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寫作技巧和表達能力,使我們的文章更具觀賞性和說服力。接下來請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范本,發現它們的特點和亮點所在。
小學體育教學作為提高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手段,對提高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全面、科學的開展體育教學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是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科學的選擇教學內容是影響體育教學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對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進行研究顯得非常必要。
教學內容是小學體育教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體育教學的定位、體育教學的開展、體育教學的評價等等具有很大的影響。建國以來,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經過了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也逐漸豐富和科學,研究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發現,傳統的教學項目一直保留至今并仍是體育教學的重點,比如籃球、足球、田徑、武術等等,而新興的體育項目較少,比如健美操、街舞、跑酷、輪滑、體育舞蹈等等,具有民族特色和區域特色的教學內容也很少,比如龍舟、舞龍舞獅等??v觀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具有以傳統為主、以教師選擇為主的特點,教學內容的創新程度不夠,教學內容隨著教育環境變化而變化的程度不夠,不能夠滿足當代小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渴求和學習心理。
(一)高度重視體育教學。
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家長尤其是農村的家長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支持度明顯不夠,嚴重影響了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對學生的身體健康也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小學體育教學,將小學體育教學提到關乎學生全面發展的高度上來,加大對小學體育教學的投入力度,在師資力量、教學條件、后勤保障等方面做足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也才能夠為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提供基礎。
(二)正確把握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狀況。
教育作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事業,是關系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工作,長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并出臺眾多的政策對教育事業進行指導,為教育工作的指明了方向,對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小學教育作為教育中的基礎教育,國家的重視程度更高,悉數我國關于小學教育的文件不難發現,小學教育是在國家的高度關注下發展的,同時也可發現,我國小學教育的指導思想、教育理念經過了多次的演變,每次教育改革都是與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小學教育指導思想和教育改革勢必還將繼續。小學體育教學必須正確的把握教育指導思想和教育改革的方向,必須密切的結合當前的教育環境,而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在客觀的認識、分析、理解教育指導思想和改革方向的基礎上進行,要以國家和政府的有關文件精神為指導,這樣才能夠做到教學內容選擇的正確性。
(三)緊密聯系實際。
緊密聯系實際是我國教育的重要指導思想,小學體育教學的對象是未成年人,在生理、新理等發面的發育尚未完全,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時一定要密切結合學生的實際,客觀、全面的了解學生的身體、心理等狀況,將學生的實際作為選擇教學內容的第一要素。其次,小學體育教學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根據小學的教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各種硬件和軟件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同時,小學體育教學要結合區域實際,根據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合理的選額教學內容,比如地理位置處于山區的學??梢赃x擇與爬山有關的內容,地理位置靠近水源的學??梢赃x擇與游泳有關的教學內容。
(四)始終堅持去競技化原則。
由于小學體育教學對象的特殊性,學生承受生理和心理負荷的能力較低,不能夠進行大運動量的練習,而練習的強度也不能夠太大,因此去競技化原則是小學體育教學選擇教學內容必須遵守的原則。所謂的.去競技化就是指對競技性的教學內容進行改編和創編,降低練習的難度,減少學生承受的負荷,使學生可以參加并在其中獲得益處。比如籃球教學中,降低練習的難度可以選擇較為簡單的內容進行教學,比如投籃、運球等,而行進間上籃和戰術等較為復雜的內容不作為教學內容。
(五)保持體育教學的教育功能。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掌握較為豐富的知識和技能,小學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小學體育教學就是要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基本的體育技術和基本的體育技能。因此,縱然教學的內容經過千變萬化,但是教育的功能不能丟棄。因此小學體育教學在內容的選擇上要始終堅持教育的原則,保持教學的功能,不能夠為了滿足學生學習的要求和為了學校教學的方便選擇教育效果差的內容。
四、小結。
目前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存在不當之處,小學體育教學必須高度重視內容的選擇,并在客觀評定各種影響因素的前提下合理、科學的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從而保證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
論文摘要:本文以培養具有較強工程實際應用能力的人才為目標,構建了畫法幾何、工程制圖、計算機繪圖三部分內容融會貫通,徒手繪圖、儀器繪圖、計算機繪圖三種繪圖能力全面培養,機電產品、工程項目、軟件系統三種對象協調應用的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內容體系。
工程圖學是工科學生最早接觸的技術基礎課程,它是一門將知識、實踐、素質和能力融為一體的綜合型課程,在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學要服務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地方本科院校主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為前提,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因此,構建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以適應較強工程實際應用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已是當務之急。
一、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工程圖學教學目標。
為達到“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高素質、強能力、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模式培養目標,使學校所培養的學生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不妨借鑒英國的機械類教育模式,即在教學中強調一個“用”字,一切以將來的實際應用為目標,對任何一門課程,都要求教師努力做到讓學生在學習了這門課程之后即可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產中的某些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每門課程設定的目標較清晰,讓學生了解這門課程所學習的知識和培養的技能將來在社會工作中有何用途。為此,我們設定了如下明確的課程教學目標:一是熟練運用投影理論并遵照國家標準規定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二是具有工程圖學思維能力和工程圖學素質,包括形象思維能力、圖形表達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嚴謹細致的工程素質;三是熟練運用某種cad軟件進行二維繪圖和三維構型設計。
二、構建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理論教學體系。
教學體系直接反映了教學目的和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核心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把基本理論、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作為教學目標,在學時少的情況下,不過于強調知識的完整與系統,對教學體系進行了重新優化和整合。
(一)畫法幾何部分強調基礎理論作用,淡化其難度。
畫法幾何是滿足工程設計的需要誕生的,它為工程和科學技術各個領域解決機械結構、空間幾何及工程設計等問題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及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可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但是,長期以來畫法幾何占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重點講清點、線、面和立體投影的基本理論,為學生學習工程制圖打下基礎,不強調畫法幾何的深度和廣度,對于圖解法、在三維建模時自動生成的截交線和相貫等比較抽象、難度較大的部分適當刪減,剩余內容留作自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選擇取舍,教師可以給予相應的指導,做到因材施教。
(二)工程制圖部分重在工程實踐和實際應用。
工程制圖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學生利用二維圖形表達三維形體的能力、閱讀和繪制工程圖樣的能力。這是一個從“畫法幾何”理論到“工程圖樣”應用實踐的跨越過程,而工程制圖的實質內容就是零件圖、裝配圖兩大部分,教材中各章節都應該圍繞這兩個部分展開。授課時,首先采用現場教學的方式,在實驗室和實訓中心,甚至帶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直接感受、觀察、裝拆、測繪或模擬工程安裝,使學生對零件圖、裝配圖的實用性這一特點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關于零件圖部分,主要通過多個實例的講解,把重點放在機件的表達方法、表面粗糙度、公差與配合等主要內容的實際應用上,對于尺寸標注和和專業課程密切相關,在此只是復習組合體尺寸標注部分,適當介紹一些常見工藝結構如鑄造圓角、退刀槽等的標注方法。技術要求部分則重點介紹書寫格式及其在圖樣上的標注方法,對有關符號的含意和選用只作簡介,由學生自學。
關于裝配圖,在圖形表達部分,重點介紹裝配圖表達方法的特點,即規定畫法和特殊表達方法。尺寸標注重點講解裝配圖中必要尺寸與零件圖中完整尺寸標注的不同,通過舉例說明性能尺寸、安裝尺寸及裝配尺寸等,使學生了解其標注的重要性,在后續課程學習和應用中引起重視。技術要求中配合符號在裝配圖中的標注及其與零件圖的關系要向學生講清楚,其余留待學生自學和后續課程講解。讓學生明確標題欄中的名稱對看裝配圖的重要性以及明細表中零件的`名稱及材料對看圖和拆圖的重要性。
(三)加強利用cad軟件進行三維構型的教學。
在制造業中,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實際是先在大腦中形成空間形體模型,然后運用投影法進行表達,畫出平面圖樣,而生產技術人員首先閱讀工程圖樣,然后通過空間想象,把圖樣中的內容轉化到空間去,構建出三維形體后再按尺寸和技術要求進行加工生產,因此,在設計制造過程中,三維構形貫穿始終。但根據我國目前機械裝備現狀,采用三維實體建模設計的企業絕大部分還只在產品的設計、研發、分析等環節采用三維技術,而最終的生產制造環節還要將其轉換為二維圖樣進行生產,從我國制造業發展縱向分析,工程形體的三維造型表達完全取代二維圖樣還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在教學中要做到制圖基礎與實體構形相結合,零件圖繪制與零件實體造型相結合,裝配圖繪制與虛擬裝配相結合,常用零件的畫法與相應零件的實體模型相結合,三維造型設計與制造、分析相結合。
三、構建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
工程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基礎課,只有通過實踐,讓學生盡快將圖學知識轉化為圖學能力,學生的創新素質和應用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因此,我們構筑的實踐教學體系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徒手繪圖、儀器繪圖、計算機繪圖基本技能訓練。
在儀器測繪、討論設計方案、技術交流、現場參觀時,受現場條件或時間的限制,經常繪制草圖,草圖對于捕捉設計靈感,現場記錄,加速新產品的設計、開發,幫助技術人員組織、形成和拓展思路非常有用。儀器繪圖既是工程技術人員的必備基本技能,又是學習和鞏固圖學理論知識不可缺少的方法,在計算機繪圖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仍然必不可少。因此,在教學中,徒手繪圖、儀器繪圖和計算機繪圖一樣作為基礎平臺,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
(二)部件測繪動手環節。
在部件測繪動手環節中,學生通過測繪方法的確定、尺寸數據的獲取及處理、公差與配合、工量具的正確使用、裝配圖的表達方案的最優選擇等內容,增強工程意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提高學生的圖學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打下了基礎。
(三)三維構形設計。
三維構形設計就是在給出一定約束條件的前提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分析,構思三維形體,自主進行組合體、零件和裝配體的設計以及計算機輔助造型等一系列設計,采取自由創作和發現、收集、分析、比較案例的實踐方式,培養創新設計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圖學素質和創新素質的提升。
綜上所述,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應強調學用結合,在工程圖學教學中應重點突出“學以致用”,而不是主要強調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筆者面向企業應用與技術創新,推動工程圖學教育改革,使畫法幾何、工程制圖、計算機繪圖三部分內容融會貫通,徒手繪圖、儀器繪圖、計算機繪圖三種繪圖能力全面培養,機電產品、工程項目、軟件系統三種形態對象協調應用,加強測繪和設計環節教學,并且在教學中注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為學生圖學能力的提高和勝任相關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蘭美.機械制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諸世敏,龔伶俐,馬繼英等.基于ug三維實體造型技術的機械制圖教學體系[j].懷化學院學報.2007(8)。
[3]陳錦昌,陳熾坤,鄧學雄等.基于構型設計的工程圖學教學體系的探討[j].工程圖學學報,(5)。
論文摘要:“工程造價”是工程管理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內容的重建應適應市場需求與外部政策環境的變化,實現“三個轉變”和“一個結合”,即定額計價模式向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轉變、工程造價向以公路工程造價為主、兼顧整個建筑行業工程造價的轉變、定額管理向造價管理的轉變,實現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
“工程造價”課程是長沙理工大學(以下簡稱“我?!保┕こ坦芾韺I的主要專業課程。一直以來,該課程的建設立足于公路基本建設的全過程管理,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密切聯系公路基本建設造價管理的實際,重點突出了公路建設投資費用管理領域內的工程造價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兩大內容。經過多年的課程建設,在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實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從實踐方面看,該課程教學內容能很好地反映我國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特別是投資費用管理的實際情況,理論聯系實際,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方面,效果比較顯著。
近年來,在我國工程造價領域,計價模式、計價方法以及計價依據發生了一系列的變革,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對工程造價專業人員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20xx年,修訂后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xx)正式實施,我國工程造價領域已經開始從定額計價模式向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轉變和過渡。
隨著國家標準、政策的變化,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求對“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更新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工程造價”課程的教學內容要不斷地適應市場與外部政策環境的變化,不斷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需要,優化和重建教學內容,形成更加科學和系統的課程教學內容體系,以滿足市場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一直以來,“工程造價”課程都是工程造價專業和工程管理專業的主干專業課,在國內,各個院校所采用的課程名稱主要有工程估價、工程造價、工程造價管理等,所針對或涉及到的行業以建筑或房地產開發為主。
國內各個院校工程造價相關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進行項目評估、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的能力,要求學生基本具備編制項目招標、投標文件和投標書綜合評定的能力,基本具備編制和審核工程建設項目估算、概算、預算和決算的能力。因此在開展課程教學研究和改革方面,主要涉及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實踐教學環節等。
其中在教學內容的改革方面,一般遵循下列指導思想和原則:在造價工程理論方面主要以工程建設全過程或全生命周期造價管理理論為主;在計價模式方面或是以定額計價為主,或是以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為主;在造價管理主體方面或是以建設項目投資者的投資費用管理為主,或是以承包商的施工成本管理為主。因此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板塊:工程造價構成及計算方法、定額理論、定額計價方法、工程量清單計價、工程計量、工程結算與竣工決算、計算機應用等,有的還加入了投標報價、投標策略、國際工程投標報價等。
因此,“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內容的重建,應在收集、分析國內外造價管理新的理論和實踐成果的基礎上,充分汲取造價管理與造價工程理論和實踐領域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新成果,緊密聯系我國建筑行業特別是公路建設行業造價管理工作的實際。教學內容應從傳統的主要針對公路行業投資費用管理和控制逐步擴展到整個建筑行業各個項目參與主體的工程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的造價管理理論與方法,不斷充實和完善工程造價管理案例庫。
在我國工程造價領域逐步從定額計價模式與方法向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與方法轉變和過渡的背景下,根據工程管理專業的定位和培養目標,分析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實施后工程造價管理的發展趨勢,優化“工程造價”課程的教學內容,形成全新的、科學的`教學內容體系與框架,需在教學內容中實現“三個轉變”和“一個結合”。
1。定額計價模式向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轉變。
目前,定額計價與工程量清單計價兩種模式并存,并在工程建設的不同階段、針對不同項目參與主體發揮作用。定額計價主要是在決策和設計階段,項目投資者通過統一定額,對建筑產品進行定價的計價方法,是投資者投資費用管理的依據。而工程量清單計價是市場形成工程價格的主要方式,它是投標人依據工程量清單自主報價,并最終確定工程造價的計價模式。工程量清單計價是今后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造價確定的主要方式,也是市場競爭形成工程價格的本質要求。重建課程教學內容,必須把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有關理論和方法體系納入進來。
2。工程造價向以公路工程造價為主、兼顧整個建筑行業工程造價的轉變。
這與我校工程管理專業的定位是吻合的。但考慮到整個建筑市場的發展及其對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本著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擴展知識領域、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的目的,重建課程的教學內容,需借鑒兄弟院?!肮こ淘靸r”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的成果,補充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有關的理論和方法。
3。實現定額管理向造價管理的轉變。
公路工程定額作為行業推薦標準,是公路工程概、預算的主要計價依據。在計價過程中,如何正確運用定額,準確計算工程量是合理確定造價的關鍵,而定額的不當運用是造價計算結果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建“工程造價”課程的教學內容,實現從定額管理向造價管理的轉變,除了要繼續強化定額作為計價依據的正確運用外,還需全面吸收我國全過程造價管理改革的成果,綜合考慮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各個主體、各個階段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措施,并把重點放在項目決策和設計階段。此外,要強化在不同項目管理模式下進行造價管理方面的教學內容,并引進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和全面造價管理等最新理論。
4。教學內容中要始終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工程造價”課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課程教學的目的就是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在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各個階段工程計價、造價控制的基本能力和素質。一直以來該課程包含了理論教學環節和兩周的課程設計環節。重建課程教學內容,要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內容體系。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既要考慮有關工程造價、工程造價管理和控制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也要重視有關于計價依據、計價方法等方面的實踐教學內容,增加案例教學的比重,突出實踐教學,強化工程計價過程中定額的運用、工程數量的計算、費用構成以及費用計算過程的教學,并把課程教學與課程設計很好地結合起來。
在工程量清單計價背景下,重建“工程造價”的教學內容,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重建教學內容,要堅持貫徹三條主線。除了繼續保留定額計價相關理論和方法外,還應將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理論和方法等相關內容納入到課程內容中;課程內容要繼續突出公路行業的需求和特點,同時兼顧整個建筑行業造價管理的實踐;要順應定額管理向造價管理的趨勢,將全過程、全生命周期和全面造價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納入課程教學內容。
(2)重構教學體系。工程量清單背景下,構建教學內容的全新框架和體系,需要完成新的教學大綱和課程信息,做好與其他相關課程(如工程招投標等)在課程知識體系與教學內容上的合理分工,避免出現教學內容相互重疊,浪費教學資源的現象。因此,課程之間如何合理界定教學內容就非常重要了。
(3)輔助教學手段。開展案例教學,必須建設并進一步完善工程造價案例庫,購置與工程造價相關的行業(或國家)標準、規范和定額。同時,更新相關造價軟件,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完善多媒體課件。同時合理分配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的課時,確保使沒有任何工程實踐經驗的學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造價的原理和方法,幫助學生將所學到的工程造價管理理論和方法轉化為內在的工程造價計價和控制的能力和素質。
(4)教學計劃的調整??紤]到教學內容的擴充、教學方法的改革,需要修改或調整教學計劃,增加工程造價課程的課時與學分,確保國家有關工程造價的規范與標準作為工程造價課程的教學內容,繼續保持我校在公路工程管理專業的特點和優勢。
四、結語。
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站在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理論的角度,重建和優化課程知識體系與教學內容是工程管理專業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學內容的重建中突出三個轉變和一個結合,很好地體現了社會發展對工程管理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通過教學內容的改革,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參考文獻:
[1]韓英愛,等。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建筑工程造價課程的改革[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76―78。
[2]楊會云。工程造價類課程理論教學體系重構[j]。中國林業教育,20xx,(5):1―3。
[3]龐永師,等。工程造價管理系列課程的改革與建設[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88―89。
[4]吳強?!巴聊竟こ淘靸r”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5,(12):105―106。
[5]李明順,等。工程管理專業主要課程教學研究[j]。交通高等教育,2003,(2):55―56。
[6]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xx)[s]。
摘要:雙語教學是培養“精外貿、熟英語、善溝通、懂網絡、能創業”的復合型外貿人才的重要方式和渠道。為了充分發揮雙語教學在人才培養上的獨特功能,本文以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為例,分析目前高職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重構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教學內容體系的方法。
關鍵詞:雙語教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內容。
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部署激發市場活力,提振外貿企業信心,促進進出口平穩增長。政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一帶一路”戰略,推進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建設,加強金磚國家合作,達成中韓自貿區協定。整個外貿行業正面臨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貿易方式轉變等結構調整。作為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更應順應我國外貿改革的要求,培養能服務于“新常態”區域經濟下的“精外貿、熟英語、善溝通、懂網絡、能創業”的復合型外貿人才。要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就是要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重構教學內容。雙語教學將是目前最為合適的教學方式。國際貿易通行的書面和口頭用語都是英語,各種信函、單證、規章制度等都是英文制作的。且在國貿領域的最新成果、學術交流及信息發布也都是以英文期刊、雜志、報紙等為主。因此,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進行雙語教學,能真正實現教學內容和實際外貿工作保持一致,引領教師和學生緊跟前沿知識,真正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但就目前高職院校來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現狀不盡理想,遠未滿足“精外貿、熟英語、善溝通、懂網絡、能創業”的復合型外貿人才培養需要。
一、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雙語教學載體過度依賴外國原著未能因材施教。
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這使得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必須接觸到國外的第一手最新資料,直接引用國外經典經濟類教材,教材內容固然完全能滿足老師授課的要求,但國外教材中的思維方式和理論體系與我國差別較大,且教材中所采用的案例所涉及的相關法律及風土人情,與我國存在巨大差異。如果使用翻譯教材卻又難以滿足學科日新月異的發展需要。還有,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低,且參差不齊,不能在雙語課堂上進行母語和外語思維的自由切換。學生英語寫作能力較弱,運用英語進行表達存在一定困難,這些都會加重學生對雙語課程的畏難情緒。例如國際市場營銷課程,由于多數學生基本的語法知識掌握不牢因,詞匯量比較小,閱讀速度慢,閱讀理解能力不高,拖延了課堂授課的進度,最后雙語課教學可能成為教師的自問自答“個人秀”。
(二)雙語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缺乏系統性及連貫性。
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中,有很多操作性強的課程,如外貿業務綜合模擬、外貿單證實訓、外貿英語情景實訓、外貿英語函電等。雙語教學在這類課程中的實施應起到既學習專業知識又提高專業英語水平的雙效作用,切實提高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以外貿業務綜合模擬這門課為例,學生在利用simtrade的軟件過程中既要學會出口成本核算、報價及填制單據,又要掌握業務流程操作,從理論上來講是對外貿操作流程的全面練習,但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感到手忙腳亂,下次練習仍然如此,提高不大。由此可見,學生對所學課程體系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僅僅掌握了課程中的某個或某些知識“點”,不能將該課程形成一個脈絡清晰的“面”,也就很難做到整個外貿知識的融會貫通。更為遺憾的是,目前很多高職學院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訓課程教學內容大部分是以外貿流程中的幾個重要環節作為實訓的重點,如制單、報關、貨代等,較少涵蓋外貿的整個流程。結果雙語教學適得其反,在學習專業知識和鞏固提高英語水平兩方面都沒有達到預期教學效果,最終難以真正實現雙語教學目標。
(三)雙語教學內容未能盡可能貼近工作崗位能力需求。
以外貿談判實務課為例,由于老師缺乏企業鍛煉與談判實踐,整個講授的內容及實訓的模式與外企真實談判情景相差甚遠。很多教師都能夠在講授完之后留出一定時間給學生進行模擬,但整個模擬過程中對于企業背景的設定、交易商品的選擇等都過于簡單及隨便,有的甚至就僅限于美國公司,買賣日常生活用品,而談判結束又缺乏有經驗的專家提供專業的點評,改善學生的外貿談判技巧。這樣的授課內容及模式,結果只能是讓學生們面試時紙上談兵,即使進了公司,也由于不會實際操作,難以解決談判中的實際問題,取得談判的成功。
二、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更新優化雙語教學內容。
為了培養能服務于“新常態”區域經濟下的“精外貿、熟英語、善溝通、懂網絡、能創業”的復合型外貿人才,應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課程雙語教學內容要新,引用的案例、數據要新,必須緊跟當前實際。從20至今,國際市場要素變化大,如匯率市場上由于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歐盟繼續量化寬松,美元不斷走強,歐元不斷貶值;國內政策改革力度大,如繼上海自貿區之外,我國又有四個自由貿易區批準成立,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廣東地區三大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實施。這對操作性強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以報關實務課為例,如果不更新授課內容,學生所學到的就是錯誤的操作流程,在教學中使用幾年前的案例和數據,就會使教學內容嚴重脫離現實,達不到與社會實際相結合的預期效果。因此不斷更新及優化教學內容,實現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學生和社會多元化的需求。
(二)由淺入深,科學架構雙語教學內容體系。
選定合適的課程進行雙語教學對于實施雙語教學尤為重要。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屬于外向型專業,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英語交際能力。因此在雙語教學課程設置上,本著“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原則;雙語課程內容的選取上則應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教學內容網絡化。
雙語教學需要大量的信息輸入和輸出,而傳統的雙語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教材閱讀及ppt展示為主,課堂信息量有限。信息化的多媒體數字教學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源,通過不同模式展現在學生眼前,強化了學生的課堂教學記憶力。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比較流行的教學方式都是利用了豐富的信息化資源,讓學生逐漸成為學習的主角。教學內容網絡化可分步驟實施,最初教師們可以先將授課計劃、教案、課件、案例資料、試題庫、前沿信息、教學視頻等資源上傳至網上共享,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師們慢慢再利用慕課平臺建設本課程或分享微課。例如國際商法課程,教師可以課前把國內外的經典英文案例上傳至平臺,學生課外分析,在課間進行有關案例的雙語討論和交流,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相關法律條款的理解及運用,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學習知識再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于教師而言,他們可以課前布置預習任務,提供相關知識的演變過程及最新的發展趨勢,課間解答學生的疑問,課后作評價。
(四)選擇內容難度適宜的雙語教材,實現因材施教。
在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貿易實務的雙語教學中,教材內容的難宜程度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好壞。國外好的教材很多,但并不一定適合高職學生的學習,因為太難理解。經多次調查,發現高職學生還是比較偏好國內學者編著的中英文對照雙語教材,認為學習阻力小,對內容的理解深入,有利于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符合雙語教學用英語學習專業知識的.目的。同時推薦學生一些內容有所提升的國內全英文雙語教材。教師可以在布置作業時運用到推薦書目上的知識,督促學生學習推薦書目。
(五)以能力培養為導向,重構雙語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教學內容的設計應為培養特定的崗位能力服務,這是課程建設和專業建設的總目標。無論是基礎英語的學習,還是國貿雙語專業知識的學習,都以能力培養為導向。因為最終評價教學成功與否是以學生的能力能否與工作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將理論課內容、實訓課內容、學生網絡平臺學習內容和校外實踐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邀請企業的行家參與學校的教學內容改革和課程體系建設、共同修訂教學大綱,搞好專業建設,實現促進產學結合,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實現零距離就業,提高學生就業率。在實施雙語實踐教學時要注意在國際貿易專業課程中的課程主“線”,雙語實踐課程是圍繞國際貿易中某一類業務展開的,強調業務完成過程中的實踐操作,比如外貿單證實務、外貿跟單實務、國際貨運與代理實務等,每門課程都存在比較封閉的完成路徑。每門課的知識“點”存在著一定的邏輯關系,即形成了課程主“線”,再以外貿操作流程為路徑以“線”成“面”,最終形成整個課程的體系框架。所以需要建立一門綜合性強的實訓課程,目標是畢業實習前,讓學生把之前國際貿易所學的“點”和“線”,串連成“面”。能否培養出“精外貿、熟英語、善溝通、懂網絡、能創業”的復合型外貿人才,雙語教學的成功與否是關鍵。單純依靠提高雙語教學總課時來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是不科學的。只有通過構建科學的雙語教學內容,才能使學生獲得更有針對性的外貿專業英語能力,滿足工作崗位要求。
參考文獻:
很多教師都在探索如何有效開發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資源,將體操教學內容引入體育課堂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體操課程首先能夠對于學生多方面的身體素質展開鍛煉,體操的種類也很多,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與體能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在將體操教學內容引入體育課堂時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內容的構建,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體操課程的教學功效。
一、體操教學素材的有效選擇。
教師首先要對于體操教學素材有合理的選擇,這樣才能夠真正豐富體育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體操的形式十分多樣,讓體操課程滲透到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并不是所有類型的體操課程都適合小學生來學習與操練,教師首先要對于這一點有正確認識。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認知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也可以透過各種教學活動的組織與設計將體操內容巧妙的融入課堂教學中。這首先能夠讓學生對于體操形成初步認知,并且能夠對于學生的相關體能展開鍛煉。同時,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各種表現中確認什么類型的體操更適合在體育課堂中選用,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實現體操教學內容的合理構建。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操內容一般有:隊列隊形練習、廣播體操、徒手體操、模仿操、拍手操、棍棒操、武術操、繩操、沙袋操、輕器械體操、專門器械體操、技巧運動、跳躍和藝術體操等。每項體操都會對身體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和作用。結合小學生的行為和心理特點,采取不同形式的體操內容,及時運用到體育教學中,不但可以豐富體育課堂的形式和內容,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們頑強、勇敢、堅忍不拔的意志品格和準確、迅速、協調一致的優良作風。這些都是體操課程可以發揮的教學功效,只有在課堂上靈活的選用具體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體操課程的學習樂趣,并且豐富體育課堂的教學形式。
二、體操教學內容的作用分析。
體操教學內容有著很多顯著的教學功效,教師要意識到體操可以發揮的積極作用,這樣才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很多教師都能夠意識到,體育課程教學形式的單一不僅會降低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參與積極性,這也很難較為全面的展開對于學生各方面身體素養的鍛煉。體操課程的融入則能夠極大的化解這一問題,體操自身的類型就十分豐富,并且可以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轉變。這將會極大的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并且讓學生們感受到體育課程的參與樂趣。教師還可以結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創設一些趣味化的學習游戲,可以有意識地將體操內容融入其中,這不僅拓寬了課堂教學的維度,這也能夠從多方面展開對于學生能力的鍛煉。體操的內容與形式都十分多樣,不同類別的體操所能夠發揮的教學效用也不一樣。例如,通過徒手操、武術操等學習,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掌握,還可以加強學生對于運動技巧的提高與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提高。藝術體操的教學,學生們持輕器械或者徒手,在音樂的伴奏中,進行身體的節奏練習,既可以發展身體的靈巧、協調和柔韌,還鍛煉了健美體態,提高了學生們的表現力和音樂素養,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這些都是體操教學可以發揮的積極功效,教師要善于靈活的利用各種不同類型的體操素材,這不僅能夠極大的豐富體育課的教學形式,這也會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教材選編中對于體操內容的靈活應用。
想要更好的實現體操教學內容的有效構建,這需要教材選編中能夠選用更多好的體操內容,這樣才能夠更有效的將體操課程引入體育課堂中。體育課本中對于體操內容的選編本來就較為全面,幾乎每一個年級的課程中都涵蓋體操教學元素。然而,很多教師并沒有對于這些內容形成足夠重視,不少教師甚至會忽略這部分素材。這種做法并不合理,教師要意識到體操課程的教學價值與教學作用,并且要讓課本中選用的內容充分得以實踐。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體操內容的教學價值,并且更全面的展開對于學生各方面身體素養的鍛煉。課本中對于體操教學內容的選編是較為豐富的,比如,一年的廣播體操和徒手操;二年級的模仿操和拍手操;三年級的徒手操技巧;四年級的武術基本功和技巧;五年級理念及的跳繩、技巧、雙人操、武術套路和基本功等。這些體操內容的教學,不管是老師的“教”還是學生們的“練”,都體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和靈巧、形象、活躍、生動的特點。這些項目的教學內容,選材貼切、節奏感強,運動的幅度適中,還帶有部分的柔韌性訓練。這正是小學階段應當實現的對于學生多方面體能的訓練目標,無論是身體節奏感的控制、體能的提升還是柔韌性的訓練,這些都能夠在體操課中得以實現。正是因為如此,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才應當增強體操內容,這樣才能夠讓體育課教學收獲更好的教學成效??傊?,在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中,融入體操教學內容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無論是針對身體節奏感的控制、體能的提升還是柔韌性的訓練,這些都能夠在體操課中得以實現。教師首先要靈活的選取體操教學內容,并且要了解體操課程可以發揮的教學功效,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進行課程教學的組織與設計。鑒于體操內容的諸多教學優勢,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很有必要增強體操內容,這樣才能夠讓體育課教學收獲更好的教學成效。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這就告訴我們作文的素材問題。生活是作文的源頭,小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實生活。如果學生生活豐富,接觸的事物多,見識廣,視野開闊,感受就會深刻,寫起作文來就會左右逢源,觸類旁通。
小學生的生活內容極為豐富多彩。在學校里,有多種多樣的活動,如學習、文體、課余興趣等活動;在家里,有生活、家務等各種形式活動;在社會上,正逢盛世,氣象萬千,繁榮的市場經濟,奇異的家鄉變化等,這些都充滿著時代特色的新鮮材料,要豐富學生的寫作材料,必須借于對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隨時記錄下來,因為作文教學不光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觀察是說話的前提,是思維的基礎,沒有細致的觀察,學生是不能把話說清楚,把文章寫具體的。
小學生“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智能發展還處于低級階段,意志的內控力弱,我們要根據兒童的特點,先指導定向觀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并創造性表達的欲望。要注意從學生實際出發,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組織學生參加演講比賽,鼓勵學生寫日記、讀后感等,讓他們在實踐中嘗到寫作的樂趣。在班級中定期舉行信息交流會,讓學生將個人收集的材料、寫的感受進行交流,以擴充活動效果,使每個個體都能獲得全體的信息量,從而使他們感受到“處處留心皆文章”,寫出了生活氣息濃厚、描寫細致、富有真實感的習作來。
二、學好語文積累素材。
讓學生在閱讀中享受“美文”熏陶,體昧謀篇布局,達到善于借鑒運用自如的目的。同時要把作文訓練貫穿于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求學生隨課堂積累優美詞句。因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有優美的語言和詞語。這些內容從哪里來呢?主要靠平時的積累。要求每個學生備有一個優美詞句本,每學完一課,把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詞語還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練習寫話。這樣日積月累使學生獲益匪淺。
如教《翠鳥》一文后,我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從靜態到動態,又從顏色到形體等描寫翠鳥的外形,使學生認識到作者是這樣抓住翠鳥羽毛鮮艷及形體玲瓏這兩個特點,細致觀察,才能寫得具體形象,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教《小攝影師》、《我不會失信》等課文后,就要訓練學生通過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特點來描寫表現刻畫人物,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征以及內心世界等。
總之,要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學習作者觀察方法,表達方式,積累詞匯,積累素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課外閱讀擴充素材。
廣泛閱讀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毙W生語言積累明顯不足,寫起文章來,就難免“入不敷出”。因此為學生創造閱讀條件,引導學生廣泛閱讀。但是單從課文中學習知識,積累素材,是遠遠不夠的。老師除了要引導學生認真學習課文外,還要要求學生多讀課外書籍、報刊、雜志,擴大知識面,充實寫作材料。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向學生推薦一些童話、寓言、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科幻小說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編寫普及本等。在閱讀過程中,應該強調學生要自備筆記本,隨時摘抄妙詞佳句,精彩片段,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書是前人的經驗、智慧的結晶。
四、勤動筆寫用好素材。
有了素材,不等于就能寫出好的文章。勤能補拙,練能生巧。素材豐富了,就要引導學生用好素材,提高寫作水平。好文章是寫出來的,但僅僅依靠作文課堂上學生冥思苦想,“閉門造車”,肯定達不到理想效果。指導學生寫日記,是一種簡便、有效的寫作訓練方法,日記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隨時記下來,內容不拘,可長可短,非常靈活。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不光要教給學生寫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給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攝取寫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營養,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在動畫素描教學實踐中,我們往往會出現兩個極端傾向。第一,強調動畫專業大背景下的素描教學,即日系與美系動畫素描基礎上的教與學。第二,強調素描造型能力,即傳統美術造型能力的培養。這兩種傾向在高校教學中普遍存在,尤其體現在教科書內容設置上面,這種傾向性非常明顯。以上兩種情況,國內較好的大學在動畫素描教學的實踐過程中能做到比較好的平衡,但在更多的大學中會出現更大的偏向。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動畫素描的首要目的是動畫造型還是美術造型?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是要做到在動畫專業中技與能的平衡,我們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1)動畫素描中構圖與鏡頭語言的應用;(2)動畫素描中的表現語言;(3)動畫素描與計算機。
站在欣賞者的角度來看,動畫素描中構圖與鏡頭語言的應用其實質是一個問題,即:視角的選擇。許多人在學習美術的第一天中,老師就用諱莫如深的的表情告訴我們一定要注意構圖。于是我們便開始了在一張有限的空白空間內感受每一樣添加物的位置與大小,一件、兩件、三件……,漸漸地我們又學會了在更多的物體中如何確立主體物及它與周圍的關系。我們在這里討論的是一個獨立的、完整的、靜態的、甚至是封閉狀態下的構圖或者是一種視像的組合。我們提供給觀者的只有一個視角,并在這一單獨的視角中努力嘗試將看到的視像或是自己的體驗表達出來,甚至可以是這種體驗的過程都可以表達。這時的視角是一種非常自我的、私密的、帶有完全個人色彩的角度和立場。我們在各種場合所看到的作品盡管會受到場地、燈光、環境的影響,但作者始終努力將這些因素減弱到最小的程度,盡可能地留下一個準確且合理的視角給觀者去靜靜地欣賞它。
就拿《蒙娜麗莎》這幅作品而言,如果采用馬塞爾.杜桑立體分解的方法在靜止的畫面上展示連續運動過程,進而采用多視角的話,蒙娜麗莎的微笑該是多么的詭異。因為達芬奇在創作時選擇的視角就是觀者所看到的視角,這是達芬奇想讓我們看到的。但在動畫素描中,《蒙娜麗莎》就可以用多幅的作品,采用不同的視角去表現。讓《蒙娜麗莎》系列的作品動起來,或者是讓觀者動起來;作品與受眾兩者只要保持其中一方的相對運動,觀者都可以得到更多視角、更加完整的形象信息。動畫素描中的視角選擇有兩個顯著的特點:流動性與補償性。視角的流動性必然產生視角多樣性的變化。在視角選擇階段中,我們終于可以不用在一幅畫面中交代所有的問題:權衡所有物體在一個平面空間的位置。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現在可以不用管構圖了嗎?答案是:不。盡管素描在動畫中視角是流動著的,但熒幕是一個完整的個體,觀影者視點是相對穩定的,觀影方式目前來講沒有根本的變化。這種方式規定了整個視角流動過程中所呈現的畫面必然由許多獨立的畫面構成,單一畫面中所具有的關于構圖的形式美的原則,在這流動著的視角中同樣適用。動畫素描中視角可補償性現象是采納了電影藝術特有的一種現象。
即一個完整的形象可以由多個不同大小、角度、空間、時間的零散的形象,采用符合觀者接受習慣的方式補充并償還出一個完整形象。在動畫素描中,作品的內容可以是零散的,但并不意味著動畫素描作品創作中可以肆意撕扯其表現的內容。動畫素描教學與創作中,由于受到電影藝術中視角轉換變化的影響,視角選擇的多樣化是必然的產物。這種變化體現在:時間、地點、行狀、明暗等的更替與穿插,并在此過程中還原出完整形象。比如《變形金剛》中汽車人的形象,大小、行狀、質感、功能性、情緒等在不同時間、空間的展示中得到了充分的補償與還原,在每一個觀者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汽車人形象,每一個形象也是不同的。這種在影視中常常采用的流動性視角的變化,將動畫素描創作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的境地當中。以前的素描創作只考慮一個視角下的表現行為,而在動畫素描中則要依照導演的的要求去不斷地創作一系列、連續、不斷變化著的視角下系列素描作品。用一個簡單的說法來解釋,以前傳統的素描可以用一個或數個視角在一幅作品去講一個故事;那么動畫素描則是用更多或急或慢的移動著的視角,用更多幅作品才能講一個故事。甚至是一系列連串的素描草圖更能表達動畫素描完整的含義。
動畫素描在描繪上的寫實性表現需求來自于是熒幕內容和不同視角在細節上的表現,隨著鏡頭與視角的推移變化,畫面必須要有足夠的細節去支撐。國際上普遍要求b級2k畫面動畫影片的技術設定標準,其畫面可以放大三十米都很清晰,依舊豐富、飽滿、流暢。動畫電影對于畫面素質要求較高,矢量圖能夠保證形象線條和邊緣的整潔,但層次感較差,不利于表現色彩與明暗復雜的事物。點陣圖雖然能夠帶來更多的細節與層次,但繪制成本較非常高。這兩種方法是動畫電影中最常用的兩種繪制方式(不包括三維動畫)。動畫素描中的細節描繪,在教學與動畫制作過程中經常被簡單的強調成線條輪廓與二級明暗關系。這種方式強調畫面內容的可識性,旨在用簡潔、經濟、經過優化了的展現方式讓觀者在最短時間內接收到畫面信息,該方式在日系動漫中最為明顯。近年在色彩、場景、透視、細節等方面有所加強,但日系動漫形象簡易、單薄的面貌仍然沒有改變。動畫素描教學過程中過分的強調線條與二級明暗的可識性刻畫,勢必造成素描藝術表現語言的僵化與消逝。美國動畫形象中線條明快有力,流暢而又生動,強調夸張的動態與表情,造型結構明確,角色形體解剖有據可循,造型手法寫實。動畫素描寫實性表現的動因主要來自于觀者現實生活體驗的召喚。模擬是人類最重要的天性之一,也是重要的表達方式。我們可以想象看到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屈身于寬大的草葉之下,頭上鮮艷的羽毛在不自覺的晃動著,在幽暗的叢林中顯得格外醒目。
父親時不時的學幾聲其它動物的叫聲,然后靜靜的聽,靜靜的等……。這種方式不僅能提高捕獵成功的機率,而且也是保護自我的一種方式。捕獵成功后他們會取下動物皮或骨頭的某一部位掛在身上,或將這次捕獵的過程刻畫在巖壁上,或紀念,或祈禱,進而將之作為一種精神上的占有,來期待更多物品的獲得。上面這個故事很形象的說明了模擬的“像”所帶來的好處,而且絕對是模擬的越像所帶來的好處就會更多,成功也會來得更快。模擬能力在時間的推移中已經成為人類非常擅長的能力,人類生活中將這一能力刻意的進行強化。強化的領域包括聲音、物象、動作等,隨著社會分工細化,這種強化呈現出專業化的特點,如音樂、繪畫、設計、表演、舞蹈、武術等專門專類的細分。模擬(畫得像)是繪畫千百年以來一個重要的主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被認為是唯一的標準。從西方繪畫的發展來看,寫實性繪畫理論受到哲學思想的'影響甚大。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等都發表過關于模仿的的觀點。用用柏拉圖的實例來說,床有三種:第一是床之所以為床的那個床的“理式”(idea,不依存于人的意識的存在,所以只能譯為“理式”,不能譯為“觀念”或“理念”);其次是木匠依床的理式所制造出來的個別的床;第三是畫家摹仿個別的床所畫的床。這種關乎理式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指導著藝術家,在描摹自然對象時多了一份對寫實描摹的篤守。
這種動力影響至今,以逼真再現為主要特點的三維動畫電影目前占據動畫電影半壁江山,大有超過平面動畫電影的趨勢。因為除了特定的諸如文字、記號、公式、圖騰、紋飾等一些符號化的特殊形象之外,我們至今還沒有找到一種比模擬或說是“像”更加具有表現和傳播能力的表達方式,何況這種“像”的能力是體現在二維平面介質上面。動畫素描作為更加精細的分工依然保留和發展著這種模擬的能力,盡管人們試圖擺脫這種單一的視覺體驗,但眼睛看到的便是與人類生活相關的。所謂純形式的畫面美或者深邃的思想內容,由于受到個體經驗差異的影響,造成體驗與表達不一致的現象比比皆是,這類動畫電影不利于市場商業推廣,無法從影院獲得商業利益。所以,“像”仍然是人類視覺體驗的絕對形式。素描本身就是一個藝術種類并具備相當的藝術價值,這種屬性為動畫注入了一股靈氣。尤其在動畫素描教學中這股靈氣顯得彌足重要,如若沒有了這股靈氣,以計算機為平臺的動畫只會是徒有機械外殼與程序的組合。
綜上所述,在動畫素描中構圖與鏡頭語言的應用、動畫素描中的表現語言兩個方面的分析中,我們討論了動畫素描課程作為動畫專業基礎課程所具有的特點。第一個方面的討論中我們分析得到動畫素描中關于視角選擇的重要性;第二個方面的討論中則重點分析了日系與美系動畫中素描表現語言的差異與特點。通過以上兩點的論述,基本闡明了動畫素描的特點,明確了動畫素描教學內容與重點。
摘要:本文以培育具有較強工程現實應用能力的人才為方針,構建了畫法幾何、工程制圖、計較機繪圖三部門內容通順貫通貫通,徒手繪圖、儀器繪圖、計較機繪圖三種繪圖能力周全培育,機電產物、工程項目、軟件系統三種對象協調應用的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內容系統。
工程圖學是工科學生最早接觸的手藝基本課程,它是一門將常識、實踐、素質和能力融為一體的綜合型課程,在培育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立異能力方面具有主要浸染。教學要處事于人才培育方針的實現,處所本科院校首要為處所經濟培植和社會成長處事為前提,培育具有立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以,構建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內容和系統,以順應較強工程現實應用能力的人才培育方針已是當務之急。
一、基于應用型人才培育的工程圖學教學方針。
為達到“厚基本、寬口徑、重能力、高素質、強能力、具有立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模式培育方針,使黌舍所培育的學生順應處所經濟成長和社會需要,不妨借鑒英國的機械類教育模式,即在教學中強調一個“用”字,一切以未來的現實應用為方針,對任何一門課程,都要求教師全力做到讓學生在進修了這門課程之后即可運用所學的常識解決出產中的某些現實問題,這就要求每門課程設定的方針較清楚,讓學生體味這門課程所進修的常識和培育的手藝未來在社會工作中有何用途。為此,我們設定了如下明晰的課程教學方針:一是諳練運用投影理論并遵循國家尺度劃定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二是具有工程圖學思維能力和工程圖學素質,搜羅形象思維能力、圖形表達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嚴謹詳盡的工程素質;三是諳練運用某種cad軟件進行二維繪圖和三維構型設計。
二、構建合適人才培育方針的理論教學系統。
教學系統直接反映了教學目的和培育方針,是培育學生綜合素質和立異能力的焦點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把根基理論、立異能力、綜合素質的協調成長作為教學方針,在學時少的情形下,不外于強調常識的完整與系統,對教學系統進行了從頭優化和整合。
(一)畫法幾何部門強調基本理論浸染,淡化其難度。
畫法幾何是知足工程設計的需要降生的,它為工程和科學手藝各個規模解決機械結構、空間幾何及工程設計等問題供給了靠得住的理論依據及解決問題的有用手段,可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墒?,持久以來畫法幾何占用了年夜量的教學時刻,是以,在教學中,我們重點講清點、線、面和立體投影的根基理論,為學生進修工程制圖打下基本,不強調畫法幾何的深度和廣度,對于圖解法、在三維建模時自動生成的截交線和相貫等斗勁抽象、難度較年夜的部門恰當刪減,殘剩內容留作自學,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把握情形選擇取舍,教師可以給以響應的指導,做到因材施教。
(二)工程制圖部門重在工程實踐和現實應用。
工程制圖的根基目的是培育學生操作二維圖形表達三維形體的能力、閱讀和繪制工程圖樣的能力。這是一個從“畫法幾何”理論到“工程圖樣”應用實踐的跨越過程,而工程制圖的本色內容就是零件圖、裝配圖兩年夜部門,教材中各章節都應該環繞這兩個部門睜開。授課時,首先采用現場教學的體例,在嘗試室和實訓中心,甚至帶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直接感應感染、不雅察看、裝拆、測繪或模擬工程安裝,使學生對零件圖、裝配圖的適用性這一特點有一個清楚的熟悉。
關于零件圖部門,首要經由過程多個實例的講解,把重點放在機件的表達體例、概況粗拙度、公役與共齊截首要內容的現實應用上,對于尺寸標注和和專業課程慎密親密相關,在此只是復習組合體尺寸標注部門,恰當介紹一些常見工藝結構如鍛造圓角、退刀槽等的標注體例。手藝要求部門則重點介紹書寫名目及其在圖樣上的標注體例,對有關符號的含意和選用只作簡介,由學生自學。
關于裝配圖,在圖形表達部門,重點介紹裝配圖表達體例的特點,即劃定畫法和非凡表達體例。尺寸標注重點講解裝配圖中需要尺寸與零件圖中完整尺寸標注的分歧,經由過程舉例聲名機能尺寸、安裝尺寸及裝配尺寸等,使學生體味其標注的主要性,在后續課程進修和應用中引起正視。手藝要求中配合符號在裝配圖中的標注及其與零件圖的關系要向學生講清楚,其余留待學生自學和后續課程講解。讓學生明晰問題欄中的名稱對看裝配圖的主要性以及明細表中零件的名稱及材料對看圖和拆圖的主要性。
(三)增強操作cad軟件進行三維構型的教學。
在制造業中,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現實是先在年夜腦中形成空間形體模子,然后運用投影法進行表達,畫出平面圖樣,而出產手藝人員首先閱讀工程圖樣,然后經由過程空間想象,把圖樣中的內容轉化到空間去,構建出三維形體后再按尺寸和手藝要求進行加工出產,是以,在設計制造過程中,三維構形貫串始終。但按照我國今朝機械裝備現狀,采用三維實體建模設計的企業絕年夜部門還只在產物的.設計、研發、剖析等環節采用三維手藝,而最終的出產制造環節還要將其轉換為二維圖樣進行出產,從我國制造業成長縱向剖析,工程形體的三維造型表達完全庖代二維圖樣還需要一個過程,是以,在教學中要做到制圖基本與實體構形相連系,零件圖繪制與零件實體造型相連系,裝配圖繪制與虛擬裝配相連系,常用零件的畫法與響應零件的實體模子相連系,三維造型設計與制造、剖析相連系。
三、構建合適人才培育方針的實踐教學系統。
工程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手藝基本課,只有經由過程實踐,讓學生盡快將圖學常識轉化為圖學能力,學生的立異素質和應用能力才能獲得晉升,是以,我們修建的實踐教學系統首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徒手繪圖、儀器繪圖、計較機繪圖根基手藝練習。
在儀器測繪、談判設計方案、手藝交流、現場參不美觀時,受現場前提或時刻的限制,經常繪制草圖,草圖對于捕捉設計靈感,現場記實,加速新產物的設計、開發,輔佐手藝人員組織、形成和拓展思緒很是有用。儀器繪圖既是工程手藝人員的必備根基手藝,又是進修和鞏固圖學理論常識不成貧窶的體例,在計較機繪圖手藝普遍應用的今天,仍然必不成少。是以,在教學中,徒手繪圖、儀器繪圖和計較機繪圖一樣作為基本平臺,貫串在教學的全過程。
(二)部件測繪脫手環節。
在部件測繪脫手環節中,學生經由過程測繪體例簡直定、尺寸數據的獲取及措置、公役與配合、工量具的正確使用、裝配圖的表達方案的最優選擇等內容,增強工程意識,理論與實踐相連系,為提高學生的圖學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打下了基本。
(三)三維構形設計。
三維構形設計就是在給出必然約束前提的前提下,讓學生經由過程自己的想象、剖析,構想三維形體,自立進行組合體、零件和裝配體的設計以及計較機輔助造型等一系列設計,采納自由創作和發現、收集、剖析、斗勁案例的實踐體例,培育立異設計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圖學素質和立異素質的晉升。
綜上所述,培育工程應用型人才應強調學用連系,在工程圖學教學中應重點凸起“學甚至用”,而不是首要強調常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筆者面向企業應用與手藝立異,敦促工程圖學教育更始,使畫法幾何、工程制圖、計較機繪圖三部門內容通順貫通貫通,徒手繪圖、儀器繪圖、計較機繪圖三種繪圖能力周全培育,機電產物、工程項目、軟件系統三種形態對象協調應用,增強測繪和設計環節教學,而且在教學中注重充實闡揚教師的主導浸染和學生的主體浸染,采用啟發式、談判式、案例式等教學體例,為學生圖學能力的提高和勝任相關工作奠基了精采的基本。
當前對于地理的研究,正在朝著一種復雜化和宏觀化的方向發展。在高中地理學習中,如果依舊是僅僅注重知識型內容的學習,是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的。為了能夠讓學生在將來可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就需要培養學生的歸納和演繹能力。歸納和演繹能力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地理問題,提高學生自我思考、自我學習的能力。
一、注重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相結合。
教師在對高中學生的歸納和演繹能力進行培養的時候,首先要注重基礎知識和能力培養的結合。能力的培養必須要建立在對知識點正確運用的基礎上,如果不關注能力和知識的結合,那么能力的存在也就沒有任何意義。因此能力的培養就需要體現在具體知識點的學習中,注重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的有機結合,才能夠使學生在學習完具體知識以后有真正的收獲,才能夠將建構形成的歸納和演繹能力運用到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比如在學習魯教版高中地理《洋流及其地理意義》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在這節課的學習中需要讓學生了解洋流運動的模式,了解洋流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對洋流圖的.學習來分析洋流經過海域的時候,所引起的水溫的變化。在進行這些知識點的學習的時候,學生就需要了解紅色標注的洋流是暖流和綠色標注的洋流是寒流這樣的知識點,而這些知識點都需要在洋流圖中表現出來,學生在學會讀洋流圖的時候,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和讀圖能力就能夠得到提升。這樣學生在看到別的地理圖的時候,就能夠將洋流圖的知識點運用進來。在對“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規律”進行學習的時候,需要運用到規律,故要讓學生對共性的特點進行歸納,然后結合洋流方向的基本知識在地理圖冊上進行標注,這樣的過程也能提高學生提取信息和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這種將知識型的內容和具體能力結合起來的方式,學生不僅掌握了歸納總結的能力,還能夠將這樣的一種能力運用到實踐中。
二、注重學生主體和教師引導相結合。
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學習的時候,就需要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從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向注重建構的學習模式進行轉變,這樣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就能夠主動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對原有的知識進行選擇和加工,然后再和新的知識結合起來,這樣的一種學習方式,能提升學生的信息提取和歸納總結能力。比如在學習魯教版高中地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指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進行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在進行“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學習的時候,就能夠聯系之前學的大氣循環、水循環這兩部分的內容進行理解,學生這樣的知識建構的過程就是知識演繹的過程,學生將這些知識點和地球自然地理環境結合起來理解地球地理環境的演化過程和特征的時候,就是歸納的過程。通過這樣一種新舊知識結合的方式,能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歸納演繹能力得到提升。此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運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讓學生利用太陽來辨別方向,這樣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也是一種演繹的過程。經過這樣的過程,學生就會理解地理知識的實用性,在現實中遇到跟地理有關的難題的時候,也能夠主動地進行課本知識點的演繹。
三、注重歸納推理和情境引導相結合。
高中地理的學習已經引入了許多理性的成分,要讓學生能夠對現象進行推理分析,而有的學生歸納推理能力不強,就容易產生畏難的情緒。教師為了激起學生對于地理歸納推理的興趣,可以將情境化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參與情景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地去進行推理歸納。比如在學習魯教版高中地理《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在對洪災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時,就可以通過給學生放映洪災發生時候的場景來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尤其是處于長江流域的同學,對于洪災都有著切身的體會,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就想要弄清楚洪災產生的原因,然后再結合前面學習的水土流失的知識,從而對產生洪災的原因進行分析??傊?,通過情境引入,能將內容和學生熟悉的場景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想要知道這些自然現象產生的原因,然后進行自主的推理歸納。有條件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去深入到具體環境中對地理現象進行調查,這樣符合高中學生的認知心理,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進來。比如對“什么原因引起了全球變暖”這個主題進行社會調查,學生在調查完了之后,就需要對所有的答案進行整理和解釋,這就是歸納演繹的過程??偠灾?,通過高中地理的學習,需要讓學生具備歸納和演繹的能力,這樣有利于學生加強對地理知識點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歸納演繹的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在將來更好地學習和適應社會。
在課堂教學中,有一種使用特定的時間進行身體鍛煉的體育教學模式,也稱為“課課練”教學模式。該模式始于20世紀80年代,旨在提高學生的體質。在每一節體育和健康課程中,固定一段時間,讓學生進行專門的體能訓練[2]?!罢n課練”教學模式的特點為:以某一運動技能學習為主線,根據教學技術動作的特點,開展相應的一套身體素質練習作為運動的內容。具體來說,在每節課的后半部分,添加一個“體育鍛煉”的環節,時長約為5~10min。鍛煉的內容需要與技能學習的內容相對應,以追求身體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然而,“課課練”的教學模式也存在缺陷。例如,因練習時間短而效果有限,容易與主教材發生沖突,練習手段比較單調無趣,學生提不起興趣,這直接導致了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3]。
1.2注重體驗運動樂趣的體育教學模式。
該體育教學模式也常被稱為“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國內外快樂體育理念上形成的教學模式。其教學理念是讓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能和體育鍛煉的同時體驗各種運動的樂趣,并通過體育運動樂趣的體驗形成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該模式的教學過程特點:體育的樂趣來自多方面,使學生體驗樂趣的教學方法也多種多樣,但其教學過程的共同特點都是,它有一個或多個環節來體驗運動的樂趣。有時這些環節是連接的和漸進的,這樣學生就可以體驗到運動,學習,挑戰,溝通與創造的樂趣。這種教學模式大多采用游戲方法,挑戰方法,集體游戲方法和小組學習方法等教學方法[4]。
在宏觀的教學內容的把握上,遵循《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相關要求,結合“課課練模式”與“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及相關理念,改變以技術教學為主體的單一教學內容,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把一些身體素質練習內容以游戲形式穿插到體育課堂中,使學生掌握體育運動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重點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通過在體育健康課堂中調整教學內容、轉變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三段式教學,把教學過程劃分為三個側重不同又互相聯系的階段。(1)改變傳統的以徒手操為熱身內容的活動形式,以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專項素質輔助練習來代替熱身活動。(2)依照《課標》要求的教學內容組織教學,并在間歇時間穿插身體素質練習。(3)教師傳授體質健康標準的理論知識,指導《國標》中的測試內容進行身體素質練習,并結合游戲或比賽的形式。具體模式構建如表1所示。
3基于體育教學內容優化模式的教學工作計劃。
以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教學實驗為例。下學期,該年級學生的《課標》要求的考核內容為:投擲壘球、立定跳遠與30s跳繩;對應的《國標》測試的身體素質項目為:往返跑、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1min跳繩。首先參考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將所有《課標》教學內容和《國標》測試內容分為兩個階段:初步學習階段和鞏固提升階段。在每個階段,又有三個教學單元構成。其次,將《課標》的考核內容分配至兩個階段的教學進度當中。再次,將身體素質練習按類型分為3個單元,結合技術教學內容對身體素質的教學內容進行課時分配:第一單元的身體素質內容側重于速度和靈敏素質游戲,時間為3個周;第二單元的身體素質內容側重于力量素質的游戲,時間為3個周;第三單元的身體素質內容側重于柔韌素質的游戲,時間為3個周;第四、第五、第六周則為重復與強化前三單元的身體素質練習,主要以比賽手段為主。最后,結合具體《國標》測試項目,創編與身體素質相應的游戲與比賽,并分配到每個單元的教學中。見表2。
4結論與建議。
通過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促進《標準》測試和體育課程融合是合理可行的。優化后的融合教學與直接的測試有明顯的不同。直接測試導致大部分學生是被動、敷衍的測試,只為完成任務。而優化后的融合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了《國標》中的測試項目、意義、標準、程序等知識,使學生系統地掌握體質健康標準的理論知識,并逐步建立監督體質健康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自我健康的意識。此外,教師應注重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國標》項目的測試。在要制定體育工作計劃時,我們必須緊密聯系教學和測試的內容。在時間和空間上,注意循序漸進,允許學生逐漸適應。在設計課時計劃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并安排一些與測試相關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李宗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融入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
[2]劉文明.淺談體育教學模式的分類及其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1):83.
摘要:近二十年來,中國青少年學生體質的不斷下降。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卻出現了和《國家體質監測標準》執行嚴重脫節的現象。因此,促進《國家體質監測標準》與體育課程的融合成為了體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任務。本文嘗試從改革體育教學內容的角度,運用“課課練”和“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理論,構建了基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優化模式,并實施在小學三年級的體育教學工作中。本文認為,通過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促進《國家體質監測標準》和體育課程融合是合理可行的;教師應注重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國家體質監測標準》的測試,最終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關鍵詞:體質健康水平;教學內容優化;國家體質監測標準。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導致人們的身體活動減少和心理壓力增加,這對國民健康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尤其近二十年來,中國青少年學生體質的不斷下降,吸引了國家和社會的關注。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對改善青少年體質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遵循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我國體育教育工作者進行日常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同時,教育部公布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國標》),是評價學生綜合素質、評估學校工作的重要依據。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促進青少年增強體質、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措施,也是一線體育工作者的工作重點。然而,在實施《國標》體質測試的體育課堂上,卻出現了以下幾種場景:一是重視達標,輕視課程。體育課變訓練課,反復訓練達標項目,導致課堂乏味,學生興趣缺失,體育習慣難以養成;二是重視課程,輕視達標,導致課堂歡聲笑語,測試數據“虛高”;三是意圖兩者兼顧但是礙于各方面局限,不得不向某一方面傾斜,最終還是把“達標”和“課程”對立起來。由此可見,《國標》的執行和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結合出現了脫節問題。由于不合理的安排、機械的執行《國標》測試,導致教學過程的混亂,且沒有使學生的體質狀況得到改善。如何將《國標》的測試活動與體育課程標準相融合進而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1]。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優化設計,目的在于促進小學體育教育改革,逐步完善小學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使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合格率得到提升,以期為《國標》與體育與健康課程融合提供一定的依據,并為其他學校提升《國標》數據提供一定的參考。
摘要:針對校外美術教學內容進行研究與探索,同一課題采用不同的授課方式,在同一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擴展及延伸,提升課程的有效性,使學生在教學中體會到不同的畫種與畫法去繪制同一內容及同一課題,充分體會校外教育的自由性和廣泛性,達到拓展教學空間及教學思路的目的。促進美術教學的多元化,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能力。
關鍵詞:校外美術;教學特點;多樣;創新。
一、探究校外美術教學特點。
1.美術教學的多樣性。
美術教學的范圍廣泛,美術是集欣賞、藝術設計、手工制作、繪畫手繪、裝飾等于一體的多元素的學科。美術教學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與價值觀。美術是思想與情感的表達。
2.美術教學的融合性。
校外美術課堂開設的課程豐富多彩,含國畫、油畫、版畫、沙畫、水彩、水粉、面塑等多種類、多元素的課程,這些對學生進行了全面的培養,是對美育的要求的一種完美體現與表達,使藝術內容與表現方法達到統一。既能使學生鉆研藝術內容,加深理解,又能使他們了解藝術的表現方法,掌握表現的技能和技巧。
二、校外美術不同授課形式的結合與實施。
1.用水粉課、線描課、蠟筆課不同形式表現秋天。
在校外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秋天的顏色,根據季節的特點發現秋天的美麗,同時將秋天這一主題課―樹葉的學習方法進行系列的同一課題不同教學方法的嘗試。開展《樹葉拓印畫》《樹葉紋理黑白畫》《樹葉上的小瓢蟲》系列課程,用水粉拓印樹葉的形式,重點在于讓學生學會觀察及分析樹葉間不同的紋理,根據樹葉的不同的紋理特點,用黑白畫線描的形式描繪并裝飾,重點在于提升認識并學會用點、線、面的形式表現畫面中的黑、白、灰,采用樹葉及昆蟲相結合的形式,用蠟筆進行樹葉畫法的系統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樹葉畫法的印象,從樹葉畫的拓展到樹葉的黑白畫、到樹葉上的小瓢蟲,再到稻草人一課,作為秋天的色彩系列教學內容?!稑淙~拓印畫》一課用水粉拓印的形式將樹葉拓印在紙上,同時通過不同的顏色組合形成美麗的畫面;《樹葉紋理黑白畫》一課,用線描的形式進行樹葉的描繪,學會觀察,從整體到局部,同時用黑白畫的形式進行樹葉的裝飾,體現畫面的黑白灰,將畫面統一;《樹葉上的小瓢蟲》一課,將樹葉一課同秋天的小瓢蟲相結合,用蠟筆上色的形式進行描繪,將前兩節課所學的繪畫知識在這一課中進行升華,同時考察了學生前兩節課的學習成效,達到用不同形式進行展現的目的。通過三節樹葉課的學習,學生對樹葉的基本輪廓、樹葉的紋理走勢、樹葉的不同質感進行了分析與總結、感受與探索,將美麗的秋天表現在自己的畫面中,充分體現了感受―認知―表現的過程。通過同一課題不同授課方式方法的學習,將樹葉這一課題進行了擴展與延伸。
2.用手工剪紙課、刮畫課、蠟筆水粉結合課的不同形式表現獅子。
在校外美術教學中,嘗試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題材學習獅子的表現形式。第一課先用手工課的形式對獅子進行造型;第二課采用刮畫的形式,通過觀察獅子的照片、分析獅子的動態關系及關注獅子生活的環境進行學習;第三課用蠟筆和水粉筆進行學習。在這一課題上,學生體驗了多種繪畫表現語言。通過三節有關獅子的課程的學習,學生對獅子的造型、獅子的動態以及畫面的整體造型有了深入的認識,從畫面的效果看有了明顯的提高,通過有關獅子的同一課題,用不同方法進行教學,學生的繪畫能力及繪畫興趣得到充分調動,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和接觸了許多新的繪畫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用線描課、繪畫與手工相結合課、彩泥制作課的`不同形式表現青花瓷。
在校外美術教學中,嘗試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題材學習青花瓷的表現形式。中國的青花瓷在唐宋開始萌芽,到了元代后期,由于國際上對青花瓷的大量需求,并且得到了來自于波斯的優良青花料蘇麻離青,中國的青花瓷器才開始成熟并被規模生產出來。第一課,采用簡單的單色線描及一次性餐盤的形式進行教學,重點學習單色線條在畫面中黑白灰的變化,利用一次性圓形餐盤,在盤子上設計魚形的紋樣,單魚、雙魚等,利用點線面的結合形式豐富畫面內容;第二課,采用設計、繪畫、剪、貼的形式進行繪畫,重點學習青花瓷的紋理特點。通過青花瓷課的學習,學生對青花瓷的歷史、表現形式及美感從不同的形式進行表現,從簡單的繪畫到剪紙,到手工裝飾進行了多種方式的學習與體驗,在課堂中改變了單一的繪畫形式,提高學生對青花瓷花樣的理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同課不同教學方式的教學方法,在提升學生繪畫能力的同時,教師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余洋.中小學美術教學論[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
一學期的教學已經過去,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傮w看,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皩W案導學、當堂達標、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準走進教師的心,進入課堂。
怎樣教數學,《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了解。
二、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本學期本人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本人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組織了“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時間吃透教材,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反復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突出過程性,注重學習結果,更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努力處理好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比如教學列分式方程解實際問題時,注重學生理解題意,找出相等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常思考,常研究,??偨Y,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我們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的個人評價,更關注小組合作的評價;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采用等級制,定性采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么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于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本學期本人在作業評價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做法是日評、周評、月評一條龍,老師評、學生評、小組評,、家長評一條龍,老師對一日作業做出評價,學生自查后對評價結果登記在作業情況扉頁欄中,將學生的學習距離縮短,五星級作業評定,極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看到學習的進步,又有了學習的動力,并樹立起學習的目標,較好地發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
四、抓實常規,保證教育教學任務全面完成。
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并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扎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從點滴入手,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努力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向45分鐘要效益;分層設計內容豐富的課外作業,教法切磋,學情分析,“一得”交流都是大家隨機教研的話題,扎扎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過關及期中質量檢測,,班里抓單元驗收的段段清,并跟蹤五名好差生進行調查。為了使新課程標準落實進一步落實,引到老師走進新課程,拋磚引玉,對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及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體現,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空間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優化筆試題目的設計,設計知識技能形成過程的試題,設計開發性試題,設計生活化的數學試題,真正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提高改進教學的手段,并對本班前后5名學生跟蹤調研,細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學生的情況,找準今后教學的切入點,查漏補缺,培優輔差,立足課堂,夯實雙基。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剖析實驗環節,改進實驗方法。
摘要:科學實驗是教學活動的一部分,因此教師需要遵從教學的基本原則,除此之外還應遵循科學性原則、顯效性原則、簡明性原則、安全性原則等。教材因受材料和環境的影響,它在實驗設計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分析教材,運用不同的實驗方法,需要對實驗進行改進,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完成科學探究。
關鍵詞:實驗;環節;方法。
科學實驗方法主要是按照實驗目的,利用儀器和設備,人為地控制研究的對象,排除干擾,突出主要因素,突出科學實驗的現象、過程及其特征,研究科學問題所采用的一種科學方法。常見的方法可分為:實驗歸納法、驗證法、控制變量法、理想實驗法、比較法、平衡法、轉化法、放大法、模擬法、解剖法等。在小學科學課程中不同程度地運用了相關的實驗方法,教材的設計者也良苦用心地安排了一些實驗設計和操作的插圖為的是讓教師和學生都有一個參照的方向。但現實是有些實驗缺乏科學性、顯效性和安全性。我們需要巧妙地運用實驗方法,改進實驗的環節和材料,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完成實驗探究。
一、5年級下冊《熱》單元為例――運用比較法增加實驗的顯效性和準確性。
1.第4課《空氣的熱脹冷縮》中,觀察空氣是否具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本課科學概念:物體由冷變熱或由熱變冷的過程中會發生體積的變化,這可以通過我們的感官感覺到或通過一定的裝置和實驗被觀察到。
如果瓶內的空氣體積膨脹,瓶內的空氣就會往外擠。只要想辦法觀察到瓶內的空氣在往外跑,我們就知道瓶內的空氣在膨脹(課文中的內容)。分析課文得知,氣球的脹與癟能反映出空氣的熱脹冷縮,而導致氣球脹與癟的是溫度的不同。因此,不管是教師的演示實驗還是學生的分組實驗都需要準備熱水、常溫下的水、冰水,復雜異常。
缺點:按課文的實驗設計,錐形瓶的瓶口大,受熱時間較長,氣球膨脹不明顯。不同溫度下的三種水,同時還要保證氣球與錐形燒瓶接口的密封性,實驗效果不明顯,對學生的感官刺激不夠強烈,印象不深。
改進:在前一課觀察水的熱脹冷縮體積變化時,我們采用的裝置是在燒瓶中插一根細管子,那么在觀察空氣的熱脹冷縮體積變化及研究它的特點時,我們也可以采用這一裝置,不同的是觀察水的熱脹冷縮體積變化時,燒瓶里面裝的是水,而觀察空氣的`熱脹冷縮時,()燒瓶里面裝的是空氣,套在細管上的氣球是為了借其體積變化使我們能更清楚地看到空氣的體積變化,這樣變量只有一個――裝在燒瓶里的物質不一樣(一是水,一是空氣),而且也便于啟發、遷移,操作步驟也基本類似,簡單高效。
2.第6課《熱是怎樣傳遞的》有兩個活動: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通過實驗讓學生感知熱是怎樣傳遞的,明白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
本課科學概念: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
缺點:通過自己親身實驗終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雖然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蠟燭燃燒時流下的蠟會在桌上凝固。由于蠟先要熔化成液體,然后滴在鐵絲上,再往上粘火柴。但蠟的凝固時間快(指冬天,夏天正好相反),且熔化后粘性不大,所以很難粘上去,因此成功的不多。
改進:在這個探究活動中,我們對實驗裝置進行了大膽改進,用套蠟環的方法代替粘火柴棒,解決了實驗原型中粘火柴棒很不方便,并且容易掉,影響實驗效果的問題。
二、3年級上冊《空氣有重量嗎?》為例――運用控制變量法增強觀察科學性。
本課科學概念: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
需要學生探究空氣是否有重量,書本實驗裝置是一個簡易杠桿,意圖是采用平衡法來進行觀察實驗。借用筆帽和未充氣的氣球平衡到后來的充氣球一端的向下傾斜來證明空氣有重量。缺點:科學性不強,可操作性難。氣球體積小,即使充滿空氣,效果不明顯。一是我們在進行比較的時候改變了兩個量,除了本身重量增加外,氣球本身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在懸掛比較時,嚴重干擾了實驗的準確性。二是提繩的懸掛難,調細木棍的平衡難,細木棍在這里可能會充當不等臂杠桿的角色,這也會使后面的實驗結論出現不科學性。三是氣球結扎難的問題,要將充好氣的氣球掛上去對小學生來說難度大。氣球如果是由學生吹氣完成,里面含有大量水分,實驗結果的真實性不高。
改進:運用控制變量法,通過籃球充滿空氣和未充氣前后重量對比:充氣籃球內的空氣受到了壓縮,單位體積重量相應增加,稱出重量。再將籃球內的空氣放掉,再稱出籃球重量,通過對比和計算,取兩者的差值,學生清晰觀察到空氣有重量,而且很輕。
三、4年級上冊《聲音的變化》為例――運用轉換法降低觀察難度。
本課科學概念: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
關于音量的大小、振幅的大小、頻率的快慢等概念,學生的理解是比較困難的,主要原因是難以觀察,課本通過觀察尺子發出聲音,來認識音量大小與振幅的關系,再通過觀察4個杯子中裝有不同高度的水,辨別哪個音高,哪個音低。
缺點:學生感官靈敏度差異性很大,容易形成分歧,如,讓學生看振幅的大小,光用眼睛看,學生是看不清的,原因是時間短、變化快,而且尺子的質地也各不相同。用耳朵聽音高同樣是有偏差的,而且4個杯子的材料本身也會出現差異,學生每一次敲打的力度和著力點也很難控制。音高要同頻率快慢聯系起來更是困難,學生用感官根本觀察不到頻率有多快。
改進:運用電腦中的頻率測試軟件,將物體發出聲音的高低,以及音量的大小、振幅的大小用波形和數值的方式顯示出來。只需要用麥克風對準發生物體,音量的大小和分貝數值一目了然。振幅可以通過觀察波形的高低、頻率的快慢以及比較數值來觀察。通過顯性的數字式界面幫助學生建構“聲音”中各個要素的概念。測試杯子發出的音高不同也可用此辦法,需要改動的是只用一只杯子和不同量的水,且杯子要上下口不能有粗細差異,盡量選擇質量好的杯子作為實驗材料。水的高度可以分0高度、1/4杯子高度、1/2杯子高度、3/4杯子高度、滿杯,敲打時采用塑料錘小角度撞擊的方式,因為塑料錘重量和釋放的角度均可控,這樣觀察盡可能減少多變量的影響,實驗科學性相應增強。
實驗操作的方法多種多樣,需要因課制宜地選擇合理的方法,改進實驗的設計環節和材料,這樣能夠保證實驗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使我們的探究不至于停留在形式上,讓每個學生都能夠享受到科學探究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蔡鐵權,臧文,姜旭英.科學實驗教學與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09.
【論文摘要】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和管理類學科開設比較普遍的一門重要的方法論學科,也是經濟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核心課。由于該課程比較難教和難學,而且很多學生的基礎不夠扎實,因此需要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來培養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本文根據計量經濟學教學和研究的實踐,探討了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革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配合等問題。
【論文關鍵詞】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實證研究和計量經濟學的重要性,因此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開始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和數量經濟學專業。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習者具有較好的經濟學素養和扎實的`數理統計基礎,是經濟學類最難教和最難學的課程之一。計量經濟學對學生掌握定量分析方法非常重要,而很多學生的基礎不夠扎實,如何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來培養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就成為計量經濟學教學者必須思考和解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本文探討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方法改革以及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結合等問題。
目前,大學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快速發展,大多數本科畢業生將直接走向實際工作崗位。因此,本科階段的計量經濟學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也應作相應的調整,應調整為使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方法論,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實證分析,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由于很多的學生經濟學素養不夠好,導致對計量經濟建模理解不深,因此,在教學中教學者要經?;仡櫤脱a充一些經濟學知識。由于大多數本科生對繁瑣的數學推導不感興趣,而且這對于他們學習和應用初級計量經濟學作用不大,因此教學中要盡量避免繁瑣的數學推導,同時也要鼓勵部分基礎較扎實的學生通過自學數學推導加深對計量經濟學的理解。
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還要處理好經典計量經濟學與現代計量經濟學之間的關系。經典計量經濟學是現代計量經濟學的基礎,只有學好了經典計量經濟學,才能夠更好地理解現代計量經濟學。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應以經典計量經濟學為主,以現代計量經濟學為次。
2、考核方式。
計量經濟學課程特點要求分為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兩部分,兩部分對于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方法論都非常重要,因此兩部分都不可偏廢。計量經濟學考核方式根據實驗教學課時多少而定,如果實驗教學課時達到總課時的1/3左右,建議把實驗課單獨進行上機考試,成績也計入課程總成績,實驗課成績比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比如占總成績的20%)。計量經濟學理論部分考核一般是筆試,注重對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實驗部分主要考察學生對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和利用結果進行分析和預測的掌握情況。
三、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方法改革。
1、革新與強化多媒體教學。
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和計算機軟件教學越來越重要。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有大量例題和數據需要演示,而課堂板書浪費時間,所以該課程普遍都采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可以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講解更加直觀,而且可以把軟件使用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使學生對計量經濟分析過程和結果的理解更加深刻。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加強案例教學,促使教師快速更新教學內容,從而對教師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多媒體教學節省了大量板書的時間,但如果課堂講授速度偏快,學生常常跟不上教學的節奏。這就需要教師保持合適的講授速度,給學生較充分的思考和理解的時間,必要時教師還需要對一些內容進行板書。
2、注重計量經濟學方法論的綜合運用。
計量經濟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也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因此學生常常是學完了卻不知道如何前后貫穿、綜合運用。讓學生完成一篇簡短的實證研究論文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論的一種較好的方式。由于完成一篇論文需要較長的時間,如果能夠安排一門計量經濟學課程設計,教學效果就會更好。這對于學生以后完成畢業論文和進行實證研究將會有很大幫助。
安排學生完成計量經濟學論文,應包括實證分析的完整過程:查閱文獻、選題、搜集數據、建立計量經濟模型、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模型的檢驗與修正、利用模型進行分析和預測。完成論文的難點主要在于選題和模型檢驗與修正。學生在模型檢驗與修正方面出現的問題較多而且比較普遍,需要教師給予較多的指導。
四、計量經濟學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配合。
1、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協調。
計量經濟學的課程特點要求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并重。由于教學條件的改善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現在國內本科計量經濟學一般都分為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大部分,但兩部分的課時安排各學校不盡相同。各學校對理論學時安排基本上在40~64課時之間,實驗學時安排在8~16課時之間。各學校在理論和實驗學時方面的差異主要跟各學校學生的基礎、師資隊伍水平和對實驗的重視程度有關。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大致安排48個學時和16個學時比較合適大多數學校。
2、課程教學軟件的選擇。
計量經濟學可以使用的專業軟件有很多,比如eviews、minitab、sps和stata等,這些軟件各有優勢和特長。eviews是計量經濟學中使用最廣泛的軟件,國內外大多數教材都以eviews為主進行教學,回歸結果比較直觀和全面,但由于沒有中文版,學生學起來比較難一些。minitab在管理學和質量控制中使用較多,pasw在社會學等學科使用較多,minitab和pasw都有中文版了,而且界面和功能也非常人性化。對于計量經濟學教學軟件的選擇,經濟學類專業的一般都選擇eviews;管理學類專業既可以選eviews,也可以選minitab等;社會學等專業既可以選eviews,也可以選pasw等。
參考文獻:。
[1]龐浩:對《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的若干思考,統計教育,2004(3).
[2]李子奈:我國計量經濟學發展的三個階段與現階段的三項任務,經濟學動態,2008(11).
[3]胡榮才、王亞雄: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思考,統計教育,(9).
[4]張常青: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探討,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4).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8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