就餐自帶筷子、杯子、碗(這個我也在嘗試,不過我幾乎也是不在外吃東西的,也就是一兩種儀器讓我做不到環保,就是奶荼和清樸涼)。
5.減少糧食浪費。6.減少畜產品浪費,作個parttime素食者,可減輕地球生產食物的負擔。7.飲酒適量,減少吸煙。
8.保持飲食均衡、多樣、吃七分飽。
三、住,合理使用空調(能不開空調就不開,要開的話熱天也不應該低于26度,冷天也不應該超過20度,這似乎是國家對公務員的要求吧,但肯定適合于大眾),使用電風扇,合理采暖,用自然提煉或生物分解的清潔劑。水槽下放水桶,回收廢水做家務清潔。盡量開窗,減少使用冷氣。拒絕浪費能源,換較小、通風采光好的房子;選擇無污染的家居環境,周圍環境良好的樓盤是首選;采用無污染的原木家具。
居住需要慢空間。居室中的“慢”,是一種悠閑的感覺。當你用素雅的色調取代喧鬧的裝飾,當你換上純棉質地的床品,當你在客廳角落里放上青蔥翠綠的植物,當你將香薰精油帶進浴室??打造一個“樂活”時尚空間,就這么簡單。
五、用1.用布袋取代塑料袋。2.減少一次性筷子使用。3.盡量少用電梯。4.使用冰箱注意節能。5.合理使用電腦、打印機。6.合理使用電視機。7.適時將電器斷電。8.合理用水。9.用太陽能燒水。10.采用節能方式做飯。
11.合理利用紙張。
六、其他。1.減少使用過度包裝物。2.合理回收城市生活垃圾。3.夜間及時熄滅戶外景觀燈。4.在農村推廣沼氣。5.積極參加全民植樹。
七、學習:1.節約電能,可以不開燈的情況下盡量不開燈,也要注意關閉那些不必要開的燈,盡量到人多的環境自習,2.堅持自然溫和的輕慢運動,喜歡瑜伽多過喜歡拳擊。3.常常在電腦不用時關閉電源,深知這比讓“電腦待機”更節約電源。
4.書籍的循環使用不僅可以省錢還可以減少污染。在使用書本時,一定要注意愛惜,今后就可以和你的親朋好友及學弟學妹們分享了(這個很重要,經前我沒想過,不過以后我就不會再交書費了);5.時常整理舊物品,會發現許多物品可以循環再利用。例如不斷循環利用空白紙張及舊書夾,將使用過一面的紙張反過來可以重新裝訂成便簽本。6.自備餐具來用餐:
免紙張的浪費。9.多用郵件少用紙:無論何時,只要可能的情況下,選擇用郵件傳送文件來代替打印可以降低用紙量。必須選擇紙張打印的情況下,應先使用打印預覽功能來檢驗布局和格式,而不要在沒檢查之前就忙著打印,這樣無形中就降低了打印紙的使用量。(目前在中國一些大中型城市,已經有部分學生開始通過郵件形式來給老師交作業了,這也是我國提高環保教育的一大措施。)。
5你認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生態文化素質?請結合你的專業談談什么樣的環保課題設置更有益于培養大學生的生態文化素質。節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以樂活族的標準要求自己,將節約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可以更應該引導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也就是在做好自己份內工作的同時,承擔起節約可以節約的事物的責任并永不言棄,而在這初期不可避免地會有很多障礙,比如自身的思想原因,和外界的壓力,這就需要加強自身的心理素質,而這一切也是從日常生活中積累得到的,所以我們可以在僅憑心理素質不足以做自己應該做的事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以良好的心態來面對它:也就是把這當做是對自己的鍛煉,這個一般大學生都是可以做到的!而在節約路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樹立自己的節約信念,我的是:不影響他人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有時應該別人暫時不理解除外);充分利用自然光,而且必須知道日光燈是視力每一殺手,自然光當然要溫和多了,所以應盡量接近自然光);敢想敢做,不必在乎別人異樣的目光(因為我們問心無愧,而且在意別人的想法本來就是一個的一種怯懦,應該摒棄),發現或者知道了浪費現象就敢于想辦法節約,敢于去做。在實際行動方面則應該做到:節約每一滴水、使用無磷洗衣粉、減少水污染;,環保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以行動來保護我們所處的環境:以公交族和自行車族為榮、推動政府的公交發展戰略,以最少的車運送最多的人,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少用空調,夏日空調不低于26度,使用節能燈,可以節省75%的能源消耗。盡量少用一次性制品,節約地球資源,同時減少垃圾的生產量,垃圾分類投放,只穿著無輻射、無污染的天然面料,如一套純棉的運動裝,休閑又舒適,尤其是貼身的衣物如內褲、內衣、每天洗臉的毛巾,更要選擇天然面料制成的。在21世紀,一個人的環境意識意味著這個人的文明與教養,就像環境質量標志著一個民族的尊嚴與力量,我們當代大學生應該走在前面,同時我們應該做到:
追求品位生活,但是少些附庸風雅和裝腔作勢;把握時代潮流,但不要成為時尚陰謀的犧牲品;接近自然,但不要遠離社會離群索居;過自由個性化的生活,但不要變成游手好閑、憤世忌俗的異類;享樂人生,也對那些比我們不幸的人心存同情和救助心;在品位生活的同時,還不忘走出去看看廣闊的世界;熱愛大自然、追求健康;追求這樣的生活方式——愛自己、愛家人、愛地球的生活方式,像樂活族人一樣透過樂觀健康的綠色生活,倡導如下精神:dogood親近自然,注重環保;feelgood關愛社會,分享樂活;lookgood身心健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中國人的美德,當我們自己有困難的時候,也渴望得到別人的幫助,但必須你先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愛,要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我是一個農村人,雖然我家不富裕,但我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舟曲親人,不要孤單,不要落淚,你的親人一13億。汶川玉樹能站起來,你也能站起來,逝者安息,生者堅強。讓我們重新綻放生命之花。
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讓全國人民的心一起跳動。災難中的土地,我們為你牽腸掛肚徹夜難寐;災難中的同胞,我們為你神情悲慟雙目噙淚。你們逝去的親人,就是我們的親人,我們雙手合十愿他們安息;你們遭遇的不幸,就是我們的不幸,我們伸出雙手,與你們緊緊攙扶。沒有什么比親人的擁抱更能給不幸的人們以心靈的撫慰,沒有什么比親人的撫慰更能給不幸的人們以振作的力量。讓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靈,我們的援濟,我們的祝福,與災區人民靠得更近些吧。
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玉樹發生7.1級強震。截至4月20日17時,已造成2064人遇難,失蹤175人,受傷12135人,其中重傷1434人。
天地慟哭,山河嗚咽。玉樹國殤,華夏同悲。
4月21日,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以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青海玉樹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
哀哉痛哉,親人罹難。守望相助,八方支援。
大難興邦。顯然,這是一種在汶川地震廢墟上成長起來的社會力量,這是前一次深重的國殤給一個民族帶來的進步。
這次行動無需任何呼吁。救援人員堅守“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與死神爭分奪秒,竭力救助每一個被壓在廢墟下的同胞;志愿者組織已經迅速有效地動員和組織起來,幾乎與政府同時行動;從救援到哀悼,對生命的尊重正在成為政府和公民的自覺行為。
情系玉樹,大愛無疆。我們和他們一起落淚,一起悲痛,也一起在悲傷中編織著對明天的希望。今天晚8時,山西新聞網新聞中心記者、編輯點燃蠟燭,向著玉樹的方向,為2064名罹難同胞默哀,合掌、祈禱,我們心在一起。
今夜,請為玉樹燃一縷燭光!讓我們在3分鐘的默哀中為那些還在廢墟中的兄弟姐妹祈福。
東莞經過20多年的改革發展,總體上實現了由農村向城市的轉變。今后如何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現在東莞市面臨的現實問題。本文從分析東莞市的發展模式人手,對東莞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在借鑒我國其他地區發展模式及相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東莞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東莞經濟的發展模式(簡稱“東莞模式”)及其特點和成就。
1“東莞模式”的概念。
“東莞模式”是對東莞經濟發展道路的一種概括,主要指東莞充分發揮人緣、地緣、政策優勢,以加工貿易為突破口,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迅速實現農村工業化、產業現代化、經濟國際化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是一種三贏模式,它不僅使東莞贏得了在國際經濟中的一席之地,而且使國際資本尋找到了一個低風險、高回報、較穩定的投資場所,同時,更為重要的,這是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的成功嘗試。
2“東莞模式”的特點。
第一,臺商高度集中,在一個三百多萬人口的城市里,有三千多家臺商企業。
第二,傳統勞力密集產業逐步被資訊科技產業所替代,高科技成分不斷提升。
第三,臺灣接單,大陸生產,產品全部出口的經營方式,提升了臺灣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使東莞成為大陸的出口重鎮。
第四,地方當局主動為臺商排憂解難,而臺商也積極回饋當地社會,形成臺商與地方的良性互動。
第五,臺商以東莞為家,把家眷也帶到東莞來落戶。
3“東莞模式”取得的成就。
改革開放30年多年,東莞從一個傳統農業縣發展成一個知名的工業制造重鎮,東莞模式獲得了巨大成功。其核心要素是外向型經濟主導、區外勞動力支撐、合作共贏的營商文化、務實有效的政府管理和發展創新的主動力。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的向前推進,東莞的城市化水平也不斷躍上新的臺階,社會各個方面均獲得了快速發展。隨著“村改居”工作的深入,東莞真正以農業為生的傳統農民已寥寥無幾。東莞的文化設施建設和群眾文化也獲得了快速發展。近幾年來東莞還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典范品牌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廣東省教育強市、廣東省綜合競爭力第一名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等。
改革開放以來,東莞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30年來,東莞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自20xx年金融危機以來,東莞進入了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時期。面對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沖擊,東莞市政府提出加快經濟社會雙轉型,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強管理、惠民生,初步遏制了經濟下滑的勢頭,經濟在逆境中實現了新的發展。20xx年預計全市生產總值376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3%,人均生產總值56500元,增長10%。以來雖然世界經濟有所復蘇,外部需求有所上升,但應該看到國際金融危機對東莞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從東莞目前來看,經濟外部需求依然疲弱,出口訂單仍以短單、小單為主,實現出口復蘇仍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預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246億元,比上年增長10.3%,人均生產總值66344元,增長14.6%。工業生產和出口均超過危機前的水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13億元,增長19%;進出口總額1213億美元,增長28.8%,其中出口696億美元,增長26.1%。從今年年初開始,東莞又出現了用工緊缺的情況,加之企業成本增加、貿易摩擦、利潤較低等問題凸顯,企業經營仍面臨較多的困難。外商投資出現下降的趨勢,民間投資未有效釋放,反映出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還未恢復,經濟整體態勢仍將面臨一段調整時期。
1發展方式粗放。
眾所周知,東莞模式主要是靠資本、土地、勞動力等傳統要素投入來實現經濟增長的。在這三大要素中,除了資本外,土地、勞動力供給條件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與粗放式發展方式相伴隨的是高排放、高污染。東莞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付出了極高的環境代價。相關資料表明,東莞的環境承受力也接近了極限。
2資源制約明顯。
受國內、國際市場供應的影響以及重工業化的加速,東莞資源、環境雙約束和經濟增長矛盾不斷加劇,近年幾番遭遇的“油荒”無不向東莞地區拉響了能源警報。
3對外來資本和國外市場的依賴程度過高。
“三來一補”的主要特征是“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其優點是可以克服技術、管理和資金的不足迅速發展起來,缺點就是弱化了本地競爭力。一方面,研發、銷售在外,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和自己的銷售渠道,也沒有自己的品牌,只能賺取廉價的加工費,附加值較低,產業體系落后;另一方面,這一模式導致本地經濟對外依存度高,經濟受外部形勢影響較大,存在較大的風險。
4特殊的人口構成制約了經濟社會轉型。
東莞模式造成的'東莞人口構成主要面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戶籍人口與“流動人口”比例嚴重倒掛。東莞的產業大軍主要由非戶籍的外來人口構成,這個龐大的群體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游移性,對東莞的歸屬感和文化認同感十分有限。隨著時間的推移,相當一部分人會選擇離開,這勢必會影響產業的穩定性。東莞人口構成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東莞低端產業所吸引的人口主要是文化程度較低的務工者,統計資料顯示,在東莞的就業人口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69.4%??傮w文化程度偏低的人口構成,極大地制約了東莞經濟社會轉型和城市升級。
1產業調整。
從存量調整方面看,對傳統產業,要用現代技術改造實現升級換代,要大力發展品牌經濟,并果斷淘汰少量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甚至完全只能靠違規排放才能生存的企業。產業增量調整方面,要從“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把重點放在大項目引進上,并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建立起東莞的現代產業體系。
2堅持科學的經濟發展觀,緩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
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緩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加強區內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方面的協調,對涉及和影響整個區域的生態與環境問題,應當通過一個跨行政區劃的組織和與之相對應的基金及機制來加以協調解決。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形成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和生態環保型的產業產品結構,使資源能源消耗明顯降低,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到,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科技創新水平明顯提高,對經濟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明顯增強;產業布局更加協調,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間格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達到全國先進水平,人口結構明顯優化,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產業整體競爭力領先珠三角,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對于改善東莞經濟的依存度,有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加快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步伐;第二,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服務貿易出口水平;第三,加強技術創新,創立國際品牌,提升產品競爭力;第四,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拓展內需;第五,加強營銷,實施品牌戰略;第六,建立完善的外貿指標體系。
4協調人口的發展。
把游民變移民。要立足東莞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需要,調整戶籍政策,吸引一部分有意在東莞長期工作生活、素質較高的人口群體入戶東莞,協調戶籍人口和非戶籍人口的比例。
5走智慧發展的道路。
智慧經濟是近年來新興的經濟產業,由互聯網和物聯網相結合從而使得實體經濟可以借助虛擬經濟的翅膀再次騰飛。金融危機中東莞表現令人欣喜,而今后東莞經濟轉型升級要走向何方關系到東莞未來30年能否繼續引領中國的經濟發展。東莞有很好的實體經濟基礎,如果能夠在智慧經濟發展上搶占先機,就可以抓住世界經濟發展的最新趨勢,從而實現成功轉型。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發展低碳經濟,需要實施以下政策和措施。
一、推行低碳生產,實行可持續的生產模式。
低碳生產是一種可持續的生產模式,要實現低碳生產,就必須實行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循環經濟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我國在電力、鋼鐵、化工和輕工等許多行業,已開展了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工作。
推行低碳生產,需要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完善發展循環經濟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和實行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經濟政策;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體系;推進重點行業、產業園區和省市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等。
二是要按照低投入、低消耗、高產出、高效率、低排放、可循環和可持續的原則發展低碳產業,改造傳統產業,把節能、節水、節地與削減污染物總量有機結合起來,實行統籌規劃、同步實施。
三是要發展清潔能源,推動能源結構的低碳化。提升新能源在國家能源戰略中的地位,做好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質能、氫能等,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在采用最安全最先進技術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核電等。
四是要加大科技投入,促進低碳技術創新。把可再生能源、先進核能、碳捕集和封存等先進低碳技術作為提升國家技術競爭力的核心內容,列入國家和地區科技發展規劃;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科學、戰略與政策的研究。
二、提倡低碳消費,實行可持續的消費模式。
大力宣傳低碳消費理念,引導城鄉居民轉變消費觀念,以節能降耗為抓手,推進低碳消費,著力構建低碳型社會。
低碳消費應當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做起。有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如果大家都這么做,意義卻非常重大。
三、控制高碳產業發展速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我國的環境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產業結構不合理造成的。鋼鐵、有色、建材、化工、電力和輕工等行業的高速過熱發展,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我們要努力解決這些行業造成的污染。
另外,在調整經濟結構過程中,要對我國現行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作出必要調整,限制高碳產品的出口,努力擴大低碳產品出口。
四、大力開展國際合作,引進低碳技術。
國際上已經有許多成熟的低碳技術,我們在努力發展和應用自己的低碳技術的同時,要大力從國外引進這些先進技術。
低碳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新探索,也是一個長期努力和實踐的過程。中國的低碳經濟轉型將有助于提高我國長期能源安全,有助于緩解當前和未來能源體系下的國內國際環境問題,而且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一脈相承的。
研究表明,簡單規則的建筑物在地震中最不容易發生破壞。因此,無論在建筑平面還是立面上,均應力求質量、剛度均勻、對稱分布,避免剛度突變或開設過大洞口。建筑平面上宜規則、簡潔,使房屋質量中心與剛度中心盡可能一致,保證在地震作用下不發生較大的扭轉效應。立面上應盡量降低房屋中心,避免頭重腳輕。突出屋面部分不宜過高,避免發生鞭梢效應。
2.2嚴格控制總層數及總高度。
砌體結構中樓板重量近乎占到房屋總重量的一半,房屋總高度一定的情況下,多一層樓板意味著增加半層樓的地震作用。歷次震害結果顯示,砌體結構房屋層數越多,高度越高,地震中破壞程度越大,因此,有必要對砌體房屋總層數及總高度進行嚴格控制。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中7.1.2條規定了我國在不同砌體材料、不同抗震烈度下的總高度和層數限值。同時,橫墻較少的多層砌體房屋,總高度應比規定降低3m,層數相應減少1層;各層橫墻很少的多層砌體房屋,還應再較少一層。
2.3合理布置樓梯間。
樓梯間作為人員疏散通道,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大量人員集中,如果在地震時破壞,極有可能造成傷亡,也使救援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建筑物的四角是保證結構整體性的重要部位,地震時水平兩個方向地震作用通過墻體傳遞,在角部形成合力,造成應力集中,故不宜在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設置樓梯間。
2.4合理設置伸縮縫。
砌體材料與鋼筋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不同,墻體和屋蓋的剛度不同,當溫度變化時,砌體墻體與鋼筋混凝土屋蓋將產生不同的變形。由于墻體變形受屋蓋變形的制約,墻體中會產生溫度應力,一定程度下會生成斜裂縫和水平裂縫。
為防止砌體由溫差和墻體干縮引起的裂縫,可在產生裂縫可能性較大的.地方設置伸縮縫,如房屋平面轉折處、體型變化處及錯層處等。此外,在屋蓋上設置保溫、隔熱層,或在屋面與墻體相接觸的部位設置滑動層,也可有效防止溫度裂縫。
2.5重視構造柱與圈梁的設置。
在多層砌體房屋中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能約束墻體變形,提高砌體抗剪強度,更重要的作用是增強墻體之間的連接,增強結構的整體性,提高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防止房屋在大震時的突然倒塌。
構造柱須與各層縱橫墻的圈梁或現澆樓板連接,才能發揮約束作用。構造柱的設置部位因地震烈度、房屋高度的不同而異,具體可見《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7.3.1條的規定。
圈梁也是多層砌體房屋中重要的抗震構造措施,圈梁的設置可以防止因地基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對結構的不利影響。圈梁與構造柱相結合,對各層構造柱起到支撐點的作用,共同作為多層砌塊房屋的約束邊緣構件,限制開裂后砌體裂縫的延伸和砌體的錯位,使磚墻有較大的延性和變形能力,繼續吸收地震能量,避免墻體倒塌。
2.6采用隔震結構。
砌體結構中采用隔震措施可以有效抗震,即在建筑物上部結構與基礎之間設置隔震層,延長整個結構體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減小傳到上部結構的地震作用。從抗震性和經濟性考慮,建在高烈度區的建筑更適合采用隔震結構。
結論。
砌體結構是我國歷史較長、應用普遍的結構形式,并且必將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廣泛使用。由于砌體材料的抗拉和抗剪強度都很低,抗震性能較差,在抵御側向水平地震作用時,在變形極小的情況就會開裂,進而倒塌,造成巨大損失。加強砌體結構的抗震設計,對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期間中美兩國就削減義務進行了全面爭辯,其實爭奪的是的碳排放權的分配。最終達成的《哥本哈根協議》并未明確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為此國際間的碳匯市場的前景撲朔迷離,各國必將關注進入國際碳匯市場的基礎――采用降低碳排放的替代技術。本文從國際和國內探討了碳排放與環境服務付費的內在機制,為進一步開展國內并加入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低碳經濟環境服務市場碳關稅。
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溫室氣體帶來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作為溫室氣體的一種,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被隔離或采用技術手段消減,因此,國際上溫室氣體排放削減的重要途徑是把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與大氣中二氧化碳削減相關聯。低碳經濟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一、發展低碳經濟的國際背景。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的《京都議定書》是歷史上第一個給成員國分配了強制性減排指標的國際法律文件,而《哥本哈根協議》對成員國的的減排并不具備法律約束力,只是為各國下一步開展全球氣候變化談判提供了起點。中美作為世界的焦點,雙方的立場、態度將對未來國際溫室氣體減排框架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美國目前參與國際氣候變化公約的可能性不會很大。一方面由于美國國內對削減碳排放的量化指標不但要求從技術上明確其效果、還要從經濟上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據美國1997年的《伯德-哈格爾決議》,美國不應當簽署沒有明確各參與國相應責任的氣候協議,并且要求行政部門對任何氣候政策都要提供經濟合理性分析,以確保未來的收益高于現期費用。因此,多數美國人認為現在還沒必要采取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另一方面,即使美國參與了國際性氣候變化公約,對于溫室氣體排放的交易也面臨兩難選擇:若不采取交易的辦法,削減排放的成本費用在發達國家就顯得太高;倘若采取交易的辦法,削減的配額的分擔有可能得不到各方的普遍認同,從而無法獲得美國國內公眾政治上的支持。因此,哥本哈根會議后,美國為防止各國對溫室氣體排放各行其是,提出到2018年如果未達成多方協議,就美國的國內氣候政策美國可以單方面調整關稅政策,碳關稅是其可能的選擇。因為在不存在削減溫室氣體共同行動的國際政策下,美國認為美國國內的企業競爭力會受到國內氣候政策與其他國家“碳泄漏”的影響。為保護其國內企業由于嚴厲的國內氣候政策導致的資金密集型產業的競爭力減弱,將對來自于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增加溫室氣體排放的能源密集型進口品征收碳關稅。除非溫室氣體排放削減等同于或高于美國,或者被美國認定的不發達國家,或者是溫室氣體排放少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0.5%,進口到美國的商品需要購買排放配額,以保證其國內產業的就業率、競爭和發展。因此,碳關稅的目的是保護其國內相關產業的競爭力。
中國是為西方進口需求生產碳密集型產品的供給者,作為消費者的美國應該對制造產品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負責,而不應是出口這些產品的發展中國家負擔。而中美兩國不同的選擇依據和標準必然導致中美關系將會進一步惡化,碳關稅將會徹底攪亂中美的貿易關系,這是對雙方都不利的。
為在未來的全球共同行動中取得話語權,同時也是本著對全人類負責的態度,中國自愿性地實施減排措施,采取低碳經濟戰略。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實質是解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技術替代取決于能源投入中替代資本和技術轉換的難易以及低碳排放技術成本的高低。但是如果不存在各國一致認可、執行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框架協議,低碳排放的新技術市場就發展不起來,社會將會鎖定在集中大量使用石油的體系中,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全球溫室氣體變化的問題。
電子商務是以電子方式進行交易,提供服務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行機制。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跨國經濟活動的空前繁榮,下面為大家分享了關于電子商務的發展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電子商務正在成為我國市場經濟中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和新領域,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力量。從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來看,我國在該領域正在經歷著高速發展變化的過程當中。為此本文對當前發展的現狀中的各種表現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對將來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正在以異軍突起之勢迅速向國民經濟各行各業滲透。電子商務對于企業、政府、消費者等相關主體都帶來了一場深刻的革命。電子商務的產生大大縮短的各國之間貿易往來的距離,同時也產生了一種全新的企業與消費者直接交流的新型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以及便利性和快捷性正在為更多的消費群體所接受。因此,政府應當抓緊建立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健全的法律法規環境體系。為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創造一個優越的發展環境。
具體而言,關于電子商務的主要優勢主要課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打破了傳統商業模式中的時空限制。傳統的商業模式只能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和洽談。但是電子商務借助網絡即時通訊的獨特功能,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能自由的與另一方進行適時交流。這種優勢可以說是信息技術給電子商務創造的有利條件。多媒體網絡技術能夠給相關人員提供更加專業的培訓,這些培訓內容都是針對市場當前最新動態進行的,培訓人員針對電子商務人員的這種培訓大大增強了從業者的素質,為電子商務的持續快速發展創造了重要的機遇。其次,電子商務人員創業前期的成本壓力大大縮小,在網絡虛擬社會中,電子商務的交易都是借助一些專業的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的,與傳統的實體店相比,他的操作更加靈活,抵御地址、倉庫、店面等都沒有過高的要求[1]。因此電子商務為企業營銷大大減低了成本,這也是這種新興商務模式的另一個巨大優勢。另外,電子商務門檻較低,幾乎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進來,這為繁榮我國商業創造了一個更加有力的環境。最后,電子商務對于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創造了最佳條件。因為電子商務的實現形式就是通過連接全國、甚至全世界范圍內的買家與賣家,這樣便大大增強了市場的范圍和跨度,有利于主體之間在資源配置方面更加合理和活躍。
就世界范圍來看,近年來全球經濟的增長不穩定因素越來越多,大危機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的異軍突起,給世界和地區經濟的發展創造了一個重要的機遇。
1.發展速度迅猛。最近幾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電子商務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數量上都實現了高速發展的基本態勢。例如美國的電子商務發展,無論是從專業化程度還是電子商務相關產業開發方面都在世界范圍內代表著先進水平。我國電子商務起步較晚,但是龐大的消費群體和成熟的互聯網技術正在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爆發式增長的最強動力。據信息產業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突破4.95億,相比年增長了1000萬人。短短一年內竟有如此神速的增長,這充分說明互聯網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正在逐步深化并呈現加速度態勢。而且移動互聯網的使用者已經達到3.18億,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和普及更是給電子商務的發展又插上了一雙強大的.翅膀。2011年第一季度電子商務的成交量達到1924億元,當年上半年交易總額為3707億元,同比增長74%[2]。巨大的市場發展前景吸引了大批投資紛紛轉向電子商務領域,同時電子商務網站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如淘寶、京東、天貓、1號店、唯品會等專業程度更高的電子商務網站在爭奪消費者方面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
2.關于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很健全,而且物流成本一直是影響電商發展的一個重大障礙。在電子商務產生之初,曾經有業內人士坦言,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三大不利因素為信用、支付以及物流。隨著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目前影響電商發展的支付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是物流成本又稱為影響電商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物流成本高給電商的發展造成重大不利影響。而且物流服務質量不高也是造成電商發展受阻的一個重大原因,物流時間長,而且在運輸過程中規范性和高效性不足。一些商品在經過物流到達買家手中之后經常出現破損現象。同時也正是這些時間長,質量差的特點使得一些本該進入電商流通領域的生鮮農產品遲遲邁不出自己的腳步。在制定層而,之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所而臨的卞要制約因素是信用、支付以及物流。另外,電子商務的信用問題也成為進一步影響電商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雖然我國一些電商平臺和政府部門頻頻出臺政策為完善這一問題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是在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又會產生新的問題。當前,以淘寶網為例,制定了嚴格的信用管理機制。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可以對電商的信用隨時進行監督和管理。這有效解決了電商發展過程中信用問題沒人管的現象。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企業電子商務系統與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融合不暢。當前我國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電子商務蘊藏的巨大市場潛力,但是企業在長期的傳統市場開發與維護中已經星辰思維定勢,整個企業內部部門也都是為傳統的市場開發策略而設置。因此,面對突如其來的電子商務時代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因此,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了自己的電商平臺,但是對于營銷、推廣、資源整合等多方面工作一頭霧水,浪費了大量的成本,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因此有的企業借助第三方電商平臺開始為自己的產品尋找新的營銷渠道。但是第三方平臺在電子商務內部信息管理卻存在著很大機制缺陷,電子商務與企業內部資源規劃還是應當由企業通過更加深入的工作來完成。還是需要內部部門適應這種新的營銷渠道。但是在這些方局面卻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銷售部門得到的消費者訂單中,物流配送部門和售后部門不能及時跟進,反應速度慢,造成了消費者時間成本增加。再就是營銷推廣,沒有根據電子商務環境的特點進行很好的整合。因此在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一些企業的電子商務系統雖然建立起來,但是在內部資源整合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程要走。
從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來看,我國電子商務像一個新生命,正在經歷著茁壯成長的關鍵階段。但是在這一時期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網絡技術不足導致的安全漏洞對于交易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造成的重大威脅;網購中商家和買家誠信意識不足導致的市場秩序混亂;物流服務質量與電子商務發展速度不同步等現象都是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電子商務的內容會越來越豐富、功能越來越完善。當前我們理解和認識的電子商務與網絡購物基本上一致。因為這種商業模式其實就是交易雙方換了一種交易方式和場所。各自的屬性和功能都沒有改變,買家還是買家,賣家還是賣家。因此很多電子商務企業都將網購與電子商務等同起來。事實上這也是電子商務發展初期的一個階段性特征。但是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其影響范圍會不斷擴大,它的功能除了實現網上購物之外還會產生網上服務業、金融業等??傊?,電子商務的分工會越來越細致,功能也會越來越完善。他所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的將不再僅僅是購買商品。人們生產和生活中所需要的任何事物都會在電子商務中出現。這是未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
2.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將呈現多樣化趨勢。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是決定電子商務企業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時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也會呈現出一些階段性的特征。目前我國電子商務運營模式中被消費者廣為接受和認可的就是淘寶運營模式。這也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初級階段的一個經典模式。但是我們不能從此就認定為淘寶模式就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唯一模式。目前,正在崛起的京東商城正在以更加完善和嚴格的供應商選擇為消費者帶來更加高品質的購物服務。這是淘寶集市賣家魚龍混雜的現象所不能比擬的。另外隨著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還出出現更多的、更完善的電子善舞運營模式。
3.搜索引擎將會與電子商務聯合趨勢將越來越明顯。電子商務與搜索引擎之間的聯系將會越來越緊密,因為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必定很多商家都會轉戰這一領域,而且就淘寶集市賣家的數量來看。目前各種商品供應已經達到了海量的程度。消費者要想在商品泛濫、信息泛濫的環境中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產品信息必須借助搜索引擎。因此在未來電子商務發展中與搜索殷勤的聯合將更加緊密。
參考文獻:
[1]李佰陽.淺析我國電子商務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32).
[2]左軍姿.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策研究[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11(05).
20xx年12月13日,省經貿委在杭州主持召開了磐安縣中藥產業發展規劃論證會。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農業廳、科技廳,金華市經委等部門及7位醫藥界知名專家參加了會議。與會專家和代表在認真審查《磐安縣中藥產業發展規劃》,聽取磐安縣領導和相關部門介紹的基礎上,經過認真討論,形成如下意見:
一、與會專家和代表一致認為,該規劃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磐安縣中藥產業發展的現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立足磐安縣中藥產業發展的實際,提出了磐安縣發展中藥產業的總體發展思路、目標和重點。整個規劃遵循科學發展要求,思路清晰,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較好地指導磐安縣中藥產業的發展。
二、中藥產業集工、農、貿為一體,覆蓋面廣,是欠發達山區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之一。磐安縣大力發展中藥產業具有一定的基礎和優勢,建議磐安縣政府及有關部門進一步提高認識,把中藥產業作為落實“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重點領域加以積極培育,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產業引導和政策扶持,以加快中藥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
三、進一步做大做強中藥材種植業。磐安縣是我省中藥材主產區,發展中藥材種植業優勢顯著。磐安縣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條件、人才和技術優勢,在做優做強“磐五味”、“浙八味”的同時,不斷豐富中藥材種植品種,提高種植規模和水平,致力于建設成為國內重要的中藥材種植基地。要積極引進省內外知名企業在磐安縣投資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加快從“散戶種植“的模式向“企業加基地加農戶”的模式轉變。
四、積極推進企業培育,促進磐安中藥產業上臺階。應當加大對飲片炮制工藝、質量控制、新型品種的研究與投入,做大做強飲片產業,使其成為中藥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加強與省內外重點中藥生產企業的合作,通過資本、技術、品牌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將“浙八味”等中藥材資源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產業優勢。
五、加強中藥文化宣傳和品牌建設工作。加大中藥產業的宣傳力度,做精做深傳統中藥文化文章;要充分利用“中國藥材之鄉”的美譽,重視xx大盤山這一我國唯一以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保護,努力打造區域特色品牌。
六、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和流通體系建設。要加強與省內外中藥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設和提升中藥產業的技術服務支撐能力,加強對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的宣傳、引導和培訓,以有利于形成一批主導的種植品種和特色基地。要重視xx“浙八味”特產市場的建設和規范化運作,培育一批開拓能力強、帶動作用強的市場主體,著力增強中藥流通對我省中藥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小型砌塊使用靈活,采用不同的砌筑方法可以在立面和平面上排列出不同的組合,使墻體符合使用要求,并能滿足砌塊的搭接要求。但小型砌塊比普通磚重,工人的手工勞動強度大,中型和大型砌塊則需要吊裝機械。
由于砌塊的尺寸比磚大,砌筑時能節約砂漿,空心砌塊孔洞率較大,使砂漿和塊體的結合較差,因而砌塊砌體的整體性和抗剪性能不如普通磚砌體。當砌塊使用不當時,也會因砌塊干縮而產生干縮裂縫。
本來無暇顧忌太多的事情,公司里面大大小小的事物就夠筆者忙活的啦,雖然前幾天一則“蒙牛特侖蘇omp事件”的發生曾經轟動一時,但因為并沒有涉及醫藥行業,筆者權當是奶業地震的余震罷了并沒有給予過多的關注??墒沁M入以來,醫藥行業接二連三的出現產品事件,又將筆者的目光轉到醫藥行業上來,重新審視行業的發展。
一、未來發展一定牛。
記得雙黃連注射液不良事件發生的第二天,筆者接到北京某報社的電話專訪,就中藥注射液未來發展談一下看法!筆者當時的立場很堅定,雖然目前中藥注射液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未來繼續發展壯大的趨勢不變。在國家的醫改新政的推動下,中藥市場的發展必定有一個迅速的提升!
其實筆者之所以這么堅定的看好中藥市場,除了整個醫藥市場的發展擴容必將影響中藥板塊外,還源于國家醫改對于我國傳統國粹―中藥在未來國家醫藥產業發展中的地位提升有著不可或缺的關系。而從近兩年代表我國醫藥行業發展風向標的全國藥品交易會上,也可以很清楚的發現這樣的趨勢。特別是在去年底召開的第60屆成都全國藥品交易會,單獨設立中藥展區、實施中藥發展歷史回顧,并將以此為基礎在以后歷屆的展會中都延續中藥展區的獨特地位,就可以很清楚的說明這一點。
以同仁堂、天士力、神威藥業、九芝堂等為首的一大批現代中藥企業,依靠中成藥的自主創新和發展,卻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精彩大戲,締造出了如“復方丹參滴丸”、“藿香正氣軟膠囊”、“六味地黃丸”等一大批經典中成藥,說明了我國中藥發展相對于目前幾乎被跨國只要巨頭壟斷的西藥產業,有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關鍵在整合提升。
而目前我國中藥產業發展不斷發生的藥品不良反應致死、致殘等事件,除了源于中藥本身的問題(如療效顯著性、穩定性、質量可控性等)外,還與目前整個中藥市場的整體大環境有很大因素。而目前的臨床用藥市場,幾乎被西藥針劑和口服劑壟斷,中藥相關的制劑品種因為起效慢、價格高等因素而份額較小,也限制了眾多中成藥企業的發展積極性。
鑒于以上的情況,中藥產業要發展壯大,真正起到可以與西藥分庭抗禮,必須要整合目前一切的有利資源來快速提升發展,才能真正做大做強!
關于作者:
今年是全國鄉村旅游年?!痢量h委、縣政府抓住機遇,提出“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的發展戰略,緊緊圍繞旅游六要素,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逐步把××鄉村旅游打造成了××省乃至全國鄉村游一顆閃亮的明珠。截止11月,今年全縣共接待游客上百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60%。在今年“20xx—××鄉村游十大美景及十大景區”大型評選活動中,××景區以最高票位入選,并獲得最佳影響獎?!痢猎诎l展鄉村游產業的時候,以環境為基礎,以政府為主導,以文化為背景,以特色為亮點,深度挖掘××的民俗風情、文化傳統、農耕文化、民間技藝等××本土化的東西,不斷提高××鄉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社會價值,使該產業逐漸成為××旅游興縣的主導力量。
該縣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始終認為,要做大做強該產業,必須緊緊依托本縣自然資源優勢,突出生態這一品牌,宣傳生態、保護生態,以生態留客,以環境聚財。一是××具有資源優勢?!痢潦恰痢潦∥ㄒ坏膰壹壥痉渡止珗@,國家aaa級旅游區。境內山青水秀,風景如畫,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3%,年均氣溫17攝氏度,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5.7%,空氣質量優良,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15萬個,有全國罕見的無菌區,被譽為“天然氧吧”。境內九嶺山海拔1794米,是贛西北最高點,從其南麓源出的北潦河南北兩支流平行橫貫全境,水資源四季充沛,且無污染、礦物質含量高。二是生態產業鏈初具規模。優良的生態,造就了×ד中國椪柑之鄉”和唯一的“中國娃娃魚之鄉”的美名。以無公害椪柑、綠色大米、珍稀白茶、早熟梨、油光板栗、高山蔬菜等為主的特色種植和加工產業已形成較大規模,產品上市前全部達到了生態和環保的要求。三是生態保護卓有成效?!痢潦侨≌託夤こ探ㄔO先進縣,全縣沼氣池保有量達7000只,有數萬農民從中受益,年節約薪材3萬多立方米;××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娃娃魚保護,現已成功繁殖娃娃魚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技術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在20xx年頒布了禁伐闊葉林的政府公告,近年來共關閉30多家粗放型的木竹加工企業;嚴令禁止在境內主干河流上游開工建廠。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觀光游覽,為××發展鄉村旅游奠定了基礎。
國內鄉村游發展較為先進的地區的經驗說明,傳統文化越豐富的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的更紅火。因此,××注重把自身的文化建設融入到鄉村旅游發展思路去,使得該產業形式多樣,內涵豐富。該縣歷史悠久,始建于南唐升元年(公元937年),迄今一千多年,詩詞文化、青天文化、禪宗文化、客家文化,交相輝映。歷史上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有唐代詩人劉慎虛、高僧馬祖道一,宋代詩僧釋善友,明代禮部尚書李叔正、清官況鐘,清代著名詞人舒夢蘭,當代著名導演陳方千。境內座落千年古剎寶峰寺,是佛教禪宗“三大祖庭”之一,南天八祖馬祖舍利歸骨地,全國各地數百高僧在此修性傳佛,享譽東南亞,由全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親任方丈,并在寺內興建××佛學院?!痢潦恰爸腥A詩詞之鄉”,鄉鄉有詩社,婦孺皆吟詩,被認為“踏遍山鄉路,詩朋滿××”。通過精心醞釀,科學規劃,該縣在鄉村游的各條線路、各種產品中以不同形式鉻入本縣文化歷史的東西,讓鄉村游注入文化這一元素,使游客在游覽美麗的山水風光的同時,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豐富了鄉村游的內容,提高了鄉村游的品味。
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厚重的歷史文化,賦予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無限生機與希望。一方面,該縣發展旅游的大舉措、大手筆為鄉村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該縣縣委、縣政府本屆班子以來,高度重視旅游工作,把旅游列入縣域經濟工作的重點,提出了“旅游興縣”的戰略目標。四套班子領導帶領縣直單位和鄉鎮的領導相繼外出到四川成都、湖南張家界等地考察學習,對照典型,分析縣情,召開千人大會進行部署和動員,把旅游工作納入三個文明建設考核內容,先后出臺《關于加快全縣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落實全縣旅游工作會議任務分工方案》、《風景旅游區“穿衣戴帽”工程實施方案》、《關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決定》和《關于開發“農家樂”旅游項目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并付諸實施。這些措施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另一方面,該縣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鄉村游的發展提供了市場。經過幾年來的發展,××風景區已形成了由況鐘園林、寶峰、盤龍湖、駱家坪“四大景區”組成的百里風光帶。景區有國家級景點93個,開發出漂流、戶外拓展、滑草、野戰、溜索、水上娛樂、農家樂等20多個項目,有山莊、賓館40多家,床位3500余個,成為一個集休閑度假、避暑療養、觀光娛樂、宗教朝覲、名人瞻仰為一體的多功能生態休閑旅游勝地?!痢潦侨珖摹捌鞔罂h”,境內開發峽谷漂流點4個,有船只3000余只,同時,一支上千人的××漂流大軍在全國20多個漂流點投資興業。正是因為該縣把旅游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扶持,旅游產業逐產翻番,到目前為止,全縣累計實現旅游投入10億元,接待各類游客550萬人次。旅游業的大發展使鄉村游的大發展成為可能,并成為該縣旅游發展的品牌產品和主打產品。
在我縣,雖然發展鄉村游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導,有蓬勃發展的旅游產業為基礎,有發展鄉村游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但縣委、政府始終認為,最為重要的是創造出××鄉村游的特色和亮點,只有這樣才能在鄉村游市場中脫穎而出,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真正實現“旅游興縣”的發展目標。一是大力發展“農家樂”項目??h委、縣政府采取各種優惠政策,大力支持“農家樂”項目的發展,目前,中源鄉、高湖、寶峰鎮等鄉鎮已開發建設的“農家樂”示范點20多個,讓游客住農家房、吃農家飯、種農家地、享農家樂、體驗鄉村風情民俗。二是豐富鄉村游內容。來到××,不僅可以使游客享受到鄉村田園風光,探訪古村古建筑,還可以體驗漂流、野戰、滑草、看環球飛車表演,采野果、摘椪柑、觀賞娃娃魚、帳篷露營、篝火晚會、風昧燒烤等,鄉村游與風光游、體驗游相結合,相得益彰。三是舉辦各種節慶活動。每年農歷2月舉辦的馬祖節,在寶峰寺舉行,突出“禪宗祖庭”品牌,弘揚“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教義;每年7月舉辦的漂流節,突出“娛樂天堂”品牌,打造“錦銹中華第一漂”;每年11月舉辦的椪柑節,舉行采椪柑,壘椪柑、吃椪柑活動及比賽,豐富秋冬季××鄉村游內容。由于××鄉村游主題突出、特色明顯、內容豐富,成為眾多游客外出旅游的首選。
××××鄉村游雖然起步較晚,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淵源流長的傳統文化、政府主導的強大支撐和獨具特色的娛樂項目,使得該縣鄉村游呈現出強勁發展地逼人態勢,已在全省乃至全國同類景區競爭中牢牢地占據一席之地。該縣將堅持既定的發展戰略不動搖,全力支持鄉村游發展,××鄉村旅游,一定大有可為。
建筑經濟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方面有著極大的價值。但是同時建筑行業的發展又不可避免的會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影響到我國建筑行業以及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此,建筑行業以及建筑企業必須從可持續發展出發,在發展建筑經濟的同時也要確保社會環境的和諧,也就是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經濟建設,有效解決資源消耗過度,環境嚴重污染等一系列的問題,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壯大,并為其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綠色建筑的含義是在建筑的整個使用期限當中,最大化的減少甚至是避免生態環境污染等問題,有效節約各項自然資源和能源,注重建筑設備以及技術的創新改革,倡導環保綠色的技術和設備應用,進一步優化人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改善以及提升整體生活質量,最大化的降低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減少相關資源的耗費,從整體上提高建筑品質,有效落實綠色建筑的建設標準??偠灾?,在我國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過程中,綠色建筑可以全面達成以上目標,并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綠色建筑經濟則可以稱之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理念,倡導在推動建筑行業以及建筑項目的發展過程中做到綠色環保,使得人們擁有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環境,避免大量的資源和能源的耗費。以全面發展和推動綠色建筑建設為核心的建筑經濟,就可以被稱之為綠色建筑經濟,而這樣的經濟類型擁有可持續發展的條件,而且需要在實際發展當中提出相應的策略。
綠色建筑經濟是我國建筑行業在今后發展當中必須要堅持以及落實的創新理念,而在實際的建設以及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第一,恰當采用綠色環保技術。綠色建筑的建設以及建筑經濟的發展不會增加建筑的經濟壓力,也沒有運用十分昂貴的技術以及材料,反而是要恰當選用綠色環保的適用性技術,有效減少能源消耗。適用性強的成熟技術如屋頂綠化、自然通風等都可以在發展綠色建筑經濟當中使用,進而達成節能環保的目標。第二,評測建筑的全壽命周期。綠色建筑的建設不僅僅要在設計以及建設方面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需要重視綠色建筑在實際運營當中節能環保的情況以及建筑壽命終結之后能否進行循環利用等。第三,創設環保健康的建筑環境。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要為人們的工作、生活居住等創造健康環保以及富有生機活力的環境,這樣生產以及創新的潛能也能夠得到挖掘,為綠色建筑經濟的長遠發展奠定有力根基。第四,加強可再生資源應用。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從根本上意識到可再生資源的重要性,并將其應用到建筑發展的各個環節,保障節能減排以及綠色環保的實現。
(一)政府加大引導培育。
當前我國正在全面推進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但是市場經濟的整體發展還沒有完全進入到成熟時期,也沒有形成較為完善,健全的市場體系和機制,也就是存在一定的市場缺陷。在整個社會經濟的大市場當中,綠色建筑市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自然而然的會存在一定的市場缺陷,也就是直接受到市場失靈的影響,不能夠全面反映出環境以及社會價值。建筑企業是建筑行業發展的一個元素,進行自主經營,并且自負盈虧,無論是開展何種形式的經濟活動,其目的在于實現利益最大化,在資源配置過程中強調效益最佳。但是綠色建筑市場的發展以及綠色建筑經濟的進步都需要考慮到環境保護問題,而如果單純的從環境保護的活動層面看,不會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這就使得企業不能夠在環?;顒拥膶嵤┊斨袚碛芯薮蟮膬闰寗恿?。針對這樣的問題,政府必須要及時給出干預措施來彌補市場缺陷,例如政府可以加大對綠色建筑開發商的經濟補貼。政府在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在整個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當中,政府承擔著宏觀調控的職能,也就是要選用恰當的方法來引導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政府必須要履行環境監督的職能,積極的培育綠色建筑經濟市場。
(二)有效加強市場宣傳。
國家之所以要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的建設,大力發展擁有可持續發展價值的綠色建筑經濟,其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務于廣大消費者,全面提高消費者的認可程度,使得消費者能夠有意識地使用綠色建筑,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和節能意識,也使得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擁有持久動力支撐,起到對綠色經濟支持和推動的作用。對此,要讓綠色建筑經濟擁有持續發展的動力必須要從根本上加強對市場宣傳工作的重視程度,并且積極采用多元化的措施來進行市場宣傳教育,引導消費者進行綠色消費,使得消費者能夠在相應的宣傳教育活動當中深入了解綠色建筑的經濟、社會以及生態的價值,能夠高度的認可綠色建筑,真正意識到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是國家戰略大計的組成部分,是一項關系到子孫后代可持續發展的大事,并因此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綠色建筑經濟的宣傳當中,擴大綠色建筑的影響力。一方面,政府以及行業組織需要承擔起相應的市場宣傳責任,做好市場引導的相關工作,使得廣大建筑企業能夠加大綠色建筑的建設,投身于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并為其作出突出貢獻。另一方面,社會媒體也要承擔市場宣傳責任,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三)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綠色建筑經濟的持續性發展離不開綠色技術的應用,更是需要將綠色技術進行不斷的更新換代,更好的滿足時代以及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使得綠色建筑的建設發展以及循環利用都能夠落實節能減排的根本性目的,也為我國綠色建筑經濟長足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基礎保障。擁有持續發展動力的綠色建筑經濟需要在節能減排方面擁有較大的優勢,節約的資源包括水資源、土地、材料、能源等多個方面,也就是要實現多種資源節約的目標,那么要確保多個目標的實現就要求相關的科研機構以及企業意識到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并且在技術創新方面加大力度和投入程度,加快新的綠色技術的創新和研發速度,并盡快將相應的技術成果進行轉化,能夠快速在市場上進行實踐推廣和應用。同時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還需要重視技術的規范,也就是將研發的新技術和產品納入到標準規范范圍當中,并形成完善化和綜合性的標準體系,做到資源的節約以及環境的有效保護。例如,在對綠色建筑的材料進行技術研發的過程中需要將重點放在綠色材料方面,保障這些材料有著較高的利用率、回收率,不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負擔,并且能夠實現有效降解。
(四)建立健全強制立法。
當前對于我國綠色建筑標準的調研和分析能夠發現,相關建設標準尚處在推薦階段,在落實當中的難度較大,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采用強制立法的方法,使得綠色建筑經濟的運作和長遠的發展得到法律制度的保障和規范,并對綠色經濟市場的競爭進行約束,構建良性競爭機制。首先,強制性的條文立法需要選準重點實施對象,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示范區和示范建筑,首先從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安置工程的建設著手,逐步構建起綠色建筑強大的影響力,為綠色建筑的建設樹立良好的榜樣。在示范工程建設水平不斷增強的過程中,可以由點到面地進行拓展,進而使得綠色建筑全國范圍內的普及,也讓綠色建筑經濟的持續性發展目的能夠循序漸進的實現。其次,強制立法當中需要在規定當中逐步提升綠色建筑達標比例。由于綠色建筑市場的更新換代較快,在強制法律條文的年限設計方面不能過長,可以采用定期修訂的方式,做到法律制度的及時更新,滿足綠色建筑發展的要求。最后,強制性的推廣綠色建筑的相關適用性技術。適合于地區綠色建筑建設的各項技術以及材料都可以選用強制立法的方法進行推廣。同時也需要加大在技術以及材料方面的審查工作,增強綠色建筑的技術內涵,使得綠色建筑經濟能夠不斷的發展和壯大起來。
(五)全面完善政策體系。
從全國范圍上看,當前我國的綠色建筑經濟發展水平還有著極大的提升空間,可以說正處在基礎發展的時期,而這一時期由于發展的時間較短,相關的經驗較為缺乏,使得政策體系也沒有有效的建立起來。例如,有關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政策提出以及實施的時間還不長,實踐應用的價值還有待繼續考量和修正;在相關的政策規定當中沒有涉及到有關于經濟激勵策略的問題,使得建筑企業的綠色建筑積極性得不到激發。上面提及到的由于政策體系不完善而形成的問題極大的制約了我國綠色建筑經濟長遠的發展,造成了政策障礙問題。對此,我國必須積極完善和推進政策體系的建設工作,而且在政策體系構建當中必須要從國情出發,提升政策的可操作性,同時還要積極建設相關的評價標準以及推廣機制來保障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這樣不僅僅能夠節約了各種建筑資源,還使得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兼顧了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政策的建設必須要兼顧激勵性和強制性,最終形成一整套帶有中國特色和符合國情的政策建設方案。
隨著建筑行業發展水平的提高,整體的建筑產業結構優化程度也在逐步增強,隨著可持續發展動力的綠色建筑經濟發展成為必然趨勢以及發展方向,能夠滿足國家建設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要想進一步推進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通過政府加大引導培育,有效加強市場宣傳,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建立健全強制立法,從全面完善政策體系等策略實施著手,增強綠色建筑的生機活力,為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長遠和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石。
[3]李維良.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4(8):8-11。
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關鍵是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就是要把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讓廣大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適、更安全、更幸福。那么,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如何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提升能力,促進工作這一論點,可謂是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基礎動力,因為黨員干部作風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各項工作的落實,關系著各項事業的成敗,關系著黨和政府及企業在群眾中的形象。為了能夠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上級領導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百分百勝任自己的崗位工作,就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的方法,不斷提高綜合能力來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進而推進現實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與核心,也是所有企事業高效發展的一項重要原則。這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關心人、調動人的積極性,而是要開發人的潛在能力,并且將人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以促進社會的進步和人的素質的提高。胡錦濤在中央黨校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一定要加強學習,勤奮工作。我們的黨肩負著艱巨的歷史使命和繁重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水平和綜合素質。當今,我們正處在知識創新的時代,很多新的知識需要我們去學習與探討,況且過去懂得的和熟悉的知識也要有個不斷更新的問題。面對新形勢,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一定要有學習的緊迫感,才能符合時代的要求。因此善于學習,不斷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實效性,進一步提升能力,促進工作,是擺在我們煤炭行業黨員領導干部面前的一項艱巨的任務,這對于打造千萬噸煤炭基地的企業建設,推進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那么如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全面更新“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進一步激發企業創造創新的熱情,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是黨員領導干部責無旁貸的使命。在這個創新發展的時代,如果不抓緊學習、不注重提升創新能力,不在學習和工作中繼續提升綜合素質,就難以完成肩負的歷史重任,難以完成貫徹執行國家和吉煤集團、琿礦公司企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進而推動煤炭行業創新體系建設,完成安全創新發展效益年等工作,只有注重對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所以,黨員領導干部要圍繞“創新驅動發展”主題思想,在安全生產工作中,首先要建立嶄新的學習理念,這是提升能力,促進工作的前提。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適應時代要求,黨把“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學習、創新也被提到企業發展的議事日程,建立學習、創新型員工隊伍被視作加速提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有效途徑。
學習型組織理論認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企業要持續發展,必須具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即單位中的成員均應信守終身學習的理念,而不視其為某個階段或為達到某個簡單目標而進行的短期工作。因此在每個人的工作生涯中,必須隨時接受最新的教育,人人都必須持續不斷增強學習能力,方能獲得成功。因而,在創新驅動發展時代的企業必須建成學習型團隊,只有勤奮好學、學以致用,才能堅持與時俱進,創造性地工作。那種認為不學習照樣能夠干工作、不愿意用心學習的想法,那種滿足于一知半解、淺嘗輒止的態度,那種借口工作忙不去學習或者敷衍了事的做法,那種把學習當作裝點門面而不是用來推動工作的現象,都是十分錯誤的,也都是十分有害的。因此,黨員領導干部要充分發揮好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現實工作中把圍繞加強“創新驅動發展”的學習、創建學習型團隊作為效能建設、創新建設的主要抓手,進一步推動企業建設高效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要對學習型團隊的創建進行具體的規劃,黨員領導干部要負責組織具體實施,努力造就高素質的黨員干部隊伍。同時要創建相對穩定的學習機制和運行機制,為學習“創新驅動發展”的先進性、團隊學習的整體性提供有力的保證。
再者要圍繞“創新驅動發展”建立有效載體,搭建好創新學習的平臺。要以人為本,著眼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黨員干部要通過創新學習載體,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帶頭引導和調動全員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效果。工作中要把政治、政策和業務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把提高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執行能力作為提升總體素質的目標。
一是要利用好現有的圖書資料室,訂購專業雜志、報紙,以滿足黨員干部及廣大員工的學習需要;二是要利用好各單位已配備的電腦、網絡、投影儀等現代化電教設備,滿足各類培訓的需要,切合實際圍繞“創新驅動發展”發揮好平臺的硬件作用。無論黨員領導干部還是員工,都必須參加學習,實現自我超越、自我發展,成為復合型人才。三是要經常不斷地組織讀書演講比賽、知識競賽、趣味活動、崗位練兵業務競賽等,推進學習成果的深化,使學到的知識不僅能夠運用于工作中,更能在工作的實踐中得到提高和理性升華,轉化為創新力、工作執行力。
綜上所述,黨員干部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提升能力,促進工作的實踐,關鍵在于具體落實。我們要牢記“兩個務必”,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踐行楊董事長“六戒六倡”要求,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以優異的執行力,帶領廣大員工堅決實現全年各項工作目標。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到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3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著力強化創新驅動,為建設“兩富”現代化浙江奠定堅實基礎。最近召開的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專題研究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這些都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決策。這一重大決策既是搶抓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機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戰略支撐作用、實現民族復興和富民強省目標的必然選擇,也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破解資源要素瓶頸制約、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的根本舉措。我們必須認清形勢、把握規律、創新舉措,大力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加快推進創新型省份和強省建設。
“實現四個轉變”
創新層面上,要進一步從點的突破為主導轉向多元化的整體推進為主導。過去的科技創新主要還是依靠科技部門的單兵突進,較多的是著力于點上的突破,而相對缺乏集成與聯動。在創新驅動階段,必須注重創新的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強化創新的系統化和網絡化,要更加注重科技經濟社會等領域的多元化創新,更加注重政產學研金介用的協同創新,更加注重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以及各個層面的整體突破與提升。
創新途徑上,要進一步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主導轉向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為主導。在投資驅動階段,科技創新本身還是比較粗放的,創新的目標主要是追趕型的,創新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些先進技術推廣應用、新工藝開發和管理創新,創新的途徑主要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隨著形勢的變化,在創新驅動階段,依靠引進技術、設備和管理帶來的經濟增長空間越來越小,企業只有通過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才能有效減少對外的技術依賴,形成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從而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產業扶持上,要進一步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主導轉向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在創新驅動階段,更加講求發展的質量和創新的效益,更加注重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就浙江而言,傳統產業雖然在一定時期仍處于主導地位,但是發展的瓶頸制約越來越多、技術提升的局限性越來越大、市場空間越來越小。我們必須把重心轉向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上,圍繞新興產業鏈來部署創新鏈,通過科技的支撐和創新的驅動,推動產業高端升級,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科研組織上,要進一步從供給模式為主導轉向需求模式為主導。在創新驅動發展階段,技術更替加速,技術路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如果依靠政府和高校院所主導的供給式創新,就會存在較大的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因此,科技創新要進一步轉向企業為主導的需求模式,真正面向企業、面向市場、面向社會,圍繞需求來部署和謀劃創新活動,依托龍頭企業更好地把高校院所和社會創新資源整合起來搞研發,如此才能提升科技創新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效降低創新風險。
“五個重點環節”
更加重視科技創新的統籌部署和頂層設計,加快形成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
一是要在統籌謀劃和整體推進上下功夫??萍紕撔率侨鐣南到y工程,必須用全球視野、站在全局高度來統籌謀劃,把科技創新擺上黨委政府的核心工作來研究,促進科技管理部門與經濟產業部門的統籌部署,把科技創新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落實到具體規劃、具體部署、具體政策、具體行動中。進一步健全部省會商、廳市會商和部門會商制度,完善科技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協同配合、省市縣集成聯動、政產學研金介用協同、專家咨詢與行政決策相結合的科技管理體制,形成創新各主體、各環節、各方面相互支撐、高效互動的格局。
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堅持和完善市縣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評價工作的意見》,建立以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加強對關鍵指標的動態監測、創新績效的考核評價和考核結果的獎懲力度,促進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尤其是主要領導親自抓、主動抓科技創新工作,象江蘇省一樣涌現出一批科技書記和科技市、縣(市、區)長。
二是要在頂層設計和系統集成上做文章。圍繞“兩富”現代化浙江建設大局、圍繞“四大國家戰略舉措”和“四大建設”的推進、圍繞創新型省份、科技強省建設和“五個倍增”的目標任務、圍繞經濟轉型升級的技術需求,加強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根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賦予科技創新的重點任務,進一步系統集成創新資源,促進工作聚焦,力求重點突破。
1、要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不折不扣執行好《浙江省科技進步促進條例》,確保財政科技投入增長幅度高于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一個百分點以上,確保到2015年,省、市、縣(市、區)財政用于科學技術經費占本級財政預算內經常性支出的比例分別達到8%、42%和32%以上,對科技投入達不到法定要求、弄虛作假的要追究法律責任。
2、要加強資源的統籌匯聚。善于把分散在政府各部門的資源有效集成起來,集中財力辦大事;促進各高校院所科研設施、實驗室以及各類服務平臺對外開放,更好地服務于創新創業。
第三,要善于突出工作重點。堅持在“有所不為”中更好地“有所為”、在統籌兼顧中更好地抓住關鍵,真正把有限資源用到刀刃上;調整完善科技計劃體系,引導科技資源向重點企業、重點園區、重點產業、關鍵人才集聚,提高科技資源投入產出率;集中力量凝練設計一批重大項目,促進省市縣資源的集成,加大持續支持力度,加快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科技成果,切實改變“星星很多、月亮很少”的局面。
一是要形成倒逼企業創新的機制。建立健全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差別價格機制,完善企業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和安全、質量、技術等市場準入標準,嚴厲打擊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使不加快轉型升級、不注重自主創新的企業難以立足發展。對于自身不重視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的企業,政府不列為支持對象,倒逼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研發機構建設。
二是要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堅持把研發機構建在企業、將人才工作重心轉向企業、將科技創新政策落實到企業、將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到企業、將科技服務覆蓋到企業,形成“一切圍著企業轉”的機制,盡量降低企業的創新成本和風險,激發企業內在創新動力。在項目實施中,要突出企業主導作用,凡是應用研究、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項目,必須以企業牽頭實施;在科技項目評審中,要增加企業界專家的權重,確保企業的話語權,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應用的主體。
三是要加快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引導企業改善投資結構,持之以恒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研發機構建設和創新人才建設。鼓勵企業改變創新模式,建立全球化的創新網絡,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企業建立緊密型的戰略聯盟,廣泛利用先進技術、成果、項目、人才等創新資源。鼓勵企業立足長遠發展,聯合高校院所加強基礎前沿研究和產業關鍵技術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產品。通過努力,大力培育一批象蘋果公司、阿里巴巴這樣引領產業變革的企業。
四是要加快形成科技產業聯動、大中小企業協同的技術創新機制。強化產業和企業的技術需求導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著眼技術瓶頸組織重大技術攻關,立足產業升級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產業規模與質量效益的同步提升;深入開展產業技術創新綜合試點,加快建設一批上下游協同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重點企業研究院,實施一批突破關鍵技術的重大項目,選派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到企業工作,努力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傾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強的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以這些大企業為依托,以核心技術和市場為紐帶,形成集群式產業協作體系,帶動關聯的中小企業共同創新發展。
一是要大力發展高新園區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其作為衡量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體現科技投入績效的重大舉措來抓。大力推進14個產業集聚區創建高新區和省級高新園區轉型升級工作,努力培育一批國家級高新區。加強高新園區的動態評價與考核,推動高新園區提升創新能力、做強特色產業、實現錯位發展,打造一批品牌園區,輻射和帶動全省高新產業加快發展。圍繞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需求,以突破高端核心技術、培育高附加值產品、打造上下游配套的高新產業為目標,大力組織實施十大重大科技專項,力爭在若干前沿領域取得突破,培育一批新興產業集群。確保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每年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到2017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加值實現翻番。既要注重擴大高新技術生產規模,更要注重增強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能力和附加值,努力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二是要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把產業化導向貫穿于科技創新的全過程,各項工作部署都要圍繞產業化、各項考核評價都要突出產業化、各種資源配置都要面向產業化,促進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首先,要引導高校院所面向市場搞研發。具體要實現“四個轉變”:科研人才的評價,要從“以論文比高低”轉向“以轉化產業化論英雄”;科研活動的組織,要從“做什么吆喝什么”轉向“企業需要什么研發什么”,促進“研之能”與“產之需”無縫對接;科研的合作方式,要由單純的“技術入股”轉向“技術、資本入股并舉”,與企業結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創新鏈條的打造,要從“實驗室樣品”向“生產線產品”的轉變,加強中試孵化,延伸創新鏈條,提高成果成熟度。
第二,要加快提升企業承接和轉化能力。企業要善于把握技術市場發展形勢,從企業創新發展的需求出發,主動加強高校院所的緊密合作,大膽引進先進成果以及成果轉化的人才、設施,提升科技成果的承接和落地轉化能力,努力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
第三,要完善政府和社會的服務體系。在省、市、縣三級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加大對成果轉化的投入,深入實施十大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切實加強中試基地、成果轉化基地、科技孵化器建設,完善技術轉移轉化體系和市場交易平臺,加強網上技術市場建設,完善科技成果拍賣機制,促進先進和適用技術的連片推廣轉化。
第四,要建立有效的創業投資機制。既要讓創業資本對處于工業化生產階段的科技成果感興趣,也要讓創業資本對處于中試生產階段的科技成果給予扶植,同時要建立有效的退出和循環投入機制,切實解決好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資金“短板”問題。更加重視創新型城市建設和創新平臺打造,加快完善區域創新體系。一是要加快創建各具特色的創新型城市。深入貫徹科技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大力支持杭州、寧波、嘉興三個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先行先試,加快爭創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強化示范引導作用。鼓勵湖州、紹興等有條件的城市爭創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提升城市整體創新力。同時加快創建一批省級創新型城市和創新型鄉(鎮),鼓勵和支持各地在某個或某些方面先行先試。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全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設區市達到國家創新型城市標準,三分之二以上的設區市成為省創新型城市,三分之一以上的縣(市、區)進入創新型縣(市、區)行列,加快構建以杭州為中心、寧波、嘉興為副中心,其它中心城市各具特色的網絡化、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二是要加快完善多層次廣覆蓋的創新平臺體系。重點要加快建設“高新區(產業集聚區)和科技城、特色產業基地、科技園(創業園)、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科技中介服務組織”五個層面的服務平臺,為集聚創新資源、促進產學研合作、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力支撐。高新區(產業集聚區)和科技城要堅持產城互動,著力打造成為科技資源集聚區、高新產業孵化區、高效低碳的轉型升級示范區;特色產業化基地,要在做特做專做深上下功夫,提升特色新興產業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各類大學科技園、科技創業園等要成為新興產業發展的搖籃和創新創業的試驗區、活躍區;各類區域、行業公共科技創新平臺要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向中小企業轉移輻射先進科技成果、提供公共科技服務;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要提升社會化、網絡化、市場化服務水平,積極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專利代理、項目策劃、知識產權評估、科技信息咨詢、技術轉讓、成果轉化、檢測監測、資格認證等專業性服務。
一是要強化科技公共服務職能。正確處理好政府、企業和社會的關系,盡可能從市場能自我調節的領域中解脫出來、從具體的分錢分項目中解放出來,最大限度地運用公共政策工具如稅收、金融、貼息、政府采購政策等來配置科技資源,更好地運用公共服務手段來支持創新活動,更好地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和制度的方法來引領科技創新。重點支持對我省產業轉型升級具有較強帶動性的重大研發項目和成果轉化項目;支持基礎性研究和前導技術研發;支持創新型城市、重大創新基地、高新園區和特色產業基地、公共創新平臺等公共產品建設;支持知識產權開發、運用和保護,技術市場和中介機構建設,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營造公共創新環境。
二是要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確立“投資科技就是贏得未來”的理念,進一步深化科技金融結合,支持“杭溫湖甬”國家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建設,抓住溫州金融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的契機,探索擴大民間資本向科技創業投資的新途徑。大力發展科技銀行、風險投資、科技擔保、科技保險、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和上市融資等,充分發揮金融資本的“放大效應”。逐步建立起初創期政府無償資助、成長期科技信貸支持、成熟期股權直接投資、擴張期上市培育的金融支撐體系,滿足不同發展階段科技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引導創投機構更多關注初創期、孵化期的科技企業,提高企業創新創業成功率。
三是要完善人才的引進和激勵機制。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學習借鑒江蘇“引進一批人才、帶動一個產業、影響一座城市”的做法,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人才、創新團隊,以高層次人才引領高水平創新。同時,通過有效機制,促進高校院所甚至是機關事業單位的創新人才向企業流動,開展科技創新,轉化科技成果,創辦科技企業,提供科技服務;大力培育青年創新人才,保護青年的創新積極性,讓社會創新的涌流不斷迸發。健全以激勵創新為導向的用人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努力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格局。
四是要完善創新績效評價機制。建立多元的人才考評體系,把標志性成果的質量、創新效益作為評價科研績效和人才水平的主要依據。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對高校院所與市縣的創新績效進行評估并公布排名,將創新績效與項目持續申報相掛鉤,提高科技資源配置效益。
五是要加快改善“創新生態環境”。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將違法行為納入企業、個人社會誠信體系加以約束,促進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的有機銜接,讓侵權行為付出沉重代價,讓創新者利益得到有效保護。引導企業建立知識產權創造和開發體系,完善技術要素參與股權和收益分配政策,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能力。遵循科技創新規律,杜絕急功近利和浮躁冒進,減少折騰和干憂,促進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執著求新。進一步完善科研誠信體系和科研經費全程監管機制,對違規行為進行嚴管重罰,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大力發展創新文化,弘揚創新精神,在全社會形成關注創新、支持創新、參與創新的濃厚氛圍。
伴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我國快速建立了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對于我國開放國內市場、融入經濟全球化和推動國內創新型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們正在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與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新趨向、國內改革開放和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的新形勢相適應,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同樣需要全面打造“升級版”,使知識產權保護在中國融入全球化和推動創新驅動戰略中發揮更加重大的作用。
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面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處于一個新的特殊矛盾時期。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較多問題和挑戰。我國已成為知識產權大國,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數量已躍居全球第一,但知識產權質量參差不齊;我國已擁有越來越多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專利,但專利轉化率低和效益較差,垃圾專利較多,為科技經濟發展埋下了隱患;我國已擁有較多自主品牌,但仍然嚴重匱乏全球知名品牌,假冒侵權現象較為嚴重,品牌創立的法律環境仍需改善;一些領域的盜版侵權現象嚴重,妨礙了文化的發展繁榮和文化產業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于上個世紀80、90年代制定了主要的知識產權法律,于2000年前后進行了大幅的法律修訂,目前又進入新一輪法律修訂階段,涉及如何把握修訂方向、知識產權制度向何處走的頂層設計問題,尤其是如何處理全球化與國內需求的關系問題。在我國經濟社會生活中,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態度也有不同認識,在究竟是加強還是弱化保護等問題上爭論較多。這種背景表明,無論是制度設計還是制度實施,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均處于重要的轉折關頭。這些重大的、方向性的問題需要我們及時正確回答。
當前國內外形勢及知識產權本身的復雜性,決定了現階段知識產權保護在理念、制度和具體實施上的復雜性和多面性。從總體目標和方向上看,打造知識產權保護的“升級版”,就是要在現有知識產權體系的基礎上對于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進行再設計,形成與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以及國內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相適應的、先進的和符合國際主流的知識產權規則體系、執行體系、理論體系和社會環境,尤其是要把理念和制度落實為現實秩序。實現這些目標,需要著重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經歷了由前些年的“被逼”接軌到當前的重點強調內需和自主設計的過程,當前知識產權立法又全面啟動,知識產權保護又處于再定位的轉折關頭。是繼續強化接軌還是更加強調內需?如何認識和應對當前知識產權保護的國內外新形勢和新要求?諸如此類的問題需要給予深層次的回答?;緫B度應當是,在繼續強化接軌的基礎上,實現接軌與內需的深度融合。
在經歷了相當長一段的閉關鎖國的時期后,改革開放前夕,伴隨著中國的主動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西方發達國家又以國際規則沖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改革開放必然要接受國際的和主流的規則,期間主動與被迫交織,但并沒有重演喪權辱國的歷史,反而是在接受和適應中創造了高速增長和迅速步入現代化國家行列的發展奇跡。期間伴隨我們接受和引進國際上通行的經濟貿易和知識產權規則,我國逐步步入了確立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融入全球化的現代化軌道。30多年來我國經濟貿易得到長足發展,已成為世界經濟貿易大國,培育了堅強的實力、國力和自信,正在走向經濟強國和和平崛起之路。
我國改革開放進程始終伴隨著國際“倒逼”現象,外在的壓力不斷轉化為變革的動力。被“逼”恰恰使我們深深受益。如李嵐清同志回顧改革開放進程時所說:“我們在具體工作中深深體會到,我們內部的許多改革措施是被對外開放促出來甚至逼出來、榨出來的,也有許多是在對外開放中學到的。同時改革又為對外開放創造了條件,促進了對外開放?!盵1]以開放倒逼改革、從無奈走向自覺,推動了我國迅速走向現代化,在許多方面走到先進行列。知識產權制度體系的確立和完善,既是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始終參與和推進了改革開放。與整個改革開放進程相適應,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同樣經歷了由被迫、無奈到主動、自覺的過程和轉變。
我國現行知識產權制度是在改革開放初期開始確立的,尤其與中美經貿交往直接相關。我國主要知識產權立法和知識產權體系建立都與中美經貿交往需要、美國施加壓力和推動直接相關。1979年中美貿易關系協定要求有效保護知識產權。此后,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陸續制訂了《商標法》《專利法》。到了1988年,美國對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不滿,認為缺乏計算機軟件專門保護,沒有著作權法,對藥品等專利保護不力,以擬啟動“特別301條款”、進行貿易制裁相威脅。經談判磋商,通過保護知識產權的諒解備忘錄,中國政府承諾制定《著作權法》,修訂《專利法》等。
1992年中國政府承諾加入《伯爾尼公約》等,修改專利商標法等,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商業秘密。中國隨后兌現承諾,修訂相關法律和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法》。這一時期知識產權法律體系更多與美國的外在壓力相關。2000年加入wto前后,我國按照wto相關條約要求和“入世”承諾,有針對性修改了《專利法》、《商標法》等主要知識產權法律,這些修改亦未表現為突出的自主性。我國行政執法體系也是在外在壓力下建立起來的。為適應短期內快速建立執法機制的需要,我國迅速建立了世界上獨特的行政執法體系,并開展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這一時期我國知識產權法律理論也更多地是介紹條約和國外的規則。
盡管從知識產權保護的建立過程和動因上看具有被迫性和被動性,但我國由此快速地形成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和執法體系,初步建立了知識產權理論體系,而且知識產權基本規則來源于條約和發達國家的已有做法(當今世界的主流規則),主要是“舶來品”,具有很強的國際共通性。我國對此也直言不諱,如1994年我國首次發布的《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指出了如下基本態度:“出于擴大開放的需要,中國積極履行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義務,努力使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向新的國際標準靠攏,采取了許多重大措施,進一步提高中國現行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p>
這種態度充分地體現和落實在具體制度的設計上。前些年我國商標、專利、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立法在借鑒國際經驗和吸收通行標準是思想解放的,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就是在制度接軌和借鑒的基礎上建立的。例如,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具有與生俱來的市場經濟氣息,在立法時“參考國外一般做法”、“分析國內外的大量案例并派人赴美、韓等國考察”,注意符合“國際有關慣例”,“草案第二章寫了十二條,具體規定了十二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中大多數為國際立法例中所共有,只有個別行為是根據我國現實市場交易活動中的突出問題加以規定的”。[2]吸收借鑒國際通行規則使該法具有高度的預見性,適用了不斷深化的市場化改革,保持了旺盛生命力和生機活力。
接受以條約和西方國家通行規則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國際規則,無疑是當時的不二選擇。西方國家要求中國接受國際規則固然是出于其自身利益,但由此滿足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需求,保障了這一時期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創新發展的需要,積極促進了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初步現代化,使我國步入了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的現代國家行列,實現的是“雙贏”。這一過程具有鮮明的“倒逼”色彩,也充分說明了“倒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世紀以來,更加自主和自覺地涉及和實施知識產權制度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明顯特色。例如,2005年發布的《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新進展》(白皮書)就宣示了新態度:“中國一貫以負責任的態度積極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在堅持遵循知識產權國際保護規則的同時,按照國情確定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努力平衡知識產權創造者、應用者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關系,使知識產權的創造與應用形成良性循環?!迸c以前的提法相比,已由主要強調努力“向新的國際標準靠攏”,向強調根據國情確定保護水平并注重平衡利益的轉變。這顯然是適應國際國內環境變化和國內保護實際的政策自覺和理性選擇,標志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更加成熟和完善。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與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需要,2008年國家制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于知識產權制度進行了自主、全面和系統的戰略規劃。近期以來新一輪知識產權法律修訂,更加體現和強調自主修改,更多強調不是因為外部壓力,而是為了適應國內創新和發展的需求、解決知識產權保護中的突出問題。但是,我們要時刻注意防止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在強調自主性和適應國內需求的情況下,仍應當高度重視向國際標準靠攏,尤其是仍應高度重視研究和借鑒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經驗。這更是國際形勢和國內發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繼續深化和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全面提高的需要。從國際情況看,當前全球化進一步加深,貨物和市場要素的流通更加自由化,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更加重要,各國經濟深度融合,wto體系已不完全符合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要求,區域經濟一體化正在成為與全球化并行的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歐美都在組建自己的區域集團,建立自貿區也已成為我國國家戰略。新一輪經濟全球化要求包括知識產權規則在內的新的國際貿易規則,對此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和未雨綢繆。
其次,要適應我國國力持續增強、國際地位迅速提高和更多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需要。我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貿易大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我國正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和擴大全球經濟影響力,只有主動接受和推行主流的知識產權規則,才能在參與全球化中居于高端和前沿,為參與全球治理提供強有力的國內經驗支撐和微觀基礎,樹立良好的國際經貿形象,在參與全球化中能夠挺直腰桿和具有底氣。但全球經貿規則仍然由西方主導,我國國內變革的滯后使我國缺乏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能力,為全球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我們需要通過國際化和法治化,為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國內基礎。我們有巨大的國內市場,我們不但能夠吸收主流規則,還要在吸收的基礎上創造現代知識產權經驗,為國際社會提供知識產權公共產品,增強我國制度軟實力。要充分認識到,包括知識產權規則在內的貿易規則,不同于民族性、政治性色彩濃厚的其他法律規則,是現代市場規則,并具有天然的跨國界性,這是借鑒吸收的重要基礎。
再次,適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于全方位、高標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需要。我國國內正在進行轉方式促發展,進入攻堅克難的改革深水區,創新驅動已成為重要國家戰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我國也站在這一變革的起點上。知識產權保護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需要高水準的知識產權保護,這是一項重要的制度環境。
總之,當前我國國力大增,又處于改革開放的新起點,我國應當有更大的勇氣和更高的要求吸收借鑒知識產權通行規則,并積極創造世界性經驗。我國新一輪的知識產權制度設計必須與促進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相適應,必須與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引進外國投資和深化經濟技術交流相適應,使我國主導和基本的知識產權規則更加符合國際通行標準,并全面加大保護力度。
與知識產權初創的“被迫”時期相比,當前強調自主接受主流規則是審時度勢和權衡利弊之后的理性選擇,更多的是適應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提升的新形勢和新需求的自信和自主安排。但是,改革、開放與發展三位一體,內需與外需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當前在知識產權制度設計中更為強調內在需求,決不意味排斥國際通行的知識產權規則。外需本來就是內需的有機組成部分,適應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同樣是內在需求的應有之義。內在需求更多的是在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前提下,亦更加符合我國實際,實現通行規則和國情實際更深度的融合,決不意味著更多地遠離主流規則而另搞一套和自成一體。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是我們長遠和根本的利益,決不能以眼前利益犧牲長遠利益。在基本面和主導層面符合國際標準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知識產權保護更加符合國情實際和具有必要的中國特色,但不能以此為名行保護特色甚至落后之實。中國特色與國際標準應當是相輔相成而不是相互沖突的,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應當是在更加符合全球化要求的前提下,國際標準與國內需求高度融合的制度體系。
打造“升級版”的知識產權保護,首先要更加強調自主性和理性需求。我們必須認真深入地研究和準確把握我國進入這一時期以后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安排,要加強形勢和方位的判斷,“升級版”絕不是孤立和孤獨地“升級”,而必須深深扎根于這些需求的基礎之上,與這些需求水乳交融。脫離這些形勢和需求,就會脫離實際。其次,要更加注重制度設計的頂層性、系統性和協調性。要立足于更高的起點和層次上,加強制度的頂層設計,要用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審視知識產權與創新發展的有機聯系,使國際接軌與國內創新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結合起來,不簡單地就事論事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盡可能避免短視行為;我國或許已完成了立法的初步體系化,不需要打破現行體系,但在制度設計上要深度考慮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再次,要更加注重重點性和針對性,直面焦點和難點問題。要把握準需要解決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和重點問題,增強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例如,要在立法、司法和行政執法層面解決好執法體制和機制問題,實現體制機制的優化和知識產權授權確權的優質高效;要解決影響保護力度的制度瓶頸和實踐操作的重要問題,切實能夠加大保護力度;有效解決專利數量虛高、垃圾專利泛濫、搶注商標較為嚴重等突出問題,預防“專利蟑螂”等知識產權異化現象,清除市場障礙和維護知識產權制度良性運轉。最后,還要更加注重知識產權制度的外向性、開放性和融合性。對于國外先進制度的借鑒吸收要有鑒別、有比較和有取舍,不照搬照抄和照單全收,使知識產權保護既符合國情、又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知識產權體系。
“升級版”的中國經濟必須是法治經濟,知識產權保護是法治環境的重要方面。知識產權保護必須強化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必須強化法治治理和弱化政策治理。這里強調幾點。
知識產權保護兼具法律性、政治性與政策性,但應以法治為根基,并注重以內化政策的方式進行政策調節和體現政策效果,實現政策目標,弱化法律之外的政策性治理。
首先,要重視法律適用中的內化政策。適當運用法律的內在政策和內化政策,也即法律之下和法律之內的政策,使知識產權保護更加恰如其分。法律適用具有裁量性,法律規范之內有時有不止一個選項,且法律有時有漏洞和空白,需要填補。在具有選擇性的法律選項之內進行法律適用,本身即具有政策空間。知識產權保護要體現導向性和政策性,但必須在法律范圍內考量政策,將政策內化于法律之中,成為法律適用的有機部分,實現法律適用的妥當性。我們不能以政策代法和使政策超越于法律之上,但也需要在法律之內善用政策。
其次,要強化法律的常規運行與逐步弱化政策性行動。打造知識產權保護“升級版”,需要更加強化法治治理,弱化或者改善運動式專項整治等政策性治理。例如,由于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立時間短,知識產侵權在有些領域和地區較為嚴重,加之我國有特殊的執法體制和習慣做法,時常開展階段性的專項整治等執法活動。在一段時期內和特殊歷史條件下,這種措施對于持續不斷地宣示保護決心、提升保護水平和強化保護意識,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這類活動畢竟具有濃厚的政策治理色彩,會淡化和削弱常規機制的作用,減少人們對于常規機制的信賴,也可能助長侵權行為人的侵權投機心理,國外權利人對此也常常是“喜憂”參半和疑慮重重,長此以往顯然不利于維護法治形象。因此,這種政策性治理應當弱化和逐步消除。我國已建立較為完善的司法和行政執法體系,要盡可能充分發揮和強化其常規職能作用,盡力維護其高效權威;要時刻注意法律執行的長效性和穩定性,盡可能不去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運動式治理,避免使法律的執行受到隨意化和情緒化的干擾,避免為一時一事改變甚至損害法律的長效執行;國家的責任是為救濟和保護提供暢通和良好的制度渠道,即使執行體制有問題,也應該盡可能通過加以完善來解決。正如有的企業界人士所提出的:“政府不要所有的事情都去兜底,因為就算你找美國政府讓它行政保護,也是不行的,它就是司法保護和有限的行政保護,法院的司法程序,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程序,就這兩個程序,權利人去主張權利就好了,你找政府沒有用,最后也解決不了。專項行動這種形式,是一種短期的行為,并不是可持續的長期的行為,作為一個國家的法律或者可持續的司法制度,它應該是一個穩定的環境,所以我們覺得,更重要的是在于加強真正的執法,在立法層面構筑知識產權競爭力,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永遠會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美國也會有假貨,美國不會說搞個政府專項行動去打假貨,權利人有權利就去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張,去法院主張就可以了?!盵4]這些見解是很深刻的。
再次,高度重視司法的法治導向作用。司法是法治的重要化身和代表,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已確立司法保護主導的情況下,要更加重視司法所代表的法治形象,充分發揮司法一以貫之地執行法律的長效保護機制作用。
法治的內涵是豐富的,如:“遵從法律的可預見性、連續性和統一性”。[5]可預見性、連續性和統一性是法治的基本要求?!叭魏畏芍贫榷几叨日湟暦傻姆€定性和連續性?!盵6]在知識產權保護中,執法的可預見性、連續性和統一性以及公開、透明、說理等,對于營造創新和發展的良好環境至關重要。無論是行政執法還是司法,對此均應高度重視。司法在維護這些價值上具有天然的優勢和更高的期待,尤其要率先垂范。司法在保護知識產權中的主導地位,實際上就是為了彰顯法治的主導地位。司法更要重視維護法律的安定性和確定性,強調程序保障和過程透明,重視遵循法律適用的先例,為利益攸關方提供穩定的和可期待的預期,盡量避免受反復無常的困擾。這是良好的法律環境、投資環境、創新環境和市場環境的標志與象征。
升級版的知識產權法治要更加重視對于各類權利人的一視同仁和平等保護,不搞厚此薄彼和差別待遇。尤其是,司法有一套最為健全的裁決機制和救濟程序,要更加以維護法制統一為重要目標,高度重視法律的一體執行。要發揮保護機制的整體效能,即便一時受地方保護或者法律歧視的干擾,也應該靠一套完善和高效的救濟機制及時糾偏。要是使司法保護可接近、可信賴和可依托。當然,知識產權保護與國際貿易密切相關,知識產權國際布局和競爭也是當前國際經濟競爭的重要方面。要加強涉及國際貿易知識產權保護特殊性和對策政策的研究,注重國與國之間知識產權保護的相對平衡,為我國參與全球化和全球競爭謀求更大的空間和優勢。
知識產權是私權(民事權利),私權通常都是通過自己行使權利的方式進行保護;我國又有獨特的雙軌保護制度,公權力在積極主動地進行保護。因此,如何處理私權保護與公權介入的關系,始終是制度設計中的重要問題。尤其是,當前有一種值得注意的傾向,就是將加強保護與加強公權介入掛鉤,將加強保護簡單地向加強行政執法靠攏。這種傾向存在一定的誤區和誤導。例如,當前知識產權“維權成本高、侵權代價低”很可能受到了過度的渲染,甚至成為實現特定法律修改目的的說辭和藉口;[7]即便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存在這種現象,也應當以理性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而不能簡單化地處理,否則會治絲益棼,與初衷南轅北轍,甚至被不適當地利用。這些問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處理知識產權保護與公權介入的關系,要遵循知識產權保護的特點和規律,要據此確定公權力的定位。首先,知識產權已非特權而系民事權利,需要行政程序授予或確認的知識產權,符合條件即應授予和確認,并應當盡量簡化程序和提高效率,提高行政服務質量。其次,國家應為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公正、高效和權威的制度通道。再次,根據知識產權為民事權利的屬性,權利人有處分的自由,即便行政救濟也應當以權利人主張(投訴)為前提;行政保護盡可能以侵權行為同時危害公共利益前提,純粹侵害私權的行為盡可能不以行政救濟解決。
知識產權具有公共政策色彩,但畢竟落實為一種私權即民事權利,trips協定開宗明義地指出了知識產權的私權屬性。將其作為私權與體現公共政策屬性并不矛盾,因為在其公共政策屬性已體現在私權的塑造之中,如知識產權的規則和利益平衡機制體現了激勵創新的公共政策,而且在法律的適用之中仍然可以繼續貫徹公共政策精神。而且,公共政策主要是在立法之中貫徹的,在法律的執行上不應該因為行政執法與司法而有所不同,否則法律就不成其為法律了。因此,知識產權的公共政策屬性應當內化于法律之中,不應該成為強化公權更多主動介入的法理依據。
像專利這樣的知識產權,它們直接關乎創新政策和創新環境,一定要注意保護制度設計上的平衡和協調。各國在專利保護上普遍不采用刑事手段,甚至曾經規定刑罰的個別地方(如我國臺灣地區)也改弦更張,采取了祛刑罰化的措施,重要的原因就是為創新營造寬松的環境。因為,有刑罰之類的威懾存在,在權利范圍本來就具有模糊性及專利授權不可避免存在各種重大問題和缺陷的情況下,必然會使人們在創新中心膽戰心驚、小心翼翼或者有余悸,這種威嚇或者窒息(chilingeffect)環境顯然與大膽創新的理念明顯相悖,從根本上危害或者窒息創新。專利權的保護靠民事訴訟就夠了,所體現的是一種維護權利與營造寬松創新環境的平衡。例如,多數發達國家自己既沒有制訂刑事處罰的規定,也沒有在內部實施嚴厲的刑事處罰。如英國政府2006年5月16日針對2004/48/ec命令的解釋性備忘錄稱:“毫無證據表明,有理由擴大trips協定規定的刑事救助范圍”,該政府強烈認為“不應把專利權置于提案的范圍之內”,“專利權的生效和有關侵權行為的爭端解決,是一個特別復雜的法律范疇……無助于良好刑法所要求的肯定性。我們將密切關注這個問題?!盵8]歐盟在解釋2007年知識產權實施命令草案排除專利侵權的原因時指出:“將專利侵權作為刑事犯罪處理可能阻礙發明人和研究機構的創新活動?!盵9]我國對于知識產權的制度設計要具有這種平衡思維,而不能僅看到加強保護。行政處罰具有執法上的主動性和威懾性,具有與刑罰類似的效果,如忽視制度平衡而片面地強調行政處罰對保護力度的加大,必然會抑制或者扼殺社會的創新積極性,使保護制度與權利實際不相適應。為什么國內外有關方面對于設立專利侵權的行政處罰制度反對激烈和爭議很大,甚至一貫要求中國加大保護力度的美國有關方面對于我國專利法引進行政處罰普遍反對激烈,實際上是看到了過多行政處罰可能帶來的重大負面效果。我們對此要有足夠的關注和理性分析。這不是一句中國國情、特色和實際所能解決的,而關乎國家創新需求和創新政策。
公共權力過多地介入私權保護,必然會弱化權利人主動尋求保護的積極性,使權利保護與權利屬性嚴重背離,導致保護制度的異化。保護權利本來主要是權利人自己的事,這是天經地義的,國家主動維權、越俎代庖和大包大攬,反而不利于培養權利意識和加強權利保護。即便當前有些人維權能力和意識較弱,也應當通過加強教育、引導等方式解決,形成良性循環和導入正常渠道。此外,通過公共執法渠道進行保護,在國際上也不一定得到加大保護力度的肯定,反而可能會陷入越是聲稱加強公共執法、越不被認可的怪圈。例如,據媒體報道,美國全球知識產權中心發布的知識產權保護報告,重點關注美、英、中、印等11國,其中中國在執法力度評估中得分最低。[10]反過來說,更多地引導當事人通過訴訟保護權利,調動其自我保護的積極性,讓權利人承擔保護責任,因符合通行做法,也會更少地引來指責。
由于種種原因,我們對于知識產權屬性的把握還不到位,一些制度設計也值得認真反思。我國有的企業界人士指出:“知識產權是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就是公權的問題,第二個是私權的問題。制度建設和環境建設是公權要解決的問題,我認為這也是政府的核心職能。而對于創造、運營、權利主張、爭議解決這些東西,其實更多是私權層面的東西,是權利人應該去做的事情,所以我覺得要把這條界限凸顯出來,因為政府如果沒有聚焦在核心能力上,政府承載太多的責任,可能沒有真正體現政府的核心價值?!薄罢赡艹休d了太多的東西?,F在政府什么都管,包括爭議的解決,包括權利的主張也去管,因為中國的文化里面,和諧是最好的,美國就是通過權利人不斷主張權利來促進大家更愿意做這個事情,然后不斷創新成果出來,它不是一個鼓勵和諧的文化,但是中國實際上是鼓勵和諧的文化,鼓勵和諧的后果往往是先進的被和諧掉了,落后的得到了鼓勵,尤其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作為一個私權,就是以主張權利為實現目標和價值的,只有回歸本來面目以后,我們真正的創新的土壤才建立起來?!盵11]這種來自活生生實踐的切身感受和見解是很深刻和很有道理的,值得我們在建構科學的知識產權制度設計時深思。
當然,發達國家期待改變這種狀況,試圖將發展中國家的知識產權實施任務逐漸轉移給具體的國家機關。[16]原因是明顯的?!按苏械年P鍵,即通過把實施的責任從私方轉移給政府,使權利持有人既獲利又無須負責?!盵17]“抱怨發展中國家知識產權實施不力,在國際上屬老生常談。這些抱怨源于對一個基本概念的混淆,即知識產權實施應該由公共部門(政府)而非私營部門(權利持有人)負責。由這個基本誤解出發,發達國家在私營部門巨大利益的驅動之下,有目的地推動了一系列其他誤解,給發展中國家造成破壞性影響。不僅發展中國家的公共資源被錯誤地用來實施知識產權,而且其創新的空間也因濫用知識產權執法而縮小?!盵18]對此我們有必要給予關注,并理性地予以對待。
司法保護主導且在權利人主張時給予保護,這是國際通行做法。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初創,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由于司法資源匱乏和經驗不足,執法體系基本上是雙軌并行和行政為主。隨著司法保護需求的不斷增長,司法保護范圍不斷拓寬,保護職能不斷強化,法官隊伍日益壯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是,直至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在商標專利授權和確權的核心領域,仍實行行政終局決定制度。在加入世貿組織前后,我國知識產權法律大幅修訂,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全面提高。期間,在相應的知識產權基本法律的修訂中強化了司法保護和司法終局,行政終局決定被取消,司法全面介入所有的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執法體系逐步向雙軌并行、優勢互補和司法終局的架構演變。加入世貿組織以后,雖然行政執法在相當意義上和在某些方面還發揮主導作用,但司法保護更加引人矚目,得到明顯強化和迅速發展??梢哉f,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已初露端倪,已具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在其他民事權利保護中,司法從來都是發揮著主導地位,對此人們并沒有爭論和懷疑過。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首先主要是國外壓力直接推動的,當時的對外開放形勢要求在短期內形成具有較高效率的執法體系,以迅速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隨著經濟社會和文化的迅速發展,國內保護知識產權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逐步由被動、被迫轉變為主動和自覺,雙軌并行、優勢互補和司法終局的執法體系逐步發展起來,這也形成了我國保護知識產權的鮮明特色。知識產權具有無體性、外部性、公共物品性和政策性等特征,權利邊界不似其他財產權那樣清晰,在缺乏保護傳統、權利意識不強和知識產權文化不夠發達的社會背景下,容易發生重復性的、大規模的侵權行為。我國實行的雙軌執法體制顯然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還不規范、侵權行為多發、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不強的實際,具有現實的存在基礎和合理性。但是,知識產權畢竟是私權,按照私權保護的屬性,應當主要由權利人自身尋求法律保護,國家更主要的是通過完善司法救濟體系,以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供給滿足私權救濟的需求。國家最好在局部的特殊侵權領域,動用公共資源和公權力,給予積極主動的法律救濟。
特別是,由于與貿易關系緊密,知識產權及其保護受到了國外權利人和外國政府的持續性高度關注,它們源源不斷地施加外部壓力,外部壓力促進和推動了國內的重視,國家不惜投入大量公共資源進行保護,并建立以行政執法和行政保護為載體的公法保護機制。這種主動性和應急性的公法保護適應了當初我國法治不夠發達和要在短期內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階段性特征,是一種合理的選擇和必然的產物。但是,這種急需先立的應急性保護體制和機制,隨著我國法治的逐步發展和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的變化,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從私權屬性的角度進行理性的審視。諸如,有人指出:“我國政府對知識產權私權公授的性質理解不透徹,導致對授權后的知識產權為私權的性質重視不夠(其實這是在trips協定中開宗明義就已闡明的),進而導致我國政府常常在外國政府的的壓力下,不必要地將知識產權保護的責任和成本攬入政府懷中,承擔了許多不應當承擔的責任和輿論壓力。建議政府明確意識到知識產權私權公授的性質,除非對社會公眾利益產生了嚴重侵害,不應當輕易動用公共資源來保護私權性質的知識產權,并且承擔不必要的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的罵名?!盵19]這種說法是有其道理的。
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日趨深入,我國在制訂《綱要》時對于執法體制和理念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討論和反思。在此基礎上,《綱要》將“加強司法保護體系建設”、“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主導作用”,作為完善知識產權制度的一項內容,并納入戰略重點之中。這是《綱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根據當前知識產權保護的實際,從國家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作出的新定位。這種定位顯然符合私權保護的特點、性質和規律,應該推動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逐漸由雙軌并行轉向司法保護主導,向私權保護的本來面目歸位。而且,在相應的制度設計上,也是朝著司法保護主導的方向走的。例如,現行《著作權法》將民事保護作為著作權保護的主要途徑,只是在侵犯著作權行為“同時損害公共利益”時,才讓行政執法介入。對于專利侵權行為,《專利法》只授權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及就侵權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而并未授權進行行政處罰,充分體現了專利權的私權屬性。
加強保護,首當其沖地是按照民事權利保護要求,加強司法保護體系建設。例如,當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統一法律標準已成為一種普遍性的國際趨勢,但國外的普遍做法恰恰是通過建立專門專門知識產權法院的方式加強保護。例如,20世紀80年代前后,美國面臨日本科技趕超和經濟競爭,為解決國內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在知識產權制度方面發起了一場變革,主要是修訂專利法和建立主要負責知識產權司法的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尤其試圖通過專門法院加強專利審查和專利保護,統一專利司法標準。此舉無疑推動了美國知識產權制度的重大革命。近年來知識產權保護廣受關注,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紛紛通過建立知識產權專門法院、強化知識產權司法等方式進行應對。這些趨勢性做法值得我們認真關注。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知識產權司法體系日趨完善,司法能力不斷增強。尤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法院”,這標志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將有新的飛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首選是加強司法體系建設、建立專門知識產權法院等途徑,不宜動輒另起爐灶,以加強保護為名行其他之實。而且,無論是司法還是行政都是國家之公器,司法體系本身屬于國家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組成部分,不是法院或者司法機關一家之事,國家應當從全局的角度進行謀劃,進行頂層設計,避免部門各說各話。
在知識產權保護中,加強保護是方向和趨向,我們要瞄準目標前進,向先進和主流靠攏,但同時要把握好我國創新和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把握好方位,不搞理想化和一步到位,不把未來和趨勢當成現實,所以要“分門別類、寬嚴適度”。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加強保護、分門別類、寬嚴適度”的司法保護政策,就是以此為背景和基礎的。
知識產權制度是個矛盾體,既是激勵創新的利器,又會阻礙創新。如斯蒂格利茨所說:“如果不很好地設計知識產權制度,成本就會高出收益。事實上,知識產權制度如果設計不當,甚至會阻礙創新?,F今美國的問題就是它的知識產權制度妨礙了創新。在美國,這種情況很普遍,對此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于對美國知識產權制度進行改革的爭論?!盵20]因此,立法者需要限定權利范圍,把知識產權關在“籠子”里,以趨利避害;執法要具體劃清權利邊界,對于權利的保護不受越寬越強越好,而是要在依法的前提下,要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促進創新為目標,盡可能做到恰如其分和寬嚴適度。
我們需要接受國際主流的知識產權規則,這主要是從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趨向和當今知識產權國際保護需求角度來說的。這一問題也不能簡單看待和處理。首先,所謂的主流規則乃是國際上比較公認的先進規則。美國在國際規則的制定上有很大的主導性和話語權,但主流規則并不必然是美國規則。美國一些先進的規則可以借鑒,但一定注意甄別,不能囫圇吞棗式地接受,盲目地認定美國的規則都是好的和先進的。如上所述,并非美國的所有規則都是好的?!霸谑澜缰R產權協議(trips)影響下,很多國家正在采用美國式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但這種制度不僅難以適應美國的情況,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更不適用,特別是美國自己都還在適應階段?!盵21]對此要高度關注。其次,國家利益是最高的衡量標準。我國知識產權制度一定要符合我國實際和具有發展導向?!懊總€國家必須有一個能夠適應自身實際的知識產權制度。這個制度必須調整成本和效益之間的平衡,而具體的方法則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薄鞍l展中國家所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縮短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的知識差距。而如果知識產權制度設計不當,就會使得縮短差距的目標更難以實現?!盵22]這些主張是超脫的和有道理的。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制度設計應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促進我國創新和發展。再次,除條約的剛性約束外,可以借鑒其他先進的主流規則,但在操作細節和具體實現上不必亦步亦趨,要根據我國國情和實際具體適用,不作絕對的或者量化的中外對比和衡量。例如,我國侵犯知識產權的賠償數額日益提高,但不宜簡單與美國相應的賠償數額相對比,而既考慮國際趨勢,又考慮我國的情況。
經濟全球化并非知識產權規則的完全一體化?!爱斍?,市場已經或接近實現全球化,但是,世界仍然圍繞主權國家運行,各國政府擁有設立市場條款的權力,不管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要受其影響。我們將會看到,有些時候,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都能相當成功地抵制全球化核心所在的市場力量,盡管他們自己往往要為此付出相當巨大的代價?!盵23]為盡量減少代價,我們應當積極參與全球化,但與全球化關系不大、我們獨具特色的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仍然根據根據我國國情和實際進行處理,而不是盲目的不加區別地加貼全球化標簽。對于一些純粹貿易性的知識產權規則,我們應當盡可能遵循全球化標準;對于我國創新發展的特殊需求,一定要充分考慮。
知識產權保護是依照我國法律進行的,地域性是知識產權法律的重要原則。我們需要借鑒國外有益經驗,但其他國家的做法不符合我國實際時,我們無需人云亦云,也不能人云亦云。該創新的時候就要創新,法理同樣是可以創新的,也需要走自己的路。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我們照樣可以走,不能因為別人沒有走過就不敢理直氣壯和沒有底氣。當然,創新性保護一定要符合我國實際,有利于我國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以及促進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繁榮。這才是衡量我國能否創新性適用法律的根本標準。
對于一些民族性和國情色彩濃厚的領域,或者一些特殊的中國式問題,需要堅持獨具一格的中國式處理,不盲目與其他國家一致或者尋求國際標準。換言之,我國有特殊的歷史、文化和國情,也必然有特殊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必須從我國國情和實際出發,按照我國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并不涉及履行條約義務及其他國際保護問題,而僅僅是如何適用我國法律以及用我國法律解決我國自己的一些特殊問題。尤其是,由于這些問題的特殊性,國外的類似做法要慎重借鑒,一定要看到貌似背后的實質性差異,不宜以簡單類比現象和結論的方式囫圇吞棗式借鑒國外做法;確因本質上的差異不能借鑒的,理直氣壯和敢為天下先地做出我們自己的裁決。比較法固然有益和重要,但一定首先要與我們的實際相結合,不能脫離實際地進行比較和借鑒。
例如,近來涉及中文字庫的著作權保護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僅就字庫中的單個漢字能否具有可版權性,爭論尤為激烈。不少人舉出國外不保護此類字體的例子,主張我國也不應該給予保護,且主張給予保護還會影響文化傳播等等。但是,我國漢字具有獨特性,與西方文字差別很大,對于中文字庫中的單個字體能否保護,一定要從我國實際出發,同時考慮產業政策等因素。一些法院對此持肯定態度,選擇了中國式處理。這種以中國式思維處理中國特殊問題的方式,是必要的。存在決定意識,也決定著我們的保護態度。
再如,“貼牌加工”涉及的商標侵權問題一直爭論較大,近年來爭論尤其激烈。被貼牌的商標標志與在中國注冊的商標有沖突(相同或者近似),但被貼牌的商品并不在中國境內銷售,而全部銷往中國境外。爭議的焦點是“貼牌”行為是否構成商標使用,從而構成商標侵權。從法理上說,商標使用是指商標被用于識別商品來源的用途,[24]被“貼牌”的商標標志在中國市場內不產生識別商品來源的作用,也就不能認定為商標使用行為。此種情況下附加商標標識只是具備了商標使用形式,但商標權具有地域性,而不具備在中國境內“用于識別商品來源”的功能性要件,此類行為不能認定為中國境內的商標使用行為。從政策上講,我國是制造業大國和加工貿易大國,“貼牌加工”是我國制造業和加工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將“貼牌”行為認定為商標侵權,不利于我國企業承接加工貿易業務。也有人提出,貼牌加工并不存在自主品牌,保護此類“貼牌”行為并不有利于我國加工業的轉型升級和自主品牌建設。其實,我國加工貿易是分層次的,不可能都是高端的和有自主品牌的加工制造,轉型升級也不是一夜之間完成的,不同層次的加工制造滿足不同的經營需求,且加工制造由低端向高端發展、低端為高端提供積累和條件也是一種重要的發展路徑。此外,認定“貼牌”行為構成商標侵權,也是部分加工制造業轉入其他一些國家的原因之一。因此,不認定“貼牌”行為構成侵權,有利于為我國加工制作業發展營造寬松的環境,滿足加工制造業發展的多樣化需求。也有人在法理上進行比較,認為歐美發達國家沒有或很少有“貼牌”加工的商標侵權案例,甚至據此認為我國認定不構成侵權不符合國際做法。多年來發達國家奉行產業轉移政策,其加工制造業(尤其是低端加工制造業)轉移到東亞等發展中國家。當然,金融危機之后,歐美發達國家逐步重視高端制造業,但這些國家早已有眾多和完善的自主品牌體系,處于全球價值鏈的高端,不涉及類似中國這樣的“貼牌”問題。因此,“貼牌”行為定性上進行這樣的國際比較不具有任何經濟基礎和可比性。
總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之上,面對經濟全球化進一步深化的國際環境和我國仍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內實際,我國知識產權法治升級要統籌兼顧,既保持先進性和前沿性,又符合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國情實際,總體上朝著更加現代化和法治化的方向邁進。
[1]李嵐清:《突圍———國門初開的日子》,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頁。
[2]劉敏學:“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草案)》的說明”,在1993年6月22日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
[3]“使中國融入全球體系將增加中國的既得利益,促使中國遵守國際規則,將強化中國對外貿易、服務、投資、技術與信息的依賴性。這種相互依賴的關系將逐漸強化,到最后,一旦哪個國家單方面違背國際義務,將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眳⒁娎罟庖骸独罟庖撝袊c世界》,蔣宗強譯,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55頁。
[4]參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宋柳平在上海知識產權局第七次專家咨詢會上的發言,載上海市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編:《知識產權專家評論》第12期(2011年9月16日)。
[5]蔣惠嶺、黃斌編譯,“美國聯邦司法發展戰略”,載《人民法院報》2012年9月14日。
[6][美]理查德·波斯納:《法官如何思考》,蘇力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頁。
[7]這種類似情況在其他國家也會存在。如在本世紀以來的美國專利改革及相應立法中,“我們能夠預測到那些針對特地產業的嚴肅的立法調查以及可獲得的回應并不常見,即便出現也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眳⒁奫美]丹·l.伯克,馬克·a.萊姆利:《專利危機與應對之道》,馬寧、余俊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166頁。
[8]europeanscrutiny(2006),criminalmeasurestoenforce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31streport,available:http:///.轉引自李軒:“關于知識產權實施的十大誤區”,參見李軒、卡洛斯·m·柯萊亞編:《知識產權實施:國際視角》,李軒、張征等譯,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頁。
[9]europeanparliament,2007.“trips協定要求政府必須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處以刑事處罰,實乃一大誤解?!鞭D引自李軒:“關于知識產權實施的十大誤區”,參見李軒、卡洛斯·m·柯萊亞編:《知識產權實施:國際視角》,李軒、張征等譯,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頁。
[10]參見“美國發布知識產權報告中國再入重點觀察名單”,載《經濟參考報》2012年5月3日。
[11]同注[4]。
角》,李軒、張征等譯,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頁。
[14]cornish,williamr.(1999),intellectualproperty:patents;copyright,trademarksandalliedrights,london:sweet&maxwell.轉引自李軒:“關于知識產權實施的十大誤區”,參見李軒、卡洛斯·m·柯萊亞編:《知識產權實施:國際視角》,李軒、張征等譯,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頁。
[15]southcentre,2008,轉引自李軒:“關于知識產權實施的十大誤區”,參見李軒、卡洛斯·m·柯萊亞編:《知識產權實施:國際視角》,李軒、張征等譯,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4頁。
[16]同注[13]。
[17]同注[12],第22頁。
[18]同注[12],第31頁。
[19]張勤:“析知識產權規則國際化”,載《知識產權》2011年第10期。
[20][美]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新發展模式”,載王夢奎主編:《邁向新增長方式的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頁。
[21]同上注,第27頁。
[22]同注[20],第27頁。
[23][美]羅伯特·夏皮羅:《下一輪全球趨勢》,劉純毅譯,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頁。
[24]2013年8月修訂的《商標法》第48條規定:“本法所稱商標的使用,是指將商標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書上,或者將商標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用于識別商品來源的行為?!毙隆渡虡朔ā逢P于商標使用的規定,應當為解決涉及“貼牌加工”商標侵權的法律適用爭議問題提供了新依據。
在一定程度上,軟件開發的實質主要是從“高級層面”到“低級層面”的一次轉變歷程。但是這一過程十分復雜,涉及到許多方面。比如有人員、技術開發、成本問題等因素的制約,因此軟件系統的開發不易且較為艱難。所以,軟件工程技術的本質我們可以將其定義為:軟件工程技術涉及到程序語言、軟件開發工具、設計模式、數據庫等多方面,它是按照成本的預算和進度,并在計算機理論技術以及工程管理的相關規定下,來實現用戶對軟件開發及維護的需求或者是以之為研究對象的一種科學技術。
1.2對軟件開發的認識和方法。
時代的不同,造就了人們對于軟件產業的開發過程及軟件類型、項目的不同理解和認識,從最初的瀑布式到后來的螺旋式開發模型,再到如今的敏捷開發的新興方法??梢詮闹锌闯?,軟件開發過程是以軟件工程為主要思想來進行探索開發的。這一過程遵循以下三個原則:良好的組織紀律、嚴密的管理,各類人員的相互配合完成工作,提高軟件的生產效率,都離不開好的軟件開發技術。瀑布型、原型模型,總體數據庫規劃模型是經許多學者總結得出的方法步驟,這些方法步驟在隨著社會自身的迅速發展,對軟件技術的需求日益增大,要求隨之提高,也會因為自身的落后性及局限性,造成“軟件危機”的產生。我們不能說一款軟件已經“完美無瑕”,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不過,令人可喜的是,新的軟件開發模型,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以及軟件自動生成器等思想和方法的出現,進一步地推動了軟件工程技術的發展,使軟件生產更為社會化、自動化、標準化,從根本上使得軟件生產在質量上有了巨大的飛躍。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過去的'機械加工切削技術,不但消耗大量資源,增加企業的成本,同時污染環境。在環境問題日益被重視的背景下,研究既環保又降低成本的切削技術非常有必要。超高速式切削技術由此出現。這種技術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把其應用到企業機械加工生產中,改變以往的潤滑以及冷卻劑等方式,對切削工藝和工具進行了改良,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實現了環保和成本降低的雙重目的。
2.2綠色切削液。
綠色機械加工技術之所以這么難以實施,除了一些主觀上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技術水平不夠。除了對機械切削技術進行創新以外,還需要綠色環保的切削液;不僅要求提高對機器的潤滑度,還要降低其對機器的損害。作為一種化學原料,除了容易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以外,還造成機器不同程度的腐蝕。所以,必須對切削液的抗磨性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促使切削液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企業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達到機械加工綠色化目標。
2.3低污染或無污染冷卻潤滑技術。
過去采用的切削技術,不但資源浪費嚴重、生產成本高,還容易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F如今,一種環保的冷卻潤滑技術出現,這些不足得到很大改善。這種冷卻潤滑技術將潤滑劑的使用降到最低,不會產生廢液,十分環保,還能增加刀具耐磨度,延長其使用壽命。
3綠色機械加工前景。
3.1發展綠色加工液。
伴隨著技術不斷革新,運用冷風以及自然降解油劑等作為原料,利用新技術手段使之成為綠色機械加工液。這種新技術就是微量油膜附水滴技術。這項技術對環境起到改善作用,促使機械加工業實現現代化。這項技術能夠提高潤滑液的作用,避免過量使用潤滑液。其中,微量油起到潤滑作用,少量水和冷風分別起到冷卻作用,加工產生的熱量可以蒸發掉多余的液體,所以整個流程并不出現廢液。
3.2不造成環境污染。
和過去的機械加工技術相比,綠色機械加工技術的優點十分顯著,突出地表現在不會給環境造成污染。以往的加工廢液直接被排出,而現在不再大量使用切削液,通過冷風以及可自然降解的油劑和水,將產生的廢液能夠收回來二次利用。同時,在生產加工中摒棄了原有的冷卻以及廢液處理設備,還可以將能源使用降低20%。另外,這種技術對刀具磨損相對小,刀具比以往能多用兩倍的時長。
3.3降低污染以及提高效益。
從傳統的機械機床設備來看,其中將近有八成仍然使用切削液,對人體健康損害以及環境破壞都非常明顯。然而,綠色機械加工液可以實現環保和生態保護的要求,且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給社會的發展帶來諸多好處。對一個企業來說,這樣做能夠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由此可見,企業生產中應該將其廣泛應用。
4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機械加工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需要在加工中推廣綠色機械加工技術,以降低能耗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相關技術人員應當加強對此項技術的研究,從而促使工業加工可以廣泛應用綠色機械加工,促使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物聯網(theinternetofthings)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將是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是繼通信網之后的另一個萬億級市場。
物聯網借助三項關鍵技術,傳感器技術、rfid無線射頻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在日常生活及產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帶動這些產業升級、發展與繁榮。
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環境監測、路燈照明管控、景觀照明管控、樓宇照明管控、廣場照明管控、老人護理、個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監測、食品溯源、敵情偵查和情報搜集等多個領域。
人們在家可以享受到更舒適的家居環境,家電可以通過手機app控制與管理,身處千里之外,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房屋狀況,甚至可以遠程喂養你的寵物,完善的安防系統,讓您能夠隨時知道家中是否有火災、煤氣泄漏、漏水、房屋被撬,甚至下雨天,窗戶可以自動關閉,而這都是借助物聯網實現的,而這一天,已經到來。
當然,還有智能物流與智能醫療,城市貨物與快遞納入云端大系統,對貨物進行全方位掃描與監控,貨物運到哪,在那一輛車上,駕駛員是誰,還有多少分鐘到達,都可以通過手機app、web查看。老百姓關心的醫療也得到充分發揮,各種遠程醫療設備可以走入家庭,人們不需要到醫院排隊掛號,在家就可以享受到醫療檢查,醫生可以在遠程對人們的健康狀況做出判斷,并且人們的健康狀態匯總到城市云端,在各個醫院都可以聯網查看,方便醫生快速做出判斷。而這,不是將來,而是現在。
物聯網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實現智慧城市,許多基于物聯網的產業和應用都是服務于智慧城市的主流應用的。物聯網技術創新發展是城市建設的穩定技術基礎,城市智慧化發展也使得物聯網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智慧城市囊括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水務、智慧公共服務、智慧建筑和家居、智慧集成六大領域,打造智慧城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涵蓋各種關系和價值鏈。施耐德電氣會從全局角度出發,統籌協作政府、企業等不同合作伙伴之間的關系,整合多方需求,實現資源、利益最優化,并通過設計融資、人才發展模式,助力城市實現全方位發展模式。
電子商務簡稱ec,是指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絡化。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internet的普及,電子商務出現并迅速發展成為一種全新的商務運作模式。它改變了傳統的買賣雙方面對面交流的交易方式,通過網絡使企業面對整個世界,為用戶提供全天候的服務。電子商務是信息化、網絡化的直接產物,代表著網絡技術應用的全新發展方向。
1990年,電子商務逐漸在我國開始起步,進入電子數據交換時代;在隨后的三年間,又得到了進一步發展。1993-1997年,政府領導組織開展的“三金工程”的實施,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1996年金橋網與因特網的正式開通,標志著互聯網的進入與普及。電子商務的發展期集中在1998-2000年。這段時期內網絡交易進入實際應用階段,國家經貿委與信息產業部也聯合宣布啟動以電子貿易為主的”金貿工程〃。2000-2009年,國內電子商務網站的數量、規模高度膨脹,同時電商領域的國際大鱷接連涌入本土市場,推動電子商務逐漸發展成熟,標志著其已經進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穩定期。
1.網絡支付安全欠缺。網上支付是在科學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下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支付結算方式。網上支付的誕生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便利,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卻也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和缺陷。這些問題和缺陷的存在導致一部分人對網上支付的安全性產生了一定懷疑,從而阻礙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根據個人使用經驗及相關資料的介紹,網上支付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點:
1.1網上支付市場混亂、監管力度不足。從目前的電子商務網上支付市場來看,商家數量就超過了上百家,目前國內比較領先的有支付寶、易寶財付通、工行網銀等,這些商家在規模、管理以及技術服務方面都比較先進,但是其他絕大多數商家都與他們存在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我國目前網上支付市場的門檻較低,對于服務商的資質審查不夠嚴格,許多商家對網上支付認識不夠,而且缺乏法律的約束,導致了目前我國網上支付市場較為混亂,監管力度明顯不足。
1.2網上支付風險高。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風險依然很高,存在了諸多的安全問題,導致用戶的支付賬號經常被盜,給用戶造成了經濟損失。另外,還有一些非法分子利用電子商務網上支付從事非法活動,比如,第三方支付工具資金沉淀等。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網上支付風險非常高。
2.物流配送服務體系不完善。物流管理是確保企業生產經營平穩運作的必要條件。目前,我國對于能滿足電子商務需求的全國性貨物配送體系仍不完善,對電子商務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主要表現為我國多數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大多依靠其內部建立的物流平臺,通常效率較低,規模較小,且較為零散。同時,國內的物流體系運作所需的成本過高,速度過慢,物流成本普遍占商品零售成本的7%-15%,給買賣雙方都造成了負擔。由此看來,國內的物流狀況與電子商務貿易所需的配送服務要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3.專業人才匱乏。一個成功的互聯網企業,除了融資和市場營銷推廣的因素之外,擁有一批復合型的人才也是其持續發展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在我國,經驗豐富的丨t人才資源稀缺的問題格外突出。目前,我國行業、部門等在電子化、信息化方面的能力嚴重不足,導致電子商務的發展僅僅停留于表面。因而,只有切實解決人才制約的問題,才可能真正實現電子商務同傳統產業的融合與升級。
4.相關法律法規滯后。目前,我國針對電子商務的相關法律法規仍不健全,沒有制定一套真正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尤其是專門用于保障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相應法律法規不夠明確,使得交易雙方的法律關系和法律責任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無法對利用電子商務從事非法活動的`犯罪分子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我國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加快立法進程,保障參與者各方的合法權益,確保企業電子商務活動健康有序地進行,盡快頒布網上支付的法律法規,約束和制約非法人員的不法行為。
三、電子商務網絡支付安全問題的原因分析。
由于電子商務網上支付是在一個開放的網絡下進行的,一些非法人員就可能利用開放的網絡盜取客戶個人資料,帶來信息風險。目前,電子商務下網上支付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賬戶及支付方面。在我國,電子商務用戶的基數龐大,大量的賬戶和時刻都在進行著的支付行為造成了數據庫服務器的不穩定,使用戶在進行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過程中,支付賬號以及密碼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易被不法分子盜取。而盜取者就可以快速利用獲取的信息復制一張信用卡,盜取資金,給用戶造成經濟損失。另外,網上支付的系統故障,也使得支付金額被肆意篡改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部分用戶的支付金額與實際金額不符的情況,或多或少給交易雙方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2.網上支付人為方面。在用戶進行網上支付的過程中,一些不法商家會利用網絡支付的漏洞和空擋,進行違法行為。由于網上支付的雙方不需要出示真實的身份證明就可以進行網上支付,支付雙方都不清楚對方的真實情況,一些商家或個人便會利用這一特點通過網絡貿易進行欺詐活動。另外,支付雙方可能存在抵賴、肆意修改或否認的現象。因為網上支付是通過網絡進行,沒有票據等實物證據,這就可能出現支付方在沒有支付的情況下說已經支付,而收款方也可能在收到款項之后仍說沒收到的情況,雙方相互抵賴,這些現象都可能對網絡支付體系造成巨大的危害。
3.網上支付系統方面。在進行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過程中,由于系統本身不可避免的不穩定性,可能出現網絡中斷或癱瘓造成支付延遲的現象,這種現象可能是非人為因素,也可能是人為造成的。網上支付的交易平臺存在于銀行的后臺服務器,因此,當銀行網絡系統遭受非人為或人為破壞時,就會使得銀行后臺服務器出現故障,影響客戶正常的網上支付,或中斷正在進行的網上支付,影響支付行為。
1.完善網絡支付保護并科學評定應用風險。要想確保網上支付安全進行,就必須建立一個完善的網上支付保護資源。一個安全的網上支付系統應包括支付雙方、第三方(金融機構)以及政府機構。支付雙方作為參與者,第三方金融機構作為公正方,起公正作用,而政府機構則起到對網上支付系統監管與保護的作用。
在新的網上支付方式推出時,都會存在一定的應用風險,對存在的應用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對于風險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對應用風險采取的安全策略也要進行風險分析,通過對選取的風險與安全策略進行比較,從而選擇更加穩妥的網上支付安全策略。
2.構建物流配送體系。目前,物流配送體系的不健全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國內大部分電子商務企業采用的是第三方物流,這在一定程度上雖然降低了企業的營運成本,但卻帶來了信用、配送速度和服務態度等方面的各種問題。因此,我們應在國家有關部門全面規劃我國運輸大通道的基礎上,完善單個運輸行業,建立物流配送的標準化體系,實現物流配送系統的社會化和產業化??尚械姆椒ㄓ姓仙鐣Y源建立綜合物流中心,發展第四方物流,構建高效及時的信息傳遞網絡。同時也可以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物流研究的經驗,實現科學化管理。
3.加強宣傳教育并重視人才培養。電子商務作為新興行業,其管理、技術人員都需要精通各種專業知識,既熟悉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又擅長經濟領域的經營管理。而目前我國具備這些知識和能力的人才還遠遠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所以,充分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培養引進并合理任用專業人才,是建設電子商務的根本保證。
4.建立完整的網絡支付安全防護機制。由于網絡的公開性特點,造成網上支付存在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在維護網上支付安全時,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網上支付安全防護機制。
首先是提高技術層面。網上支付涉及的技術非常廣泛,包括加、解密技術、數宇水印技術、圖像技術、音像識別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等。只有在技術層面上達到一定水平,才能為網上支付提供安全保障。其次,需要建立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從國內外相關經驗可以看出,銀行系統的不安全與管理制度有很大的關系。建立一套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將會對網上支付安全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
5.加快立法工作。進一步完善我國電子商務法律法規,保障電子商務網上支付安全,做到有法可依。新的貿易環境決定了新的貿易規則。在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當前,只有建立適應信息化環境的新法規、政策、條例,才能使電子商務在法制軌道上健康穩定發展。所以,應密切關注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及時發現問題,為政策出臺作好準備。對于在網上支付過程中利用技術或者職務之便進行非法活動的行為,要依據相關法律嚴厲制裁。另外,要在全民中樹立電子商務法律意識,為電子商務網上支付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結語。
電子商務的發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涉及網上支付、物流配送、人才培養、相關法律的制定與修改等多個方面。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以及應用,網上支付也必將越來越頻繁。網上支付關系到廣大消費者以及企業的切身利益,其安全性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應在政府的宏觀規劃與指導下,充分發揮企業本身的作用,同時也需要法律的規范、社會的引導與監督,才能營造健康的法律環境、運行環境和市場環境,使電子商務快速安全的發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伴隨著工業科技的發展,以及加工技術不斷創新,出現一種提高機械生產效率,并以不浪費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為宗旨的綠色機械加工技術。以往的加工生產過程中,為促使機器操作更加順暢以及產能提升,經常在機器中使用大量切削液。然而,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生產成本增加。除了切削液,在生產過程中還大量使用了水、人力以及各種化學原料等。在這些資源中,就數切削液的使用成本最高,占據了總成本的1/6左右,而機械中最為貴重的刀具,其成本只占總成本的1/25。在對切削液的使用上,除了存在嚴重的浪費情況外,還十分難處理。一旦處理不當,不但會造成對環境的嚴重污染,還會對員工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一種既能提高生產效能,還能降低成產成本,對資源又不浪費,又十分環保的綠色加工技術應運而生。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董干小學史春圓。
關鍵字:農村;義務教育均衡;公平;問題。
1、指導思想。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合理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資源,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加強省級政府統籌,強化以縣為主管理,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責任制??傮w規劃,統籌城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切實縮小校際差距,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努力縮小區域差距,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目標是:每一所學校符合國家辦學標準,辦學經費得到保障。教育資源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要,開齊國家規定課程。教師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班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消除“大班額”現象。率先在縣域內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域內學校之間差距明顯縮小。到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65%;到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95%。
2、教育硬件設施完善。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指出:“均衡配置學校辦學資源,加大對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教育經費投入力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等相關精神。國家加大了對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教育經費投入,各級政府加大經費配套投入、相關部門關心教育,重視教育,支持教育,大力發展教育。依據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指標要求,農村各中小學配齊了圖書、教學實驗儀器設備、音體美等器材;校舍面積增大,教學樓得到改建或重建;按要求修齊教室、專用計算機教室、電子備課室、多媒體教室、實驗儀器室、實驗室、團隊活動室、圖書閱覽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食堂生活設施得到改善;網絡資源到到共享、班班通工程得到解決。美麗的教室,紅色的塑膠跑道,寬敞明亮的教室,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硬件設施按照要求得到了改善,基本達到國家提出的標準,縮小了農村區域之間的明顯差距。平衡了教育資源,促進了教育公平。
3、教師素質與生活質量提高。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教師是琢磨基石的工匠,實施素質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關鍵在教師。貧窮落后的農村中小學師資基本數量的缺少、學科結構不合理、優秀教師短缺、師資整體水平相對較低,這是之前存在的真實問題。但是,二十年來,政府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給予相關的優惠政府,引進優秀教師;加大對教師的培養。積極組織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新教師培訓、骨干教育培訓、學科培訓;學校整合等一系列措施。教師的師德師風水準、文化水平、業務能力等得到了提高,學科結構不合理等突出矛盾象得到緩解。云南省持續實施特崗教師計劃,2016年新招聘特崗教師4987人,安排到農村地區學校任教。以“國培計劃”引領示范,健全完善省、州(市)、縣(區、市)、學校各級培訓平臺和網絡。2016年,“國培計劃”共培訓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為主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12.7萬人。從2016年起,在全省85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全面實行鄉村教師(鄉中心區、村莊學校的教師)生活補助差別化政策,并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1.8億元建設鄉村教師周轉宿舍3556套。
學生接受公平教育,學校就必須堅持按教育規律辦學,學校和老師要把全部精力用到促進孩子的成長進步上來,農村中小學基本實行了劃區域招生,就近入學原則;學校不辦實驗班、重點班、實習班;教師不搞償家教等規范了學校辦學行為,以“師德六條”、“五嚴禁五不準’”、“教學十不準”等規范了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學校美了,教室亮了,設備齊全了,跑道紅了,教師勤了,教育質量提高了,學生鞏固了,家長滿意了,但是,要讓城市與農村中小學教育差距縮得更小,就必須切實抓好農村中小學校的內部管理。
二、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要求做到學校內部管理公平。
教育要均衡,學校管理要跟上。人性化公平的管理是現代學校管理的核心,作為學校,教師是首要的管理對象,要充分發揮教師工作的主動性,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除了對教職工的學習、教育、關心、尊重、信任等之外,更重要的是擬有一套完整完善的管理制度。
1、學校教師的評優評先、競聘等必須公平、公正、公開,具有鼓勵性。
2、學校教師工作考核要完善,特別是音樂、體育、美術學科教師,后勤等工作人員的工作完成情況的肯定與評價、考核與獎勵等措施。
3、完善實驗儀器、樂器、電腦、班班通教學設備的開出使用及保管,圖書借還閱覽及保管等情況、達到的效果情況的評價等制度。不能完全以紙質資料印證工作完成情況。
4、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培訓,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一個平臺,結合實際扎實抓好,必須學有所得,得有所用。絕不能為了檢查讓教師花時間、費精力、做應付式的學習培訓。
三、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存在問題。
1、“大班額”現象現在農村各中小學還很凸出。學校管理不到位,“大班額”問題得不到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就會嚴重失衡。這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2、師資配備不均衡。一方面教師編制總額超編,另一方面農村邊遠學校和鄉鎮薄弱教師短缺。主要原因一是教師流動失衡。農村學校條件差,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師工資財政直撥個人賬戶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教師的調控手段弱化,年輕教師稍有成績,村小的就流向鎮中、鎮小,鎮中、鎮小的優秀教師又流向縣市城區,“掐尖”和自由流動現象嚴重。二是學科結構失衡。體、音、美、英等學科教師嚴重不足,在村小等薄弱學校尤其突出。三是年齡結構失衡。鄉鎮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老化,不能適應現代教育教學要求。
3、辦學條件不均衡。經過“普九”時的突擊建設及后期國家專項資金的撥付,一部分城鎮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有了改善,但農村中心小學和村小條件十分落后,條件簡陋,教室破舊,缺少教學輔助設施和運動場地。
4、學生分布不均衡。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農村孩子享受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強烈,由過去“有學上”到要上個“好學堂”。農村學生流向城鎮學校,城區薄弱學校學生流向優質學校。一些資源優質的學校無序招生、盲目擴班,助長了“擇校風”。有的學校學生過多,班額過大;有的學校生源不足,開班不齊。
四、解決的措施。
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在教育領域的反映。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科學規劃是前提、學校布局是基礎、師資配備是核心、資金投入是關鍵、政府重視是根本。
1、推進新一輪布局調整,實現農村中小學校合理分布。按照“小學就近適度、初中相對集中、優化資源配置”的原則,盡快修編規劃,進行新一輪學校布局調整,使之與城鎮發展、人口結構和新農村建設相適應??h市城區學校重點完善布局規劃;各區鎮處場重點建設好每鎮一所初中、一所鎮小和服務萬人左右的農村中心小學,形成以鎮中、鎮小為主體,中心小學為基礎,極少數村級低年級教學點為補充的學校布局;確定永久性保留學校和過渡性學校,建設一批寄宿制學校,整合撤并一批生源不足、辦學條件差、教育質量低的薄弱學校。要一次規劃、分步實施,逐年推進。
2、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分步縮小城鄉差距。
堅持以發展求均衡,分層級、分階段逐步改善辦學條件,經過一段時間努力,達到區域同標、城鄉同標。鼓勵和提倡建設標準化、規范化學校,原則上每個鄉鎮建設一所標準化中學和一所規模在300人左右的標準化小學,提高學校裝備水平,配齊教學設備,教學器材,完善功能用房及設施;加快寄宿制學校建設,解決學校服務半徑大,學生上學難,特別是留守學生管理難等問題。
3、建立管理和保障機制,促進師資力量均衡配置。
改革現行的教師調配方式,建立政府管編制、教育部門管配置的機制及與之相適應的教師保障機制。一是教師編制直接核定到學校。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不合理、學校規模小、成班率低的特點,合理核定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適當放寬鎮以下中心小學和村小教職工編制;對中小學老師編制實行有增有減的動態管理,一年一核定。二是積極推進校長聘任制和輪崗制。逐步取消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長的行政級別,建立城鎮學校與農村學校、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的校長定期交流制度,有計劃地從優質學校選派管理干部充實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領導班子。三是實行青年教師下派制。新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和新招聘的教師,先安排到農村學校任教;新調入城區的教師,先安排到城區薄弱學校任教;教師晉升中、高級職稱和評先表模,要把到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任教經歷作為必備條件。四是提高農村教師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改善生活和工作條件。以鄉鎮為單位,建設教師公寓,以成本價出售給教師,實行集中居住,解決農村教師安居問題;適應教師流動需要,建設周轉房,解決教師臨時住房。參考文獻:
摘要隨著近些年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廣播電視行業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廣播電視的網絡數字化在廣播電視技術當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網絡化與數字化已經成為當下廣播電視技術發展的趨勢,積極推動廣播電視技術的網絡數字化發展勢在必行。本文基于當下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的發展歷程與現狀,對其優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推進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發展的建議,從而總結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廣播電視技術;網絡化;數字化。
從其他發達國家的廣播電視技術發展來看,其基本上已經實現了網絡化與數字化的普及。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項技術也在飛速提升,我國的廣播電視網絡數字化的發展雖然迅猛,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是其中依然還存在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改善。所以,在此討論廣播電視技術網絡數字化的發展對我國整個廣電行業有著極其深遠的現實意義。
1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1.1發展歷程。
我國最初的電視節目是通過時間軸取樣的方法來實現對信號的模擬,從而完成電視節目的圖像的產生于傳輸,同時為了改善其視聽效果,還會采用幅度調制的傳輸方式。這是我國廣播電視技術發展的初級階段,這種形式下的電視信號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色度畸變和噪聲積累的影響,從而影響到畫面與聲音的傳輸效果。目前,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前的模擬信號已經被現在的數字信號所代替。隨著近幾年的不斷推廣,這種數字信號的優點也逐漸的展現出來,也越來越受到了廣大用戶的歡迎。數字信號因為其具有比較強的保真性與抗干擾能力,在整個系統運行的過程當中,能夠保證系統的穩定性。所以,目前廣播電視技術的網絡數字化已經成為當下的發展趨勢,數字化的時代已經來臨。
1.2發展現狀。
網絡數字化技術代替了原本的信號模擬技術,從而改變了傳統的廣播電視模式。當下我國廣播電視技術的網絡數字化發展的現狀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便是在網絡化方面的發展,我國的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以網絡為載體的網絡電視的影響,從而建立了基本的電視網絡基礎。網絡載體一直以來都被人為是傳播范圍以內應用范圍最廣的工具,尤其是在當下這個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隨著廣播電視網絡化的不斷推進,我國的網絡化電視也已經很大程度上在全國普及。其次,在數字化方面,從我國廣播電視節目數字化傳輸在部分地區試用,到數字化信號基本代替傳統的模擬信號在到現在各大運營商已經開始推廣4k高清網絡視頻來看,網絡數字技術已經是當前我國廣播電視技術當中的關鍵,同時也是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方向。
2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的優勢。
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編輯流程、信息傳播、網絡平臺以及對信息資源的利用4個方面的優勢,下面便對這4個優勢逐一進行分析。
2.1編輯流程方面。
網絡數字技術在編輯流程上對比與傳統的信號模擬技術有了很大的優化,工作人員在對其進行編輯工作的時候變得簡單易行,同時還能夠充分的利用網絡平臺對廣播電視的內容進行保存、下載與分享,簡化了編輯制作的步驟,減少了編輯過程中花費的時間,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員編輯的'靈活性與簡易性,提升工作的效率。
2.2信息傳播方面。
數字化模式的信息傳播方式,比傳統的信號模擬傳播在品質上都有著極大的提升,而且還具有成熟的科學技術作為的支撐,無論是在視頻畫面的傳輸上還是在音頻的傳輸上,其效果已經受到了絕大多數的用戶肯定。在信號的穩定性上,數字化的傳播模式也有著很大的優勢,它與周邊磁場以及其他信號并沒有干涉性,顯現出了強大的無關聯性,并且對于外界的信號還有很強的屏蔽作用,能夠充分的滿足當前以及未來用戶對于畫質與音質越來越高的要求。
2.3網絡傳播平臺方面。
近幾十年來網絡技術的發展速度大家有目共睹,其快捷高效的服務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等等方面都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性。我們從手機通訊、游戲設備等等都能夠看到網絡技術發展給我們帶來的高品質體驗。而對于廣播電視節目來說,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生活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人們對于信息獲取的重要渠道,并且還兼具著宣傳黨和國家、政府重要方針政策的重要職責,因此建立一個高速穩定的信息傳播平臺也就顯得尤為的重要。在這方面,能夠將時間與空間有機結合的網絡傳播平臺就能很好的滿足于我們的需求,其充當著廣播電視信息傳輸的龐大載體,對于整個的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來說,網絡平臺就相當于汽車的發動機,有著強勁的推動作用且不可或缺。
2.4信息資源利用方面。
利用網絡平臺的卓越功能,一些最新的信息資源能夠通過計算機網絡迅速且直接的呈現在廣大觀眾的面前,且高清的畫質,清晰的音質也能夠給廣大用戶帶來很好的視聽體驗。整個過程高效快速,對于信息資源的利用也十分的充分。相對于傳統信號模擬傳輸方式存在的先天不足,運用網絡數字化技術能夠在廣大的數據庫當中甄選出我們所需要的相關信息,并且還能夠對這些信息進行提煉與整合。這不僅能夠快速的獲得最有價值的信息,同時還能夠廣泛的梳理已編輯過的資訊,優化畫面品質,使得信息資源的傳輸與利用達到最佳效果。
3推進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發展的建議。
3.1優化網絡服務。
對于當前的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的發展來說,網絡問題是一個最為重要也最基本的問題??墒俏覀儺斚碌木W絡建設還有不銜接的情況,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當下寬帶網絡的ip技術進行完善與升級,不斷的加快網絡優化與建網、聯網的工作。并且還要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優勢,用光纖網絡作為計算機網絡的核心,這樣既能夠使得成本降低,同時也能夠獲得極高的傳輸速率。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廣播電視網絡進行有機的結合,進而共同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3.2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
網絡與廣播電視技術的結合、傳統媒體與當前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新媒體共同發展是未來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其相互競爭當中,我們可以將廣播電視業務可以分為基本業務、擴展業務與增值業務3類。其中基本業務指的是普通的傳播類節目;擴展業務指的則是在廣播電視當中的擴展部分;而增值類業務則是多種多樣、多層次的數據業務。因此,要加快推進網絡數字化廣播電視的發展,就必須要充分整合信息資源,讓廣播電視業與其他行業多進行合作與溝通,從而開辟出一條甚至多條的發展途徑,從而促進廣播電視行業的市場化與商業化,促進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規范化,帶領人們進入傳播媒介的新時代。
3.3創新技術標準。
長期以來,廣播電視都應該要充分的認識到技術標準對于整個廣播電視行業發展的重要性。通過合作創新來掌握廣播電視的核心技術標準,從而掌握標準制定的主動權。實現整個廣播電視產業技術的統合,通過引進、學習、改良而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與時俱進,保持技術與標注的雙重結合,使得整個廣播電視行業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4結論。
總而言之,廣播電視的發展趨勢必定會朝著網絡數字化方向發展,網絡數字化技術在以后也有著不可限量的發展前途。在實施網絡數字化傳播技術的過程當中,其既能夠為所有的用戶提供越來越優質的畫質與音質,還能夠大面積的增加受眾的范圍,形成各個不同媒介之間的快速轉換,將信息資源進行重新的組合,從而極大的提高全體人們的視聽品質,實現廣播電視產業所追求的目標。因此,在新形勢下,廣播電視行業未來的發展必須要進行大膽的創新與探索,實現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系統與廣播電視系統的有機整合,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立體的、多元化的、互動的、高效的內容,才能真正促使我國廣播電視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摘要:本文介紹了衛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分類、特點以及應用,并在梳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及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成果展示,以期對以后衛星通信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鑒。
一、衛星通信概述。
衛星通信是一種微波中繼通信,作為中繼站,與發、收信地球站共同組成衛星通信鏈路。
目前的衛星通信系統,主要有固定業務的衛星系統(fss),移動業務的衛星系統(mss),和廣播業務的衛星系統(bss),它們的組成部分不全都是相同的。一般的衛星通信系統是由空間階段和地面階段兩個范圍組成的,其中控制和管理衛星的檢測站包含在空間段部分內。
衛星通信是指航天器與地球站之間或者地球站相互之間借助通信衛星轉發器而進行傳輸的無線電通信,它主要涵蓋衛星移動通信、衛星固定通信、衛星中繼通信和衛星直接廣播等四大領域。衛星通信技術是現代通信技術不斷發展的重要成就,也是航空航天技術運用到實踐中的重要方面。它具有容量大、覆蓋面廣、頻帶寬、穩定性靈活性強等優點。四十多年以來,它在國際國內通信、軍事民用通信等領域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
衛星通信網絡是指通過人造地球衛星作為傳播無線電波的中繼站,從而達到兩個及其以上的地面站之間進行相互通信的網絡。其中,地面站也稱為地球站,是指設置在在地球表面上的通信站點。通信衛星起到了一個傳輸無線電波的作用。衛星通信網絡按照轉發時間的長短,可分為立即轉發式通信網絡和延遲轉發式通信網絡。當衛星的運行軌道處在低軌道運行時,相對地面站來說,需要進行遠距離的實時的通信,這時除了采用延遲轉發方式之外,同時也可以利用多顆低軌道運行的衛星進行轉發,這種網絡就是一般所指的低軌道移動衛星通信網絡。
近年來,國外的衛星通信技術無論是在軍事還是商業領域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有新型質量高、功率大、壽命長的衛星不斷發射升空。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衛星通信技術仍然被包括波音、勞拉、洛馬、阿爾卡特以及休斯等美國和歐洲的幾大實力雄厚的衛星制造商所掌握。歐洲為了縮短與美國的差距,正在努力研制新一代的大型通信衛星平臺阿爾法艙。俄羅斯則是通過與歐洲和日本的`國際合作的方式來大力推進本國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
毋庸置疑,美國是目前世界上通信衛星技術水平最發達的國家,其通信衛星技術發展計劃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并且在軍事、商業等領域都已經形成了系列化的技術先進的衛星產品。目前其通信衛星計劃主要包括美國的轉型衛星通信系統(tsat)計劃、空軍寬帶填隙衛星(wgs)計劃和先進極高頻(aehf)衛星計劃以及海軍移動用戶目標系統(muos)計劃等。
在歐空局公布的未來通信衛星發展計劃中,計劃在-間將逐步提高16-30kw的衛星比例,計劃達到30%,而8-16kw的衛星比重達到40%,這些成果目前已經基本完成,這標志著歐洲通信衛星向著超大功率的方向不斷發展。
俄羅斯于公布了《俄聯邦-航天規劃》,計劃在這中,俄羅斯計劃將與歐洲和日本聯合建設并發射13顆通信衛星,其中的8顆則是屬于快訊系列衛星。
在俄羅斯公布的一份關于俄羅斯通信業發展的報告中,俄羅斯的航天局對其未來10年(-)通信衛星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其內容大致包括以下:要掌握微波波段和光學波段技術進行相關項目;構建小型和中型衛星的低速率網絡;寬帶衛星通信利用大型衛星;在通信衛星上進行全部的信號處理;大力提高太陽電池的轉化率。
近些年來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現代小衛星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這對我國航天技術發展和衛星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的一些科技公司如中科院下屬的所和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以及國內的許多大專院校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等研究人員都對航天編隊飛行星座系統的項目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有的對航天編隊飛行星座系統提出了初步設想,并進入了專題項目的研究階段,有的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果,如編隊衛星的跟蹤切換技術,激光終端機、單片微波集成接收機等問題已在實驗室中得到很好的解決了,但這些與國外發達國家如美國、俄羅斯的星間通信技術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目前國內在這方面取得的比較明顯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4月19日,由哈工大牽頭研制的“試驗衛星一號”成功發射,并搭載了一顆科學實驗小衛星“納星一號”?!霸囼炐l星一號”主要用于資源測量和環境監控,它是我國成果研制的第一顆傳輸性立體的測繪小衛星。而“納星一號”是我國研制的首顆納型衛星主要用于研究開發納型平臺測試和進行航空航天的高技術演示。
由中科院上海小衛星工程部進行的“創新一號”衛星研究項目中,以星上計算機一體化設計、低軌小衛星擴頻通信等關鍵問題的解決為重點,并進行低軌道小衛星之間數據通訊的關實驗,以解決存儲轉發通信的問題。
哈爾濱工業大學以解決星間激光通信和衛星編隊飛行而進行的雙星編隊飛行項目也取得了很大進展。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軟件工程成為一門近代新興的現代科學技術學科。目前,軟件工程技術在計算機技術中有著應用性強,涉及面廣,實用性強等特點,對其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軟件工程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若沒有軟件工程技術的發展壯大,就沒有計算機技術的蓬勃發展。計算機技術經歷了許多次的重大變革,每一次都具有其獨特的一面。軟件開發從最初簡單的程序編寫,再到為適應人們的多樣化的需求。技術人員對軟件技術的深層次的研究,使軟件開發技術具有功能更全面,系統更深刻的特性。如今,計算機技術朝著信息多元化,技術科技化的方面不斷發展。發展的同時,面對的是軟件開發費用的不斷增長,軟件的生產效率卻大大降低,造成了“軟件危機”現象。我們知道,現代軟件工程的理論思想是以制定一套規范而統一的開發軟件為基礎的。通過對軟件工程技術發展歷程展開一定的探索,研究軟件工程技術的應用于發展。
關鍵詞:軟件工程計算機技術程序開發。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81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