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的撰寫需要注意語言簡潔明了、層次分明,避免使用專業術語過多,以保證讀者的理解。接下來是一份精選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為您提供一些思路和靈感。
調查。
對象:在校大學生。
調查項目:1、明確大學生的基本生活費狀況。
2、明確大學生用于滿足衣食住行的消費狀況。
3、明確大學生用于學習方面的消費狀況。
4、明確大學生用于娛樂方面的消費狀況。
調查范圍:在校大學生。
問卷以及調查情況。
本次問卷發放37份,有效問卷37份。問卷內容包括消費結構和消費理念兩大部分,問題大致包括:月消費額及伙食費用、通訊及網絡費用、戀愛支出、文娛方面、儲蓄方面、購物態度和理念以及消費的自我滿意度。
消費觀念作為人們高度關注的話題不僅僅是因為它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同時也反映了某一特定時期人們對物質的追求理念,對商品價值觀念的大體取向。身為在校大學生的我們,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包括經濟來源,消費方式與整個社會相比都會有很大的差距,著眼于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是我們小組成員的一致初衷,因為它不僅會使同學們學會如何理財,還會反映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狀況以及生活追求,作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我們,不僅僅是局限于書本知識,課外活動,更應該關注消費,優化消費,從而戒奢從儉。只有具有良好的理財方式,才能使我們的消費事半功倍,只有養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才能使我們從真正意義上品味到物廉價美,只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才能使我們在有限的條件下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齊頭并進。關注當代大學生消費觀念,從我們身邊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
一.調查目地。
了解并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和消念費觀,進而把握大學生的生活水平,了解并發現問題,再視具體情況來解決問題,抑制惡性消費,提倡良好的消費習慣。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消費水平能體現社會在一段時間的發展,因而如何樹立大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念,如何正確指引大學生的消費方向使我們尤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研究方法。
訪談調查法。
三.調查對象。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全日制在校??粕?。
問卷調查法——抽取我校大一、大二、大三共30人進行調查,其中女生12人,男生18人。訪談法——通過對我校大二兩位學生的訪談,一男,一女。
四.調查時間。
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一、消費概念。
1.理性消費。
大學生購買物品時,對于物品的性價比,潮流始終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調查結果顯示,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今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調查顯示,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與質量。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或者說幾乎就是不能掙錢,所以中國的大學生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1000元左右,條件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xx元,其中主要是用來支付生活費用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由于每個大學生的消費的錢有限的,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十分謹慎,大學生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包括衣服,鞋子,書包等等。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增多,城市生活氛圍、戀愛等多因素的影響,大學生不會去購買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當今大學生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檔次,即使不一定買名牌。
2品牌與時尚。
當今的大學生,20歲到23歲的青年是大學校園的主體,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恐落后潮流,這是當今中國大學生的共同特點。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消費就是電腦在大學校園的普及。這使得大學生們的消費中增加了電腦的消費。這次調查中發現學生電腦擁有率已高達90%。此外,數碼相機,上網卡,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追求,還有就是發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追新之風十分嚴重。這次我們的調查證實了這一點,就比例來看,“是否流行”也成為大學生考慮的一大因素。在我們調查面談調查中,我們問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你會追求名牌嗎?100%的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前提是在經濟允許的條件下,我們都會追求名牌的,這也正反映了大學生的一個很突出的消費心理。
1.月生活費。
2..生活資金來源。
調查發現,絕大數大學生經濟來源是依靠家庭,少數大學生靠勤工儉學、獲取獎學金等方式為家庭分擔自己的生活開支,極少數大學生經濟來源完全自理。
3.消費去向。
被調查者中,吃喝、娛樂和消費品(服裝、化妝品、飾品)三項,是大學生的主要消費項目。其中,吃喝占比例為47.65%。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費外,有29.25%的大學生把錢花在了娛樂上,而這一現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學生中尤為明顯。另外,27.9%的大學生(女大學生占多數,尤其是高年級的女大學生)把錢用在服裝、化妝品、飾品等消費品上。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痹谡{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梢?,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于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22.7%的同學在500-800元“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42.75%的同學在800-100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1000-150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4%.的同學在1500元以上“比較自由”;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杭州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二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6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2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6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8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么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10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上述消費行為問題形成產生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多方面的,有主觀的、客觀的,有社會的、家庭的等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不良消費觀念、消費現象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校園不良消費現象的出現受社會上不良消費風氣的熏染。消費不僅是一種經濟行為,更折射出消費者一定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準。市場經濟帶來的負面效應誘使許多人“一切向錢看”,貪圖物質享受,鄙棄高格調的精神追求,消費觀念多元化,消費層次高檔化,追求超額消費和超前消費,卻不顧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所有這些不能不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起了負面作用。
2.社會化過程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大學生社會化包括社會教化和主體內化兩個基本方面。內化是指大學生經過一定階段的社會學習和接受社會教化,將社會目標、社會價值、社會行為規范和行為方式等轉化為自己穩定的價值和行為反應能力。由于大學生缺乏較高的學習能力和很強的適應能力,并且合作能力較差,主觀與客觀需要的不協調性等,造成內化能力較低。由于大學生未能深刻認識到自身在消費社會化過程中的實質,在追求文化和精神消費上養成了不良的消費習慣。
八、引導大學生養成科學的消費行為的對策與建議。
面對在大學生消費行為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行為:
1.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茖W的消費不但表現為敢花錢,而且表現為會花錢。大學生們不缺少消費的沖動,但往往缺少消費的理性,因而常常發生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腳、鋪張浪費的不良現象,顯示出理財方面知識和能力的不足?;谶@樣的現實,對大學生進行理財教育勢在必行。
2.形成健康的社會消費大環境。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心理和行為是受到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除了受到個人思想、道德、心理、愛好及消費常識的支配和制約,還會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社會因素的影響往往使他們的行為帶有不穩定性和盲目性,因此,對大學生的消費給予正確的引導,除了對大學生進行消費道德教育,還要形成一種健康的社會消費大環境。
3.充分發揮家庭的積極作用。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管理雙管齊下,矯治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才可取得最佳效果。為此,必須充分發揮家庭的積極作用。對于沒有獨立生活經驗的學生,家長就要采取適當的方法來約束一下,否則對孩子的成長和未來極其不利。此外,學校應加強同學生家庭之間的聯系,學校每學期應將各種正常收費通知家長。
九、結語。
大學生的消費問題,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會影響到大學生的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關系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如果不及時大學生消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勢必影響學生的整體素質。因此,只有在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才會趨于合理和理性??傮w上看,大部分大學生的消費還是合理的。今后,大學生在消費上仍需培養理性、文明、責任的消費觀念,催生健康、品質的消費模式,在整個校園,乃至全社會營造一種積極向上、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消費文化,促進人和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本校學生。
通過隨機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齡限制之后,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痹谡{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梢?,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于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400—5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550—90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4.6%的同學在900—14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14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著感覺走”——無憂無慮??梢?,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島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么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由于大學生年紀較輕,群體較特別,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的消費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他們在經濟上尚未獨立,消費受到較大地制約。超前的消費觀念和滯后的消費實力極大的影響了大學生的消費。因此,關注大學生的消費狀況,研究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培養他們正確的消費觀并引導其最終走向健康消費成為了各大高校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次調查以xx大學為例,通過校園網及校園隨機發放問卷的形式對在校大學生月消費狀況進行調查。
2、調查方法:本次調查采用以問卷調查為主,個人訪談為輔的形式。問卷調查采用分層抽樣的方式,按照人數隨機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共收回問卷93份,其中有效問卷90份?;厥章?3%,有效率90%。對6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訪談。
1、月消費支出數額基本合理,但月消費總額差距較大。
9.45%,1000元以上的占26.22%。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月消費支出總額為700元~1000元之間,處于較合理的范圍內。
但是,消費支出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據調查,最高月消費總額約為最低月消費總額的4倍。由此可見差距之大。同時地區之間的差異對月消費支出有一定的影響。來自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學生的月消費支出要比來自河南、內蒙古等二線城市的學生的月消費支出高。
2、消費結構基本合理,但存在不合理因素。
4.2%,外出就餐和請同學吃飯支出占5.3%,網絡支出占4%,讀書支出占2%,其他支出占1.8%。由此看來,飲食支出占主要部分,而其他支出如服飾、聚會、娛樂、通訊、外出就餐等支出占次要部分,這種消費結構基本上處于合理水平。
但是,其中存在者不合理因素。除了飲食支出,娛樂支出和外出就餐支出較大,網絡支出和通訊支出次之,而讀書支出較少。這表明我們大學生的娛樂網絡等活動較多,而對于讀書的支出則大部分集中在課外輔導班上,自己主動去買書、讀書的支出少之又少。這一方面說明我們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交方面的需要,更加注重社交活動;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大學生越來越不重視學習和讀書,而把過多的時間放在上網和娛樂上。同時過多通過課外補習班來促使自己學習知識,使得大學生自學能力逐漸下降。
3、游玩、戀愛支出呈增長趨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世博會的召開,以及大連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旅游景點的增多,使得大學生在旅游這方面的消費有了需求。據調查,大學生一般每半年會出游一次,大部分為集體出游或者與兩三個好朋友通行。大學生對新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追求新潮和刺激。另外,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48%正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于談戀愛的費用為300元~500元,占他們月消費總額的一半多。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消費。
4、性別間呈現消費差距。
調查結果顯示,女生支出普遍多于男生支出。在建立和發展自己的人際關系,進行娛樂和網絡活動上,男生的開支要比女生多;而在外表裝飾和形象包裝上,女生要略勝一籌。而且女生的盲目消費要多于男生。對于處于戀愛中的情侶來說,男生用于戀愛消費的支出要大于女生。
5、經濟來源以家庭供給為主。
據調查,大部分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為家庭提供。只有3%的學生通過助學貸款來獲得資金,且這些大學生都為貧困生。而貧困生對于兼職的渴望程度要高于一般的學生,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由此可見,貧困生比普通學生更有從社會中鍛煉自己并早日融入社會的意識。這也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對于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意識還很薄弱。
6、超前的消費形式悄然成風。
調查顯示,將近35%的大學生喜歡用信用卡進行消費。由此可見,一些超前的消費形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正逐漸成為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形式,而一些校園卡、銀行卡和信用卡等將會成為大學生錢包里的必需品。使用信用卡的超前消費形式正逐漸悄然成風。
7、其它。
旅游在大學生消費娛樂項目占有一定比例,但因費用較高,平均每人一年一次左右,其實如果有充足的時間以及合適的價位同學們還是很愿意去旅游的。同時去快餐店的次數也是平均每人一月1~2次。
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游、通訊、網絡等方面的消費支出較多,顯然大學生圈子已經成了一個社會中“小社會”,更多的大學生更加注重社交和建立人際關系。信用卡等消費方式也較早地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也深受大學生的喜歡??梢?,大學生在經濟上大部分雖然沒有跟上社會,但是其消費意識已經和社會發展同步。
大學生除了飲食支出外,還有諸如服飾、通訊、娛樂、網絡等支出,而且一些大學生通過淘寶網等方式來買各種東西,如mp3、數碼相機等,可見,大學生的消費種類以及消費方式正在向多樣化方向發展。
雖然大學生月消費總額和消費結構基本合理,但是差距還很大,結構仍存在不合理因素。由于大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觀,而且其自主消費經驗較少,自控能力不強,容易造成不理性消費。
4、戀愛費、游玩費支出過高。
這是大學生消費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許多大學生為了穩固愛情而付出大量的“戀愛費”,并導致每月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的情況時常存在。另外,許多大學生喜歡旅游,并花費大量“游玩費”,認為這是在不斷增長知識,大量投入是值得的。這些不合理的消費會導致一種不正確的價值觀,容易讓大學生認為愛情和知識是用錢堆起來的,并且導致大學生不重視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本末倒置。因此過高的“戀愛費”和“游玩費”應該受到制止。
5、讀書支出較少。
這反映了當今大學生不愛讀書的狀況。大學是大學生融入社會的最后一站,因此更多的大學生把社交和人際關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忽視了學習的重要性。調查中,一些大學生經常因為社團、娛樂、網絡等活動而逃課、不學習,從而導致大量掛科。經常忙于活動而忘記作業和上課,導致大學生思維上沒有得到鍛煉,不會思考。這種情形令人擔憂。
6、健康合理的消費觀念仍十分薄弱,計劃、理財和儲蓄意識應增強。
(1)價格與質量:注入現代內涵。
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里面,質量的影響作用是明顯的。大學生對所購商品的質量與價格的重視,使他們的消費方式注入了現代消費的內涵,即注重理性與科學。
(2)品牌與廣告:突破現代框架。
品牌與廣告體現的主要不再是客體的物質性,而是通過一個商品符號來體現象征性和理想性。此外,商品的包裝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多數同學肯定了其重要性。但大學生消費經驗不足、消費心理不成熟,盲從輕信極易上當受騙。
1、學校應引導大學生合理規劃自身的消費,培養其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費觀。
學??梢栽鲈O大學生理財與消費規劃課程,向大學生講授一些理財知識,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和消費觀。也可以采用召開以“樹立健康合理的消費觀”為主題的班會或講座的形式,向大學生們傳授如何規劃自己的消費,并增強大學生獨立消費、合理規劃消費和理財的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2、合理消費,克服攀比心理,不盲目追求高消費。
大學生的經濟來源大部分為家庭提供,因此在消費中要依據自己的消費限額來消費。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消費標準,不能因為攀比而一味追求高標準、高消費。大學生們應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觀,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加強對大學生的指導,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隨著全球化的進行,未來的競爭環境會更加激烈,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我們應不斷學習知識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學校也應積極營造一種利于學習的氛圍,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培養正確的戀愛觀和就業觀。
大學生應正確看待戀愛和金錢的關系,正確處理好消費和戀愛的關系。同時也應加強對就業嚴峻形勢的認識,培養大學生鍛煉自己的意識,認識到掙錢的不容易,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學校也可開設關于戀愛和就業相關的課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就業觀,從而引導大學生正確地消費。
方法:一是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復修改后形成,問卷題型主要采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二是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110人,問卷做到了隨機發放;三是一對一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信息,進一步了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的方式隨機選擇了愿意接受訪問的65人.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他們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調查發現,有98.3%的學生主要經濟來源是父母,而且大部分人月消費在600元左右。像滿足以前意義上的“溫飽”消費只占總消費的三成,戀愛、人際交往、個人時尚用品等費用反而占了日常消費的大頭?,F在mp手機、筆記本電腦也已成為當代大學生三件不可或缺的高科技產品。目前,手機在同學中的占有率超過90%,其中七成的同學使用高檔手機。56.7%的同學擁有電腦。但在擁有電腦的同學中,68%的同學將電腦用于玩游戲、上網聊天等娛樂活動,只有少數同學是用電腦學習。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從1998到xx年,短短7年,中國大學生僅總數就從108萬激增到xx多萬。大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愈加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出現。同時大學生在同齡人中是文化知識水平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相對較好的群體,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們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輕人消費觀的新變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齡人的消費觀。重視大學生消費的新變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不僅有益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將會對社會消費的正確引導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細致地了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已成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則成為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學生的重點。
當代大學生不僅消費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外,當代大學生會選擇將越來越多的支出用于網絡通信、交際、戀愛等諸多方面。針對在校大學生消費較高的現象,太原師范學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對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個學生做了一項“在校大學生月生活費多少”的調查,調查發現,月費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費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費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在他們班的學生當中,超過35%的學生擁有電腦、約6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因此網絡與通信費用支出較以往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占據了更大的份額。
對象:筆者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等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共320人,平均年齡20.8歲,平均年級為2.1年級。
實踐引言:經濟騰飛的中國,人們無時無刻都在體驗消費,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的職業以及今后人生走向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心理,引導大學生消費趨向成為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調查表示,在中國,一向都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孩子考上大學了,就要錢給錢,要物買物,這不僅導致部分家庭財政透支,還容易使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貪圖享樂的壞習慣。他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消費中的趨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于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由于自身的群體化特征,往往采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消費行為,多數同學在消費過程中“從眾”性較強,這也就是大學生消費時的“趨同心理”。趨同心理表現為消費者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哪怕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會隨大流購買,以保證自己與群體的一致性。而趨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發展成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對物質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許多大學生就是這樣以擁有各類名牌(而不是用優異的學業或特殊的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
張志祥則認為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呈多樣化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第一是早熟消費:消費水平和質量超過了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費,消費內容過多過快,向高檔型消費傾斜;第三是豪華型消費,追求不切實際的奢侈、氣派;第四是炫耀消費,把高消費當做現實社會優越感和虛榮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懸空消費,追求一種脫離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個人消費承受能力的消費;第六是情緒化消費,把對消費品的占有、享樂作為彌補精神空虛的手段。
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要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學生們對自身的消費現狀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學生活中就要注重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要強調“合理和適度”消費,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的消費。注意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抵制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調查數據顯示,33人選擇父母給予。這表明,大學生月生活費來源于父母給予,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學生有較強的經濟自立的思想意識,但在具體消費來源上卻出現了極大的傾向性——父母,要實現大學生經濟上的獨立,除了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樹立經濟自立的意識,關鍵在于還要社會上的給予更多的機會與支持。而且,學校也應該提供更多的幫助,使大學生在思想和經歷上共同成長。
3、月生活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生活費狀況是剛好用完。由此可知,學生消費基本趨向理性化,但是也有部分同學任然出現不夠花的情況,說明個別同學的消費還存在不合理消費現象。
4、月生活費不夠用采取的措施。
統計結果表明,當學生生活費不夠的情況下主要采取向同學借的方式,其次是向父母要跟自己做兼職。
5、生活費主要的用途。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主要消費用于飲食和通訊方面,但在娛樂、服裝方面也占了較大的比例,而用于學習方面的卻很低,這值得我們深思。
6、月伙食費狀況。
7、月購衣的花費。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每月用于服裝方面的支出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下,也有部分同學在服裝方面的支出過高在三百元以上,這需要適當的調整。
8、每月學習的花費。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平均每月用于學習方面的支出過低,大多都集中在30元以下。由此可見,學生應適當增加在學習方面的支出。
9、日常生活用品消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用于日常生活用品消費多集中在10元—60元之間,這在每月消費支出中是較為正常的。
10、每月上網的花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大多數大學生的上網費用在50元以下,由此可以看出這部分同學上網時間較為合理,而有少部分同學的上網費用在200元以上,這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
11、每月話費狀況。
統計結果表明,64.4%的同學每月話費支出在30—60元之間,對于依靠手機與家人、朋友等進行聯系的大學生來說算合理。
12、每月交際花費狀況(包括戀愛消費)。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用于交際的花費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內,也有部分同學每月交際活動較多支出在兩百元以上。
13、生活費有盈余的用途。
統計結果表明,大多數大學生財商也比較高,會把節余的錢存入銀行,以備不時之需。
消費兩極分化。
在關于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5.4%的同學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59.5%的同學月消費在500--1000元之間,有29.8%的同學月消費在1000--1500元之間,有5.4%的同學有1500元以上高消費??梢?,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梢?,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F在高校校園里,不乏這樣的“新新人類”,他們身上穿著阿迪達斯,腳蹬耐克運動鞋,胸前掛著新款手機,出入高級的娛樂場所,高消費學生,他們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來源于家庭供給、親友資助。在調查中發現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來源于家庭供給,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學和依靠助學金。由于生源來自不同地區,加之大學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盡相同,大多數學生勉強維持學業,只有月消費在1000元以上者才比較自由、瀟灑,才可以衣、食、游無憂。一般來講,農村學生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這兩個集合的交集較大,從某種意義上講,城市及城鎮生源與農村生源在消費上的差異,更多地體現為經濟狀況良好的生源與經濟狀況困難的生源的消費差異。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一差距會逐漸縮小,問題會逐步得到改善。
儲蓄觀念淡薄。
在調查中發現,同學之間的攀比遠不止是學習,還表現在生活(吃穿住用)、娛樂、人際交往等方面。他們為了爭得所謂的面子與其他同學比高低,就會不顧實際需要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超前購物消費,這是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為中一種很普遍的不良現象。他們為了爭得所謂的面子與其他同學比高低,就會不顧實際需要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超前購物消費,這是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為中一種很普遍的不良現象。同時還指出有時為了擁有一款時尚手機,不少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滿足自己的欲望,這使得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的“隨大流”。這種從眾行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人情交際消費愈演愈烈。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通訊手段的便捷,大學生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多,同學、朋友之間的來往越來越密切。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通訊手段的便捷,大學生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多,同學、朋友之間的來往越來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大學生人情消費有蔓延之勢。同學過生日、入黨提干、比賽獲獎、評上獎學金等都要請客,否則便視為不夠人情。請客者檔次越高,被請者的隨禮也就越高。在調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學生有“人性消費”,每月的人情消費超過了100元。人情“包袱”給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建議和意見。
總的來講,追求實用、理性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但其中不乏非理性消費的存在。但是大學生消費的問題仍舊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如果對這些非理性消費行為不能及時引導扭轉,不僅會影響大學生的學業、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還影響家庭的經濟支配,增加父母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甚至影響社會的未來及持續發展。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和消費觀念要得到改善需要時間,不僅要學生自身,社會、學校、家庭的相互配合,才能慢慢的看到成效。
對于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F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數學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礎,需要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大學時代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期。在大學時代養成很好的理財習慣,平時適度地緊縮財政支出,為自己建立一個富有彈性的消費習慣,往往可以受益終生。要避免學生因花錢無度陷入“金融危機”。
2、克服攀比情緒、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首先,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于別人,并不可恥。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個體差異大,由于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赏ㄟ^心理咨詢、課外溝通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學生膨脹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費。
3、加強“新消費理念”的引導和教育、在大學校園形成良好“新消費”氛圍。面對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及消費教育的誤區,作為學校,應該主動地加入到倡導、宣傳、教育“新消費運動”的隊伍中來,重視對學生進行“新消費理念”的培養及教育,加強對大學生“新消費理念”的指導力度。將“新消費教育”作為一項科普知識納入學?;A教育、素質教育中,列入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建立完整的消費教育網絡和教育體系,通過開展“新消費運動”講座、“新消費運動”知識競賽、建立“新消費”社團、“新消費”社會實踐等方式,向大學生倡導“健康、節約、環保、責任”的新型消費理念,倡導合理、適度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模式。讓當代的天之驕子們接受一場“新消費運動”的洗禮,以扭轉大學生消費中錯誤的價值觀和消費方式,使他們作為消費者,在消費行為中能夠具有目的性、計劃性和責任感,學會科學消費、理性消費。
5、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在調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
大學生作為飲料消費的主要群體,他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行為一直受到關注。目前的飲料消費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品牌不斷涌現,飲料消費市場成為典型的買方市場,人們的選擇范圍越來越大。大學生要做如何的選擇呢?在消費日益冷靜的今天,廠家又將如何面對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日前對大學生的飲料市場進行了調查研究。
某某某。
某某某。
:在校學生。
:通過調查了解大學生最喜歡喝的飲料類型、了解大學生在飲料上的消費情況以及了解大學生的飲料購買習慣。
:1、方案調研;2、網絡搜尋查閱有關資料;3、問卷調查;4系統分析法。
碳酸飲料、茶飲料和水飲料構成了飲料消費的主要部分。其中碳酸飲料的消費人群達到60%的比例。這類飲料的特點是以解渴為主,在功能上比較基礎,在價位上也相對較低。這也說明消費者對飲料消費的主流,仍然僅僅要求它最基本的功能,并對價位較敏感。
果汁飲料的消費人群占25%。這其中既包括純果汁也包括一般的果汁飲料。從消費比例上看,與去年的數據相對平穩并稍有上升。從功能上,果汁飲料與水飲料及碳酸飲料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也注定了果汁飲料無法全面代替這些傳統飲料。但從消費比例的發展來看,果汁飲料依然有一定的上升空間,但上升的幅度被認為并不樂觀。另外茶飲料以及礦泉水等并不是大學生最受歡迎的飲料。
在消費量方面,可口可樂依然是龍頭老大,以23%的消費面匹馬領先。緊隨其后的,是康師傅、百事可樂,皆為16%,統一為15%,三者不相上下鼎足而立。處在第三集團的,是國產品牌農夫山泉、匯源、娃哈哈和酷兒,在3%至6%之間。國產品牌在飲料市場已經立穩了腳跟,雖然目前與那些國際巨頭依然相差較遠,但穩定的市場份額和良好的市場口碑,已經使國產飲料擁有了一個良好的局面。大學生在品牌上的選擇遠遠超過了其他的消費群體。
1、飲料的口味是影響因素中最大眾的因素,影響著最多的消費者。有53%的人認為對飲料的口味會很在意,口味對自己適合與否,會影響對飲料的選擇與購買。
2、飲料的品牌對消費的影響是僅次于口味的又一大因素,35%的被調查者認為,飲料的品牌會影響他們的選擇。調查中,17%的被調查者表示,知名度會影響他們的選擇。大學生消費者,更注重品牌,也更關心飲料的知名度。因為他們走在潮流的前端,對于新產品的推出抱有新鮮度,對于新廣告的播放格外關注。
3、位列影響選擇的因素第三集團的有營養成份、價格和保質期等因素,分別有23%、20%和19%的消費者給了選擇。
大學生購買飲料的場所主要在超市,88%的消費者選擇在超市購買。這種傾向與性別有一定關聯,女生比男生更傾向于大超市消費,這也許與購買批量有關。一般在學校超市購買時都是臨時性的消費,則以男生居多,臨時性消費對場所的選擇性不強,一般以方便為主,就近原則。
調查顯示,消費者選擇的包裝以瓶裝為主,聽裝、利樂包只占很小一部分。其中,小瓶裝的飲料是消費者最多購買的,占41%。小瓶裝以其攜帶方便、容積適量而使其最受歡迎。而聽裝飲料在價格上處于劣勢,選擇的只有9%。曾經比較受歡迎的利樂包飲料則選擇者最少,只占2%。大瓶裝飲料是消費者第二多的選擇,有29%的消費者購買。大瓶裝飲料雖然攜帶不便,但因其相對價格要便宜些,很受上網男生和大部分女生的青睞,成為除小瓶之外最受歡迎的包裝類型。而中瓶包裝的消費占19%,這種包裝是對大瓶包裝的一種補充。
調查表明,大學生最常消費的飲料的價格在2至3元,消費人群比例占47%,這也是最普遍的一個價位區間。5元以上的消費占23%,這類消費一般是大瓶裝飲料,比例也較高。
對消費飲料的價格分布與其他信息的研究顯示,消費的價格與其消費的場所、消費的包裝類型都有直接的關系。一般消費價格越高,則多在便利店所進行消費。而價格越低的飲料,包裝的容量越小型。而從消費飲料的類型上看,價位較低的消費,多為水飲料、茶飲料及碳酸飲料。
目前果汁飲料的促銷方式主要集中于現場促銷小姐推薦,舉辦抽獎活動或降低價格,促銷頻率也正在加大,一般一年促銷次數達4-5次,每次基本為期一個月,促銷地點一般選擇在一些繁華地點或大型商場、超市。大學生對于在促銷的飲料選擇性較大,主要在于促銷的產品新穎、價格便宜。
調查結論和建議:針對大學生市場的調查結果分析,總結了對于飲料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對銷售廠家提出以下的建議:
1、消費者喝飲料除了解渴外,還希望飲料產品提供一些附加價值。所以不管是哪個飲料類別,都應根據產品自身的特點提出一些符合消費需求的賣點來,如蘿卜汁飲料可以補充維生素;紅棗飲料可以補血;梨汁飲料可以去火;銀耳飲料可以養身等等。這樣你的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就會大大提高。
2、要有好的產品策略。
3、價格策略要恰當。
4、銷售渠道:盡可能增加鋪貨率。超市、批發兩條腿走路,盡可能增加產品的鋪貨率,以超市帶動其他各類渠道的銷售。
5、廣告促銷:要制作一個好的廣告片能讓消費者過目不忘。
一、前言: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在引領消費時尚、改善消費結構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我要旨在通過對當前**學院大學生的消費狀況的調查,得出21世紀初的大學生的消費構成、消費差異和影響其消費構成的主要因素,以解讀當前全國高校大學生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心理等。
三、調查現象分析: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的消化費主要有四個方面組成:
一是學習消費(包括學費、考證費、電腦等);。
二是基本生活費(包括吃、穿、住、行);。
三是娛樂休閑消費(包括休閑、健身、娛樂等);。
四是人際交往消費(包括朋友往來、戀愛)等。(大學生消費構成統計表,略)。
數據顯示,大學生食物方面的支出占41.0%,衣物方面支出占35.5%。休閑娛樂方面的支出占4.3%,與學習相關的支出占6.1%。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費有所下降,改善學習的消費有所提高,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費處于上升階段,并呈現出個性,即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標方面的消費開始上升。通過調查我們還可以看出消費多層次化的現象,其中,40.0%的學生月消費在350—500之間,21.3%的學生在500—650元之間,高消費群體(800元以上)為10.2%,低消費群體(200元以下)為9.1%,低消費群體的比重與高消費群。
四、幾點建議:加強引導,使之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培養其節約意識,避免過度消費,同時還要重點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
本文研究對象為xx市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在實際調研過程中,采用隨機非概率抽樣抽取了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金融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以及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4所高職院校作為樣本進行調查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發表的有關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論文和出版的著作,歸納總結相關經驗。
(2)問卷調查法。本文依據研究目的設計了xx市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調查問卷,根據不同場所,進行了抽樣調查,抽樣范圍包括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金融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以及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4所高職院校,共隨機現場發放調查文卷610份,回收有效問卷590份,回收有效率96.7%,發得到隨機樣本。
(3)數理統計法。運用計算機軟件spss對數據進行錄入。
1.高校院校學生體育消費性別特征。
性別不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同時也是人的基本社會特征之一。不同性別的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的行為也迥然各異,具體到體育消費領域,性別對男性與女性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顯然亦存在諸多差異。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高職院校大學生在付諸體育消費行為時,男生有402人,占樣本總數的68.1%;女生有188人,占樣本總數的31.9%。這些統計數據表明,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人數男生明顯高于女生,男生對比女生的體育消費行為更加積極活躍。
2.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觀念及體育消費動機。
3.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結構。
體育消費結構一般分為實物型體育消費和娛樂型體育消費。據統計資料顯示,xx市高職院校大學生實物型的體育消費主要包括體育服裝、運動鞋襪、體育音像產品,以及體育報刊等產品,實物型體育支出占據了高職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絕大部分,構成了目前大學生體育消費結構的主流。同時在被調查的4所高職院校中,通過對男女大學生體育消費結構進行比較發現,性別差異對男女大學生體育消費結構未呈現顯著性差異(p=0.369),表明在進行實物型體育消費時,男女生體育消費結構的差異程度不大。從訪談情況看,大多數高職大學生表示假如他們選擇某項自己喜歡的收費體育項目進行體育消費時,為保證更好地掌握所授體育技能,將會相應的購買所需體育設備。比如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在校大學生在報名參加跆拳道社之前,會以個別購買或團購的形式預購跆拳道服和相關的訓練器具。顯而易見,為保障參與體育活動,一些實物型的體育消費品已經自然而然的成為高職大學生體育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實物型體育支出占據其體育消費主體也就不足為奇了。
經過進一步的追蹤調查與統計分析,發現xx市高職大學生的娛樂型體育消費能力偏低,對娛樂型體育消費的支出大多局限于現場觀賞各類體育比賽的門票和業余時間參加各種體育項目培訓費用等,并且男女生的娛樂型體育消費能力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1),男生在娛樂型體育消費能力上大大優于女生。這些數據說明娛樂型體育消費在xx市高職院校大學生中所占比例較低,需進一步拓展他們的娛樂型體育消費水平。
5.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項目。
根據訪問調查,xx市高職院校大學生選擇體育活動的項目中,多數青睞球類和健美類項目的體育健身活動。其中男生參與的體育項目按選擇人數的多寡依次為:足球、籃球、羽毛球、網球、跆拳道等,女生分別是:瑜珈、體育舞蹈、羽毛球、游泳、網球等。在選擇這些項目進行體育活動時,由于身在學校的學生可以免費使用學校的體育場地和器材,加之學生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也能學到較多體育技術技能,因此高職院校大學生在發生體育消費行為時,主要體現利用業余或假期時間在校外的諸多社會經營場所的體育消費行為,例如,在收費場所打羽毛球、籃球,以及跆拳道訓練等等,而在學校進行體育項目消費亦僅限于不滿足體育課獲得的體育信息量,或者本校不開設此項體育課程,學生轉而借助學校體育設施并聘請體育人才以實施收費的形式進行體育健身。此種體育消費方式構成了校內高職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部分。這有力佐證了高職院校大學生雖然體育消費項目種類繁多,但校內體育消費意識薄弱的事實。
第一,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人數男生明顯高于女生,男生對比女生的體育消費行為更加積極活躍,這一結果與現場訪問調查相吻合。
第二,體育消費結構一般分為實物型體育消費和娛樂型體育消費。據統計資料顯示,xx市高職院校大學生實物型的體育消費主要包括體育服裝、運動鞋襪、體育音像產品,以及體育報刊等產品,實物型體育支出占據了高職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絕大部分,構成了目前大學生體育消費結構的主流。
大學生的消費是社會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流行時尚的影響下,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往往產生彼此間的相互影響,并形成特有的群體消費心理特征。本文試圖通過對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的分析,提出與之相適應的消費教育,以使大學生形成科學的消費觀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他們的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與以前相比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們已成為引導消費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實行與之相適應的消費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抑制不住的情感消費。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階層,其消費行為體現出追求新潮、時尚、情趣的特點,相對其他群體而言則帶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因為他們不僅希望商品能夠在實用性方面滿足人的需要,還希望商品能讓人在使用和觀賞中獲得精神的愉悅與心理的滿足。一般來說,大學生更愿意購買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限度滿足的商品,他們的消費行為更注重感官的滿足。其次,大學生的自主獨立性逐漸增強,依附和從眾心理不斷減低。
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大學生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情感和直覺因素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當情感和理智相撞擊時,一般偏重于情感,容易感情用事。某種商品只要符合個人需要和興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會形成對商品的偏愛和追求之心;反之,就會產生一種否定和抵觸的情感,對商品厭惡、拒絕。
行不由衷的形象消費。
今天的莘莘學子們已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儒生,他們追求新穎,需求多樣,引領消費時尚;他們活潑感性,率性而為,消費卻不免沖動。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里,在表現自我,彰顯個性的今天,他們比任何一個群體,比過去的任何一個時候更重視、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為此不惜代價。
此外,我們還應該看到,人力資源的過剩和就業壓力的加大,也是大學生們重視形象消費的原因之一。在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一些用人企業和單位采取年齡歧視和相貌歧視的用人政策。
例如,在許多公司和單位的招聘廣告中,公開宣布不招35歲以上的應聘者,有的連身高和長相也有苛刻的、超出工作角色所需要的限制。于是,為了延緩衰老、掩蓋形象缺點、增加形象魅力,身在象牙塔和即將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們不得不重視形象消費。
躁動的需求消費行為的心理成因。
現在的大學生年齡大都在20歲左右,不少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生活在較舒適的環境、條件下,心理應變及承受能力都較差,外界的變化會對其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大學生消費也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下進行的。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青年時期,這一階段的消費心理又有其自身的心理發展特征和發展規律。在青年期,隨著身體的發育,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感知能力、對環境的認識和適應能力均獲得了較大發展,個性基本形成。
與這些心理發展狀況相適應,青年大學生的消費心理也獨具特點:由于自身廣博的知識面,因而在消費時追求知識性;由于對新鮮事物的熱衷,在消費時會追求時尚性、潮流化,強調美觀大方;由于個性強烈,在消費時會情緒行動,即興即買,沖動性購買往往多于計劃性購買;由于富有創造性,也會在消費時注重個性,追求與眾不同。
雖然大學生經濟尚未獨立,但他們已具有獨立的購買能力,在購物時自身意志力較差,只要兜里有錢就會迫不及待地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些特點反映在消費心理和購買行為上,就是:
1、追求新奇。大學生沒有成年人較重的工作、社會、家庭壓力,真正可以放開束縛隨心所欲的進行一些消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新奇的產品zui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有些學生達到了不奇不要,無奇不買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異商品的階段。
2、強調美感。即要求商品的美學價值能與自己的審美觀點相一致。
3、追逐時尚。生理與心理的漸趨成熟使得大學生開始追逐成年人的社會游戲,而時尚活動莫過于是zui接近的生活方式,時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廣泛關注,又正好契合大學生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心理特征。因而追逐時尚,不僅是各種不同類型社會成員的消費特征,也同樣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需求。
個性與文明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
在大學生消費問題上,我們已不能再像從前一樣,用簡單的對或錯來作為評價標準,更無法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達到抑制大學生的個性消費。我們應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實行與之相適應的消費教育,這樣才能使大學生自覺自愿地做到科學適度消費。
第一,發展個性消費。
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個性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因為個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消費者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消費行為也迥然不同。更何況是處于彰顯個性時期的大學生們。在購買力允許的前提下,我們應該發展其個性消費。
第二,消除不良消費。
消費所追求的內心滿足是永無止境的。在消費過程中,大學生們往往從感情、心情出發,喜怒哀樂都能成為他們消費的理由。他們往往有消費的沖動卻缺乏消費的理性,他們有著消費的隨意卻缺乏消費的算計。因此,應該在大學生中倡導一種文明行為,加強自身修養,抵制畸形消費,消除不良消費。
第三,提倡適度消費。
適度消費是指在保證大學生的自然生理需要的基礎上,在不超出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所進行的消費?,F在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從小把孩子視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顧對象,對自己子女的消費基本上實行滿足供應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對于遠離家長過獨立生活的他們,基本上都沒有理財的經驗。
這就造成有些學生追求高消費,盲目追求檔次、品牌,存在攀比心理,形成了一種不健康的消費方式,甚至個別學生不能體諒家庭的困難,以各樣的借口欺騙家人寄錢用于自己不必要的消費。這些不健康的現象,與學生家長對子女的嬌慣與縱容,使學生養成了亂花錢的毛病關系重大。因而,倡導適度消費,必須對大學生進行國情、校情、家情教育。學校與家長都要對學生的消費加以科學的指導,以使大學生的消費步入健康的軌道。
第四,倡導消費文明。
消費文明即強調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對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費;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通過倡導消費文明,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增加知識與技能。因而,通過倡導消費文明,使大學生建立科學的消費價值觀,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適度的、健康的消費;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費,從而正確地評價和選擇自己的消費行為。
從表面上看,消費是個人行為,但從更深的意義上說,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嗜好、消費行為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體現。所以,應該在大學校園里形成良好的消費*,幫助大學生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科學正確的消費觀。
調查分工:問卷有小組四人設計,經討論后確定(見附件1)。有小組四人在不同地點發放問卷,數據統計有小組四人完成,小組私人并對統計結果進行討論總結得到以下感想,并有袁悠悠執筆完成初稿,經小組討論后修改成文。
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95份,回收率95%,其中大一53份,大二42份,男生占52.6%,女生占47.4%;理工類學生占75.8%,文科占24.2%.調查遵循全面性、隨機性、真實性、合理性和科學性的原則。并對調查結果做了正確的處理和詳細的分析,并對得出的結果提出了可行的建議。
消費是社會在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最終環節。它是指利用社會產品來滿足人們各種需求的過程。消費又分為生產消費和個人消費,前者是指物質資料生產和生活勞動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們把生產出來的物質資料和精神產品用于滿足個人生活需求的行為和過程,是生產過程以外執行生活的只能,它是恢復人們勞動力和勞動力再生產不可缺少得條件。通常講的消費是指個人消費。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反過來影響生產。因為只有在消費中產品才成為現實的產品,冰川造出了新的生產需求。但生產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消費,例如資產階級就是以剝削雇傭工人所創造的剩余價值作為目的,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消費被限制子一個很小的范圍內。同時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這就消除了生產和消費的對抗矛盾關系,并且消費也成為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消費市場中,大學生最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消費狀況受到家庭和社會條件的影響。這次我們對虎溪校區的在校大一大二學生的消費狀況作了調查,并在具體的消費方面做了詳細的統計。整體上消費出現多樣化的特點。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也各有不同。通過這次調查可以對他們的心理特征、行為習慣和行為特點有一些基本的認識,同時也可以暴露出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現象。希望能通過此次問卷調查能夠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消費觀念和理財觀念,引導并一同事我們走行健康消費的道路。
問題一:大學生的基本月消費額大體上不高,但也有少數消費額令人擔憂。
(1)消費額的比例:本次調查400元以下的消費者占。
11.56%,400—600元占42.2%,600—800元的占25%,800以上的占21.15%,其中男女比例基本上為1:1。(由問題一可知)。
結論分析: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得知大學生的消費節約意識不是都很強,因為我們的消費資金主要是來自于家庭收入,少數是來自于自己的兼職,大家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不可能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因為資金問題而影響自己的學習,所以一般他們都會給較為充足的錢,可是有些同學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后而不加節制的花錢。同時另一方面還能反映出大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還不是很強。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他們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一般大約有一般的人都會選擇購買,這個結論也可以從問卷中的問題反映。(第九題中,選是的占53.35%,否的占46.65%)所以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隨意性,導致了一部分人的消費額的增多;同時又因為現代交流技術的發達,各種社會活動的增加,城市生活的氛圍的蔓延和大學生心理、生理的成長的開始。所以不可避免的談戀愛等諸多情況的出現均造成了部分人的消費額增多。整體上還是令人滿意的,因為在400—600之間的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學。反映出了大部分的同學消費觀念還是可以的。畢竟我們大部分人都已經在逐漸成熟,認識到掙錢不容易,因此他們在消費的時候還是比較謹慎的。
他們盡量會選擇那些物美價廉的商品,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品牌。因此消費整體上還是令人滿意的,個別情況有待改進。
(2)消費額的分配問題,由問題2、3、10、11、13、15。
可以得出。消費得主要方面仍然是以吃飯和衣物為主。吃飯的比例占87.2%,衣物占10.4%,其他生活消費占10.15%其中生活消費又包括精神消費和生活消費,手機消費和心理消費。
結論分析:由以上數據分析可知消費層次趨于穩定,大學生消費種吃飯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當然比例就會較大,但是除了吃飯以外的消費,我們還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衣物消費還是穩居高峰。究其原因,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說,因為衣物是一個人的外表,我們進入了大學如同進入了一個小型社會,在這里我們會注意自己自己的外表,外在形象,因為形象對于人際交往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好的形象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所以購買衣物就在情理之中了。其次,我們還要學會交流,不僅僅是會面,還有一些通訊工具的使用,如手機、上網等,因此在消費的比例中有占很大的比例。(11題中可知,30元以下的占25.9%,30—50的占54.15%,50—100的占14.55%,100以上的占5.45%)。這也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但是手機消費又不單單與日常消費有關,跟個人的性格也有很大的聯系。如性格開朗喜好交友的人一般會多交流,其消費額就會相對較高。當然不能片面的說性格內向的同學就消費低,他們可以通過網上不是正面的交流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3)消費人數的范圍:有所有的關于消費額的問題都可。
以看出每個消費額的人數基本持平。
結論分析:由于在校的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而調查范圍有較為廣泛,由于地域差異和性格的差異,家鄉的風俗以及生活習慣的不同,會從不同方面影響我們的消費額。所以各個消費段的人數不是有很大的差別。同時也符合多樣化的原則。畢竟不會出現極端化的現象??傮w消費還是趨于理性的。
問題二:大學生的消費規劃的學習和實踐(即對消費的合理規劃和合理消費的具體表現。
(1)消費技巧(此問題可以有9、17、18看出)關于消費技。
巧我們從問卷分析和總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我們的消費技巧還不是很成熟。因為在“看到促銷產品是否會購買”時,有46.5%人會選擇購買,而53.5的人不會選擇購買;在與同伴一起上街買東西的時侯,大部分人都不會選擇砍價,只有42.25%的人會選擇是。由此可見消費技巧并不適合得心應手。
紙上還是電視上都是屢見不鮮的。我們大學生作為生活主題中的重要消費者有必要學會講價技巧。因為我們大學生已經是成人,馬上要獨立承擔起各種那個家庭和社會上的責任。我們有必要有足夠的生活技巧,才能面對著難以捉摸的社會。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人的本質是社會屬性,所以我們不能脫離這個社會。我們要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對自己消費權益的保護,是我們不至于受到侵害。
(2)消費限額(此問題可以由8、9題反應)對于每月的消。
費額58.8%的同學會有限制而41.2%的人不會限制。第9題“對于看到喜歡的東西,但本月消費額已滿是否會購買”,46.65%的人選擇是,53.35%的人選擇否。由此得出消費限額是個人的生活習慣,具有多樣性、不確定性。
活方式的不同,這一認識也會有片面性。除了精神方面的無限制,我們在物質方面也會沒有限制。如17題“與同伴一起逛街時,看到同伴購買東西時,是否會跟隨購買“,仍有47.55%選擇購買,因為沒有限制,這也是造成問題(一)的重要原因。
問題三:消費態度基本令人滿意,大多數人還是能夠擁有正確的消費態度,但少數人的思維仍有些偏激。
(1)消費傾向(由問題六,在購買商品是會偏重于什么。
有調查結果顯示:價格傾向占29.9%,質量占18.9%,款式占13.9%,三者兼顧的占37.35%)由此可以看出消費傾向還是比較合理的,大部分人會選擇三者兼顧。
結論分析:當今社會價格、消費的質量、潮流已經成為吸引大學生的主要因素。從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的理性消費還是當前大學生消費的主要觀念。因為在當今大學生的消費中價格、質量還是占據舉了重要的部分。究其原因,因為大學生本身是一個消費者,很少是一個生產者,大學生的前基本上是來自于家庭,自己本身即使掙錢的話,自己掙得也不多,更能體會到錢的來之不易。因此從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觀念的形成。大部分人在購買東西的時候,花費就比較謹慎,并且大部分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不會去購買那些沒有特大實用價值的東西。
(2)消費節約意識(此問題可以有20題得出結論,有91.8%的認為應該節約消費,還有12題也可以看出,有70.55%不會進行一次奢侈消費)??梢娡瑢W們的節約消費意識還是很強的。
結論分析:我們當今是處于一個資源較為貧乏的社會,我們的國情決定了我們要選擇節約消費。這不僅是我們的行為準則,更是當今社會所要求的??墒请S著“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出現會影響這種良好的氛圍,因此我們要嚴格自己的行為,做真正的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新型大學生。我們正處于受教育的階段,我們要樹立這種意識。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我們有必要進行節約意識的提高。才能夠好的實現國家以后的可持續發展以及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構建。
建議與構想:當前我國正處于激烈的競爭社會,我們國家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階段。雖然經濟同往昔相比已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仍需繼續的努力。而我們作為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引導大學生繼續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還是很有必要的。我們要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的消費習慣和風氣。加強大學生的健康消費理念的培養由于塑造,在當前的國情下還是與巨大意義的。以下從問卷中反映問題并得以反思可以總結出以下的建議:。
(1)加大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調查研究,使用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從老師層面上來講應當更注重從此能力方面和行為方面加以指正,從我們的日常行為中發現問題并加以改正,有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2)培養大學生的理財能力。即正確的認識金錢和運用金錢的能力,是反對拜金主義深入人心,從而有利于我們走向消費合理化的道路。
(3)大學生應該形成良好的消費風氣,良好學風是很重要的。作為高校的我們更應當注重我們自己心理和行為,以便我們學業的成功追求。同時良好消費風氣還可以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因此學??梢栽O計文化建設方面的關于“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主題并且堅持這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當然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1)增強自己的獨立意識,增強自己的理財能力?,F今。
的我們更應該懂得如何在激烈的社會生存下去。獨立的理財能力似乎成了重中之重?,F在的理財能已經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是需要對上述問題即消費額、消費規劃、消費態度的一個整體認識。我們不是一天就能把自己的消費習慣建立起來的,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甚至我們一生都要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因此我們要摒棄自己的盲目沖動,而是提倡自己的理性思考。
(2)我們應當克服攀比,樹立正確的消費態度,樹立適。
應潮流發展的價值觀。給自己理性定位,畢竟我們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各有差異。因此攀比就跟不應該提倡。雖然我們提倡競爭,但在生活層次我們應當根據自己的客觀條件,這里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是沒有必要的。我們應該明確自己的心理趨勢和現狀,合理消費和合理的取向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3)我們應當從實際做起。每個人知道我們應當節約消。
費,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會進行奢侈消費,偶爾的奢侈消費是為了滿足自己某方面的需求,但是過度的奢侈消費勢必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因此我們不應當只在口頭上說,更應該體現在我們的實際行動之中。從每一次消費做起,讓我們更加理性和成熟。
小組成員分工:
主持:鄭樂苗。
問卷調查:林君朱雅芳薛熠熠。
幻燈片制作:鄭樂苗。
查閱文獻:朱雅芳王斐。
訪談:王斐。
統計:林君朱雅芳薛熠熠。
資料整理:林君王斐。
論文:鄭樂苗。
消費,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在當前的經濟生活,尤其是在引領消費時尚、改善消費構成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他們的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
通過這份調查報告去把握當前大學生的消費趨向,解讀大學生消費的新理念。之所以開展此項調查,主要基于以下兩個目的:一是通過對當前農商院大學生的消費狀況的調查,以得出21世紀初的大學生的消費構成、消費差異以其影響其消費構成的主要因素。二是通過對農商院的抽樣調查,力圖解讀當前全國高校大學生們的消費理念、消費意識以及消費心理等。從而調整他們的消費觀,正確指導他們理性消費。
當代大學生,他們既有基本生活資料的需要,同時還有學習消費(包括考證買書、上輔導班等等),以及社交消費、通訊消費、娛樂消費、戀愛消費、旅游消費、名牌消費等等。
(1)缺乏消費理性,自控能力不強。
(2)大學生過分追逐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3)盲目消費,過分展示自我。
鄭xx:
作為組長,我覺得在這次調查中我的收獲是最豐盛的。做問卷前的準備我要籌劃好一切工作,并且必須積極應對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問題,比如說什么時候進行調查以及我們以什么方式去調查。我必須把工作提前分發給大家,同時和組員進行交流溝通。而且這次調查也讓我了解到了我們消費中的一些錯誤觀點,知道了以后該如何消費,有了正確消費的意識。
王x:
通過這次調查,讓我感悟頗多。首先,設計問卷環節,我們組成員通過許多資料。
調查,匯總成問卷,著讓我們增長了許多專業課以外的知識,也了解了設計調查問卷的步驟和環節,怎樣使問卷的結構更加完美,使我們都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其次,發調查問卷著能培養我們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總之通過這次調查,培養了我們小組成員團結合作的意識和與人交往的能力,也讓我們對大學生的消費有一定的了解。
朱xx:
我和小組成員通過此次調查,掌握了許多資料。對我們學校大學新生的消費狀況也有一定的了解,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從中我不僅收獲了這次勞動取得的成果,而且也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真正得到了應用。當然在這次調查中,我們也遇到了許多問題,在我們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圓滿完成了報告。最讓我感悟的是我們小組成員的團結互助,與人溝通的精神與能力??偠灾?,通過此次調查我收獲頗多。
林君:
這次調查時我步入大學的第一份調查,在本次調查任務中我感受到了團隊力量,我們各成員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協作互助,同時也了解到制作調查問卷報告的過程。在其中擔任有關問卷的職務,在設計問卷時我學會了全面考慮設計了一系列系統的問題,從而詳細的了解大學生的消費觀。在分發問卷進行調查時,鍛煉了交際與溝通能力。綜上所述,我覺得本次調查不僅讓我們了解大學生的消費觀,而且培養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和交際能力。
薛xx:
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我了解到了大學生的消費觀。我學到了怎樣與同學溝通相處,怎樣讓同學更好地配合寫問卷。在統計過程中,我了解到了大學生的消費比例。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有著不同于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
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又受到限制。
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都對他們的消費又很大影響。
二、調查目的
了解市場調查的整個流程,實際執行一次電子問卷調查;
更好地經營本博客,滿足大多訪問者的需求,特組織此次問卷調查
三、調查對象及形式
向在校大學生發放電子問卷,問卷總共12題,11題單選必答題,1道選答題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
通過此次對大學生消費觀念的社會調查,對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特點產生的原因有了深刻理解。
影響大學生消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來自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大眾傳媒以及市場中影響著消費決策的營銷、文化等手段。
從調查結果來看,理性的消費觀、講求實際仍是當代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但也有不理性的一面,也有側重時尚、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其實很多大學生,都知道自己的生活費用來之不易,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許的攀比心理,畢竟,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圣人,每個人都有一顆虛榮心,看到別人身穿名牌,或穿漂亮的衣服,都會手癢癢想去買。
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去克服,盡量管住自己,買實惠的、自己確實需要的東西。
雖然,大學生尚未邁出社會,但是大學生圈子也相當于一個小小的社會,生日請客吃飯、特殊的紀念日的事經常發生,戀愛消費,都成為了他們消費的一部分。
而且,在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激烈的社會轉型過程中,雖然社會經濟與以往比較已經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們離工業化發達國家的距離還很遙遠。
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引導大學生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
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國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作為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急需完備的消費教育引導其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理應在大學生消費教育領域承擔更多的責任,要繼續教育引導學生的消費觀念和理財能力,而學生自己要積極培養自己的獨立意識,建立健康的、科學消費觀。
通過此次的調查,我也在反思自己,作為一個大學生,在還沒有獨立的經濟收入的前提下,我是否也做到了能夠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努力克服自己,管住自己盡量不要因為一時即興而買了沒用的東西。
回憶大學一年,我覺得我確實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
雖然知道家里經濟并不富裕,但有時候,我還是會很瘋狂的購物,很不理性的買了很多不實惠的東西,有些衣服穿不了幾天,就后悔當初沖動的購物。
生活費用完了,一個電話回去,錢又到了卡上。
現在想想,對父母的虧欠太多了,他們那么辛苦的賺錢,而我卻還這么快樂的花他們的血汗錢。
我想這次的調查活動,我是受益匪淺的。
作為當代學生,認清自己的責任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在校園時為了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是為了學到對自己、對他人有幫助的知識,而不是去享受生活的。
因此,我們要理性的對待消費,買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要考慮到自己可支付的范圍之內。
在這次的社會調查中,我們每個組員都受益匪淺,大家集心協力、分工合作,按時完成了我們的任務。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 調查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生活方式和消費文化觀念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種變化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在新時期對大學生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
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序言 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
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
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
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引導他們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為了了解當前我國大學生的消費文化現狀,引導大學生消費文化的健康發展,本人于xxxx年5月,做了一次“高校大學生消費文化現狀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可喜亦可憂。
如何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引導大學生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新熱點和新問題。
中國目前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現代化進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并且伴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多、跨國公司的登陸和國外媒體(如電影、電視)的進人,西方的實用主義觀念和享樂主義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產生了或大或小的沖擊和影響,處于這樣的背景下,大學生的消費文化生活也發生了急劇變化與轉型。
大學這幾年,大學生需求不斷擴張的發展時期,因而特別想以新異的消費形象,向社會展示自身成長成熟。
他們希望通過消費上的新潮、時尚、前衛來展示青春的活力,顯現自我的能力與價值,以便在注重經濟價值的現代化社會中引起公眾的'刮目相看,獲得更多脫穎而出的發展機會。
在調查中,有的大學生認為,“社會在發展,消費是動力,追求前衛和引領社會消費潮流也是大學生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 提高大學生生活質量,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不僅是學校和家長的愿望,同時也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說,發展大學生消費文化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生活,還可以以消費促生產,帶動經濟的持續增長。
但在充分肯定大學生消費積極因素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大學生在消費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于理財的赤字消費,靠借貸維持而不計償還能力的超前消費,高于家庭或負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費,偏信廣告的盲目消費,追求虛榮的炫耀消費,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只求和別人一樣的攀比消費,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費等。
因此,對大學生的消費文化需求,既要適當滿足,又要積極引導。
不滿足大學生的消費文化需求,可能會使市場經濟由于少了這支旺盛的消費力量而失去活力,甚至會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健康。
而不作引導,又容易使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學生滑入消費誤區,同樣影響他們學習和健康成長,影響他們科學、文明的社會主義生活方式的形成,甚至會使他們的人生觀和人格發生扭曲。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要做好大學生的消費文化引導工作。
調查問卷:共發問卷250份,收回216份,回收率達86.4% 根據調查結果,生成以下報告:
下面是通過本次調查得出的一些詳細數據。
1.家庭平均月收入。
經調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占18%,1000元~5000元占66%,5000元~10000元占12%,10000元以上4%。
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來自城市的占2%,來自農村的占98%。
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學生來自城市的占96%來自農村的占4%。
可見,大部分貧困學生來自于農村,我國的城鄉差別仍然巨大。
而生活奢侈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于城市。
該數據與中國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絕大部分中國人家庭夫婦月收入為2千元~5千元,貧困家庭與特別富裕家庭都是少數。
一般來講,貧困家庭大學生的每月消費支出較少,而特別富裕家庭大學生的生活可能較奢侈,比如有的學生在校期間購買了20多萬元的轎車。
2.月平均消費金額。
月平均消費金額500元以下的占8.5%,500元~1000元占73.5%,1000元~2000元占13%,2000元以上占5%。
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的月平均消費金額為500元~1000元,每月消費金額超過2000元的只占5%,社會上一些輿論認為大學生代表著高消費,代表著奢侈浪費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費。
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學生通過打工賺取生活費甚至學費。
感覺生活費月月有余的學生占6%,感覺剛好夠花的占51.5%,感覺不夠花的占42.5%。
可見接近一半的當代大學生用錢缺乏計劃性,缺乏理財能力。
感覺月月有余的學生中,大一學生占69%,由此可見大一新生剛進校門時消費項目較少。
而感覺錢不夠花的學生中,大一至大四學生分別占16%,6%,44%,34%,可見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消費項目逐漸增多,大三時戀愛的學生多,感覺錢不夠用的學生比例最高。
4.消費方式。
大學生在消費時選擇能省則省的占11.5%,有計劃消費的占6.5%,想花就花的占36%,選擇其他的占46%。
可見許多大學生的消費方式比較隨意,缺乏計劃性,所以導致錢不夠花。
5.每月的飲食開支。
每月飲食開支在200元以下的學生占8%,200元~400元占37.5%,400元~600元占41.5%,600元以上占13%。
每月飲食開支在200元以下意味著每天的飲食開支只有6元多一點,在目前學校食堂一個炒肉3元錢左右的條件下,意味著這樣的學生每頓飯只能打一個菜,每天只能吃一頓肉。
而每月飲食開支在600元以上的學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幾乎天天買飲料喝。
6.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
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
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7.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
在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中,選擇50元以下的占12%,50元~100元占4.5%,100元~200元占15.5%,200元以上占22%,另外46%的學生回答沒有戀愛。
由此可見談戀愛的學生,每月在戀愛方面要比其他學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電話費。
平均每月電話費支出在30元以下的大學生占1%,30元~50元占7.5%,50元~80元占43.5%,80元~100元占32%,100元~150元占10%,150元以上占6%。
大多數大學生的電話費支出在50元~100元之間。
少數學生遠程戀愛,煲電話粥,導致每月話費在150元以上。
轉貼于 9.每月用于上網的平均消費金額。
大學生每月用于上網的平均消費金額在10元以下的占38%,10元~30元的占21.5%,30元~50元的占29%,50元以上的占11.5%。
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都只是適當的上網,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學生并不多。
10.當手中有余錢時最愿意選擇的消費項目。
大學生是社會中的消費主體之一,他們有著這個群體特有的消費意識和特點。大學生作為走在社會前沿的一代人,他們新型的消費觀也必將備受矚目,新型消費觀可能從中衍生,并引導未來社會的消費主流。與此同時,他們一些超前的理財觀念也漸漸引起人們的審視。理財作為一種技能也越來越被人們所了解,在以后的社會中,理財將作為一種作用不容小覷的能力,體現在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在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社會全體的消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大學生已經成為消費群體中的一支主力軍,其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從一定角度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將在一定程度上主導著未來經濟的發展。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水平也日益提高。與以往相比,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逐年增加。這就意味著,大學生的消費基數在不斷增大,消費能力也在不斷增強。正在大學生消費領域中,我們發現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攀比消費、奢侈消費、炫富消費等。消費觀念正確與否對于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從月生活費的相關情況能從一個方面體現大學生在消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生活費水平集中在800~1500元這個區間內,生活費水平在800元以下的占樣本總體的8%,1500~2500元的占14%,2500元以上的僅占2%。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大致位于800~1500元這個水平上。大學生生活費水平分布相對較為集中。
當今大學生越來越傾向于獨立自主,也更加有意識地培養自身實踐能力,正因如此,大學生生活費來源的渠道也越來越廣。比如一些大學生在課余時間會去做兼職,一方面可以賺取學費,另一方面也鍛煉了自身的實踐能力。還有一些學生通過自身努力獲得了一定金額的獎學金或助學金,或者采取勤工儉學的方式來賺取生活費用并且鍛煉自己。
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生活費來源還是以父母供給為主,但相比歷年情形,大學生通過做兼職方式來賺取生活費也成為了一種趨勢,其中22%的大學生表示曾有過兼職經歷。4%的大學生通過獎學金助學金或得了一定資助,2%的人以勤工儉學的方式作為獲取生活費的主要來源。
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也在發生著改變??傮w來說,大學生消費的去向主要分布在食宿、購物、交際等方面。但相比較以往,大學生消費更加多元化,這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分不開。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主要消費還是用于餐飲食宿方面,這一比例占到總消費額的59%,總消費額的18%用于交際娛樂,在近年來,這一比重正有所增長。通訊網絡費用占到大學生總消費額的13%,這一比例也正在逐年增長。此外,總消費額的10%用于教育學習。
當今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發生著改變,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也不再囿于時間的框架,超前消費的形式也開始為大學生所接受,一些大學生也已經開始嘗試預付消費。預付消費和超前消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超前消費具有很強的享樂色彩,是一種不值得推崇的消費方式。而預付方式是一種健康的新型消費方式,其有利于經濟的發展。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6%的大學生堅決反對預付消費,有33%的人對預付消費持無所謂的態度,26%的大學生認為預付消費要視家庭經濟情況而論。所占比例最多的大學生認為,預付消費可以接受,但要引導其理性消費。
大學是了解理財的起步時期,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階段。大學階段的財商培養和演練尤為重要,它將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一種理財習慣。理財對人的一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大學生完成財富累積、實現自身價值和投資目的是可以通過學習理財而實現的。沒有科學、適當的理財,我們的生活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理財投資,對于精神財富相對富有,而物質財富相對匱乏的大學生來說是一項很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種鍛煉自身適應社會的實踐能力的途徑。
如何更好的理財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在大學生中也不例外。走在社會前沿的大學生已經開始對理財有一定的認知。甚至有些大學生己經開始嘗試自己理財,接觸一些簡單的理財產品,通過自身實踐來進行理財訓練。
根據調查顯示,大學生最主要的理財目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將來做準備。有23%的同學理財目的是盈利。17%的大學生理財是為了今后消費更合理。由此可見,大學生理財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管理金錢的能力,為以后的理財道路打下基礎。另外,由于大學生可利用資金較少因此也有部分大學生希望通過理財獲得盈利,改善生活。
圖6反映了大學生對理財產品的認識情況,由圖可知,有71%的大學生只知道有哪幾類理財產品,具體不了解。15%的大學生一點也不了解,9%的大學生比較了解,而只有5%的大學生很了解,并且掌握一些投資理財方面的技術。以上表明,大學生對理財產品缺乏了解,理財知識欠缺,理財能力薄弱。若要提高大學生理財能力,應該提高大學生對理財產品的認知程度。
大學生理財已經不是新生事物,大學生理財的現狀也將關系到大學生理財觀的形成。作為社會精英的大學生,理財能力的培養也是尤為重要。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理財觀,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個人適應社會的能力,更有利于推進整個社會的理財進程順利運行,社會經濟蓬勃發展。
調查結果顯示:在大學生對自身理財能力的評價中,僅有8%的人認為自己已經具備很好的理財能力,73%的人認為自身理財能力一般,19%的人認為自己的理財能力僅僅是一般。認為自身理財能力一般的還是大多數,說明從大學生自身角度看,大學生群體的理財能力一般。
理財在近些年來形成了一股熱潮,不知不覺間,理財已經成為了一個話題、一種趨勢甚至成為了一項事業。大學生已經接觸到了理財這個概念,然而要培養大學生的理財能力,就要清楚地掌握大學生的理財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普遍對理財能力的需求較大。有15%的人認為理財是一種生活必需的技能,73%的人認為理財的作用很大,僅有6%的人認為作用不大,6%的人認為無所謂。
另外,通過走訪調查我們了解到,一些大學生已經有了相對明確的未來理財規劃,他們的理財需求較為明朗。他們表示,建立家庭賬戶體系,實現家庭現金管理是理財能力的一種體驗。而對外投資理財要考慮到理財產品的風險度和自身的承受程度,合理規劃資產配置,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和投資方法。
經調查分析,從整體上看,大學生消費比較理性,但也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攀比心理、沖動消費、他人引導等。
1.消費差異性的體現。在此次社會調研中,我們發現大學生群體中不同學生的消費觀念也不盡相同。在大學生月總消費量的統計中我們發現,76%的學生消費水平在800~1500元,僅有2%的學生每月消費在2500元以上,由此可見,大學生普遍能夠理性消費,消費觀念也比較正常,盲目攀比,追求奢華的現象只是個別存在。另外,消費水平相對較低的現象主要體現在農村和城鎮群體中。這一現象也在一定層面上反映了城鄉收入和消費水平的不平衡。
2.消費行為受消費心理的影響也比較大。大學生普遍能理智消費,其在消費中各項支出分配為59%用于食品開支,13%用于通訊網絡,18%用于休閑文娛,10%教育學習。由此可見,大學生消費分配比較合理,大部分的消費用于食品支出。同時,相對于近幾年來的消費結構,大學生在休閑文娛方面的支出正逐年增加,這也體現出大學生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消費。由此體現出大學生消費心理較為積極,不合理的消費行為存在較少。
由于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特殊,他們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大學生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和理財也會受到很大的制約。因此我們首先對大學生可支配費用進行調查并整理如下數據:91%的大學生表示對可支配費用的結余不滿意,一般大學生的可支配收入只占全部生活費的6%左右。
其中,我們也對大學生如何理財進行了問卷調查,有93%的同學基本局限于將生活費活期存入銀行,只有6%同學進行了理財投資。由此我們發現大學生理財存在如下問題:
1.理財觀念薄弱。家庭或者是獎學金、助學金的資助是絕大多數在校大學生生活費得來源,生活費的用途也普遍局限于把將錢存入銀行,支付生活費的開銷。不但花錢沒有計劃,甚至有的大學生奢侈浪費,缺乏創造財富和運用財富的觀念,不能夠深刻了解理財產品。因此,他們的理財意識相當匱乏,甚至可以說并不具備應有的理財觀念。還有同學認為理財就是炒股,基金,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風險過大,這些都是對理財的誤區。
2.資金結構安排不合理。大部分學生在新學期開始時,或者把生活費全部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銀行,不考慮其他的投資渠道;或者把錢大量投資于風險較高的金融產品,不能很好地規避風險,行情不好時往往會帶來較大損失,導致以后的生活費也沒有著落。由此可見,大學生理財還存在著較強的主觀隨意性、極端性。
針對大學生理財問題我們認為大學生應該合理制定投資計劃,加強理財知識的學習,了解更多適合的理財產品。雖然大學生面臨的經濟局限較多,而投資理財產品收效又較低。但是大學生仍舊可以通過深入學習理財投資,合理規劃個人可支配收入,掌握理財技巧,不盲目追求過高的收益,最終獲得投資理財的益處。
消費,是每個人每天都必須做的一件事,是生活的基礎。而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是時尚的風向標,也是時尚的追隨者。在某些時尚領域,起的領導作用甚至超過一些大紅明星所起的作用。在當前的經濟生活中,改善消費構成方面同樣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他們的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作為當代莘莘學子中的一員,作為深切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名朝氣蓬勃的大學生,本著對中國經濟的深切關注的態度,通過深入調查和手機數據,我完成了這份《調查報告》,并力圖從消費意向、消費意識和消費心理上解讀學生們的消費現狀和消費趨勢。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場化運作日趨明顯。進來高校大規模的擴招,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了大學的殿堂。大學生消費市場作為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父母用這樣一種觀念詮釋著大學生消費觀念。因此父母親們對教育進行的高額投資,也讓大學生的消費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那么如何正確面對這一消費市場呢?為此,我分別對蘇州市職業大學部分學生的消費狀況進行了調查,從而對當今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有了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以下是這次調查的具體內容及我對此情況的內容的分析:
1、過于盲目消費,感性多于理性。
對于大學生來說,大家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父母的生活費。沒有自食其力的經歷,不知道賺錢的難處。此外,由于大學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的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比如,很多大學生都用蘋果手機之類的高端機,這就是一種互相攀比引發的消費,覺得別人都有自己沒有會很沒面子,這種消費心理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險的。
2、追求時尚和是不老的話題。
很多大學生都會買一些品牌的衣服或生活用品。這種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攀比消費,比如上述有同學用蘋果手機,這也就是一種崇尚品牌的消費觀念。消費應該建立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上的,比如自己用過某種肥皂覺得不錯,那么就可以一直用下去,這里并不是說不提倡嘗試多元消費,只是不提倡過分的品牌消費。
3、消費傾向多樣化。
在這個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當代的大學生已不再滿足于宿舍、教師、圖書館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娛樂、運動、手機、電腦以及新型的it產品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大部分學生會去旅行,去歌廳、酒吧消費,或是購買電腦,手機、mp3,反映出大學生具有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1、儲蓄觀念淡薄,理財觀念需培養和加強。
絕大多數的學生的經濟來源是父母給的生活費,自己并沒有親身經歷過賺錢的不易,因此沒有節約的觀念,更沒有存錢的理念。有很多同學是月初是‘高富帥’,月底‘窮屌絲’的狀況。沒有養成對自己生活費做一個合理規劃的習慣,總是有一分錢就花一分錢。
2、消費水平兩極分化。
不得不承認有一部分同學還是很懂事的,不會亂花錢,甚至會自己想辦法賺錢。這就與那些過度消費,亂消費的同學形成了鮮明對比。有的甚至一頓飯錢夠其他學生吃一天。據觀察這種兩極分化現象在一些男生比較嚴重,而女生多少會比男生更懂事,節約一點。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
針對這一點,我發現女生更為突出,有些女生的生活費一半是用來買衣服、玩偶及化妝品的,而自己的飲食消費所占比例則很小不吃飯是不行的,我相信父母給的生活費主要還是應該用來吃飯的。
4、戀愛支出過度。
進入了大學,自由了,也有時間和精力了。因此很多學生會找個對象,談個戀愛,在調查中方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支出200-300甚至更多,最少的也有150元左右。他們大多是為了追求情感需要而物質投入的,因而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很不理智的消費。這種不理智的現象尤其是出現在男方身上,然而,有趣的是,少數女生也會有這種現象。愛情的盲目力量是不可取的,要在戀愛的甜蜜中保持一種理性的消費。
以上就是我的調查所得的結論,也許我的數據不夠權威,也許我的分析不夠準確,但我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自己的聲音。
1、對于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要有一定的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
2、大學生也要具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進入大學,已經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為屢禁不止,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3、對大學來說還應該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痹谡{查時,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每一個大學生都有著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的矛盾使得大學生消費呈現出不同一般的狀況,大學生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者方方面面。因此大學生消費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大規模的擴招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消費市場是一個規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范并合理的發展這樣一個市場也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只有在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努力下,大學生消費水平越來越好,越來越合理。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形式豐富、內容多樣的消費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消費群體,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然而,經濟上的不獨立,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使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現象逐漸擴大,大學生的消費狀況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面對市場經濟的強力沖擊,大學生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非理性消費現象愈演愈烈,亦影響了大學生的生活和教育。
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突出而直接地影響大學生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大學生一生的思想狀況、品德行為等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為了了解大學生的消費現狀,我在西南政法大學進行了一次題目為“大學生消費情況”的抽樣調查,對大學生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行為進行客觀的評價,指出其中問題,同時分析導致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并根據實際情況,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幫助大學生建立適當的、正確的消費觀,做二十一世紀有理想、有追求的高素質大學生。
1、調查對象:本次調查以西南政法大學所有在校本科生(大一至大四)為總體,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選取調查對象。
2、調查時間:20xx年4月1日至4月5日。
3、資料收集方法:本次調查采用不記名式問卷法收集資料。問卷由12個問題構成,主要是對本科生的生活費、消費支出情況、各種開銷的比重以及消費觀念等全面地展開提問。本次調查實際發放問卷100份,經審核后回收的有效問卷91份,有效回收率為91%。在此,感謝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使得本次調查獲得了大量的調查樣本,使調查的結果更具有參考價值。
1、性別。
男生填寫38份占41.8%,女生填寫53份58.2占%。
2、所屬的年級。
大一比例占38.5%、大二占41.8%、大三占16.5%、大四占3.2%上面兩題表明這次調查的男女比例相對均衡,以大一大二為主。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76%的人選擇900元以上,結合現行物價水平,總體消費偏高。雖然個別消費較低,可能是受家庭消費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3、月生活費數量。
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76%的人選擇900元以上,結合現行物價水平,總體消費偏高。雖然個別消費較低,可能是受家庭消費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調查數據顯示,87.9%的人選擇父母給予。這表明,大學生月生活費主要來源于父母,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在具體消費來源上出現了極大的傾向性——父母,雖然處于第二位的是做兼職,但兩者差距太大,要實現大學生經濟上的獨立,除了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樹立經濟自立的意識,關鍵在于還要社會上的給予更多的機會與支持。而且,學校也應該提供更多的幫助,使大學生在思想和經歷上共同成長。
5、家人給生活費的方式。
79%的父母對孩子的生活費沒有刻意的限制與約束,這也是導致大學生消費費用扶搖直上的重要原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樣需要對父母進行價值觀教育。
6、每月生活費是否有結余。
統計結果表明,71.4%的大學生有不多的盈余,當然是建立在父母隨要隨給的前提下,但是也有21%的同學仍然出現不夠花的情況,說明個別同學的消費還存在不合理消費現象。
7、如果你月底有余額會怎么做。
統計結果表明,當生活費有盈余的情況下,主要是自動轉為下月生活費或存入銀行,也有同學會馬上花光,很少人用來投資,說明大學生對金錢沒有系統的認識與管理,缺乏金錢觀教育。
8、生活費的主要用途。
統計結果表明,大學生主要消費用于飲食與購物方面,但在學習用品、交通、通訊等方面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9、每月手機消費情況。
統計結果表明,40%多的同學每月話費支出在50元以上,說明大學生依靠手機程度在不斷加深,隨著手機功能的擴展,手機費升高也在情理之中,但幅度過高。
10、對現在每月的消費情況的意程度。
統計結果表明,更多同學對月消費情況很不滿意,原因在于消費不能滿足個人的標準,但43%的同學還是基本滿意的。
(一)理性消費:在消費結構中發展資料占的比重呈擴大趨勢。他們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學習條件,滿足對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據本次調查顯示被調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學中有1/2多數每學期在教育學習方面的投資在200元以內,而被調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學中則約有半數的同學在這方面的投資在400元以上。這說明剛入學的大一的學生已經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為自己設定目的和計劃的同時,投資比較謹慎;而大三的學生經過了兩年多的大學生活,多數為自己設計了確定的目標(考研、攻讀各種資格認證、英語過級考試等等),這些教育投資對他們就業及實現自我價值是必須的。
(二)存在著若干問題: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過個別調查和訪談,我們得知: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換一款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他必要開支;有些同學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虛榮心的驅使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人際交往消費過度,主要體現為通訊支出和戀愛支出。通訊開支大,擁有手機的同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月消費高于80元的占40.3%,將近被調查人數的一半。說明學生手機消費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存在而且頗為嚴重。16.2%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經濟獨立意識較弱,理財觀念淡薄。在被調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沒有作過家教或兼職,而那些作過家教或兼職的同學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學生是為增長社會經驗,14.2%的學生以渴望獨立為目的,以“補貼日用”為目的的比例占到23.2%,如果把“渴望獨立”看作是主動的獨立意識的話,那么“補貼日用”則可以看作是被動的獨立意識。把前兩者合計到一起來看擁有獨立意識的學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調查者總數的1/3強。當然也有12.5%的學生是抱著閑著沒事的態度。顯然,大家這方面的意識比起歐美發達國家的同齡人16歲就要求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
(1)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部分學生的消費誤區和偏頗的消費心理。
個性自覺引起的消費自主心理導致學生消費的盲目性,部分學生消費沒有計劃,隨意性強。大學時期是人生中一個獨立性與依賴性并存的階段。伴隨著自我意識覺醒而來的是人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強烈的自我支配要求?,F在的大學生大都是改革開放后出生的,環境的塑造,使他們在思想、生活、學習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雖然他們的消費來源依賴于家庭,但他們卻有強烈的消費自主要求。大學生的思想沒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適當的消費指導,就會出現消費的盲目性。
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費炫耀心理在學生消費中表現為重物質消費,輕教育投資。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誼和愛的需要之上而處于較高級的第四層次。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尊重需要,他們多方面的努力在相當程度上都是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體系,以實現其自我價值。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客觀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生活消費領域,就是對物質生活的高追求。大學生中有許多以擁有各類名牌而不是用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這實際上反映出他們心理上的一個癥結:用富裕的物質生活來充實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滿足和心理的平衡。這種現象的擴散,會在一定范圍內形成重物質消費的風氣。
從眾心理和求異心理是大學生消費攀比心理的心理學動因。大學生們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質享受時,在群體消費行為中往往會滋生獨領風騷的畸形心理。這樣,相互攀比現象就有了產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現在看似相互矛盾,實則本質相同的兩個方面:一是從眾心理,即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事物,個人也基本上樂意接受,大學生也不例外;二是求異心理,這種心理狀態的存在,使某種時尚滿足了大學生一時審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會產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費再有新變化和創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缺少對學生健康消費觀的引導。
當前的大學生能夠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他們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不能正確引導自己的子女。因此,我們應該關注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墒聦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具體體現為:
在高校缺乏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達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對學生實際行為的了解與把握。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在不斷的改進,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由于科研條件、人員配置等客觀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認識等原因,對學生的教育首先從實踐調查開始的教學科研風氣仍然未能形成。
校園文化建設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于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3)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是大學生健康消費觀的形成的影響因素。
社會上非主流的享樂主義消費觀,給大學生帶來了很深的影響,是造成大學生消費觀念偏頗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開放以來近30年,我國一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部分先富起來的家庭消費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消費觀念不斷受到沖擊。大學生的消費心理處在不成熟的階段,互相攀比的消費心理較為普遍,直接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消費觀。
近年來消費主義的價值觀在我們的社會中逐漸上升,當然也對在校的大學生產生了影響。按照這種價值觀,一個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決于他的消費水平。一個人的消費水平越高,消費能力越強,就越是能夠證明他的成功。在中國,應該說是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這種價值觀,然后又逐漸輻射、傳染到其他社會階層,最后演變為一種國民的集體無意識。
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引導他們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在思想理論教學中,我們應該大力提倡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使理論教學真正擺脫空洞無物的說教。今后我們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當然,調查研究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培養自己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思維。
(2)教育學生要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
引導他們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光榮傳統,科學規劃安排,是個人消費標準與家庭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人們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3)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
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財商是與智商、情商并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應該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思想政治課和德育課的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
(4)大學生健康的消費風氣應成為建設節約型校園的一項重要內容。
高校校風建設應該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建議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并且持之以恒。塑造節約型的校園理念,利用校園環境影響大學生理性健康的消費習慣的養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向社會輸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費習慣的社會成員。
大學生要控制欲望,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能攀比;多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購物時不要急于出手,多參考別人的意見。另外要學會理財,制定每月的開銷計劃,進行消費記帳也是大有幫助的。理財其實也是一種管理能力,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財富,進而提高財富效能,如何去規劃、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我們關注消費和理財,希望可以探討到我們大學生自身的一些消費特點,以使我們今后可以更理性的消費,更明白的消費。
調查時間:
xx年5月。調查地點:職業學院。調查對象:職業學院全體學生。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問卷情況: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37份。收回135份。有效問卷135份。
調查目的:
了解大學生消費觀念和價值取向,以便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
對職業學院經濟貿易系20xx級公共事務管理專業13名同學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調查。然后進行分析,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職業學院學生的生活費來源于自己打工所得的僅占5.70%,而父母給與的占58.55%。在當今市場經濟的潮流中,大學生不應該僅僅依靠父母。應該出去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社會。
經統計分析有5.14%的學生看到別人擁有好的物品不僅會羨慕而且也會去買。特別是對于一些校園時尚用品,如手機、mp3和mp4,甚至是電腦。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存在因虛榮心的驅使而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經調查顯示職業學院學生每月的上網費用在10元以下的占41.09%,上網費用在10―20元的占35.66%,結果導致有的學生開學一學期了計算機水平還低得可憐。特別是對于那些占總人數63.2%的農村學生來說,在上大學之前有的幾乎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腦。即使有些學生去上網,大部分男生在玩游戲,女生在聊天、看視頻,很少有學生去用心地學一些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需要的電腦知識。
大學生的消費已經不僅僅在生活支出和學習方面。他們把費用更多的花在購買服飾、人際交往、旅游、時尚消費品方面。經調查顯示大部分女生在服飾方面的費用占總費用的63%,請同學吃飯、給同學買生日禮物占9%,而在學習方面的費用支出僅占不到2%,基本的生活費用占20%多一點。從中可以看出職業學院學生的消費結構不合理。作為大學生學習應該是主要任務,但經過調查發現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占41.5%,10―50元占49.5%,50―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梢姶髮W生平時買書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另外,有些學生為了購買服飾或玩游戲不得不節儉生活費用的開支。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苯浾{查顯示職業學院學生從來沒有理財計劃的占24.44%,偶爾有的占74.81,并且大部分學生不知道自己的錢花在哪里了,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梢?,當前職業學院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系。
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墻”的校園里。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得到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不惜做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事情。
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筛咝K枷胝谓逃龑W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皟烧n”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于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校風建設范疇中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力度不夠。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于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征。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于成長健全期,他們站在追求流行與時尚這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對于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特提出以下建議:
學校應該多為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或者鼓勵他們到校外打工掙錢,讓他們依靠自己的雙手來養活自己,不向或者少向家里要錢,增強經濟獨立意識。
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教育學生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于別人,并不可恥。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學校多為學生提供上機時間,不定期的對學生進行免費的培訓,另外多鼓勵學生考取一些相關方面的證書。學生自己也應該樹立自主學習的觀念。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沖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應該成為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高校校風建設應該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并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學校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從1998到x年,短短7年,中國大學生僅總數就從108萬激增到x多萬。大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愈加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出現。同時大學生在同齡人中是文化知識水平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相對較好的群體,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
他們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輕人消費觀的新變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齡人的消費觀。重視大學生消費的新變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不僅有益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將會對社會消費的正確引導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細致地了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已成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則成為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學生的重點。
當代大學生不僅消費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外,當代大學生會選擇將越來越多的支出用于網絡通信、交際、戀愛等諸多方面。針對在校大學生消費較高的現象。
x學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對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個學生做了一項“在校大學生月生活費多少”的調查,調查發現,月費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費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費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在他們班的學生當中,超過35%的學生擁有電腦、約6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因此網絡與通信費用支出較以往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占據了更大的份額。
調查表示,在中國,一向都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孩子考上大學了,就要錢給錢,要物買物,這不僅導致部分家庭財政透支,還容易使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貪圖享樂的壞習慣。他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消費中的趨同心理、攀比心理。
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于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由于自身的群體化特征,往往采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消費行為,多數同學在消費過程中“從眾”性較強,這也就是大學生消費時的“趨同心理”。趨同心理表現為消費者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哪怕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會隨大流購買,以保證自己與群體的一致性。
而趨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發展成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對物質生活的高x——追、追流行。許多大學生就是這樣以擁有各類(而不是用優異的學業或特殊的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
x則認為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呈多樣化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第一是早熟消費:消費水平和質量超過了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費,消費內容過多過快,向高檔型消費傾斜;第三是豪華型消費,追求不切實際的奢侈、氣派;第四是炫耀消費,把高消費當做現實社會優越感和虛榮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懸空消費,追求一種脫離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個人消費承受能力的消費;第六是情緒化消費,把對消費品的占有、享樂作為彌補精神空虛的手段。
2.主要消費項目有哪些。
4.是否使用網絡平臺貸款,如花唄,借唄等惆悵長岑長惆悵長岑長惆悵。
5.平時有沒有理財的習慣?
6.對購買奢侈品的看法。
主要觀點。
一、理性消費是主流。
在我們的周圍,有著來自不一樣地方的有著不一樣家境的同學,這在必須程度上也體現出我校學生基本具有較為理性的消費觀。在普通人群中,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從我們的問題設置中能夠看出,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研究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一樣,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我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于消費本事有限,大多數的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還是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這種種的現象表示,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整體呈理性趨勢發展。
二、攀比心理著實存在。
采訪中我們發現有不少同學都開通了花唄等網上貸款服務,而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攀比現象著實存在在我們大學生的消費觀念當中,個別者還較為嚴重。
在采訪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雙名牌鞋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或者買上一部電腦、相機等,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我的其他必要開支。而有的同學明明明白自我的金錢并不寬裕的時候,當自我是一個人的時候,會很注意自我的花銷,盡量節儉,可適當與同學朋友在一齊消費的時候就表現的很不一樣,出現了“大手大腳”、“浪費”、甚至是“奢侈”的現象。這些現象都能夠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構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其實人存在適度的攀比心理是十分正常的一個現象,沒有比較,沒有發現,又怎樣會有提高呢??墒?,所有的事物都需要有個度,超過了這個適宜的度,往往就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現象,就如我們今日所看到的各種例子,在他不合理性質的基礎上,往往會給我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或者心理行為帶來不良的影響,甚者還會影響深遠,波及一生。
三、消費分化兩極端嚴重。
在同一個團體之中,不一樣同學的每月的生活費不盡相同,但大體維持在較為合理的范圍內,可是最低和最高的兩種消費中能夠看出,此刻的消費分化兩極端還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我想,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此刻經濟體制和我們國家的居民收入現狀整體呈“貧富差距大”的局面不無關系,大學生此刻的經濟來源大多還是由父母供給,每個人的消費狀況大多都會結合自我家中情景進行適度消費,源于家庭本身就有較大的差距,隨之而來的,大學生消費整體呈兩極分化嚴重的現象也不無道理。
四、儲蓄觀念淡薄。
大多數大學生在此次調查當中反映,當月的消費狀況并不是很清楚,只是平時花該花的錢,做該做的消費,而整體共消費多少錢財,心中并無概念,同時,進行消費后記賬的同學更少,而大多數同學每次到去取錢的時候才發現錢已經不多甚至透支,而每到這種時候,就只能向家人、朋友、同學求救。在應對如何處理金錢或者生活費的時候,很少有周全合理的計劃安排??梢?,大學生的儲蓄觀念仍處淡薄狀態,有待加強。
大多數家長在給孩子寄送生活的時候,會采取兩種方法,一個是每月寄送定額生活費,限制孩子的花銷,一個是把錢交給孩子任其支配,待不夠用的時候再寄送。從這些現象中我們能夠發現家長對孩子的消費還是缺乏引導的,究其原因,能夠歸結到教育方法和體制上,父母不是限制孩子或者放縱孩子花錢消費,而是,父母在批評或者教導孩子的時候沒有發現引導的重要性,要試著讓孩子能夠主動的進行合理消費,結合自我的實際情景,培養正確的消費觀。甚者,農村里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在大學里受委屈,會砸血本會孩子購置物品,完全超出了本事范圍之外,而城市里的家長也會放縱孩子的消費,可見,家長間也存在不一樣程度的攀比心理,而正是這些種種,造成了對大學生構成正確消費觀的障礙。
我們的提議。
職協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引導大學生繼續堅持正確健康、勤儉節儉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期望教師在思想理論教學中,使用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使理論教學真正擺脫空洞無物的說教。我們認為今后教師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研究我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忙我們養成健康消費心理,構成正確的消費觀。
2、培養大學生的理財本事。
所謂理財,它是指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處理本事,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為此,專家提出了“財商”的說法,財商的概念是與智商、情商并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現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話題。能夠這樣理解,智商反映人作為一般生物的生存本事,情商反映人作為社會生物的生存本事,財商反映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里的生存本事。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資料: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本事;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本事。我們提議教師圍繞這兩方面的資料,在“兩課”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到達教育目的。
3、注重校風對消費的提倡。
職協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方面。環境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學生生活在一個質樸、節儉、善修的環境當中的時候,也會不由自主的作出良好的行為,所以,學校要在這一方面有所提倡和側重,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發生之后,一切就會變得容易多了。在大學生實實在在存在的若干不良現象中進行深入的工作,如如何克服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都是校方應當關注的方面。
本小組這次調查的主題是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實況,主要采取的是問卷調查方式,調查的主要人群包括南昌航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數信學院和外國語學院各抽取的兩個班級,以及隨機的過路人總共400人次。由于不同學院,不同人群之前的消費情況可能有較大的差距,所以,本小組采取固定調查與隨機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增加了本次調查的準確性。本小組成員共六名,在本文最后將附上本次的問卷調查表及各人員分工情況。
根據本組成員的調查,得出了幾個結論。第一,大多數大學生的每月生活費在800-1500元之前,1500-2500的人數則要少一些,而生活費在其他區間的人數則占少數。第二,在我們調查的所有人當中,有65%以上的有過網購的經歷,有大約30%的人喜愛網購。由此,在大學生中網購的比例正在大幅度增加,而外出逛街購物的情況保持平衡。第三,在調查中只有10%左右的學生每月固定消費在學習方面。而除了主要的飲食消費外,大學生最主要的消費活動是外出與朋友吃飯或者玩樂等娛樂活動。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意識并不強。在調查的最后,我們加上了一個問題,加入每月減少三分之一的生活費,你能夠正常生活么?有70%左右的學生回答了不能。這不得不引發我們的深思。
此次調查,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隨時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居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由此產生的消費心理也越來越高。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他們中的大多數還是處于被動享受的過程中,他們認為自己在大學學習階段的消費是應該的,而自己的父母供自己消費是合情合理的。這種心態的存在造就了越來越多類似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情況產生,大學生沉迷于享受和話費的越來越多,而能夠理性消費和學習性消費的卻只有一小部分。所以,我們希望學??梢约訌姶髮W生在消費方面的教育,多舉辦類似于如何理性消費。合理消費的教育講座等,讓更多的大學生學會真正的自制,自控。
1,時間:12月3日至12月16日,歷時兩周
2,對象:藝術與設計學院班級,數信學院班級,外國語學院班級,隨機路人。
3,地點:南昌航空大學校園
4,內容:問卷調查
在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學校里,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各有不一樣,處在同一個“屋檐”下的這個群體,自然會呈現出多種經濟狀況,有人花錢如流水,有人卻節衣縮食。隨著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生活方式和消費文化觀念都發生了必須的變化。這種變化有進取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新時期對大學生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夢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確立健康禮貌的生活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料。
二、現狀調查與分析。
(一)調查的性別、年級、家庭情景介紹。
在理解調查并回到問卷的228名同學中,男生所占比率為50.88%,女生為49.12%,男女比例比較均衡。其中,大一學生的比例為75.44%,大二、大三學生的比例分別為18.86%、5.26%,大四學生占0.44%。大多數同學來自城鎮鄉村,家庭經濟情景稍差,部分同學來自大中小城市,經濟情景較好??傮w來說,參與調查者的性別、年齡比例均衡,確保了調查的普遍性與真實性。
(二)分析。
在月平均消費的調查中,生活費低于300元的占2.63%;300-500元之間的占7.89%;500-1000元之間的占33.77%,1000-1500元之間的占37.72%;而1500元以上的為17.98%。從數據中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近83%的同學月消費不超過1500元,而有33%的同學月消費在500-1000之間。我們能夠得出,我校的生活花費,500-1500元還是被大家所認可的一般水平。所以大部分的同學消費水平還是比較適中的。
大學生的消費資金主要從哪里來呢?經過調查發現,在生活費來源方面,基本上所有的同學要依靠父母,僅有少數的同學的資金來源于各方面的困難補助,獎學金,助學金等,還有一部分來源于勤工儉學或兼職補貼日常開銷。由此可見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但來源趨向于多元化??墒巧钯M里不包括學費,住宿費等,要是加上這些“巨款”,我相信來自父母的資金比例將更高。所以,能夠說,大學生基本還是一個純消費者。
從問卷調查中能夠看出,我校學生在飲食方面支出居400元以上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占總消費的比例較高。所以。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恩格爾系數較高,這也許是這一群體的特點。這與我們學校的物價水平以及個人飯量有關,從側面或許反映了我校食堂飯菜定價略高及學校餐館飯店的定價偏高的問題。
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大學生幾乎人人一部手機,可見大學學校手機的普及率之高。他們通信月支出在50元以下和50―100元的分別到達27.63%和56.14%,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者每個電話都很短。既是研究到目前的手機普及率,大家這方面的消費還是比較合理的,這可能與在校生平時時間緊張有關。
經過調查,大學生大多數都會在娛樂方面進行適當消費,相比于飲食消費略低,但也占了不少的比重。相應地,在學習方面的消費也比較均衡??墒怯猩俨糠謱W生在學習方面的消費遠遠小于娛樂消費,期望這種重娛樂輕學習的現象不要得以蔓延。
綜合分析調查問卷,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學生儲蓄觀念薄弱,基本沒有消費計劃。對于資金的支出具有很大的隨機性,沒有宏觀的安排,更無詳細的打算。大多數同學都坦承自我是“月光族”,很容易出現“經濟危機”。僅有少部分同學對自我的資金有簡短的計劃,并且有記賬的習慣。部分同學還存在超前消費的情景,一般這些消費都是用在促銷品及服飾上。也有少部分同學傾心于新型的電子產品,采用超前消費的方式進行購買。
(三)調查小結。
經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了解我校大學生消費狀況以及消費趨勢。大學生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較大,這主要是因為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校多數學生只是純消費者,基本上沒有收入來源,如果在大學期間沒有學會科學合理的理財方式。開學的時候拼命花錢,到了學期末就四處舉債,這樣的大學生在踏入社會后又如何能應對更多的風險與挑戰?大學時代彈指即逝,學生應當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學業上,不必過分追求物質享受。而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輕視了這一點,認為學生消費是學生自我的事情,更沒有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提示。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看出我校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于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消費的因素中,他們首先研究質量的因素,其次注重于品牌,所以能夠說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所以大學生消費觀念還有待提高,而引導大學生走向正確的消費的職責還任重道遠。
三、解決措施。
(一)大學生自身方面。
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構成的關鍵時期,很多事物要靠大學生自我去確定,自我去選擇。外界信息很容易左右大學生的確定本事,為了讓自我有更獨立的確定事物的本事和適合自身狀況的消費觀念、理財技巧、大學學習節奏,都需要一個很強的自我認知。大學生應當進取地參與到學校和社會開展的一些相關課程學習中,經過多種途徑增長自我的理財、消費、投資等的知識。大學生僅有在堅實的知識基礎上,才能更好地指導自我做出合理的行為;同時,大學生應對自我的大學生涯有個合理的規劃,要進取完成學校布置的學業,對自我認知上應做到“完整性、特征性、目的性、辯證性?!保ǘ┘彝シ矫?。
國際教育基金會在《培養心境與人格―人生基本目標教育》一書中提到:“家庭是人格的熔爐,潛移默化地‘傳授著’誠實、忠誠、信任、自我犧牲、個人職責和尊重他人等美德,更為根本的是,它是愛心和人際關系的學校,是學習愛的奉獻以及相關的人際交往技巧等基本本事的最佳場所。家庭中蘊含著使道德和人際本事自然成長的活躍機制,那就是由家庭里子女、手足、夫妻和父母等主角組成的機制?!蹦7率侨俗畛醯哪軇臃从?,父母長輩等大人一向是小孩學習效仿的榜樣。所以,家長為了讓自我的孩子有更好的環境,應以身作則,合理消費,在家庭創立一個健康的消費觀念。
(三)學校方面。
各大高校,應當注重對學生在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的培養,針對該方面教育的缺乏,學校應當制定一套完善的教育方案,開設相應課程,并加強實踐教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開展更多的關于這方面的比賽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投資理財的進取性;教師也應加大這方面的研究,在引導學生的時候提出的意見才能更切實可行。
(四)社會方面。
從社會大環境來說,國家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禮貌建設,反對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大力倡導艱苦奮斗、勤儉節儉的優良品質。大學,作為大學生日?;顒拥闹饕胤?,學校領導應樹立并弘揚正確的消費觀,對改善社會風氣、樹立社會正氣、凈化社會消費環境有進取的推動作用,進而優良的社會風氣也為優化大學生的消費環境創造了條件,這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就會趨于理性化。
參考文獻:
[1]黎明.90后大學生消費行為分析[j].現代物業?現代經濟,2012,11.
[2]閆纓,任意.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分析和引導[j].昆明大學學報,2004,1.
[3]施應玲.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調查及分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4.
[4]秦云,祝志杰.大學生消費心理及消費原則淺論[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
[5]彭錦霞.大學生消費狀況分析[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4,3.
[6]李巍.當代大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探析[j].重慶社會科學,2006,1.
[7]張迪.當代大學生消費現象透視及消費心理研究[j].信陽農業高等??茖W院學報,2007,1.
[8]劉瀏.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及消費心理研究[j].理論與改革,2009,6.
[9]趙富才.論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及其社會心理特點[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10]高博.透視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5.
。
消費,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在當前的經濟社會,尤其是在引領消費時尚、改善消費結構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他們的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學生的生活狀況和價值取向。本報告是我秘于學生消費狀況,這份報告通過全組人員在自己的社交網絡發放調查問卷,應用相關的統計工具進行分析,探討了當代學生的消費狀況,并且分析了影響其的眾多因素。希望此份報告能對關心學生消費狀況的人們有所助。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當代學生作為社會消費中的特殊群體,有自身消費群體不同的消費意識和消費方式,并在參與消費文化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學生的消費現狀映了學生的'現實消費傾向和未來的消費走向,對于研究消費經濟和市場需求有重要意義。學生消費觀念映出了學生的生活現狀以及價值取向,研究學生的消費觀可以把握當代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對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教學治理都將產生直接影響。關注學生的消費行為,引導其正確消費,助他們樹立合理、科學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使之能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才,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調查目的:
1.調查當代學生的實際消費與自身條件之間的聯系及;
2.調查當代學生消費的合理規劃性、理性和成熟性;
3.調查當代學生消費結構和主要消費項目及消費心態及個人心中理想的消費狀況;
5.通過調查并對結果的發布,希望結果能令當代學生深省,意識到合理消費的重要性。
(二)調查時間:20xx.12.18——20xx.12.23。
(三)調查范圍:當代學生。
(四)調查對象:全組成員的社交網絡中的學生。
(一)樣本:本研究的調查對象是全組人員在社交網絡上的在校學生朋友,調查采用在社交網絡上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在發放了調查問卷后,經過六天的調查問卷提交量,我們收到了155份調查問卷,為了鼓勵學生有興趣填寫此份問卷,我們在提交調查問卷之后設置了一個自動抽獎的環節。
(二)分析方法:此份調查我們以學生月平均消費為因變量,以性別、專業、消費理念、社交娛樂及戀愛狀況等為自變量運用交叉分析法并且部分數據采用分類統計法。
在收集調查報告后,根據專業的數據分析工具,我們可以看出98.06%的問卷從手機提交,剩余的1.94%來自于電腦提交。
(2)下表是學生月平均消費狀況表:
(4)接下來,我們又分析了不同專業的月平均消費狀況:
(5)戀愛是影響學生消費狀況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故而我們對這一因素也進行了分析: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費、不理性消費,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于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學生中,培養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當代學生一定會形成一種更合理,更現實的消費觀。
1.消費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與潮流已變成吸引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的消費觀念與消費習慣,需要調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費的理性化需求。題目雖然說起來很,但做起來卻需要我們從細處著手。比如對自己每天的消費情況進行記錄,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費的原因。也要同時做好對未來消費的計劃與打算,做到心中有數,不能由著興趣不加節制的擴自己的消費,從而導致自己的消費脫離了自己的生活檔次。這兩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證自己在個人的生活水平下有個盡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絕奢侈品的消費。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也較多,構成這部分學生消費的一種比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現在旅游、娛樂以及電子產品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梢?,學生的消費結構需要調整,當然這種情況的發生也是與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聯系。作為一個學生我們應該為自己、為家庭負責,減少那些只為虛榮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費。
3.調整消費結構。
中國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的70年代至經濟高速發展的前幾年,有一個方面是一直在傳承的,即學生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飲食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體。而在最近幾年消費結構的失衡,不僅映了學習風氣的惡化,也映了人心的浮躁與社會對于學生消費心理的影響。我們必須加以調整來使之適應我們的消費水平。
4.杜絕攀比心理,不過分追求時尚。
現實中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減少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映出學生們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從而導致循環的生成,所以我們必須杜絕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對于不過分追求時尚,我們學生本來就應該以學習為主,這些次要的東西本就不應該成為每天最讓我們操心的事。而在這方面的改進必然有助于學生好的消費習慣的養成。
5.經濟的立意識與儲蓄觀念。
學生作為接受先進知識,隨時走上社會的專業人才,很有必要在學期間就嘗試經濟上的立,培養一定的投資理念,并發展屬于自己的科學的儲蓄觀念。這對于將來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有意義的做法。不僅能夠降低家庭的負擔,讓父母減少對于自己的擔心,更能鍛煉自己的投資意識與自我控制的能力。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qitafanwen/70255.html