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標語可以激勵團隊成員持續奮斗和超越自我。怎樣建立一個團結友愛的團隊氛圍?團隊合作中處理不同意見和沖突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供參考的策略。
命題落點
1.關注與化學有關的新技術,關注人們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2.化學學科研究的領域,
3.化學新技術與其解決的問題,
4.以科技新成果為背景進行設計命題,
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命題落點
2.對科學探究既需要觀察和實驗,又需要進行推理和判斷的考查,
3.考查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和描述及結論的得出及對控制變量的實驗探究的考查
課題3走進化學實驗室
命題落點
1.儀器的分類,
2.酒精燈火焰的區分,
3.固體粉末取用、試管里滴加液體的基本操作及不正確操作帶來的后果的考查,
4.液體的傾倒、酒精燈的熄滅、試管中液體的加熱的基本操作的考查,
5.基本操作與實驗相結合內容的考查。
【復習思路】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材每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安排的。第一單元圍繞主題“壯麗山河”,安排的課文是《長江之歌》《三亞落日》《煙臺的?!贰队浗鹑A的雙龍洞》。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采用“歡樂中國游”貫穿全課,賽一賽,猜一猜,辯一辯,編一編等生動、有趣的復習形式,幸福、快樂的復習過程能讓學生身心放松,精神愉悅,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復習任務。
【復習過程】
一、音樂渲染,營造氛圍
師:(播放《大中國》)同學們,伴隨著這首《大中國》,我們開始今天的“歡樂中國游”。
二、“買票上車”,復習生字
1.“買票”,會讀生字。
師:同學們,本次旅游的車票藏在你們的課桌里,趕緊看一看。拿到的同學讀一讀,你是去哪個景點旅游?在小組內互讀。
開火車瀆自己卡片上的生字,并說是哪一課的生字?(課件出示相應生字,生字寫在課文插圖上。)
結合課文插圖,用一句簡短的話概括相對應的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上車”,接力默寫。
(l)接力默寫。
拿到了門票,下面請同學們排隊“上車”:老師念詞語,每組從第一排學生開始,一次聽寫一個詞并傳遞。重點字詞,請學生加上拼音,如:“斂”是邊音,“凳”是后鼻音,特別強調“悄”是多音字,給它的兩個讀音分別組一個詞。沒有到黑板聽寫的同學,寫在聽寫本上。
各組請一個小老師到黑板上交叉批改并糾錯。然后,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優、良、中三類作業本,老師和學生一起評點,首先從字詞的正確人手,再到字的書寫是否美觀,逐一評價,鼓勵學生不僅將字寫正確,還要寫美觀。
(2)妙招糾錯。
請同學們用錯題本記錄下字的正確寫法,大聲朗讀兩遍。
三、“導游競聘”,復習課文
師:旅行車開起來嘍!咦,導游到哪兒去了?誰來當小導游?這么多同學想當導游,下面我們進行“導游招聘會”,賽一賽誰能被聘請為小導游。
1.詩朗誦,復習《長江之歌》。
師:如果讓你介紹長江,你準備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源遠流長、宏偉博大、歷史悠久、氣勢磅礴)
師:你能具體地介紹嗎?
生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詩朗誦,甚至可以配樂唱,因為這篇課文就是一首歌詞改編而成。(能夠誦出長江的壯美,表達出贊美之情的,老師發給導游證。)
2.猜景點,復習《三亞落日》。
(1)猜景點。
師:請看大屏幕――
(出示:孩童、大紅燈籠、跳水員。)
(2)明順序。
生回答后出示:
a.活躍了一天的太陽,依舊像一個快樂的孩童。
b.夕陽也漸漸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
c.最后像跳水員那樣,以一個輕快、敏捷的彈跳,再以一個悄然無聲、水波不驚的優美姿勢入了水,向人們道了“再見”。
師:這三句都是寫的什么?按照什么順序寫的?(都寫三亞落日的變化過程)
(3)積累語言。
師:誰能完整地背一背三亞落日的變化過程?我們來進行比賽,看誰能把西沉的燦爛的夕陽背到我們的眼前。
生背后,師指名評價。能夠突出三亞落日贊美之情的同學,師發給導游證書。
3.糾錯復習《煙臺的?!?。
師:同學們對《煙臺的?!愤@篇課文熟悉了嗎?請先打開課文讀一讀。
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師的考驗?
(出示煙臺的海波瀾壯闊的畫面,出示四幅圖。分別是煙臺的海冬春夏秋四季圖。
出示文字:《煙臺的?!愤@篇課文是按照游覽順序寫的.,文章先寫煙臺的人,再寫煙臺的海,四季海水顏色都一樣。)
老師說的對嗎?為什么?
生自由說理由。
師:請你介紹自己喜歡的一個季節的煙臺的海。
生介紹,其他同學評價。師給能介紹出煙臺海的特點的同學頒發導游證書。
師:這樣壯麗的煙臺海,是一幅畫,是一支歌,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勤勞樸實的煙臺人,在這里上演著一部威武雄壯的活話劇。讓我們一起深情地朗讀課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讀出對煙臺人、煙臺海的贊美之情。
4.辯論復習《記金華的雙龍洞》。
師:《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寫得好嗎?好在哪里?學生各抒己見。
師;下面我們進行正反雙方的辯論,贊成這篇課文寫得好的坐在這兩組,我們稱為正方;認為這篇課文寫得不好的坐在那兩組,我們稱為反方。
師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進行評價,如文章語言、結構方式等。
四、自編習題,激發潛能.
師:請同學們,結合課外書籍、電視節目、社會新聞、家庭逸事,生活、學習中的困惑,頭腦中的種種疑問,以前考試、作業中發生的錯誤……出一份第一單元的練習題給全班同學做。我們比一比誰的題目出得最巧妙。
1、文學常識《山中訪友》作者李漢榮,著名詩人、散文家;《山雨》作者是趙麗宏;《草蟲的村落》作者郭楓著名詩人、作家;《索溪峪的“野”》作者曹敬莊,作家、教授,編有《現代散文精選》。
2、日積月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都汉ルs詩》龔自珍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缎吕住窂埦S屏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对乱埂穭⒎狡?/p>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肚镆孤宄锹劦选防畎?/p>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断逡氐乐小逢惻c義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毒栈ā吩?/p>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1、作者為什么把進山看風景說成是“山中訪友”?
作者之所以將古橋、樹木、山泉、小溪、白云、瀑布……這些自然景物看成是自己的“山中朋友”,將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是為了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橋,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你累嗎?”
由第三人稱變為第二人稱;用第二人稱,似面對面的傾訴,更親切自然,更利于抒發強烈的感情。
3、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4、“走進這片樹林,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腳長出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呼吸地層深處的元氣,我的頭發長成樹冠,我的手變成樹枝,我的血液變成樹汁,在年輪里旋轉、流淌?!?/p>
本段文字作者運用想像手法,將自己寫成一棵樹,這充分表現作者與樹木融為一體,與自然融為一體,熱愛自然的感情。
這一組句子是寫“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內容一致,結構相似,是一組排比句,同時運用擬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間的那種深厚情誼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采用第二人稱,讀來倍感親切、熱情。
1、《秋天的圖畫》給我們展現了一派豐收的熱鬧景象,體現了(人們喜悅的心情),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秋天的圖畫是一幅(色彩艷麗)的圖畫。畫上有(金黃)的梨,(紅紅)的蘋果,(金色)的稻谷和(火紅)的高粱。這是人們用汗水繪出的山水畫,也是山野對人們辛勤勞動的報答。
2、《黃山奇石》向我們介紹了黃山的奇石、怪石及奇異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偉大)。課文條理清晰,先總寫(黃山景區的怪石有趣);再分別描繪(“仙桃石”、“猴子觀?!?、“仙人指路”和“金雞叫天都”)這幾塊奇石頭;最后表示(還有許多黃山奇石)等待著人們去欣賞。讀著本文,驚嘆于黃山的神奇,也驚嘆于大自然的偉大。我們仿佛被帶到了神奇的黃山,美美地欣賞著那些奇石。
3、《植物媽媽有辦法》中,作者把科學知道用韻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讓我們知道了(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從“植物媽媽”的各種辦法中,我們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同時激發了我們(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4、《贈劉景文》作者通過對“荷枯、菊敗、橙黃、橘綠”的描寫,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氣概,表達了(對友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寫了(深秋)時節,作者在山中行走時所看到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之情)。
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一步加深對負數的認識。
3、讓學生經歷創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量的過程,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相機發展學生的符號感。
4、通過介紹古代中國認識和使用負數的情況,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于數學發展的卓越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理解負數的意義,進一步建立數感。
一、自主創造,引出新數。
1、水果市場在進貨和出貨,你們瞧?。ㄕn件出示市場進出貨的'畫面)
倉庫管理員小王對水果進出的情況進行登記,你們覺得他記清楚了嗎?為什么?
要區分相反意義的量,同學們有沒有好辦法呢?
2、怎樣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呢?歷史上的數學家們對這個問題也進行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課件出示數學史)
二、初識負數,學會讀寫。
1、同桌討論舉出相反意義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來表示。
交流匯報。
2、知識老人介紹課本第9頁的《你知道嗎》以及正、負數的讀寫法。(課件出示課本第9頁的《你知道嗎》)
3、你們還能再說出一個正數和一個負數嗎?還有嗎?有多少個?
同學們,由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又創造了負數。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去進一步認識負數。(揭示課題:認識負數)
三、溝通聯系,豐富認識。
1、教學例1。
你們知道是用什么來測氣溫的嗎?(課件出示溫度計)
觀察溫度計上數字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課件突出兩個刻度10)這兩個10表示的溫度一樣嗎?為什么?
你會用今天學習的正數、負數分別表示這兩個刻度所指的溫度嗎?
認識零上溫度、零下溫度和0℃
2、教學例2。
在我國的新疆吐魯番盆地,一天當中溫差很大。吐魯番這種獨特的氣候特點是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課件出示吐魯番盆地)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課件介紹海平面)
(課件出示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海平面以上用什么數表示的?海平面以下呢?那海平面的高度又該用哪個數表示呢?
0是正數嗎?是負數嗎?它是正數和負數的什么?
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四、鏈結生活,內化理解。
生活中除了溫度、海拔高度,還有很多地方會用到負數。
1、羽毛球與負數。
2、神七與負數。
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同學們,生活中的負數還遠遠不止這些,希望同學們課后多留心觀察。
《山雨》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后的順序寫的。
1、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這句話描寫雨聲。作者把雨中的山石樹木比做“奇妙無比的琴鍵”,把雨絲比做“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皬椬喑鲆皇子忠皇變炑诺男∏?,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作者用優美的文筆描繪了雨聲的韻律與意境,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句話講雨中的色彩。細密的雨絲在“飄飄灑灑”地落下,整個山林的色彩都融化在雨霧中,惟有“清新的綠色”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意思是映入我的眼簾;“流進我的心胸”,意思是“我”用整個心胸去感受這“清新的綠色”。這是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
《草蟲的村落》是一篇散文,它在表達上頗具特色。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一個草蟲世界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作者以奇異的想象,追隨著一只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
1、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靜謐”不僅是環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寧靜,在這樣的環境與心境中,作者擺脫了塵世的紛擾和喧囂所帶來的心靈重負和枯寂,使自己的身心重新融于大自然之中。
2、空間在我眼前擴大了,細密的草莖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蟲,一只生著堅硬黑甲的小蟲,迷失在這座森林里。
這個空間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過放大構筑而成的。這時,細密的草莖組成了茂盛的森林,延綿的草叢變成了一座座森林。迷路的一只小蟲,就像一位游俠,穿行在這森林中間。
《索溪峪的“野”》題目中的“野”意思是“野性的”,是天然的、自然的意思。作者認為索溪峪的美就在于它的“野”;它的野體現在四個方面: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動物是野的,人也變“野”了。本文圍繞索溪峪的“野”,依次描繪了那兒的山、水、野物及人的“野”,體現了一種天然之美。表達了作者對索溪峪自然景色的無比喜愛和輕松愉快的心情。
1、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游人仰頭而掉帽,望石而驚心。
“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是夸張的寫法。這句話,集中描寫了索溪峪的山有著驚險的美。從斷壁懸崖、懸空的巨石以及游人的感受來寫,形象生動,讓人讀了的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幾句話,分別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寫法,把索溪峪的山說成是“戲白云”、“弄倩影”,像人一樣的聰明可愛,并把它比做“熱戀情人”、“窈窕淑女”,流露出作者對山的喜愛之情。
人教版第十一冊
新授課授課時間
學習生字詞,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正確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齊讀課題。
2、思考:讀后你知道了什么?(這課書要學習三首古詩。)讀后你想到了什么?(我們想到了過去學習的古詩、詩人的介紹??特別想知道“古詩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誰寫的?詩的內容是什么?詩人想表達什么感情?)
3、明任務:這三首古詩分別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詩歌。詩人分別是王冕、鄭燮和于謙。通過學習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懂古詩的內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以便能夠獨立學習更多的古詩,賞析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洗硯池千錘萬鑿焚燒乾坤
2、朗讀古詩。
3、聯系注釋,想想每句詩的意思,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者劃下來。
4、分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關資料。
以讀準字音、質疑為重點。
1、了解詩人解詩題。
(1)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畫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國元代著名畫家。字元章,號煮石山農,諸暨人(今浙江紹興)。
(3)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墨梅。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顧名思義,即為用水墨畫的梅花。)
(4)從題目上,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知道了這首詩寫的是水墨畫的梅花。想知道這幅梅花圖是誰畫的?墨梅有什么特點?詩人為什么要寫《墨梅》這首詩?要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
2、講解詩意。
(1)教師范讀。
(2)指名學生讀。
(3)學生借助字典、辭典進行自學。(初步理解字在詩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師點撥前兩句: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洗硯池:畫家洗硯的水池。傳說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洗硯池邊練習書法,池水因此變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墨、濃墨、焦墨。這里是說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跡。
c.理解詩句的意思。(我家洗硯池邊的這棵梅樹,朵朵花開顯出淡淡的墨痕。)
d.進一步理解。
這兩句詩寫了梅的什么特點?(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e.教師點撥后兩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5)用學習前兩句的方法學習后兩句。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清氣:清香的氣味。這里指純潔的人品,高尚的節操。
乾坤:天地,人間。
c.詩句的意思。(不圖人們夸贊它顏色的鮮艷,只求飄散的清香充滿天地。)
d.進一步理解。
墨梅還有什么特點?(清香的氣味)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點進行描寫?(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氣味。)作者這樣描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這首題畫詩,是說作者畫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艷麗來討人稱贊,而要畫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發了作者高潔的志趣和情懷。)
詩人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梅花的特點,表現了詩人的情懷?(開頭兩句,由畫面上所畫的洗硯池寫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聯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兩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語雙關,以物喻人,表明了詩人的人品與節操。)
3、朗讀全詩。
4、總結全詩:
(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有什么特點?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想象詩人在這樣的美景里會有什么樣的表情、動作?
5、指導學生練習朗讀。
6、總結回憶古詩的學習方法。
請大家回憶我們是怎樣學習《墨梅》這首古詩的?
(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
1、背誦《墨梅》。
2、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學后兩首古詩,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內容:
鞏固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后兩首古詩。教學目標:
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中的感情。鞏固學習古詩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學過程:
1、指名背誦《墨梅》。
2、匯報自學預習的情況。
(1)強化學習古詩的方法。
(2)詢問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
1、了解詩人,理解詩題。
(1)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今屬江蘇?。┤?。清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是“揚州八怪”之一。
(2)理解詩題。(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的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首詩是題寫在他畫的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2、抓字眼,明詩意。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咬定: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
破巖:山巖的裂縫處。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決不放松,竹根扎在破碎的山巖之中。
這兩句詩中用了一個“咬”字,極為有力。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傲⒏谄茙r中”表明了勁竹對生活條件并沒有過高的.要求,顯示出它的生命力極強。
b.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堅勁:堅韌不拔。
任爾:隨你。人,任平。爾,你。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遭受無數的磨難仍然堅挺,不管你從何方刮來什么風。
這兩句進一步寫出了惡劣環境對勁松的磨練以及它不屈不撓的精神?!扒トf擊”、“東西南北風”,指的是無數的磨難,惡劣的環境。面臨著如此多的磨難,進一步表現出了不屈不撓的精神。
3、想意境,悟詩情。
(1)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喜歡哪種植物?你喜歡竹子嗎?為什么?說說你的理由。
(2)詩人喜歡竹子嗎?為什么?作者是如何表達的?
(作者非常喜歡竹子。作者用質樸的語言,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勁竹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寓意十分深刻。這首詩借物喻人。通過詠誦立根破巖之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決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3)以詩人的身份,懷著對勁竹的敬佩之情朗誦全詩。
1、檢查預習效果及自學能力。
(1)指名讀。(讀后評讀)
(2)填空練習。
《石灰吟》這首詩是(明代)詩人(于謙)所做。
2、教師點撥。
(1)知詩人,解詩題。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于謙(1398—1457)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傳說這是于謙12歲時的作品。
(2)抓字眼,明詩意。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p>
千錘萬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錘,錘打。鑿,開鑿。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鑿才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采石灰巖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的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傲一鸱贌迸c“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p>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3)想意境,悟詩情。
a.詩人寫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點呢?(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里開采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詩表現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b.這首詩借石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全詩表現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詩人用什么方法寫出這種深情厚誼呢?(詩中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方法,形象生動,語言也鏗鏘有力。)
d.朗讀全詩。
1、分組朗讀三首古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用什么樣的感情讀?(語調停頓、語速都應該以據詩人所表達的情感而定。)
(2)練習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配樂讀、評讀。)
2、結合本課的學習,談談這兩首古詩的寫作特色。(這兩首詩的特點是語言質樸,明白如話,沒有華麗的詞藻和雕琢的痕跡,但表現力極強,表達了詩人發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詩意極濃。這樣的詩是達到了很高境界的詩。)
1、朗讀背誦古詩。
2、運用歸納的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選擇一首古詩,試著自學。板書設計:
竹石鄭燮
咬定千磨萬擊堅勁立根
東西南北風
詠物明志
一、復習課文
1、《長江之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采用了(第二人稱),以(對長江贊美、依戀的真摯感情)為主線,描繪了長江(波瀾壯闊、奔騰不息、源遠流長)的風采,歌頌了(長江對中華民族的貢獻),表現了作者(對長江的熱愛),抒發了(對祖**親河的深切愛戀之情)。
2、《五彩池》講述了“我”在藏龍山上看到的五彩池,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優美的詞句描述了五彩池的(數量、顏色、大小、深淺、形狀以及池水顯現出神奇色彩的奧秘),表達了作者(對五彩池的喜愛與贊美之情),以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七月的天山》中,作者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的三個不同方面,依次描繪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流)、(天山幽林的美景)和(天山深處的景象),洋溢著作者的贊美之情。
4《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一文主要運用了什么寫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將作者對紹興的贊美之情融入對“紹興的船”和“紹興的橋”的描述中,讓我們充分感受到江南水鄉的獨特風情。)
5、《山海關》一文中作者是怎樣細致地寫出山海關氣勢的雄偉和地形的險要的?(開門見山,交代了描寫對象――山海關,同時奠定了抒情的基調,然后用充滿感情的句子領起下文,再強調雄關的氣勢和地勢的'無與倫比,接著寫雄偉的箭樓,隨后移步換景橫向發展,遙望“北面”和“南面”,分別寫了山海關的“連綿起伏”的山與“蒼茫無垠”的水勢,集中突出了山海關的險要地勢。
二、背誦、背寫
1、背誦:《長江之歌》;《五彩池》第三、四自然段;《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第三、六、七自然段。
2、背寫《天凈沙?秋》
三、聽寫
風采氣概甘甜哺育健美依戀蕩滌回蕩磅礴塵埃灌溉沐浴閃耀險峻矗立凝結
細膩挺拔蒼翠奇異玲瓏熾熱呈現鋪展炎暑涼爽飛瀉清澈柔嫩縈繞綿延絢爛
粗糙黝黑老繭燥熱潺潺把舵嘎吱白皚皚螢火蟲漫山遍野騰云駕霧眼花繚亂
五彩斑斕無限生機重重疊疊斑斑點點縱橫交錯名不虛傳巍然聳立引人矚目
雄厚蒼勁高聳入云氣勢磅礴渾然一體昂首遠眺情不自禁蒼茫無垠烽臺煙墩
縱韁馳馬逶迤翻騰碧波萬頃慷慨悲歌干戈擾攘身披盔甲亂石縱橫野草叢生
熱血沸騰頂天立地可歌可泣
四、比較組詞
哺育洗滌塵埃磅礴昆侖葫蘆鐮刀沐浴毛毯舀水險峻細膩菠菜衣裳規矩潺潺
輔導條理挨近淺薄倉庫胡同廉潔休息談話滔天俊俏貳心波浪黨員拒絕孱弱
咯吱粗糙腋窩舵手辛苦泡桐熒幕急躁
樹枝創造夜晚駝鈴蠶繭葉柄螢火蟲干燥
五、多音字
奔跑投奔磅礴磅秤躲藏寶藏飲馬飲水夾雜夾襖
單薄薄荷薄紙屏息屏幕脖頸兒長頸鹿
六、形容氣勢的詞語
氣勢磅礴威武雄壯雷霆萬鈞浩浩蕩蕩勢如破竹洶涌澎湃所向披靡摧枯拉朽
橫掃千軍驚天動地風卷殘云排山倒海風起云涌無往不勝鋪天蓋地波瀾壯闊
七、填空
1、填入合適的動詞。
(哺育)兒女(挽起)高山(蕩滌)塵埃(舀)起來(張開)花瓣
(捧)鮮花(撐起)船篷(劃)槳(拖)椅子(扶著)垛口
(登臨)長城(抵御)入侵
2、填入合適的修飾詞
(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純潔)的清泉(磅礴)的力量
(美麗)的五彩池(奇異)的景象(燦爛)的陽光(矗立)的寶塔
(險峻)的山峰(誘人)的香味(蒼翠)的雪松(清澈)的池水
(粗糙)的大手(習習)的涼風(雄偉)的氣勢(古老)的民族
(偉大)的體魄(忠貞)的靈魂(可歌可泣)的歷史(頂天立地)的英雄
(輕輕)地歌唱(巧妙)地結合(熟練)地伸縮(遠遠)地撇下
(漸漸)地暗下來(匆匆)地吃完(情不自禁)地贊嘆
八、特殊詞語
abb式:白皚皚火辣辣
aabb式:重重疊疊密密層層清清楚楚
abab式:嘎吱嘎吱黝黑黝黑咿呀咿呀
九、仿寫造句:
1、池里生著許多石筍,它們的形狀有的像剛剛出土的竹筍,有的像險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寶塔,有的像一簇簇珊瑚。(仿寫)
2、大河小河,縱橫交錯,好像漁網上的絲;大河小河,橫橫豎豎,恰如棋盤上的線。(仿寫)
3、雖然天山這是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用“雖然……但是……”造句)
十、句子運用
1、同樣的水,在不同的池子里會顯出各種不同的顏色。(縮寫句子)
2、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比得過之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改為陳述句)
十一、近義詞
風采-神采氣概-氣魄哺育-養育依戀-留戀蕩滌-洗滌純潔-純凈
驚奇-驚訝矗立-聳立玲瓏-精巧挺拔-挺立熾熱-火熱燦爛-輝煌
感嘆-感慨險峻-險要生機-生氣蜿蜒-盤旋幽靜-寂靜縈繞-環繞
絢爛-燦爛矯健-強健規矩-規則熟練-嫻熟尋找-尋覓丟失-遺失
威武-威風堅固-牢固捍衛-保衛神圣-莊嚴
十二、反義詞
贊美-批評無窮-有限純潔-污穢奇異-普通細膩-粗糙熾熱-冰冷
呈現-消失燦爛-暗淡鮮艷-淡雅挺拔-彎曲活潑-呆板緩慢-急速
歡快-沉悶俯視-仰望清澈-渾濁寂靜-喧鬧蜿蜒-筆直粗糙-光滑
沉重-輕松熟練-生疏燥熱-涼爽偉大-渺小沸騰-沉寂慷慨-吝嗇
1、(觀察)可以讓我們獲得很多信息,(觀察)會使我們發現大樹原來是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
2、大樹由(樹冠、樹干、樹根)三部分組成。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6部分)組成。
3、拓印樹皮的方法:把白紙緊壓在樹干上,先用手指在白紙上反復按壓,再用蠟筆在紙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顏色。
4、樹的相同之處:它們都長在泥土里,都需要陽光、水,都有木質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5、樹的不同之處:樹冠有大小,樹干有粗細,有的樹皮光滑,有的粗糙,結的果實不同,葉片不一樣。
6、狗尾草是(一年生)雜草。像狗尾草一樣的莖叫(草質莖)。像樟樹莖一樣的莖叫(木質莖)。樹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觀察大樹用到了(放大鏡、軟尺、蠟筆、白紙等工具)。
8、比較大樹和小草的相同與不同。
小草植株矮小,莖細、較軟,壽命短,是草本植物。
大樹植株高大,莖粗、很硬,多年生壽命長,是木本植物。長在土壤里,需要陽光、水分,有根、莖、葉,有的會開花結果,有種子。
9、水葫蘆(葉柄部位膨大的海綿體充滿空氣)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10、除了水葫蘆、金魚藻以外水生植物還有(水花生、浮萍、蓮、荷花、菱、菖蒲、茭白等)。
11、比較水葫蘆與狗尾草(也就是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的不同與相同)相同與不同。水葫蘆生長在水中,葉柄膨大有氣囊,能浮在水面上。
相同點:生長都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有根、莖、葉,都會繁殖后代,壽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
狗尾草長在土壤里,植株矮小,莖細,較軟,會開花結果,有種子。
12、水葫蘆的特點:生長在水中,葉柄膨大有氣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莖、葉;會繁殖后代,會死亡;生長需要陽光、水和空氣等。
13、植物的葉一般有(葉片)和(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
14、葉是(有生命的)。新鮮的葉是(活的),落葉是(死的')。
15、植物的一生大約經歷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等方面。
16、植物按生存環境不同,可以分為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長在一定的環境里,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都會生長發育,都會繁殖后代,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
18、世界上最大的花叫(大王花)。
19、用(量葉片的長度和寬度的)方法比較葉片的大小。
20、狗尾草是一年生雜草,屬于草本植物。
21、植物的一生經歷:種子――生根――新芽出土――子葉張開――長成幼苗――出現花蕾――開花――結果――果實成熟。
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一步加深對負數的認識.
3.讓學生經歷創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量的過程.
4.通過介紹古代中國認識和使用負數的情況,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于數學發展的卓越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理解負數的意義,掌握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
本堂課注重尋找盡可能多地承載負數本質意義而又具體直觀的數學模型,以順應從具體直觀到抽象的人類認識的提升規律;注重溝通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以避免形成以后學習的認識障礙。
首先,由兩個數“1”和“2”寫出一些算式,引出問題1-2=?創設了一個開放的、純數學的教學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負數的需要和興趣.然后讓學生通過生活經驗中的相反意義的量,自主創造出負數的表示方法,接著通過課本例1、例2的教學,理解負數的意義以及負數的'讀、寫方法,最后通過與生活鏈接,內化學生對負數兩層意義的理解。
一、提示沖突,激發需要
1.請同學們用1、2這兩個數組成盡可能多的加法和減法算式。(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后,教師讓學生匯報得出如下算式:)
加法:2+1=31+2=3
減法:2-1=11-2=?
2.1-2等于多少?有誰知道?這已經不能用我們所學的數來表示了,它應該用我們今天所學的新數來表示,(可能有些同學知道用負數表示)
(設計意圖:數學發展扎根于現實生活,還扎根于數學自身內在發展的需要,根據數學自身內在發展的需要,由兩個數“1”和“2”寫出一些算式,引出問題,創設了一個開放的、純數學的教學情境,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有利于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這樣引入簡潔、高效,更為學生理解負數是因運算而出現的新數,有了負數,才能實現加減運算的封閉,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聯系生活,自主探究
略
三、溝通聯系,豐富認識
同學們,由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又創造了負數。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進一步認識負數。(提示課題:認識負數)
1.教學例1。
(1)電視臺每天都會播放天氣預報,你們知道是用什么來測氣溫的嗎?(課件出示溫度計)
觀察溫度計上數字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課件突出兩個刻度4)這兩個4表示的溫度一樣嗎?為什么?
(2)你會用今天學習的正數、負數分別表示這兩個刻度所指的溫度嗎?
師:溫度計是通過水銀柱的高低變化來表示氣溫變化的。帶有箭頭的直線大家并不陌生吧,在下面的直線上,你覺得在0左右兩邊的兩個點,哪個點表示+4?哪個點表示-4呢?說說你的想法。同桌之間可以通過討論來完成。
(討論結束后,小組代表匯報)
(課件出示顯示香港18℃、北京-8℃、哈爾濱-12℃的溫度計)同學們能試著在帶有箭頭的直線上大致找出三個點,分別來表示-8、-12、18嗎?說說你們的理由。
隨學生的回答出示下面的數軸。
師:看著這條直線和直線上的數,你能圍繞今天學習的內容說一句話嗎?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小結:負數都在“0”的左邊,正數都在“0”的右邊;負數都比0小,正數都比0大;“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數軸上找點,不僅有數值大小的比較,還有位置的選擇、倍數關系的估計等,雖然難度較大,但是,學生借助前面正負四的初練,加之每一個數的大小還有著溫度計的形象提示,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完成。這一環節既為已學知識進行了初步的整理和概括,更為下一課以及在初中學習數軸上正負數的大小、排列、運算作了很好的滲透)
2.教學例2
在我國的新疆吐魯番盆地,一天當中溫差很大??礈囟扔嬚f說那里早晨、中午、晚上的溫度。
吐魯番這種獨特的氣候特點是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課件出示吐魯番盆地)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課件介紹海平面)
(課件出示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海平面以上用什么數表示的?海平面以下呢?那海平面的高度又該用哪個數表示呢?
0是正數嗎?是負數嗎?它是正數和負數的什么?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認識負數的過程中,如果只在生活經驗的層面上積累正、負數是表示具有相反意義量的經驗,并不能給以后負數的理性學習帶來多大價值。初步認識負數,不能僅僅停留在生活層面,更應上升到數學的高度。所以,通過課本兩個例題的教學,既尊重了教材,溝通與生活的聯系,又加深了學生對負數意義的理解,很好地體現了學生在“在數學的理性世界中”學負數)
四、鏈結生活,內化理解
生活中除了溫度、海拔高度,還有很多地方會用到負數。
2.神七與負數:我國即將發射的神舟七號飛船在太空中向陽面的溫度會達到()以上,而背陽面會低于(),但通過隔熱和控制,太空艙內的溫度能始終保持在(),非常適宜宇航員工作。
(1)21℃(2)100℃(3)-100℃
3.叔叔下樓:李叔叔在5樓,他從5樓往上2層記作+2層,那么從5樓往下1層,記作()層。李叔叔在2樓往上2層,可以記作()層;同樣是4層,為什么一會兒被記作-1層,一會兒被記作+2層。
5.你現在能表示出“1-2”的結果嗎?試一試。
(設計意圖:將課本上的例題內容與作業練習進行有效整合、靈活處理。設計了生活味、思考性極強的習題,不僅具有層次性,更具有深刻性。學生通過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加深了學生對0的新意義,負數概念的兩層含義及正、負數相反意義的相對性理解)
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同學們,生活中的負數還遠遠不止這些,課后多留心觀察,下節課請同學們來交流,好嗎?
一、教學內容:102頁―109頁
二、教學目標: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點: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表內乘法,長度單位和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統計。
第一課時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
教學內容: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
教學目標:
1、復習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的計算,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2、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估算。
教學重點:正確、熟練的計算,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巧妙的進行估算
教具準備:微機。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點:
1、學生看書自學,同桌討論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這個單元學習了哪些知識。
學生匯報。
教師引導學生梳理: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
筆算加法筆算減法筆算加減混合估算
2、教師:筆算加減法應注意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算起;
(3)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一當十再減。
3、練習:算出下面每組數的和與差。
42、3654、29
4、教師:筆算加減混合運算需要注意什么?
練習:計算。
5、教師:估算兩位數加減法有什么方法?
練習:一本80頁的書,小明第一天看了32頁,第二天看了27頁,他大約看了()頁,大約還剩()頁沒有看。
二、綜合練習。
1、計算比賽:105頁第1題。
2、先估算,再筆算:105頁第4題。
1.負數地初步認識。
2.數的大小比較。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能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1.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對負數意義的理解。
教材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負數的意義,體會正數和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2.初步建立數軸的模型,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在學生初步認識負數后,教材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負數的意義,并初步建立數軸的模型,讓學生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本單元的內容具體編排如下。
例題內容
例1引出負數的必要性
例2進一步體會負數的含義
例3認識數軸
例4借助數軸比較數的大小
1.例1。
例1通過分別表示室內和室外觀測到的溫度的情境引入負數,教學負數的寫法和讀法,并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時,如果當地氣溫條件允許,可以安排實地的觀測活動。也可以制作放大的溫度計教具,根據例1的情境在教具上撥出相應的溫度請學生表示,引導學生認識負數、體會生活中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學習負數的寫法和讀法,并結合實例幫助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是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2.例2。
教材通過存折明細中分別用正、負數表示存入和支出,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時,重點讓學生觀察存折中“支出(-)或存入(+)”一欄,結合具體的數據體會存入和支出的含義正好相反。
3.對例1、例2的小結及“做一做”。
對例1、例2進行小結,給出正負數的名稱,明確它們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時,注意不要給正負數下嚴格的數學定義。關于0,可以在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明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并讓學生結合具體事例體會0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做一做”第2題,用正負數表示珠穆朗瑪峰和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豐富學生對正負數在生活中應用的感受。
4.例3。
例3教學在直線上表示正數、0和負數。通過在直線上描述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借助數軸的直觀圖引導學生把數軸上的點和抽象的正負數對應起來,感受數軸上正負數的排列規律,初步滲透數軸的概念和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學習過的在直線上表示數的方法,然后出示例3的情境,適當引導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以此引出對數軸的認識,并引導學生脫離具體的情境,把數軸的點和抽象的正負數對應起來。
5.例4。
例4教學數的大小比較。教材通過在數軸上表示出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讓學生借助數軸比較數的大小,包括正數與正數、正數與0、正數與負數、0與負數以及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時,先在數軸上表示出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再讓學生比較數的大小。也可借助溫度計上溫度的排列來比較,即溫度從低到高的順序,對應數軸上的點是從左到右的順序,也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正數、0和負數的大小關系。
1.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學生對負數的認識。
負數的出現,是生活中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需要。教學時,應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素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出現負數的必要,并通過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對比,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在引入負數以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舉出用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例子,加深對負數的認識,讓學生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把握好教學要求。
對負數的教學要把握好要求。小學階段只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負數,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負數的意義,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這里不出現正負數的數學定義,而是描述什么樣的數是正數,什么樣的數是負數就可以了。數軸的認識也只是描述性的定義,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經驗,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所對應的點。關于數的大小比較,特別是兩個負數的比較,這里還不是抽象的比較,只需要讓學生能借助數軸比較就可以了。
六、填空:
1、填入合適的動詞:
(脫掉)棉襖(沖出)家門
(長出)嫩芽(演奏)樂曲
(穿過)山谷(抽出)枝條
(長出)葉子(聞到)香味
2、填入合適的修飾詞:
(可愛)的小姑娘(解凍)的小溪
(丁丁冬冬)的琴聲(綠色)的葉叢
(粗重)的嗓音(美麗)的世界
(明亮)的世界(長長)的辮子
(健壯)的竹子(濃密)的綠葉
(高興)地說(靜靜)地躺著
(歡樂)地歌唱(快活)地游泳
七、近義詞:
躲-(藏)觸-(摸)
奔-(跑)尋-(找)
健壯-(強壯四周-(周圍)
仍然-(仍舊)呼喚-(呼喊)
仔細-(細心)美麗-(漂亮)
濃密-(茂密)驕傲-(自豪)
常常-(經常)漸漸-(慢慢)
滋潤-(滋養)照射-(照耀)
惋惜-(可惜)溫暖-(暖和)
八、反義詞:
脫-(穿)吐-(吞)
枯-(榮)生-(死)
疏-(密)深-(淺)
落-(升)無-(有)
哭-(笑)快-(慢)
溫暖-(寒冷)漆黑-(明亮)
健壯-(瘦弱)常常-(偶爾)
濃密-(稀疏)美麗-(丑陋)
仔細-(馬虎)溫暖-(寒冷)
負數的練習課(《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9頁的練習一第4、5、6、7題)
本節課教材是通過練習一第4、5、6、7題,反復借助數軸讓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已達到鞏固負數的意義,正確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能熟練的比較大小的目的。
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負數,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練習課,通過師生雙邊活動、生生合作,相互啟發。反復借助數軸讓學生進行強化訓練,以達到鞏固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數量,正確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能熟練的比較大小,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目的。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認識負數,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通過活動、學生與學生相互合作與啟發,反復借助數軸讓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很容易達到鞏固負數的意義,正確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能熟練的比較大小的目的。
鞏固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數量。
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1、能認讀負數,會結合具體的量進行大小比較,懂得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數量。
2、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練習中滲透有關科學的知識。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數,是什么數呢?(負數)經過前幾次的學習,你現在知道負數的哪些知識了?(回憶整理負數的內容)今天,我們來進行相關的練習。
[回顧舊知,引入課題]
二、基本練習
1、引入:我們的“天氣預報員”給我們調查了明天幾個城市的天氣情況,我們一起聽一聽,當當記錄員。
(1)一個學生報天氣預報,其他的學生進行記錄。
(2)從記錄的情況中你有什么發現?
(3)學生反饋。(復習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寫法,比較溫度的高低,知道溫差的大?。?/p>
(4)同桌合作,互相啟發,提出數學問題,請同桌解答。
2、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時候會用到正數和負數,請同學們一起來舉例說一說。
學生:知識競賽扣分用負數表示。
學生:向前走用正數表示,向后走就可以用負數表示。
學生:收入和支出分別可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
[相互合作,相互啟發,由淺入深,提出問題,應用數學方式解答]
三、指導練習
1、練習一第4、5、6題。
2、實踐題記錄小組同學的身高和體重,以平均身高體重為標準記為0m或(0kg)。超過的記為正數,不足的記為負數,然后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四、課堂作業
用正、負數表示。
我要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內容
復習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材第17頁的內容及練習四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復習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掌握乘法運算定律在分數乘法中的推廣和分數乘法的`簡便計算。
2、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分數乘法的熟練程度和靈活計算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學生認真書寫及良好的審題習慣。
重點難點
鞏固分數乘法的意義,提高靈活計算的能力。
教具學具
口算卡,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分數乘法的意義
1、口算。(老師出示口算卡,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分別說出以上幾道題的意義。
二復習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看教材第17頁的第3題,指名讀題目要求。
提問:為了計算簡便,在分數乘法中應該先做什么?(指名回答)(先約分,再做乘法)
提問:這道題中,有一個因數是整數,約分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整數與分數的分母約分)
請全班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各題。
三復習乘法運算定律和劍簡便計算
提問:我們學過哪些乘法運算定律?它們在分數乘法中適用嗎?
全班同學完成教材第17頁的第2題,老師檢查巡視。
課上練習,完成教材第18頁練習四的第1~3題。
先讓學生獨立審題,在練習本上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著重說一說在進行簡便運算時運用了什么定律。
四課堂作業新設計
直接寫出得數。
五思維訓練
教材習題整理和復習
第一單元及單元測試
1、復習鞏固第一單元的生字詞,靈活運用詞語。
2、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的部分段落,并能背誦。
3、引導學生學習抓住重點句段,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
4、復習背誦“日積月累”安排的格言,讓學生積累人生格言警句,以鞭策激勵自己。
5、第一單元測試題。
1、掌握第一單元的生字詞,靈活運用詞語。
2、按要求背誦課文,積累詞句。
3、第一單元測試題
一、讀課文
學生共同閱讀課文。師生共同強化個別難點字的認讀與組詞。
二、復習課文中的生字詞語
1、讀詞語。
2、聽寫詞語。
3、同桌互批,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五、背誦課文。
1、采用齊讀、自讀、開火車讀、小組檢查背誦等多種方式復習第一單元要求背誦的課文。
2、指名背誦課文。
3、默寫第一課。
4、同桌互批,各自改正。
六、填空
1、《學奕》選自______,課文記敘了兩個人跟弈秋學下圍棋,一個__________,一個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兩小兒辯日》選自__,故事體現了兩小兒_和孔子___
3、《匆匆》
(1)洗手的時候,日子從_____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___里過去;默默時,便從_____前過去。
(2)照樣子寫句子。例: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_______,有_______的時候;________,有________的時候;_________,有_______的時候。
(3)讀下面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寫下來。
a.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從這個句子,能體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把時間的流比作________,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日歌》作者___明日復明日,_______。我生待明日,__________。世人苦被明日累,________。朝看水東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君聽我明日歌。
4、《桃花心木》
(1)奇怪的是,他來得并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這句話選自______,作者_____,這句話寫了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于樹來說,“不確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對于人來說,“不確定”指的是___________。樹要學會在“不確定”中__________;而人則要在“不確定”中___________這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的寫法。
(一)、操作探究算理。
1、提問:1/2×1/5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這張紙代表面積是1公頃菜地。請你們小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說明1/2×1/5=1/10。
3、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4、小組匯報研究成果。
先把整張紙對折,紙就被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是這張紙的1/2,再把這1/2部分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這1份就占整張紙的1/10。說明1/2×1/5=1/10。
5、結合演示進行歸納。
用演示涂色過程:我們先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1份是這張紙的1/2,又把這1/2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這張紙的1/10。由此可以得到:1/2×1/5=1×1/5×2=1/10(板書算式)
(二)、遷移延伸,歸納法則。
1、理解題意:與解決問題
(1)的方法相同,種玉米的面積占這塊地(1/2公頃)的3/5,也是把這塊地的面積看作單位“1”。求種玉米的面積就是求1/2公頃的3/5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2、小組討論并操作:怎樣列式?涂色表示1/2的3/5。怎樣計算?
3、交流計算方法和思路。
(板書算式)
4、提問:觀察黑板上的這兩個算式,你能說一說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嗎?
5、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得到: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六年級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很多很雜,而事實上小學數學六年級的總復習,一直讓老師很為難,假如一味地將知識重新再現,學得好的同學認為自身都會了不要聽,學得不好的同學也沒有定心聽,老師覺得上復習課很痛苦,該怎樣防止枯燥重復,又能體現同學的主體精神呢?我在概念課的復習教學上做了一次小小的嘗試。
假如按課的類型分,可以分成計算課、概念課、平面圖形課和統計課等,每種課的類型在復習時各有特色。數學的復習過程,其實就是同學的認知結構不時重組,并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從而形成一個知識的網絡體系。在此過程中,同學的自主整理和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畢業班的復習課注重協助同學把分散在各年級、各章節中有關的數學知識上下串聯,左右溝通起來。因為“獲得的知識假如沒有完滿的結構把它們聯在一起,即是一種多半為被遺忘的知識?!崩砬逯R體系要充沛調動同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讓同學自身動手動腦,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協助、點撥和補充。
我執教的《比和比例》屬于概念課,為了讓同學對比和比例的知識形成整體的認識,又能掌握住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達成舉一反三,一舉多得,我將比和比例的知識對比復習,深化基本概念。當問同學“關于比和比例我們已經知道了些什么?”時,同學們講了很多,同時也深深感到這些知識點假如這樣處置的話會顯得零亂、無序、缺乏系統化,這一環節的處置旨在激發同學“自主萌生出整理知識,梳理結構”的需求,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同學在明確了學習要求之后學習的愿望得到了滿足,同學學習方向明確,學習要求具體,認知抵觸相對集中,這樣同學的興趣濃厚了,每一位同學有了具體的任務,防止了小組學習只搞形式同學無事可干的尷尬局面。本課從構思到實施已是幾易其稿了,我的矛盾在于同學將知識圖表化的過程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假如把這一過程放在課堂上的話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但是假如放在課前去完成的話,同學的整理只是把概念抄一抄而已,還是缺乏知識的系統化。在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之后,我決定還是把這個過程放在課堂上去完成,因為一直有一個信念在支撐著我:復習課我該給同學些什么?難道僅僅就是一些題海戰術嗎?我想應該給同學數學思想和方法,這才是同學一生都受用的。事實上,每一門學科有自身的特點,而同一學科的不同類型的課也各有特色,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復習重在強化轉化思想,計算復習課重在計算的戰略與實際運用,統計復習課重在經歷統計的過程并能對統計結果做出正確的分析,而概念復習課則在于選擇合適的方法將相關概念系統化,同學能對之整體掌握,進而形成清晰的認識。
因此我覺得這“浪費”的時間是值得的,同學經過自身的努力而整理出來的知識體系,同學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特別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鍛煉和培養同學的自學能力??傊?通過列表的方式使學習的知識系統化,也明確了各知識點的共性和個性,表示了同學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滲透了同學對各類信息的整合、梳理,培養了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同學學會學習。
文檔為doc格式
《山雨》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后的順序寫的。
詞語解釋:
輕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條,動作輕快。
飄飄灑灑:飄舞著落下來。
優雅:優美雅致。
啼囀:鳥婉轉地叫。
余韻:遺留下來的韻致。
欣賞佳句,積累語言:
1、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這句話描寫雨聲。作者把雨中的山石樹木比做“奇妙無比的琴鍵”,把雨絲比做“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皬椬喑鲆皇子忠皇變炑诺男∏?,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作者用優美的文筆描繪了雨聲的韻律與意境,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句話講雨中的色彩。細密的雨絲在“飄飄灑灑”地落下,整個山林的色彩都融化在雨霧中,惟有“清新的綠色”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意思是映入我的眼簾;“流進我的心胸”,意思是“我”用整個心胸去感受這“清新的綠色”。這是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74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