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禮是人們傳承和表達文化、價值觀和信仰的重要方式之一。典禮的成功與否也與參與者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密切相關,每個人的細小舉動都可能影響整場典禮的印象。每個典禮都有其獨特的儀式和流程,通過閱讀這些范文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體驗典禮的情感和意義。
新形式下,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內部控制,是順應現代管理發展的需要,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扎緊制度籠子的需要,但是筆者在審計中發現,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諸多問題,為此,本文試通過對相關問題進行梳理,提出加強健全內控防范機制的建議,為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提供參考。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是內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單位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及單位經營管理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避免或降低風險,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實現經營管理目標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1.保障國家財政資金的安全和完整。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性質,資金多為財政撥款,如何管好用好財政資金,減少或防止個人貪污、非法侵占國有資產,必須建立和有效實施內部控制制度,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按照制度有章可循,規范各類收支行為,確保收入及時入賬,未設賬外賬,合理支出。避免財務工作的隨意性,造成國有資產不正當流失,從源頭上保障財政資金的安全完整。
2.合理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
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是反映一個單位在一定時期的財務狀況,同時也是國家制訂各種財政政策的依據。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規范單位的工作流程,不相容崗位分離,相互牽制,杜絕單位內部人員做假賬、弄虛作假,串通舞弊,進而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
3.有效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效率。
在經濟發展中,行政事業單位是社會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和社會事務的監管者,能否有效地履行職責,關鍵在于是否具備較高的內部管理水平。而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是提高內部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同時,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降低經營活動風險,有效防范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從而提升公共服務的效能。
1.對內控制度缺乏正確的認識。
較好的內控環境是內部控制制度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一些單位認為已經建立了各項規章制度,財政部門逐年推行一系列的財務制度改革,每年編制部門預算,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根本不需要建立內部控制制度。還有一些單位認為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跟自己工作沒有任何關系,對于建立內部控制意愿不強,認為這樣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2.缺乏系統的內控制度體系。
很少有行政事業單位結合自身業務特點設計一套系統、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致使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也失去了根本性指導。一些單位雖然能夠制定一些內部控制制度,但內控制度涉及的范圍缺乏全面性,未能包含所有人員和業務環節,僅局限于財務管理制定、會計核算管理制定,對內部控制的設計、運行和監督等問題缺乏全面性和深層次的思考,內控發揮不出應有效果;有的單位甚至沒有統一的財務管理內控制度,認為已設置的機構職能和崗位職責,便視為內控制度;有的單位將其他部門的內控制度照搬到本單位,存在與實際工作性質、職能職責不相符;有的單位內部監管機構未設置或形同虛設,未能發揮其實效,設立的規章制度只為應付相關部門檢查。
3.缺乏必要的內外監督機制。
內外監督機制是內部控制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系到是否能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內外監督機制包括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督。如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工作任務重、事務繁雜,人員少,往往一人兼任多個崗位,財務人員更少,出納會計雙肩挑,沒有獨立的財務機構,財務機構掛靠在辦公室,更談不上內部審計部門的建立。另外,內部審計僅限于對財務控制的監督,缺乏對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分析,以及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而主管部門、財政、審計部門、會計師事務所等作為第三方外部監督機構,其監督機制不完善,只是對一般經濟事項進行監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內部控制建設的健全和完善。
1.增強內控意識,形成良好的內控環境。
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在內部控制體系中起主導作用。因此,作為財政資金的管理部門應加大教育宣傳力度,強調各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并且明確單位主要領導是建立內部控制的第一責任人。各單位也要把建立內部控制的理念傳達到每位員工,調動大家積極性,使其了解內部控制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內部控制是每位員工都需參與的事情,逐漸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
2.健全完善內控制度。
單位應根據《會計法》、《內部控制規范》及相關部門對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的要求,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和管理需要建立合適的內部控制制度。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組織系統內的單位進行內部控制方面的培訓,針對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交流經驗,并且定期檢查各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情況,從而推動各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開展。
3.建立內部審計機構,發揮外部監督機制。
內外監督是《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要素之一,也是內部控制得以貫徹執行的保障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對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進行內部監督檢查和自我評價。財政、審計、主管部門等外部監督機構應與內部審計機構相互結合,采取專項監督的形式,至少每年開展一次內部控制的專項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建議,并督促單位進行整改。另外,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外聘會計師事務所對單位的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進行評價。
結合中央駐渝預算單位部門決算審核,重慶專員辦近期為重慶市地震局開展了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培訓,拉開了對中央駐渝預算單位內部控制系統培訓講座的序幕,取得了積極效果,獲得了良好反響。
為服務好中央駐渝單位預決算管理,重慶專員辦高度重視對中央駐渝預算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工作,將內部控制嵌入全預算流程管理,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培訓與服務指導。為做好該項工作,重慶專員辦積極提前謀劃,于去年底即總結近年來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方面的經驗,制作了針對轄內中央預算單位特點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培訓講義。今年擬對轄內所有中央預算單位和重點社會事業機構開展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系統性培訓。培訓擬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互動方式進行。所謂“走出去”,即我辦主動為各單位進行培訓宣講;“請進來”,即邀請部分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較好的單位交流介紹成功經驗和做法。
重慶市地震局作為地震專業技術機構,對強化財務管理基礎工作非常重視,也有較為迫切的內在要求。該局曾多次向我辦反映,希望我辦能在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給予幫助和指導。我辦積極響應,結合此次重慶市地震局部門預算審核的具體情況,尤其是決算審核中反映出來的突出問題,為重慶市地震局中層以上干部及重點部門舉行了內部控制制度講座,從內部控制的基礎理論、風險管理和防控、構建內控體系的基本方法和流程等方面進行了闡述了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的核心內容。由于地震局系統對業務方面的領導干部對財務管理相對陌生,講座采取座談形式,我辦業務二處的同志主講,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聽眾可以隨時就講座內容提出疑問,講授雙方取得了良好的互動。
首次講座也讓我們總結了培訓經驗,了解預算單位各個層面的真實需求,幫助我們有針對性地調整培訓重點和思路。我們爭取在今年上半年內分批次完成對中央駐渝單位的內部控制輪訓。
財政部印發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以及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最新修訂發布的《內部審計準則》同日實施,標志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審計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內部控制審計對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規避單位公共道德風險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使用的資金大多為納稅人的收入,作為廣大社會公眾資金使用的受托者,一旦缺乏控制,履行受托責任的自覺性就會失去約束,進而產生腐敗。隨著公民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納稅人對財政預算披露程度和內容的要求愈發嚴格,如何規避和控制這些風險,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并對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進行審計。
2.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的保證。內部控制是動態的、持續的,也是不平衡的,受時間、地點、政策、具體執行人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僅靠各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自主執行是不夠的,常常會因為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的串通作弊或不作為而失效,因此還需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對內部控制運行質量不斷進行評估,即對內部控制設計、運行及修整活動進行評價。這就要求不斷改善內部控制活動,加強內部監督制約機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內部控制審計通過審查和評價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相關部門和人員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情況,監督其充分、有效地執行內部控制制度。
3.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基本目標是保證單位資產的安全性和資金的安全運行,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保障單位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加強內部控制可以確保單位各項活動有章可循,提高單位會計信息質量,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實施內部控制審計是提升單位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二、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1、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關系。
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內在聯系。
一方面,內部控制減少了審計成本,提高了審計質量,并為測試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審計又對內部控制起到再控制的作用,有利于內部控制執行與運行的有效性,并合理保證內部控制不斷趨于完善。
內部控制是為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目標而制定和實施的組織結構、業務流程、管理制度、控制措施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既涉及到行政事業單位整體層面,又涉及業務和事項環節,也涉及下屬部門或分支機構層面,覆蓋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因此,內部控制建設不是單純的制度設計,而是要幫助行政事業單位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許多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流程和管理制度非常健全,但在實際執行中卻流于形式、事故頻發。而內部控制審計更強調制度的執行和落實。
2、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1)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由于內部控制是為了推進經濟實體的有效運營,而內部審計則在于協助管理層調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適時提供改進建議,以求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實施。在通常情況下,內部控制系統由經濟實體經營管理部門指定并在實施執行中評價和改進,通過內部審計部門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系統,又是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在內部控制框架構建中如何正確認識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針對不同的審計任務制定靈活適用的審計方案,以確保審計質量、提高審計工作的實效就顯得尤為重要。
(2)內部審計的角色由監督者逐步轉變為控制者。
將內部審計作為一個控制系統而不僅是一個檢查系統。內部審計師的主要作用是“確認和建議”,而不再是以往的“監督和復核”。他們通過咨詢活動,為管理當局提供專業服務,為風險管理出謀劃策,降低風險,增加組織價值和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有關數據和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從而在實質上促進財務報告內容的確定性和質量的提高。
(3)風險意識的提高、風險管理的加強推動內部審計的發展。
風險是單位目標無法實現的可能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在一定的經費保障下履行國家賦予的公共管理職能。這個目標既強調了全面履行好公共管理職能,又確定了有限的行政經費保障,要履行好職能就必須用好經費,用好了經費也就保證了職能的落實。風險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識別影響單位目標實現的各類風險因素,評估風險進而管理風險。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建立經濟活動風險定期評估機制,對經濟活動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和客觀的評估。對單位經濟運行和財務運作中潛在風險預警預報,提出控制措施,將可能萌發的風險化解。通過內部控制審計,持續監督和定期評估單位內部控制活動的有效性,及時識別和認定內部控制風險,從而進行持續改進和完善,促進單位內部控制水平不斷提高。
(4)內部審計作為監督要素中的最高層次,在內控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整個內控體系劃分為三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經濟業務發生部門嚴格按照內部設計的程序、相互牽制的制度開展業務活動,建立起第一道監控防線。有關人員在處理業務時,必須明確業務處理的權限和應承擔的責任,嚴格按照控制步驟流程辦理。第二個層次,經濟業務最終的流向都是反映到財務報表中去,因此財務部門就要在事后建立起第二道監控防線。要對原始的數據、憑證、票據進行日常性、規范化的檢查稽核,要及時把監督的過程和信息反饋給財務負責人。第三個層次,內部審計部門要建立起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通過內部控制測試來發現管理流程中的不足和風險,提出改進措施,促進內控體系建設趨于完善。內部審計作為監督要素中的最高層次,在內控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財政改革的不斷深化,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內部控制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和社會效率。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審計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不可否認的是,內部控制審計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缺乏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
很少有行政事業單位結合自身業務特點設計一套系統、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致使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也失去了根本性指導。部分單位雖然能夠制定一些內部控制制度,但內控制度涉及的范圍缺乏全面性,未能包含所有人員和業務環節,更多的是僅局限于財務管理制定、會計核算管理制定、以及資金管理制度等,對內部控制的設計、運行和監督等問題缺乏全面性和深層次的思考,內控發揮不出應有效果。筆者在對行政事業單位審計時發現有的單位甚至設置違規的內控制度,對單位的有的業務事項實行內部科室或個人承包制,對承包事項的財務缺乏監管,致使承包事項的財務沒有真實和完整地反映,其分配的不公引起單位干部職工的不滿。
(二)缺乏完善的監督考核機制。
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內審機構的設置不合理,大多屬財務部門內設,沒有獨立性,也就無法進行正常的內部控制管理。有些單位雖然具備內部審計機構或指定專門的審計人員,但不能對內部會計管理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及履行有效性做出客觀公平的評價。
(三)內部控制審計方法落后。
目前,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的內審機構仍采取事后審計,工作方法單一且落后。這樣沒有對單位內部控制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跟蹤監審。不進行事前和事中控制,就不會及時發現單位業務發生過程中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從而無法把行政風險降到最低。而且隨著行政單位對計算機信息化等高科技的引入,管理方法的創新,審計內容也相應擴展,工作內容大幅增加,因此,如果審計手段仍停留在原始階段,依靠業務素質不完善的內審人員手工操作,那么內審工作的科學性及權威性便很難得到切實保障。
(四)內部控制審計人員結構單一導致審計局限性。
為了更好地服務和規范單位的經濟行為,內部控制審計人員必然參與到單位的各類經濟行為中。這就要求審計人員的知識多元化,不僅要懂得財務和審計知識,而且還要精通各項相關業務。內控審計人員的素質成為開展高層次審計監督的關鍵所在。由于我國一直存在著一種“審計即是審賬”的思想,大多數的內控審計人員都是財務出身,知識面比較單一,缺乏經營、管理等相關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因此在審計內容方面,一般內部審計人員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檢查財務數據是否合理合法上,認為這就是內控審計,他們的審計對象主要集中在賬證、賬表、賬賬是否相符,忽略了公共服務效率和效果的控制,片面理解了內控制度審計的內涵,使得內控審計僅從憑證和賬面找問題,難以從實際工作的深層次上發現問題。
四、內部控制審計手段與方法的探索與改進措施。
(一)建立健全獨立的內審機構。行政事業單位,特別是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是搞好系統內部審計的基本保證。在對行政事業單位機構實施改革的時候,我們不能強行要求各行政事業單位都要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但是各行業的行政事業主管部門應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如果行業主管部門都沒有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勢必不利于內部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應強調與其它職能部門相對獨立,特別要求的是與財務、紀檢、監察部門分設,不能有行政隸屬關系,內部審計機構要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獨立行使內部審計職能,對本單位主要領導負責并報告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定期對違法亂紀行為進行曝光;二是加強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的合作,形成有力的監督合力,充分發揮審計機關、社會審計機構的權威性的監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進行評價,以杜絕單位負責人濫用職權所造成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形同虛設的現象發生;三是財政部門作為會計工作的主要外部監督者,應進一步硬化預算約束,加強財政監督,強化績效理念,規范收入分配,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全面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提高單位的依法理財積極性,以及建立健全內控制度的.自覺性。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審計標準化管理。
一是在審計目標上,堅持查找內部控制缺陷和優化內部控制相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審查評價既要揭示本單位的內部控制缺陷和漏洞,更要持續不懈地促進內部控制的優化,為行政事業單位科學履職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在審計方式上,實現事后審計與事前事中審計結合,審計重心前移,實施全過程跟蹤、“同步”控制和突出“環節”控制,不但關注控制過程,還重點控制結果,達到降低風險成本,突出增值目標;三是在審計形式上,堅持整合審計和單一審計相結合.既可以采取全面內部控制或專項內部控制審計的形式,也可根據“整合審計”理念,將內部控制審計與和業務審計、信息技術審計、財務審計有機整合起來;四是在審計內容上,堅持全面內部控制審計與專項內部控制審計相結合。一方面,對本單位的內部控制情況進行全面、系統地審查評價;另一方面,還可以對政策貫徹落實、業務管理、財務收支、信息安全等內部控制進行專項審計。
(四)培養復合型審計人才,提高審計人員的判斷能力。
一是加強對內審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內審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通過舉辦審計項目現場觀摩會、評比會等形式,使內審人員掌握更多的業務知識和政策法規,鼓勵內審人員參加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和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二是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保證以客觀、公正態度參與審計項目檢查,敢于堅持原則,善于協調好審計與被審計的關系,贏得被審計對象的信任和尊重;三是完善內審人員業績考評辦法,要充分引入人才競爭激勵機制,實行獎罰并重,擇優上崗,把承擔的工作任務和取得的績效與個人利益直接掛鉤,創造平等競爭機會,激發內審人員積極性,實現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有機統一。同時對審計監督應作為而不作為、作為不到位、作為效率低下,應追究相關內審人員責任,有效地保證內審工作質量。
由于內部控制制度引進我國較晚,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環境還很不完善。我國上市公司存在“內部人控制”的問題。董事會中占絕大多數的當然是內部董事,而獨立董事相比而言比例很低,并且大多數獨立董事都是由政府或大股東推薦的,往往受到各種制約,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得董事會的投票決策往往都是大股東說了算。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股權分布過于集中也是一個問題。很多上市公司都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國有股和國有法人占據絕對優勢,這部分股票是不能流通的,這就導致了公司的流通股比例過小,嚴重影響公司在資本市場的運作,也制約著公司的發展。
二、內部控制治理結構不合理。
按照制度的要求,在證監會的指導下我國上市公司建立了內部控制體系,但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統一詳盡的內控流程。目前我國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運用了內部控制,但由于我國內部控制引進較晚,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仍較薄弱,沒有建立起比較系統的內部控制體系。我國很多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僅僅只是簡單復制行業制度國際慣例或者法律法規,并非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沒有針對性,使得內控制度缺乏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企業財產安全、會計信息質量就得不到保障,可能阻礙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和其他內部控制、監管措施的實施。
三、內部控制信息交流機制不完善。
完善的信息交流機制是指上市公司能夠及時、準確、完整地獲取與經營管理有關的信息,并且在公司有關層級之間進行及時有效的傳遞與溝通,最終正確的處理信息。
但是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大體是企業管理層與員工信息的溝通不暢,企業管理者掌握著大部分資源,信息披露不規范并且不充分,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運作也受主要領導的制約,財務監督被架空。目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信息交流機制存在嚴重的缺陷,阻礙了公司的信息傳遞和對信息的運用,影響了公司領導者的決策準確度,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發展不利。
四、只注重內部控制理論,不重視實際運用效果。
我國內部控制理論的研究發展較快,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理論上的成就并不等同于實踐上的發展。實踐上的弱化已經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通病,企業建立了內部控制體系,并提供了相應的內部控制理論作支持,但是由于公司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內部控制交流機制不完善等原因,內部控制理論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相反,會阻礙企業的運行與發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只注重內部控制理論不注重實際運用效果,會掩蓋理論在實際運用中產生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公司所適用的內部控制理論,不注重實際運用效果,只注重內部控制理論實際上就是犯了本本主義,脫離實際、生搬硬套,從而降低公司的工作效率,阻礙公司的進步與發展。
五、公司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能力差。
上市公司對員工有著與日俱增的素質要求,但對員工的品質道德卻未做要求,對員工是否能夠勝任也未能進行評價,導致一些內部人員對公司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有些財務人員本身也不重視自身業務知識的更新和提高,致使一些本可避免的錯誤頻繁發生,對公司的經濟造成了損失,傷害了公司的信譽,阻礙了公司的發展。有些公司的領導由于受短期利益的誘惑,也有可能指使會計人員制造、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為自己獲利。
由于公司員工的素質較差,導致公司上下層之間缺乏應有的溝通,往往領導者一個人的錯誤就構成了公司整體的錯誤。再加上公司人員崗位培訓少,能力與素質得不到提升,就更達不到與管理相適應的管理水平。公司員工職業道德水平低也會導致在工作中出現弄虛作假等情況,會對企業的形象和信譽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六、公司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
激勵約束機制不夠健全有效,缺乏凝聚力,這是上市公司內控制度的薄弱點,嚴重削弱了公司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內部控制的運用難以達到理想效果。上市公司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上市公司在激勵和約束機制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上市公司的改革和發展。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的公司即使在良好的環境下也不能夠保證內部控制有效運行。
由于公司管理者的目標并非總是利潤最大化,所以在不健全的激勵約束機制下,公司管理者可能因為不滿工作報酬,使得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受到影響,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而員工對報酬的不滿意態度則直接影響生產。不健全的激勵約束機制不能夠帶動管理者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導致公司發展停滯不前,甚至逐漸落后于同行業其他企業。
七、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不完善。
內部監督是指單位對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對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及時加以改進。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公司的內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的實施,除了要轉變公司管理者的管理觀念之外,還要加強公司的審計制度,加強監督力度。
所謂內部控制環境是指對建立、加強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發生影響的各種因素,它反映了董事會、總經理階層、業主和其他人員對內部控制的態度、認識和行動。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結構、管理哲學與經營風格、組織結構、董事會、經營者素質和職業道德、企業文化、權責分配體系和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環境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引擎,也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決定了其他控制要素能否發揮作用,是內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基礎。
1.管理哲學和經營方式因素對內部控制的影響。管理層愿不愿意建立適當的控制,能不能遵守已建的控制,對控制制度執行效果所持的態度和處理行為。如管理者對這些都持積極的態度,該企業內部控制肯定是較完善的。反之,不是沒有內部控制制度,就是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
2.企業文化因素對內部控制的影響。如果企業有一種適用于本企業實際情況、健康向上尤其是重視內部控制的企業文化,能夠借助價值觀念等軟環境使自己的員工得到自律和他律,從而矯正其價值和目標,規范其行為,解決員工個體的價值、目標、行為與組織的價值、目標之間的矛盾,并使它們相一致;能夠借助尊重人,并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工作氛圍來激勵員工,使其產生心甘情愿地為本企業獻身的內在動力。這樣做不僅有利于科學合理地制訂和執行內部控制制度,還可以彌補內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使企業的內部控制始終處于有效狀態。
3.人力資源政策與實務因素對內部控制的影響。如果企業有高素質的執行者(包括高層管理人員在內的全體員工),就能夠塑造好內部控制的其他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并在實踐中產生良好的控制效果。況且內部控制制度因考慮到成本效益原則不可能過于詳細,有了高素質的執行者就可以彌補控制制度的粗略,使暫時不健全、不合理的控制制度仍然能產生良好的控制效果。
反之,如果執行者及相關人員不能很好地理解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運行情況,不清楚自己在內部控制中的職責以及其他方面的關系,內部控制制度即使制訂得再科學、再完善,也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由此可見,控制環境構成一個組織的氛圍,它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有重大影響,其好壞直接決定了企業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實施的效果。
1.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一般來說,公司治理是指股東、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形成的權責分配、激勵與約束、權利制衡關系。公司治理結構是內部控制環境的最高層次,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將為公司內部控制環境奠定堅實的基礎。反之,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否規范關鍵要看董事會能否充分發揮作用。
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不盡如人意,公司章程大多照抄《公司法》,流于形式,缺乏實際指導意義。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三套班子一套人馬”,責、權、利的劃分形同虛設。另外,在現有公司中,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方針是由總經理擬訂,董事會只負責審批,與國外公司的做法恰好相反。由此可見,公司董事會權利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內部人手中。公司的現有運行機制,決定內部控制制度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
2.企業管理層和員工整體素質不高。經營者素質參差不齊。經營者素質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起絕對重要作用,素質不同,對企業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也完全不同。在許多西方國家,由于市場經濟比較完善,基本上已形成一個比較成熟的職業經理人市場。而在我國市場經濟起步較晚,還未形成一個約束、監督與激勵經理人員的外部機制。
從公司內部看,經營者享有的權利大于承擔的責任,激勵機制欠缺,管理者自我提高的動力和壓力比較小,造成了管理層整體素質偏低的現象。再者,企業員工素質低下。在知識經濟時代,單一的知識已經不能勝任關鍵崗位的工作了。比如,財會部門是內部控制的中心,財會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這就要求財會人員既要有豐富的會計專業知識,又要懂企業的經營管理,還要通曉一般的生產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使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實施。但從我國現狀來看,財會人員的素質存在明顯的缺陷,這也是內部控制制度失效的原因之一。
3.缺乏健康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企業組織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傳統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征的基本信念、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規章制度、生產方式、人文環境以及與此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總和。企業文化往往是現存的一種無形的力量,影響企業成員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它具有一種很強的凝聚力。但我們必須認識到企業文化是一柄雙刃劍,不僅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阻止企業的衰敗,同時也可能將企業推入困境。
例如,1997年初,鄭州亞細亞集團新任董事長對集團進行調查時,發現鄭亞集團機構根本無人主持運作,長期沒人召集會議,自上而下的管理者對集團的性質、狀況、資產分布情況一問三不知。管理者忙于私事;有的甚至利用職務之便,把家屬送出國,隨時做好離開的準備。這樣逐漸地形成了一種消極的企業文化,那些只沾點鄭亞小光的人不以貪圖小利為恥也就見怪不怪了。這種不健康的風氣阻礙著企業的發展,阻礙著企業內部控制發揮作用。這雖是一個特殊案例,但這種現象在我國還頗具普遍性。
1.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茖W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能夠發揮其固有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相互牽制的功能,因此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內部監督體系,一是要設置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明確職責范圍。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治理結構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層和監事會組成。其中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是公司的決策機構;經理層對董事會負責,是公司的經營機構;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這樣就根據相互分離、相互制衡的原則,形成一個權責明確、協調運轉、有效制衡、適合于公司發展要求的內部治理結構。二是要實行權責明確、管理科學、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內部管理制度,調節所有者、經營者和員工之間的關系,并根據經理層的經營績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同時還要通過產品市場、資本市場及經理人員市場,建立起相配套的經理約束機制。只有建立起合理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使經理人員既享有充分的經營管理權,又能使其盡職盡責地履行對委托人的義務,才能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三是要嚴格制訂考核和實行獎懲制度。對于執行內部控制制度較好的,應給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對于違規違章甚至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并與職務升遷掛鉤,以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目的是讓員工在精通業務的同時,形成一個以自我控制為主、自檢自律為主要手段的內部控制制約機制。
3.加強“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影響著企業的內部控制,但企業文化作為“亞文化”的范疇,作為內部控制環境之一的企業文化建設,應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狀況,不可千篇一律。
根據目前實際,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是重視道德規范建設。當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都目標明確、思想積極向上時,內部控制會更有效。在我國法制還不很健全的環境下,強調自身的修養,重視道德規范的建設,可以成為企業文化的起點。二是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內部控制中強調溝通與交流,可以減少各控制主體與受控制對象之間的摩擦,并能更有力地激勵員工的積極性。三是力爭達到“無為而治”。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強調每一個成員都進行自我控制和實行自我管理,自發地按照規范和目標行事。當每一個成員的行為都守規,每一個成員都達到分目標時,企業內部控制的整體目標就自然達到了。
由于內部控制制度引進我國較晚,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環境還很不完善。我國上市公司存在“內部人控制”的問題。董事會中占絕大多數的當然是內部董事,而獨立董事相比而言比例很低,并且大多數獨立董事都是由政府或大股東推薦的,往往受到各種制約,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得董事會的投票決策往往都是大股東說了算。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股權分布過于集中也是一個問題。很多上市公司都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國有股和國有法人占據絕對優勢,這部分股票是不能流通的,這就導致了公司的流通股比例過小,嚴重影響公司在資本市場的運作,也制約著公司的發展。
二、內部控制治理結構不合理。
按照制度的要求,在證監會的指導下我國上市公司建立了內部控制體系,但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統一詳盡的內控流程。目前我國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運用了內部控制,但由于我國內部控制引進較晚,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仍較薄弱,沒有建立起比較系統的內部控制體系。我國很多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僅僅只是簡單復制行業制度國際慣例或者法律法規,并非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沒有針對性,使得內控制度缺乏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企業財產安全、會計信息質量就得不到保障,可能阻礙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和其他內部控制、監管措施的實施。
三、內部控制信息交流機制不完善。
完善的信息交流機制是指上市公司能夠及時、準確、完整地獲取與經營管理有關的信息,并且在公司有關層級之間進行及時有效的傳遞與溝通,最終正確的處理信息。
但是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大體是企業管理層與員工信息的溝通不暢,企業管理者掌握著大部分資源,信息披露不規范并且不充分,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運作也受主要領導的制約,財務監督被架空。目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信息交流機制存在嚴重的缺陷,阻礙了公司的信息傳遞和對信息的運用,影響了公司領導者的決策準確度,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發展不利。
四、只注重內部控制理論,不重視實際運用效果。
我國內部控制理論的研究發展較快,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理論上的成就并不等同于實踐上的發展。實踐上的弱化已經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通病,企業建立了內部控制體系,并提供了相應的內部控制理論作支持,但是由于公司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內部控制交流機制不完善等原因,內部控制理論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相反,會阻礙企業的運行與發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只注重內部控制理論不注重實際運用效果,會掩蓋理論在實際運用中產生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公司所適用的內部控制理論,不注重實際運用效果,只注重內部控制理論實際上就是犯了本本主義,脫離實際、生搬硬套,從而降低公司的工作效率,阻礙公司的進步與發展。
五、公司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能力差。
上市公司對員工有著與日俱增的素質要求,但對員工的品質道德卻未做要求,對員工是否能夠勝任也未能進行評價,導致一些內部人員對公司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有些財務人員本身也不重視自身業務知識的更新和提高,致使一些本可避免的錯誤頻繁發生,對公司的經濟造成了損失,傷害了公司的信譽,阻礙了公司的發展。有些公司的領導由于受短期利益的誘惑,也有可能指使會計人員制造、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為自己獲利。
由于公司員工的素質較差,導致公司上下層之間缺乏應有的溝通,往往領導者一個人的錯誤就構成了公司整體的錯誤。再加上公司人員崗位培訓少,能力與素質得不到提升,就更達不到與管理相適應的管理水平。公司員工職業道德水平低也會導致在工作中出現弄虛作假等情況,會對企業的形象和信譽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六、公司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
激勵約束機制不夠健全有效,缺乏凝聚力,這是上市公司內控制度的薄弱點,嚴重削弱了公司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內部控制的運用難以達到理想效果。上市公司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上市公司在激勵和約束機制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上市公司的改革和發展。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的公司即使在良好的環境下也不能夠保證內部控制有效運行。
由于公司管理者的目標并非總是利潤最大化,所以在不健全的激勵約束機制下,公司管理者可能因為不滿工作報酬,使得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受到影響,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而員工對報酬的不滿意態度則直接影響生產。不健全的激勵約束機制不能夠帶動管理者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導致公司發展停滯不前,甚至逐漸落后于同行業其他企業。
七、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不完善。
內部監督是指單位對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對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及時加以改進。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公司的內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的實施,除了要轉變公司管理者的管理觀念之外,還要加強公司的審計制度,加強監督力度。
[摘要]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手段,其目的是確保企業經營活動的效率性、資產的安全性以及財務信息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而目前我國一些企業的經濟效益普遍較低,企業財務信息與財務報告的失真程度較高,違規現象層出不窮,本文意在對當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參考聯通公司的成功經驗指出相關的完善措施。
1、對內部控制的模糊認識與疏于執行。
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內部控制企業可以實現經營活動效率的提高,會計信息更加趨于真實,是保證生產經營更好發展的重要措施。但當前相當一部分企業的領導并未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為內部控制制度就是一條條羅列起來的文件和制度,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大多殘缺不全,即便制定了制度也是重于形式,疏于執行,以為將制度制定出來內部宣傳即可了,不過問內部控制執行的情況,使內部控制流于形式,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中遇到問題時不按照內部控制的規定處理,以靈活性為由犧牲掉內部控制制度的嚴格性,由于對內部控制的不重視和對制定的不嚴格執行導致經營管理不善,企業資產流失與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更加嚴重。
2、內部控制制度設置不科學。
盡管我國很多企業根據相關文件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但從總體上來看,企業的內部控制總體水平仍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內部控制的本身質量不高,缺乏科學合理性,表現在:首先是內部控制組織不健全,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制定制度讓大家遵守,控制制度的完成就代表內部控制工作的結束,一些內部控制工作需要的執行單位、約束機制、反饋機制等都沒有建立或者不健全,這樣只能是把內部控制作為擺設;二是內部控制失衡,較多的企業內部控制重視事后控制,都是等問題出現了再找補救的方案然后制定控制制度,這種事后彌補的方式顯然是有失科學性,企業也應同樣關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及時將問題解決,避免造成更大損失;三是關注實物資產的控制,如資金、固定資產等有形資產,而忽略企業文化、人力資源、財務信息等無形資產的控制。
3、內部控制制度的后續工作不完善當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在內控責任的劃分、內控結果的量化與考核等方面有有待于進一步的明確。由于責任的不明晰,導致企業員工貫徹內部控制制度的積極性不高,相關責任人的檢查與監督也流于形式,對內部控制問題的判斷往往以偏概全、缺乏全面和完整性。內控執行的結果如果沒有一個賞罰分明的獎懲制度來督促的話,內部控制的執行將喪失掉其活力,內控責任人將失去積極參與的動力,各個部門與部門之間也將因為沒有相應的監督機制而出現不相協調的一面。
4、內部控制制度不能及時的更新完善企業處于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隨時可能會遇到各種突發事件而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而企業的內部控制的功效可能會因此而消弱,因此內部控制制度一般是針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而制定設計的,對突發事件可能失去控制力。企業在時刻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應及時的調整經營策略,保持生產和競爭能力。
1、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控制環境的主要因素包括:員工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企業文化、企業經營理念、企業組織結構設置等各個方面,任何企業都存在于一定的內部控制環境當中,它不僅影響員工的控制意識還決定員工實施內部控制的自覺性。以聯通公司為例,聯通公司將公司各項業務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和研究,制定了《中國聯通內控制度規范》,這一制度使企業員工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內部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情況,同時也促進各級員工樹立內部控制意識,增強內控的自覺性。
2、完善組織結構控制。
按照內部控制的要求,企業在確定組織結構時應遵循不相容職位相分離的原則。組織結構的規劃控制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不相容職位的分離,一般情況下某項經濟活動的每一步驟由不同的人執行就可以實現內部控制的效果,如執行經濟活動的要與審核經濟活動的崗位要分離、保管財產的職位要與記錄的職位相分離。以中國聯通為例,中國聯通在確定職責分工過程中,參照財政部頒發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制定了《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暫行規定》,對不相容的授權、批準、業務經辦、會計記錄、財產保管、稽核檢查等做出具體規定,對關鍵崗位采用強制輪休或定期輪換等。二是建立健全有效的會計控制系統,會計內部控制是內控制度的核心部分,企業應按照適應性原則和合法性原則完善自身的內部會計控制。聯通公司制定了《中國聯通財務與信息披露關鍵控制》,對會計事項的處理、風險的控制與披露做了詳細規定,以防范與控制財務報告風險。
3、加強監督與評審控制。
監督與評審控制指的是企業高級管理部門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實施狀況進行的再監督與評審。目的在于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在企業的有效實施,而實行的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能及時發現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或設計上的漏洞并做出適當調整,能對實施內部控制的相關責任人的完成情況做出公平的評估,并給予合理的獎懲以保持其工作的積極性。聯通公司的內控評審工作較為出色,分別從公司層面控制、信息系統控制、業務流程控制三個方面展開內控評審,改進了內控的薄弱環節。
4、注重對人的控制。
企業內部控制實施的好壞,內控制度能不能起作用歸根到底是取決于人,即執行者的素質,包括各級負責人和企業員工。再好再完善的內控制度,也可能會因為某個執行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達標、判斷失誤、意志不堅定而失去其應有的效用,因此要想達到既定的內控目標就必須加強對人的控制,要加強企業員工的業務素質的培養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增強其自我約束能力,尤其是對業務水平較低的人員應注重其業務培訓,提高其工作能力,減少人為的技術失誤和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付林.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思考[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xx.5.
[2]劉軍.控制環境與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j].機械管理開發,20xx.12.
[3]張俊民.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目標構造及其分層設計[j].會計研究,20xx.5.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負責制定的《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中將內部控制定義如下:內部控制是指被審計單位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與程序。內部控制包括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序。
控制環境是對企業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有重大影響的因素的統稱,包括管理哲學和經營方式、組織結構、董事會、授權和分配責任的方式、管理控制方法、內部審計、人事政策與實務等。會計系統是指公司為匯總、分析、分類、記錄、報告業務處理的各種方法和記錄,包括文件預先編號、業務復核、定期調節等??刂瞥绦蚴侵笧楹侠肀WC公司目標實現而建立的政策和程序,包括適當授權、合理的制造分裂、充分的憑證和記錄、資產和記錄的實物控制、業務的獨立檢查等。
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許多企業沒有內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會計信息失真,財務收支管理混亂,有的企業甚至發生攜款外逃的惡性案件,使國家和企業的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未能正確認識內部控制。
很多國內企業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階段,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內部監督,企業大多把內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冊、各種文件和制度;也有的企業把內部成本控制、內部資產安全控制等視為控制;有的企業甚至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還未理性化。我國的內部控制起步較晚,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雖有一定的成績,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明顯的差距,由此導致我國國有資產大規模流失等現象的頻繁產生。
2、公司治理機制不完善。
內部控制作為由管理當局為履行諸管理目標而建立的一系列規則、政策和組織實施程序,與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內部控制框架與公司治理機制的關系是內部管理監控系統與制度環境的關系。我國許多上市公司雖然設立了董事會、監事會,但在實際工作中,監事會、董事會的監控作用嚴重弱化,企業未能從根本上建立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公司治理機制。很多公司或者沒有內部審計機構,或者建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由于公司治理機制不完善,往往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產生了大量無為的內耗,無形中提高了公司的經營成本。
3、預算管理不規范。
在實踐中,大多數企業的預算是由總經理組織編制,報董事會批準后實施的,由于信息不對稱,董事會不可能對預算提出實質性意見,預算管理中董事會職權弱化的現象十分突出,從而茲生了預算管理中的內部人控制現象,削弱了預算管理的計劃、協調和控制的作用,為內部控制留下了隱患。
4、管理權責不清。
在我國的企業中權責不清現象嚴重,在企業中往往存在著一些誰都可以管誰都又可以不管的"自由"區域,當這些區域出了問題以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責任,無法追究責任,最終不了了之。而且由于期間的溝通不暢,常會發生資源的浪費和決策的失誤。這都給企業造成了負面影響,也阻礙了企業的持續發展。
5、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
我國企業控制活動中很大的一個薄弱環節就是激勵約束機制不夠健全、有效。計劃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沒有人去考核、去檢查或者說沒有認真的去考核、去檢查,而只是搞形式、走過場,其執行效果可想而知。無論我們的制度多么先進、多么完備,在沒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況下,都很難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
加強和完善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已成為當前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共識。改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對于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保證客戶的合法權益并保證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谀壳拔覈髽I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所應采取的相應對策如下。
1、對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合理定位。
我國企業對內部控制的定位,原來一直是站在制度基礎審計的角度上的,如果站在完善公司治理、改善國有企業的現狀的角度上的話,對內部控制有必要進行重新定位,不能夠僅僅在某些方面修修補補;另外,現在在國際、國內為大家或討論取舍或直接全盤接受的coso報告,是否適合我國的國情是一個需要規范制定部門、實務操作部門慎重考慮的問題。任何一項規范的制定既要考慮現行條件的限制,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發展的眼光,以避免由于日后的頻繁的修訂影響規范的可操作性及穩定性。在我國當前的國情條件下,將內部控制相關規范的制定作為完善公司治理及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舉措,把對內部控制的定位確定在原有的內部控制定義的基礎上并按照目前的條件進行補充修訂,在符合我國實際的基礎上迎合國際規范的要求。
2、完善企業的公司治理機制。
就企業角度而言,公司治理機制輻射兩方面內容:一是企業與股東及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責權利分配,在這一層次中,股東要授權給管理當局管理企業、采取措施保證管理當局從股東利益出發管理企業、能夠獲取足夠的信息判斷股東期望是否能真正得到實現并在管理當局損害股東權益時有權采取必要的行動;二是企業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為履行對股東的承諾、承擔自己應有職責所形成的責權利在內部各部門及有關人員之間的責權利分配。由于公司制企業中所有權的廣泛分散,企業的控制權轉移到管理者手中,而企業的中小所有者已被貶到僅是資金提供者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良好的內部控制框架是公司法人主體正確處理各利益相關者關系、實現公司治理目標的重要保證。
3、加強預算管理。
目前,內部控制結構已不僅僅滿足于傳統意義上的查弊糾錯和保護資產安全,其目標已延伸到提高效率和效益、保證管理政策和目標的實現。為此,預算控制已成為內部控制的重要方式。按照道格拉斯·r·卡邁克爾的觀點,預算是保證內部控制結構運行質量的監督手段。按現行公司治理機構的規定,預算方案的制定權在董事會,組織實施權在總經理,可以在董事會下設預算委員會,具體負責預算的制訂、實施過程中的監控等工作,使得董事會通過預算管理來達到計劃、協調、控制企業活動的作用。
4、理清管理權責。
推行職務不兼容制度,杜絕中高層管理人員權責交叉。在上市公司中,這一問題雖有了較大的改變,但從公司制企業的總體上看,仍普遍存在。這種權責交叉的后果是管理人員之間權責不清、制衡力度銳減。關鍵人大權獨攬,一人具有幾乎無所不管的控制權,且常常集控制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于一身,并有較大的任意性。權責交叉違背了內部控制的基本假設,必然帶來權責含糊,容易造成"好事人人愿管,責任無人來負"的現象出現。事實上,資金調撥、資產處置、對外投資等方面出現的問題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權責交叉,董事會缺乏獨立性。因此,建立內部控制框架首先要在組織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方面做到管理者各盡其責,避免權責交叉。
5、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規范與行為準則。
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者是包括高層管理人員在內的全體員工,激勵和約束的對象也是企業的員工,員工的道德水準和價值觀念長期被認為是內部控制環境的重要因素,要求內部控制結構的建立要考慮員工道德水準和價值觀念的承接性。實踐表明,基于環境現狀而構建內部控制機制是一種被動性的做法,故此,英美等國越來越多的公司將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的建設直接納入內部控制結構的內容。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建設是世界各國公司管理中面臨的共同課題,就我國目前公司的現狀而言,道德規范與行為準則的建設并不是空白的,有的公司甚至有良好的基礎和較豐富的經驗,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道德規范與行為準則建設中避免空洞的說教,應根據內部控制結構的要求,針對各崗位的特點建立起具有操作性的行為規范與準則體系。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很多場合都離不了措施,措施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針對某種情況而采取的處理辦法。那么措施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整改措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基礎信息不準確、不完整。有些單位資產信息系統中的單位人員、使用部門等信息與編制管理部門批準的“三定”方案中的編制人數和內設機構不一致,導致單位資產配置標準計算依據不準確;有些單位資產卡片信息填寫不完整,固定資產類別代碼選填錯誤,影響了單位資產存量的準確性。
2.土地、房屋等資產信息不準確、不完整。有些單位對沒有價值的劃撥土地和未確權的土地、房屋等資產,未在資產信息系統中登記,造成賬實不符。
1.日常管理不到位。有些單位對資產管理工作不重視,資產管理責任不落實,未按照有關規定定期進行資產盤點,造成資產盤盈、盤虧,賬實不符。
2.賬務處理不及時。有些單位對新購置的固定資產未及時在資產信息系統或財務賬中登記;有些單位對已竣工決算的在建工程未及時轉增固定資產;有些單位對已經報廢的固定資產未及時進行賬務處理,造成賬賬、賬實不符。
3.實物資產清理不及時。有些單位對已經審批處置的實物資產長期積壓、堆放,不及時進行處理,造成資產存量的混亂;有些單位對已到報廢期限無法使用的資產不及時進行清理、處置,占用了單位存量資產指標,影響了單位的資產購置。
1.資產有償使用未按規定的程序報批。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出租、出借房屋、事業單位對外投資等未按照規定的程序報財政部門審批;有些出租房屋期限過長、租金偏低,租金收入未按照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造成國有資產使用效益不高甚至流失。
2.未按規定程序和權限處置資產。有些單位房屋、車輛等固定資產的報廢,未按照規定的資產處置權限和程序報財政部門審批,造成資產長期掛賬、賬實不符。
根據資產清查情況,市直行政事業單位確權的土地、房屋占土地、房屋清查總面積比例不高,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管理意識亟待強化。有些確權的土地和房屋,產權單位與入賬單位不一致,造成土地、房屋信息比較亂。
1.核實、完善單位基本資料。單位人員編制、職級、內設機構等基礎信息,是計算確定本單位資產配置標準的依據,單位基礎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直接關系本單位資產配置的總數量。單位應按“三定”方案或相關文件,對本單位資產信息系統的相關信息逐項核實,不一致的信息應及時修改,確?;A信息真實、準確、完整。
2.完善資產卡片信息。資產存量信息是否真實、準確、完整,直接影響單位可以新購某項資產的數量。各單位應根據資產清查情況,對原有的資產卡片信息重新進行梳理、核對、補充、完善,確保資產卡片信息與資產真實信息一致。
3.完整登記土地、房屋等未入賬資產信息。各單位對沒有價值而無法入賬的劃撥土地,以及因未確權而未登記入賬的土地、房屋等資產,應通過資產信息系統“資產配置”模塊進行資產卡片登記,確保單位資產信息的完整性。
1.及時進行賬務處理。一是單位對新購置的固定資產,在辦理采購資金支付前,先將新購置資產錄入資產信息系統,確保單位資產存量的準確性。二是各單位對已竣工決算的在建工程,應及時轉增固定資產,并在資產信息系統中完整登記固定資產相關信息。三是各單位對已經批準報廢、并在資產信息系統中注銷的固定資產,應及時進行賬務處理。四是各單位對于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應按規定作為本單位固定資產及時登記入賬,并在資產信息系統中登記相關信息。五是單位資產管理人員必須每月及時通過資產系統的“期末處理”模塊進行月結賬操作,確保單位資產存量數據的準確性。同時應及時與財務人員對賬,確保資產賬與財務賬相符,防止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脫節。
2.加強資產日常管理。各單位應按照財政部“兩個令”和我市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本單位資產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職責,落實資產管理責任,建立完善資產的驗收、領用、使用、保管和維護等內部管理流程,對實物資產定期進行清查盤點,做到賬賬、賬卡、賬實相符。對符合報廢條件的資產及時進行處置,并對資產丟失、毀損等情況實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
1.按規定程序審批使用資產。一是各單位出租、出借房屋以及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應嚴格按照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履行報批手續。未經財政部門審批,行政事業單位不得對外出租、出借固定資產,事業單位不得對外投資。二是各單位房屋租金收入、對外投資收益等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應按有關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未上繳的租金收入及時按規定上繳國庫。
2.按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處置資產。各單位對資產處置事項,應按照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相關辦法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嚴格履行報批手續,經批準處置后,依據財政部門批復文件等相關資料及時進行賬務處理。
1.明確國有資產產權歸屬。各單位應進一步強化產權管理意識,根據資產清查情況,對未確權的土地、房屋等資產進行全面梳理,認真查找相關資料,對證據資料齊全的,盡快辦理房地產權證;對因資產調撥、劃轉、置換等取得的土地和房屋,應按規定及時辦理產權變更手續;對已完工、并已辦理竣工決算的在建房屋,應及時轉資并辦理確權手續。
2.理順產權單位與入賬單位的關系。各單位應對產權單位和入賬(財務賬和資產賬)單位不一致的土地、房屋、車輛等資產進行全面梳理,為確保賬賬、賬實相符,原則上應由產權持有單位登記入賬,各單位應根據本單位情況做好賬務調整及銜接工作。對未確權的土地、房屋等資產,原則上由使用單位登記入賬。
事業單位相對企業而言,對內部控制重視程度較低。雖然很多事業單位建立了一系列的內部控制制度,但由于歷史原因和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內部控制工作只停留在“紙上文章”和應付檢查層面,未對執行和監管起到指導作用。甚至有些事業單位認為內控成本過高,造成單位辦事手續繁瑣,不利于運行效率提高,因而對內控的執行缺乏積極性。
從整體來看,事業單位內控人員的素質偏低,尤其在一些基層單位,內控知識缺乏,或缺少相應的內控經驗,內控人員難以勝任工作,不能有效的實現內部控制所預測的效果,導致內控執行時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內控失效。
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所規范的范圍過于狹窄,導致制度成為擺設或者殘缺的現象。此外,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機構不具備獨立性,我國事業單位所設立的內部控制機構和其他部門之間的關系是平行的。從目前來看,出于對經濟活動的監督、控制的需要,事業單位一般將這項工作交由會計部門或者紀檢監察、審計部門負責。由于內部控制工作人員要受到單位的限制,因此也不具備獨立性。
事業單位一些重要事項范圍和職責權限沒有明確界定,決策方式和程序以及議事規則不規范不清晰,沒有建立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特別是在一些人員較少或較基層的事業單位,“家長制”作風嚴重,領導“一言堂”、“一支筆”審簽。
目前,大多數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只起到“核算”和“付款”的作用,對本單位業務上重要事項的決策、實施過程參與較少,對相關業務的來龍去脈了解不多,導致單位財務和業務。辦-理脫節,從而無法對業務部門實施必要的財務管理和有效的內部監督;會計核算不及時,無法及時反映資產變化,應入未入、該銷未銷,導致賬物脫節、存量不清。例如,有的個別單位建造的樓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掛在“在建工程”和往來賬戶中。
由于事業單位對預算外資金認識上存在偏差,缺乏一套完整、規范、統一的資金的管理制度,只實行簡單的收支兩條線方式,在資金管理方面形成不了齊抓共管的合力,管理效果不明顯。
目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并未引起重視,很多單位依據規定建立了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實施了內部控制,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就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在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對控制失效現象嚴重的情況也未建立責任追究制。
分析目前的狀況,無法量化投入產出比,是制約信息化發展的最重要因素。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內控信息技術研發方面,從理論、方法、技術到產品都處于落后的狀態。但有別于發達國家的是,我國的內控信息化建設有著更為強勁的需求。
完善內控建設,打造科學有效的內控管理平臺。
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首先要強化單位領導的內部控制意識,讓單位的領導真是認識到內控在事業單位中的作用。單位領導對內控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控制環境的好壞。同時,還要將這一意識貫徹落實到全體員工的工作中,并與單位實際情況相結合,定期對職工進行培訓。全體職工在管理層的引導下,應認真執行內部控制工作,同時對內控工作進行監督、反饋,以調動單位各個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承擔內部控制責任的意識。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眾多規章制度息息相關。事業單位在健全內控制度的同時,還應完善與之相關的其他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實現。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還應強化內控制度的其權威性和獨立性,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及運行的有效程度定期作出評價,在發現問題時,應及時糾正。
事業單位的決策權應該受到相關機構的監督,比如,事業單位應對重大事項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并對其進行風險分析,在經過必要的研究論證程序后,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最終決策應通過黨組會、辦公會或部門與科室聯席會討論決定。事業單位采用集體決策制,可以有效的規避錯誤和風險。
事業單位應把業務過程和財務管控有機地結合起來,讓財務控制滲透到業務活動的每個環節,只有這樣,才可能避免業務過程中的舞弊。
事業單位還應加強固定資產的盤點,組織專門人員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對盤盈、盤虧、報廢、損毀固定資產要查明原因,視不同情況分別進行處理。事業單位應依據清查中出現的問題,不斷修改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內控制度。小型事業單位要設立專門的崗位,配備專、兼職的人員管理財產,大型事業單位要設立專用設備管理部門,并配備相應的管理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負責專用設備的驗收和日常的設備維護以及報廢設備的技術鑒定。
事業單位在將預算外資金繳入財政賬戶的同時,也關心相關財政部門讓它支多少、怎么支的問題,這就決定了預算外資金的收入機制要與支出機制的建立相聯系。事業單位在收入方面,要合理合法;在支出方面,應體現以收定支,核定支出基數,并借鑒預算內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建立一整套的開支標準、考核依據及管理制度。健全監督機制,確保??顚S?,對不合理的支出能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堵塞漏洞,防止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發生。
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應由事業單位全體管理者和工作人員共同利用系統化的方法來進行。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過程中,首先,應設立全面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全面滲透到評價單位內部控制的全過程,涉及所有業務和全體人員;同時,評價指標要以事實為基礎,指標結構科學、清晰、合理,評價指標要具有獨立性,保證評價各個環節獨立。對內部控制制度自我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結合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特點制定改進措施。
事業單位不能與現代化相脫節,要緊跟時代變化,大力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提高內部控制的水平。結合現代化技術,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補充,實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朝著現代化、科學化的可持續方向發展。
事業單位在設立健全的內控機構后,配備的人員不僅要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同時還應具備良好職業道德。事業單位應成立一支應變能力強且專業技能扎實的人才隊伍,并對此進行定期的業務培訓或者專業進修,加強他們對風險的分析、應對能力,以及面對全新業務時的分析和應用能力,提高內部控制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道德意識,成為“又紅又?!钡暮细袢瞬?。
目前許多企業內部控制比較薄弱.內控功效表現紊亂、機制失衡,從而引發的經濟犯罪和經營失誤屢見不鮮。經過歸納總結,企業內部控制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對內控的認識還停留在內部牽制階段,或簡單理解為內控僅是指內部會計控制。理解不到位,執行制度也成為做表面文章,形成一支筆或一言堂。
2、制度不健全。目前相當一部分企業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不夠重視,內部控制制度殘缺不全或有關內容不夠合理;缺乏相應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3、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內控組織形同虛設。
我國許多企業雖然設立了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審計委員會等,但在實際工作中,董事會的監控作用得不到應有的體現,缺少必要的常設機構。公司總經理往往兼任董事長或董事會董事,審監會往往與審計監察部屬一套人馬。由于組織結構的不健全,因而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
4、企業文化建設不夠重視。
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管理者對企業文化認識不足,沒有意識到企業可以通過應用企業文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喚醒員工的主題意識,只有領導足夠重視,身體力行,內控才真正能成為全員參與、全員控制的行為。
(二)風險意識不強。
環境控制和風險控制,是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關鍵。由于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間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的經營管理會面臨各方面的經營風險,如籌資風險、投資風險、擔保風險、信用風險等,然而,從我國企業的現狀來看,部分企業對所面臨的風險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更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三)內部監督缺乏。
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要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切實執行且執行的效果良好。整個內部控制的過程必須實施必要的監督,并通過監督活動在必要時加以修正。目前我國由于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的問題,內部控制的監督很薄弱,內部審計機構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致使會計信息嚴重失真。
(四)信息不通暢。
企業的信息被管理者控制,而企業員工對此一無所知。員工僅局限于自身所在部門,使一些業務出現互相推卸責任,互相指責,最后不了了之。
(五)考核企業干部政績、業績機制不完善。
長期以來,對企業干部政績、業績考核以目標利潤完成情況為主要依據,缺乏對其他相關指標的綜合考察。有些企業領導為在任期內出“成績”.便指使財會人員弄虛作假;還有些業務主管部門.為了加快本系統的經濟發展.在沒有進行科學論證的情況下.下迭一些脫離實際的經濟增長考核指標,而部分企業領導者為討好主管部門.通過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等手段來“實現”上級主管部門下迭的有關指標。
(六)、費用支出失控。
如某些企業為了搞活經濟.允許部門經理開支一定比例的業務費用,但對這部分費用的適用范圍無明確規定,更無約束監督機制。導致部門經理大手大腳,揮霍浪費,使本來微利的企業出現虧損。本來虧損的企業雪上加霜??v觀目前企業內控出現的種種問題和成因。使我們深刻認識到,企業的長期健康有序生長離不開企業內部控制的制訂與實施,內部控制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保個方面,只要存在企業經濟活動和經營管理.就需要有相應的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企業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建立并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關鍵所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當前的重要任務,也成為我國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同時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一是有助管理層改善經營方式實現經營目標,二是保護企業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或損害,三是保證業務經營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四是保證企業財務活動的合法性。由此可見,內部控制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企業提高競爭力的客觀需要,然而,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內部控制卻不盡人意,為此,本文分析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拋磚引玉,引起讀者共鳴,為強化企業內部控制添磚添瓦。
目前,我國的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具體地說,有如下幾個方面:
1.內部控制制度墨守成規。
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中普遍存在著墨守成規形式主義傾向,一是千篇一律,表現在內部控制的文本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相互拷貝,一套文本可以供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使用,內部控制文本完全沒有按照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制訂。二是一成不變,不少企業的內部控制文本一旦形成后,很少修改,事實上,企業的外部環境在不斷變化,企業的內部條件也在不斷更新,固定模式的內部控制文本將使它失去了活力,也使內部控制達不到應有的目的。
2.授權、執行、記錄、檢查之間存在兼容現象。
內部控制的一個基本要求是相互制約,要做到這點要求經濟業務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和記錄人員之間要相互分離,但現在的情況是大多數企業沒有很好地做到分離制約,使內部控制虛置,造成企業競爭力下降,經濟效益下滑。
3.內部控制執行乏力。
有些企業雖然有一套內部控制的措施、方法和程序,但在具體執行落實過程中卻大打折扣,有的企業沒有執行機構、有的企業沒有執行人員、有的企業沒有制定內部控制標準、有的企業沒有進行內部審計或沒有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有的企業在執行過程中“暗箱操作”、有的企業在執行中受到管理者的不正當干擾,如此等等使內部控制走過場。
4.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建設相對滯后。
任何一項控制活動都存在于一定的環境中,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和執行。目前,不少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不盡如人意,例如:有的企業管理觀念陳舊,把人看為企業的附屬物,對人的管理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的管、卡、壓,限制了人積極性的發揮,影響到員工的控制意識和實施、執行的自覺性;有的企業基礎工作薄弱,定額資料不全,使內部控制的執行帶來困難,有的企業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片面地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內部牽制,內部控制就是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就是內部監督,事實上,內部控制不等同于內部牽制或內部監督,內部控制要把企業當時取得的業績同企業預計的目標相比較,分析產生差距的原因,找出改進的措施,為企業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的保證。
三、對策。
要使內部控制達到它的目的,要克服我國企業目前存在的內部控制的種種不足,關鍵在于企業的內部控制必須有所創新、不斷完善,為此,應進行如下幾項工作:
內部控制制度不是手冊、文件的簡單組合,而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內部控制本身是一種動態行為,它必然受到企業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要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就必須不斷地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創新,使之不斷完善,真正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此可以從下述方面入手:(1)內部控制制度應適應企業內部因素的變化而不斷更新。隨著企業內部條件的變化,內部控制制度在實施過程中會暴露出一些突出問題,如體系的不夠健全、內容不夠完備、可操作性不強、滯后明顯等,對此,應當對原有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修正。修正進要充分考慮企業當前發展的實際,比如:企業的規模、性質、生產工藝過程、管理模式等,建立一套新的內部控制制度。(2)內部控制制度應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經濟環境的變化、國家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要求企業必須從內部控制制度上進行創新,以防止由于環境變化而影響內部控制的實施,通過定期和不定期調整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有利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在進行內部控制制度調整過程中,一方面要刪去不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條款;另一方面要根據環境的變化增加新的內容。
2.強化企業的內部牽制。
為發揮內部控制應有的作用,應當加強內部控制的執行和落實,為此,除了企業應設置內部控制執行機構、配備足夠的執行人員,提高管理者素質,以克服“暗箱操作”和不正當干擾外,還要著重進行如下工作:(1)制訂和完善內部控制標準,正確記錄經濟業務執行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把工作實績與標準目標進行比較,借以發現差異并分析造成差異的原因以及各種因素對差異的影響程度,提出糾正措施予以補救,從而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2)要特別關注重要的控制程序的執行。如:核對會計記錄數字的準確性、保存調節表、日常編報資料和試算表、核對預算及執行結果等。(3)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切實加強考核、監督機制,保護企業的資產安全。此外,還要將內審人員從會計、財務人員中分離出來,直接對董事會負責,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內審人員的作用,監督企業朝著合理、合法的良性軌道發展。
4.建立良好的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
要切實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應當特別注意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建設:(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人是觀念創新的根本的靈魂,企業制定經營目標、設置核對機制,都必須依靠人的創造性工作,強調以人為本,要求企業內部控制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依靠人的創造性工作,強調以人為本,要求企業內部控制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道德水準和法規意識,充分發揮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內部控制的最佳效果。(2)加強企業的基礎工作。只有完善和健全的基礎工作,才能提供歷年來完整、準確的各項定額資料,以制定好的、合理的內部控制標準,滿足內部控制的需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電子商務的出現,企業的定額資料不僅項目越來越多,而且還出現了實時業務,因此,企業應及時采用信息技術,利用網絡技術來改進和強化企業的基礎工作。(3)提高管理者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內部控制成敗的關鍵是管理者的內部控制意識和行為。一個管理者如果對內部控制的意義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就能自覺地維護內部控制的分離和制約,自覺地支持內部控制的實施和執行,自覺地強化溝通和管理交流,減少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隔閡,形成強大的企業合力,促進企業內部控制的健康發展。
(一)統籌推進落實。由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機關政務保障中心四部門聯合牽頭負責,組織資產持有(管理)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和接收企業共同進行相關資產的產權劃轉、經營管理權移交;實施過程中,對各責任單位的工作加強調度督導,并及時研究解決資產劃轉移交中的有關問題。市自然資源規劃局負責協調指導有關劃轉土地邊界的界定,并對分布在縣(區)資產有關土地的整合利用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稅務局等市直有關部門結合各自職能全力配合做好相關工作,確保劃轉移交工作順利實施。
(二)明確責任主體。各資產持有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和接收企業是資源整合利用的責任主體,其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要認真做好資產劃轉移交工作。
(三)工作完成時限。產權清晰的資產,劃轉移交工作要在20xx年年底前完成;產權不清晰的資產,先移交經營管理權,由現資產持有(管理)單位依法確權后,限期完成產權劃轉。對外出租資產經營管理權的移交,按本實施方案第六部分第二款規定的時間如期完成。
(四)完備相關手續。資產持有單位要對劃出資產的產權資料、價值憑證認真核對,做好資產劃轉移交準備。對外出租資產經營管理權的移交,要規范辦理移交手續。租金分期支付、租賃合同執行期間移交經營管理權的,由資產劃出方、劃入方、承租人三方簽訂資產租賃變更合同。資產劃轉移交企業后,接收企業要切實加強資產的經營管理,做好資產的進一步優化整合,更好發揮資產作用。
(五)有關工作要求。凡列入整合利用范圍的資產,在完成劃轉移交前,任何單位不得擅自改變資產現狀,不得簽訂新的對外租賃、出借協議(合同)或改為它用,不得擅自拆除或改造。確需維護修繕的,報經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同意后方可實施?,F對外出租的資產,產權持有單位要如實向資產接收企業提供租賃有關情況。
本實施方案由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負責解釋。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73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