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的制定需要考慮到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目標和實施要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學計劃范文,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的四年級共有四個班,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素質各方面也不一樣,其中有的班級插入了少量的新生,新生和老生之間也存在差異,如,樂理知識和音樂欣賞方面。從開學初,我們要從開始就對學生進行知識系統的音樂學習,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能愛學、好學。由于學生的.整體情況參差不齊,根據情況,教師要能制定合理的教學幾乎,做好課前的充分準備工作,使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二、教學簡析:
本學期四年級的教學以演唱教學、樂理知識、器樂教學為主。讓學生能用正確的口型演唱歌曲,注意咬字、吐字,學會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在欣賞方面,要讓學生初步了解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等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在教材中,樂理知識也占有重要部分,要讓學生能感受并認識到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以及強弱規律。學習連線、換氣、延長、反復、頓音、力度、速度等常見記號,并對學生進行節奏和旋律短句的編寫練習。
四年級的學生在各個方面比起低年級的學生相對較好,但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對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的教法,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一)、演唱部分。
1、認識附點以及其唱法。
2、認識換氣符號,遇到換氣符號時能正確運用。
3、能夠運用感情來演唱歌曲。
(二)、欣賞部分。
1、培養學生學習對音樂欣賞的興趣,在欣賞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美感。
2、在音樂欣賞的同時,要給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能感受音樂作品中輕快、活潑等情感。
3、要讓學生學習欣賞不同風格,不同國家的音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了解不同的曲風。
(三)、器樂教學繼續學習豎笛演奏,并能學會演奏3~~4首樂曲。
教學措施:
1、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認真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認真備好每節課,為上課做好充分準備工作。
2、教師要注意在課堂的教學形式,針對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3、教師在教好本門學科的同時,還要注重積極的和其他學科的溝通,教師要能積極的研究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配合,讓音樂課堂變得更生動、活潑,從而更好的響應新課標的標準。
四、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識譜知識的學習。
難點:通過適當的方式在快樂輕松的課堂中進行理論知識學習。不僅可以避免學習理論的枯燥乏味性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真正學到知識。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音樂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著重培養學生在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遠大理想,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選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發揮重要作用。
二、教學任務:
1、學會課本上的八首歌曲,通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學會如下讀譜知識:弱起小節、速度記號、跨小節的切分音。
3、認真完成課后的綜合訓練,通過練習逐漸提高學生的創作旋律、填寫旋律的能力,并逐漸學會辨別三和弦的和諧與否。
4、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在上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還要介紹世界著名音樂家莫所特和洗星海的生平事跡,學習他們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
三、學情分析:
1、四年級之前的歌曲都是單聲部歌曲,八冊出現了三首二聲部歌曲,唱二聲部歌曲比較困難,兩個聲部分別唱效果都不錯,而合在一起難協調統一,因此,要加強練習。
2、在唱歌、視唱和聽音練習方面,大部分同學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每班還有四五個音樂上的后進生—五音不全者,我們要多給這些同學一些關心和愛心,使他們盡快地喜歡起音樂來,讓他們高興地唱起來,盡快脫掉“樂盲”的帽子。
3、在欣賞方面,大多數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學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賞。
4、創作旋律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題,要對學生循循善誘,多鼓勵、多表揚,對學生的作品多看優點,少說缺點,更不要批評,先讓學生敢想敢寫,再講述一些創作方法和發展旋律的方法,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軌道。
四、工作措施:
1、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了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是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聽起來津津有味,學而不厭。
3、積極參加組里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大膽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系學生,經常征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一、學生分析:
四年級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四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對音樂學習的渴求與期望也進一步增強了,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
由于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手段,采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
1、聲樂方面:能用緩呼緩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器樂方面:能掌握所學樂器的名稱、外型、特點、演奏姿勢、音色。
3、欣賞方面:能根據音樂的基本要素,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感受音樂所描述的意境。
4、視唱、節奏練習方面:基本掌握所學知識。
5、表演方面:能根據要求編排動作,正確表達歌曲內容。
6、存在問題:
(1)音準不夠正確。
(2)視唱能力有待加強。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義務教育小學音樂課標為依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質,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教材編排難易適度,思想性強,題材廣,兒童易接受,既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教材以著重培養學生具有高尚、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較高音樂鑒賞能力,使學生掌握一定音樂技能為目的。有計劃地編排了一系列中外民歌、風格不同歌曲對比欣賞,通過聽、辨、唱等多項內容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
通過音樂教育,使學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級等。在幼小的心靈中,逐步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并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本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后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等。在唱歌方面要學習16首歌曲,每首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特定的意義。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音樂基礎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2、音樂基本技能: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2、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使學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通過音樂作品中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的贊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5、通過學習不同國家、民族、時代的音樂作品,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三)、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到見解。
2、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3、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
4、利用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5、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習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
5、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
6、在課堂上采取學生喜歡的形式,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認真組織銅管樂隊進行活動。
8、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9、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五、課時安排。
周次。
起訖日期
活動內容。
課時。
1
2.6~2.12。
2月7日(星期二,正月十六)正式上課。
表演《拍手拍手》。
1
2
2.13~2.19。
歌曲《陽光牽著我的手》。
聆聽《祝你快樂》《彩橋架到臺灣島》。
1
1
3
2.20~2.26。
歌曲《我和提琴》。
歌曲《跳吧,跳吧》。
1
1
4
2.27~3.4。
歌曲《楊柳青》。
歌曲《故鄉是北京》《東方明珠》。
1
1
5
3.5~3.11。
聆聽《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歌曲《小螺號》。
1
1
6
3.12~3.18。
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
管弦樂《船歌》。
1
1
7
3.19~3.25。
歌曲《田野在召喚》。
歌曲《鈴兒響叮當》。
1
1
8
3.26~4.1。
歌曲《白樺林好地方》。
聆聽《彼得與狼》。
1
1
9
4.2~4.8。
4日清明節。
10。
4.9~4.15。
歌曲《紅蜻蜓》。
聆聽《森林的歌聲》。
1
1
11。
4.16~4.22。
歌曲《小溪流水響叮咚》。
歌曲《茨黎花》。
1
1
12。
4.23~4.29。
歌曲《校園多美好》。
歌曲《運動員進行曲》。
1
1
13。
4.30~5.6。
五一國際勞動節。
歌曲《冬夜靜悄悄》。
1
14。
5.7~5.13。
歌曲《打字機》。
1
歌曲《長大后我成為了你》。
1
15。
5.14~5.20。
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歌曲《種太陽》。
1
1
16。
5.21―5.27。
歌曲《小紙船的夢》。
2
17。
5.28~6.3。
音樂活動。
2
18。
6.4~6.10。
復習。
2
19。
6.11―6.17。
復習。
2
20。
6.18~6.24。
考試。
2
23日端午節。
21。
6.25~7.1。
期末考試,學期工作總結。
22。
7.2~7.8。
7月5日暑假開始。
一、教材分析:
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并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本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后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等。在唱歌方面要學習16首歌曲,每首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特定的意義。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1、2、3、班學生,由于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手段,采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
1、聲樂方面:能用緩呼緩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器樂方面:能掌握所學樂器的名稱、外型、特點、演奏姿勢、音色。
3、欣賞方面:能根據音樂的基本要素,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感受音樂所描述的意境。
4、視唱、節奏練習方面:基本掌握所學知識。
5、表演方面:能根據要求編排動作,正確表達歌曲內容。
6、存在問題:
(1)音準不夠正確。
(2)視唱能力有待加強。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音樂基礎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音樂基本技能: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2、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使學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通過音樂作品中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的贊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5、通過學習不同國家、民族、時代的音樂作品,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到見解。
2、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3、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
4、利用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5、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
四、重點、難點:
重點:
1、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2、認識了解京劇的歷史發展以及相關劇目和優秀演員。
3、能夠選擇正確的演唱方式表現“音樂劇”中規定的情景。
難點:
1、演唱二聲部合唱時,聲部準確,聲音和諧。
2、感受童聲合唱的聲音效果。
3、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創編“音樂劇”中不同場景中的對話、表演,根據劇情設計服裝、道具、布景、化妝等。
四年級音樂教師的教學要根據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手段,采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那么具體的。
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面對四年級學生,發現孩子畢盡長大了,他們對音樂有了一定的認識并有自己的見解。
課堂上學習習慣較好,一到上音樂課時,他們就準備好書,并以學音樂的姿勢坐好,精神飽滿。經過三年級的學習,對于1——i的唱名基本上每個學生都會唱也都認識,四分音符的音值也都唱的比較準確。但如果把這些音符連成樂曲,對學生為說還是有點難度,因為他們對地個唱名認識還不深,唱的還不夠熟練,所以連起來有時會唱不出來,所以學生們對于學習歌曲時,對識譜不大感興趣,而且也都沒養成學歌曲先學曲譜的習慣。但他們對于學唱歌曲速度很快,只要聽上三遍后,教師彈奏他們就能唱出歌曲來,說明他們對音樂節奏感很強。所以在音樂節奏練習時學生們興趣都很高,拍的也很好。
在唱歌的技巧上雖然有些進步,但還存在大部分學生都是“喊”唱的。唱歌時沒有什么感情,只是會唱就行。
在表演方面,學生們水平有所提高,只要跟上一兩遍基本上就能學對。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能力有所提高,懂得自編曲譜,自編舞蹈動作,而且還能進行串連,但是還不夠完美。
二、教材分析:
教材編寫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始終。
1、本冊教材內容有:分為8課,每課包括聆聽——感受音樂,表演——表現音樂,編創——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有機的聯系。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律動、創編等。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了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認識各種打擊樂器,并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漸漸培養兒童的音樂創造力和協作能力。律動:要求學生配合音樂,跟老師示范,在技能訓練上,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另外,還有自制樂器,創編小品、游戲、舞蹈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每冊教材的最后,還有活動性的測試與評估,鼓勵學生自測、自評、互評、他評,形式豐富多彩。版面設計上圖文并茂,多風格、多形式,以圖為主,欣賞曲主題旋律以圖形式譜為主,教材更加生動活潑。
2、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創造思維。
教學難點:審美情操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三、訓練重點:
1、發聲訓練部分:
(1)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2)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音域;。
(3)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2、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分二聲部練唱大小六度和聲音程(不講名稱)。劃拍視唱二、三、四拍歌曲。模唱2~4小節旋律。
3、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把視聽與思考相結合,使學生的認識從感性階段向理性階段發展,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教師要設計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適時演播,恰當講解。從而將樂理知識的教學化難為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4、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多創設一些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如:唱游,給一句話配上簡單的曲譜,小小音樂會等等,以此來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開放思維的空間。
5、教師做好適當的示范。低年級學生最擅于模仿,因而示范最能降低視唱的難度,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因而對于重難點的樂句教學,教師應適時地示范,這樣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由于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我要運用各種手段,采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學生在聲樂方面、器樂方面、欣賞視唱、節奏練習表演等等方面學生的素質較低,音準不夠正確。在各個方面都有待加強。還有些更具體的情況需要更進一步地了解和挖掘,希望今后師生共同努力,取得更大的飛躍。
二、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系,把音樂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水鄉》、《國歌》、《月夜》、《快樂的課間》、《媽媽的歌》、《少年的歌》、《回聲》、《童心》讓學生接觸并了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并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后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為今后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
三、教學目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2、視唱部分:
(1)視唱在g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和中國傳統五聲調式音階。
(2)練唱有增四、減五度旋律音程的練習曲。
(3)分二聲部練唱大小六度和聲音程(不講名稱)。
(4)在教師幫助下:視唱在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視唱有臨時升記號的單聲部歌曲;視唱4~8小節二聲部歌曲。
(5)劃拍視唱二、三、四拍歌曲。
3、練耳部分:
(1)使用c調號聽記二拍子的2~4小節單旋律。
(2)聽記2~4小節節奏。
(3)聽記和聲音程中的兩個音。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2、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
難點:
1、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即興創造活動。
2、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能夠知道其作用。在視唱方面能夠視唱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及4~8小節二聲部歌曲。
3、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學困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數,針對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音樂教學計劃,指導實際教學。
2、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3、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逐漸和學生建立親切友好的師生關系,讓他們喜歡我、接納我、適應我的教學,熟悉我的音樂課的常規。這是教學成功的前提,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
4、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在欣賞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從音樂諸要素出發分析理解音樂作品,大膽創新地表現音樂。
6、唱歌教學中,引導學生整齊自然地歌唱,指導他們逐步學會有氣息支持的歌唱。
7、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8、課堂設計形式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9、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10、平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吸取精髓,融入自己的課堂,教師從中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六、培優輔差措施。
1、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并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2、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40分鐘要效率。
3、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4、認真按照。
教案。
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
共
2
頁,當前第。
1
頁
1
2
。
本學期,我的科研目標是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我認為首先應加強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基礎知識的全面掌握為前提。我在語文基礎知識的教育教學上狠下功夫,進而不斷鞏固基本技能。抓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探究性學習方法真正為教師們所掌握并靈活運用。注意發展學生的能力,強化好奇心,啟發學生敢于想象,勇于質疑,鼓勵學生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求同思維、求異思維,努力開發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的創新建立在此基礎上。搞好創新,積極實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探究性教學的主體。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培養興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們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認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改革教法,注重學法。變滿堂問式教學為學生自由發展式教學。教師加強學法指導,給學生學習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艱辛與喜悅。教師適時加以點撥,迸發學生好學的火花。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我的教育理論水平有一定提高,課堂教學方面也有明顯進步。但也有不足,如本班部分學生不遵守紀律,愛破壞紀律。成績一直不夠理想。今后立足實際,開拓進取,不斷前進。對這部分問題學生加強指導。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學期工作女結束了,在本學期中,我不斷研討教學方式方法,并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嘗試,有所收獲,當然對于四年級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實施也有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F在將這一學期的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教研,創新有為,提高業務素質。
素質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不斷提高業務素質。為此,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我積極向高年級的教師學習,努力實施創新教學,積極發揮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真正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我努力鼓勵學生敢說敢為,引導學生能說會做,不斷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
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我認真備課、上課、輔導和批改作業。每一環節我都精心設計,力求做到學生愿學。在集體備課中,我認真記錄,積極發言,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同時闡述自己的見解。
二、依托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
本學期的努力方向是學生的古文誦讀。在教學中,針對我們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我充分激發他們的古詩文誦讀積極性,激發學生背誦古詩文的興趣。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一直要求學生堅持寫閱讀筆記,并且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通過手抄報等形式進行展示。
三、抓科學研究,閱讀教學的主旨性的研究有一定的認識。
本學期,我的科研目標是對研究閱讀教學目標的研究。我認為首先應加強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基礎知識的全面掌握為前提。我們在四年級語文組將大力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教育教學,進而不斷鞏固基本技能。
抓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探究性學習方法真正為教師們所掌握并靈活運用。注意發展學生的能力,強化好奇心,啟發學生敢于想象,勇于質疑,鼓勵學生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求同思維、求異思維,努力開發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的創新建立在此基礎上。搞好創新,積極實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探究性教學的主體。
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培養興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們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認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根據不同的課文類型,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程度,安排了不同的教學方法。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利于教學的實施,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重點培養的學習習慣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每天放學時都為學習布置具體預習任務,并適時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新課授完,必要求復習。用小組長檢查,教師抽撿的方法進行督促。通過一段時間,學生知道該如何預習了,也能自覺復習啦。
2、正確的上課方法?!霸撜f時就說,該聽時就聽,該寫時就寫”,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學會聽課,學會做筆記。
3、寫工整字,做規范作業。強調文字書寫的重要性,并適時進行寫字訓練與指導。統一規范作業格式。
四、針對本班學生普遍存在的語文方面的弱點重點突破。
1、漢語拼音。利用早讀,教學生字時等一切可得用的一切時間,進行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字詞記憶。從開學起,堅持對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進行讀寫、聽寫。
3、課文朗讀。課堂上用了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與指導。并多次組織朗讀課文、詩詞的比賽。
4、閱讀。從平時上課到考試,刻意讓學生進行閱讀的訓練,多思考,多解決問題,提高閱讀水平。為進一步攻破這一難點,也為了增加課外閱讀量,每周安排一節閱讀課,專門進行閱讀訓練。
四、存在問題。
培優補差工作由于時間、本人自身的原因,人數,任務多等主客觀原因,開展較少,成效不大。指導訓練力度不夠。教師沒能充分“備懂”學生,所教內容、所運用方法不能廣泛引起學生共鳴。
今后采取的措施:
一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觀。二是要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觀。三是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教學觀四是強化業務培訓,提高自身素質。五是開展多種活動,交流課程改革經驗六是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七是要繼續加強基礎知識、基礎能力方面的訓練。尤其是同音字,要反復地出現,學會正確地區分運用。八是平時的閱讀教學要重視提高學生對文章整體把握的能力,要引導學生一遍一遍地、有層次地讀整篇課文,由讀得不大正確到讀正確,讀得不大通順到讀通順,讀得不大有語氣到讀出語氣,讀出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與此同時,要從有初步的感受到有較深刻的感受,到抓住文章主旨,品味語言的精妙,領悟一些表達方法。九是家校合力,共商教育。
營造全社會關心孩子的氛圍,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興趣和習慣等,只有家校緊密配合,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總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工作中還有些許的遺憾,我將在新課改的浪潮中,教會學生會學習語文,懂得學習語文要兩條腿走路,既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要引導學生課外學語文、用語文。本人將從這學期的教學工作汲取營養(優點)、吸取教訓。加倍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養,以便做出更大的成績,更好的完成工作。
本學期四年級我任教的是四年級(1)班,有33位同學。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并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本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后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理解四四拍號的含義,懂得四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學習滑音,認識小號、薩克斯、琵琶;學習吹豎笛,與同學表演《狐假虎威》。在唱歌方面要學習12首歌曲,每首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特定的意義。四年級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四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對音樂學習的渴求與期望也進一步增強了,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
由于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手段,采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
1、聲樂方面:能用緩呼緩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器樂方面:能掌握所學樂器的名稱、外型、特點、演奏姿勢、音色。
3、欣賞方面:能根據音樂的基本要素,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感受音樂所描述的意境。
4、視唱、節奏練習方面:基本掌握所學知識。
5、表演方面:能根據要求編排動作,正確表達歌曲內容。
6、存在問題:
(1)音準不夠正確。(2)視唱能力有待加強。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義務教育小學音樂課標為依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質,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教材編排難易適度,思想性強,題材廣,兒童易接受,既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教材以著重培養學生具有高尚、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較高音樂鑒賞能力,使學生掌握一定音樂技能為目的。有計劃地編排了一系列中外民歌、風格不同歌曲對比欣賞,通過聽、辨、唱等多項內容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
通過音樂教育,使學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級等。在幼小的心靈中,逐步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音樂基礎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2、音樂基本技能: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2、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使學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通過音樂作品中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的贊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5、通過學習不同國家、民族、時代的音樂作品,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三)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到見解。
2、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3、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
4、利用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5、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習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
5、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
6、在課堂上采取學生喜歡的形式,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認真組織銅管樂隊進行活動。
8、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9、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音樂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著重培養學生在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遠大理想,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選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發揮重要作用。
二、情況分析:
1、四年級之前的歌曲都是單聲部歌曲,八冊出現了三首二聲部歌曲,唱二聲部歌曲比較困難,兩個聲部分別唱效果都不錯,而合在一起難協調統一,因此,要加強練習。
2、在唱歌、視唱和聽音練習方面,大部分同學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每班還有四五個音樂上的后進生—五音不全者,我們要多給這些同學一些關心和愛心,使他們盡快地喜歡起音樂來,讓他們高興地唱起來,盡快脫掉"樂盲"的帽子。
3、在欣賞方面,大多數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學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賞。
4、創作旋律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題,要對學生循循善誘,多鼓勵、多表揚,對學生的作品多看優點,少說缺點,更不要批評,先讓學生敢想敢寫,再講述一些創作方法和發展旋律的方法,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軌道。
三、教學任務:
1、學會課本上的八首歌曲,通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學會如下讀譜知識:弱起小節、速度記號、跨小節的切分音。
3、認真完成課后的綜合訓練,通過練習逐漸提高學生的創作旋律、填寫旋律的能力,并逐漸學會辨別三和弦的和諧與否。
4、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在上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還要介紹世界著名音樂家莫所特和洗星海的生平事跡,學習他們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
四、工作措施:
1、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了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是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聽起來津津有味,學而不厭。
3、積極參加組里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大膽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系學生,經常征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五、教學時間:
時間教學內容。
9月份第一單元。
10月份第二單元。
11月份第三單元。
12月份第四單元。
1月份第五單元。
1月份第六單元。
一、班級分析。
這個學期我擔任四年級3個班的音樂課。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比較感興趣,上課也較認真,從整體水平看,四年級3個班音樂程度都差不多,相比起來1班的紀律較難抓,所以上課起來較累,這學期我將對1班的紀律制定些措施,這樣有待他們更好的學習。
在學歌中,女生的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欣賞中,學生們根據音樂展開想象的能力還不夠好;但是欣賞簡短的歌曲時他們還是饒有興趣的,大多數能正確地說出歌曲的速度、力度與情緒。
二、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系,把音樂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共有八課,分別是《手挽手》、《跳起來》、《家鄉美》、《水上的歌》、《童年的回憶》、《風景如畫》、《校園里》、《理想》。其中歌曲有《拍手拍手》、《陽光牽著我的手》、《我和提琴》、《跳吧,跳吧》、《楊柳青》、《大雁湖》、《小螺號》、《讓我們蕩起雙槳》、《白樺林好地方》、《紅蜻蜓》、《小溪流水響丁冬》、《茨黎花》、《校園多美好》、《冬夜靜悄悄》、《種太陽》、《小紙船的夢》讓學生接觸并了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
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賞有《祝你快樂》、《馬刀舞》、《新疆舞曲》、《小步舞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山》、《東方明珠》、《劃龍船》、《水上音樂》、《船歌》、《彼得和狼》、《森林的歌聲》、《蔭中鳥》、《運動員進行曲》、《打字機》、《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故鄉是北京》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華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并能聽辨不同類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華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于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并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
(1)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奏。
(2)能夠創作2——4小節的旋律。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等傳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并經常聆聽。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的音樂活動,并能與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3)樂于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了解戲劇、舞蹈等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四、教學措施:
1、從行為習慣養成開始,養成他們良好的常規與音樂素養,如:通過聽音樂進教室,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與課堂組織紀律。
2、在唱歌時,鞏固呼吸不出聲、不聳肩,逐步做到音色統一,獲得自然而優美、明亮而圓潤的童聲。注意吸氣的方法,口形要正確,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發音,能按老師的手勢,整齊的歌唱。
3、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樂器讓學生了解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還要讓學生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和換氣記號。
4、在欣賞歌曲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音樂感受能力。
5、多給學生一些視聽結合的機會,都給學生提問思考的時間,讓學。
五、教學進度。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我擔任了本年級一、四、五、六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學生基礎薄弱,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采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并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采取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除了歌曲的學習以外,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并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
本冊教材共分十個單元,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系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每一單元內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或聯系性,各單元之間又注意內容的銜接性或層遞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識譜“要求上,開始要求結合鍵盤位置認識音階中的七個音,并試著填唱名、學唱字母譜和編創簡單旋律;在打擊樂的使用上,加大了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節奏和培養節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謎語、游戲和活動等形式出現,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通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1、唱歌是學習一些適合學生演唱的中外優秀歌曲。注重學生用力度、速度的變化手段表現歌曲情感,能夠獨立、自信地唱歌。
2、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欣賞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對于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文化素養,豐富情感具有重要意義。
3、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知識融入音樂實踐中去學習。避免單純而枯燥的講授,要從感性入手,深入淺出,逐步提高。
4、綜合訓練為本課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過某一種形式(如歌唱發聲、節奏、律動、樂器演奏、音高聽辨、節奏與旋律的排列和音樂創作等)的練習、達到多種技能訓練或知識運用的要求,依照各課教學目的、既抓住訓練重點,又要有所兼顧,充分發揮每一條練習中所包含的訓練作用。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周別 教 學 內 容 課時
第2周 復習上學期的內容。 學習《采菱》
第3周 歌曲《柳樹姑娘》 聆聽《漁光曲》
第4周 聆聽《國歌》 表演《國歌》 聆聽《歌唱祖國》
第5周 歌曲《愉快的夢》 編創《愉快的夢》
第6周 歌曲 《哦,十分鐘》 《大家來唱》編創歌曲聆聽《乒乓變奏曲》
第7周 聆聽《旋轉木馬》《陀螺》歌曲《只要媽媽露笑臉》
第8周 聆聽大提琴曲《搖籃曲》管弦樂曲《搖籃曲》歌曲《搖籃曲》
第9周 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創編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
第10周 歌曲《小小少年》 音樂知識:附點八分音符、歌曲《小機靈的歌》
第11周 聆聽《牧羊姑娘》 表演《小機靈的歌》
第12周 聆聽《友誼的回聲》音樂知識:力度記號f p 聆聽《回聲》
第13周 歌曲《山谷靜悄悄》表演《山谷靜悄悄》聆聽《羊腸小道》
第14周 歌曲《蕩秋千》表演《蕩秋千》 聆聽《山童》
第15周 歌曲《小孩世界》 編創《小孩世界》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第16周 編創《真善美的小世界》歌曲《堆雪人》聆聽《瞻宮珠簾》
第17周 舉辦《我身邊的音樂》活動 聆聽《鈴蘭》
第18周 復習
第19 周 考核和學生自評
音樂教育是小學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它能夠陶冶學生情操、讓健康、優美、活潑和具有現代生活氣息去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和熱愛生活的感情。通過音樂教育,使學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級等。在幼小的心靈中,逐步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引導和培養學生參加音樂社會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審美情操、啟迪智慧、和合作意識樂觀向上的生活意識。
2、本學期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唱歌、唱游、欣賞、器樂、識譜、等。
唱歌:
(1)本學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氣息方法。
(2)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唱歌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
3、唱游:
(1)根據每課時的要求讓學生結合歌曲適當的做些律動游戲、音樂表演、歌舞表演、卡片傳遞、集體舞等。不斷地培養學生韻律感、節奏感、和從小養成團結友愛的集體生活習慣。
(2)提高音樂素質教學,在動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各種音樂要素,如;音的長短,音的高低、音的強弱、音色、節奏、節拍、速度等的感知能力和對音樂語言的理解能力,掌握一些淺顯的音樂知識和初步的音樂表現技能。
(3)采取課堂學唱歌曲,編排歌表演、音樂游戲,結合讀譜知識的學習安排相關的唱游活動,反復訓練,反復感受,這樣有利于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欣賞:
(1)不斷的給學生接觸國內外優秀的音樂作品,學習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來擴大音樂視野,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重視學習我國的民間音樂。把描寫的情景展開想象、聯想、分析樂曲的藝術處理等。
(2)了解人聲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樂器和演奏形式及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法,根據歌曲介紹中外音樂家。
5、器樂:
(1)根據一些歌曲,利用打擊樂器進入課堂教學。并注意引導,傳授演奏姿勢與方法。每學期要求學生積累兩首短樂曲。
(2)注意同唱歌、欣賞、識譜有機結合。
(3)培養學生初步的齊奏、合奏、獨奏和伴奏能力。
5、識譜:
(1)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教師所教的的樂理知識如:中、低、高音階排列的順序,掌握的音符、附點、休止符、及其組成的簡單節奏、旋律、感受并認識節拍的強弱規律,力度記號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進行節奏和旋律短句編寫、練習聽音記譜等。
二.課程安排。
一《國歌》3課時。
二《迎紅軍》3課時。
三《山谷》3課時。
四《多快樂》3課時。
五《我們的田野》3課時。
六《蕩秋千》3課時。
七《摘草莓》3課時。
八《美麗的朝霞》3課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八課,每課還包括“音樂欣賞”、“器樂”、“動手動腦練習”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
了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練習豎迪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的能力。視譜:通過學習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強弱規律。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思想已經有所成熟,總體來說,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學生們的唱歌習慣不是很好,喊唱的現象還比較多。他們的識譜能力很差,一首比較簡單的曲譜對他們來說也比較困難。而且我發現學生的節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時還不是很明顯,特別是跟音樂做動作時就算經過老師的反復提醒、強調、練習還是會有很多的學生跟不上節奏。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三、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并能聽辨不同類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
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于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并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
(1)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奏。
(2)能夠創作2——4小節的旋律。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等傳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并經常聆聽。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的音樂活動,并能與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3)樂于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了解戲劇、舞蹈等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四、教學策略與措施:
本學期我將針對四年級各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在注重審美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系,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工作計劃網發布2019年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更多2019年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相關信息請訪問工作計劃網工作計劃頻道。
一、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基本的視譜能力,并有一定的運用能力。本學期可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四年級的學生經過我這么久和他們的接觸,我感覺到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對歌曲的喜好很明顯,大多喜歡流行歌曲,對課本上歌曲不感興趣,甚至是說很難聽。我想適當的采取“貫通”的方法來調節這樣鮮明的對比。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1.通過歌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教育學生講文明、講禮貌,爭做文明少年。
2、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陶冶情操,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3、讓學生多唱歌、唱好歌,進一步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并培養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
4、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5、培養音樂感受于鑒賞能力。
6、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7、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8、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基本任務: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類型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并能聽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辯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具體在音樂情緒與情感方面: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音樂體裁與形式: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器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
三、教材重點難點。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識譜知識的學習。
難點:通過適當的方式在快樂輕松的課堂中進行理論知識學習。不僅可以避免學習理論的枯燥乏味性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真正學到知識。
孩子們的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應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強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提升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
1、寓教于樂,采用多種教學形式,使學生樂學,愿學,想學。
2、教師深挖教材潛力,備好課,上好課,讓每節課都有一個閃光點。
3、采取適當的方式讓孩子們既喜歡音樂更喜歡音樂課。改變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學習,的時間交還給孩子們,在他們樂于接受的課堂氣氛中學習!
4、孩子們很喜歡流行歌曲,但現在大多數流行歌曲都是“愛情歌曲”,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可以有選擇的給孩子們多聽聽他們喜好的音樂形式,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處理好矛盾的“兩面性”,在適當時間用通俗歌曲可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適當把握好這個“度”!
以音樂美學為核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法,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質。
我在本年級1班、4班、5班、6班擔任音樂教學工作,學生基礎薄弱。在這個階段,我會注意以前的知識和將來的知識之間的聯系。我會采取各種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知識。并且要注意避免學生對枯燥的樂理知識感到厭煩,讓學生邊學邊用游戲的手段玩。
除了學習歌曲之外,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還要學習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達意義),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更深層次的欣賞,注意避免學生對枯燥的樂理知識學習感到厭煩。
這本教科書分為十個單元。教材內容的編排強調音樂與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等的'聯系。內容豐富多彩,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音樂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中,教材以文化主題組織。每個單元的內容安排有一定的關聯性或聯系性,注重單元之間內容的銜接性或層次性。讓學生逐漸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簡單音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在這本教材中,許多學生唱歌,欣賞內容。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大大增加,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讀譜”的要求上,要求根據鍵盤位置識別音階中的七個音,并盡量填寫點名,學會唱字母譜,創造簡單的旋律;在打擊樂的運用上,對歌曲的伴奏力度有所加大;在掌握節奏、培養節奏感方面,以有趣的謎語、游戲、活動的形式出現,變枯燥為生動,變抽象為通俗,深受孩子們喜愛。
1、唱歌就是學一些適合學生唱的優秀的中外歌曲。注意學生表達歌曲感受的力度和速度的變化,能夠獨立自信地演唱。
2、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欣賞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優秀的中外音樂作品對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豐富學生的情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3、音樂閱讀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知識融入音樂實踐中去學習。避免簡單枯燥的教學,從感性入手,簡單的說,逐步提高。
4、綜合訓練是本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過一定形式(如歌唱、節奏、韻律、樂器演奏、音高聽音、節奏旋律的編排等、根據每節課的教學目的,既要把握訓練重點,又要充分發揮每道習題所包含的訓練作用。
1、認真備課,為未來做準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音樂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著重培養學生在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遠大理想,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選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發揮重要作用。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和活潑樂觀的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1、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了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是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聽起來津津有味,學而不厭。
3、積極參加組里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大膽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1
藍天白云
2課時
2
2課時
3
唱游在森林
2課時
4
2課時
5
采金秋
2課時
6
2課時
7
田野在召喚
2課時
8
2課時
9
青青竹海
2課時
10
2課時
11
浪花里的歌
2課時
12
2課時
13
都市變奏
2課時
14
2課時
15
月亮月光光
2課時
16
2課時
17
冬天的故事
2課時
18
復習考試
2課時
1、音樂活動唱一唱《太陽出來了》,是讓學生用歌聲表現太陽出來時壯美秀麗的場景。
2、能學會用明亮、圓潤而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太陽出來了》,表現歌曲活潑、熱情、生氣蓬勃的情緒。
用明亮活潑和諧的聲音演唱《太陽出來了》。
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件、電子琴。
一、太陽出來了。
1、談話導入,出示課件三聲部練習曲。
2、將學生分成三個聲部和老師一起完成這個活動《太陽出來了》.
二、歌唱太陽。
1、導入揭示課題:《太陽出來了》。
聽錄音回答問題,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速度是怎樣的?
師歸納:歌曲情緒:熱情活潑;速度:稍快。
2、再聽一遍,請同學們一邊哼唱旋律,并找出旋律相似或節奏相似的樂句。旋律相似:出示課件,教唱找出難點。
節奏相似:出示課件,教唱,重點教唱二聲部。
3、欣賞圖片,了解歌曲內容,熟悉音樂旋律。
(1)引導欣賞圖片,請學生說說圖片有什么。
(2)幫助學生理解歌曲內容。
師:誰出來了,小鳥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
們來唱一唱。
師:誰吹來了,樹葉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
們來唱一唱。
師:誰涌來了,大海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
們來唱一唱。
師:什么響起了,我們在干什么,怎么唱的?
我們來唱一唱。學唱歌曲。
(1)師范唱歌曲。
師:老師把你們看到的圖畫,配上音樂唱一唱。
(2)跟隨教師演唱歌曲。
5、練唱歌曲。
(1)學習演唱歌曲每一句的句末象聲詞時跳躍地演唱。
(2)學習用接唱這一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師:老師唱前半句,你們唱后半句。
也可以請學生分組演唱。
6、學生邊看圖,邊完整地演唱《太陽出來了》。
7、師伴奏合唱這首歌。
8、聽錄音哼唱一遍。
9、聽伴奏帶合唱歌曲。
10、用口風琴試著來吹奏旋律。
三、課堂小結。
欣賞《森林與小鳥》。
通過欣賞,讓學生認識到熱愛地球,熱愛動物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錄象資料、有關地球環境惡化的文字、圖片、《森林與小鳥》的錄音帶、打擊樂器(碰鈴、響鈴、雙響筒、沙錘、三角鐵、鈴鼓)各種頭飾。
通過欣賞《森林與小鳥》,掌握樂曲的情緒,摸唱樂曲的主題并能區分樂曲的段落。
一、組織教學(這一部分我通過語言引導)。
1.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森林做客,小鳥們要開森林大會!我們去參加,好不好?
2.(播放第一部分樂曲):師開始語言引導-----“在去的路上,我們聽到(小鳥快樂的叫聲),森林的早晨是那么(優美、寧靜)。(小鳥)醒來了(它們唧唧喳喳像是迎接即將到來的黎明)”。
播放這一段音樂的時候,老師用柔和的聲音,輕輕地朗誦,引導學生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寧靜。
3.師:小鳥真高興,我們呼吸了新鮮空氣,感染了它們的喜悅,我們和小鳥一起跳舞迎接黎明。(再播放第一部分樂曲)。
---------這部分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多聽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新課設計。
1.情景導入:播放課件(一陣狂風,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垃圾到處都是·······).鳥在哭訴:誰把我們的家毀了,我沒家住,沒水喝,我的兄弟姐妹死的傷的,嗚嗚·····我的家變了一個垃圾場。
(出示錄象資料,幻燈片:有關地球環境變換的文字,圖片。)。
這時候和剛才第一段音樂有截然不同的音樂與視覺效果,破壞的環境沖擊著學生們的視線和心靈,起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讓學生們知道破壞環境的是人類自己。
2.師:這是怎么回事?(讓學生們說一說)。
3.師:同學說的都是對的,那現在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4.師:(邊說邊放關于地球的圖片)地球是我們的媽媽,也是動物的媽媽,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她,對嗎?現在我們來幫助小鳥也是幫助我們自己重建沒好的家園,好嗎?這時候讓每個學生動手,布置(已準備好的道具)森林,河流,草地,花園,藍天,白云,太陽等等。(課前,早已準備好、做好的花、草、樹、鳥等各種手工作品,把它一一放在桌上,讓學生們從中獲得美好的創作靈感),請每一位學生為森林添上一筆,擺上作品-----很快,森林煥然一新。(布置的時候播放樂曲)。
----------這部分是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破壞環境,又怎樣愛護環境,美化環境。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出示課件(開始播放第二部分樂曲):欣賞第二部分樂曲(分四個小舞曲聽)讓學生聽完每一段圓舞曲,分組討論說一說感受。
第二部分分四個小圓舞曲。
a)第一圓舞曲歡快、活潑,一強一弱的力度對比更增添了。
俏皮的兒童情趣。
b)第二圓舞曲節奏變得緊湊,銅管樂器的加入,把情緒推向了高潮,好像森林里一片熱鬧的景象。
c)第三圓舞曲是一首舒展、優美的圓舞曲,同前兩個圓舞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玄樂奏出的抒情性旋律,使人聯想起小鳥們懂得舞姿。
d)第四圓舞曲稍活潑,帶有裝飾音的旋律,使音樂顯得非常輕快。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我擔任了四年級音樂教學工作,學生基礎薄弱,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采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并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采取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本冊教材共分六個單元,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系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每一單元內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或聯系性,各單元之間又注意內容的銜接性或層遞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識譜"要求上,開始要求結合鍵盤位置認識音階中的七個音,并試著填唱名、學唱字母譜和編創簡單旋律;在打擊樂的使用上,加大了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節奏和培養節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謎語、游戲和活動等形式出現,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通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教材重難點:
2、歌曲教學逐漸開始了簡單的二聲部。因此,對學生進行二聲部的訓練是一個重點,為今后的二聲部歌曲的學習作好鋪墊。
3、能夠感知音樂主題和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映;
4、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5、能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6、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7、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
8、在演唱歌曲時,能夠對指揮動作以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9、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的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10、能夠背唱歌曲4——6首;
11、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
12、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13、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14、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15、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或其他音源資料表現一定的情景;
16、滲透法制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74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