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更好地把握學習和工作的重點,從而提高效率和質量。以下是一些經典的心得體會范文,相信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靈感和思考。
20xx年10月26日、27日,我參加了茂名市小學英語青年教師培訓班,通過這兩天短短的培訓,令自己有了新的想法和計劃。
1.新理念、新計劃。
第一次從吳炳建老師口中聽到了視覺素養,并且我們要學習把視覺素養深度融合到英語教學。視覺素養是“讀圖時代”下的大眾基本素養。如今,對視覺信息的感受與處理能力在生活中越來越受到重視,視覺素養能力的高低將自然而然地影響人們的生活情趣與生活質量。對“美”的“解蔽”,不僅需要“明亮”的眼睛,更需要“敏感”的心靈。因此,視覺素養培養已經成為國民素養教育的基本問題之一。人們與生俱來而具備的是“看的能力”,而不是“看懂的能力”;能夠“看”,卻未必能夠“看得懂”、“看得好”!古人云:“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翱匆姟敝皇且姷绞挛锏谋硐?,是“識器”,而“看懂”卻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是“問道”?!翱炊笔且环N知性活動和理解過程,要比“看見”難得多:需要撥開表象迷霧,發現和建立事物之間許多的內在關聯,便是一種基本的視覺素養能力。人的視覺給我們的認知提供了一個信號。我們應該嘗試用視覺去感知世界,提高教師的視覺素養,并講視覺素養運用到英語教學當中去,這樣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不再枯燥、無趣。在吳炳健老師的講座上,他給我們介紹許許多多的信息技術,基本我都沒有接觸過,甚至有一些沒有聽說過,經過這次的培訓學習后,我會利用課余時間慢慢去探討研究,把學到的盡量用到英語教學課堂上去,相信一定會有所提高的。
2.感恩。
下午的英語語言村介紹,黃瓊嬉、易雅婷、易建彤三位老師都是顏少佳工作室的學員,還有吳彥宏老師,她們毫無保留地向我們介紹了她們培訓期間的所有知識,并用她們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學習永遠在路上!的確,在昨天聽了她們的課,學習了不少,她們對于教學的每一個游戲,活動和細節都認真地探討,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復嘗試,再展示給我們,我們感恩,感恩她們的無所保留,感恩她們的用心付出,感恩她們!同時,對于顏少佳老師,我們更加要感恩,感謝她為我們準備了精彩、內容豐富的、實用性很強的培訓內容。顏老師是茂名的名師,在我們年輕教師學習培訓的路上,她付出了許多,她時刻關注著我們年輕老師的學習與發展,處處為我們著想,我們感謝她。我們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態度端正、學習專注,作為茂名明示的她都能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認真的聆聽和記錄,如饑似渴地接受著新鮮的理念,我們怎么能不珍惜這次機會呢?大家都覺得機會是如此的難得,學習氣氛十分濃厚,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一直處于一線的教學工作,我們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觸:過于專注教學了,反而丟失了自我提升的時間。的確是的!可這次的培訓,我們要感謝組織這次培訓的所有領導和老師,再次提醒了我們,老師要授予學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我們需要對自己繼續充電,讓自己走在教育的最前線,學習最新的理念,不停地充實自己,才可以把最好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兩天的時間很短,可兩天的內容很豐富,我們會爭取利用課余時間鞏固這兩天學習到的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活動,我們期待著下一次的培訓!
4月23日上午,雷老師帶領著大家齊聚釘釘,一起觀摩了程曉堂教授帶來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發展的新方向》精彩講座。講座一開始,程曉堂教授就向大家分享了此次《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所做的重要修訂:
重新界定了英語課程的性質。
提出了旨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課程理念。
設置了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課程目標。
優化了英語課程的內容和教學要求。
重新規劃了英語課程的實施路徑。
在講座中,他重點闡述了核心素養的演變、內涵與構成,其中,對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在講述語言能力的時候,本站很深刻的一點是程曉堂教授在講述“icanengage?!睍r,說“engage”在這里并不是簡單的說自己能夠參與,而是吸引別人參與。尤其對于我們老師而言,在課堂上應該是要吸引學生來參與課堂活動。其次,通過程教授所呈現的幾個缺乏思維含量的課堂互動例子,從中了解到我們身為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話和提出的問題要利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思維,在平時的教學中,更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不是千篇一律。
接著,程曉堂教授進一步分享了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和英語學習活動觀。強調了語言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教師在踐行英語學習活動時要設置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活學生已知,學習和運用語言和深入探究主題意義。在講座的最后,程教授對考試與評價改革也進行了一個講述,尤其是在新課標出來之后,考試方向是什么,考什么以及怎么考這幾個方面作了詳細說明。
以上就是這篇范文的全部內容,講的是關于英語課、教授、老師、核心、學生、我們、學習、課程等方面的內容,看完如果覺得有用請記得(ctrl+d)收藏。
新課程的改革、新課標的學習已經實施了幾個年頭了。最近按學校的要求大家都在學習新課標,這些天通過對中學英語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我進一步明確了《英語新課程標準》及其《解讀》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教學與評價的要一步理解了英語教材的特點和使用方法。通過我們教研組的學習,看到了新課改的所面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后,我真是受益匪淺,從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示和深深的思考。要求我們跳出傳統英語學習的舊框框,接受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重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新形勢下教學時間的減少,我想這是在課改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會遇到的問題。在知識講解過程中,如果知識點講解過多,害怕時間不夠充分,學生不能夠很好的理解所講知識,相應的聽說能力也不會得到很好的鍛煉;如果講解過少,又怕學生不會運用,一到考試,分數變低,所以很難處理這種矛盾。面對這種形勢,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我們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況!改,不一定在短時間內有效果,但不改一定是沒有效果的。所以,我體會到新課標下我們教師團隊應該做到:
(1)要轉變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戰。
首先,新課標要求我們從以知識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認識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與定位。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評價長期存在的一大問題是過分強調薽別與選拔的功能,忽視改進與激勵的功能?!耙豢级ńK身”是許多學生喪失了學習與發展的機會。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忽視對過程的評價;過于注重學業成績。忽視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過于強調量化和書面測試。忽視學生對自身的評價。忽略了高中英語教學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語言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冻踔杏⒄Z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習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其次,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樹立新的學生觀。我們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重新認識師生關系。素質教育的精神要求我們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情感,個性,需要與發展的愿望。因此我們在新課標實施過程中,要鼓勵他們的創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們發揮主體作用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在每個教學環節上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同時,要尊重學生中的個體差異,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2)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專業素質。
要迎接好新課程的挑戰,我們還要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發展專業能力與知識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實際上就是強化教師自我發展的終身化意識。
當今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較高,作為教師的我們應不斷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我們的英語思維教學,用淺易的英語來表達,提高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發展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允許學生有錯誤,鼓勵學生開口。創造真實、有趣的環境讓學生樂于英語思維。老師應保持心境心態的年輕,活到老,學到老。要放得下架子,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當今英語教學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培養其交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要達到這些任務,首先,教師應盡快從舊教材舊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來,轉變思想,更新觀念。若繼續沿用傳統的重語言知識講授、重譯寫和語法教學、輕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不僅調動不起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也不能充分達到教學任務。其次,應重視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時期英語教學要提倡“樂”的觀念,情緒越好,越樂觀,對所學內容便會發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效果也將越好。在新形勢下,轉變教學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更新觀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證。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自覺轉變過去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特點,以突出教材的交際功能為主線來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盡快解決教材新與方法舊的矛盾,變“不適應”為“適應”,掌握教學的主動權。為學生們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敖鉀Q情感問題有助于提高語言學習效果。消極情感如焦慮、害怕、羞澀、緊張、憤怒、沮喪、懷疑、厭惡等,都會影響學習潛力的正常發揮。如果學習者受消極情感影響太大,再好的教師,教材,教學方法也無濟于事。與此相反,積極情感如自尊、自信、動機、愉快、驚喜等能創造有利于學習的心理狀態。為了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培養積極的感情,克服消極情感,教師首先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及時克服情感態度方面的困難,使語言學習上的成功體驗與情感態度的發展相互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往往與他們學習上的成功與失敗有密切關系。學習上的成功能夠促進情感態度的積極發展,而積極的情感態度又利于促進學習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為學生能獲得知識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他們的發展前途比我們老師大得多,我們關鍵要做的是如何調動學生,教學生怎么做,指導他們,服務他們并管理他們。
《英語新課程標準》規定: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而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書中就只是單純的為了考試而教,忽略了對學生文化意識、情感態度的滲透,使課堂形式比較單一枯燥,只是學生興趣不高。
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的學習就會比較主動,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有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充分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并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多媒體課件等,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
此外,課程標準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摒棄原來的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通過學習后我才發現,我們大多數老師都埋怨說課堂上一直講個不停,喉嚨都啞了,學生還是不掌握,成績還是沒有提高,慢慢地就出現學生厭學,老師厭教的惡性循環的現象。歸根結底是老師在備課的時候沒以學生為中心,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一味地去灌輸知識,這樣的教書學生較為被動,肯定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新課標中要求我們教師教學中要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新課標中大力推廣的教學方法。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能干什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只要我們教師充分理解了新課標的核心,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去備課,相信課堂上的教學效果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次的新課標學習,讓我受益良多,讓我發現了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的誤區,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以新課標為中心,認真備課,從多種渠道學習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教育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審視傳統英語教育往往以說教為主要手段,重視對學生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的需要,也忽視了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一種人與人之間交流手段所起的巨大作用。
作為一名農村教師,經常在教學生活中發現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
讀了《英語課程標準》后,了解到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讓他們得到全面發展。而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也成為我們教師的最重要的任務。
首先,要理解教材,整合教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其次,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和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使他們的學習置身于一種真實、優美、和諧的情景中,盡可能地使原有抽象、邏輯、符號化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直觀、真切,幫助他們掃除學習障礙,使他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采用各種活動方式,促使學生參與體驗,進行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有意義學習的重要形式。我在教學實踐中,通常采用小組討論或辯論的方式,努力使師生間的交流盡可能的充分。這種小組討論、辯論等形式可以大大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這些是我讀《英語課程標準》后的一些體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將會不斷的學習、努力、實踐和探索,一定能把素質教育最終落到實處。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系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雖然現代教學理論中,我們都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但是在教學實際中,卻還存在把學生放在被動接受教育位置上的現狀,沒有從滿足學生需要的角度去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這種做法實在是不符合新時代人才的素質要求,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
自從暑假中讀了《英語課程標準》以后,我知道了要防止強調模仿、死記硬背、機械操練的教學傾向,重視科學地設計教學過程,努力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營造啟動學生思維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加速知識的內化過程,使他們能夠在聽、說、讀、寫等語言交際活動中靈活運用知識,變語言知識為英語交際的工具。所以從根本上改變面貌學習方式,保證學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而被視為新課程改革是否成功的標志。因此,在目前狀況下,積極倡導初中英語有意義學習的思想,深刻領會有意義學習的概念、一般特征和實施條件,對于引發初中學生英語學習方式的革新、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進而推進基礎教育向縱深發展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
意義學習的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的,他從人本主義思想出發,將學習分為無意義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兩種。所謂有意義學習是指不再是和情感對立的認知學習,而是把各方面經驗融合在一起的學習。與有意義學習相對的是“機械學習”,也就是不理解學習內容,依靠強行灌輸的死記硬背式的學習。這種學習不涉及個人意義,只與學習者的某個部位(大腦)有關,與完整的人無關,人們常形象地稱之為“頸部以上”的學習。在羅杰斯看來,意義學習是讓學生自由學習。只要教師對學生抱有信任的態度,并愿意讓學生自由學習,就會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形成適應自己風格的、促進學習的最佳方法。意義學習要求徹底改變傳統教育中束縛學生主動性的教育方式。教師不是學生學習的控制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提供一種學習的氣氛,傳授有適合于學生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較少地采用,甚至不采用直接告訴、簡單命令、詳細指導等教學方式,而較多的采用間接的、不明確指導和命令、不作詳細指點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情感、提出問題、采取行動并解決問題。
依據意義學習的基本理論,初中英語的有意義學習應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1、學習具有個人參與的性質,即要把整個人的認知和情感都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
2、學習是自我發起的,學習者由于內在的愿望而主動去探索、發現和了解事件的意義。
3、學習是滲透性的。它會使學生的行為、態度,乃至個性都發生變化。
4、學習是由學生自我評價的。學生最清楚某種學習的方式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是否弄明白了自己原先不甚清楚的知識。
為了幫助學生開展有意義學習,促成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本學期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
一、創設真實情景,使學生投入到有意義學習之中。
學習是否建立在對學生個人有真實意義的情景之中,是有意義學習的重要條件。
因此我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和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使他們的學習置身于一種真實、優美、和諧的情景中,盡可能地使原有抽象、邏輯、符號化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直觀、真切,幫助他們掃除學習障礙,使他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
首先,我十分注重利用學生身邊發生的點滴小事來創設真實的情景。
其次,我還讓學生在表演、制作、游戲等情景活動中展開學習,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學生的思維與想象,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在課前的師生對話中,我經常會提一些諸如此類的問題:whatareyougoingtodonextsunday?howlongdidittakeyoutofinishyourhomeworkyesterday?whatdoyouthinkofthe…?等,學生既操練了有用的句型,又反映了真實的想法和實際情況。又如,在學習這一內容時,我設計了班里一位同學過生日的情景,并且和打電話邀請、去商店買禮物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們身臨其境,積極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把枯燥的語言知識融于形象、生動的情景之中。這些做法,不僅使學生理解了所探索的問題,而且在解決問題中增加了對學習過程的感受,提高了學習熱情。
二、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開展有意義學習。
關注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師,在組織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上,與傳統教學的教師所采用的方式完全不同:他們在組織教學和講解上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而是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所必須的資源上,使學生在利用資源時更便捷,從而幫助學生開展有意義學習,僅憑一本書學習是不夠的,應該從多渠道獲得更多的信息資源。我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為學生提供盡量多的信息資源。除了讓學生訂閱英語報刊、雜志、看簡單的英語電影,聽學英語歌曲等常規做法外,我還努力在英語教學之中運用集文字、聲像和動畫于一體的多媒體。這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還將所要學習的內容有機鑲嵌在特定的情景之中,使之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這樣的整體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有利于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中去。我還利用網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因為網上既有數不盡的英語資源供老師學習和研究,也有無數的英語教學網站供學生學習,給學生提供輔導與幫助。讓他們在欣賞新鮮的閱讀材料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再如訪問英語頁、參加網上的在線英語學習新聞組、參加電子布告欄(bbs)進行英語學習討論,或運用因特網上的聊天室(chatroom)。這些做法,不僅能較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培養學生搜集和利用教學資源,以及探索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三、在合作交流中學習,促進學生的有意義學習。
合作交流是有意義學習的重要形式。我在教學實踐中,通常采用小組討論或辯論的方式,努力使師生間的交流盡可能的充分。這種小組討論、辯論等形式可以大大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christmasday這一閱讀材料時,我是這樣安排的:
1.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己閱讀,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開始小組討論(小組由四人組成,優等生一人,中等生兩人,后進生一人),各小組成員輪流提問、回答本材料給予的問題,如:
whatdochildrendoonchristmaseve?
whatdoesfatherchristmasdoduringthenight?
canyousaysomethingaboutsaintnicholas?等,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家相互糾錯,互相補充,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意思。
2.在此基礎上,各組員有提出自己所難以理解的語言知識問題供大家思考、討論,同時各小組長把組內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歸納起來,以便在組際交流時能解決這些問題。
3.進行組際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學一起交流。我先讓討論得比較成熟的小組代表發言,匯報本組對文章的理解,其他各組作補充、質疑、評價。再有各組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進行組際之間的討論、解答。經過一番認真的討論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及語言知識便會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4.我作為一名組織者和引導者不失時機地進行誘導,師生共同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形成一致意見。
合作交流可以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和解決途徑,從而對知識產生新的認識。
四、在自我評價中,激發學生的有意義學習意識。
新課程標準指出,只有當學習者自己決定評價的準則、學習的目的、以及達到目的的水平等,并對自己確定的內容負起責任時,他才能真正地努力學習,才會對自己學習的方向真正負責。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評價,可以培養他們對自己行為的反省意識和能力。例如,在英語寫作的訓練中,每當學生完成一篇習作時,我讓學生就自己的習作先作一個自我評價,如:文章是否切題,時態是否正確,人稱是否一致,內容是否完整,語言是否貼切地道等,然后針對評價的結果進行修改,修改后再交給老師。經過認真批改后,我將評價信息再反饋給學生。一段時間后我再讓學生進行階段性的自我評價,如:寫作時能否自然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寫作的主要困難是什么,寫作中常見的錯誤是什么,你能否運用最近學過的新的單詞、詞組和句型表達思想等。通過自我評價的過程,學生能不斷發現存在的問題并予以改正,這樣,既能使學生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同時也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提高寫好英語作文的信心。
在目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產生深刻劇變的關鍵時期,以英語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加強對初中生英語學習觀念、行為的研究與剖析,著力改革和完善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方式,努力構建符合新課程改革目標要求的有意義學習理論與實踐體系,對優化學生英語學習和促進英語新課程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都顯得極為迫切和重要。我深信在新的歷史時期,英語有意義學習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在我國新一輪英語課程改革的廣闊背景之中,必將受到廣泛的重視,我相信,通過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斷的學習、努力、實踐和探索,一定能把素質教育最終落到實處。
新課改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的終身學習能力,新課改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作為教師的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更新教學觀念,迎接新課改的挑戰。下面簡單地談一下英語新課標學習的幾點體會。
1、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4、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
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采用推測、查閱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評價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讓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評價或采用測驗及非測驗形式,平時重視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回答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改進的誠績,及反映的情感、態度、策略某方面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有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覺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測驗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側重于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能力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新課程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新課標的理論指導下解決問題,在課改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愿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通過認真學習《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小學英語教學的科學性、藝術性、思想性、重要性,還有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理念。
小學英語課是一門實踐能力課,應該在培養小學生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上下功夫,關注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態度、自信心等問題。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學生能夠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擁有學習英語的興趣。一定要關注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既要從事教學活動,又要從事教育活動。在教法設計時要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考慮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水平,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要求與個體差異,不要把英語課上成知識傳授課,更不要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在教學過程中,我應該以小學生的朋友、幫助者的身份出現,尊重每一個學生。并且要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因為我們要面對的是千差萬別的不同個體,學生與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把學生作為“獨立的人”來看待,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會把學生作為“發展的人”來認識。在教學中,多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倡導情境參與,這樣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基本知識,在參與中學習處理人際關系。
小學英語教師課堂的評價語言要多元化人文化,采用多種手段,多種方式,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應明確課程資源的應用,拓展學用渠道,在教學中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使學生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提高英語的運用能力。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應該領會透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內涵,明確教學理念;其次要精心備課,情緒飽滿,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再次是把課本與生活,課堂與社會密切結合起來,使英語充滿生活情趣與活力,為小學生學習英語打開一扇快樂學習的大門。
2022年4月23日上午9點30,在雷詩杰老師的帶領下,南昌縣全體小英教師齊聚釘釘共同學習小學英語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本次學習活動分成兩個部分,首先全體老師一起觀看程曉堂教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發展的新方向》講座。程教授從核心素養的演變、內涵與構成,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英語課程的核心理念,英語課程內容的六要素,英語教學途徑與方法,英語教學評價的改革與創新六個方面展開了這次講座。
第四,優化了英語課程的內容和教學要求;
是學生需必備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隨后,程教授結合中國基礎教育中核心素養的特點以及在英語課程當中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從理論到舉例逐步滲透概念,讓我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核心素養落實教學目標這一步驟更加清晰了。
以英語為紐帶的跨文化學習是育人的重要途徑;
英語語言實踐活動為育人提供真情實感。講座的第四部分,程教授給我們講解了英語課程內容六要素的概念以及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程教授通過基于布魯姆認知層次的教學設計實例,讓我了解到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論和實施過程。講座最后,程教授給大家分析了考試與評價的改革。
一個半小時的講座,讓我對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本次活動的最后,雷老師對這次學習進行了分享和總結。雷老師給我們歸納了目前英語學科在改革中面臨的幾個問題:首先是英語學科的課時量在減少,但同時英語考試的難度卻在不斷增加。在課程難度等級上也產生了新的變化,從五級降為了三級,這就意味著每一級的坡度會更大。從“****”到新課標的改革,英語教學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化,在這個變化過程中,對教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更新。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將緊跟變革的腳步,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我很榮幸參加了城鎮第三屆名師帶徒活動,根據本次活動要求每位學員要一個學期研讀一本教學專著。其實,我們周圍有很多關于英語的教學專著,我沒有選擇能給我更多新穎想法的教育???,而是選擇了最最基本的一本書——《英語課程標準》。上次在第二小學聽課時,相主任就提到了小學英語教師首先要看的書就是《英語課程標準》,而且必須看透。
經過這一段時間邊上課邊看課程標準邊反思,我慢慢地感覺到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推行下,我們教學還要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队⒄Z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英語的學習應特別強調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養成教育。因此,養成教育是貫徹整個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完成小學英語實施任務的基礎??梢?,小學英語養成教育勢在必行,意義重大。以下是加強構建小學英語養成教育建設我的一些觀點:
一、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婚T新科目的學習,首先就要吸引學生的眼球,才能更好地進行下一步。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
1、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師應該改變一本正經傳經誦道的板正的教學風格,而是微笑著上課,給學生一種親切、平易近人的表現。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眼里都是神圣的。在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輕輕地拍拍他們的肩膀,幫助他們糾正書寫的姿勢,這些細微的肢體接觸會讓學生倍感親切,才會放下那顆緊張的心情,在和諧愉快氣氛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
2、新穎、趣味性的教法。
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和機械地跟讀,反復聽寫的教學方法不能夠打通英語與學生接受知識的通道。教師應該將趣味性的活動或游戲引進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激發他們學習、應用英語的沖動,達到玩中學,學中有收獲的效果。
3、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小學的評價應以激勵學生學習,培養學習自信心為主。因此,在評價學生時,特別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語言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并選擇合適的時機和適當的方法妥善處理?,F在很多小學生不愿意開口說英語,多數是因為他們沒有自信,害怕出錯。我們應該給學生一個在錯誤中成長的學習理念,幫助他們把“怕出錯”的包袱一點點地丟掉。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節課的完成離不開學生的配合,同時也是他們良好學習習慣的體現。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頭開始,從嚴訓練,一點點強化才能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1、培養學生看、聽的習慣,參與課堂教學。
要求學生能夠時刻跟進課堂的進程,眼睛、耳朵聽從教師的指令,能夠關注教師的一言一行,同時關注同學的問與答,隨時做好答問準備。要培養學生注意力集中,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要注意訓練學生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可以應用于開火車的游戲,點名游戲,一次跟不上,反復隨機抽查,這時學生會在緊張且具有趣味性的游戲中,積極參與,養成看和聽的好習慣了。
2、培養大膽說、讀英語的習慣,具備連貫表達的能力。
任何語言的學習都是用來交際,都需要說出來的。小學英語應該杜絕只會寫的“啞巴英語”,要讓學生養成愛說英語的好習慣。課堂上應該多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哪怕是一個單詞、一個簡單的句子?,F在英語課堂,教師很注重英語口語是否地道,會借助點讀筆、錄音機、多媒體等工具,讓學生一遍遍模仿,特別要對口語表達有障礙的學生要耐心指導,這無疑就是培養訓練他們讀和說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在班級內組織課文誦讀比賽、課本劇表演、英文歌曲等活動,調動學生體內愛表現的欲望,增強其連貫表達英語的能力。
3、培養規范書寫的好習慣。
基于小學英語課時少,教師在安排指導學生書寫上的時間就相對很少,也有些教師對學生書寫關注不夠,導致學生上到五六年級英語單詞寫得東歪西倒,寥寥草草。有的學生其實是可以寫好的,但他們卻不重視書寫,應付公事。
俗話說的好,字如其人。認認真真寫出一手好英語單詞、句子,也可以看出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而且《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要正確使用大小寫字母抄寫、書寫單詞、句子;區分印刷體和手寫體;基本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所以,我們要在低年級時就要讓學生養成板正書寫,一點點地指導他們26個英文字母的正確書寫。其實,書寫也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字母的書寫規格、單詞的書寫、句子的構成都需要在平時教學中認真貫徹的,不能操之過急。同時,我們對待中高年級不僅要求書寫質量,還要求書寫有速度。
英語在小學開設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養成學習英語的好習慣,才能為他們在各個階段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構建好小學英語養成教育,不斷嘗試各種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搭建與英語的學習橋梁(即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形成符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即養成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在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中不斷取得進步。
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
一、以人為本,提倡素質教育,注重評價激勵。
素質教育的精神要求我們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情感,個性,需要與發展的愿望。因此我們在新課標實施過程中,要鼓勵他們的創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們發揮主體作用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在每個教學環節上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同時,要尊重學生中的個體差異,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專業素質。
要迎接好新課程的挑戰,我們還要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發展專業能力與知識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實際上就是強化教師自我發展的終身化意識?;畹嚼?,學到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
三、改進教學方法、滲入情感教育。
當今英語教學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培養其交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要達到這些任務,首先,教師應盡快從舊教材舊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來,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其次,應重視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時期英語教學要提倡“樂”的觀念,情緒越好,越樂觀,對所學內容便會發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效果也將越好。在新形勢下,轉變教學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展多調動學生,教學生怎么做,指導他們,服務他們并管理他們。
四、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度罩屏x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將課程目標設定為九個級別并以學生“能夠做某事”具體描述各級別的要求,這種設計旨在體現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能力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和課程要求的有機銜接,保證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五、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
六、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
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七、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通過新課標新教材的培訓學習,我們迎接了新理念新考驗新挑戰,我們只要大膽運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課堂實踐中,努力落實新課標,就會探出一條用好新教材的新路子。
我通過對英語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我進一步明確了《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教學與評價的要求,進一步理解了小學英語教材的特點和使用方法??吹搅诵抡n改的所面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后,我真是受益匪淺,從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示和深深的思考。
要求我們跳出傳統英語學習的舊框框,接受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重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最終目標是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新課標的基本理念變了,我們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轉變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戰。
素質教育的精神要求我們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情感,個性,需要與發展的愿望。因此我們在新課標實施過程中,要鼓勵他們的創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們發揮主體作用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在每個教學環節上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同時,要尊重學生中的個體差異,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要迎接好新課程的挑戰,我們還要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發展專業能力與知識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實際上就是強化教師自我發展的終身化意識?;畹嚼?,學到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
當今英語教學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培養其交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要達到這些任務,首先,教師應盡快從舊教材舊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來,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其次,應重視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時期英語教學要提倡“樂”的觀念,情緒越好,越樂觀,對所學內容便會發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效果也將越好。在新形勢下,轉變教學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展多調動學生,教學生怎么做,指導他們,服務他們并管理他們。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將課程目標設定為九個級別并以學生能夠做某事,具體描述各級別的要求,這種設計旨在體現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能力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和課程要求的`有機銜接,保證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
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通過新課標新教材的培訓學習,我們迎接了新理念新考驗新挑戰,我們只要大膽運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課堂實踐中,努力落實新課標,就會探出一條用好新教材的新路子。
通過學習,我對新課標有了較深刻的認識,認識到作為一線教師,要想按新理念上好新教材,必須要更新觀念,下工夫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及專業水平,才能適應英語新課程改革需要,達到新課標的要求。以下是自己學習的一些體會:
一、深刻領會英語課程的要求,新課標指出英語課程的任務是:
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了解世界文化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加強自身的專業水平及理論素養和中外文化修養,拓寬知識面,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并能熟練地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加以運用。
二、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是學生的良師益友。
學生只有對老師、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和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心里發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為此要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師生共學的學習氛圍。
3、特別關注性格內向、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盡量采用“任務型”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盡力引導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積極鼓勵學生把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這周學習了數學新課程標準,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與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息息相關,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學更加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學作為對于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不僅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而且在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數學在社會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有一定要從小學習數學,打好數學的底子。
學段不同,數學的教學目標也有很大不同,我所教的是初一的數學,教學目標的設計應該包括使學生體驗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數學符號的過程,理解有理數、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經歷從不同角度尋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等。
認真學習了數學的新課程標準,對我今后的教學起了很大幫助,讓我找到了教學的大方向,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嚴格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去進行教學設計,把自己的課堂打造的更加高效、科學、有趣。
課程標準對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應該針對不同學段,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培養學生的能力,從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出發,慢慢培養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等,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來到這里實習,遇到這么可愛的孩子們,是我們的幸運,但是因為沒有經驗,遇到什么問題也不知道怎么應對,教學應該注意什么問題,教學重點是什么,學生的認知水平是怎樣的,這些對于我們實習生來說都是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找到自己明確的教學方向。
我們針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召開了小組會議,大家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認真分析課程標準,從中學習教學的方法,感覺通過這次的學習,大家都茅塞頓開,明確了今后教學的大方向,有了清晰的目標,剩下的就是朝著目標不斷前進,找到了方向,一切都變得清晰明了,我們一定會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斷奔跑,不斷完善,不斷進步,變得越來越優秀。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xxxx年版》中提出,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評價與考試是通過系統收集學生的課內體育學習態度與表現、課外體育鍛煉情況與成效、健康行為等信息,依據學業質量對所反映的核心素養水平及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情況進行判斷和評估的活動,是不斷完善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和途徑通過多樣化的學習評價,促進學生達成課程目標,發展核心素養。下面我將從評價任務、標準、方式三個方面談談理解和感受。
評價任務有單元前測、課堂活動表現、課時作業、單元后測等。我重點探討的課堂活動表現,這是一種表現性評價任務,也是課堂學習活動,主要作用在于預設水平、診斷反饋和自主反思改進。如果要評價學生是否達成目標的要求,那么評價中給予學生的任務就必須能夠引出目標所要求的那些反應或行為。比如,想檢測學生能否“掌握廣播體操”,那么評價中給予學生的任務、活動或試題就應當要求學生展示“掌握”,如跟著音樂連貫完成廣播體操。
有了評價任務,該如何讓持續性評價落地呢?我們應該細化了評價標準。這些評價標準源自三個方面:1、基于評價內容/指標2、學科核心素養內涵3、能力表現4、已有經驗,預設學生表現水平,形成評價標準。這一步比較考驗教師的教學經驗。評價標準與評價任務一一對應,教師預設學生可能達到的表現水平,設定不同的'層級標準。課堂學習活動就是評價任務,針對學習活動設計評價方法。評價任務可以是一個或者多個活動,要涵蓋評價內容,但不是一一對應的。也就是說,有四塊評價內容,但是可以設計三大評價任務來評價學生是否達標。此外,評價任務應嵌入教學活動中,我們傳統的做法是先教學后評價,而教學評一體化理念倡導我們將評價活動直接設計成教學活動,以評促教,以評促學。
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綜合運用清單式評價、觀察評價、等級評價、展示或比賽評價、書面測評、口頭測驗、成長檔案袋等方法,充分發揮不同方法的特點和優勢,多角度評定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比如學習過程評價中的活動表現評價,根據評價階段的不同,在單元前測階段,常用的評價方式有紙筆測查、問卷、前置性學習單等,在學習過程評價中,常用的評價方式有活動表現評價、課堂學習單、課后作業等,在單元后測階段,常見的評價方式有單元檢測、素養闖關等。我們要通過評價活動診斷和反饋學情,從而幫助學生自主反思改進。
新課程標準下的的課堂評價是一種持續性學習評價,是指教師根據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或者學習結束后,通過對話、觀察、作業、評價量表、單元測試、個別化指導等方式,對學生學習目標達成情況進行分析、診斷,發揮調控學習過程、反饋與指導教學改進,以及促進學生進行反思改進的作用。
7月6號,我們聆聽了榮xx教授關于20xx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的解讀。榮xx教授點明了當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背景,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解讀與實施分成幾個板塊進行講解,分別是:課程標準修訂核心理念、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解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總要求、課程的基本流派及轉向以及課程實施幾個核心議題。榮xx教授梳理了語文課標修訂的總思路和主要任務,指出當前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形勢和背景下,機遇和挑戰并存。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依靠新型的綜合型、創造型人才,需要中國教育發生轉變。講座回顧了我國從60年代到21世紀教育目標的發展演變,并從核心素養的提出、內涵、擬解決問題和基本立場全面立體地介紹了我國當前教育的素養導向。榮xx教授對語文學習任務群存在的問題和實施條件上的諸多制約限制進行了分析。榮xx教授還分享了多位一線教師的語文任務群優質教學案例,并從學情分析、學習目標、主題情境、學習任務等方面進行了講解。
語文活動包括聽說、讀、寫、思多種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能夠溝通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共同實現學生語言經驗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共同提高學生的語言品質。如果我們單純地以閱讀為中心,其實是難以更好的實現語文教學的任務的,但是課程內容和教材編寫都是這樣的一種傾向,長期以來老師們的探索也沒有跳出用單元來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的桎梏。從閱讀單元走向學習單元,迫切需要課程內容發生比較大的變化,課程內容的變化是引導教與學方式的變化,也是更好的實現語文學習規律和語文教學規律的關鍵的一環。這次課標修訂,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群有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赡茉趥鹘y的語文教學中受到讀經講經語文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們非常習慣于用線性推進的方式開展教學,識字寫字、分析段落大意、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分析文章的寫作手法,按照一個線性推進的`過程來推進語言學習。在學習任務群的課程內容組織形態下,我們更關注的是一個學習單元的構建。我們所研討的識字寫字、閱讀鑒賞、梳理探究、表達交流這樣的一個線性推進的語文學習活動,就變成了四個學習活動的一個互動推進的過程。
新課標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了解新課標的修訂情況對于今后從事實際的教學活動具有重大的意義。榮教授在講座中還列舉了大量生動的案例,有利于我們充分了解新課標的實施方法,新課標的真實導向就是讓核心素養平穩落地,真正合理的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此次線上講座,我深受啟發,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懂得了如何在課程教學中貫徹落實新課標教學理念。
對于教師來說,實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任重道遠,對老師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榮教授對于課標的解讀,為我們打開了教學思路,也引導我們更好的領會新課標精神,精準把握新課標內容變化,在不斷的學習中不斷更新自己的語文教學理念,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
前幾天學校組組織教研活動,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學習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首先說一下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這是體育與健康課程里最基本的理念也是體育教師必須要掌握的東西,具體如下: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現代科學發展的社會中,努力建構體育與健康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重點強調體育學科特點,把與學生的健康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通過學科教學,使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形成健康和安全的良好生活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注重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驗相聯系,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動機水平,培養學生刻苦鍛煉的精神,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基本形成體育鍛煉習慣。
3、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高度重視學生的發展需要,從課程設計到學習評價,始終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中心,課程在充分發揮教師教學過程中主導作用的同時,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學習的方法,并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
4、關注地區差異和個體差異,保證每一位學生受益,根據不同地區的教學水平,根據學校與學生之間的差異,因地制宜,合理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有效運用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接受學科知識,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通過以上4點內容,我們更應該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為今后的體育與健康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近段時間,我們集中參加了學習,其中關于《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讓我有了很深的感觸。
通過學習我明確了《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進行了一次系統而大膽地變革。它吸收了現代課程論的最新成果,對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新的理念對于富有膽識、敢于創新的人來實踐它。它在呼喚著能夠對課程標準的理念進行準確詮釋,以新型的教學方式完美實施課程標準的新一代教師。
當代,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學生,他們渴望著有著獨特個性和人格魅力的教師給他們一個全新的解讀,渴望闡釋自己的獨特體驗,渴望師生間的平等對話,在觀點的碰撞交流中去共同完成對那一個個文本的理解。順應這一潮流,《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個性必須靠個性來培養。這必然要求我們的教學必須具有鮮明的個性,能夠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育才能沖破傳統的羈絆,走向自由的天地,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和獨特的魅力。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到人的自尊和自豪,我們教師也定能成為學生崇拜的大師。
讓“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這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能夠對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還要能夠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改變以往語文教師的教學行為和習慣。
教育教學的變革意味著重組。同樣,在新的《課程標準》面前,對每個教師來說,既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機會,也為我們在事業上的追求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只要不懈努力、勤于追求、敢于創新,我們都可成為馳騁課堂的驍將、駕馭教材的高手、學生崇拜的偶像、受人尊敬的名師。
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還是一項事業,更是我們生命旅程中的一段重要經歷。為師的過程應是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充實的過程,應是我們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過程。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僅是我們自身的需要,也是語文教育對我們的期盼。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課程觀,要求教師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要求教師“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了解國內外重要事件,通過考察、訪問挖掘本地蘊藏的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它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要想讓語文教學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產生深廣的影響,我們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善于鉆幽探微,透徹理解文本的深刻內涵,把教科書中直接呈現的(即顯性的)價值取向和隱含于其字里行間(即隱性的)價值取向,都能呈現給學生,在師生共同探究的過程中和學生一起體驗語文的美。
現代社會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已不再僅僅限于課堂。因此,我們教師要重新認識自己,向學生學習,要真正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我們的語文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
總之,《新語文課程標準》給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方法多元化了,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化了。
我認為以前單純傳授知識逐步向目標整合轉變,弘揚人文精神。語文教學內容上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和規定,還有量化的標準。
《新課程標準》的出現――學習――運用,正如旭日東升,陽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經驗、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靶抡n標”的實施確實給當今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在一次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們的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濃,越發變的活潑、可愛了,更多表現在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也感受著知識的滋養。
在教育教學規律的推動之下, “新課標”的指導之下,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逐步遠離偏、繁、難、向著理解、探究、分析、綜合、運用等方面發展。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為了進一步促進美術教師深刻理解《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xx版)》的精神內涵,在教學實踐中切實體現新課標的精神實質。滕南中學積極響應,精心籌備組織,20xx年8月27日全體美術教師參加了本次線上培訓。通過聽取專家對課標內容的解讀、新舊課標對比,我發現新課標更加強調素養指引、問題導向、情境創設,輔助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藝術課標中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的核心素養確定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與文化理解,標志著美術課程也正式跨入核心素養時代。并且提出在課程的設計思路中要聚焦核心素養,組織課程內容;課程目標的設置上關注核心素養,課程的內容選擇與評價量規都與核心素養密不可分,形成由“核心素養—美術學科總目標—美術學科分段目標—美術學科課程目標”的遞進。
首先藝術課標由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課程組成,五門學科共同組成藝術學科;相比舊課標而言,新課標加強學科橫向連接,以美術和音樂為主線,多學科融合為輔線,在學習任務群中培養學生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擴寬學生學習知識的廣度;加強學段縱向連接,新課標的學段劃分更符合學生的基礎,加強學段之間的'連接。尤其在第四學段選修課程中,與高中模塊課程產生了一定的連接關系,增強了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
美術新課標的課程實施建議中提出:“設計與學生經驗、社會現實和當地文化資源相關聯的情境與任務”,意圖通過更多的真實性任務、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結合現實生活與身邊事件營造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在真實情境的任務創設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遷移。
20xx年版的美術課標中的評價建議更多地關注于課程的評價,關注美術學科的評價,而20xx年新版藝術課標在教學評價中提出堅持素養導向、堅持以評促學,這種評價一方面重視藝術知識、技能的應用情況,另一方面要重視學生整體的素養,為學生價值觀、必備品格、關鍵能力的發展“保駕護航”。
海不厭深,不論是涓涓細流或是大江大河的匯入,它總是敞開胸懷接納。無論何時何地,敞開心胸學習和吸收知識,總會使我們更加具有智慧。20xx年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不僅是在20xx年版基礎上的延續,也書寫了新時代的理念和特色。
作為青年教師,能腳踏實地,也能仰望星空,既有隨處可棲的江湖,也有隨風筑夢的驍勇!
學習了新課程標準后,反思自己以及周圍教師的語文課堂的現狀和不足有過很多思考,現將我對于“個性化閱讀教學”的一些淺顯思考整理如下:
新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教學的建議有表述如下: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
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不應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
我們可以看出閱讀教學的建議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
1、教師無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用自己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教師在教學中無視學生的閱讀需求,使學生處于被動閱讀狀態,讓語文教學個性化閱讀“有失個性”。閱讀現象千人一面,一樣的閱讀方法,一樣的閱讀感受,一樣的閱讀結果,甚至連考試的答案也一樣的標準,對個性差異的學生從沒考慮要去創造條件,或者去營造培植的土壤。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睂W生是閱讀教學的主人,是“對話”的中心,因此走個性化閱讀教學之路,必須發揮學生主體性地位,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章學生自己要讀懂,學生能提出自己的疑問,學生能自己分析解決。這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認識與發展是教師無法代替的,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學生才有可能學會閱讀。反之如果一切代勞,那只能培養出毫無思想、毫無個性可言的可悲學生,永遠沒有發展前途。
學生閱讀,教師應鼓勵他們不盲從權威,不迷信書本,大膽探索,善于發現,勇于開拓,這是培養個性化閱讀,開發潛能的重要一環。要使他們認識到,任何學者、權威、老師都不可能窮盡真理之長河,任何人都有發現新知識的可能。這就要求每個教師關注學生獨特的內心世界,以平等心態和學生交流,尊重學生的個性,允許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讀文本,允許他們擁有不同的閱讀理解,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只有這種寬容的心境才能使學生個性之花綻放。反之教師以師道尊嚴或標準答案把學生豐富多彩的解讀拒之門外,勢必遏止學生智慧火花的迸發,壓制學生個性潛能的張揚,導致學生敢想、敢說、敢為品格的喪失,妨礙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個性化閱讀也就不復存在。
2、集體學習代替個人閱讀及教師無原則評價。
很多語文教學常常出現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學生極少閱讀課文,便熱熱鬧鬧地討論起來?;蛘邔ξ谋緝H浮于淺表地蜻蜓點水,隨即天馬行空的交流。學生還沒讀懂課文,甚至文章還沒好好讀,師生對話就已經開始了。學生離開了文本與教師泛泛而談,所以,常常會有漫無頭緒、漏洞百出的“獨特體驗”,教師也只好跟著學生天馬行空。這些做法極大地抹殺學生能動的一面,同時又使閱讀這一個個性特征明顯的行為,演變成了片面追求“共性”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的個性就難以得到張揚,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成了一句空話。
有的課堂都是學生自己在“哇啦哇啦”地讀書,吵吵鬧鬧地討論,教師顯得無所事事,課堂教學缺乏目標性,實際效益太低。有時無論學生讀書、發言的情況如何,教師總是贊不絕口,一節語文課下來,“讀”充盈課堂,讀書形式多樣,有齊讀、個別生讀、小組賽讀、男女生對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但在讀書指導過程中,教師唯恐抑壓了學生的個性,不論學生讀得怎樣,都予以無標準的夸贊,“你讀得真棒!”之類的激勵語給以每一位學生。試想,這樣無原則地褒獎學生,久而久之,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何以養成,學生的讀書能力何以提高。
3、有讀有悟不交流,或者交流不引導,教師忘卻自己的主導地位。
有時語文課,教師讓學生朗讀,先是學生一個一個地讀,然后讀給同桌聽,再小組齊讀、男生齊讀、女生齊讀,學生已經讀得很好了,教師還在盲目地要求學生讀出感情來,這就走入“學而不思”的誤區。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由于心智水平、認知經驗的限制,其理解、體驗往往不能一步到位,會產生認識的膚淺、偏差甚至謬誤。在這種情況下,若教師只是讓學生一味地“讀中感悟”,“讀中獲得思想啟迪,讀中享受審美樂趣”,“只要多讀,體驗就自然而然地獲得了”,學生在這種只讀不交流的情況下,感受、體驗、理解都常常是迷迷茫茫,不清不楚甚至不知正誤。而我們教師一味地強調學生的主體而忘了自己應該是“平等中的首席”,忘了主導。
在學生交流資料或匯報讀書收獲時,教師始終不置可否,也不加引導,造成學生漫無邊際地交流,云山霧海地匯報,學生的學習和認識活動過于膚淺。由于教師不能正確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地位,使得課堂上該引導的地方得不到適時引導,該深化的地方得不到及時深化,該訓練的地方得不到有效訓練,學生的語文素養難以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4、在珍視學生個性化閱讀時,忽略對文本價值的引導。
在個性化閱讀實踐中,教師關注知識“生成”的同時,決不能忽視文本的價值取向。在教學實踐中,有時教師為了“珍視”學生多元的感受、體驗,使課堂“生成精彩”,對學生游離文本、曲解文本的知識“生成”,或不置可否,或大加褒揚,忽視對文本價值取向的引導,導致了文本的失落。
閱讀教學中,在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多元化見解的同時,應滿足學生個體的閱讀愿望,在引導學生參與閱讀實踐的同時,正確對待學生個性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教學中,決不能無主見地附和學生、無原則地遷就學生、無標準地夸贊學生,不能無視所接觸的文本材料的價值取向,任由學生“信馬由韁”。教師應關注每一位閱讀個體,充分張揚學生的閱讀個性,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句話語,正確審視學生的每一處體驗,及時巧妙地應對學生在讀書、感悟中存在的問題,將學生的閱讀引向正確的軌道。
反思雖然不會立時使我們的課堂完美優化,但是它敦促我們去尋找改善的策略,在尋找摸索的過程中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取經驗。像學生需要個性化閱讀一樣,我們也需要個性化的教學實踐經驗,這是模仿名師名模式不能代替的。
學校組織我們系統學習了《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現把這次學習的一些體會和感受總結如下:
1、新的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導向性和選擇性,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并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陶冶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感知覺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展。
2、課程標準不具備強制性,使教材編寫或教師教學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如果條件不允許,學生不需要,可以不采納。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對象來滿足,同樣的內容標準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自己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這樣,充分考慮了教師、學生的需要心理,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給予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課程標準與生活緊密相連,滿足了學生聯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課程標準沒有為所有學生制定一個必須達到的硬性發展標準,并用一種統一的尺度來衡量學生的發展水平,而是盡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并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既重視結果激勵,更重視過程激勵。滿足學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5、課程標準為學生創設寬松、多樣、活潑的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多樣化,豐富化,從而產生新穎感、增強趣味感。學習中注意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以增強學生興趣,更好地滿足其成就需要;讓學習具有挑戰性,使學生學習后能獲得一種從事創造性勞動產生的滿足感;擴大了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能獨立自主地處理問題,增強了學生的自尊滿足。
6、課程標準擺脫了長期受專業美術教育的影響,使美術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降低了知識、技能難度,使學習具挑戰性的同時,能讓每個學生都有發展和進步,都有成功的體驗。
《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擺脫了單純傳授技能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強調寫實性教學,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注重生活與藝術聯系,鼓勵學生自由表現,大膽創作,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來。然而在目前美術教學中,卻普遍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的觀察力不強,想象力被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束縛,缺乏創作素材。
(2)學生缺乏大膽創新的意識,畫的東西“千人一面”,沒有個性。
(3)師生缺少交流,老師難以理解學生的創作意圖,從而也影響對作品的評價,甚至有些老師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對沒按要求畫畫的學生大加斥責,長此以往,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創作積極性。
(4)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單一的教學形式,(如繪畫課、欣賞課、手工制作課單獨上,而且是教師指定),學生感覺自主選擇的空間小,是一種被動的知識接受,從而產生枯燥感,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
要在課堂教學上解決上述問題,我認為教師本身除了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引導觀察、鼓勵創造、傾聽交流、自主學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他們在積極愉快的美術課堂上去欣賞、體驗、創造美,感受繪畫創作的成功和快樂,從而提高他們的藝術能力和美術素質。
以上是我對新課標的一些認識和理解,我將在教學工作中依據新課程標準努力工作,爭取把美術教學搞得更好。
今年暑假,我認真研讀了,《初中地理新課標》,我感觸頗多,使我對新一輪初中地理課程改革的認識也更明確,收益良多,我從以下幾點談談對對新課標學習的一點體會。
依據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凝練地理課程所要培育的核心素養,形成能體現地理課程獨特育人價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的地理課程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探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認識到地球資源是有限的、生態環境是脆弱的,形成保護地球家園的觀念、熱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以及關心世界的態度,不斷增強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和責任擔當,并提高健康生活、終身學習和實踐創新等能力。
1、學生能夠初步認識地理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人類活動深刻影響著地理環境,協調人地關系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方法和工具,面對世界、中國、家鄉出現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作出初步的分析和評價,并具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意識;能夠立足家鄉、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
2、學生能夠初步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是由地理要素在不同時空條件下相互作用形成的;能夠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方法,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自然、人文特征及其時空變化特點,初步形成從地理綜合的視角看待和分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能夠初步具備崇尚真知、獨立思考、大膽嘗試等科學品質。
3、學生能夠初步理解地球上有不同空間尺度、不同類型的區域,每一個區域都有各自的特征,不同區域之間會產生聯系:能夠運用多種地理工具獲取區域信息,認識區域特征、區域差異和區域聯系,初步形成從空間區域的視角看待和分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能夠增進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4、學生能夠初步掌握地理實驗、社會調查、野外考察等地理實踐活動的基本方法;能夠在校內、校外的真實環境下,運用所學知識和地理工具,通過地理實踐活動,觀察和感悟地理環境及人們生產生活的狀態,嘗試解決實際地理問題,增強信息運用、實踐操作等行動力;能夠養成在實踐活動中樂于合作、勇于克服困難等品質。
1、推進教學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地理教學方式。
依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成長規律,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差異性,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充分融合,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設計多層次的學習任務,積極開展地理戶外實踐,使學生深度參與地理學習活動,經歷對提升核心素養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2、發揮評價功能,促進學生學業進步和全面發展。
以考查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成就為目標,體現“教—學一評”一致性,綜合運用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等。過程性評價注重發揮評價的診斷、引導、改進、激勵功能,終結性評價注重發揮評價學生地理課程學業成就的作用。注重評價主體多元化,讓學生在自評、互評的過程中學會反思和自我改進,使評價真正成為教育過程的組成部分。
3、注重跨學科教學。
學習等高線,相對高度,比例尺計算,用到數學知識;學習宗教文化,用到歷史知識;學習氣候,節氣,運用到語文古詩詞的積累;學習鄉土地理和政治學科的關聯等。
今后,我要不斷的學習,更新教育理念,補充學科知識,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學以致用,與時俱進,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堂上,力爭上好每節課,讓每個孩子都喜歡這門課,讓學生更輕松,更容易的學習到對生活有用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73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