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本次公開課活動我準備的是一節識字課,課題是《袋鼠媽媽》、活動結束后,我對本次活動的教學過程進行了以下反思和整理。
之所以選擇《袋鼠媽媽》這首兒歌,是因為這首兒歌充滿童趣,而且兒歌句子整齊、壓韻,還是關于小動物的所以我相信孩子們會很喜歡這首兒歌。
興趣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課堂一開始我就通過分組贏蘋果的賽制來控制課堂紀律,在比賽中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接著我以猜字謎游戲引入課堂,再次激發孩子的學習欲望,通過多媒體出示袋鼠媽媽的圖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看圖觀察袋鼠媽媽,說說袋鼠的特征有哪些,培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最后師做小結。
(一)師范讀課文并提問;為什么說兒歌中的袋鼠媽媽很奇怪?;袋鼠媽媽把孩子、蘿卜、青菜裝在了哪里?;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孩子認真聽兒歌,并幫助孩子更好的了解兒歌的內容。
(二)師范讀,生跟讀、目的是讓孩子跟著老師讀準字音,并在讀中認字寶寶。
(三)孩子齊聲讀,拍手讀,分組讀等多種方式讀,目的就是讓孩子通過多種方式朗讀,讀準兒歌,熟讀兒歌,理解兒歌,認讀兒歌中的字寶寶。
我設計了以袋鼠媽媽去買菜,而字寶寶在家呆無聊了,偷偷跟著袋鼠寶寶出去玩迷路為由,把字寶寶藏在花園中讓孩子自己通過觀察找到袋鼠寶寶,讓孩子讀字寶寶并充當小老師帶領其他孩子一塊讀字寶寶,本次的目的是讓孩子自己當學習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孩子,因為有時孩子教學孩子比老師教學效果更佳,孩子學習更有激情、接著通過小轉盤,開火車等多種方式讀字寶寶,通過標序號、剪刀石頭、把字寶寶送回家,摘蘋果等游戲加深孩子對本課教學生字的鞏固和印象,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書寫部分同樣注重以孩子為主導,讓孩子們邊說筆順邊書空寫,而師則在黑板上示范正確寫法。
一節課有良好的開端,也要有完美的結束,要善始善終、完美的結束不僅保證課堂教學結構的完整、同時,也能令人回味無窮,留戀往返、本課的最后我以袋鼠媽媽和我們做了好朋友,現在袋鼠媽媽要回家了,我們用美美的聲音齊讀兒歌送袋鼠媽媽回家,和袋鼠媽媽說再見吧,輕松的結束了本課的教學。
1、在出示袋鼠媽媽多媒體圖片讓生討論袋鼠媽媽特征,師做小結環節時應結合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孩子對袋鼠媽媽善跳這一習性的理解。
2、在朗讀兒歌部分,通過提問讓生注意傾聽兒歌這點雖好,但是應該考慮孩子的差異,多讓孩子讀幾遍之后在讓孩子從兒歌中找出答案回答問題、而且讀兒歌的時間太久,沒有把握好朗讀時間。
3、識字部分,識字分為基礎識字和擴展識字、在這兩個識字讀的環節,形式有點單一,而且在擴展識字這塊有點限制了孩子的思維,除了課文中的組詞,應多讓孩子發散思維,開動腦筋,多組些和課文中不一樣的詞語。
4、書寫部分,由于前面朗讀兒歌花的時間太多,導致后面沒有時間讓孩子拿出書本學習書寫。
5教學過渡語不夠清晰、一個個教學活動好比是一顆顆珍珠,而各活動環節間的過渡語則是串連珍珠的絲線、本次的教學活動中,在過渡語方面我仍需加強,因為如果過渡語運用得好,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增加課堂教學效益,起著有益的作用。
通過這次公開課,我看到了自己依然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去改正,在此謝謝我的師傅和各位學前組的老師們對我的耐心指導和細心點評、我會努力完善自己,把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并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游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特別注重引導學生主動識字,一年級上學期是意義識字的關鍵期,不僅要求對課文內容熟悉,同時加強了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反復多次和漢字見面,并通過一段時間后又對多篇課文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逐漸認識漢字,然后以適當的方法強化刺激,達到識字的目的。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在讀書的訓練上我采用了當天閱讀最認真的小朋友就可以當隔天的小老師進行帶讀的辦法,或者是小組讀、合作讀、擂臺讀等多種形式的手段來提高孩子們對課文進行多次閱讀的興趣。課前我要求每天學生需預習課文,在學習課文的開始階段,教師不需要過早給學生加以引導提示,讓學生先行感知課文,那么這第一次的感受能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錯誤,經過之后的共同討論、共同訂正、理解課文,都能夠解決。先學后教,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主動參與,有利于課文的感知和學習。課后要求不定時復習,鞏固原有知識,承上啟下幫助新知識的掌握。關注差異,并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解決輔導上的難題,也同時認清自己教學上各個方面的不足。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愿意讀了,課文中的、課外的故事也愿意讀了,不僅增加了他們識字量,而且認識的詞語也越來越多。組詞訓練不再是單調的了,總聽到“我還有”“我還會別的”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愿意展示自己。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么,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一次在作業中我發現有孩子已經在寫日記了,由開始的一兩句變成了一版、兩版,于是我適時的對這個孩子進行表揚,并要她自己讀出來,之后誰寫了日記都進行點名表揚,鼓勵。慢慢地寫日記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且寫的越來越好。
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
1、課堂上給學生自主活動時間過多,有時候一節課的內容沒有完成。
2、對困難生的關注不夠,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
本站后面為你推薦更多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我在《所見》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這樣做的:
在學習生字的環節中,我請同學們看“蟬”字。讓學生理解蟬是一種昆蟲,所以有蟲字旁。同時讓學生結合《金蟬脫殼》這篇文章,讓學生如體會那小牧童想捕蟬時的神態。學生們對于接下來的學習更有興趣了。
由于《所見》這首古詩比較淺顯,所以我告訴學生們說:“這首古詩給我們講了一則有趣的小故事,誰能試著把它用自己的語言講給大家聽聽呢?”
學生們大都能理解,在圍繞“意欲”一詞的商討后,就用自己的語言把《所見》的意思快速地講述了出來。而且發現經過學生自己的理解后再記憶,學生背誦古詩的勁頭更大了,速度也快了很多。
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所見》的教學片斷中,我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這種教學方式符合新課程提倡的教學理念,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棉花姑娘》一課的教學,完全是一節還原課,王主任的評課,帶給我一些深刻的思考??偨Y如下:
一是上一節還原課時,其中必須有自己的思考,想好他的設計意圖,每個環節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還要針對孩子們在課堂上的具體表現,來考慮如何接話,如何使教學內容、教學語言適合自己的課堂;善于挖掘更有效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
二是低年級語文的學習要抓好兩個重要方面,其一是隨文識字,注意還可以隨課題識字,其二是朗讀。朗讀中貫穿識字、科普知識和以讀促悟。識字過程中還要抓出文中的語言訓練點,比如,在《棉花姑娘》中,第一個點是還有哪些動物醫生,第二點是碧綠碧綠、雪白雪白。讓孩子們在讀熟的基礎上達到有感情朗讀的目的。
三是自學要求,第二條中的標出文章的自然段,應該再明確一些是要求孩子們用序號標出自然段。第三條中我寫的是“讀并圈出生字詞”,可能孩子不能理解,應該換為通俗易懂的“圈出生字詞、讀讀認認”。由于課前我已經讓孩子們預習,上課時就很少讓孩子們再自讀、自認了,其實這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讓孩子們圈出來,然后自己讀讀,再讓讀給同位聽一聽,體現了一個“自己讀—合作讀—教師檢查”的過程,一定牢記,以后不能再忘掉!
四是用語需要再準確,比如我說“體會著動物們的心理來讀我們會讀得更好”,其實準確的應該說“體會著人物們的心理來讀我們會讀得更好”。
五是增強自己的科普知識,一定不要在講課中出現知識性的錯誤,比如說螳螂的時候,弄清楚它是否能捉害蟲,他自己是不是就是害蟲,再比如馬蜂能捉害蟲嗎?他一般也只是采蜜。
六是說話訓練方面,“碧綠碧綠、雪白雪白”應該處理得更有層次一些,第一層可以這樣說,碧綠碧綠是什么意思啊,是很綠很綠,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啊,是很白很白,那老師想說很紅很紅應該怎么說,可以說火紅火紅,想說黑色呢,烏黑烏黑等等。而且這個環節可以不出示ppt,第二層可以說碧綠碧綠的什么呀?碧綠碧綠的荷葉、碧綠碧綠的小草,那火紅火紅的_____,烏黑烏黑的_____等等,體現層次性,訓練了說話。課件也要稍有改動。
七是板書范寫一定要漂亮!
八是一定要練好自己的朗讀技巧,要多學習一些播音主持的腔調,加強自己的語言功底,培養自己的語感,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基本功,必須自己好好修 煉!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識字、寫字、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今年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用人教版語文教材,其中上冊要求認識的漢字有250個,要求會寫的有100個,這一安排,體現認寫分開,多識少寫的原則。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盡快地多認識一些漢字,迅速掃除讀寫障礙,盡快進入閱讀和習作。于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在的一年級語文課上主要從識字、閱讀、寫字三個方面進行。
我最重視的是一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教材中安排兩個單元的識字課,但是縱觀整冊書,我們會發現識字教學無處不在,我們一年級語文教學就是一個教學生從不會到會的過程,這個過程只不過采取的方式不同。
在我近三個月的識字教學課上,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課程:
一是引導學生發現識字方法、識字規律。對于要認的、特別是要寫的字,對于已學過的字,要引導學生在聯系中、在比較中找到漢字的共同點,不斷發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點點滴滴的發現積累起來,就會形成比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比方說換偏旁,加一加,猜一猜的識字方法,有趣而又高效。比方說,學“商”字時,我先猜一個謎語:一點一橫長,點撇在中央,大口張著口,小口戴帽里面藏。我一邊書寫一邊說,學生們很快就記住這個難字了!
二是引導學生在課外、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在校內,在家里,在街道,在社區,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看商標字、招牌字、廣告字……只要見到漢字,就有識字的欲望,就自覺地識記。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展示課外識字的機會、舞臺,讓學生不斷地交流自主識字的成果。堅持這樣引導,學生不僅增識許多漢字(課外識的字甚至比課內識的還要多),而且在學習興趣、方法、習慣等方面收效良多。
三是引導學生在閱讀、在運用中鞏固識字:兒童識字,認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斷復現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識的字放到語言環境中,鞏固的效果最好。教師一方面可以把需要識的字編成句子、兒歌、短文,讓學生閱讀,鼓勵學生組詞、寫句子,在讀和用中鞏固識字。
進入一年級,我發現很多學生不會讀書。這個問題表現在:朗讀時拖腔,唱數而不是讀書,句子讀得不連貫,語氣沒有抑揚頓挫之感,找不到人物的對話,不能從文本中找到問題的答案。以上種種讀書現象,使得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完不成教學任務,達不到某些教學效果。課外之余我也常常思考這些問題,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呢?通過觀察發現,學生朗讀不流暢原因一:
沒有牢固掌握課文中的生字,也就是識字量根本不夠。一年級學生剛剛接觸課文,每課的生字數量增多,難記,特別是這學期,識字任務更大,字行復雜,有些很難找到好的識記方法,沒有識字經驗,只能死記,所以處理這個問題,除了多給學生提供識字方法外,再就是讓學生多讀。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學生不理解文章感情,讀起句子來不會斷句,不會停頓,不會換語氣,我想這和學生的理解有關,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教學中化大力氣教孩子有感情讀書。比方說《我多想去看看》一課,我就先講述文中小朋友家在農村,無法到北京,然后講升旗儀式的壯觀,于是我進行情景換位思考,問學生想看嗎?答案是肯定的,于是我趁機讓他們讀書要讀出他們的渴望,于是,我的閱讀效果果然就達到了!對于怎樣讀出美的語氣,在學生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給學生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進入角色,在對話較多的課文使用,效果不錯。閱讀教學就是教孩子學會有感情讀書,學生能夠繪聲繪色的讀出課文,這也就達到教學要求了。
在作業中還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在原字的旁邊給以示范或修改,并要及時地總結,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從開始學寫字,我就鼓勵學生用筆去記錄下自己的生活。每天用拼音寫一兩句話,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清楚,把句子寫通順就好。寫作教學主要是“寫什么”“怎么寫”“如何評論”的過程。
對于“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孩子們并不陌生。在初步感知課文后,孩子們就告訴我:這篇課文講了一個司馬光砸缸救小伙伴的故事。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不慌張是本課的教學目標,對于這個教學目標,通過朗讀感悟,很容易就能達到。理解司馬光愛動腦筋、機智、方法巧妙是本課的難點。如何攻破這一難點呢?在實際教學中我是這樣操作的:
板書:
別的小朋友司馬光
慌不慌
(嚇哭了,舉、砸叫著喊著找大人)
我讓孩子們想象: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想個什么辦法去救這個掉進大水缸的小伙伴?經過討論:
方法1:我叫小伙伴們一起把水缸推倒。
生1:可是這是一口大水缸,而且里面裝滿了水,肯定很重很重的,我們只有幾個小朋友的,推不動的。
生2:而且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了,有的叫著喊著,哪還有力氣去推大水缸呀?
方法2:找跟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
生3:他們在花園里玩,不一定有繩子的,有可能等繩子找到了,那個小伙伴也淹死了。
生4:而且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肯定很害怕,扔給他繩子他不一定抓得到。
孩子們還有很多奇怪的方法,但都一一遭到了同伴的否定。
就這樣在想――否定――再想――再否定的過程中,孩子們都覺得還是司馬光的方法最好!這樣,難點也就基本解決了。
《夏天的夜晚》是西師版一(下)第二冊五單元的課文。課文是一篇寫景的短文,配有一幅深藍色的夏夜圖。圖文對照,相互映襯,形象地描寫了夏夜為星星、月亮、蛐蛐、青蛙、螢火蟲提供著表現自我的舞臺,星星、月亮、蛐蛐、青蛙、螢火蟲也為夏夜帶來一份美麗、一份神秘,由衷地贊嘆夏夜這迷人的景色。
在第一次試講《夏天的夜晚》這課時,我先按著我的教學安排行進到第二自然段,指導學生體會“夏夜的大地像熱鬧的舞臺”,發現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學習積極性和思維活躍度有了明顯下降,怎么辦呢?我立刻調整自己的教學,低年級的孩子在課堂上更多地是關注“有趣”“新奇”的事物。通過多媒體播放青蛙、蛐蛐的叫聲配上生動的畫面,我問:“你聽到了什么?”孩子紛紛舉起手回答,說到了夏夜里各種聲音,再請生與師合作朗讀這段課文。
師:夏夜的大地像——
生:熱鬧的舞臺。
師:蛐蛐——
生:彈琴。
師:青蛙——
生:唱歌。
師:提燈籠的螢火蟲——
生:在忽閃忽閃地跳舞。
讀后生自主進行讀文正音。因為孩子積極性的大大提高,也使他們更好地關注文本,“熱鬧”的“鬧”讀輕聲,“提燈籠”的“籠”是輕聲和后鼻韻這些難點能及時正音,學習目的很快達成,我給予他們很高的評價,然后鼓勵生生合作讀課文并表演,特別是孩子通過自己的表演,學生內部的表現欲與滿足感得到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在積極發揮作用,很快體會到什么是“熱鬧”,什么是“舞臺”,理解“夏夜的大地像熱鬧的舞臺”很快就解決了。課后,我感到欣喜,因為自己有了體恤學生的能力。這學期,我力求在課堂上,師生能平等對話建構,在不斷的“相遇”中推進,促進學生真正的學習。這時,我感受到了教學思想的進步使我的課堂在起著變化,而這段教學竟成了課堂的“亮點”。教師不能忠實地去實踐自己的教案設計,而忽視了學情,忽視了課堂的生成。我想這是給我的啟示。
另外,第一次試講時,課堂上抽生讀“彎彎的月亮船在深藍的天空中飄呀飄……”這個句子時,沒想到“飄呀飄”這個詞讀得輕而遠,讀出了“飄”的畫面,讀出了“飄”的意境,讀出了對“飄”的理解,看到這個學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解、感悟能力,于是我想到以這個“點”來帶動“面”,促進學生的.發展,我拿起“飄”的生字卡片,追問:“為什么這個字會讀得輕柔呢?”孩子說:“這個字里有‘風’字,風吹的時候感覺很舒服?!边@就是一個孩子對字的理解。我隨即告訴學生:“我們的漢字是世界上具有意義的符號,仔細觀察它,會發現很多有趣的地方?!蓖ㄟ^這樣的對話建構,班里的孩子對字的認識又深了一步,對文的領悟又多了一分。但是,在第三次試講時,換了一個班,同樣的一個字,讀得平淡,這時我卻照著第一次講課時那樣處理,可效果不好,下課后,同事建議根據這樣兩種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讀得不夠理想時,可以先學習了“飄”,再指導讀。寫到這里,我想起張老師的話:“漢字是有意義的文字,必定在意義的背景下還原漢字的意義?!薄安还苷n堂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堅信每條路都是有意義的,而不是老師預先設計的那一條最有意義?!崩蠋熞逕捵约?,不斷在課堂里抓住這樣的契機,清醒地意識到教學進程以及教育共同體的每個孩子在進程中的不同位置,并不斷推進他們對事物的認知。
回想起以前的教學狀態,自己最為顧慮的是自己是否完成了教案,完成了教學任務,而現在更多的是在乎學生是否得到了真正的發展。我領悟到教師要創造出一種探求知識的情境,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喚起一種深深的感悟。我在課堂上盡量做到體恤學生,做個課堂的發現者,學生的引導者,學習的促進者,陪伴他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
在復習的環節,我設計了讓先復習詞語,通過自由讀、開火車讀、齊讀,鞏固了生字詞語的讀音,讓學生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訓練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這個過程在實施時效果較好。但在學生說了較好后,教師如果能根據用詞的準確性、句子的完全等來評價,能給學生明確的導向,這樣有助于學生以后語言的發展。
在學習兩座橋的特點時,我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橋所的段落,然后在小組內說說喜歡橋的原因,可以運用文中的句子來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這時老師就引導孩子找出句子讀,讀后說說是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繼而指導朗讀。學生能讀出蘭蘭走在潛水橋上驚奇的語氣。
在學完課文后,我設計了質疑環節,讓學生想想學了課文后,自己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意圖是想培養學生從小愛動腦思考,敢提問題的習慣。
學生在學了課文后,學生很有與人交流的欲望,很想自己也來設計自己人心中的橋,這時我讓學生與同學交流自己心目中的橋,說說自己人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橋,要匯報時,老師以鼓勵、肯定為主,鼓勵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完整,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聽不明白或有疑問可提問,老師適當引導學生評價,在這個環節旨在激發學生想象思維,并進行說話訓練。
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由于自己經驗不足,在教學中也存在很多不足,望各位同行能給我看出寶貴意見。
《好學的爸爸》是一篇第一人稱寫人的文章,講的是爸爸勤奮好學學習電腦,并成了電腦高手。這篇文章淺顯易懂,富有童趣。在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指導朗讀和識字、寫字上。緊扣教學重點,我借助圖片和實物,形象地表現了爸爸操作電腦時與自己女兒對話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熱愛科學。
“充電”是本文要重點理解的詞語,教學時,我做出疑惑不解的樣子,問學生老師不太懂,你們能幫幫我嗎?學生非常興奮,他們有的說:“有時候爸爸的手機沒電了,放在插座上充好電就又能用了”;有的說:“我的電動賽車用的也是充電電池”;有的說:“我媽媽的電動車每天都要充電”……許多學生都充滿了興趣,課堂氣氛非?;钴S。于是我就請大家認真讀讀第二自然段,找找在這篇文章里“充電”是什么意思,許多孩子邊讀邊想,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原來充電就是“再學習”的意思。通過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引導遷移,將學生課外對電腦的了解聯系到課堂中來,更好地是體會“爸爸”再學習電腦時代需要,又展開了師生互動,不僅讓學生理解了“充電”的比喻意義,還使他們進一步領悟了文章的中心,即爸爸勤奮好學的'精神,更激起學生勤奮學習的熱情。
教學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在問“高手”一詞時,若能把握住爸爸操作鍵盤這一重點段落,結合話語和插圖理解爸爸是對電腦技術熟練的人,就更能使學生明白爸爸熟練的電腦操作技術是再學習的結果。聯系前面學過的關于“高手”練習技藝的過程,對學生具有更好的啟發,對于知識則起到鞏固作用。
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會認真把握教材,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創造性的組織課堂教學,使課堂更生動活潑,豐富多彩,讓學生學習更有興趣,更有動力。
小彩筆,我愛你。我用藍色畫天空,我用紅色畫國旗,我用黃色畫高樓,我用綠色畫草地。五顏六色都用上,我們的校園多美麗!
1、學會3個生字,認識7個字。認識新筆畫“橫鉤”和“斜鉤”,認識“單人旁”。
2、能用“美麗”和“五顏六色”各說一句話。
3、了解課文內容,想想用小彩筆畫畫的情景,能用小彩筆給書上的畫涂上顏色。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5、感受學生生活的豐富多彩。
6、初步產生熱愛學生生活的情感。
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本課共八行,六句話,是一首瑯瑯上口的小詩。以小彩筆這一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伙伴為兒歌材料,本身具有親和性、趣味性和潛在的視覺效果。以“用各種顏色的彩筆描繪美麗校園”為主線貫穿課文,感情基調是高興喜悅的,誦讀時要重視語感訓練。
能在課文語境中及脫離課文語境時識別“小彩筆、五顏六色”2個詞,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我、你、們”3個生字。能熟練朗讀并背誦課文,喜愛小彩筆,體會校員的美麗。能模仿課文句型拓展想象。體會色彩的美麗和神奇,對身邊的事物表象(色彩)有更高的關注欲望,更熱愛我們美麗的校園。
(1)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顧及學生閱讀態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诖苏J識,我力圖讓孩子真正有所得,字詞上,對已學過的要進行復習認讀;對新出現的要采用生動有趣的方法,讓孩子真正體會到文本自身的樂趣,爭取當堂鞏固。課件的使用力爭是真正有效的.,給學生直觀的視覺感悟。更能把握、突破難點。
(2)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本課便是一篇與美術學科聯系密切的課文?;诖苏J識,我努力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和中開闊視野。
(3)創設課堂合作交流,愉快學習的氛圍:
課文描繪的景色是美麗的,感情基調是高興,充滿對小彩筆的喜愛之情。在和小伙伴的合作過程中,互幫互學,小組討論交流,在一起讀畫兒歌的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被調動。利用各種形式的讀,營造輕松、民主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合作愉快的感覺。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我們的校園漂亮嗎?
老師把校園畫了下來,你看看我畫的校園漂不漂亮?(黑白畫)
你有什么好辦法把這幅畫變漂亮嗎?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四課“小彩筆”(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指名讀,要求把句子都通順。
三、品位語言,朗讀成誦
1、學生讀課文,找到相應的句子。
2、指導讀:“我用()畫()”的句子
點擊課件:我用(藍色)畫(天空)
我用(紅色)畫(國旗)
我用(黃色)畫(高樓)
我用(綠色)畫(草地)
師:誰愿意和老師進行對話練習(用第一句),老師問,你用朗讀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師:你用什么顏色畫天空?生:我用藍色畫天空。
師:再回答一遍,讓別人聽出你用的是什么顏色好嗎?
師:你用藍色畫什么?生:我用藍色畫天空。
師:老師聽出來了,你畫的是天空。
師:你用什么顏色畫什么?你回答的時候要讓別人聽出你用的顏色和畫的地方。
生:我用(藍色)畫(天空)
師:誰愿意像我們剛才一樣進行對話練習?
師:請你和同桌一起進行對話練習。
生:天空、國旗、高樓、大地
師:對,我們就是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來涂色的。你們讀句子,老師來上色。
師:回憶我們剛才上色的順序,自己再說說。
師:我們再來上一次色,希望大家能夠背著來說。
師:誰能把這幾句話背給大家聽。
3、隨機拓展,感受校園美
師:在這么美的校園中,你還想用什么顏色畫什么?(生自由發揮,師點擊課件)
生:五顏六色
生說話練習。
師:五顏六色都用上了,我們的校園變得怎么樣了?
生自由回答。
師:我們的校園真美麗,還可以怎么說?我們的校園怎么樣?
生自由回答。
生自由回答。
師:你喜歡這樣的學校嗎?
師:是啊,所以課文在結尾用了嘆號來表達這種喜愛,誰來美美的讀者兩句話,可以加上你的動作表情,把你的喜愛之情讀出來。
生讀文。
師:你試著把前邊的四句話和后邊的這兩句話連起來美美的讀一讀,帶著你的表情動作。
4、熟讀、背誦
師:誰來讀一讀,在別人讀的時候,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在心里和他一起讀,看誰能邊聽邊把課文內容背下來。(指名讀文)
師:試著背一背。(自己練習,指名)
師:誰能背給大家聽一聽,讓大家感受你對學校的熱愛。
師:小彩筆的用處可真大呀,它可以使黑白畫變得五顏六色,能畫出我們心中最美的東西,面對小彩筆你想對他說什么?(自由回答)
課件出示,齊讀第一句話。
三、拓展練習
師:小彩筆太奇妙了,它不僅為我們畫出了美麗的校園,也為我們畫出了許多美麗的東西??匆豢次覀冊诿佬g課上的作品,更是漂亮。我們在這里一起欣賞一下,誰能試著學習書上的語句來說一說。
四、作業:學習書上的語句來說一說自己的畫。
昨天,我們學校請來了良鄉中心校的楊艷麗老師,她為我們帶來了一節精彩的低段小學語文的示范課?!缎〔使P》是一首瑯瑯上口的小詩。以小彩筆這一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伙伴為兒歌材料,本身具有親和性、趣味性和潛在的視覺效果。以“用各種顏色的彩筆描繪美麗校園”為主線貫穿課文,具有較強的思想教育精神,感情基調是高興喜悅的,誦讀時要注意引導激發學生興趣。通過這節課我的收獲如下:
一、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愛上讀書
課的伊始,楊老師創設了這樣的談話情境:
在輕松的談話中從學生喜愛的小彩筆引入,讓學生從對小彩筆親近感遷移到對課文的'喜歡,興趣一下子就起來了。
2、為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楊老師向學生滲透畫畫的順序(表達順序),在朗讀指導后設計了給校園涂色的環,這樣畫的層次、順序在學生的心里就更加的深刻了,為學生背誦課文打下基礎,同時,學生的興趣也會被帶動起來。
二、培養習慣,抓細抓實
一年級孩子,尤其是有的沒有上過幼兒園,可以說習慣的培養真要從“0”抓起,你不說的孩子不知道,你說的孩子記不住,真的要不厭其煩的反復講。其實重要的是認真傾聽這一關很難過。這節課我關注了學生讀書、傾聽、說話、閱讀等習慣。指名站起來讀書時,告訴其他學生要眼睛看、耳朵聽,教師及時作出評價;學生發言時,引導孩子說完整話,聲音要洪亮;閱讀課外材料時,表面上關注表現好的進行獎勵,其實是給其他學生樹立榜樣,引導孩子用手指著、讀準字音、不會的一定要拼出來、擺好正確的讀書姿勢等。長期關注這些,會對學習很有益處的。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736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